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必修三、四情景式默写答案[本站推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情景式默写
《蜀道难》 1.《蜀道难》的主旨句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3.《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 石万壑雷。
4.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 挂倚绝壁。
5.虚写映衬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6.表明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噫吁嚱,危乎高哉!”。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
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神话的句子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10.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1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摹写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的句子是“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1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
1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诗人先用“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1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的句子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16.从李白《蜀道难》一诗中“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17.《蜀道难》中贯穿全诗,反复咏叹,借以极言蜀道高峻艰险,慨叹蜀地形势多变的句子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18、《蜀道难》中夸张叙说蜀国开国历史渺远,长期不与外界交通的语句: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19、《蜀道难》中借五丁开山神话渲染蜀道神奇来历的两句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 梯石栈相钩连。20、《蜀道难》中借黄鹤、猿猴难越形容蜀地山高的语句是: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21、《蜀道难》中突显蜀道之间既有可以迫使太阳神龙车掉头的山,又有险滩急流的句子: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22、《蜀道难》中用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两句极言山高可摸天上星斗,人 们经过神情紧张。
23、《蜀道难》中借林间鸟鸣、夜月子规渲染蜀道荒寂凄清意境的语句: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24、《蜀道难》中: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从声响角度写激流奔腾、石块冲 击山崖情景。
25、《蜀道难》中极写剑阁险峻之句是: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26、《蜀道难》中用: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暗谏当权者需提防蜀地将领据险叛乱。
27、《蜀道难》中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这两句劝喻朋友到蜀地后不要贪恋享乐要尽快回来。
《登高》
1.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2.杜甫在《登高》中发出:“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 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3.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 白鸟飞回。
4.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 江滚滚来。
5.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 滚滚来。
6.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 多病独登台。
7.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艰难苦恨繁霜 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8.本诗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句子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9.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是: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 尽长江滚滚来。
10.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化用屈原《九歌•湘夫人》中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11.杜甫《登高》中写道:“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借风、猿等意象写出秋天的景象。
12.杜甫《登高》中写秋天衰败景象的诗句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3.杜甫《登高》中情景交融、意境开阔,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14.杜甫《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5.杜甫在《登高》中说自己多种复杂情感交织,不得不停止喝酒的诗句是:艰难苦恨繁 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6.赏读描写山川景物的诗文,不仅可以观赏自然景观雄奇秀丽,与作者分享到达佳境的乐 趣,也可以得到一次灵魂壮游的感悟与启迪。我们可以和李白同攀蜀道,体验“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的动人心魄;可以和杜甫同登高处,感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雄浑阔大的秋景;可以和柳宗元同行,坐在小石潭旁边感受“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凄寒;可以和郦道元一起去欣赏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三峡美景;还可以与王安石一道在未能尽兴游览之余,感悟“尽吾志也,虽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的人生哲理。17.杜甫《登高》“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抒发了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难以排遣的心情;苏轼《赤壁赋》“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表现了作者坦然面对人生的达观胸怀。
《琵琶行》
1.诗歌中点明诗人秋夜送别友人这一事件并渲染出悲凉气氛的诗句是: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诗歌中第一次写到琵琶女演奏音乐的诗句是: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 客不发
2.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 每被秋娘妒。
3.琵琶女年轻时人们对他的态度是: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而当她年老色 衰之后则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4.表现诗人听取琵琶女演奏的音乐及其身世遭遇之后的感受的诗句是: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5.描写诗人被贬之后居住环境的诗句是: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6.在了解琵琶女身世以及感怀自己的身世之后,诗人请琵琶女再次演奏的诗句是: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7.在琵琶女第三次音乐演奏之后,写诗人催泪伤感的表现的诗句是: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8.古代文人擅长借“梦”寄托情思,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夜深忽梦少年时,梦啼妆泪红阑干。” 9.《琵琶行》中表现琵琶女年长色衰后寂寞处境的诗句是“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借月烘托琵琶女独守空船的凄清心情的诗句是“去来江口守空船 绕船月明江水寒。” 10.朱自清《松堂游记》:好了,月亮上来了,却又让云遮去了一半,老远的躲在树缝里,像个乡下姑娘,羞答答的。文中化用《琵琶行》的名句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11.《琵琶行》中用“比”的手法,描摹琵琶乐音和旋律的变化,如表现急切而愉悦情调的句子是“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表现旋律婉转而流畅的句子是“间关莺语花底滑”,表现热烈紧张场面的句子是“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12.古诗文中常常有以酒为媒介抒发情感的名句,如白居易《琵琶行》“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表现出被贬而沦落天涯的孤独与无助的苦闷。
13.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琵琶行》中的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两句就表达了一种凄凉之意。14.音乐由“冷涩”到“凝绝”,是一个“声渐歇”的过程,诗人用“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佳句描绘了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
15.李商隐的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表达了身不能共处,心却能相通的意思。白居易《琵琶行》中与之意思相近的两句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16.北宋词人张先《翦牡丹·舟中闻双琵琶》中有:“玉盘大小乱珠迸。酒上妆面,花艳媚相并。重听。尽汉妃一曲,江空月静。”其中“玉盘大小乱珠迸”由白居易《琵琶行》中“大珠小珠落玉盘”句化来,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并举,形象地表现了音乐旋律的跌宕起伏。结句“江空月静”,以空廓沉静的月夜烘托出音乐的魅力,和《琵琶行》中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异曲同工。17.“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18.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19.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是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20.描写琵琶声的句子:“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 骑突出刀枪鸣”。
21.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22.中国诗人似乎对月亮有一种独特的情感,他们对月亮的惊叹和对月亮的深情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形成一种独特的月亮情结。比如,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借月营造氛围:“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柳永在《雨霖铃》中的千古绝唱:“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更有苏东坡《赤壁赋》里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23.古典文学中的“月”往往表达一种寂寥之情、凄凉之感。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中有“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月色朦胧迷离,恰似诗人当时的心境;刘禹锡的《石头城》中有“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诗人触物伤怀,慨叹胜迹不再繁华过眼的历史沧桑;李白的《蜀道难》中有“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诗人神游八极,感叹蜀道的凄凉。
24.陆机《文赋》指出,写作的奥秘之一是“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贾谊《过秦论》明言秦亡原因的警策语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杜牧《阿房宫赋》的警策语是“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白居易《琵琶行》的警策语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文天祥《过零丁洋》的警策语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诸葛亮《出师表》的警策语是“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25.好的文学语言常常善于把抽象化的感觉形象化,如李煜的《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就把抽象的愁绪化作了形象可感的水;白居易的《琵琶行》“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用一轮秋月以及寂静的船舫来衬托琵琶女演奏技艺的高超。
《锦瑟》 1.《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 柱思华年。2.《锦瑟》一诗的颈联是: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它表现的这种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代表的是诗人全部的情感。3.《锦瑟》用典的四句诗: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4.《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5.《锦瑟》表达“聆听锦瑟之繁弦,勾起对华年往事之追思,音繁而绪乱,怅惘以难言”的诗句是:“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6.《锦瑟》中表达“华年往事”如梦般凄迷、如杜鹃啼春般伤感的诗句: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感叹“才华被弃如沧海遗珠,追求向往终归飘渺虚幻”的千古名句是: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7.《锦瑟》诗中“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抒发“此情”的无尽怅惘,别说现在追忆,就是当时就已经无尽的怅然若失了。8.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因其啼声甚哀,往往用来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琵琶行》中有这样两句“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锦瑟》也有一联提到杜鹃“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劝学》
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学不可以已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 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 学不可以已”。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7.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8.《荀子·劝学》中点明中心论点的句子是:“学不可以已。”
9.《荀子·劝学》强调人要广泛学习而且经常反省自己才会智慧明达的名句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0.在荀子的《劝学》中用“朽木”“金石”为喻体阐明学习贵在坚持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1.在《荀子•劝学》中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2.《荀子·劝学》中与王之涣《登鹳雀楼》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意思相近的句子是:“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13.《荀子·劝学》中“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表明人与人的天资差异本不大,关键在于后天的学习,君子要善于利用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14.《荀子·劝学》中指出人要积累善行养成好的品德,就会达到“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的境界。
15.后人常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一熟语出自《荀子·劝学》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16.《荀子•劝学》中,荀子以亲身的体验,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两句是“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17.《荀子•劝学》中“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两句是说水的不断积聚就会变成潭,之后龙 就会在这里出现。
18.古代诗文中,有许多描写风雨的名句。比如《荀子•劝学》中的“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和杜牧《阿房宫赋》中的“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 雨凄凄。”
19.李白在《蜀道难》中用“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写蜀道险峻高大,易守难攻的特点,极有气势;《劝学》阐述学习的坚持精神的语句是“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阿房宫赋》中叙述陈胜、吴广等起义一举毁灭秦王朝的语句是“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20.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后来演变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韩愈在《师说》中与此语意思相类似的话是“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说》
1.韩愈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明确自己所说的老师不是指启蒙教师的句子是: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2.本文从多个方面进行对比,抨击“耻学于师”的人,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并用一个反问句推断圣人更圣明,愚人更愚笨的原因的语句是: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3.本文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4.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择师的标准是: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5.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6.《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7.《师说》中陈述教师职责的句子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8《师说》中陈述择师标准的句子是: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9.《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10.《师说》中阐述师生间辩证关系的句子是: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11.《师说》中韩愈认为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理由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12.我们无论学习还是做学问都应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懂的就要去探求,或是向别人请教,否则就会变成《师说》中作者批判的对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否焉。” 13.《荀子·劝学》篇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在《师说》篇中指出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是相同的。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情景式默写
《念奴娇·赤壁怀古》
1.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描绘了周瑜的英气勃发。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修辞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的一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3.本文中既点题,又为周瑜出场营造声势的句子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4.具体描写“江山如画”之意的句子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5.表达诗人旷达之情的句子是: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6.苏轼在《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既表明了大浪淘沙,又表明历史终将记住英雄人物的句子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7.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出了大江气势磅礴、宏伟壮阔的景象。
8.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出周瑜有儒将风度,且指挥若定的句子是:“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9.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神游故国后,用“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来书写自己多愁善感而年华逝去的感叹。10.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借美女衬托英雄人物的句子是:“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11.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以洒酒祭奠江月的豪举来抒发人生似梦,壮志难酬的感叹的句子是“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修辞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的句子是:乱石穿 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13.被贬于黄州的苏轼与客人泛舟长江,面对长江的浩荡无穷而感慨万千:“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赤壁赋》)在游赤壁时,目击滚滚长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他在“故国神游中”得到解脱,抒发了“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心底悲歌。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登高望远,首先想到孙权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不禁感叹的两句: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感叹东吴那个强盛的局面,孙权那个英雄、风流余韵,都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一去不返了的句子是: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3.辛弃疾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4.写刘裕的儿子刘义隆轻率举兵北伐,结果吃了败仗,张皇南逃,狼狈不堪的句子是: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5.词人借历史影射现实,说朝廷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句子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6.他借用廉颇的典故,表明自己显然年老却还是壮志犹存,希望能够为国立功的句子是: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7.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借用孙权的典故表达英雄难寻的句子是:“千古江 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8.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描写刘寄奴驰骋战场,所向披靡的句子是“金戈 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9.《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古讽今,用“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来告诫南宋统治阶级不要草率北伐,重蹈覆辙。
10.词人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以廉颇自喻,抒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的句子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描写庙宇下神鸦社鼓的热闹景象,意在指出人们早已忘却亡国的耻辱。12雨本寻常,但却常常能淋湿诗家的心。读韩愈的《早春》中的诗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我们能体会到一种清新与宁静的自然;而读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的诗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便感到随着那夜雨的慢涨,作者心中的愁绪也在渐增。读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诗句“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我们会从中感觉到一种人生的无常。
13.古代写有志的人虽年老而仍有雄心壮志的诗文很多。如曹操的《龟虽寿》中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末句写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4.古代诗文中有许多今昔对比而感慨横生的名句,如白居易《琵琶行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写出了琵琶女人年老色衰后的凄凉处境;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感慨;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借历史人物的英雄壮举来寄寓自己的壮志难酬。
15.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开头“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两小句描绘了一幅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大江流向天边,烟波浩渺,与天相接,不见尽头的壮阔图景。
16.用典是诗词中经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手法,诗人常借它曲折达意。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下阕中“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化用桓温北伐的典故有什么深意?一方面作者借桓温北伐来表达自己对北伐的渴望;另一方面,也感慨年华易逝而功业难成,表明了作者对朝廷不思进取的不满之情。
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声声慢(寻寻觅觅)》
1.《醉花阴》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其中以生动的形象来表达相思之苦,并将“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含义蕴涵其中的词句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2.李清照的《醉花阴》中以花喻人的千古名句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3.李清照的《醉花阴》中直抒胸臆,亦以景见情,以物拟人,委婉曲折地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的诗句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4.《醉花阴》中既写人,又写景,创造了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境界的佳句是:莫道不消魂,帘 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5.《醉花阴》中的“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让李清照回忆起她和丈夫东篱对酒 赏菊共度佳节的美好环境,然而现在夫妻离别,这佳节美景反而勾起词人的离愁别恨;该诗句又暗含佳节思亲的情绪。这两句诗既写人,又写景,创造了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境界,让人回味无穷。
6.《醉花阴》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其中以生动的形象来表达相思之苦,并将“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含义蕴含其中的诗句是:人比黄花瘦。
7.李清照的《声声慢》十四个叠字层层铺叙,分三个层次,由外而内,由浅入深,把词人内心深处的悲哀、孤独、寂寞、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的诗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8.李清照的《声声慢》中运用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环境、行动、细节来展现词人内心世界的句子有: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9.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突出的直抒胸臆的句子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0.《声声慢》一词中从动作、环境到心理感受多层次地表现出寡居老人闷坐无聊、茫然若失而四顾寻觅的恍惚悲凉心态的句子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11.李清照的《声声慢》中词人化繁为简,化多为少,把所有的凄苦,所有的孤独,所有的无奈,所有纷繁的说不尽的思绪,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代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
1.公而忘私是历代中华儿女的优秀品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曾经说:“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蔺相如特别强调要把国家的事情放在前,而把个人的私事放在后。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也曾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意思就是要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汗流血。
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3.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4.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5.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6.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第二篇:必修四情景式默写
必修四情景式默写
《念奴娇·赤壁怀古》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描绘了周瑜的英气勃发。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修辞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的一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3.本文中既点题,又为周瑜出场营造声势的句子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4.具体描写“江山如画”之意的句子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5.表达诗人旷达之情的句子是: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6.苏轼在《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既表明了大浪淘沙,又表明历史终将记住英雄人物的句子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7.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出了大江气势磅礴、宏伟壮阔的景象。
8.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出周瑜有儒将风度,且指挥若定的句子是:“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9.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神游故国后,用“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来书写自己多愁善感而年华逝去的感叹。10.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借美女衬托英雄人物的句子是:“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11.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以洒酒祭奠江月的豪举来抒发人生似梦,壮志难酬的感叹的句子是“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修辞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的句子是:乱石穿 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13.被贬于黄州的苏轼与客人泛舟长江,面对长江的浩荡无穷而感慨万千:“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赤壁赋》)在游赤壁时,目击滚滚长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他在“故国神游中”得到解脱,抒发了“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心底悲歌。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登高望远,首先想到孙权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不禁感叹的两句: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感叹东吴那个强盛的局面,孙权那个英雄、风流余韵,都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一去不返了的句子是: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3.辛弃疾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4.写刘裕的儿子刘义隆轻率举兵北伐,结果吃了败仗,张皇南逃,狼狈不堪的句子是:元嘉 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5.词人借历史影射现实,说朝廷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句子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6.他借用廉颇的典故,表明自己显然年老却还是壮志犹存,希望能够为国立功的句子是: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7.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借用孙权的典故表达英雄难寻的句子是:“千古江 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8.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描写刘寄奴驰骋战场,所向披靡的句子是“金戈 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9.《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古讽今,用“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来告诫南宋统治阶级不要草率北伐,重蹈覆辙。10.词人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以廉颇自喻,抒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的句子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描写庙宇下神鸦社鼓的热闹景象,意在指出人们早已忘却亡国的耻辱。
12雨本寻常,但却常常能淋湿诗家的心。读韩愈的《早春》中的诗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我们能体会到一种清新与宁静的自然;而读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的诗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便感到随着那夜雨的慢涨,作者心中的愁绪也在渐增。读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诗句“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我们会从中感觉到一种人生的无常。
13.古代写有志的人虽年老而仍有雄心壮志的诗文很多。如曹操的《龟虽寿》中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末句写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4.古代诗文中有许多今昔对比而感慨横生的名句,如白居易《琵琶行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写出了琵琶女人年老色衰后的凄凉处境;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感慨;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借历史人物的英雄壮举来寄寓自己的壮志难酬。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1.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开头“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两小句描绘了一幅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大江流向天边,烟波浩渺,与天相接,不见尽头的壮阔图景。
2.用典是诗词中经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手法,诗人常借它曲折达意。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下阕中“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化用桓温北伐的典故有什么深意?一方面作者借桓温北伐来表达自己对北伐的渴望;另一方面,也感慨年华易逝而功业难成,表明了作者对朝廷不思进取的不满之情。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1.《醉花阴》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其中以生动的形象来表达相思之苦,并将“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含义蕴涵其中的词句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李清照的《醉花阴》中以花喻人的千古名句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3.李清照的《醉花阴》中直抒胸臆,亦以景见情,以物拟人,委婉曲折地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的诗句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4.《醉花阴》中既写人,又写景,创造了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境界的佳句是:莫道不消魂,帘 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5.《醉花阴》中的“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让李清照回忆起她和丈夫东篱对酒 赏菊共度佳节的美好环境,然而现在夫妻离别,这佳节美景反而勾起词人的离愁别恨;该诗句又暗含佳节思亲的情绪。这两句诗既写人,又写景,创造了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境界,让人回味无穷。
6.《醉花阴》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其中以生动的形象来表达相思之苦,并将“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含义蕴含其中的诗句是:人比黄花瘦。
《声声慢》
1.李清照的《声声慢》十四个叠字层层铺叙,分三个层次,由外而内,由浅入深,把词人内心深处的悲哀、孤独、寂寞、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的诗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2.李清照的《声声慢》中运用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环境、行动、细节来展现词人内心世界的句子有: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3.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突出的直抒胸臆的句子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4.《声声慢》一词中从动作、环境到心理感受多层次地表现出寡居老人闷坐无聊、茫然若失而四顾寻觅的恍惚悲凉心态的句子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5.李清照的《声声慢》中词人化繁为简,化多为少,把所有的凄苦,所有的孤独,所有的无奈,所有纷繁的说不尽的思绪,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代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 1.公而忘私是历代中华儿女的优秀品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曾经说:“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蔺相如特别强调要把国家的事情放在前,而把个人的私事放在后。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也曾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意思就是要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汗流血。
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3.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4.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5.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6.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第三篇:必修三情景式默写师说劝学蜀道难使用
《师说》 理解性默写
1、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
2、韩愈认为择师的标
准是:,。
3、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
4、《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
师的原因:,。
5、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写这篇文章时三十五岁,正在国子监任教。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并与那些教孩童的老师进行对比,以明确自己所说的老师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教师的句子是:。6本文从多个方面进行对比,抨击“耻学于师”的人,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并用一个反问句推断圣人更圣明,愚人更愚笨的原因的语句是:,?
7、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广泛学习,重视师道的事迹,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的语句是:。
8、本文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 1
。
9、《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的观点是相同的。
10、柳宗元曾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这与韩愈《师说》中“,”所描述 的现象一样。
11、在《师说》中韩愈所指的老师和教小孩子读书的老师是不一
样的,即
“彼
童
子
之师。”
12、“没有人是天生懂道理的”,这与《师说》中“,?”一致。
13、《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他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 ,。
14、从师态度不同,结果也不同。古之圣人才智超出一般人很远,“ ”;今之众人才智低于圣人很多,“ ”,这就造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是故“,”。
15、韩愈写作《师说》一文的缘由是:“。” 《劝学》理解性默写 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 这句 话印证了这句话。2.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3、《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 ”。在 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
4、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 2
。
5、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
6、在文中用比喻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
以
提
高的句
子是:,;
。
7、在文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烘烤后发生变化,即使再烘烤也不能复原了,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的语句是:。
8、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专一,如果不专一,便会像螃蟹一样,一无所成的句子是:。
9、《劝学》中从反面设喻,强调学习重在积累,如果不注重积累,便无法达到远大目标的句子是:,;
。
10、“,”,通过“木”于 “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11、荀子《劝学》“,”,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12、“ ”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 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13、,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
泉”的“用心一”和螃蟹虽有六跪而二螯,然“,”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学习必须用心专一,才能获得成功。
《蜀道难》默写 3
1、蜀道的开凿过程的句子是:。
2、用夸张的手法写蜀道高与天齐,险似绝壁的句子是: ,。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
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 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
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
6、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真是“物 犹如此,人何以堪”!——那山有多高呢?不言而喻了!
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了,句子是“,”。
8、李白在《
蜀
道
难
》
一
诗
中,“。
,”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
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
10.《蜀道难》写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登高》默写
1、《登高》中描摹了六种自然景观特点的句子是。
2、《登高》中感慨秋天萧瑟,韶华易逝的句子是。
3、《登高》中表现诗人登高望远,感受到与秋意为伍,年老体衰的处境的句子是。
4、《登高》中表现诗人因病断酒,惹恨添悲的句子是。4
《师说》答案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4、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5、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6、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7、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8、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9、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10、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11、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1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13、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14、犹且从师而问焉
而耻学于师 圣益圣,愚益愚
15、、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劝学》
1、学不可以已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学不可以已。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5、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7、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5
8、蟹六跪而二鳌,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9、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10、故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11、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12、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13、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用心躁也 《蜀道难》理解性默写
1、蜀道的开凿过程的句子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2、用夸张的手法写蜀道高与天齐,险似绝壁的句子是: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噫吁嚱!危乎高哉!”。
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6、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那山有多高呢?不言而喻了!
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了,句子是“扪(mén)参(shēn)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但见悲鸟号(háo)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剑阁峥嵘而崔嵬(wéi),一夫当关,万夫莫开”。10.《蜀道难》写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6
第四篇:必修四默写 答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描绘了周瑜的英气勃发。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修辞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的一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3.本文中既点题,又为周瑜出场营造声势的句子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4.具体描写“江山如画”之意的句子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5.表达诗人旷达之情的句子是: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登高望远,首先想到孙权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不禁感叹的两句: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感叹东吴那个强盛的局面,孙权那个英雄、风流余韵,都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一去不返了的句子是: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3辛弃疾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4.写刘裕的儿子刘义隆轻率举兵北伐,结果吃了败仗,张皇南逃,狼狈不堪的句子是: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5.词人借历史影射现实,说南宋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句子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6.他借用廉颇的典故,表明自己显然年老却还是壮志犹存,希望能够为国立功的句子是: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第五篇:苏教版高一上情景式默写
情景式默写汇编(理解性背诵默写)
《沁园春 长沙》
1.点明时间地点环境的句子: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2.概括湘江秋景的一句:万类霜天竞自由。
3.描写远望之景的句子: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4.描写仰望与俯瞰之景的句子: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5.表现诗人雄心壮志和博大胸怀的句子: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6.引起诗人对往夕生活回忆的过渡句: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7.蔑视权贵的句子:粪土当年万户侯。
8.表现革命者关注国家大事的言行的句子:指点江山,激扬文字。9.表现革命者力量强大的句子: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10.巧妙回答“谁主沉浮”的句子: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1.静中有动、生气勃勃的场面描写的句子: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劝学》
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学不可以已 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 学不可以已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7.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与螃蟹虽有“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形成鲜明对比 8.“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9.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10.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感情的名句。而荀子《劝学》中则用“积土成山,风雨兴焉”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师说》
1.韩愈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明确自己所说的老师不是指启蒙教师的句子是: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2.本文从多个方面进行对比,抨击“耻学于师”的人,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并用一个反问句推断圣人更圣明,愚人更愚笨的原因的语句是: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3.本文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4.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择师的标准是: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5.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6.《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7.《师说》一文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而且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8.求学需要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懂的就要去探求,或是向别人请教,正如《师说》中所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否则,就会像韩愈在《师说》中批判的对象一样:本末倒置,聪明人做出糊涂事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9.柳宗元曾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这与韩愈师说中“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所描述的现象一样。
10.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在《师说》中,对当时耻于学习的现象发出两句慨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其中,“久”字写出了当时耻师现象已成陋习,“难”字写出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11.《师说》一文通过“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批判了“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的错误态度。
12.韩愈在《师说》中写道,时人在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对其子和对自身有不同的态度,对其子“择师而教之”;对自身“则耻师焉”。
13.韩愈在《师说》中慨叹,因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待从师学习的态度不同,产生了一种出人意料的结果:“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4.《师说》中说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赤壁赋》
1.写江上水汽弥漫,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的句子是:白露横江,水光接天。2.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的军容盛状的句子是: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3.叙写江水流逝却始终长流不息,月亮盈亏却无所增减的哲理的句子: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4.用高超的手法侧面描写洞箫动人的音乐: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5.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6.写清风明月为吾享用的句子: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7.写清风与明月可尽情享用,无人禁止,无穷无尽的句子:取之无禁,用之不竭。9.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10.写月亮升起后,对游人依依眷恋,脉脉含情,实则是游人对明月的喜爱的句子: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11.写作者在江面上自由飘荡,似乎是在浩荡的宇宙间乘风飞行,飘飘忽忽升入仙境里去的句子: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12.写作者引吭高歌,吟诵古代咏月的诗歌,召唤月亮飞行的句子: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13.描绘秋江的爽朗和澄清,也恰好体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14.直接描写客人箫声具有悲伤与幽怨特点的句子是: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15.曹操慨叹人生短暂“譬如朝露”,苏轼则云“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16.以月亮作比,描写世间万物变化的规律的句子是: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17.从不变的角度,描述人与万物的关系: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18.文中告诉我们别人的东西虽小也不能占有: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19.写作者荡漾江中,与麋鹿为伴的句子是: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20.写作者与友人于扁舟举杯共饮的句子是: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
21.诗人在饮酒后,唱出对远在天边的女子的思念: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22.写作者任凭一叶扁舟飘荡,在水波不兴的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的语句是: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23.作者饮酒而歌,其中歌词是: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24.表达作者对待荣辱得失的豁达态度的句子是: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25.赤壁的清风明月,让作者找到了解脱“悲”的出路,于是作者写到: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26.庄子说人在宇宙中如一稊(tí)米,苏轼则说“渺沧海之一粟”。27.写出曹操在江边持酒而饮,横执长矛吟诗作赋的骄态,极力渲染其不可战胜的赫赫气势的句子是: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28.借客人之口来感慨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的语句是: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29.(2015年重庆高考样卷)苏轼在《赤壁赋》中写自己朗诵《诗经·陈风·月出》的两句诗是:“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涉江采芙蓉》
1.“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这两句描写了一幅抒情主人公在江中采莲,而湖岸泽畔,还生长着数不清的芳草的美好、欢乐的画面。
2.“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采摘的芙蓉因为“道阻且长”而难以送出的诗句是: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3.描绘出游子望乡的感人情景的诗句是: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4.抒发了主人公担忧此生无缘相聚的忧伤,又表达出自己对爱情的忠贞的诗句是: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5.“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运用比兴手法写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及营造清幽、高洁的意境。6.“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运用设问的手法,写主人公内心的凄凉寂寞。7.“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写主人公遥望故乡的方向,归乡之路绵延无尽。8.“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写两个相思相爱的人不能相聚相守。
《短歌行》
1.用设问与比喻的手法来抒发人生短暂的感叹的句子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2.宴会上歌声慷慨激昂,诗人却仍然忧愁难消的句子是:慨当以慷,忧思难忘。3.诗人用设问的手法回答如何排遣胸中的忧愁的句子是:何以解忧?唯有杜康。4.引用《诗经•郑风•子衿》里的诗句来抒写诗人求才若渴的句子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5.引用《诗经•小雅•鹿鸣》里的诗句来表明自己热情礼遇贤才的句子是: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6.借自然现象抒写诗人对贤才难得的忧思的句子是: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7.描写人才穿过纵横交错的小路,枉驾来访,主客久别重逢,欢快畅谈,念念不忘往日情谊的句子是: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8.诗人用情景交融与比喻的手法勾画出犹豫不定的人才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无所适从的场景的句子是: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其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两句苏轼在《赤壁赋》中引用过。9.借用《管子·形解》中的句子以高山大海比喻自己广纳天下贤才的壮志和胸襟的名句是: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10.化用《史记》中周公一饭三吐哺的典故表现作者求贤若渴心情的名句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11.“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曹操迫切需要辅佐自己打天下的人才,于是“酾酒临江,横槊赋诗”,不禁一吐其求贤若渴之情: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12.《诗经》中有两句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曹操在《短歌行》中借它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15.曹操为成就大业,对天下贤才发出由衷的呼唤的四句诗是: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归园田居》
1.“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起统摄全篇的作用,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最终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2.对自己多年的官场生活进行总结,表示后悔的诗句是: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3.用比喻的手法表明自己厌倦官场,向往自由世界的对偶句是: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4.表明作者不随波逐流,而是固守节操,回乡开荒种地的句子是: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5.用数量词静态描写自己房屋面积的大小和房屋数量的多少的诗句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6.用白描手法静态描写房屋周围树木茂盛特点的对偶句是: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7.“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四句用视听结合和以动衬静的方法为我们描绘了村落中一幅和平宁静、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图。
8.运用双关手法表达出忘记人世间的喧嚣与杂乱,对宁静、闲时的田园生活感到惬意两句是: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9.用比喻和双关表达厌恶官场,感叹回归田园后的喜悦心情的诗句是: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两句也是本诗的主题诗句。
《登快阁》
1.“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透露了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登快阁亭欣赏自然景色的渴望。
2.“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一句是诗人初登快阁亭时所览胜景的描绘,也是诗人胸襟怀抱的写照。
3.本诗巧用典故,其中 “朱弦已为佳人绝”,化用伯牙捧琴谢知音的故事。“青眼聊因美酒横”化用阮籍青白眼事,在良辰美景中,诗人心内的忧烦无端而来,诗人感受到自己的抱负无法实现、自己的胸怀无人理解的痛苦。
4.“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道出了作者的希望,解脱的出路何在呢?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诗人的“归船”、“白鸥”之想。
《书愤》
1,、陆游“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表现了抗击金兵的豪迈气概
2、陆游《书愤》记述两次抗金胜仗的句子: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3、《书愤》陆游曾用“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的诗句来表达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
4、《书愤》诗人用典明志并表现了诗人壮志未酬的苦闷与悲怆的语句: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5、诗人常借缅怀古人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如陆游在《书愤》中写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阿房宫赋》
1.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杜牧《阿房宫赋》:“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
2.通过阿房宫的兴毁提示秦王历史教训,文中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4.《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5.《阿房宫赋》中从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既是以歌舞之纷繁衬托宫殿之众多,又为下文美女充盈宫室预作铺垫的句子是: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6.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将喻体置放在前,先予以人鲜明的画面,令人惊奇,再出现本体,解释原因,使读者印象更为强烈得语句是: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7.既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引出阿房宫的修建,又起到了笼盖全篇、暗示主题的作用的句子是: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8.从最普遍的民心人性的角度,说明人心没有区别,都追求幸福快乐、都挂念家小,对秦统治者的残民以自肥作了有力的抨击的语句是: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9.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的语句是: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10.杜牧在本文中最后总结,六国和秦国的灭亡都是由于不修自身,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的语句是: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念奴娇·赤壁怀古》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描绘了周瑜的英气勃发。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修辞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的一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3.本文中既点题,又为周瑜出场营造声势的句子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4.具体描写“江山如画”之意的句子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5.表达诗人旷达之情的句子是: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1、他借用廉颇的典故,表明自己显然年老却还是壮志犹存,希望能够为国立功的句子是: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感叹东吴那个强盛的局面,孙权那个英雄、风流余韵,都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一去不返了,只留下京口供后人欣赏凭吊而已的句子是: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3、刘裕曾在京口起兵北伐,征讨桓玄,平定叛乱,先后消灭了南燕、后燕、后秦等国,并收复洛阳、长安等地,也是一个跟京口有关的历史上的风流人物,辛弃疾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4、在下阕中,辛弃疾提到了另外一个人物,刘裕的儿子刘义隆轻率举兵北伐,妄想追求汉代大将霍去病追击匈奴在狼居胥山筑坛祭天那样的功业,结果吃了败仗,张皇南逃,狼狈不堪的句子是: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5、辛弃疾描写南宋时老百姓常在宋文帝元嘉北伐失败之后,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率军追击击败王玄谟的军队后,在长江北岸的瓜步山上修建的一座行宫迎神赛会,词人借历史影射现实,说南宋的失败,金人 的南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句子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6.《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登高望远,首先想到孙权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不禁感叹的两句: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论语》十二章(初中)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十二章(高中)1.《论语·学而》中表达做事要勤勉,做人接近有道德的人的句子: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2.《论语·八佾》中孔子就把礼、乐、人紧紧联系起来,认为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3.孔子鼓励人们就算死也应该追求真理和道义:朝闻道,夕死可矣。
4.《论语·里仁》里)表现孔子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朝闻道,夕死可矣。
5.《论语·里仁》里孔子明确提出了义利问题,孔子认为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6.关于贤与不贤的名言:《论语·里仁》里句式与《论语·述尔》里“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取意类同的句子: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论语·雍也》里孔子以“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来说明文与质的正确关系和君子的人格模式。
8.曾子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两句表明士人应心胸宽阔,意志坚强,因为身负重任而路途遥远。
9.士要把实行和弘扬仁作为自己的人生的使命,并为此要奋斗终生,死而后已是: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0.孔子认为智、仁、勇是重要的三个范畴,孔子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具备这三个品德,成为真正的君子: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1.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譬如为山,未成一篑。12.克己复礼就可以称为仁的句子: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13.克己复礼就是人们通过道德修养自觉的遵守礼的规定: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14.如何做到克己复礼,克己复礼的具体内容: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15.文中提出儒家待人接物之道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6.孔子认为读诗经的作用是:《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