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平 法学教育家

时间:2019-05-15 05:10: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江平 法学教育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江平 法学教育家》。

第一篇:江平 法学教育家

江平法学教育家,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前校长

田文昌 京都律师事务所主任,全国律师协会刑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兼职教授

《律师法》修改势在必行

看十年来《律师法》贯彻如何,从律师在社会生活和法治活动中的地位来考察,《律师法》修改势在必行。

新京报:5月15日是《律师法》颁布十周年纪念日。如何评价这部法律十年来的成败得失,以及中国律师业的发展现状?

江平:成绩有目共睹。中国的律师立法从无到有,至今走过了十年的历程,这期间,这部法律对于律师权益的保护、司法公正的实现和中国法治进程的推进,都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当然,从宏观上说,要考察《律师法》的效果,恐怕首先需要从《律师法》之外的一些因素入手,最根本的一个问题就是律师在社会中的地位。可以说,律师在社会中的地位是一个国家法治与民主程度的重要象征。

首先,与司法机关人员相比,律师的地位如何。在我国,法官训斥律师、驱逐律师甚至殴打律师的事件时有发生;在法庭上,检察官与律师的控辩地位存在不平等现象。而在我们所追求的法治国家,应该是控辩双方地位平等。第二,从律师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考察,我们也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和地区中,律师出身的人从政的占比例很大,而我们国家显然还有差距。

所以看十年来《律师法》贯彻如何,从律师在社会生活和法治活动中的地位来考察,《律师法》修改势在必行。

田文昌:从微观上说,《律师法》涉及律师行业规范和定位,既起到约束律师的作用,也起到保护律师的作用,同时还有指导律师业发展的作用。客观说来,现行《律师法》不是很成熟,立法缺少经验总结,需要重新修订。

这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律师制度的历史。从历史来看,国外的律师业有上千年的历史,高度发展已有几百年。而中国的律师制度极其短暂,从清末说起来只有一个多世纪;要说到律师制度在中国真正的发展,也只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这26年。在这短短的四分之一世纪中,要对整个律师制度的约束、规范和总结,形成一个成熟的法律,是不太现实的。但现状又引出了另外一个问题:面对现实,在这样短暂的历史发展过程当中,怎么样规范、保护、引导律师业发展?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

从另一个角度讲,就是包括律师职业在内的中国法律职业群体的基本定位问题。由于律师制度在中国的历史太短,社会各界对律师的职业定位缺乏一个最基本的了解。法官、检察官、警察甚至当事人和律师的冲突问题,都与此有关。定位不准,就容易出问题。俗话说,干什么吆喝什么,如果连干什么都不明确,又何谈立足之地呢?

律师不以成败论英雄

如果律师经过有力的辩护以后仍然证明这个被告人罪大恶极,那么律师并没有失败,仍是成功的。

新京报:作为资深律师,你认为什么样的律师才是成功的律师?

田文昌:有人说律师只能做有利于被告人或者当事人的辩护或者代理,这样就不公正。这种认识存在误区。实际上律师只代表一方,而另一方还有别人来代表;如果律师成了包打天下的包青天,那法官就成了“吃干饭”的了。即便是罪大恶极的罪犯,如果没有经过法定程序的审判,能够证明他罪大恶极吗?如果律师经过有力的辩护以后仍然证明这个被告人罪大恶极,那么律师并没有失败,仍是成功的。他的成功之处在于,向社会证明了法律的公正性和公开性。所以我说,律师不以成败论英雄。

我给公诉机关讲课时也提到这个问题,如果公诉机关必须追求百分百的胜诉率,那也是不正确的。这跟律师追求百分百的胜诉率一样道理。律师百分百胜诉的话,那检察官和警察就成了“吃干饭”的。检察官百分百赢,那就代替法官了,而且律师也就白忙活了。一个案件发生后,侦查机关如果不侦查,那就失职了,你必须得侦查。侦查完毕或者人家告状了,作为检察机关,在具备基本证据的基础上,你就应当提起公诉,否则也是失职。当然明显不应该公诉的除外。但是模棱两可的,你必须公诉。因为你没有走完诉讼程序,就难以向被害人有所交待,而公诉之后经过完整的诉讼程序,哪怕不能证明他有罪,那么你也是尽到你的职责了。

新京报:在你的从业过程中,最让你苦恼的是什么?

田文昌:关注最多的还是来自某些司法机关和政府机关。有的司法机关对律师不理解,甚至为律师工作设置一些障碍;政府机关也有一些抵触或者干预,甚至把律师当成异己力量。这是很可怕的。当然,有时候困扰也会来自委托人,让律师两头受气。

呼吁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倾向,一些人把法律知识庸俗化了。

新京报:如何看待这些问题?

田文昌:其实这还是与人们对律师制度的认识存在误区有关。律师制度是国家设定的,国家设立它的目的实际是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虽然从形式上来看,律师的作用是代表私权利的力量,是对公权力的一种制约;但从根本上来讲,律师是维护国家利益的;否则国家也不会设立律师制度。律师制度的设立本身也是出于这样一个目的:为了限制公权力的滥用,形成一种制约机制,通过制衡的方式,来达到司法公正。

但现在,有些人只看到了律师表面上的作用,而没看到其根本性的作用是维护国家的秩序。这是最关键的问题。公检法机关都是在维护司法公正的一个特定环节当中发挥作用,其实律师也是一样。

江平:法治的完善是一个过程,法治的理念融入人们的思维习惯,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我记得田文昌为刘涌辩护之后,网上有自称中国政法大学的学生说:“田老师,过去我很尊重您,您讲的课我们都爱听;今天想不到,你居然为黑社会的犯罪分子去辩护,我感觉到悲哀”。那我说这悲哀的究竟是谁呢?学过法律的人都觉得律师为所谓“黑社会”辩护是一种悲哀,这就印证了有些人法治思想的缺失。

现在的舆论也有错误的。你比如说刘涌案件还没有判的时候,有的媒体就先给人家“判了死刑”,这是不应该的。这种错误的舆论导向也会消解我们对于改善法治环境所做的努力。所以普法除了普及法律知识,更重要的是纠正和扭转那些有违法治精神的错误观念。

田文昌:普法宣传非常重要,但现在我们虽然普及了很多法律知识,却不够重视宣传法律的精神和理念。现在社会上有一种倾向,一些人把法律知识庸俗化了,似乎普法就是人人学法,人人懂法,人人都能自己解决法律问题了。这就好像人人都买本医学书,就能自己给自己开药方一样,弄不好会适得其反。

其实法律是一门专业,现代社会的特点之一是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在法治发达国家里,并非所有的老百姓都懂法,但是他们的法律意识却极强,人人都会说“有事去找我的律师”,这正是他们的成功之处;而我们却相反,一些人从法律虚无主义的极端又走向了法律庸俗化的极端,这是不正确的。

《刑法》第306条可能造成职业报复

在一些领域里、一定限度内,应该给予律师某种特殊豁免,否则不足以使他敢于正常行使自己的权利。

新京报:长期以来,我国《刑法》第306条规定的律师伪证罪遭到了律师界的质疑,要求取消这一规定。怎么看待这个问题?近些年我国刑事案件中,律师出庭辩护率呈下降趋势。解决这些问题,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江平:律师的职业风险有应该承担的风险和不应该承担的风险之分。什么是应该承担的风险?比如,如果律师伪造证据,那无论怎么说也不能原谅,对吧?保护当事人的利益不能不择手段,不能因为没有有利于当事人的证据而自己伪造一个证据,这得有一个底线。

现在值得关注的是,有些地方的司法机关利用了第306条来恶意报复打击律师。那么究竟什么叫伪证?我们现在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就是犯罪嫌疑人迫于某种压力,或者受到刑讯逼供,做了一个与内心意志不一致的证言,现在他在律师的帮助下翻供了,这时候律师是不是构成伪证罪?对这种问题我们要极其谨慎。

田文昌:律师参与刑事辩护积极性不高,根源在于律师执业环境的恶化。律师业务当中,刑事辩护是最基本的一种,如果这一职能弱化了,律师业的发展从何谈起?从更重要的层面来看,这更是对法治社会的伤害。打击犯罪与保护人权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人权得不到保障,法治就得不到发展。

有人提出,取消律师伪证罪是不是否定了律师有做伪证的行为?这个说法的角度是不对的。问题在于我国《刑法》第307条,规定了一般的伪证罪,可以涵盖律师伪证罪。为什么要针对律师执业做出特殊规定?这种做法很明确是针对律师执业的歧视性规定,它很可能造成职业报复的直接后果。

律师辩护分为两种,一种是积极辩护,一种是消极辩护。积极辩护就是律师可以取得一定的证据来反驳控方的指控;消极辩护就是单纯的消极反驳指控。换一个角度来看,这种规定从消极方面来讲也帮了律师的忙,目前全国范围内律师办刑案调查取证的极少:既然调查容易出问题,那就不去调查。这样就把法庭辩护主要变成了消极性的辩护,律师反倒省劲了。从这个意义上讲,越是负责任的律师所面临的风险可能越大,当事人的权利保障也会受到影响。

江平:要解决这些问题,我想首先要看到,律师行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在律师正常履行职务中,由于种种原因也会出现过失。在这种情况下,在一些领域里、一定限度内,应该给予律师某种特殊豁免,否则不足以使他敢于正常行使自己的权利。

田文昌:这些问题不是单纯靠《律师法》本身能完全解决的。《律师法》本身是约束、保护和指导律师的,但是律师活动的舞台是非常广泛的。如果《刑事诉讼法》没有一个科学的修订,可能《律师法》再规定也没有用。因为《刑事诉讼法》管着所有刑事诉讼参与者的行为;《民事诉讼法》也是一样。

个人开办律所应该得到允许

我希望修改后的《律师法》能够肯定、鼓励个人开办律师事务所。

新京报:根据我国现在的法律规定,还不允许个人开办律师事务所。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逐步扩大,涉外纠纷的逐渐增多,有没有可能在这个方面有所突破?

江平:我希望修改后的《律师法》能够肯定、鼓励个人开办律师事务所。修改后的《公司法》已经把一人股东作为一个公司,《律师法》没必要坚持必须是两个人以上的合伙才能开办律师事务所。

我觉得应该尊重规律、尊重律师职业自身的特点。律师本身是以自己的独立劳动来活动的。他可以自己一个人干,也可以跟别人合伙。某些很简单的事情他自己应该能解决。从法律角度来说,合伙是建立在个人基础上的。如果按照《独资企业法》,两个人就是合伙,而合伙一散伙又变成个人。个人跟合伙是一个事物的两面,我们现在只允许以合伙方式开办的律师事务所,导致律师业务中形成了本质上的个人与形式上的合伙这样尴尬的局面。

现在有必要引进有限责任合伙。我国正在修改的《合伙企业法》规定了有限责任合伙,就是要降低承担无限责任的合伙人的风险,不能什么样的风险都由合伙人来承担。如果合伙人不仅要对于合伙人之间的行为、合伙组织的行为,而且还对合伙雇员的任何侵权行为,都承担无限连带责任,那合伙人的风险就太大了。

大家可以注意到,美国的律师跟中国的律师有着很大的区别,美国有非常大的合伙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有几百个,雇员有几千甚至几万个,世界各国都有它的分支机构。如果每一个雇员的侵权责任都要由合伙组织也就是他的合伙人来承担的话,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这次《合伙企业法》的修改,写进了有限责任合伙,减轻了合伙人的风险,只按照合同的责任来承担,这个原则也可能适用于律师。因为我们的《合伙企业法》可以适用于合伙组织的其他形式,所以我们应该把这个原则引进到《律师法》里面。

新京报:前不久,司法部《律师法(修订送审稿)》在中国律师网公布讨论过程中,引起不少争议。很多律师网友认为,《律师法》修改要强化对律师执业权利的尊重和保护。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江平:为什么在主管部门与律师之间会出现这样的差异?应该说有两个原因:一是中国律师群体中,与社会公众的期望值相比,确实存在自身素质不够高的执业者,所以司法行政部门要加强对这部分人的管理;但另一方面,许多律师的执业权利得不到很好的保障,所以律师界更多呼吁要在新修法中加强对律师执业权利的保障。

平心而论,这两个方面的问题都存在。但两个问题当中,哪个是当前的主要

第二篇:法学泰斗江平:审委会弊大于利,是时候取消了

法学泰斗江平:审委会弊大于利,是时候取消了

成都商报记者 周茂梅

北京摄影报道 2014-08-27 06:41:00 来源:中国网

福建念斌投毒案宣判念斌无罪 曾4次被判死刑

如何不再出现念斌案? 如何留住优秀法官? 如何实现审判权独立?

背景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9日召开会议,决定今年10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

成都商报陆续推出“聚焦依法治国”之“记者观察”和“高端访谈”,深度解析并探讨“依法治国”的一些关键问题。

专业

至少两种人不适合做法官:非法学党政人员和非法学专业军人

“员额制”应根据实际情况定比例,考虑法官办案量,留足学习时间 法官待遇重点考虑业务因素,而不是行政级别因素

还权

人财物省级统管,不等于审判权统管

合议庭审完案子及时并单独合议,是可以减少干预的 目前审委会、检委会已是弊大于利,是时候考虑取消了

追责

冤假错案追责难的根源,在于行政审签制度

司法腐败是最危险的腐败,裁判公开是最好的防腐剂

高端访谈

不久将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备受期待。随着司法体制改革框架意见的出炉,一段时间以来,“依法治国”成了老百姓谈论的热点话题。

“依法治国”内容体系庞大,专业性强,牵一发动全身,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未来。为了让读者能对这一重大主题有全面系统的理解,成都商报陆续推出“聚焦依法治国”之

“记者观察”和“高端访谈”,深度解析并探讨“依法治国”的一些关键问题。

在这一背景下,成都商报记者向法学泰斗、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原中国政法大学校长江平教授深度求解。

/ 员额制

“深化人事改革”:对法官、检察官实行有别于普通公务员的管理制度;建立法官、检察官“员额制”;完善法官、检察官选任条件和程序。上海法官、检察官只保留33%的比例。

因行政职务而被任命的不适合做法官

成都商报:为什么要实行“员额制”?

江平:在法院、检察院,要真正凸显法官、检察官的地位,必须要区别身份,就像医院必须要区分医生、护士和护工人员一样,法院也需要区分法官、法官助理和司法辅助人员。只有分工明确,才能更有利地开展工作。

成都商报:“员额制”多少比例合适?

江平:应该根据各地具体情况确定。我认为大致在1/3到1/2之间比较科学合理。具体的比例,根据各个法院每年的案件总量除以每个法官一年审案定额的标准,就能计算出法官的人数,当然也需要留出一定的机动名额。还应当考虑每个法官一年的正常审案数量,不能让他们成为办案的机器。要留足法官、检察官的学习充电时间,这样才能保证案件质量。

成都商报:“员额制”后的法官、检察官应具备怎样的素质? 江平:对于法官、检察官的选任条件,应该严格按照《法官法》《检察官法》执行,让法学功底深厚的大学生、研究生更有机会进入法官、检察官序列,这对提高司法人员素质至关重要。

在我看来至少两类人员不适合进入法官、检察官队伍:一种是那些号称法官、检察官的党政工作人员,没有法学功底,因行政职务而被任命为法官、检察官,实际上并不具有审案水平;另一种则是部分不具备专业法学知识的转业军人。

法官辞职/ 目前,法官辞职现象成为社会热点。公开报道显示,江苏省在4年内有988名法官辞职,广东省在5年内离职1600多名法官,而这些辞职的法官中很大一部分是业务骨干。

法官待遇应当高出普通公务员一大截 成都商报:辞职根本原因是什么?

江平:法官辞职的问题关键在于优秀法官的流失。目前法官待遇很低,很多法官都要为生活奔波发愁。法官的待遇不能和一般公务员一样对待,应当高出普通公务员一大截,让他们不再为生活发愁,以保证法官职业的尊严和成就感。

成都商报:法官上升通道如何打通?

江平:法官的升职空间,不能理解为法官走仕途当行政领导才是一种升迁,按照法官级别从低级别法官成长为一级法官、资深的大法官也是一种升迁,而且后者更应该成为今后改革的一个方向。当然这离不开工资制度的改革,打破按照行政级别涨工资的模式,按照业务级别涨工资,做一辈子法官也有经济保障和职业成就感。

成都商报:如何通过改革吸引社会优秀法律人才的加入?

江平:此轮司法改革提出从优秀学者和律师中选拔人才进入法官检察官队伍,但面临的现实是,可能优秀的社会法律人才不愿进入司法队伍,而想来的却不一定优秀。要想改变这种现实,只能等到法官、检察官制度真正改革完善之后,法官、检察官的待遇和职业化程度真正高上去了,才能真正刺激律师、学者等社会优秀法律人才进入这个队伍。

/ 念斌被判无罪

此次司法改革提出要健全错案防止、纠正和责任追究机制。福建念斌案被宣告无罪,这起案件最终被纠错。

行政审签制导致冤假错案难追责

成都商报:张辉、张高平叔侄案暴露出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江平:张氏叔侄案暴露出了错案追究制的最大漏洞,就是行政签字审批制。一个刑事案子被办成错案、冤案,背后有层层领导的签字审批,最后发现出事了,究竟该追究谁的责任?追办案人员的责任,这不公平,因为不是他个人决定的;追究每一级签字领导的责任?这也不现实,牵扯的面太广了。正是在这种行政审签制度,导致冤假错案责任最终无法追究。

成都商报:本月22日,福建念斌案被宣告无罪,您怎么评价这起案件? 江平:办案人员盲目追求结案率,就难免出现错案。发现错了,能够比较及时地纠正,这是应该肯定的。反映在司法理念上,主要是在司法实践中要真正坚持“疑罪从无”,恐怕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审委会存废/ 此次改革的核心就是还权给法官、检察官,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完善主审法官责任制、合议庭办案责任制和检察官办案责任制。

合议庭独立办案制,能实现审判权独立

成都商报:如何才能真正做到“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

江平:去行政化的主要因素是,法官、检察官不应该有行政因素,司法人员办案只服从法律。而要根本实现这一改革,就要确立合议庭独立办案制,对于一般案件,合议庭在开庭审理结束后,直接进入封闭式的合议办公室,马上合议,合议完之后立即作出裁判,虽然裁判文书不一定马上能写出来,但裁判结果已经出来了,这样就可以减少院里行政领导和社会因素的干扰,也能做到审理者自己裁判。其实这项制度建立起来也不难,只要建立起了这项合议制度,自然可以减少司法干预,真正实现审判权独立。

成都商报:您如何看待审委会、检委会制度?

江平:审委会、检委会制度在审判初期法律基础差、审判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发挥了一些积极的作用。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审委会、检委会制度已经是弊大于利,审委会、检委会是完全依照行政权力而组成的机构,组成人员有不懂法学知识的行政领导,一个案件上了审委会、检委会,裁判结果可能就被变成了行政领导的决定,容易造成冤假错案,现在是时候考虑取消审委会、检委会制度了。

成都商报:取消审委会、检委会,法官遇到重大疑难复杂案件时该怎么办?

江平:我觉得可以适时考虑成立专家委员会代替审委会。专家委员会完全由法学专业的专家人员组成,在合议庭无法做出准确裁判时,提供专业的法律参考,仅仅是业务参考,而不是裁判结论。

法学泰斗江平:审委会检委会弊大于利 是时候取消了(2)

《收容遣送制度》和《劳动教养制度》相继被废止。《收容教育制度》的存废,在5月艺人黄海波嫖娼事件中引起热议。

《收容教育制度》应该废止了

成都商报:您如何看待《收容教育制度》的存废?

江平:上海的几名法官因为嫖娼而被处15日行政拘留,而黄海波因嫖娼不仅被处行政拘留,还被警方收容教育半年,这显然不公平。《收容教育制度》不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应该废止了。

成都商报:废止的阻力有哪些?

江平:阻力的关键在于人们观念的保守,认为嫖娼问题“罪大恶极”,必须要用限制人身自由的方式来处罚。事实上,对于卖淫嫖娼这个道德层面的问题,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历史上,都没有以剥夺人权的方式来进行处罚的规定,道德层面的问题,就应该用道德的标准和方法来处理。

成都商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的“关于废止《收容教育制度》的建议书”进展如何?

江平:具体进展还不清楚。对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法律法规的处理,也不只是简单的废止,还应该考虑替代的办法。

去地方化改革/ 此次司法改革明确提出,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人财物由省级统管,能实现一定范围内的去地方化。

人财物省级统管,不等于审判权统管 成都商报:您如何看待这一制度?

江平:将省级以下司法机关的人、财、物收归省一级统一管理,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可以减少地方党政机关的干预,但能不能从根本上减少省级行政部门的干预却不好说。

最理想的办法是实现全国统一管理,但全国法院、检察院系统太大太复杂,各地的差异也非常大,因此从目前来看要实现全国统筹统管根本不现实。

成都商报:实行省级统管,会不会增加司法机关内部的行政化色彩?

江平:的确不排除这种可能,司法行政权的省级统管,并不等于审判权的省级统管,两者属于不同的体系,改革中需要把握好这两个体系的关系,不能因此而影响下级法院的裁判和两审终审制度。尽管人财物实行了统筹管理,但上下级法院之间仍然是独立的,而不是领导关系,每一级法院的裁判都是独立的裁判。

成都商报:实行省级统筹后,地方可能会把一些情况复杂、需要地方配合化解的矛盾大量推给法院、检察院,怎么办?

江平:一直以来,我都不太赞同以往的这种“联合办案”“共同处理”的办案模式,法院判案就依据法律,地方政府所做的决定,可以作为法院审判的参考因素,而不能成为左右裁判的证据。如果法院在审理中,需要地方政府的意见,可以通过司法建议的方式,让政府拿出处理意见,法院与地方行政机关相互独立,不能“共同处理”。

/ 律师制度

完善律师制度被写入此次司法改革。但一直以来,律师执业环境差,辩护人权利保障很不够。

应减少各种行政审批和管理

成都商报:如何看待律师的执业环境?

江平:越来越多的律师都不愿意担任刑事辩护人,这与律师的执业环境差、权利得不到保障密切相关。特别是在刑事辩护中,公权力机关的强势,从而让辩护人的意见很难得

到采纳。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才会出现“死磕”律师。

成都商报:近日17名律师向司法部申请撤销对律师的考核和备案,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江平:律师的生存环境差与司法行政机关对律师行业的管理过严密不可分。各种审批制度、管理制度,越来越严格地管理和束缚着律师行业的发展,限制着律师的自由。在司法改革中,应该减少各种行政审批和管理,让律师职业更自由化。律师兴是中国法治进程的重要环节,也是法治兴的基本要求。

司法腐败/ 此次改革提出,要同步研究健全对司法权力的监督机制;加大司法公开力度,全面推进办案工作全程录音录像、生效裁判文书上网。

公开裁判文书,促使法官自觉抵制腐败

成都商报:您如何看待目前的司法腐败现状?

江平:司法腐败是最危险的腐败。司法作为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不预防和杜绝其腐败,其后果将很可怕。

成都商报:如何才能更好地预防司法腐败?

江平:司法公开是最好的防腐剂,而司法公开的关键在于裁判文书的公开,裁判文书中将有完整的证据内容、判决理由和裁判流程的记载,一旦公开,将受到全社会的监督。对于完全暴露在公众眼皮下的判决,任何法官都会有压力,都会自觉拒绝和抵制腐败。

成都商报:在完全公开的状态下,司法机关如何平衡依法办案与民意的关系?

江平:民意是什么?任何一个判决有人满意就必然有人不满意,对法官来说,我始终认为尊重法律是前提,依法判案是原则,不能将舆论作为判案依据。目前的确存在舆论干扰司法的问题,我始终主张一种观点,就是任何一个案子在没有法院判决之前都是无罪的,对于判决前就搞什么“展览”之类的行为,我是反对的。

/ 成都司法创新

成都全面构建诉讼服务体系,在每一个基层法院和派出法庭设立诉讼服务中心(服务点),此举成为全国法院亮点。

成都建诉讼服务中心,很便民

成都商报:对于成都法院系统的这项探索,您有什么评价和建议? 江平:目前在很多法院立案很麻烦,流程复杂,手续繁多,导致许多当事人不能立案。成都法院系统建立的诉讼服务中心(服务点)帮助当事人简单、快速、便捷地办理立案手续,从便民的角度讲,具有很积极的意义。建议完善当事人反馈信息的机制,对于法官的

分类与当事人之间出现分歧时,当事人能有申诉机制和救济途径。

成都商报:今年以来,成都中院在全国首创了“6+1审判信息互联网一体化公开模式”。在法院网上公开立案排期、庭审现场、裁判文书、主要证据、执行信息、鉴定拍卖6类信息,您有何评价?

江平:这项改革比我想象的还要公开一些,对于这种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大司法公开的改革应高度肯定。

专家谈念斌案:对申诉不止的案件 一定要重新审查

2014-08-25 09:28:19

著名刑诉法教授陈光中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实习生 高培蕾摄

2014年8月22日,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宣判念斌无罪。这个判决,引来举国关注。

2006年7月,邻家两名儿童中毒身亡,念斌被警方视为有重大嫌疑。此后8年,念斌被4次判处死刑,其中,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不予核准念斌死刑,发回重审。

8月22日,福建高院新闻发言人称,本案除了上诉人念斌的有罪供述外,原判认定被害人中毒原因依据不足,投毒方式依据不确实,毒物来源依据不充分,与上诉人的有罪供述不能相互印证,相关证据矛盾和疑点无法合理解释、排除,全案证据达不到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不能得出系上诉人念斌作案的唯一结论。

这不是第一起引发举国关注的冤案。从湖北佘祥林案、河南赵作海案到浙江张氏叔侄案,冤案不断地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引发人们对冤案何以发生的追问。中国青年报记者就此采访了84岁高龄的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界泰斗、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陈光中先生,剖析冤案生长的土壤和纠正之道。

陈光中教授曾于1993年受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委托,带领中国政法大学刑事诉讼法的专家学者,进行国内外的调查研究,提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改建议稿》,并全程参与了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二次修改。

陈老精神矍铄、思维敏捷,在念斌案无罪判决作出后第三天,8月24日,欣然接受了中国青年报记者专访。

多数冤案源自“疑罪从轻”

中国青年报:从浙江叔侄案到福建念斌案,近几年来,屡屡有重大的冤错案件被纠正。在您看来,冤错案件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陈光中:这些年来暴露了一些冤案,也公开纠正了一些。冤案产生总的原因,在于理念上的偏差,就是“重打击,轻保护”。“重打击”,就是一旦发现刑事案件,就急于破案。过去还提“限期破案”、“命案必破”。“轻保护”,是在刑事案件里不重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保护,在办案过程中,不重视程序正义,不重视权利保护。

按照《刑事诉讼法》规定,刑事诉讼程序有横向三道关:公安、检察院、法院三家;竖的三道:一审、二审,如果是死刑案件,还有死刑复核。现实是,横的不重制约,重配合,竖的不注意真正地按程序把关。总的来说,是理念的偏差。

中国青年报:这种理念的偏差,在办案中是如何体现的呢?

陈光中:冤案的原因,比较重要的,在我们国家有三大点。一是侦查阶段,搞刑讯逼供和变相刑讯逼供。念斌案中,报道里张燕生律师就说,警方存在刑讯逼供的行为。可以这么说,95%以上冤案是刑讯逼供的结果。警方再根据逼供的结果找证据,找来的证据半真半假。这是最大的一个原因,除非极个别可能亲友之间存在顶替,否则,无罪的人不会无缘无故承认有罪。

第二个重大原因,是对有罪证据的认定,不符合《刑事诉讼法》对证据确实充分的要求。《刑事诉讼法》要求排除证据之间的矛盾,得出被告人有罪的关键事实结论,应该达到唯一性。这次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发言人关于念斌案的发言就提到了,案件没有排除合理怀疑,关键证据上没有达到标准。

再讲第三条原因,就是没有重视辩护意见。有些司法人员总觉得,辩护人是给被告人说好话、找理由的。有些明显对嫌疑人有利的证据,摆出来也不去核实。

中国青年报:如果说刑讯逼供可能是出于公安部门的破案压力,那么,对于证据的认定,为什么会成为冤案发生的第二大原因?

陈光中:因为过去特别怕放纵犯罪,这使得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司法机关实行一种潜规则,即“疑罪从轻,留有余地”。就是这个案件有一些证据,但综合起来看,证据还存在矛盾,没达到唯一性,定罪证据不够。这种情况下,怕放了犯罪嫌疑人,造成放纵犯罪,就还是判,但量刑上会轻一些。按照案情,该判死刑的,不判死刑,怕杀错了,没法纠正。佘祥林案是这样,浙江张氏叔侄也是这样。尽管1996年《刑事诉讼法》就规定了“疑案从无”的原则,但实践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是“疑罪从轻”的,这实际上是对法律规定的变相歪曲。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案件实际上带有重大冤枉的风险。这么做的另一个原因,是害怕宣告无罪,对社会、对被害人没法交代。社会上盯着你,如果不是你,那真凶是谁,被害人和家属盯着。在这种情况下,法院就按“疑罪从轻、留有余地”判了。

枉法渎职才追究司法人员责任

中国青年报:不少冤错案件都历时多年,几经上下,有的得到了纠正,有的还没有,冤案纠正难的原因是什么?

陈光中:实际上,在冤案中,念斌案8年还不算特别长,河南李怀亮案也是几上几下12年。我认为,念斌这类案件还不是冤案里最难纠正的。因为该案几上几下,始终没有正式生效,这意味着,你总要对这个案子给一个结论。

冤案是个底线,现在对新的案件,防得更严。新的环境氛围下,有利于作出无罪判决。难的是判决生效的案子,判决一生效,就意味着定案了。

中国青年报:为什么这么说? 陈光中:已生效的案件被纠正的,绝大多数是发现真凶,或者发现被害人活着回来了。典型的是佘祥林和赵作海案件。有的确实破案,真凶抓到了。这类情况占大多数,因为明摆着办错了,必须纠正。

至于已经生效、但没有抓到真凶的案子,改判非常难。一旦改判,就涉及到责任问题,公安机关侦查,有没有违法,有没有刑讯?检察机关有没有失职?法院有没有把关不严?另外,还有社会舆论和被害人方面。经常出现这种情况,还没有改判,被害人家属就领着一群人,到法院施压。

所以,对于那些已在服刑、但申诉不止的犯罪嫌疑人,他们的案件要重新启动审判监督程序,难度非常之大。

中国青年报:害怕被追究责任,是否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有关部门不愿意去纠正案件?

陈光中:现在中央也规定要终身追责,总的精神是好的,但是要具体分析,否则会造成另外一方面的副作用。打击办案人员积极性,造成纠正更难。

我认为,不管公检法哪家,你现在的办案技术条件是有限的,认识能力也是有局限性的,完善的机制会让错案大大减少,但想完全避免,很困难。我们可以要求零错误、零冤案,但这是一个理想,实际上很难做到。

我认为,只有两种情况,办案人员应该被追责。一种是故意制造冤案,这是枉法。另一种,是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这是属于渎职。都是主观上有过错,要追究。

至于说案件摆在那儿,经过反复研究,出于认知上有偏差,或者后来发现新的情况,就不应该追责。排除合理怀疑的规定,说起来是明确的,但具体到某一个案件,每个人的掌握是不同的。

中国青年报:过去一些重大案件的定罪判决,是经过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而不是主审法官或合议庭的决定,这是否给纠正和追责带来难度?

陈光中:原来这种重大案件,有争议判重刑的,都是经过各级法院审委会定的。有时

候,法官本人并不主张定罪,但合议庭要服从审委会意见。一般来说,只要法官向审委会实事求是汇报,没有掩盖真相,法官本人是不负责任的。

纠正错案很重要的一点,是研究公检法三机关的关系如何正常化。既要配合,又要真正制约,不要搞成联合办案。一参加联合办案就“一锅粥”,一错到底。有时候,公检法三家还联合对付律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里就有一条,法院不再参加公安机关、检察院联合办案。

适当降低申诉立案门槛

中国青年报: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您觉得如何更好地去纠正冤错案件? 陈光中:在严防冤案方面,现在做得还算比较好。坚持防止刑讯逼供,非法证据排除,坚决不提“疑罪从轻、留有余地”。公检法三机关的关系也强调要正常运行。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平反,过去“留有余地”被判刑的案件,申诉不止的,有一定数量存在。

这里面包含了放纵犯罪的风险,但不平反,更大的可能是冤枉无辜。有的案子,公安机关不去努力,张氏叔侄是被害人的指甲里发现DNA,发现不对劲了。这种案件有那么多吗?有的确实是无头案没有找到真凶。这种案件,严格按证据确实、充分的原则去审判,不够标准就要纠错,这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决心。

中国青年报:实际操作上,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去推动冤案的平反?

陈光中:各级法院、检察院应正视这个问题,对申诉不止的案件,一定要重新审查。已生效裁判的申诉立案标准,可以稍微放宽一些。按《刑事诉讼法》的标准,是确有错误的案件,才可以立案。我觉得,条件是不是可以放宽到:有相当大的错误可能性。程序上有严重问题的,也可以启动重新审查。不主动审查,就发现真凶,这毕竟是极少数的情况。

至少在申诉这块,启动的程序标准应适当放宽些。有些冤案,相关部门瞒着遮着,法律程序启动以后,经过审查,才能知道有没有问题。启动也有震动,毕竟,对一个人的冤枉是天大的,更不要说错杀。

第三篇:浅述法学大家江平:法治是唯一信仰

浅述法学大家江平:法治是唯一信仰

江平:法治是唯一信仰

即将80岁的老人,历尽人生波折。在他身上,既有法学大家的操守,也不乏应对复杂现实的策略。他会用智慧的表达,以期事半功倍。

江平说自己不至于为了某一理想走上最决绝的道路,除了“没有这个勇气”,他也考量了这种方式的效果。

无论政治还是民粹的力量,都不足以改变江平对法治的信仰,因为它是民主与自由的载体。

江平说,经历正反两方面的教训,看政治也好,看国家前途也好,都有两方面的经验,这是他人生很大的特点

前不久,《南方周末》举办“中国梦践行者”致敬典礼,法学家江平是其中最年长的“践行者”。他从幕布后走到前台时,没看清脚下的台阶,踉跄了一下,险些摔倒。主持人白岩松不失时机地借题发挥:江老师一路走来,虽然也有坎坷,但是,你看他“依然雄赳赳气昂昂地来到了舞台中间”。

这个插曲,倒真像是这位老人的人生写照。

去年年底,年届80的江平患了中风,出院后腿脚不如以往灵便。送记者出门时,他走起来有点摇晃。其庞大的身躯对于饱经风霜的两腿,像是一个负担。腿脚给他带来的麻烦,其实早在几十年前就已存在,但这却往往让人因之对江平更添几分敬意。

1990年12月底,江平60岁生日。在学生们为其操办的生日晚会进入高潮时,大家要求江平表演一个节目。他装着假肢的一条腿看起来不太灵便,却非常坚定地走上前来,唱了一首英文歌曲,叫“我们决不动摇”。“那一刻,我感到一种心灵的震撼和灵魂的升华!”当时在现场的学者说。

几番剧痛,看淡得失

江平人生的前两个分水岭,都与右派有关:1957年被划为右派,他被打入“敌对的阵营”;1978年右派摘牌,他又被拉入“人民的阵营”。1990年被免职后,他不希望自己属于任何一派,完全独立。

对江平来说,1957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与他相熟的几位业内人士表示,江平此后的很多行为,或许都能在这年找到解释。

1956年,江平带着全优的成绩,提前一年从苏联学成归来。江平1951年被选中赴苏联留学,不知5年后国内风云已变。当时,中国正在以整风的名义“引蛇出洞”,“给党提意见”一时风行。

在领导的授意下,江平和北京政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前身,江平留苏归来后进入该校)的另外19名年轻教师,写了一张大字报,内容共有5条,包括成立整风委员会、鼓励中层干部向党提意见以及建议工会由选举产生等。大字报一开始广受好评,校领导也给予充分肯定。

随后风向突变,原本被鼓励的“给党提意见”被定性为“对党恶毒攻击”,积极建言者纷纷被打成右派。江平由于是该校第一张教师大字报的始作俑者,当然未能幸免。在试图将其划入右派时,组织上颇为头疼——江平之前的经历“又红又专”,不仅18岁就参加革命,还被选为赴苏联的第一批留学生。学校专门为此召集了一次会议,最后终于在其教育经历中找到了“源头”。

江平在国内所受的最重要的两段教育,都是在教会学校上的。中学时就读于崇德中学,这是一所由中华圣公会办的教会学校,民主自由之风甚浓,正是在这种风气的熏陶下,江平18岁就参加了中共地下党的一个外围组织“民主青年同盟”,他说自己当时参加革命的意愿有两个,“一个是(实现中国)物质上的富强,一个是政治上的民主自由。”江平后来考入燕京大学,这又是一所教会学校,民主之风同样领国内之先,其创始人就是后来成为美国驻中国大使的司徒雷登。

手握这两个罪证,学校给江平定性为“追求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对于这一定性,江平说既服又不服。服的是,这大体就是自己的思想根源,不服的是,为什么民主自由就是资产阶级的?解放前自己参加革命,不就是为了追求民主自由吗?“当时这个问题不好解决,在我的思想中始终是一个疙瘩。”

江平说,被划为右派,是自己一生中最刻骨铭心的记忆。“至今有时还在梦中杂乱地回放着那惊心动魄的情景,醒来仍心有余悸。”让他颇为感慨的是,他留苏本来应该有6年时间,为了早日回国工作,在5年之内修完了课程,没想到努力学习的结果是“抢到了一顶右派的帽子”。如果在1957年7月份回国,国内反右形势已明朗,他不会傻到要自投罗网。

被划为右派还带来了另一场灾难,他新婚的妻子在组织的压力下提出离婚。两人在留苏期间相识,欲在留学期间结婚未获批准,于是回国结婚,却没想到婚姻如此短命。

遭遇双重打击的江平被派往西山劳动。一天,江平去铁轨边拿钢丝绳,不远处的火车突然间滑行下来,毁掉了江平的一条腿。

江平说:“从1957年到1978年,这期间我该失去的失去了,不该失去的也失去了,最低谷时,除了这条命,其他所有的都失去了。”这个“最低谷”,说的就是1957年。

接二连三的灾难,在江平看来“还是可以忍受”,只是看问题的角度有了些变化,“我可以说是从火车轮子底下捡回了一条命,这让我觉得对人生应该有一个乐观的态度,多活一天都是多么美好的事情!有了这样一个乐观的态度,我们就不会再去为某些东西的得失而烦恼,也就有精力去多做一些有意义的工作。”

执拗信仰与委婉表达

与1957年不同的是,1990年的转折带给江平的,是释然。他在当天全体教师大会上说:“终于被免去了职务,我好像卸下了一个沉重的包袱,感到了一种特别的轻松。”

这一事件给江平带来的另外一个变化,是“与政治保持一定的距离”。

他说,如果说自己的人生要找一个贯穿始终的东西,追求民主自由算是比较明显的一个。只是有时候激烈一点,有时候隐性一点。1990年以后,这些从年轻时期开始累积的基因开始发酵,“它超过了对很多利益的考量。”

早在苏联留学期间,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就引发了江平深入的思考。“为什么昨天还是一个伟人,今天就成了一个杀人犯?”思考的结果是,这并非斯大林个人的原因,而有制度的推手在里面。

22年的右派经历让他有充足的时间去想:“中国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

江平说,自己给人生的一个大的准则是尽量不说违心话,尽量不做违心事。“在政治运动横行的时代,一个人要坚持自己的理念是很不容易的。”在那些日子里,他秉持的一个原则是“政治条件不好,就不说话”。

到了90年代,江平认为说话的余地已经很大了。他说,自己对形势有一个大的判断,就是中国不可能再有1957年那种风险了。“不会被抓起来,不会被戴帽子,中国不会再出现反右的运动了。这跟自己对改革开放的信心有关。”

与他相熟的律师张星水说,江平不仅是一个长于思考的人,同时还是一个善于选择表达的人。“他会权衡表达的风险和效果,以期事半功倍。”

张星水认为,江平的这种态度,让他在官方和民间都沦为“少数派”,“官方认为他有些激进,民间则认为他有些保守”。

曾经在2003年参加海淀区人大代表直选的张星水承认,自己在2001年到2005年非常激进,虽然也是有序的表达,却是“带有侵略性和扩张性的”。江平与他做了很多沟通,从2007年开始,张星水趋于缓和的表达。

一位前辈的眼神

江平所参与的公共事件,都有一个说得过去的法律逻辑,从而用这一逻辑去驳斥其他的逻辑。被驳斥的逻辑里,既有政治的逻辑,也有民粹的逻辑,后者让他显得更与众不同。在2008年10月一次讲座的提问环节,有听众问起他对杨佳案的态度,他说:“我完全同意上海市高院的二审判决结果。”一位听众旋即站起:“假如我手里有一个鸡蛋,我一定会向您扔过去。”江平在重庆“钉子户”事件上的“护法”言论,也同样惹来了如潮的非议。

“他对法治的信仰已经深入骨髓,”张星水说:“任何其他的力量都不足以改变这种信仰,无论是政治的力量,还是民粹。”

而这种信仰背后的动力,还是民主与自由。在江平看来,“法治的基本东西,无非是民主和自由这两个基因。”

“民主说透了就是这么一个东西,就是要创造一种制度,使人们能够去选择一个最好的政治家来领导中国。而这种制度应当是透明的、公开的。”

他说,自己过去不太尊重政治家,近些年才发现,法律人要躲避政治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

“没有政治理念的法律人可以在有关执法的是非判断上很清醒,但却可能在所执行的法是善法或恶法上判断很不清醒,这并不奇怪。”

在中国法治的进程上,江平有一个著名的论断,就是“进两步、退一步”。“这就是说,你进得要是太快的话,可能就被别人反对掉了。只有进一步,妥协一些;再进一步,再妥协一些。不可能设想任何东西都是笔直地、不断地往前进,这不太可能。所以,前进和妥协,改革和妥协都是正常的。”

在江平看来,“前进的两步”主要来自于民间的推动,“但推动的程度,还要取决于领导人的认可。”

他坚持认为,中国的民主进程,只能循序前进,只能在目前的体制内进行。“中国这么大,一旦出现了极度的混乱,那中国是非常难以想象走向何方的。中国如果走到这一步——可以到你的床上踏上一只脚,可以随时把你的财产没收,穷人再搞一次革命,财产再一次分配——我想这不能够带来民主,恰恰是走向了它的反面。”

江平说,60年前,自己为了民主、自由而呐喊,60年后,这一目标仍然未变。“好在我有一个比较好的条件,就是新闻媒体采访多一点。要充分利用每一次机会,来宣扬法治理念。”

江平所能利用的另外一块平台,是演讲。“相比起写文章来,我更喜欢在讲台上发挥我的思想。”他说。

中国政法大学的一位毕业生这样描绘江平演讲的现场气氛:“现场热烘烘的,让人虽然冒汗却移不开步,我们便如善男信女一般,听着先生布道,感觉是听了天籁之声,只知道它熨平了我的五脏六腑,让人有一种本能的冲动。”

去年冬天因中风住了两个月的院后,江平说现在已经是“保命第一”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们这一代人起到了铺石筑路的作用,现在已接近完成我们的使命,行将退出历史舞台,希望青年人接过接力棒。”

采访过程中,江平经常会陷入沉思。除了斟酌字句外,还有去年末的中风留下的后遗症。“没有像过去那么敏锐了。”

中国新闻周刊

第四篇:江平的时代

江平的时代

被时代洪流和国家意志裹挟,他走上法学之路,而他对法律精神的认识和探索,伴随着这个国家政权更迭和现代社会转型的阵痛。

《人物》微信账号:renwumag1980 文|葛佳男 采访|葛佳男 吴薇 赵松林 编辑|吴薇 摄影|刘云志

他的世界

9个月之前,84岁的江平先生住进了养老院。照顾他15年的保姆走了,老伴和女儿都觉得这家位于北京CBD的养老院好,一家人商量,没多久就做了决定,一起搬了过来。养老院每天定点吃饭,日日有护理人员照顾打扫,江平觉得挺不错。这位中国法学界的泰斗一生对物质生活没有太多要求,唯一的一点别扭,觉得这里「总的来说不太像家,还是想回去」。

他在法学界的老朋友很多都离开了人世。去年年底,87岁的张思之律师突然中风,江平一直对老友很担心,听说记者近期曾去探望,他在采访过程中几次三番打探:「思之还好吗?」江平在2008年患过一次中风,那时候躺在病床上,他最害怕的是自己的思维和表达无法恢复,「知识分子就是靠脑子啊,如果脑子糊涂的话,说话都乱了,也很麻烦的。」后来虽然恢复得不错,还是留下了一点后遗症。他的儿子江波曾形容父亲以前「思维特别快,说话一点磕巴都没有,走路虎虎生风」,而现在,说话语速「已经明显变慢」。

但他依旧思维敏捷,精力旺盛。6月7日欧洲冠军联赛决赛,他定好闹钟,倒着时差起来看球。比赛结果没出现什么悬念,他支持的尤文图斯输给了巴塞罗那,这个老意甲球迷有点儿失望,「我还是希望有意想不到的」。更加旺盛不减的是他对法学、社会问题的关注。前不久,天则经济研究所召开研讨会,他在会上作了演讲,谈社会自治和社会转型。他对自己的状态还有些不满意,「像过去一讲演可以讲半天,现在就讲半个钟头。」作为中国政法大学的终身教授,江平至今依然在带博士生,到今年已经是第25届。常有学生来拜访他,有请教问题的,更多的是跟他谈论当前的形势,请他参加各种活动。

在江平的学生、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贺卫方看来,江老师是「大聪明人」。「他让整个的法学,不只是狭义的《民法》,让整个的法学界,整个中国的法治知道方向在哪儿,知道说我们应该朝哪条路走。江老师总是能够给出特别好的一个,在我看来特别合理的一种答案。他不会迷名望,不会昏头,不会深一脚、浅一脚。江老师的观点一直是非常平衡的,可以说非常理性地去告诉我们合理的方向是什么。」

上世纪80年代初,江平率先倡导私权保护,参与制定被称为「中国人权宣言」的《民法通则》,将西方的民法精神引入中国,使当时相对封闭的法学界开始较为开放地接受现代法治观念;90年代,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后,江平开始研究市场经济与法治的关系,主持起草《信托法》、《合同法》、《物权法》等,就法治对于市场经济的重要性提出了具有说服力的论证;再后来,江平越来越多地意识到合理的政治制度对于法律的重要性,突破了民法的学科体系,走向更广阔的、对宪政的追求。

他是那一代声誉最隆的法学教育家之一,更重要的是,终其一生,江平都在为推动中国的民主法治和宪政思想不懈呐喊。他曾说自己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法学家,因为掉入时代的缝隙,没有读过多少书,也没有写出什么像样的法学专著。「我是一个法律活动家,我以社会为舞台,在立法、司法、政府部门和企业等诸多领域为建立现代法治国家助推了一把力。」

「搞法律的人,他所关心的最实质的问题,是自由、民主、人权。」江平这样总结自己30多年来的轨迹。他曾说自己的后半生就干了三件事:教书、立法、讲座。当人生进入第85个年头,一切似乎更清晰了。这位时代的法学家,他所有的努力均指向一个共同的目标——宣扬独立、自由、民主的法治精神。

现在,他的世界主要集中在养老院7层走廊尽头一个30多平方米的房间里,一张被书籍和报纸铺满的小书桌前。但他的世界又很大,对社会上的问题仍然保持敏锐的观察和准确的判断。采访过程中,有后辈请他为前段时间的某桩公案发声声援,此案关乎一位与他感情深厚的学生,江平详细询问了案情中涉及的法律细节,如数家珍地分析案子的情况,然后毫不犹豫答应下来。

五十而立

从某种意义上说,江平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法学工作者的生命,从50岁才真正开始。

那是1979年,他终于摘掉戴了22年的右派帽子,回到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法律课程。重回学校不久,江平便提议开设复兴民法传统的罗马法和西方民商法课程。他用早年留学苏联所积累下来的理论和资料编写教材,法大所有选修这两门课程的学生都由他授课。

听过他讲课的学生回忆,江老师身材高大挺拔,往讲台上一站,就让人感觉「器宇轩昂」。他的课很少提前下课、迟到或者取消,也从来不会找人替他讲。他口才极好,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能把枯燥的理论讲得「很有感染力」。上课几乎不用讲稿,手上只拿几个小卡片,旁征博引,思路非常开阔。

现任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副庭长孔祥俊是江平的博士生,他说,听江老师的课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他的思维方式,「作为我们这些学生更多的是从具体层面、制度层面,他就能把制度融会贯通,从里面抽出一个精神来。」孔祥俊回忆,当年在课堂上,江老师常常给他「醍醐灌顶」之感。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的法治建设刚刚从废墟上起步,百废待兴,法学教育也基本是从一片空白中艰难成型,江平是最早注意到民事相关法律缺失的学者之一。他在「文革」后复建的北京政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的前身)里开设两门课程,自己编写教材,是最早让人格尊严、权利神圣等现代法治观念进入中国法学界的学者之一。

「在当时的师资里面,江老师是最突出的一个,就是明显他比别的人高出一大截。」1979级学生、君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赵燕士律师说,「我在想为什么他能高出一截呢,可能跟他经历有关系。」他所在的1979级被称为法大的「黄埔一期」,这群恢复高考后被招上来的第一批学生精英辈出,他们对江老师印象最深,受他的影响也最大。

有些学生可能并不知道,如果不是缘于许多个时代中的偶然和必然叠加的巧合,他们或许没有机会听到江老师讲课。1951年,中国选派第一批赴苏联留学生,江平当时是燕京大学新闻系的学生,是经过严格考核选拔出来的「新中国未来一代」。他毫无思想准备地入选,被指定去莫斯科大学学习他从未接触过的法律。「学法律不是我的志愿,是组织安排的。」如今,江平这样解释当年的选择,「我们那时候的思想很简单,国家派你去,就是国家的意志,国家意志就是个人意志。国家派你学法律,那就是把它看作最高的目标,努力把它学好。」事实上,21岁的江平,志向是做一名记者,独立自由,无冕之王。「法律在那时候觉得是太干巴巴的,完全是教条,不像新闻这么奔放。」

最初,江平被时代洪流和国家意志所裹挟,走上法学研究的道路,而他对法律的认识和探索,伴随着这个国家政权更迭和现代化社会转型的阵痛。

出发去苏联的时候,中国的政权更替完成不足3年,共产党明确提出废除「伪法统」,整个国家处于法律虚无状态,国民党时代的所有法条和司法体系一概作废。江平和同伴们在出发前收到规定,凡是国民党出版的法律书籍一律不许携带,他们只好空着手踏上了去往苏联的飞机。那时的江平根本不懂什么是民商法,分专业的时候,同去的另外一个同志选了刑法方向,「总不能两个人都学一样的吧」,他认为这不符合国家的需求,于是选择了民法。

那个年月通讯不便,国内的报纸要一个月之后才能到达苏联,等到1957年江平学成归国,中国的形势又变了。来到北京政法学院任教不足半年,毫无政治运动经验的「红色知识分子」江平,因为一张向党提意见的大字报,猝不及防地被划为右派,此后22年,在各处流离辗转。

最痛苦的时期,新婚才一个多月的妻子迫于组织压力主动与他离婚。1958年,江平被下放北京西山一带劳动改造,主要的改造内容就是背粪,在没日没夜的超负荷劳作中,有一次因为太疲劳被擦身而过的火车碾去了一条腿。送去医院的路上,他觉得好像人死也不过就是这样而已,迷迷糊糊地问旁边的人,「我有没有救啊?没有救就算了。」

紧接着到来的是「文化大革命」,公检法被砸烂,法学教育停滞。1970年底,北京政法学院被宣布解散,全体教师下放安徽办五七干校,继续劳动和改造。两年后,辗转回京的江平,窝在延庆的一所中学教书谋生。他以为,因自己的「摘帽右派」身份,再无可能回到法学教育的讲台,于是把在苏联省吃俭用攒下的几大箱法律书籍,全部当废纸卖掉了。只有几本「我认为有资料性质的」——比如后来在民商法教学中发挥极大作用的《资产阶级国家民商法概述》和《罗马法基础》——舍不得卖,保留下来。卖完书,江平把自己闷在北京的郊区,写下一首五绝:「西天朝圣祖,读经寒窗苦。谁知归来后,卷卷皆粪土。」

第五篇:教育家名人名言

教育家名人名言

教育家名人名言1

1、关心孩子性健康的父母给孩子一生的幸福。

2、知识不是某种完整的、纯粹的、不可改变的东西。它总是在创新,总是在前进。prinishnikov

3、智慧不过是一套有条理的知识体系。

4、对于孩子来说,做父母,做老师的责任,就是如何教育他们,使他们成为健康活泼、知识丰富、意识良好的现代中国儿童、现代中国人的化身。

5、当父母批评孩子时,请给他们留点面子。成功的养育来自于理解、接受和尊重孩子的父母,而不是暴露他们的缺点。

6、问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可能是一种数学或实验技能,但提出新问题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并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7、即使是一个天才,他出生时的第一声啼哭也和别的孩子一样不是一首好诗。因为婴儿,当头加上杀手,也会枯萎死亡。

8、应该强调的是,不严肃的教育有许多隐患。父母过早地给孩子喂食是不明智的。

9、美无处不在。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10、严厉的`纪律不应用在与学校作业或文学习作有关的事情上,而只应用在涉及道德问题时。

11、只有受过教育、真诚的人才是有趣的人,只有他们才是社会所需要的人。这样的人越多,天国降临的速度就越快。

12、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刻,交流使人清晰。

教育家名人名言2

1、“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高尔基

2、“教育不但应当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尊敬和热爱,它还必须培养学生劳动的习惯。”——乌申斯基

3、“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一旦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苏霍姆林斯基

4、“教育就是习惯的养成。”——叶圣陶

5、“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老子

6、“如果每个儿童的喜悦和苦恼都敲打着你的心,引起你的思考、关心和担心,那你就勇敢地选择崇高的教师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吧,你在其中才能找到创造的喜悦。”——苏霍姆林斯基

7、“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8、“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陶行知

9、“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陶行知

10、“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陶行知

11、“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12、“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陶行知

13、“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

14、“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 ——马卡连柯

15、“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他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其能力可以发挥80%—90%。——威廉·詹姆斯

16、人出生时心灵像白纸或白板一样,人的一切观念和知识都是外界事物在白纸或白板上留下的痕迹。——洛克

17、“让孩子找到好孩子的感觉,他就会成为好孩子。”——《赏识教育》

18、教师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儿童观和对待儿童的态度。他说,要“把我们摆在儿童之中,成为孩子当中的一员。——陶行知

19、“在寻找童年这座神话之宫的入口的时候,我总认为有必要在某种程度上使自己变成一个小孩子。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们才不把你看作一个监护这个世界的看守人,一个对世界发生的事漠不关心的人。”——霍姆林斯基

20、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21、“儿童具有他自己的真正活动,不扩展它,教育功能就不能成功。”——卢梭

22、22 。 “有时候,老师的一句冷酷无情的话,一个漠不关心的眼光,就足以折断一根纤细的.生命之线。”——苏霍姆林斯基

23、“我们要帮助孩子张开眼睛,打开耳朵,挥动双手,使他们能够认识环境、接触环境,才能创造环境,才能使他们成为环境的主人,从而引导他们积极的关注环境并发现问题,那么他们长大后就会用敏锐的眼睛、一颗敏感的心、一双灵巧的手去改造周围的生活。”——陈鹤琴

24、“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无法弥补。”——苏霍姆林斯基

25、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是真理。待儿童没有同情,他们就没有同情,而以应有的友谊手段对待他们是培养他们友谊的手段。——斯宾塞

26、如果我们对“教育”理解为儿童的心理发展而不是智力发展。我们确实就可以说,正如当今一般所认为的,儿童的教育始于诞生时。——蒙台梭利

27、是儿童教我们爱和怎样去爱。是孩子把天使之光带到人间。但只有内心存有爱的人,才会受到启导。——蒙台梭利

28、我们造就了大量的平常的人。而那些有独特思维的人就作为有创造性的人而存在。假如我们今天都能做到尊重儿童,让他们符合人的自然发展法则成长,他们每一个人可能都是富有创意的。那么这个世界就可能产生巨大的变化。——蒙台梭利

29、“不好的教师是奉送真理,好的教师则教人去发现真理。”并形象地指出:“一个真正的教师指点给他的学生的,不是已投入了千百年劳动的现成大厦,而是促使他们去做砌砖的工作,同他们一起来建造大厦,教他们建筑。”——第斯多惠

30、“教师教任何功课,‘讲’是为了达到‘不讲’,‘教’是为了达到‘不教’,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人知识之门,带领学生走上科学之路。”——叶圣陶

31、“人们只有通过练习解决问题和努力于发现,才能学会发现的探索方法。”——布鲁纳说

32、“手和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之更加明智”。——霍姆林斯基

教育家名人名言3

1、教育家们的名言经常能启发我们,让我们重新审视并思考教育的意义和方法。他们之中的一位名教育家曾经说过:“教育不应该只是填鸭式的灌输,而是通过讲述一个真实的内容来表达思想、情感或传递信息的形式。”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让我开始重新思考教育的核心价值。

2、过去的教育往往注重传授知识,强调学生的记忆和应试能力。然而,这种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却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收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与此相反,基于故事讲述的教育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真实的故事和案例,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将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和生动。同时,通过讲述一个真实的内容,学生也能够感受到情感的力量,增强对知识的兴趣和热情。

4、例如,在地理课上,老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个真实的旅行经历来介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和风土人情。学生们可以通过听故事和看图片来感受到不同文化的魅力和多样性。这样的教育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全球意识。

5、此外,通过讲述一个真实的内容,教育也可以更好地传递信息和推广价值观。例如,在历史课上,通过讲述战争和冲突的故事,我们可以警示学生珍惜和平、追求和谐。通过讲述成功人士的故事,我们可以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目标、努力奋斗。

6、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通过讲述一个真实的内容来表达思想、情感或传递信息,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力。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探索和应用基于故事讲述的`教育方法,为学生提供更有意义和丰富的教育体验。

7、教育家名人名言中蕴含着对教育的深刻见解和智慧,这些名言在教育界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通过讲述一个真实的内容,我将详细阐述教育的重要性,并由此引出教育家们的名言。故事发生在一所贫困乡村的小学中。

8、在这个偏远的乡村里,有一个热爱教育的乡村教师王老师。他愿意用自己微薄的收入帮助更多的学生走出贫困,他相信教育是改变命运,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因此,他一直努力着,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教育每一个学生。

9、然而,由于资源匮乏和乡村环境的限制,学校内还存在很多问题。教室破旧斑驳,没有足够的教具和教材。尽管如此,王老师仍然尽力调动学生内在的求知欲望,通过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他用生动的语言和鲜活的例子让学生们理解知识,激发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10、王老师的昼夜辛勤付出没有白费,学生们的成绩有了明显提升。他们开始主动参与课堂,积极思考问题,互相交流讨论。渐渐地,这种积极向上的氛围蔓延到整个学校,影响到更多的学生和教师。这个小小的乡村小学渐渐焕发出勃勃生机。

11、正值学期末,王老师收到了学校表彰大会的邀请。在台上接受表彰时,他感慨万分,他相信这并不只是对他个人的表扬,更是对所有教育工作者的认可。他感谢着每一位教育家,因为他们的名言鼓励着他,让他坚定地走在教育的道路上。

12、王老师回忆起那些名言,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尊重学生的人,才会获得学生的尊重。”他明白,尊重学生是培养他们积极性和自信心的关键。还有教育家洛克:“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点燃火焰。”王老师深刻理解教育不仅仅是灌输知识,更是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欲望。

13、通过这个真实的故事,我们深刻体会到教育的重要性。它能改变个体的命运,塑造社会的前景。教育家们的名言是教育路径上的明灯,人们应该时刻牢记,将其转化为行动,为下一代的成长助力。

14、教育家名人名言激励着人们追求知识、追求智慧的愿望,他们的智慧和见解在教育领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下面将通过一个真实的故事来阐述其中一位教育家的名言。

15、杰夫是一位年轻有为的教师,热爱教育事业而且充满敬业精神。他迷恋着鲁迅先生的名言:“教育的关键在学生。”他对于每一位学生都投入了巨大的心血,并且不遗余力地关注他们的发展。

16、有一天,班级里来了一位转校生,小明。小明之前在另一个学校遇到了困难,自信心丧失,他对学习和班级的融入都十分抗拒。这给杰夫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因为他知道自己的使命是帮助每一位学生发现自己的价值。

17、杰夫体会到小明需要一个支持他、理解他的人。他决定付出额外的努力,与小明进行单独的沟通和交流。经过数次对话,他了解到小明曾经在家庭环境中遭受过挫折,导致他对自己失去了信心。

18、杰夫决定用一种积极的方式改变小明的认知,激发他的学习兴趣。他组织了一场实地教学活动,带领学生们参观当地的科技公司。小明对科技产业非常感兴趣,他看到了许多科技人才所创造的伟大成就,渐渐地恢复了自信,并且表现出对学习的主动性。

19、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引导,小明逐渐改变了自己的学习态度,不再抵触学习,而是积极参与。他在杰夫的悉心指导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小明获得了班级的认可,成为了一个受尊重的成员。他发现自己也可以为班级做出贡献,同样被教育所塑造。

20、这个真实的故事展示了教育家名人名言中的一种理念:教育的关键在学生。教育家们深知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需要个性化的关注和教导。他们提醒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在教育中注重发掘学生的潜力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教育家名人名言4

1、想要为自己谋得私利,必定伤害别人的利益,所以会招来很多的怨恨。

2、做官容易失去人的理想和抱负。

3、即使是天下的公事,如果用私心去办理,就是私事了。

4、人有欲望就会失去刚强,如果刚强就不会屈服于欲望。

5、做学问的人不可以不通达人情世故。

6、人有意识地为公,其实就是私心。

7、因情绪激动去赴死很容易,无所畏惧地为正义而牺牲就比较难。

8、世间的事情虽然很多,但都是人与人之间的事。

9、天下的事情,不是前进就是后退,没有固定的规律。

10、人静之后可以见到万物自然都有生机勃勃的春意。

11、用“说话谨慎”来修养他的德行,用“饮食有节”来修养他的身体。

12、易,是变化的意思,随时随地变化来顺从大道的要求。

13、凡是解读经典与别人有所不同,没什么害处。但是关键的地方不能不一样。

14、圣人的话,如果说远就像是在天上,如果说近就像是在地上。

15、做学问的人要先学会怀疑。

16、一草一木都有它的道理。

17、学问来源于思考。

18、学者求学一定要务求实际,不要过早靠近名利才对。

19、滋润养育自身一定要用诚敬,求学的目的就在于获得知识和学问。

20、了解了它就一定喜欢它,喜欢它就要追求它,追求它就一定要得到它。

21、圣人的道理,平坦得就像大路一样,学者苦于不能得其人门的要领。

22、如果不明事理,那么动就不知道往哪里去;如果不动,那么即使明白事理也没有用处。

23、凡是事物都有本和末,本末是一体的,不可以把本末分开为两段。

24、一个“中”字最难理解,必须是默默的理解,靠心来领悟。

25、良知良能,都不是从哪里学来的;是出自于天性和本能,不是依赖人力所能达到的。

26、本性就是天理。天下的理,推究其根源,没有不是善的。

27、天和人是一体的,相互之间没有什么分别。

28、心志使气发动的情况十之有九,气使心志动摇的十之有一。

29、心有主见,就能不被外物所牵动。

30、孟子的行善和养气的学说,都是前世的圣人们所没有阐发过的.。

31、君子教育学生是有次序的,先从小的、近的事情和道理教导他们,然后再从大的、远的事情和道理教导他们。

32、圣人不敢有忘记天下百姓的仁德之心。

33、凡能在日常生活中学得人情世事,就是获得了人生最高真谛。

34、从经典中探求其理的目的在于实践和应用。

35、研究学问的人要务求实际,不要靠近虚名。如果有意识地靠近虚名,那么大的原则已经失去了。

36、君子为人处世,如果事情对义没有什么伤害,顺从低俗的做法是可以的;如果对义有害处,就不能顺从。

37、君子做事依据天理而行,所以常常心情舒畅、安泰;小人做事被物欲所奴役,所以会有很多的忧愁、悲伤。

38、不偏不倚叫做中,守中不变叫做庸。

39、君子求学问为了自己增长知识,小人求学为了迎合别人的爱好。

40、每个人都各自有自己的长处,如果能避开短处而选择人的长处,都可以任用。

教育家名人名言5

1、生活即教育。――陶行知

2、一个人可能很贫穷,但他可以在贫乏的物质生活中感受着生命的富有。(甄世田)

3、每天以笑容来迎接每一位孩子,用快乐去感染每一位孩子;用心灵去感受孩子的纯真,用爱心去拨动孩子的心弦!让每一位孩子获得自信,获得成功!

4、教师的最大幸福就是把一群群孩子送往理想的彼岸。

5、当代能做老师的人必定是不平凡的人;因为教育事业本身就是不平凡的事业。

6、用千百倍的耕耘,换来桃李满园香。

7、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

8、认为生长是生活特征,所以教育就是生长,因此,儿童是教育中的太阳,反对以教师、书本、课堂为中心,主张从儿童的本能、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活动教育为中心。――美国教育家杜威

9、从长远利益考虑,让孩子从小适度地知道一点忧愁,品尝一点磨难,并非坏事,这对培养孩子的承受力和意志,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或许更有好处。(东方)

10、家庭教育必须根据儿童的心理始能行之得当,若不明儿童的心理而要施以教育,那教育必定没有成效可言的……总起来说,小孩子(1)好游嬉的;(2)好奇的;(3)好群的;(4)好模仿的;(5)喜欢野外生活的;(6)喜欢成功的;(7)喜欢别人赞许他的。

11、我们化身为快乐的天使智慧的使者;陪伴孩子收集快乐,探索未知。让孩子每天拥抱幸福,超越梦想,在心中种下爱和希望的种子。

12、有人把教师比喻成蜡烛,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我认为只有此时,我们才真正拥有了一切。

13、教师面对的孩子都是最终要独立的成人。

14、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既有苦,也有乐。

15、孩子像花儿,需要用爱心、耐心培育。

16、让孩子在不同活动中忙碌着,这是我们老师的责任。――杜威

17、只有将学到的东西通过去实践,孩子才能真正成长起来。(顾欣)

18、儿童们的记忆力最强,所以想象特别生动,因为想象不过是扩大的或复合的记忆。

19、让星星撒满整个夜空,让孩子填满整个心胸。

20、教育的技巧在于教师如何释放对孩子的爱。

21、你一天的爱心可能带来别人一生的感谢。

22、教师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学生们在成长。

23、人的素质由五大要素构成:即动机、内驱力;个性、品质;自我形象;态度、价值观;知识和技能。

24、音乐是思维着的声音。――雨果

25、孩子们的性格的才能,归根结蒂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影响最深。孩子长大成人以后、社会成了锻炼他们的环境。学校对年轻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个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的却是家庭。--宋庆龄

26、做孩子们的老师,做孩子们的游戏伙伴,做孩子们的妈妈,做孩子们的知心朋友,这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27、了解学生是成功教学的关键。

28、用心感悟每个孩子,用爱关注每一个孩子。

29、为他人的幸福而工作,才能达到自身的完善。

30、将快乐传递给每一个孩子,让孩子的世界变得更加美丽精彩。

31、知识是一种主体性的存在。即儿童基于自己的经验以及所处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通过主动建构的方式而获得融入主体世界的知识。――建构主义学家皮亚杰

32、让孩子吃点苦,他会倍感生活的甘甜。(薛灿芝)

33、能富于足以形成较好的个性的因素,并排除其它的因素。

34、为延续教育世家这份独特的“爱”,我用青春的起始耕耘着平凡,直到两鬓增添了白发还依然默默地守侯,这其中的五彩经历,让我有感动有欣喜有精彩有付出有努力有辛苦也有茫然。虽岁月匆匆,却痴心未改,让我在有限的时间里为平凡的光环再添色彩。

35、我愿将自己全部的爱献给孩子们,让他们在人生起跑线上跑好第一步。

36、人应该永远拥有两样东西:一盏永不熄灭的灯——希望之灯,一扇长开的窗——接纳之窗。

37、爱我们的每一个孩子,因为在爱的天平上,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38、你们永远是我心中最美妙的旋律。——归晓艳

39、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我们的活教材。――陈鹤琴

40、对孩子来说,家长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榜样,一个他们看得见、摸得着的英雄。(张海涛)

41、当孩子们每天进入幼儿园大门的那一刻,我就会亲切微笑的问候;当孩子雀跃与宽阔的好动场的时,能见到老师们那随影而动的关切神情,只有爱孩子,才能把自己的心献给孩子。

42、让我们用自己的行和自己的心去教育我们的孩子。

43、和蔼可亲的态度,永远是教师良好教态的注脚。

44、教育的过程有艰辛,也有快乐,我却乐得其所。

45、对待家长,教师要冬天般的冷静思考,要春天般的温馨沟通,要夏天般的热情工作,要秋天般的美好憧憬。

46、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够很好地体现注重“交往”的教育实践观,因为“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师生心理相容的体现,是师生智力活动处于高峰状态的标志,它能使课堂提问活动做到恬静和活跃统一,热烈与凝重统一,宽松与严谨统一,形成一种和谐共振(按:即师与生的积极和谐的“交往”,展现学生的生命性)的教学情境。”

47、种庄稼要不务农时,教育孩子要适时早教,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雪苏)

48、我们对于儿童有两种极端的心理,都于儿童有害。一是忽视;二是期望太切。忽视则任其象茅草样自生自灭,期望太切不免揠苗助长,反而促其夭折。所以合理的教导是解除儿童痛苦增进儿童幸福之正确路线。

49、用我们的眼去记录孩子心灵的晴雨表,用我们的心去诠释家长脸上的喜与忧。

50、当你埋怨学生太笨的时候,你也该自问:什么叫诲人不倦。

51、在达到理智的年龄以前,孩子不能接受观念,而只能接受形象。

52、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融入了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53、千教万教教人学法,千法万法只要得法。——李明东

54、孩子头三年经验的重要性,远远超过我们过去所想像的,婴儿和学步的孩子,每个生活中简单的动作都是他们日后一切发展的基础,没有什么比抚育头三年的孩子更重要。――美国哈佛怀特

55、每个对孩子将来负责的父母应该牢牢记住这个很重要的育儿原则――替孩子们做他们能做的事,是对他积极性的最大打击。(蓝天)

56、体育和运动可以增进人体的健康和人的乐观情绪,而乐观情绪却是长寿的一项必要条件。

57、倾注心血的爱能使孩子们早日鲜花绽放!

58、为了孩子,一定要给他们新作品,使他们敢于面对纵横交错的新世界,不断发芽滋长。

59、在集体中,要尽可能多地要求每位同学,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每位同学,让每位同学对自己都有信心。

60、做人以真,待人以善,示人以美,永远保持一颗童心,做孩子们的好朋友。

61、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孩子的世界更可爱,我愿沉浸在孩子的内心世界弹拨和谐动人的乐章。

62、游戏是儿童的生命。――陈鹤琴

63、保存丰富孩子的感受力,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让孩子置身于大自然中,让孩子关注它周围的世界。要带孩子冲破他生活的狭小圈子,到大自然中去感受生命的蓬勃与快乐。(甄世田)

64、在这个大家庭中,我们将用最真挚的爱心为孩子们创造出快乐的每一天,让每一个孩子都体验到爱与被爱。

65、将幼教工作当作自己的事业去经营,孩子就是我事业的基础,用心去对待每个幼儿,让每个孩子喜欢我、爱是我不解追求的目标。

66、热心对待工作,真心呵护幼儿。

67、让每个孩子快乐的成长,让每个孩子接受到平等的关注和关爱,让每个孩子拥有自主大胆探索的空间是我工作的信条。

68、用爱倾听每一个孩子心底的声音。

69、尊重儿童的探索。――建构主义学家

70、有些家长为让孩子学习进步而赏钱,此举无异于贿赂,是极其错误的。(东方)

71、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剌激来得好,但是鼓励法也不可用得太滥,一滥恐失其效用;剌激法若用提其当,也是得好的,不过只可偶一为之而已。

72、用心去感受孩子的纯真,用爱去拨动孩子的心弦。

73、用心关注孩子,用心接纳孩子,用心体会孩子。

7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样,爱的力量也是相互的。只有关爱每一个学生,学生才会爱戴你!——袁利亚

75、欣赏别人的优点,善待别人的缺点,尊重别人的隐私,快乐自己的人生。

76、我选择了这个职业,就会在这片热土上耕耘,只要投入过、付出过、拥有过,我相信,孩子们会在我生命的五线谱上谱出动人的旋律。

77、独处与集体学习使大脑发育是不同的。――南京师大博士生导师虞永平

78、一个会爱父母的人,将来才会更好地去爱别人,爱生活,爱这个世界。(赵静波)

79、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有依赖于兴趣。

80、用真诚的心去温暖孩子们,伴随他们成长。

81、我将用我的爱心去浇灌幼嫩的幼苗,愿这些幼苗在老师的关心下快乐的成长。

82、学生常说,“要听老师的话”;我说,“教师要常想自己说的话是否值得学生听”。——吴皓

83、用我的真诚、执着与爱心,点击学生智慧的键盘,启迪学生美好的心灵。

84、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用一句话概括了他的教育经验:严格地要求和最大地尊重学生的尊严。

85、教学做合一。――陶行知

86、要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他作出或好或坏的评判。(卢梭)

87、我们愿用心中最真挚的爱,去滋润你们幼小的心灵,为你们铺设一条五彩的童年之路。让我们用亲切的会心的微笑鼓励的拥抱陪伴每一位孩子成长。把爱的雨露洒向孩子们稚嫩的心田。

88、关爱童心,感受真爱,欣赏童趣。

89、学生是老师的一面镜子,若要影子不歪,教师自身必须要正。——盛晓红

90、以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

91、做本真教师,教本色

92、主张儿童走进活生生的大自然、大社会中,把儿童直接感受的丰富经验与各个学科的术语结合起来,提升为一般性、普遍性的知识。――――陈鹤琴

93、让孩子享受在风吹雨淋中搏击的快乐,让孩子在生活的磨砺中不断地成长和成熟。(张石平)

94、在道德领域以内,家长和教师的主要职责,在于使儿童生长着的小天地尽可

95、以赏识的目光亲切的去关注发现激励每一个孩子,使每个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96、今天的积蕴,是为了明天的放飞,还有什么比看着自己的学生飞得更高、更快、更远,更令教师欣慰的呢?

97、爱学生如自己的生命,教学生如自己的子女,待学生如自己的朋友。——袁利亚

98、我用最大努力给孩子提供一个使他们得到满足的环境,让孩子在活动中得到快乐,让他们做每一件事都热情洋溢。

99、对于儿童的教学,真正感觉的观察比之单纯的描述更为可龋。

100、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印度诗人泰戈尔

101、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没有比让孩子自信更重要的了。(元曲)

102、勤勤恳恳做事,认认真真做人,以一颗平常心面对生活中的人和事,善待他人。擦亮发现的眼睛,在工作中发现快乐发现美,工作并快乐着。

103、我们的每一个孩子都是好孩子。

104、让我走进童心世界,和孩子们一起成长。

105、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成功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探索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106、关爱每一个孩子,他们的成长是我最大的快乐!

107、托尔斯泰:“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说兴趣对课堂提问很重要,可以通过有效的,符合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特点的问题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的角度出发让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108、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

109、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培养得宜,方能发芽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

110、我们将用无私的爱心走进孩子的心灵,用心的呵护,耐心的教导,智慧的引导,使每一位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111、用爱心搭建与孩子理解、沟通的桥梁,用耐心和细心为孩子营造健康成长的环境,用真心诚心换取家长的放心。

112、在平等、和谐的环境中,用爱心去呵护孩子的童心,让每一个“祖国的花朵”灿烂地开放。

113、幼儿教师所从事的工作是崇高而神圣的事业,我们自豪,因为我们选择了太阳底下最高尚的职业。我们把爱心奉献给孩子,孩子把微笑传递给我们。

114、你一个和悦的眼神,让学生感到了温暖与自尊;你一句温馨的话语,让学生充满了感激和力量……请记住,你的爱会让学生的张张笑脸成为朵朵永不凋谢的花朵!——袁利亚

115、我们之所以成为今天的样子,乃是在幼儿时期在生命最初两年建构的。3岁已奠定下了身为一个人的人格基础。――意大利蒙台索利教育家

116、多蹲下来听孩子说话,你看到的将是―个纯真无暇的世界!(阮庚梅)

117、忧愁、顾虑和悲观,可以使人得病;积极、愉快和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情绪,可以战胜疾病,更可以使人强壮和长寿。

118、如果把幼儿比喻为人生的春天,我们犹如季节之神,每天迎着朝霞播种,踏着夕阳收获,带领孩子顺利度过每一天,肩负重任。从师之路平凡,但却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平凡中的辉煌。岁月可以剥蚀我们有限的生命,却带不走我们一路留下的欢歌笑语,也带不走对孩子们无尽的祝福。尽管我们只是点点滴滴的雨露,但在阳光下却折射出夺目的光彩,我们的人生平凡而又辉煌。

119、我愿做鼓荡着爱与温暖的春风,使孩子只需轻轻一跃便腾空而起,在成长的天空里翅高飞。

120、给学生一个微笑,凝视他的眼睛,告诉他:“今天你棒极了!”——吴玉宇

121、用真诚的心去温暖孩子们,伴随他们成长。

122、面对孩子,有爱才会有责任感,有责任感才会始终付出爱的行动。

123、尊重儿童的人格,爱护他的天真烂漫。――陈鹤琴

124、喜欢孩子,但不溺爱。(李旭)

125、清晨,迎着第一缕阳光,我最想看到的就是你们的身影,最想听到的就是你们的声音。我愿意你们像小鸟一样唧唧喳喳的围在我身边游戏,亲爱的孩子们,知道吗?只有快乐,我才会快乐。

126、让每个孩子快乐的成长,让每个孩子接受到平等的关注和关爱,让每个孩子拥有自主大胆探索的空间是我工作的信条。

127、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

128、信赖、尊重,让每个孩子都有灿烂的微笑!

129、倾注心血的爱能使孩子们早日鲜花绽放。

130、儿童的思维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

131、带孩子去旅游,去爬山,去逛公园,去看电影,这都是夸奖孩子最适当的方式。(张石平)

132、假若孩子在实际生活中确认,他的任性要求都能满足,他的不听话并未遭致任何不愉快的后果,那么就渐渐习惯于顽皮、任性、捣乱、不听话,之后就慢慢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

133、用赏识的目光提高孩子的自信,用谦逊的态度赢取家长的信任。

134、在平等、和谐的环境中,用爱心去呵护孩子的童心,让每一个“祖国的花朵”灿烂地开放。

135、学生的进步是老师最大的快乐;学生的成功是老师最大的幸福。——盛晓红

136、我会用真爱滋润孩子们幼小的心田,唱响孩子们甜美的歌谣,在我的工作中我会细心、耐心、诚心对待每一位孩子和家长。

137、永远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永远用宽容的心态面对学生。

138、幼儿园课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老师跟孩子共同行动的过程。

139、父母在批评孩子时,请给孩子留点面子。成功的家庭教育来自于父母对孩子的深入了解,接受和尊重孩子,而不是揭孩子的短。(吕斌)

140、形成天才的快定因素应该是勤奋。……有几分勤学苦练,天资就能发挥几分。天资的充分发挥和个人的勤学苦练是成正比的。

141、幼教事业是一座大花园,教师的奉献就是其中最美丽的花。

142、知识不存在的地方,愚昧就自命为科学;教师不存在的地方,无知就变成了聪慧。

143、每一个学生都是好学生。

144、我会用我的爱心和耐心去关注每个孩子,让他们拥有一个快乐幸福的童年。

145、苏霍姆林斯基说:“尽可能深入地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的首条金科玉律。”

146、教育即生活。――杜威

147、父母关心孩子的性健康,等于给了孩子一生的幸福。(马文会)

148、尊重孩子,因为孩子需要平等;赏识孩子,因为孩子需要自信;学习孩子,因为孩子的世界是一片纯净的天地!愿我们的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149、让我们用自己的行和自己的心去教育我们的孩子。

150、我面对的每一个幼儿都是最终要独立的成人。

151、谁爱孩子,孩子就爱她;只有爱孩子的人,她才能教育孩子。

152、对于儿童的教学,真正感觉的观察比之单纯的描述更为可取。——赫尔巴特《教育学讲义纲要》

153、现实生活成为儿童知识的来源。――陈鹤琴

154、孩子的心灵犹如白纸一样纯洁,既容易受真善美的熏陶,也容易受假丑恶的污染。(张于义)

155、必须掌握儿童的生理和精神的本性的发展规律。

156、让爱和鼓励与孩子相伴!用真诚的心善待孩子们的天真直率,引导他们走向成功的彼岸!

157、宽容别人等于善待自己。

158、书本学习是体验别人的经验;生活实践才是获得自己经验的好途径。

159、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

160、把爱带给每位学生。

161、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著名教育家陶先知

162、父母良好的情感气息,家庭和睦的生活氛围,是培养孩子健康心理的环境基础。(吕斌)

163、孩子提出的问题越多,那么他在童年早期认识周围的东西也就愈多,在学校中越聪明,眼睛愈明,记忆力愈敏锐。要培养自己孩子的智育,那你就得教给他思考。

164、热心对待工作,真心呵护幼儿。

165、勤勤恳恳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堂堂正正做人。

166、我愿用我的百分百的爱换您百分百的满意,我愿用一颗充满责任的爱心为孩子们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让孩子们享受阳光,享受快乐。

167、让我们一起为孩子撑起一片纯净的蓝天,为孩子开辟一块快乐的土地。

168、苏霍姆林斯基说:“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的引导。”每一个学生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渴望,渴望得到教师的重视和赏识。

169、音乐是儿童生活中的灵魂。――陈鹤琴

170、教育儿童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我们的儿童是我们国家的末来的公民,也是世界的公民,他们将创造历史。我们的儿童是末来的父亲的母亲,他们也将要成为自己儿童的教育者。我们的儿童应当成长为优秀的公民,成长为贤良的父亲和母亲。但是,这还没有概括一切,我们的儿童又是我们晚年的希望。

171、走近孩子,倾听孩子,理解孩子,相信孩子。把爱洒向每一个孩子,把方便留给每一位家长。

172、我的学生让我发现了世界上最伟大的秘密:“爱是它自己的回报。”——吴玉宇

173、热心对待工作,真心呵护幼儿,诚心服务家长。

174、教师最重要的职责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自信。

175、人生的目标在于不断追求,人生的价值在于不断奉献。

176、知识既不来源于客体,也不来源于主体,而是来源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活动?。――建构主义学家皮亚杰

177、如果夫妻教子观点不一,会让孩子分不清正误,不利于他美好品德的培养。(赵秀朵)

178、若要培养出健康、强壮、灵敏、机智、勇敢、既善于克服困难,又卓有信心正视前面的人,则体育和运动乃是很重要的因素。

179、尊重孩子,因为孩子需要平等;赏识孩子,因为孩子需要自信;新热孩子,因为孩子需要独立;学习孩子,因为孩子的世界是一片纯净的天地!愿我们的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180、以真诚拥抱每位学生,用爱心谱写动人乐章。——岱丽萍

181、尊重和爱护学生的自尊心,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

182、求真、求善、求美,是教师永远的追求。——袁利亚

183、教育加赞赏等于教育的平方。

184、我们不是来读死书的,我们来创造一个新世界。――陈鹤琴

185、教会孩子回报,这是父母育儿职责中不能漏掉的一课,也是孩子日后被社会接纳的基础。(高山)

186、儿童的心如蕴藏丰富种子的大地,需要儿童教育省们像农人那样,遵守天时精耕细作不意不躁循序渐进。让我们保卫童心保卫儿童的天性,纯净的生态环境中,绿水常流物质丰饶富于创生能力!

187、我们呵护孩子的奇思妙想,耐心等待孩子的点滴进步,让他们能更好地书写中国美好的我们未来!

188、在达到理智的年龄以前,孩子不能接受观念,而只能接受形象。——卢梭《爱弥儿》

189、幼教事业是一座大花园,教师的奉献就是其中最美丽的花。

190、我要把微笑绽开给孩子,鼓励传达给孩子,关爱赠送给孩子,让每个孩子都尽享教育的真爱。

191、儿童的思维是在活动中、操作中形成和发展的。――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

192、一束赞许的目光,一个会心的微笑,一次赞许的点头,都可以传递真情的鼓舞,都能表达对孩子的夸奖。(张石平)

193、正确教育子女的方法,我认为最主要的应该是爱和严相结合。在生活上既要给予子女适当的父母之爱,在政治上又要严格要求他们,特别要舍得让他们到艰苦环境中去锻炼,在风雨中成长。这才是真正的爱。只有这样才能锻炼出人才,成为真正有作为的人。

194、以心关注孩子的快乐以爱激发孩子的自信以赏识丰满孩子的羽翼以合作成就我们共同的梦想!

195、爱拼才爱赢。

196、要得到学生的尊重和爱戴,首先要学会尊重学生的人格,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

197、我相信,讲台就是锻炼我、锤打我的地方,我将永远爱我所爱,无怨无悔。

198、真诚对待每一位学生,让他们的童年充满金色的阳光。——吴皓

199、了解孩子是一个?好老师?的前提。而家访的重要原因是了解孩子的生活状态、环境、文化背景。――南京师大博士生导师虞永平

200、无能的人不能培养出有才华的人,名师出高徒,家长要不断提高充实自己,只有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赵秀玲)

201、伟大人物的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坚强的意志,不管环境变换到何种地步,他的初衷与希望仍不会有丝毫的改变,而终于克服障碍,以达到期望的目的。—爱迪生

202、用眼去看孩子的世界,用心去听孩子的世界。走进孩子的世界和他们共同生活,共同游戏,做他们的好朋友。

203、给孩子一个多姿多彩的童年,让他们在一页页翻飞的书页间起飞,在湛蓝如洗的天空下,无忧无虑地飘飞。

204、爱每一个孩子,他们的成长是我最大的快乐!

205、我们的每一个孩子都是好孩子。

206、爱是一门艺术,爱学生则是一种享受。——朱湘民

教育家名人名言6

1、用殴打来教育孩子,不过和类人猿教养它的后代相类似。——马卡连柯

2、道德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当一个人还在少年时代的时候,就应该在宏伟的社会生活背景上给他展示整个世界个人生活的前景。——苏霍姆林斯基

3、知识不存在的地方,愚昧就自命为科学;教师不存在的地方,无知就变成了聪慧。

4、今天的积蕴,是为了明天的放飞,还有什么比看着自己的学生飞得更高更快更远,更令教师欣慰的呢?

5、有时候,一步就是一生,一念之差就是天壤之别,几秒就可以决定我们人生的成败。

6、生产劳动和教育的早期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马克思

7、我们有无产阶级道德,我们应该发展它,巩固它,并且以这种无产阶级道德教育未来的一代。——加里宁

8、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陶行知

9、教育的实质正是在于克服自己身上的动物本能和发展人所特有的全部本性。——苏霍姆林斯基

10、如果我们对于教师要掌握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这一点估计不足,那也是错误的。有了这方面的知识,教师才有可能把教材变成学生的真正财富。——(前苏联)赞科夫《和教师的谈话》

11、没有时间教育儿子——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苏霍姆林斯基

12、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毛泽东

13、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陶行知

14、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欧文

15、从什么地方和什么时候开始自我教育呢?有一句古老的格言说:“战胜自己是最不容易的胜利”。——苏霍姆林斯基

16、如果不去加强并发展儿童的个人自尊感,就不能形成他的道德面貌。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苏霍姆林斯基

17、教师是火种,点燃了孩子的心灵之火,教师是石级,承受着孩子一步步踏实地向上攀登。

18、一个人的知识越丰富,艺术修养越高,智力发展越好,对美的感受和理解也越深刻。

19、既然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就应当努力求得好的习惯。习惯如果是在幼年就起始的,那就是最完美的习惯,这是一定的,这个我们叫做教育。教育其实是一种从早年就起始的习惯。——培根

20、教养决定一切。桃子从前本是一种苦味的扁桃;卷心菜只是受大学教育的黄芽罢了。——马克·吐温

21、学校的理想是:不要让任何一个在智力方面没有受过训练的人进入生活。愚蠢的人对社会来说是危险的,不管他们受过哪一级的教育。——(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22、教育植根于爱。——鲁迅

23、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灵才有健康的行为。——乌申斯基

24、有天赋的人不受教育也可获得荣誉和美德,但只受过教育而无天赋人却难做到这一点。——西塞罗

25、要有健康的体魄,和谐的人际关系,勤奋求实的态度,崇高的道德情操,矢志不移的追求目标。

26、家庭教育的另一个内容是培养子女的服从性,服从性的培养可以使子女产生长大成人的渴望。反之,如果不注意子女服从性的培养,他会变得唐突孟浪,傲慢无礼。——黑格尔

27、给学生一个世界,给老师一片天空。

28、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苏霍姆林斯基

29、我们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陶行知

30、中小学生是不成熟的个体,对其教育是教师的责任,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启智明理导行的过程。

31、尊重和爱护孩子的自尊心,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

32、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苏霍姆林斯基

33、如用几句话来表达家庭教育学的全部精华,那就是要使我们的孩子成为坚定的人,能严格要求自己。我在这里似乎有点夸张地说:若请他参加婚礼,即使那里所有的人都喝成醉鬼,他母亲相信自己的孩子会清醒地回家。——苏霍姆林斯基

34、善于鼓舞学生,是教育中最宝贵的经验。——苏霍姆林斯基

35、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陶行知

36、教育贵在一个“及”字,重在一个“斜字,即使天天从小事抓起。

37、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哈钦斯

38、天赋的力量大于教育的力量。——伏尔泰

39、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40、贫农特别吃没有文化的亏,特别需要受教育。——列宁

41、培养人,就是培养他获得未来,快乐的前景的道路。马卡连柯

42、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班主任广博的爱心就是流淌在班级之池中的水,时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夏丐尊

43、儿童集体里的舆论力量,完全是一种物质的实际可以感触到的教育力量。——马卡连柯

44、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苏霍姆林斯基

45、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园斯金

46、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47、教育是国家的主要防御力量。——伯克

48、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斯宾塞

49、道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使每个人确立崇高的生活目的。人每日好似向着未来阔步前进,时时刻刻想着未来,关注着未来。由理解社会理想到形成个人崇高的生活目的,这是教育,首先是情感教育的一条漫长的道路。——苏霍姆林斯基

50、警察最不怕的人是被判了死刑的人,最害怕的是内人。警察最哭笑不得的事是,他刚刚批评教育释放的小偷把他的自行车给偷走了。——墨白

51、只有心地善良的人才能易于接受道德的熏陶。谁要是没有受到过善良的教育,没有感受过与人为善的那种欢乐,谁就不感觉到自己是真实而美好的事物的坚强勇敢的卫士,他就不可能成为集体的志同道合者。——苏霍姆林斯基

52、教育者的个性思想信念及其精神生活的财富,是一种能激发每个受教育者检点自己反省自己和控制自己的力量。——苏霍姆林斯基

53、人应该永远拥有两样东西:一盏永不熄灭的灯希望之灯,一扇长开的窗接纳之窗。

54、教育者的关注和爱护在学生的心灵上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苏霍姆林斯基

55、父亲和母亲是如同教师一样的教育者,他们不亚于教师,是富有智慧的人类创造者,因为儿子的智慧在他还未降生到人间的时候,就从父母的根上伸展出来。——苏霍姆林斯基

56、我相信,不论孩子将来从事哪一种事业,都应当从小做起。真不知道有多少父母能够认识到他们给予孩子们的所谓“教育”,只会迫使子女陷于平庸,剥夺他们创造美好事物的任何机会。——(美)《邓肯自传》

57、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总是鼓励学生去实际行动。——(美)爱因斯坦

58、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纪律是教育过程的结果,首先是学生集体表现在一切生活领域——生产日常生活学校文化等领域中努力的结果。——马卡连柯

59、任何人如果不能教育自己,也就不能教育别人。——苏霍姆林斯基

60、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陶行知

61、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这样一个信念在我们的教师集体的创造性劳动中起着重大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

62、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蒙田

63、有人问鹰:“你为什么到高空去教育你的孩子?”鹰回答说:“如果我贴着地面去教育他们,那它们长大了,哪有勇气去接近太阳呢?”——莱辛

64、感人肺腑的谈话,能医治孩子心灵的创伤。

65、人心可分为二,一部较善,一部较恶。善多而能制止恶,斯即足以云自主,而为所誉美;设受不良之教育,或经恶人之熏染,致恶这一部较大,而善这一部日益侵削,斯为己之奴隶,而众皆唾弃其人矣。——柏拉图

66、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法)卢梭《爱弥儿》

67、人类教育最基本的途径是信念,只有信念才能影响信念。——乌申斯基

68、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卢梭

69、初期教育应是一种娱乐,这样才更容易发现一个人天生的爱好。——柏拉图

70、教育是一个逐步发现自己无知的过程。——杜兰特

71、一个无任何特色的教师,他教育的学生不会有任何特色。——苏霍姆林斯基

72、教育为公以达天下为公。——陶行知

73、没有一种礼貌会在外表上叫人一眼就看出教养的不足,正确的教育在于使外表上的彬彬有礼和人的高尚的教养同时表现出来。——歌德

74、智力教育就是要扩大人的求知范围。——詹·拉·洛威尔

75、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苏霍姆林斯基

76、教育的伟大目标不只是装饰而是训练心灵,使具备有用的能力,而非填塞前人经验的累积。——(美)爱德华兹

77、荣誉感是一种优良的品质,因而只有那些禀性高尚积极向上或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具备。——爱迪生

78、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苏霍姆林斯基

79、欣赏别人的优点,善待别人的缺点,尊重别人的隐私,快乐自己的人生。

80、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使手脑联盟。——陶行知

81、朋友是宝贵的,但敌人也可能是有用的;朋友会告诉我,我可以做什么,敌人将教育我,我应当怎样做。——席勒

82、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

83、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亚里士多德

84、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超过了自己的智力,这样的人才有学问。——詹·马修斯

85、“我确实相信: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只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过分强调单纯智育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教育的损害。”——爱因斯坦

86、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87、我并无过人的特长,只是忠诚老实,不自欺欺人,想做一个“以身作则”来教育人的平常人。——吴玉章

88、妇女教育的不可动摇的目的就是养育子女。——希特勒

89、教育能开拓人的智力。——贺拉斯

90、只有受过教育的诚心诚意的人才是有趣味的人,也只有他们才是社会所需要的。这样的人越多,天国来到人间也就越快。——契诃夫

91、活教育教人变活,死教育教人变死。——《陶行知文集·师范生第一变》

92、教育之于心灵,犹雕刻之于大理石。——爱迪生

93、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网小编J.L为您整理推荐的教育家读书名言,欢迎参考阅读。

94、要永远觉得祖国的土地是稳固地在你脚下,要与集体一起生活,要记住,是集体教育了你。那一天你若和集体脱离,那便是末路的开始。——奥斯特洛夫斯基

95、受教育懂得焚毁遗嘱,做一个体面的人,为人所爱,受人敬重,而不是去做一个屡犯的偷表贼,受到法律对五种情状的加重处罚,解赴格雷伏刑场处死,受人憎恨和名誉扫地。——巴尔扎克

96、好的课堂应该是让学生课前有一种期待,课中有一种满足,课后有一种留恋。

97、对人民来说,第一是面包,第二是教育。——格林西安

98、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在于让每个儿童看到人的心灵美,珍惜爱护这种美,并用自己的行动使这种美达到应有的高度。——苏霍姆林斯基

99、使教育过程成为一种艺术的事业。——赫尔巴特

100、真正的教育者不仅传授真理,而且向自己的学生传授对待真理的态度,激发他们对于善良事物受到鼓舞和钦佩的情感,对于邪恶事物的不可容忍的态度。——苏霍姆林斯基

101、学校的理想是:不要让任何一个在智力方面没有受过训练的人进入生活。愚蠢的人对社会来说是危险的,不管他们受过哪一级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

102、青年人的教育是国家的基石。——富兰克林

103、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马卡连柯

104、每一个决心献身教育的人,应当容忍儿童的弱点。——苏霍姆林斯基

105、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苏霍姆林斯基

106、我们要提出两条教育的诫律,一“不要教过多的学科”;二“凡是你所教的东西,要教得透彻”。——(英)罗素《教育目的》

107、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赫尔巴特

108、即使是普通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法)爱尔维修

109、只有由受过教育的人民组成的国家才能保持自由。——杰斐逊

110、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时候就开始了,在他不会说话和听别人说话以前,他已经就受到教育了。——(法)卢梭《爱弥儿》

111、科学书籍让人免于愚昧,而文艺作品则使人摆脱粗鄙;对真正的教育和对人们的幸福来说,二者同样的有益和必要。——车尔尼雪夫斯基

112、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陶行知

113、事实上教育便是一种早期的习惯。——林肯

114、一生的生活是否幸福平安吉祥,则要看他的处世为人是否道德无亏,能否作社会的表率。因此,修身的教育,也成为他的学校工作的主要部分。——裴斯泰洛齐

115、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夸美纽斯

116、把美德善行传给你的孩子们,而不是留下财富,只有这样才能给他们带来幸福——这是我的经验之谈。——(德)贝多芬《贝多芬语言》

117、志向是天才的幼苗,经过热爱劳动的双手培育,在肥田沃土里将成长为粗壮的大树。不热爱劳动,不进行自我教育,志向这棵幼苗也会连根枯死。确定个人志向,选好专业,这是幸福的源泉。——苏霍姆林斯基

118、创造人的是自然界,启迪和教育人的却是社会。——别林斯基

119、你如果想要儿童变成顺从并守教条的人,你就会采取压服的教育方法;而如果你让他能独立地批判地思考并有想象力,你就应该采取能够加强这些智慧品质的方法。

120、从美的事物中找到美,这就是审美教育的任务。——席勒

121、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蔡元培

122、对双亲来说,家庭教育首先是自我教育。——克鲁普斯卡娅

123、较高级复杂的劳动,是这样一种劳动力的表现,这种劳动力比较普通的劳动力需要较高的教育费用,它的生产需要花费较多的劳动时间。因此,具有较高的价值。——马克思

124、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苏霍姆林斯基

125、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苏霍姆林斯基

126、只有受过教育的人才是自由的。——爱比克泰德

127、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陶行知

128、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叶芝

129、教育!科学!学会读书,便是点燃火炬;每个字的每个音节都发射火星。——雨果

130、教育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的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实,并在此基础上在自己身上确立美的品质。——苏霍姆林斯基

131、幸福,就在于创造新的生活,就在于改造和重新教育那个已经成了国家主人的社会主义时代的伟大的智慧的人而奋斗。——奥斯特洛夫斯基

132、年轻人把受教育求进步的责任和对恩人及支持者所负的义务联结起来,是最适宜不过的事,我对我的双亲做到了这一点。——贝多芬

133、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认为,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最高级的技巧和艺术。——苏霍姆林斯基

下载江平 法学教育家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江平 法学教育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当代教育家

    1、 魏书生:著有《语文教学探索》、《班主任工作漫谈》、《家教漫谈》等书。教育思想:教育民主、科学管理。 在语文教学中注重研究学生的心理,并根据研究成果纠正自己的教学思......

    教育家名言录

    教育家名言录1、陶行知撰写的教育对联: (1)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2)以教人者教己,在劳力上劳心。 (3)和马牛羊鸡犬豕做朋友,对稻粱粟麦黍稷下功夫。 (4)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

    教育家之路

    《教育家之路》读后感支边小学教师:赵艳霞我认真学习了《教育家之路》一书,感受到很多教师的快乐,来自学生。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以“教学相长”、“诲人不倦”为乐,终于让他的“......

    教育家名言

    教育家名言1、导师应该记住,他的工作不是要把世界上可以知道的东西全部交给学生,而是使得学生爱好知识,尊重知识,在使学生采用正当的方法去求知,去改进他自己。”英国教育家洛克(1......

    国外教育家

    苏霍姆林斯基 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前苏联当代最有名望的教育家。出生于乌克兰共和国一 个农民家庭。1936 至 1939 年就读于波尔塔瓦师范学院函授部,毕业后取得中学教......

    教育家名言

    陶行知 1891年生,原名文濬,后改知行,又改行知。安徽歙县人。毕业于金陵大学文学系。后留学美国,曾从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学习。回国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继任中华教育改......

    江平村委平安建设事迹材料

    江平村委平安建设事迹材料 2017年12月 在镇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签订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工作责任书,落实各级有关......

    江平:中国法治十年反思

    江平:中国法治十年反思 按:2010年10月20日下午,《凤凰周刊》举办“现在与未来——中国时局高峰论坛”;会上,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前校长江平发表了题为《中国法治十年反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