中国文化概观电大论坛

时间:2019-05-15 05:09: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文化概观电大论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文化概观电大论坛》。

第一篇:中国文化概观电大论坛

1.为什么说“孝”在现代社会里还有提倡的必要? 答题要点:

孝是儒学伦理中重要的内容,它具体规范了封建时代子女必须对父母及其他长辈履行的义务。“孝”作为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还是应该提倡的,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如此。“孝”作为传统美德,在维护亲情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是值得大力提倡的。

2.中国酒文化的特征有哪些方面? 答题要点:

(1)酒文化与原始宗教和政治统治结合起来。(大型祭祀中,酒是必不可少之物,巫史接着酒劲,才敢跟神交通,也只有在酒醉迷狂之中才会发生与神交通的幻觉。)(2)理性化特征;(3)士文化特色。

3.如何正确认识“中庸”这一哲学思想? 答题要点:

(1)中庸思想表现在文化上,就是文化的亲和力,能求同存异,万流并包。(2)中庸的思想表现在社会生活中,就是不偏颇、不怨尤,入情尽理、内外兼顾。(3)中庸如同调和剂,消解了封建社会的各阶层之间的矛盾,促成了其稳定与平和。(4)“中庸”文化,对中国的民族心理影响至为深重。在中庸的基础上形成了“官本位”文化,极大催发出中国人的主奴性。

(5)中庸扼杀了个体的个性,由于中庸之道讲求传统的延续性和恒久性,因此,中庸往往跟保守密切相关。

4.谈谈你对君子这一文化现象的看法。答题要点:

(1)从文化特性上讲,中国古代的君子被界定为道德修养极高的人,君子必须表现出“谦谦”的风范;在封建法制结合得越来越紧密的时候,君子被看成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以道德人格感召着社会成员,从而达到稳定封建统治的目的。

(2)君子与“小人”的划分被“义”“利”之别,因此,在新的经济生活中,萌生出新的“君子”,他们有经济事例,以融通的观念看待义利,于关键食客,能舍利取义,在精神上与“君子”相通,却又具有时代气息。

(3)今天我们谈到君子,不再指那种受过上等封建教育的谦谦君子,而更注重个体的人格魅力和出众的才华。

5.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传统文化中“和”的精神? 答题要点:

(1)“和”是非常重要的文化基因。特别是在民族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和”所起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正因为有一种“和”的博大精神,所在才能对外来文化产生巨大的亲和力,才会吸收、改造其他民族文化,使之称为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时的“和”以显示汉文化的亲和力为主。

(2)从全球一体化格局来看,“和”已经成为世界文化交汇融通的大潮,任何一种古老的文化,想孤立于这大潮之外,已不可能,只有适应这一潮流,不断更新和改造,才会有光明的前途。不是如何排外或媚外,而是如何更好地发挥我们文化中“和”的传统。

1.中国画的两大特色是什么? 答题要点:

(1)写意是中国画最主要的特色;(2)散点构图是中国画的另一特色; 2.试述中国茶文化的独特特征? 答题要点:

(1)中国茶文化的地域特性。从地域上讲,可以将茶归于南方亚文化圈。南方多山,终年云雾缭绕,有所谓的“瘴气”,是茶生长的优良环境,江南水乡也因其四季分明而称为茶叶生长得天独厚的条件。

(2)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除具有地域特性之外,还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群体,就是文士、清客。从某种程度讲,茶体现着士大夫的审美情趣。自古以来,茶成了名士高人的随身必备之物,进而称为他们的象征。

3.如何理解中国发达的山水文化,其意义何在? 答题要点:

(1)从一开始山水就作为中国人灵感的源泉而存在。道家主张隐遁山林,儒家则追求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融合无间。

(2)对于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古代中国人而言,自然山水的美景,不仅仅是其寄情抒怀的地方,而且还可以通过改造山水赋予其人文内涵。于是,文人雅士高道名僧,纷纷隐山遁山,给自然山水以人文特色。

(3)将自然与人工融为一体,且彼此借鉴,互相映发,如江南园林的建筑中体现出的融人文于自然之中的独特构造。

总的来说,中国的山水文化追求着“天人合一”至高境界,与天堂媲美,也不逊色。4.作为一个现代人,如何理解“情”字? 答题要点:

(1)简单地说,情就是人的思想感情。“发乎情、止乎礼”,被定为每个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守的道德标准。

(2)先秦儒学将“情”与“礼”相对举,情的外延相当广泛,概指一切思想情感。但宋儒明“天理”“人欲”之辩,情被界定为与人的本性相冲突的后天的欲望,于是“情”与“欲”合而为一。到了明清理学家的脑子里,情几乎是人欲的代名词了。

(3)但作为一个现代人,应当正确理解“情”的涵义,我们反对禁欲主义,但也绝不主张打着“情”字招牌,行纵欲之实。

5.试述中国古代龙凤的象征意义及其所特有的龙凤文化。答题要点:

(1)从文化原型上进行溯源,龙凤都是远古初民部落的图腾,龙主要是中原各族图腾物的结合体,凤则为南方各族图腾物的结合体。后来炎黄二帝经过战争合并为一体,结成了炎黄部落联名为主体的华夏族,并形成了共同的图腾——龙。

(2)凤作为炎帝部落联盟的图腾,也是南方部落的图腾,为火鸟,行火德,龙飞于天,腾云驾雾,行水德,水火相克,可一旦交合,也就相生,标志着新纪元的开始。

(3)上古时代,中国人即形成了一阴一阳平等对立观念,以龙为阳,以凤为阴,龙凤相配,主要象征阴阳和合,因此,龙凤成了阴阳的象征。

(4)从天来讲,阴阳和合意味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从人类社会来讲,龙凤呈祥,也就标志着国运昌盛、人民安居乐业。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龙凤对中国人的影响是至为深刻的,在至高无上的后宫,皇帝是真龙天子,娘娘则是凤。

总而言之,龙凤文化在民间具有较皇室更为广泛的引申和象征意义。他们任何时候都象征着吉祥如意,表达着中国人对和平、团圆、幸福、美满生活的企盼和向往。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课程导学 各位学员,大家好!

欢迎大家参与中国传统文化概观课程的学习。我是中国传统文化概观课程的责任教师赵爱华,本学期我将与大家共同探讨、学习这门课程,并将尽力为大家提供这门课程的学习支持服务。各位学员在学习本课程中如有问题可以随时与我联系(联系方式见后),让我们一起探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共同克服困难。希望通过我们双方的努力,使大家能够顺利完成这门课程的学习。我的联系电话、E-mail地址、值班时间如下:

联系电话: 0871-5112682(办)0871-5142173(家)

E-mail: zhaoaihua@yntvu.edu.cn值班时间:每周三上午

一、课程性质: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是云南远程开放教育教育管理专业(专科)的选修课,属省开课。

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总体认识和把握能力。中国传统文化概观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了解祖国悠久、丰厚的文化遗产,把握中国文化的特征,并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问题引发思考,从而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及我们当前的国情,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

二、开设时间及学分、学时:

本课程开设一学期,2学分,36学时。

三、教学媒体:

1、文字教材:《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周俊玲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文字教材是学员学习的主要依据,系统表述了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完成了教学大纲的要求。文字教材体现了以学员为中心的思想,为适应电大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和成人在职学习的特点,文字教材在设计上将学习内容以导学和课后练习等形式体现在教材中,以利成人自主学习。

2、网上辅导: 以云南电大校园网、文字资料等形式提供该课程的课程导学、课程实施细则、期末复习指要等各种辅导信息,希望各位学员随时浏览、下载,并积极参加在线讨论。

3、远程答疑:学员可以通过信件、电话、发电子邮件等形式,向任教师提出问题,教师会尽快为大家解答问题。

四、考核:

1、考试时间:详见云南电大考试文件。

2、考试形式:开卷

3、考试时限:90分钟

4、考试题型、比例、要求:

(1)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要求:完整的解释该名词。

(2)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要求:按题目要求答出要点,适当展开论述,但答错全部扣分,答漏要点酌情扣分。

(3)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要求:按题目要求答出要点,并展开论述,在论述中需要论据的支持。鼓励学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但要有理有据,文字表达通顺。

5、期末考试复习及要求:教学平台→我的课程→该课程“教学辅导”栏目。

五、学习方式:

参加本课程学习的学生的学习过程将由自学、小组学习、参加面授辅导、做平时作业、参加平时形成性考核和期末考试等环节组成,各环节的实际操作办法如下: 书面作业(占总成绩的10%,平时形成性成绩的50%),共四次:第一次作业,第四周前完成;第二次作业,第八周前完成;第三次作业,第十二周前完成;第四次作业,第十六周前完成。书面作业完成后,由任课教师评阅给出具体成绩。书面作业发布见网上:教学平台→我的课程→该课程“教学辅导”栏目。

1、上网学习(占总成绩的5%,平时形成性成绩的30%):至少浏览课程网页2次,参加省校组织的答疑活动1次,发贴2个。

3、面授辅导、小组学习、实践环节(占总成绩的5%,平时形成性成绩的20%):由教学班具体控制,原则上,要结合课程学习,组织小组学习讨论、实践环节等

六、课程内容:

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至第四章,介绍中国传统哲学、宗教及伦理道德概况;

第二部分为第五章至第九章,介绍中国传统法文化、语言学、教育、文学及艺术概况; 第三部分为第十至第十二章,介绍中国传统史学、科技文化概况及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冲突与融合简况;

以下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 绪论: 学习要求:

1、掌握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演进的九个时期及各时期主要成就

2、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演进

中国传统文化由孕育、形成、发展至转型,其历史进程大致可分为九个时期

1、远古至夏朝建立——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阶段

2、夏、商、西周——中国传统文化的雏形期

3、春秋战国——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时期

4、秦、汉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成型期

5、魏晋南北朝——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发展与融合期

6、隋唐五代——中国传统文化的鼎盛时期

7、宋辽夏金元——中国传统文化的继续繁荣期

8、明至清代中叶——中国传统文化的沉暮总结期

9、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期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1、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性、综合性与包容性

2、中国传统文化的连续性

3、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特征

4、中国传统文化的农耕性

5、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价值观与价值取向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成才之路所具有的意义

第一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学习要求:

从地理环境、经济基础、社会政治结构三方面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成机制,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根植的土壤。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

一、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一)地形、地势

(二)民族分布

(三)气候特点

二、自然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一)连绵性文化

中国文化是世界上唯一连绵不绝发展至今的一种文化类型

(二)多样性文化

中国文化格局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初步形成,主要有以山东为中心的齐鲁文化、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文化、以山西为中心的三晋文化、以两湖为中心的南方楚文化、以陕西为中心的西北秦文化、以四川为中心的西南巴蜀文化及东南吴越文化等。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

一、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一)农耕文化的发生及发展阶段 了解中国农耕文化的三个起源中心

(二)农耕文化发展重心南移

中国农耕区的中心,逐渐从黄河流域向长江中下游和江南地区转移

(三)南北方农耕文化的共同点 二十四节气文化

(四)农耕自然经济体制下的多元化经济成分 不同时期农耕自然经济体制下的多元化经济成分

二、农耕经济与游牧经济是中国传统文化根植的经济基础 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三、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形态 传统农业自然经济的两大阶段及其不同形态

四、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一)中国文化的农耕性

农耕性特点在中国文化里的展现

(二)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1、中国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保证了中华文明的绵延不绝

2、中国文化包容性的体现

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发展的社会政治结构

一、宗法制度的产生与确立

(一)宗法制度的产生

(二)宗法制度的确立

宗法制度的基本内容: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宗庙祭祀制

二、君主专制制度与君权至上

中国社会政治结构发展趋势总的集中表现就是专制主义和君权的日益加强

三、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中国文化的政治性范式和伦理性范式

第二章 中国传统哲学 学习要求:

了解中国传统哲学的发展历程及各派别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掌握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及传统思维方式、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构。

第一节 中国传统哲学的发展历程

一、先秦哲学

中国哲学的第一次高潮 诸子百家争鸣

(一)五行说

(二)《周易》

《周易》的辩证法思想:

1、矛盾对立

2、发展变化

3、矛盾转化

(三)老庄的道家思想

1、老子的哲学思想:

“道生万物”的宇宙观;“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法;“静观”、“玄览”的认识论

2、庄子的哲学思想:

“道生万物”的天道观;“齐是非”、“齐万物”的相对主义;“无几”、“无为”的人生观

(四)孔孟的儒家思想

1、孔子的哲学思想:

“知天命”与“畏天命”的天命论;“生知”与“学知”的认识论;“克己复礼”的伦理观;“执两用中”的方法论

2、孟子的哲学思想:

“以德服人”的仁政学说;“人性善”的伦理观;“尽心”、“知性”、“知天”的宇宙观

(五)墨子的哲学思想 “兼相爱”、“交相利”的政治观;“取名予实”与“言必立仪”的认识论;“天治”、“明鬼”的宗教观

二、两汉时期的哲学思想 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

(一)董仲舒的哲学思想

1、“天地人主一”的政治观

2、“天人合一”的天人感应论

3、“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宇宙观

4、“以名正实”的认识论

5、“性三品”的人性论

(二)王充的哲学思想

1、“气一元论”的自然观

2、“形神统一”的无神论

3、“注重效验”的认识论

4、“性有善恶”的人性论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哲学思想 魏晋玄学

四、隋唐时期的哲学思想

(一)佛教宗派哲学

1、法相宗

2、华严宗

3、中国禅宗

(二)韩愈的哲学思想

(三)柳宗元的哲学思想

五、宋明时期的哲学思想 宋明理学

1、产生背景

2、主要形态

3、主要特点

六、明清以降及清时期的哲学思想

(一)王夫之的哲学思想

(二)黄宗羲的哲学思想

(三)顾炎武的哲学思想

第二节 中国传统哲学观及思维方式

一、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

1、追求“天人合一”的统一和谐观念

2、儒家哲学成为主干、正统哲学

3、追求“知行合一”的观点

4、与伦理道德相结合

5、受政治影响极大

6、偏重直觉思维

7、富于辩证思维

二、中国传统思维方式

1、雅型——传统知识分子的思维方式

2、俗型——平民的思维方式

第三节 中国传统哲学影响下的传统文化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1、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主体精神

2、崇尚和谐统一的价值取向

3、人文主义精神

4、华夏民族主义精神

5、重义轻利、顾全大局的行为规范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构

1、物质文化层面

2、制度文化层面

3、意识形态层面

三、中国现代化与传统文化 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第三章 中国传统宗教

学习要求:了解中国几种传统宗教的特征、发展历程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第一节 中国传统宗教的产生和基本教义

一、中国原始宗教的产生与信仰 自然崇拜;

1、地神崇拜

2、山神崇拜

3、河神崇拜

4、日月星辰诸神崇拜

二、道教的起源与基本教义

道教是中国本民族固有的传统宗教

三、佛教的传入与表现内容 中国佛教表现内容与儒学的比较

1、五戒与五常

2、慈悲与仁

3、中道与中庸

4、业与命

5、以人为本

6、自利利他

第二节 中国传统宗教的特征与发展历程

一、道教的特征与发展历程

道教的本质特征、道教的思想渊源、道教发展历程的五个阶段

二、中国佛教的特征与发展历程

佛教的中国化、佛教在中国的发展阶段 第三节 中国传统宗教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一、道教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道教与古代医学、古代化学、古代医药学

2、道教与古代民俗及古代文学艺术

二、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及其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一)佛教的中国化、中国化的佛教宗派

(二)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三)佛教文化和南传佛教文化的特点

1、汉地佛教文化的特色

2、藏传佛教文化和南传佛教文化的特色

第四章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学习要求:了解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从春秋战国到近代社会的四个历史发展阶段及其主要内容、规范,思考如何评价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第一节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发展历程和影响

一、以儒、道、墨、法为代表的伦理道德思想 中国伦理道德思想的四个历史发展阶段及代表思想

二、以“三纲五常”为代表的伦理道德思想 董仲舒

三、以宋明理学为代表的伦理道德思想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

四、“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近代伦理道德思想

第二节 中国传统道德的主要内容与规范

一、爱国

二、孝悌

三、仁爱

四、谦虚

五、信义

六、勤俭

七、气节

八、和平

九、情操

十、修养

第三节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评判及其现代价值开掘

一、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积极意义

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特点对中国社会稳定和发展的积极意义

二、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负面因素

第五章 中国传统法文化

学习要求:了解中国传统法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其特质,思考如何评价我国传统法文化 第一节 中国传统法文化的发展历程

一、奴隶社会的法文化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法文化

三、封建社会的法文化

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法文化

第二节 中国传统法文化的特质

一、注重法律对社会调控功能的发挥

二、强调法理并重,主张法律与道德教化相济为用

三、注重家族伦理,维护家庭的和睦与亲情

四、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强调息讼与和息事端

第三节 中国传统法文化的反思

传统法文化的观念和模式对现代中国社会法制化和法文化现代化的阻碍作用

第六章 中国传统语言学

学习要求:了解中国传统语言学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认识中国传统语言学的人文价值

第一节 中国传统语言学的发展历程

一、先秦时期——中国传统语言学的萌芽期

零星的语言学理论研究、文字产生活发展的研究、语言文字训释的萌芽研究

二、两汉时期——中国传统语言学的正式建立时期 汉代语言文字研究的成就标志着我国传统语言学的建立 汉代语言文学研究兴盛的原因、汉代传统语言学的主要著作

三、魏晋至明代——中国传统语言学的相对沉寂时期 传统语言学发展概况、主要著作

四、清代——中国传统语言学的全面繁荣时期 乾嘉学派

1、清代“说文”研究、说文四大家

2、清代音韵学研究

3、清代训诂学研究

4、中国语法学建立

第二节 中国传统语言学的特点

一、注重实用:研究小学是为了掌握当时其他学科

二、注重材料和观点的结合:在大量可靠材料的基础上研究

三、特别重视对文字的研究;由汉字表意的特点决定

四、重视对古代尤其是先秦两汉的研究

五、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点:佛教的传入对音韵学的影响、近代欧洲的影响

第三节 中国传统语言学的人文价值

一、中国传统语言学是沟通古今文化的桥梁

1、音韵学的作用

2、文字学的价值

3、训诂学的作用

二、中国传统语言学奠定了中国现代语言学学科的坚实基础

1、中国传统语言学记载了大量零星的语言学理论问题

2、中国传统语言学十分注意有关方言的理论

3、训诂学也涉及了语法问题

三、中国传统语言学弘扬了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

第七章 中国传统教育

学习要求:了解中国传统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认识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及其现实意义

第一节 中国传统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先秦时期——中国传统教育的起源与学校的兴起

1、中国教育的起源 原始社会的本质特征

2、学校教育的产生

3、官学与私学

二、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传统教育的探索与确立

1、独尊儒术与焚书坑儒

2、汉代的教育制度及选拔人才的制度

3、“九品中正”制

三、隋唐五代时期——中国传统教育进入全面制度化建设 科举制度

四、宋辽金元时期——中国传统教育的新发展和演变

1、宋代的文教政策

2、辽、金的教育

3、元代的教育

五、明清时期——中国传统教育制度发展到高度完善并趋于僵化

1、明清的文教政策

2、八股取士

第二节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

一、历代教育思想及其发展

(一)先秦时期

奠定古代教育思想的基础,形成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发展的第一个高峰

1、先秦教育思想的特点

2、先秦教育思想的代表: 孔子与儒家思想 墨子与墨家思想

(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教育思想及其发展

1、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教育思想的特色

2、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教育思想的代表: 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韩愈的教育思想

(三)宋元时期的教育思想及其发展

1、宋元时期教育思想的特色

2、宋元时期教育思想的代表: 朱熹

(四)明清时期教育思想及其发展

1、明清时期教育思想的特色

2、明清时期教育思想的代表: 王夫之

二、历代教育制度

一、官学教育制度

1、奴隶社会官学制度

2、封建社会官学制度: 中央官学 地方官学

(二)私学

(三)历代书院 书院制度 书院的特点

第三节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现代启迪

一、传统教育中素质教育的萌芽

二、传统教育中的优良教学法

1、启发诱导

2、自主学习

3、躬行实践

三、传统教育中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

第八章 中国传统文学 学习要求:了解中国传统文学发展的三时期七阶段及各阶段重要的作家作品、掌握中国传统文学的主要文化特征、认识中国传统文学的现代意义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学的发展历程 中国传统文学发展的三时期七阶段

一、先秦及秦汉——中国传统文学发展的上古期

1、先秦文学:《诗经》、楚辞、春秋战国时期的散文(历史散文、诸子散文)

2、秦汉文学:汉赋、汉乐府、《史记》、《古诗十九首》

二、魏晋至明中叶——中国传统文学发展的中古期

3、魏晋至唐中叶:

魏晋南北朝:三曹、建安七子、阮籍、嵇康、陶渊明、谢灵运、鲍照、庾信、南北朝乐府民歌

初唐、盛唐:初唐四杰、王孟、高岑、李杜

4、唐中叶至南宋末:

中唐、晚唐:元白、韩孟、小李杜、古文运动、唐传奇 宋:欧阳修、苏轼、江西诗派、中兴四大诗人

温庭筠、李煜、柳永、苏轼、周邦彦、李清照、辛弃疾、姜夔、话本

5、元代至明中叶: 元代:元曲四大家、南戏 元末明初:《三国演义》、《水浒》

三、明中叶至“五四”——中国传统文学发展的近古期

6、明中叶至清中后期;四大长篇小说、短篇白话小说、《牡丹亭》、《儒林外史》、南洪北孔、明清诗文词

7、鸦片战争后:“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 黄遵宪、梁启超、四大谴责小说、资产阶级革命派作家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学的文化性格与基本特色

一、强调“文以载道”与文学的教化、实用功能

二、“诗言志”、“诗缘情”与文学的表现特征

三、“形神兼备”与文学形象的创造

四、文学体裁的多样性

中国传统文学体裁的多样性与中国特色 诗歌(包括诗、词、曲)、赋、小说、戏曲

六、文学风格的丰富性

1、时代

2、流派

3、作家

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学的现代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国传统文学的认识功能和教育功能

三、中国传统文学的审美价值和借鉴作用

四、中国传统文学的世界性意义

第九章 中国传统艺术 学习要求: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历程及中国传统艺术的民族特色、体会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人文精神

第一节 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历程

一、原始歌舞及陶器青铜:远古及先秦艺术

二、秦砖汉瓦及古拙气势;秦汉艺支

三、人的主题及形神之美:魏晋南北朝艺术

四、唐人气象及青春之美:隋唐艺术

五、襟怀意绪及禅韵之美:宋元艺术

六、世俗人情及性灵之美;明清艺术

第二节 中国传统艺术的民族特色

二、美善合一的审美旨趣与德艺双馨的人格追求

三、传神写照的表现手法与气韵生动的审美追求

四、中和之美的最高境界与融会贯通的艺术精神

第三节 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人文精神

一、天人合一:自然与人生的体验

二、依人游艺:礼乐一体的原则

三、以兴起象:艺术思维中的心物关系

第十章 中国传统史学

学习要求:掌握中国传统史学的发展历程、了解中国传统史学的特质与优良传统、把握传统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及其社会功能

第一节 中国传统史学的发展历程

一、中国早期的史书 《尚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等

二、两汉史学

我国史学逐步走上成熟发展道路的时期 《史记》、《汉书》、《汉纪》、《吴越春秋》

三、魏晋南北朝史学 我国史学大发展时期 主要表现:

1、政府对修史的重视

2、私人纂史成为一代风气

3、史书编纂内容丰富 《后汉书》、《三国志》、《洛阳迦蓝记》、《高僧传》

四、隋唐五代史学

唐代为我国史学又一次大发展时期 主要表现:

1、确立史官修史制度

2、实录发展为史书一个重要部类

3、产生对前代史学进行系统总结的史评专著《史通》

4、新创典志体 《史通》、《通典》

五、宋元明史学

宋代为我国史学发展史上的极盛时期 宋元时期的史学成就:

1、编年体《资治通鉴》的编纂和编年史的空前发展

2、新史体的创立

3、确立了方志体例

4、正式建立了金石学

5、典志体和民族史大发展 《资治通鉴》、《通鉴纪事本末》、《文献通考》

六、清代史学

三大夫对史学的贡献:

顾炎武开清代考据之风、黄宗羲创立学案体、王夫之发展了史论

七、史部的确立与发展 经史子集 史部分类

第二节 中国传统史学的特质与优良传统一、中国传统史学的特质

(一)历代统治者重视

(二)私撰史籍之风绵延不绝

(三)史籍体裁多样、史料内容丰富

1、编年体

2、纪传体

3、纪事本末体

4、典志体

5、杂史、学案体

6、史评和史论

7、地理类

二、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

1、史学家秉笔直书,不虚美不隐恶,提倡实录,编写信史

2、重视通过纂史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重视史籍的教育警戒作用,以史鉴今

3、官、私皆重视收集、保存和整理史料,保存了珍贵的历史文化财富

4、重视史家的个人修养

第三节 中国传统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中国传统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和主体部分

1、传统史学

2、六经皆史

二、传统史学的社会功能

第十一章 中国传统科技文化

学习要求:掌握中国传统科技文化的发展历程、了解中国传统科技的特质

第一节 中国传统科技文化的发展历程

一、原始社会至先秦时期——中国传统科技的萌芽和奠基

二、秦汉时期——实用科技体系的形成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传统科技的发展

四、隋唐时期——实用科技体系的完善

五、宋元时期——中国传统科技的高峰

六、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科技发展的相对衰落

第二节 中国传统科技的特质

一、重实用、轻学术

二、重技术、轻科学

三、重经验、轻理论

第三节 中国传统科技文化的反思

一、中国传统科技对世界科学的贡献

二、中国未能产生近代科学革命的原因 第十二章 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碰撞 学习要求: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碰撞的原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走向近代的发展历程、把握中国近代文化的特点与发展方向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碰撞的原因

一、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结构特点

二、西方文化及其特点

三、中西文化碰撞的原因

(一)近代中西文化碰撞的序幕

(二)近代中西文化碰撞的原因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走向近代的发展历程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

二、中国近代文化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中国近代文化的特点与发展方向

一、近代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的特点

二、近代社会文化结构的变化与文化特点

三、新文化体系的创造

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附:练习题

练习一(含绪论、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名词解释

中原文化 五行说 宋明理学 道教 三纲五常 简答题

1、指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

2、道家哲学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3、儒家哲学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4、指出佛教在中国发展的几个阶段。

5、简述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从春秋战国到近代社会的四个历史发展阶段。

6、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有哪些主要的内容和规范?

7、简述我国封建正统法文化的基本思想内容。论述题

1、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是什么?

2、中国古代“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结构对传统文化有哪些影响?

3、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是什么?

4、试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5、试述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6、我国传统法文化主要有哪些方面的基本特质?

练习二(含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名词解释

《说文解字》 乾嘉学派 书院 诗言志 气韵生动 中和之美 简答题

1、中国传统语言学有什么特点?

2、为什么中国传统语言学在汉代会有较大的发展?

3、中国传统教育经历了哪几个发展时期?

4、我国古代书院教育制度在教育教学上有哪些特点?

5、中国传统文学的主要文化特征有哪些?

6、简述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历程。论述题

1、试述我国官学教育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2、如何评价我国古代的私学教育制度?

3、中国传统文学可以分为哪几个时期,哪些阶段?各阶段有哪些重要的作家作品?

4、中国传统艺术的民族特色是什么?

练习三(含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名词解释

编年体 纪传体 地方志 简答题

1、简述南北朝时期史学大发展的表现。

2、简述宋元时期的史学成就。

3、简述中国传统史学的特质。

4、简述中国传统史学的优良传统。

5、简述中国传统科技的特质。

6、简述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特点。

7、简述中国传统文化走向近代的发展历程。

8、简述中国近代文化的特点与发展方向。论述题

1、试论中国传统史学的发展历程

2、试述传统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3、试论传统史学的社会功能

4、试论中国传统科技文化的发展历程

5、试论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碰撞的原因

6、近代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的原因有哪些?

第二篇:中国文化概观作业(最终版)

作业

11.人群交流、文化碰撞在中国传统文化形成过程中所发挥的主要作用。

中国文化形成后,经过先秦的发展,到汉代忆日臻成熟,汉唐之际中国封建社会高度发展并达到顶峰。中国人已从自家的小田园中抬起头,把目光转向一个更为广大的外部世界,并动手拆开篱笆,打破箫墙,与周边民族进行文化交流。这种交流具有两种不同的范畴。一是华夏文化,即最初发源于黄河流域中原地区的汉民族文化,在中国领土范围内,由内向外进行单向辐射性传播,文化交流的另一个更为广泛的范畴是中会文明对其疆域以外的国家进区域性有限的文明辐射。因环绕中的诸民族文化相对落后他们无论在生产技术还是文化上,均视封建文明高度发达的中华帝国为楷模。但是,游民民族的侵扰、印度佛教文化及近现代西方文明的传入曾经几度打破贯常的均衡。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中国人民脚下这片特殊的土壤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华大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是中国传统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基础。文化是人类劳动的产物。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历代中国人民共同创造的灿烂的物质文明成果,是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中国国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华民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主体,而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又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特殊的社会历史环境。这一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面貌及其特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2.试从西北、南方、中原等不同的地域视角,阐述众人群对中国文化和历史产生的作用。答:

(一)做为地理概念的“西北地区”指“中国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区”,是中国三大自然地理区划之一。这里的所谓西北文化一带的文化有两个最大的特点:其一,“关中”曾两度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中民;其二,在大西北长期以来所体现的民族冲突而导致的民族交融。

(二)自然地理概念中的南方,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东临东海,南临南海。荆楚文化辉映是长江流域传达室统文化教育的主体和化表,客观存在与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吴越文化南北辉映,共同成都市华夏文明的历史摇篮。

(三)中原”一词有狭义与广义之分。一般指狭义的中原,即专指河南省。广义的“中原”是以河南为中心,向河南临近省份的部分地区渗透的一个广阔区域。是远古时代华百夏集团和与东夷集团碰撞与融合的场所,也是黄河中下游文化发展的核心场地。经过千年的只累、演变而形成的华北文化,由此而辐射的周边地区。这里毫无疑问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方要发祥地。

3.简述魏晋以后在中国文化由北向南的推进过和中出现的交相辉映的“一圆”和“一条直线”的历史大景观。

答:一圆指的是魏晋时刘微计算时所用之“微数”既今天的“小数”,而南北朝时祖冲之则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的六位数,《齐民要术》是北魏时期的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的最完整的农书。理论研究之外,这一阶段的科学家们动手能力也得到充分表现。诸葛亮的木牛流马、马钧的指南车、祖冲之的千里船。在科技制作方面亦可谓奇峰迭起。这种活跃与南北多民族的文化融有很大关系、与中华文化交融有很大关系,同时,它也以其自身饱满的积聚,迎接着中华文化隆盛时代的到来。

4.结合教材和相关的历史知识,谈谈你对北、南两大地域不同的历史文化精神的理解

答:

一、由于我国南北双方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历史文化以及政治经济活动等方面的不同,造成了我国南北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显著差异南米北面我国南北方的饮食习惯不同。

5.结合教材,谈谈你结“中国文化的多元发生”的理解。

答。中华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整体性和活跃的多元性。自周秦以一,处于分裂状态的时间少,处于大一统状态的时间多,长期保持着一种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政

治结构。因此,从本质上讲,中化传统文化乃是一种以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为主体,由多民族文化相互补充的具有鲜明整体特征的文化。但同时,又由于中国和地区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造成了一种多元倾向,从而,给予这种具有整体性特征的文化增添了无比活跃的因子,使之成为一种极具活力的文化。

7.阐述中国文化基本格局的形成情况:

诸侯强国的相对稳定,其制度也各具特征,人们的思想、风俗习惯等也因制度的不同而成为封国文化的重要成分。这也使文化的地域性更加明显。《诗经·国风》就是按照15个诸侯国汇集诗歌的。其生动地展现了各个文化区域的风土人情,是将文化按封国分类的滥觞。西汉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以风俗的异同和中心城市的有无为依据,将整个中国划分为山西(崤山以西的关中地区)、山东(崤山以东至沿海地区)、江南(长江以南至沿海地区)、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县西北)和碣石(今河北省昌黎县北)以北4大经济区,以及18个小区。东汉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下》中,以风俗的异同以及星区的分野将整个中国划分为秦地、魏地、周地、韩地、赵地、燕地、齐地、鲁地、宋地、卫地、楚地、吴地、粤地等13个风俗区。

进入封建社会,中央集权专制制度是国家的政治制度,地方行政区划代替了封国,随之以地方行政区划为地域特征的区域文化代替了相对独立的封国文化。地方行政区划的治所所在地城市成为该地区的文化中心。文化中心从物质、精神方面直接影响着该地区的文化发展方向。这一时期的区域文化,一般也是通过宗教信仰、学术倾向、人文理念、风俗习惯、语言等展现出来。而区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的现象,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完善,从而形成自己的新文化形态。如,中原文化、齐鲁文化、湖湘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岭南文化、闽南文化、燕赵文化、三晋文化、三秦文化、徽文化、关东文化、云贵文化、青藏文化、游牧文化、西域文化等典型的区域形态。

8、简述秦汉到明清两千年王朝文化的历程

王权的逐渐加强,秦汉时丞相权利极大,地方官员的权利也极大。从秦汉到明清,地方到中央权利逐渐消弱,以及中央的监察制度越来越完善。到明清时王权至上,才造成了明末清初中国的原始资本积累未能正常的发展

作业

21、简述原始民主的消失与王朝政治的形成过程

人口的增多——需要加大食物的获取量

合理的安排部落的人力以为部落获取更大的利益——开始有了分工和专业人才

多劳多得,有能力的人开始有了富余的私人财产——贫富差距开始出现,阶级诞生随着财富的积累和领导人的高低,部落的贫富强弱有了分别——部落联盟出现,大家公推联盟首领(炎黄、帝喾、颛顼、尧、舜、禹)

权力的集中加上对私人财物的渴求——夏王朝出现,王朝政治形成。

2.奴隶制国家是在原始公社制度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在原始公社制度解体的过程中,父权家长制家庭成为它的一种对抗力量。而奴隶制国家的世袭王权和世袭贵族,就是以父权家长制家庭为基础逐步发展起来的。各级贵族组织仍然要保持旧的血缘联系,严格区分姓氏。王室分封各部族,除保持它们所由出生的姓之外,又以封地建立新氏,大夫以邑为氏。在各级贵族之间,就依姓氏的区别建立了各自的宗族关系。商朝的政治理念是神权观念笼罩下的政治思想,商代统治者「尚鬼」、「尊神」。所奉行的最高政治原则,就是依据上帝鬼神的意志治理国家。商朝的法制指导思想在夏朝奉“天”罚罪法制观的基础上有进一步发展,更加强调“神”尤其是祖先神的作用。在这种天命观的影响下,商人十分迷信鬼神。商王自

称是天子。周公为了加强对全国广大地区的统治,便实行大分封,以作为王室的屏藩。西周时期的诸侯国,也和过去一祥,都仿照王室的体制,建立地方性的政治机构,组建武装和监狱。但是组织规模的大小和地位的高低,都有一定的限制。周武王灭众多小国建立较大的侯国,强迫奴隶制的小邦国接受周朝的分封制,周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它是按照诸侯与周王室的亲疏关系而划分的。周王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采取了“众建诸侯、裂土为民”的分封制。“井田制”是周朝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也是贵族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农业仍旧是社会经济的主要部门。

3.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1)“汉承秦制”,有所变化:汉武帝时,形成“中朝”决策机构,以丞相为首由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演化为执行机构,被称为“外朝”。(2)三省六部制: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步形成三省体制;隋朝时三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唐朝时三省分工明确,既合作,又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隋唐时期在尚书省下设立的六部,则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使此后历朝都基本沿袭了这种制度。3)宋朝的政治制度特点:三省六部有名无实,设“二府”(中书门下和枢密院)、三司(盐铁、度支、户部)削弱相权;后又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相权。“杯酒释兵权”后,枢密院与三衙相互牵制。(4)元朝:废三省,行一省制——中书省,内置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六部归其下;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2.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1)汉代:汉初郡、国制并行,“七国之乱”后王国开始削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进一步削弱王国,王国名存实亡。汉武帝分全国为13州,设刺史监察地方。东汉末年,地方行政区划由郡县两级制转变成为州郡县三级制。(2)唐代:沿用隋朝州县两级制,唐太宗又分全国为10道作为监察区,后来道成州县之上行政实体。唐中后期,地方军镇节度使越设越多,发展成藩镇割据局面。(3)宋代:派文臣做地方官,设通判监察,削减节度使权力,避免了唐五代以来武人割据、地方官权力过大的问题。地方财赋除自留小部分,其余转运中央或指定地点,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将唐的“道”改为“路”,设平级四个机构,分掌军政财政司法和市场等事。它们互不统属,各自直接对中央负责。这有利于防止地方官独揽大权,因而强化了中央集权。(4)元代:创立实行行省制度,在地方设置行省,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行省之下设路、府或州、县,对边远民族地区设置宣慰司进行管理。行省制度加强了元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

4.阐述中国古代社会的三大总体特征?先秦时期:【政治】从夏朝时我国开始出现了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是: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宗法制的核心就是嫡长子继承制)。王位世袭制和宗法制决定了中央政权的平稳交接,而分封制则是这一时期地方政治的制度,地方分权比较大。【经济】(1)农业:商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农具,但是由于青铜较珍贵,在农业生产中很少使用,木制农具的使用依然很普遍;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开始被广泛应用于生产之中。(2)手工业:夏商周时期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被称为“官营手工业”。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中国人已经掌握了冶铜技术;商朝时,人们已经能够烧制出原始瓷器,也有了织机,能够织出多种丝织品;西周时,铁器出现;春秋时期,民营手工业出现。(3)商业:商朝时商业就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贝成为了一种实物货币;西周时,在较大的城邑都出现了市集;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金属铸币的技术,此时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业发展繁荣。【文化】(1)文学:春秋末年出现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战国时,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创作了楚辞这种新的诗歌体裁;这一时期还有诸子百家的散文值得称道。(2)科学:西周时发明了“圭表测影”的天文观测方法;春秋时出现了九九乘法口诀;此时的名医“医和”奠定了中医病源学的基础;战国时制成了司南,《黄帝内经》在此时问世。(3)绘画:远古主要以彩陶画为主,春秋战国则以帛画为主。(4)书法:商朝时,汉字已经形成了完整体系,甲骨文为其代表;商朝晚期出现了金文,到西周时发展到顶峰;战国时期出现“大篆”。

二春秋战国:经济:奴隶主的土地国有制(井田制)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政治:诸侯国纷纷进行政治改革;诸侯国之间争霸、兼并战争频繁;奴隶主阶级走向衰亡,新兴地主阶级不断走向壮大。民族关系:通过经济文化交流和频繁的战争,促进了华夏族与周边少数民族逐步融合。思想文化:文化异常繁荣,哲学思想流派纷呈,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科学技术有了很大发展,取得不少世界领先的成就。主要因素:由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大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私田”增多,封建剥削方式的产生。随着新兴地主阶级势力的壮大,各诸侯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变法,废除了奴隶制度,确立了封建制度。秦:1.结束春秋战国以来几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起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使统一思想深入人心。2.商鞅变法以后,秦国的经济体制就全面转入“耕战”。即重视农业生产和对外战争,以农业生产支持对外战争,以军功授爵赐予土地。同时由国家法令具体指导农业生产。3.秦朝开创的一系列巩固统一中央集权的制度和措施,为后世封建统治者所继承和改进。如皇帝制度,郡县制度,三公九卿制度,统一度量衡、文字和货币,修筑长城等。4.秦朝因暴政而亡国的教训,为汉初统治者所吸取,促成了西汉初年兴盛局面的出现。5.秦国统一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其统治,其中包括著名的“书同文”,即将战国时期各国使用的不同的书写体统一为后世所称的小篆,相传该字体为秦国丞相李斯发明。焚书坑儒”是秦朝为了国家政权安定统一的所执行的政策,也是对当时中国文化的一次摧残。6.留下的伟大工程万里长城对后世影响深远。

6.最高形式当然是揭竿而起,与现行秩序展开暴力冲突。但更持续的是脱离现行秩序的轨道而投身另外的系统。纵观中国几千年的王朝历史,除起义外,民众的反叛主要是皈依宗教、加入帮会乃至做土匪等数种。

(一)皈依宗教。中国的儒学不是宗教,但实际上却起到了类似宗教的作用,整个上层社会的主流信仰食儒家思想。但是,“五经”和“四书”的士大夫文化对于广大下层民众来说始终是有隔膜的,正统宗教很难真正成为一般民众的信仰。民间宗教可以说与王朝专职社会相始终。一个原始的宗教可以随俗雅化,进入社会上层,如道教。但下层的宗教仍层出不穷,有旺盛的生命力。这不是因为别的,只因为普通大众的地位低下和生活艰辛,不得不以宗教幻想作为卑微生活的安慰。

(二)加入帮会。加入帮会,也是民众改善生存状况的选择。这是近世的现象。帮会是清代中后期直至清末民初的社会现象。在传统社会之外,衍生出一种另类的社会,一般称之为帮派、会道门儿:帮以父子论,会以兄弟论。其实是传统社会之外的“黑社会”,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社会解体了。传统社会到了后期,大量的民众从传统的农业社会秩序中游离出来,变成“江湖世界”中人。

信奉教门,还只是一种组织,信徒可以不离现行秩序潜隐地进行,但帮派的江湖社会,则完全是一个独立的世界。

(三)土匪化。如果说帮会势力占据的是城市,是一些买卖兴旺、人群稠杂的活络地带,那么土匪则更偏向于乡村野外;如果说帮会势力一般不愿意公然和正统社会秩序决裂,那么土匪则是向正统秩序和传统道德,甚至是向基本的“人”的标准悍然挑战。土匪在古代的称呼是“盗”和“贼”,它的正式出现在18世纪的清代,到近代成为一大显著的社会现象。

土匪式的反叛行径,是对社会无任何节制的报复。毫无疑问的是,这报复的残酷和惨痛,是下层民众对社会的一种绝望的回应。在所有的“土匪性”的表现中,我们看到的是民众在几千年专制政治下的失性。民众永远政治上无权、经济上被榨,日常生活中到处受到强权的百般欺凌,一旦强权秩序崩溃,民众便趁机发作起来。这种所谓的“失性”,实际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

第三篇:中国文化概观期末考试复习指导

中国文化概观期末考试复习指导

一、重要概念

1、分封制:分封制就是以宗族血缘关系为标准、分邦建国的一种制度。它的尺度主要是宗族血缘关系,也就是以“亲亲”作为分邦建国的基本法则。同时,分封制也是姬姓诸侯与众多异姓邦家共处的制度,许多古老渊源的族群都在这样一种制度下得到承认和延续,最终达到融合而成为政教、文化统一的民族。分封制是我们这个民族形成自己统一化的历史进程的制度,为后代社会许多文化现象奠基,具有特殊的历史价值。

2、轴心期:轴心期的概念由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始创。它指的是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的一个人类现象,就是在这五六百年的时期里,在印度、小亚细亚,古代伊朗、中国和古希腊,同时出现了圣贤兴起的文化现象。具体到中国,则出现了老子、孔子、孟子、庄子等先哲。

3、射礼:射礼有几种,大射、燕射和乡射。大射是周王和诸侯一流高级贵族与群臣举行的射礼;燕射行于大夫以上人物。而乡射应该说是这

二、重要思考题

1、分封制的历史价值:

分封制是中华民族形成自己统一化的历史进程中的制度,为后代社会许多文化现象奠基。它有自身形成的特殊因果,也有特殊的历史价值。

(一)分封制激发了人群的历史创造性。这种创造性,首先就表现在每一个国家都根据各自的情况开始了各自的历史,在这一过程中人的智慧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诸子文化,而这种创造性力量的经久不衰,其原因也在于分封制的激发。

(二)分封制早就统一化的文明进程。分封制使得不同的人群最终放弃了敌对,走向融合,孵化了一个统一的文化人群。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建立,标志着一种横亘了多少世代的局部历史运动期的结束和统一的历史期的开始。相对于此前的“族群代兴”而言,西周的分封制凝聚了各古老的人群,建立了统一的政治后,文化的统一,精神的统一才上升为历史和力量得到了激发。同时,春秋战国时代的文化是以诸子百家为代表的,些射礼中最为普通的一种。乡射礼是展示个人技能的节日,是一个选贤能的节日,更是一个展示个体心性修养与举止风度的礼式。射礼有许多规矩,与其说是展示个人的外在武功,不如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竞赛,所以《射义》称:“射者,仁之道也。”除了“主皮”一项侧重在命中率外,其余都是要看一个人在射礼中的举止风范。与其他典礼相比,射礼更侧重于个体德艺、心理的考验,是其明显的特点。

4、大蒐礼:大蒐礼是一个集体性的军事演习性质的大礼,培育着国家军事活动所需要的整体精神,也培养着古代战阵中特有的贵族作派。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大蒐礼即关涉到“戎”。参加大蒐礼的都是周人的基本组织,也就是乡里中的国人阶层。据《周礼》记载,乡以外的野中之人是不出战的,只交纳相关的赋税。大蒐礼有繁多的节目,最重要的是射杀和分享猎物,有许多重要的规矩。大蒐礼是以典礼的方式,调动、汲取应付外患的战争资源,首先是国家团结的精神资源,其次则是通过种种约束培养君子风范。

5、国人:国人,简单地说,就是“城里人”,就是住在城郭里面的人。这是西周分封建国的结果。这些人是封建国家国邑体系的基础,国家大事他们是应当参加的,如大的军事行动、大的典礼如“大蒐礼”之类。春秋以前,国人大众是一个政治经济上颇能捍卫自己的社会群体;春秋以后,则变为一群被动的农民。

6、三询:三询是“国人”在邦国中的权力,即《周礼•秋官•小司寇》所记之职。小司徒之职第一是“询国危”,国家遇到灾难的时候,要向民众征求意见;第二是“询国迁”,国家若迁都,要征求国人的意见;第三是“询立君”,特殊情况下,民众对君主的确立有参与权力。“三询”之事在《左传》中得到直接或间接的印证。

7、无为而治:“无为”是《老子》的核心概念。自然而然就是“无为”,“无为”地创造了一切,就是“无不为”,“道”因此是一个“无为而无不为”的大逻辑。在文化的方略上,道家与儒家的差别,在于道家以去除人的“有为”而恢复“道”的“无为”的大境界。道家在思想上也是一个“天人合一”的大格局,从“道法自然”出发,道家提出了“无为而治”的主张,可称为“中国古代式的自由放任主义”政治文化观。这种观念认为,改造社会文化现状的枢纽和关键,就在于权力者以“无为”作自我限定,而将一切“为”的权利让给“民”之一边。于是这样以来因果关系就是“我”(即“君”)的“无为”是“民”的“为”的前提。“无为而治”的精义在于限制君王施展其无限的权力。

8、八股文:八股文是一种“代圣人立言”的文体,从《四书》出一个句子,考试者必须模仿圣人的口气,挖空心思没话找话地对其进行阐发。其文章结构有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故名八股文。这种文体高度讲究形式,讲究声律、对偶等。八股文题目范围过窄、思想束缚严重,但却是明清科举考试录取与否的主要依据。的主导趋势。

2、周礼在文化形成过程中所产生的化导群伦的作用:

民族形成的前提是氏族界限的消失,而界限消失的要件,是有高出于氏族界限的共同生活观念和行为准则的建立。周礼所代表的文化系统,即是这样的标准。到春秋时,这个文化系统“教化”人群的历史效果,已是清晰可见了。

周礼化及的人群由内而外,由近及远。“礼不下庶人”,周礼的最低界限是“士”,所以周礼的文献从“士冠”“士昏”之礼记起。像饮酒、习射诸礼,其范围也是在“乡”内进行。也可以说,西周礼乐所及的直接范围,是周人的基本人群,即六乡之民,六乡之外的“野”人无由享受。礼既不行于乡之外的野,化导范围就该是有限制的。但问题不是这样简单。礼乐作为一种文化,不同于一般死板的政令,而是像一个具有吸附力量的磁棒,能超越等级族群而产生引导的作用。

周礼不单“文化”着中原各国,王朝的礼乐文明对那些相对边远的邦国,同样具有化导意义。楚国从西周中期开始,就是周王朝和中原各国的敌人。但这并不妨碍楚国对礼乐文化的学习。这不是说楚国在精神文化上没有自己的东西,但一个有着自己文化传统的邦国,它的上层人物并未因

此而停止向中原文化学习,正说明着周代礼乐文明所具有的巨大吸引力。吴的情况更能说明问题。直到春秋较晚的时候,楚国一直是默默无闻的。

然而,吴公子季札到中原各国访问,却显示出良好的礼乐文化修养,这一现象只能从周礼所包含的文明价值来理解其对所有人群的感染力了。

3、“天人合一”观念在中国文化若干层面中的体现:

“天人合一”是古代中国文化的一个指导原则。它既是一种宇宙观念、政治观念,又是一种人生观、科学观。

“天人合一”的起源,根植于古老的农耕文明。中国天气虽时好时坏,但天道不变,四季如期,加以坚韧的劳作和节俭,人们可以把握自己的生活。中国人的宇宙观、世界观就在对天文、地理的仰观和俯察中形成了。

1、科学、自然层面。“天人合一”的第一层次,是理性/自然的符示,也就是科技的层次。人要在世界中生存,不同程度地把握自然就是一个先决条件。中国人在理性/自然层面的“天人合一”的特性,在许多方面,诸如度量衡的制定和古老的中医之学,都有精彩的表现。

2、政治层面。政治层面的“天人合一”主要表现为阴阳家的学说。追求天文历法以指导农耕实践是自古以来的文化传统,但对兴云作雨、能旱能涝的上天的敬畏,又势必使这样的文化追求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阴阳家就利用了这一点,试图将君王的行为限制在天道阴阳的规矩之下。

3、哲学义理层面。“天人合一”在哲学义理的层面,表现为儒、道两家志说。道家“天人合一”说是“道法自然”和“无为”;儒家则表现为天道性命一义相贯。

4、儒家教化论的基本内涵:

(1)首先,教化论是君民“同体主义”的观念。《礼记》以“心”与“体”的密切关联喻示君民关系。要求君要像看待自己一样对待民众,这是教化得以实现的基础。同时,“心—体”关系,也明确地显示着“君”对“民”的决定作用。“同体”之喻,以西周至春秋列国邦家政治格局为背景,君主与臣民同在一个城邦中生存,君主在德行礼仪上的表率,可以直接对民众产生影响。

(2)其次,教化论是行动主义的,要求“君”在德行上给万民作表率。

《礼记》认为君主应该“仁以表民”,也就是君主应为民在道德仁义上作表率,这是儒家教化论的关键,是儒家教化论要求于君主的最重要一义。真能起教化作用的是君主的行为。君主以礼自束了,百姓自然也会以礼自束。

不难看出,教化论对君主要求极高。按照教化论的观点,君主首先应势。在《管子》的学派们看来,自古以来的朝代兴亡,没有不是用“轻重”之术的。用此术致敌国于臣服之地,就是“商战”。

7、“轻重”之术的文化史意义:

文化史研究的是一个文明的国家群族的历史道路和历史命运。春秋战假如不是商鞅那一套富国强兵论最终获得了胜利,而是在治国理念上走《管子》“轻重”之术的路线,中国的历史文化肯定会是另一番模样。

首先,以小农为核心的重农主义,肯定不会在中国获得那样永久性的统治地位。

其次,《管子》的“轻重”之术,是一种国家干预的治国之术。它是从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抽象出来的治国理念,对治国者提出很高的以经济手段管理国家的技术要求。

再次,要讨论以下“轻重”之术下的的民众。“轻重”之术,只是排斥、限制富人群体,却不是消灭它。政府与豪民们“定券契”,豪民的粮国东西两大区域的文化分野,其间的胜负,关涉着中华民族未来的走向。

该是道德王。在教化论的观念中,“风化”问题,是干系极大的事情,君主就是要管到社会每一个人的伦理生活,因此君主必须在家庭生活等方面做出表率,并教育民众,以摆正社会风俗。

5、黄老道术政治文化设计的要义:

《老子》道家学术的后继者是黄老之学。顾名思义,就是黄帝、老子之学。“黄老”之称,始见于《史记》。这派学术最早应形成于春秋战国之际的齐国,其的文献主要保存在《管子》中的《心术》上下两篇、《白心》篇和《内业》篇中。

老子文化设计的要义,在君主“无为”而民“自为”,亦即以限定君主的方式为民众的“自为”提供前提。但是,发展到黄老之学,在限定君主方面,即在要求“最低度的政府方面”,从《老子》的立场后退了。“无为”变成了一种君主“无为”与臣下“有为”的相对关系。所谓君主的“无为”,只是要求君主尽量少“为”具体之事,而将具体之事交给臣下,“无为”的君主修道,并以此驾驭群臣。

从内涵上说,在《老子》“无为”强调君主对民众减少干预,而君主的少干预也就是臣下的少干预;在黄老,则变为君主少做具体事情而让大臣去做,大臣做也是对民众的干预。从方法论上看,《老子》强调“无为”,重的是社会“自然”秩序,因而“无为”是一个禁令;在黄老,“无为”只是君主在具体事情上的“无为”,目的是更好地驾驭群臣以干预社会,因而只是一种“有为”的手段。以上两方面的改造,实际将《老子》之学中被限定的君主和君权,又重新彰显了出来。以此,黄老之学即具有人主“君人南面之术”的属性。

6、《管子》轻重之术的基本内涵:

《管子》学派坚信“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重视财富积累对富国强兵的作用,是先秦思想家的一个共许的观点。所不同的是,《管子》的财富观不是片面地重农,片面地强调五谷的生产,相反它强调各业的并兴。《管子》作者所要求的国家富裕,是经济多种经营的富裕。

主张多种经济,甚至提出利用消费以增加就业,必然重视社会分工。多样化的社会生产,又决定了《管子》学者们对私人工商业的并不排斥的基本态度。这种与民三七分利的设想,还将国家的富强和工商业者的利益结合起来。因此,《管子》中的富国论是一个兼顾到民间利益的“富上而足下”的“上下俱富”论。

“富民”是《管子》中一个反复谈到的难能可贵的话题,《管子》的学者特别注意到民生利益,与他们的一个基本的政治观念相关,并不是一时兴到之语。承认民众的求富,承认民众工商业的存在,为后续的历史发展留下了活口,留下了希望,留下了真正能够否定极权制度的根芽。

轻重之术的关键是谷物和货币,谷物和货币是“轻重”之术的核心。有货币方可以收购囤积谷物,有谷物方可回收货币。“轻重”之术在国与国之间的运用,首务是防止重要物资外流,保持“天下轻,我独重”的优

食就被国家控制了,国家掌握了大的主动权,粮食价格就操控在国家手里了。

复次,“轻重”之术与小民的关系,是它的“无籍”主张,政府通过“官山海”,即通过控制盐铁等重要物资的生产销售,来获得财政收入,进而免除一般民众的赋税。

8、历史经验对王朝政治格局产生的影响:

历史在经验的累积中前行。在政治经验的总结和吸取上,王朝每每采取的是非理性的态度。越到后来越是如此。前代的历史经验是一股强大的观念性力量。当一个王朝经由打仗或者其他办法掌权后,前朝覆亡的教训最易于打动新皇帝们,从而可以左右王朝政治的设立格局,于是观念变制度,因此,可以说它是一种力量。

然而,历史经验有起积极作用的,也有起消极作用的。简单地说,汉、唐立国时,前朝覆灭都是因为虐待了民众,而民众也显示了造反的伟大力量,他们吸取了教训,因而爱惜民力,轻徭薄赋,开百年的太平。经验的影响是积极正面。北宋则属于反面消极的。鉴于前代藩镇之乱,而废掉了国家应有的健全军事制度,就属因噎废食。

不过问题说起来是复杂的,每一个朝代立国时前朝覆辙的借鉴,都不会只是正面或者反面的。一般地说,汉唐以前,对前朝的借鉴正面者多,王朝政治格局也就宽大得多,越到后来则相反,而且前朝的经验教训越累积越多,王朝的防范心理越来越重,政治的格局,就越来越窄小。

第四篇:《中国文化概观》平时作业(1-4)含答案

《中国文化概观》平时作业(1)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

1、“文明”与“文化”是两个概念,既相互联系又存有区别。(√)

2、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活动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成果,表现为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内容。(√)

3、目前学术界一般接受从物质、精神两个层面对文化分类。(×)

4、地球上的一切地形中国几乎都有,但以山岭为标志。(×)

5、宗谱,又称祠堂,是供奉祖先神主、进行祭祀活动的场所,被视为宗族的象征。(√)

6、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炎帝和黄帝即为先秦时代的历史人物。(×)

7、法家学派的先驱为春秋时期的管仲、子产。(√)

8、作为兵学鼻祖的孙子以自然天论为前提。(√)

9、中国文化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既相互联系、内在贯通,又相互区别、各有其旨趣。(√)

10、中华民族文化是一个多元一体的有机的价值体系,是统一的中华民族的创造力的反映。(√)

11、“天人合一”源于奴隶社会的需要。(×)

12、董仲舒认为“天”的性质“与地无异”,是无意志、无目的、无人格的自然物体。(×)

13、佛、儒分歧的焦点就是生死问题,儒家重生轻死;佛家重死轻生,以神不灭论为其理论根本。(√)

14、中国传统人本主义坚持“民为贵”的民本主义精神。(√)

15、中国传统文化在人与神之间,坚持以人为本,重视现世的人伦生活,而将宗教和鬼神信仰置于其后,神本主义始终未居主导地位。(√)

16、中国文化具有贵和尚中的精神。“中”是把众多矛盾的事物有机地统一起来,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17、西方文化强调通过斗争来解决矛盾,中国文化则主张通过调和来化解矛盾。(√)

18、所谓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19、董仲舒“君权神授”的理既维护了君主的权利也制约了君主的胡作非为。(√)20、宋明理学自宋代兴起后,在政治思想领域占有统治地位,封建礼教所鼓吹的“三纲五常”成了人们的基本规范。(√)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简述文化的主要功能。(1)传承功能;(2)教化功能;(3)凝聚功能;(4)调适功能。

2、简要分析宗法制的影响。

(1)政治权利和经济产权的继承,普遍遵循父系的单系世系原则,排斥女性成员,以确保权利和财富不落入异姓他族之手。

(2)由血缘纽带维系着的宗法组织成为超越朝代更替的社会细胞,这种家族香火的延续,又常常依靠祠堂、家谱、族田而顽强保存。

(3)家族权与政治权结合,正所谓“家国同构”“君父一体”。中国社会组织的特色,与宗法制一直紧密相连,致使专制政体能够长期延续。

3、简述崇德利用的建构意义。(1)注重个人的德性养成。(2)养成崇尚气节的人生境界。(3)树立内圣外王的道德人生。(4)构架中国文化的理性传统。(5)完善全面务实的民族精神。

4、简述宋明理学兴起于宋代的原因。

(1)宋代的政治特点。宋王朝的建立,结束了残唐五代长期混乱、分裂的政治局面,重新确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体制。

(2)宋代经济、文化的发展。宋代社会的安定,使战乱中遭到破坏的农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3)与思想史自身进程密切相关。中国思想史在唐代中后期形成一个重要转折,韩愈倡儒道统,力辟佛、老,打破了此前三教并盛的局面。

三、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要论述文化的特征。(1)文化是一个综合统一体;

(2)体现了人类集体创造的意志和力量;(3)具有内在稳定性与创新性;(4)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5)具有同一性和时代性。

2、简要论述对“天人合一”思想的评价。

(1)天人合一就其理论和实质而言,是关于人和自然的统一问题。(2)天人合一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

(3)天人合一推动了对自然科学的关注以及艺术的发展。(4)天人合一催生了人与自然物我相通的观念形态。

总之,作为影响和延续中国数千年之久的主流文化精神的一部分,天人合一思想在其历史进程中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合理性价值,它着眼于人类与整个宇宙的关系,依据自然的变化推及人世,强调人类应当遵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把人生处世的理想目标确定为“天人和谐”,尽管其间掺杂一些不健康的内容,但在历史上起到了积极作用,至今也不乏现实价值。

3、简要论述现代新儒学的主要特征。(1)民族本为的文化立场。(2)中体西用的基本态度。(3)道德形上的哲学追求。(4)推崇直觉的思维方式。

20世纪20年代产生,以接续儒学“道统”为己任,以服膺宋名理学为特征,力图恢复儒家传统的本体和主导地位,并以此为基础来吸纳融合西学,以谋求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在现代化条件下的出路的一个学术思想流派。现代新儒学发展的三代:

第一代:文化保守 梁漱溟(“新孔学”)熊十力(新唯识论—由内圣而新外王《破唯实论》)第二代:融合中西方 冯友兰(新理学—客观唯心主义,“极高明而道中庸”)贺麟(新心学—主观唯心主义)

第三代:反本开新 港台及海外新儒学。

四、分析题(每小题18分,共18分)

请分析中国文化的内在结构。

(1)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这是两个概念,不能混为一谈,“一个民族的传统无疑与其文化密不可分。离开了文化,无从寻觅和琢磨什么传统;没有了传统,也不成其为民族的文化”。其核心观点认为传统文化是“死”的文化,而文化传统是“活”的文化。“文化传统是形而上的道,传统文化是形而下的器;道在器中,器不离道。”文化传统是各种文化类型中的核心精神,成为支配民众的一种观念和力量。(2)中国文化概论的研究范畴。“中国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创造出来的文化,包括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两部分。

(3)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结构 ①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统多元。②中国传统文化的事功审美。③中国传统文化的雅俗共赏。④中国传统文化的隐显之分。

《中国文化概观》平时作业(2)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

1、道的“无”“恒”“一”“朴”是一切事物原初状态。(√)

2、儒家的“贵阴尚柔”思想反映的是女性崇拜的文化意识。(×)

3、《史记》与《周易》、《论语》一起,成为中国在世界上影响最大的三部古代文化典籍。(×)

4、黄老之学是战国时期兴起的尊黄帝和老子为道家创始人的哲学政治思想流派。(√)

5、玄学的兴起是唐朝一股新的文化思潮。(×)

6、佛教,源于古印度,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7、佛教传入中国后,与儒、道等本土文化碰撞融合,渐成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8、道教以苦人生、信来世、求解脱为主要追求。(×)

9、玄学的盛行也为般若学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学术思想环境。(√)

10、唐代以后,三教合一渐成趋势。(×)

11、哲学是关于探求价值体系、认识现象世界并反思认知能力的一种特殊学科。(√)

12、中国哲学发端于先秦,尤以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流派为主。(√)

13、两汉时期,黄老之学与经学相继兴盛,中国封建社会承续近两千年的文化传统初步形成。(√)

14、玄学探讨的名实问题是以意识与事实的关系为中心。(√)

15、宋明理学以儒学为主干,建立了以理气论、心性论为中心的道德形而上学体系。(√)

16、上古时期主要的文学类型是原始诗歌和寓言。(×)

17、神话是文明社会之前流行的一种文化现象。(√)

18、秦代实行文化专制政策,焚书坑儒,二世而亡,几乎无文学可言。(√)

19、两汉文学中最有价值的是乐府诗中的民歌。(√)20、唐朝时期,文学开始进入自觉时代。(×)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简述道学对于儒学思想的影响。

答:1)、明哲保身思想。2)、人性本善思想。3)、无为而治的政治伦理。4)、寡欲养气的道德修养。5)、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

2、简述佛教因果律所包括的法则。

答:1)、善恶业因必生同类果报。2)、自作自受,不由于他。3)、果依众缘,报通三世。4)、业由心造,因果可由心回转。

3、简述中国古代哲学的文化学影响。

答:1)、长于思考人生价值;2)、人本主义和自然注意壁合; 3)、世俗化和非宗教性取向;4)、重人文教化,轻科学建物。

4、简述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精神。

答:(1)经邦纬世、儒道互补的政教伦理理念。(2)情境交融、融洽亲和的审美意蕴。

(3)关注人生、忧国思患的济世精神。(4)引譬连类、针砭时弊的批判精神。(5)形象鲜明、委婉曲折的艺术特色。

三、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要论述道家道教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

答:(1)顿悟心法。(2)生活化的禅。(3)禅法的传授之道。(4)棒喝的施教方式。

禅宗,又称宗门,汉传佛教宗派之一,始于菩提达摩,盛于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也是汉传佛教最主要的象征之一。汉传佛教宗派多来自于印度,但唯独天台宗、华严宗与禅宗,是由中国独立发展出的三个本土佛教宗派。其中又以禅宗最具独特的性格。禅宗祖师会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以求达到这种境界,这又称开悟。其核心思想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意指透过自身实践,从日常生活中直接掌握真理,最后达到真正认识自我。

2、简要论述禅宗思想的特质。

答:相较于其他宗法而言,禅宗思想独具特色。

1)、顿悟的心法;2)、生活化的禅;3)禅法的传授之道;4)、棒喝的试教方式。

3、简述中国古代文学的当代价值。答:1)、立足于当代文化建设。2)、中国古代文学的激励效应。3)、从世界文明视野中反观文学价值。

四、分析题(每小题18分,共18分)

请简要分析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特征。

(1)儒道互补:①源头上的互补性;②中国社会文化建设的共同需要;③儒道互补成为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一条主线;④儒道互补构成中国哲学的主干;⑤价值取向上的互补;⑥哲学内在结构上的互补。

(2)诠释人生。中国哲学具有浓厚的人学特质,缺乏西方哲学所具有的纯宇宙论与认识论特质。

(3)自觉认知。中国哲学依重非逻辑化的形象思维与直觉思维方式,而不是以观念为基础的逻辑化理性思维。

(4)整体互动。中国古代哲学的整体性思维。中国哲学发展早期,以宇宙统一性为认知主题。

(5)持中和谐。重和谐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贯传统。(6)偏重践履。

中国哲学,作为一个学科,是百年前现代学者以西方哲学为参照重树中国思想传统的一种学术建树,对于人们沟通中西学术,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国文化概观平时作业(3)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中国真正有文字的历史从殷墟甲骨文开始,从此进入信史时代。(√)

2、《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3、《左传》是中国著作史上第一部有著者署名的作品。(×)

4、《战国策》是中国现存已知的第一部国别史。(×)

5、《天问》是中国第一部地理学著作。(×)

6、《孙子兵法》号称“百世谈兵之祖”。(√)

7、夏代军政合一、步战为主,西周开始步车分编。(×)

8、孙子不相信天命鬼神,其所论之天意指天时、天气的自然之天,没有神秘意味。(√)

9、春秋战国时期的孙子在其理论中自觉贯彻了三代以来形成的礼乐文化精神,其理论深深烙上了中国文化的特征。(√)

10、孙子兵法早在宋朝就传到了日本。(×)

11、中国法律起源于约五千年前。(√)

12、黄帝是中华民族英雄时代的代表人物,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

13、蚩尤部落是传说中最早有“法”的部落。(√)

14、在中国法律文化的起源史上,广泛流行着礼源于法。(×)15、1915年南京临时政府时期,是中国民主法制的开端。(×)

16、先秦时代为艺术的萌芽期,艺术与文化从原始宗教向理性演变。(√)

17、先秦时期的艺术主要表现宗教。(√)

18、原始时代的古乐常常是诗歌、音乐、舞蹈不同程度的结合体,都与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自然灾害的斗争相关系。(√)

19、唐朝是中国绘画史上第一个繁荣而有生气的时期。(×)

20、戏曲由宋杂剧、宋南戏发展形成了高度成熟的明杂剧及明、清南戏。(×)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简述《古史考》的主要内容。

答:该书是作者为考订司马迁《史记》所载周秦以上史事之误而作,故名《古史考》。内容上主要是对《史记》所记先秦人名、史事中出现的谬误作了一些必要的纠正与阐释。成书后,时人司马彪认为谯氏的考订也“未尽善”。于是多据《汲冢纪年》里的记录,纠正了该书中已经存在的多达一百二十二条“不当”的说法。但司马氏作的考订今亦不传。

2、简述中国传统兵学里,所体现的基本谋略。

答:1)、心胜于力战。2)、精兵主义。3)、刚柔并济。4)、后发制人。

3、简述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特征。

答:1)、引礼入法,礼法结合。2)、家庭本位,伦理法制。

3)、依法治国,缘法断罪。4)、无论是求,调出息争。5)、诸法合体,民刑不分。

4、简述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

答:(1)巧妙而科学的框架式结构,因为中国古代建筑主要是木构架结构,即采用木柱、木梁构成房屋的框架,屋顶与房檐的重量通过梁架传递到立柱上,墙壁只起隔断作用,而不是承担房屋重量的结构部分。

(2)中轴对称、方正严整的群体组合与布局。

(3)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特别是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等造型艺术的特点,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

(4)写意的山水园景,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有意境,它与中国古典诗词、绘画、音乐一样,重在写意。

三、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要论述中国传统史学的特征。

答:(1)人文主义传统。(2)经世致用传统。(3)秉笔求真传统。

(4)把作史当作不朽之业的传统。(5)德才学识结合的传统。

史学的本质属性之一是关心未来,关心人类社会的历史前途。中国先民对于过往与未来的关系,很早就产生了一种朴素的辩证认识,即“彰往而察来”(《易·系辞下》)。这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史学思想的源泉之一。司马迁著《史记》,继承和发展了这个思想,提出了“述往事,思来者”的撰述宗旨,即叙述过去的史事是为了使将来的人读其书而有所思。《汉书·司马迁传》颜注谓:“令将来之人,见己志也。”是深得太史公之意的。司马迁之志是什么呢?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之所得,是“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之所得。这正是司马迁“成一家之言”的伟大之处(以上引司马迁语,见《史记·太史公自序》、《汉书·司马迁传》)。此后,这一思想不断发展,成为中国史学的一个优良传统,所谓“多识前古,贻鉴前来”(唐高祖《命萧璃等修六代史诏》,《唐大诏令集》卷81),成为史家的共识和史学之一个基本任务的反映。从这个意义上说,史学是人类社会历史进步的永久的伴侣。

2、简要论述中国兵家文化的基本精神。(P187-190)

答:1)、重仁尚和。2)、重治军与治国。3)、重哲理思辨。4)、重视谋略。

3、简要论述春秋战国改革变法时期所反映的时代精神。

答:1)、制定成文法成为潮流。2)、强权政治和刑法制度获得理论支持。

3)、“法”与“术”、“势”结合。4)、民主、平等理念跃跃欲试。

四、分析题(每小题18分,共18分)

请简要分析中国古代艺术的基本精神。

答:(1)天人合一、崇尚自然的思想内涵。(2)儒道互补、情理融合的建构风范。

(3)和谐统一、兼容并蓄的艺术境界。(4)主客一体、整体建构的思维方式。(5)注重意境、追求神似的表现形式。

中国古代艺术辉煌灿烂,但因屡遭历史的战乱和劫难,传世者寥若晨星。所幸的是,在20世纪,随着科学考古学的兴起,我们从深埋地下的文明遗址和古人墓室里,收获了大量与艺术史有关的考古标本,这其中不但有当时人绘制的壁画、与墓葬礼仪有关的帛画、装饰器物的漆画,还有各种形式和用途的陶器、青铜器、玉器„„每一件标本都讲述着一个关于远古艺术的故事,它们联缀在一起,汇合成一部动人的“锄头掘出的艺术史”。

《中国文化概观》平时作业(4)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中国最古老、最简单的天文仪器是土圭。(√)

2、印度是最早应用“十进制”计数法的国家。(×)

3、算筹是中国古代的计算工具,它在战国时期开始普遍使用。(×)

4、《算数书》成书于西汉初年,是中国传世最早的数学专著。(√)

5、南北朝是中国古代数学的蓬勃发展时期。(√)

6、隋唐时期的主要成就在于建立中国数学教育制度。(√)

7、中国古代数学以明清时期为最高境界。(×)8、20世纪80年代,曾经受到冷落的文化学再度进入人们的视野,得到了持续和特别关注,形成了所谓的“文化热”。(√)

9、从1982年开始,北京、上海等相继开展了文化战略研讨活动,形成了文化研究的热潮。(×)

10、讨论传统文化,是要探讨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

11、与“中体西用”论主旨相背离的是“儒学复兴说”。(√)

12、“全盘西化”论在现代史上不仅是历史学、文化学概念,同时也是政治学概念。(√)

13、中国传统文化以和谐作为基本价值取向。(√)

14、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5、和谐指要素内部以及要素之间的相应和配合得当,它强调和而不同、协调相处,体现多样性的协调,表明均衡、协调的发展状态。(√)

16、所谓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就是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的思想文化。(√)

17、物质生产文化即保证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健康有序进行的制度管理文化。(×)

18、制度文化是指以艺术语言、动作、图像等手段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化现象和文化产品。(×)

19、行为文化是指非物态文化,体现为对信仰和精神的追求。(×)

20、精神心理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行为方式、处世原则等。(×)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简述中国古代科技的主要特征。答:1)、实用性。2)、整体性。3)、封闭性。

2、简述20世纪80年代形成“文化热”的时代背景。

答:(1)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深入,人们在清理“左”倾错误的同时,开始对“文革”乃至整个传统文化进行反思。

(2)改革开放后,异质文化涌入,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提出了严峻挑战。(3)随着经济改革初见成效,文化建设被提上国家政治的议事日程。

3、简述大众文化的主要功能。

答:(1)大众文化以其强烈的娱乐功能,满足着市场经济社会各阶层人们的文化娱乐需求。

(2)大众文化突破了精英文化的沉重性和受众面的狭溢性,弥补了主流文化的单调和枯燥,以其生动的视听形式和先进的传播手段,开拓出一个泛大众文化群体。

(3)市场经济社会需要人们树立相应的现代文化价值观念,而大众文化以其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改变着人们传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4)大众文化虽具有许多正面社会效应,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负面社会效应。

4、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适应的文化。答:1)、建设社会注意和谐文化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2)、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三、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要论述大众文化兴起的原因。答:1)、经济市场化是其根本动因。

2)、文化意识形态的淡化与宽松是重要政治条件。

3)、电子媒体的迅速发展培养了大众文化消费群体。

2、简述大众文化的基本特征。

答:1)、主体市民化。2)、应用科技化。3)、消费娱乐化。

4)、普及流行化。5)、运行市场化。6)、运作产业化。

3、简述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答:(1)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2)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①有利于形成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道德基础。

②有利于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为实现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思想保证。③有利于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相应的环境支持。④有利于加强文化自身的发展,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必备的文化条件。

和谐文化是以和谐的内涵为理论基础的文化体系,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思想文化,是创建和谐社会与创建和谐世界的前提条件。只有在和谐文化的引导下,才能创造出和谐的政治与和谐的经济,只有用和谐文化培养出来的人,才能自觉地去创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

四、分析题(每小题18分,共18分)请分析中国近代科技发展停滞的主要原因。

答:(1)传统思维方式的局限:①重实用,轻理论。②重直觉,轻分析。

(2)固有政治理念的束缚:①重政轻技。②重道轻器。③重农抑商。

(3)封建专制制度的扼制。①科技人员社会地位低下。②始终没有形成科技产品的市场机制。③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还经常直接限制科技的发展。★中国近代科技发展史:

*1955年,卫生部生物制品研究所汤非凡等,首次分离出沙眼衣原体并对其生物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其研究结果将争论了半个世纪的沙眼病毒病原学假说予以证实。*1959年,地质学家李四光等人提出了“陆相生油”理论。

*1960年,物理学家王淦昌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了“反西格玛负超子”,该粒子是带奇异数的荷电重子的反粒子。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5年,中科院生物化学所王应睐领导的研究小组,与北京大学等单位合作,经过6年多的艰苦工作,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1966年,我国第一颗地对地核导弹飞行爆炸成功。*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发射成功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72年,在水稻育种方面,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袁隆平为首的科技人员育成中国第一个水稻雄性不育系“二九南1号A”和相应的保持系“二九南1号B”;1973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二号”。

*1978年,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吴汝康等,在云南省禄丰县石灰坝,发现了世界第一个腊玛古猿头骨化石。

*1980年,南京大学冯端院士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聚片多筹的倍频增强效应,使激光倍频增强效应提高数十倍,为功能材料中利用缺陷开创了新的途径。

*1981年,中科院生物化学所王应睐等,合成了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1983年,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亿次巨型计算机银河-I,运算速度每秒1亿次。*1985年,北京大学教授王选领导的团队研制成功计算机-激光汉字编排系统和全数字仿真计算机系统。

*1987年,中国科学院物理所赵忠贤领导的科研小组发现起始转变温度超过100k的超导体。*1993年,中科院计算所和曙光公司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全对称的多处理机—曙光一号并行机。曙光1000是我国第一台实际运算速度超过每秒10亿次浮点运算的并行机。

*1999年,中国加入人类基因组计划。以中国科学院为主的科研人员完成了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1%测序任务,获得一大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人类重要功能基因。

*2003年,清华大学核研院研制的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堆实现72小时满功率发电运行。*2003年,军事医学科学院贺福初提出并牵头组织了“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该计划是第一个人类组织/器官的蛋白组计划,我国科学家承担了30%以上的研究任务。

*2006年,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吴文俊院士领导的课题组,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创立和发展了几何定理的机器证明方法和用机器求解方程的方法。

*2006年,南京大学闵乃本院士领导的课题组,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建立了介电材料超晶格的理论体系,将半导体超晶格的概念扩展到介电体。

*2006年,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分析粲粒子J/ψ衰变到1个光子和3个介子的过程中,北京谱仪国际合作组观测到一个新粒子。该新粒子质量约为1835兆电子伏特,寿命约为10~23秒。

*2008年,我国3名航天员首次成功实施空间出舱活动和空间科学实验。

第五篇:2018《中国文化概观》形考作业1

《中国文化概观》形考作业

(一)1、结合教材,阐述人群交流、文化碰撞在中国传统文化形成过程中所发挥的主要作用。(10分)

答:

(一)中国文化形成后,经过先秦的发展,到汉代忆日臻成熟,汉唐之际中国封建社会高度发展并达到顶峰。中国人已从自家的小田园中抬起头,把目光转向一个更为广大的外部世界,并动手拆开篱笆,打破箫墙,与周边民族进行文化交流。这种交流具有两种不同的范畴。一是华夏文化,即最初发源于黄河流域中原地区的汉民族文化,在中国领土范围内,由内向外进行单向辐射性传播,文化交流的另一个更为广泛的范畴是中会文明对其疆域以外的国家进区域性有限的文明辐射。因环绕中的诸民族文化相对落后他们无论在生产技术还是文化上,均视封建文明高度发达的中华帝国为楷模。但是,游民民族的侵扰、印度佛教文化及近现代西方文明的传入曾经几度打破贯常的均衡。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中国人民脚下这片特殊的土壤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华大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是中国传统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基础。文化是人类劳动的产物。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历代中国人民共同创造的灿烂的物质文明成果,是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中国国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华民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主体,而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又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特殊的社会历史环境。这一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面貌及其特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试从西北、南方、中原等不同的地域视角,阐述众人群对中国文化和历史产生的作用。(10分)

答:

(一)做为地理概念的“西北地区”指“中国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区”,是中国三大自然地理区划之一。这里的所谓西北文化一带的文化有两个最大的特点:其一,“关中”曾两度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中民;其二,在大西北长期以来所体现的民族冲突而导致的民族交融。

(二)自然地理概念中的南方,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东临东海,南临南海。荆楚文化辉映是长江流域传达室统文化教育的主体和化表,客观存在与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吴越文化南北辉映,共同成都市华夏文明的历史摇篮。

(三)中原”一词有狭义与广义之分。一般指狭义的中原,即专指河南省。广义的“中原”是以河南为中心,向河南临近省份的部分地区渗透的一个广阔区域。是远古时代华百夏集团和与东夷集团碰撞与融合的场所,也是黄河中下游文化发展的核心场地。经过千年的只累、演变而形成的华北文化,由此而辐射的周边地区。这里毫无疑问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方要发祥地。

3、简述南北朝以前,中国文化在东、西不同地域中往复增长的概貌。(10分)

答:一圆指的是魏晋时刘微计算时所用之“微数”既今天的“小数”,而南北朝时祖冲之则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的六位数,《齐民要术》是北魏时期的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的最完整的农书。理论研究之外,这一阶段的科学家们动手能力也得到充分表现。诸葛亮的木牛流马、马钧的指南车、祖冲之 的千里船。在科技制作方面亦可谓奇峰迭起。这种活跃与南北多民族的文化融有很大关系、与中华文化交融有很大关系,同时,它也以其自身饱满的积聚,迎接着中华文化隆盛时代的到来。

4、简述魏晋以后在中国文化由北向南的推进过和中出现的交相辉映的“一圆”和“一条直线”的历史大景观。(10分)

答:

一、由于我国南北双方所处的地理位臵、气候特征、历史文化以及政治经济活动等方面的不同,造成了我国南北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显著差异南米北面我国南北方的饮食习惯不同。

5、结合教材,简析气候及农作物待秫件对中国文化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作用。(10分)

答:

一、气候和农作物种植有关系。我们在某地区种植某种作物,主要是根据纬度、海拔等,而海拔、纬度的不同,太阳的作用程度也不同,要知道,温度是作物生长发育的最关键因素之一;我们的阳历的制定是根据太阳的运动规律的,所以,农作物的种植要看阳历。

6、结合教材,谈谈你结“中国文化的多元发生和一元突破”的理解。(10分)答:中华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整体性和活跃的多元性。自周秦以一,处于分裂状态的时间少,处于大一统状态的时间多,长期保持着一种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政治结构。因此,从本质上讲,中化传统文化乃是一种以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为主体,由多民族文化相互补充的具有鲜明整体特征的文化。但同时,又由于中国和地区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造成了一种多元倾向,从而,给予这种具有整体性特征的文化增添了无比活跃的因子,使之成为一种极具活力的文化。

7、简述分封制的概念内涵及其在历史进程中的价值。(10分)

答:分封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从目的看,是为了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从具体做法看,周王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从本质上看,分封制作为一种国家制度,它属于上层建筑,主要是解决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矛盾,奴隶主阶级内部的矛盾是次要矛盾,但次要矛盾有时也居主导地位。分封制作为我国奴隶社会的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井田制这一经济基础上的。实施分封制的意义有:⑴它总结了历史经验,把建立地方政权与巩固自己统治有机结合起来,周王朝在分封诸侯的过程中,又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使王室能有效地对整个领土进行控制。⑵分封制使统一的社会制度在诸侯国中得以普遍实行,周王室用权力与义务的规定,使周天子成为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改变了夏商时代国王为诸侯之长的状况。⑶分封制促进 了诸侯国社会历史的迅速发展,统一的奴隶制度在各诸侯国得以建立和发展,使奴隶制经济有了繁荣的基础。⑷分封制加速了各族融合的进程,受分封的偏远诸侯国逐步接受了中原文化,一些大诸侯不断向周围的夷、戎、狄等少数民族用兵,进而兼并其土地,进行了文化渗透束。

8、结合教材,简要评析以“旧邦维新”为本质特征的西周文明路径在人类文明之路中的独特性。(10分)

答:这种文化转型最突出的意义,就在于从神本向人本转化。周人的宗教观念与商人相比忆有很大不同,虽然他们并未摆脱对神明崇信,但现实世界的人际关系更是他思考的中心。周代产生了兼备政治权力统治与血亲道德约束的宗法制度,就宗教层面而言,他是神、人交通的媒介,就是政治层面而言,他们代表着上天的意志。

9、试结合古希腊、罗马社会的特征,对比分析中国从原始部族走向国家时代的独特之处。(10分)

答:古希腊、罗马,被近现代西方视为西方文明的发祥地,其原因在于今天西方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法律制度,大部分源于古希腊、罗马。由于中华文化历史关系,中国从原始部族走向奴隶制社会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是中华传统文化模式转式换的重要阶段。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里程碑。这一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建成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封建君主集权统治的帝国------秦王朝。这一时期文化的最大特征但是大一统。

10、周礼体系庞大,子目繁多。试结合教材,择其大端加以简述。(10分)

答:周礼体系庞大,子目繁多。试结合教材,择其大端加以简述。答:,《周礼》是儒家经典,西周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周公旦所著,今从其思想内容分析,则说明儒家思想发展到战国后期,融合道、法、阴阳等家思想。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实现思想文化方面的大一统。这种以六经为指导,以崇儒更化为指归的意识形态,颇为符合专制君主政体、地主制经济和宗法制度的要求。故而儒家学说自汉代以后,在中国封建时代长期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下载中国文化概观电大论坛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文化概观电大论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电大中国传统文化概观(五篇模版)

    1 3.秦以后的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属于__B__。※ A以礼为中心的人治 B以礼为中心的法治 C以个人权利为中心的人治 D以个人权利为中心的法治 4.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带有“月令”图式的特点,这......

    《中国文化概观》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题

    《中国文化概观》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复 习题一、不定项选择题; 1、独尊儒术以后,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教化论的国家B、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C、礼乐文明D、外法内儒 2......

    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强音(国际论坛)

    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强音(国际论坛) 钟声 《 人民日报 》( 2012年10月15日03 版) 一种文学作品,越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就越是会具有可以拨动世界各国人民心弦的共......

    传统文化概观练习题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练习试题1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早、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世界上最早的字数最多的字典是《康熙字典》;至今为止世界上......

    2012中国文化产业资本论坛成功举办(精选5篇)

    新元文智成功承办2012中国文化产业资本论坛 4月7日下午,第三届中国特色世界城市论坛专项论坛——“2012中国文化产业资本论坛”在本馆隆重开幕。论坛以“创新金融服务体系,助......

    教案:中国传统文化概观

    小学六年级中国传统文化课教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 教学目的:1、初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2、激发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传统文......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 ------作业5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每一个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

    明清美学概观讲稿

    明清美学概观讲稿 概观明清美学总的逻辑行程,大致可分以下三个阶段:首先是由李贽、汤显祖和公安派提出一系列富于主体意识、个性意识的美学思想,构成了近代美学的浪漫主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