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营小办学主张与实践
实施有效德育,领航学生成长
——我的办学主张与实践 周巷镇营南小学 晏志猛
无效的德育在于没有注重学生实际,德育内容往往“假、大、空”;脱离学生实际和社会实际;虚而不实;一刀切,不分层次,不讲“序”;呆板、枯燥。有人戏称中国德育教育小孩子要“爱祖国”,教育大学生要“讲卫生”。教育方法往往又太简单,或是硬性灌输,或是简单训斥,甚至讽刺挖苦,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德育往往只注重抽象灌输,缺乏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的弊端,无效的德育还包括:隔代教育的失败、家校联系的失真、社会教育的形式主义等。
有效的德育应该是重道德教育实践,应该重道德内心体验,应该重道德个人成长。许多地方已经提出很有效的做法,我们学校也采用了“五心”德育——爱心献给社会,中心献给国家,前功尽弃献给创他人,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我校在实施有效德育方面做了以下的尝试——
一、让学生爱上阅读。
有人形象地说过一句话:一个人如果喜欢阅读,那么这个人就是坏,也不会坏到哪儿去。说明了阅读对孩子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哥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高尚的人谈话。
我校通过课外阅读的形式有机渗透德育,学校课外阅读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1)学校藏书全部对学生开放,每天中午,学生有自由借阅的机会;(2)各班设立开放式书架,学生自由借书、还书,不要登记;(3)每年4月23日为国际读书节,以那周为阅读周;(4)每学期举行一次“小跳蚤书市”,学生可以书易书。有一天,学校图书管理员来问我,有几个学生要捐书给学校,问我可不可行。这当然是好事了,我说:一是接受他们的捐书,二是在书的扉页上工整地写上此书为某某学生捐赠。结果,不到几周的时间,学校就收到学生的自学捐书达几十本。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这些年来,我们使用的教材内容也随之不断地改换,但不管怎么改,阅读始终都是人文的统一,文道的统一。阅读中除了要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感受语言的生动优美,还要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深入挖掘来感悟文本的思想内涵,达到以德育情,以内容助教目的。我们每年都能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征文活动,每年发表或在市级报刊上发表小作文十余篇。实践证明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和重要环节,更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基地。为此,我们清楚地认识到阅读不应仅仅停留在理解内容、学习知识的层面,更重要的是在于强化它的德育功能,把阅读有机地渗透到德学校育教的全过程,把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二、让学生享受活动。
以活动为载体,寓教于乐,强化德育工作的渗透作用。多年来,校园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有传统项目,也有创新项目。
(1)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社区,走进生活。如组织学生参观新农村建设、参观蔬菜基地、丽邮集团、大型养殖场等。在活动中让学生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体验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受中国厚重的文化、悠久的历史以及科学技术的新成就。在活动中引导学生捡拾垃圾、保护环境;在活动中倡导学生发扬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精神,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活动结束后引导学生写出自己活动的感想等。学生在活动中把课堂学习的知识有效的运用到生活与社会之中,不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使学生受到很好的德育教育。
(2)开展“红领巾志愿者”活动。
我校经常利用中午、下午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居民楼和困难户家中清扫楼院、打扫卫生;到工厂、养殖场、擦洗门窗,拾垃圾、劝阻不文明行为;到村庄、社区植绿护绿。一方面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美德,另一方面培养他们的社会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遇到冬天下大雪,我校就适时组织扫雪活动,把扫雪活动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部活教材。通过扫雪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行动不但方便了自己,也方便了他人。他们感到自己在不经意间作了一件有益于社会 的事情,有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认识到“帮助别人是快乐的”。如今,“红领巾志愿者”活动已成为我校大中队活动的一个特色品牌。
(3)成立学校兴趣小组定期开展活动。
为了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学校成立了多个兴趣小组,如电脑绘画、舞蹈、国旗班、象棋、乒乓球等,通过训练和开展活动,不但丰富了学生生活,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还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培养了学生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学校各兴趣已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成为向社会展示学校素质教育成果的平台,特别是家长每次看到自己的孩子精彩的表现都赞叹不已。
(4)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我校在加强对学生有效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利用学生喜闻乐见、勇于参加的文体活动进行德育教育,而且对传统的文体活动,进行了大胆改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比如我们开展的迎元旦书画展活动,把展览布置在了学校橱窗,向家长、向社会全方位开放;“六一”文艺汇演是我校上半年的工作重点,各班准备节目的时间长达一个多月,每年的演出都取得很好的效果,为了更好地展示学生聪明才智,去年的“六一”文艺汇演我们邀请家长参与,孩子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都前来观看自己孩子演出的节目;每年在镇春季运动会,同学们勇于拼搏,团结协作,取得了辉煌的业绩,学校通过评选了十佳运动员,激励学生顽强拼搏,不怕困难,学校的凝聚力更强了。学
校还定期开展跳绳比赛、二人三足跑比赛、踢毽子比赛、拔河比赛、手抄报展评、英语单词大赛等小型竞赛不断。这些活动的开展受到了社会及家长们的广泛好评,同时也收到了良好的有效德育教育效果。
三、让学生参与“两课”。
针对班会课、队会课往往流于形式,或者是班主任(辅导员)独角戏的现象。我们以制度形式强调,班会课、队会课时间为法宝时间,任何人不得特殊,我们每周五下午第三节课都组织学校巡课,同时,用摄像机或相机拍下随机实况。从而保证该课的严肃性。
(1)月月有专题,周周有重点。
学期初,学校的德育工作计划、学校的行政工作计划将每月的德育专题发到每个年级组。每月每周工作计划中,德育重点发布到每位辅导员。主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主题——感恩励志教育、行为素养教育、前途理想教育、诚信教育、安全教育、学习方法指导等六大方面,使学生知感恩、懂礼貌、守纪律、爱学习、惜环境、会做人。
(2)典型引路,资源共享。
为了让每位教师深入班会、队会的全过程,我们采用了典型引路、资源共享的策略,每月安排一个辅导作队会公开课,让各个年级的中队委员、辅导员全员参加。既体现出学校对此项工作的重视,又激发全体师生对此项工作的热情。
(3)课前延伸,课后拓展。
一个队会课,往往要学生在课前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学生热情很高,小组合作,在课前收集、整理了大量的资料,并进行剪辑,课后进行相关的拓展。这样,使课上课下一个样,课前课后都有话,极大的放大了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同时,学生对班会、队会的内容有选择权、建议权,他们讨论需要开展怎样的班会课,需要解决什么问题,需要准备什么素材。这更加能增强“两会”的实效性,也增加了学生的认同感与主人翁意识。
我们学校还积极开展其它活动,如奉献爱心捐助活动、学雷锋活动、特色的家长学校培训活动、丰富多彩的中队活动等。我校正是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活动,把深刻的教育内容融入到生动有趣的活动之中,有力地推动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开创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学校开展有效德育活动,让学生重塑积极向上的形象,让孩子远离铜臭,远离庸俗,远离低级趣味。
第二篇:“源本数学”的教学主张与实践建构
“源本数学”的教学主张与实践建构
摘要:“源本数学”正本清源,主张从生命本源、知识起源和教学启源的视角来理解儿童,理解数学与教学。“源本数学”返本归源,回归数学知识的“原生态”;探本穷源,引领儿童的“自组织学习”;饮水思源,培植主体的元认知意识和技能;同源共流,让儿童与数学走向深度融合。
关键词:源本数学;教学主张;实践建构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6A-0056-04
作为人类“生命?实践”活动的智慧结晶,数学教材文本是一个压缩了知识生长性过程的载体。在儿童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对知识进行“解压缩”,对数学知识追本溯源,还原数学知识诞生的“过程形态”,追寻儿童本位,彰显儿童自然、自由的本色,给儿童提供生长性的教学时空。基于此,我们尝试建构充满活力的“源本数学”教学范式。其课程设计从数学教材、儿童生活、教学媒介三个向度展开,让数学“返本归源”,让儿童“饮水思源”,让教学“探本穷源”,实现儿童、数学与教学的“同源共流”。
一、“源本数学”的内涵诠释及建构基础
所谓“源”,即“起源”“来源”“根源”等。《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6版)中这样阐释:“比喻事物的起源和发展。”在国学中,“源”解为“元气”,是宇宙万物的根。“源”的另一解释为“水流起头的地方”,有泉源、源远流长之意。“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数学教学中的“源”更多地指涉数学本体之源。一是数学的“生成之源”,即数学知识是从哪里发端的?二是数学的“生长之源”,即数学知识是如何衍生发展的?三是数学知识的“生发之源”,即数学知识还可以怎样衍生、发展?所谓“本”,即“本体”“本位”“本色”等。《现代汉语词典》中这样阐释:“事物的根本、根源。”数学教学中的“本”应该凸显“儿童本位”“儿童本体”“儿童本色”。一是儿童的“心理之本”,即儿童的感知、记忆、思维等心理特质、认知风格等因素;二是儿童的“经验之本”,即儿童的已有知识经验、生活经验、问题解决策略等。概言之,所谓“源本数学”就是要“溯本求源”“探本穷源”,追溯数学知识的产生之源、生发之源、生长之源。这是一种以儿童为本,体现儿童本色、追求儿童本真的数学教学实践之态。
(一)生活是“源本数学”教学的摇篮
“儿童数学”是一种“生活之学”“经验之学”“体验之学”。因此,教师要充分开掘“生活数学”的源头活水,让儿童充分感知、体验、理解。例如教学“相遇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生活表演”;教学“整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再现“上下公交车”的生活画面等。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力避生活对数学的遮蔽与干扰。例如,对于“比较3千克棉花与3千克铁”,儿童容易受日常生活体验的干扰而丧失理性思考,认为“铁重”。无可否认,生活给“源本数学”教学带来了生机,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二)教材是“源本数学”教学的跳板
作为“过程与关系”的载体,教材文本是儿童数学学习的跳板。同时,基于数学知识的“源”与“流”,基于儿童的数学认知发展、人格建树,教师可以对教材文本进行整合、取舍、完善等二度开发,以便让“死”的教材焕发“活”的生命力。单一的教材文本由此衍生为多重的教学文本。教学《认识厘米》(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3册),笔者既运用教材中的“感知1厘米”“想象1厘米”,让学生建立清晰的“厘米”表象,同时又超越教材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制作1厘米”,组间交流――“拼接1厘米”等,进而生成“厘米尺”。在这里,教材文本仅是教学文本的一种,是一个教学跳板。
(三)媒介是“源本数学”教学的跑道
“媒介”(板书、演示等)是儿童成功进行数学理解的跑道,能够有效助推儿童的数学学习。多媒体、超媒体技术的运用更是让数学教学走向动态化、表象化、可理解化。超文本、超媒体之类的电子教材与相关网络资源的融合,让儿童数学学习极富个性,如翻转课堂、微信作业等。教学《圆的认识》(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10册),笔者认真观摩了众多名家(如张齐华的《走进圆的世界》、华应龙的《大成若缺认识“圆”》等)的教学视频后,用PPT制作了精美课件,然后拍摄了笔者和一名学生在场进行学习交流的微视频,利用网络邮箱、QQ、班级微信群等,让全班学生在家观看、学习。尽管微课的视频时间短,但却是以儿童的“学”为其设计核心,生动地展现了“圆出于方”“一中同长”以及“操场画圆”等数学知识点的形成过程,形成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源本数学”的整体架构与实践探索
“源本数学”建基于儿童的数学知识经验、生活经验,遵循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智发展规律,遵循数学知识与技能自然生长的特性,力求让儿童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源本数学”是生活化、建构化的数学,体现为儿童“自然、自由、自觉”的生命化活动。
(一)返本归源,回归数学知识的“原生态”
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着各种结构性的关系。研究表明,将数学的知识点连成知识线、形成知识片、织成知识网,有助于儿童更深刻地认识数学知识的本质。教学中,若教师能用结构的观点、系统的视角去观照数学知识,则一定能让儿童触摸到“源本数学”的延展生发方向。
1.串联旧知,巧搭“生长结构”。基于大数据背景,教师不仅需要关注无序、零散的“单子式”、“碎片化”数学知识点,更需关注数学知识的“大结构”、“有机体”。知识,唯有有序地纳入结构中,才能更加凸显其“生命化意义”。为此,教师要引领儿童“编织”,通过链接相似、变化或冲突的知识,让儿童领悟知识本质,精准地掌握知识。教学《百分数的意义》(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11册)后,笔者串联旧知――“整数加减法”“小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法”算法,学生不仅领悟到唯有“计数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减”的“高观点”,而且领悟到“数的组成”(如“整数是由整数单位”、“小数由小数单位组成”、“分数由分数单位组成”、“百分数由百分数单位组成”等)、数的单位(如1,0.1、0.01……,1/n,1%等)。
2.规划节点,形成“生长能级”。作为一种“缄默性”知识,儿童的数学活动经验是儿童探索新知的“触发器”,是儿童数学素养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教学中教师要规划数学知识的“生长节点”,形成“新生长能级”。教学《长方形的周长》(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5册),教材并列呈现了四种算法,即长+宽+长+宽、长+长+宽+宽、长×2+宽×
2、(长+宽)×2。其中第一、二种算法是“长方形周长”的原始算法,而第三、四种算法是“长方形周长”的建构性算法。教学中,笔者首先从长方形周长的原始意义出发,出示四边形、五边形、不规则图形乃至曲线图形等,让学生通过比划图形周长,真切地感受周长的意义;其次,在学生内化了周长的意义后,让他们自我筹划,形成具有奠基意义的原始算法,蓄积“生长态势”;最后,笔者引领学生结合“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激活学生“算法求简”的心理需求,形成周长的“建构性算法”的知识生长能级。
(二)探本穷源,引领儿童的“自组织学习”
“自组织”是相对于“他组织”而言的。传统的“他组织学习”是一种“被学习”,表现为儿童在学习中的“被设计”“被控制”。而“自组织学习”是儿童在情境中,借助自己已有知识经验、认知结构,能动建构起对知识客体的认知,进而让自我的本质力量彰显,让自我的生命涌动。
1.情境再造:让经验与思维链接。情境是激活儿童“自组织学习”的催化因子。情境创设既要切入儿童的经验系统,也要蕴含数学本质。教学《圆的认识》(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10册),笔者在学生们徒手画圆、圆形工具画圆、圆规画圆后,启发学生们如何在操场上画一个大大的圆,学生们展开情境想象。有学生说可以用一个大圆规,有学生简化些,说可以用两根长长的棒。这时,笔者用线挂着重物绕着手旋转一周。学生们的认知被激活了,经验苏醒了、复活了:可以用一根长线,一端固定,将线拉直,旋转一周,即可画出一个大大的圆。如此,学生展开了数学化思维:原来“圆”就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集合)”。抽象化知识,经由情境的催化,儿童的经验与思维被无缝链接。
2.问题导引:让知识与思维融合。问题是儿童“自组织学习”的脚手架。儿童数学“自组织学习”不是让教学沦落为放羊,而是教师利用问题进行有效牵引,让儿童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教学《圆的认识》,笔者采用“活动单”引领儿童的数学活动。活动一是“认识圆的名称”,活动二是“探究圆的特征”。在学生们用圆形软纸片对“圆的特征”进行浅表化的探究后,笔者出示了一个硬纸圆,让学生们寻找圆心。于是,有学生用圆规画圆尝试找,有学生找来一张软纸,将“硬纸片圆”复下来,对折寻找直径,通过两条相交的直径寻找圆心。这时,笔者抛出本源性问题:如何寻找圆心。经过讨论,学生们一致认为要寻找直径,只要能确定两条直径就能确定圆心。可这时呈现在屏幕上面的是一个大圆,不可以对折。如何找直径?学生们展开热烈的讨论,他们认为可以采用在活动二中已经先行探究出来的结论:在圆上的线段中,直径最长。于是,学生们纷纷用直尺固定一点测量,寻找最长的线段――直径。经过笔者层层逼“源”的问题导引,学生们所探究的知识和他们的问题解决思维有机融合,彰显了问题导引的教学力量。
(三)饮水思源,培植主体的元认知意识和技能
所谓“元认知”是指教师和儿童对自我数学教与学的过程进行自觉定向、自主分析与自我监控。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及时“闪回”,让儿童不断对其数学学习进行内省,引领儿童进行数学反刍,培植儿童的元认知意识和技能。
1.反刍:种植儿童的思辨力。“反刍”原本是一个生物学概念,是指“生物进食一段时间后将半消化的食物返回嘴里再次咀嚼”。儿童数学教学中的“反刍”是指儿童对已学内容进行回顾、咀嚼,这是一种让自我学习精致化的过程。教学《图形覆盖的规律》,许多教师往往变化“方格总数”和“每次框出的数的个数”,让学生操作、观察,进而得出规律:平移的次数=方格总数-每次框出的数的个数,得到不同选择的个数=平移的次数+1。但由于缺乏反思,学生对这个规律缺乏深刻的认知。基于此,笔者通过追问为什么“得到不同选择的个数比平移的次数多1?”学生对外显的物质化操作过程进行“反刍”,他们反复观察、讨论、咀嚼,逐渐认识到:原来“得到不同选择的个数”比“平移的次数”多1个就是多一个“平移前的初始状态”。
2.闪回:提升教师的教学力。儿童数学教学中的“闪回”是指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借助教学话语、板书或多媒体课件对儿童已经学习的内容进行“快速复现”、“即时追问”等。在儿童思维受阻处、游离处、禁锢处等进行闪回,能够帮助儿童理解数学知识的关键点、关节点,进而达到对数学知识的本质概括。教学《乘法的分配律》(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8册),笔者从教材中的问题情境出发,让学生构建出两种算法,通过计算结果和过程意义抽象出分配律的运算模型――(??+b)×c=??c+bc。接着“即时闪回”,让学生举出“乘法分配律”在生活中的原型,学生畅所欲言。如此,笔者引领儿童在抽象的“算法模型”和具象的“生活原型”之间,在“一般定律”和“特殊事例”之间来回穿梭,剥离数学知识的非本质属性,提炼本质属性。
(四)同源共流,让儿童与数学走向深度融合儿童的“认知方式”“认知风格”“认知习惯”“认知倾向”等是多元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每一个儿童的认知特质,和儿童共同筹划。要把脉儿童已有的知识基础、认知结构,激活儿童的数学思想,让儿童与数学走向深度融合。
1.众筹儿童的“认知方式”。儿童的数学认知往往停留于感性的“生活化认知”,因此教师要引领儿童用一种系统、整体、全面、发展的数学眼光去观照数学知识,发展儿童的“数学化认知”,盘活儿童的数学想象,引领儿童统整优化数学知识、创新“认知方式”。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12册),当问题中出现两种未知数量时,着眼于问题解决,就是“必须用一种量代替另一种量”,即“假设中蕴含着替换”,着眼于方法的感悟,就是“可以怎样假设?”着眼于策略的体验,就是“为什么要假设?”着眼数学思想的深层次感悟,就是“假设前后的数量关系的守恒” ……。在这里,教师需要高屋建瓴,和儿童共同筹划“认知方式”“思维方式”。
2.显化数学的“丰蕴思想”。单一的数学“知识因子”犹如漂浮在海洋上的冰山。因此,教师要善于发掘其蕴含的丰蕴思想,显化数学,要站在高层次思想上导引儿童的思维方向,从肤浅走向深刻,让儿童感受到自我数学思维、思想的发展和提升。教学《长方形的面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6册),笔者首先让学生们拿出6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学具片,让学生们拼图。他们发现:长方形的面积大小就是小正方形的个数(单位面积的多少)。接着,笔者给学生们提供8个、10个、12个小正方形学具片,让他们自由拼图。学生们感悟到:长方形面积大小就是正方形学具片的个数,即每行多少个圆片(长)乘多少行(宽)。笔者启发学生:能不能少摆一些。在“少摆”的问题驱动中,学生们感悟到:只要摆一行和一列就能知道每行多少个(长)和行数(宽)。如此,激活儿童的思维风暴,让儿童的数学思维从具体迈向抽象,从静态走向动态,不断突破思考能级。
“源本数学”教学理念的提出,是数学教学中儿童主体意识的觉醒,是数学学科本质的回归。“源本数学”是和谐的,在“源本数学”课堂上,儿童本体、知识本质、教学本性得到有机统一。“源本数学”又是本色的,它洗尽铅华,追寻至真、至简、至善,是一种高层次的返璞。
参考文献:
[1][2]朱燕芬.大数据背景下“生长性阅读”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教育(小学教学).2015(2).[3]金一民.从“经验”走向“科学”――数学教学的应有转向[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q2015(6).[4]马洪亮.“闪回”技巧:提升学生历史学习力的新路径[J].江苏教育(中学教学)?q2014(12).[5]胡爱民.用《论语》思想提升数学教育智慧[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84.责任编辑:石萍
第三篇:主题教学:一种理论主张与实践模式(范文)
成尚荣
最近,又听了窦桂梅老师的两堂语文课。每听她一次课,心就被感动一次,甚至是被震撼一次。我有一个想法,教学成果奖评选,如果条件许可,到现场听听课堂教学,在真实情境里亲身感受一下,那该多好!我深以为,真正的教学成果,诞生在教学现场中;最大的成功,应当是教学现场中学生的真实学习和真正发展。
不少老师都有这样的感慨:窦老师的语文课又有了重要变化,而且越变越好。哪里变化了,是什么让她变了?是主题教学,是主题教学的深化和发展。
一、主题教学的核心主张是整合
在主题教学的语境下,主题是载体。语文教学要学会整体思维,增强教师的课程整合意识。
课程改革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在窦老师看来,“工具性与人文性割裂”“教学内容支离破碎”“教学目标不清、教学方式僵化”,使语文教学“难以形成核心价值观”“难以整体提升语文素养”“儿童学习负担过重”。这些问题背后的重要原因,是课程意识缺失,缺少整体设计、综合统筹。显然,整合应当是破解这一难题的良方。
整合必须确立核心,围绕这一核心,加强统筹,削枝去叶,突出重点,加强联系,形成体系。所谓核心,在窦桂梅看来就是主题。换个角度讲,在整合视野里,主题既是载体又是教学的核心。以主题为载体,把有关内容围绕核心整合起来,形成清晰而又简约的结构,促使学生在完整的语文世界里获得整体性发展,这就是主题教学的要义。不难看出,整合不仅是手段,也不仅是思维方式,而且是一种调整和创造。
主题教学以整合为语文教学的核心主张,会带来什么影响呢?就教师而言,是课程意识的增强。从教学走向课程,在课程的框架里审视小学语文教学,使语文真正成为一门课程,而不只是一本教科书,不只是课堂里的教学活动。这就需要对语文课程体系化进行深刻思考。就学生而言,是整体性、系统性思维方式和品质的培养,学会在生活中找寻核心,搭建载体,学会创造,在完整的语文世界里,过有主题、有意义的完整的语文生活。
二、主题教学的核心目标是语文立人
在主题教学的语境下,主题是核心价值,是情感文明。语文教学要以语文素养培养,尤其是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为根本任务。
窦桂梅提出,主题教学的核心目标是用语文立人,立场鲜明而坚定。众所周知,教育的一切、一切的教育都是为了立人。可遗憾的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常常以知识、以分数、以背诵、以简单反复的操练代替语文教育,遮蔽语文教学中人的发展。人的发展始终是主题教学最为关注的主题。语文教学固然要关心学生知识的获得,但一定要基于知识、超越知识,通过语文教学来育人,最终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作为真正的人站立起来。
语文立人不是一句空话,它是通过语文的核心素养来达成的。“素养”这个概念早在1883年美国的《新英格兰教育杂志》中就使用了。日本教育学家佐藤学认为素养“探讨的是学校教育的公共性”。所谓公共性,所谓摆脱情境依存性等,就是强调素养或核心素养的共同性、共通性,是所有人必备的。窦桂梅较早地在主题教学中使用这一概念,说明她对理论和前沿性问题的敏感。语文的核心素养究竟有哪些,大家都在研究,而清华附小已在《小学语文质量目标指南》中对语文核心素养作了初步的确定,所谓的“三个一”,即一手好汉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正是她和她的团队提炼出的语文核心素养的一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在语文立人这一核心目标引领下,主题教学特别关注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窦桂梅特别警惕德国哲学家施蒂纳所指出的“脑中之轮”,她明确提出:“如今的教学,我们不追求课堂的完美无缺,我们更愿意传递一种声音:透过语言文字,要让孩子们保有天真和纯粹,保有批判和反思。只有思想力量,才能如阳光般照耀孩子的心灵!”在这样的语境下,主题指的是核心价值,而核心价值又以具体的语词来呈现。所以,她说:“如果将这样的主题印在脑海中,这对儿童一生的发展将多么重要!”我们应抛弃“脑中之轮”,但孩子必须“脑中有弦”“心中有魂”,必须在心灵中播下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完全可以说,主题教学探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人语文教学的思路和方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样式。
与此同时,主题又是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意义群”。主题教学是引导学生去发现和创造语文文本的意义,用意义、用“意义群”滋养自己的思想和心灵。最近,窦桂梅又特别关注情感文明的教育,通过主题教学培养儿童早期的情感认同、情感习惯、情感能力、情感反应模式等。在这样的语境下,主题又应当是“意义群”中的情感文明。
三、主题教学的核心立场是儿童立场
在主题教学的语境下,主题的主语是儿童,儿童即主题。语文教学要让儿童站在课堂的中央,让儿童自主学语文,自主生成主题。
教学的核心是学会学习。主题教学依循教学的本质,始终引导儿童学会自主学习、学会创造性地学习、学会享受学习。因此,窦桂梅将教学的核心立场定位为儿童立场。她说:“儿童站在课堂的中央,„„应当尊重儿童的独特感受,张扬个性,激发创造力,提高参与意识,让儿童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这样的语境下,主题的主语就是儿童,一切从儿童出发,一切以儿童为主体。不仅如此,主题教学的主题就应是儿童,以儿童的学习和发展为主题,儿童学会学语文了,语文的主题就实现了,语文教学就成功了。坚守儿童立场的主题教学,是真正的儿童自己的语文,是儿童自己的语文学习、语文生活。也许在这方面,大家觉得窦桂梅的变化特别重大。
具体地说,主题教学的情境脉络是:儿童发现价值、开发价值、生成价值、融入价值。所谓发现价值,是说文本中的价值不是教师告诉儿童的,而是学生自己在学习中思考、发现的;开发价值是发现以后的深度认知,发掘价值的意义,让其呈现,让其走到课堂里来;生成价值则是对原有价值的超越,由此及彼,发现新的意义,创造新的价值;而这一切,都是儿童凭借主题融入价值的过程。《皇帝的新装》一课“共学”阶段,聚焦“新装”,学牛质疑如此精彩,如此深刻,可谓发现、开发、生成、融入价值的经典片段。由此看来,主题教学追求儿童的深度,追求儿童的哲理。这方面,窦桂梅的课尤为突出,尤为可贵。
基于儿童立场的主题教学,特别鼓励学生勇于超越。窦桂梅探索阶段提出的“三个超越”——“基于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课堂,超越课堂”“尊重教师,超越教师”,我向来持肯定、赞赏的态度。其实“三个超越”,就已经体现着儿童立场,为主题教学的发展奠定了根基。
四、主题教学的核心策略和主要手段是语言文字运用
在主题教学的语境下,主题也可以是核心语词。准确地说,主题是通过核心语词来呈现的。语文教学应围绕主题整体推进。
不同语境下的主题有不同的内涵,可见主题是多元的、动态发展的,因而是丰富多彩的。但无论何种语境、何种内涵的主题,都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运用,都要落实到语言文字的运用中,否则,就不是语文的主题教学。正因如此,大家听窦桂梅的课,总是叹服于她的生动与深刻,毫无说教的感觉。这样的主题,才是有根的、实在的。活泼泼的语言文字里,看得见一个个活泼泼的生命在跃动、生长。
在语言文字的学习运用中,窦桂梅的主题教学呈现出三种方式。其一,通过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引导学生探寻“主题潜伏”,进而让“主题呈现”,并引导学生将“主题深化”,进行“主题拓展”。《皇帝的新装》教学中,聚焦大臣、聚焦百姓、聚焦皇帝、聚焦结尾以至聚焦现实,在语言文字的伴随下,主题得以凸显和深化。其二,课堂教学中,采用“预学——共学——延学”的板块结构,让学生在语言文字中“摸爬滚打”,经过几个来回。主题教学中语言文字与儿童相遇的游戏,促成了语言文字与主题的狂欢。其三,制定《小学语文质量目标手册》《小学语文乐学手册》,将两种手册转化为课堂教学的理念和方式,从而整体推进主题教学的发展。
主题教学是窦桂梅老师2000年前后在反思实践、由抽象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主题教学既是一种理论主张,又是一种实践模式,是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建构。
第四篇:学校办学思想与实践汇报材料
学校办学思想与实践汇报材料
我们大榆树中学是一所普通农村初中,现有17个教学班,1000名学生;教师82人。是一所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学校。近年来,随着教学质量的提升,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几年来,学校本着以素质教育为前提,坚持抓好教学质量这条生命线,本着“为了一切学生”的办学理念,坚持“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材”的育人原则,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下面,就将我们几年来的工作向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做以如下汇报:
一、教育现状
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减免学费、书费、住宿费,还有住宿生困难补助等政策的出台解决了农村孩子有学上,有书读的问题,学习环境有了长足进步,但由于地域的原因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方面,又稍稍落后于城市学校。加之农村学生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增多(我校1000名学生中近300留守儿童)。所以,我们要立足自身求生存,稳扎稳打谋发展。我们提出了“创品牌、办特色”的战略观念和“重细节、迈小步”工作方法。
二、具体做法
(一)、打造育人环境,注重养成教育
我校把“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的培养教育融为一体,成为“学习改变命运,习惯成就未来”教学理念 的核心,具体做法是:
1、宣传教育 以校园广播、画廊墙报、主题班会、读书角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
2、活动教育 每年举办一次艺术节、一次运动会,每周一次升旗,定期召开单项比赛、逃生演练、疾病预防讲座、法律知识讲座等对学生进行思想、安全等方面的教育。
3、体育锻炼 每天早晨跑步20分钟、上午做操20分钟、下午跳绳20分钟,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4、全面管理 我们实行领导管理年级、教师管理班级、学生会管理学生的多渠道管理体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强化教学管理,注重教学实效。
1、常规管理 严格按照课标开全科目、上足节数,注重对教学环节的监管;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2、实行包保 采用教学领导包班级、任课教师包学生、学习组长包组员的管理和带动机制,保证教学秩序和课堂纪律,促进学生整体进步。
3、高效课堂 我们创建了“361”的高效课堂模式,使课堂效果有了明显改善。(十分之三时间讲课,十分之六时间训练,十分之一时间检测。/十分之三学生培养升重点高中,十分之六升普高及高职,十分之一学生能顺利毕业。)
4、双轨培训 我们把校本培训和定点学习紧密结合,每年不少于4次参加东北师大附中明珠学校开放校活动、百花奖优质课竞赛活动,不但开阔教师视野,还使学习有可持续性。
我校教师还和附中名师建立了微信群、qq群等学习互动的平台,随时可以学习、应用附中资源库里的教学资源。
在本校,我们采取以新带老的方式,开展信息技术的应用的培训,使广大教师能够与时俱进。
5.教育科研 鼓励教师参加小课题研究。仅2013—2017年,我校就有11个课题已结题(2个四平市级、4个省级、5个国家级),还有2个国家级课题正在研究中。小课题研究针对性强、时效性高,大大的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细化后勤保障,注重学生安全。
1、规范化管理。学校食堂、寝室都有教师领导全方位管理,无空白、无死角,人人有责任,事事有人管。
2.优质性服务。教学设施优良(班班多媒体、各功能室、实验室);活动场地宽敞(运动场地、篮球场地);锻炼器材齐全(健身)。
三、取得的成绩
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我们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学校的教学成绩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每年都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升入了公主岭一中,百分之五十多的学生升入了普通高中或职高,其余的学生也完成学业,成为社 会有用之人。
2、我校的办学模式受到上级的肯定和社会的好评。(四平市素质教育示范校、省教科研先进单位、师大附中农村社会实践基地、公主岭市安全教育先进单位、公主岭市基础教育先进单位、四平市控辍先进单位、公主岭市消防工作先进校等)
3、我校共有7名四平市级骨干教师、1名四平市级教学标兵、3名四平市级教学能手;14名公主岭市级骨干教师、3名公主岭市级教学标兵、7名公主岭市级教学能手。
4、学生获得英语、数学等学科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奖励共有11人次,获得书法、美术、演讲等基本功大赛奖项的教师4人次,教师获省级、市级优质课的有23人次。
四、存在的不足
1、教师队伍建设还有待加强。
我们做到了开全科目,开足节数,地理、生物、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还缺少专业教师。
2、办学条件还需改善。
教学楼面积不足(计划明年由局里投资,建一栋2400平的综合楼),学校硬件设施还需继续完善。
3、教师培训比较系统,但是本校组织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较少。
4、现在留守儿童多,学生心里健康教育尤为重要,而 我校现在这方面的专业教师较少。
5、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搞的较少,对学生参与能力、经历教育还需加强。
6、素质教育还需逐步深入,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五、努力方向
1、希望在上级部门帮助和关怀下逐步解决部分学科教师短缺的问题,加大校本培训力度,教师专业化程度再上新台阶。
2、完善管理机制和办学条件,把我校打造成一所农村中学中的品牌学校。
3、加强对学生的思想、行为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人格健全,全面发展。
4、逐渐形成素质教育的体系,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希望各位专家、各位领导为我校的发展多多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最后用一句话结束我本次汇报,“不忘初心,继续前行”。谢谢各位专家领导。
大榆树中学 陈井玉
第五篇:感恩实践营心得体会
感恩实践营心得体会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全社会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注程度也日益加深。他们通过各种方式表达着对于弱势群体的关心:志愿行动、捐献财物、“爱心行动”等包括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这给残疾人带来了福音,使他们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和享受更优质的生活。与此同时,却给特殊教育尤其是视障教育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如何实施感恩教育,让视障学生懂得感恩,懂得回报?当视障学生习惯了社会各界的关爱之后,谁来关注他们的内心,他们会否将社会给与他们的一切当成一种理所当然?盲校如何实施感恩教育才促使视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呢?首先是“爱心施与者”的角色定位。“爱心给予者”包括视障学生的亲人尤其是父母、盲校的教师、社会爱心人士或是爱心企业、高校志愿者、政府机关(各级残联组织)等。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而群体的力量是巨大的。一旦群体发挥的是正面积极的影响,势必会对受众产生深远积极的影响。但是一旦其中的一方或是多方因为各种原因(可能主客观都有)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势必会将积极的合力减弱,甚至会对受众导致产生消极的影响。既然关注弱势群体,出发点一定是好的。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的、有针对性(不同残疾需要的帮助不同)的指导。往往出现“好心办坏事”的情况。一
般情况下,由于施与者对视障学生的了解有限,不知道怎样才能更好的帮助他们。他们大多是采取捐献财物的方式,再者就是辅导盲生学习、和盲生聊天、玩乐等。而无论采取任何方式,施与者始终是站在视障学生之上的,是视力正常者对于视力残疾 者的一种同情。这种不平等会让“爱心施与者”获得自豪感和肯定感,他们会认为自己为视障学生做的都是正确的,而且会继续坚持下去。当然,他们也会向视障学生了解他们的需求。而视障学生大多是未成年人,他们的选择会有参考——“爱心施与 者”提供的物资帮助。因此,实际上出现的结果就是,“爱心施与者”在整个 “爱心传递” 过程中始终起着主导的作用,他们实际上全然不知视障学生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而且,这种不平等还有一种表现就是“爱心施与者”不对“爱心接受者”提 任何要求。无条件的给与导致的结果必然是接受者接受的“安全感”和“心理负担”为零。因此,“欣然接受”成为一种习惯,不劳而获成为视障学生甚至残疾学生的一种常态。当
他们送给其他人。不是他们不喜欢,而是他们已经拥有了,“这个”不是他们需要的。当不是所需的物资越来越多时,他们的欣喜与感动就会慢慢减少。内心对于“爱心帮助”习惯后表现出的就是一定程度的不懂珍惜,慢慢发展为“不懂得感恩”了。其次是“爱心接受者”的自我认定。视障学生,他们首先是学生,但是又是特殊的学生,他们的身体有残疾—— 视力残疾。无法完全通过视觉感知世界,无法完全通过视力获取信息。因此,他们对于世界的认识是不全面的,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也是不全面的。这种不全面决定了视障学生的需求:全面的了解世界,全面的了解自己。需求确定了,但是实际操作过程却是相当困难——只能通过视觉补偿完成。这其中触觉、听觉和想象起了相当大的作用。“爱心施与者”在进行爱心活动时的表情,尤其是眼神无法被视障学生捕捉到。而这恰巧又是“爱心活动”中传递情感的一种很重要且很有效的途径。视障学生只能通过声音感受这份关爱。捐献的物品也只能通过双手触摸,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爱心”的传递。他们可能很难感受到声音和物品传递出的情感。在视障学生的世界里,他们是平等的。因此,盲校校园里的学生和普校的学生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一旦视力正常的“爱心施与者”进入,他们的爱心行动或爱心活动会打破这种平等,他们从心理上有了自卑感。表象为两种:自我封闭或是相当开朗。因为视障学生想要全
面的了解世界和自己,因此他们需要新的途径——“爱心施与者”。通过他们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当这种需求被物质化或形式化之后,视障学生会有失落感。他们的拒绝被当做“讲客气”“懂事”……反而让更多的、“爱心”涌来。他们不好拒绝,时间一久,就有些视障学生开始“索取”他们认为需要的物资。而一旦“爱心”被索取“爱心接受者”就与“贪心”“自私”画 上了等号。直接导致的结果必然是盲校学生的“感恩之心”缺失。因此,实施感恩教育就要挖掘深层次的原因。最后是建立“爱心给予者”与“爱心接受者”的平等关系。感恩教育不仅仅是特殊学校必须重视的德育教育之一,放之普校乃至全社会都应该重视。但是,正是因为视障学生以及视障教育的特殊性以及目前在盲校出现的“爱心行动”频繁的现状,盲校实施感恩教育的紧迫性和特殊性显得尤为重要。感恩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懂得“知恩”知道“图报”首先是知恩。知道“爱心”是无价的,是珍贵的,是需要用心去感受的。包括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 教导知恩、社会的关怀之恩等。因此,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必须形成合力,让视障学生知道“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要告诉他们,为了帮助他们,家长、老师和社会付出了多少努力。利用学校的广播站、宣传橱窗、网站、班刊等形式宣扬“感恩”之心。知恩对于视障学生而言应该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他们可以感知到他人对于自己的关心关爱,知道什么
是对自己好,什么是友善。“图报”二字似乎没有人会对视障学生提出,家庭、学校、社会对于残疾学 生提出的要求就是希望他们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将来能掌握一项技能实现自身的价值。而事实上,“图报”更是对于视障学生健全人格形成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 和方式。在“图报”的过程中,学生回去感受、体验,学会“施与”与“接受”、学会全面的认识自我、学会成长。
α狼队
遆刚
二〇一五年三月一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