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宋徽宗的书画人生及其影响力(共)
论宋徽宗的书画人生及其影响力
摘要:提起宋徽宗赵佶,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他的昏庸无能,荒淫无度。却很少人知道他是一个罕见的艺术奇才,是中国书画史上开宗立派的大师,也是贡献最多的书画大家。
在中国古代两千多年的封建帝王历史中。有着两位遭遇极为相似的皇帝.一个是陈后主李煜.另一位就是宋徽宗赵佶。他们共同的特点是政治上的昏庸无能,荒淫无度,亡国之君。但是在艺术上,他们却有着极高的天分,他们思想丰富.文笔优美。陈后主李煜创作了大量的意境凄凉、冷美的文学作品。而宋徽宗赵佶在书法和绘画上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艺术作品。
宋徽宗名赵佶,(公元1082—1135年),宋神宗的第十一子,是宋代第八个皇帝。执政25年导致国家倾覆的,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政治上他是一个失败者,但是在艺术方面却是一代宗师。他天资聪明酷好艺术,从小工书善画,能诗擅词,又精通音乐,在书法绘画方面,也表现出非凡的天赋。突出表现在花鸟画方面有很高的成就,他开创了中国花鸟画创作的新时代。在书法方面,他的 “瘦金书”独步天下。更为可贵的是,他将绘画与书法、诗歌合为一体,形成了一种画境、书法之美、诗歌之境交融的艺术境界,创作出不可多得的传世佳品。他在中国美术教育方面也是一位开创者和推动者,运用权力推动和发展绘画艺术,改革画院与“画学”,领导画家创作,促进绘画艺术的高度发展,使中国的绘画展现出辉煌的成就。元汤厘在《画鉴》中赞道:“历代帝王能画者,至徽宗可谓尽意”。本文试就他的书画艺术成就和贡献作一些探讨,作为赵估书画艺术研究的一个尝试。
关键词:宋徽宗
书画皇帝
画院 一,书画人生的源起
赵佶生活在诗书画全盛、名家辈出的北宋时代。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变革,使军人逐渐失去了以往左右政局的力量,保证了中央对国家的绝对统治。文官政治被确立为统治国家的最高原则。北宋的皇帝自宋太宗起就没有不爱字画 1 的,多年来宫廷采取各种手段到处征集字画,搜罗画师,到宋徽宗的时候,“翰林图画院”已经创立了百余年.宫中收藏的字画已超过盛唐,多达上万件。在宫廷的影响下.北宋的王公、士大夫都以收藏鉴赏书画为荣.他们竞相附庸风雅.讲求艺术蔚然成风。宫廷书画艺术的繁荣与士大夫书画创作,使北宋名家辈出.李成、范宽、米芾、黄庭坚、崔自等书画大师如群星耀日。当时的京都汴梁艺术家云集,连酒馆茶楼都张挂书画供客人欣赏。北宋书画艺术的发展到了全盛的时期。由于皇室对绘画的偏爱和重视,文人士子购藏赏鉴蔚然成风,无论是诗词、话本,还是绘画和书法,均出现了一派繁荣景象。
出生在帝王家的赵佶自幼便受到良好的艺术教育,展示出优秀的艺术天赋。据说在他降生之前,其父神宗曾到秘书省观看收藏的南唐后主李煜的画像,“见其人物俨雅,再三叹讶”,随后就生下了徽宗,“生时梦李主来谒,所以文采风流,过李主百倍”。这种李煜托生的传说固然不足为信,但在赵佶身上,的确有李煜的影子。徽宗自幼爱好笔墨、丹青、骑马、射箭、蹴鞠,对奇花异石、飞禽走兽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在书法绘画方面,更是表现出非凡的天赋。
北宋丰富肥沃的艺术土壤为赵佶提供了足够的养料。使他能全面的了解当时画坛的整体风貌,以及各种艺术流派的技法.使他能兼收并蓄,借鉴吸收诸家之长,得以完善自己的艺术。赵佶十六七岁时,拜著名的画家王冼等人为师,凭借着勤奋好学和深厚的艺术功底,很快“盛名圣誉布于人间”。公元1100年,年仅25岁的哲宗驾崩。因膝下无子只能从哲宗的兄弟中选择,向太后认为赵佶才华出众,且仁孝端正,并在诸多臣子的劝解下,由18岁的端王继位.即后来的宋徽宗。而赵佶处于是远离政治,吟诗作画,谋求自由之身;还是执守朝政,为国家社稷尽所能之力的两难之中。
宋徽宗执政初期,有过励精图治、中兴祖业的政治抱负,有过做一个好皇帝的强烈愿望。他颁发诏书,昭告天下人畅所欲言品评朝政,听取各种不同意见。又大刀阔斧地整顿朝纲,平反冤狱。大观元年七月,京城持续大水浸居民,道路不通,宋徽宗亲带官员分督疏导,修治桥梁。接着扩修了丰利渠,能灌溉关中七个县350万亩农田,为农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但在用人方面,宋徽宗有了重大失误,蔡京、高俅等人官商勾结,大肆搜刮,使农民命运更加凄 2
苦,两极分化更加严重,社会矛盾更加突出。一系列的努力失败后,宋徽宗终于心灰意冷,而采取了另一种消极隐忍的态度——寄情书画,以寻求精神上的解脱。此后,赵佶更表现出对绘画的热爱,曾直言不讳地向群臣表述:“朕万几余暇,别无他好,惟好画耳。”加上自身的良好条件,为他以后的艺术成就做了铺垫。
二,卓越的艺术成就
宋徽宗赵佶是中国绘画史上不多见的艺术天才,山水、人物、花鸟,无所不画,无所不精。传世作品,约有二十余件,尤以花鸟画更为精妙绝伦。发展完善了宋初形成的“富贵”体花鸟画,又通过不断的艺术实践 ,创造了被后世盛赞的“宣和院体”宫廷画派。
首先,赵佶在绘画艺术方面的精深造诣和卓越成就并非完全依赖于他的帝王身份.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绘画的热爱和勤奋。据史书记载,他从小就喜爱诗文书画,在绘画上深受王冼、赵孟頫影响。并为其后的艺术风格的形成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即位后仍然不忘绘画,日益投身于绘画的爱好之中。在《图绘宝鉴》卷三《宋》中,就这样记载着:“徽宗,万几之暇。惟好书画,兴学较艺,如取土法。丹青卷轴,具天纵之妙,有晋唐风韵。尤善墨花石。紧细不分浓淡,一色焦墨,丛密处微露白道,自成一家,不蹈袭古人轨辙” ①
其次,宋徽宗的勤奋还体现在他能够仔细地观察生活。据《画继》记载:宣和殿前植荔枝,既结实,喜动天颜。偶孔雀在其下,亟召画院众史令图之,各极其思,华彩烂然。但是孔雀欲开藤墩,先举右脚。上曰:“未也。”众史愕然莫测。后数日,再呼问之,不知所对.则降旨日:“孔雀升高,必先举左。”众史骇服。②由此可以看出.作为一国之君。他对孔雀升墩是先举左脚还是先举右脚都观察得这么仔细,可见.他对绘画是多么的爱好。
最后.正是由于他对生活观察细微和勤奋努力,所以他在绘画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不管是人物画还是山水画,都具有相当高的水平,尤其是他的工笔花鸟画,更是堪称一绝。其中北京博物馆所藏的《芙蓉锦鸡图》就是最好的例子。后来元代著名画家赵孟頫对他是这样评价的:“道君聪明天纵,其于绘事。尤极神妙,动植之物无不曲尽其非人力所能及。”③
赵佶艺术成就的取得不仅在于他善于学习和不懈追求,而且在于他的强烈的独创造精神。在之前苏轼已提出诗画结合,而他却将书法、绘画和诗歌甚至还 3
音乐的弦律融为一体。赵佶又是文人画之首倡,所制《宣和睿览集》和《宣和睿览册》,开文人画册页之先河。他在形式上改革了绘画的表现技巧、手法、式样,使绘画从实用性和功利性转向娱乐性和艺术性,倡导画家得心应手地表达自身的意趣及墨戏。尤其是《宣和睿览集》后累积一千余册,有古珍,亦有时贤,洋洋大观,亦见赵佶的良苦用心。文人画的发展不能不说有赵佶莫大的功绩。
(一)“雄冠天下 ”的绘画艺术
1、花鸟画:他的花鸟画取法吴元瑜、崔白 ,大部分是描绘“艮岳 ”中的珍禽异卉 ,在绘画中为了“妙体众形 ”,宋徽宗赵佶十分注重写生 ,并且每天坚持不辍。他的写生画稿日积月累,最后收编成集有千册之多。这个写生集册名为《宣和睿览集》。有记载他在政和初年(1111年)绘制的一幅《筠庄纵鹤图》,图中共描绘了二十种鹤的不同姿态 :“或上林、或饮太液 ,翔凤跃龙之形 ,警露舞风之态 ……各极其妙。他还将这种思想扩大到画院的画师中,形成一种清新的艺术风气。他的《鸲鹆图》《柳鸦图》卷,等一类的水墨淡写,野趣横生,已脱富贵雍华的气息,而立简淡悠远之意。《池塘秋晚图》则笔法朴拙而略带放逸,而属于“写意”的路子了。从这几幅作品中,可以看到赵佶的花鸟画,笔法流畅,线条优美,神韵灵活,构图别致。他强调作品的“情趣”和“意境”,描绘富于戏剧性的情节,在他的笔下是情绪的境界,醉人的情趣。使观赏者用生命情感去感觉它,领悟一切对象的生命力,沟通了人的心灵,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所以他的花鸟画是充满了情趣的诗篇。可见赵佶的花鸟画,注入了真实的情感。是一幅幅充满情趣富于诗意的画卷。
《瑞鹤图》赵佶作品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藏辽宁省博物馆,是宋徽宗的“御笔画”,一改常规花鸟画传统方法,将飞鹤布满天空,一线屋檐既反衬出群鹤高翔,又赋予画面故事情节,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次大胆尝试.图中群鹤姿态百变,没有一只相同,鹤身以粉画墨写,眼睛以生漆点染,看上去自然灵动,栩栩如生。表现方法上亦发挥了动与静相互依衬的形式美。利用鹤群的飞动,宫殿的静,对立的统一,使得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才能使画面更加传神。赵佶就此画并题记此番情景,又写诗赞叹,属宋画中扛鼎之作。
《芙蓉锦鸡图》设色华贵,构图饱满、虚实相生;芙蓉花开,秋菊摇曳、双蝶翻飞。画面上,一只美丽的锦鸡,伫立在芙蓉枝头上回首仰望,耿耿地逐视着 4
翩飞的双蝶,极其巧妙地表现了一刹那间跃跃欲试的神态。那枝芙蓉花的枝干微微地弯曲,非常自然地表现了由于锦鸡的运动而产生的重量,这种细节的描写,从而创造了一个和谐安逸的小世界。赵信并题诗句:“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已知全无德,安逸胜凫翳。”触景生情,对物叹咏。
《柳鸦芦雁图》分两卷,前段为柳鸦图,后段是芦雁图。前段柳条下垂,坡边是飘逸的草叶,坡后是凤尾草,四只白头鸦,两只栖息在枝头,一只在树枝上俯身张嘴与树根处的白头鸦遥相呼应,呀呀呜叫,给寂静的大自然平添了一派生机。后段画的是在池边的四只大雁,它们有的伸着长颈向河面饮水,有的仰颈喙食,有的在整理羽毛,情趣盎然,婉然如生。把粗笔写意与精心写实刻画结合起来,在粗略中见精巧,墨色丰富,层次分明,有人认为,它是研究花鸟画由重“色”向重“墨”过渡的重要作品。
《写生珍禽图》是宋徼宗的晚年作品。工笔重彩,形象生动、逼真,是典型的宫廷花鸟画。流失多年,于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上亮相,专家预计拍卖价格可能在千万元以上。在肯定宋徽宗书画艺术的同时,也有人在质疑,一个历史上的昏君,凭什么赢得中国拍卖史天价?
2、人物画:赵佶的人物画追法唐人,但有自己特殊表现能力。在画中,他不仅以摹写唐人作品见长,描写对封建贵族的文化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也极为出色。其中以《听琴图》最为著名。画中以听琴为主题,集中表现一个“听”字,景物不多,“听”字却表现得十分充分,没有高度的技巧和深入理解生活,是不可能刻划得如此神情毕露。此图上方右边有赵估题鉴“听琴图”三字,而正上方是蔡京题七绝一首。
3、山水画:赵佶的山水画传世极少,但有相当的造诣,如《雪江归棹图》是一幅非常美丽的山水画长卷,是他山水画中的代表作。这应与王诜、赵孟頫等人所传授有关。他注重山水画实践,是曾点拨过画院艺学王希孟的技法,而今王希孟有《千里江山图》流传。《雪江归棹图》画面结构工密,境界自然,山峦林木、村舍溪桥的处理都不落常套,云光山色,气韵充沛极见功力,表现的山野雪后的壮阔景致、疏密相间,山峦与江面幽转起伏,人物楼阁点缀其中。与王诜画法近似,比范宽《雪景寒林匮》多了几分人间气息。其画大致分两种,一种精工富丽的重设色的风格,受到黄筌、黄居案父子黄派传统影响,如从《瑞鹤图》、5
《芙蓉锦鸡图》、《听琴图》等作品来看,用笔精细,一派富贵艳丽的情调,他的这种风格对画院画家的影响很深;另一种水墨渲染的技法,以水墨为主,崇尚清淡的笔墨情趣,这是受到徐熙、崔白的影响。这种风格的代表作品有《柳鸭芦雁图》,和纯用小笔表现的《斗鹦鹉图》。而每一种画法,又各有粗细繁简的不同。他的创作“独于翎毛尤为注意,多以生漆点睛,隐然豆许,高出纸素,几欲活动,俗史莫能也”(《画继》卷一)。同时运用工整研丽的作风,表现出花和鸟的精神特质,给人以优美高贵和愉快的感觉。因而形成自己一种独特的风格。折枝花鸟以小见大,以少胜多,淡墨勾勒,用色柔和,“具天纵之妙、有晋唐风韵”(《图绘宝鉴》卷三)。
(二)“旷古绝今 ”的书法大师
北宋是中国书法艺术的鼎盛时期 ,当时“篆、隶、楷、行、草 ”等各种书体完备。前有两晋时期王羲之、王献之等人的书法传承;后有盛唐的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等书法名家的辉映。更有当代书法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芾的佳作。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赵佶不仅善画,书法亦是卓然成家。宋徽宗赵佶在书法上的学养和悟性极高。
1,宋徽宗的“瘦金体”
他独创了中国书法史上著名的“瘦金体”。笔道瘦细有弹性,运笔挺劲犀利,自有一种秀美洒脱的风骨。“瘦金体”举为“瘦筋体”,以“金”易“筋”,只是人们对赵佶“御书”的珍重。
赵佶的“瘦金体”独具特色,瘦硬中寓于腴润之致。这种书法艺术完全融合了赵佶本人的风格气质。在创作“瘦金体”之初的时候,当时年轻的赵佶,才情横溢,风华正茂,而且又是未来的一国之君。即骄纵又矜持,即放逸又束敛。这一切用在书法上就造成了咄咄逼人的“瘦金体”。又因为他擅长工笔画。更喜欢硬笔之弹力.表现在书法上,则线条如张弓之弦。其形曲折,其势迅捷.其意则踌躇满淼。书画两种艺术的融合、互借,构成了瘦金体的特有魅力。其代表作有《瘦金体千字文》、《欲借风霜二诗贴》、《夏日诗贴》、《欧阳询张翰贴跋》等等。
他的书法中有画意。有人说他的字“点如菊,撇捺似兰,横直如竹,虽字亦画。”陈邦彦在《宣和诗卷》后的题跋云“宣和书画超轶古今,此卷以画法作书,6
脱去笔墨畦迳,行间如幽兰从竹,冷冷作风雨声,真神品也”。可见赵佶的书法富有诗情画意,足与李煜的“金错刀”书法相媲美。因而赵佶的书法是自立门户,融画法于书法于一体。中锋重顿“鹤膝”,收笔现于“坠尾”,铁划银钩,纵横飘逸,俊秀清雅,因而有仙鹤翻飞之姿,彩蝶翩跹之态。他的画,凡签名及题句、题诗、题跋都用“瘦金体”书法,和他的绘画作品极相配合调和。有人认为赵佶的书法之所以成为一种特殊的格局,是和他画花鸟画有关,因为这种字体跟花鸟画的趣味极为相同。画翎毛花卉需用长锋而细的笔。画好后顺便题款,久而久之字体变为瘦,写多了自然变为风格别致的瘦金体。这种秀劲的字体,一点一划都有特殊的风骨,和工丽的画面配合更显得“相得溢彰”高雅绝俗。在内容上特别讲究追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认为一首好诗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一幅好画就是没有文字的诗。
2、宋徽宗的草书艺术
虽然赵佶的书法艺术以 “瘦金体”为主要代表。但是赵佶的草书艺术也具有非常高的价值,尤其是他的《掠水燕诗纨扇》和《草书千字文》,而《掠水燕诗纨扇》更能体现他在草书方面的艺术成就。这是一幅以“瘦金体”入草,又别具风韵:“不像行书正书那样‘有瘦无肥’。而是瘦肥相间,纵逸萧朗。在用笔上,明显可见轻重的变化。并不一味追求“瘦”;线条挺劲飞动,铺毫提按顿挫,有怀素之笔意,具山谷之墨情,鸾翔凤翥,极尽变化。“④由此可见,赵佶的草书功底十分深厚。他能以“瘦”字见称,又不失“圆润”,完全是以一种十分愉快的心情在入作。让欣赏的人也好像能感觉到当时的挥笔之豪情,可谓是一代草书大师。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不论是赵佶那挺劲犀利、秀丽飘逸的“瘦金体”。还是他那炉火纯青、洒脱自然的草书,在中国历史的书法中。都是独树一帜的。以帝王书法家称呼他,他显然是毫不为过。
(三)诗词艺术
除了作画,他还作诗填词制乐,著有《宣和宫词》三卷,被后人编辑成《宋徽宗诗词》一书。他的诗词,擅于用无声的景物渲染气氛,曲尽其妙,更真实的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所想,兼有豪放,婉约两派之长。今存《御制集》一类的诗词,虽不能称字字珠玑,但也有别出心裁、化雨春风之句,如“杏花笑吐香红浅。又 7
还是,春将半”(《探春令》)。当然,若论深刻,还是“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燕山亭·见杏花作》)的叹言,“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III曼JL媚》)的惆怅。
诗画一体.不仅在外观上改变了中国绘画的视角形式,也使书法、话题、跋、诗文、署名、印章等成为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增强了书法和绘画的表现力,使之成为了一门综合性艺术.正因为如此,才有中国今天的艺术奇葩!
(四)诗、画、印的完美结合
在中国古代的绘画史上,像文学创作之初一样.作品都不曾署上作者的姓名,及到北宋后期,赵佶开创了中国诗画、诗、画、铃、印相配合的先例。在他之前,也有人尝试着有署名的意识。可他们基本上是通过画来影射或隐藏的方式来表达。而赵佶则是是敢于在画面上的主要位置上题写诗、字、铃印。如他在《芙蓉锦鸡图》和《腊梅山禽图》中题写了五言诗;在《祥龙石图》和《瑞鹤图》上,画纸的一边写诗歌,一边作画,所以说。赵佶是大胆开创中国诗画的“天下一人”。“天下一天”是赵佶在给画面签押的时候,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署名方式。这四个字以“巧”和“简”为主,又融合了他那挺拔秀丽、飘逸犀利的“瘦金体”,使得它画风辉映。
三,中国艺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教育家
崇宁三年(1104年),宋徽宗设立了专门培养绘画人的学校——画学,画学正式纳入科举考试之中,加强艺术教育,以招揽天下画家。而且分得非常的细,还设置了书画专业考试制度。另外,由他组织编纂的《宣和画谱》保留了当时所有有价值的作品,更为重要的是他普及绘画艺术.为中国后来绘画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到大观四年“画学”又并入“画院”由画院代行领导,画学的建立,标志着一个较为完整的有系统、有目的的培养人才的皇家美术学院正式建立,是中国最早的美术教育机构,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皇家美术学院。由此可见中国的艺术教育,远在宋代就超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画院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艺术机构,起源于西汉,历史都有内庭供奉的画家,但地位并不高,到了赵佶掌握政权后,画院才有更大更完善的发展,不仅规模宏大、名手众多,在制度上加以改革,采取了新的措施;提高画家的政治 8
地位与经济待遇。允许书画院人员和其它文官一样,画院为首,书院次之,其它琴院、棋院、玉院百工等技艺人员皆在下院,支给其他局里工匠的报酬叫“食钱”,而书画两院的报酬,叫“俸值”,表示书画家的报酬不以众工对待而是加以区别。画家的地位和待遇有了进一步的改善。除此之外,画家还可以获得高官显爵,可升至光禄待丞,最高可升至国子监。激发了画家们对绘画的努力和兴趣,也引起举国上下对绘画的重视,直接推动了我国绘画事业的发展。以画取仕,培养人才,从而揭开中国古代美术教育的序幕。
赵佶是理解并尊重画师的,而画师地位的提高,为绘画艺术的拓展提供了基本保障。因而,北宋翰林图画院的成就使“宋画”成为中国美术史上的一种重要的艺术现象和典范。赵估以皇帝大画家的身份,亲自领导画院,接着他自己的审美观来指导画家的创作,极力提倡写生。经常和画家们一起作画。他对画家们的待遇虽然很宽厚,但对他们培养、教育和督导都非常严格。
赵佶领导的画院在收集、整理,鉴定历史名迹方面也作出了很大贡献。如在他领导下主持编纂的《宣和画谱》、《宣和书谱》等规模宏大的美术图书。单就《宣和画谱》就有二十卷,画家们把内府所藏晋、魏以来的各画包括二百三十一家,计六千三百九拾四件作品,进行认真的鉴定、分类、编篡,详细分为十门加以品第。不仅记录了珍藏品目,还编写了作者史料。是一部很有价值的编著,对考察先朝各画古迹,总结优秀的传统绘画艺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起了极为了不起的作用。
从他要求画学、画院以诗句为考题,考其应招者标准来看,以不仿前人,出新意,说明了宋徽宗在艺术上力求有自己的艺术语言。在他的艺术实践和积极倡导下形成一种“宣和体”的绘画风格。在徽宗的身体力行下,画院和画学取得了巨大成绩,一方面培养了诸如张希颜、孟应之、赵宣等一大批优秀的画家;另一方面开创了北宋绘画的新境界,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里程碑。学术界有“北宋绘画,实为中国最完美绘画”的美誉,这与徽宗酷爱并重视艺术而造就良好的文化氛围有直接关系。
四,结语
赵佶个人经历中从王到帝,由盛转衰,由万人之上到“坐井观天”,其反差之巨,有他本人不可推卸的责任。宋徽宗对政治缺乏兴趣和敏感.政治生涯的 9
确是灰暗的。但是由于赵佶酷好艺术,精研绘画、书法,将画与瘦金书、诗融合为一体,他是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历史中才华横溢的一个,他创作出不可多得的传世佳品;他改革画院与“画学”,领导画家创作,无论是画家的队伍状况,或是画院的艺术水平,都超过了历史上任何朝代的官方画院,使绘画艺术成为宋代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他在艺术上的贡献是别的帝王无法相提并论的,即使他政治上的昏庸也不会掩盖了他艺术上的光芒。
卿本佳人,奈何为帝。如果宋徽宗不做皇帝,一如以前地潜心写诗,作画,他可能会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相当完美甚至伟大的艺术家。至少在中国书法史和中国美术史上,他都会享有无可争辩的崇高地位。但这样交错的人生,又远远不是他所能自主的——这是他的不幸,也是国家社稷黎民苍生的不幸。
综观宋徽宗的一生,评价众说不一。就事实而论,他虽然在政治没什么成就。但却是一位相当完美的艺术家。他集书法家、画家、收藏家、鉴赏家于一身。他独创的“瘦金体”至今无人能够超越。而且对中国绘画的普及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而称宋徽宗赵佶为“皇帝书画家”显然毫不为过。注释: ①夏文彦.图文宝鉴[M】。吴孟夏。中国画论。卷二【C】.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1995。
② [南宋]邓椿,画继,吴梦夏.中国话论(卷一)[C].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1995.
③侠名.宣和画谱(卷一七)[M]。吴孟夏。中国画论(卷二)【C】。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1995。
④朱仁夫.中国古代书法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P379页. 参考文献:
[1] 徐书城著,宋代绘画史,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3-4 [2] 虞云国著,细说宋朝,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2,258-276 [3] 徐书城著,宋代绘画史,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12,60—62 [4] 王伯敏著,中国绘画通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12 [5] 罗文中著,中国历代绘画之谜,湖南美术出版社 [6] 《画继》卷一
[7] 华彬著 中国宫廷绘画史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3.12 106页 [8] 虞云国著,细说宋朝,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2,258 11
第二篇:论领导者的影响力
论领导者的影响力
领导是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管理的计划、组织、控制等职能的发挥都有赖于“领导”的作用。H.孔茨认为:“领导是影响人们心甘情愿地和满怀热情地为实现群体的目标而努力的艺术或过程。”可见,领导的本质就是一种影响力。所谓影响力,就是指一种事物在传播与发展过程中,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和行为的能力。领导者的影响力就是指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影响和改变被领导者的心理和行为,使之符合组织意图的能力,可分为权力性影响力与非权力性影响力。
一、权力性影响力
权力性影响力就是强制性影响力,由领导者的职务、地位和权力等形成,指的是由组织赋予的在领导者实施领导活动之前就获得的要被领导者服从的影响力,带有法定性、强迫性和不可抗拒性,是以外推力形式来发生作用的。在其作用下,被影响者的心理和行为主要表现为被动、服从,因此它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激励是有限的。
权力性影响力主要由以下因素构成:一是传统观念因素。几千年来的社会生产使人们认为领导者不同于普通人,他们有权、才、能,比普通人强。这种观念逐步成为某种形式的社会规范,产生了对领导者的敬畏感和服从感,影响着每个人的思想,从而使领导者的言行增加了影响力。这种由传统观念所产生的影响力存在于领导者的言行之前,是传统附加给领导者的力量。二是职位因素。领导者在组织中的职位会使被领导者产生敬畏感。领导者职位越高,权力越大,被领导者对他的敬畏感也越强,他的影响力也越大。三是资历因素。资历是是一种历史产物,反映了领导者的个人生活阅历和经验。往往人们对资历较深、阅历丰富、经验老到的领导者会产生一种敬重感。其中职位因素是首要因素,一旦失去职位,权力性影响力便随之消失。
二、非权力性影响力
非权力性影响力,也称为自然性影响力,是由领导者自身的因素,包括品格、知识、能力、情感等个人因素所产生的影响力,是领导者本身的天赋、主观努力和自主行为所造就的。这种影响力以内驱力的形式在被领导者中发生作用,建立在其对领导者的尊敬、信赖、钦佩、崇拜的基础上,为其自觉自愿、心悦诚服的接受,不具有任何强制色彩。表面上这种影响力并没有权力影响力那样明显的约束性,但在实际效能上,它不仅具有权力影响力的性质,而且常常发挥出权力影响力所不能发挥的约束作用。因此,非权力影响力是一种具有巨大效能的内在感召力,是领导者对被领导者施加影响的强有力手段,也是衡量领导者水平高低,能力大小的重要标志。
非权力性影响力主要由这几个因素构成:一是品格因素,指领导者的道德品质、人格、作风等,既是领导者的内在因素,又可以通过其言行表现出来。优秀的品格会给领导者带来巨大的感召力、动员力和说服力,使人产生敬爱感,而且能吸引人、引导人。二是能力因素,即指工作技能和才干。组织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领导者的能力强弱。如果领导者能力强,对被领导者来讲自然而然就形成一种影响力,使他们产生敬佩和仰慕心理,便于领导者带领他们完成组织任务。三是知识因素。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只有具备广博的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才能提高自己观察与分析事物、判断是非的能力,从而确保决策的正确性,更好地协调组织成员的关系,才能获得被领导者的信赖和佩服。四是情感因素,即领导者对被领导者工作和生活体恤关怀,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从而使他们产生亲切感和敬重感,增加对他们施加影响的动力。
三、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关系
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既有根本区别,又相互联系,互相依赖。
就其区别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强制性方面。权力性影响力是由职权产生的,具有法定基础,是强制性的,在领导活动之前产生;非权力性影响力是领导者个人在领导活动中由自身素质和行为产生的,是自然的、不带有强制性,既不随职权的消失而消失,也不随职务高低、权力大小而消长,全靠领导者自身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学习和锻炼形成,产生于领导活动之中,其构成的主动权完全在于个人而不在组织。第二,时空限制方面。权力性影响力受到职权范围制约,受时空限制;非权力性影响力则没有这些限制。第三,差异性方面。权力性影响力是由职权产生的,有领导职务就有相应的权力,并对被领导者产生影响,而这种职权和影响不会因人而异;非权力影响力取决于领导者个人的素质,而个人素质有高有低,由此产生的影响力必然存在差异,即因人而异。
非权力性影响力与权力性影响力虽然有明显的区别,但并非对立的,两者是相互关联、相辅相成。一方面,权力性影响力是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基础,非权力性影响力依赖于权力性影响力。另一方面,非权力性影响力又影响着权力性影响力,为权力性影响力的发挥提供了强大的后盾。非权力性影响力可以使权力性影响力得以最佳发挥,也可以使权力性影响力丧失殆尽。权力性影响力只有在非权力性影响力的作用下才能发挥巨大的工作效率。一个成功的领导者,既要能够正确运用权力性影响力,又要重视增强和充分发挥非权力性影响力的作用,提高领导效能。
四、提升领导者的影响力
从以上分析我们知道,权力性影响力主要来源于领导职务、地位与权力。组织法定权是领导者影响被领导者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是只有领导者正确运用组织法定权,不搞徇私舞弊,不搞欺上瞒下,才会产生积极的效果。
正确使用组织法定权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慎重用权。如果权力使用不当,可能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激化矛盾,造成组织内各部门、团体或个人间的冲突。此外,组织法定权发挥效能的最好时机不一定在实际行使之时,而往往在实际行使之前,所以事先诱导、事先警告、让被领导者知道领导者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对于发挥组织法定权的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二,善于授权。授权可以使被领导者在工作中有充分的发言权、主动权、自主权,培养其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意识及工作能力。但授权不是弃权,授权后要注意监督和督促。第三,公正用权。领导者必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使被领导者相信,在他运用权力时一定做到不分亲疏、不徇私情、不谋私利。只有如此,才能服众,否则就会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丧失个人威信。第四,注意权力运用的方式和方法。行使权力的目的,是要影响和改变被领导者的心理和行为,使其心悦诚服地按照领导者的意图办事。因此在运用权力时,要注意方式和方法,尊重被领导者。第五,做好善后工作。组织法定权行使后,领导者要注意善后工作,包括做耐心细致的劝说和解释工作。如果领导者权力行使不当,或被领导者执行命令后造成了不良后果,领导者要主动承担责任。
相比之下,非权力性影响力则不同,其作用发挥的大小和程度主要取决于领导者自身素质的高低。要提高领导者的非权力性影响力,必须在提高领导者的整体素质上下功夫。
1.加强品格修养。良好的品格修养是领导者成功的保证。品格修养不是建立在职位、权力基础之上的,而是在高尚的境界中产生的,它在被领导者心理上的作用是权力、职位所不能替代的。领导者要十分注意自己的品格修养,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都要严格要求自己,时刻注意检点自己的言行,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缚,不为欲所获,常怀律己之心,常除非分之想,常修为官之德,始终保持思想道德上的纯洁性,在具体的领导实践中努力培养正直、公正、诚信、恒心、毅力、进取精神,用人格的力量吸引被领导者、用表率的作用带动被领导者,提高非权力性影响力,赢得大家的信任。
2.加强能力培养。领导者的能力素质是其履行职责的前提、实施领导的关键和树立威信的重要因素。能力的强弱决定着领导活动的成败,影响着被领导者的工作信心。当前,领导者尤其要注重提高三种能力:一是科学决策能力。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够全面辩证地进行分析研究问题,把握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性,使工作有预见性、超前性和主动性。二是组织协调能力。作为一个领导者,还必须善于把大家的力量凝聚起来,把方方面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营造出配合默契、步调一致、和谐统一、齐心协力的组织氛围。三是开拓创新能力。领导者不仅自己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开阔的眼界和创新的思维,更要善于创造每一个组织成员发挥个人才能的机会,激励组织成员积极进取、勇于开拓创新。
3.不断丰富知识。事实表明,领导者知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其素质的高低、工作能力的强弱,以及工作成效的大小。在知识爆炸的时代,不努力学习,知识贫乏,业务不精,就有被时代淘汰的危险。领导者要增强非权力性影响力,就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这就要求领导者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不断学习,使自己的知识随组织环境的变化不断更新,而且要带动组织成员进行学习,创造出一个学习型的组织环境。
4.注重情感投入,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现代人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期望得到别人,尤其是领导者的理解、尊重和信任。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领导者对被领导者付出一份的真诚,可能会得到其十倍的回报。作为一个领导者,要想赢得爱戴和拥护,就应当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用真情关爱被领导者,以情感人,以理服人。领导者在处理与被领导者的关系时,首先,要容人之短,避免在其短处上纠缠不放;其次,对犯错的人适当施罚的同时,也要耐心帮助他,从而鼓励他敢想敢干,这样有利于发挥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再次,主动沟通情感,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善于采纳大家的正确建议,了解被领导者的情况,热心并及时帮助其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使大家产生信赖感和安全感。
总之,领导者要提升影响力,就要恰当地运用权力因素与非权力因素,使组织成员凝聚在自己周围,以领导魅力带动、影响、促进广大组织成员改进工作,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论社团影响力
如何提高社团自身影响
当代高校的学生社团以其影响的广泛性、活动的多元性以及内容的充实性,在塑造大学生人格、价值观以及整体素质、核心竞争力等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何高效的发挥学生社团的平台效应,从学生社团这一平台上走出更多整体素质过硬的学生干部,需要学生社团探索高效的办法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社团干部及其成员进行培养和塑造,包括社团品牌塑造,学生社团干部人格、价值观、领袖气质、办事风格等诸多方面。
高校学生社团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学生自治组织,由于体现学生自身主观意愿、植根学生、服务学生,所以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以及深远的影响力。当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大部分是以学生社团为依托组织开展的,而学生社团则成为当代大学生施展才华、成就自我的舞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不只是将学生社团作为第二身份或者兴趣爱好,更多的学生将其视为实现自我、塑造自我的一项事业。
怎样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优势,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大学生关系着整个学生社团文化的发展,而这种高效的产生取决于两方面,一是学生社团本身的发展,另一方面则是社团指导老师有针对性的培养与引导。
一、夯实社团基础,塑造社团品牌
学生社团自身是基础,而当今高校的学生社团的发展状况存在很多问题。随着校园文化多元化发展,加之缺乏有效的管理,各类学生社团的数量与日俱增,大有泛滥之势,数量的过快增长必会导致质量下降,因此,越来越多“挂名”的“死社团”相继而生。庞大的学生社团群体渐渐退败为空壳子。没有强大学生社团为支撑的校园文化必定会成为空中楼阁,与此同时,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培养优秀学生干部则成为天方夜谭。夯实社团基础、塑造社团品牌则成为学生社团锦上添花的第一步。
1.缩小数量,提高质量。在原有学生社团基础上,将学生社团职能作用交叉部分的社团进行合并,减少学生社团数量,增强单个学生社团的实力,使每个学生社团都能“动起来”,社团主要骨干都能“忙起来”;与此同时,精简学生社团内部机构设置,做到一个萝卜一个坑,根本上提高社团内部成员间的竞争力,竞争是前进的源动力,不竭的源泉是社团质量的保证。
2.塑造社团文化,打造社团品牌。学生社团经过一系列的合并、整合,其自身实力会增强,人员的精英化、资金的集中化使整合过的学生社团具备承办中大型活动的能力。此刻,集中精力塑造社团文化,明确社团发展思路,加大力量打造属于社团自身的品牌活动,增强社团的影响力,从而提升社团骨干的社团荣誉感,而荣誉感本身会进一步推动社团的品牌建设,这样的良性循环会使学生社团的执行力过硬,竞争力提高,影响力加深。最后,社团主要骨干会得到更多锤炼自我、展现才能的机会。机会的到来才会为全面提高自身整体素质开启成功之门,通过学生社团有的放矢的培养与引导学生提高全面素质才有着力点。
二、有的放矢的培养与引导
以学生社团为平台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大体可分为几个方面:人格魅力与价值观;领袖气质与政治思想觉悟高度。
1.人格魅力与价值观。学生社团从组织机构、运行模式上类似于学生走向社会后从事工作的企业,只是这个“企业”不存在明显的利益分配问题,但同样具有选拔和竞争,可以通过选拔和竞争提升自我,即使失败,也不会带来重大的损失,只会为将来的工作道路积攒经验。因此,学生社团成为学生为完成从稚嫩到成熟,完成从学生到“职工”蜕变的舞台。不存在利益分配,学生社团的各项工作不是以利益驱使,而是以学生的激情和责任为动力开展。正是因为如此,学生社团成为形成学生价值观,塑造学生人格的课堂,而且不是理论课堂,是一个生动、真实的实践课堂。这样,有针对性的对社团骨干进行培养和引导对其人格魅力以及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培养超强的责任感与集体荣誉感,要想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与集体荣誉感要分两步走,首先要让学生在学生社团中找到归属感,让其感受到自己是学生社团的一分子,培养学生与社团之间浓厚的感情。学生与社团的感情归根到底是学生社团“战友”之间的感情,感情从何而来,感情来源于事业。学生通过共同协作完成工作,在工作中共同努力,相互帮持,一起吃苦,共同克服困难,最终胜利完成任务,这一过程是体现学生自我价值的诠释,能够感受到自身对于其他人的价值,对于学生社团的贡献,自然就会萌生对“战友”、对学生社团的责任感。这就需要社团管理者在学生社团中倡导团队协作,打破社团天然机构职能的限制,强调“担子”不是某个部门扛,其他部门事不关己,而是有担子一起扛,目标相同,分工不同。这同时也要求社团指导老师把握平衡,活动有主办、协办之分,担子有轻重之分,在意的是参与其中的态度,要根据其在活动中的位置权衡其贡献值,从而进行奖惩。第二步则是树立学生社团的品牌,将学生社团的活动做精、做细,不是一味地追求活动的数量,而是追求活动的质量、规模、影响力,可以少一些小活动,但一定要打造属于学生社团本身的、影响力大的大活动,一个集体没有荣誉是不能前进的,没有荣誉的社团自然培养不出有极强荣誉感的学生骨干。与此同时,通过举办大型品牌活动给社团骨干提供了锻炼自身的机会,也提供了彼此之间交流、帮助、增加进社团感情的平台,既收获集体荣誉感,又收获责任感,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2.领袖气质与政治思想觉悟。学生社团是精英团队,从精英团队中走出的学生工作骨干应该具有学生领袖气质,这也是竞争意识下翰浪淘沙后的必然结果。学生社团主要干部所具备领袖气质会成为特定时间内代表社团文化的名片,而这些在学生社团中培养出来的能力对其自身的发展及其重要。因此,作为学生社团的管理者要搭建平台,锻炼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①创造更多“登台”机会,磨练“嘴皮子”,语言表达能力是衡量一个人整体素质的重要标准,“嘴皮子”是否利索,是否有感染力对学生自身的发展有重
要的意义,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要放在首位。作为学生社团管理者要尽可能多的为学生创造登台的机会,讲演、工作汇报、工作交流等等,皆是学生锻炼自己语言表达能力的绝佳时机。
②养成学生社团骨干关注时事,关注学校动态的习惯,提高自身的敏锐性,培养社团干部的敏锐性,要从其日常行为习惯抓起,强制其每天浏览学校、学院的主页,BBS等信息发布地,养成读校报等各类学校主流报刊的习惯,长此以往,其自身思想政治敏锐性会有长远提高。
④开展主题活动,落实主题教育,学生社团在国庆期间、两会期间、建党纪念期间、纪念12.9等重要时期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落实主题教育,提高学生社团自身的政治思想觉悟。
三、办事风格与心理素质
办事风格与心理素质即是学生通过社团磨练出来性格优点,这些性格优点可以帮助社团骨干脱颖而出。性格优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细致、踏实、勤奋以及极强的抗压能力。细致:细节决定成败,这一般是学生最容易忽略的问题,学生的思想与注意力一般只停留在活动的外在,场面是否宏大,参与人数是否众多,是否在学生中引起轰动效应,而对活动当中暴露出来的小细节大多不予关心,不做总结。作为社团指导老师,就要从细微入手,不能被成功的喜悦所蒙蔽,在肯定整体工作的同时,就细微处出现的问题给予纠正,这不是吹毛求疵,而是时刻给学生社团干部敲响警钟,塑造他们细致入微的做事态度。踏实:踏实是当代大学生身上最缺少的性格优点,当代大学生过于骄躁,做事很容易眼高手低。社团指导老师就要竖起踏实做事这杆大旗,表彰以及提拔学生干部均以踏实做事作为首要标准,杀掉学生干部队伍中“只会动嘴,不会动手”的风气。勤奋:勤奋的范畴很大,对于社团学生干部来说这里的勤奋主要指勤奋学习,学生社团工作会占用学生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正因为如此,很多学生干部将社团工作繁忙作为懒惰的借口。社团指导老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社团工作,更要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督促其勤奋学习,挤时间学习,时刻保持勤奋向上的态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很大的帮助。极强的抗压能力:社团工作很苦,社团干部要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这同样也是历练的过程,就如凤凰涅磐一般,能够承受痛苦,经受挫折,才能成就自我。学生社团指导老师要敢于给学生干部“压担子”,让其发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问题,虽然过程是痛苦的,但是胜利后的喜悦是幸福的。经历得越多,学生的抗压能力越强,会像不倒翁一样,打不倒,扳不垮。
作者:戴博
2014年5月28日
第四篇:诗书画与人生
诗书画与人生
张辛
一、引言
1、当今世界出问题了
——科技和资本在无情地加速度运作,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功利主义日益膨胀。
蔽于用、役于物、迷于客是当今人类基本状态。
——人类生活越来越紧张、机械和枯燥,人们失去了天真,失去了天趣、物趣和人
趣,“有了知识而不能理解,有了批评而不能欣赏,有了美而没有爱,有了真理而缺乏热情,有了公义而缺乏慈悲,有了礼貌而一无温暖之心。”
——于是当今国际出现了一种普遍性的思想潮流,即倡导传统,呼唤人文道德。——于是国际有识之士和思想家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中国,投向孔子、老子、庄
子。
2、由“仁”说艺术
——世界可以分为三,即神世界,物世界和人文世界。中国文化是礼乐文化,是人的文化。中国文化认为人理所当然应生活在人世界,即心世界。
——仁者,人也。仁是孔子的核心思想,是最高道德条目,是礼乐之本。仁旨在实现人与人、身与心以至天与人之间一种和谐关系。“由仁义行”才是人行为的最高自由。昧失人心,流于不仁,必然会走入唯神或唯物的黑暗。
——“仁者爱人”。爱只是人的道德底线。“仁”的主要或基本涵义是“敬”,“无敬何以别犬马乎!”。敬是实现天人、人人和身心和谐的根本所在。敬有两大涵义,一是忠,二是恕。“从容中道,圣人也”,“从容以和”,只有忠恕,只有从容,才能实现和谐,才能安顿现实生活,实现艺术人生。
——“仁者,心之宅也。”人的生活应是心的生活,人生是情感,而非智能。有心乃有情,有情则有趣。“生趣是在生活中所领略的快乐”,“人生快事莫如趣”。趣即生趣,即艺术。有心,有情,有趣乃君子。
——心生活是真正的和谐生活。艺术是和谐生活的产物,是真生活,真情感,真生命的体现。
3、艺术鉴赏的一般原理:意义、技术和历史演变
二、中国文化是道文化,是礼乐文化
1、道是中国文化的渊源及其发展演变的内在依据(形而上的本体论)
2、礼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特质和主要表征
3、礼乐乃人生大艺术
A、礼乐是中国古典社会主要支柱:其功能一是涵养理性,安顿人生;功能二是以人伦组织社会,维持社会秩序。
B、礼乐生活即心的生活,乃“以天赋本能的和谐为基础的生活”,即“顺着自然而生活”,有序的生活,即乐天知命的艺术生活:既不听命于神,也不受制于物,而是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以自己的心主宰自己:不是到彼岸世界寻找解脱,而是在此岸世界好好活着,学做圣贤;不是一味追求物质的最大满足,而是尽可能寻求心灵的愉悦,或曰不是因有所得而满足,而是即使无所得亦愉悦。使人超然物我而安和自得,而不是分别物我而唯物是取,唯利是从。这就是中国典型的传统生活方式。
——中国文明是四季分明的农业文明。基本特点:内足、定居、长期靠天吃饭。因
此不外争、讲秩序、尚和谐。因此中国文明成为一种礼乐文明,中国古典社会
成为一种最理性的社会——不需要宗教而能维持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人不能不乐,乐是天情。乐是对人的天情进行合理节制的最有效方式,而乐的精神则是和,“大乐与天地同和”。和是各种艺术形式的基本特质。和就是顺着
自然而生活,和是人高尚生活的基本特性和前提,和是中国人典型的生活态度
和生命方式。于是成就了礼乐文化。于是吃穿用等各个方面都贯穿一个礼,充
满艺术情味,既安且乐,亦仁亦寿。
——于是,“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使生活、使生命本身审美化或诗化。“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最终由秩序,而韵律,而艺术。进入生命的高境界——艺
术境界。
三、艺术与中国艺术
1、“艺术”释义
A、艺术是人生必需之才能、技艺、技术。“艺,种也”,“艺,能也”,“艺,才技
也”;“术,道也”,“术,所由也”,“术,犹法也”
B、近代所谓“艺术”,乃由日文翻译西文“art”转道而来。“art”本来也有技能、技术及学问等含义,后才被解释为超乎技能等一般活动之上的特殊的(美的)
创造性活动或能力。黑格尔“(人类精神世界的最高境界是)绝对精神王国,艺术乃在此王国保有其位置”;尼采“艺术是生命的最高使命和生命本来的形而上的活动”
2、中国艺术的特质
A、强调源于自然。“乐者,天地之和也”;“凡乐达天地之和,而与人之气相接”;“乐者,乐也。天下之大齐也,中和之纪也,人情之必不免也。”“夫五色相
宣,八音协畅,由乎玄黄,各适物宜”;
B、由“中”基“情”。“乐由中出,礼由外作。”“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
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如)手之舞之,足之
蹈之也”;“志动于中,刚柔歌咏之声发于外”;
C、是乐的产物,是身心和谐的产物。“乐者,乐也。人情所不免也;故人不能无
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声音动静合道则为艺术;
D、“法自然,师造化”为最高境界。庄子:“原天地之大美而达万物之理”;王维:
“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王夫之:“(艺术)参造化之妙”;龚贤:“(书画)
与造化同根,阴阳同候”刘熙载:“与天为徒”
E、为人生而艺术是中国艺术的基本品格。人是“天地之心,五行之秀”;“人生
本体即一乐”,人生乃艺术,艺术源于真生命,真情感。真艺术得真快乐。“寻
孔颜乐处”乃中国艺术人生至最高境界。孔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刘熙载:“(艺)立天定人”,钱穆:“乐天知命即道义,亦艺术”
F、向内、重和、尚简、贵神是中国艺术的主要特征。
I、向内、重心,指向人生本体。而不是科学,向外、偏物、乃人生工具;钱穆:
“礼乐融人生、身心为一体,而乐在其中。礼乐即艺术,即道义,亦即人生。
故中国艺术不仅在心情娱乐上,更在道德修养上。”
II、重和。中国文明是农业文明,重时间绵延,而不重空间扩张,故重和鄙争。
孔子:“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庄子:“德者,成和之修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和是艺术的基本
性格。
III、尚简。周易之“易”有三义,第一即简易。孔子:“礼,与其奢也,宁简”;
《乐记》:“大礼必简,大乐必易”;简易是艺术的最高境界;维克尔曼:“高
贵的单纯,平易的伟大”;化繁为简,以简驭繁,减迹象以增内涵。
IV、贵神。形上追求是中国艺术的基本特点。孔子:“君子不器”;刘熙载:“艺,道之形也”;姜夔:“艺之至,未始不与精神通”;沈括:“书画之妙,当以神
会,难以形器求也”。
于是,中国艺术用心、用情在内;含蓄、内实;非物,非外,非人生工具,非
职业。于是选择了线条,而不是面、块、和色彩;尽量以简单的形式包含更
多的内容,实现更深远的意境;重写意,重神,而不贵形,不重技巧,不倚
重工具,更忌作、怪。“平淡出真味,朴素见精神”,“色彩浓则情味淡”,艳
和俗连在一起,大和傻连在一起,重和笨连在一起,怪和丑连在一起;于是,真正的艺术“并不以其巧迷他人以求售,乃以其心感他人之心而相赏”。
3、诗书画是中国艺术之三最,是中国传统生活方式的结晶,是将生活、生命本身审美化的产物。
Ⅰ、诗:
A、基本定义:“诗者,无可奈何之物也”;“诗,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人之所以灵者,情也;情之所以通者,言也。其或情之深,思之远,郁积乎中,不可以言尽者,则发为诗”;“声情并至之谓诗”。
B、基本特征:“诗有三本:一曰窍,二曰骨,三曰髓”,强调韵律、声调、节奏、格式,讲究炼字、炼句、炼意。“诗者,言之有节文者也”;“诗者,艺之取资于文字者也。文字有声,诗得之为调为律;文字有义,诗得之以侔色揣称,为象为藻。以写心志,以意为情”;“诗可以言志,其体宜于文,其音通于乐”。总之:①语音之和谐;②语义之形象。“画者,天地无声之诗;诗者,天地无形之画”。
C、基本表现手法:温厚和平、委婉含蓄、意在言外。“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感物吟志,莫非自然”;“诗本道性情,不须大厥声,方闻理平淡,昏晓在渊明。”“不微不婉,径直而发,不可为诗;一览而尽,言外无余,不可为诗。古人诗意在言外,故从容不迫,蕴蓄有味,所谓温厚和平也”。
D、社会功能:“雅言”;“长于质”;“诗教”:温柔敦厚;“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思无邪”;“兴、观、群、怨”;“诗以言志为体,以感人为用”。
Ⅱ、书画:
A、线条选择与形上追求
——“一阴一阳之谓道”是中国人根本的世界观。线条即道的浓缩和根本体现。线条
是万物的最基本、最内在和共性的构成。
——线条的特质:①简,②内在,③自由。
——中国书画是纯粹的表现型艺术,是形式美与情感因素的直接结合。
B、中国书画特定创作范围及其手段的特定性
——“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有限的范围,无限的艺术可为性。
创作工具:①笔——柔与弹性,方圆粗细,使转自如。②纸——白:宇宙的结构
本色之一,无所不包的大色彩。③墨——黑:宇宙的结构本色之二,无所不包的大色彩。
创作技术:
①书法
⑴笔法①“善书者用笔,不善书者为笔所用”。②中锋用笔——笔锋在笔道的适宜位置运行③有藏有出——毛笔特性的体现(“藏则含其气味,出则耀其精神”)
⑵点画——“笔笔还其本分”。笔到、力到、气到;追求笔画高质量。
⑶结体——“把晋唐人字一一录出,时相参取”。
⑷章法——行气贯通,笔断意不断
②绘画
⑴笔法——“骨法用笔”与刚柔相济
⑵墨法——干、湿、浓、淡、焦
⑶构图——不似之似与神似,虚实结合,简迹象以增内涵
⑷设色——以黑白为基本色,其他为辅助色彩
C、中国书画发展规律及其途径的特定性
——“化而裁之谓之变”
四、艺术与人生
1、艺术是人的高级生命活动,是人格完成的理想境界和最高境界。
——人是万物之灵,是心灵的动物。人的生命不同于一般动物的生命,人的存在不只是为了满足于本能的需要,而是要实现本能超越,把人的力量推向无限的宇宙,自觉参赞大自然化育。
——艺术可以在我们的主观体验中使瞬间成为永恒,使本能神圣化,转化生命的苦恼、失落。艺术化的生活方式注重对生命的体验和心灵的愉悦,而不是物质的占有和官能的享乐。因此正好为现代人提供一种精神补偿。
——艺术是指一种审美的人身态度。只有克服了本能,超越了物欲,才可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现实,面对社会,以乐观的态度对天(物)对人对己。享受生活,享受生命。进入一种浑然无间、灵肉不二的大节奏,大境界。
——艺术是创造,“创造是痛苦的大救济和生命的慰藉”,“如果没有艺术的慰籍,人就会厌世和自杀。”转化生命的苦恼,不能靠宗教式的解脱,也不倚赖于物质的充足,也不是长寿的秘诀,而只能是艺术,只能是把生命、把生活本身审美化、艺术化。
2、艺术是调节心态,调整生活方式,安顿心灵的最有价值的形式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君子无入而不自得”。艺术生活即和谐生活,即高尚生活。高尚生活的第一标准或特征就是“自得”。向内用力,做好自己是礼乐文化的基本精神。“学者为己”,艺术为己,诗书画不是为了影响世界,影响社会,影响别人,只是为了抒发性情,修养身心,陶冶情操,安顿自己心灵。一句话就是自得其乐。
——“生活的目的就是生活的真享受”。要顺着自然而生活。要有宗教情怀,要做真人,真生命,真性情,真生活。
——“世人所难得者唯趣”;为人要知趣、得趣、有趣。有心,有情乃有趣。情趣、乐趣、兴趣为人生所必须,趣即艺术。历史上的大家、大师,大贵、大德之人之所以成为其人就在于他们知趣、得趣、有趣。
——要学会和善于“欣赏”。“从容以和”。“佛光仙气同涵养,满目亲和万物亲”
五、结语
第五篇:论人生
论人生
人生已到中年,心里有很多感慨,也有所感悟,生活犹如万花筒,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相依相随,也许真的不必太在意,人生本如梦,要学会看淡一切,看淡曾经的伤痛,好好珍惜自己,善待自己,珍惜上帝赐予的点点滴滴,让我们的心中永远有一片阳光照耀的晴空,把眼前的痛苦看淡,或许痛苦之后就是幸福。没有人不想幸福快乐地生活,然而现实生活不尽如人意,我们却经常不能左右幸福,因为痛苦烦恼总是不期而至,面对痛苦烦恼我们也许无法逃避,但我们可以选择善待自己。
人生只有经历才会懂得,只有懂得才会去珍惜,一生中总会有一个人让你笑得最甜,也总会有一个人让你痛得最深。忘记一切,就是最好的善待自己,许多事情还是看淡的好,人生的过程不过就是失与得,看淡了也就轻松了,在一切看淡后我不知道我该看重什么?人非圣人,谁能无错,看淡一切,一切也就过眼云烟,如果真的忘不了,就默默地珍藏在心底的 最深处,藏到岁月的烟尘触及不到的地方……
活着有时真的很累,身不由已的感觉只有亲身经历了才会知道。生活本身就有很多无奈,但生活也有
很多想不到的东西,是好也罢,坏也罢,总是让人有所期待,所以我们都能活下去,人不能想的太多,偶尔往好的地方想想,为了一些自己想要的东西,哪怕是实现不了的也要尽力一下,成也罢,败也罢,心里会舒服些。
还是换一种态度生活吧,把不高兴的统统抛开,人活着就那么短暂的数十载,凡人当然有烦恼啦,生活本来就有许许多多的无奈,看你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对待,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生活中有时快乐,有时悲伤,这都是很正常的,要不为什么老天会创造出眼泪来呢?
人们都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那我们就往高处走吧,不要想太多伤感的事,什么事都往前看,并相信什么事都会过去的。
有人说,生活是一种享受;有人说,生活是一种无奈。其实,生活有享受也有无奈,有欣慰也有困惑。生活就象一枚青果,你含在嘴里慢慢品,细细嚼,便有诸多滋味在你舌尖蔓延,也甜,也酸,也苦,也涩。
漫漫旅途中,或许感到疲惫,也许有些沉重,但只要有一份美丽的心情,就会觉得欣慰,就会充满自信。好好的珍惜人生,尽情的拥抱生活,虽然辛苦,也会咀嚼出甘甜与芬芳的神韵!快乐从来不是永恒的,痛苦也只是个过程,没有谁能拒绝春天来临,没有谁能永远都做好梦,最终一句,快乐掌握在自己手里,是要靠自己去找寻的,看淡一切,善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