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不会“说话”的中国大学校长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在2010年开学典礼上。“根叔”的致辞引领了大学校长们的新潮之风。(CFP/图)
北大的校长爱唱歌。前校长许智宏和现任校长周其凤,都喜欢在新年联欢会上唱唱流行歌曲。(CFP/图)
不会“说话”的中国大学校长
校长讲笑话,的确受欢迎。但一片欢乐之后,公众对校长致辞的期待不仅仅局限于“亲切”和“潮流”,更希望能听到治学之理、修身之道乃至兼济天下之法。
打破旧八股远远不够,人们真正期待的还是能够代表大学精神的致辞。南方周末记者 赵蕾 实习生 雷磊 李顺 梁琪 于梦溪 彭彭 钱小敏 校长一开腔,公众就笑了。
在刚刚过去的开学季里,大学校长的开学典礼致辞突然成为公众的关注焦点,原因很简单,校长们似乎变了腔调:
笑点的确不少:
“我相信很多新生入学后不久就会有抱怨,抱怨复旦的住宿条件差,前不久的暑假,天气很热,我在网上看到很多抱怨的帖子,称要把校长绑架到学生宿舍去,看看能活几天。”“学校办公室的同志在为我准备演讲稿时提供了这样的一个材料,说是网络上有一则民间人士为厦大撰写的招生广告,广告称:„她是985+211,不断电,不断网,不禁校园亲热;免费米饭,免费矿泉水,公费医疗;师生和谐;言论宽松;5A级校园,国际化办学,国防前线;面向太平洋,气候适宜,氛围浪漫,靓仔一片,美女如云。请认准代码10384,欢迎报考厦门大学!”“会读书,就要努力把„成都理工‟读成„麻省理工‟;就要努力把一所大学读成两所甚至更多;就要努力把德智体美读得无一偏废;就要努力把男生读成文质彬彬,女生读成知性端庄;就要努力把自己读成无论张口还是抬手,都让人分明看出你读过大学。”
三段开学典礼的致辞分别出自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院长陈俊明。
一贯严肃的大学校长院长们纷纷变身小沈阳,开学典礼大有演变成脱口秀之势。学生们喜欢弥漫开学典礼上的幽默感,公众也乐见越来越多“会说话”的校长。校长变身的背后,我们的大学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样的变化算不算一种进步?
校长新风:从八股到八卦
“能脱稿,说感性点,这真的也算个进步,只是这个进步看起来真的够寒碜的。” 有人说,校长们变得会说话了,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当领开创之功。
今年7月,李培根在华中科大的毕业典礼上,把近年来的网络热词来了个大串烧:打酱油、俯卧撑、哥呀姐的,贯穿整个典礼致辞,让校园内外雀跃不已。人们因此亲切地把李培根称为“根叔”。要说上面几位校长模仿根叔,可能冤枉了他们。厦大的朱校长在2007年的开学典礼就说过希望每个同学在厦大四年能再长高3厘米,令媒体惊呼中国的校长变了;那一年北大法学院的开学典礼上,院长朱苏力也诗意大发,演讲题目就是通感修辞的好例证:“你听见阳光的碰撞”。
校长们换个方式说话,确实不是从今年开始。不过,这不妨碍把根叔冠为大学校长一代致辞新风的代表人物:
其一,论堆砌潮流用语的功力,根叔确实登峰造极;
其二,论对排比修辞的参悟,同行中人难出其右。正如一位听过他今次开学演讲的学生所言,如果没有排比,“质疑”两个字不可能出现82次。
其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根叔致辞和其他感性平易的校长发言一样,都有过去的校长讲话无法比拟的效果,那就是,学生乐意听。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奇葩开。根叔式的发言风靡大学校园:
北大校长周其凤在毕业典礼致辞中引用台湾歌手周杰伦的歌词:“送你离开,千里之外,你无声黑白。”与华中科大的根叔相对应,北大的学生们现在把周校长称为“凤哥”。
南开校长饶子和则以流行语态提醒学生们重视学业:“挂科可以补考,人生只有一次。” 而在此之前,北大前校长许智宏因为在校园新年联欢会上演唱流行歌曲《隐形的翅膀》,而被冠名“许爷爷”;人民大学的校长纪宝成也以诸多亲近学生的举动而被亲昵地称为“纪宝宝”。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对校长们的“新潮”发言满意。以根叔火爆网络的2010毕业致辞为例,同样有华中科大的学生表示,除了对根叔擅长排比句式印象深刻,也没听明白校长的讲话对自己的治学之道与人生之路有何启示。
深圳大学校长章必功在致辞中说:“你要坚信,人海陌生,质地温暖。只要你能够与人为邻、与人共舞,社会上就有许许多多的热心人等你结识、等你合作”。这段颇为温暖的演讲却被网友们评价为“高中作文范文”——当年广东高考作文题目即为《与你为邻》。
在亲切与欢笑之后,校长们还表达了些什么?这的确成了一个问题。1980年代的武汉大学老校长刘道玉即对这一代新风表示了忧虑。他说,这是从一种套话走向了另一种套话,实不可取。原来那套,八股生硬、官腔十足;现在这套,滥发情感、浮夸轻佻,做这样的致辞,“有失大学校长的身份”。
校长讲笑话,的确受欢迎。但一片欢乐之后,公众对校长致辞的期待不仅仅局限于“亲切”和“潮流”,更希望能听到治学之理、修身之道乃至兼济天下之法。打破旧八股远远不够,人们真正期待的还是能够代表大学精神的致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如今引领新风的校长们,还是不会说话。
南方周末记者就此请根叔发表看法,根叔再三推托,还特别叮嘱记者:正面的别说,负面的可以说。
要说负面的评价,算评论人士袁岳的评价最直接:“我要说,能脱稿,说感性点,这真的也算个进步,只是这个进步看起来真的够寒碜的。”
腔调演变:从革命鼓动到领导指示
“先是简化自己的言论,尔后导致思维的退化,最后是个性化的表达能力丧失殆尽”。与其说校长变了,不如说外界希望校长们有所改变,哪怕只是换几个词、多用几个排比、多发一点温情。大学校长们别扭的腔调,大家早就听腻歪了。那么,中国大学校长们的致辞腔调是如何演变的?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全国山河一片红的革命斗志与热情之下,开学典礼听到的大都是战斗的号角。
1958年9月17日,郭沫若向总理周恩来汇报了他亲笔起草的中国科技大学开学典礼致辞内容,周恩来说:“可以,是施政方针了”。
参加当年开学典礼的学生史济怀曾回忆,当天他看着郭沫若校长陪着聂荣臻元帅往礼堂里走,他是跟在后面一起走进去的,听完聂元帅和郭校长致辞,从那一刻起,他认识到,“把红旗插上科学的高峰是中国科大与生俱来的使命。”
聂荣臻说,中科大培养出来的学生,首先应该是忠实于共产主义事业,艰苦奋斗,忘我劳动的、工人阶级的战士。郭沫若在致辞中谈了对中科大的定位:“是一所尖端科学加共产主义的大学,也就是又红又专、红透专深的大学”;他还对学生提了一个特别的希望,“本校值得夸耀的是,在1600名同学中,党团员占84%,同学们的政治品质和思想水平是有一定的高度的,但我们不能以此自满。我们希望全体同学都能成为党团员,随着年龄和思想的成长都成为党员,使我们的学校成为百分之百的党校。”
在那一年人民大学的开学典礼上,吴玉章也谈了红与专的问题:“只专不红固然不对,只红不专也是无用的。只红不专,便是空头政治家;只专不红,就会迷失政治方向。”
这些话现在听来有些政治说教的味道,在那个时代却都受到学生的激赏。
一方面,这些大学校长都是老革命,本人具有相当高的威望,他们的发言甚至能走出校园,对整个社会甚至大政方针有直接的影响,比如,马寅初的团团转理论,就是他作为北大校长在开学典礼上提出。二来老革命家的讲话都各具个性。后来的毕业生回忆,马寅初每次演讲时说到自己,都不说“我”,只说“兄弟”,这种个人风格强烈的发言让学生饶有兴趣,每次校长讲话,都搬着凳子争相去听。
学者丁东说,当时的大学校长讲话,必须紧扣国家的任务,但是他们有相当的办学自主权,保有教育家的气质,“他们很想办好教育,不是想着做官”。
但饱含激情的号角声逐渐变成了面目模糊的官样文章。1980年代后期,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开始确立,之前试图给大学校长更多办学自主权的校长负责制改革试点暂停,大学校长们做起了官样文章,开学讲话也无限趋近于党代会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
成都理工文法学院院长陈俊明在大学的党委宣传部工作过十几年。他回忆说,校办甚至有个讲话稿库,每年开学时,工作人员会从讲话库里调出那篇用过很多次的文档,“年年第一句话都是„金秋九月,丹桂飘香‟”。
有一次,他想给校长写篇有个性一点的致辞,校长觉得不习惯,讲稿最后被扔进了垃圾桶。
陈俊明总结出过去三十多年大学校长们致辞的模板:开学典礼就是“欢迎加几点要求”,毕业典礼是“欢送加几点希望”,年年如此,校校相同。校长们的腔调总是居高临下,一上来就是要求学生要如何如何。
在过去的十年里,校长腔调的变化是加入了“竞争意识”:自从高等教育资源开始整合,打造巨无霸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之后,十年中的致辞模板加上了一项:炫耀家底。比如,学校现有教授院士多少、实验室图书馆教学楼几何、发表论文数量排名全国第几,等等等等。2008年,北京一所大学的校长在毕业典礼上,还细数了当年参加奥运火炬接力的校友人数。
四川一所高校的校长在2010年开学典礼上,对新生们提出的希望更加直白:四年后,有更多的同学走进中国科学院以及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等国家“985”高校研究生行列,有更多的同学考入中央和国家机关以及各级党政部门成为公务员,有更多的同学进入各级各类事业单位。
对此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的原则是:一般不讲就业话题,“这是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 今天,问遍周围在过去30年读过大学的人:你还记得大学校长的开学致辞吗?很多人一开始是迟疑,然后摇头。对于他们来说,大学校长的开学讲话就像开学典礼上主席台那排面无表情的校领导一样,面目模糊。
有几句话倒是始终似曾相识:“你们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同学们,你们正处于一个伟大的时代,光阴似箭时不我待”;“今天你以母校为荣,明天母校以你为荣!”——不过,没人说得清这是在别人的开学典礼上听到的,还是在中学开学典礼上听到的。奥威尔曾经预言,如果一个人惯于说套话,他付出的代价就是一次又一次地放弃自我表达,他先是简化自己的言论,尔后导致思维的退化,最后是个性化的表达能力丧失殆尽。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这个预言在中国的大学校长们身上不幸应验。
校长之言:实关“何谓大学”
中国的大学校长与其再费尽心机搞新腔调,不如“取法祖宗,师夷长技”。
按照学者丁东的判断,八股也好,八卦也罢,千人一面、肤浅庸俗的腔调背后,是校长们对于大学独立、学术自由精神的偏离。“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79年前,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在就职典礼上说的这句话,用词朴实,修辞简单,却成为关于大学理念的世纪之言。
史料上说,梅校长并不热衷于讲话,相反,他话很少,但一旦发言,必是侃侃而谈,畅达己意,而且言中有物,风趣横溢。学者谢泳说,那个年代的大学校长,说话不刻意挑场合,少事先备稿,言语所及,意味盎然。
蔡元培、梅贻琦、张伯苓、胡适,这几位备受尊崇的校长,都在开学典礼上留下过隽永的言论。这些言论,又都跟“何谓大学”有关。
蔡元培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梅贻琦:“办学校,特别是办大学,应有两种目的:一是研究学术,二是造就人材。”张伯苓把自己办学的目的明确规定为培养学子“爱国爱群之公德,服务社会之能力”。他们的话往往抱定宏旨,切中为学之根本,因而有流芳后世的启示力。
综观老校长们的讲话,文辞每有新意,宗旨却抱定不变,谆谆之言总是不离两个主题:如何做好学问,如何为社会与国家服务。
在老校长们看来,校长为指导,为楷模,也为服务,讲话的方式自然言之有物又平易亲切。
这与欧美名校典礼上的致辞颇有相通之处,校长们可以讲笑话,但并不追逐潮流,相反,他们更关注亘古既有的传统价值。在2008年哈佛毕业典礼上,校长Drew Faust开篇即言:“我应该站在这儿,告诉你们那些永恒的智慧”。她说,哈佛让学生们一入校就以精英自居,就以毕业后的高薪和伟大责任为期待,实在是学校的过错;她只是希望接受过哈佛教育的人“自觉地生活,在所做的一切中寻找、定义价值,成为一个自我的分析家和批评家,从最高水平上掌握生活的展示方式”;她也要求学生们“牢记那些我们告诉你们的远大理想,就算你觉得它们永远不可能实现,也要记住:它们可以指引你们,让你们到达那个对自己和世界都有意义的彼岸”。
古今中外流传下来的大学校长致辞,都是纯然发自内心,口吻亦师亦友。香港学者蔡子强向本报记者推荐了一篇香港学界公认的好致辞——2008年香港中文大学逸夫书院院长沈祖尧在就职典礼上的发言。其中沈院长说道:教育关乎帮助青年人的成长,使其成为成熟的成年人,这是他从事这项事业的梦想,恳请同学们分享他的梦想,并使之成真。如果沈院长抱着官员的心态,恐怕说不出“恳请”和“感谢”同学们的话来。
正因大学是青年人成为成熟的成年人最重要的阶段,大学校长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有时难以估量。一位资深媒体人说,1994年他进入中国政法大学读书时,开学典礼上老校长江平的一席话对他日后的人生影响至深。他记得,江平当时说,现在的领导人主要是学理工的,但是我相信,学习人文科学的人,迟早要担负领导国家的责任,末了,还说,我们要有信念,做到只向真理低头。“这句话过后,全场掌声雷动,这么多年了,当时的场景还很清晰。”
作为一个社会中应该是人文素质最高的群体,大学校长的腔调还传达出一个社会的精神状态。有学生在听完根叔的演讲后说,根叔说得很好笑,就像我们现在的大学教育一样搞笑。既然如此,有人提议,中国的大学校长与其再费尽心机搞新腔调,不如“取法祖宗,师夷长技”。例如清华大学的校长明年开学致辞,不必绞尽脑汁想讲稿,直接把陈寅恪为王国维撰写的碑文读一遍,比什么都好:“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第二篇:不会“说话”的中国大学校长
教育观察:不会“说话”的中国大学校长
(组图)http://www.xiexiebang.com 2010年10月04日 14:59 南方周末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在2010年开学典礼上。“根叔”的致辞引领了大学校长们的新潮之风。
北大的校长爱唱歌。前校长许智宏和现任校长周其凤,都喜欢在新年联欢会上唱唱流行歌曲。
校长讲笑话,的确受欢迎。但一片欢乐之后,公众对校长致辞的期待不仅仅局限于“亲切”和“潮流”,更希望能听到治学之理、修身之道乃至兼济天下之法。
打破旧八股远远不够,人们真正期待的还是能够代表大学精神的致辞。
校长一开腔,公众就笑了。
在刚刚过去的开学季里,大学校长的开学典礼致辞突然成为公众的关注焦点,原因很简单,校长们似乎变了腔调:
笑点的确不少:
“我相信很多新生入学后不久就会有抱怨,抱怨复旦的住宿条件差,前不久的暑假,天气很热,我在网上看到很多抱怨的帖子,称要把校长绑架到学生宿舍去,看看能活几天。”
“学校办公室的同志在为我准备演讲稿时提供了这样的一个材料,说是网络上有一则民间人士为厦大撰写的招生广告,广告称:‘她是985+211,不断电,不断网,不禁校园亲热;免费米饭,免费矿泉水,公费医疗;师生和谐;言论宽松;5A级校园,国际化办学,国防前线;面向太平洋,气候适宜,氛围浪漫,靓仔一片,美女如云。请认准代码10384,欢迎报考厦门大学!”
“会读书,就要努力把‘成都理工’读成‘麻省理工’;就要努力把一所大学读成两所甚至更多;就要努力把德智体美读得无一偏废;就要努力把男生读成文质彬彬,女生读成知性端庄;就要努力把自己读成无论张口还是抬手,都让人分明看出你读过大学。”
三段开学典礼的致辞分别出自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院长陈俊明。
一贯严肃的大学校长院长们纷纷变身小沈阳,开学典礼大有演变成脱口秀之势。学生们喜欢弥漫开学典礼上的幽默感,公众也乐见越来越多“会说话”的校长。校长变身的背后,我们的大学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样的变化算不算一种进步?
校长新风:从八股到八卦
“能脱稿,说感性点,这真的也算个进步,只是这个进步看起来真的够寒碜的。”
有人说,校长们变得会说话了,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当领开创之功。
今年7月,李培根在华中科大的毕业典礼上,把近年来的网络热词来了个大串烧:打酱油、俯卧撑、哥呀姐的,贯穿整个典礼致辞,让校园内外雀跃不已。人们因此亲切地把李培根称为“根叔”。
要说上面几位校长模仿根叔,可能冤枉了他们。厦大的朱校长在2007年的开学典礼就说过希望每个同学在厦大四年能再长高3厘米,令媒体惊呼中国的校长变了;那一年北大法学院的开学典礼上,院长朱苏力也诗意大发,演讲题目就是通感修辞的好例证:“你听见阳光的碰撞”。
校长们换个方式说话,确实不是从今年开始。不过,这不妨碍把根叔冠为大学校长一代致辞新风的代表人物:
其一,论堆砌潮流用语的功力,根叔确实登峰造极;
其二,论对排比修辞的参悟,同行中人难出其右。正如一位听过他今次开学演讲的学生所言,如果没有排比,“质疑”两个字不可能出现82次。
其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根叔致辞和其他感性平易的校长发言一样,都有过去的校长讲话无法比拟的效果,那就是,学生乐意听。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奇葩开。根叔式的发言风靡大学校园:
北大校长周其凤在毕业典礼致辞中引用台湾歌手周杰伦的歌词:“送你离开,千里之外,你无声黑白。”与华中科大的根叔相对应,北大的学生们现在把周校长称为“凤哥”。
南开校长饶子和则以流行语态提醒学生们重视学业:“挂科可以补考,人生只有一次。”
而在此之前,北大前校长许智宏因为在校园新年联欢会上演唱流行歌曲《隐形的翅膀》,而被冠名“许爷爷”;人民大学的校长纪宝成也以诸多亲近学生的举动而被亲昵地称为“纪宝宝”。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对校长们的“新潮”发言满意。以根叔火爆网络的2010毕业致辞为例,同样有华中科大的学生表示,除了对根叔擅长排比句式印象深刻,也没听明白校长的讲话对自己的治学之道与人生之路有何启示。
深圳大学校长章必功在致辞中说:“你要坚信,人海陌生,质地温暖。只要你能够与人为邻、与人共舞,社会上就有许许多多的热心人等你结识、等你合作”。这段颇为温暖的演讲却被网友们评价为“高中作文范文”——当年广东高考作文题目即为《与你为邻》。
在亲切与欢笑之后,校长们还表达了些什么?这的确成了一个问题。1980年代的武汉大学老校长刘道玉即对这一代新风表示了忧虑。他说,这是从一种套话走向了另一种套话,实不可取。原来那套,八股生硬、官腔十足;现在这套,滥发情感、浮夸轻佻,做这样的致辞,“有失大学校长的身份”。
校长讲笑话,的确受欢迎。但一片欢乐之后,公众对校长致辞的期待不仅仅局限于“亲切”和“潮流”,更希望能听到治学之理、修身之道乃至兼济天下之法。打破旧八股远远不够,人们真正期待的还是能够代表大学精神的致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如今引领新风的校长们,还是不会说话。
南方周末记者就此请根叔发表看法,根叔再三推托,还特别叮嘱记者:正面的别说,负面的可以说。
要说负面的评价,算评论人士袁岳的评价最直接:“我要说,能脱稿,说感性点,这真的也算个进步,只是这个进步看起来真的够寒碜的。” 中国大学校长致词的腔调演变
http://www.xiexiebang.com 2010年10月04日 14:59 南方周末
腔调演变:从革命鼓动到领导指示
“先是简化自己的言论,尔后导致思维的退化,最后是个性化的表达能力丧失殆尽”。
与其说校长变了,不如说外界希望校长们有所改变,哪怕只是换几个词、多用几个排比、多发一点温情。大学校长们别扭的腔调,大家早就听腻歪了。那么,中国大学校长们的致辞腔调是如何演变的?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全国山河一片红的革命斗志与热情之下,开学典礼听到的大都是战斗的号角。
1958年9月17日,郭沫若向总理周恩来汇报了他亲笔起草的中国科技大学开学典礼致辞内容,周恩来说:“可以,是施政方针了”。
参加当年开学典礼的学生史济怀曾回忆,当天他看着郭沫若校长陪着聂荣臻元帅往礼堂里走,他是跟在后面一起走进去的,听完聂元帅和郭校长致辞,从那一刻起,他认识到,“把红旗插上科学的高峰是中国科大与生俱来的使命。”
聂荣臻说,中科大培养出来的学生,首先应该是忠实于共产主义事业,艰苦奋斗,忘我劳动的、工人阶级的战士。郭沫若在致辞中谈了对中科大的定位:“是一所尖端科学加共产主义的大学,也就是又红又专、红透专深的大学”;他还对学生提了一个特别的希望,“本校值得夸耀的是,在1600名同学中,党团员占84%,同学们的政治品质和思想水平是有一定的高度的,但我们不能以此自满。我们希望全体同学都能成为党团员,随着年龄和思想的成长都成为党员,使我们的学校成为百分之百的党校。”
在那一年人民大学的开学典礼上,吴玉章也谈了红与专的问题:“只专不红固然不对,只红不专也是无用的。只红不专,便是空头政治家;只专不红,就会迷失政治方向。”
这些话现在听来有些政治说教的味道,在那个时代却都受到学生的激赏。
一方面,这些大学校长都是老革命,本人具有相当高的威望,他们的发言甚至能走出校园,对整个社会甚至大政方针有直接的影响,比如,马寅初的团团转理论,就是他作为北大校长在开学典礼上提出。二来老革命家的讲话都各具个性。后来的毕业生回忆,马寅初每次演讲时说到自己,都不说“我”,只说“兄弟”,这种个人风格强烈的发言让学生饶有兴趣,每次校长讲话,都搬着凳子争相去听。
学者丁东说,当时的大学校长讲话,必须紧扣国家的任务,但是他们有相当的办学自主权,保有教育家的气质,“他们很想办好教育,不是想着做官”。
但饱含激情的号角声逐渐变成了面目模糊的官样文章。1980年代后期,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开始确立,之前试图给大学校长更多办学自主权的校长负责制改革试点暂停,大学校长们做起了官样文章,开学讲话也无限趋近于党代会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
成都理工文法学院院长陈俊明在大学的党委宣传部工作过十几年。他回忆说,校办甚至有个讲话稿库,每年开学时,工作人员会从讲话库里调出那篇用过很多次的文档,“年年第一句话都是‘金秋九月,丹桂飘香’”。
有一次,他想给校长写篇有个性一点的致辞,校长觉得不习惯,讲稿最后被扔进了垃圾桶。
陈俊明总结出过去三十多年大学校长们致辞的模板:开学典礼就是“欢迎加几点要求”,毕业典礼是“欢送加几点希望”,年年如此,校校相同。校长们的腔调总是居高临下,一上来就是要求学生要如何如何。
在过去的十年里,校长腔调的变化是加入了“竞争意识”:自从高等教育资源开始整合,打造巨无霸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之后,十年中的致辞模板加上了一项:炫耀家底。比如,学校现有教授院士多少、实验室图书馆教学楼几何、发表论文数量排名全国第几,等等等等。2008年,北京一所大学的校长在毕业典礼上,还细数了当年参加奥运火炬接力的校友人数。
四川一所高校的校长在2010年开学典礼上,对新生们提出的希望更加直白:四年后,有更多的同学走进中国科学院以及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等国家“985”高校研究生行列,有更多的同学考入中央和国家机关以及各级党政部门成为公务员,有更多的同学进入各级各类事业单位。
对此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的原则是:一般不讲就业话题,“这是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
今天,问遍周围在过去30年读过大学的人:你还记得大学校长的开学致辞吗?很多人一开始是迟疑,然后摇头。对于他们来说,大学校长的开学讲话就像开学典礼上主席台那排面无表情的校领导一样,面目模糊。
有几句话倒是始终似曾相识:“你们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同学们,你们正处于一个伟大的时代,光阴似箭时不我待”;“今天你以母校为荣,明天母校以你为荣!”——不过,没人说得清这是在别人的开学典礼上听到的,还是在中学开学典礼上听到的。
奥威尔曾经预言,如果一个人惯于说套话,他付出的代价就是一次又一次地放弃自我表达,他先是简化自己的言论,尔后导致思维的退化,最后是个性化的表达能力丧失殆尽。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这个预言在中国的大学校长们身上不幸应验。
校长之言:实关“何谓大学”
中国的大学校长与其再费尽心机搞新腔调,不如“取法祖宗,师夷长技”。
按照学者丁东的判断,八股也好,八卦也罢,千人一面、肤浅庸俗的腔调背后,是校长们对于大学独立、学术自由精神的偏离。“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79年前,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在就职典礼上说的这句话,用词朴实,修辞简单,却成为关于大学理念的世纪之言。
史料上说,梅校长并不热衷于讲话,相反,他话很少,但一旦发言,必是侃侃而谈,畅达己意,而且言中有物,风趣横溢。学者谢泳说,那个年代的大学校长,说话不刻意挑场合,少事先备稿,言语所及,意味盎然。
蔡元培、梅贻琦、张伯苓、胡适,这几位备受尊崇的校长,都在开学典礼上留下过隽永的言论。这些言论,又都跟“何谓大学”有关。
蔡元培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梅贻琦:“办学校,特别是办大学,应有两种目的:一是研究学术,二是造就人材。”张伯苓把自己办学的目的明确规定为培养学子“爱国爱群之公德,服务社会之能力”。他们的话往往抱定宏旨,切中为学之根本,因而有流芳后世的启示力。
综观老校长们的讲话,文辞每有新意,宗旨却抱定不变,谆谆之言总是不离两个主题:如何做好学问,如何为社会与国家服务。
在老校长们看来,校长为指导,为楷模,也为服务,讲话的方式自然言之有物又平易亲切。
这与欧美名校典礼上的致辞颇有相通之处,校长们可以讲笑话,但并不追逐潮流,相反,他们更关注亘古既有的传统价值。在2008年哈佛毕业典礼上,校长Drew Faust开篇即言:“我应该站在这儿,告诉你们那些永恒的智慧”。她说,哈佛让学生们一入校就以精英自居,就以毕业后的高薪和伟大责任为期待,实在是学校的过错;她只是希望接受过哈佛教育的人“自觉地生活,在所做的一切中寻找、定义价值,成为一个自我的分析家和批评家,从最高水平上掌握生活的展示方式”;她也要求学生们“牢记那些我们告诉你们的远大理想,就算你觉得它们永远不可能实现,也要记住:它们可以指引你们,让你们到达那个对自己和世界都有意义的彼岸”。
古今中外流传下来的大学校长致辞,都是纯然发自内心,口吻亦师亦友。香港学者蔡子强向本报记者推荐了一篇香港学界公认的好致辞——2008年香港中文大学逸夫书院院长沈祖尧在就职典礼上的发言。其中沈院长说道:教育关乎帮助青年人的成长,使其成为成熟的成年人,这是他从事这项事业的梦想,恳请同学们分享他的梦想,并使之成真。如果沈院长抱着官员的心态,恐怕说不出“恳请”和“感谢”同学们的话来。
正因大学是青年人成为成熟的成年人最重要的阶段,大学校长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有时难以估量。一位资深媒体人说,1994年他进入中国政法大学读书时,开学典礼上老校长江平的一席话对他日后的人生影响至深。他记得,江平当时说,现在的领导人主要是学理工的,但是我相信,学习人文科学的人,迟早要担负领导国家的责任,末了,还说,我们要有信念,做到只向真理低头。“这句话过后,全场掌声雷动,这么多年了,当时的场景还很清晰。”
作为一个社会中应该是人文素质最高的群体,大学校长的腔调还传达出一个社会的精神状态。有学生在听完根叔的演讲后说,根叔说得很好笑,就像我们现在的大学教育一样搞笑。既然如此,有人提议,中国的大学校长与其再费尽心机搞新腔调,不如“取法祖宗,师夷长技”。例如清华大学的校长明年开学致辞,不必绞尽脑汁想讲稿,直接把陈寅恪为王国维撰写的碑文读一遍,比什么都好:“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南方周末记者 赵蕾 实习生 雷磊 李顺 梁琪 于梦溪 彭彭 钱小敏)
第三篇:不会说话的朋友(500字)作文
精选作文:不会说话的朋友(500字)作文 不会说话的朋友在我家的旁边,总会看到一个橙色的身影,那就是我不会说话的朋友垃圾桶。
我这个朋友一直安静地站在路边,嘴张得大大的扔到他的嘴里。别看他的个子不高,但是肚子是挺大的,胃口也特别好,能吃许多的食物呢!我想,如果他参加大胃王比赛的话,一定能得冠军。就算吃撑了也无所谓,只要吐倒垃圾车上就行了。
每天我从垃圾桶边经过,总要留意观察。我发现有的人很尊重它,每次都把垃圾放入他的大嘴里,让他吃一顿丰盛的大餐。有些人就不太尊重它了,大概是觉得它太臭了,索性的把垃圾放在它身旁,让它吃也吃不到,显示出无奈的样子。有些人就更不尊重他了,会将纸从远方投来,投的进还好投不进就糟了巨大的冲击了会把它击倒,使它嘴里了东西全都吐出来,搞得苍蝇四处飞,弄得它痒痒的,哭笑不得。什么时候环卫工人来了才将它扶起,把它旁边的垃圾扫光。讲到这,我回家做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请将垃圾入桶!我把牌子插在它的身边,希望它的身边每天都是干干净净的。
垃圾桶吃苦耐劳,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它就是我不会说话的朋友。江苏无锡江阴市长寿中心小学四年级:李昀芸 篇一:不会说话的好朋友1.3
不会说话的好朋友
一年级三班:张兴泽
我有一个不会说话的好朋友,它每天都默默地陪着我。想知道它是谁吗?它呀,就是一个小闹钟,是我成为小学生时爸爸给我的礼物,我可喜欢它了。
这个小闹钟非常可爱,圆嘟嘟的身子,穿了一身蓝衣服,头顶上有两个小闹铃,那是两只大眼睛在看着我。小闹钟的大脸上长有四根针,分别是秒针、分针、时针,还有定时针。我最喜欢的就是定时针,因为它每天都会叫我起床。每天晚上,我把定时针定到六点半,就放心地睡觉去了,只留下秒针、时针、分针三兄弟在值班。篇二:不说话的朋友
《不说话的“朋友”》的教学与评析
教学任务分析
《不说话的“朋友”》是苏教?中图版三下年级《品德与社会》
你们叫得出他们的名字吗?
(学生说一说课件中出现的公用设施的名字。)
2、像这样的朋友,在你的身边还有哪些?
(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公用设施。)
3、小结:像这些朋友一样,在公共场所,供大家使用、为大家服务的设施,我们统称为“公用设施”。
[评析:认知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的基础,学生如果指认不出身边的公用设施,就难以理解它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体会不到它的作用,也就难以产生爱护公用设施的意识、情感和行为。教师首先在学生原有基础上,明确概念,提升认知。]
二、感受“朋友”的作用
1、这些公用设施每天环绕在我们身边,一定带给了大家许多美好的感受吧!那就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具体地向大家夸一夸你熟悉的公用设施。
(1)指名夸一夸
(2)小组内夸一夸 [评析:把学生的生活体验带进课堂,使课堂与生活融为一体,并采用“夸一夸”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领会公用设施的作用,促进了情感的生发。]
2、小结拓展:是啊,正是因为他们的默默付出,才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更加快乐,更加美好,你们看,他们就像好朋友似的每天围绕在我们身旁
——课件出示:配乐《永远是朋友》播放学生常见的公用设施,进一步感受公用设施给人们带来的方便、快乐。
3、揭题:你们看,尽管他们不会说话、默默无闻,但却是我们缺一不可的生活伙伴,是他们带给了我们精彩、美好的生活,可以说,他们是我们最最忠实的——“不说话的‘朋友’”。
[评析:教师提供的贴近生活的画面、录像是对学生生活视野的拓展。方便的设施、抒情的优美旋律、再加上老师动情的导语,与学生日常的生活感受交叉呼应,自然而然地让学生感受到:公用设施是默默为我们服务的不说话的“朋友”。]
4、缺失唤醒:在美美地享受着他们带来的方便与快乐的同时,不知大家有没有思考过:假如有一天,我们失去了这些不说话的朋友,我们的生活又会变成怎样呢?
(学生交流。)
三、体验“朋友”的烦恼
1、想到这些,有的同学不免感到非常担心。那么,同学们,你们的担忧是不是杞人忧天、毫无道理呢?不是的。事实上,我们的朋友生活得的确并不安全,有的正遭受着人为的破坏。
课前,大家进行了实地调查,你发现身边的哪些不说话的“朋友”被无情地伤害了?
(1)学生汇报课前调查所得
(2)教师随机补充自己调查到的情况,课件出示:破橱窗、断椅子、坏电话亭、扁垃圾箱、碎地灯
[评析:真实,是一切教育的灵魂。本课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同时又注意结合反面事例进行警示教育。从缺失情境的唤醒,到生活调查的呈现,那些虽不和谐但却真实的生活场景激起了学生的不满,甚至愤慨,更令他们感到公用设施的不可缺失,激发了他们的责任心与爱心——不说话的朋友需要我们的关爱。]
2、这些不说话的朋友一旦被破坏,轻则,带来不便、难看;重则,甚至会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你听——点击播放《窨井盖的哭诉》录音(详见附录2)
(1)同学们,听到这样的悲剧发生,你现在最想说什么?
(学生畅谈看法、教师反馈。)
(2)小结:小小的窨井盖被盗,夺走的竟是年仅5岁的孩子可爱的生命!
[评析:这一真实的典型案例有强烈的心灵冲击力、震撼力。而采用
(学生进行角色换位说话展示。)
3、通过小品表演的形式替我们的朋友说说话
(1)分组合作演小品
(2)指名小组上台演一演
(3)师生互动评议、谈感受。
[评析:有了“我们是朋友”的情感基石,再以儿童化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换位体验和角色扮演活动引导学生替“朋友”说话、为“朋友”伸张正义,在角色换位中,学生获得了感性的但又是深刻的体验,唤醒了自己更感染了同伴,促进了爱护公用设施的公德意识和行为的培养。]
五、质疑延伸
那么,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究竟该怎么与他们相处?我们又能为不说话的朋友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呢?——让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评析:教师注意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课时,在公德意识培养的基础上,进入
附录2:
《窨井盖的哭诉》(录音材料)
我是一块不起眼的铁制窨井盖,降临人世之后,我一直被安排在一条大街的窨井上,担负着铺路石的使命。每天许许多多的人从我身上踩过,虽然工作又脏又累,但我知道我是有用的。可我不知招谁惹谁了,也不知那茫茫夜色中的黑影究竟看了我哪点好,把我揪了起来,卖到了废铁收购站。我哭着闹着想回去,可那贪心的家伙却喜滋滋地数着钱,头也不回地走了。
几天后,我听路过的人说,就在我被偷的
下页篇三:感谢你我的朋友_写人作文 感谢你我的朋友_写人作文
感谢你我的朋友 朋友,这是个美丽动听的词。一个人,一生肯定会拥有许多朋友。对于我来说,朋友至关重要。我十分感谢我的朋友,谢谢他们给予我信任、鼓励、温暖、勇气、真诚„„ 也许是因为长大了,成熟了许多,所在现在想起在幼儿园的朋友,还会痴痴地笑。幼儿的朋友,虽然上小学时没在一起,可是,在幼儿园里,他们是以一颗最纯真、最诚挚的心来对待我的。这是我颇受感动之处。幼儿园里虽不懂尘世的是是非非,不懂得说话要顾忌,可是他们会用那稚嫩而温暖人心的话语鼓励我;他们会用一颗宽容的心来对待我;他们会用简单的行动来换取我的欢乐„„在幼儿园里,没有虚伪,没有顾虑,没有计较;只有真诚,只有无忧无虑,只有宽容。这是我十分怀念的。离别了幼儿园那些天真可爱的朋友,我又获得了善良、风趣、永远的朋友。在小学阶段里,我得到了许多朋友,可能是因为一年级时的童言无忌,所以与同学交流起来很简单,不用三两天就熟悉了。而那些同学之中,我有几个知心的好友,对于她们,我百分百信任,而她们对我,也是毫无猜疑。彼此之间的信赖让我的心永远都是暖暖的!有时候,朋友常常是在无意间获得的,而从同学关系进展到朋友,甚至是知心朋友,经常就在一句顺口的鼓励,一次简单的安慰,一个轻轻地拍肩„„这是我回顾过去所总结出的。我拥有的朋友很多,有的是学姐,有的是学弟,然而,最令我感动的还是班上的那些朋友——善解人意的阿兰,与我心灵相通,我们俩相互传一个眼神就知道对方在想什么;幽默善良的妹妹,她被我称为我的心灵导师,因为她会劝慰我,并且让我走出悲伤;大大咧咧的阿仪,她真的很男孩子气,经常与我们班的男生打打闹闹,会为我出头的一个人;搞怪好玩的菜心,她与我从小一起长大,所以我会对她毫不保留地说心事,而她也会与我分享心中的甜蜜或悲伤„„还有,一些朋友也是不得不提的,因为他们很像我的大哥哥,对我很好。有仗义风趣的猪猪,信任我的洋葱,总是胡思乱想的蜗牛„„我的朋友实在太多了,不过,他们都一样的可爱,一样的善良,一样的真诚!在我难过的时候,他们会捎来一句关怀、问候;在我烦恼的时候,他们会拍拍我的肩,跟我开玩笑,让我放松,不再忧虑;当我迷茫的时候,他们会开导我,让我正视前方的道路,选择好行进的方向;当我开心的时候,他们会为我欢呼,为我鼓掌,会因为我的幸福而欣慰;当我犯错时,他们不会顾及友情,会批评我,纠正出我的错误,并帮助改正我的错误„„ 感谢你,我的朋友!谢谢你们,在其他人不相信我的时候相信我,在其他人不支持我的时候支持我,在其他人指责我的时候宽容我,在其他人误解我的时候倾听我的哭诉„„ 感谢你,我的朋友!我们之间的友谊,即使在冬季,依然火热。我的朋友,谢谢你们!在我寒冷的时候鼓励我,在我炎热的时候让我凉爽,在我失落的时候让我重新斗志昂扬,在我骄傲的时候叮嘱我不可得意,要胜不骄,败不馁„„ 感谢你,我的朋友!我们的友谊单纯而美好,真挚而坚固!你们给予我的温暖,我将永远地保存在内心最深处;你们的可爱,你们的天真,你们的信任,你们的鼓励,你的一切一切,都久久萦绕在我脑海里,时刻也不曾离去。感谢你,我的朋友!愿我们的友谊如那长青叶,永远长存„„
篇四:作文_我的好朋友
我的好朋友
我最要好的朋友是周天阳。他和我个子一样高,两个大眼睛嵌在一张红润的脸蛋儿上,高鼻梁,帅极了。
从一年级开始,一条友谊的锁链就把我和周天阳连在一起。我们之间从未发生过争吵,互相帮助,亲密得简直就像一个人。
记得一次期末考试,还有几分钟就上课了,同学们都在做考前准备。我才发现尺子忘带了。“没有尺子哪行呀?回家取一定来不及了。”我急得真是要哭了。这时我的好朋友周天阳看见了便走了过来问我:“怎么了?”我心焦火燎地说:“都怪我,偏偏在这个时候忘带尺子。”周天阳看着我心急成这样,便毫不犹豫地跑回自己的座位上,只听“啪”的一声,我回头一看,只见周天阳那着两截尺子,他将一截递给我,我楞住了,“啊,多好看的新尺子呀。”我深情地望了望周天阳,手里紧紧握着那半截尺子,不知说什么好。
放学回家后,我从书包里那出那半截尺子,爱不释手。我决定要把它珍藏起来,因为在那短短的半截尺子上凝聚着我俩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周天阳的助人为乐的品质。
我的好朋友
我有一个好朋友名叫贝贝,她黑黑的脸蛋儿,浓浓的眉毛,不大的眼睛,小鼻子,小嘴儿。这样的五官听起来不漂亮吧?但搭配抵赖十分耐看,越看越好看。她个子很高,才11岁的人,个子倒有一米六几,如果她远远地走过来,你会以为她是个大人。
贝贝是一个性格温和的女孩子,说话总是慢声细语,好像从来不知道着急和生气。这一点是我最看重她的地方。有一次,我和贝贝在楼下踢毽子,有两个小家伙儿一直在那里捣乱,我都快烦死了,于是我一把接住毽子,拉着贝贝说:“咱们去别处踢吧,这两个小不点儿烦透了!”可贝贝却犹犹豫豫地说:“要不,让他们一起玩儿吧?”我说:“他们不会踢!”贝贝就搂着我,在我耳朵边上说:“我看他们很想玩儿,会踢的其他人都不愿意和他们玩儿,怪可怜的。不如我们教教他们吧?”“唉!好吧,真拿你没办法,我只好?舍命陪君子?了!”唉!贝贝实在是太懂事了!
我很欣赏她的善良、友爱,所以我们的友谊越来越深。
《我的好朋友》作文评改教案
[评改目的]
1、通过作文评改,使学生进一步学会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的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
2、充分肯定学生的习作,采用多种方式给予赏识,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心。
3、在习作评价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尊重富有个性和创意的表达。
4、尝试再次修改习作,感受修改对写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
[评改重点]
通过互相赏识,帮助学生学会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的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
[组织形式]
以赏识为主,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评改过程]
一、引入,明确评改标准
每个人都有朋友,朋友就是那个你最了解的人,是那个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你都能心领神会的人,所以,这次写《我的朋友》的写人作文,大家完成得都非常好,你们笔下的朋友都给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大家的作文都能做到抓住人物的特点,选取典型的事例,将朋友的形象跃然纸上,其中,能抓住人物神情、动作等细节刻画,把人物写得活灵活现的,呼之欲出的同学有:(大屏出示学生名单)
把我们的掌声送给这些榜上有名的孩子们,掌声过后,羡慕之余,榜上无名的我们,想到的是什么?(自己的不足,别人是怎么写好的)
找到自己作文和优秀作文的差距,明确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才能更有效的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文。通过批改,老师帮大家分析了一下,本次作文突出的不足之处在于:没有抓住人物的神情、动作、语言等方面做细节刻画,使你笔下的人物形象平板,模糊,不够鲜活,给读者留下的印象不够深刻。
找到了症结所在,我们就有了努力的方向,今天,我们就通过这节作文评改课,借助优秀作文的欣赏,进一步的研究怎样抓住人物的特点,通过人物的神情、动作、语言等方面的描写,将人物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二、佳作亮相,片断欣赏,相机引导
每次作文总会有黑马出其不意的杀将出来,在这次作文中,大家想知道杀出的这匹黑马是哪位吗?有请张仁力,给大家带来她的大作《我的朋友-----无敌小霸王》。大家在听她读文章的时候,我们要做的是什么?和你的作文相比,你认为有哪些优点和不足(大屏出示讲评标准:
1、是否选择典型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
2、能否抓住人物的神情、动作等方面的描写生动的刻画出人物,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根据学生的评,师适时小结:
1、外貌描写,要形神兼备
外貌描写的目的是要写出人物传神的个性,只有形神兼备,人物形象才鲜活,人物独特的外貌总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他的内心状态和袒露人物内心世界的隐秘。
2、动作描写,如见其人
动作描写不仅要写出人物做了什么,而且要写出他怎么做的,做到观察的细致,还要做到为突出中心服务。
老舍说过:每一个动作中清楚有力地表现出人物的一点来,人物便越来越活泼,越实在?..所以,描写人物动作时,要选取最能表现人特征的动作,才能如见其人。
3、语言,如闻其声
人物的语言描写最能反映人物的完美形象,最能表现人物的鲜明个性,言为心声,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所说的内容,可以反映出人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所以,人物的语言一定要抓住人物的特点,才能做到如闻其声。
4、神态描写
要抓住细微变化,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
佳作并非每个人都有,但是轻轻推开“片段欣赏”这扇窗,我们惊喜的发现,精彩的片段和语句,就像散落在草丛中的野花一样,散发着迷人的芳香,不信,你听??..四个孩子分别读精彩段落,师引导学生谈启发和感悟
三、小组合作,互相发现闪光点,集中交流
四、完善自己的习作,精益求精
(1)启发谈话:俗话说金无赤金,人无完人,我们自己文章中肯定也存在着一些不足,让我们用刚才学到的知识结合着优秀篇章和片段带来的启示,来修改自己的习作,使自己的文章锦上添花。
(2)修改自己的习作。
(3)交流:说清文章原来是怎么写的,现在改成什么,为什么改。
五、名家心得,总结激励,提出要求
纵观古今中外,大凡好的文章,在一定意义上说,与其说是“写”出来的,不如说是“改”出来的。鲁迅对散文《藤野先生》的修改,达到160多处,郭沫若先生一次对人谈创作方法,一连说了7个“改”字。俄国的托尔斯泰写的《战争与和平》前后改过七遍。马克思的《资本论》也是经过多年的反复修改才定稿出版的。古今中外的名家们尚且如此重视修改,对初学作文的我们当然就更应该如此了。
第四篇:读《不会说话的嘴巴》有感
说话,更在于心的感恩
——读《不会说话的嘴巴》有感
江苏省靖江市实验学校七(1)班吴越
基本上,每个人都能说话,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说话。
说话,也是一门学问,我一直很相信这一句话。语言,并不单单只是表达出心中所想的,同时,还要顾虑很多。语言,人与人之间交往,最常见,也是最基本的形式。因此,每一句话,都可能会伤害到别人。依稀记得孩提是的懵懂年代,也曾因为错说了那么一两句话,而丢失了朋友。
嘴巴受大脑指挥,而大脑受心的指挥。一个人的心如果是冰凉的,那么,他不会说话,自然也很正常。
这篇文章,形象地,阐述了这个问题。
达夫是一个不会说话的人。他的好朋友辛普森,扯下了他的嘴巴,送给别人,却没有一个人愿意要。这张嘴得罪了很多人。而最后,达夫终于懂得了如何去说话,如何去做人。虽然带有一点点夸张的色彩,但这个故事,使人耳目一新。读前面的部分,依旧有些似懂非懂。直至最后,非常直接的点明了题意,使我豁然开朗。
美好的心灵、宽大的胸怀、完善的人格才能给嘴巴一个发挥的广阔舞台啊!”得那个雨天,略带沉闷的天气和倾盆而下般的暴雨,是我的心情显得烦躁不安。回到家,我将湿鞋一甩,躺倒在沙发上,对着妈妈发小脾气:“我最讨厌下雨天了!”妈妈似乎并不生气,做到了我身边心平气和地说:“看吧,全身都淋湿了,让你带伞不听„„”“你烦不烦啊!”妈妈望着猛然站起来的我,愣住了。而我头也不回,转身进了房间,留给妈妈一个倔强的背影。
而我已没有心情做作业了,我承认,我刚才是很冲动,可一种叫做自尊心的小东西牵扯着我,让我没有办法去向妈妈道歉。我只能竖起耳朵去倾听门外的一切动静。“呼呼~~~”“呼呼~~~”这是妈妈在为我吹鞋子的声音。虽然我刚才那么对她,但他还是为我打理好了一切。我心底似乎有一种叫做感动的东西在涌动。
最终,我还是鼓起勇气道了歉。
因为是妈妈,所以她很容易地原谅了我。如果是同学或朋友,说出去的话,就犹如泼出去的水,就算道歉,也会留下痕迹。
所以,说话前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恍惚间,我忽然明白了:说话,更在于心的感恩!
指导老师:严金洪
第五篇:《不会说话别当头》学习心得体会
1.学习祖林老师关于如何做好领导干部的
心得体会
我们销售事业部在2012年6月16、23日举行了两次相关培训,公司能够舍去当天的销量来腾出时间为我们的提高进行培训和指导,这一点难能可贵。我很珍惜这样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我们在学习中销售部总经理给我们进行了大量的企业文化讲座,并且观看了有多年管理培训经验的祖林老师关于如何做好领导干部的培训光碟,通过学习我感受很深,使我明白了中层领导干部在企业中的重要性。身为微得利公司的一名中层领导干部,我还是要抓住这次学习的机会以提升自己,同时指导自己如何下一步干好自己本职工作,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以下是我学习后的心得体会:
营销主管在我们微得利公司首先应该是思想过硬,主业水平过硬的忠诚于企业的一员,不但要将自己的个人能力和管理团队的水平、技巧发挥到极致,更要有时刻不忘忠诚于公司,时刻牢记公司利益高于一切的高度忠诚思想。否则的营销主管就不是所谓中层领导管理者,充其量就是个超级救火员”。
我们营销主管们是公司最直接面对员工的管理者,我们公司销售部的销售业绩工作、团队管理工作、员工思想工作等等工作的执行力做得如何,营销主管们最重要。如果我们对公司相关的制度都不理解、不掌握,我们的专业水平不过关,那么我们的员工如何能管好,如何能做好呢。课堂上,祖林老师通过洪亮的嗓音、生动的案例、风趣的言语,简洁明了、深入浅出地将一个中层领导干部的职责、管理、沟通技巧等轻松地展开。
作为销售一线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指挥者,营销主管不仅要具备职责知识、业务知识,更要具有沟通能力、改善能力和待人的能力;作为销售一线的管理者,营销主管必须要紧记自己的神圣使命:创造好的业绩、以结果为导向,为公司创造效益;带领有战斗力的团队、并为公司培养人才;传播良好的企业文化。
如何做好与员工之间的沟通。“你想怎样被对待;就怎样对待别人”“以别人喜欢的方式,去对待他们”,在不伤害对方自尊的基础上,让对方感受到事情的紧迫性、重要性和严重性,从而能深刻反省并改进。在于员工沟通的过程中,应该做到“沟通从心开始”,要本着:1)关心员工;2)谆谆善诱;3)刚柔并济;4)完善渠道;5)善用技巧等前提下,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时间有针对性的做到有效沟通,要善于倾听员工的心声。与上级沟通,要本着自主承担责任的原则,站在领导的高度,面向未来,带着主见去沟通,才能得到上级的支持。管理者的产品就是员工的行为,不良的行为源于不良的管理,管理者就是有部下的人,是通过部下达成目标的人。所以对部下的培养,对团队的建设,对员工的有效激励至关重要。作为一线管理者,营销主管必须有育人之心,一个有较强业务能力的人,只懂得施展自己的业务技能而不能传授给下属的营销主管充其量只是一个业务骨干而不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当下属出现不良行为时,要利用行为、现象、事实、结果去说服对方,避免直接对下属进行责备;要善于及时表扬激励有良好表现的员工,同时及时将成果与他人分享;要有阶段性的业绩面谈,通过描述性的语言,客观的状态、平等的态度、支持的语气对对方工作的工作进行总结,多听取对方心声,给出建设性意见及关怀;让员工深刻体会到你对他的关爱。营销主管是我们公司销售事业部主要基础销售工作的组织者和指挥者,也是直接生产者,我们综合素质的高低,将影响到团队管理的成败。所以,我们营销主管不仅要具备善于沟通、执行力要强、具有影响力、关注细节、带领团队等管理能力,还要掌握足够的销售专业技巧、与人共事的人事技能和思想技能。同时,营销主管要明确自己在团队中的角色,对自己的定位要清楚,明白工作的主要职责,了解上级领导对自己的期望和班组员工对自己的期望。要能带领片区成员,设定一个共同明确的目标,朝着这个目标制定行动方向,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并且要有一颗公平、公正、公开的心来监督顺利圆满的完成目标。在学习中我们还学习一节很重要的讲座《不会说话别当头》,通过这节讲座我学习到了作为公司的一名中层领导干部在长工作中言语的重要性,说话要讲求方式方法,要会说话,俗话说“话有三说,巧说为妙”,我们作为一个直接管理者,在面对处理员工的一些事情上要会说话,更要说巧话,不能随心所欲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在说话过程中要合理的运用谈话技巧和谈话方式,要充分了解员工心理,只有了解员工了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让员工做到心服口服,否则我们就很容易把管理变成管教,那样的话对于我们管理者来说就太可悲了。
2.学习艾莫老师《做最有用的好员工》
——心得体会
公司销售部组织全体员工在同一时间也观看了艾莫老师的《做最有用好员工》专题讲座培训光碟。培训结束后,我对塑造自己的职业品格方面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员工,换而言之,老板需要什么样的员工?艾莫老师讲的铁匠的故事告诉了我们“烧红的铁不要用手去摸”。其实,做事的时候唯一的秘诀就是“当你决定要做一个有用人才的时候——就是最大的秘诀”。作为我们微得利的一名员工,我认为可以把这句话理解为:在企业中,自身要和企业价值观保持一致,要和公司的理念和愿景保持一致。换言为用老板的脑袋想问题,很多事情迎刃而解。这个故事的铁匠做到了。我想我也会做到。企业和员工相互理解扶持,风雨中同舟;顺风顺水时,迎接未来的挑战才是根本的意义。
企业需要什么类型的员工呢?像艾莫老师讲的,德才矩阵图。德:首先是你要和这个企业的价值观保持一致,做到爱岗敬业。才:在现阶段能帮助企业在某些方面达成企业所需要的有价值目标的一种能力系统。这个观点与我们公司一直奉行的德才兼备是人才、有德无才是庸才、有才无德是小人的用人理念一模一样。所以作为我们公司的每一个员工都应该努力提升自己,在合适的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并努力做的更好,争取做多面的人才。要想成为一个好员工,首先要让自己成长,在公司工作中,找到自己的标杆、顾问、教练、支持者还有批评者。三人行必有我师,不懂就问,这些人都将在以后成功之路上起到一定的作用,认清这些,才可以找到自己的方向,扬长补短而不是扬长避短。要做企业需要的员工,就要将企业的荣与辱与自己的荣辱相结合,个人利益时刻服从集体和企业的利益。
在微得利这个大家庭里,带着感恩的心做好每天的工作,要存着包容之心快乐的去工作。企业选择了我们,并且花费时间和金钱培育我们,让我们能够更好的担当起更重要的岗位,我们更要带着感恩的心,在企业不同的阶段达成有价值的目标。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时时刻刻爱护它,付出一份真诚,才会收获一份信任。完善的品格是和谐工作的先决条件。艾莫老师讲的蓝色花瓶的故事,已经印在我心中,过程是我们要做的,目标结果是我们必须要达到的。健康的过程才会体现完善的品格,优秀的员工应该具备一种良好的正确的心态。还要有敬业精神,要用用肩扛用头顶的劲头去努力工作,主动的发现并解决问题,这样的过程中将提升自己。听了艾莫老师讲课。懂得了,做一个真正敬业的员工:是制造问题而不推卸责任,防御问题而不声张,解决问题而不居功自傲,为金钱而工作是短暂的,为梦想而工作是长久的!爱上自己的岗位,为自己做好定位,才能提升具有实现价值的专业技能。坚持做好每一件事,没有任何一件事小到可以抛弃,没有任何一个细节细到可以忽略。一切在于细节。在不断的工作和学习中,学会突破,学会借力,学会创新,学会用老板的脑袋相信,再以实际行动来证明:相信没有解决不了的事情。
关于团队协作的分析,艾莫老师是这样讲解的:在两个人之间,相互妥协是1+1=2,各自为政是1+1=½,集思广益是1+1=3。所以团队的力量是个人力量的汇总,因此做好自己、配合他人是让个人价值最大化的有效系统的方法。
我们选择了微得利公司提供的能够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就不要放弃,通过不断学习提升,尽力发挥自己的才能,挖掘自己的潜能,为微得利公司、为自己的未来坚持、努力、奋斗、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