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教育厅突发事件

时间:2019-05-15 05:25: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广东教育厅突发事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广东教育厅突发事件》。

第一篇:广东教育厅突发事件

第一届广东省教育厅突发事件 应急管理专家组成员名单

一、自然灾害类

吴宏岳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志 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刘国光 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唐晓春 广东商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凌 广东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刘希林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高丽霞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苏亚玲 东莞理工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王荣合 清华大学研究生院

彭国洪 广东省海洋工程职业技术学校

二、事故灾难类

周翠英 中山大学工学院

陈国华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谢如鹤 广州大学商学院 曾庆军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院长 院长 院长 院长

院长

副校长 副院长 副院长 院长 公路学院院长研究员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研究员 副教授 教授

高级讲师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王文清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梁世强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朱金秋 华南农业大学保卫处 阚文宏 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范方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王祥秋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环境与土木建筑学院

三、公共卫生事件类

钟南山 广州医学院 陈思东 广东药学院

凌文华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邹飞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方小衡 广东药学院公卫学院 王家骥 广州医学院

周如金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沈彬 广东省商业职业技术学校 曾振灵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 郑晖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四、社会安全事件类

王振宇 华南理工大学软件学院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

记、副院长

处长 副处长

呼研所所长 副院长 院长 院长 副院长 公卫学院院长

院长 副校长

副院长

教授

教授 二级技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讲师 教授 主任医师

教授

谢迪斌 广东工业大学文法学院 张永华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陈建清 广东商学院

吴远亮 警官学院战术部 廖

杨 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贾宝林 广东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宋晓明 警官学院治安系 黄锡波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温元麟 广东省青少年军校

五、综合管理类

隋广军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张运华 五邑大学 吴茂昶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寻立祥 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胡泽洪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林伯铭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 冯 鲜 广州珠江职业技术学院 林毓铭 暨南大学 张天球 广东教保中联校园安全培训与管理有限院长 所长 系主任

教授/系副主任

校长 党委书记

党委副书记 副院长 院长 院长 处长 行政副院长 系主任 总经理 教授 教授 教授

副教授

教授

副教授

教授

高工

教授

教授

教授

副教授

教授

教授

助理研究员副教授

教授

副研究员

公司

谭志坚 云浮邓发纪念中学 校长 中学高级

第二篇:广东白云学院敏感时期处置突发事件预案

广东白云学院敏感时期处置突发事件预案

为了进一步做好我院的稳定工作,维护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使我们能够在政治敏感时期保持正常的教学、工作及生活秩序,从容应付和处置各种突发事件和复杂局面,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处置预案。

一、指导思想

全校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全体师生都要深刻认识保持稳定工作局面的重大意义,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切合实际的、操作性强的各种处置措施,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将各种矛盾隐患、不安定因素特别是群体性事件坚决遏制在预发阶段,处置在萌芽时期,解决·在学院内部,将工作重心由事后处置转变为事先预防和事中控制,保证我院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二、组织领导机构

按照上级领导的指示精神和学院党委的统一部署,建立精干高效、有权威的处置突发事件指挥中心,坚持集中统一和分层实施的原则,强化职责,明确目标,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行动。

总指挥:刘剑锋 副总指挥: 侯立兵

成员:陈峰 欧阳振勇 严伟 成立指挥中心办公室(设在学校保卫处),下设信息收集组、联络组、安全保卫组。各院系、各单位应急处置小组由各系主任(处长)挂帅,吸收部分教职工骨干参加。各小组成员都要有明确的联系方式和手段,认真坚持值班和 带班制度,保证信息畅通。

三、职责及措施

(一)指挥中心办公室

1、经常分析和预测学院稳定工作形势,及时发现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并组织力量积极予以妥善处理,加强与上级机关及业务联 系机关的沟通联系、及时掌握信息和政策,及时制订工作对策、提 供领导决策。

2、按照上级机关和学校党政领导有关指示和部暑,遵照内紧 外松原则,抓实维护稳定的各项常规工作,并组织经常性的检查,对各工作组的工作进行指导和协凋。

3、搜集和汇总政治敏感期和可能造成突发事件的各种隐患材 料,及时接转向上级机关和总指挥汇报和报告。

4、发生突发事件后,立即按照工作预案组织开展工作,协调联 动、平息事端、稳定局面,及时上报材料。

(二)信息收集组:

1、广泛收集情报信息,加强秘密力量建设,充分发挥辅导员、学生干部作用,从各个层面收集影响稳定的信息及师生思想动向。对学生社团加强正面引导。

2、深入现场,掌握策划事件为首人员情况材料,迅速汇总成文字上报,3、了解事件发生时的参加人数、人员构成、口号、标语、活动方式等。

4、熟悉各领导和工作机构联系方式和报告程序,一般情况信息可按级向主管领导报告,特重大情况可直接报学院主要领导。

(三)联络组 l、及时指挥中心指示,沟通反映各种信息,建立完备的联络渠道,利用尽可能的联络方式。

2、保证各通讯线路畅通,保证车辆及人员随时待命。

3、掌握事件动态反应,上情下达,下情上达,使领导能及时掌握现场第一手情况,使领导指示能在第一时间得到落实。

4、密切掌握和监控外籍教师思想动向和社会活动,严格执行外事纪律;,5、加强对电脑网络的监控力度,建立有效的防控措施。

(四)后勤保障组

1、保证膳食、饮水、供水、供电、供暖的工作的正常供应。

2、保证饮食卫生、严防食物中毒,落实《处置饮食卫生突发事件预案》。

3、做好水电设施的保护工作,防止坏人破坏。

4、做好医疗救护的各项准备,在事发后,能立即赶到现场开展救治。

(五)安全保卫组

1、加强校园秩序维护和门卫盘查力度,严格外来人员登记手续,禁止身份不明、有嫌疑的人员进入校园,加大巡逻密度。

2、对学生群体聚集、结队外出予以密切监控,及时控制事态,将隐患解决在校门以内,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到达现场。

3、劝阻学生群体活动,宣讲政策法律,及时发现首要分子,对不听劝告,执意妄为者采取强制措施。获取现场违法犯罪证据。

4、保护学校重点要害部位、学院领导的人身安全,维护正常工作秩序。

5、会同公安机关采取统一行动,控制事态扩大。

6、及时向有关领导、上级机关、各工作小组汇报情况进度、通报信息。

(六)各单位应急处置小组

1、要经常分析研究,掌握本单位师生员工的思想动向,学习宣讲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使全体师生自觉守法。

2、一旦发现不稳定苗头,要立即组织力量赶赴现场,进行劝说和疏导,将事态控制在萌芽状态。

3、在第一时间向指挥中心办公室和有关部门报告。

4、迅速开展调查取证工作,收集材料,获取有关证据。

四、处理突发事件的原则和工作人员纪律

为快速平息和妥善处理各类突发事件,根据突发事件的特点、性质、程序、规模等具体情况,采取对策。l、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原则。工作人员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态度坚决,行动果断,听从指挥,遵守纪律,严格执行政策。

2、坚持坚定快速的处理原则,工作人员要反应快、行动快、处理快。

3、坚持缓解矛盾的原则。工作人员要抓住主要矛盾,采取缩小、缓解矛盾的办法,稳住局势,平息事端。

4、坚持打击孤立坏人、争取团结多数的原则。工作人员措施要得当,方法要稳妥,防止坏人乘机制造新的事端。

5、坚持最大很度减少损失的原则。工作人员在处理突发事件中,要从国家和人民利益出发,保护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免受损失。

6、坚持依法执行公务的原则。工作人员在处理突发事件中,要依法处置,紧紧把握政策原则,沉着冷静,大胆细心,真正做到有理、有利、有节。

第三篇: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本科教学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本科教学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一、目的

为更好的防范和应急处理教学运行中的突发事件,进一步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最大程度的降低因突发事件产生的损失或影响,建立突发事件快速响应机制,确保教学秩序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1.本预案适用于处理我校教学运行中各种突发事件。2.影响教学运行的突发事件主要有但不仅限于:

(1)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 因恶劣天气(大雾、大雨等)导致的交通(含校车和私家车)受阻以及因地震、火灾等不可抗拒自然灾害造成的安全隐患,无法正常进行教学活动的情况。

(2)课堂教学安全类突发事件 包括因校内师生员工参与的各种非法集会、示威、请愿、集体罢课、聚众闹事等,影响正常教学秩序和社会稳定的群体性事件。

(3)外出实习、参观等活动安全 包括但不限于在外出实习、参观、考察等活动过程中,因卫生安全(集体患病、食物中毒)、交通意外或其他原因导致的师生人身受到伤害的情况。

(4)后勤保障安全突发事件 包括因交通车延误(不含私家车)、教学及实验场所突然停电、停水、断网、多媒体设备等后勤保障因素导致的正常教学工作无法运转。

(5)网络与信息安全类突发事件 包括因教学信息管理系统遭到非法攻击或非法进入造成教学数据被篡改、设备网络故障导致系统无法正常运行而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情况。

(6)考试安全类突发事件 包括但不限于学校组织的各类考试中因试卷命题、制卷、运送、保管等环节出现的泄密事件以及在考试、评卷过程中发生的违规事件等。

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本科教学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长:刘建达 副组长:詹文都

成员:李心广、尚敏锐、刘晓霞、贺江群、赖文才、李莹、迟殿堂、周汉新 2.工作职责 立足防范,强化应急预案对预防突发事件的指导作用。加强信息收集和研判,从细节抓起,做到早发现,早解决。一旦发生影响教学运行的突发事件,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应第一时间指定负责人,快速启动应急预案,落实保障措施,协调相关部门统一处理。及时掌握事态原由,科学估测可能产生的后果或影响,根据应急预案灵活制定解决办法,科学高效解决问题,尽可能的减少损失或影响。

四、教学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办法

(一)因自然灾害等导致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办法

1.因恶劣天气(大雾、大雨等)导致学校交通车、教师自驾车延误的教学延迟应急处理:

任课教师应首先及时电话通知教务处或所在学院教务员,告知课程名称、教室、任课教师及上课延误原因,同时也应通知本教学班课代表或班长,组织同学在教室自习,确保课堂秩序。

教务处接到相关信息,应首先及时通知教务处巡查员到任课教师无法准时抵达的教室了解情况,掌握动态,同时增派巡查员,逐一排查。教务处应急小组工作人员应立即分派到各教学楼,维持教学秩序。待任课教师基本到岗后,再核实校车延误情况。

学生在得到任课教师、课代表、教务处人员或巡查员的通知后,应保持教室安静,自行预习课程,等待任课教师上课。如确认无法上课,方可自行安排。

2.因自然灾害(地震、火灾等)导致教学楼存在安全隐患,教学环境不适合教学的应急处理办法:

任课教师应组织学生安全、迅速、有序离开教学场所,并尽可能的将学生集中在安全场所。

配合学校相关部门立即控制现场局势,及时禁止师生进入教学场所,组织教学楼内师生有序离开,避免其他意外发生。

教务处根据学校领导小组意见作出停课、调课、补课安排。

(二)课堂教学安全类突发事件处理办法 1.课堂教学安全类突发事件包括:校内涉及师生员工参与的各种非法聚会、示威、请愿以及集体罢课、聚众闹事等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或社会稳定的群体性事件。

2.课堂教学安全类突发事件响应:

通知学校保卫处应及时控制现场局势,必要时通知当地公安机关,控制犯罪嫌疑人,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

通知学生处通知涉及学生所在学院学生工作副书记,做好学生安全稳定工作。

教务处通知涉及教师所在学院教学负责人,做好教师稳定工作,将影响降低到最小,尽快恢复正常教学秩序。

(三)外出实习、参观、考察等活动导致的安全事故处理办法 1.带队教师应保持通讯畅通,及时沟通信息,定期清点人员。2.事故发生后带队教师应立即向当地有关部门和学校报告,尽早取得帮助,同时积极组织自救、互救。

3.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及时通知相关学院并派人前往事故发生地,同时尽快与事发地政府和有关部门联系以获得支持和帮助。

4.教务处根据应急领导小组意见,评估安全事故对本次实习的影响,作出终止实习或另行安排实习决定。

(四)突发停电后勤保障事故的处理办法

1.通知学校后勤处立即派人到现场组织抢救抢修,估测恢复时间,及时向应急预案领导小组汇报,并汇报领导小组。

2.如设备停电发生在白天,任课教师应通过板书进行正常教学;如发生在晚上,通过教务处确认在30分钟内无法恢复正常教学的,教师要组织师生有序离开教学场所,避免其他意外发生。

3.教务处应视情况对涉及的课程作出停课、补课安排决定。

(五)网络和信息安全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办法 1.网络信息安全紧急事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教学信息网出现非法内容或未授权用户恶意篡改信息;

(2)教学运行管理系统服务器受外界攻击、机器故障等原因造成的网络拥堵或瘫痪;

(3)数据库系统遭受攻击或被非法篡改。2.网络信息安全紧急事件的响应

一旦教学信息网络系统遭受攻击或接到举报后,应立即向应急预案领导小组报告,教务处通知教育技术中心即刻排查问题,妥善保存相关证据,并按照系统容灾恢复机制抢救数据,更大程度的降低因网络安全所造成的损失或影响。

(六)考试安全类突发事件应急应急处理办法

1.考试试卷出现不同程度的失密、泄密应急处理办法(1)校内考试,如果某门课程正考试卷出现泄密情况,应马上向应急领导小组汇报,并启用备用卷。如果无法在既定的时间进行考试,教务处应与开课学院及命题教师协商考试的具体时间及地点,确定后由开课学院及时通知学生。

(2)由于印刷厂分装失误或试卷管理工作人员失误造成试卷提前拆封导致泄密的,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A.任课教师应立即启用余卷、备用试卷或复印试卷安排学生及时参加应考科目的考试。

B.教务处联合保卫处对接触试卷的监考人员和考生进行隔离。

C.及时通知被隔离人员所在学院负责人,学院应做好被隔离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隔离时间至泄密试卷解密为止。

D.及时逐级向上汇报泄密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补救。

(3)应急预案领导小组牵头组织力量,及时调查和核实考试试卷泄密情况,按照学校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违反国家法律的提交司法部门处理。2.参加考试的学生出现群体性疾病应急处理办法

参加考试的学生出现群体性疾病时,教务处通知校医院评估是否影响考试以及影响的具体程度,作出是否继续考试判断,如果考试不能进行,教务处与开课学院视情安排考试时间并通知相关学院。

如决定继续进行考试,通知后勤处需配备足够的医疗卫生人员随时处理相关事宜,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涉及公共卫生等其它方面信息的报送,按照国家和学校相关规定处理。

五、应急保障

1.信息保障

教务处及相关单位、各学院应保持通讯畅通,确保信息有效传达。教务处值班电话:36207052、38328870 2.人员保障

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教务处及相关学院教学负责人、主管学生工作副书记应第一时间到达工作岗位,及时应对正在发生或可能发生的教学突发事件。

六、本预案自公布之日起执行。本预案的最终解释权归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务处。

第四篇:河南省教育厅

河南省教育厅

关于进一步规范我省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

评审材料审核等工作的通知

教人〔2016〕817号

2016-10-11

各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省直中小学校、幼儿园:

为进一步规范我省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材料审核、报送等工作,提高各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质量,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我省职称改革工作要求,结合我省工作实际,现将有关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一、材料整理规范

各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省直中小学校、幼儿园职称评审材料应严格按照我省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要求审核、整理、报送。个人业绩材料应严格按照各教师系列职称评审条件分类整理、提交。

(一)业绩情况填写

1、准确规范填写。《评审表》和《评审简表》中的个人信息及业绩情况应准确、规范填写,确保真实。《评审表》、《评审简表》相同栏目同一业绩的填写顺序应一致。

2、业绩材料截止时间。参评业绩材料(包括论文、著作、成果、奖励等)的计算截止时间为所在单位职称申报推荐的时间。

(二)评审材料整理

1、高校参评教师系列的申报材料须按《河南省高校教师高级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材料整理规范》(附件1)的要求,分别整理装入档案袋,同时须制作总清单和分类材料清单。

中等职业学校、省直中小学校、幼儿园教师及高等院校副教授任职资格考核认定的材料参照《河南省高校教师高级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材料整理规范》(附件1)的要求整理,装入档案袋,同时须制作总清单和分类材料清单。

2、各单位整理参评人员材料时,应保证各类材料在《评审表》、《评审简表》填写的次序与实际摆放顺序相一致。《评审简表》中列出的各类业绩材料填写顺序由填表人自行编排,其对应佐证材料须按《评审简表》中的业绩填写顺序排列,材料右上角应粘贴相同材料序号的标签。

3、参评人员提交的申报材料中,教师资格证书、任职资格证书、学历学位证书等资格类证件须同时提交原件、复印件(审核原件、提交复印件);其他各类材料,可不提证供复印件。

4、提交的各类证书原件应尽量去掉证书封皮。

5、所有业绩材料经所在单位审核并公开展示确认无异议后加盖单位公章(证书、证件等材料在复印件上加章)。

6、材料汇总后装入材料袋,一人一袋。材料袋应采用结实耐用的拉链式布质手提袋子,袋子两面均要粘贴个人简明信息标识(建议采用白色医用胶布,尽量不使用吊牌、打印纸等易损、易丢材质),标注单位、姓名、专业、级别、评审类型及联系方式等。

二、材料审核要求

各单位应建立评审材料逐级审核机制。

(一)参评人员提交的评审材料要做到分类规范、排列有序、清单明晰、“标签”正确。应保证业绩材料的数量,论文、著作的字数,以及期刊、项目、奖励的级别等与《评审表》、《评审简表》中内容一致。

参评人员须签署并提交《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材料真实性保证书》。

(二)各单位负责对参评人员的业绩材料进行严格审核,确保材料齐全、真实、有效、规范。同时须在参评人员提交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材料真实性保证书》上签字盖章。

三、报(退)材料

(一)报送材料时须由单位安排专人按时集中报送。

(二)各单位须同时提交学校职称工作主管校级领导签名并加盖单位公章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材料审核责任承诺书》(见附件2),及个人《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材料真实性保证书》装入档案袋,粘贴目录,注明单位名称,申报人数,姓名、系列、级别、专业、评审类型等。

(三)清退材料时,各单位须按时领取材料,并及时退还本人。各级须严格管理和保管,如因申报单位造成材料的损坏、丢失等由单位负责。

(四)在报送和清退材料过程中,如因不可抗力不能按时报送或返还,应及时报告。

四、相关要求

(一)提高认识,严格纪律。职称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关注度高,所有参与职称申报、评审工作的单位和工作人员,都要牢固树立政治观念和服务意识,把纪律放在前面,将责任放在首位。

(二)加强管理,确保安全。各级须严格管理,如造成申报人材料损坏、缺失等分别由相应单位负责。

(三)逐级负责,强化责任。申报评审材料实行逐级负责制,在职称申报、审核、推荐等环节中实行“谁审核,谁签名;谁签名,谁负责”的管理责任制。对提供或填报虚假材料的一经查实,按照《关于规范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完善职称公开和公示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河南省职称评聘工作责任追究办法》、《关于进一步严肃职称工作纪律的通知》等规定,逐级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情节严重的,由相关部门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附件: 1.河南省高校教师高级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材料整理规范

2.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材料审核责任承诺书

3.河南省职称评聘工作责任追究办法

4.关于进一步严肃职称工作纪律的通知

附件2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材料审核责任

(单位)

承诺

年本单位参评人员所申报的材料属实,校内已经过教务、科研、人事等部门审核,所提供各种资料、证明、相关证书、业绩成果、论文论著等材料真实可靠,简表与所提供材料一致。如有任何不实,愿按照《关于进一步严肃职称工作纪律的通知》(豫人〔2002〕30号)、《河南省职称评聘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豫人社职称〔2013〕18号)的相关要求接受处理(调查处理责任人员)。

校级主管领导(签名)

单位(公章)

****年**月**日

附件3

河南省职称评聘工作责任追究办法

豫人社职称〔2013〕18号

第一条

为了维护我省职称评聘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防止和纠正违反评聘政策、规定、纪律的行为,保证评聘工作规范有序进行,根据河南省纪律检查委员会、河南省监察厅、河南省人事厅《关于进一步严肃职称工作纪律的通知》(豫人〔2002〕30号)等有关规定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按照管理权限,对职称评聘工作实施监督、检查,受理举报、申诉并负责核查和裁定。

第三条

在职称申报、推荐、审核、评审、聘任等环节中实行“谁审核,谁签名;谁签名,谁负责”的管理责任制,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逐级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四条

按照分级管理原则,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建立职称评审工作诚信档案,对在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中弄虚作假、违规违纪的人员记录诚信档案,维护职称工作的声誉。

第五条

专业技术人员在申报专业技术职务中,所提交的相关材料应当真实客观。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取消申报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资格,已获得的专业技术资格,由审批部门予以撤销,已被聘任专业技术职务的,由聘任单位予以解聘;自查实之日起,3年内不得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情节严重的,由有关部门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一)填报虚假材料的;

(二)提供假数据、假业绩、假成果、假论文论著、假获奖证明的;

(三)伪造学历、资格证书、任职年限等有关证件的;

(四)采取其他不正当手段的。

第六条

申报单位及相关责任人应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组织申报、推荐工作,认真审核申报人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并签署意见。申报单位和相关责任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单位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停止该单位2年职称评聘工作,由有关部门给予单位有关领导和相关责任人党纪政纪处分;有关领导和相关责任人是专业技术人员的,在符合申报相应专业技术资格任职年限后,3年内不得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

(一)未按照规定程序组织申报推荐的;

(二)为专业技术人员评聘专业技术职务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的;

(三)擅自扩大评聘范围,为不属于评聘范围的人员申报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的;

(四)其他违纪违规行为的。

第七条

各系列(专业)评委会承办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我省职称政策,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组织职称评审工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通报批评并限期纠正,直至取消委托授权;对相关责任人视其情节轻重,由有关部门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一)在职称评审工作中违反国家和省有关政策规定,擅自降低标准条件,制定本行业、本系列职称评审政策的;

(二)超越评审权限,擅自扩大评审范围的;

(三)弄虚作假、纂改评审结果的;

(四)未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同意,推迟、拖延评审时间,造成不良影响的;

(五)评审工作结束后,超过期限不报送评审结果和备案结果,造成不良影响的;

(六)其他违纪违规行为的。

第八条

参加评审工作的评委及专业(学科)组成员应遵守职业道德,严守评审纪律,认真履行职责。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通报批评,撤销其评委和专业(学科)组成员资格,禁止其再参加评审工作;情节严重的,由有关部门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一)评审期间,无正当理由不承担分配的评审任务,或无故缺席,影响评审工作正常进行的;

(二)利用职权徇私舞弊或故意提供虚假情况,造成不良后果的;

(三)接收非正常程序递交的有关评审材料的;

(四)私自更改申报人员材料或学科组评议结果的;

(五)在涉及评审其直系亲属时未主动提出回避的;

(六)擅自向外泄露评审过程中有关答辩、讨论、评议、表决等情况的;

(七)其他有损职称评审工作行为的。

第九条

在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中有违纪违规行为的,按照《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12号)严肃处理。有关当事人是专业技术人员的,以作弊成绩取得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资格予以撤销,已被聘任专业技术职务的予以解聘;自查实之日起,3年内不得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

第十条

从事职称管理和服务工作的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通报批评,由有关部门给予党纪政纪处分;触犯法律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一)违反评审纪律或利用职权徇私舞弊,造成不良后果的;

(二)擅自向外泄露评审过程中有关答辩、讨论、评议、表决等情况及评委会组成人员情况的;

(三)私自更改评议推荐意见或评审结果的;

(四)其他违纪违规行为的。

第十一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职称评聘中有其他违纪违规行为的,按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监察部令第18号)执行;企业单位可参照执行。

第十二条

本办法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负责解释。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4

关于进一步严肃职称工作纪律的通知

豫人[2002]30号

职称工作是人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是党和政府知识分子政策的重要体现,政策性强,涉及面宽,敏感度高。加强对职称工作的监督与管理,严肃职称工作纪律,对正确贯彻执行党的干部人事方针、政策,认真实践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建设高素质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具有重要作用。为了防止违反职称政策和纪律的行为,杜绝职称工作中的不正之风,维护职称申报、评审、聘任等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保证我省职称工作的健康发展,现就严肃职称工作纪律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专业技术人员在申报、参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时,应实事求是地总结自己的工作业绩,如实填报、提供有关材料,不得弄虚作假。有伪造学历、资历、外语考试成绩、论文著作、科研成果、获奖证明、工作业绩等弄虚作假行为者,一律取消其申报资格,已取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予以撤销,已被聘任专业技术职务的予以解聘;自查实之日起,三年内不得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责任人是中共党员或国家工作人员的,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二、用人单位应严格按照 “ 公开、展示、考核、评议、监督 ” 的推荐办法和分级负责制的要求进行申报、推荐工作,认真审核申报人员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并负责地签署意见。不得为不真实的材料提供证明,不得为弄虚作假的人员提供帮助。凡未按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开展申报、推荐工作的单位,应予以纠正,拒不纠正的,停止其当职称评审工作,推荐、评审结果一律无效;用人单位在职称评聘工作中蓄意弄虚作假、集体串通舞弊的,停止该单位两年职称评聘工作,并给予单位主要负责人党纪或政纪处分;有关组织和经办人蓄意隐瞒事实,为申报人员的虚假评聘材料提供证明的,责令予以纠正,并视情节轻重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直接责任人是专业技术人员的,三年内不得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

三、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工作人员应认真做好申报人员评审材料的接收、审核工作,不得接收虚假和未经资格审查的申报人材料。违反规定的,责令予以纠正,并视情节轻重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四、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及其专业(学科)组成员应遵守评审纪律,保守工作秘密,认真审阅申报人员各项材料,严格按照规定对申报人员作出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不得对弄虚作假材料知情不报,不得私自更改申报人员材料和评委会(学科组)评议结果,不得为申报人员游说、拉票,不得接受申报人员及所在单位的宴请和礼品、礼金,不得利用职权徇私舞弊或打击压制申报人员。评审期间,未经批准不得与申报人员接触。违反规定者,取消其评委和专业(学科)组成员资格;情节严重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五、各级人事(职称)部门要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做到职称政策公开、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公开、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程序和评审结果公开,自觉接受纪检、监察部门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监督。各级职称管理工作人员应坚持原则,大胆管理,热情服务,廉洁从政。在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审核、申报人员资格审查、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办理等工作中,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个人私利,不得为弄虚作假的人员办理有关手续,不得违反国家财经纪律和财政、物价部门规定的收费标准乱收、多收有关费用。违反规定的,应立即纠正,并视情节轻重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六、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职称改革工作统一管理的通知》(国办发 [1995]1 号)精神,职称改革工作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管理。未经相应政府人事部门批准,各地、各单位不得自行建立新的专业技术职务系列,不得擅自组建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不得制发与国家和我省职称政策相抵触的政策性文件。违反规定者,责令予以纠正,对负有直接责任的部门、单位予以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对部门、单位有关领导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七、实行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通过人员公示制度。凡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人员,均需由人事(职称)部门或用人单位进行公示,广泛听取意见,自觉接受监督。经公示后无异议的人员,由人事部门按照管理权限下发资格任职通知;公示中有问题的人员,人事部门要会同有关单位认真查证落实,并按规定严肃处理。凡未经公示的评审通过人员,不予下发任职资格通知。

八、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各地、各单位要进一步完善职称工作有关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在职称申报、推荐、评审、聘任等环节中实行 “ 谁审核,谁签名;谁签名,谁负责 ” 的管理责任制,哪个环节、哪个方面出了问题,逐级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九、违反上述要求的部门、单位和责任人,按照管理权限,由纪检监察机关、人事部门、主管单位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中共河南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二ΟΟ二年四月一日

第五篇:辽宁省教育厅

辽辽辽辽宁宁宁宁省省省省教财人工育政事商 厅 厅 厅 局 辽宁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文件

辽宁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辽宁省国家税务局 辽宁省地方税务局

辽教发[2006] 022号

———————————————————————————

关于规范高校校办产业管理体制全面 推进校办企业改制工作的实施意见 各普通高校,各市财政局、国资委、人事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商局、国税局、地税局: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积极发展、规范管理高校科技产业的指导意见》、《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意见》精神,全面推进高校校办企业的改制工作,进一步促进高校校办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结合全省高校校办企业发展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1.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教育部关于积极发展、规范管理高校科技产业的指导意见》(教技发[2005]2号)、《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意见》(辽政发[2005]15号)精神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积极发展、规范管理、改革创新”的指导方针,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有利于校企发展为标准,以和谐稳定为前提,积极推进校办企业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整合高校科技资源和其他社会资源,调整产业结构,通过改革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做到校企转制与发展相结合,处理好发展与规范的辩证关系;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促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和要求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立足发展,规范管理。

3.组织落实、全面规划、明确目标、分步实施。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因校制宜,因企施策,多种形式实现改革创新。

4.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履行各种审批手续,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规范操作,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5.依法保护学校、企业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防止学校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学校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6.以人为本,依法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妥善安置企业职工,确保社会稳定。

三、工作目标

7.明晰校办企业产权关系,理顺校办企业管理体制,完善校办企业各项管理制度,建立起高校规避风险的“防火墙”;规范学校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与经营,实现以资本为纽带,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校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机制灵活的管理体系,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程序和有效的激励、监督、约束机制;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使校办企业成为承担有限责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的市场经营主体和法人治理结构。

8.到2007年6月末前,在明晰产权基础上,除学校全资的高校资产公司和高校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以外的学校全资校办企业完成改制。各高校要依法设立和组建高校资产公司或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其他类型的有限责任公司。

9.逐步建立和完善高校在创办科技企业中的投入与撤出机制,构建高校规避企业运营风险、实现资本良性循环的机制;进一步扩大和完善科技成果产业化渠道,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使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与校办企业经营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四、规范校办产业管理体制

(一)学校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与经营

10.改革高校以事业单位法人的身份直接办企业的体制,重新确立国有经营性资产的责任主体;依法规范理顺高校与企业的财务、资产、3 管理和产权关系,明确高校企业出资人代表,建立起科学、规范的高校产业管理体制,规避学校直接经营企业的经济和法律风险。

11.经同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授权,高校对经营性国有资产具有占有、使用、一定的处置和收益分配的权利。学校要设立资产管理委员会或领导小组,加强对经营性资产的监督与管理;要对所投资企业占有和使用的国有资产进行清产核资,按照资产属性,建立经营性资产与非经营性资产分类建帐、分开管理的制度;清产核资要申请立项,清产核资结果应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并报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确认。

12.允许学校将闲置、富余及孵化高新技术企业确需的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转作经营性投资的,必须严格评估、公正计价,并按规定程序上报主管部门审核及同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确认。

13.学校不得使用国拨教育经费、科研代管费、基本建设费、专项拨款等预算内资金及用于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各项基金作为经营性投资。

14.各高校应按照有利于高校科技产业长远发展、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有利于高校产业规范管理的原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有关设立“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法人独资有限公司)”的规定,依法设立和组建高校资产公司;对于产业规模比较小的高校,可从现有校办企业中选择一个产权清晰、管理规范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变更为高校资产公司。同时将学校所有经营性资产划转到高校资产公司,由其代表学校持有对企业投资所形成的股权,并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核定,授权对经营性国有资产行使出资人权利。

15.高校依法设立和组建高校资产公司应向主管部门报送组建方 4 案,方案内容要确保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高校资产公司的组建方案应包括如下内容:

(1)资产公司的名称和性质;

(2)组建或改建的目标、原则和方式;

(3)注册资本的金额及来源;

(4)资产公司的经营目标、主要职责和主要权限;

(5)资产公司的管理体制和组织机构设置及其职权安排;

(6)投资管理机制、业绩考核机制等主要工作制度;

(7)学校事业编制人员的安置方案;

(8)有关资产的清产核资、审计及评估情况。

16.设立和组建高校资产公司应履行审批手续。高校资产公司的审批应向主管部门提供如下材料:

(1)学校组建高校资产公司的请示;

(2)高校资产公司的组建方案;

(3)章程草案;

(4)《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5)有关资产的审计报告、评估报告;

(6)组建高校资产公司的法律意见书。

17.学校作为国有资产的授权管理者,其主要职能是:向资产公司派出董事会成员;与资产公司签订经营性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书;审定资产公司重大投资决策和利润分配方案;审定涉及经营性国有资产变动的重大事项;对资产公司的经营活动,执行国家关于国有资产与财务的管理规定情况进行监督;依据资产公司的经营状况,组织设置资产公司的薪酬体系,决定资产公司薪酬分配方案。

18.高校资产公司的主要任务是:负责经营、监督和管理学校所投资企业的股权和经营性资产,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通过向所投资企业派出股东代表,委派董事会、监事会成员,行使出资人权利、履行出资人义务,包括参与企业的资产受益、重大决策、选择管理者等;统筹管理、整合资源,推进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孵化科技企业,创办具有文化教育特色和智力资源优势的企业。

19.高校投入到高校资产公司的资产应独立完整、权属清晰。高校以非货币性资产出资的,应办理产权变更手续,明确界定该资产的范围。高校资产公司应当对该资产独立登记、建帐、核算、管理。学校以其拥有的科研成果、专利、非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作为出资的,必须公正评估、计价,通过高校资产公司进行规范投资,并处理好院、系、所的利益关系。

20.高校资产公司应保证独立性,并要严格规范学校和企业的关系。学校除对高校资产公司进行投资外,不得再以事业单位法人的身份对外进行投资和从事经营活动,也不干预所投资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高校及其职能部门不得以其他任何形式影响其经营管理的独立性;高校资产公司业务应完全独立于高校,高校及其下属的其他单位不应从事与高校资产公司相同或相近的业务。

21.高校资产公司设立后,高校应以出资人身份向高校资产公司派出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董事会和监事会依据《公司法》的规定行使相应职权。高校资产公司应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建立完善的董事会和监事会制度,资产公司董事会可以聘请外部独立董事。高校资产公司的董事会,监事会及其他内部机构应独立运作。

22.高校资产公司应严格按照《公司法》规定规范运行,按照现代 6 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规范的产权关系和法人治理结构。高校与高校资产公司应实行人员、资产、财务分开,机构、业务独立,各自独立核算、独立承担责任和风险。学校以投入到资产公司的财产为限承担有限责任。学校不得以其所拥有的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教学、科研设备等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承担资产公司的经营风险和经济担保等相关的民事责任。

23.高校的院、处、系、所等下属单位创办的公司,应划归高校资产公司管理。高校资产公司要在兼顾各方责、权、利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通过改制、重组等方式对现有校办企业进行整合。资产公司的投资活动应主要围绕转化学校科技成果,孵化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一般不得投资经营与本校技术成果转化无关的非科技型企业。

24.高校资产公司需在同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进行国有资产产权登记。高校资产公司成立后,纳入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范畴,其对外投资、资产处置及转让企业股权行为,应严格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履行评估、审批、备案等手续;转让企业中的国有股权,需进入国家认可的国有产权交易场所依法交易,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高校资产公司原则上不允许为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和其它融资活动提供担保。

25.学校和资产公司都要建立规范的工作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研究重大决策的会议必须对所作出的决定,形成具有法律效力的会议记录。对于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产业政策致使企业遭受严重损失的决策,必须追究有关决策人员的责任。

26.要建立业绩考核制度及其奖惩办法。高校资产公司及其派出人员,应依法履行职责、忠于职守,切实加强对所投资企业的监管。对因 7 管理不善、监管不严、失职渎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要追究学校或高校资产公司的主要负责人、企业中学校相关人员的责任,涉及违法的应追究法律责任。

(二)现有校办企业的改制与规范管理

27.全面推进高校全资企业的改革,加快高校企业的社会化进程。校办企业要普遍建立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校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成为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依法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依法纳税、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

28.有校办企业的各高校要认真制订校办企业改制方案。改制方案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改制的目的及必要性,改制后企业的资产、业务、股权设置和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等;改制的具体形式;改制后形成的法人治理结构;企业的债权、债务落实情况;职工安置方案;改制的操作程序,财务审计、资产评估、中介机构和产权交易市场的选择等。对改制方案应出具法律意见书,同时要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妥善保管改制方案等相关资料。

29.校办企业实施改制须由审批改制方案的单位确定的具有资质、信誉及能力的中介机构进行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清产核资结果经国有产权持有单位审核认定后,要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核准。

30.高校企业改制要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履行各种审批手续,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规范操作。本着有利于企业发展和调动各方积极性的精神,在清产核资、财务审计、资产评估、产权界定、产权登记、资产重组、股权设置、人员安置等方面,坚持实事求是、以人为本,兼顾学校、企业、职工的利益,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高校企业的改组、改制。可采取增量重 8 组、存量盘活等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各种方式(如股份制、合资合作、有限责任、兼并、出售等)实现改制和投资主体多元化;以资本为纽带,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

31.校办企业改制涉及“改制的基本程序、改制事项的审批、改制方案的制定、清产核资、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定价、交易与转让价款管理、职工安置和调整劳动关系、股权设置、监督检查”等按照《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辽宁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规范省直国有企业改制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辽政办发[2005]24号)规定办理。

32.企业清产核资、财务审计、资产评估、产权界定、产权登记、股权管理和资产处置是高校企业改制的重要内容。校办企业改制首先要按照有关规定切实对企业资产进行全面清理、核对和查实,盘点实物、核实账目,核查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做好各类应收及预付账款、各项对外投资、账外资产的清查,做好有关抵押、担保等事项的清理工作,按照国家规定调整有关账务。

33.校办企业改制涉及土地使用权的,必须经土地确权登记并明确土地使用权的处置方式。进入企业改制资产范围的土地使用权必须经具备土地估价资格的中介机构进行评估,并按国家有关规定备案。涉及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的,必须按照国家土地管理有关规定办理土地使用权处置审批手续。

34.企业实施改制仅涉及引入非国有投资者少量投资,且企业已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规范进行会计核算的,经本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可不进行清产核资。

35.校办企业改制中涉及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的,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国资委、财政部令第3号)、《关于印发<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的通知》(国资发产权[2005]78号)及相关配套文件的规定执行。拟通过增资扩股实施改制的企业,应当通过产权交易市场、媒体或网络等公开企业改制有关情况、投资者条件等信息,择优选择投资者;情况特殊的,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可通过向多个具备相关资质条件的潜在投资者提供信息等方式,选定投资者。

36.没有进入校办企业改制资产范围的实物资产和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土地使用权、探矿权、采矿权、特许经营权等资产,改制后的企业不得无偿使用;若需使用的,有偿使用费或租赁费计算标准应参考资产评估价或同类资产的市场价确定。

37.非国有投资者以实物资产和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土地使用权、探矿权、采矿权、特许经营权等资产评估作价参与企业改制,由国有产权持有单位和非国有投资者共同认可的中介机构,对双方进入改制企业的资产按同一基准日进行评估;若一方资产已经评估,可由另一方对资产评估结果进行复核。

38.校办企业改制必须明确保全金融债权,依法落实金融债务,并征得金融机构债权人的同意。

39.学校应抓紧对现有企业进行清理。对长期亏损、投资无回报的企业坚决予以撤并或退出;与学校教学、科研无直接关系的企业,原则上要进行脱钩,极个别需要保留的,要加以规范,将投资范围逐渐转移到科技成果转化和直接为教学、科研服务上来;与学校没有资产关系的“挂靠”企业,必须限期解除“挂靠”关系。今后除学校资产公司外,10 学校所属院、系、所及其他下属单位不得以学校名义从事任何形式的投资经营活动。

40.学校要依法严格管理校名冠名权。学校企业需要冠以校名的应经学校批准,原则上企业使用冠名权是有偿的。擅自冠用或变相冠用校名的社会企业,应积极采取措施促其迅速纠正。学校清理社会企业擅用校名有困难的,可报请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进行处理。

41.学校投资企业不得无偿使用学校的教学、科研设备及其他物质条件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42.在清产核资、财务审计、离任审计、资产评估、落实债务、产权交易等过程中发现造成国有资产流失、逃废金融债务等违法违纪问题的,必须暂停改制并追查有关人员的责任。禁止以权谋私、违纪违规谋取个人和小集体利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三)妥善处理校办企业的劳动人事关系

43.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在改制方案制订过程中要充分听取职工群众意见,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争取广大职工群众对改制的理解和支持。改制方案必须提交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并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及时向广大职工群众公布。应当向广大职工群众讲清楚国家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方针政策和改制的规定,改制的必要性、紧迫性以及企业的发展思路。

44.校办企业实施改制前,原企业应当与投资者就职工安置费用、劳动关系接续等问题明确相关责任,并制订职工安置方案。职工安置方案必须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通过,企业方可实施改制。职工安置方案必须及时向广大职工群众公布,其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的人员状况及分流安置意见;职工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及重新签订办法;解 11 除劳动合同职工的经济补偿金支付办法;社会保险关系接续;拖欠职工的工资等债务和企业欠缴的社会保险费处理办法等。

45.校办企业实施改制时必须向职工群众公布企业总资产、总负债、净资产、净利润等主要财务指标的财务审计、资产评估结果,接受职工群众的民主监督。

46.校办企业改制后企业应继续履行改制前企业与留用的职工签订的劳动合同;留用的职工在改制前企业的工作年限应合并计算为在改制后企业的工作年限;对改制为国有控股企业的原企业不得向继续留用的职工支付经济补偿金。改制为非国有企业的,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处理好改制企业与职工的劳动关系。对企业改制时解除劳动合同且不再继续留用的职工,要支付经济补偿金。企业国有产权持有单位不得强迫职工将经济补偿金等费用用于对改制后企业的投资或借给改制后的企业(包括改制企业的投资者)使用。

47.校办企业改制时,对经确认的拖欠职工的工资、集资款、医疗费和挪用的职工住房公积金以及企业欠缴社会保险费,原则上要一次性付清。改制后的企业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为企业身份职工接续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各项社会保险关系,并按时为职工足额交纳各种社会保险费。

48.高校企业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自主用人。改制过程中,对改制前在校办企业工作的原学校事业编制人员,可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稳妥处理高校企业的人事关系,改制中富余的事业编制人员由学校逐步消化。各高校要全力推行人员聘用制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在推行人员聘用制时,对未被聘用的改制前在校办企业工作的原学校事业单位在编人员,按照《事业单位未聘人员分流安置指导意见》 12(辽人发[2003]17号)等有关政策进行稳妥安置,确保改革平稳实施。

49.改制后企业所有员工应实行企业的劳动人事、工资管理制度。50.改制后的学校投资企业如需要聘用学校事业编制人员,应与学校办理借用手续,并向学校支付相关费用。

51.在高校资产公司任职的学校工作人员,如继续担任学校行政领导职务的,不得在公司领取劳动报酬。严格禁止校级领导干部在资产公司下属企业中兼职。

52.改制企业职工安置方案由同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实施。省教育厅、省人事厅及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等有关部门将加强对改制企业落实职工安置方案的监督检查,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四)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

53.高校应依照国家法律、法规,鼓励和支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积极探索和大胆尝试符合高校企业发展特点的薪酬制度和激励机制。各高校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科研人员和教职工积极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工作,并将参与该项工作的绩效作为评聘、考核教职员工的依据。

54.要在学校和产业之间建立开放的人员流动机制,实行双向流动。今后高校可根据实际需要向企业委派技术骨干和主要管理人员,这部分人员仍可保留学校事业编制。在企业任职期间,不再享受学校的工资福利待遇,改按企业工资福利待遇的规定执行,其提拔任用、职务职称评聘等,要结合企业工作特点进行。

55.鼓励技术持有人和参与成果转化、产业化的主要人员,以及企业管理人员持有高校控、参股企业的股份。要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在以 13 科技成果等无形资产投资入股企业时,给予技术持有人和其他主要人员不低于所占股权20%、原则上不超过50%的奖励。

56.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发[1999]14号)的精神,对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少数技术、科研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可结合企业改制,从企业最近几年国有资产净值的增值额中拿出一定比例(一般不超过30%),折为股份后以适当的优惠价格有偿出售给个人。具体方案由学校提出,报省有关部门审批。

57.高校资产公司及其下属企业管理层(企业负责人)可试行年薪制的分配方式,其年薪收入应当同企业经营业绩、经营难度、经营风险紧密挂钩。

58.学校企业中的上市公司,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可以实行股票期权试点。非上市的学校企业实行职工持股试点,可以参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并视具体情况进行。职工持股应充分尊重职工本人意愿。

59.积极支持大学科技园建设。大学科技园要实行政府推动支持、高等学校主导、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高校要将大学科技园的建设纳入学校整体建设与发展规划,切实加强对大学科技园建设与发展的领导,在人才、技术、装备和信息等资源方面进一步向大学科技园开放。

60.规范高校校办产业管理体制涉及税收政策应按国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教育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4]39号)文件规定执行。

61.支持学校通过规范的渠道转让持有的股份公司、包括上市公司的国有股权,以建立学校投入撤出机制。

62.校办企业的国有资产监管、资产处置、出售及转让收益等应按照《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国资委关于加强我省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辽政办发[2004]43号)、《辽宁省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实施办法》(省政府第189号)、《关于辽宁省企业国有资产处置有关问题的通知》(辽国资[2006]17号)和《辽宁省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实施办法》等有关国有资产监管的政策规定办理。今后高校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监管由省政府明确后的职能部门实施综合管理。

63.鼓励学校有条件的科技型企业在香港和境外上市,省有关部门在上市事宜办理上给予积极支持。

五、规范管理体制工作的领导与实施

64.推进高校产业规范化建设,关系到高校自身的改革与长远发展。规范校办企业管理体制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必须加强对校办企业改制工作的组织领导,严格执行有关改制的各项规定,认真履行改制的各项工作程序,精心组织,确保此项工作积极有序进行。规范校办企业管理体制工作由省教育厅负责组织实施,地方政府和省有关部门积极配合。

65.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充分考虑企业、职工和社会的承受能力,妥善处理好原地方政策与现有政策的衔接,防止引发新的矛盾。同时关心改制后企业的改革和发展,督促落实改制措施,帮助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改制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66.成立辽宁省高校校办企业改制工作领导小组(由省教育厅、财政厅、国资委、人事厅、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工商局、国税局、地税局等省直有关部门组成),加强对改制工作的领导、协调和政策研究,指导校办企业改制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教育厅。

67.各高校要成立由学校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校企改制领导小组。改制领导小组负责研究确定改制方案,制定有关政策,明确工作责任,落实具体措施,协调解决改制中的重大问题,组织实施校企改制工作。

68.各高校要根据本实施意见尽快制定规范校办企业管理体制的具体实施方案,2006年11月末前,上报校办企业改制实施方案(纸质一式5份及电子文档)。经省教育厅等有关部门审核批准后,由学校和企业组织实施。

69.2006年12月开始,省教育厅组织督导组深入部分高校和企业督导检查改制工作落实和进展情况,研究和指导校企改制工作。

70.各高校要在2007年2月末前全面完成高校校办企业清产核资、财务审计、资产评估、产权界定和产权登记等工作;2007年6月末前完成高校全资校办企业的改制和高校资产公司的组建工作,并完成学校所有经营性资产划转到高校资产公司的工作。

71.本实施意见未涉及的有关事项参照省政府有关规定执行。72.本实施意见由省教育厅会同有关部门负责解释。

二 O O 六年十月二十日

下载广东教育厅突发事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广东教育厅突发事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山东省教育厅

    山东省教育厅 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山东省普通中小学 管理基本规范(试行)》的通知 鲁教基函(2008)1号 各市教育局、莱钢教育处: 最近,我厅印发了《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试行......

    海南省教育厅

    海 南 省 教 育 厅 文 件 海南省人事劳动保障厅 ------------ 关于做好2008年全省各教师 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聘任工作的通知 各市、县、自治县教育(教科)局、人事劳动保障......

    湖南省教育厅

    湖南省教育厅 湘教通„2012‟171号 关于对代课教师和原民办教师 进行调查摸底的通知 各市(州)教育局: 为全面掌握代课教师、原民办教师的基本情况,拟对全省代课教师和原民办教师......

    海南省教育厅

    附件1 海南省教育厅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实验室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 教育部于2006年印发了 《教育部关于发布<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等四个教育行业标准的通知》 (教基[20......

    福建省教育厅

    福建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中职学校2011年秋季入 学新生免学费工作的通知 (闽教财〔2011〕15号)各设区市教育局、财政局、劳动保障局,平潭综合实......

    黑龙江省教育厅

    教育综合改革工作汇报提纲 按照黑龙江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教育综合改革调研工作 的通知》要求,现将我县开展教育综合改革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改革资源配置方式,促进教育公平方......

    浙江省教育厅

    浙江省教育厅 浙江省人民政府纠风办 浙江省监察厅浙江省物价局 文件 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审计厅浙江省新闻出版局 浙教计[2007]72号 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2007年规范教育......

    福建省教育厅

    福建省教育厅 闽教办高„2008‟62号 关于征求《关于进一步推进福州地区大学新校区教学 资源共享的若干意见》等文稿修改意见的通知 各有关普通高等学校、省高校图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