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戈武:太极拳的传承和发展(五篇材料)

时间:2019-05-15 06:36: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康戈武:太极拳的传承和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康戈武:太极拳的传承和发展》。

第一篇:康戈武:太极拳的传承和发展

康戈武:太极拳的传承和发展

现传各式太极拳均溯源自温县陈家沟

借助1963年台北真善美出版社出版的陈泮岭(1891—1967)著《太极拳教材》,1964年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唐豪、顾留馨著《太极拳研究·太极拳起源和发展简史》,1935年山西省国术促进会刊行的《李氏太极拳谱》,1989年吴文翰发表的《近百年太极拳的发展和流派的形成》等文献得知,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流传的太极拳共有8式,其名目包括: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和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郝式太极拳(马立伯称“李郝派”)、吴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李式太极拳。

谨取各式太极拳传人的文据为凭,简述其源起于下:

(一)孙式太极拳

创自河北完县人孙禄堂(1861—1932)。孙禄堂初学太极拳于郝为真(1849―1920),后自创一式,以姓氏名,人称“孙式太极拳”。孙禄堂于1919年著《太极拳学·自序》说:“余受教于为真先生。”禄堂之女孙剑云著有《孙式太极拳》(人民体育出版社,1964年出版)。

(二)郝式太极拳

传自河北永年人郝为真。郝为真的太极拳学于李亦畬(1833—1892)。郝为真的一些传人和太极拳传习人,以姓氏名其所传,称为“郝式太极拳”。目前,因为郝为真之师李亦畬学于武禹襄,多称此系技法为“武式太极拳”。郝为真之孙少如著《武式太极拳·前言》说:“先祖父名和,字为真。先父名文桂,字月如(1877—1935)。先祖父的太极拳是从邻居李亦畬先生处学来的。李先生是他的舅父武禹襄先生所传授的。”(人民体育出版社,1964年出版)。

(三)武式太极拳

创自河北永年人武禹襄(1812—1880)。其弟子李亦畬于1881年修订的《太极拳小序》中述武禹襄研习太极拳的经历说:我郡杨某(露禅,1799―1872)从“河南陈家沟陈姓”学太极拳,“旋里后,市诸同好。母舅武禹襄见而好之,常与比较,伊不肯轻以授人,仅得其大概。素闻豫省怀庆府赵堡镇,有陈姓名清平者,精于是技,逾年,母舅因公赴豫省,过而访焉。研究月余,而精妙始得,神乎技矣”。文中说明了武禹襄太极拳技的两个来源,一是从本城的杨露禅处“得其大概”;二是经访赵堡镇陈清平“精妙始得”。武禹襄经此二“得”后,自创一式,以姓氏名,人称“武式太极拳”。

(四)和式太极拳

创自河南温县赵堡镇人和兆元(1810—1890)。和兆元的曾孙和有禄著《和式太极拳谱·和式太极拳概述》说:“和式太极拳始自和兆元。兆元公(1810—1890)是河南温县赵堡镇人,师承本镇太极拳名师陈清平,是陈清平的大弟子。”(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

(五)吴式太极拳

创自满族人全佑(1834—1902)及其子吴鉴泉(1870—1942)。全佑再传弟子徐致一(1892—1968)于1931年著《太极拳浅说》载述:“(太极拳)传至京师者,以陈氏高足杨露蝉(禅)为第一人。得其真传者,除杨氏诸子外,有万春、凌山、全佑等数人。全佑之子吴师鉴泉(1870—1942),即著者所问业者也。”全佑创传的拳架,经其子吴鉴泉(从汉姓吴)修润定型,以姓氏名,人称“吴式太极拳”。徐致一于1958年著《吴式太极拳》(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

(六)李式太极拳

创自河北武清(今属天津)人李瑞东(1851—1917)。李初习多种拳技,光绪初年始从好友王兰亭学太极拳,王兰亭之技师承于杨露禅。随后,李瑞东以杨式拳中的搬拦捶、肘底捶、撇身捶、指裆捶、栽捶五捶为要,兼取太极拳基本动作,揉入八卦掌等技法,创编成“太极五星椎”等拳架,自成一系,人称“李式太极拳”。

(七)杨式太极拳

创自河北永年人杨露禅(1799—1872)。据其同乡李亦畬于1881年修订的《太极拳小序》述:杨露禅从“河南陈家沟陈姓”学。所创传拳架经其孙杨澄甫(1883―1936)修润定型,人称“杨式太极拳”。澄甫著《太极拳体用全书·自序》(1934年2月,上海初版)明言杨露禅“从陈师长兴学”。澄甫之子杨振铎著《杨氏太极拳、剑、刀·杨氏太极拳简介》说:“杨氏太极拳是太极拳中的一个流派。……从陈氏太极拳老架发展而来。”(1992年,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八)陈式太极拳

创自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九世祖陈王廷(1600—1680)。其技代有传人,后世传习人和有关文献中提及较多的有陈长兴(1771—1853)、陈清平(1795—1868)、陈鑫(1849—1929)等。陈鑫著《陈氏太极拳图说》,于1933年由开封开明书局出版。

综观上述8式(家、流派)太极拳的传承沿革,吴式、李式源自杨式,杨式溯源至陈家沟陈长兴;陈长兴(1771—1853)是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14世孙。郝式、孙式源自武式,武式溯源至赵堡镇陈清平和前已溯源于陈家沟的杨式。陈清平(1795—1868)是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15世孙。显然,现传各式太极拳皆溯源至河南省温县陈家沟,创自陈家沟陈氏九世祖陈王廷(1600—1680)。太极拳技理对武术发展的贡献

(一)陈王廷首创太极拳

明朝洪武七年,陈卜率族人从山西洪洞迁至河南温县陈家沟(时名“常阳村”)。陈氏族人精习武术,传到第九世的陈王廷时—明末清初时期,出现了新生武术拳种琳琅满目的情景。究其原因,值得注意下述几点:

1.明代戚继光(1528—1587)和程冲斗(1561—?)等武术家,通过对明代武术的全面总结,留下了一批宝贵资料,为新拳种的诞生提供了武技基础。

2.戚继光、程冲斗等,揭示出套路式武术传习,对武术传承和通过全面锻炼系统掌握武术攻防技法的重要作用。民间拳家也把套路武术作为传播的重要形式,推动了武术套路创编。

3.新兴的“六合拳”等拳种将哲理融入武术,对各拳种具有启示意义。

4.出现了将导引和吐纳术渗入武术锻炼的趋势。连少林寺武僧也于此时开始兼习“易筋经”,促进了武术由单重技击向兼重养生发展。

陈家沟陈氏第九世陈王廷(1600-1680),顺应这一趋势,为了“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见陈王廷遗词《长短句》),于晚年着手创编拳架。据《陈氏拳械谱》,陈王廷所造拳架共7套,包括有太极拳(一名十三势)五路、长拳一百八势一路、炮捶一路以及有关锻炼方法。在陈王廷所造拳架中,有二十九势同于戚继光综合古今十六家拳法编成的《拳经》三十二势拳套。此外,在《陈氏拳械谱》中,还有“红拳”“盘罗棒”等谱以及“古刹登出少林寺”这样词语。说明陈王廷是在总结民间和军队中流行拳法的基础上,取众家之长编创出太极拳早期拳架的。

(二)太极拳技理对武术发展的贡献

陈王廷开创的太极拳体系,丰富了武术技法和理论。

在技术方法方面,起码可以看到三点重要贡献。

一是陈王廷综合各种攻防技巧,研创出双人推手锻炼法。这种练习形式,两人手臂互靠,粘贴缠绕进行攻防练习。

二是陈王廷依照两人推手法,研创出了两人粘枪(杆)练习法。

上述两种对抗训练法,都因以“粘缠”为特点,能有效地训练周身皮肤触觉,提高反应速度,而且能在不用护具的情况下进行技击方法的练习。

三是陈王廷在徒手攻防技法中强调和丰富了“靠”法。他留下的《拳经总歌》开篇就说“纵放屈伸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陈小旺老师在中央电视台演讲陈式太极拳技击特征时,突出地展示了多种“靠”法的应用时机和技巧。在戚继光对明代武术进行全面总结后写成的《拳经捷要》中,只归纳出了踢、打、摔(跌)、拿。归纳出发挥躯干攻防作用的“靠”,使武术击法,由“四击”发展到了打、踢、拿、靠、摔“五击”。为《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确定徒手技法要素,提供了实践和理论支撑。

在理论方面,起码有两个重要理念丰富了武术理论体系。

一是陈家沟陈氏十六世陈鑫(1849—1929),汇集先世历传拳学真诠,对陈式太极拳进行全面总结,写成《陈氏太极拳图说》。书中明确太极拳的命名是“理根太极,故名太极拳。”将太极学说引入武术,以太极之理说拳理,规范拳技,指示练法,明确功能。

依据《辞海》的注释,“太极”一词及其概念,初见于《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在理论方面的第二个重要理念是将儒学中的中正、中庸观念以及伦理观念引入了武术。以“外保君王内保身,全凭太极真精神”,明确太极拳的锻炼价值。以“意气君来骨肉臣”作为太极拳技法要诀。联系到“太极”一词及其概念,初见于《周易·系辞上》。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说明“太极”及其学理出自孔子或者孔子学派。

鉴此,可以说,“理根太极,故名太极拳”的这一拳术系列,彰显着鲜明的儒学文化特色。值得一提的是,儒学并不是在真空中萌生的,而是在与诸子百家长期共存、交流争鸣、相互融摄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在儒学中既有自身的核心理念,也有从诸子百家借鉴和吸收的学理。

(三)借鉴和吸收中国传统医学理论和道教养生理念形成了突出武术本质的养生原则。

陈王廷遗词中有“到而今,年老残喘,只落得《黃庭》一卷随身伴”。《黄庭经》秉承黄老医学有关脏腑、经络、精气的理论,着重阐述存思身神、守固精气的理论和方法,是道教养生修仙专著。道教养生理念和方法在太极拳中的体现,值得我们深入进行研究。在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中,较多地引入中国传统医学的经络、气血、脏腑等基本学理,丰富了武术运动的人体知识,促进了武术锻炼方法与祖国医学结合,对于提高武术健身养生的效果有着积极作用。

在太极拳家借鉴吸收中国传统医学理论和道教养生理念的基础上,清朝咸丰年间或稍晚见传的《太极十三势行功歌诀》中提出了“详推用意终何在?延年益寿不老春”的练拳宗旨。这一宗旨,明确了武术健身、养生的方法,不同于医家的健身、养生的方法,也不同于道教的养生方法,而是通过体现武术本质的攻防动作锻炼,达到健身、养生的目的,从而形成了突出武术本质的养生原则。围绕太极拳远源的讨论

民国年间,河南省首任国术馆馆长,随后受聘为南京中央国术馆副馆长的陈泮岭,在其晚年著刊的《太极拳教材·总论》写道:“现在之太极拳,皆出于杨家、吴家、武家、郝家。郝家出于武家,吴家出于杨家;而杨家与武家,又出于陈家。可以说现在所研练的太极拳,皆系由河南温县陈家沟所传授;但陈家沟太极拳又是传自何人?尚难找出确实证据……太极拳之源流,在今日难以稽考,惟其传自陈家沟,则为今日练太极拳人士之所共知公认者也。”

应该说,关于太极拳源自焦作温县陈家沟陈氏,早已形成共识。然而,怀疑陈王廷是否具备创编太极拳的能力,而继续追究太极拳萌发远源的文论,时有所见。出现过创自老子、创自张三丰、创自王宗岳等太极拳起源说法。

(一)对创自老子的讨论

杜育万1935年在开封自行印制发行的《太极拳正宗》中,说太极拳是“老子设教,宓子真传”留传于世的。这类说法符合一些人认为太极有着悠久历史,太极拳不可能到明末清初的陈王廷时才创出的主观想法。为此,我曾经将太极拳的萌发诞生过程,分为无形期、成形期两个阶段,写入《太极拳发展概略》。笔者认为:太极拳是中国武术发展历程中诞生的一个拳种。在其脱胎成形之前,构成太极拳的武技基因、哲理基因、养生基因三大主要成分,都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发展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的组成部分。例如,构成太极拳的武技基因——攻防动作素材,源自早于先秦时已成体系,又经2000多年发展完善的武术拳械技法。构成太极拳的哲理基因——太极理论,源自先秦时《周易·系辞》中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经宋代周敦颐《太极图说》、朱熹《太极图说解》,以及多家学人对“太极”的阐释发展而来。构成太极拳的养生基因——导引和吐纳法,源自先秦文献中记载的养气、养形术,经医家的“禽戏”、道教的“性命双修”、拳家的“易筋经”等养生强身法发展起来的导引吐纳方法。太极拳是这些基因融合一体而形成的。离开了其中任何一种,都不可能形成太极拳。换言之,构成太极拳某一基因的出现,并不等于太极拳已出现。

(二)对创自张三丰的讨论

附会张三峰(丰)为太极拳创始人,起于将太极拳混同于明代的内家拳。

把张三峰(丰)与太极拳连在一起,最早的出处见于李亦畬的两则遗文。〔笔者注:宋之张三峰,也被写为宋之张三丰。详见唐豪、徐哲东著。故以“峰”(丰)注明〕

其一,李亦畬曾撰《探太极拳之源》一则,文云:

“予阅聊斋十四卷……王涣详云:拳勇之技,少林为外家,武当张三峰为内家。三峰之后又有关中人王宗岳,宗传温州陈州同。(”转引自姚继祖著《武氏太极拳全书·第八编 古典拳论》)

其二,李亦畬编《太极拳谱》初稿:

此谱小序的首句为“太极拳始自宋、张三丰”。(转引自顾留馨著《太极拳术》)

从李亦畬这两则遗文,可以看出:李亦畬《探太极拳之源》,是读聊斋李超武技传后,依王阮亭(号渔洋山人)在该传后的附文为据,改写成的。其中,把王阮亭原文中的“关中人王宗”,写成了“关中人王宗岳”。这一字之差,造成了被署名为《太极拳论》作者的王宗岳,成了明代内家拳的传承人。于是,太极拳被混同于明代的内家拳了。清康熙八年黄宗羲撰《王征南墓志铭》说:明代的内家拳“起于宋之张三峰(丰)”。于是,李亦畬编《太极拳谱》初稿小序中,宋之张三峰(丰)被附会成了太极拳创始人。

值得注意的是,在13年后的1880年和1881年时,李亦畬相继将手订《太极拳谱》分送李启轩和郝和。这两本手订《太极拳谱》,都将初稿中“太极拳始自宋、张三丰”一语,修订为“太极拳不知始自何人”。可以说,李亦畬本人否定了“太极拳始自宋、张三丰”。

在清初还有流传的内家拳,与太极拳不是一回事。

据黄百家著《内家拳法》。其中包括两个套路,名为《六路》《十段锦》。首先这与太极拳的套路名称不同。从《内家拳法》中记载的动作名称来看,也与太极拳的动作名称不同。

其次,从技法要领来看,也存在一些根本性的差异。例如,《内家拳法》将“迟缓”“双手齐出”列为“禁犯病”。然而,太极拳强调“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在套路练习时还注重“动作缓慢”,并有着“揽雀尾(按)”“如封似闭”等双手齐出的动作。

第三,从与人交手时的制胜功夫和技法来看,两者也不相同。内家拳注重打击穴位和要害,《王征南墓志铭》云:“凡搏人皆以其穴……有恶少侮之者,为征南所击。其人数日不溺。”太极拳虽也有打穴击要的方法,但不追求“凡搏人皆以其穴”。

内家拳还注重硬功练习。《宁波府志·张松溪》中写道:“松溪不得已,乃使诸少年举圜石可数百觔者累之,谓曰:‘吾七十老人,无所用试,供诸君一笑可乎?’举左手侧而劈之,三石皆分为二。”被作为内家拳核心技术和功夫的这些内容,在太极拳中没有,或者说太极拳不注重这类方法。

显然,明代的内家拳与太极拳间不能画等号。关于张三丰其人,《明史》有传,但无与太极拳或者武术有关的记述。据《明史·列传第一百八十七 方伎》记载:

“明初,周颠、张三丰之属,踪迹秘幻,莫可测识,而震动天子,要非妄诞取宠者所可几……

张三丰,辽东懿州人,名全一,一名君宝,三丰其号也……

太祖故闻其名,洪武二十四年遣使觅之,不得……

或言三丰金时人,元初与刘秉忠同师,后学道于鹿邑之太清宫,然皆不可考。天顺三年,英宗赐诰,赠为通微显化真人,终莫测其存亡也。”

在“张三丰传”成文前的明永乐年间,皇家曾在海内外大举寻找过张三丰。史载,明洪武三十二年朱元璋去世,皇太孙朱允炆登上皇位,改年号为建文。削藩,削夺燕王朱棣兄弟的王爵,废为庶人。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七月,朱棣以此为借口,北平起兵,挥师南下。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十三日,朱棣攻下南京,占领皇宫,建文帝逃亡。朱棣当上明代第三位皇帝,改年号永乐。朱棣为查找建文帝,防其卷土重来,于是派胡濙访仙、郑和航海,以访张三丰为借口,实查建文帝下落。《明史·胡濙传》载:“五年遣濙颁御制诸书,并仿仙人张邋遢,遍行天下州群乡邑,隐察建文帝安在……先濙未至,传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内臣郑和数次浮海下西洋。至迢疑始释。”《明史·郑和传》曰:“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以最高行政之令,曾在海内外大规模地寻找张三丰,结果却是“然皆不可考……终莫测其存亡也”。

上述史料说明,明初曾有张三丰的活动。此后,朱棣把访张三丰作为查找建文帝的幌子。目的未达到,幌子当然不能丢。于是,总有张三丰活动的传闻,“然皆不可考……终莫测其存亡也”。一个路人皆知的道理是,如果访到张三丰了,朱棣就不能继续查找建文帝了。显然,惊天动地的张三丰传说,只会是为朱棣“隐察建文帝安在”杜撰出来的,而张三丰其人或许已失去了面世的可能,当然也就难以支撑起创编或传播太极拳的传说。

(三)对创自王宗岳的讨论

有人认为,陈家沟陈式太极拳初名“陈氏拳械”,何时名之为“太极拳”,尚未见早期文据。清咸丰年后河北永年人武禹襄出示的《王宗岳太极拳论》,首次将此系拳技称名为“太极拳”。从而认为王宗岳可能是太极拳的创编人。或者把王宗岳作为继张三丰之后,将太极拳传到温县的人。笔者在考察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来历时,获得了下述有关“王宗岳”其人并不存在的考据。1.王宗岳一名的出现

王宗岳一名,最初见于李亦畬撰编的《太极拳谱》。此谱首篇《太极拳论》标题处,署名“山右王宗岳”。李亦畬《太极拳谱·跋》云:“此谱得于舞阳盐店,兼积诸家讲论,并参鄙见”,述及了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的来源。徐哲东根据李亦畬高足弟子郝为真之子郝月如提供的材料,在《太极拳考信录》一书中写道:“武禹襄之兄武秋瀛,官舞阳知县,得此谱于盐店。”师承于李亦畬之子李逊之的姚继祖先生所著《武氏太极拳全书·武禹襄先生》记载:武禹襄“奉母命前往舞阳省兄之机……便道过河南温县陈家沟,拜访陈长兴,但陈长兴年事已高,卧床不起,复介绍其到赵堡镇拜访当地名师陈清萍(平),并得到陈清萍(平)倾囊相授,研究月余,奥妙尽得。到舞阳后,又从其兄澄清(秋瀛名)处获得了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从此,无意仕进,一心从事太极拳的研究……”

依据上述文证,禹襄之兄,舞阳县知县武澄清(秋瀛名,1800—1884)在舞阳盐店得山右王宗岳的《太极拳论》,禹襄至兄任所见之,才获取此论的。禹襄归,与李亦畬研习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时,武秋瀛还在任所为官。将上述三位早期看到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者作一排序,第一个是武澄清(秋瀛名),第二个是武禹襄(名河清),第三个是李亦畬。

2.关于王宗岳的考据三点

其一,在师承于李亦畬之子李逊之的姚继祖先生的文存中看到了武秋瀛(名澄清)为此《太极拳论》写的《跋》。此文为竖写,《跋》文紧接于《太极拳论》全文之后,另起一行。《跋》云:“右论不知创自何人,语极精细,非精于是拳者,不能为是论,可谓拳中之圣矣。”据此,武秋瀛不知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创自何人,也就是武秋瀛不认可他在舞阳盐店得到过署名山右王宗岳的太极拳论或太极拳谱。武禹襄所谓“山右王宗岳”失去了与《太极拳论》相互关联的凭据,也就失去了实际存在的可能。

其二,早期得见此论的第三人是李亦畬。本文前面曾引录他的遗文《探太极拳之源》。从李亦畬当时在该文中将王宗岳混同于明代内家拳传人王宗来看,李亦畬也不知王宗岳究为何人。太极拳不能混同于内家拳,王宗不是王宗岳,“山右王宗岳”又一次失去了实际存在的可能。

其三,近年,有人将杜育万于1935年编印的《太极拳正宗》提到的蒋发之师明代万历时人“王林桢”,说成是“王宗岳”。这里暂且不就杜育万《太极拳正宗》一书的史料价值进行评述。我们只要认真查阅一下该书,其中既无“王宗岳”字样,也没有上文所谓“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并且找不到任何能将“王林桢”和“王宗岳”连为一人的依据。显然,这种推测性说法,没有赖以立足的凭据。于是,“山右王宗岳”再次失去了实际存在的可能。

一而再的考查,都找不到山右王宗岳实际存在的依据。显然,山右王宗岳仅仅是出自武禹襄一人之口的人名符号。

山右王宗岳失去了存在的可能,那么,《太极拳论》出自谁手?解铃还须系铃人,我们来看看最初持有此论的武禹襄的相关经历。

武禹襄(1812―1880)永年人。自幼习文好武,是当地一位儒学先生。其弟子李亦畬于1881年修订的《太极拳小序》和《永年地名志》记述武禹襄研习太极拳的经历说:武禹襄约1850年从杨露禅处学得陈氏老架。1852年(清咸丰二年)至豫省怀庆府赵堡镇拜访陈清平,研究月余,得其精妙。返回永年后,“即日找其甥李亦畬搭手试验”。武李二人在试验过程中,每得一体会,即写一字条贴于墙壁,再反复体验,经两年多的实践,最终将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写出了一系列言简意赅的太极拳文论。1881年(清光绪七年),李亦畬将这些文论益以已作,编定为《太极拳谱》。这一理论成果与在赵堡“研究月余”有哪些联系?略作梳理,发现下述几点:

1.陈清平的大弟子和兆元(1810—1890)当时在赵堡,按常理应陪师接待武禹襄“研究月余”。和家是中医世家,并与当时被尊为晚清理学大儒的李裳阶亦亲亦友,过往密切,既是李裳阶的贴身护卫又是文秘,常年与李裳阶谈拳论道,多受理学熏陶,写有多篇太极拳文献。和兆元传留的拳架,被称为“带理架”。

2.被称为“三代帝师”、尊为“海内三贤”之一的李棠阶(1798—1865),河南温县南保封村人,字树南,号强斋,谥文清,当时在河朔书院主讲,作为儒师的武禹襄可能与之交往,甚至“研究月余”。李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后任工部尚书、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军机大臣等职。其著述在国家图书馆、河南省图书馆、新乡市图书馆和河南大学图书馆都有珍藏。目前,已在李棠阶遗著《李文清公日记》中见到有关拳论,以及涉及和兆元(字育庵)、陈清平的多条记述。谨举几条于下: 其一,关于拳论。

在《李文清公日记》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九月十四日中记有:“拳勇以虚灵为妙用,因人之力制人,不参己力,可悟圣学”“未来不迎,已来不滞”。这些论述从哲理的高度简明地指出了心法、劲法、击法运用的要诀。尤其是其中“可悟圣学”四字值得研究。圣学,指的是理学。集理学大成的朱熹称理为太极,太极既包括万物之理,万物又可分别体现整个太极。由“总天下之理即是太极”可以衍生出“总天下之拳即是太极拳”的理念。其二,关于和兆元。

在《李文清公年谱》中记有,清嘉庆二十三(1818年),李棠阶先生21岁“正月,亲迎夫人和氏(温县人)”。和夫人是和兆元的姐姐。李棠阶称和兆元为二弟。

在《李文清公日记》中提到和兆元的地方颇多,例如“访和二弟肇元”“访和育庵托事”“赴赵堡,托和育庵清理账目”,这是李棠阶在主讲河朔书院时,日录中出现较多的话。河朔书院设在紧邻温县的武陟境内。

清同治元年(1862年),65岁的李棠阶奉旨入京任职,和兆元同往赴任。《李文清公日记》记述:(四月)“十三日早晨率儿洊侄濬及损之、育庵起程,本村送至大司马镇……二十八日到京。”

又记述说:“自同治二年夏,内发出通鉴辑览二部,命与宝佩蘅各圈一部。备两宫皇太后披览。原拟以此进讲……每日入直,散间有暇即圈兼校错讹,间查注音意。至本年春夏间始完……先是在坊间购得此书,版甚不清,属于絅齐。和育庵照已校之本校之,庶不至大谬乎(同治三年七月初八记)。”

还记有:(二月二十八日)“查看朋友各信,择可存者,请育庵录之。” 其三,关于陈清平。

在《李文清公日记》中,也有着与和兆元之师陈清平的记载。其中一则记道:“写陈清平信……”

借助《李文清公日记》,可以认定和兆元之师的名字应写为陈清平。李亦畬手稿《老三本》中的写法是对的。(有的书文中将之写为“陈清萍”,将“平”误为“萍”了。)

此一认定,就出现了一个值得研究者们关注的问题。

在《老三本》中有《走架打手行工要言》一则。此文以“昔人云”3字开篇。

“昔人云:能引进落空,能四两拨千斤。不能引进落空,不能四两拨千斤……欲要能引进落空,能四两拨千斤。先要知己知彼……”

后半段解释走架、打手的两句话写为:

“平日走架,是知己功夫……打手是知人工夫……”

在和兆元之子和敬芝(1850-1918)留下的手稿中,有着与之内容相同的歌诀。只是后半段中此两句话开头二字不是“平日”,而是“陈清平曰”。原文标点为:“陈清平曰:走架是知己功夫……打手是知人工夫……”

按和敬芝手稿排列的句式,该文以“昔人云”开篇,说明那些话是前人说的,但不知是谁说的。后一段以“陈清平曰”开始,说明这是“陈清平”的话。这样行文,不仅句式工整,而且体现出了行文的逻辑性。

借助《李文清公日记》的记述和启示,联系武禹襄1852年(清咸丰二年)至豫省怀庆府赵堡镇拜访陈清平,研究月余。可以推测,武禹襄在赵堡研究月余时,不仅得到了陈清平的点教,也得到了理学大儒李棠阶关于圣学与拳学的指点,还得到了和氏父子的一些拳学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武禹襄返回永年,“即日找其甥李亦畬搭手试验”,经两年多的实践,最终写出了一系列言简意赅的太极拳文论。1881年(清光绪七年),李亦畬将之编定为《太极拳谱》并将《王宗岳太极拳论》置于此谱之首。应该说,没有在赵堡“研究月余”的基础,就不可能有武李二人编著的《太极拳谱》。正是这一基础,武氏具备了著作《王宗岳太极拳论》的可能。那么,为什么武氏不署己名,要署名“王宗岳”?可能的缘由有二:

一是当时儒学之后,均强调“为圣人立言”,不为自己立论。明明本人是首创者,却多说是得来的。

二是在武禹襄亲笔拳谱中,《王宗岳太极拳论》后写有“禹襄武氏抄于豫署”。照此,王宗岳应写为“宗岳王氏”。若读之为“宗 岳王氏”。可解释为“归宗于岳王——岳武穆”。这样推测的依据是,当时的社会反清情绪浓郁,民众因反对外族侵犯而尊崇岳飞。清末武坛出现了岳氏连拳、岳氏散手等,都尊岳飞为始祖;已流传较广的形意拳也尊岳飞为创始人。而从永年到温县,必须经过汤阴岳飞庙。在那里,岳飞庙也被称作“岳王庙”,岳飞简称“岳王”。

据此分析,王宗岳可能是武禹襄虚构的托名。对“王宗岳”一名进行考评,不仅在于澄清传说,更在于让人们看到太极拳理论经典《王宗岳太极拳论》的作者对太极拳发展作出的贡献。

对李棠阶遗文及和式太极拳文论的梳理和考查,还刚刚起步,已经看到了这里闪耀着太极拳理论的光彩。随着研究的深入,对太极拳名的出现、理学对太极拳形成发展的影响等等问题的研究,必将获得新的突破。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太极拳发展史的研究,理清太极拳理论的发展脉络,同时还有助于我们从晚清理学复兴这一文化背景,探索武术文化内涵的演进。

目前,开创太极拳体系的陈式太极拳,亟待加强研究的和式太极拳,已相继通过文化部审核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焦作市温县已相继被中国武术协会命名为“中国武术太极拳发源地”,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认定为“中国太极拳发源地”。这既是国家主管部门和协会对焦作温县在太极拳传承发展中所作贡献的肯定,也代表着广大太极拳传承人和爱好者的期盼,期待着焦作温县为太极拳的全面发展,为太极拳造福全人类作出新的努力和奉献。

第二篇:康戈武在杭州第五届杨式太极拳名家传人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康戈武在杭州第五届杨式太极拳名家传人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康戈武在杭州第五届杨式太极拳名家传人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2009-05-28 20:14

首先代表中国武术协会对“第五届杨式太极拳名家传人学术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感谢会议的主办单位浙江省体育总会及承办单位浙江省武术协会和对外体育交流中心,以及协办单位为这次会议的顺利召开作出的努力和奉献!

讲完了代表单位应该说的话,讲点代表我自己的话。

我很谢谢各位杨式太极拳的名家传人,每次活动都让我来,给了我一个学习的机会,也给了我一个向大家汇报一年来的学习体会、就教于各位的机会。去年的会议让我第一个发言,我讲完后,认真地聆听了各位的高见。今年,由于昨天在郑州主持“武术遗产保护与发展学术座谈会”,没有赶上会头。今天上午认真听取了各位的发言,观看了几位高手的表演。颇有所得,也不乏感慨。基于这些所得和感慨,我将今天发言的题目概括为:脚踏实地,面向发展。

一、新一轮武术全面发展的序幕正徐徐拉开

关于当前武术发展的宏观形势,我觉得可以用新一轮武术全面发展的序幕正徐徐拉开来形容。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这一形势。

一是从体育方面看,推动新一轮武术全面发展的机遇已到眼前。去年12月,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已经向所有奥委会成员组织下发了书面通知,明确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要举行世界武术锦标赛。说得准确点,就是突破国际奥委会关于在举办奥运会期间不准举行其他体育赛事的规定,同意竞技武术比赛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特设项目。这是个值得庆幸的决定。虽然武术比赛的金牌数不计入整个奥运会的金牌总数,但这毕竟说明我们力争竞技武术进入奥运会的努力上了一个台阶,毕竟为武术赢得了在奥运会上向各国运动健儿和来宾一展风采的机会。为了迎接这次比赛,今年11月将在北京举行2008年武术比赛的选拔赛。与此同时,国家体育总局决定让武术活动成为2008奥运会期间的一个亮点。大致除了竞技武术比赛外,预计在奥运会的一些大型活动和分布北京各区的众多文化点中也会组织武术展示活动。

武术有望成为北京奥运会期间的一个亮点,有着她自身的优势。例如,作为特设项目的武术,将在西方文化浓郁的奥运会项目的映衬下凸现出自己富含东方文化韵味的运动特色。

又如,四方宾客来到北京,就象我们到了一个新地方要看看当地的风土景致,带点当地的土特产品一样。同样的道理,那些外国人来到中国北京,要看北京的风土景致,带点中国的土特产品。不会去看那些千篇一律的大楼,也不会去买通行各国的那些现代化用品。从人们是来参加体育盛会这个角度说,他们自然会想到了解一下中国土生土长的、有着本民族文化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武术。看看在有组织地向世界推广的竞技武术之外的传统武术的本来面目。要带,或许会带些与武术相关的书刊、光碟和纪念品。目前,我知道的多家出版单位和工艺美术机构,都正专致于创制武术类产品,迎接明年的旺销。从这方面来看,到明年,武术一定会倍受奥运观光客的关注。

上面讲到的,是从体育角度顺理成章的话,结果是积极的。我们还可以从反思的角度来讲,其对于武术发展仍然是积极的。

我们经过了一系列努力,竞技武术虽然作为特设项目进入奥运会比赛期了,但是,毕竟武术没有被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日本举办奥运会时,将柔道推入了奥运会;韩国举办奥运会时,将跆拳道推入了奥运会。我们应该反思一下,也确实有值得反思的地方。反思的结果既让人们看到现行竞技武术套路和散打,一如既往地加快了以奥运会竞技原则完善项目和赛制的步伐;还看到一些新的武术比赛方法,迈开了尝试的步伐。中国武术协会组织的全国武术功力比赛已举办3届,今年12月将在广州举办第四届。我们还批准长春师范学院着手举办武术搏技比赛。这一比赛方式,以躯干的正中线部份作为得分与否的攻防部位。既体现了中国武术各拳种的攻防要点,又不同于世界上现有的林林总总的徒手对抗比赛形式。此外,中央电视台5频道搞的“武林大会”,以单拳种的交手对抗为比赛形式,探索传统武术比赛的赛法和赛制。

面对着出席杨式太极拳名家传人学术研讨会的各位同仁,我更想谈谈太极拳方面的信息。

2003年,我们在东京参加国际武术联合会会议,顺便出席了正在举行的全日本武术太极拳比赛。当我们走进体育场时,全场起立,齐呼:“奥运、太极!太极、奥运!”,反复呼喊。他们认为,太极拳是与西方体育运动形式区别最大、特点最为突出、流传范围最为广泛的武术项目,是最能代表中华民族体育进入奥运会的项目。当有人说到太极拳很难评判时,有的日本朋友认为“怎么比,是你们中国人的事”。如果中国人自己问“怎么比”,责任首先落在我们太极拳传承人的肩上。这是日本武术同仁传递出的信息。

再者,上个月,温总理访问日本,在日程没有安排的情况下,早上到公园里练太极拳,还教在公园里锻炼的日本人打太极拳。这也给我们传递了一个信息,中国领导人认为“太极拳好”的信息。

不仅太极拳单练体现着丰厚的中华民族文化,有着很大的吸引力,让人陶醉。太极拳推手运动,也是世界交手对抗运动中独具特色的项目。现在奥运会有拳击、摔跤、跆拳道、柔道等多个交手对抗项目,就是没有推手这种形式的比赛项目。全世界独一无二。进奥运会首先要不重复,要独特的东西,我们的推手是独特的。中国武术协会曾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太极拳推手的比赛规则,但在几届比赛实践过程中出现了难以克服的“顶牛”现象。一搭手就顶牛,像相扑似的,体现不了太极拳推手的特点。虽曾针对这种情况,组织过专题研究。终因没有找到根本解决方法,把“太极拳推手比赛”停搁下来了。

可喜的是,多种以太极拳推手为基础衍生出的推手比赛,相继展开实验和组织比赛。2004年,我们在设计武术功力比赛项目时制定了“桩上徒搏”项目,这是把推手放到50厘米高的桩上进行比赛。

随后,佛山的一批武术传习者,把桩变为砖,再把砖变为砖样的木板,以便可装入书包便于携带。练习时,把木板往地上一放,两人就搭手推挽。任一脚一离开木板,就判输。这种在佛山中小学推广、受到广大少年儿童喜爱的锻炼方式,被称为“佛山推手”。

在佛山的一个健身俱乐部里,开展“垫上推手”。这种推法,是两位练习者站在约50厘米厚的海绵包上进行推手。在这样厚的海绵包上,软得站都站不稳,两人搭手一推,重心稍一偏移,就可能摔倒。

昨天,我们在郑州参观的“郑州市■手健身俱乐部”,也把试验推手比赛作为一项主要活动(■手是推手的古称)。他们制定竞赛规则、研制比赛擂台和专门的练习与比赛服装,探索新的推手比赛形式。

这些信息让人感到,在没有把武术的项目列入奥运会之前,武术传习人乃至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憋着一股劲——憋着一股在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中实现零的突破的劲。这股劲,会促使人们去总结走过的路,铺垫未来的路。激励人们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外体育交流的浪潮中,扩大武术的交流,扩大武术的传播,促进武术的国际化发展。

总之,从体育的角度看,体育发展的形势、体育发展的需要,武术同仁的努力,武术发展的趋势,都显示出推动新一轮武术全面发展的体育机遇已来到眼前的景象。

二是从文化方面看,推动新一轮武术全面发展的机遇已到身边。

2005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策,为武术发展提供了一片广阔的天地。

1、部份武术拳技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武术共有7项。其中,由湖北省十堰市申报的武当武术、河北省永年县申报的杨氏太极拳、河南省焦作市申报的陈氏太极拳都进入了名录。可以相信,随着第二批、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确定,丰富多彩的武术技艺必将接踵上榜。有学者已提出,要争取把武术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最终进入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武术传承人受到社会尊重

昨天在郑州召开的“武术遗产保护与发展学术座谈会”上,与会学者和武术行政管理人员一致认为,武术技艺以传人为载体,以口传身授为传承形式,传人在艺在,传人逝艺失。武术技艺在传人与传人之间的传承是动态的,这些传承人就是“活着的遗产”。因此,保护武术文化遗产,首要珍视武术传承人。凡是为武术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弘扬做出努力、作出贡献的人和机构,都应该受到人们的尊重,得到社会的认可。在座各位,为传承和弘扬杨式太极拳作出了各自的努力和奉献,都是值得我们敬重的武术传承人。

3、保护、传承和发展武术遗产有了专门的经费

2006年7月13日,财政部和文化部联合印发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写道,中央财政拨款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这宗专项资金分为保护项目补助经费和组织管理经费两大类。其中,保护项目补助经费包括国家名录项目保护传承经费,其主要开支范围包括:理论及技艺研究费、传承人及传习活动补助费等。杨式太极拳进入了国家名录,在座的各位传人和相关单位均可向当地文化行政部门和财政部门申请这宗专项经费。

除了上面这三点外,这些文件还反复强调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还在于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并且提出了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传承后继有人,以及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研究等问题。

总之,从文化的角度看,武术作为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瑰宝,迎来了国家保护、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春天。应该说,推动新一轮武术全面发展的文化机遇已经来到身边。

正是出于我对目前武术发展的体育机遇和文化机遇的认识,我以为新一轮武术全面发展的序幕正徐徐拉开。

二、脚踏实地,为传承武术遗产作出奉献

面对武术发展的机遇,有志于斯者,都会乘势而起,作出自己的努力、自己的奉献。从体育方面讲,发展武术的健身价值、竞赛价值,大家都不陌生,已经做了很多了。从建国以来就把武术归入体育领域,体育的基本功能是健身,在这方面太极拳己做得很好,在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里,算得上是健身运动的龙头项目了。这里就不再多讲了。我还是从文化遗产的角度说一点意见。

我以为,要为传承武术遗产作出努力和奉献,首先要脚踏实地地看清传承人的特长何在。武术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武术的技艺。因为各位是杨式太极拳的继承者和传播者,才可能成为杨式太极拳的传承人,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显然,武术传承人的特长在于他是武术技艺的继承人。同样的道理,杨式太极拳传承人的特长,在于他是杨式太极拳技艺的继承人。

第二点就是要脚踏实地地明确传承人的责任何在。他们的特长是“技艺”,他们的责任应该就是传承技艺。要站在承前启后、传承民族文化的高度去认识我们的责任。杨式太极拳能够由初创,经过三代人的努力而出现定型架,经过包括在座各位的历代传人的努力而成为今天远传世界的显学,就是历代杨式太极拳传人脚踏实地继承技艺、传承技艺的结果。

总之,武术是一门强调实践的技艺。不是靠嘴说,就能学会,就能练好的。只有脚踏实地地继承和传播技艺,才能促进她的普及和提高。

三、脚踏实地,走出传说,尊重武术遗产的创始人和传承人

在前几次会议上,我都没有谈及太极拳的起源问题。不谈的原因,我在邯郸会议上作过交待:一是从太极拳已经国际化来说,只要明确太极拳源于中国,由中国人创始,就足以诏告天下了。二是推广太极拳要向前看,讲发展。太极拳发展到今天成为显学,广泛流传,是因为她的锻炼方法、文化内涵和锻炼价值。就广大传习者而言,应该在这上面下功夫。有的先生,太极拳功夫很好,往往因为将一些毫无依据的传说挂在嘴上,遭到人们不必要的非议。源流问题,让擅长史学研究的人、专致学术研究的人去挖掘史料、考证论据、据实探究。

今天上午一开会,对我这个昨天未到会的人来说是第一次上会,听到第一位发言者谈的就是源流问题。翻开本次会议的《会刊》,会议的“中心议题”首列“

1、杨式太极拳的源流探讨,力求正本清源”。而所谈的,却是已在几十年前,或可说是一百余年前已被识者否定了的“张三丰创太极拳说”。关于太极拳的流派,出现了南派、北派、散派、本山派说法。于此,我想谈谈我在学习中见到的史料和学习心得,请大家指正。

(一)李亦畲对所谓张三丰创太极拳传说的否定

现在见到的将张三丰(峰)与太极拳联系起来的最早的文字依据是马印书从姨丈李亦畲处抄得之《太极拳谱》初稿。此谱小序的首句为“太极拳始自宋、张三丰。”(转引自顾留馨著《太极拳术》),此序写于1867年。

随后,李亦畲亲手修订了这本《太极拳谱》初稿,并抄写为三本。在李亦畲为这三本谱写的题记中,文首写道:“此卷予手订三本,启轩第(弟)一本,给友人郝和一本,此本系予自藏。”落款为:“亦畲手订”(转引自沈寿点校考译《太极拳谱》)。

在13年后的1880年和1881年时,李亦畲相继将手订《太极拳谱》分送李启轩和郝和。这两本手订《太极拳谱》,都将初稿中“太极拳始自宋、张三丰”一语,修订为“太极拳不知始自何人”。

启轩存谱于1935年整理为《廉让堂太极拳谱》出版发行。1982年顾留馨著《太极拳术》中收录了郝和存谱原文影印稿(笔者在上海王慕呤处见过此谱原本)。

上述文字,给了我们两点启示:

1、初期出现的与太极拳起源相关的张三丰(峰)是宋之张三峰(丰)。

2、“太极拳始自宋、张三丰”一语于1867年出现后,受到了当时健在的杨露禅和武禹襄等的质疑,或者是作者自己感到此说无依据,因此,在“手订”《太极拳谱》时将此语改定为“太极拳不知始自何人”,并以“亦畲手订”的落款形式,告知读者以此为准。

1881年距今(2007年)已126年。所以说,“张三丰创太极拳说” 在一百余年前已被识者否定了。

(二)把明代《内家拳》传说中的宋?张三峰或明代的张三丰与杨氏太极拳联系起来,都不可信。

被李亦畲手订《太极拳谱》时否定了的“太极拳始自宋、张三丰(峰)”,指的是明代内家拳传人尊为始祖的宋徽宗时代的张三峰。其故事见于清初黄宗羲(1610~1695)根据“高辰四状其行,求予志之”写成的《王征南墓志铭》。其中说“有所谓内家者,……盖起於宋之张三峰。三峰为武当丹士,徽宗召之,道梗不得进,夜梦玄帝授之拳法,厥明以单丁杀贼百馀。三峰之术,百年以後,流传於陕西,而王宗为最著。温州陈州同,从王宗受之,以此教其乡人,由是流传於温州。嘉靖间张松溪为最著。”后世一些把太极拳创始权送给张三丰的人,以此为据,把“内家拳”起源作为太极拳起源;把太极拳说成是内家拳;把明代的张三丰和宋代的张三峰视为一人。这其中不可信的地方颇多,仅举其六。

1、《王征南墓志铭》说:“三峰为武当丹士,徽宗召之,道梗不得进,夜梦玄帝授之拳法,厥明以单丁杀贼百馀。”一夜间,既梦得杀敌拳法,又具备“单丁杀贼百馀”的体能和技能,很难让人相信。

2、宋徽宗时已能“单丁杀贼百馀”的张三峰,成了明朝的张三丰,中间跨越了一个元朝,很难让人相信。

3、有文章认为,《王征南墓志铭》出自明清之际大儒黄宗羲,所记应是“事实”。然而,黄宗羲在文中明白地写着:“高辰四状其行,求予志之”。也就是说,是按照高辰四的说法写成的。在雍正版《宁波府志?张松溪》中写道:“张松溪,……其法,自言起于宋之张三峰。”显然,尊张三峰为内家拳始祖,是张松溪、高辰四等内家传人的“自言”。黄宗羲是在未对“自言”进行核查的情况下写出《王征南墓志铭》的。因此,很难相信,《王征南墓志铭》所记关于张三峰的传说是“事实”。在清初还有流传的内家拳,与太极拳不是一回事。

黄宗羲之子黄百家从王征南学得内家拳后,著有《内家拳法》。其中包括两个套路,名为《六路》《十段锦》。这与太极拳的套路名称不同。从《内家拳法》中记载的动作名称来看,也与太极拳的动作名称不同。其次,从技法要领来看,也存在一些根本性的差异。例如,《内家拳法》将“迟缓”“双手齐出”列为“禁犯病”。然而,太极拳强调“动作缓慢”,并有着“揽雀尾(按)”“如封似闭”等双手齐出的动作。第三,从与人交手时的致胜功夫和技法来看,两者也不相同。内家拳注重打击穴位和要害,《王征南墓志铭》云:“凡搏人皆以其穴。……有恶少侮之者,为征南所击。其人数日不溺。”内家拳还注重硬功练习。《宁波府志?张松溪》中写道:“松溪不得已,乃使诸少年举圜石可数百觔者累之,谓曰:‘吾七十老人,无所用试,供诸君一笑可乎?’举左手侧而劈之,三石皆分为二。”被作为内家拳核心技术和功夫的这些内容,在太极拳中没有,或者说太极拳不注重这类方法。由此看来,将太极拳说成是内家拳,是没有技术根据的。

5、所谓张三丰之后若干年,有蒋发、王宗岳承张三丰太极拳技,传河南温县的故事,也是不可信的。

(1)关于蒋发。在持张三丰创太极拳说的文章中,蒋发是赵堡太极拳的早期传人。问题是蒋发的生存年代,他们有两说。一说生存于明朝末年;一个是清朝乾隆时人。同为一人,却被说成是相差上百年的人,已让人感到难以相信。而持此说者,还说“杨禄禅(露禅),所传,是陈长兴向蒋发学的太极拳”(见本次会议《文稿汇编》首文《太极拳源流争论因果新探》);陈家祖传的“炮捶”是不外传的。若此说靠近事实,那么,为什么将当今陈氏太极拳传人、赵堡太极拳传人、杨氏太极拳传人的练习架势,以及1933年出版的陈鑫著《陈氏太极拳图说》、1934年出版的杨澄甫《太极拳体用全书》、1935年时杜元化撰成的《太极拳正宗》中的架势,一一进行对照,能直观地看出:同样被持此说者认定为传自蒋发的赵堡太极拳的练法不同于杨氏太极拳练法,而是近于陈氏太极拳练法?这一点,足以证实所谓蒋发传张三丰太极拳给温县赵堡镇人和陈家沟陈长兴的说法是不可信的。

(2)关于王宗岳。在持张三丰创太极拳说的文章中,王宗岳是张三丰若干年后,传播张三丰太极拳的人。问题是王宗岳的生存年代也像蒋发的生存年代一样有两说。一说生存于明朝末年;一个是清朝乾隆时人。这是难以让人相信的。而且,持此说者认为张三丰太极拳是经王宗岳中转才传到赵堡镇和陈家沟的。若此说靠近事实,那么,为什么所谓王宗岳太极拳谱,由永年武禹襄传出,而在陈家沟和赵堡镇太极拳传人撰著的《陈氏太极拳图说》(陈鑫著、1933年出版)、《太极拳正宗》(1935年时杜元化撰成)等著作中却都没有收录此谱?这一点似可证明温县赵堡镇和陈家沟太极拳,不是王宗岳传入,当然也就与所谓张三丰创太极拳无关。

6、太极拳健身和技击的理论核心并非来源于张三峰和张三丰的道教理论。

(1)太极拳健身理论的核心——“详推用意终何在?延年益寿不老春”

在太极拳的初创期,虽然注意到了练习拳术的健身价值,但作为一门武术技艺的“太极拳”仍然是以技击为主要功能,这与太极拳形成于冷兵器时代晚期有关。陈王廷(1600~1680年)遗词《长短句》中把“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作为“造拳”目的,就是这一价值倾向的表现。在1852年问世的《王宗岳太极拳论》中的《十三势行工歌诀》里,出现了“详推用意终何在?延年益寿不老春”一语,这是练拳的目的向健身价值倾斜的标志。主导性价值观念的这一变化与当时社会从冷兵器时代步入火器时代有关。

不论太极拳的主导性价值观念如何转换,其健身功能的实现都是通过“详推用意”,也就是练习攻防技术来实现的。所以,笔者认为太极拳健身理论的核心是“详推用意终何在?延年益寿不老春”。把太极拳说成是本无技击价值的健身或延年益寿修炼方法,是不符合太极拳发展的历史的。

道教以神仙方术为核心。追求长生不老、飞升成仙,以长生不老之人为仙人。具体的修炼方法有炼丹服饵、导引行气、房中和辟谷等。历史上多有寻却老方、不死之方,炼不老药、不死药,以求服食而至长生不老成为仙人的记载。道教的这些修炼方法和相关理论,与太极拳通过“详推用意”追求益寿延年,有着在养生功能方面相近的一些目的,但其方法和途径完全不同。而且,太极拳还有着锻炼和提高攻防自卫能力的功能,道教修炼术却无此功能。张三峰或张三丰是道教中得道高人,在炼丹服饵、导引行气、房中和辟谷等道教修炼术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但是,在没有发现他们在武术研究、实践方面留下的足迹和成果前,要他们以攻防动作为素材、以攻防制胜为目的,编创出具有延年益寿价值的太极拳套路、太极拳推手、太极拳散手等符合武术要求的技法,是很难让人相信的。

(2)太极拳技击理论的核心——“舍己从人”。

在太极拳技击理论中,被视为技法准则,并且显著地区别于其他拳种技击理论的特色理论,是“舍己从人”四字。在《王宗岳太极拳论》里有“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这么一句话,说明在1852年此论问世以前,“舍己从人”已是太极拳的技击要则。笔者以为,太极拳“舍己从人”法则,只可能来源于儒家思想,而不可能得自于道教思想。

儒家以仁为最高道德标准。提出“克已复礼为仁”的基本要求。为了实现“仁”,要克已,就是克制、约束自己的欲求、言行。复礼,就是使言行符合于礼的规定。孔子提出的具体方法:“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进而提出“杀身成仁”,作为儒家的殉道观和道德人格标准,要求为实现“仁”,应该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孟子承此观念又提出了“舍生取义”的殉道观和道德人格标准。他认为,生命和仁义道德都是人所需要的。但是,当这二者不能都得到时,就应该舍弃生命,以维护仁义道德。能够做到“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人,便是圣人。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社会环境中,儒家克己复礼、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观念渗透入武术界,形成了武术人的行为准则,太极拳家提出 “舍己从人”这一技击法则,是这一渗透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华文化土壤孕育武术成长的必然结果。

在道教思想中,找不到“舍己从人”的思想。如前所述,道教以神仙方术为核心,追求长生不老、飞升成仙。因此,注重修今生长生不老的道教理论,与要舍掉自己的“舍已从人”思想是不一致的。

综观上述六点,把明代《内家拳》传说中的宋?张三峰或明代的张三丰与杨氏太极拳联系起来,都不可信。

(三)“太极拳”是武术体系中的一个拳种

《武当》杂志社副总编谭大江先生在今天上午的学术报告中说(大意):太极拳有南派、北派、散派、还有本山派。他解释说,我们认识太极拳不能仅从太极两个字认识,要从太极的哲理含义认识。除了太极两个字之外,还有表达太极含义的不同的字,阴阳就是太极。因此,谭先生举例说,太乙也称太极,所以“太乙五行拳”是太极拳的一种;太极就是太和,所以“太和拳”也是太极拳的一种。鱼门拳、两仪拳都讲阴阳,也都属于太极拳。1980年前后,由时居杭州的金子弢演练的“太乙五行拳”是本山派太极拳。

对于谭副总编这一新异的说法,我讲两点感想,请各位指正,也与谭先生交流。

1、应该从认定拳种的原则界定太极拳体系

太极拳是个“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拳种,而不是一个概念。中国武术的任一拳种都是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萌发成长起来的,都以阴阳学说指导技法,我们不能因各具特色的上百个拳种都讲究“阴阳”而把它们都说成是太极拳。

2、应该从道教文化的高度提倡“大武当”意识

谭大江先生在上午的学术报告中,集中阐述了他关于武当山张三丰创内家拳、创太极拳的观点,其中强调金子弢演练的“太乙五行拳”是本山派太极拳。这很容易让人产生联想,按《武当》谭副总编有关太极拳源自武当山张三丰的说法,本山派太极拳当是张三丰传留下来的了。换句话说,本山派太极拳是最正宗的太极拳了。1980年前后,我看过金子弢先生演练“太乙五行拳”,并与金先生有书信交流。金先生当时居住在杭州,代表浙江参加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在座的武友,特别是杭州的同仁们大致会看过金先生的表演。恕我见识浅薄,我看不出金先生练的“太乙五行拳”与传统太极拳有丝毫一脉相承的痕迹,只看到与传统太极拳完全不同的风格特色。不知谭副总编以什么标准把它列成太极拳,而且冠名为“本山派太极拳”?

我理解谭先生提出“本山派太极拳”的初衷,大概与振兴武当道教文化、促进武当山和《武当》杂志的发展有关。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这个初衷是值得赞誉的。问题是怎么振兴、怎么促进。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曾将太极拳、形意拳和八卦掌统称为“内家拳”,依黄宗羲《王征南墓志铭》为据,以为它们都源自武当山,源自张三丰。随着武术史学研究的深入,这些拳种的起源和沿革逐步清晰了。不少研究者既在考据的基础上,论证了这些拳种的起源与武当山张三丰无关,同时也看到了道教文化对中国武术发展的影响。笔者以为,如果把振兴武当道教文化、促进武当山和《武当》杂志的发展仅仅寄希望于张三丰一身,将会局限发展的思路和发展规模,手脚捆住了,越局限越难搞。应该立足道教文化,树立“大武当”意识,把武当山建成道文化的代表地。立意高了,思路放开了;不是讲哪一个人,而是讲道家文化中的养生方法,讲道家文化对武术锻炼方法和武术理论的影响,就能避开那些争论不休问题的缠困,获得尽可能广泛的支持和拥护,就会出现一个大武当,大发展的武当!

第三篇:康戈武:武术非遗保护与研究现状

康戈武:武术非遗保护与研究现状

2012年6月12日,由文化部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系列讲座之《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现状》讲座在国家图书馆文津堂举行。

主讲人康戈武老师现任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秘书长、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专家委员会执行专家、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段位制办公室主任,从事武术研究和管理工作数十年,建树颇多。容纳数百人的会场座无虚席,很多武术界名流和武术工作者、习练者、爱好者前来听讲,其中包括著名武术家、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段位制办公室武世俊,北京形意拳研究会会长王桐,北京吴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关振军,八卦掌非遗传承人、河北文安文柱武校校长任文柱,北京鲍氏武术社社长袁宝海,北京形意拳研究会副会长王万友,“东方大力士”、中国式斗牛第一人韩海华,意拳名家史国才,北京武协监事、少林八法门传人陈延军律师,北京舞蹈学院教授李北达,北京红旗精武武术研究会会长赵艳,《中华武藏》制片人姜智等。

康老师以参与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的体会和成果为素材,分四个话题讲述了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现状。

一· 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多种文化表现形式。武术是中华民族世代相承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身体运动形式,完全符合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标准。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四类,一是传统武术拳种;二是自成体系的武术功夫和锻炼形式;三是武术锻炼的器械用品;四是武术文化空间。

二·现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武术项目。

2006年5月20日,第一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有518项,其中传统体育、游艺、杂技小组共有17项,其中包含太极拳、梅花拳、少林武术、武当武术、沧州武术等武术项目;2008年6月7日,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有510个项目,传统体育、游艺、杂技小组共有38项,其中包括峨眉武术、八卦掌、形意拳、八极拳、红拳、查拳、螳螂拳、五祖拳、蔡李佛拳、岳家拳、苌家拳等武术项目,以及孟村八极拳、劈挂拳、燕青拳、武式太极拳等武术拓展项目;2011年5月23日,共有191个项目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传统体育、游艺、杂技小组共有19项,其中包括拦手门、通背缠拳、肘捶、十八般武艺、撂石锁、掼牛、孙膑拳、佛汉拳、地术拳等9项武术项目。

三·当今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的几点问题。

当今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导致了申报失败,主要概括为以下四点。

1.时间界定不清

只有流传百年以上的拳种才能申报非遗,但绝不是传承越古老越好,更不能为了体现传承古老而上报一些经不起推敲的内容。例如,水浒拳传说是梁山108条好汉共同创编的,大家知道108条好汉很多是小说家虚构的,所以此说法必然不会被采信。其他的如孙膑拳是孙膑创编、大圣门是孙悟空创编的说法也都荒诞不经。如此申报,结果可想而知。

2·内容把握不准

很多组织和部门申报非遗时,内容太宽泛,特点不明确。有些地域总是想把地域内所有的拳都放到一起申请非遗,造成了一些问题。比如说已入选非遗的沧州武术。沧州是武术之乡,拳种流派繁多。沧州武术入选非遗之后,流传于沧州的名拳,如劈挂拳、燕青拳等就无法申请国家级非遗了,只能作为拓展项目。实际上,这些拳种完全可以独立申请非遗。

3·内容缺乏依据

武术拳种必须传承有序、源流清晰。很多拳种没有明确的传承序列,即使有,也多是牵强附会,经不起推敲。比如孙膑拳申遗的时候,一支传人认为孙膑拳是战国时孙膑创始,这没有任何依据,自然不能成功申遗;孙膑拳传人刘骏骧先生认为孙膑拳是依据《孙膑兵法》思想而创始的,这个论断非常客观。于是,孙膑拳成功申遗。八卦掌申遗做的非常好,将八卦掌首传人董海川作为创始人,而不去采用以往那些没有依据的论调。以往有人认为董海川的师父是尚道明、何道源,实际上大家仔细思考,这两个名字的意义在于:崇尚道就明白了,何必再去问道的源流呢?一个简单的文字游戏竟然成为某些人的依据,实在可笑。按目前的考证来说,将董海川作为八卦掌创始人是最合情合理的。

4·保护流于形式

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千万不能流于形式。关于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可以分为三种方式,一是原样保护;二是加强传承;三是研究发展。上世纪80年代,经国家武术院审核,按照“源流有序、拳理清晰、特点突出、自成体系”的16字方针,认定了129个拳种。武术院委托河南中传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录制《中华武藏》,保存资料。《中华武藏》摄制组至今已行程36万8千公里,拍摄89个拳种,录制了531位民间拳师的视频资料。视频资料中出现的民间拳师多达3395位,其中包含上世纪80年代武术挖整期间武术院拍摄的,还有武术院从电影制片厂买来的资料片,还有民间武师提供的珍贵资料。这些资料都作为武术非遗原样保护的重要内容。武术还要加强传承,武术传承除了书籍影像资料外,还必须要靠明师的口传心授,不然一些内在的东西无法掌握。如今武术传承主要方式有三种,一是武术馆校;二是拳种研究会;三是民间传统的师徒授艺。除了传承之外,还要做好研究。研究是最好的保存,是积极的保护和传承。

四·优选一两个项目申报联合国非遗的思考

在做好申报国家级非遗的同时,考虑优选一两个项目申报联合国非遗项目。中国的很多武术项目完全具备申报联合国非遗的条件。以下以八卦掌和掼牛为例进行剖析。

八卦掌是1866年左右由河北文安人董海川首传,很快遍及京师,进而传遍神州大地,如今已走出国门,深受世界人民喜爱。八卦掌以易理作为拳理,清晰明确,博大精深。八卦掌风格独特,无论演练和技击都以圆运动为主,明显区分于其他拳种。八卦掌自成体系,以易理、易学、易数构成了完整的理论和技术体系。“百练走为先”,“百练不如一走”,八卦掌兼具非常好的健身、防身、修身功效。

掼牛被称为东方的斗牛运动。在中国,人与牛的较量可上述到远古时期,在黄帝和蚩尤的战争中,蚩尤就曾使用牛来作战。角抵作为中国摔跤的代名词,就可能与牛参与作战有关。中国的掼牛与西方的斗牛不同,中国采取扭摔的方式摔牛,巧妙运用了圆运动、螺旋力,而西方的斗牛几乎全是直线型的攻击。如今,西方斗牛运动已被禁止。中国的掼牛如果走向世界,一定会给世界人们带来惊喜。

综上所述,八卦掌和掼牛完全可以代表中国武术申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康老师论述过程中,云南省武术协会副主席、沙国政拳法研究会会长沙俊杰和沙国政拳法研究会秘书长李斌演练了八卦掌单练、对练套路,展示了了形意拳、八卦掌的演练特点和技击方法,让人们受益匪浅。

论述结束后,康老师与听众进行互动,回答了听众关于武术的各种疑问,讲座圆满结束。

讲座现场

沙国政拳法研究会秘书长李斌(黄衣者)和云南武协副主席沙俊杰进行八卦掌对练

第四篇:太极拳发展分析

要我说太极拳之在实战上渐行渐远。有下面几个原因。

一 于过分执着于“柔”和“放松”。松 和 柔 是很多体弱甚至多病的人赖以调养身体的法宝。同时也是弱者意淫的噱头。所谓“以弱胜强”“以柔克刚”多么令人向往的神技呀。可是竞技比赛以力先。对于很多人来说特别是力量的掌握其实要比技巧的获得更加难。我这种泯灭希望的文章,不被人砸砖头算是我是神仙。

二 迷信套路。我年轻时候也迷恋散打。那会儿对“劈挂腿”。“后鞭锤”这类比较花哨的招数极其感兴趣。非常用功苦练,企图用此一招制敌。但是经过多次的实战对练领悟到这些花哨的招数对付身心素质,远远低于自己的人的时候,咋用咋来劲。如果和自己实力相当的对手较量的时候,常常弄巧成拙。最实用的还是“高低鞭腿”“ 侧踹”“ 正蹬”“摆拳 ”“直拳”“ 勾拳”这些招数极其朴实,可以说人类的下意识动作的进行强化吧了。也就是几招如果能在合适时机以及足够的力度运用。就是制胜的关键了。很多非常厉害的选手,甚至就用一两招。再看看我们太极拳什么“懒扎衣”“搂膝绕步”“云手”“单鞭”。。。婀娜多姿说是用来技击的真的不如说是用来舞蹈的。、我们小区边上有个玩太极拳的。玩的好不好不知道不过敢吹,据说说很能打,(据他自己说的)。要发扬太极拳。居然办起太极拳训练班。以教授真功夫为主。强调实战。这家伙确实摆脱了老一辈太极拳传承的路数。挂起沙袋,购置拳靶,脚靶。听说有人教授太极拳,倒是有人来看。发现没有太极味。看看走了。因为他和他的徒弟并没有在通过散打获得过什么奖项。所以也没有吸引住那些执着于技击个年轻人。这种摆脱太极文化追求实战的尝试终究不了了之。后来这位仁兄总结出来为啥大师们这么执着套路的原因:“妈的对练需要帮手,我一个人不行呀。那向在公园中教拳,自己一个人在前面练后面一大群人跟着练有多少徒弟都能带。他们多神仙哪,大清早上,自己练拳,跟着学的人比葫芦画瓢。来兴致了吹吹牛。养生挣钱两不误。五十元一个学费当然能接受呀。我办的是武馆别拿我跟他们比。。”套路练习教授的成本相对要低的多。而实战对练一个是要有辅助器械和护具。同时需要陪练。组织起来相对要难。同时散打的基本功特别枯燥,留不住人。中国武术流行套路还有更重要的原因。

意拳大师王芗斋说过练拳开始是为了打人,年龄老了就是为了糊口了。中国不愿意为知识产权付费,必须用独特的方式把学生套牢,于是哥们各派都编撰各种套路。各种招式。把把学生迷糊在各种套路,学生自认为在套路中不断的进步。如果感觉没有实战效果。可用“太极十年不出门”的座右铭激励其执著于斯。即便是那几个套路想套牢一个人几年甚至几十年真的也是不可能的,必须尽可能的弄的博大精深。尽可能把很简单的东西弄得玄乎其玄。太极拳就一个“松”就能够让你琢磨几年,其实如果老师可以认真教授,几个月之内就可以掌握,悟性强的一个月之内便可掌握。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学了一路学二路,学了十八式,再用四十二来忽悠。可怜这么多人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一个姿势的练呀练得。反正学费也便宜。对于授拳挣钱的老师来说捧不了钱场至少捧个人场。对了太极拳普及的一个重要原因也许就是广大拳师不追求钱场,而获得了人场。

真正的太极拳其实有几招捧捋挤按。在含胸拔背气沉丹田。松腰敛臀。沉肩坠肘,虚灵顶颈。的身法要求下做好各种这是个招式就行了。我的恩师石崇英是郑大体育系老师。拜访他的时候,他很自信先提出咱们先过过招(推手)?这是促使我我拜师的一个原因。我的正确姿势是他一手在短短两个月时间拿捏出来。(后来也去过让他在看看)他喜欢说实话。在他的言谈话语间我知道。他是练八卦掌,马派八卦掌的传人,不过太极拳的名头比八卦掌响亮。为了便于收徒弟,也教授太极拳。中国武术特别内家拳都是相通的。学会一种别的都会了。什么十八式 四十二 七十四 一百零八,想弄几招就弄几招。他不拿招数糊弄人,我提出跟他学推手的时候,他坦言:“跟我久了,守摊久了,学费交够了,我给你喂招。包你几个月学会。知道不?会推手你就可以开武馆了。。。我跟师傅学拳的时候花钱花老了去了。。”真是个实在人。说话特露骨。。

目前石老师办学就更加直白了,来学艺只传真功夫,不忽悠。学费五千。。特贵 就学三个招数。站桩。晃桩。甩手。推手。套路嘛想学就教授,不过学了也没用。这种办学方针会把历代祖宗装饰神秘感的门帘都给撕扯了精光。特别是让那些连推手技巧都没有的玩套路的家伙们咋在公园中混呢?

我这里可不是给我师父做广告,其实我师父敢说打人一来确实懂劲。当然这种懂劲只是在太极规矩下玩推手用的。用我师父的话说:“到了实战谁他妈给你用规矩,力气大的就是爷。”石老师毕竟是玩体操的出身年轻时候身上腱子肉一块块的。在规矩中玩有自信,在没有规矩下玩,也自信。

仗着自己会推手的架势,维持一群门徒。我见过别人实战连推手都不会的主儿,都开武馆“大师”。可惜我只是为了健身,不没有指望自己进入“打人如挂画”的境界。

太极拳健身功能我不敢否认,我玩太极拳玩了快二十年,从一开始就指望他拯救自己孱弱的身躯。毕竟本人是太极拳的收益者,但是坚持任何放松的运动都有很好的健身效果,钓鱼,书法,散步。所谓百炼不如一走,甚至还有百炼不如一站 及站桩。但是说到太极拳是否能实战,我可以负责人的给大家说——不能,现在媒体很发达了。武林风民间海选。真正练习太极拳海选出来的就没有。大多是上过武校练习过散打的人入围。看看陈家沟的推手,推推搡搡远远没有中国跤有技巧。那种四两拨千斤,在无规矩的状态下,谁很难用出来。比赛的冠军都是体重巨大的主儿 二百斤的张海涛,王战军。与其说是掌握了太极功夫不如说天生神力。张海涛参加武林风的海选,被体重小得多的练散打的选手打找不到北。按理说已经如果你想具备伤人的武功,你最好别走太极拳这条路。我这里给你一份儿具备真正攻击力的武术品种供大家选择。泰拳,散打,拳击,自由搏击,跆拳道,中国跤,柔道。。

太极拳适合年老体弱者练,但是并不是练得年头越就就越厉害。练三十年拳的老先生,是很难对付没有练过拳的小伙子的,这是真理但是太极门中很多人就是不信这一点。我拜访过很多名师。唐突拜访对方往往拒绝说自己不会,当得知我是体弱多病是想拜师学艺。不是踢馆子的时候就开始云天雾地的吹牛起来,世界上就没有一个人比他强的。我当时就做出了这样的判断,在郑州武术界要想有一番作为,自信心是最重要能不能打,真的在于其次。

其实我对太极拳的迷信破灭纯属来自于各个老师们互相的攻击,在郑州我拜访很多玩武术的名家,这些名家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极端的自信,甚至是偏执。只要提及别的练武的毫不犹豫的就揭露其那年那月被谁谁打了。还要求在场的人不要声张。那年那月去找他挑战不敢应战,那年那月练偏得病的糗事。只要不是他这一支无论,享誉全国的名家,还是郑州有名望的开拳馆的。都在他们的口中揭露的惨不忍睹。听他们相互攻击多了,渐渐知道其实谁他妈都不能真正的出去打人,遇到个专业摔跤队员,没有一个能站着的。想靠武术这门手艺吃饭,不是靠的真的能打人,而是需要胆气。必须敢吹所谓:“爱吹才能赢”。那些没有胆子的吹牛的人,无论其练得再好只能在家里偷偷的自我修炼养生终老于世外。我的一个师兄练得不错架子好,推手也得了真传(师傅喂招了)。放个把人不成问题。但是就是人太老实不敢吹。一天一个陌生人看我们练拳好奇,问他是不是掌握了真功夫,他矢口否认自己会让他等一会师傅来问师傅。就这样这位仁兄默默的当着别人的徒弟。师傅老师夸他涵养好,说就喜欢这样有涵养的人。必须有德行才能得真传。个人认为以师父这样好张扬的个性不照样得到师爷真传了吗?与世无争谁都喜欢。关键是活的太没意思。有人猜测他是不想在师傅在世的时候带徒弟。我个人觉得他做人低调与其说是尊师重教,不如说是怕惹事,这种人就是师傅让他去开武馆。他也不会去的。你看他老实巴交的样子,随便个年轻练过散打什么的兴许就敢去踢他的馆子。记得不霍元甲其实从来没有战胜过人高马大的西洋人,都是西洋人听说他的威名吓坏了,根本就没有交手就跑了。低调的人就不可能在武林中混。武林中的。特别是太极拳这类养生拳种个人名望的高低百分之四十靠家谱,如那些性陈大师们,或者是依靠师傅提携比如张东亮,百分之另外百分之三十靠个人胆气。必须自己感觉自己很能打。说到武术就特自信,总是想拉个人来比划比划,依靠最后百分之十靠个人拳架。至于实战能力是百分之零。

1994年我是在碧沙岗公园,开始学陈式太极拳,一群中老年人跟着某某大师练,我也交了五十元钱,跟着练,练着练着他要求这些中老人把它反关节,然后挣脱。屡屡成功。我从人群外挤进去也去试了试。谁知差点把他手弄折。先承认一点,本人羸弱多病习拳为只为苟延,提及此事绝无宣传自己能打的目的。那会儿我二十来岁。某某大师毕竟是中年人。况且还是反关节技。后来我再去拜访名师,名师让我控制他一只手什么的,我从来不敢用力去做,生怕伤了他。某些人想通过练习太极拳练成精越老越厉害,那根本不可能。

就拿陈正雷的老架太极拳,很明显陈正雷打得不如他徒弟张东亮。毕竟岁数不饶人。我见过张东亮的徒弟打的比他更好。不过这个徒弟我连名字都叫不上来。

太极拳说是武术不如说信仰,是一种教派,我经过仔细考虑没有把它归类邪教。他的博大精深只有一个目的,让人痴迷执著,不过这种执著,和道教佛教,一样不会对人有什么伤害。毕竟痴迷于一种运动和比痴迷上网要高尚的多。

太极文化是让陷入其中不可自拔的“信息场”。说到这个“信息场”这个概念。八十年代气功盛行“信息场”的概念比起“气场”的概念还算唯物的多。回想起那会儿要不是某位气功大师偏执到敢于聚众到天安门静坐示威。惊着了政府。“气功”绝对会发展成为是中华第一教派。越是玄的东西越是给人希望。越是发展的快。但是发展太快的东西也越是容易遁入邪教的境地。这一点太极拳在这一两百年的发展中一直在健身和技击的世界中深居简出。没有去沾染意识形态上的东西。避免了义和拳,某某功,突然的兴起,旋即被统治阶级消灭的厄运。

说起太极拳文化,要属某国的中华武术协会长吃得最透了。这家伙年轻的时候是练套路的,现在年龄大了玩杨式太极拳的。推手没有好像不会。架子确实漂亮。更漂亮得是这家伙的嘴看,那叫个精彩。

“太极阴阳之母,啥叫阴阳。。。。”他用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盯着我。让我回答。我一时不知从何说起。。“矛盾呀。辩证唯物主义知道不?你也是搞教育的不会不知道辩证唯物注意把?”我心说:妈的,别说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心主义老子也懂呢。(辩证法开始不是和唯物主义结合的。和唯心主义走的更近)。不过此人气盛只能由他胡说继续胡说下去。。

“ 太极拳每个招式都是。。刚柔的统一,静和动的辩证统一,前后的辩证统一。……*(&……的矛盾)*& 的辩证统一。”

他说了很多我把他要说的总结成一句话:所谓太极拳是利用“矛盾”这一规律性的东西。进行技击的武术。看起来把太极拳供上了哲学高度。我个人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别说太极拳什么拳都是蕴含着辩证统一的规律。太极拳之所以更加显得的“矛盾”是因为他的名字起的好呗。

他很看不起那些在陈家沟的那帮人。“他们是啥?农民呀,农民懂啥?说不定还有一些是文盲呢?他们祖宗可以,轮到他们这辈儿,你看看练得是个啥呀。晃腰甩屁股的那是个啥呀?玩太极必须有文化,不懂文化瞎练个球。”话说到这里,反正我是听出个所以然了,他之所以敢于毅力中华武林,依靠的是他有“文化”所有的太极拳典籍不仅倒背如流而且还能够站在哲学的高度理解太极文化。

我见过贴吧有人编排太极拳,挺让人挺沮丧的:“太极神拳玄妙又神奇,高手只能藏在故事里。”对于这种现象搞太极文化的人依旧振振有词:“高手不愿意抛头露面。”“高手隐藏于民间,”“高手都带着他的神功去世了。”所以高手只能藏在故事里。太极拳之所以没落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一个公正 公开 的竞技平台。现今国内人气最旺的格斗竞技比赛。比如武林风,散打王,等鲜有太极拳的身影。这是太极拳越来越只能有文化功能而失去格斗之本的原因也是结果。陈家沟的推手不被别的门派认同。除了规则的制定有分歧外,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太极味。最后胜出的往往是体重在二百斤左右的选手。这种以强胜弱的结果确实有悖太极精神。其实与其诟病这个鲜有的竞技平台。不如反思“以弱胜强”“ 以小搏大”的太极精髓是否被迷信化了。文化带来是精神上的信仰,在健身有“信息场”作用及集体暗示效果,但是对于胜负分明的竞技比赛就成了一种桎梏和羁绊。

说到“高手隐居”这个文化概念我就想笑,我见过的太极高手一个比一个不低调。本人研究心理学的,也习练太极拳将近二十年,阅人无数。发现一个规律。玩传统武术的大凡有点名气的性格上或多或少都有些问题。一个个傻乎乎的。用心理学专业术称之为反射意识障碍。他们有事没事就提他的功夫:“你来来来吧,控制住我的手。。你随便使劲用点力气。。”大厅广众之下弄得人挺不好意思。就拿他们喜欢吹牛这一点来分析吧,吹牛这种行为如果是现实利益的需要吹牛不算是反射障碍,但是如果是为了迎合自己情感的需要不分场合不分地点,不管人家是否真的愿意听。就滔滔不绝喷着唾沫星子特别的来劲兴奋,这就是反射仪式弱化的表现了。人的意识分为自我意识,和反射意识。自我意识的太强反射意识自然会弱化。表现为不会不善于察言观色。不善于因势利导。过分关注自我,关注自己感觉。而玩散手练得好的人,反射意识大多正常,他们对外界的感觉敏锐,反应迅速。而自我意识强的人只是自我修炼不善于应对复杂多变的实战环境。

曾见过一个武警练散手的。松垮垂肩的,不乐于言辞,但真说起事情来也头头是道。反射意识非常好,行为做派和环境融合恰如其分。朋友介绍散手战绩拿过什么亚军,他在一旁摇了一下头苦一下笑,企图避开这样话题。确实是个低调的主儿。其反应敏捷,头脑清醒。特别他走路的架势,能看出来进行过专门的足球训练,我就试探性的问哥们足球也踢得好。这才引起他的好奇心,和我攀谈起来。他直言:“套路没有实战价值。可能锻炼身体还行吧?我们武警总队把他们这些高手集中培训的时候,主要是进行对抗性练习。踢脚靶,拳靶,以及力量柔韧性等等基本功的强化。套路从来不练。他说他们的教练也学过套路,长拳什么的。但是从不要求他们练习这玩意儿。”

后来经过他引荐我拜访了他们的教练,他教练能喷,说起中国传统武术他批评的很厉害。中国八十年代成立具有实战价值的散打队的时候,也尝试过站桩套路推手中国传统武术训练方式的实践。“不成根本不成来得太慢”这是他当时原话。散打队很多是从武术队练套路中以及拳击等运动员中筛选出来的。练套路好的玩散打不一定好。我们也尝试征兆传统武林高手来打擂,确实有些奇形怪状的人来。和尚,道士什么的。盘着发髻。上来就被打的满脸是血。把牙齿打掉是常事。什么练八卦的太极的门派多了去了。开始他们打不赢,说是护具碍事。铁砂掌,一指禅,的绝招使不出来,那会护具确实多,不仅有拳套,还带有头套。身上还穿着护具。头套拳套取了,那个惨呀。满脸是血,满地找牙。试了几次我们对传统武术不搞希望了。他们天天练套路和我们和硬气功,还有啥子内功。就是不练对抗。那咋会行呢?后来有人再来,我随便找个不入流的队员,上去不出两个回合。就。。。我听他这样说挺伤感的,毕竟那会我刚刚拜师学太极真功夫,花了不少钱。。不过我当时是以“心理学专家“的身份和其接近的(这种人才不是闲的蛋疼吹牛解闷的人,没个名头他才懒得搭理的。)所以对传统武术的蔑视丝毫没有加以掩饰。不过后来他徒弟介绍我说我专研太极拳。我赶紧解释身体弱,养生。养生。。他赶紧随便说了句:“太极拳健身不错。。”主动结束了这方面的话题。很明显他的反射意识是非常好的人。不会无缘无故的消耗自己的能量。

我确实要思考这个问题了。太极拳是导致这些太极人物性格偏差的原因吗?很多练太极拳的人性格很平和。但是没有什么成就。是练好了就会导致性格偏差吗?其实是可以这样去理解的。反射意识障碍如果发生在内能很旺盛的人身上,这种人自我意识很强,会执著于非现实性的事务,比如气功 算命 某种武功 艺术 书法,因为不容易被现实生活影响。会坚定走自己的路。所以会在传统武术上被现实人类忘却的领域进行长期的钻研。

带着这种伤感我继续我的寻访:“中国散打比赛为啥看不到太极拳的影子?玩太极拳这么多人,确实见不到谁真正的敢在实战运用。”不过玩太极的名家们绝对有一套应对的方法的。

一 所谓国家不提倡,解放以后国家体育总局对于格斗竞技比赛不提倡,武术工作都沉迷与套路的演练和比赛,渐渐放弃了传统武术的竞技格斗功能。导致太极拳等传统武术成了花架子摆设。现在中国的散打在短短几年就风生水起,而太极拳等传统武术为啥还。。二 所谓没有人能学的会 太极拳太难学。其博大精神。。太极生两仪 *&¥)(*八卦,动静 虚实%……¥*&现在的年轻人太浮躁,没人愿意静下心来花十年甚至几十年来研究这门功夫。更主要中国功夫有太多的门派隔阂,很多好的东西都被老一辈人带到棺材里去了。现在真正有功夫的人已经找不到了。或者说就没有了。。也许传说中所谓最高境界的技击也许只能当做健身者意淫噱头了。

第五篇:皮影戏的传承和发展

皮影俗称“灯影”,它以兽皮雕刻人物和其他图形并借助灯光在屏幕上得影,是我国民间流传较广的傀儡戏之一。皮影艺术是将戏曲艺术之美与工艺制作之妙巧妙结合的艺术种类。中国皮影艺术具有历史悠久、演技奇妙、唱腔悠扬的独特魅力。数千年来,这枝民间戏曲艺术奇葩经过漫长的历史雕琢和众多皮影艺术家的提炼,已经发展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一、陕西皮影戏的发展渊源

皮影是一门结合了戏剧、音乐、美术、绘画、雕刻等多种艺术手段的表演艺术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考证,皮影戏起源于宋代,并受到古代弄影幻术、影子游戏、民间剪纸、宋代说话词本等多方面的影响。皮影戏形成于古代中原地区,北宋都城是其最早的繁盛地。据史料记载,皮影戏最早是面向宫廷贵族表演的艺术形式,然后才慢慢流传到民间,融入乡土气息,成为广大群众非常喜欢的艺术形式之一。北宋末年,金兵攻陷汴京之后,一部分影戏艺人迁移到北方,一部分影戏艺人避靖康之乱西出潼关,演变为陕西皮影,陕西皮影不仅有着黄河流域民俗的文化积淀,而且有着令人震撼的声腔艺术魅力,还有着非常丰富的、刻工细腻、精巧别致、具有极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的皮影造型。它是中国皮影的上乘之作,堪称中国民间艺术一绝。

二、陕西皮影戏的风格特点 皮影戏,别称灯影戏,是借助灯光透过镂刻的影人和道具在影布上的景象来完成表演的。影人的造型在皮影艺术表演中显得尤为重要。

影人制作的传统技法是镂空,以渭南影人刻制为例,其制作包括以下四种艺术风格:其一,人物造型符合整体美法则。每个人物的头身手臂和总身高均有特定的比例,其外形轮廓的整体美中包涵了内部装饰的古典美,在设计刻制时由创作人在夸张中赋予艺术变型。其二,人物造型艺术化。设计的人物采取抽象与写实相结合的手法,影人的装束与面容神韵生动形象、夸张幽默。生、旦人物,鼻尖口小、朱红点唇、秀婉妩媚,讲究图案纹花、用色简练、平涂着色;武生以立突的眉毛体现出英姿挺拔;文生则用平眉展示文人的清秀文静。其三,人物造型卡通化。皮影人物一般由头、上身、下身、两腿、两上臂、两下臂和两手十一件连缀组成,人体比例通常是上身与双臂偏长,以利表演效果。影人涂有各种颜色,表达人物的善恶美丑,而染色也有一定的讲究,女性发饰及衣饰多以花、草、云、凤等纹样为图案;男性则多用龙、虎、水、云等纹样为图案。其四,人物造型戏曲化。皮影人物造型是按戏曲生、旦、净、丑的模式进行设计的。各行当脸谱和行头的程式化造型,源于舞台戏剧而又超越于舞台戏剧。皮影人物的造型都体现了头大身小、身段上窄下宽、手臂过膝的特点。在造型设计时,不仅男女有别,而且人物身份性格不同,相貌则各异。其中的女性形象,极尽委婉妩媚之态。

三、中国皮影戏的表演艺术特色

皮影戏是靠灯光透过镂空的影人和道具在亮子(影布)上的活动来展示人物的运动、情态以及各种自然现象的变化的,在表演上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皮影艺人却在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中积累了丰富的表演技巧,创造了独特的艺术语言,为皮影艺术,皮影戏经过漫长的发展和不断的融合,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因此皮影戏的流派和唱腔有数十种。皮影戏演出不同于现实剧场分幕分场形式,由于影人出入场自如方便,场景变换非常容易,其特点就是故事性强,因果关系明确。皮影戏还被称为五人忙,由前声、签手、板胡、二弦、下档五人组成。皮影戏的感人魅力主要是靠签手高超的技艺,签手是影戏的灵魂。挑签是皮影表演在陕西渭南地区的名称,在表演时,签手主要采用挑、抵、推、揉、拖、反转等技法来表现容纳五个繁复动作和细腻情感,赋予皮影以鲜活的生命力。在皮影表演中,亮子在深度空间的表现上具有一定的缺陷,但艺人却巧妙地将这种不利因素减至最小,他们在影人的上下场表演中,巧妙地运用距离亮子的远近,形成上场由大变小、由虚到实的艺术效果,给观众以姗姗来迟的视觉感受;下场则由小变大,由实到虚,给观众渐渐远去的视觉感受,这就有效加深了皮影场景的深度空间。

四、皮影戏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传承发展

皮影艺术是世代民间艺人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珍贵的艺术瑰宝,同其他传统民间艺术一样,皮影也经历了由胜到衰的过程,许多技艺高超的皮影艺人相继去世,皮影艺人逐渐减少,大量皮影戏道具残损失落,陕西乃至国内的专业剧团寥寥无几,只在农闲时或遇红白喜事才能维持演出,青年观众越来越少。演出市场的萎缩直接威胁到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生存。虽然陕西博物馆、民间个人尚有一些皮影艺术品收藏,但总的看来皮影艺术已处于逐渐失传的境地。

与传统皮影戏而相比之下,数字化的皮影动画却能克服上述种种的局限性。由于皮影戏是一门集雕刻与绘画为一体的造型艺术,近年来许多动画制作公司使用贝齐尔样条曲线分段逼近等i维制作方法来构造皮影人的外形,这样做不仅可以真实再现其复杂的轮廓,通过反复调整控制点位置和曲率,使曲线尽町能光滑;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或审美观念的不同,用曲线拼接出新颖别致的图案。绘制好的曲线被剖分为大量的三维多面体,虽然厚度设置很小,但在光照下对散射效果的影响却不可忽视。在皮影戏中,最具特色的莫过于它的光照方式了。从光源出发,追踪从聚光灯中射出的各个方向的光线,并把其中与物体或投影面相交的光线信息存入缓存区。建立二维的贴图,以求能将瑰丽古朴的色彩,光洁透明的皮影质感和戏台上光影的空间感在阴影中表现出来。当然,作为一门表演艺术,如何用计算机传递皮影戏中的动感也是很重要的。为了表现皮影运动的特点,将整个影人分成十一个部分来构建,在通过设置在关节处的隐藏点来对齐整个模型。通过对每一个部分进行平移,旋转,切变等矩阵变换,皮影人物就可以依照我们的要求,做出转身,行走及其他各种平面动作。通过数字化的配器和各种唱腔的配合,将呈现出一个数字化的传统皮影戏。

数字化的皮影动画不仅真实地再现了皮影戏的原理,制作也相当方便,可以根据观众的需要进行修改。我们可以打破皮影戏作为传统艺术的沉重,而给它赋予大量现代的流行元素。可以在动画中应用电影中各种长镜、短镜以及蒙太奇手法,用皮影戏的方法来演绎现代的故事。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通过现代网络的技术,让皮影戏(而不仅仅是皮影本身)在世界各地流传,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毫无疑问,利用信息技术对民间艺术的保护和传播对于加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理解与沟通,在振兴地域文化的同时促进全球性文化的多样性发展,对于青少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以及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创造新的文化和价值观念提供了“天时”之机。

下载康戈武:太极拳的传承和发展(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康戈武:太极拳的传承和发展(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武式太极拳96式拳谱心得

    武式太极拳96式拳谱 自然放松,幅度不用太大。 手尖上不过眉头,下至胸前,手肘随时朝下。 弓步时膝不过脚尖,身体前倾不过膝。 手势走圆。百会、丹田、涌泉成一线 收功:两脚分开,重......

    武式太极拳协会活动总结

    太极拳协会活动总结 河北工程大学太极拳协会成立于一九九八年五月十三日,由建筑学院(现河北工程大学)原学工办主任李铁华老师倡议成立的,由武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祁悦曾老师担任......

    中华太极拳传承谱系工程介绍

    中华太极拳传承谱系工程介绍 2008年8月,中华太极拳传承谱系工程正式启动。该工程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太极拳传承关系为脉络,在线展示太极拳传承发展过程的信息数据库。 该......

    第八届“弘武杯”太极拳比赛新闻稿

    第八届“弘武杯”太极拳比赛 2011年5月12日星期四下午,夏日盛爽,异彩纷呈,在郑州轻工业学院(科学校区)举办的“弘武杯”太极拳比赛在热烈而有序的气氛中拉开序幕。 本次比赛由......

    陈氏太极拳传承及家族简介

    陈氏太极拳传承及家族简介 陈氏家族介绍: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朱元璋下令由山西省洪洞县向怀庆府属地移民。移民中有一青年名叫陈卜,祖籍本在山西泽州郡东土河村,时因家乡连年......

    太极拳的起源和发展现状(含5篇)

    太极拳的起源和发展现状 太极拳,中国拳术之一,创始于清初。乾隆年间,山西民间武术家王宗岳用《周子全书》中阐发《易经》太极阴阳的哲理来解释拳理,写成《太极拳论》,太极拳这名......

    传承与发展

    浙江师范大学 MBA研究生学术报告总结 第 次 XXX 一、学术报告时间 二、学术报告人姓名、职称、部门 三、学术报告题目 四、学术报告主要内容 五、本人体会 六、学院相关专业......

    三线精神的传承和发展研究

    三线精神的传承和发展研究 摘要:经济建设决定着国家综合实力,大力发展经济可增强国家在世界环境中的“话语权”,如何定位经济产业发展是中国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