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泳:中国的大学校长何为

时间:2019-05-15 06:47: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谢泳:中国的大学校长何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谢泳:中国的大学校长何为》。

第一篇:谢泳:中国的大学校长何为

中国的大学校长何为?

大学校长的来源

温家宝总理近年来多次强调,要由懂教育的人办教育,要教育家办学。总理所谓的教育家办学,我个人理解主要是指大学教育,或者说主要是指大学校长要由教育家担任。中国建立严格意义上大学制度的时间并不很长,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型时,一般按习惯进行,也就是说早期负责建立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成员,肯定是由受过传统教育的人来承担。比如蔡元培、蒋梦麟、严修、唐文治等人,都是有功名的人。中国传统教育向现代大学制度转型时的一个有利前提是教育转型时,这些受过传统教育的人居于设计教育制度的主导地位,像蔡元培、蒋梦麟都是负责过教育部工作的重要官员,他们部有考察西方教育的经历。所以中国现代大学制度有起步即成功的特点,关键是大方向不错,比如北大、清华,南开、中央大学和燕京、协和。同济等教会大学,都办得很成功。这个成功的主要原因恰好如温家宝总理的判断,是由懂教育的人来办的,温家宝总理的判断中还包括一个含义,就是现在办大学教育的人不是教育家,也不懂教育,所以他才要讲那样的话。中国大学校长的选拔机制,从1949年后就改变了原来的习惯,一是它的行政级别,二是它的政治要求,最后才是它的学术要求。建国初期,相当多的重要校长,其实际地位远高于当地的一般行政首长,比如中国人民大学的吴玉章。在很多地方,大学校长的实际行政级别也高于一般的地方大员,当然这有历史原因在其中。建国后中国大学校长的来源,一般还是重社会声望,虽然时代变革后,校长的社会声望明显有了意识形态色彩,但看重校长社会声望本身的传统并没有立即改变。现在大学校长来源的制度设计中,社会声望这一条基本消失了。虽然在事实上,每个著名大学的校长一般都是院士,但社会声望和专业声望之间还有区别,并不是所有具专业声望的学者同时也具社会声望,而社会声望建立主要依靠的是对公共事务的关心和发言,在这一点上,中国大学校长制度设计中,其实已没有这个要求了。现在大学校长选择的来源一是教育部官员外放,二是地方教育厅官员外放,名校校长以教育部外放官员为主,地方以教育厅官员外放为主,这样的制度选择,很难不让大学行政化、衙门化,在中国现代大学制度中,早期的制度设计者,对此早有清醒认识。1929年制定的《大学组织法》明确规定,大学校长总理校务,不得兼任他职,也就是说,除了大学校长这一个单纯的职务外,校长是不能再有其他政府职务的。1937年7月,胡适在庐山谈话会上强调,现任官吏不得做公私立大学校长、董事长,更不得滥用政治势力以国家公款津贴所长的学校,其实都是从最基本的常识上判断出教育机关和一般的行政官员要有明显区别。1929年的《大学组织法》是蒋梦麟任职教育部时制定的,他设计不让官员做大学校长的规定,有他理想的考虑,就是教育机关如果让官员出任,很容易衙门化。蒋梦麟抗战后期回到行政院任职,没有马上辞去西南联大常委,这个职务在当时相当于北京大学的校长,他的朋友们马上就劝他,必须辞去常委这个职务,否则有违他手定的《大学组织法》。

现在中央已明确教育机构要去行政化,但我们制定政策的人总是喜欢模糊化,其实大学去行政化,就是“大学校长总理校务,不得兼任他职”。中国大学校长的选拔机制其实并不复杂,基本还是要回到中国老大学的传统,走教授委员会选举的路。

校长应由教授委员会选举产生

“教授委员会”是中国现代大学建立初期即选择的制度形式。它的组织形式一般是董事会、教授会和评议会三部分。像早期清华大学,董事会的主要职能,主要是推举校长候选人和管理学校的财务等大事。成员是由教育部和外交部聘任的,任期三年,任满后每年改聘三分之一,董事不能兼任本大学校长和教职员。教授会由学校全体教师组成,主要负责课程、学生训育、考试等与教学,学术相关的事务。评议会由校长、教务长、秘书长和教授会选举出的代表组成,主要是负责制定学校预算、科系的建立和废止以及学校各种规程等事务。当时教授会的权力很大。因为教授会不但负责教学事务,而且他们的代表直接参与学校的决策。清华的这套制度肯定受美国大学制度的影响,但当时社会普遍认同教授冶校这个现代大学的通则。行政在大学中并不主导一切,因为学校最重要的其实是教授和学生,如果全体教授请辞,那大学马上就办不下去。

现在中国大学是行政主导一切,国家垄断高等教育,这个基本格局不变,其他大学的内部变革,其实没有太大意义。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大学最根本的问题,还在于教育独立,当然这取决于中国政治体制的变革。大学校长应当来源于教授委员会,是建立在当时中国高等教育中国立私立大学同具平等地位基础上的,有这个基本制度,才出现中国思想文化的繁荣时代。

大学校长和政府的关系

评价中国当代的大学校长,人们总是要选择西方大学和民国时期中国大学校长来作对比。这个对比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但从基本制度的差异上观察,这样的比较可能有一些逻辑上的缺环。因为大学所依赖的基本政治制度存在差异,所以简单批评中国当代大学校长的无所作为,在情感上有时候确实感觉很为难。但我们现在在讨论的是变革时期的选择,也就是说在大学校长来源的基本制度一时不能完全改变的情况下,已经居于大学校长位置的人应当如何努力变革现实,而不是以一己的私利来为高等教育的行政化辩护,比如高校去行政化会降低高校的地位等言论。现在的问题是既然教育的去行政化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基本目标之一,那么居于大学校长位置的人,就要努力为去行政化而努力,在这个过程中体现自己的教育理想,这就涉及大学校长和政府的关系。

大学校长,以即存的现实而论,要求他们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并不过分,而那些以现实考虑来维护大学校长行政地位的议论,我以为是侮辱了大学校长。把改革的逻辑建立在狭隘现实环境下,认为居于高等教育高端的校长,还在为自己的现实利益考虑,我以为是贬低了大学校长的理想。我认为他们本来就是居于改革的理想主义者,他们应当为民族的前途考虑,而不是为自己的私利设想,所以要求现任大学校长具备改革的自觉冲动并不过分,因为大学是精神家园,是追求自由和民主的堡垒。中国大学的现实困境他们自己最清楚,没有人比他们更了解中国大学的真实内情和可能的出路,将来的变革者最可能出现在这些人中间。

对于大学校长来说,要自觉意识到自己对时代和国家的责任,在政府已确立改革的时代机遇中,努力做先行者,保持改革的动力就是和政府保持了最好的关系,维持现状,就是对政府的最大不负责任。在当前条件下,我们提倡大学校长的独立性,就是要让大学校长身上形成一种类似于当年蔡元培、蒋梦麟那样的气质,为了长远的教育目标,不完全依附于政府的固有行政要求,大胆追求永恒的教育理想。改革和政府的理想并不冲突,冲突的只是某些陈规,要勇于放弃,比如对于所谓的本科教学评估、荒唐的量化标准等评估体系,要有勇气放弃,要像中国科技大学的朱清时校长那样,在现实面前不是我做了什么,而是我没有做什么,这就是独立精神;要像华中科技大学的校长李培根那样,向学生发表讲话而不用一句陈词套语。要勇于清洁大学的空气,要让大学和官场保持距离,教员不是校长的下级,校长更不是学生的领导,校长是教员和学生的朋友,校长对政府的最大责任就是把自己管理的大学变成具有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的家园。

近十几年来,中国社会普遍怀念民国时代大学校长的品质和胸怀,它提示了中国现代大学校长的基本风范,其中校长以保护教授和学生为基本信念,特别是在对学术自由和思想自由的追求上,大学校长永远以爱护教授和学生的自由思想和学术独立为理想目标。清华校长梅贻琦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常常为自己在教授和学生与政府的冲突间表示忧虑,但他最后的选择总是以保护教授和学生为上。我们今天翻阅清华的校史资料,常常可以看到梅校长为了不让国民党的军警到清华园抓捕学生,而力争道义并和政府周旋,他和政府的冲突中不但保持了自己的良知,更显示了自己作为一个大学校长为维护政府的信用所尽的职责,敢于批评政府,敢于对抗陈规陋习才是对政府最大的忠诚。在政府最困难的时候,恰恰是这些平时批评政府最严厉、最敢对抗政府的人(如梅贻琦、胡适、傅斯年)等表示了对政府的信任,这是中国大学校长人格的力量,今天我们同样需要这样的人格力量。大学校长要表现出容人的雅量,要敢于让教员和学生批评自己,批评自己主持的校政,要鼓励批评自己的人,而不是利用自己的权力对于批评自己的人进行打压,用权力把批评自己的教员赶出校园,要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而不是培养学生成为“听话的奴才”,“听话的奴才”最终是出不了“活”的。大学校长一定要树立这样的信念:培养了有独立精神的学生,就是为国家培养了创造型的人才,因为胡适早就讲过“一个自由民主的国家不是靠一群奴才建立起来的”。中国大学校长的责任重大,在变革时代,大学校长何为?关系到我们民族的未来。

第二篇:何为“中国梦”

何谓“中国梦”

供用电1331(班级)李柳燕(姓名)

2012年11月29日,党的十八大新当选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走进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参观过程中,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首次阐述了“中国梦”。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在刚刚闭幕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总书记在讲话中进一步全面阐述了“中国梦”: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

认真研读习近平同志的讲话精神,我们发现,这两次讲话虽然篇幅不长,但是对中国梦的内涵、性质、实现标志、实现路径等阐述的十分透彻。

中国梦的涵义: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习近平同志用这样的内涵来概括中国梦,实际上是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理想目标的进一步提升,进一步丰富了中国梦的内涵。因为,在这一内涵的概括中,将“人民幸福”作为核心概念纳入了中国梦的要素,首先是将中国梦提升到了一个时代的高度。目前,把国民幸福指数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而不再仅仅以增长速度、人均GDP作为衡量标准,这是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趋势。同时,以“人民幸福”作为宗旨,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将外在的物质环境的建设与社会个体以及大众的内在心理体验和感受相统一,并以此为依据,这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要求,体现了人民主体地位的贯彻。

中国梦的内在逻辑: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一中国梦内涵的概括中,三者具有统一严谨的内在逻辑。

第一,国家富强。国家是一个享有法定权利的治理单元,是一个民族独立的标志。民族是通过国家机器来实现内部和外部治理的。国家富强是和国家贫弱相对的。同时“富强”是一个比较级,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而言的。“富”是指国家的财富状况,人民的生活水平;“强”从历史上看,是指国防力量,“强”是以“富”为基础,正所谓“富国强兵”,这是硬实力。从现在的观点来看,还应包括软实力,即文化的力量。

第二,民族振兴。与国家不同,民族是一个族群的概念。民族振兴是与国家从不同层面讲的。民族振兴是与国家强盛相联系的。从历史上看,对于一个民族国家而言,国家贫弱了,民族也就衰落了。从1840年开始进入近代以来,中国积贫积弱,民族也就衰落了。当然这里的民族是指56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另外民族的振兴还有一个特指的涵义,就是民族文化的振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民族振兴的根基,也是民族振兴的终极标志。因为没有强大民族文化的国家,不可能有底蕴深厚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不可能持久地赢得别国的尊重。没有强大文化的国家绝不是真正的强国。

第三,人民幸福。人民幸福是从人民层面讲的。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因为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所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人民幸福的保障,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落脚点和终极目的。中国梦的性质: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

习近平同志的这段话,不仅高度概括了中国梦的性质,同时也深刻说明了“民族梦”与“每个中国人的梦”的关系,确证了“个人梦想”在国家梦、民族梦中的合理性与地位。在国家梦、民族梦实现的过程中,为每个人个人梦想的实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每个人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每个人都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这样的概念内涵就囊括了每一个中国人的诉求,充满了浓浓的亲切感,使老百姓看到了中国梦中有你、有他,也有我,从而获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中国梦的实现标志:总书记指出,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习近平同志的这一论断,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阶段与布局的进一步强调。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在进一步阐述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理论时,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任务郑重提出。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贫穷、摆脱落后的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多数的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国,逐步变为非农产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化的工业国的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变为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发展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的阶段;是全民奋起,艰苦创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梦的依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中国梦的目标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现。

第三篇:中国知名大学校长简介

北京大学,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教授治校,可以说,全中国的高等教育不能没有蔡元培,正如中国不能没有西藏。因为蔡元培的存在,才出现了民国时代中国的学术井喷,出现了那些让我们至今久久回味的名师大家。

陈时,私立武昌中华大学——以一人之力缔造私立大学,而使之卓然学术,开前无古人之先例,这便是陈时。陈时毁家兴学的时候,全中国只有国立的北大和省立的山西大学、北洋大学。陈时一手打造的,却是一个综合性的私立大学。“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需要多大的勇气呀!

复旦大学,陈望道——他是中国新闻学教育的集大成者,复旦新闻系“好学力行”的系训便出自他口,他的伟大,绝不是一句“翻译《共产党宣言》的人”可以概括得。

中山大学、暨南大学,陈序经——他自称“只是一个教书的”,然而如果没有他,就没有陈寅恪晚年那光耀万世的成就,也没有广东的学术文化。这份无量的功德,让它成为岭南,耀眼的明珠。

金陵大学、南京大学,陈裕光——“金陵大学师生以覆我之青天为誓,以照我之白日为誓,以祖国山河为誓,以祖宗丘坟为誓,誓以热血,誓以至诚,终我一生,永不使用日货。如有悔心,或生二志,人天共戮!此誓。” 济南惨案后,这个校长带领学生发下这个誓言,至死不渝。

辅仁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陈垣——北平沦陷,所有大学把日语列为必修,校门悬挂日本国旗,惟有辅仁大学能够独树一帜,人称“学术抗日”。他对学生启功说:“一个民族的消亡,从民族文化开始…...在这个关键时刻,保住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把这个继承下去!”

四川大学,程天放——“程天放,这个人的资料可能找不到多少吧”,四川大学一位老师告诉笔者。他的评价在海峡两岸截然相反,确实他是国民党党化教育的推广者,但另一面,他也为川大招来了不少大师。历史的迷雾仍在眼前,也许未来一天我们才会发现,真的往事并不如烟。

台湾大学,傅斯年——1919年5月4日,他是游行总指挥,第一个冲进赵家楼。他是“史料学派”创建者,让今天的史学界呐喊:“回到傅斯年!”台大钟每节课都响21下,因为这位校长说:“一天只有21个小时,剩下3小时是用来沉思的” “多么哲学而又科学的方法呀!”一位同学感慨道。

东南大学,郭秉文——国民党“教育部长”张其昀离开大陆后回忆说:“民国10年左右,‘南高’与‘北大’并称,隐隐然后成为中国高等教育上两大支柱。”“南高”,便是易名东南大学的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郭秉文,是它的缔造者,在清华之前可与北大并肩者,可能只有这个时代的东南大学。

暨南大学,何炳松——上海沦陷期间,在被称为“孤岛”的租界中,居然屹立着一所中国的国立大学,那便是国立暨南大学。1940年汪精卫就任伪职,上海各大学放假一天以示庆祝,惟有暨南大学书声依旧。校长何炳松的理由掷地有声:“曹汉不两立,忠奸不并存!” 湖南大学,胡庶华——三次出任湖南大学校长的他,由冶金专业出身,却以人文思想治校,号召“承朱张之绪,取欧美之长”。据说建国后,我们邀请德国建钢铁厂,他们婉言谢绝:“中国不是有个胡庶华么?”

“为什么不能为胡庶华先生立一座雕像?” 一位湖南大学网友如是说。

北京大学,蒋梦麟——他自称是北大“功狗”,解放后,我们很少再听到这个名字,然而他确是迄今为止北大任职时间最长的校长。在他任上,北大完成了从学运中心向学术中心的转变。有人说“蔡元培的意义被无限夸大,以至压抑了同样功不可没的校长……最明显的莫过于蒋梦麟。” 这话不无道理。

清华大学,蒋南翔——“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安静的书桌了!”,这句话便出自当时还是清华学生的蒋南翔之口,他是主政清华时间第二长的校长。在他主持清华的15年中,喊出了“又红又专”的教育口号。这一切,让他成为清华乃至全中国最具争议的大学校长。

复旦大学,李登辉——“台湾那个李登辉纯粹是侮辱这个名字。”一位同学说。

李登辉妻子早逝,他终生未再娶,每年夏天,他会把妻子的皮衣拿出晒晒,她生前衣物,无不完好。有朝一日,一定要去复旦“相辉堂”,这个以马相伯和李登辉命名的地方,可以勾起对历史的斑斑回忆。

安徽大学,刘文典——他可能是西南联大时期最受欢迎的老师,他的狂傲是庄周的遗风,他的潇洒让人感觉是诗仙复生。蒋介石来到安徽大学遭到冷遇,因为校长刘文典说了一句:“大学不是衙门。”

“今天的大学还能如此么?”

燕京大学,陆志韦——据说他在燕大做校长,有一年春节,一帮学生到他家拜年,见陆校长出来,领头的一声令下“拜年!跪!”十多个学生齐刷刷跪倒在地,陆志韦也一起跪下,大家哈哈大笑。

“拜年是出自真情实感,强求不来的。”

清华大学、中央大学,罗家伦——他是清华的第一任校长,招来了蒋廷黻、冯友兰、萧公权等多位大师,使得清华成为和北大比肩的全国一流高校,然而他最终在“驱罗”运动中黯然离去。清华赶校长的传统,应该就从他开始吧。

复旦大学,马相伯——(1840-1939),从一场战争走到另一场战争,有的人碌碌无为,有的人留下无数丰碑,马相伯,便是后者,然而其中最为壮丽者,当属他变卖祖产,一手创建的复旦大学。

马相伯去世前说:“我只是一只狗,只会叫,叫了一百年,还没有把中国叫醒。”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北京大学,马寅初——马寅初曾经说翦伯赞不爱运动,文革时,翦伯赞夫妇留下一句“实在交代不出来”服下过量的安眠药,而马寅初则坚持“绝不检讨”,直到文革后听到了平反的消息。这位每每自称“兄弟我”的老人,是如此硬朗的文人。董桥曾经建议我们:“学学马寅初的硬朗。”

清华大学,梅贻琦——有人评价说,梅贻琦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出长清华并奠定了清华的校格。他第一个指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他本人可能算不上“学术”的大师,但他给清华缔造的,是世世代代、千千万万的“大师”。

厦门大学,萨本栋——抗日战争爆发后,厦大迁往长汀山区。没有电,一到夜晚学生老师只能靠油灯照明。电机工程出身的萨本栋把学校分给自己的汽车拆了,发动机改成发电机,亲自安装电路。复明一刻,全校欢呼,震天动地。在厦门大学的四种精神中,以他为代表的自强精神,赫然在目。

燕京大学,司徒雷登——北平学生为抗议政府对日不抵抗,组织赴南京请愿,燕大宣布罢课。他在上海下船时,先问燕大学生是否来请愿了,得到“是”的答复才放心。“如果此次燕京学生没有参加情愿,那说明我这些年来的教育就完全失败了。” 他的遗愿是骨灰可以葬在燕大,可至今没有实现。

商务部高等实业学堂(即上海交大前身),唐文治——光绪进士,官至农工商部的代理部长,却急流勇退,弃官办学,创立了中国最早的工科大学。1937年后,双目失明的他,带领无锡国专千里内迁,此时他已年过七旬。1954年,唐文治病逝,历经三朝半个世纪,他始终是那个时代上海教育的象征。

武汉大学,王星拱——从樱顶往下看,武大这个全国最美大学尽收眼底。王星拱的铜像就立在这里,俯瞰他的武大。他继承蔡元培“学术自由”的理念,使得战火下的武大一跃成为与西南联大并肩的名校。王星拱死后,陈毅手书挽联,上写“一代完人”。

金陵女子大学,吴贻芳——谁是《联合国宪章》第一个签字的女性?她叫吴贻芳。解放后,她出任江苏教育厅厅长,从小缠了三寸金莲的她走遍江苏一千多所学校调查研究。据说她主持的金陵女大监考老师只负责发卷,随后便可离去,考生全凭自觉,几十年中从没有人作弊。

中央大学,吴有训——原子弹爆炸成功后,周总理请时任原子能所所长的吴有训讲话,他看到讲台下一张张熟悉的面孔,许多都是自己的学生,开口说道:“同学们!”随即意识到不对,马上改口,“同志们”。“可他并没能直接参与原子弹研发,至于原因,不好说呀。”物理系的老先生如是说。

云南大学,熊庆来——杨振宁说过,他仅凭一人之力创建了国立东南大学、清华大学、西北大学、云南大学4所中国大学的数学系,堪称中国数学教育之父。1949年,一次会议期间,因为脑溢血导致右半身瘫痪,他毅然决然地改用左手写字,终生研究数学,至死不辍。

中山大学,许崇清——当时有人引用马克思的话“教育者必先受教育”来“整”教授,许崇清从家中取出德文的马克思原著,一字一句的翻译说这句话原意是“教育者同时被教育着”。

“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为真理而不是政治服务的。”一位哲学系同学感叹道。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杨荫榆——如果你听说过这个人,那应该是在阅读《纪念刘和珍君》的文章的时候。因为“大师”的作品,这个赶走刘和珍的校长就此被定性。1938年,因为阻止日军掳掠女学生,两个日本兵向她开枪,并将她抛入河中,见她还在摇手,又补上两枪,见河水泛红,才扬长而去。

南开大学,张伯苓——那年笔者到南开,伯苓楼附近没找到他的雕像,问了好些同学,终在一处小花园见到老人的半身铜像。有人说,南开什么都没有,但有一张校长,他用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

1951年,张伯苓病逝,身上只有几块钱用来乘车。他至死一贫如洗,但桃李天下,他也是最富有的人。

岭南大学,钟荣光——因对清政府不满,他中举后流连风月,30岁仍在吃喝嫖赌。可在投入岭南大学建设后,他走遍半个地球,为岭大募款。据说第二次募款时,旅居南美的华人一边招手,“钟先生,你又来了!”,一边解囊相助。今天中山大学康乐园那美丽的红砖老楼,仍在默默诉说当年的艰辛。

武汉大学,周鲠生——武汉临近解放之时,白崇禧要求武大迁往桂林。周鲠生公开表态“在任何情况下,绝不迁校”,这才留下武大的一片江山。可以说,周鲠生对于武大的意义,正如梅贻琦之于清华,带来了富有个性的校格和大师,而这些恰恰是成就大学的关键。

清华大学,周诒春——笔者采访了两个清华的同学,对周诒春这名字,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不知道。”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由他确立,清华早期“四大建筑”也由他主持兴建。清华温源宁教授说:“他离职那天,对他领导下的教职员、他学生、他自己,全是悲哀的一天。”对他的遗忘,值得我们深思。

浙江大学,竺可桢——1974年2月6日,一个老人躺在病床上,颤抖地写到:“气温最高零下一度,最低零下七度,东风一至二级,晴转多云。”第二天,老人逝世,他留下了800多万字的小册子,从1936年到1974年,没一天中断,共计38年37天。“求是”,是他和他的大学,最美的追求。

中山大学,邹鲁——他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西山会议的领袖让他成为反共的始作俑者;而执掌中山大学的9年间,他使中山大学从中等规模的普通高校变成国际知名的重点大学。也许他自己所作的一首诗最能反映他的艰辛:蓝缕荜路启山林,寸寸山村尽化金;树木树人兼树谷,规模远托百年心。

第四篇: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先生展览开幕式致辞

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先生在第五届书画博览会暨兰亭奖获奖名家作品邀请展

开展仪式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

金秋的高唐,秋水与长天一色,硕果共金风摇枝。在这收获的季节里,我和中国书协赵长青主席,胡抗美、朱培尔理事以及我校艺术学院的吕金光教授,有幸来参加第五届中国高唐书画博览会暨兰亭奖获奖名家作品邀请展。书画博览会不仅是高唐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和喜事,也是我国书画界的一件盛事。我谨代表四川大学和一同前来的同仁们向这次活动表示热烈的祝贺!高唐这个文化部命名的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名副其实。汉代鲁相乙瑛,现当代蜚声画坛的大写意花鸟画大师李苦禅、著名山水画家孙大石等都是高唐人,这得天独厚的历史书画文化渊源,放眼国内无一县域具备如此丰厚、独特的书画文化优势。除了大师在艺坛的标新立异、独树一帜,我还了解到高唐群众性文化活动也异常活跃,书画艺术氛围异常浓厚,有农民书画家3000之众,全县达到县级展出水平的书画作者近5000人,达到市级展出水平的510人,每年的展览活动多大30次,“人人爱泼墨,户户习丹青”,真为至言。高唐县举办第五届书画博览会,是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书画艺术事业的一项重要活动,象征着高唐县文化繁荣,体现了中国书画艺术在高唐的广泛性和群众 1

性。相信通过兰亭奖获奖名家作品邀请展等系列活动的举办,对于弘扬传承李苦禅、孙大师等大师们的书画艺术,打造“苦禅故里,书画高唐”品牌是一个重要的平台和载体。

中国书法兰亭奖是中宣部授予在书法艺术创作等领域有重大成就和突出贡献的书法家、书法理论家、书法教育家和书法工作者的最高奖项和最高荣誉。此次由我校艺术学院吕金光教授发起的这次兰亭奖获奖名家作品邀请展,应该说是中国书法界的一大盛事,因为这些书家们代表着当今全国书法创作的水平,而且引领着书法创作的方向,这样的展览备受书法界的关注,影响力也必定是空前的。我相信,兰亭奖获奖名家邀请展在高唐的举办,必定能与美丽的书画之乡形成珠联璧合、交映生辉的胜景。

最后,预祝兰亭奖获奖名家作品邀请展和书画艺术博览会的各项活动圆满成功!

第五篇: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在毕业典礼上讲话

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在毕业典礼上讲话

【精彩语录】

>我最为期待的是,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能成才之前,真正成人。

>我一直认为,人与人之间最小的差别是智商,最大的差别是坚持。一切成功都源于坚持。

人之为人,关键在于有理想。同学们,希望你们无论今后走向哪里,都能拥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拥有“经国纬政,法泽天下”的气度,拥有“经世济民,福泽万邦”的情怀,甘于奉献,勇于付出,在投身国家发展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贡献聪明才智,在实现国家和民族振兴的历史进程中书写美好人生。

人之为人,关键在于有道德。希望你们拥有保持宽厚平和之心,把虚心从善作为不断完善的人生境界。庄子曾经说过,“势为天子,未为贵也;穷为匹夫,未为贱也;贵贱之分,在行之美恶。”我们当中并非所有人都有机会名扬万里,但只要拥有一颗充满爱和付出的心灵,每个人都可以变得伟大。

人之为人,关键在于有坚持。希望你们始终保持坚韧不弃之举,把拼搏进取作为追求卓越的人生信条。我一直认为,人与人之间最小的差别是智商,最大的差别是坚持。一切成功都源于坚持。如果我们做一件事情每天都坚持、都朝奋斗的方向持之以恒,就必定会比别人成功、比别人走得更远。偶有成功,决不是得意自满的资本,倘遇困境,也不是气馁绝望的理由。人生前进的道路上,会有鲜花,也必然会有荆棘,在挫折中成长会使人更聪明、更强壮。希望你们都能以豁达的心态直面高潮与低谷,以宽容的性情去对待失落和坎坷,永远都不要丧失信心,不要把有限的时间浪费在打翻的牛奶上,在你们终有所获之前,千万不要停下寻觅的脚步。要相信,一旦通过逆境的考验,你们就会更加了解自己,就能获得更加强大的力量。

附:谢和平在四川大学2010年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2010年6月28日

同学们、老师们、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隆重举行2010届学士学位授予典礼。在此,我代表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全体委员和学校党委、行政以及全校师生员工,向圆满完成学业并获得学士学位的9613名毕业生,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同学们的成长付出了辛勤劳动的全体教职员工,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始终关注并支持同学们刻苦学习的各位家长亲友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学们,丰收源于希望的种子,源于肥沃的土壤,源于辛勤的耕耘。回首大学四年时光,在座的同学们在川大这片求学净土上,挥洒了无数激情与汗水,深深留下了探索真知与追求真理的脚印。在你们大学四年中,你们亲历并参与了学校110周年校庆、本科教育教学水平评估等重大活动,不仅深刻领悟了川大厚重历史积淀,更生动展现了川大人优秀的综合素质和良好的精神风貌;你们亲身感受和面对了“5•12”汶川地震,你们第一时间自发地去抗震救灾第一线当志愿者,全面、全力、全程参与灾区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用无私无畏的精神书写了中国力量,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诠释了川大的价值追求;你们,积极参与并真正受益于学校在全国率先出台的“四川大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实施的一系列教育教学改

革创新举措。你们作为首批从在校本科生中选拔培养“双特生”的尝试者,作为首批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高质量、多样化”改革的参与者,真正实现了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

同学们,四年来,你们不仅在学业和思想上取得了长足进步,更共同见证了四川大学办学历史上最好、最快的发展时期之一。2006年以来、特别是去年以来,学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把握国家制定出台《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重大机遇,制订并启动了指导学校未来5-10年发展的《四川大学发展战略行动计划》,重点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施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举措,构建完善了“三大类”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启动了“双特生”选拔培养,实施了“两阶段”、“三大类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过程改革和本科毕业论文“高质量、多样化”改革等举措,真正形成了具有川大特色的教育质量观、教育公平观、教育多样观和全面发展教育观。在此基础上,率先在全国高校中系统提出了确立“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实施“全员育人”的人才培养机制、健全“全方位服务”育人管理体系。同时,学校全面推进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等各项事业发展,并取得了一系列新的可喜成绩:在你们大学的四年中,学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从6个增加到10个;院士从9人增加到13人;新增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18人;学校科研总经费从7.5亿元增加到12.1亿元;新增国家科技三大奖6项。

特别是在本科教育教学方面,2006年以来,我校国家精品课程增加了3门,总数达到28门;国家教学名师从5名增加到10名,国家教学成果奖增加8项,总数达到25项;成为全国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及“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此外,各类学生获奖数从643项增加到1434项,特别是在第六届“挑战杯”竞赛中,我校学子获得金奖2项、银奖1项,金奖数和获奖数均居全国第一。同学们,这些成绩,是你们勤奋学习、勇创佳绩的体现,也是老师们辛勤培育的成果,更是学校发展的历史画卷中光辉夺目的篇章。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党委和行政向为学校发展做出了贡献的同学和老师们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学们,过去的四年里,你们始终坚持梦想与奋斗同在,实现与超越并存。今天的毕业典礼,见证的不是学生生涯的结束,而是铸就未来辉煌的开始。作为同学们的师长,我衷心地期望,即将离开校园、走向社会的你们当中,能够产生成就斐然的科学家,能够产生造福人类的政治家,能够产生独领风骚的文学家和艺术家。但我最为期待的是,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能成才之前,真正成人。

人之为人,关键在于有理想。希望你们始终怀有爱国兴邦之志,把奉献社会作为不懈追求的人生目标。只有有民族责任感和国家责任感的大学,才能培养出对社会、民族和国家负责任的学生;只有勇于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承担责任的学子,才能真正成为国家栋梁、社会精英。百余年来,四川大学始终坚持把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推动社会发展作为自身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并坚持把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为主线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真正使川大培养的每个学生有知识更有文化,有智慧更有责任。同学们,希望你们无论今后走向哪里,都能拥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拥有“经国纬政,法泽天下”的气度,拥有“经世济民,福泽万邦”的情怀,甘于奉献,勇于付出,在投身国家发展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贡献聪明才智,在实现国家和民族振兴的历史进程中书写美好人生。

人之为人,关键在于有道德。希望你们拥有保持宽厚平和之心,把虚心从善作为不断完善的人生境界。庄子曾经说过,“势为天子,未为贵也;穷为匹夫,未为贱也;贵贱之分,在行之美恶。”我们当中并非所有人都有机会名扬万里,但只要拥有一颗充满爱和付出的心灵,每个人都可以变得伟大。同学们,无论你们今后继续从事学术研究,还是走上工作岗位,希望你们能够坚守最基本的学术道德、职业道德和做人的底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名利观,待人以诚、与人宽容、诚实守信、谦虚谨慎,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让自己生活得更有尊严、更有价值,获得真正的快乐。

人之为人,关键在于有坚持。希望你们始终保持坚韧不弃之举,把拼搏进取作为追求卓越的人生信条。我一直认为,人与人之间最小的差别是智商,最大的差别是坚持。一切成功都源于坚持。如果我们做一件事情每天都坚持、都朝奋斗的方向持之以恒,就必定会比别人成功、比别人走得更远。偶有成功,决不是得意自满的资本,倘遇困境,也不是气馁绝望的理由。人生前进的道路上,会有鲜花,也必然会有荆棘,在挫折中成长会使人更聪明、更强壮。希望你们都能以豁达的心态直面高潮与低谷,以宽容的性情去对待失落和坎坷,永远都不要丧失信心,不要把有限的时间浪费在打翻的牛奶上,在你们终有所获之前,千万不要停下寻觅的脚步。要相信,一旦通过逆境的考验,你们就会更加了解自己,就能获得更加强大的力量。

同学们,今天你们已经学有所成,即将满怀希望去开拓自己的锦绣前程。无论今后你们身处何地、从事任何工作,我们都期待你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更希望你们快乐工作,幸福生活!同学们,人生就像故事,不在于多么漫长,而在于是否精彩。我相信,川大四年的学习生活,已经为你们成就精彩人生做好了良好铺垫,为你们实现凌云壮志打下了坚实基础。今后,四川大学作为你们母校,将一如既往地关心、关注和支持你们的发展,这里将永远是你们的坚强后盾,是你们的精神家园。同时,也希望同学们在展翅高飞的同时,能常回家看看,让母校与你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共同分担失败的挫折。

同学们,我衷心地愿你们在国家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大显身手、大有作为,成功实现自我的理想与抱负,并以骄人的成绩,伴随祖国与母校,共赴辉煌!

最后,祝同学们前程似锦,鹏程万里!

谢谢大家!

下载谢泳:中国的大学校长何为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谢泳:中国的大学校长何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不会“说话”的中国大学校长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在2010年开学典礼上。“根叔”的致辞引领了大学校长们的新潮之风。 (CFP/图) 北大的校长爱唱歌。前校长许智宏和现任校长周其凤,都喜欢在新年联欢会上唱......

    不会“说话”的中国大学校长

    教育观察:不会“说话”的中国大学校长(组图) http://www.xiexiebang.com 2010年10月04日 14:59 南方周末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在2010年开学典礼上。“根叔”的致辞引领了......

    中国大学校长致辞越来越接地气

    中国大学校长致辞越来越接地气 2015年07月06日 16:01 来源:环球网 中国大学的开学季又到了。近年来,大学校长的开学典礼致辞成了中国媒体关注的焦点。各大媒体纷纷撰文,盘点比......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奖学金评定办法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奖学金评定办法 法大发„2008‟51号 第一条 为了强化全人教育和创新教育理念,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全面发展,并充分发挥个人特长,创造优异成绩,根据《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大学校长越来越没文化?!(推荐五篇)

    中国大学校长越来越没文化?! 中国一流大学校长为何洋相百出?本文原载假装在亚洲,中国社会学(sociology_cn)团队精选推荐。﹀一提起大学校长,人们定会肃然起敬,有高山仰止的感觉。优......

    中国大学校长如何产生[五篇材料]

    中国大学校长如何产生? 2013年07月11日来源:《南方都市报》2013年7月9日作者:葛倩 林鹭茜(南方都市报记者) 今年6月26日,中组部宣布重庆大学原校长林建华担任浙江大学校长。此前,一......

    耶鲁大学校长为何炮轰中国大学

    耶鲁大学校长为何炮轰中国大学 耶鲁大学是世界顶尖大学,耶鲁校长更是金字塔顶端的绝对权威,但谁也没想到耶鲁大学的校长施密德特,最近竟然和中国大学搭上了关系,我们的欣喜其何......

    耶鲁大学校长为何炮轰中国大学

    耶鲁大学校长为何炮轰中国大学 耶鲁大学校长施密德特断言:“红色中国没有一所真正的大学”。中国大学“对政治的适应,对某些人利益的迎合,损害了大学对智力和真理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