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研讨会经验材料[5篇范文]

时间:2019-05-15 06:34: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语文研讨会经验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语文研讨会经验材料》。

第一篇:语文研讨会经验材料

语文研讨会经验材料

非常荣幸有机会和大家坐在一起交流,因为语文成绩中往往存在太多的不确定因素,所以谈不上经验,只是我在语文教学中的一点做法和体会,还望各位领导和老师多多指正。

初四是初中最繁忙的一段时间,进入全面复习阶段,作为初四老师,既要劳心,又要劳力,结果还往往差强人意,要想避免事倍功半的忙碌,追求事半功倍的高效,我认为应该思路清晰,任务明确,做到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首先了解中考复习的误区,然后采取相应策略,才能保证中考成绩。

一、中考误区分析

1、多多做题,以量求胜

使用题海战术,是家长和老师一致认同的复习方法,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现在的练习册质量低下,中考练习试题大多都是当年或近年各省市中考试题派生出来的,同类试题重复出现,我曾经看到过,一本练习册中同一个阅读题竟然出现四次,可以想象无限制无选择的做题,一定是利大于弊。另外,我们应该意识到中考压题不切实际,这是一种投机心态,只要仔细想想,我们就能知道,哪年哪套练习册的试题命中过中考题,哪年哪套中考试题是重复从前的旧题目,没有。在进一步想,哪个命题人,会不负责任地照搬前人,别人的旧题,去丢自己的人呢?所以,以量取胜,说得严重一些,可能会是以量取命。

2、以考代学,得不偿失

我们有时候可能会认为考试可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锻炼学生的答题能力,这种说法其实没有错,但是频率过高,就会干扰学生对知识的反馈梳理,陷入麻木状态,造成学生思维僵化,只把目标盯在考题上,眼界变小。另外,不停的考试,老师就要不停的批卷,讲卷,这样会耗去我们大量的思考和知识整理的时间。结果就只能是人困马乏,得不偿失。

3、脱离文本,舍渔求鱼

中考试题就是教学的指挥棒,现在中考试题开放灵活,而且涌入大量的课外知识,内容广泛,并且体现着学科知识的跨越。所以在复习的时候,我们容易抛弃教材文本内容抓课外知识复习,尤其是阅读题,都来源于课外,我们感觉再在课内阅读上下功夫已经是浪费时间了,所以抛开书本内的现代文阅读,教师学生一致对外。课外知识不仅应该学,并且一定要学好,但是,抛弃了课本就等于放弃水源另行打井解渴,其实,课外知识是鱼,学好课本就是在学渔术,课外知识是源,学好课内知识就是有了开掘的工具,课外知识是金,学好课本知识就是学会了点金术,所以我们应该立足教材。

以上几个误区,会严重影响我们的复习效率,我们应该避免陷入其中,忙碌一场,劳而无功。

二、教什么?

有了以上的认识,我们就要根据学生实际制定自己的教学计划,也就是要处理好两个问题,第一教什么,第二怎么教?第一个问题,最实际的做法就是考什么,教什么,虽然这种做法和学生的长远发展相悖,有些急功近利,但是电影《精武门》中陈真有句话说得好: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最直接的方法,要想短时高效,鱼和熊掌就不可兼得。

教什么?我认为无非是课内课外两条线。

(一)、课内要抓文言文,现代文,诵读欣赏三个点。

1、文言文复习,应该以积累背诵为主,我在这方面的复习上,没有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典型篇目上,而是结合课外文言文,适当的向外扩充,让学生把学到的文言文的相关知识运用到课外的文言文中去,因为死抠重点篇目,会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会闭塞学生的视听,限制学生的思维。课内外结合到一起,学生的基础会更扎实。

2、现代文复习。和学习文言文相反,现代文不考课内阅读,往往会造成我们见森林不见树木,抛开课本去大量练习,由于上个初四,复习时间比较充足,有一年的时间,我就以教材文本资料为出发点,带领学生进行单元复习,单元复习的好处是,主题鲜明,内容集中,方法灵活,便于学生整体把握、便于记忆和整理。我大多都是三节课完成一个单元的复习,在复习过程中,先让学生整体阅读,积累词语,归纳出单元中每篇文章的中心,每课使用的写作方法,再把重点课文精细分析,然后,找一篇课外的同一主题的作品,当做巩固练习。这样学生心中就不再是零散的知识记忆,而是形成板块,到都复习完了,就形成了一个知识系统。表面看来,是在做无用功,实际上是曲线救国,做到精学一文带动一类,精研一点带动一面,从教材的层面出发辐射到阅读的层面,写作的层面,生活的层面,还有情感的层面。这一做法的效果,既有利于学生应试,更有助于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3、诵读欣赏。这个内容安排在课内,目的就是扩大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有更多的积累,在这个知识点的处理上,我采用课前一讲的形式完成,班级每名学生负责一个板块,把板块上传达的信息总结概括,也可以向外扩充,课前在班级讲台上讲给大家。这样任务不重,又可以把零散的知识传输给学生。

(二)、课外重点要解决现代文阅读和积累运用中运用的问题。

现代文阅读虽然很多,从内容上无法把握,但是从文体上还是可以归类的,无外乎三大文体。我首先让学生把初中阶段三大文体知识形成知识树,然后把所有学生自己总结的知识树综合到一起,使其枝繁叶茂,完全反应某类文体的概况,甚至细小知识点。再把完整的知识树复印后人手一份,当作向现代文阅读进军的纲领性文件。

有了这份纲领,就可以去接触现代文了,无论拿到什么文章,学生心中就会有数,这是一篇什么文体的文章,这种问题考察的知识点一般有哪些,应该从哪些角度去分析。但是这样还不能够保证学生在做题环节万无一失,所以,我又带领学生给题型分类,不同的题型应该怎样作答,比如中心思想的概括,词语的运用等,从众多篇同类的题型答案中找到作答的模式,这样,学生在答题的时候,就不会跑偏。通过训练现代文阅读前的一系列准备,学生就可以做现代文阅读了,我每种文体选择做的篇目不多,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效率,学生在训练中答题技巧越来越成熟。

学生的知识运用这一块分值不大,也是有章可循的,学生首先按题型分类,仿写题、漫画题、主题口号题、学科渗透题等等一一分开,然后观察他们答案的方式和内容,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答题技巧,再做一些针对性训练就可以了。

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大多数问题的解决都是以学生为主,学生自己总结,整理,把理论和实践结合到一起,我的出发点是减轻自身负担,虽然这个目的不算高尚,但通过这种放开的方式复习,我到是看清了其实学生身上有无穷的潜力,有些事情是可以曲径通幽的。解决了教什么的问题,我又琢磨应该怎样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学管理,不只是针对学校,对教师同样适用。教师教的再好,学生不学,成绩不会高,所以管理很重要。

三、怎么教

我的方法是加强学生管理,把班级当作团队来打造,提升他们的整体意识,进而提高整体成绩。

我把学生分成10组,每组四人,把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和月考考试成绩挂钩,引进竞争机制。曾经看到一句广告词叫心随我动,为了保证学生能够按照我的思路走,能够心随我动,我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思想动员,提高积极性。

首先我在班级帮助学生树立团体意识,经常和他们交流,让学生知道每天都生活在集体中,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再优秀的个人,也不会比一个团体优秀。我要求学生在课前就开始齐背古诗词,让他们从响亮的声音中,听到集体的力量,也让他们从其他班级同学和上课老师羡慕的目光中获得享受。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这就成为学生的一项自觉任务,每天由学生组织,一直背到我走进课堂,才算结束。我每天上课的时候都注意对学生进行这方面思想的灌输,时间长了,这种意识就在学生头脑中不断增强,我的小组活动也得到很好的开展。

2、制造矛盾,提升动力。

哲学上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我在小组中故意制造矛盾,然后再平息矛盾,通过这一过程,使学生得到进步和提高。我的大多数工作都是由学生完成的,我几乎不占用自习课,几乎不找学生去办公室,一切工作都在班级完成,由学生完成。我把学生分成组,钦定成绩好的10名同学担任组长,再由他们自己挑选组员,一轮选一个你想要的组员,选四轮,学生就都找到组织了。这样避免学生今后说分组不公平,因为组员都是自己选的,堵住他们的嘴,断他们的后路。接着我以小组为单位制订了一套奖励机制,告诉他们,你们已经是一个绳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课堂提问,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优秀作文评选等等都为小组积分,就像现在超市购物积分一样,虽然明明知道是骗局,还是在拼命的积。一个月一统计,排在前面的五组同学,我要在月考试卷上加分,当做平时分,分别加5、4、3、2、1分,平时作业小组互换检查,保证不能徇私舞弊,因为小组之间在这个问题上属于阶级敌人,小组之间敌我分明,而且监督苛刻,课堂奖惩设置记录员,检查完毕即记录在案,保证公平、公开、公正。制定完政策,我的任务就是布置任务,检查督促了。这样我把我的工作就都分解掉了,轻松很多。在检查的过程中,小组矛盾就会出现,有时候,因为某个组员没认真复习,影响了小组的成绩,其他组员马上就会口诛笔伐,这种压力程度之大是我们老师达不到的,面对同组同学的声讨,犯错误的同学往往会很不好意思。看到小组内部的,我意料之中的矛盾,我就要出面协调,告诉小组其他同学,该同学是偶然的失误,下次肯定能给小组得分,我们应该有一颗宽容之心,小组和谐才会产生力量。经过我的一番疏导,矛盾解决了,而且还会得到他们投来的感激和信任的目光,剩下的就是他们回家刻苦发奋了,我也达到我的预定目的。

3、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为了实现兵帮兵效果的最大化,我给学生讲木桶理论,告诉他们木桶是由木板组成的,木桶装水量的多少,不取决于那块长板,而是短板的长度。一个小组就是一个木桶,要想提高整体成绩,就要让你们的那块短板加长,你们应该集中力量帮助你们小组中最弱的那名同学,使他成绩提高。通过这样的方式,小组间真的做到了互相帮助,既提高了差生的成绩,也让其他参与的同学基础变得更扎实,最后,在中考中,我们班优秀率(包括中专学生在内)在农村中学中是最高的,而且及格率100%,我想应该是收到了效果。

今天我的汇报就到这里,如果我的汇报能够给大家今后的复习带来哪怕一丝一毫的帮助和启发,我将感到十分高兴,谢谢!

第二篇:语文研讨会经验材料

非常荣幸有机会和大家坐在一起交流,因为语文成绩中往往存在太多的不确定因素,所以谈不上经验,只是我在语文教学中的一点做法和体会,还望各位领导和老师多多指正。

初四是初中最繁忙的一段时间,进入全面复习阶段,作为初四老师,既要劳心,又要劳力,结果还往往差强人意,要想避免事倍功半的忙碌,追求事半功倍的高效,我认为应该思路清晰,任务明确,做到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首先了解中考复习的误区,然后采取相应策略,才能保证中考成绩。

一、中考误区分析

1、多多做题,以量求胜

使用题海战术,是家长和老师一致认同的复习方法,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现在的练习册质量低下,中考练习试题大多都是当年或近年各省市中考试题派生出来的,同类试题重复出现,我曾经看到过,一本练习册中同一个阅读题竟然出现四次,可以想象无限制无选择的做题,一定是利大于弊。另外,我们应该意识到中考压题不切实际,这是一种投机心态,只要仔细想想,我们就能知道,哪年哪套练习册的试题命中过中考题,哪年哪套中考试题是重复从前的旧题目,没有。在进一步想,哪个命题人,会不负责任地照搬前人,别人的旧题,去丢自己的人呢?所以,以量取胜,说得严重一些,可能会是以量取命。

2、以考代学,得不偿失

我们有时候可能会认为考试可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锻炼学生的答题能力,这种说法其实没有错,但是频率过高,就会干扰学生对知识的反馈梳理,陷入麻木状态,造成学生思维僵化,只把目标盯在考题上,眼界变小。另外,不停的考试,老师就要不停的批卷,讲卷,这样会耗去我们大量的思考和知识整理的时间。结果就只能是人困马乏,得不偿失。

3、脱离文本,舍渔求鱼

中考试题就是教学的指挥棒,现在中考试题开放灵活,而且涌入大量的课外知识,内容广泛,并且体现着学科知识的跨越。所以在复习的时候,我们容易抛弃教材文本内容抓课外知识复习,尤其是阅读题,都来源于课外,我们感觉再在课内阅读上下功夫已经是浪费时间了,所以抛开书本内的现代文阅读,教师学生一致对外。课外知识不仅应该学,并且一定要学好,但是,抛弃了课本就等于放弃水源另行打井解渴,其实,课外知识是“鱼”,学好课本就是在学“渔术”,课外知识是源,学好课内知识就是有了开掘的工具,课外知识是“金”,学好课本知识就是学会了“点金术”,所以我们应该立足教材。

以上几个误区,会严重影响我们的复习效率,我们应该避免陷入其中,忙碌一场,劳而无功。

二、教什么?

有了以上的认识,我们就要根据学生实际制定自己的教学计划,也就是要处理好两个问题,第一教什么,第二怎么教?第一个问题,最实际的做法就是“考什么,教什么”,虽然这种做法和学生的长远发展相悖,有些急功近利,但是电影《精武门》中陈真有句话说得好:“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最直接的方法”,要想短时高效,鱼和熊掌就不可兼得。

教什么?我认为无非是课内课外两条线。

(一)、课内要抓文言文,现代文,诵读欣赏三个点。

1、文言文复习,应该以积累背诵为主,我在这方面的复习上,没有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典型篇目上,而是结合课外文言文,适当的向外扩充,让学生把学到的文言文的相关知识运用到课外的文言文中去,因为死抠重点篇目,会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会闭塞学生的视听,限制学生的思维。课内外结合到一起,学生的基础会更扎实。

第三篇:小学语文习作专题教学研讨会经验汇报

全省小学语文习作专题教学研讨会经验汇报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利用今天的班主任例会的时间,把我12号去牡丹江参加的<<全省小学语文习作专题教学研讨会>>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汇报给各位同仁,与大家共同分享。

首先感谢校领导把我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给我,此次牡丹江之行全县共派九位教师,是由小教部的杨教研员带队的,研讨会会议日程2天,13日上午举行了开幕式,接着是九个地区、县市的经验交流,下午是两节二年级的写话课和一个牡丹江爱民区“提高低年级写话质量”教研沙龙。14日上午是两节四年级习作指导课和一个牡丹江东安区教育局的“如何上好习作指导课”教研论坛,下午是一节五年级的作文评改课:一个我敬佩的人,另一节是六年级的作文赏析课:最难忘的事和一次教研访谈——走出习作评改的“阴霾”。最后一项是闭幕式,给作课的六位教师颁发了证书,研讨会胜利闭幕。

咱们的孔校长非常重视这次研讨会,让我做好充分的准备,我借了一部数码相机,又带上了学校的移动硬盘。订购实录光盘时,毫不犹豫地让我定了一套,回来让各位教师研究学习,因此,在这里我不过多地对六节课加以评说,等光

盘邮回来以后,各位教师可以尽情欣赏,反复推敲,吸取先进成熟的经验来取长补短。

今天,我想和大家交流的是<<到底该如何上好习作指导课>>。习作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雪语文教学的核心环节,是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因此许多小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犯难,老师一上作文课就头疼,学生不知道怎么写,老师不知道怎么教,长此下去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对习作都失去了兴趣。

兴趣对学习有神奇的内驱动作用,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是必要的前提,也就是我要说的上好习作指导课的第一步,即:

一、激发习作兴趣,让学生想写。

培养学生喜爱作文是作文教学的目标之一,这个目标落实到每堂课上,就是要激发习作兴趣,可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我们应重视“兴趣先行”效应,通过多媒体影像、创设实践体验的情景等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引导观察,激发兴趣;

引导学生观察,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这里所说的观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用眼睛看,要引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

进行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比如让学生观察水果,可以让学生眼观——颜色,形状,鼻闻——气味,嘴尝——味道,手摸——质地如何。

(三)注重评改,激发兴趣。

评改要本着“赏识和鼓励”的原则,去引导、评价学生,帮助学生树立习作的信心。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小学生习作最大的苦恼莫过于“无米下锅”,这“下锅之米”从何而来呢?就是我要说的第二步:

二、拓宽习作素材,让学生能写。

具体做法有以下三点:

(一)用心体验生活,发现习作素材。

平时多领学生走出教室,融入大自然,融入社会,多看、多听、多思,去发现大量的习作素材。

(二)开展时间活动,丰富习作素材。

让学生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积累材料。

(三)坚持读写结合,积累习作素材。

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为学生创造阅读条件,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找准阅读与习作的结合点,积累语言材料。习作兴趣浓了,材料也丰富了,接下来进行第三步:

三、注重习作指导,让学生会写。

(一)内容——表达真情实感。

表达真情实感是小学习作的灵魂,习作时要强调写真事,抒真情,要做到“四实”,即:内容真实,情感朴实,立足现实,方法扎实,切忌假话、大话、空话、套话,真正能激童趣、写童话、表童心。

(二)开放式——倡导自由表达。

有人说,人生第一次说谎,是从写作开始的,老师严格要求形式,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我们应鼓励学生写“放胆文”做到“以我手写我口,以我口表我心”。营造自由表达的氛围,努力实现“有创意的表达”。

(三)方法——注重分层指导。

在指导方法上教师应注重把握整体,分层指导要导的恰到好处,导的过多过细,学生作文就千篇一律,没有创意,导的少了,学生在关键处不得其法,因此导要突出学段特点,中年级侧重导词语、导句子,把内容写具体,写生动,高年级重在导方法、导习作提纲、导布局谋篇。习作中,重在启发,贵在引导,巧在点拨,妙在开窍,让学生凭借想象的翅膀在作文的世界里自由地飞翔。

以上就是我牡丹江学习中的一点体会,由于本人才疏学浅,许多精彩之处都没有阐述出来,如有不当之处,恳请各位领导和同事给予指正。

谢谢大家!

2010.5

第四篇:初中语文备课研讨会经验介绍

初中语文备课研讨会经验介绍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塑造个性,阅读化育气质,阅读改变人生。文学作品是作者思想、阅历、智慧、才华的结晶,文质兼美,实施文学作品的个性化阅读教学能够有效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创新精神。XX市XX镇初级中学位于泰山东麓,汶水之滨,教育思想鲜明,科研氛围浓厚。自06年承担省教研室实验课题《个性化阅读教学与文学教育》以来,在省教研室的指导下,学校领导同课题组一班人,精心筹划,周密部署,按照“以学为主,促进发展,有序实施,整体推进”的原则,开发并实施了子课题《文学作品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实施两年来,取得了一定成效。下面,就将我们的做法向大家作简要汇报。

一、筑基·涵养·升华,奏响个性成长发展三部曲

我校地处农村,学生受家庭、地域、文化氛围等特定因素的局限,知识视野狭窄,综合能力较差,不少学生文学素养薄弱,上了中学还不曾读过“四大名著”。如果不正视这一现实,开展文学作品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研究就会成为无源之水,镜花水月。因此,课题组成员决定结合学生学校实际状况,实施“筑基·涵养·升华”三步走的个性成长发展之路,让未经雕琢的璞玉,在有序实施、整体推进的氛围中,散发出璀璨的个性光芒。

1、筑基,培育个性成长的厚壤沃土。

写一手漂亮字,从汉字入手夯筑学生基础。汉字是中华文明的载体,写一手漂亮字展示了一个人最基本的文化素养。我校坚持把写字作为特色教育来抓。要求学生“规范书写,科学练字”,学校印制了《钢笔楷行书教程》,每周三下午第三节书法教师(兼职)指导练字。提出了“写好字也是一种能力”“提笔即练字”的口号,要求学生不能仅仅在作业、试卷上写好字,更要在每一项学习活动中把写好字作为一种自觉的行动。开展了“每日一字”练习活动,各班设立了作品展示墙,每天学生轮流张贴自己的练字作品。开展评比“星级书写能手”的活动,学生练字的热情很高。“三星级书写能手”徐飞同学不但书写工整清楚,而且达到了每分钟50多字的书写速度。一花一世界,一字一乾坤。看到“休”,仿佛看到疲惫的旅人无力的倚靠在大树下,看到“旦”,似乎一轮红日从遥远的地平线上冉冉升起。教学中要适时指导学生发掘汉字的文化内涵,感受汉字的魅力。如《乡愁》一课,抓住 “愁”字进行拆字,自然间就让学生体会到:心秋为愁,潇潇的秋天落在一颗冰凉的心上,怎能不产生无限的愁绪呢?

广泛阅读,夯筑文学素养之基。结合课程标准,学校制定了《中学生必读推荐书目100部》和《教师必读书目100部》,推荐学生阅读《时文选粹》、《智慧背囊》、《读者》、《意林》、《青年文摘》等书刊,观看《百家讲坛》、《电视散文》、《焦点访谈》等电视栏目,上网浏览中国对联网、唐诗宋词网、创新作文网等文化网站。为解决图书少的问题,各班建立了“图书超市”,学生、教师每人都拿出自己的书,集中管理,互相借阅。设立了2个学生大阅览室,每周每班开设一次二节连上阅读课。每个学生自备一本剪报本、读书笔记,每周检查摘抄情况,每篇(片段)都要写上自己喜欢的理由。定期组织读书笔记展览。为使阅读走向深入,实施了“读书阶段成长规划”。课题组每学期推荐1本书学生集中阅读。如七年级上学期,推荐学生阅读了《西游记》。平时,教师通过课上介绍,组织讨论,抽查笔记等形式督促指导阅读《西游记》,学生至学期末完成一份《西游记》阅读成果报告。许多学生精心完成了封面设计、内容概要、精段摘录、读后感、人物评析、相关图片等展示成果。6学期引导学生精读6本书,留给他们的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

开展丰富多采的活动,夯筑兴趣之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青少年时代培养的兴趣会影响人的一生。一方面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在课内直接设置活动环节,如分角色诵读、表演欣赏、模拟操作、讨论交流、成果展示等活动;另一方面组织专门的活动课,开展课堂活动课和社会实践课。此外,学校规划了“传统诗词”、“莲花山文化”、“科技博览”等八处主题教育长廊,图文并茂,潜移默化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学校每年组织艺术节、体育节等主题活动,有精彩的文艺节目、全员写字展示、诗文朗诵、歌咏比赛等活动。开展“六个一”常规活动:即一式,每周一的规范升旗仪式;一讲,每天一次课前三分钟演讲,学生轮流进行;一报,班级手抄报是每个学生展示自我的园地;一栏,学校每周更换一次宣传栏;一站,建立学校广播站;一社,办好《新甫文学》社,社长、编辑均由学生竞选参加。

2、涵养,把课堂教学作为涵养个性的主阵地。

文学作品是涵养学生个性的最佳食粮。我们紧紧围绕开展文学作品个性化阅读教学这一核心,坚持学为主体,教为主导,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积极实施了“自读交流课、品读鉴赏课、联读扩展课”三种教学模式的研究。

品读鉴赏课是三课型的主打课型。其教学模式为:“创设情境,初读感知—自主学习,合作释疑—点拨鉴赏,研读领悟—师生互动,品读升华”

1、创设情境,初读感知。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发学习兴趣,诱导学生产生疑问并提出问题,明确学习目标。然后初读课文,初步感知,从宏观上通晓课文大意,弄清文章写作思路。

2、自主学习,合作释疑。留给学生独立学习的时间,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个性特点,自主的、能动的、有目的的进行独立思考,自主尝试解决问题,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此为基础,小组间讨论,大家各抒己见,互相补充,互相启发,加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3、点拨鉴赏,研读领悟。精读主要语句或段落,揣摩语言,评价鉴赏,对遇到的疑难进行思考和相互讨论,教师可把这些问题写在了黑板上,组织学生通过讨论来领悟,最终在教师的点拨下突破难点重点,加深对文学文本的理解,这是师生共同探究的过程。

4、师生互动,品读升华。各小组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达到释疑解惑,共同进步的效果。教师要适时升华、巧妙评价,引领学生开辟新的认识。最后,学生在反复的朗读品味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受到美的教育。

自读交流课是以学生自学为主,小组交流和教师引导为辅的课型。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

1、导学。教师运用2——3分钟的时间巧妙导入。

2、自读。学生根据老师或自己设置的学习目标独立阅读课文,探究问题。实际上是学生深入课文内部,感知材料、训练语感的过程,是自读交流课的核心环节。

3、质疑。学生充分感知教材之后对文本生疑、质疑,提出自己独立思考的问题。

4、交流。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小组的作用,使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小组之间、小组和小组之间合作交流解决问题,排除疑难。

5、评点。学生在自学、交流后,思路贫乏或进入“死胡同”的时候,教师予以点拨、评价、疏通思路,排除疑难,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理解文本。联读扩展课是从某篇课文扩展开去,把具有一定相同因素的课内或课外的诗文联接起来进行阅读的一种课型。按扩读内容不同可分为几类:

1、学习节选,扩读全文。如学习了《美猴王》,扩读《西游记》,把课本“节选”作为打开长篇的“钥匙”。

2、针对同一主题的扩读。如《邓稼先》是一篇突出人物典型品质的传记,我们扩读了《语文经典读本》上的《中国的居里夫人—物理学家吴健雄》、《我的病历》。

3、扩读用来比较的文章。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可以进行岑参诗联读、咏雪诗联读、送别诗联读等。

三种课型既是协调统一的整体,又可根据教学实际单独实施,既有利于发挥学生个性化学的主动性,又有利于发挥教师个性化教学的主导性,既让学生在文本阅读中收到感悟,又通过文本涵养个性、塑造气质。

在利用好课本中文学文本的同时,我们还创造地开展了课题配套教材《语文经典读本》的使用。以九年级上《语文经典读本》为例,我们重新编排,形成了“走进自然”、“亲情如灯”、“生活剪影”、“操守永恒”等七个单元,每篇文章教师都精心设计阅读导引。每篇教学课文都可与《语文经典读本》中1—2篇形成联读扩展,如课文《囚绿记》与《蝉声》、《大自然的启示》形成联读。按照“精读一批、略读一批、自读一批”的方针指导学生使用教材,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能去独立自学,进行比较性的阅读。指导学生采用圈、点、勾划、评、摘录等多种方法阅读教材。定期开展《经典读本》阅读交流会,畅谈读书心得。

合理的学习形式有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我们充分利用了学习小组这一有效载体。按优中差组建学习小组,一般以6至8人为宜,小组成员明确分工。目前,我校已全部搬走了教室的讲桌,让教师深入到学生中去,与学生平等对话。教师四周全部设置小黑板,实行“桌对桌,面对面”的课桌摆放方式。合作小组的建立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成为主人,或分析、朗诵、讲解、表演、辩论,或歌唱,小组展示,不拘一格,个人展示,独具特色,勾勒、组合、演示、即兴表演应有尽有。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口号,演化为学生实实在在的行动。

3、升华,助推阅读塑造个性、化育气质。

“久入芝兰之室,而不闻其香”。广泛而长期地夯筑学生文学之基,涵养学生个性,不知觉中带来的是学生气质的锐变与升华。

个性化的教引领个性升华。“欲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教师个性化地教学,能够实现学生个性化的学,发展学生个性。可以朗读示范,披情入文:读《我的老师》,激起对老师的崇敬;读《一厘米》,涌动着对母亲的尊重;读《巴东三峡》,有一种对山河的热爱;读《明月几时有》,在乐观中透露着祝福……可以评点人物,诗意总结:引导学生仿照冰心“小诗”样式,抒发对《一厘米》中一位普通而又伟大的母亲的赞歌。这几首是学生的创作——生1:坚强的母亲/你粗暴的维护尊严时/误会便深了;生2:瘦弱的母亲呵/自豪些吧/只有您平凡地孕育了伟大。可以对联总结,深化认识:《范进中举》是传统的教学篇目,拟一副对联作总结:“白首苦读无人问寒暖,叹范进痴心不改;红榜高登后世笑疯癫,讽科举荼毒无数。” 可以是语言的精致文雅:和学生一起讨论交流时,告诉他们:“学会诉说,学会倾听。诉说使我们的心灵彼此接近,倾听则让我们懂得彼此尊重。”

写作教学助推个性升华。我们的作文教学也适应课题研究的需要,利用学生不断提升的文学素养,带动作文面貌的异采纷呈,个性飞扬。我们指导学生进行了“诗中雨”、“诗中风”、“诗中春”等古诗词专项积累,进行了“卧薪尝胆”、“韦编三绝”、“梅兰竹菊”等文化素材的广泛搜集,进行了秦砖汉瓦、唐诗宋韵、屈子东坡等走进作文的片断写作,进行了诗词意境再现、文化名人访谈、文学名著新编等的文化作文写作训练,进行了围绕某一名著或某一名人的专题研究学习。如初三级学生李鹏撰写的《乱世中的美神—李清照》,内容涵概人物生平、重要事件、名人评论、人物作品、诗词扩写等,其资料之全,内容之丰,视野之广,语言之新,让人赞叹。

综合性学习活动促进个性升华。结合实际,我们开展了多种综合实践活动。例如,学校处在在国家森林公园——莲花山脚下。莲花山素有“小泰山”之称,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我们抓住这一资源,开展了“莲花山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四处调查走访,通过查阅《新泰县志》,查阅图书馆资料,访问山下村里的老人,了解莲花山的地理、历史、诗词传说,铭记家乡不平凡的历史,传承家乡的文化。通过实地勘察,通过五官感受,欣赏到莲花山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通过采访莲花山管区领导和旅游局工作人员,了解到莲花山开发现状、旅游景点等,王元捷、冯宪萍等四名同学提出的《关于莲花山文化资源开发的报告》已经提交给市旅游局。以此次活动的成果为基础,我校还开发了校本课程《莲花山》。

各种比赛实现个性升华。课前三分钟演讲,评选最佳文才奖,最佳演说家,每学期举行最佳读书笔记展览,硬笔书法比赛,评选全校书法之星。每学年举行一次美文诵读比赛。2006年,我校四名同学参加XX市个性化作文大赛,分获一二等奖。2007年,我校选送的《广寒仙子神州沐华章》获XX市中华美文诵读一等奖。2008年,学生合诵《走进春天》获XX市普通话比赛一等奖。

二、协调推进,整体实施,构建保障课题开展的三项机制。

领导协调机制。研究过程中,学校成立了课题领导小组和专家顾问小组,形成了“校长—教导处—课题组长—教师”梯级课题管理体系。学校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工作会议,明确科研任务,协调解决问题。学校在财力物力上大力支持课题研究,提供了充足的阅读材料,开放了电子备课室、电子阅览室,设立了学生阅读室。

教师成长机制。加强对语文教师和课题组成员的培训。前期,我们主要通过学习资料、展开讨论、专题讲述、聘请专家,开展了有关个性化阅读理论知识的培训。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主要通过“课前专题研讨——课堂互动研讨——课后评析研讨”课例系列研讨活动,探讨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学习策略等。同时,穿插教师基本功培训。对普通话、三笔字、教案编写、写作基本功、电脑使用等教学基本功强化训练,着力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教师。开展青年实验教师的“一、二、三”工程,即:培养实验教师在一年内基本胜任课题研究,两年内完全熟悉课题研究,三年内成为本试验骨干教师。课题试验开展来,一批骨干教师逐渐成长起来。语文教师薛启华被评为泰安市学科带头人,周峰被评为泰安市语文教学能手,泰安市级新泰市优质课获得者14人,4人被评为泰安市、新泰市“教坛英才”、“教学新星”,5人被评为新泰市课改工作先进个人。34篇论文案例获省、地、市级奖励。

评价机制。课题评价坚持“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实施了新的三种评价方式。

1、变个人评价为小组评价。将小组作为教学评价的重要单位,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从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制定小组评价表,全班张贴。

2、变单向评价为互动评价。改变传统的师评生总结性单向评价体系,赋予学生评价的主体权,让学生做评价的主人,建立起小组互评制度、生评师制度和学生个人过程性评价制度。

3、变惩罚性评价为奖励性评价。对学生进行多种的奖励性评价,要求教师课堂教学使用鼓励性语言,设立“最佳展示”、“最佳参与”、“朗读能手”、“背诵能手”等各种奖项,利用广播站、文学社、宣传栏及时报道表扬优秀学生、学校优秀学习小组等。另一方面为鼓励课题研究,创造机会,让教师获得奖励。如设立教学成果展示奖、优秀案例奖、特色课堂奖、优秀论文奖等,奖项的设计,可以由教师自己申报,学校组织评奖。还要把课题的参与过程及成果中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优质课等作为评价内容之一,纳入到对教师的考评之中。

三年来,课题实验的全面实施为学校取得了显著成果。学校先后被评为“省级规范化学校”、“山东省教育教学示范校”、“XX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泰安市课程改革先进学校”、“XX市校园文化AAA级单位”、“泰安市教育示范学校”。当然,在实验中我们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亟待在实践中摸索解决。

“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个性化阅读教学与文学教育”课题实验带来了语文教学的全新气象,眼前它只揭开了语文百花园的一角,它的更前方定会是繁花似锦,一派芳菲。

第五篇:语文研讨会论文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记一次语文预习课研讨会蒲江中学实验学校吕丽

[背景]

我校的幸福课堂是以学生为主题,教师为主导,依托小组进行的自主学习式课堂。在学校以“预习课、交流课”为主导的课型下,尤其应当强调学生在预习课上的自主性和交流课上的参与性与积极性。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怎么样才能真正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从而切实推进课堂高效呢?我们认为必须扎实预习,充分发挥学生在预习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只有充分预习,才会有精彩交流。但往往我们的老师感觉到有时候交流课就像“老牛拉破车”,无速度、无亮度等问题,这些问题折射出来的其实是预习课存在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任务重,教学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把预习课上学生的行为作为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组在学校大课题的背景下,确立了子课题的研究,也就是《幸福课堂下,语文预习课学生作为研究》。经过上学期一学期的研究,我们确立了语文预习课的操作流程,如下:

1、时间:长的篇目用一个早自习+一节正课;较短的篇目用一节正课

2、形式:独立+讨论

3、预习基础:

(1)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学习目标:《学案》(可对上面的有些目标进行删减)+语文书后的问题+补充(有时《学案》上不够充分的,老师在备课时发现的一些问题)

(2)结合教辅资料+《练习册》

4、时间分配:(可灵活处理)

(1)早读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拼音、文常的自查与互查(独立+小组)

(2)A:读、看文章,标出自然段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独立)

B:早读15分钟+正课的25分钟来进行独立的预习(独立)

C:课堂剩余20分钟的分配:小组内先用5分钟就难点提出来讨论5分钟左右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小老师把任务分配到各组.然后剩下大约15分钟左右的时间将任务进行讨论.(小组)

5、对各组预习情况进行点评(可以是科助理,也可以是教师)

6、预习课注意的问题:

(1)在讨论时,引导组长教会组内不会讲的同学讲。(注意激励机制的导向性)

(2)在独立预习时,老师一定要根据各组情况到各个小组就这篇文章的学习进行引导。

(3)在独立预习时,老师要随时查看学生的笔记。在独立预习要结束时,留最后两分钟由组长检查预习情况,一组查二组,二组查三组

依照这样的预习课操作流程,我们进行了一个学期的实践研究后,还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独立思考的习惯还没有完全养成。

2、预习目标性不强。

3、达标意识不强。

4、不能合理、有效地运用资料书。

5、小组合作的有效性没有最大化。

6、预习课上语文学科的特色还未呈现。

[行动]

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语文组这学期就开始组织听本组老师的预习课。从实际行动中去寻求解决的办法。于是在9月15日下午第三节课在学校教科研办公室,我们就一位教师的一堂预习课进行了教研。

一、首先主讲人语文组长刘玉琴老师说:“学生喜欢上预习课,因为这样可以静下心来通过自己的第一认知去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但遗憾的是很多学生在获取知识时具有一定的选择性。通常会选择让自己感兴趣的或比较新奇的优先进行查阅或阅读。如作者的资料或时代背景,有的学生就会看上半节课而忘了更多更重要的内容。而往往有些内容又不是预习课该掌握的重点。为了让学生在预习课上能有梯度性的进行立体预习的同时,还能合理规划好时间并用有效的手段调整预习进度。真正通过调查分析,能总结或归纳出学生在预习现代文、文言文、诗词曲等不同类型文体时预习课的学生操作策略。最终真正让学生能成为学习的主宰者。”

二、接下来,授课教师李经霜老师谈到了她设计的这节预习课,具体如下(九年级上册25课《词五首》 第二课时的预习):

(一)预习目标:

1、能够准确朗读诗歌。

2、对比阅读,能够用自己的话表述词的内容,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3、能够对作品中的重点词句进行赏析。

(二)预习内容:

《渔家傲》、《江城子》、《破阵子》

(三)预习流程:

1、根据学案,自主预习

① 朗读作品,注意音节及节奏。

②收集文学常识,能简述作者的生活背景及写作背景。

③问题探究:

a、三首词上片分别写了什么景或事?各有什么特点?

b、下片分别抒发了什么情感?有何异同?

c、能赏析《渔家傲》中的“异”;能识记《江城子》中的“亲射狼”、“遣冯唐”、“射天狼”的典故的用意;能对《破阵子》中“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句词进行赏析。(可参看学案1-3页诗词鉴赏技巧。)

④学会对比阅读,将不同的作品放在一起阅读,分析他们的异同点,可以从题材、内容、情感、风格等方面进行比较,总结归纳。(小组长监督预习情况,小老师巡查)

2、组内讨论,质疑并组内解答。

(小组长记录质疑问题)

3、组内检测

(小组长和副组长共同检测本组同学预习情况,小老师汇总质疑问题)

4、全班检测

(小老师抽查几组朗读情况)

5、分配任务

(小老师分配任务,并提示承担任务的小组注意质疑问题。组长再分配组内任务,讨论好交流过程)

6、课堂小结

(小老师总结课堂,点评小组预习情况)

[观点]

各位听课老师就这堂预习课结合上学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研讨:

(一)程立洵(教科研室主任):

1、预习目标的设置应该由易到难。

2、预习课教师的适时介入很重要,比如在这堂课学生预习时,可点拨学生赏析内容从哪些角度切入。

3、在“问题探究”环节,设置问题难度较大,可将问题循序渐进,从而细化难点。

(二)杜晓(教务处副主任):

1、预习容量要根据文章难易来确定,根据学生情况来确定。

2、预习过程中,点拨、检测可灵活、陆续地插入。

3、在小组合作时,有些小组认真,有些小组不认真,因此对组长的考评很重要。

(三)刘玉琴(语文把关组组长):

1、注意预习课的节奏控制,老师要根据内容和时间适时地跟科助理沟通。

2、科助理的巡视要到位。

(四)吕丽(老师):

1、朗读形式的多样化,可以用朗读来活跃预习课的气氛。

2、预习课的检测也是值得探究的,比如本堂课的检测形式就比较单一。

3、就这篇文章而言,预习课应该从大体上了解诗歌的内容及思想。

(五)邹利(老师):检查预习的方式可以采取个别抽查、学生互查、小组检查等灵活多样的检查方式,我们在各种篇目的预习课中应积累好的检测手段。

(六)杨曦(老师):学生教辅资料的使用,如果对教辅资料上的内容生搬硬套,没有自己的思考,那么这样得来的答案无疑是镜中花,水中月。这是“学生不注重文本阅读,而过分依赖参考资料”的问题,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往往是事倍功半,甚至是徒劳无功的。因此,建议预习课最好不用教辅资料。

(七)陈彬(老师):课堂激励机制还需完善,因为从心理学角度讲,每当孩子出现适宜的行为,教育者若能及时给予孩子肯定或奖励,孩子发生这种行为的机率就会大大增强。对预习效果好的学生要及时表扬鼓励,树立榜样,适时适当地对他们进行各种不同强化的刺激。

(八)魏廷兰(老师):依据本班学生的性格特点,加强个案研究分析也是有必要的。比如这堂课就有几个学生非常“突出”,其实每个班在上预习课时都有几个学生非常“突出”,怎样让这些学生在预习课上得到改变也是必要的。

[小结]

刘玉琴(语文把关组组长):为保证本课题顺利有效地完成,我们语文组全体老师接下来一定要积极听课、反思、探索。接下来我们具体安排计划:

十月份:

1、多进班听预习课,写听课后的感想与反思。

十一月:

1、将各位老师听课的感想与反思进行汇总,再发现问题,再形成结果,进行课堂实践的再指导。十二月:

1、对子课题阶段研究过程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

2、参加学校课题组的子课题交流研讨活动。

一月份:

1、子课题阶段成果展示:主要是活动方案及实施过程。

2、整理相关材料。

下载语文研讨会经验材料[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语文研讨会经验材料[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语文研讨会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推进意见 一个核心: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解读 对课标的学习我在上次研讨......

    语文教研组研讨会

    语文教研组研讨会 品味语言 享受课堂 —“相约名师、聚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心得 陕西省横山县城关小学:张淑玲 关键词:品味语言 享受课堂 内容摘要:几天走进“相约名师、聚......

    语文研讨会主持词

    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课堂教学艺术研讨会主持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 丹桂飘香的十月,瀟瀟秋雨寄诗情,一夜水乡添画意。今天,我们齐聚在双语实验学校,在语文教研员崔......

    语文研讨会2011.9

    关于举办菏泽市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研讨会暨青年教师优质课堂教学展示活动的通知 各县(区)教研室: 为了促进青年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检验初中语文动态课堂教学模式实施......

    语文研讨会发言稿

    山东省北镇中学 高一语文组杨宗 高一高二语文教学研讨会发言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是山东省北镇中学高一语文组的杨宗,今天发言的主题是学生课外语文活动创新设计。我的活动设......

    新时代“枫桥经验”专题研讨会发言稿

    新时代“枫桥经验”专题研讨会发言稿(七篇) 篇一 新时代“枫桥经验”理论研讨会发言稿:为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绍兴素材 55年来,“枫桥经验”成为zd工作的一面旗帜,也成为绍兴......

    语文研讨会发言材料

    语文研讨会发言材料青云一中 房 慧记得我的初中语文老师,现在是山东省语文特级教师,至今还耕耘在泰安市长城中学教学一线的宋世兰老师曾这样说过:学语文,学什么?学听,学说,学读,学写......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讨会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讨会》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六年级语文教师,很荣幸参加我县教体局组织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讨会》。领导给予了我们这次学习的机会,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了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