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化沙龙发言
请大家看大屏幕,本次沙龙的主题是“印象文化·文以载道 以文化人”。今天沙龙的第一个话题“文以载道——何道,何文载之”。有请集团为我们做一个解读。
一、文以载道——何道以何文载之
【集团】在解读该题之前,我先介绍一下集团公司开展职工文化建设的相关情况。集团公司工会共同开展了职工文化建设的研究。经过深入调研和论证,制定出台了了天津港《职工文化建设实施意见》,对今后集团公司的职工文化建设进行了顶层设计。明确提出了职工文化是以职工群体为主体,在企业特定环境中积淀形成的为多数职工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内涵。企业文化体现的是企业的核心价值和发展战略,而职工文化是代表员工群体的文化,侧重满足员工精神方面的要求。职工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凝聚职工之心、聚集企业之力的重要途径,是提高企业知名度、塑造企业形象的重要手段。建设职工文化,对于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和员工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与古人说的“文以载道”的精神一脉相承。“文以载道”是宋代理学家周敦颐提出来的,其本意是说“文”像车,“道”像车上所载之货物,通过车的运载,可以达到目的地。“文以载道”里面的“文”有广狭之分,广义上说的是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以及文化的诸方面,狭义指的是文辞;“道”用我们现代人的说法,就是道德、道义、正义、伦理、人类良心,社会责任感,现在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这个“道”的题中应有之义。
宏观层面的“道”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内涵包括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天津港打造核心竞争力、形成持续增长动力具有战略意义。
“道”就是“爱港、包容、务实、创新”的企业精神。这种精神是全体员工的意志追求和精神风貌。爱港是人的基准,是人秉持的基本信念,也是天津港人敬业奉献、拼搏进取的根本动力。包容是天津港人的品格,体现出天津港人兼收并蓄外来先进文化的胸怀。务实的作风,是人干事创业的态度。创新是人的特征,是实现世界一流企业的途径。
个人层面的“道”就是构筑具有特色、以职工精神、员工品格和员工信条为主要内容的职工文化价值理念体系。该价值理念体系的形成,就必须从道德文化、素质文化、文娱文化和情感文化建设入手,围绕体现价值引导、素质提升、精神愉悦和维权关怀功能,突出核心价值理念,倡导员工为企业、为港口、为社会发展做贡献,在不断奉献自己聪明才智和心血汗水的基础上,共享企业发展成果,实现员工个人的人生价值。
主持人:校长的精彩介绍和解读。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文以载道”——按现代语言来诠释就是只有用文(化)的方式才能使(正确的)价值理念传播开来。看来,我们今天所讲的“道”,也就是价值理念在职工文化建设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非同一般的。那么,大家对职工文化价值理念体系有何见解?
第二篇:沙龙发言选登
沙龙发言选登
王永生(盐城市双语小学校长)
一、应正确、合理地认识新课程的理念,根据不同的教材特点,灵活地贯彻新课程的思想。传统的计算教学不是一无是处,应在讲清算理、掌握法则的基础上,通过一定量的训练,形成计算技能。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仍然离不开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而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在新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应直接拿来使用,不应以让学生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借口,在课堂上重复学习,影响学习的效益。
二、新课程下的教学重视学生的算法多样化,但不能一味地强调多样化而不进行优化。不优化的直接结果要么是学生一种方法都掌握不了,要么是新知识学习得不牢固。
三、要充分合理地使用教材。教材上所展示出来的情景事例,都是经过精心筛选出来的,在一般情况下,没有必要再另搞一套。有的课堂,从导入到练习完全脱离了教材,看不到教材的影子,这种现象不好。
柏德华(盐都区教研室教研员)
参加市教科院组织的“与新课程同行”主题沙龙活动,感到收获很大,既是因为三位执教老师精彩的课堂演绎,更是因为备课组深刻的课后反思和理论分析。本次活动也充分说明,扎实、有效的教研活动,离不开丰富的课堂实践,更离不开深刻的理论总结,理论指导下的自觉实践是搞好教学研究和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我想,新课程的计算教学,要做好两个坚持:
一是坚持给具体的计算知识创设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的生活情境,充分丰富学生的数学经验。传统的计算教学非常重视知识的铺垫、讲解和练习,不考虑或者很少考虑知识的来源,对数学知识的应用往往框定在人为编造的应用题上,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有专家形象地称为“斩头去尾烧中段”;因此,从这样的角度去分析,强调计算教学的“生活化”就有很大的合理性。给具体的计算知识创设合适的现实生活情境,有利于学生的数学理解,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当然,情境创设不能仅仅满足于“生活化”的层面,我们更要注意情境的“挑战性”。因此,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时,需要注意“生活味”与“数学味”的统一,不能让生活味冲淡了数学味,要让学生能从情境中引出恰当的数学问题,让情境激发思维,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地去进行探索,只有这样的具有思维张力的情境才是好的情境。另外,需要注意情境创设的“丰富性”,例如,就加减法的现实情境而言,除了“聚合”和“比较”外,还有“增加性变化”和“减少性变化”两种比较特殊的情况。
二是坚持扎扎实实搞好“双基”教学。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是中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对于计算教学而言,掌握算理、算法,形成熟练的计算技能,有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因为学生的数学学习中经常会碰到计算。“双基”教学,既要重视学生熟练的计算技能的形成,更要重视学生对算理的深刻理解;正是对算理的分析、讨论、比较和辨析,训练了学生的思维。问题的困难之处在于,我们有时很难判断学生是否深刻理解了算理。例如,薛老师课前所做的调查(如何计算1/2+2/5?20个同学有18个认为是3/7)以及课后的观察充分说明了问题的复杂性。通过课堂教学,大部分同学似乎理解了算理(会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但仍然有个别同学不能正确计算。这个例子说明,计算教学中讲解算理,除了教师的“正面示范”外,更为重要的是要针对学生的错误思维进行辨析、讨论、交流,使学生认识到错误所在,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深刻理解。
周其东(阜宁高师附属小学校长)
数学教学的目标并不是要培养出一个个数学家,而是要让人人都学到有价值的数学。但 1 数学家在解决问题、认识事物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思维品质,却是我们教育者在教学实践中,要逐步地向学生渗透。数学家的眼光是独特的,往往常人看来非常简单的问题,他们可能认为非常复杂;常人看来非常复杂的问题,他们可能认为非常简单。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计算教学中,也存在着要正确处理好“简单”与“复杂”的关系。从内容来说,算理是复杂的,算法是简单的;从教师来说,算理促算法是复杂的,直接呈现是简单的;从学生来说,弄清算理是复杂的,掌握算法是简单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家的眼光来正确理解算理与算法之间的关系。在简单的算法中,孕伏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在复杂的算理中,有明了的本质。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直观呈现等方式合理引导,把复杂的算理简单化,让学生清晰地掌握算理的本质;通过变式练习、建立模型等方式,引导学生对简单的算法进行深入地思考,理解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内涵。所以,我认为在计算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把看似“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看似“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在这种“复杂”与“简单”的转换中,让学生掌握技能、理解算理,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黄海忠(大丰市新丰小学教师)
我是来自大丰市新丰镇中心小学的一名教师,上周接到盐城市“与课堂同行”沙龙活动的邀请函,心情是格外激动和兴奋(我是第一次参加),但同时又有一丝担忧,“同课异构”会是我们以前的同教材研讨课吗?我校曾经搞过,教者处理雷同,听者乏味;其次计算课经常会给人一种教学枯燥乏味,学生思维不易有突破,课堂难以出彩的印象。
然而昨天的三节课给我吹来一股清新的凉风,我眼前一亮,他们的课真新,真美,真精彩,就像三道大菜,风格不一样,味道也不一样,在教学中尽显自己风采。唐老师的课温和、亲切又激情,带给孩子们更多的惊喜和情趣;薛老师的课沉着、冷静,带给孩子们更多的是理性思考和挑战后胜利的喜悦;嵇老师的课老练、稳重、幽默、风趣,带给孩子们的是不断的超越及不断有异想不到的发现。
第二点感受是三位老师都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探究算法和算理,把枯燥的计算付予生动和情趣。我很欣赏薛老师对12+15是多少的假想、猜测,尤其是他在精彩的反证中提炼算理,我欣赏他对练习的设计,如改编习题,家的位置设计给学生一个广阔的空间;我很欣赏嵇老师对异分母分数算理的处理,他并没有一下子给出,而是分层剥离,逐步理解,提炼的很精彩;我很欣赏唐老师的课融入家乡特色。
第三点感受是如何发挥小组合作的优越性,什么时候开展合作最合适,这是一个挑战性的问题,一直困惑着我,今天嵇老师课中小组合作,让学生汇报形式有新意,试想长此以往学生会真讨论,真合作;还有薛老师计算接龙游戏也发挥小组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
总之这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给我收获多多,我也进行一些粗浅的思考。
1、这次三位老师都意识到创设情境这一点的重要性,在创设情境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如唐老师设计的羊寨桃花源,薛老师设计的节日彩旗情境等,这些精心设计的活动和环节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了计算在生活中的必要性。但情境教学是把双刃剑,用不好也会给教学带来负面的影响。
2、计算课中要精讲多练,因为现状中学生在做题时总是容易出错,有的是粗心大意;有的是计算不过关。所以在教学中多给孩子练习的机会,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新教材有很多优点,让孩子们多方面的能力不断加强,但有时我觉得新教材中给孩子练习的系统性不强,虽说是加强了理解能力的培养,可是学生的计算能力无法提高,学生总是没有机会大量练习,这样形成了计算不太过关的现象。所以我们还是要灵活而创新地应用教材,才能使这个教材的作用发挥得更加充分。
徐海芳(东台市曹撇小学教导主任)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话一点也不假,因为不同的人看问题、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因而让我们享受到的课就有迥然的差异。当然,这种不同也只限于形式的不同,即呈现情景的不同,与学生交流方式的不同,例题探究顺序的不同,练习的题目类型不同,而他们的教学目标却是一致的,所要传达给学生的数学思想也是相同的。
首先,这三节课都注重了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找到“通分”的依据。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学生会比较熟练地背诵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但他们只是停留在记忆的层面。因此,这三节课教者分别都从数学本质的问题入手,即帮助学生找到这样做的根源所在(为什么)以及如何解释本原性的问题等。这些都是靠抽象的讲解所行不通的,将数与形结合起来,就将难度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其实不仅是“异分母分数加、减法”需要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在大量的计算中,我们都需要借助形象的物体或图形帮助学生在直观的算理中建立抽象的算法。
第二,这三节课都注重了对学生估算意识及能力的培养。虽然估算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但在具体的教学中如何处理,什么时间合适,点到什么程度等却不是一言就能囊括的。而这三节课恰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范例。教者利用学生受旧知的干扰或思维的定势等原因,将学生对“分母与分母相加、分子与分子相加”的误解引入课中,作为优势资源,让学生用估算的方法来辨别这样做的不可能性,从而否定这种算法的不合理性。
第三,这三节课都注重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转化思想是数学家与物理学家的最大区别。如何利用解决“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这个新问题为诱饵?老师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学生,当他们遇到困难时,首先想到的是能不能利用已有的经验来直接解决,其次是能不能间接解决?因此,他们想到了将分数转化成小数或同分母分数的方法。其实,这些都是学生转化思想的一种良好体现,而教师则给予了学生这样一个机会,让他们形成了这样一个思维习惯。
第四,都注重了学生计算习惯的培养。也许可能会因为一个小数点点错了位置,而失之千里,因此计算需要学生有良好的习惯,而习惯的形成不是简单的通过说教就可以达到的,它应当贯穿于平时的课堂之中,问题发生之中。
当然,在听课的过程中,结合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我也生成了一些思考或困惑。
1、尽管我们注重了利用估算培养学生的数感,但在实际的学习和应用中,却很少有学生自觉运用估算去检验。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如何处理?
2、计算本身就是一种技能,在我们平常的课中可能会关注学生的体验,让他们理解算理,可学生计算的能力有时却很差。如何在重视体验的过程中使学生也能形成良好的技能?
3、新教材比较注重情境的创设,在不过分的情况下能否摒弃过去传统的复习?如何使两者和谐共生?
鲁艳(射阳县小学教导主任)
非常有幸参加市教科院组织的这次活动!刚才前面的6位专家、老师都谈了对新课程下的计算教学的独到见解,这对我们教学实际有着极大的理论指导作用。我想,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更重要的如何进一步促进广大一线数学老师去认真实践新课程下的计算教学。所以我们都要把今天研讨的理念带回学校,让更多的数学老师都参与到新课程的计算教学研讨中来。这次回去我打算主动向校长请缨,上一节移植课,抛砖引玉,在校内组织数学老师对新课程下的计算教学也来一次大研讨,掀起我校教科研新热潮。同时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参加这样的研讨会,使得我们的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请各位领导、专家给我一点指导和鼓励。
汪志华(滨海县实验小学教导副主任)
1、数学情境:当源于学生生活。这3节课在导入部分都创设了丰富的生活情境,让数 3 学贴近生活。但创设情境更重要的是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数学显得现实、生动、亲切,促进学生主动建构。如果创设了大部分学生所不熟悉的数学情境则违背了情境创设的初衷。因此,嵇宪长老师引导学生在长方形纸上涂色表示种黄瓜、番茄的面积,继而让学生提出问题、引入课题,则更有价值。
2、复习铺垫:当创造“最近发展区”。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在已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主动建构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一般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复习,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为学生学习新知搭好“脚手架”。因此,这3节课有必要在情境导入中适当增加“同分母分数加减计算”、“通分”等复习内容。
3、教材处理:当依据学生实际。教材编写者或是专家、学者,或是一线的骨干教师,但由于地区、学校、班级之间的差异,教材不可能适合所有学校学生。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处理教材。比如:教材中的例题“1/2+1/4”,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时,很难想到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如果将例题改为“1/4+1/2”时,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发现1/2就是2/4,而1/4+2/4=3/4。这样,应该更利于学生探索、发现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丁祥荣(盐城市田家炳小学副校长)
刚才听取了三位执教老师的教学反思、三个学校备课组领导的备课思路介绍以及各位老师的发言,我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的意见还有分歧。一是在计算教学中是否要安排复习程序;二是弄清算理、学会计算、熟练计算三者谁重要的问题;三是计算课教学如何预设、如何处理课堂生成、如何进行创新设计的问题。现就这三个问题谈谈本人的观点:
一、我以为计算教学中是否要安排复习教学的程序,有一个标准可以作为参考,这就是这节课中是否用到旧知,如果用到旧知安排一定的教学时间也无妨。因为我们过分强调新课程理念以留出时间来给学生探究算理,实质上是基于这样一种界定,即所有同学都已掌握了新知教学所需要的旧知,所有同学对旧知的遗忘都不存在,这种界定显然有误。事实上现在大多数学校仍在使用的非国标版苏教版数学教材的许多例题还都安排了复习的环节,难道那些教材编写专家的观念都是陈旧的吗?因此,对于像昨天教学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我更倾向于不丢弃传统教学中的精华,安排一点同分母加减法的复习。例如:我们复习
1535+时,可以提问:为什么分母不变而只要把分子相加呢?这样的提问有利于学生旧知向新课算理教学的迁移。
二、计算教学中,算理教学是否是最重要的,是否应该花耗最多的时间,我以为也有一个标准可以参考,这就是我们教学的价值取向。说白一点我们今天所教的知识将来应用中更多的是要求熟练,则我们课堂教学的重点应在熟练上;将来应用中更多的需要理性分析,则我们教学的重点就应在道理的分析上。大家都知道实际上计算教学主要是为了生活中的应用,而应用时关键是结果是否正确,没有谁追究你是根据什么算理算出来的,因此我赞成本节课的教学,算理的讲解可以适当地弱化。因为我们每一位老师都不能奢求在一节课中培养学生所有的数学能力,解决所有的数学问题。需要指出的是:我如上所述并非说计算教学不需要讲清算理。
三、关于如何预设、如何处理课堂生成、如何进行创新设计的问题,简而言之:一切都要符合科学、符合学生实际、符合数学教学特点,恰到好处,不能过分追求形式,忽视教学效果,哗众取宠。
王远庸(射阳县实验小学教导主任)
在发言之前我想现场调查一下,在一线教学的校长、主任、老师有哪些?请举一下手!4 好的,非常感谢!我们老师都知道,计算知识在数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也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基本功。学生的计算错误常常让我们颇为头痛,因此常报怨学生没有仔细看题、没有认真做题、没有打草稿等等。造成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固然有多种,但是昨天的三节课无疑都阐述了一个相同的观点,那就是让学生在领会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算法,在学生经历算理探索过程中发展思维。学生领会了算理,思维的监控能力增强,学生的计算错误才能减少。长期的算理教学能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更好地学好数学。
我的第二点认识是计算教学简洁则好。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这部分知识,80%的学生能通过自学掌握。将简单的事做得复杂和将复杂的事做简单都不容易,简洁会让学生的学习指向性更明确。
第三、关于计算教学的评价。在座的有很多教研员,所以我更想提及这一点,让学生做对10道计算中的7-8道,这很容易办到,而要求每个学生做10道计算,10道题都正确却非常难,要经过反复地、大题量地练习,这种付出我觉得不一定值得,更何况现在计算器的大量普及。新的课程标准在计算方面只要求学生能够获得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同原来要求相比已大为降低。因此我们的计算评价能否也降低一点,例如计算的数据变小、变简单,计算的量减少,一定数量的计算有一定的容错率等等,这样也能够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
游基宏(盐城市教科院教研员)
昨天下午观摩了三节有思考、各具特色的三节研究课,今天上午又听了这么多老师的发言,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
一、严格教学要求是计算教学的前提。在教学中,我们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计算教学,不能随意地弱化和拔高计算的要求,保证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发展。
二、讲清算理是计算教学的关键。既要学生懂得怎样算,更要懂得为什么这样算,要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算法,实现灵活运用计算法则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目标。
三、思维训练是计算教学的核心。要借助计算教学这个平台,让学生学会学习,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从思维方法的指导入手,加强直观教学,重视学生的演示操作,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重视估算准确判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通过探求合理灵活的算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四、认真刻苦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是学生学习计算的根本。细心的计算、规范的书写是计算教学的最基本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能放松,要指导学生认真审题,审读题中的数字与符号,观察它们之间的特点和联系,选择正确、合理、简捷的计算方法。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验算习惯,把估算和验算的教学作为计算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来严格要求。
五、加强训练是计算教学的有效途径。训练要有明确的要求,对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内提出不同的要求,在一段时间后要让全体学生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要求,在训练中,要能突出重点,落实方法多样化和题型多样性的思想,调动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蒋康华(盐城市教科院副院长)
非常高兴有机会和在座的小学数学界的同行们一起,参加了为期两个半天的我市首次小学数学“与新课程同行”主题沙龙活动,应该说这次活动达到甚至超过了我们预期的活动目标和效果。下面我想围绕举办沙龙活动的设想和新课程下的计算教学两个方面,谈一些想法和大家交流。
一、关于举办沙龙活动的设想
小学数学“与新课程同行”主题沙龙活动,是市教科院推进课程改革进程中的一个创新性教研活动,我们期望和全市小学数学界的同行们共同努力,把这个活动打造成我市新课程下一个有特色、有个性、有实效的精品教研项目,更好地发挥小型、多样的教研活动在深化学科教研、培训学科骨干、增进学科交流、引领学科课改方面的有效作用。
“与新课程同行”主题沙龙活动,顾名思义它是将伴随新课程的深化和发展进行的一个活动。主题活动是指每次活动将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本次活动主题是“新课程下的计算教学”,先观摩“同课异构”的三节“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课堂教学,再围绕活动主题进行交流、研讨。以沙龙的形式组织活动,主要是考虑沙龙活动的特点是各舒已见,畅所欲言,有利于激发思维火花,产生思维碰撞,提高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用沙龙活动这个平台把我市有志于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的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教研人员和优秀青年教师代表汇聚到一起,目的是强化新课程的教学研究,促进学科骨干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有效发挥我市小学数学骨干力量在课程改革中的引领作用,不断提高全市小学数学新课程的实施水平。
非常高兴的是首次活动得到了上课老师、与会代表以及活动承办学校的积极支持。特别是上课老师所在的三所学校非常重视研究课的研究与指导,成立了校长亲自领衔、参与的备课组。他们本着不求完美无缺,但求有所思考,为沙龙活动提供话题的追求,昨天成功地向大家展示了三节课题相同、结构不同、风格各异、各具特色的研究课,今天三个备课组又通过执教老师的教后反思,谈开彬、陈良和仓定志三位校长的备课思路介绍,进一步向我们呈现了他们在课堂教学前前后后的实践体会和理性思考,非常感谢他们为沙龙活动的成功举办付出的辛勤劳动。
二、关于新课程下的计算教学
新一轮课程改革从2001年启动,至今已经走进第七个年头,《人民教育》2006年年终综述《寻找现实道路——2006年课程改革的反思》一文中说,一场进行了六年的改革,当最初的热情、兴奋褪去,当各种争议接踵而来又渐渐淡出,留下来的将是对课程改革的理性反思,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相互改造和相互适应后达成的新的稳态。
今天课程改革的一个共同话题是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新课程下的计算教学如何才能更有实效呢?过去的计算教学过多地重视计算的结果,过多地进行大题量的训练,计算教学显得枯燥、乏味。而课改初期的计算教学则强调了算法的多样化,减少了必要的练习,导致学生计算能力下降。因此,当前追求新课程下计算教学的有效性,我想要正确处理好一些关系:
一是要正确处理情景导入和复习导入的关系。过去的计算教学导入以复习铺垫为主,针对新授知识点回忆复习相关内容,为新知识的学习进行铺垫,这种方法有利于新知的学习,但缺乏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新课程从解决问题入手,大量采用了情景导入的方法,把新知识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解决问题密切联系起来,这种方法从生活中提取数学素材,使数学学习充满人文性,但有时鲜艳的色彩、优美的动画,过分的情景渲染,使数学课缺少了“数学味”。今天的计算教学,几乎没有老师敢在公开课上用“先复习铺垫,再引入新课”的方法,创设情景进入新课成了一种时髦。我想从追求计算教学有效性的角度来看,两种方法各有利弊,不可偏废,教学实践中应该根据学习的内容、学生的实际、学习的环境等灵活选用,以追求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为主要目的。本次活动中观摩的三节课都采用了情景导入的方法,但具体做法各有不同,有的从情景中引出几个不同的分数算式,有的从情景中引出整数、小数和分数三种算式,还有的从实际操作中直接得到例题的算式,我们应该认真思考,从中体会设计者的不同思路,对比分析哪一种设计更有效,有没有更好的设计。
二是要正确处理算法与算理的关系。掌握算法、探究算理是计算教学的重要任务,算法是解决“怎么算”的问题,算理是解决“为什么这样算”的问题。过去的计算教学过多地重视计算的结果,而忽视算理的推导,学生的学习停留在算对、算快的层面上。而课改初期的 6 计算教学,过分重视算法的多样化,缺少计算方法的提炼,导致算理很突出,算法不扎实,技能不熟练。我想从追求计算教学有效性的角度看,计算教学必须在领悟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算法,最后形成计算技能,不明白算理的算法是机械的算法,形成的计算技能也是不牢固的。本次观摩课“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算理是“相同计数单位的数才能相加减”,算法是“先把异分母化成同分母,再按同分母加减的方法进行计算”。三位老师采用了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探究算理,掌握算法,不同的设计给我们以启发,其中尤以市实验小学嵇宪长老师的算理教学,沟通了整数、小数和分数加减计算的相同算理,给学生、给听课老师以更多的思考和启发。
三是要正确处理算法多样化和算法优化的关系。传统教学下的计算教学,以教师讲解计算方法,学生模仿为主,没有顾及学生的个性差异。而课改初期的计算教学,教师充分尊重学生意见,只要学生提到的再麻烦也是好方法,推崇计算方法多样化。我想算法多样化是新课程倡导问题解决策略多样化的一种重要思想,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提倡并鼓励算法多样化,可以矫正过去“计算方法单一,过于注重计算技能”的倾向。但是从追求计算教学有效性的角度来看,在提倡算法多样化的同时,我们还应明确算法优化的必要性,以使学生学会选择较好的算法,提高计算的能力。包括有时当学生只能想出一种计算方法而这种计算方法又是比较合理的方法时,不必为了追求多样化而生硬地要求学生继续思考还可以怎么算。本次观摩课中三位老师在探求算法的多样化和优化方面作了有益的实践,建湖实小的薛正桧老师在让学生用整数、小数、分数计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主动进行算法优化,从而自觉选择用分数计算的教学,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在学习了整数、小数计算后,为什么还要学习分数计算的问题上,三节课在引导思考、发现规律上还略显不够。
四是要正确处理计算技能训练和多样化练习的关系。算法、算理、技能是计算教学的三大要素,技能训练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解决“算得又对、又快”的问题。传统的计算教学只追求练习的数量不考虑形式,在枯燥的练习中训练学生的计算技能,而在课改初期重探究轻练习的教学模式又必然造成学生计算不扎实的不良趋向。我想当前追求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形成这样的共识:适当的、多样化的练习是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途径。本次活动观摩课的教学内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技能的形成,涉及到通分、约分、口算以及计算法则的熟练运用,必须在必要的练习中加以训练。三节课都进行了精心的练习设计,有些设计独具匠心,但从本课教学目标和练习针对性的角度考虑,我们应该认真分析比较怎样的设计更有实效。练习设计的思路还可以再开放一些,视野不一定仅仅局限在纸笔练习上,前不久看到《报刊文摘》登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一道数学题”,介绍美国一位小学数学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题,要求学生回去以后向三个陌生人讲解数学题,再将讲解的过程用报告的形式记录下来。我想这样的数学作业,学生不但要对数学知识完全理解,还需要有勇气、口才和随机应变的能力,作业过程有交流,有反馈,设计得既全面,又可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提高新课程下计算教学的有效性,需要研究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如强化口算、加强估算、培养数感等等。我想,只要我们多研究、多思考、多实践,在继承计算教学成功做法的基础上,创新教法,改善学法,就一定会使新课程下的计算教学既扎实又有效。
第三篇:文化沙龙总结
“文化沙龙”活动总结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加深同学们的交流,全面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5月20号晚上8:20,运输管理系**社团在09级学生中全面开展了“文化沙龙”活动,运输管理系辅导员黄玲玲老师,李益佳老师出席了本次活动。
在此次活动中,各班同学都积极参与,气氛活跃,同学们互动情况好,各班活动主题突出且新颖,形式更是多样,活动都十分精彩。
309-1班我与世博
期
黄老师在309-3班做点评
309-4班辩论赛: 人是为自己活还是为别人活
309-5班的朗诵比赛
309-6班传送云南风情
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学习生活,还为同学们增长见识,开拓视野,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提供了一个舞台,更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我们运输管理系学子拼搏向上的精神风貌。
运输管理系 2010年5月25日
第四篇:文化沙龙管理办法
文化沙龙管理办法
一、活动宗旨
1、弘扬尚艺企业文化;
2、促进员工思想交流;
3、提高组织的团队意识;
4、展示员工真我风采;
5、促进员工成长,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二、活动内容与形式
1、企业文化宣讲:包括公司愿景,公司价值观,公司形象,公司规章制度建设,公司经营策略建设,公司作风建设,公司员工职业道德建设,公司员工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培养与培训措施。
2、团队活动、游戏:各种有利于团队氛围建设、有利于启发员工思维的各种活动与游戏。
3、集体学习:团队建设资料学习、连锁公司经营模式学习、法律知识学习、经营常识学习、先进人物事迹学习等。
三、活动时间、地点
1、活动时间:每周星期六下午2:00开始,每次活动持续时间2小时或以上,如为户外活动,时间上可适度灵活变动,但须事先征得管委会秘书处认可。
2、活动地点:根据文化沙龙的内容需要,可选择在分公司内部进行,也可选择在户外举行(原则上活动范围不超出长沙市区)。
四、活动要求
1、参与人员:因公出差、紧急公务及因病事假(均须得到人力资源部的认可)未在公司的员工除外,公司员工均须参加文化沙龙活动。
2、活动要求:公司员工须准时参加文化沙龙活动,不得迟到、早退、中途外出。参与活动时,不得私下议论,不得接打电话、玩手机、打瞌睡等。
3、分公司所有员工每月在工资中扣除人民币10元,作为文化沙龙的经费。
4、奖惩制度:每次活动主持人奖励现金50元。每月评选一次最佳主持人与最佳参与者,当选者每人奖励现金50元。所有获奖员工将记录在公司员工档案中,做为员工绩效考评的参考依据。凡当月缺席过活动的人员不参与评选最佳主持及最佳奖。
不在因公出差、紧急公务及病事假之列且未参加文化沙龙活动的,每次处罚现金100元,在活动中有明显违纪现象,每次处罚现金20元。罚款由人力资源部在工资中扣除。
五、主持人安排制度
1、主持人入选范围:尚艺湘赣区域分公司的所有员工及公司外的专业人士。
2、轮值顺序:如有外部专业人员主持,则原顺序自动顺延。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生效,最终解释权归管委会秘书处。
管委会秘书处
2011年10月12日
第五篇:文化沙龙计划
文化沙龙计划书
一、活动目的为了丰富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加深同学们的交流,全面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活跃同学们的学习气氛,为同学们提供一个更好的展示自我的平台
二、主办单位:
三、活动时间:2010年 5月20 日
四 活动地点:各班教室
五、参加人员:
1、到场嘉宾:学校领导,系学生会成员,其他特邀嘉宾
2、表演人员:各班学生
3、观众:各班学生
4、主办单位:运输管理系**社团
六、活动步骤
(一)前期准备 1.活动申请 ;3月底由本社团向老师申请举办活动 2.宣传:
宣传时间:4月1日至8日宣传方式:由系学生会宣传部贴出宣传板,宣传海报。3。活动报名
报名时间:4月8日至4月10日 报名方式及注意事项:首先各班参加活动的同学在本班长那里报名,报名时包括所报节目及参与人员。然后由班长汇总报到**社团。注:所报节目必须是与学习有关,最好是与本专业有关。与本专业有关的节目优先报名。
4月12日至5月18日,报名参加的个人及团队进行所报节目的排练,利用自己课余时间进行。
4月20日第一次挑选节目,由**社团及学生会干部进行挑选较好的节目保留。并进行指导其不足之处,并要求加以改进。
5月10日进行第一次彩排,指出不足之处并改正。5月15日进行第二次彩排,统一服装准备道具等。5月18日进行第三次彩排。按照正式活动开展。创造气氛。活动前现场的准备
5月10日前做好主持人的确定,台词、服装等工作。
c、5月15日之前发送请帖邀请函及特邀嘉宾d、5月18日前做好到场人员工作安排与调配等工作(2)场地准备 活动前做好比赛场地背景的布置,嘉宾席布置(桌椅摆设、纯净水的摆设、评分表发放),观众席的布置:入场口设置、入场人员的确定,音响、灯光的摆放和调试,报幕初试及后勤准备,比赛所需物品准备(3)活动即将开始相关领导入场,所有观众及嘉宾全部入场
(二)活动正式开始
a、介绍来宾 b、学校领导致欢迎辞 c、节目开始 d.领导讲话 f.活动结束 g.送学校领导及各嘉宾,学生会成员清理赛场
(三)活动结束
七、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1:因时间不够,有些班级准备不充分。
3:因举办次数过多而使同学们产生厌烦感。4:有些班级仅为了完成任务,开展的活动没有质量。5:注重全班参与,让同学们真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6:注重互动,从而带动全班气氛。
7:管理班级纪律,严格确认出勤率。
2010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