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陈独秀与党代会的历史细节
陈独秀与党代会的历史细节 原创 联合日报 2018-10-11
提到会议,给人的感觉往往是枯燥乏味的。但事实上,众多重要会议可谓曲折复杂,惊心动魄。历史上多少惊涛骇浪,往往涌起于看似平静的会议桌旁。作为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创始人之一、一大到五大时期的党内最高领导人,陈独秀与党代会有着哪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 一大就有 “左”和右两种倾向吗
1980年,陈独秀的表弟濮清泉发表几万字的长文《我所知道的陈独秀》,披露了陈独秀许多鲜为人知的经历和见解,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在这篇文章中,濮清泉谈到陈独秀对党的一大的评价:“他说第一次代表大会中就有‘左’和右两种倾向。”
实际情况如何呢?1921年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李汉俊之兄李书城的住宅内召开。当天,参加大会开幕式的13位代表全部到齐。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尼克尔斯基也出席会议。
会议原预定由陈独秀主持,因他未能来上海,就临时推选参与一大筹备工作的北京代表张国焘主持。毛泽东、周佛海担任记录。
在开幕式上,首先由张国焘向代表们报告会议筹备经过,说明召开这次代表大会的重要意义。接着,张国焘提出大会的议题,包括制定党的纲领、党的工作计划和选举中央机构。刘仁静坐在马林旁边,把张国焘的话译成英语讲给马林听。坐在马林另一侧的李汉俊偶尔也补充翻译几句。
张国焘讲话后,由马林致辞,对中国共产党成立表示祝贺。他介绍了共产国际的概况,并建议把会议的进程及时报告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随后,代表们具体商讨了会议的议程和任务,一致同意先由各地代表向大会报告各地区的工作,然后讨论和通过党的纲领,制订今后的实际工作计划,最后选举党的中央领导机构。
代表们在讨论党的性质和奋斗目标时,意见基本一致,但在个别问题上也有分歧。上海代表李汉俊认为,世界上的革命,既有俄国的十月革命,也有德国社会党的革命。中共要走什么样的路,最好派人到俄国和欧洲考察,再成立一个研究机构,经过一番研究后,才能决定。他认为,目前党最实际的做法是支持孙中山先生的革命运动,待这一革命成功之后,中共可以加入议会开展竞选。
北京代表刘仁静反对李汉俊的意见,认为欧洲的议会道路在中国根本行不通,中国共产党也不应该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团体。他拿出《共产党宣言》,说中共应该按照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那样去做,即以武装暴动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对于李、刘二人之间的争论,濮清泉如实记录了陈独秀的评价: 张国焘、刘仁静两人是倾向极“左”的,主张中国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他说他俩是醉心“左”倾名词的“疯子”,简直是痴人说梦。他俩也不看看当时的中国是个什么情况,以为那样少数的无产阶级就可以单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真是“幼稚得可笑”。李汉俊却倾向极右,他主张党只能进行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不能搞实际革命工作。他认为一切都要合法,不能进行非法活动,他认为中国无产阶级太落后了,要想像俄国无产阶级那样,最少还要几十年。陈独秀说,李汉俊要搞合法的马克思主义,可惨的是蒋介石连这个合法的人,也不允许他存在,必杀之而后快。李汉俊还免不了死在蒋介石的屠刀之下。
陈说第一次代表大会,拒绝了这两种倾向,制定了党的章程(按:应为党纲)。他说这个章程是按照列宁建党的原则,即布尔什维克党组织精神而制定的,是定得好的,比欧洲各国的党章要革命得多。应该说,陈独秀对一大“左”、右两种倾向的概括是比较准确和深刻的,他对一大纲领的评价今天看也经得起历史的考验。由于强调遵循布尔什维克列宁式的建党思想,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初就避免了第二国际式的社会民主党的弊病。
中共一大会址
杨帆 摄
一大中央局选举 有一人没投陈独秀的票
一大最后一天会议进行中央局选举时,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插曲。刘仁静是这样回忆的:
当时是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的。当唱票人念到李汉俊的名字时,董必武马上就问:“是谁选的?”我说:“是我选的。”董必武就没有吭声。1923年李汉俊到北京时,我去看他,他对我在一大上投他一票,还表示感谢。在1923年或1924年我碰到蔡和森时,蔡对我说,一大时我选李汉俊有历史意义,因为那时选举好像事先有默契,选谁每人心中都有数。
从刘仁静的回忆来看,中央领导机构3位领导人的选举似乎事先规定了候选人。从董必武的惊问来看,很可能这是所有选票中唯一未按事先约定投的一票,刘仁静之子刘威立对此评论道:
总的看,这一票投者无意,闻者有心,后来似乎成为大会的花絮流传。几年后蔡和森还开玩笑地说这票有历史意义,这虽然过甚其词,却也折射出当年选举的一些特色。无论当年酝酿候选人名单的具体过程如何,张国焘个人当时显然还不具有使选票高度集中的威望与能力,所以当他后来与代表们逐个商谈时,势必要借马林的权威来说服人。在这种情况下,刘仁静的自由的一票,在笑谈中被提到政治高度,被说成有历史意义,亦即被用以证明中国共产党即使在刚诞生时对共产国际也并非唯命是从,也是可以理解的。而选举是否根据马林的意见规定了候选人,并由张国焘在选举之前与大家做说服工作呢?陈独秀后来在南京监狱中与濮清泉的一段谈话,似乎可以作为印证:
据陈独秀告诉我,中共第一次代表大会他因事留在广东,没有参加,之所以要他当总书记,是第三国际根据列宁的意见,派一个荷兰人马林来中国转达的。说是中国无产阶级还没有走上政治舞台,党的总书记一职,要找一个有名望的人,号召力要大点。实际是否如此,我不敢肯定,陈既这样说过,我就如实地把它写出来。因何原因 陈独秀未出席六大
按照惯例,上届党中央总书记必须参加下一届党代会,而且应当向大会报告上届中央的工作。然而,陈独秀却没出席在莫斯科召开的六大。
陈独秀为什么拒绝去莫斯科出席六大呢?
中国大革命失败后,托洛茨基趁机攻击共产国际和斯大林,认为是他们的错误指导导致中国大革命的失败,他们应当为失败负责。斯大林为了回击托洛茨基,提出了中国革命三阶段论为自己辩解,说明共产国际在中国革命中的指导是正确的,错误的是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他们指责陈独秀不执行共产国际的正确指示,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导致大革命的失败。而陈独秀认为,大革命失败的责任应当由共产国际来负,对共产国际把失败的责任一股脑全推到他身上十分不满,认为共产国际文过饰非,拿他和谭平山当替罪羊。陈独秀还对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对自己的组织处理十分不满——没有经过正当的程序就把自己排除在中央领导层之外。1927年7月12日中央政治局改组后,实际上撤了陈独秀总书记的职,“独秀自此便不视事”。八七会议召开时陈独秀在武汉,但不通知他到会,对他缺席审判,不给他辩解的机会。
最重要的,陈独秀认为中国问题要由中国人自己解决,共产国际及其代表不了解中国的情况,而中国人解决自己的问题就应当在中国进行,没有必要到莫斯科去研究。
陈独秀最终没有赴莫斯科参加六大。但在六大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央委员会的时候,由于汪泽楷和刘伯坚提名陈独秀为中央委员,又意外引起一场轩然大波。
汪泽楷解释说,自己和刘伯坚提出的中央委员名单,不分什么新机会主义、旧机会主义,而是认为只要能工作,是一个人才,有政治经验,有工作的历史,有能力,不论是新机会主义、旧机会主义一律提出。……还在党内的同志,我们不可以因有错误,就说他一钱不值。陈独秀最终未被选进中央委员会。毛泽东后来在七大作关于中央委员会选举方针的报告时,曾谈到这个问题。他说,犯过路线错误的同志应不应该选?凡是犯过路线错误的我们就不选,这样一种意见,主席团认为是一种好的愿望,一种好的理想。这种意见是有理由的,因为过去我们吃了亏。但是,如果我们不选过去犯过路线错误的人,甚至绝对化一个也不选,那就不好,就不恰当。过去我们图简单、爱方便,不愿意和有不同意见的人合作共事,这种情绪在我们党内还是相当严重地存在着的。过去我们曾经做过这样的事,就是六大不选举陈独秀到中央,六届四中全会把李立三开除出政治局。可是我们党并未从此不出乱子,天下太平,还是闹了纠纷,出了岔子,翻了筋斗。(李颖)
第二篇:历史党代会知识点整合
1.中共“一大”
(1)召开: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举行。
(2)内容:
①通过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②党的目标是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实现共产主义。
③确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④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李达和张国焘分管宣传和组织。
(3)意义: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2.中共“二大”
(1)召开: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2)分析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指出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性质是民主主义革命
(3)制定最高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4)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5)意义:第一次在全国人民面前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
3.中共“三大”
⑴召开: 1923年,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⑵主要内容: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思想和组织上的独立性;把国民党改组成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联盟的政党。
4.八七会议:
①召开: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
②内容:
a.纠正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定了开展工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
b.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思想。
5.遵义会议
(1)时间:1935年1月
(2)内容:①纠正王明“左倾”错误+肯定毛的正确主张
②组织上:毛为政治局常委
③军事上:撤销博古、李德军事指挥权
(3)意义: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党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6.中共“七大”
⑴时间、地点:1945年春,延安。
⑵内容:
①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报告。
②党的任务: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国家。
③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选举产生毛泽东思想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7.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⑴召开:1949年春,河北平山县西柏坡。
⑵毛泽东的报告:
①指出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发展生产为中心。
②提出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方针。
③规定革命胜利后的基本政策和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④告诫全党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
8中共“八大”(1956年)
(1)内容:
①主要矛盾:人民对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先进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②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评价:中共八在提出的许多方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和正确性,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9.八大二次会议
主要内容:一是对我国主要矛盾作了新的分析,正式改变了“八大”一次会议关于国内主要矛盾问题的正确提法;
二是根据毛泽东的倡议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及其基本点;
三是提出改进党的作风、加强党的建设,以及改进管理体制和改进国家工作的任务 评价:反映了人们迫切要求发展生产力水平与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需要
片面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10.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
①必要性:粉碎四人帮后两年,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人民生活没有得到改善②思想基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③指导思想: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①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②政治路线: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实行拨乱反正
③经济方针: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3)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意义:
①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
②成为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11.十二大1982年9月
内容:
1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2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对党的民主集中制和各项组织制度、党的纪律作了更充分、更具体的规定。
意义:1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标志着党成功地实现了具有重大历史性意义的伟大转变。
2它总结了我国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命题。3开始把中国带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的政治轨道,并以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而永远载入史册。
十三大1987年10月
内容:
1大会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完整地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确定了经济发展“三步走”的战略目标。
2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的总方针的指引下,在拨乱反正的基础上,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决而有步骤地进行全面改革和对外开放
意义:“十三大”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这个阶段的基本路线。这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所取得的的一个重大的理论成果,也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突出贡献。
2它开辟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发展的新阶段。
3党明确认识到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在此基础上寻找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4为了继续发展这种良好的局面和深化改革
十四大1992年10月(继往开来)
目标: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内容:
1、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4年的实践经验;
2、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提出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4、大会作出了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一是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二是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是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十五大1997年9月
内容: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意义:
1..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总结了我国改革和建设的新经验,2.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3.把依法治国确定为治国的基本方略
4.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定为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5党和十五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
十六大2002年11月。
江泽民同志作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
十六大的灵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十六大的主题: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十六大报告的精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第三篇:中国共产党历届党代会历史回顾
中国共产党历届党代会历史回顾
文章来源: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传媒艺术系
发布时间:2007-10-1709:17:37
阅读次数:2266
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
间:1921年7月23日-8月初
地
点:上海、浙江嘉兴(7月31日,大会团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一艘船上继续举行)
主要内容: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成立后的基本任务和奋斗目标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
人
员:出席一大代表共13人,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一大选举产生了由陈独秀、张国焘、李达三人组成的中央领导机关——中央局,中央局书记由陈独秀担任,张国焘任组织委员,李达任宣传委员。
2、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
间:1922年7月16日-23日
地
点:上海
主要内容: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分析了国际形势的基本特点,阐明了中国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并且指出要通过民主革命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创造条件,这是党对中国革命认识的一个新的重大突破。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对党员条件、党的各级组织和党的纪律作了具体规定。
人
员:出席二大的代表人数12人,代表全国195名党员。二大选举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执行委员会。陈独秀、张国焘、蔡和森、高君宇、邓中夏任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另有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3人(姓名不清)。中央执行委员会领导机构由委员长陈独秀、组织委员张国焘、宣传委员蔡和森组成。
3、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
间:1923年6月12日-20日
地
点:广州
主要内容:三大的中心议题是国共合作问题。三大正式决定和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建立民主革命的统一战线。同时大会又强调指出,在国共合作中,共产党必须保持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努力加强对工人运动的领导。大会制定的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促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为动员和组织全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创造了重要条件。
人
员:出席代表30余人,代表全国420名党员。三大选举了新的中央执行委员会及其中央局。陈独秀、蔡和森、李大钊、谭平山、王荷波、毛泽东、朱少连、项英、罗章龙任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邓培、张连光、徐梅坤、李汉俊、邓中夏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央局由陈独秀、蔡和森、谭平山、毛泽东、罗章龙五人组成,陈独秀任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
注:1923年9月,中央机关由广州迁回上海,谭平山代表中央驻粤工作,由王荷波接替谭平山进入中央局。
4、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
间:1925年1月11日-22日
地
点:上海
内
容:大会着重讨论了无产阶级在民族革命运动中的地位,以及为了参加这一运动,党在组织方面和群众工作方面如何准备的问题。提出了历次代表大会都没正式提出过的中国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内容作了更加完整的规定,指出在“反对国际帝国主义”的同时,既要“反对封建的军阀政治”,还要“反对封建的经济关系”,“反对帝国主义工具之买办阶级”。这是党对中国革命问题认识的重大进步,在实际上丰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
人
员:四大代表20人(其中有表决权者14人),代表全国994名党员。四大选举了新的中央委员会,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了新的中央局。选举陈独秀、李大钊、蔡和森、张国焘、项英、瞿秋白、彭述之、谭平山、李维汉为中央委员会委员,邓培、王荷波、罗章龙、张太雷、朱锦棠为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中央委员会中央局由陈独秀、彭述之、蔡和森、瞿秋白、张国焘组成,陈独秀任中央总书记。
5、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
间:1927年4月27日-5月9日
地
点:汉口
主要内容:五大是在“四.一二”政变发生后召开的。大会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提出了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主张,但对于当时夺取革命领导权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均没有作出切合实际的回答。大会通过的土地问题决议是不彻底的,在会后也并未实施。这次代表大会实际上没有能够解决任何问题。没有能够在紧急关头担负起挽救革命的任务。
人
员:五大代表82人,代表全国57967名党员。五大选举产生第五届中央委员会委员31人,候补委员14人;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7人,候补委员3人。五届一中全会选举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陈独秀、张国焘、李维汉、蔡和森、李立
三、瞿秋白、谭平山为中央政治局委员。苏兆征、张太雷、周恩来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陈独秀、张国焘、蔡和森任中央政治局常委。陈独秀任中央总书记。
注: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大革命失败后的危急关头在汉口举行的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上,选举产生了新的临时中央政治局,苏兆征、向忠发、瞿秋白、罗亦农、顾顺章、王荷波、李维汉、彭湃、任弼时等为政治局委员,邓中夏、周恩来、毛泽东、彭公达、张太雷、张国焘、李立三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8月9日临时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选举瞿秋白、李维汉、苏兆征为政治局常委,确定由瞿秋白主持中央领导工作。
6、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
间:1928年6月18日-7月11日
地
点:莫斯科
主要内容:由于国内处于严重的白色恐怖之下,在共产国际帮助下,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大会总结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在一系列存在严重争论的有关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上,作出了基本正确的回答,大体上统一了全党的思想。六大把工作中心从千方百计地组织暴动转到从事长期的艰苦的群众工作,确定以争取群众作为党的首要任务,把“左”倾作为主要危险来反对,这是党的工作的一次重要转变。六大的路线基本上是正确的。
人
员:六大代表142人(其中有表决权者84人),代表全国4万多名党员。六大选举产生中央委员会委员23人,候补委员13人;中央审查委员会委员3人,候补委员2人。
六届一中全会选举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
中央政治局委员:向忠发、周恩来、苏兆征、项英、瞿秋白、张国焘、蔡和森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李立
三、彭湃、杨殷、罗登贤、关向应、徐锡根、卢福坦
中央政治局常委:向忠发、周恩来、苏兆征、项英、蔡和森
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候补委员:李立
三、徐锡根、杨殷
向忠发任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主席 注:六届三中全会改选了中央政治局,新的政治局正式委员七人:向忠发、项英、周恩来、瞿秋白、李立
三、关向应、张国焘;候补委员七人:罗奕(即罗登贤)、徐锡根、卢福坦、温裕成、罗迈(即李维汉)、顾顺章、毛泽东。
六届四中全会根据共产国际远东局的意见,增补王明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会后不久,又将他补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1931年6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向忠发被捕叛变,此后,由陈绍禹(王明)代理总书记。不久,由于陈绍禹到苏联组织“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在上海组成了“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成员有秦邦宪、张闻天、卢福坦、李声、康生、陈云等,中央政治局常委有秦邦宪、张闻天、卢福坦、主要负责人为秦邦宪(博古)。
六届五中全会改选了中央政治局。毛泽东、朱德补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刘少奇被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全会选举了中央书记处(又称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成员有秦邦宪(博古)、张闻天、周恩来、项英等。
遵义会议决定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中央领导工作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的责任。
1943年3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由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3人组成中央书记处,推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书记处主席。
7、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
间:1945年4月23日-6月11日
地
点:延安
主要内容:七大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夜召开的。大会正确分析了形势,指明抗战的前途和任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大会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紧密联系人民群众,自我批评的作风。大会通过的党章,第一次明确规定以毛泽东思想作为我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七大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被载入史册。
人
员:七大代表共755人(其中候补代表208人),代表全国121万名党员。七大选举中央委员会委员44人,候补委员33人。七届一中全会选举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
中央政治局委员: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陈云、康生、高岗、彭真、董必武、林伯渠、张闻天、彭德怀
中央书记处书记: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
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书记处主席:毛泽东
注:1950年10月27日任弼时逝世后,中央决定由陈云代理任弼时的书记工作。
1955年3月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决定开除高岗的党籍。
1955年4月党的七届五中全会补选林彪、邓小平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8、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
间:1956年9月15日-27日
地
点:北京
主要内容: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分析了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形势,对国内的主要矛盾作出了科学的论断,明确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但由于当时党对于全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准备不足,没有能够在后来的实践中坚持下去。
人
员:八大代表共1133人(其中候补代表107人),代表全国1073万名党员。八大选举中央委员会委员97人,候补委员73人;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17人,候补委员4人。八届一中全会选举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
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邓小平
中央政治局委员: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林彪、林伯渠、董必武、彭真、罗荣桓、陈毅、李富春、彭德怀、刘伯承、贺龙、李先念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乌兰夫、张闻天、陆定
一、陈伯达、康生、薄一波
中央政治局常委: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
中央书记处书记:邓小平、彭真、王稼祥、谭震林、谭政、黄克诚、李雪峰
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刘澜涛、杨尚昆、胡乔木
中央监察委员会书记:董必武
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书记:刘澜涛、肖华、王从吾、钱瑛、刘锡五
注:1958年5月八届五中全会增选林彪为政治局常委、中央副主席;柯庆施、李井泉、谭震林为政治局委员,李富春、李先念为中央书记处书记。1962年9月八届十中全会增选陆定
一、康生、罗瑞卿为中央书记处书记。1966年5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增补陶铸为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叶剑英为中央书记处书记。1966年8月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改组中央领导机构,选举毛泽东、林彪、周恩来、陶铸、陈伯达、邓小平、康生、刘少奇、朱德、李富春、陈云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补选陶铸、陈伯达、康生、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为政治局委员,补选李雪峰、宋任穷、谢富治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撤销彭真、陆定
一、罗瑞卿的中央书记处书记职务。
9、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
间:1969年4月1日-24日
地
点:北京
主要内容:九大会是在“文化大革命”的高潮中,在全国各级党组织还不能正常工作,绝大多数党员还没有恢复组织生活,相当多的八届中央委员仍处在被审查、被监禁的极不正常的情况下召开的。大会自始至终为“左”倾思潮和个人崇拜的狂热气氛所笼罩。大会通过的政治罢工和新党章,肯定了“文化大革命”及其错误理论,使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合法化。在组织上,把林彪作为毛泽东的“接班人”写进了党章,林彪、江青集团的一批骨干和亲信进入了中央委员会,而许多久经考验的老干部,却被排除在外。九大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
人
员:九大代表1512人,代表全国2200万名党员。
九大选出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170人,候补委员109人。
九届一中全会选举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
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
中央委员会副主席:林彪
中央政治局委员:毛泽东、林彪(以下按姓氏笔划为序)、叶群(女)、叶剑英、刘伯承、江青(女)、朱德、许世友、陈伯达、陈锡联、李先念、李作鹏、吴法宪、张春桥、邱会作、周恩来、姚文元、康生、黄永胜、董必武、谢富治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纪登奎、李雪峰、李德生、汪东兴
中央政治局常委:毛泽东、林彪、陈伯达、周恩来、康生
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
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林彪、刘伯承、陈毅、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
10、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
间:1973年8月24日-28日
地
点:北京 主要内容:十大是在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后召开的。大会批判了林彪反革命集团的罪行,揭露了他们的反革命两面派本质,但十大的政治报告和党章没有正确地分析林彪事件发生的原因,总结必要的教训,仍肯定党的九大,使“文化大革命”的全局性的“左”倾错误得以延续下去。在组织上,康生和王洪文当上了中央副主席,张春桥成为政治局常委,江青、姚文元当上了政治局委员,江、张、姚、王得以在政治局内结成“四人帮”,江青反革命势力又得到了加强。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指导方针没有改变,因而大会不可能从根本上总结经验教训。
人
员:出席大会的代表1249人,代表全国2800万名党员。
十大选出了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委员195人,候补委员124人。十届一中全会选举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
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
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周恩来、王洪文、康生、叶剑英、李德生
中央政治局委员:毛泽东、(以下按姓氏笔划为序)王洪文、韦国清、叶剑英、刘伯承、江青(女)、朱德、许世友、华国锋、纪登奎、吴德、汪东兴、陈永贵、陈锡联、李先念、李德生、张春桥、周恩来、姚文元、康生、董必武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吴桂贤(女)、苏振华、倪志福、赛福鼎·艾则孜
中央政治局常委:毛泽东、王洪文、叶剑英、朱德、李德生、张春桥、周恩来、康生、董必武
注:1973年12月22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知指出,遵照毛泽东的提议,中央决定:邓小平为政治局委员,待十一届二中全会追认。1975年1月,十届二中全会补选邓小平为中共中央副主席、政治局常委;批准李德生提出免除他所担任的中央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请求。周恩来于1976年1月8日,朱德于7月6日,毛泽东于9月9日先后逝世;1976年4月7日中央政治局决定华国锋为中央政治局第一副主席,10月7日中央政治局决定华国锋任中央委员会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1976年4月7日中央政治局错误撤消邓小平的党内外一切职务,1977年7月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恢复邓小平党内外一切职务,并决定开除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的党籍,撤消其党内外一切职务。
11、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
间:1977年8月12日-18日
地
点:北京
主要内容:中共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我们党在取得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伟大胜利的情况下召开的。大会宣告”文化大革命”的结束,重申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期党的根本任务。但仍然肯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政策和口号,认为十大的路线是正确的,肯定“文化大革命”和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这次大会没有能从党的指导思想上完成拨乱反正的任务。
人
员:十一大代表1510人,代表全国3500多万名党员。
十一大选举中央委员会委员201人,候补委员132人。十一届一中全会选举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
中央委员会主席:华国锋
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汪东兴
中央政治局委员:华国锋、(以下按姓氏笔划为序)韦国清、乌兰夫、方毅、邓小平、叶剑英、刘伯承、许世友、纪登奎、苏振华、李先念、李德生、吴德、余秋里、汪东兴、张廷发、陈永贵、陈锡联、耿飙、聂荣臻、倪志福、徐向前、彭冲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陈慕华(女)、赵紫阳、赛福鼎·艾则孜
中央政治局常委:华国锋、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汪东兴 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华国锋
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叶剑英、邓小平、刘伯承、徐向前、聂荣臻
注:十一届三中全会增选陈云为中央委员会副主席,邓颖超、胡耀邦、王震为政治局委员。全会选举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陈云(第一书记)、邓颖超(第二书记)、胡耀邦(第三书记)、黄克诚(常务书记)。十一届四中全会选举赵紫阳、彭真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十一届五中全会增选胡耀邦、赵紫阳为政治局常委。十一届五中全会决定重新设立中央书记处,并选举产生了中央书记处书记:万里、王任重、方毅、谷牧、宋任穷、余秋里、杨得志、胡乔木、胡耀邦、姚依林、彭冲。十一届六中全会同意华国锋辞去中央委员会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职务的请求,对中央主要领导成员进行了改选和增选,胡耀邦为中央委员会主席,赵紫阳、华国锋为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由中央委员会主席和副主席组成,即:胡耀邦、叶剑英、邓小平、赵紫阳、李先念、陈云、华国锋,全会选举邓小平为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增选习仲勋为中央书记处书记。
12、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
间:1982年9月1日-11日
地
点:北京
主要内容:十二大是在经历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又经历了十一届六中全会完成了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之后召开的。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十二大的指导思想,也是整个新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理论。大会提出了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提出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同时提出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性,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
人
员:十二大代表1690人(其中候补代表145人),代表全国约3900万名党员。
十二大选举中央委员会委员210人,中央候补委员138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72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132人。十二届一中全会选举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
中央政治局委员:万里、习仲勋、王震、韦国清、乌兰夫、方毅、邓小平、邓颖超(女)、叶剑英、李先念、李德生、杨尚昆、杨得志、余秋里、宋任穷、张廷发、陈云、赵紫阳、胡乔木、胡耀邦、聂荣臻、倪志福、徐向前、彭真、廖承志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姚依林、秦基伟、陈慕华(女)
中央政治局常委:胡耀邦、叶剑英、邓小平、赵紫阳、李先念、陈云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耀邦
中央书记处书记:万里、习仲勋、邓力群、杨勇、余秋里、谷牧、陈丕显、胡启立、姚依林
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乔石、郝建秀(女)
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邓小平
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杨尚昆(常务副主席)
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邓小平
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薄一波、许世友、谭震林、李维汉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陈云(第一书记)、黄克诚(第二书记)、王鹤寿(常务书记)、王从吾、韩光、李昌、马国瑞、韩天石
注:十二届七中全会确认1987年1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关于接受胡耀邦辞去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职务的请求和推选赵紫阳代理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的决定。
13、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
间:1987年10月25日-11月1日
地
点:北京 主要内容:中共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规定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部署,提出了加快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全会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的形成和发展中作出的贡献。邓小平从十三大开始退出中央委员会和政治局常委,但他作为党和国家重大问题决策人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
人
员:十三大代表1997人(其中特邀代表61人),代表全国4600万名党员。
十三大选举中央委员会委员175人,候补委员110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220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69人。十三届一中全会选举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
中央政治局委员万里、田纪云、乔石、江泽民、李鹏、李铁映、李瑞环、李锡铭、杨汝岱、杨尚昆、吴学谦、宋平、赵紫阳、胡启立、胡耀邦、姚依林、秦基伟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丁关根
中央政治局常委:赵紫阳、李鹏、乔石、胡启立、姚依林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赵紫阳
中央书记处书记:胡启立、乔石、芮杏文、阎明复
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温家宝
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邓小平
中央军事委员会第一副主席:赵紫阳
中央军事委员会常务副主席:杨尚昆
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陈云
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薄一波、宋任穷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乔石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陈作霖、李正亭、肖洪达
注:十三届四中全会对中央领导机构的部分成员作了必要的调整:选举江泽民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增选江泽民、宋平、李瑞环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增补李瑞环、丁关根为中央书记处书记。免去赵紫阳、胡启立、芮杏文、阎明复四人在十三届中央领导机构中担任的职务。
14、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
间:1992年10月12-18日
地
点:北京
主要内容:十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了新的概括,分别从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战略构想等九个方面,作了系统的论述。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会向全党提出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
人
员:十四大代表2035人(其中特邀代表46人),代表全国5100万名党员。
十四大选举中央委员会委员189人,候补委员130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108人。十四届一中全会选举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江泽民
中央书记处书记:胡锦涛、丁关根、尉健行、温家宝、任建新
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江泽民
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刘华清、张震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尉健行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候宗宾、陈作霖、曹庆泽、王德瑛、徐青
15、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
间:1997年9月12日-18日
地
点:北京
主要内容:十五大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这次大会的灵魂,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它以这一点为标志载入史册。大会通过的党章修正案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次大会阐明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新阶段,是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的指南。大会进一步论述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强调把我们的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就是要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经济体制改革要有新的突破,政治体制改革要继续深入,精神文明建设要切实加强,各方面相互配合,实现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这次大会是二十世纪最后一次党代表大会。
人
员:十五大代表2108人(其中特邀代表60人),代表全国5800万名党员。
十五大选举中央委员会委员193人,候补中央委员51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115人。十五届一中全会选举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江泽民
中央书记处书记:胡锦涛、尉健行、丁关根、张万年、罗干、温家宝、曾庆红
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江泽民
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张万年、迟浩田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尉健行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韩杼滨、曹庆泽、何勇、周子玉、夏赞忠、刘丽英(女)
16、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
间:2002年11月8日-14日
地
点:北京
主要内容:十六大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人
员:十六大代表2120名,代表全国6600万名党员。
十六大选举中央委员会委员198人,候补中央委员158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121人。十六届一中全会选举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
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黄菊吴官正李长春罗干
中央书记处书记:曾庆红刘云山***贺国强王刚徐才厚何勇
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江泽民
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胡锦涛郭伯雄曹刚川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吴官正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何勇夏赞忠李至伦张树田刘锡荣张惠新刘峰岩
第四篇:在历史细节中感悟历史
在历史细节中感悟历史
历史蕴涵着丰富的内容和人类的智慧,历史是生动的,历史是由无数个精彩或繁复的细节构成的,抽去这些细节,就只剩一个苍白的框架和无数乏味的概念、生硬的说教,失去了它鲜活的生命力和震撼心灵的魅力。
将现实社会生活的一些细节引入课堂,不仅可以让历史的课堂也充满现实的魅力,不再仅仅是讲过去一些东西,而且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了解社会生活,体验社会生活,让学生理解历史中的情和理,还可以用历史这面镜子认识社会,由此多一份对社会的人文关怀,增强其社会责任感,进而树立符合社会发展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国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对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具体生动再现,在认识和评价中渗透着真挚深厚的情感,从而去影响和感染学生,激励人们去追求至真、至善、至美。
如在讲述《文艺复兴》时,教师可帮助学生分析美术作品的形象、情节,特别是一些引人入胜的“细节”内容,如《蒙娜丽莎》的神秘的微笑,让学生仔细观察进行探讨“笑”的含义。有的学生说是充满母性的笑;有的说是洋溢爱情的笑;有的说是表示感谢的笑;也有的说是固定模式的笑等;欣赏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会让人感受到一种愉悦、亲切之感。》、《最后的晚餐》耶稣与门徒犹大心理变化反映了人性善恶。把耶稣的镇定自若和叛徒贪婪、懦弱、恐惧形成鲜明的对比。总之,学生从“细节”中感受到文艺复兴注重“人”这一情感。
再如讲抗日战争时举了两个典型的细节,一是在南京大屠杀时,展示了一段感人至深《我与75岁的父亲有关南京大屠杀见证的通话》。一位在这场惨绝人寰的浩劫中幸存的老人用他南京地方口音的讲述过去那段残酷而又真实的历史:“一晃都快过去69年了,当时我才7岁,你四叔4岁。鬼子打南京时,南京人到处都逃难。有亲的投亲,有友的投友,我们提前跑到江北农村你姑奶奶家去躲了。当时你四叔太小,便和保姆留在家里看房子。但是怎么也没想到,日本人进了南京城之后,烧杀抢劫,林老人、小孩也不放过。他们砸开我们家大门,见人就杀。把王老太杀死后,对你四叔开了一枪,那一枪正好打在你四叔右腿上,当时你四叔昏死过去,不然恐怕就没有命了。日本鬼子抢光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连藏在屋梁上的家谱也抢走了。后来是邻居张大伯冒死带你四叔出来,找了位土大夫把子弹取出来,才保住了性命,可你四叔那条右腿永远残废了。那时侯,我们在农村,白天藏在庄稼地里不敢出来,天黑才敢回家。经常看到被日本鬼子砍掉头的,开枪打死的,用刺刀刺死的,有的妇女肚子都被日本人剖开了,看到老老少少的尸首,真是残不忍睹。”这段口述历史,真实而又具体,深深地打动了学生,课堂上一时一片寂静,而学生的思维却积极地流动起来。二是讲到百团大战时插入了一件事:聂荣臻救日本孤儿。就这两个细节在班上展开讨论:聂荣臻该不该救日本孤儿?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老师指出:“两军激战,八路军勇救敌人的遗孤,权衡利弊,聂荣臻送还日本孤儿,是对生命的虔诚和爱护。八路军也好,聂荣臻也好,都是有血有肉、顶天立地的英雄,正是他们的存在,才使凶残无比的日寇感到自惭形秽,感到中华民族是永远不可战胜的!”在抗日战争这段所有人都熟悉的话题里,我们可以用一个新的角度去反思历史和感悟历史,除了传承世袭的恩怨仇恨之外,还应该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使命,那就是人性的光辉和人性的伟大。在历史教学中用“细节”说话不是老师的专利,学生也可以质疑历史知识细节。特别是那些稚气未脱的初中生。正如叶澜教授所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把学生看作‘对象’、‘主体’还要看作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学生是喜欢张扬个性的,当老师在某一历史事件的过程或某一历史人物的活动的讲述中不那么具体详尽,出现细节上的“灰色地带”时,他们往往会关注到这一地带,想知道更具体的情况。而他们的质疑,往往会带动了课堂的生动、成功。教学中学生提出这类知识细节的问题,老师应该给予加以鼓励和赞扬。学生是开放性的、创造性的存在,他们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趣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复杂性和个性化。
在历史教学中有很多的细节,老师不可能都运用上。只有恰到好处的使用精彩细节,才能起到画龙点睛之效,随意拼凑细节则失去了教学的真正意义。所以历史课堂的细节使用要科学、筛选,用在关键处。抓住细节,就抓住了课堂生命的全部。让新课改的理念内化在一个个教学细节中,让历史的魅力有一个个细节迸发,让学生的心灵感受真意与生动、关爱与智慧,健康成长。
第五篇:历史的细节小学读后感
【篇一:历史的细节读后感】
霜降这天除了意外的晴朗,一起到来的还有杜君立先生的新作《历史的细节Ⅱ》;而这一刻距离我收到杜先生上一部作品《历史的细节》,已经过了半年时间。将两部书放置在一起阅读,就感觉像是一对儿失散已久的兄弟。
两部作品使用了同样的叙事架构,用器物穿缀起中西的历史,而两者又汇聚成人类文明史的组成部分。我所希望的是,通过作者对于历史的重新爬梳,而获得一种常识的认知,哪怕仅仅是做着接近常识的努力,在这个功利泛滥的时代,《历史的细节》这样的作品,就成为历史写作中的吉光片羽。
一个思考历史的人,是无法回避作为观察者所选择的立场和角度的,甚至于这是比思考和文字更有理由鲜明呈现出的叙事特色。如果我们认同作者的立场,甚至于我们与作者抱有相同的观点,那么,这两部作品,尤其是第二部,所带给我们的思考不仅仅是对一部静态历史的叙述;历史不仅与我们有关,而且也深深塑造了今天的我们,以及汉语文明。当然,还不仅仅是这些,那些曾经形塑了汉语历史的力量,在今天依旧作用于我们和生活,并且可以想象这种力量的惯性对于未来的影响和掌握。
我们不应当满足于只做历史的看客。在阅读的同时和之后,《历史的细节Ⅱ》会带来很多思考,而这些思考注定不会轻松,无论是距离今天或远或近的时空,都与当下联接成一个个循环的回路,直到今天,我们都在这些时间的回路中打转不止。那些历史的细节经过作者精彩的演绎,而问题的答案就漂浮在文字之下,在纸面上呼之欲出。
那些打破时间回路的希望,与其说来自于历史的经验和认知,倒不如说是对我们所继承的文明遗产的清理,以及历史所遗传给我们的,流淌在我们血液中的天性和禀赋的自省与克服。我很高兴的看到,杜君立用他的《历史的细节》完成了一件有意义的工作。当然,一部作品最终是由读者通过阅读和思考来完成的。
如果我以上文字让没有读过《历史的细节》的读者略感沉重,那么,我必须在此澄清,这只是我个人的阅读倾向。这部作品无疑兼具史实和趣味性,以及一部好的历史作品所要具备的所有因素。
对于一个人来说,百年时光足以让一切叙事盖棺定论;而对于历史来说,一切都只是时间的注脚。向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流投下一颗石子,荡起的涟漪也随着河水漂流远去。想象这条时间的河流此时此刻,正在流经我们每个人的命运,让这人间春秋在时间的亘古中不及弹指;那些尘封在历史中的叙事,仿佛崩断的琴弦上滑落的音符,演奏着纷乱的旋律,而愿我们可以沿着这两部作品的方向上溯时光,在她不舍昼夜的流逝中,寻觅一份不能一瞬的感动。
【篇二:《历史的细节》读后感】
清明那天,当我带着一肩路灯洒下的雨水回到家时,杜君立先生的新作《历史的细节》就摆在了我的书桌上。
虽然之前已经读过不少杜先生的文章,但是,这一本《历史的细节》让我重新认知于文字中建立起的作者形象。与作者单篇的文章相比,这本书像一篇更长的文章——有一本书那么长;而不同之处在于,作者用这本书重新检阅了历史——世界的历史,当然,这其中也包含了我们的历史。
前几年,正是历史热甚嚣尘上的时候,听众和历史说书人一起过了把瘾。但是,对于历史,我们又知道了什么?所有的“说书人”都回避了这一本质的问题:一个历史的研究者首先应该出示自己的角度和立场,这才是进入历史的通行证。而这又往往被文化掮客混淆为严肃与娱乐的分水,成为说书人逃避历史的遁词。真正对历史提出原创性观点、用这个观点解释历史、并且获得读者认可的作者,屈指可数。如今,在这张名单上,可以加上杜先生的这本《历史的细节》。
杜先生从马镫、轮子和机器三种器物作为进入历史的罗盘,带着读者从蒙昧时代跨越野蛮时代,最后进入现代。这种通过器物而非阶级、制度、经济、军事等等经纬耙梳历史的方法,虽非杜先生首创,但是,选取这三种器物,对人类文明史的重新编织,是此书最大的亮点。通过这三把钥匙,读者可以获得一个全新的视角和立场去看待人类文明的发展。
比如,中国是如何在历史上从世界中心变为积贫积弱、被动挨打的落后国家的?《历史的细节》提供了一种新的解读:我们在轮子上输给了西方,也正因为轮子上的失利,使我们在机器的竞赛中遥遥落后。因为轮子的缺失,让我们在思维、观念、意识等精神层面与西方的文明进程分道扬镳,而这种中国观念又决定了我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必然不同于西方。
又如,此书对西方如何进入机器时代的描述精确到毛细程度,使我不仅看到机器是如何在西方被重新发明出来,也看到这种机器的发明,是如何影响生产,并催生了相关的学科;同时,机器的发明也带动了产业链的发达,使得机器成为一个时代的主旋律。
虽然这本书名为“细节”,也的确向读者展示了漫长历史中的无数细节,但是,这本书通过对细节的素描,构筑了一种原创的“宏大叙事”,一种解读历史的“元话语”。无疑,作者已经用这种“元话语”成功耙梳了历史,使已经发生过的历史,在读者眼中呈现出另一张面孔。
在我的阅读经验中,《历史的细节》是第一本同时代人,对人类文明史做出的原创性解读,这其中的历史意义,也许会在未来逐渐彰显。而作者的智慧和眼光,以及注入文字间的精力与心血,则成为了这本书。愿这只在料峭春天振翅的蝴蝶,可以掀起终结寒冬笼罩的炽热风暴。
我相信。
【篇三:《历史的细节》读后有感作文】
首先,感谢杜老师赠送这本书,这是对我等后辈学子的极大勉励。我细细读之,竟有些着迷。但是很惭愧,因诸多杂事,读得极为缓慢,有时一天只读2-3页,每读到精彩处我都会忍不住拍手叫好,并摘抄到记录本上。
我一直以为历史是宏大的、深邃的,同时又是略微枯燥的。读过杜君立老师的《历史的细节》,我觉得自己已深入到历史的长河当中。杜老师以马镫、轮子和机器为切入点,别具一格,见微知著,有三个切入点连成一条条线(历史脉络)结成面(历史的演变),别具一格的讲述了历史的方方面面。
长久以来,我们看历史、学历史都是通过空洞的历史规律来分析探究历史,但是就历史是如何演进、如何发展等诸多问题,我确实不知。《历史的细节》从具体器物的角度来解说历史的进程,选取了马镫、轮子和机器三个具体可感,微小平凡的事物解说“细节”是如何深深影响人类社会的变迁与发展,如何左右着一些历史事件的结局。这彻底改变了我小时候所学的历史伟人解放人民,改变人们悲惨命运的幼稚历史信条。
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的细节》对我来说有着思想启蒙的作用。历史不再是空洞的历史规律不再是历史伟人的个人功绩,而是由无数个细节汇聚而成,完成一个个历史的拼图。所以说历史就是一个个“细节”组成的历史。杜老师有一段话说得透彻、精彩:所谓历史的细节,就是打破宏大叙事的传统叙事模式,别具只眼,洞隐烛微,见微知著,以不经意的细节别开生面来梳理历史的细节包括马镫、轮子和机器对于历史的重要影响,又有以重大历史的视角,认为无数的细节连在一起,决定着历史。
在这个历史长期被权力歪曲的国度,《历史的细节》是一缕阳光,对我们广大的学子来说,更像天空中的北极星,给我们以方向。我觉得历史的真相离我越来越近,而以前那个虚伪的历史伟人的历史终将会被无情的抛弃。
书的封面有一只美丽的蝴蝶,很是引人注目。但又不知其寓意,只当是装饰。随着阅读的深入,我突然想到,蝴蝶代表着蝴蝶效应,即一些微小的事物对于一个事件甚至是一段历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它也隐含着人们常常忽视细节,只关注结果,由结果去反推原因。殊不知任何事物都有一个过程,所谓的结果正是有无数个细节连缀而成。者无疑是对历史伟人决定论的当头棒喝,当真是痛快淋漓。
《历史的细节》信息量级大,旁征博引,贯通古今。但这也造成了一些读者(比如我)在阅读时的困难。一些地方读过之后不知所以然,很是自卑,只有回过头去,一点点的琢磨,一点点的用心去体会。有时真正理解文意后竟有一种成就感,一种会心的喜悦。
我一直信奉“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的人生信条,这与杜老师所说的:“每个人都有一个与众不同的逻辑”相契合。在多如繁星的逻辑构成的长河中徜徉,去感知,去发现,是一种既痛苦又快乐的过程。感谢杜老师,给我们送来了一本好书,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书。最后,我想借杜老师的一句话说出自己的想法:“一本书改变不了世界,但一本书可能改变一个人,从而改变历史。”
【篇四:《历史的细节》读后感】
好吧,我也来写点读后感。上周拿到了杜君立先生的新书《历史的细节》,看完了,想写点东西,整理一下自己的体会。
1、我们这代人,初次接触历史一般都在学校。没记错的话,历史、地理、生物通常一道登场。哦,对了,还有政治。历史老师一般都照本宣科,搞得大家昏昏欲睡。笼统地记得,历史都是黑暗的,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总是农民兄弟。顺理成章地,历史课的重点一般落在陈胜、吴广、黄巢、李自成?一直到,洪秀全的农民起义上。当然,他们都失败了,这让人很扫兴。老师总结了他们失败的原因,一律是“局限性”所致,这种高度概括让我觉得没头没脑的,但答出这条,考试也能应付几分,考完了,交了差,也就万事大吉了。当时,朦朦胧胧地觉得,如果他们遇见马克思列宁,革命早就成功,而共产主义几乎就是现实了,想到这些,不免有些伤感遗憾。政治老师早已为我们规定了方向,笃定是共产主义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领导、老师和同学显然很有把握,说到这些就抑制不住地激动,相应的,失败和枯燥的历史,就这么见鬼去了。后来,年纪大了?了解到洪秀全成天躲在宫里,和几千个宫女胡搞,根本不干正事,很吃惊。“局限性”原来是“局限于性”的意思,老师就是含蓄,害得我们懵懂了那么久。早说的话,历史该是多么有意思的事,您说,那么多人,他怎么忙得过来呢?
2、是的,他怎么忙得过来呢?2012年3月14日,日理万机的温总理对记者说:重庆的领导要反思。重庆和***就真的开始烦死了,举国皆惊诧。第二天是“315”,我想,这一定是历史的巧合。许多人早就觉得“唱红歌”别扭,文革的时候已经唱大发了,很反胃,怎么没过几年又开始了呢?历史真的会反复么?想到这些,觉得有必要找些资料,反思一下了。在博客中国里看到李吉诃德的文章,好喜欢,猛读。他是李悔之先生的朋友,老李写的“梁山新传”刚刚露脸就被删了,就一直等,后来,老李介绍了几个博客,杜君立的博客也在其中,从此,他们的文章就成了我了解时事的参考。他们的文笔、立意、见解都独到,诃德诙谐,悔之老道,君立则精致充沛,这是我对他们的印象。有了他们的文章,再看世事变幻,就不那么虚头八脑的了。再后来,我在新浪注册了@菜根谭印象,和@杜君立有了些直接的关系。这时,新浪官方报道:薄与多名妇女有不正当关系,呵呵,看来他也有“局限性”的问题,历史真的会反复,这已不奇怪了,老师的话一向是对的。
3、老师的话一向是对的,或者说见解对的,应是老师。(呵呵,我对这个逻辑有点得意,做粉丝看来大有潜力。)但杜君立老师的话大都散落在网络里,有时还被禁言屏蔽删号,如果能有一本书集结成册,以备不时之需,就再好不过了。想着想着,就赶紧买了本《历史的细节》,真是得偿所愿心想事成。不过,这本书不是他博客的汇编,而是另辟蹊径别开生面,几乎是历史的百科和索引。阅读的时候,我时常感慨,他的书房一定在飞机上,否则,开阔的视野,久远的叙事,从容的行文以及偶尔还有些忧郁和悲天悯人的急切从何而来?或许进一步地,读着本书也应在飞机上,有想法了,就看看窗外。另外,历史又好像他手上的藤蔓,“这里是叶、这里是花、这里是分叉、这里是瓜果?”,许多时候,他会告诉你,这是“苦瓜”而且长歪了!藤蔓在延续和生长,一直爬到树梢或钻进草丛,还会结出怎样的果呢?这时,不妨到屋后的菜园子里去走走?
4、不妨到菜园里走走,见满眼的油菜花,乃大悦,春天真的来了!这些花景,在历史上或许年年如此的吧。是应多读些历史和历史书,让心里也开出茂盛的花,给心灵一个苏醒的春天的明证。《历史的细节》开列了历史科目的清单,有些书,看来是必读的了。这对我这种有历史“局限性”的读者而言,真不知是一个好消息呢?还是一个好消息呢?不过,那么多的书,从哪里开始呢?我在菜院子里踱着步,思考?我似乎应买一个地球仪,先转转看,“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好吧,先找本《全球通史》看看,慢慢来,不要着急。
5、不要着急。其实我挺着急的,——“正如波兹曼的悲观预言,在一个‘娱乐至死’时代,与其说我们面临奥威尔困境,不如说进入赫胥黎陷阱。奥威尔担心信息被剥夺,赫胥黎则担心有效信息被淹没。”——读到这样的文字,觉得自己简直就是个白痴。《历史的细节》中,类似的文句比比皆是,也就是说,没有大量的阅读和思考,面对这样排山倒海的信息,你只能缴械投降。而这又是智者的诘问和思考,如果希望自己不被历史甩掉,就有必要及时地跟进。还好,杜君立先生们在引路,承担了历史信息的“整合”重任,这为我们这些历史“局限性”的人纾了困。这本书用了知识分子“瞿秋白”的诗歌开头,而结尾用诗人海子的诗结束。《瓦尔登湖》的田园牧歌怡然幽静,好像那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蹄子轮子和机器不停地喧嚣,“人性亘古不变,他把未来固定在了过去”。国人的生活真像是电影“美国丽人”的翻版,阿甘一般地奔跑,但菜价又涨了?数不清的焦虑,这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而历史凝在了此刻。
6、引用一下《历史的细节》的题记:历史是“时光老人”在过去年代的无数领域中间修筑起来的“经验之塔”,要爬上这座古老建筑的顶端以便一窥全貌殊非易事。那里没有电梯,但是年轻人的脚力甚健,可以最终达到目的。在这里,我把打开历史之门的钥匙交给你们。等你们回来的时候也就明白,我何以如此热心——房龙。我想,这也是杜先生的意思。而我粗读了这本书之后,想起啦普希金的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心永远向往着未来,即便难免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会将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念。
以上算是对《历史的细节》的观感,写得胡乱,今后还会再写些具体的,向先生讨教。谢谢杜君立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