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合肥经济圈发言
合肥经济圈税收论坛致辞(草稿)
尊敬的沈明会长、盛志刚副主席 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
今天,省税务学会、市政协、省地税局、安徽大学、安徽财大、省社科院、市发改委、市社科联、市国税局的领导和专家以及合肥、淮南、六安、巢湖、安庆五市税务学会的领导和桐城市地税局的领导,相聚合肥,召开合肥经济圈税收论坛。在此,我谨代表合肥地税向各位代表表示诚挚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合肥地税的各位领导和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借此机会,我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合肥地税的发展情况。
一、合肥地税“十一五”的发展
“十一五”是合肥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推进最快的时期,也是合肥地税各方面工作长足发展的时期。市委、市政府提出“环城-滨湖-临江”的发展方向,实施“工业立市”、“县域突破”发展战略,强力推进“大建设、大发展、大环境”,城市综合承载力大幅增强,地区生产总值3年翻一番,增速连续6年保持17%以上,连续3年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一位,2009年达到2102亿元;财政收入07年突破200亿,08年突破300亿,今年将超过400亿。“十一五”时期,合肥地税在省局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一个确保、两个提高”总体要求,坚持业务引领治税,坚持公平公正建队,坚持公开透明谋事,不断强化管理创新,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先后荣获全国税务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文明单位等荣誉。
组织收入方面,预计今年将突破200亿,其中地方税收将突破150亿,社保费将突破50亿元。预计“十一五”收入规模是“十五”时期的3.8倍,其中地方税收年均增长30%左右,比“十五”年均增速快10个百分点,高于经济增幅13个百分点左右,增幅排名在中部六省会中由倒数跃居前茅(07-09三年平均增幅位居第一),在全省首位度由“十五”末的1/5上升为1/4。
基础征管方面,遵循税收工作内在规律,突出薄弱环节、薄弱税种,按照“推开一项,做实一项,见效一项”的原则有序推进专项工作,行业主抓了娱乐服务业、房地产业等,税种突出“税种之王”所得税与土地增值税,主要开展了包括对餐饮、娱乐业所得税核定征收、个人出租房综合征收、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扣缴、二手房部门协作链式控管、房地产项目土地增值税清算、漏征漏管户集中清理、所得税分类预缴、行政事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税收征管等专项工作。其中,娱乐服务业所得税核定征收、个人所得税扣缴软件应用等受到总局王力副局长的充分肯定;去年起在全省率先推行出租房综合征收,推行一年实现税收4900万,是过去年均数字的近10倍;“二手房”税收通过交易管理控管软件系统的优化升级实现与房产部门数据的实时查询,彻底堵住中介资料造假途径。
服务发展方面,全面跟进皖江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及合肥经济圈建设,推陈出新服务强化“一对一”服务举措;简化审批程序,规范自由裁量权行使,建立减免税备案制度,推进网上申报和批量扣税,网上申报量已超2万户,占企业户数1/3,50%以上的税费通过财税库银系统申报缴纳;12366服务热线实现人工座席员接听,政务公开建成全省示范点。
队伍建设方面,提出业务引领,推进专业化队伍建设,全面建立“学习日”制度,“1+1”全员业务考试和“合肥地税讲坛”(外面人讲)、“ 税费新政每月一讲”(自家人讲)三大品牌初步形成;干部按照一定幅面有规律地开展轮岗交流常态化;执法风险、廉政风险的防范体系建设日益完善。
二、税收调研要服务发展大局
近几年,合肥地税的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很大成绩,不断创新,成效卓著,这里面饱含着税收调研工作的巨大贡献。许多创新工作都是调研先行,又通过调研进行总结提升、推广应用,比如我们的餐饮业所得税核定征收、个人出租房税收综合征收、房地产土地增值税项目清算,等等,税收调研在帮助市局领导正确、科学决策上,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就如何进一步做好税收调研服务合肥经济圈建设,简单谈几点想法,以供大家参考。
一是认清新形势下税收调研的重要性。
进入21世纪以后,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经济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税收的各项职能作用越来越被重视,税收制度、税收政策以及征管手段改革创新的幅度、频率明显加快,基层税收工作对这些变化的应对又相对滞后。税收调研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正在成为基层税务部门探索规律、攻坚克难的重要手段之一。
同样,在合肥经济圈建设中,税收调研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客观需求。税收是经济成果的体现,合肥经济圈建设的进度与深度怎么样,成果与成效大不大,还存在哪些问题,都需要用税收调研这把标尺来量一量、测一测,通过研究税收的增量和结构来查摆问题、促进优化;二是形势需要。区域经济一体化格局下,经济资源要素的跨区域流动加快,迫切要求税收环境无缝对接、涉税事务有序衔接以及税收征管关联互补,这有待税务部门去协力同心、共同实现;三是职责所在。税收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杠杆,税务部门要始终强化职能,释放税收政策效应,找准定向与定位,演好“角色”,抓住税收服务区域协调发展的切入点与用力点,主动作为,大胆探索,大胆创新,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二是税收调研要调而有重,紧抓关键。
所谓调而有重,就是切实把税收调研的鼓点打在发展的重要环节和关键领域上:一是税收自身工作的难点;二是服务经济发展的难点。自身工作方面,把有限的精力用在迫在眉睫、势在必行、志在必得的关键问题上,当前特别要围绕征管力量与税源分布的结构性矛盾;税源专业化管理与市县区预算属地管理的矛盾;信息管税与技术、机制、人才不足的矛盾;纳税服务无限需求与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以及干部评价激励的方法、手段欠缺等一系列难点。服务发展方面,要跟踪研究合肥经济圈建设中的新状况、新问题,一是加强税收政策的超前研究,把调研做在前面,做在平时,一旦出现需求,能迅速给党委政府出谋划策;二是加强税收服务举措的调研评估,没有到位的做到位,力度不够的再加强,效果不明显的就改善。
三是税收调研要研而有方,注重实效。
要抓好搜集、总结、创新这环环相扣的三个重要步骤。一是要搜集材料。搜集、占有第一手材料是调研工作最大量、最经常、最具基础性的工作,税收工作中的一些实际情况,非常复杂,不深入调查,搞清政策、精通业务、吃透上情,深入基层、下到企业、摸清税情,就无法了解掌握。因此,搜集材料的重要性勿庸置疑,怎么重视和强调都不过分。二是要分析总结。按照税收工作的规律,分要分得开,合要合得整。所谓“分”,就是要将繁复凌乱的材料掰开、揉碎、摆正、捋顺,不断地分,来回地分,敏锐地发现苗头性、规律性和趋势性的规律;所谓“合”,就是在分别考察的基础上把各个部分、方面和要素联结成一个整体来认识,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复杂到简单、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三是勇于创新。工作有了创新,调研要迅速跟进;调研有了创新,又能迅速推动工作。要能够发现别人注意不到的东西,发现别人注意不到的课题,领先一步,哪怕一小步,就是创新,就走在了前面,赢得了先机,实现了发展。
四是税收调研要用而有力,形成风气。
调研一定要服务发展,一定要推动工作。调研成果出来了,要注重及时转化为应用,一项调研成果一旦确定在实践中推广,就要真用,不能只是纸上画画、墙上挂挂,要把研究成果转化为领导的讲话、会议的报告、工作的规划,要落实到实践之中,真正“动”起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税收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和智力支持。同时,更要注重在一个系统形成一个好的工作制度、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创新是一个单位的灵魂,调查研究应当作为其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真正在全系统形成一个比工作、比调研的良好风气。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让我们共同携手,开拓进取,继续扎实做好税收调研工作,为地税事业的科学发展贡献力量。
第二篇:合肥城市经济圈同城化效应研究
合肥城市经济圈同城化效应研究
摘要]文章在对城市经济圈同城化的内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合肥城市经济圈同城化的现状及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并重点对制约合肥经济圈同城化效应充分发挥的障碍性因素进行了
分析,最后从产业、区域以及政策层面分别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合肥经济圈;同城化效应;障碍性因素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具有代表性的是武汉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和珠三角经济圈。2006年安徽省提出了以合肥为中心,六安、巢湖为两翼的“省会经济圈”战略构想。2010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安徽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这将为合肥经济圈的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
建设合肥经济圈将有利于发挥合肥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有利于联动沿江和沿淮城市群产业发展和带动安徽经济奋力崛起。因此,建设合肥经济圈是“十二五”期间合肥培育新经济增长极的客观要求。
一、城市经济圈同城化的内涵
城市经济圈是以一个或多个经济较发达并具有较强集聚功能与辐射功能的中心城市为核心,包括与其有经济内在联系的若干个不同等级和不同规模的城市以及若干腹地,并能促进相应地区经济发展的环状经济区域。
经济圈同城化过程本质上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它指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及腹地之间,在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相互融合、相互支撑和协同发展的过程。同城化的内涵包括两个层次内容。
实现产品、要素、劳动力和资本等资源要素在本区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及优化配置,发挥地区的综合优势,促进整个区域的共同繁荣。
通过同城化发展,产业得到整合,区域分工得以深化,资源得以共享,资源配置效率得以提高,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体系。对城市集聚经济效益的追求是同城化发展的主要动力,而同城化发展所引致的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内部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区域分工与合作的深化将进一步推动城市经济圈的发展。自2003年安徽省首次提出构建“合肥经济圈”以来,合肥经济圈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和城镇体系等一体化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但由于存在一些内在机制与体制上的障碍,合肥经济圈的同城化效应还远没有充分发挥。
二、合肥城市经济圈范畴界定及同城化基础分析
(一)合肥经济圈范围的界定
城市经济圈是以自然地理区位、经济社会文化的内在联系为基础,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按照市场经济应有的经济辐射区域来构建。合肥与巢湖、六安、淮南和桐城山水相连、人缘相亲、文化相融。合肥经济圈以合肥市为中心,包括六安市、巢湖市、淮南市和安庆的桐城市(县级市)的经济区域。2008年,合肥经济圈内四个地级市和一个县级市,国土面积3.4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27.58%;人口1581万人,占全省的29.12%;国内生产总值3211.03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的36.15%,人均2987美元(2008年平均汇价)。
(二)合肥经济圈同城化发展的基础
异质性使不同城市之间的合作和互补可以获得递增收益,为不同城市之间开展产业间的垂直分工与合作和产业内的水平分工与合作提供了基础,成为同城化发展的基础。同时,异质性是指区域内部不同地区的重要因素特征的差异性,由于此差异性使得合肥经济圈发展具有一定的基础,其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根据钱纳里的经济发展阶段标准模式(1998年标准),2008年合肥人均GDP为3.45万元(5048.6美元),处于工业化加速阶段;淮南人均GDP为1.98万元(2900美元)处于起飞阶段;而巢湖和六安人均GDP分别为1703美元和1283美元,处于工业化起步阶段;桐城市人均GDP为1488美元,处于工业化起步阶段,经济圈内的工业化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梯度。
从三次产业结构来看。2008年合肥三次产业结构为6.3:50.2:43.5,巢湖、淮南三次产业结构分别为21:43.9:35.1和8.69:61.11:30.2,六安、桐城三次产业结构分别为24.2:38.6:
3.7,2和18.64:48.15:33.21,其中合肥、淮南第一产业比重低于10%,其它三市第一产业的比重偏高,从各市三次产业结构可知经济圈内各城市产业结构表现出“二三一”特征。3
从主导产业来看。合肥在资本密集型及技术密集型产业方面,具有一定的基础;淮南在能源、电力等产业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巢湖、六安在劳动密集、资源密集型产业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桐城虽然是属于县级市,在行政关系上隶属安庆市,规模比较小,实力比较弱,但在农副产品加工基地以及旅游休闲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色。各市的产业结构之间表现出一定的互补性,六安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可以为合肥汽车整车的生产提供零配件;淮南可充分利用巢湖的电缆加快军用电缆、通信光缆和光纤光缆材料等产业的发展;合肥化学工业园,六安医药化学工业同的发展有一定的互补性;六安的纺纱、坯布和羽绒优势与合肥的服装加工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三、合肥城市经济圈同城化效应存在的障碍性因素分析
(一)产业层面同城化建设存在的障碍性因素分析
合肥经济圈内,各城市缺乏优势与特色,产业同构现象严重。合肥是经济圈内的核心城市,更多应该注重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以及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但合肥市却将部分的传统的制造业作为发展的重点。而当合肥市汽车、机械装备制造作为支柱产业时,六安市在汽车及其零部件的生产上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而巢湖市更是把机械制造业作为城市的支柱产业来强力推进。再比如淮南的电力行业由于得到煤矿资源的支持,成为淮南市大力发展的主导产业,桐城市把纺织业作为支撑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之一,而六安市却也将电力行业和纺织服装业看成重中之重的产业来发展。
(二)区域层面同城化建设存在的障碍性因素分析
在城市群的发展中,中心城市占有重要地位。与国内其他城市经济圈中的中心城市相比,合肥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首位度偏低,带动力不强,辐射力偏弱,对周边城市的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更多的是从周边吸取资源,影响了同城化效应的发挥。2009年合肥
GDP同比增长17.3%,达到2102.12亿元,位居中部六省市第4位,仅是武汉市的46.09%,郑州和长沙的56.13%和63.7%,甚至比发达省份的中
等城市低。2008年合肥经济首位度为2.36,而武汉市和长沙市的经济首位度分别为6.4、3.0,分别是合肥的2.78倍,和1.27倍。
合肥经济圈内的城市等级体系内部结构不合理,也是影响同城化效应发挥的重要因素。合肥经济圈内的淮南、六安和巢湖的城市人口不到100万,GDP总量远低于1000亿元,作为副中心城市规模偏小,桐城市更是一个县级市。而在副中心之外,缺乏若干中小城市的支撑,除了肥东与肥西县外,各县的GDP不到100亿元,城市化水平低,对产业集聚缺乏吸引力。
(三)政策层面同城化存在的障碍性因素分析
目前,尽管合肥经济圈内各城市间已经在某些领域进行合作,但只是临时性、局部性的和非制度化的,实现合肥经济圈一体化的主要制约因素仍然是行政分割问题。在行政区划分割下,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及其它专项规划缺乏整体观念,政策制定缺乏有效的协调沟通机制。长期以来,各地各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和主导产业的选择等方面各自为政,自成体系。在很多政府官员中,封闭保守、“肥水不流外人田”、斤斤计较等旧思想仍然存在。在招商引资时不计成本,不计代价,不顾地区的产业定位,恶性竞争,强化了经济圈内的产业同构现象。
市场一体化能够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对同城化效应的发挥具有重要意义。但各县市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市场准入、市场监管、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户籍制度等差异,形成了比较隐蔽的地方保护;合肥经济圈缺乏一个发达繁荣的商业中心,特别是合肥技术市场、资本市场和人才市场等生产性服务要素市场滞后,没有构成一个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相结合的现代化流通网络体系;商贸流通中传统业态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大型超市、连锁和配送等新型业态发育迟缓,市场中介服务组织发育不充分。
四、促进同城化效应充分发挥的政策建议
(一)产业层面的对策建议
合肥作为合肥经济圈的核心,除重点发展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业、工程机械及其零部件制造业、家电及其零部件制造业等支柱产业外,应重点培育电子信息及软件、生物技术及新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要特别注重扶持金融、现代物流、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和管理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而基础性、配套性的产业要更多地向六安、巢湖和淮南辐射。六安市要重点发展食品加工及饮料制造业。运输机械及其零部件制造业等支柱产业,培育钢铁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纺织服装制造业和水电等有潜在优势的产业。巢湖主要发展电工器材产业、化工产业等支柱产业,大力培育食品加工和船舶制造产业。淮南市除了重点发展煤化工、火力发电等支柱产业外,重点扶持机械电子、生物医药和新型材料等产业的发展。桐城市产业定位为合肥的产业配套基地、农副产品供应加工基地以及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合肥经济圈周边县镇要充分利用优质农副产品、煤炭及旅游资源等形成与合肥市产业互补的关系,把合肥经济圈建成长三角地区的“菜篮子”、能源基地和旅游基地。
(二)区域层面的对策建议
基于增强中心城市的聚集与辐射功能和充分合理利用和保护巢湖的水资源、治理巢湖污染的考虑,可将合肥市(含肥东县、肥西县和长丰县南部)和巢湖市的居巢区、庐江县、含山县以及六安市的舒城县合并为新的合肥市。同时,撤销巢湖市的居巢区、肥西县和肥东县,设立合肥市居巢区(或巢湖区)、肥东区和肥西区。强化淮南市的副中心城市的作用,可考虑将六安市的寿县、合肥市的长丰县北部划归淮南市,设立新的区。寿县县城距淮南八公山区仅几公里,长丰县县城距淮南大通区也仅十余公里,并且淮南市政府所在地由几百米即是长丰县。将长丰县从杨庙至下塘一分为二,南并入合肥郊区,北以新长丰县并入淮南市。做出调整后,淮南市可以统一规划,开发历史名山八公山,发展旅游经济,也有利于淮南市西城区的扩张发展,同寿县县城联成一片。
加快产业园区的集聚步伐。政府在产业园区的交通通讯、学校医院、水电气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以重点扶持。对于国家级开发区和已经具备相当规模的省级开发区,重点建立产业集群的平台,提供行业发展情报,收集和发布各行业的统计数据,散发管理知识和情报资料等,加强信息发布与沟通,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之间合作。
(三)政策及体制层面的对策建议
以十二五总体规划为基础,要制定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体系等各类专项规划。以省主要领导牵头,成立合肥城市圈发展协调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合肥城市圈建设的领导、组织和协调工作,并建立经济圈内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定期会晤制度,部门专题联席会议制度和重大问题联合办公制度,研究解决合肥经济圈建设中涉及的确定重大战略、重大政策和重大项目问题。
制定统一的招商引资政策、土地批租政策和有针对性的产业政策等,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与政策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加强政策执行的系统性、稳定性和权威性。加快建立合肥城市圈重点建设项目库,统一对外发布招商引资项目,联合招商引资。启动一批事关合肥经济圈社会发展的重大交通、电力、生态、环保、旅游、商贸、信息和文化方面的项目。逐步统一各市户籍、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险等方面的政策。加速构建合肥经济圈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制定统一的市场准入、产品质量认证和产品检验检疫等监管和执法标准。建设发展一批全国性、区域性大型工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强粮、棉、油、蔬菜和水产品批发市场建设。
[参考文献]
[1]陈玉光,城市群形成的条件、特点和动力机制[J]城市问题,2009,(1)18-22
[2]蒋晓岚,孔令刚城市经济圈产业整合的条件和路径——以合肥经济圈为例[J]中国科技论坛,2008,(7):31 32
[3]李廉水都市圈发展——理论演化·国际经验·中国特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4]孙久文,叶裕民区域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74-76,207-209
[5]周富如等,合肥、六安、巢湖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89
[6]赵栓豹,张让刚,张志国中外都市圈建设的优势、经验其对济南都市圈发展的借鉴与启示[J]城市发展研究,2009,16(5):23-
第三篇:大西南经济圈(推荐)
大西南经济圈
前言
《西部大开发“十五”总体规划》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要选择现有经济条件较好,区位优势明显,人口较为密集,沿交通干线和城市枢纽的一些地区,作为西部开发的重点区域依托亚欧大陆桥、长江黄金水道、西南出海通道等交通干线,发挥中心城市的集聚功能和辐射作用,以线串点,以点带面,实行重点开发,促进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长江上游经济带、南贵昆经济区的形成,带动周围地区和农村发展。根据《总体规划》的要求,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进行了西部开发重点区域规划方案前期研究。
一、由来、区域位置。
一九八四年四月,川、滇、黔、桂、渝联合召开“西南四省区五方经济协调会”第一次会议,确立了西南四省区五方共同“开发西南、建设现代化基地”的目标;
一九八七、一九九零年西藏、成都先后加入协调会;
二零零五年,会议正式更名为“西南六省区市经济协调会”。
二零零六年十一月十四日至十五日,中国西南六省区市经济协调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在渝召开,六方政府就共同加快交通能源建设、旅游和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内容进行深入探讨,并签署了关于共同构建统一开放市场的合作协议。六方联手打造“大西南经济圈”的构想愈显清晰。
如图一大西南经济圈主要包括川、滇、黔、桂、渝、贵六省。
二、建设重点经济带与重点开发战略
重点发展二个一级经济带和四个二级经济带(图二)
重点经济带一方面是空间开发重点的象征,另一方面也是具体经济活动聚集地以及不同中心城市之间空间联系的载体和通道。基于对西部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交通基础设施以及主要运输通道现状和规划进行了系统分析,确定了西南开发的2个一级经济带和4个二级经济带。
一级经济带包括:
1、成渝经济带。东起重庆的万州,沿长江到重庆市区后分为两支,一支沿长江到宜宾,另一支沿成渝线和宝成线向北至成都和绵阳。轴线的主要城市包括重庆的市区、万州区和培陵区,四川的成都、绵阳、德阳、资阳、内江、泸州和宜宾等。
2、南贵昆经济区。西起昆明,沿贵昆线和黔桂线经贵阳至柳州和南宁,再到广西沿海地区。轴线上主要城市包括昆明、贵阳、柳州、南宁、曲靖、六盘水、安顺、钦州、北海、防城港等。
二级经济带包括:
1、川黔沿线经济带。北起重庆,经遵义至贵阳。
2、广西西江经济带。西起柳州,东至梧州。
3、昆明--瑞丽经济带。
4、西藏“一江两河”经济带。西藏作为我国的一个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结构都比较特殊的地区,经济发展的政治意义很大
战略一:以中心城市作为西南经济开发的主要支撑点
中心城市是地区经济发展的聚集地和支撑点。城市在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发展、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辐射带动能力、综合竞争力以及区位条件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决定了西南中的战略地位和分工各不相同。通过对城市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和人居环境发展3个一级指标以及相应的10个二级指标和36个具体指标,对西南城市的综合水平进行了科学评价。根据结果,下列四级共个中心城市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点。具体方案为:
一级中心城市(2个):重庆、成都
二级中心城市(1个):昆明
三级中心城市(5个):南宁、贵阳、柳州、绵阳、拉萨
四级中心城市(14个):桂林、防城港、梧州、遵义、安顺、六盘水、玉溪、曲靖、瑞丽、攀枝花、泸州、内江、宜宾、万州区
另外通过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确定了西南地区重点经济带的一些比较独立的经济空间单元。包括:成都平原、重庆、滇中地区、黔中地区、桂北地区(柳州和桂林)以及南北钦防地区。此外,宝鸡、宜宾、六盘水基于所处的地理位置(远离大的中心城市)课发展为比较独立的中心城市,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战略二:二大都市经济区和三个城市群的功能定位与发展方向
研究表明,以具有某种竞争优势的核心大城市为依托、具有密切内部垂直产业分工的都市经济区是全球化趋势下最具竞争力的一种空间组织方式。在西南地区应该二个一级城市为依托,培育成都和重庆具有全国意义的都市经济区,作为西南参与全国和全球经济的主要网络节点。此外还要着力发展滇中城市群、南北钦防城市群和黔中城市群,使其成为西南经济的主要聚集地和“增长极”。
重庆和成都分别构成二个独立的经济区同时也构成全国重要的双核城市群之一(如沈阳大连、北京天津、广州深圳)。二个都市经济区都应建设为全国经济重要的战略支撑点、西南开发的一级经济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成为西南地区发展“龙头”。其中,重庆可侧重发挥西南地区创造业中心和物流中心的地位和作用;成都应侧重发挥金融中心、科教中心和技术创新基地的作用。
滇中成为面向东南亚和南亚开发的战略基地。南北钦防城市群成为西南地区的主要出海口和出口加工基地,贵阳成为南贵昆经济区最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
除此之外,拉萨、柳州和绵阳应建设成西南的三级经济中心和支撑点;其中,柳州应成为西南重要的制造业基地,绵阳成为西南重要的技术创新基地。
战略三:重点经济带的产业发展应兼顾“富民”和“强区”二个目标
重点经济带的产业发展的基本定位是“强区富民”。在支持产业发展的政策上,要区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不同的之责。据此:西南产业发展重点的顺序应当是:
成渝经济带:建设以重庆为中心的重化工业和以成都为中心的轻纺工业两大组团,在汽车与装备工业、机械电子、生物制药、生态农业与食品加工、旅游和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领域实现新的跨越。
南贵昆经济区:建立以三个基地为支撑点的特色经济区。即:亚热带特色农业与生态型日用轻纺工业生产基地、能源-磷化工-有色金属工业生产基地、以旅游开发为龙头的旅游业-服务业-旅游用品生产基地。
战略四:防灾减灾是成渝经济带及南贵昆经济区发展的必要保障
成渝经济带及南贵昆经济区位于我国灾害多发区,自然灾害是这两个重点地带经济建设重要的限制因素。其中,既有大气圈因素诱发的灾害(洪涝、旱灾、风暴潮、低温寒害),又有岩石圈因素灾害(地震等)。成渝经济带的中南段主要是旱、洪灾,重庆沿江段主要是山地灾害和气象灾害,云贵高原主要是岩溶塌陷危害和干旱影响,南北钦防及桂柳地区主要受风暴潮及洪涝的影响。另外,西南主要交通线、水能开发点受地震和山地灾害的严重危害。这些地区防灾减灾的基本原则是:科学规划、尽量回避、积极防治、主动适应。
三、产业发展战略与总体布局
高新技术产业(图三)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成为国家和地区经济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对中国来说,必须加强对科学技术的投入,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我国西南重点经济带的发展,必须实现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发展现状:
1、有较强的科技实力和较好的科技创新基础,在全国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西南重点经济带集中了大量的国防科技工业企业和一大批专业的科技人才,拥有一批对国民经济建设至关重要的、为国防建设配套的重点企事业单位,具有较强的科技实力和竞争能力。特别是成渝经济带集中了大量军工企业和科研单位,重点经济带中的成都、重庆中心城市成为科技力量集聚的核心。如绵阳,是国家重要的国
防军工和科研生产基地,拥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国防科研所18家,大专院校6所,大中型骨干企业50家,各类科研工程技术人员10万人,两院院士21人,集聚着大量高层次人才。
2、重点经济带内的高新区逐步成为地区经济新的增长点
空间组织形式:
1、成--绵--渝高新技术产业带
一级中心城市成都作为西南重要的科教中心和技术创新基地;强化成都软件产业的研发能力,着重信息安全软件的产业化发展;强化成都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的建设,并以此带动四川盆地和攀西地区的特色中药材基地建设。绵阳建设成西南地区科技创新基地和军转民示范基地;强化重庆生物医药的制造和研发功能,以此带动渝中、渝西、三峡库区、武陵山和大巴山药材产区的中药材产业化和基地化建设。
2、建设贵阳、南宁、桂林等先进制造技术的推广应用基地
以贵阳为中心的黔中城市群地区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准备制造业,大力发展苗药和藏药为代表的生物制药业和绿色食品行业。未来南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要以电子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为重点;同时扶植具有地方特色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工程及制造药业的发展。
3、建设昆明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以昆明为中心的滇中城市群地区其发展要围绕具有地方特色的烟草加工业,提高烟草加工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强化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把昆明建设成我国的“生物谷”和辐射东南亚的生物技术交流中心
能源与原材料工业的发展与布局(图四)电力工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也是西部地区重点经济带开发的重点产业之一。西南是我国“西电东送”的重要电源基地,它有着丰富的水力、煤炭和天然气等能源资源,具有发展电力工业得天独厚的优势,是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西南钢铁工业应凭借自身矿产资源优势、能源资源优势及西部开发建筑用钢的市场优势,形成以攀钢为核心的钢铁工业基地。贵昆沿线应充分发挥本地的电力优势和铝土矿优势,建设我国西南重要的原铝生产基地。成渝经济带应充分利用西南地区矿产和电力资源的优势,建成我国南方铝加工基地。
西南地区重点经济带的基本化学工业是西南原材料工业最为薄弱的一个行业,现在的主要目标是做好贵昆沿线磷矿产资源的开发。
特色农业的发展方向与布局(图五)
根据成渝经济带和南贵昆经济区的特色农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及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和加工产品市场发展趋势的分析,未来5~10年重点发展产业包括特色粮食、蔬菜、水果、烤烟、甘蔗、中药材、畜牧产品、茶叶及其加工业。其中卷烟工业、食糖工业、白酒工业和中医药工业具有全国意义。目前,种植基地及其加工业主要集中在长江上游成渝经济带和南贵昆经济区范围内各级节点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因此,特色农业布局重点考虑四个典型区域。
旅游业和物流业的发展与布局(图六)
旅游业和现在物流业是第三产业中的重要部门,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西南重点经济带优化产业结构和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新增长点。
1、旅游业是西南重点经济带的普遍优势产业,可以建立一大特色旅游区即长江上游成渝和南贵昆区与青藏高原区。成渝与南贵昆区应充分挖掘云贵高原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重点进行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塑造三峡旅游的新形象。青藏高原区要借助青藏铁路的修建和川藏、滇藏公路的改造,加快雪域风光与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
2、在重庆、成都、昆明等地规划和建设物流中心如建设以重庆为依托的以水公、水铁联运为主且沟通河海联运大通道的物流基地。成都是我国西部最大的国际物流中心,将融合报关、仓储、验关、运输等为一体,是名副其实的内陆口岸。成都火车西站是国家铁道部在全国重点打造的八大集装箱货运站之一。
四、可能形成的交通枢纽-昆明
成都、重庆已然成为全国综合性的大型交通枢纽。
明日之星——昆明
昆明为云南省会,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云南省唯一的特大城市和西部地区第四大城市(仅次于成都、重庆、西安),它是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中心亦是滇中城市群的核心圈!理由:
1、地理位置
昆明,中国的西南部,云贵高原中部,市中心海拔1,891米。东西最大横距140千米,南北最大纵距220千米,城区距首都北京2100千米(航空线),南达中越边境515千米,西抵中缅边境876千米,西南至中老边境906千米。它是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门户枢纽,它还是中国唯一面向东盟的大都市。
2、自然条件
昆明四季温暖如春,全年温差较小,市区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最热时月平均气温25℃左右,最冷时月平均气温3℃左右。由于温度、湿度适宜,日照长,霜期短,所以鲜花常年不谢,草木四季长青,昆明“春城”的美誉由此得来。
3、交通建设方面
航空:昆明市是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门户城市。现在使用的昆明巫家坝国际机场(Kunming International Airport,KMG)年吞吐量1894万人次,位列全国城市第七、西部第二、世界第六十六。新机场停机位108个,跑道两条(2020年前后扩建为4条),航站楼面积58.7万平方米,仅次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昆明新机场年吞吐量计划2200万人次,将于2011年通航。是全国第四大国际航空港。
铁路:昆明市内现有成昆铁路、沪昆铁路、南昆铁路、内昆铁路等12条铁路干支线。昆明站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火车站。昆明南站是未来昆明最大的火车站,所有动车组停靠站。现以货运为主,建有南站货运集装箱中心。东站、西站、北站都以货运为主。
公路:昆明市内道路总长10000余千米,有108、213、320、324、326等多条国道经过,京昆,沪昆,汕昆,广昆,渝昆,杭瑞高速等高速过境。昆明拥有多达17个汽车客运站,在2010年新建完成投入使用六大汽车客运站,原来17个汽车客运站调整并优化至这六大汽车客运站内
轨道交通:昆明轨道交通规划已编制完成,六条线路总长近190千米,轨道交通首期线路已于2008年12月19日动工,现已开工四条线路,第一条线路将于2012年投入运营。
4、经济条件
昆明区位独特,地处“9+2”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圈、“10+1”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圈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圈的交汇点。随着昆明至曼谷国际公路的通车,泛亚铁路的规划建设,以及正在建设中的昆明国际空港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实施,昆明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桥头堡”作用日益凸现。
第四篇:城市经济圈建设报告
城市经济圈建设报告
一、2007年贵阳城市经济圈建设现状
构建以贵阳为龙头,由周边若干城市(镇)带组成的贵阳城市经济圈,加快形成在西部地区具有强竞争力的城市经济增长极是贵州省乃至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贵州省从2006年初颁布实施“十一五”贵阳城市经济圈发展规划,2007年是规划实施的第二年,经济圈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贵阳市政府推进城市经济圈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
1.加大宣传力度。贵阳市政府2007年4月份专门召开了“关于加快推进贵阳城市经济圈规划实施的建议”工作座谈会,邀请了省、市相关部门的领导、专家以及各大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参加,广泛的吸纳各个领域和阶层的意见和建议,为城市经济圈的发展出谋划策,同时也起到了对社会宣传的作用。
2.加强政府间的合作。贵阳市委、市政府就高度重视贵阳城市经济圈的建设问题。曾多次与安顺市、黔南州就协调机制、经济发展、资源共用、共享、投资项目开发等问题进行磋商和探讨,并签署了合作协议。2007年3月,安顺市党政代表团前来我市对推进城市经济圈再行协商,安顺市与贵阳市在贵阳市行政中心举行了两市县区友好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安顺市西秀区等七个县区分别与贵阳市云岩区等七个区正式签订友好合作协议。签字仪式上,安顺市委、贵阳市委主要领导同志就加快贵阳城市经济圈建设,促进两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深入交换了意见,确定了要在“政府推动、优势互补、市场运作、互利双赢”的原则下,加深联系,共同加快两市和贵阳城市经济圈的快速发展。贵阳市的七个区与安顺市对口的区、县都在积极地寻求合作的机会,共谋发展。
2007年8月,贵阳市常务副市长申振东带队,到黔南州政府就加快贵阳城市经济圈推进步伐有关事宜与黔南州政府及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就贵龙经济带的建设、召开三方对接会等问题达成共识。随后,贵阳市南明区与黔南州龙里县就城市经济圈规划实施达成合作意向,两地将整合优势资源,联合打造“贵龙”城市经济带。南明区与龙里县分别成立了以行政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实施“贵龙”城市经济带建设。
2007年10月9日,加快贵阳城市经济圈建设发展协调与合作会在黔南州龙里县召开。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晓东、省政府副秘书长唐德智出席会议。会上贵阳市、安顺市和黔南州三地发改委分别就实施贵阳城市经济圈规划情况进行了汇报、分析,并提出了当前城市经济圈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工作建议,对“贵龙”经济带的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3.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一是2007年开工建设了贵阳至广州高速公路和快速铁路(简称快速通道),贵广快速通道的建设,将形成贵阳城市经济圈贵阳市连接龙里、贵定等县市的一条新的主干线,为加快构建城市经济圈的经济网络和基本框架创造有利基础条件。同时,贵广快速通道也是贵阳城市经济圈通往广州及珠三角地区的快速通道,为推进贵阳城市经济圈各市县资源整合,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二是积极谋划跨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黔南州的龙里县紧临贵阳,在纳入贵阳城市经济圈发展规划后,龙里县政府十分积极,提出要建设依托贵阳,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城市经济带。以龙里县水桥为起点,建设一条长20.4公里(其中在龙里县境内有17.06公里)、宽80米的城市大道接贵阳油榨街——小碧城市干道,目前正处于规划对接阶段,为此,黔南州政府与贵阳市政府一起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
4.进行行政区划调整。贵阳市域内也存在着行政区划不适应的现象。经过半过世纪特别是近20年建设和发展,贵阳市已经进入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突出的标志是城市中心区已全部实现了城市化。城市化的发展必须充分释放城市极核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城区建设面积扩展。为此贵阳市政府进行了“三马片区”和“龙洞堡片区”的行政区划调整,进一步增强云岩区和南明区的辐射带动力。
(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市场是城市经济圈发展的动力机制,城市经济圈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内在的规律,首先要在经济圈内形成良好的资源配置条件,公共基础设施条件、服务环境条件等要有利于形成廉价的资源配置成本;其次在经济圈内要有合理的产业链,形成紧密经济联系。第三经济圈内要有一个强大的市场,并具备良好的市场秩序和有效的政府行为,能够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各经济要素间的关联、流动,实现交通、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的互补、共享。
对照上述城市经济圈的形成和发展所应具备的条件来看,由于自然与历史的原因,贵阳城市经济圈内的城镇之间在资源的利用上具有一定的联系,资源开发组合条件良好,比较优势突出。但贵阳城市经济圈在产业链及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条件还有所欠缺。主要体现在:一是产业配套和协作不够密切,未能形成互补性较强产业链。以铝工业为例,贵州的铝土矿资源和电力资源较为丰富,位于贵阳市白云区的中国铝业贵州分公司是全国主要的氧化铝生产基地,但从整个铝工业的发展来看,存在着铝工业产品结构单一的问题,目前产品附加值低,以铝型材为主,对延伸的下游铝加工产品,特别是市场紧俏、附加值高的高精铝板带、箔材、现代交通用的大型铝合金材料等,在贵阳城市经济圈域内目前尚属空白。二是贵阳城市经济圈内公共基础设施条件差异较大,而统一的基础设施条件对形成统一的市场意义重大。三是市场经济的发育程度相对较低,发展“软环境”上差异较大,突出体现在政策互动的速度过慢。经济圈内各区、县客观存在的政策规定、执法标准、投资环境的差异,还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统一规范。如贵阳市周边城市都在反映的进入贵阳市的电信一网通、户口迁移、居民就业、子女入学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的“内外有别”,客观上为推进城市经济圈建设形成了一堵“围墙”。正因为有这样一些缺陷,贵阳城市经济圈所应具备的要素集散功能、服务功能、辐射带动功能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二、2008年推进贵阳城市经济圈发展政策建议
贵阳城市经济圈建设是区域问题、局部问题,但事关全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局。为促进贵阳城市经济圈的健康发展,2008年,从政府层面上,应对以下两方面予以充分的考虑:
(一)营造经济圈内无差异的体制和政策环境
根据贵阳城市经济圈市场发育迟缓的现状,政府应当根据本区域的市场化进程,共同制订出有效的区域市场交易规则,完善区域市场竞争秩序制度。政府不仅要对市场竞争作出法律规范,还要对市场竞争可能产生的外部性问题作出法律规范。联手构建统一的制度框架和实施细则;制定统一的产业政策、财政政策、招商引资政策、土地批租政策、外贸出口政策等,营造无差异的政策环境。建立跨行政区域基础设施的投融资机制,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打破所有制界限和行政隶属关系,采取各种措施,吸引社会各类投资主体进入基础设施领域,尤其要为民间投资创造公平的投资环境,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民间投资项目管理体制,向民间投资开放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
(二)实施跨区域项目带动,实现圈内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圈经济形成的重要依托,没有足够的、完善的基础设施系统,城市以及城市圈经济就不能有效运行,尤其是交通网络和通讯设施的发达与否直接关系着城市的吸引和辐射能力,关系着城市圈经济的形成与发展。贵阳城市经济圈的基础设施的滞后已经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着城市经济圈的发展。由于目前缺少统一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子规划,严重制约了城市经济圈竞争力的提升.因此,要想有效降低经济圈综合成本,提升竞争力,要进一步强化在区际交通、通信、水利、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合作与协调,统筹规划,实现跨行政区化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最大限度地提高基础设施的利用率和规模经济效益。
第五篇:贵阳城经济圈建设报告
贵阳城市经济圈建设报告
一、2011年城市经济发展情况
(一)提高核心带动力
2011年,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始终遵循“走科学发展路、建生态文明市”总路径,大力实施工业强市和城镇化带动主战略,积极应对国家宏观经济形势趋紧、通胀压力加大等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速度加快、效益较好、位次前移、后劲增强、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综合承载力、服务力、形象力和带动力明显提高。完成生产总值1383.07亿元,同比增长17.1%,高于全省2.1个百分点,增幅创历史新高。实现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87.14亿元,同比增长37.3%,增收51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420元,同比增长17%,比全省高出292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381元,同比增长23.5%,比全省高出3181元。城市建成区面积从132平方公里扩大到23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规划面积扩大到123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69.20%。荣膺了“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称号,入选中国十大低碳城市。开工建设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一环一射两联线”的市域快速铁路建设顺利推进。贵清高速公路全线通车,二环路全线贯通,“三环十六条射线”道路路网建设基本形成。建成贵阳铁路枢纽改貌货运中心、花溪地利农产品物流园、孟关国际汽贸城,组建成立贵阳农村商业银行,开工建设贵阳国际金融中心。
(二)推进黔中经济区形成
黔中经济区是党中央、国务院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确定的重点经济区。范围包括贵州省贵阳市及安顺市西秀区、平坝县、普定县、镇宁县,遵义市红花岗区、汇川区、遵义县、仁怀市,黔东南州凯里市、麻江县,黔南州都匀市、福泉市、贵定县、瓮安县、长顺县、龙里县、惠水县,毕节市七星关区、大方县、黔西县、金沙县、织金县,共计32个县(市、区)。区域国土面积51236平方公里,占贵州的29.1%。一是推进贵安同城化发展。贵阳与安顺地缘相连,人文相通,两市中心城区直线距离约90公里,随着贵昆铁路提速改造工程的竣工,两市的客运运行时间仅40分钟,待长昆铁路客运专线建成后,运行时间仅30分钟。随着贵阳市建成区的拓展和轻轨、环城铁路的开工建设,贵阳市与安顺市的空间距离逐渐缩小。推进贵阳安顺同城化将有效解决行政区域与经济区域的矛盾和摩擦、消除行政壁垒,为区域的经济一体化提供新的发展思路。二是推进贵龙城市经济圈建设。建立较高层次的高效的管理机构,强化对贵龙城市经济带开发建设的统一管理,形成龙里与贵阳同城化发展新格局的体制机制。强力实施“东扩”的城市空间发展计划,以龙洞堡机场改扩建为契机,打造临空经济区,建设龙洞堡贵阳东部新城,远景向龙里方向推进。6月27日, 贵(阳)龙(里)城市经济带路网暨中铁项目安置区在贵州省龙里县开工,标志着贵龙城市经济带的开发建设全面启动。三是从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旅游产业发展的分工协作、加强产业发展新机制的构 2 建等方面入手,长顺县、龙里县、惠水县与花溪区、平坝县协力打造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
二、2012年城市经济发展展望
根据国家关于“黔中带动,黔北提升,两翼跨越,协调推进”的空间布局要求和《黔中经济区发展规划》,坚持“主城优化提升,新区组团联动,市县同城发展,增强辐射能级”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三区五城五带”(贵安新区、双龙新区、北部新区;百花生态新城、花溪生态新城、天河潭新城、龙洞堡新城、北部工业新城;二环四路城市带、贵阳至遵义城市带、贵阳至安顺城市带、贵阳至毕节城市带、贵阳至凯里及都匀城市带),进一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优化空间功能布局,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服务力、形象力和带动力,把以贵阳为核心的黔中城市群建设成国家级城市群。
(一)优化空间布局。统筹资源开发和产业布局,着力打造以贵阳为核心、以快速陆路交通通道为主轴的黔中城镇带和产业带,形成产业带与城市带互动发展新格局。以贵阳市现有建成区为核心,以产业为纽带,完善“三环十六射”,加快 “二环四路”城市带建设,构建百花生态新城、花溪生态新城、天河潭新城、龙洞堡新城、北部工业新城五大城市新组团,带动环城公路沿线的城镇发展,逐步形成以中心城市、卫星城镇、特色城镇组成的层次分明、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特色鲜明的城镇网络体系,以高新技术、特色优势产业为支撑的产业集群。以贵阳、安顺两大城市为节点,以贵黄高速公路、长昆客运专线为主轴,形成贵阳-安顺城镇带和产业带,带动“贵安新区”规划建设。以贵阳、遵义 3 两大城市为节点,以贵遵高速公路、渝黔高速铁路为主轴,形成贵阳-遵义城镇带和产业带,带动“北部新区”规划建设。以贵阳、都匀、凯里三大城市为节点,以贵广高速铁路、贵广高速公路、长昆客运专线为主轴,形成贵阳-都匀-凯里城镇带和产业带,带动“双龙新区”规划建设。以贵阳、毕节两大城市为节点,以贵毕公路、成贵快铁为主轴,形成贵阳-毕节城镇带和产业带。
(二)提高“以产带城”的能力。一是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以增强城镇经济实力和增加就业为核心,以“五带”为基础,建成大规模、专业化产业集群集聚发展的主轴带,形成以高新技术、装备制造、化工、医药、特色食品、现代物流、旅游休闲等为核心的产业走廊。二是加快园区建设。坚持产业集聚、集约发展方向,推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扩区和调整区位工作,推动白云省级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麦架—沙文高新技术产业园、息烽磷煤化工基地、清镇铝煤化工基地、修文工业园、开阳磷煤化工基地建成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推进其它园区向省级产业园区升级,全面提升产业发展的配套力和承接力,促进工业用地向城镇和交通沿线集聚,形成若干工业集聚区,进一步拓展园区综合服务功能,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相融合。
(三)建设完善基础设施。优化综合运输网络结构,继续适度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综合运输结构调整,促进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基本建成。铁路:在既有川黔、贵昆、湘黔(黔桂)铁路干线的基础上,构建至长三角、珠三角、京津翼发达地区4~10小时的“一环十射”快捷大能力铁路运输通道。公路:做好黔中 4 经济区高速环、贵阳经开阳至瓮安、修文至黔西、修文至金沙、贵阳至惠水、清镇至黔西、厦蓉高速清镇至织金段等项目建设工作,着力构建结构合理、布局完善、服务高效的区域高速公路网和城际道路网,实现贵阳至遵义、毕节、安顺、都匀、凯里周边邻近地州市中心城市公路运输3小时内到达,形成区域客、物流运输大通道,发挥贵阳市交通枢纽的辐射与联系作用。轨道交通:规划研究并力争建设贵阳—安顺—六盘水、贵阳—息烽—遵义、贵阳—贵定—凯里、贵阳—龙里—都匀等城际轨道交通项目,提高区域间快速通达能力,构建轨道交通与多种交通方式并存、互为补充的现代城市综合公共交通体系。航空:配合推进龙洞堡国际机场二期及三期扩建工程,加快建成西部地区重要枢纽机场。鼓励和引导航空公司开辟和增加航线,加大航班频次,进一步优化提高与省内专线的航线及密度。水运:以开阳洛旺河码头、息烽大塘口码头建设为核心,以乌江干流航道建设为重点,提高对外通道作用,通过水路交通软硬件建设,客货物流能通过乌江黄金水运通道北下长江。信息:加强能源、原材料、航空航天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信息技术应用,积极创造条件推进“三网融合”,着力构建黔中经济区内无障碍信息平台,统一电话区号、移动网络并实现信息网络平台一体化。推进农村信息化进程,加快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建设。构建统一的信息网络平台,以信息化带动经济区内各地的发展。水利:加快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并采取从乌江调水和开发贵阳市周边地区的水源,加大黔中供水量。尽快编制“黔中经济区”发展战略水资源综合规划,适时调整水发展的空间布局以支撑经济社会的发展。
(四)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一是强化公共事务服务职能,加快在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实现“同城同待遇”步伐。重点是促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并逐步实施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建成西南劳动力培训基地和国家示范性职业教育园区;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农村医疗急救网络、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及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创建国家级创业型试点城市,大力发展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小微企业,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努力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积极探索医疗保障制度城乡统筹,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二是创新社区服务管理。构建社区服务保障新机制,使全市城区人口全部纳入新型社区覆盖公共管理“半小时服务圈”;建立流动人口综合信息网络平台,全面推进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制定出台《贵阳市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细则》,解决流动人口在居住、就业、就医、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三是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依托乌当、花溪、清镇、开阳等省级试点,扎实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把事关群众生活的医疗卫生、文化体育、教育、公共交通、电力、燃气等公共服务,向小城镇覆盖,向农村延伸,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五)加强区域合作。一是建设黔中经济区核心区。围绕黔中经济区战略定位和发展规划,充分发挥省会城市的综合优势和引擎功能,从区域布局、产业发展、交通路网、服务功能等方面规划建设并做大做强核心区,提升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力,带动周边地区同城化发展,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二是规划建设贵 6 安新区。积极推进贵安新区规划建设,制定先行先试发展政策,突出贵阳、安顺一体化发展,将贵安新区打造成为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形成以航空航天为代表的特色装备制造业基地、重要的资源深加工基地、区域性商贸物流会展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成黔中经济区最富活力的增长极。
(六)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坚持走科学发展路,加快建生态文明市,把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切入点和总抓手,着力构建绿色的经济生态体系、宜居的城镇生态体系、自强的文化生态体系、友好的自然生态体系、和谐的社会生态体系和协调的政治生态体系,加快建成经济实力更强、生态环境更好、幸福指数更高的生态文明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