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江苏省响水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性测试语文试卷R

时间:2019-05-15 05:26: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2015学年江苏省响水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性测试语文试卷R》,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2015学年江苏省响水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性测试语文试卷R》。

第一篇:2014-2015学年江苏省响水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性测试语文试卷R

1.古诗文填空 马年初冬,我们再次打开记忆的网页,登录国学的空间,浏览平时的收藏,链接课 外的网址,走进美轮美奂的文学殿堂,享受着喜怒哀乐的感情洗礼。景物是诗,“须晴日,__________,分外妖娆。”惆怅是诗,“物是人非事事休。”期盼是诗,“过尽千帆皆不是。”思念是诗,“浊酒一杯家万里。”信念是诗,“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孔子论述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学而不思则罔。”刘禹锡安贫乐道,情趣高雅:“__________,往来无白丁。”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欧阳修用精练的笔触描绘四季的美好:“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__,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面对秦朝的残酷统治,陈胜发出了振聋发聩的时代强音:“!”

1.稻子熟了,妈妈我想您了 袁隆平

①稻子熟了,妈妈,我来看您了。

②妈妈,您在安江,我在长沙,隔得很远很远。我在梦里总是想着您,想着安江这个地方。③人事难料啊,您这样一位习惯了繁华都市的大家闺秀,最后竟会永远留在这么一个偏远的小山村。

④还记得吗?1957年前,我要从重庆的大学分配到这儿,是您陪着我,脸贴着地图,手指顺着密密麻麻的细线,找了很久,才找到地图上这么一个小点点。当时您叹了口气说:“孩子,你到那儿,是要吃苦的呀„„”我说:“我年轻,我还有一把小提琴。”没想到的是,为了我,为了帮我带小孩,把您也拖到了安江。最后,受累吃苦的,是妈妈您哪!您哪里走得惯乡间的田埂!我总记得,每次都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您才敢走过屋前屋后的田间小道。

⑤对于一辈子都生活在大城市里的您来说,70岁了,一切还要重新来适应。我从来没有问过您有什么难处,我总以为会有时间的,会有时间的。等我闲一点一定好好地陪陪您„„哪想到,直到您走的时候,我还在长沙忙着开会。

⑥那天正好是中秋节,全国的同行都来了,搞杂交水稻不容易啊,我又是召集人,怎么着也得陪大家过这个节啊,只是儿子永远亏欠妈妈您了„„其实我知道,那个时候已经是您的最后时刻。我总盼望着妈妈您能多撑两天。谁知道,即便是天不亮就往安江赶,可是我还是没能见上妈妈您最后一面。

⑦太晚了,一切都太晚了,我真的好后悔,妈妈当时您一定等了我很久,盼了我很长,您一定有很多话要对儿子说,有很多事要交代。可我怎么就那么糊涂呢!这么多年哪,为什么我就不能少下一次田,少做一次试验,少出一天差,坐下来静静地好好陪陪您。哪怕,哪怕就一次。

⑧妈妈,每当我的研究取得成果,每当我在国际讲坛上谈笑风生,每当我接过一座又一座奖杯,我总是对人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就是妈妈您啊!

⑨无法想象,没有您的英语启蒙,在一片闭塞中,我怎么能够用英语阅读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文献,用超越那个时代的视野,去寻访遗传学大师孟德尔和摩尔根?无法想象,在那个颠沛流离的岁月中,从北平到汉口,从桃源到重庆,没有您的执著和鼓励,我怎么能够获得系统的现代教育,获得在大江大河中自由翱翔的胆识?无法想象,没有您在我的摇篮前跟我讲尼采,讲这位昂扬着生命力、意志力的伟大哲人,我怎么能够在千百次的失败中坚信,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使万千民众告别饥饿?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

⑩稻子熟了,妈妈,您能闻到吗?安江可好?那里的田埂是不是还留着熟悉的欢笑?隔着21年的时光啊,我依稀看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走过稻浪的背影;我还要告诉您,一辈子没有耕种过的母亲,稻芒划过手掌,稻草在场上堆积成垛,谷子在阳光中哔啵作响,水田在西晒下泛出橙黄的颜色„„这都是儿子要跟您说的话,说不完的话啊。(此文摘自《杂文选刊》2011年第7期,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八十岁生日晚会上的致辞,略有改动)

【小题1】请说出选文采用第二人称“您”来表达的好处。

【小题2】文中作者说“我总是对人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就是妈妈您啊”,请根据第⑨节的内容,概括出母亲对作者的成长有哪些影响。

【小题3】根据文章内容,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不同含义。(1)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

(2)我知道,这粒种子__________,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小题4】结合全文,请简要分析“稻子熟了,妈妈我想您了”蕴含了作者对母亲哪些丰富的感情。

1.阅读下面文段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A.饮少辄醉造饮辄尽B.往来而不绝者佛印绝类弥勒C.颓然乎其间者又何间焉D.名之者谁不能名其一处【小题2】把“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小题3】选出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3分)A.第一段由远而近、从面到点,写出了醉翁亭的位置和环境,并交代亭名的由来。B.第二段描写了琅琊山朝暮、四时之景的变幻无穷,写出了太守的欣赏山水之乐。C.第三段描写“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 “太守醉”的场面,表现太守与民同乐。D.第四段写了太守日暮醉归的情景,表现太守因仕途不得意沉醉于山水,避世退隐的思想。

2.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9分)

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街坊)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小题1】选出下列划横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3分)A.以荻画地以:用B.教以书字书:写C.使学为诗为:作为D.及其稍长及:等到【小题2】欧阳公“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最根本原因是:()(3分)A.欧阳修聪明过人B.太夫人教子有方C.闾里士人家慷慨借书D.欧阳修刻苦攻读【小题3】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⑪多诵古人篇章。⑫唯读书是务。

1.阅读下面一首诗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小题1】古人用语往往一字传神。“千骑卷平冈”中的什么字用得好,妙在哪里?(2分)【小题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是词中的名句,请说说你的理解。(3分)

2.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练习。(6分)京口月夕书怀旅夜书怀②(南宋)林景熙①(唐)杜甫

山风吹酒醒,秋入夜灯凉。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万事已华发,百年多异乡。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远城江气白,高树月痕苍。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忽忆凭楼处,淮天雁叫霜。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①作者老家在温州平阳,此诗是他转徙京口时的感怀之作,当作于宋亡之后。②这首诗是作者离开成都草堂后在渝州(今重庆)一带飘泊时所写。【小题1】《京口月夕书怀》中的“凉”字堪称关键,全诗以山风、秋夜来写之凉,以华发、异乡写之凉。(2分)

【小题2】请结合诗句分析《京口月夕书怀》和《旅夜书怀》两诗中作者情感的相似之处。(4分)

3.(5分)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小题1】在诗中空缺处填入原诗句。(1分)。【小题2】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分)。

【小题3】从本诗中你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

4.诗词赏析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2分)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颔联。

1.作文:(50分)

自信,就是相信自己。自信的人,能正确对待自己,能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坚信自己能取得成功。自信的表现多种多样,有不断进取的信心,有永不退缩的精神,有克服困难的毅力,有战胜挫折的勇气„„只有充满自信,你才会不断发展。

请你以“自信”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可以记叙经历,编写故事,发表议论,抒发感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第二篇:2013-2014学年江苏省南京外国语学校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M

1.古诗默写(10分)(1)有约不来过夜半。(赵师秀《约客》)(2)故园东望路漫漫。(岑参《逢入京使》)(3)正是江南好风景。(杜甫《江南逢李龟年》)(4)春潮带雨晚来急。(韦应物《滁州西涧》)(5)__________,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上人》)(6)江山代有才人出。(赵翼《论诗》)(7)峨眉山月半轮秋。(李白《峨眉山月歌》)(8)__________,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9)有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在《木兰诗》里面,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

2.古诗文默写。(8分)

(1)修辞的运用能使诗句更加灵动、隽永。“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运用比喻写出了边塞天气的奇寒;“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妙用拟人赞扬了无私的奉献精神。

(2)在我国历代文人中,许多人具有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杜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就是这种高尚情操的具体体现。(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语句填写)(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能够体现与友人友谊深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春天是一个洋溢着诗情画意的季节,我国古代诗人留下了不少描画春天的名句,请你写出最喜欢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共8分)(1)问君何能尔。(陶渊明《饮酒》)(2)__________,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3)“中国梦”让每一个炎黄子孙为之振奋,令世界人民感受到中华民族“ ”的雄心气魄。(杜甫《望岳》)

(4)面对历史遗迹,诗人感慨万千。杜牧在《赤壁》中借“ __________,”抒发了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用“__________,; __________,”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1.说明文文阅读(6分)以生命呵护生命

联合国在其《千年生态评估报告》中指出:“人类在过去50年里比有史以来任何时期都更快速和更严重地打乱了生态系统”。自然资源在超量开发,从1945年至今,人类开垦种植的土地比18和19世纪加起来还要多,导致的生物多样性丧失、物种的灭绝,更是史无前例,地球自然史正在迎来第六次的物种大灭绝即生物多样性丧失。据野生救援组织主席史蒂夫介绍:(A)全球每年有近2.7万个野生物种灭绝,确切说是每天灭绝74种,每小时灭绝3种„„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是生存的警示,这是危险的信号!

生态系统环环相扣,动植物种群唇齿相依。人类曾经滥砍滥伐过度渔猎,如今又在过度地开发使用化石能源,换来的结果就是大量温室气体排放,而全球变暖导致的冰川融化,与砍伐热带雨林产生的后果是一样的,失去了生命维持系统就不会再有物种的多样性。因此,保护是前提,可持续利用是关键。

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前,地球生态系统能为人类提供的产品和资源,还是与人类的消耗量基本平衡的。但1985年以后,随着人类的无度发展、疯狂发展,突破了这个平衡点,现在,人类每年消耗的资源量是生态系统能够提供给我们的资源量的120%,相当于每年20%的“本金”被消耗掉,吃老本导致生态系统整体状况每况愈下,而我们对此似乎浑然不知,消耗力度还在攀升。如果自然被改造得面目全非,如果我们自身发展超越了自然的承载力,我们自己也将失去生存的根基。

为什么要下这么大的力气保护地球生物的多样性呢?

因为其价值。那为什么多样性就有价值?欧盟官员马竟能对此做过一个生动绝妙的比喻:如果一座图书馆,只有一种书,或几种书,尽管数量巨大,但失去了多样性,你会觉得这个图书馆还有价值吗?

恩泽鸟兽,荫及子孙,这就是保护的理由。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现存的,就是保护未来。生物多样性的维持,保存的是珍稀濒危物种,呵护的是子孙的利益。因为,任何一个物种一旦灭绝,便再难复生,(B)一个物种犹如一封精美的家书,家书尚在,你还可以复印,供大家传阅分享,家书(本底资源)若是遗失,纵有再高级的复印机,也无能为力。

我们需要找出一种更为明智的针对自然世界的管理方法,这不但能够极大增加我们的财富,而且可以改善人类在21世纪的健康状况。正如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所指出的那样,人类和地球上其他物种的健康和福祉,就取决于地球上拥有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产品和服务。万物相形以生,众生互惠而成,让我们以生命呵护生命,以众生惠及众生。【小题1】文章主要说明的目的是:(1分)

【小题2】请指出划横线句子A、B两处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任选一处分析。(2分)【小题3】请分析本文的科学探究精神。(2分)【小题4】科学探究题(1分)

材料一:加拉帕戈斯象龟,现存1只;山地大猩猩,现存不到700头;东北虎,野生约400只;大熊猫,现存约1500头;滇金丝猴,现存约2000只;白头海雕,现存约百只;蒙古野马,现存几百匹;中国朱鹮,现存近千只.材料二:恐鸟,1800年灭绝;南加州猫狐,1903年灭绝;刚果北部白犀牛,1920年灭绝;白豚,灭绝于2006年。探究的结论是:

1.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的小题。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孟子《鱼我所欲也》)乙 嗟夫!大阉1之乱,缙绅2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3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4,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5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6之出,而投缳7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1.大阉:指魏忠贤。2.缙绅:也作“搢绅”,即士大夫。3.编伍:指平民。古代编制平民户口,五家为一“伍”。4.钩党之捕:这里指搜捕东林党人。钩党,被指为有牵连的同党。5.逡巡:欲进不进、迟疑不决的样子。6.圣人:指崇祯皇帝朱由检。7.投缳(huán):自缢。【小题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横线的意思。⑴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 ⑵素不闻诗书之训 素:

【小题2】下列语句中的“于”与“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一句中的“于”意思相同一项是()A.生于忧患B.皆以美于徐公C.至于斟酌损益D.泻出于两峰之间者【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

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翻译: ⑵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翻译: 【小题4】【甲】【乙】两段文字中所谈到的“义”,含义是否相同,为什么?

2.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甲】楚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乙】北人①生而不识菱者,仕②于南方。席上啖菱③,并④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⑤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⑥地不有!”

【注释】①北人:北方人;②仕:做官;③菱:即“菱角”,水生植物,可食。④并:连同;⑤以:用来⑥何:哪里

【小题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1)遽契其舟()(2)不亦惑乎()(3)项为之强()(4)席上啖菱()

【小题2】选出句中 “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A.其剑自舟中坠于水B.其人自护其短C.常蹲其身D.自度其足【小题3】翻译句子:

①是吾剑之所从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北土亦有此物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我们可以从甲乙两文中分别获得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作文。

要求:① 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②不得出现与试卷阅读短文相似的内容。③感情真挚,不得抄袭。④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第三篇:四川省广安市岳池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高2016级2017-2018学上期第三次月考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①在中国古代,衣服大多没有口袋,古人出行时‚包‛是不可或缺的。‚包‛最早并不叫‚包‛,而是叫‚佩囊‛。佩囊是古代使用最早、流行时间最久的包,像钥匙、印章、凭证、手巾一类必须随身带的东西,大都放在这种囊内。因为外出时多将其佩戴于腰间,故谓之‚佩囊‛。从文献记载来看,先秦时人们已有带包的习惯,即所谓‚佩囊之俗‛。古人的‚佩囊之俗‛推测起源于士兵配备的箭囊。佩囊实用方便,从先秦用到了明清,虽然名称和款式多有变化,但人们都少不了佩囊。古代的包也有大小之别,汉代学者毛亨称‚小曰橐,大曰囊‛;制作材料也不一样,有皮包和布包之分。

②汉朝时,佩囊被称为‚縢囊‛。縢囊是一种小包。汉代也出现了一种叫‚绶囊‛的方形包,皇帝常常用之赏赐臣僚,有绶囊的人自然是有官爵之人,所以,‚包‛成了身份象征。绶囊主要用于盛放印信一类的东西。因为‚包‛已与身份联系了起来,所以在图案、色彩上都有规定和讲究。绶囊最常用的图案是兽头,故称‚兽头鞶囊‛。兽头中又以虎头使用为多,因此又有‚虎头鞶囊‛之称。与绶囊同样能显示身份的包还有‚笏囊‛,也称‚笏袋‛。‚笏‛即笏板,是官场用的简易手写板。盛放笏板的包便是笏囊。与绶囊多用青色不同,高级笏囊多用紫色,古人称之为‚紫荷‛。紫荷是唐朝官场上的高级包。

③唐代时,最能显示身份的包是‚鱼袋‛。绶囊是装印信的,而鱼袋则是盛放符契这类‚身份证‛的。唐朝时,官员的身份证明制成鲤鱼形,故名‚鱼符‛。凡五品以上官吏穿章服时必须佩戴鱼符;中央和地方互动,也以鱼符为凭信。凡有鱼符者俱给鱼袋,使用时系佩于腰间,内盛鱼符。鱼符有金、银、铜等质地,以区别地位;鱼袋也通过金、银装饰来分辨高低。宋朝使用的‚鱼袋‛也有金鱼袋、银鱼袋之分,但仅是一个空包,鱼符被废用了,仅在这种包上绣上鱼纹,凡有资格穿紫红、绯红官服的高官均可用这种包。

④除笏囊、鱼袋外,古代官场、文人间还有一种包很流行,这就是用来盛放计算工具、文具一类的‚算袋‛。其实,‚算袋‛这种包很早就有,但汉代称‚书囊‛,也称‚书袋‛;宋朝称‚算袋‛为‚昭文袋‛,也称‚照袋‛、‚招文袋‛,民间则称其为‚刀笔囊‛,一直到明清都在使用。金代也使用算袋,但称为‚书袋‛。元明清时代,随着新物件的出现和使用,包的款式和功能也越来越丰富。如放钱放物的多用包‚褡裢‛、放烟丝的‚烟袋‛、盛放扇子的‚扇囊‛、盛放挂表的‚表帕‛、装饰价值更高的‚荷包‛等。其中‚褡裢‛为双层袋子,中间开口,两头放钱,使用时从中间对折,搭于臂膊上,故又称‚搭膊‛。因为搭膊多用来装钱,民间干脆呼之为‚钱袋子‛。因为‚袋‛与‚代‛谐音,常用之赠人,以讨‚代代有钱‛的口彩。摘编自《安阳晚报》2016年2月24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3分)A.古人出行时要随身携带一些东西,但是中国古人的衣服大多没有口袋,这些东西需要放在包里,所以包就显得非常重要。

B.古代使用最早、流行时间最久的包叫佩囊,因为外出时多将其佩戴于腰间而得名。佩囊简约时尚,人们出行都少不了它。

C.古代的佩囊因为朝代的不同,名称和款式也多有变化,如汉代有一种小的佩囊称为“縢囊”,唐代的“鱼袋”也是一种佩囊。

D.汉代的绶囊与縢囊有所不同,从形状上看绶囊是方形的包,皇帝常常将其赏赐给有官爵的人,所以它也成为身份的象征。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______(3分)

A.古人的“佩囊之俗”据推测可能起源于士兵配备的箭囊。从先秦到明清,佩囊之俗一直在延续,款式和功能也越来越丰富。

B.古代的包有大小之分,小的叫橐,大的叫囊;制作材料也有区别,有皮质的,也有布质的;在颜色上也有所差异,有青色的也有紫色的等。

C.在中国古代,绶囊、笏囊、鱼袋都有象征身份的作用,一般在图案、色彩、材料上也有讲究,如唐代的“虎头鞶囊”就是上面绣有虎头图案的绶囊。

D.古代官场、文人间有一种被称为“算袋”的包很流行,它主要用来盛放计算工具、文具等,这种包其实在汉代就有,宋明清也在使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3分)

A.笏板是官员上朝持的简易手板,而装笏板的袋子就是笏囊,高级笏囊多用紫色,古人称之为“紫荷”,紫荷就是唐朝官场上的高级包。

B.虽然宋朝也使用“鱼袋”,并且鱼袋也有金鱼袋、银鱼袋之分,但因为鱼符被废弃,所以鱼袋仅是一个空包,不再是身份的象征。

C.元明清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物件不断出现并被使用,包的款式和功能也越来越多,有了盛放扇子的扇囊和具有较高装饰价值的荷包等。

D.“褡裢”也称“搭膊”,因为它多用来装钱,在民间又被称为“钱袋子”,并且由于“袋”与“代”谐音,古人常用之赠人,以讨“代代有钱”的口彩。(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盯住刘大雄

王溱

卢浩被叫到领导办公室,进门便看到刘大雄。刘大雄是市纪委三处的头儿,这个处主要负责党风党纪。他们的办公室与卢浩所在的处门挨着门,是名副其实的部门邻居。平时没事,两个处的人还经常在走廊里聊聊天,说说笑话。

刘大雄一改过去见了面笑眯眯的模样,很严肃地对卢浩说:卢浩同志,根据举报,你和处里的有关人员在昨晚接受过下属单位的宴请,严重违反了八项规定,现在我们代表组织找你落实有关情况。

卢浩以为情况了解后,顶多写个检查,领导批评一番算完,没想到,一周后市纪委通知,给他和另外三名同去的党员,党内警告处分。

卢浩又气又窝囊,心里还有点不服气。刘大雄太那个了!这个平时看上去文绉绉的‚邻居‛同仁,在卢浩眼里一直是文弱书生的形象——细声慢语,喜欢书法,听说还得过大奖。许多人说,他不该干纪委,应该干宣传或者当教授。那意思除了赞美他知识渊博外,还有一层意思,就是书生心软,本不该在这下‚狠手‛的部门。现在看,他刘大雄绝不是‚省油的灯‛。人不可貌相啊!

想起那个不愿想的结果,卢浩心里就不舒服。受到同样处分的那三个同事也一天到晚嘀嘀咕咕,看脸色就知道,一肚子怨气。

这天,卢浩一看办公室加他正巧是那天去县里的四个人。同病相怜,四个人你一句我一句,说的全是自己如何‚冤枉‛。说着说着又提到刘大雄。因为喝了鲜榨果汁受到处分的小马说,真有意思,刘大雄就没有点‚出格‛的事?我就不信他们纪委的人就那么清廉?另一个同事说,受处理的滋味不好受,也该让他们自己尝尝。

盯住刘大雄。我们一起盯住,我不信他生活在真空中,只要他越雷池一步,我们就有话可说。卢浩望着屋里的人说,四对目光聚在一起,如同建立起了同盟。

卢浩他们分了工,一天一个人,下班后盯住刘大雄,不管走到哪里,也不管多晚。宁可牺牲休息时间,也要想方设法抓住刘大雄的把柄。好在都有私家车,方便。

轮了两遍班,小马有些沉不住气了,第二天上班时悄悄说,看来刘大雄这些人就是‚钢铁‛炼成的,不食人间烟火。另一个同事似乎也有同感,说他前晚黑着灯在办公室窝了大半天,刘大雄居然从晚上六点钟进了办公室,一直到九点多才离开,其间就上了一趟卫生间。

卢浩从心里有点佩服刘大雄了,换位对比,自己未必做得到。这天,晚上值班的同事急匆匆打来电话,说刘大雄下班没去食堂吃饭,直奔停车场,有一辆挂着像是公务车牌的面包车接上他走了。同事开着私家车正跟在车后面呢。

卢浩有些兴奋地搓着手,这回抓住了,看他怎么说。卢浩打车迅速向同事提供的酒店奔去。车到酒店刚停下,便有笑容可掬的小姐迎上来。先生是来参加慈善义捐活动的嘉宾吗?

卢浩愣了,一时竟没反应过来。

是捐赠活动,不是饭局啊!他把同事拉到黑影处说。那,刘大雄来做什么?他不是书法家协会的会员吗,来捐字的。慈善总会派车去接的。我刚才在登记处看到了,他捐了两幅条幅。

这一出戏演得真是让卢浩脸上无彩。

卢浩发现,刘大雄的工作似乎总是做不完。加班,成了正常工作,甚至周六周日都照旧来办公室。‚敌变我变‛,卢浩他们也随着刘大雄的规律调换策略。周六周日也来‚陪‛着。

开始,无所事事,玩个游戏,听个歌曲,后来觉得时间这么流失了可惜,便开始看书,写笔记,甚至做第二天工作计划。习惯成自然,不长时间,这‚盯梢‛工作变成了自觉工作。

下午卢浩开完会正要回办公室,在楼道遇上一位五十多岁的妇女,她跟卢浩打听,刘大雄处长在哪办公?妇女手里拿着一个大尼龙绸包,鼓鼓囊囊。卢浩脑子一下子飞速转起来。是不是来行贿的?

刘大雄大概没在办公室,出来送妇女的是徐副调研员,卢浩一听声音就知道是他。你以后千万别来送了,这土特产刘处长不会收的,我们也不会收。你丈夫有问题,是他的事。但孩子有病做手术需要钱,我们力所能及捐点是应该的。

事后卢浩打听到,刘大雄他们处理了一个基层干部,被移交司法机关判了刑,并罚了款。那个干部的孩子恰好重病需要巨额手术费。刘大雄和处里的人得知后,悄悄捐了一些钱。

知道事情的原委后,卢浩久久没说话,他眼前晃来晃去总是刘大雄的影子。那影子一会儿变小一会儿变大,最后慢慢地定格在脑海里,挥之不去。

年底到了,让卢浩想不到的是,他们处被提名先进处室。卢浩瞄了一眼隔壁办公室,心里五味杂陈。

这天轮到小马晚上‚值班‛,但突然接到家里电话,说亲戚要来,让下班回家团聚。卢处,能不能缓一天再盯?

不盯了,以后不再盯刘大雄了。卢浩若有所思地回答。那盯住谁? 盯住自己。(《光明日报》 2017年04月07日 14版,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3分)

A.小说以卢浩被叫到领导办公室开头,设置了一个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爆发点,抓住读者眼球,激发阅读兴趣。

B.小说善于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卢洁的脑海中总是浮现刘大雄的影子,折射出他对刘大雄的敬佩之情。

C.卢洁他们希望凭借盯住刘大雄来作为报复的手段,其实是他们走投无路时以牙还牙的无奈之举。

D.刘大雄经受住了卢洁他们的考验,不仅令人信服,还揭示出一个朴素而深刻的道理:身正不怕影子斜。

5.小说中的刘大雄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 6.小说以“盯住自己”结尾,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简要分析。(6分)

答: ______________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春节过后第一周,由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这一文化类综艺节目彻底火了。在微信上,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社等各大媒体账号,都在发布有关节目台前幕后的消息。在新浪微博上,‚中国诗词大会‛的话题阅读量超过了 1亿次。特别是在2月7日节目总决赛播出后,关注热度达到了顶峰,参与节目的众多选手,也都成为了新‚正能量网红‛的代表。

人们关注‚中国诗词大会‛,是因为内心对于精神雨露的渴求,而传统文化正是精神雨露的源头活水。诗词大都比较凝练,琅琅上口。阅读诗词,人们享受着语言美感带来的欢愉,同时也能感知诗词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这大大拓展了人们的生活视野。阅读诗词,体悟诗词作者的心境,跟他们进行心灵对话,有助于提升人们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学习像诗词作者一样去感受和思考生活。

人们关注‚中国诗词大会‛,还因为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较快,每天八小时上班,满负荷运转,单调乏味的生活让人感觉压抑,而读诗可以暂时疏解内心的阴郁。‚中国诗词大会‛以引人入胜的形式吸引人们亲近诗词,从诗词之美中获取生活的诗意。

生活需要诗意,但诗意并不自然而然地存在。一个人只有徜徉于诗词、发现诗意,才能在与诗词相会的过程中提升文化素养,让心灵空间更饱满。生活不只是柴米油盐,还有诗和远方。

(摘编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有删改)

材料二

近日,中青在线记者专访了诗词大会的主创团队。央视科教频道总监阚兆江说:‚诗词是情感的抒发,节目集中展现了中华诗词文化的魅力,引发了广大观众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也坚定了国人的文化自信。‘百人团’成员最小的 7岁,武亦姝16岁,陈更20多岁,看到他们那么年轻,就觉得中华文化后继有人。‛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无数次被用来形容诗词大会选手的一句话。‚中国诗词大会‛总导演颜芳回忆,第二季总冠军、上海复旦附中的学生武亦姝,无论是在地方选拔还是在现场比赛中,都特别淡定。‚她得冠军的那一刻,我们想把摄像机推上去给个表情特写,结果发现没必要,她脸上特别平静。‛

也许,传统诗词已经离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些遥远,而诗词大会正在拉近这个距离。阚兆江透露,其实诗词大会的题库内容 85%以上来自中小学课本,所以对观众而言有一种‚熟悉的陌生感‛。

‚我们不是文人雅士的沙龙,得让人看得懂,从大家熟悉的诗词名篇切入,可以拉近和观众的距离。‛阚兆江说,‚每一道题不仅是题目,还是话题的开启,让诗词和古今生活有一种联系。我们不是要做一场考试,而是想通过诗词陶冶人们的情操,滋养人们的心灵。‛

所以,诗词大会的题目都颇‚接地气‛。比如,把‚减肥‛与‚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联系,把‚化妆‛与‚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联系,‚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对应的则是‚购房‛——都是当下年轻人关心的话题。

诗词对这些年轻人来说,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颜芳说:‚其实诗词的功能至今没有失去,写诗就跟发朋友圈一样,都是情感的表达,很有趣,也很时尚。‛

诗词大会落幕,而青年一代的诗意生活方兴未艾。(摘编自《中国青年报》记者蒋肖斌)

材料三

诗词综艺火爆,最近令朋友圈和各种群话风突变,忽如一夜春风来,答题对诗、玩‚飞花令‛蔚然成风。众声喧哗之下,舆论也出现了反弹,如‚从诗词大会生出学霸情结是一种不堪‛‚诗词大会说白了还是一场电视秀‛等。

16岁的上海女生武亦姝获胜,成了风靡网络的古典风少女偶像,与新媒体喧嚣传播形成对照的是,女孩淡定拒绝了媒体采访。江苏省盐城中学语文老师刘百生告诉记者,‚会背古诗的孩子成了古代才女的代名词,成了令人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但热潮总是令人警惕,这不代表咱们的诗词教育很成功,反而说明国民整体古诗词修养很缺。爱好古诗词在当下还是颇为小众。‛ 在节目中,九宫格、干扰项、抢答等定输赢的方式,也让教育界人士嗅出了‚应试‛味道。也有选手靠‚蒙‛答对题目,在一些老师看来,这就是当下应试教育最厉害的地方,以答题技巧制胜,这个节目俨然一场标准化考试。

‚应试思维‛是始终令教育界人士矛盾的纠结点。‚应试思维‛模式导致古诗词多被视为‚语言材料‛,学生们只是机械记忆与练习,记知识点多过传播文化,背离其作为‚文学‛和‚文化‛的本质。

近年来,被誉为‚综艺清流‛的‚百家讲坛‛、汉字听写大会、成语大会等文化盛会风靡一时,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淡漠似乎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人们追捧这些文化盛会的原因,在于人们对中国文化中最精致的文字有一种膜拜的心理,即使如今浸淫于网络语汇,仍心向往之。这也是现在的家长在孩子三四岁时就令其背古诗的原因。可惜,孩子的精神生活最终仍被奥数和考级等占据,缺失了‚诗和远方‛。借古诗词学霸爆红的契机,教育界人士期待能在全社会的努力下,改善古诗词教育的整体氛围,以减少孩子的背书之苦,让孩子带着热爱,去惬意感受和品味古诗词之美。

当喧嚣的现代社会与传统文化有了一次次美丽的‚邂逅‛,中华文化基因逐渐苏醒,这危机中的微曦,则弥足珍贵。(摘编自《扬子晚报》记者张楠)

7.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______(3分)

A.材料一侧重阐述“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国的原因。材料二侧重阐述“中国诗词大会”的内容和意义。

B.材料二和材料三都选取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冠军武亦妹的例子,旨在说明“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道理。

C.三则材料都不注重对新闻事实的详细报道,而重在阐述对诗词综艺节目火爆现象的看法,以引发人们的思考。

D.三则材料都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问题,而且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都抱以乐观的态度。

8.下列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最合理的两项是______(5分)

A.对于同一综艺现象的报道,三家媒体的信息传播的接收者不同,报道的侧重点也不一样,比如《中国青年报》就突出强调了青年一代与诗词的关系。

B.三则材料都谈到了“中国诗词大会”的影响,相比较而言,第一、第三则材料的观点更能代表观众们对“中国诗词大会”的普遍看法。

C.三则材料虽然来源不尽相同,有报纸,也有新闻网站,但都及时捕捉到了社会热点,体现了新闻讲求时效性的特点。

D.三则材料除了具有新闻客观性的特点之外,还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如三则材料中后一段的语言,增强了新闻的感染力。

E.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中国诗词大会”在丁酉新春爆红的现象,都充分肯定了这档综艺节目所带来的积极的社会影响。

9.“中国诗词大会”这一综艺节目产生了哪些积极的影响?请综合以上材料进行概括。(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40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张珪字公端,弘范之子也。少能挽强命中,尝从其父出林中,有虎,珪抽矢直前,虎人立,洞其喉,一军尽欢。至元十六年.珪年十六,摄管军万户;十七年,真拜昭勇大将军、管军万户,佩其父虎符,治所统军,镇建康。未几,弘范卒,丧毕,世祖召见,亲抚之。奏..曰:‚臣年幼,军事重,聂祯者,从臣父、祖,久历行阵,幸以副臣。‛帝叹曰:‚求老成自副,常儿不知出此。‛厚赐而遣之,遍及其从者。十九年,宣、徽群盗起,行省檄珪讨之,.士卒数为贼所败,卒有杀民家豕而并伤其主者,珪曰:‚此军之所以败也。‛斩其卒,悉平诸盗。二十九年,入朝,命为枢密副使。太傅月儿鲁那演言:‚珪尚少,姑试以佥书,果可大..用,请俟他日。‛帝曰:‚不然,是家为国灭金、灭宋,尽死力者三世矣,而可吝此耶!‛拜镇国上将军、江淮行枢密副使。大德三年,遣使巡行天下,珪使川、陕,问民疾苦,赈恤孤贫,罢冗官,黜贪吏。还,迁浙西肃政廉访使,劾罢郡长史以下三十余人,府吏胥徒数百,征赃巨万计。珪得盐司奸利事将发之事干行省有内不自安者欲以危法中珪赂遗近臣妄言珪有厌胜事且沮盐法帝遣官杂治之。得行省大小吏及盐官欺罔状,皆伏罪。劾大官不法者,不报;并及近侍之荧惑者,又不报。遂谢病归。泰定三年,上遣使召珪,珪至,帝曰:‚卿来时,民间如何?‛对曰:‚臣乡里也,民饥甚。朝廷虽赈以金帛,惠未及者十五六,惟陛下念之。‛帝恻然,敕有司毕赈之。未几,起珪商议中书省事,四年十二月薨。

...(节选自《元史·张珪传》)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珪得盐司/奸利事将发之/事干行省有内/不自安者/欲以危法中珪/赂遗近臣/妄言珪有厌胜事/且沮盐法

B.珪得盐司/奸利事将发之/事干行省有内/不自安者欲以危法/中珪赂遗近臣/妄言珪有厌胜事/且沮盐法

C珪得盐司奸利事/将发之事/干行省有内/不自安者欲以危法中珪/赂遗近臣/妄言珪有厌胜事/且沮盐法

D.珪得盐司奸利事/将发之/事干行省/有内不自安者/欲以危法中珪/赂遗近臣/妄言珪有厌胜事/且沮盐法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虎符是中国古代金属制的虎形调兵凭证,其背面刻有铭文,是一个整体,调兵时需要携带虎符才能掌握军政大权。

B.檄文是古代用于征召、晓谕的政府公告或声讨、揭发罪行等的文书。现在也指战斗性强的批判,声讨文章。

C.太傅为辅弼国君之官,作为重臣参与朝政,掌管全国的军政大权。历代多有延置,或常设或虚职。

D.中书省除为决策机构外,还直接管辖首都大都附近的腹里地区。在腹里地区以外,在全国各地设置有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张珪勇猛过人,年少有为。他善于拉硬弓射猛箭,在树林中遇到老虎,毫不畏惧,一箭射中老虎咽喉;十七岁时就统领军队,镇守建康。

B.张珪尽忠朝廷,受到皇帝宠爱。他父亲去世,皇帝召见并抚慰;太傅认为他年少,不宜马上重用,皇帝还是授予他重要职位。

C.张珪为人正直,嫉恶如仇。担任浙西肃政廉访使时,他多次弹劾有不法行为的官员,奏事进言均得到采纳,奸人怨恨,相互串通诬陷他。

D.张珪尽心国事,关注民生。他斩杀侵夺百姓财物、伤及百姓生命的士兵,平定了盗贼;把途中遇到百姓饥荒的情况如实奏报皇帝。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珪使川、陕,问民疾苦,赈恤孤贫,罢冗官,黜贪吏。(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朝廷虽赈以金帛,惠未及者十五六,惟陛下念之。(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明词,完成14~15题。

被檄夜赴邓州幕府

元好问

:幕府文书鸟羽轻,敝裘赢马月三更。未能免俗私自笑,岂不怀归①官有程。十里陂塘春鸭闹,一川桑柘晚烟平。此生只合田间老,谁遣春官②识姓名?

注:①“岂不怀归”出自<诗经•小雅•出车》②春官:指礼部,礼部掌管人才推荐、选拔、考试诸事。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句中“鸟羽轻”是指诗人把插有鸟羽的征召文书看得很轻,表现其不在意。B.“敝裘赢马月三更”,紧承首句,“月三更”更是扣紧题目中的“夜赴”,写出了诗人连夜赶路的情景。

C.“未能免俗私自笑”,通过细节描写,传神地写出诗人被官府征召后不可抑制的满足与喜悦之态。

D.第二联中“官有程”三字,直接点明官府征召有期限要求,诗人接到文书后,不得不日夜兼程,向邓州进发。

E.本诗采用了虚实相生、用典等表现手法,收到了言简意丰、耐人寻思的艺术效果。15.本诗流露出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1)《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2)白居易《琵琶行》中体现了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始皇派遣大将军蒙恬北逐匈奴获得胜利,使得匈奴长时间不敢南下进攻中原,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是对此事件效果的概括。(4)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作比喻,含蓄地回答了梁惠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也”的疑问。

(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

表达题

语言文字运用(14分)

17.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词语的使用,全都错误的一项是()(3分)

①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各个方面有所改良,但贪污腐败仍 不绝如缕,我党的反腐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

②道德约束力在下降,不同社会群体的文明程度也不会相差许多。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批评,只能是 五十步笑百步。

③经验告诉我们:单凭 暴虎冯河之勇,通常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④2016年奥运会女足比赛亚洲区预选赛展开最后一轮的争夺,中国女足姑娘们在赛场上的出色表现让无数中国球迷欢欣鼓舞,甚至 司马青衫。

⑤马云在‚美国中小企业论坛‛上的演讲,以‚移动端上的国家‛定义中国,让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的欧美国家 高山仰止。

⑥虽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可是当老子的这么给力,儿子王思聪能否 青出于蓝的确未可知。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传统媒体应该打开自己的视野,把眼光投向广阔空间,在产业融合中融合资源、利用资源、开放资源,形成新的社会功能。

B.具有中国铁路“纯正基因”的亚吉铁路,正在成为中非基础设施建设为契机深化产能合作,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典范。

C.“双十一”这个“人造”出来的节日已然成为了网购者的狂欢节,作为中国网络销售业的奇迹,它已成为中国网络购物崛起的明证。

D.根据最新的尼泊尔政府草案显示,年龄在18岁以下或者75岁以上的人士将失去攀登珠峰的资格。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均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

①令尊鹤发童颜,精神矍铄,真令人钦敬。

②我们荣幸地莅临母校参加校庆活动,真是感慨万千。

③听说贵公司在经营方面存在困难,如您们需要帮助,我们将鼎力相助,不遗余力。④听说舍弟刚刚获得了新概念作文大赛的一等奖,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成就,了不得!⑤老王高兴地说:“太好了,明天我一定在寒舍恭候各位。⑥您的发言很精彩,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C.②③⑤ D.①⑤⑥ A.①②④ B.③④⑥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周国平建议,好学生应具备两种能力。

,善于从学习本身获得莫大快乐。二是自主学习的能力,②

。这是对学校教育的期望,应该使学生第一爱上学习,做知识的追随者,第二学会学习,③

。相反,如果是学生成了知识的仇人兼仆人,则是教育的最大失败。

四、写作(60分)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只蚂蚁想往玻璃墙上爬,可一次次都失败掉了下来,可它依然执著地往上爬。一个人看到后,感慨地说:‚多伟大的蚂蚁,失败了毫不妥协,继续向目标前进。‛另一个人看到后也感叹地说:‚多么可怜的蚂蚁,太盲目了,假如它改变一下方式也许很快就到达目的地。‛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不要套作,不得抄袭。高2016级2017-2018学上期第三次月考

语文参考答案

1.(3分)答案B。“佩囊简约时尚”说法错误,原文第一段是“佩囊实用方便”。故选B。

2.(3分)答案C。“唐代的„虎头鞶囊‟”错误,从文章第二段,“虎头鞶囊”是汉朝出现的。故选C。

3.(3分)答案B。“不再是身份的象征”错误,原文第四段中说“凡有资格穿紫红、绯红官服的高官均可用这种包”,可见宋朝的鱼袋还可象征身份。故选B。4.(3分)答案C。“他们走投无路”夸大其词,卢浩他们只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并没有走投无路。5.(5分)参考答案:

刘大雄是一个廉洁奉公、爱岗敬业、富有爱心、外柔内刚的党的领导干部。①廉洁奉公,严以自律。无论在八小时之内还是八小时之外,都严格要求自己;即使帮助他人,也不肯接受回报的礼物。

②爱岗敬业,工作勤勉。加班是常态,且毫无怨言。

③富有爱心,乐于奉献。积极参与慈善募捐活动;组织大家为获刑干部患重病的孩子捐款。

④外柔内刚,坚持原则。平时与同事友好相处,处理违纪问题则坚持原则不徇私情。

6.(6分)参考答案:

①(从塑造人物的角度)既写出了“卢浩”的思想转化,又烘托“刘大雄”的品德感召力。

②(从情节发展的角度)与小说题目以及主体内容形成反差,使情节形成波澜,产生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表达效果。

③(从揭示主题的角度)揭示小说主题,告诉人们,“盯住自己”,严以自律,才是党员干部的根本。

④(从读者反响的角度)戛然而止的结尾,给读者留出想象的空间和回味的余地。答案: 7.(3分)D。解析:A项中材料二从主创者的角度侧重阐述举办“中国诗词大会”的意义和初衷。B项中材料三选取武亦姝的例子并不是为了“说明‘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道理”,而是为了引发人们对诗词教育乃至如何传承传统文化的理性思考。C项中“三则材料„„重在阐述对诗词综艺节目火爆现象的看法”理解有误,材料二是从主创者的角度侧重阐述举办“中国诗词大会”的意义和初衷。8.(5分)C和D。

解析:A项“三家媒体的信息传播的接收者不同”理解不准确,三家媒体的信息传播的接收者有交叉;B项“第一、第三则材料的观点更能代表观众们对‘中国诗词大会’的普遍看法”理解有误,第三则材料是部分教育界人士的观点,不一定能代表观众们的普遍看法。E项“都充分肯定了这档综艺节目所带来的积极的社会影响”说法绝对,材料三的看法有所保留; 9.(5分)参考答案:

①带领人们重温经典,提升生活品位,在单调乏味的生活中发现诗意和远方; ②拉近诗词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吸引人们爱上古诗词,有助于古诗词的普及; ③这一节目的爆红,引发人们对诗词教育乃至如何传承传统文化的理性思考; ④诗词文化的魅力,引发人们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催生国人的文化自豪感。17.(3分)答案B。

①“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不合所给语境。

②“五十步笑百步”,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或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讥笑别人,合乎语境。

③”暴虎冯河”:空手打老虎,徒步过河,比喻有勇无谋,不合语境。④“司马青衫”,司马的衣衫为泪水所湿。形容极度悲伤,不合语境。⑤“高山仰止”,比喻对高尚品德的仰慕。应用“骨鲠在喉”。⑥“青出于蓝”,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合乎语境。故选B。

18.(3分)答案C。

A项,语序不当,应当是“开放资源、利用资源、融合资源”; B项,成分残缺,缺少介词,应在“中非”后加“以”;

D项,句式杂糅,可改为“根据最新的尼泊尔政府草案”或者“最新的尼泊尔政府草案显示”。19.(3分)选B。

①“令尊”称对方父亲的敬辞,使用正确。

② “莅临”是“来到,来临,光临”,书面语、敬语,多用于长辈、上级及贵宾的光临,以示主人对客人的敬意,应改为“来到”;

③“鼎力相助”是敬辞,用于请别人帮助自己时的用语,应改为“大力相助”; ④“舍弟”是谦辞,在人前用来称对自己的弟弟,应改为“令弟”或“贤弟”; ⑤“寒舍”是谦辞,用于对自己的家,“寒”有寒碜的意思,表示自己的家很寒酸,意在表明对来人的一种尊敬,使用正确;

⑥“抛砖引玉”是自谦之词,其意是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这里使用有误。

20.(5分)①一是快乐学习的能力,②善于自己安排自己的学习。③做知识的主人。

21.(5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六大素养。文化基础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两大素养;自主发展表现为学会学习、健康生活两大素养;社会参与表现为责任担当、实践创新两大素养。

第四篇: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苏教版)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合调研测试试题

高 二 语 文

(时间:150分钟;分值:160分)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考试号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题目的横线上。考试结束后,请交回答题卡。

一,语言文字运用、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15分)

1、下列四组词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栏楯(xǔn)

茭(jiāo)白

衍(yǎn)生物

棨(qǐ)戟遥临 ....B.缂(kè)丝

婆娑(suō)

框(kuàng)架图

长歌当(dāng)哭 ....C.萌蘖(niè)

修葺(qì)

宿舂(chūn)粮

期(jī)功强近....D.攒(cuán)射

谂(shěn)知

抟(tuán)扶摇

门衰祚(zuò)薄 ....

2、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准确的一项是:()...①元旦假期过后,十几名高二年级的学生聚集到校长室门口,______学校元旦美食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②当地时间11月5日,叙利亚东部代尔祖尔市发生了______的汽车炸弹袭击案,约40名平民死亡,另有多人受伤。

③随着政府机构改革进行,一些职能丧失或者明显________的政府部门将被撤销。A.反映

骇人听闻

退化

B.反映

耸人听闻

蜕化 C.反应

骇人听闻

蜕化

D.反应

耸人听闻

退化

3、下列四句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自然学者们把变异的唯一可能的原因常常归之于如气候、食物等等外界条件,从某一狭隘的意义上说,这是正确的。

B.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当天,全国有近10万多名监考、巡考和考务工作人员为考生提供考试服务。

C.“三改一拆”、“五水共治”非有恒心不能抓到底,我们要有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再接再厉,再干五年,拆出一片新天地,治出一番新气象。

D.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2015中国职工养老储备指数大中城市报告》显示,国有企业养老储备总指数最高,民营企业最低。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8

A.《滕王阁序》作者是王勃,初唐诗人,与杨炯、陈子昂、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B.归有光,明代散文家,崇尚唐宋散文,其散文风格朴实,感情真挚,是明代“唐宋派”代表作家,与唐顺之、王慎中并称为“嘉靖三大家”。

C.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该书由12本纪、30世家、70列传、8书、10表、组成。《报任安书》即选自其中的“书”部分。

D.《西厢记》又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是我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杰作,对后世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戏剧创作有很大的影响,作者是“元曲四大家”之一的王实甫。

5、下列关于《三国演义》与《欧也妮·葛朗台》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欧也妮·葛朗台》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巴尔扎克创作的长篇小说,收录于《人间喜剧》。

B.《三国演义》中,鲁肃“巧设连环计”,表面上是为解决曹军不习水战晕船的难题,实际上是为孙刘联军火烧曹军战船作准备。

C.赵云(子龙)为了保护刘备二位夫人与阿斗,过五关斩六将,冒尽风险。刘备感动之下,把阿斗扔到地上,说“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

D.《三国演义》中写诸葛亮出山时,先写司马徽推荐,后写徐庶再荐,之后用刘备三顾茅庐等情节来铺垫请出诸葛亮。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文后6-9题。

见村楼记

归有光

昆山治城之隍①,或云即古娄江,然娄江已湮,以隍为江,未必然也。吴淞江自太湖西来,.北向,若将趋入县城,未二十里,若抱若折,遂东南入于海。江之将南折也,背折而为新洋江。.新洋江东数里,有地名罗巷村,亡友李中丞先世居于此,因自号为罗村云。

中丞游宦二十余年,幼子延实,产于江右南昌之官廨。其后,每迁官辄随,历东兖、汴、楚之境,自岱岳、嵩山、匡庐、衡山、潇湘、洞庭之渚,延实无不识也。独于罗巷村者,生平犹昧.之。中丞既谢世,延实卜居县城之东南门内金潼港。有楼翼然出于城闉之上,前俯隍水,遥望三.面,皆吴淞江之野,塘浦纵横,田塍如画,而村墟远近映带,延实日焚香洒扫读书其中,而名其楼日见村。

余间过之,延实为具饭。念昔与中丞游,时时至其故宅所谓南楼者,相与饮酒论文,忽忽二..纪,不意遂已隔世。今独对其幼子饭,悲怆者久之。城外有桥,余常与中丞出郭,造故人方思曾,..时其不在,相与凭槛,常至暮,怅然而返。今两人者皆亡,而延实之楼,即方氏之故庐,余能无

/ 8

感乎!中丞自幼携策入城,往来省墓及岁时出郊嬉游,经行术径,皆可指也。孔子少不知父葬处,有挽父②之母知而告之,余可以为挽父之母乎?

延实既能不忘其先人,依然水木之思,肃然桑梓之怀,怆然霜露之感矣。自古大臣子孙蚤孤而自树者,史传中多其人,延实在勉之而已。

【注】①隍:没有水的护城壕。有水称池,无水称隍。②挽父:人名,孔子不知父葬何处,是陬邑人挽父的母亲相告后,才将母亲灵柩送往防山合葬。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然娄江已湮

湮:堵塞。.B.生平犹昧之

昧:不清楚。.C.延实卜居县城之东南门内金潼港

卜:料想,打算 .D.造故人方思曾

造:拜访 .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江之将南折也

先妣抚之甚厚 ..B.延实为具饭

难为俗人言也 ..C.时时至其故宅所谓南楼者

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D.余常与中丞出郭

与蝼蚁何以异 ..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以简洁而不乏生动的文字写见村楼的环境、来历,叙写中寓含着作者深切的故人之思。

B.本文在回忆时注重细节,捕捉了日常平凡的生活画面,似不经意的文字描写营造出一种令人回味的意境。

C.作者以长辈身份为楼题记,追述往事,缅怀故友,以孔子及能“自树”的大臣子孙为例,勉励后辈发愤努力。

D.本文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且能将其自然融为一体,不留斧凿之痕。

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自古大臣子孙蚤孤而自树者,史传中多其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简要概括李中丞的性格特点(2分)

/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1、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文后三题。

夏日三首(其一)

张耒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樵渔过此生。

(1)请赏析第三联中“邀”、“纳”二字的妙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具体说明这首诗是如何表现环境的“清”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分析这首诗所表达的诗人的情感。(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庄子《逍遥游》)(2)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后乃今将图南。(庄子《逍遥游》)

(5)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报任安书》)(6)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7)___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8)欲以_________________,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报任安书》)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

横八字巷的人们

/ 8

黄蓓佳

①奈保尔在《米格尔街》中写道:生活如此绝望,每个人却都兴高采烈地活着。横八字巷里的人们也是。他们生活在那个荒凉又贫瘠的年代,随波逐流地游荡在这个世界上,生命中从来没有“希望”这个奢华的词语,却也竭尽所能把自己的日子过出了动静。

②横八字巷长仅有50 米,窄到至多二人并行,还得是两个瘦子。巷子阴暗潮湿,青苔漫地,碎砖嵯峨。外婆家就在横八字巷里。

③外婆家曾是小城里的富裕家族,可惜好景不长,外公50岁上染病离世,儿女们一个接一个夭折,亲戚们觊觎外公的遗产,之后是日本人来了……可怜我的孤寡外婆,半个世纪风雨飘摇,拐着一双半大的“解放脚”,养大了我母亲,顺带养大了小叔子遗下的孤女,还为她寡苦的妯娌和小叔子送了终。外婆最后落下横八字巷里一套宽敞院落,以为能终老在此,谁料“文革”中被扫地出门,带着我和弟弟蜗居在曾是门房的两间小屋。

④家中斑驳潮湿的墙壁,墙缝里手一抠便簌簌掉落的石灰,梅雨天满天井的积水,睡一觉起来鞋子里的粘粘虫,冬天屋顶瓦楞上瑟瑟抖缩的草,屋檐下细溜溜的晶莹剔透的冰凌,满脚满手的冻疮……

⑤即便如此,春节时父母回家,家里必定要晒腊肉灌香肠,做馒头蒸米糕,自制花生糖芝麻糖。清明摊一锅杨柳叶子油香饼。端午包粽子,熏艾草。中秋吃月饼。重阳买一块枣泥糕。立冬要吃汤圆。腊八肯定煮腊八粥。此外,春天要吃杨梅,夏天用井水冰西瓜,秋天菱角上市,冬天萝卜赛梨。一个季节有一个季节的新鲜,一样下市了,另一样再上桌,有板有眼,纹丝不乱。那些日子虽然清贫寒酸,我们却过得一丝不苟,庄严排场。

⑥我有个四叔公,膝下无子,解放后摆小人书摊为生。“文革”开始,书摊不让摆了,靠一点微薄积蓄过日子;母亲隔三差五给他们十块八块钱。叔公家也住横八字巷,春节去拜年,两位老人穿戴得格格正正,裤缝都用搪瓷缸子盛了热水熨得笔挺。桌上一碟糕一碟糖是再也少不了的,甭管是不是做个样子。

⑦邻居的一个姐姐会踩缝纫机,买块花布就能裁剪出各种合体衣服。有一回她用立体裁剪法帮我做了两条花短裤,我左看右看,惊叹世界上有这等聪明之人!我恨自己不及她十分之一的心灵手巧。

⑧横八字巷头上,高门楼儿里,黑漆大门偶尔打开,走出来一位斜眼的退休私塾老先生。他年轻时教过我母亲,因为这层关系,他在巷子里惟一走动的就是我们家。他是头一个欣赏我的人,大概在那个年代,我是个比较少见的喜欢看书写字的女孩子吧。他总是在有太阳的日子里出门,拄着拐杖,踱进我家小院,靠壁坐下,跟外婆聊几句,再询问我几句。他有一张十分自负的沧桑的脸,还有斜视的眼睛——看起来望向别处,实际上却是紧盯住我,这让我觉得像是被别人偷窥,心里一阵阵发紧。

/ 8

⑨还有位麻脸老太太,是外婆的好朋友,她有一双粽子大的小脚,真正的三寸金莲。老太太和外婆有一桩共同爱好:看戏。像什么越剧、锡剧、扬剧、沪剧、京剧,不挑不拣,来者不拒。《珍珠塔》《打金枝》《西厢记》《白蛇传》这些传统剧目,她俩讲起来头头是道,余味悠长。

⑩六七十年代横八字巷的往事,没有多少让人兴奋的瞬间,是我那些兴高采烈的长辈和伙伴们,他们喜笑怒骂皆成趣味的家常琐事,让我的童年记忆五彩缤纷。成年后,走过很多国家,结识过很多人,能够让我刻骨铭心的,深夜想起来心里发紧发疼的,真是没有,实实在在都是过眼云烟。

(原载《新华日报》,有删改)

13、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赏析第④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特色。(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请分析第⑤段中“庄严排场”的含义。(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联系全文,探究横八字巷的往事让“我”“刻骨铭心”的原因。(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19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的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了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

/ 8

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可见,明代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

(摘编自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

17、请简要分析第一段的论述思路。(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简要概括青花瓷成为世界时尚的过程。(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青花瓷让我们对明代有了哪些认识?(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70分)

/ 8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有人说,生活就是诗和远方,能走多远走多远。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自选文体;④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 8

1、D

A栏楯(shǔn)

B长歌当(dàng)哭

C宿舂(chōng)粮

2、A

“反映”指把情况、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还可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而“反应”指由外来刺激引起的某种活动或回应,引申为事情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等。②句是指学生把情况、意见等告诉校长,该用“反映”。

“耸人听闻”指故意说夸大的话或捏造事实,使人震惊。本语境说的是真实的事,该用“骇人听闻”。

“退化”指生物体在进化过程中,某一部分器官变小,构造简化,功能减弱甚至完全消失;也泛指事物由优变劣,由好变坏。“蜕化”指虫类脱皮,引申为事物脱胎演化,也比喻腐化堕落。句③说的是某些政府部门的职能减弱,该用“退化”。

3、C

A.语序不当,“常常”应在“把”前。

B.“近”与“多”自相矛盾。

D项,句式杂糅,应删去“根据”。

4、B

A.陈子昂错,应为卢照邻

C.《报任安书》是一篇独立的书信,与《史记》中的“书”无关。D.“元曲四大家”没有王实甫

5、A

B.“鲁肃”应为“庞统” C.“过五关斩六将”错,是关羽 D.徐庶和司马徽的位置应对调。

6、C

C项“延实卜居县城之东南门内金潼港”,前面说“独于罗巷村者,生平犹昧之。中丞既谢世”,此处如把“卜”解释为“料想、打算”就与语境不合,因为这是具体行为,并不是“打算”,此处“卜”应为“选择(处所)”之意

7、D

A项,第一个“之”,主谓之间,取独;第二个“之”,代词,她。B项,第一个“为”,替;第二个“为”,对。C项,第一个“者”,定后标志;第二个“者”,……的原因。D项两个“与”都是介词,和。

8、C

C项,“以孔子为例,勉励后辈发愤努力”错。文章第三段说“孔子少不知父葬处,有挽父之母知而告之,余可以为挽 父之母乎”,意思是“孔子年少的时候不知道父亲被埋葬的地方,陬邑人挽父的母亲知道后告诉了他我可以做挽父的母亲吗”。

9、(1)(4分)从古到今大臣的子孙年少丧父却能够自强不息、有年建树的,史书占有很多这样的人。

(2)(4分)我长久生病卧床没有寄托,就让人再次修整南阁子,它的规制格局与之前稍有不同。

10、(2分)意趣高雅、重视友情

11、(1)(4分)“邀”字是拟人手法,把月光写得很有情味,晃动的月影好像是疏帘请来的一样; “纳”字展开想象,化虚为实,溪声好像可以用虚枕装起来一样。(手法1分,分析1分。共4分)

/ 8

(2)幼雀雏燕在檐前飞舞,反衬村居环境的清幽(1分);蝴蝶飞舞,蜘蛛织网,反衬白天的清静(1分);

风吹帘动,溪声嘈嘈,反衬夜晚的清静(1分)。答对两点即可。

(3)(4分)诗人对月影、溪声的喜爱之情;(1分)清闲(清净、安宁)的心境;(1分)归隐村野、终老乡间的愿望;(1分)抒发诗人淡泊名利、归隐田园的情怀。(1分)

12、(1)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2)茕茕独立(3)齐彭殇为妄作

(4)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5)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6)淡烟暮霭相遮蔽(7)落霞与孤鹜齐飞(8)究天人之际

13、(4分)①内容上,指出那个时代横八字巷人们生活贫穷却努力把日子过出动静的特点;②结构上,领起下文对横八字巷往事的叙写。

(每点2分)

14、选取典型景物(1分),运用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注重细节描写(1分),写出了横八字巷阴冷潮湿、萧条破败的特点(1分),表现了横八字巷人们生活的贫困艰难(1分);运用叠词,富有音韵美(1分)。

15、(4分)①生活态度:不苟且,不绝望;②生活方式:有板有眼,恪守传统。

(每点2分)

16、(6分)①那些充满趣味的家常琐事,使我童年的记忆色彩缤纷;②人与人之间互帮互助,让我感受到了人情的温暖;③人们在清贫中一丝不苟的生活态度,让我体悟到了生命的尊严;④人们在艰难中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17、(6分)首先,提出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是否仅是历史偶然的问题;接着依据历史事实从正反两方面分析问题;最后得出结论并指出中外交往的重要作用。(评分标准,每点2分,每点中实际各含两小点,具体见参考答案中提示。)

18、(6分)•郑和下西洋推动了瓷器生产、销售、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带来了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ƒ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风格相融合,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走向世界,成为世界时尚。(评分标准,每点2分。可从商业化、民窑崛起、风格变化三个角度评判。)

19、(6分)•明初文化具有兼容性。‚明代中国通过与海外交流走向开放和进步,青花瓷对明代的世界影响起了重要作用。ƒ明代是中国陶瓷史上的重要转折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期。

(评分标准:每点2分。)20、作文(略)

/ 8

第五篇:黑龙江省佳木斯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试卷

黑龙江省佳木斯一中高二上学期

宽恕。”

4.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涌现浅斟低唱坐落枉费心机 B.慑服既往不究聒噪优柔寡断 C.传诵精兵简政皈依仗义执言 D.雷同郑重其事耗费委曲求全

5.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句子是()

A.这一幅因为长期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的壁画,已是轮廓模糊、色彩黯淡,抢救性的修复刻不容缓。

B.师生将大量时间消耗在叠床架屋的语法分析上,是中学文言教学收效甚微的主要原因。C.命题、监考和阅卷等环节上的马马虎虎,使高中毕业会考早已背离了提出这种考试形式时将其作为水平性测试以缓解高考压力的初衷。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塞外不像“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更能激起游客们的兴致。

6.填入下列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茶峒河是酉水的一条支流,河水明澈如镜。当地的顽皮伢仔喜欢在这里撒尿,笑咧咧地夸口:“哈,老子一泡尿浇遍三省!”。还是“拉拉渡”,不用篙或桨,不过牵船的蔑缆换成了姆脚趾粗的钢索了。摆渡的还是个老人,也许是有的,一时半会儿不知跑到哪儿玩耍去了。①茶峒,以沈从文的著名小说《边城》以此为背景而闻名。②《边城》中描写的那个渡口还在,据说渡口恰是三省的交界点 ③渡口还在老地方,不过尖头的渡船变成方头的了

④当地人说,当年翠翠和她的爷爷就住在这儿的一间木屋里 ⑤只是不见翠翠和黄狗

A、②③⑤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②③④

7.在下句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我们初上船的时候,天色还未断黑,那漾漾的柔波是这样_________,委婉,使我们一面产生水阔天空之想,一面又_________着纸醉金迷之境了。

②今天的一晚,且默了_________的言说,且舒了_________的情怀,暂且学着,姑且学着我们平时认为在醉里梦里的他们的憨痴笑语。

A.安静憧憬侃侃恻隐 B.安静向往滔滔隐秘 C.恬静憧憬滔滔恻恻 D.恬静神往夸夸隐隐

8.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委屈委曲求全桃园世外桃源 B.付出入不敷出防范防范未然 C.人生人声鼎沸报复抱负远大 D.是非文过饰非启示寻人启事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9.填在下面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个句子是

仙人掌啊,_______________你果真是有情有爱、有血有肉的生灵吗?可是,你又为何脉脉含情不语呢?我在你的身旁,久久凝望着,思忖着„„ A.你果真是带着绿色的梦,在遥远的海涯安家吗? B.你果真是带着绿色的梦,在遥远的海涯安家了。C.你难道不是带着绿色的梦,在遥远的海涯安家吗? D.你难道是带着绿色的梦,在遥远的海涯安家吗?

10.下列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广州仲裁委员会是全国首批成立的仲裁机构之一,从1995年至今,仲裁员队伍已发展到400多人,由高级法官、知名律师、法学教授以及工商、财经等领域的专家组成。B.你可曾想到白发苍苍的老父老母?可曾想到嗷嗷待哺的儿女?可曾想到孩子们稚嫩的心灵?将因此而蒙受巨大的创伤!

C.周老师对学生说:“我们学习上要不断进步,否则就要后退。古语不是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嘛’。”

D.本刊除发表文学作品和文学评论外,并辟有《当代军人掠影》、《特区风情》、《开放城市巡礼》等丰富多彩的栏目。

11.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中午,她给我预备了一顿非常可口的家乡饭——煮红薯、玉茭饼子、杂面汤。B.这是一个美丽幽静的小村庄,我在这个村庄里写了《钟》《藏》《碑》三篇小说。C.这种怪模怪样的衣服,你穿着走在街上、去开会、去上班,就不怕别人笑话吗? D.研究者指出:他所有的(在诗文及行为中表现的)民族主义思想,就以此为基础。

12.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他_________不决地伫立着,缓缓回顾四周的房屋和院中的景物。

(2)他们学习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决心统筹安排,因地制宜,_________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3)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她_________成一个阔太太。A.迟疑逐渐化装 B.迟疑逐渐化妆 C.犹豫逐步化装 D.犹豫逐步化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多利之死,说明克隆动物的寿命还存在问题,将尚不成熟的克隆技术用于人类,实属暴殄天物的犯罪行为。

B.对这两支球队之问多年的积怨,球迷们早已讳莫如深,无需赘言;究竟哪队技高一筹,今晚比赛可见分晓。

C.基层干部要多为群众办实事,不能说得好听而没有行动,空头支票开多了,党在群众心中的威信就会受损。

D.听说此次软件开发大赛强手如林,王刚心里打起了退堂鼓:自己的基本技能虽然过硬,但身无长物,如何取胜?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对不起,这件事我可办不成,你知道,我是丫环带钥匙呀!还是等我们领导回来再说吧。

B.这里天气的恶劣是出了名的,这不,刚才还是一片晴空,现在竟飘起了沸沸扬扬的大雪。

C.这些歹徒居然在警察局附近抢劫,真是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D.他这个人可真是鸡肠小肚,别人提一点意见,他都记在心里,总要找个机会给人穿

小鞋。

三、解答题共5小题,共20分。15.(本小题满分4分)

说说“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的梗概。

16.(本小题满分4分)

《家》中觉慧为什么与家庭决裂?

17.(本小题满分4分)

《欧也妮,葛朗台》中《家庭的苦难》一章,作者设置了哪些情节来表现葛朗台守财奴的本性?

18.(本小题满分4分)

请简要分析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的主要性格特征。

19.(本小题满分4分)

请简述贾宝玉和林黛玉诉衷肠的情节。

20.作文题共1小题,共60分。(本小题满分60分)

根据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

这是一个寓言故事,主人公蜗牛想干什么?它干了没有?最终是什么结果? 沿着材料分析,会明确:蜗牛想干“惊天动地”的事,可因为两个目标都太遥远,使宏伟的计划流产.放弃了大目标后的蜗牛“十分悲哀,什么也不肯做,一蹶不振,死于草丛.

蜗牛的悲剧原因是什么?

一是立志不切实际,好高骛远,一是不肯脚踏实地,从平凡的小事入手来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这就是寓意,是材料的主旨.

蜗牛的悲剧对人来说应该吸取那些教训,有哪些启迪?这就是确定目标要恰当,勇于拼搏,永不放弃;正视现实,笑对人生;干大事要从小事做起,人贵有实干精神. 心动不如行动

下载2014-2015学年江苏省响水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性测试语文试卷R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2015学年江苏省响水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性测试语文试卷R.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