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中国教师十大震痛关键词

时间:2019-05-15 05:53: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05中国教师十大震痛关键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05中国教师十大震痛关键词》。

第一篇:2005中国教师十大震痛关键词

2005中国教师十大震痛关键词

2005年。中国教师,这个温暖而伟大的职业曾经遭遇了怎样的震痛与创伤?如果没有了这些任劳任怨、默默奉献的教师,世界将是无法想象的。请不要对这个美好的称号失望,在回望震痛与遗憾后,我们才会变得更加成熟与稳健…

一、民办教师

在中国民办教师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回过头来看民办教师的历史,我们或许会面对这样的尴尬:我们似乎很难向今天的孩子们解释,到底谁是民办教师。民办教师似乎就是这样“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中国民办教师的历史却十分明确告诉世人: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并没有完全享受教师的待遇,却担负起了中华民族最神圣也最艰巨的农村教育的重担。中国民办教师备忘录

有人曾经这样来给民办教师画像:上课的铃声已经响过,从教室外匆匆走来一位中年男子,沾满泥土的裤管还不曾放下;只见他将锄头往讲台边一放,一个声音便从他的喉咙里蹦了出来?“上课!”但还是固执的以为:民办教师是我们这个社会最富有智慧的群体之一。民办教师是在我国国家办学力量严重不足和私人办学不被提倡的特殊情况下产生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如何妥善地解决好民办教师这一历史遗留问题,成为广大关心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人们密切关注的话题。他们的选择没有错,党和国家没有忘记他们!并不是每一位民办教师都能够幸运地“转公”,还有相当一部分民办教师要面对着“辞”和“退”的命运。应该说,对于国家的宏观决策,大多数的民办教师是识大局的。但有些事情却有点太令他们寒心:不应该有的不和谐音。

二、“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支教

这是青春和奉献最亲密的接触,刚走出大学校门,在父母眼中依旧是孩子的大学生,将负起点灯人的责任,以生命影响生命,用爱心培养爱心,实践支教者的理想。千里迢迢远走他乡,风尘仆仆支教乡村,为的只是能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远离贫困,亲近文明、拥抱未来。可是,一个人的感动能够走多远?谁来约束支教志愿者?当纯洁、激情、高尚……遭遇猥亵时,曾经的支教明星猥亵男生日前被罢免校长职务

我们的支教者遭遇的还有人头马来招待志愿者教育局长却称费用未超标

他们说:“看着孩子们骨瘦如柴的身躯,听着他们刻苦好学的事迹,但我们嘴里吃的却是盛宴,领导们一杯一杯地敬,我们一点点地沾着嘴唇,难以下咽。”

一个人的感动能走多远?全校250多名学生只有9个老师,其中3个志愿者,5个代课老师,师资力量让人担心。“支教者的力量毕竟有限,很多东西都需要社会力量、需要制度的支持来改变。”

三、谁的耻辱——禽兽教师

本是教书育人的课堂竟成为一个恶魔发泄兽欲的场所,披着教师神圣外衣的青年竟干着禽兽的勾当。当校园里最值得尊敬的角色背上这样的“称号”时,是教师的耻辱?还是学生和家长们的恐慌?别以教师的名义把魔爪伸向孩子!

回顾这样的案件是痛苦的,但还是不得不说常见色狼全剖析——禽兽教师狼 不堪老师猥亵15岁女生喝药自杀禽兽老师被拘

这些教师不能再被称为包含着神圣意义的教师这个名次。这样的禽兽也是罪有应得,采取多手段强奸23名小学生甘肃一教师被判死。

四、被压到的一代——过劳死

被压跨的教师们,工作时间过长,劳动强度加重,以致精疲力竭,突然引发身体潜藏的疾病急速恶化,救治不及而倒在讲台上。社会转型使他们焦虑,身体转型让他们多病。如果不重视并克服这些问题,他们随时可能累倒。1月下旬,在短短的4天时间里清华大学两位年轻教师相继去世。他们最黄金的时代才刚刚开始,就倒在了制造个人价值的讲台上,绝非个案的“过劳死”:清华四天两教师英年病逝

五、教师舞弊 按理说,教师应该是舞弊这个词的死对头,可是2005年太多的教师和这个词一起走入歧途。仅在河南一个县的高考考场上,涉案老师收红包20余万,考场内可接电话,老师参与作弊畅通

江西高考舞弊东窗事发:监考老师为考生传纸条 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的根本性的不同,就是要求教育者自己必须首先是一个道德楷模,或者至少不能逾越某些基本的道德底线。当老师们都在舞弊的时候,我们的学生又该做什么呢?

六、待遇的城乡差异

教师需要淡泊名利,需要安贫乐道,但当不合理的分配制度已使他们淡泊得自己人格低下、安贫得不能养家糊口之时,他们又如何能担当起传道授业之重、为人师表之责? 从教致贫的农村教师调查:长大贵贱不当老师

在农村当“干教育不如种大白菜”,当教师们,进了校门是老师出了校门泥瓦匠,当孩子们说“长大贵贱不当老师”的时候。农村小学教师工资,西部最低的某县教师月平均工资只有482元,而东部最高的某县农村小学教师平均工资为1771元,相差1289元,达到3.67倍;农村初中教师工资,西部最低的县教师月平均工资只有482元,而东部最高的县农村初中教师平均工资为1653元,高低相差1171元,达到3.43倍。而提到城乡教师待遇,相差的就更大了。调研报告说,同一个县,城乡相同性质教师的收入可以相差5倍左右。城乡教师收入相差五倍难言教育投入不足之痛 看看我们令人尊敬的优秀年轻学者,生前承担的是怎样繁重的工作,他的生命在“高期望值”的工作目标中,慢慢消逝。浙大36岁博导过劳死知识分子寿命10年降6岁

七、心理健康

因为学生的一点过失,罚学生吃苍蝇,强迫学生互相打耳光,有的甚至往学生脸上刺字……这些极端现象的发生,更多的是因为教师的心理问题。社会竞争压力增大,一些社会不良现象蔓延,不能不对教师的内心世界产生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已经成为无法回避的问题。在大家普遍关心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今天,我们不禁还要多问一句:“老师的心理健康谁来负责?”小学教师体罚6名学生让其舔同学屁股“思过” 教师体罚学生现象的出现,从心理学角度上讲,很大程度是因为教师工作压力过重,出现职业枯竭感,出现将人视为无生命的物体看待的非人性化心理,从而导致体罚学生现象。职业枯竭是一种在工作的重压之下身心俱疲的状态,是身心能量被工作耗尽的感觉,人处于一种身心耗竭的状态,也称之为心理枯竭。将人视为物体教师体罚学生与职业枯竭感有关

八、高校教师高收入

从1984年至今的20年间,高校教师的年平均工资增长了18倍,2003年,高等学校教师年平均工资超过2.33万元,在一些大城市,一些高校教师的月收入已经过万元。我国界定高收入个人,高校教师名列此榜。

20年前,教师的收入是倒数一二,但20年后,记者调查发现,他们的平均工资已经增长了至少10倍,变为“高收入者”。教师收入超白领高校教师工资20年增长近18倍

高校教师成为高收入者,固然体现了国家重视教育,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但从另外一个角度,也说明了我们的教育成本在快速增加,更为可怕的是,这种教育成本的迅速扩张是带有强烈的非理性色彩的。

九、教师流失

我国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小学优秀教师的流失现象愈演愈烈,个别学校甚至闹起了师荒。优秀教师的流动带来的不光有人才流通机制的灵活,同时还有教育资源公平配置机制的缺失。年薪6万元,对于平均工资只有1000元的知名高中的老师来说,是一种抵挡不了的诱惑。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平致优秀教师流失

许多县、市在教育布局向县城中心集中的思路引导下,出现了“三热”:私立和公办学校进县城办学热,农村中小学教师进城从教热,农村中小学生进城上学热,十、走穴

社会上将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补课赚钱称之为“走穴”。尽管不少中小学校对此都明确予以限制,这种现象却渐呈越演越烈之势,悄然涌动的“走穴”暗流正冲击着神圣的校园讲坛。教师们像这样在校外开辟“地下课堂”经营“外快产业”,已经成为一种流行。教师走穴越演越烈地下课堂冲击校园

对中小学名教师可不可以走穴这一问题,报纸上讨论得很热烈,但似乎没能把问题说清,总是让人觉得是雾里看花隔靴搔痒。真正有说服力的倒是来自中学生的呼声:“这样的名师我们宁愿不要”。走穴的名师要当心了:面对你的学生你称职吗?

第二篇:教师的“痛”

教师的“痛”

最近一个月,在苍南县灵溪二高代课,听着办公室里老师们的叨叨絮絮,心里颇有几分感慨,也深刻地体会到教师的“痛”了。一个人一生中都会有许多老师,可是真正能记住老师的又有几个?又有几个人能理解老师的每一份劳动呢?古语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今天却变成了“一日为师,终生受骂”。不是吗?教学严格的老师会让年幼不懂事的学生“恨之入骨”,教学宽松的老师又会让长大成人的学生计较一生。这样一个终生受骂的职业却拥有极为高尚的称号——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的灵魂是那么好教育的?人的灵魂可是另一个人能拯救的?所以如今的老师处于极为可悲的处境:时刻承受着各方面的多重“痛”!

①来自社会的“痛”: 应试教育是最近几年教师头上戴的新的骂名。谁也不曾注意到,作为教育第一线的老师们无权取消考试,却不得不保留挨骂的权利,被骂:禁锢学生的思维;侵犯学生的权利;伤害家长的感情!可是又有谁知道现在的考试不仅在考学生,而且在考老师!老师的水平、素质、能力甚至生计都由考试决定,而社会却无视这些,只是盯着一考定终身而大骂特骂!天晓得!用老师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来的高分生,却成了低能的代名词!有良好品质的学生大家不会提,一旦出现一个不好的就是教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难道老师的谆谆教诲没有任何作用?好的素质只是他们自身的自发表现?教师作为一种人,他们的生存状态是极为可悲的。自身必须要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就是说社会要求他们在精神上要是一个完人——时时刻刻要警惕自己为人师表的形象,万万不可放松对自己的自我约束;而在物质上,他们一向是贫寒的表率,而且必须是两袖清风方才称得上是师德典范。

②来自家长的“痛”: 社会上不是指责教师,就是棒喝教师,却对尊重教师无能为力!这样的社会现状直接导致了家长对教师的种种要求:教师要负责孩子的成长、教育、思想、状态甚至安全等等,甚至一些本应由家长行使的监护责任也成了教师的事情。谁会去想,一个班主任除了要去管理几十名学生外,他还要进行正常的教学任务。而我们知道,只有一个孩子的家长们对自己孩子的管教是多么的头疼!然而,大家似乎在思想意识中形成了一种怪圈——这些神经敏感、养尊处优的孩子一放到教师那里就会乖巧可人的。事实又是怎样呢?要知道教师不是保姆,不是家长,它只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啊!家长在无形之中就逃避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在意识之中转嫁了自己的困难与烦恼,只是不知这是不是构成了对教师人权的侵犯?为了督促学生的学习,教师有时要面对家长的冷脸;为了他人孩子的健康成长,教师有时要容忍家长的白眼;为了保护学生的安全,教师有时要承受家长的指责。诸如乱收费,那是教师所能决定的事情吗?诸如补课,那是教师自愿放弃假期吗?社会上的大环境逼迫教师不得不流着汗水生存,谁有为他们喊过冤屈呢?

③来自学生的“痛”:现在的学生是温室中长大的一代,造就了极为敏感的性格。教师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说一是一了,也不能再捧出严师出高徒的古训了,老师必须是愉快教学,鼓励教学,甚至是哄着学,求着学。否则,伟大的祖国的花朵和未来就会以死相逼;否则,学生就会举起社会上多如牛毛的保护伞向教师开炮!大家不知怎样理解,一个从心理到外在都裹着厚厚的铠甲的学生,教师怎么好走入他的内心世界去教育他呢?都说“玉不琢,不成器”,面对一块天然的璞玉,我们刻意地将它包裹、珍藏是没有意义的。要想让它成器,我们必须要用锋利的刻刀,细心地、一点一点地刻划,要用各种各样的工具去打磨、去雕琢,才可以让它成为一件极富价值的艺术品,极有用处的器具。在这个过程中,璞玉一定是很痛苦的。教师教育学生也是这个道理,不知为何那么多人会不明白?哪里有舒舒服服就成功的人呀?教师每天朝七晚五地工作,才可以让自己的学生成为人才,成为国家的栋梁啊!而同时,学生也要付出代价,这样才是成功的教育啊!

我们看到辛辛苦苦几十载的老教师,他们用自己的心血呕沥了一代又一代学生,可是成功的学生还是很有限的。社会岂能让每个人都是成功者呢?所以教育不是万能的,所以不

要对教育要求太高。也许有人会讲,教师就是一份职业,这个职业注定你要承受这些,因为你拿着固定工资,享受着特有假期,你就不该再有这么多的抱怨!然而,同样是工作,为什么偏偏教师要担一辈子的骂名?为什么是教师要在夹缝中生存?为什么这个最需要人们尊敬的职业现在却没有了一点尊严?要知道,所有的这一切都是社会所不该发生的!所以请各位把指责的手指,鄙夷的眼神,无情的批评从教师的身上移开吧!不要再对他们一味施压了。教师也是人,也是普普通通、会犯错误的人,他们各方面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不要让教师再承受无限的“痛”了。

在灵溪二高教书的日子里,深刻地认识到教师这样职业的“痛”,从未想过教师的艰辛,但是即便是这样,我仍然对做好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充满信心,也坚信自己能够做好。教师,加油!

丁轻云 生物科学082班08260204

第三篇:两会关键词十 户籍制度改革

两会关键词十:户籍制度改革

【报告摘要】

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为人们自由迁徙、安居乐业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

【问题表现】

当前我国现行户籍制度有很多弊端,具体表现如下:

1.中国现行的户籍制度不利于现代国家公民权利的实现。迁徙自由是现代国家公民权利的重要内容。合法处在一国领土内的每一个人在该领土内有权享受迁徙自由和选择住所的自由。

2.中国现行的户籍制度造成了人民事实上的不平等。农业户口和城镇户口享有不平等的权利,其根本原因是户籍制度承载了太多的附加功能。在这种情况下,户口簿不仅是一种身份的体现,而且是一种资源享有权的确认。最突出的就是在就业和受教育两方面,如有的城市规定:某些行业和工种必须持有所在城市的户口才能被录用;教育方面也是如此,许多持农业户口者在城市里工作多年,有稳定收入,但因为子女没有所在城市的户口,不得不交纳一定的借读费,平等受教育的权利由于“户籍制度”而失去。

3.户籍制度不能适应现实社会生活的发展。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户籍管理制度,户口迁移政策统得过死,由国家统一分配户口迁移计划指标的做法,难以适应不同地区需要。如受指令性政策限制,农村妇女嫁到城市,其户口难以迁入城市,今后子女随父落户也不容易;到城市城镇务工、经商的农民,投资办厂、购房人员以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引进人才都不能落户,其身份、地位得不到确认,给生产经营和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也给政府部门的行政管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解决方案】

1.户籍制度改革应当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分区、分阶段推。

我国户籍制度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依法自由迁移,由于我国社会经济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地区差异,城市综合承受力对人口容纳量又有一定限制,因此现阶段户籍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各城市依据其自身的人力资源结构而推出不同的政策,吸引所需要的人才,满足各自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户籍准入条件的逐步降低,户籍制度从放宽准迁条件出发,从主要条件到次要条件,从技术条件到经营条件,从经济需要条件到生活需要条件,从少到多,逐步就会实现欲迁徙公民的自由迁移。

户籍制度应当随着城市的等级而循序渐进,要承认地区差异,因地制宜逐步改革,在本辖区内制定户籍制度改革的方案。要从小城市到中城市、大城市,直到特大城市的层层升级。目前小城市应当完全放开户口限制,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当前仍然应当控制人口,但是不能控制人才。户籍制度改革应当在时间上循序渐进,近中期以打破一定区域内的城市迁移羁绊为重点,放松某一区域内部人口迁移的约束,但对跨区域的人口迁移仍需保留一定的约束力;远期在社会经济发展达到较高程度,各种相应条件都已经具备时,逐步取消户籍制度对人口自由迁移的约束,完善以市场调节为主的人口流动机制。在改革中可以选择一两个省区作为试点,实施户籍改革的一些政策,然后再全部推广。

现阶段的户籍制度改革不可能包括所有外来人口,因此针对不同类别的外来人口采取不同的政策,首先要解决两类人群的户籍问题:一是渐次转移的劳动力应优先转移那些对城市公共资源的增量需求相对较低的群体,如在城市打工年限相对较长的农民工;二是户籍登记应优先给需要城市户籍的群体,如投奔生活在大中城市的直系亲属。

2.户籍制度改革需要完善相关的制度和法律体系,废除不合理的条文规定。

一个国家、一个区域在城市化过程中的人口集聚,不会按人的主观愿望在城镇体系中的特定规模等级分布,而是受以区位为依托的空间规律作用的牵引,按所有城镇各自的功能集积程度及相应的人口容量有序分布。除此之外,从宪法的高度明确规定公民享有迁移的权利,自由迁移是公民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宪法中关于公民有居住和迁徙自由的条文从有到无,给限制人口流动的种种政策合理化,在户籍改革逐步完善的今天,也已具备了将公民自由迁移的权利上升到宪法高度的条件,同时以宪法为依据,制定户籍法,在此基础上,制定实施细则,使户口登记、户籍管理规模化。

3.改革相关的配套政策。

一是改革间接阻碍人口向城镇迁移的城镇配套政策。改革城市就业政策,统筹城乡就业;改善办学体制,放宽城市义务教育段与高中教育段入学的户口限制;改革住房政策;建立城乡衔接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就业方面要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彻底废除有关限制农民工就业的规定,打破城市职工对就业岗位的垄断,给农民工和城市职工提供平等的择业机会。二是建立农村的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体系。努力缩小城乡之间在社会保障、社会福利方面的差别,从而使户籍作为差别化分配社会资源的功能淡出历史舞台。三是改革间接阻碍城市化性质人口迁移的农村配套政策。健全土地使用的实权承包和流转制度,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协调城乡计划生育政策,逐步缩小城乡计划生育政策的差异。

4.完善户籍制度管理方。

要建立户口登记与人口登记并存的管理方式,建立户籍管理与口籍管理并轨的双籍管理机制,取消大城市内部的不同区域户口的利益差异及现行社会经济政策对户籍的制约作用,同时建设以居民现住地为管理立足点的属地化管理模式,适时地将城市行政管理基础从户籍人口转向常住人口。户籍管理从以户为中心的静态管理向以人为中心的动态管理过渡;加速农村的户籍改革,实现农村户籍管理城市化;以计算机技术为途径推动户籍制度的改革。要剥离户上的附加条件,取消户口的称呼,由一种或者几种证和卡来代替其功能,由单独的社会管理部门来管理(建立人口管理部门,负责人口的登记,管理及计划生育工作),而不是作为公安机关的附属功能之一。

第四篇:十八届三中全会关键词解读

十八届三中全会关键词解读

2013年11月9日至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1、——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是历史赋予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历史使命,也是本次会议的最大看点。从12日发布的公报看,本次会议针对经济、政治、社会等6大领域改革进行了全方位的部署,其中多领域的改革力度及深度有望突破以往。

2、——总目标

公报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决定性作用

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这不同于此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表述。

4、——惠及全体人民

发展的目的是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不仅涉及“做蛋糕”,更关乎如何更好地“分蛋糕”。这就要求执政党及政府如何在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同时,通过全面深化的改革,使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生根开花。

5、——党的领导

全会重申,坚持党的领导是新时期推行改革开放“最重要的前提”。要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

6、——决定性成果

全会要求,在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7、——国有经济主导

针对各界热议的国企改革,全会明确,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8、——现代财政制度

会议提出,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要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9、——社会治理

与此前多用创新社会管理相比,此次会议提出,要创新社会治理,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10、——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会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新提法]:

1、“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许耀桐:

过去我们讲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和人民的关系,最早是国家统治,后来讲国家管理,现在我们又确立了国家治理。统治就是我强你弱,我是统治者,我管着你、管着社会。后来用的“管理”也有管的意思,我管着你,你要听我的。现在用治理,治理是一个新的词汇,现在在全球也是比较流行的。它强调多主体,大家都是主体。国家管理者是主体,人民也是主体,还有各组织、各单位,都是参加管理的主体之一,所以这是从过去的一个主体变为多主体。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 张立群:

治理现代化就是要更加科学、更加民主,同时也要更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这都是我们现代化的含义,不受过去传统的那种生硬的、干巴巴的,或者是非常强硬的方式,向科学、向民主、向制度更好的转化、移动。

2、“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人民日报社论:

这是《决定》提出的一个重大理论观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一鲜明思路,体现了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也契合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

3、“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

人民日报:

改革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当改革打响攻坚战,迫切需要把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结合起来,在摸石过河中把握规律,在统筹规划中推进改革。强调顶层设计,是改革的大局观。尊重基层首创,是改革的群众观。“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十八大以来,上与下的呼应,最大程度聚合着改革正能量,激发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和社会的积极性创造性。

4、“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所长 王国刚:

说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放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上。由此体现了我们前面所讲的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因为市场机制是讲公平的,在市场中各个主体的竞争是公平状态,而不能有政策上的歧视。在同一市场中,因为你是国有的,所以,政策上扶持你;然后你亏损了,后面可以不断地有财政补贴。而非公经济我和你竞争,我亏损了自担。这种竞争就不应该了。所以,这回讲要公平。这次如果要讲亮点的话,它的亮点就强调在这两类的公平上。

5、“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

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金融市场室主任曹红辉:

阐明了财税体制的本质和目的,明确了它的政治职能、社会职能、经济职能,相当于指明了财税体制改革的目标。

6、“改革税制、稳定税负”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 贾康:

营改增的全面推进已开启了中国新一轮财税改革,下一步税制改革还应包括优化政府收入结构与税制结构、完成增值税改革、改革个人所得税、改革和强化房地产税等多个方面。稳定税负指的是稳定宏观税负,由于经济总量的增加,要稳定宏观税负就需要继续进行结构性减税,两者是齐头并进的。

7、“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刘尚希:

可以在完善事权的基础上强调中央与地方支出责任相适应,形成了财税体制非常重要的一块。

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金融市场室主任 曹红辉:

此处的改革必须和政府职能转变改革相配套,事权的重新划分不仅包括一部分上收中央,一部分划归地方,还将有一部分交给社会中介组织。我们不能重复过去“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简单二元管理法,要纳入更复杂的规则,也要相配套。

8、“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

让农民拥有更多的财产权,就要有这样一种尝试,让宅基地、农民的自留地、农民的承包地能够以某种形式在市场上流转,形成这样一种收益,能够保障农民的生活,因为土地是农民的生活和生产资料。

9、“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李长安:

可持续是首次放在“社会保障制度”之前,不仅仅是只社会保障基金的可持续性,还包括了公平以及保障资金效率的可持续性。

第五篇:十八届三中全会关键词问答

十八届三中全会关键词问答

(共35题)

1.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

2.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要求: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3.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4.六个紧紧围绕 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

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5.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到二0二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6.全面深化改革的立足点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7.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8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

9.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10.最重要的四个“坚持”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

11.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2.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13.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14.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15.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

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规范管理、提高效率;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事项,一律下放地方和基层管理。

16.财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

17.税收优惠的要求

按照统一税制、公平税负、促进公平竞争的原则,加强对税收优惠特别是区域税收优惠政策的规范管理。税收优惠政策统一由专门税收法律法规规定,清理规范税收优惠政策。

18.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

19.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 坚持世界贸易体制规则,坚持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扩大同各国各地区利益汇合点,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改革市场准入、海关监管、检验检疫等管理体制,加快环境保护、投资保护、政府采购、电子商务等新议题谈判,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20.全面深化改革对海关工作的具体要求:

推动内陆同沿海沿边通关协作,实现口岸管理相关部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

21.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

22.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

23.建设法治中国的要求

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24.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25.文化建设的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26.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为社会提供多样化服务,更好满足人民需求。

27.创新社会治理

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28.生态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29.全党同志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的关系,正确对待利益格局调整,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坚决维护中央权威,保证政令畅通,坚定不移实现中央改革决策部署。

30.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是要进一步形成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进一步提高政府效率和效能,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31.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强调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这是新形势下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

32.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加快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建立公平统一市场、有利于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代财政制度,形成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更好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33.全会决定把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强调在党的领导下,以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为内容,在全社会开展广泛协商,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

34.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一定程度上与体制不健全有关,原因之一是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的所有权人不到位,所有权人权益不落实。全会决定提出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的要求。总的思路是按照所有者和管理者分开和一件事由一个部门管理的原则,落实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建立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人职责的体制。

由一个部门负责领土范围内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是十分必要的。

35.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这是为了更好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保证改革顺利推进和各项改革任务落实。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统一部署全国性重大改革,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协调各方力量形成推进改革合力,加强督促检查,推动全面落实改革目标任务。

下载2005中国教师十大震痛关键词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05中国教师十大震痛关键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十七届五中全会”关键词英文翻译

    “十七届五中全会”关键词英文翻译 lavender 2010年10月21日10:25 来源:爱词霸英语网 点击 5320次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本月18日出炉。扩大内需、推进改革、城镇化……诸......

    高考作文:中国的关键词

    高考作文:中国的关键词 选择什么关键词来呈现我所认识的中国?中华美食、移动支付。相信它们能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传统而时尚的中国。 来华留学生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中,不得......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关键词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关键词 基本经验篇1、三个历史性转变:我国相继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21个关键词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21个关键词 第1个关键词:新起点和自信心。过去35年的改革开放,无论从思想认识、国家体制,还是从思维方式及现实举措,都已经遇到很多瓶颈和困难,政治、经济、社......

    2013年中国酒店业三大关键词

    2013年中国酒店业三大关键词【摘要】大型国际酒店集团旗下一般都有一系列酒店品牌链,不过目前国内酒店多为“单兵作战”。未来国内酒店市场趋势将逐渐形成以品牌划分酒店的定......

    2013中国公益十大关键词

    2013中国公益十大关键词 ◎撰稿 章高荣(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研究部主任) 1、《决定》勾勒现代慈善蓝图 十八大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三个关键词建设美丽中国

    三个关键词建设美丽中国 11月8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在胡锦涛总书记所作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政府工作......

    2013中国改革八大关键词

    2013中国改革八大关键词 记者 陈芳、周婷玉、叶前、白靖利 2013-3-7 3:17:59来源:2013年03月06日 10:47:42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6日电 农民财产权、人口长期均衡„„政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