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古诗词教学的基本思路
施茂枝:古诗词教学的基本思路
作者:施茂枝
完整的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经历披文得意、缘意学文的过程,即通过语言文字理解课文意旨,进而领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古诗词表情达意的方式有其独特性——以言造象,立象尽意,即用语言塑造意象,再借助意象传达诗情。古诗词教学应有一条既不违背阅读教学的一般规律又不失古诗词特性的教学思路,如此才能获得古诗词教学的真谛,使它在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笔者认为,这样的教学思路应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环节。
一、疏言
疏通语言障碍,了解大意,换言之,即“披文得意”之“披文”。它是“得意”的基础和途径,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本分,一切文体的阅读教学概莫能外。由于阅读古诗词存在更大的语言障碍,疏言就更显必要。
学生学习古诗的文字障碍主要源于:第一,诗歌语言的特殊性;第二,字词的生疏;第三,古今词语形式、意义、用法的差异。第一种障碍,学习现代诗有时也存在,如语句浓缩、意思跳跃、成分省略、词序倒置等,教学时可分别采用适当的补充或调序等手段加以疏通。第二种障碍,是学习任何文体课文的共性,疏通障碍的做法与一般的生字新词教学没有根本区别。第三种障碍才与“古”有关,为学习古诗所特有。
长期以来,我们学习文言文时,接受的往往都是关于古今汉语差别的知识,因此形成求异的思维定势,而这种定势必然影响策略的运用。其实,古今相同、同异共存或同中有异的远多于完全的相异。相异处,外在于学生已有的语言知识经验,学起来困难;相同相关处,往往内在于学生已有的语言知识经验,学起来容易。但因低学段学生语言知识经验不多,缺乏对原有语言知识经验的自觉,因而,这种“内在”又往往表现为“潜在”,即使古今相同相关处,他们也往往无从察觉。教学时若转变思路,化隐为显,唤醒学生潜在的语言知识经验,使之与学习目标对接,变求异为求同,以今铺路,以今识古,便创造了难易转化的条件,困难就会迎刃而解。如教学“曲项向天歌”中的“项”:
师(指着自己脖子上佩戴的项链):小朋友请看,老师脖子上戴的是什么?
生:项链!
师(指着自己手上佩戴的手链):老师手上戴的又是什么?
生:手链。
师:手链戴在手上,项链戴在脖子上。那么,小朋友知道“项链”中的“项”是什么意思了吗?
生:脖子。
师:那么,“曲项向天歌”中的“项”应该是指鹅的身体的哪个部位呢?
生:脖子。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古诗词在语言运用上,省略、跳跃、语序倒置等用法往往超出一般的文言文,教学时只要让学生粗通大意即可,不必进行字字落实的翻译,拘泥于后者,既难以做到,又耗费时间,势必影响感悟诗情等方面的教学。第二,要针对学生的语言积累、认知水平、心理特点,因势利导。以今识古,普遍适用于所有学段。高学段的学生因有比较丰富的语言知识积累,加强新旧联系、以旧识新,是有效的疏通策略。低学段的学生,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有限,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可更多地借助直观教学法。教学“离离原上草”,借助图片、简笔画或课件等媒体,学生就能直观了解“离离”是“茂盛”的意思。那种片面强调低年级学生接受能力有限,完全抛开字词,直接用媒体解说大意乃至感悟诗情的做法,与阅读的本质相悖,不宜提倡。
二、显象 将古诗词的语言符号转换成具体可感、立体灵动的意象。意象是情思的载体,是情思的物化形态。读者正是凭借直观可感的意象窥察诗人的情思。没有意象,情思往往难以表达;不把语言符号转化为鲜活的意象,情思常常无法让人领会。请看一位老师教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遗民泪尽胡尘里”的片段: 师:这里的“胡尘”,写的难道仅仅是金兵战马所扬起的尘土吗?
师(播音响):在金兵战马啾啾的嘶鸣声中,在金兵战马嗒嗒的践踏声中,你看到了一幕幕怎样的场景?
(学生想象后言说)
师:哀声遍野,生灵涂炭。老人在流泪,小孩在流泪,妇女在流泪,北宋的遗民在流泪啊!(板书:泪)这滴滴流淌的是怎样的泪啊?
(学生言说,归纳:痛失亲人的泪、家破人亡的泪、流离失所的泪、充满仇恨的泪、苦苦期盼的泪„„)
师:金兵横行,遗民泪尽,国破家亡,生灵涂炭,这是何等凄凉、何等悲惨的生活呀!当你面对这一切的时候,你的心情怎样了
(学生言说)
师:请你怀着这样的心情读读这首诗吧!
“显象”的基本要求是变抽象为具象,变平面为立体,变静止为灵动;它是最能显现古诗词本色的教学环节。主要做法是再造想象,让学生通过大脑的加工,将古诗词的文字符号转换为具体的场景和画面,并用自己的言语加以描述。对那些仅凭再造想象难以完成转换的诗词,可借助现代教学媒体。
三、悟意
感受领悟诗词意蕴。它既是古诗词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古诗词教学的重要目标。悟意,应在“显象”的基础上入境。入境即进入意境。意境是造象立意所达到的艺术境界,包括两个部分:由意象直接构成的较实部分是“实境”:由意象诱发和开拓的艺术氛围和审美想象空间是“虚境”,又称“诗意的空间”。“实境”处于表层,“虚境”处于深层,唯由浅入深进入“虚境”,才称得上入境。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前两句写眼中所见,第三句乃游子自身描述,后两句写游子心理感受,整首小令极其凝练地把一个天涯游子在秋日黄昏中茫然、孤独、疲惫、感伤与无奈的情态真实动人地展现了出来。其中的“枯藤”“人家”“瘦马”等三组意象构成的是“实境”,而曲中渲染的悲伤萧瑟的氛围和令人回味无穷的审美空间则是“虚境”。进入“实境”,还只是“显象”,进入“虚境”才能“悟意”。有位教师教学时随手画出曲句中出现的几种景物,勾勒出一幅简笔画,这还只是让学生进入“实境”,距离进入“虚境”或感悟诗意还为时甚远。若在借助现代教学媒体展现三组意象的同时,再配上徐缓忧伤的古筝曲和教师声情并茂的描述,则有助于学生进入“虚境”。一般说来,促使学生进入“虚境”的常见做法是在“显象”基础上的切身体验,而音乐渲染、教师激情描述,对于营造特定氛围和审美空间,有立竿见影之效。
悟意具有不同层次的形态。一是感受意象,获得情感体验;二是在意象触发下,领悟意蕴;三是在领悟诗情意蕴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升华。后者都是前者的发展和提升,三者可以互动共生,但运用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有所侧重。一般说来,低学段应以第一种形态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阅历的丰富和理性思维能力的增强,在高学段可适当进行理性的升华。
悟意不等于还原本意。美国诗人庞德指出:“意象任何情况下都不只是一个思想,它是一团或一堆相互交融的思想。”寄寓于“象”的意蕴,往往是丰富、复杂、深邃甚至玄妙的,它的含义和所引起的美感具有丰富性、多样性和不确定性,不是通常的言语所能表达和抽象的概念所能穷尽的。学生因生活经验、思想情绪、性格气质、趣味爱好、文化素养诸方面的不同,对“象”中情感意蕴的感悟往往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所以,“悟意”应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不应刻意追求标准答案。
此外,说“悟意”以“显象”为中介,并不排除其他一些辅助性凭借,必要时,借助诗人的生平思想及写作背景,亦可奏效。
四、化言
主要指内化古诗词的言语,并能化用于表达。疏言是“披文得意”之“披文”,化言是“缘意学文”之“学文”。古诗词含蓄凝练、节奏鲜明、音韵和谐,集中展示了汉语言的独特魅力,是汉语言的精华。内化、化用古诗词的言语,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继承民族文化遗产都具有重要意义。“化言”的主要做法是: 1.品味。抓住精当传神的字眼,领会诗人遣词造句的精妙。言语品味着眼于学习言语这一目标,而不忘同时获取言语负载的信息,理解言语形式和言语内容是融为一体的,它对领悟意蕴、积累语料、掌握表达技巧都具有重要价值。2.积累。主要做法是熟读、背诵、默写。这不但是语料的积累,也是凝聚于诗句的风骨、气韵、智慧的积累,因而也是文化的积淀。
3.运用。学古诗词的目的是以古诗词的言语去影响学生的言语,提升学生的言语品位和能力,运用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途径,也是判断这一目的是否达成的重要手段。这种训练的主要方式有二:
其一,提供描绘所学诗词意境的语境,把运用训练与进入诗境、领悟诗情结合起来。这种方式可以在课中进行。如教学古诗《咏柳》,让学生从本首诗歌或背诵过的其他诗歌中选择词句填空:
“伴随第一声春雷击打的鼓点,春姑娘踏着轻盈的脚步,花枝招展地走来。”
“和暖的‘二月春风’,是她手中的剪刀,她裁出细长别致的‘柳叶’,裁出不甘寂寞的出墙‘红杏’,裁出‘离离’的原上‘小草’,裁出千姿百态的蝴蝶,在万花丛中翩翩飞舞。”
“‘润物细无声’(或者‘随风潜入夜’)的绵绵春雨,是她神奇的画笔,她描画出大地缤纷的色彩。山青了,水绿了;梨花白了,桃花红了。于是,江岸上的柳树,‘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草长莺飞,万紫千红,春色满人间。” 其二,设置与所学诗词意境不同的语境,让学生把学到的诗句迁移运用于新的语境中。这种方式一般适宜课后进行:
“来到浙江安吉天荒坪山,漫步山间小路,抬头一看,在高高的山间散布着零零落落的房子,真有一种‘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的意境。”
“张老师年过花甲,但干起活来仍然生龙活虎,不亚于年轻小伙子,怪不得大家说他‘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两种训练,都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古诗词言语的自觉性,久之,所学的古诗词就会不断渗透到学生的言语之中,必将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发挥积极的作用。
疏言、显象、悟意、化言是学生的主体性行为,是不同程度的个性化行为,也体现了语文学习的实践性。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上述教学活动中有体验感悟、有思考和理解、有情感熏陶和审美享受,还有扎实有效的训练,符合课程标准的精神,符合阅读教学规律,符合语文学习规律。上述四个环节是基本而不是全部环节,把它们依序排列起来,就构成古诗词教学的基本思路或基本步骤。这一思路有其科学性、合理性,但教学时还应根据具体诗词的特点、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所侧重,交叉渗透,灵活组合。墨守成规,是画地为牢;因课制宜,才能焕发生机。
第二篇:古诗词教学的基本思路
古诗词教学的基本思路
完整的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经历披文得意、缘意学文的过程,即通过语言文字理解课文意旨,进而领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古诗词表情达意的方式有其独特性——以言造象,立象尽意,即用语言塑造意象,再借助意象传达诗情。古诗词教学应有一条既不违背阅读教学的一般规律又不失古诗词特性的教学思路,如此才能获得古诗词教学的真谛,使它在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笔者认为,这样的教学思路应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环节。
一、疏言
疏通语言障碍,了解大意,换言之,即“披文得意”之“披文”。它是“得意”的基础和途径,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本分,一切文体的阅读教学概莫能外。由于阅读古诗词存在更大的语言障碍,疏言就更显必要。
学生学习古诗的文字障碍主要源于:第一,诗歌语言的特殊性;第二,字词的生疏;第三,古今词语形式、意义、用法的差异。第一种障碍,学习现代诗有时也存在,如语句浓缩、意思跳跃、成分省略、词序倒置等,教学时可分别采用适当的补充或调序等手段加以疏通。第二种障碍,是学习任何文体课文的共性,疏通障碍的做法与一般的生字新词教学没有根本区别。第三种障碍才与“古”有关,为学习古诗所特有。
长期以来,我们学习文言文时,接受的往往都是关于古今汉语差别的知识,因此形成求异的思维定势,而这种定势必然影响策略的运用。其实,古今相同、同异共存或同中有异的远多于完全的相异。相异处,外在于学生已有的语言知识经验,学起来困难;相同相关处,往往内在于学生已有的语言知识经验,学起来容易。但因低学段学生语言知识经验不多,缺乏对原有语言知识经验的自觉,因而,这种“内在”又往往表现为“潜在”,即使古今相同相关处,他们也往往无从察觉。教学时若转变思路,化隐为显,唤醒学生潜在的语言知识经验,使之与学习目标对接,变求异为求同,以今铺路,以今识古,便创造了难易转化的条件,困难就会迎刃而解。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古诗词在语言运用上,省略、跳跃、语序倒置等用法往往超出一般的文言文,教学时只要让学生粗通大意即可,不必进行字字落实的翻译,拘泥于后者,既难以做到,又耗费时间,势必影响感悟诗情等方面的教学。第二,要针对学生的语言积累、认知水平、心理特点,因势利导。以今识古,普遍适用于所有学段。高学段的学生因有比较丰富的语言知识积累,加强新旧联系、以旧识新,是有效的疏通策略。低学段的学生,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有限,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可更多地借助直观教学法。教学“离离原上草”,借助图片、简笔画或课件等媒体,学生就能直观了解“离离”是“茂盛”的意思。那种片面强调低年级学生接受能力有限,完全抛开字词,直接用媒体解说大意乃至感悟诗情的做法,与阅读的本质相悖,不宜提倡。
二、显象
将古诗词的语言符号转换成具体可感、立体灵动的意象。意象是情思的载体,是情思的物化形态。读者正是凭借直观可感的意象窥察诗人的情思。没有意象,情思往往难以表达;不把语言符号转化为鲜活的意象,情思常常无法让人领会。“显象”的基本要求是变抽象为具象,变平面为立体,变静止为灵动;它是最能显现古诗词本色的教学环节。主要做法是再造想象,让学生通过大脑的加工,将古诗词的文字符号转换为具体的场景和画面,并用自己的言语加以描述。对那些仅凭再造想象难以完成转换的诗词,可借助现代教学媒体。
三、悟意
感受领悟诗词意蕴。它既是古诗词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古诗词教学的重要目标。悟意,应在“显象”的基础上入境。入境即进入意境。意境是造象立意所达到的艺术境界,包括两个部分:由意象直接构成的较实部分是“实境”:由意象诱发和开拓的艺术氛围和审美想象空间是“虚境”,又称“诗意的空间”。“实境”处于表层,“虚境”处于深层,唯由浅入深进入“虚境”,才称得上入境。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前两句写眼中所见,第三句乃游子自身描述,后两句写游子心理感受,整首小令极其凝练地把一个天涯游子在秋日黄昏中茫然、孤独、疲惫、感伤与无奈的情态真实动人地展现了出来。其中的“枯藤”“人家”“瘦马”等三组意象构成的是“实境”,而曲中渲染的悲伤萧瑟的氛围和令人回味无穷的审美空间则是“虚境”。进入“实境”,还只是“显象”,进入“虚境”才能“悟意”。有位教师教学时随手画出曲句中出现的几种景物,勾勒出一幅简笔画,这还只是让学生进入“实境”,距离进入“虚境”或感悟诗意还为时甚远。若在借助现代教学媒体展现三组意象的同时,再配上徐缓忧伤的古筝曲和教师声情并茂的描述,则有助于学生进入“虚境”。一般说来,促使学生进入“虚境”的常见做法是在“显象”基础上的切身体验,而音乐渲染、教师激情描述,对于营造特定氛围和审美空间,有立竿见影之效。
悟意具有不同层次的形态。一是感受意象,获得情感体验;二是在意象触发下,领悟意蕴;三是在领悟诗情意蕴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升华。后者都是前者的发展和提升,三者可以互动共生,但运用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有所侧重。一般说来,低学段应以第一种形态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阅历的丰富和理性思维能力的增强,在高学段可适当进行理性的升华。
悟意不等于还原本意。美国诗人庞德指出:“意象任何情况下都不只是一个思想,它是一团或一堆相互交融的思想。”寄寓于“象”的意蕴,往往是丰富、复杂、深邃甚至玄妙的,它的含义和所引起的美感具有丰富性、多样性和不确定性,不是通常的言语所能表达和抽象的概念所能穷尽的。学生因生活经验、思想情绪、性格气质、趣味爱好、文化素养诸方面的不同,对“象”中情感意蕴的感悟往往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所以,“悟意”应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不应刻意追求标准答案。
此外,说“悟意”以“显象”为中介,并不排除其他一些辅助性凭借,必要时,借助诗人的生平思想及写作背景,亦可奏效。
四、化言
主要指内化古诗词的言语,并能化用于表达。疏言是“披文得意”之“披文”,化言是“缘意学文”之“学文”。古诗词含蓄凝练、节奏鲜明、音韵和谐,集中展示了汉语言的独特魅力,是汉语言的精华。内化、化用古诗词的言语,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继承民族文化遗产都具有重要意义。“化言”的主要做法是: 1.品味。抓住精当传神的字眼,领会诗人遣词造句的精妙。言语品味着眼于学习言语这一目标,而不忘同时获取言语负载的信息,理解言语形式和言语内容是融为一体的,它对领悟意蕴、积累语料、掌握表达技巧都具有重要价值。2.积累。主要做法是熟读、背诵、默写。这不但是语料的积累,也是凝聚于诗句的风骨、气韵、智慧的积累,因而也是文化的积淀。3.运用。学古诗词的目的是以古诗词的言语去影响学生的言语,提升学生的言语品位和能力,运用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途径,也是判断这一目的是否达成的重要手段。这种训练的主要方式有二:
其一,提供描绘所学诗词意境的语境,把运用训练与进入诗境、领悟诗情结合起来。这种方式可以在课中进行。如教学古诗《咏柳》,让学生从本首诗歌或背诵过的其他诗歌中选择词句填空:
“伴随第一声春雷击打的鼓点,春姑娘踏着轻盈的脚步,花枝招展地走来。” “和暖的‘二月春风’,是她手中的剪刀,她裁出细长别致的‘柳叶’,裁出不甘寂寞的出墙‘红杏’,裁出‘离离’的原上‘小草’,裁出千姿百态的蝴蝶,在万花丛中翩翩飞舞。”
“‘润物细无声’(或者‘随风潜入夜’)的绵绵春雨,是她神奇的画笔,她描画出大地缤纷的色彩。山青了,水绿了;梨花白了,桃花红了。于是,江岸上的柳树,‘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草长莺飞,万紫千红,春色满人间。”
其二,设置与所学诗词意境不同的语境,让学生把学到的诗句迁移运用于新的语境中。这种方式一般适宜课后进行:
“来到浙江安吉天荒坪山,漫步山间小路,抬头一看,在高高的山间散布着零零落落的房子,真有一种‘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的意境。” “张老师年过花甲,但干起活来仍然生龙活虎,不亚于年轻小伙子,怪不得大家说他‘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两种训练,都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古诗词言语的自觉性,久之,所学的古诗词就会不断渗透到学生的言语之中,必将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发挥积极的作用。
疏言、显象、悟意、化言是学生的主体性行为,是不同程度的个性化行为,也体现了语文学习的实践性。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上述教学活动中有体验感悟、有思考和理解、有情感熏陶和审美享受,还有扎实有效的训练,符合课程标准的精神,符合阅读教学规律,符合语文学习规律。上述四个环节是基本而不是全部环节,把它们依序排列起来,就构成古诗词教学的基本思路或基本步骤。这一思路有其科学性、合理性,但教学时还应根据具体诗词的特点、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所侧重,交叉渗透,灵活组合。墨守成规,是画地为牢;因课制宜,才能焕发生机。
第三篇:古诗词教学
古诗词教学“入诗·入境·入情”的三重境界
古诗词教学“入诗·入境·入情”的三重境界,即“诵读感知——知人论世——文本解读——想象体验——文本还原”五个步骤。
第一重境界:“入诗”
“入诗”就是让学生初步走近作者、走进文本。这需要完成前面的三个步骤:诵读感知、知人论世和文本解读。
步骤一:诵读感知
“诵读感知”就是先由老师范读或学生根据课本注释初步阅 读文本,了解文本的基本内容。一般可以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查阅不理解的词语和典故,然后找出诗歌中描写的主要意象。在所有的文学作品中,诗与音乐是最近的文体,严格地说,诗是用来读而不是用来看的。因此,要想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去,就必须加强诵读的指导。1.辅以动作的激情朗读
著名特级教师程翔老师在教《将进酒》这一首古诗时,紧紧抓住作者的感情线索来指导朗读,而且不吝示范、不惜表演,务求学生读出节奏、读出感情、读出韵味。特别是在示范朗读和分析品味时,那完全沉浸在诗歌意境中的夸张的肢体动作,将学生完全带入诗歌的意境中去。但现在真正敢于示范朗读的教师并不太多,我总以为教师凭借自己的理解、范读来感染学生、调动学生,总比播放录音好。因为教师的现场情绪感染力是非常强大的,授课者澎湃的激情、入情入境的指导,令学生在享受课堂的同时,也让他们品到了学习诗词的无穷趣味。2.添加语气词的对比朗读
有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味诗歌所蕴含的情感,可以添加一些语气词,让学生比较诵读,这种方法非常形象。比如在执教《静女》一诗时,为了让学生领悟诗中男子赴约时焦急的心情,我们就可以巧妙设计语气词加减法。在“爱而不见”后先加上语气词“啊”,在“搔首踯蹰”前先加上语气词“唉”,读成“爱而不见(啊)”,“(唉)搔首踯蹰”,借助语气词,就惟妙惟肖地传达出男子的心情,然后再让学生不加语气词来读。这一设计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情绪和感觉,效果也就一下子出来了。3.形式多样的竞争朗读
引入竞争环节,让学生个人与个人、小组与小组进行形式多样的PK,激发他们的潜能,增强荣誉感,调动古诗词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比如让学生分小组读,分男女读、个人范读、自选对手挑战读等形式。在反反复复的读中,学生自然会加强对诗歌的顿悟和领悟。
步骤二: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就是介绍作者概况及和文本密切相关的文史知 识、写作背景,诗歌鉴赏不应忽视对其创作背景的了解。这里所说的背景,包括诗人所处的社会时代、生平遭遇、思想主张等多方面的内容。
1.借助背景,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李清照的《武陵春》,通过朗读学生能初步读懂词的表面含义,但对“愁”的含义却很茫然。学生眼中的“愁”,仅仅是一个妇人独处的闲愁,联想不到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愁。这时,就需要教师巧妙展示写作背景。学生了解了诗人真实的生活片段和思想感情后,便找到了一把深层理解诗意的钥匙,理解了词中之“愁”,不仅有一般妇人之“愁”,还有生死离别之愁,国破家亡之愁。这愁绪千丝万缕,齐涌心头,以至于无法排遣,只好发出“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哀叹。2.借助背景,把握诗歌中景物的特点
东晋诗人陶渊明厌恶污秽的官场,向往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在42岁辞彭泽令后,写下了《归园田居》这一脍炙人口的诗篇。从“其一”中,读者不仅能看到乡村的榆柳桃李,还能闻到黄昏的狗吠鸡啼。田园景物此时在他的笔下显得淳朴、宁静,而又充满情趣。景物的这些特点,只有诗人在摆脱官场羁绊、心存逸致时才能感受到。相反,在李煜的《虞美人》中,“春花秋月”“小楼东风”,不仅黯然无色,甚至令人厌恨。其原因,作为原南唐皇帝的李煜,此时正过着囚徒般的生活,他对人生已经绝望。许多情况下,诗人的追求、遭遇直接影响着诗人的心境,而彼时彼刻的心境又给景物蒙上了或悲或喜、或忧或愁的特定色彩。3.借助背景,把握用典的含义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北宋词坛上最为引人注目的作品之一。他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当时,由于苏轼以诗文讽喻新法,为新派官僚罗织论罪,贬到黄州。仕路蹭蹬,壮志难酬,又自感苍老。此时,游赏黄冈城外的赤壁矶,联想到年华方盛即卓有建树的周瑜就很自然了。词中借用周瑜的典故,正可以看出,词人多么渴望自己有如周瑜那样为国建功立业。这里对典故的理解,就离不开对背景的了解。这种情况在怀古类诗中较为常见。
步骤三:文本解读
很多老师对古诗词的文本解读或浮光掠影、蜻蜓点水,沉不下去;或细微艰涩、旁征博引,贪多求全。还有老师把古诗歌当古文来教,逐字解释、逐句翻译,弄得支离破碎,毫无美感,让一首韵味十足的古诗变得味同嚼蜡。因此,古诗歌的文本解读一定要贴近学生——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文化积累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
第二重境界:“入境”
“入境”就是要通过对诗歌中的意象进行联想想象再现诗中情景,让学生有“设身处地”之感。借助意象联想想象是重要的“入境”手段,而意境又是具有整体性的,因此,在引导学生入境时,要特别注意作品的整体性。1.意象联想法
例如,一位老师在进行《春望》一诗的教学设计时,从诗的题目入手,提出了一个贯穿全课的问题:在长安城无边的春色中,诗人望见了什么?望不见什么?在具体授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1.请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诗。然后思考:在沦陷了的长安,杜甫望见了什么?用诗句回答。
2.接着要求学生围绕“破”“春”“深”三个字展开想象,以杜甫的身份,用“在这无边的春色中,我望见 ”的句式描述想象到的画面。
3.在此入境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朗读,并让学生思考:诗人此刻的内心感受是什么?
这种通过意象展开联想想象的方法,是最原始也是最实用的入境之法,在此基础之上的品析也就更显得深入深刻。2.一线穿珠法
一线穿珠法,强调的是切入口的选择和诗词的整体性鉴赏原则,这个切入口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例如,一位老师在进行《饮酒(其五)》的教学设计时,利用诗中“而无车马喧”中的“无”字和“此中有真意”中的“有”字,进行由“有”到“无”的教学设计。
问题一:诗人的生活中有什么?(由“象”入“境”)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思考:这首诗告诉我们,作者此时此地的生活中有什么?请同学们根据诗中有的这些景物,发挥想象,看看脑海里会浮现出一幅怎样的图画。问题二:诗人心中有什么?(由“境”会“意”)
师:诗人说“此中有真意”,“此中”到底有何“真意”,从刚才所见的“诗意图”,你们领悟到诗人的心中有些什么呢? 问题三:诗人心中的“无”。(由“意”悟“美”)
师:其实,在陶渊明的精神世界里有如此丰富的“真意”,恰恰是因为心中有所放弃,有许多个“无”。请同学们讨论一下他的精神世界还有哪些“无”?请用“无”组一个词,概括诗人心中的“无”,比如“无忧”,他远离官场,没有了案牍、迎送之烦忧。
上述教学设计,从陶渊明恬淡的思想性格出发,巧妙抓住诗中“有”“无”这对反义词来设计主问题,引导学生由“象”入“境”,由“境”会“意”,再由“意”悟“美”,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诗歌的审美境界和诗人的“悠然”形象,整节课主线明晰,环环相扣。
3.比较对照法
教学过程中不能总是孤立地教某一篇古诗,要尽量进行类比迁移、纵横捭阖、加强比较,通过比较,寻找相似点、共通性;通过比较,体会差异性、多样化,以此来全面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文学修养。比较鉴赏可分为同类比较和异类比较。
同类比较:把同一题材、同一风格的诗作放在一起,通过比较,让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更深刻、更全面,从而归纳出一定的规律。在教学《沁园春·长沙》时,我把《沁园春·雪》拿来让学生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讨论,学生了解这两首词的一些共同点:一是写法基本上相同,都是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写景的时候,都有一个领起的关键字:一个是“看”,一个是“望”;二是思想内容也差不多,都体现了毛泽东的广阔胸襟和伟大抱负;三是风格上也相似,两首词都是豪放的。
通过比较教学,学生对诗歌的认识,并不是一个个孤零零的个体。这样以点串线、由线到面,学生就可总结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来。
异类比较:相同风格的诗歌可以放在一起进行对比教学,其实不同风格、不同内容的诗作也可以放在一起进行对比教学,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体会到中国古典诗歌的丰富多彩、千姿百态。运用对比阅读的策略,可以促成资源的整合,避免古典诗词教学的浅薄平庸。
第三重境界:“入情”
“入情”是指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与作者进行精神沟通。这需要做好两个准备。一是文本解读一定要到位,二是“入境”一定要到位。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中重要词语和典故的理解、关键句子的把握来探究作者内心的丰富情感,这就是在“入境”的基础上“入情”了。“入情”的过程是在想象的基础上深入体验的过程,这不是每个学生都可以达到的境界,但是能让少数学生体验这种与古人的心灵交流那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步骤四:想象体验
“想象”是“入境”的主要手段,“体验”是“入情”的主要手段。“想象体验”涉及学生对古诗歌不同程度的理解和感受。虽然不同学生在这一步骤的学习过程中达到的效果是有差异的,但在老师的引导下,很多学生还是能有自己的体验。
在教学《琵琶行》时,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后,不动声色地将他们引入诗的画境。请学生充分利用想象和联想,讨论、合作、加工。将“浔阳江头夜送客”“秋月春风等闲度”“江州司马青衫湿”等诗句扩展成一幅幅动人的立体图画,进行展示。在他们的描绘当中,通过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将这首诗的意境用丰富的、形象的语言表述出来,这样,学生所感受到的,便不再是简单的内容,而是与作者情感交融在一起的独特感悟了。
步骤五:文本还原
“文本还原”是指在理解诗歌内容和诗人情感的基础上根据诗歌意象组成的画面和情节还原出诗歌的原文,也就是一种在联想和理解基础上的背诵。
我国优秀的古诗文以其凝练生动的词句,优美和谐的音韵,丰富多彩的语汇,充沛真挚的情感,深邃隽永的意境,博大精深的思想享誉世界,那些精确、生动、鲜活、富有生命力的语言,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化财富,应当继承并发扬光大。作为教师,我们应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古诗文的兴趣,鼓励学生在多读多记,以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总之,人的心灵是最难塑造的,而语文教育却要承担这样一个艰巨的任务,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想,如果古诗词教学能真正走上一条关注人文、尊重个性、鼓励创造的道路,并且很好地把握住“意义”和“知识”的层面,以价值理性来升华工具理性,从而使教育有益于人性的充实和完美,那么,对语文教学的指责、抨击就会消失,取而代之的应该是鲜花和掌声。
第四篇:古诗词教学
透过英美“新批评”方法,初探小学语文诗歌教学
【内容提要】
新批评方法认为一首诗可以用不同的意思表达,是含糊的,任何明确的表达都有相对的不确定。不仅意思是多重的,情感也是多重的,研究他可以感受不同的情感。他们提出了对作品“细读法”和“作品的四层面分析法”如能按照这样的办法去引导学生欣赏诗歌,从学生自己的角度去欣赏诗歌,将极大的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从小就知道读诗要有自己的见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提高他们对诗歌的兴趣,进而对语文感兴趣。
【关键词】 细读法 四层面 声音 语义 意象 象征
一、让学生感受诗歌的声音美
新批评方法认为文学作品里有韵律、节奏、拟音等所有音乐性的要素。
人的精神成长和生命演变如同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一样,时序是不能变更的。儿童时代是人生的早春,这是一个想象丰富,充满梦幻的时期。我们不能跃过这一重要时段,让冷酷的冬天过早地降临。否则,就是悖逆了孩子精神成长的自然法则,其结果只会导致孩子童心丧失,灵性泯灭。诗歌是抒写心灵的艺术。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诗歌所具有的抒情性、音乐性特点,通过一套切实可行的科学方法,引导学生步入诗歌的殿堂。
案例描述:
教例: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三册《四季的脚步》教学片段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四季的美丽景色,并配乐朗读诗歌。
(学生欣赏着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一脸陶醉)
师:美吗?刚才从你们那专注的神情中,可以知道你们已被深深地吸引。
师:说说你刚才听到了什么?。
生:我听到了知了的叫声。
师:是啊,还有可爱的知了呢!你能不能把话说完整呢?
生:我听见知了在树上叫着。
师:瞧,听得多仔细呀!
生:我听到了落叶落下的声音还有雪花飞舞的声音。
(师生对话,交流感受最深的情景。)
师:此时此刻,你的头脑里想到了哪些好词好句?
生:六角形的雪花无声无息地飘着,地上、树上、屋顶上全都白了。
师:这个句子美,你的声音更美!
生:花儿在春风的吹拂下张开了花瓣,燕子在天空中一边飞一边欢快地叫着,仿佛在祝贺着春天的来临。
师:真好,你肯定是一个爱学语文的孩子!
生:夏天的雨后,空气是那么新鲜,其中还带着泥土的芳香味。
生:河两岸新生的小草,笑眯眯地像是正在和蒲公英的小黄花悄悄说话。
师:在大作家、小作家的笔下,四季显得更加多彩。可见,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多么的丰富。
师:有一位叔叔把四季的美景写成一首诗。(教师板书课题)师:刚才你听到什么声音就用什么声音读课题吧
(学生齐读课题)
师:认认真真把这首诗默读一次,思考:这首诗有几个小节?节与节之间有什么共同点?看谁发现的规律最多。
生:老师,它们的行数都是五行,而且句式差不多。
生:我发现每个小节都有“——“。
师:你的小眼睛真亮!
生:诗歌中的“到、道、蹈”读音很像!
师:你真会动脑筋。不仅只有这些,还有“悄”、“笑”等,我们称为押韵,那这些字押的都是什么韵呀?
生:“ao”韵!
师:还发现了什么?
生:“小溪”、“金蝉”、“落叶”、“北风”都唱起了歌儿。
师:他们都唱起了什么歌呢?
(指导学生读好象声词)
„„
师:来,我们分四人小组学习,先将你喜欢的季节读一读,再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巡视指导。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真会学习!现在,来谈谈你的收获吧!师:刚才我们读诗的时候你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了读诗的声音朗朗上口,好听。生:我发现了诗歌里边有音乐。
师:对啊,诗歌里有各式各样的旋律,只要你多读,认真去体会就可以感受到。
【分析与讨论】
文学是语言艺术,音乐是听觉艺术。但是从艺术的本质上讲,一切艺术都是心灵的艺术。音乐具有着细致、优雅、朦胧之美,而语文的世界是人性的、情感的、审美的世界。诗与歌本是一家,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只要充分利用诗歌的思想内容,让诗与歌融合起来,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从中受到教育和陶冶,进而产生共鸣。
(一)、音乐的感染可以渲染主题氛围,引人入胜,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品味意境,提高学生学习诗歌的能力。在学习第一小节时,一曲欢快动听的《春天在哪里》,很快就将教师和学生带入春天盎然生机的意境中,桃花、梨花、蜜蜂、蝴蝶„„随着这一串串音符扑面而来,对春的喜爱和赞美已蕴在心底。这就不仅仅是活跃了课堂气氛,将学生带入美好无比的春天,使学生身临其境。学生在美的享受之中,读通了课文,读懂了课文,读透了课文,其教学效果自然是不言而喻了。
(二)、用音乐的形式沟通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文本,不仅融洽了感情,而且充分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在新课伊始播放与文本内容及情感相应的乐曲,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诗歌,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自然就能扣动学生心弦,诱发学生情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在诗歌教学中,尤其是低年级的诗歌教学,朗读是必不可少的,在案例中的老师充分注意到诗歌的特点,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节奏感、韵律美,使学生产生爱学诗歌,乐学诗歌的感情。《四季的脚步》
整首诗押的是“ao”韵,如“悄、到、笑、道、蹈„„”,而且采用反复吟诵“XX的脚步悄悄,悄悄地,她笑着走来——”的手法,老师让学生读诗歌,找出节和节之间有什么特点,这样从整体入手,学生更易于品味诗歌的整体意韵。所谓“三分诗,七分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只有让歌与诗中的内容结合到一起,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沟通情感,并让“歌”为“诗”的情感升华,一浪高过一浪,从而激发学生的情趣,实现“我”、“诗”、“歌”三者的共鸣。
我们的教育,我们的诗歌教学,应用灿烂的阳光照耀他们,应用清纯的雨露滋润他们,更应用优美的乐曲熏陶他们,使它们在明媚的春光中盛开多彩而艳丽的花朵。
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画意美。
新批评认为作品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意思表达,是含混的,作品通过字面的意思使真实的意思隐藏起来,说话者的真实意思不同于他的表达意思,目的是引起人们注意并且激发新的意思。
宋张舜民有诗云:“诗是有声画,画是有形诗。”自古至今,便有诗画同源之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能诗者多识画,能画者多知诗,二者同体也。人们也常说“如诗如画”,由此可见,诗与画这两种艺术形式经常是“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诗歌里的画,即诗中的景物及其所诱发的想象空间、场景;诗歌里的诗,即诗中的景物及其所诱发的想象空间、场景里蕴含的情思韵致。诗画相融的境界即是所谓的意境。中国的优秀诗歌都是有意境的。而阅读、欣赏诗歌一个必
要的也是一个很难的环节就是入画入境。诗有可解、有不可解、有不必解,小学阶段学生所接触的诗词多属于不必解作品,教师除了帮助学生作必要的字词疏通外,不必把过多的精力放在旨意的挖掘上,而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入画入境。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就是一首将多幅富有动感的画面高度浓缩于46字之中的传世佳作。但它又只不过是等待读者激活的一串符号,在教学中如何能让学生从文字进入画境,让他们在脑海中形成一幅幅气韵生动的画面,显得尤为重要。按照新批评方法,我们用作品四层面分析法里的第二层(语义层)的分析办法,先引导学生想象茅檐、青草、小溪等单独的画面,然后又通过小溪这条线将“瓮媪”、“大儿”、“中儿”、“小儿”等多幅画组合成一幕有立体感的生活场景图,然后,她又引导学生想象画中人物的动作、神态„„不知不觉中,孩子们脑海中的画面被激活了,变得有血有肉有生命了。
教学《长相思》也是如此,1.对诗人纳兰性德身在何处的生活画面描述。
教师放音乐(背景音乐是《怆》,教师范读)
师:孩子们,请闭上你们的眼睛,让我们一起随着纳兰性德,走进他的生活,走进他的世界,随着老师的朗读,你的眼前仿佛出现怎样的画面和情景?
教师范读)
师:孩子们,睁开眼睛,现在你的眼前仿佛出现怎样的画面和情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仿佛处在一个怎样的世界里面?
生:我看见了士兵们翻山越岭到山海关,外面风雪交加,士兵们躺在帐篷里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在思念他的故乡。
师:你走进去了。
生:我看见了纳兰性德在那里思念家乡,睡不着那样的情景。
师:你看到了作者辗转反侧的画面。
生:我看见了纳兰性德走出营帐,望着天上皎洁的明月,他思乡的情绪也更加地重了起来。
„„„„
2.对“故园情景”画面的描述。
师:„„„„在纳兰性德的心中,在纳兰性德的记忆里面,在他的家乡,在他的故园,又应该是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景呢?展开你的想象,把你在作者的家乡,在作者的故园看到的画面写下来。
(教师放音乐《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学生写片段。)
师边巡视边说:那可能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在郊外,在空旷的田野上„„那也可能是几个志趣相投的朋友围坐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唱吟着什么„„那也可能是在暖暖的灯光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在„„在故园,在家乡,你将会看到很多很多美好的画面和场景。
(学生继续写片段,教师继续巡视)
师:好,孩子们,请停下你手中的笔,让我们一起回到作者的家乡,走到纳兰性德的故园去看看,在他的家乡有着怎样画面和情景。谁来?
生:我看见了纳兰性德的家乡鸟语花香,纳兰性德的家人在庭院中聊天;小孩子们在巷口玩耍嬉戏;牧童赶着牛羊去吃草;姑娘们坐在家门口绣着花;放学归来的孩童们放下书包,趁着风,放起了风筝;还有的用花朵变成了花环带在了头上,家乡一片生气勃勃。
师:好一个生气勃勃,好一幅乡村乐居图啊!这是她看到的。继续看。
生:我看见了晚上月光皎洁,星星一闪一闪的,他的亲人坐在窗前望着那圆圆的月亮,鸟儿不在唧唧喳喳地叫,外面只听见阵阵呼呼的微风,花儿合上那美丽的花瓣,亲人是多么希望纳兰性德能回到家乡与他们团聚啊!
„„„„
这就是诗中的画,它的意蕴无限,内涵无穷,它能将人带回到古代诗人的生活中,让读诗的人走进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们在教学中抓住诗激活画,让孩子们脑海中的意象立起来的过程,不就是学生读懂诗词的过程吗?
三、让学生透过诗里的画感悟诗里的情。
新批评方法认为,读作品我们要透过字面意思看到里边隐含的情感,当然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情感。“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诗歌的目的即表情达意,情意统称为意蕴。意蕴中情是根本。因此读诗的最终旨归是入得其情、会得其意。在《清平乐·村居》的教学实录中,我们可引导学生在诗画中品情会意。例如:
师:让我们好好看看这个“卧”。看图,小儿的“卧”是什么意思?
生:(七嘴八舌)趴、躺。
师:把“趴”“躺”送进诗句中,说说感受。
„„„„
师:小儿的两个脚丫翘起来,想分开就分开,想合上就和上,想前后摆就前后摆„„总之想怎么样就怎么样。送他一个词!
生: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天真无邪。悠闲自得„„
师:这是“卧”动态的时候,可“卧”还指“睡觉”或休息的时的安静,例如“卧佛”,多么安详宁静。那你再看小儿“卧”剥莲蓬的表情,再送小儿一个词!
生: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全神贯注。旁若无人„„
„„„„
从诗中的一个“卧”字入手,让学生反复咀嚼想象,不仅激活了孩子们脑海中关于小儿的那副画面,而且又透过画面十分自然的想到了使这幅画面有灵性的小儿身上流溢出来的那份悠闲自得,若无旁人之情。
同时,“醉”字也可以引导学生反复推敲的一个诗眼。当学生明白了瓮媪为什么而醉,醉成什么样的时候,我们也醉了。诗人心中那丰富的生活情趣,极富人情味的内心世界不就跃然纸上了吗?
诗中有画,诗中有乐,画乐中渗融情意。“读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蹉叹之,蹉叹之不足,故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就是有名的“诗言志”的主张。这里所说的“志”就是“情”或“情感”。因此,没有诗人真挚浓烈的感情,就不可能产生动人心弦的诗。所以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披文入情”,使学生体验古诗中蕴含的丰富情感,通过审美体验,得到心灵的陶冶。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这样做:
1.从主题展开。面对奇特的自然景观,变幻的社会生活,曲折的个人经历,无论谁都不禁心生感慨,嗟叹不已。于是,面对同一轮圆月,多少诗人写下自己心中情;面对同一处庐山,多少诗人表达出心中感慨;面对一次次朋友的分别,多少诗人描绘了对友情的眷恋。这种围绕同一主题而抒写的诗作,在诗歌的宝库里比比皆是,只要加以恰当的运用,就会对学生情感的触动作用巨大,意义明显。如教学《村居》这首古诗,诗的前两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中“醉”的理解是“让人陶醉”,究竟是哪些景物让人陶醉呢?结合学
生学过的描写春光的诗句,学生纷纷回答,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是“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是“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橘黄柳绿时”„„对春天赞颂的情感,一触即发。在诗句诵读中一次次撞击儿童的心胸,以一首整合多篇的呈现方式,让生情与诗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2.由景引情。在古诗中,诗人常常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所描绘的景物之中,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如孟浩然的《春晓》一诗,句句写景,句句含情。诗人谛听鸟啼,回忆风雨,猜想落花,把爱春和惜春深情,寄托在对落花的叹息上。诗句看似写景,实为抒情,情景交融,达到无由分解的境界。教学时,我引导学生从景入手,从字词的理解以及再现诗的画面入手,体会诗人是如何描写“啼鸟”、“风雨”、“落花”等景物的,再引导学生体会诗中“不觉”、“知多少”等字词的情感色彩,从而把握诗人爱春、惜春的深情。
3.由读引情。古诗的情感常常蕴含在富有音乐美的语言之中。“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因此,必须加强朗读。要通过反复朗读、吟唱才能入境入情。所以,我教古诗,总是把朗读作为一根主线贯穿始终。起始阶段齐声读,个别读;深入学习阶段边理解边朗读;学完全诗后让学生品味朗读,或一唱三叹地吟读,或摇头晃脑式地自由读。如学习《咏柳》一诗,要体会作者对春天的无限热爱之情,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学时,要求学生反复颂读,把热爱春天的感
情读出来,读着,读着,我惊喜地发现学生愉悦、向上的情绪便油然而生。这时,再学古诗,学生较快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诗人笔下美丽多姿的新柳,便能很快唤起学生的共鸣。学完全诗后,我再让学生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此刻,学生声情并茂、摇头晃脑,„„看着他们的表情,似乎陶醉在充满诗情画意的春景中,在美好的春光里神游遐想。读后,心中禁不住勃发出一股对春天无限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于是,纷纷发言:“啊!春天,我爱你!”“我要为贺知章的《咏柳》配幅美丽的图画。”学生的发言表明,他们已深深体会到了诗中的情感美。总之,要让学生读得琅琅上口,滚瓜烂熟,方肯罢休。
四、启发想象,领悟古诗的意境美。
新批评方法认为我们读诗要透过联想看到更大的空间。也就是象征(神话)这一层次。小学生不象我们成人有丰富的社会经验,但,孩子能感受到的东西我们承认往往给忽略了。所以我认为在这个层次里因为有前面的层次做铺垫,可以让孩子畅所欲言,让他感受到什么就说什么。
如《寻隐者不遇》一诗语言相当精炼,初读此诗,似觉平易,细加欣赏,则易中有难。寻隐者来去过程,一字未提;与童子会晤时的寒暄和问话,也一概从略;童子答问也当不少,但诗人仅摘三句,答问不多,但寓意深刻。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首先指导学生弄清诗的大概意思和人物,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诗人在松树下问些什么,诗中有没有写?你能根据童子的回答展开联想补充出来吗?”“假如你是
书童,你会怎么回答?”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这些问话一一作答,并让学生分角色当堂进行对话表演。在表演中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对答如流,还伴有生动、有趣的动作表演,把《寻隐者不遇》中的寻访场面生动地再现出来了,初步领悟到诗的意境。学生通过想象和表演,领悟到了“问”字所蕴含的意境美。
学习诗歌,得到的不仅仅是一种享受,一种积淀,更是心灵与诗歌的融合。语文教师尤其应身体力行,更新观念,创建氛围,优化教学,引导学生随着诗人所表达的感情产生共鸣,随其悲而悲,随其喜与喜,让诗歌的精华,渗融于他们的血液中,使生命在诗歌的滋养中得以鲜活的成长,与诗歌相伴,芬芳一生。我们透过新批评的方法,拉着孩子们的手,去靠近诗歌,走进诗歌。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有一句名诗:“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在当代高度发达的物化生活里,揉进生活的诗情画意,那应该是一种非常美妙的诗化生活。一个炎黄子孙,能得到古诗词的熏陶浸润,也许更能谱写出自己的诗意人生。在语文课堂里,让我们的古诗词教学也呈现“万紫千红”的美丽,让我们的引导也有“润物无声”的渗透力,让我们的“用心教学”也能“春种一颗粟,秋收万颗子”吧。来,挽起孩子们的小手,快快乐乐,走进古诗词!
参考文献、资料:
1、《文学批评原理》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中国文学鉴赏》 作者:袁行霈
3、《文艺理论教程》精编版2002童庆炳
4、《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5全国小学语文核心期刊《小学语文教师》
第五篇:古诗词教学
古诗词教学:要回归传统吟诵
——以省优质课一等奖《使至塞上》为例
山东省宁阳县教科研中心 孔令军 邮编 271400 古诗词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重不小,古诗词教学自然就成了重头戏。然而当下的古诗词教学无非就是创设情境,读读译译赏赏背背了事,乏有美感,学生兴趣不浓,教师思路打不开,在这种情况下,古诗词教学很有必要回归传统吟诵。
金盾出版社《汉语词典》中这样解释“吟诵”:“吟咏;朗诵。如吟诵诗歌。”事实上,真正的吟诵是吟咏,包含着吟唱诗歌。“吟”的总体特征是拖长腔,即“歌永言”,通过这种方式达到沉潜诗歌,理解诗意,进入诗境的目的。
刚刚结束的山东省初中语文优质课比赛一等奖课例《使至塞上》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执教者在诗教吟诵上进行了大胆尝试。
来自章丘的刘霞老师着一身黑色稍宽松的类似唐装的衣服,袖口是一圈红边儿,黑色的秀发自然地飘在脑后,戴一副近视眼镜,朴素中透着智慧,灵秀中有天然的温情,即使不说话也显得儒雅光鲜,她不愠不火,恍如宋代的才女李清照;她秀外慧中,又如勤奋不倦的祝英台,一定是读过那么多的书籍,尤其是唐诗宋词,才落得即使“粗缯大布裹生涯”也一样“腹有诗书气自华”,让人无法不心生一种莫名的敬畏与尊重与爱戴来,真是“惟贤与德,能服于人”。而刘老师的这身衣服正好与所讲课题王维的名诗《使至塞上》相关,仿佛正要引领我们穿越千年的时空,走进那个诞生了无数杰出俊彦的盛唐时代一般。关键是她这节能够回归传统语文教学的课,让我们当时即刻想化为课堂上的一员,和她一起去学诗,一起去读诗。
我以为,这首仅有四十个字的脍炙人口的五言律诗并不好讲,倘若没有平时的积淀,没有深刻的挖掘,也一定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即使你有孙悟空一般变化多端的组织课堂的本领,效果也一定不好。可是刘霞老师起始阶段谈到自己对诗歌,对于王维的认识与体验的导语竟是那样的入情入心,便一下子让我肃然起敬刮目相看了,刘霞老师的导语大致是这样的(也可能是这段话早就写好了):
“我昨晚很晚也睡不着,起来重读王维,重读王维的这首诗,它使我的心沉静下来------我们最美好的阅读是从诗开始的,阅读一首首唐诗宋词,我们在尘世中漂浮着的心便慢慢的静下来,生命在王维的田园诗中徜徉,和他一起看大漠孤烟,听汩汩清泉,赏明明如月------”
富有诗意的导入创设了优美的教学情境,虽然多是自身事先感受的发挥,然而却极能引领学生从情感上亲近唐诗,走进王维,初步了解王维,这是很有必要的,这就为整节课的学习创设了极富诗情画意的氛围。
其实绝不容质疑,这段话她一定写得出来,因为她有深厚的诗歌阅读的底子,后来刘霞老师的表现印证了这一点。
这个导入稍微有点长。更精彩的设计还在后面。
刘老师情境导入后的课堂主体部分的设计基本上分为四个部分:“《使至塞上》寻迹——《使至塞上》寻情——拓展延伸——整体升华。”板书而为精练的八个字:左侧竖排:起承转合;右侧竖排:取景入情,一如其人,多了些内涵,少了些花里胡哨。相信这都是刘老师别具匠心的设计,惟其如此,更能表现处她过人的才力与才情。
“《使至塞上》寻迹”部分,教师先让学生关注题目中的“至”,然后找出诗中所涉及到的地名,旨在很巧妙地从整体上把握全诗的内容,这个设计透漏着智慧,可谓巧妙。
过渡部分教师让学生说出这是一次“ 的边疆之行”,主要侧重于初步理解作者的心情,结合“征蓬”、“归雁”可以看出并不是欢欣鼓舞,而是别有一种情绪在心头的。如果一节语文课尤其是古诗词教学课没有朗读该是多么枯燥无味啊,而如果有了朗读却读不出情味儿,读不出诗歌的节奏与音韵之美,不能通过音声传达出诗歌的情感,也是一件令人极为遗憾的事情。于是多才的刘霞老师一反平时课堂上泛泛朗读的积习,而改为中国古老传统“吟诵”诗歌,于是这就变为了化腐朽为神奇,化平淡为生动,不断使课堂上充满了赞赏的、会意的掌声。刘老师是这样做的: 第一步:传统朗读回忆,旨在唤醒学生。屏幕上打出了寿镜吾先生读书入情、入境的一段话:“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笸箩,颠倒淋漓咦,千杯未醉呵------”启示学生要真正沉下心来,进入文本的意境之中,才能读好。第二步:平仄朗读指导,旨在体验音韵。教师首先强调关于“平声之美”,平声有绵延之感,含强调之意。平声即现代汉语中的一二声,仄声即现代汉语中的三四声。接着教师点拨“入声之奇”,入声字短促有力,含顿挫之意。并且教师教给学生一首古诗词朗读技法歌诀“一二声平三四仄,入声归仄很奇特。平声吟长仄声短,韵字平仄皆回缓”,学生对这种方法很感兴趣,学习的气氛也一下子活跃起来。
第三步:示范朗读引路,旨在提供读法。教师很巧妙地在平声字上面标注了小短横“—”,在仄声字上面标注了小竖线“│”,在屏幕上打出来: ——││— │—│——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教师结合自己平时吟诵诗歌的体验给学生做了个示范,虽然读法稍有夸张,可是真正意义上的诗教的生趣一下子就创设出来了,这首本来很美却也极难懂的诗歌到了刘霞老师那里一下子就变得活泛了,真丰富她就是创作这首五言律诗的诗人一样,不能不让人钦佩,教室里一下子响起了掌声,这掌声不是教师邀来或要来的,而是学生真心实意地发自内心的赞美的掌声。
第四步:学生朗读体验,旨在学以致用。教室里响起了朗朗的读书声,真仿如鲁迅学生读过书的“三味书屋”一样。读了几遍以后,教师让几名同学起来读一读,这次学生读得真是出乎所有听课者的预料,其中一名同学的朗读音韵谐美,停顿适中,已经沉浸在这首千古绝唱之中了,教室里再次发出欢快的掌声。
第五步:逐联体会情感,旨在入情入境。教师在前两联让学生明确:本诗是作者情绪、情感的堆积,而着重把欣赏的重点放在第三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理解上。教师启发学生:“你读这两句时是否有视觉冲击?”紧接着教师引导学生画简笔画:师生明确全诗是通过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组合在一起来表现情感的。为了更好地体会作者写景的妙处,教师对比了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前三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所涉及的九种景物,并适时吟唱这几句元曲,刘老师的吟唱再次将课堂推向高潮。在这种对比理解的基础上,学生很容易明白了诗歌留给我们的那种极为壮观壮阔的景象,极令我们视野开阔,极易让人激动兴奋的情感,正如王国维评价本诗一样:“千古壮观”。第六步:师生吟唱诗歌,旨在回归传统。教师兴之所至,又吟唱了一遍《使至塞上》,然后学生开始朗读诗歌,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是,这次有的同学选择了有感情朗读,有的选择了吟唱。我注意到吟唱诗歌的那名男生语感并不强,也许语文成绩不是很好,可是他能像教师一样唱诗,沉潜到诗意、诗境之中,只凭这种精神就很难能可贵了,这启发我们要相信学生有可以充分挖掘与调动所能产生的潜力,只是我们平时不敢放手或是包办惯了,学生只是处于被动接受的境地。
拓展延伸阶段,师生共同赏读王维的《山居秋暝》,师生共同归纳理解到本诗亦取景入情,只是写景的色彩有所不同。整体升华阶段,教师又念了一段自己写的对于王维感悟深味的文字,并引用后人苏轼对他的评价“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和钱钟书先生对他的赞誉“盛唐画坛第一把交椅”,启发学生课外读一读王维。刘霞老师的发自心灵的文字再一次触动了我。没有心灵的沉静就不会有诗歌的诞生,没有心灵的吟诵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古诗词教学,甚望诗教回归传统吟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