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闵之评论 | 五月之恶
闵之评论 | 五月之恶
今天是2016年5月11日,距离汶川地震8周年记,还有一天。这个5月,似乎发生了许多事,让人应接不暇,天气越加炎热,世态越加寒凉。其中有两件事让人印象深刻:第一件事情的关键词是魏则西、莆田系、百度;第二件事是人大硕士、环境专家雷洋“抓嫖至死”一事。先说说512的话题。前段时间看了一份来源可靠的调查资料,里面是在512地震中倒塌的校舍和遇难的学生数量的综合统计,数据没有感情,然而它们不仅会刺痛你的眼睛,还会击中你的心灵。这个数据不仅暴露出多年来见怪不怪的校舍修建恶性利益链循环,更暴露出政府对建筑质量的监管缺失,这些无辜的孩子们,是天灾与政治的双重受害者。换而言之,天灾是老天的事,但天灾之下,暂且不说人本关怀,社会有规则意识、政府有责任意识,这是最低的标准。还能说政治与普通人无关么?政客的政治是政治,我们普通人的呼吸、安全、教育、医疗,乃至于有关于我们活着的任何一切,都有可能是政治的一部分,除非我们是活在与世隔绝的真空里。但,时至今日,中国社会的民众们,依然还在“莫谈国事”这个怪圈里无法自拔,底层人士苟且偷生,中层人士明哲保身,高层人士纷纷移民。若底层人士因为文化与视野的局限性或生性淳朴甘心被愚尚可以理解,但最近三十年诸多有知识之人也甘愿沦为犬儒且乐在其中,就让人觉得尤为痛心了。抛开那些粉饰出来的太平,那我们来看看,真实情况是如何的—— 底层人士任何时候都有可能沦为权利的牺牲品,比如最近深圳的“禁电”事件、海口的强拆打人事件; 中层人士的遭遇呢,看看去年812天津塘沽大爆炸的后续处理就知道了,那些自以为过着中产小日子的业主们怎么也不会有一天也会成为弱势群体; 貌似出于金字塔顶尖的高层人士日子看上去好过些——但,作为这个时代先富起来的的既得利益者,有相当一部分人其实都是睡不好觉的。何况,在现行经济体制下,“资本”反而是一个定时炸弹而已。龙应台曾呼吁年轻人一定要关心政治:“政治就是有一群人决定了你的未来,如果不关心,你的未来就被决定。我说年轻人应该关心政治不是说每天在街上喊喊叫叫——我反而觉得一个社会越走越成熟的时候,年轻人在你决定行动之前,对于议题和知识的了解的深度、深思明辨价值判断的成熟度、这些才是关心政治的核心评价,而这是非常困难的。”所以,这时我们再来看一看雷洋事件。作为一个中高级知识份子的雷洋,有文化有事业有车有房有家有前途,在现今中国的阶层中,算得上是中产人士。作家天佑说,雷洋的朋友圈,从不关心政治,也不关心民生,这是个典型的中国小资。忽然,有一天,他成为了政治的一部分。只不过,他付出的代价是自己的生命,同时,让自己的家人变成了维稳对象。实际上,不管雷洋生前是否关心政治,我们都要关心雷洋的死亡真相。因为,我们每个人的明天,或许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雷洋。2002年,也曾经发生过与雷洋事件极为相似的一个案件,只是,主角是一个功成名就的大学教授程树良,曾经获得国家科技奖项,他甚至还有一个极为体面的政治身份:九三学社武汉理工大学副主委。已经十几年过去了,这个案件至今还有许多疑点,但在当地政府的大力“运作”下,此事居然不了了之,也没有谁为程教授的死亡真正的负责。只留下当年案件通报会的定论:程树良既嫖了娼,又系自己跳车身亡。这意味着,除了“监管不严”之外,警方对此不负任何责任。一个有着社会地位的大学教授的生命尚且被如此潦草的对待,更何况你我一介草民? 每次有社会热点在舆论上出现,作为一个社会观察者,我尤其关注民间的真实评论,因为由此可大概判断出民众是否具备如公民一样理性的思考、独立的判断,以及对公共事件的认知成熟度。中国文化对人有着“道德”上的高要求,警方公布的“嫖娼”这个行为,几乎就让死者和死者家人失去了话语权,在这种思维定式下,自然,也不乏有人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说事。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嫖娼只是治安事件,不涉及刑事犯罪,法律的崇高在于他的规则性、严谨性、公平性,它由特殊的逻辑构成,不是咿咿呀呀的情感用事。何况,事态发酵到今日,除了警方所说的200元嫖资,并没有提供其他证据,且昌平警方并未按照法律规定执法,卖淫女更是不见踪影,没有视频取证,关键路段摄像头损坏,死者手机的位置信息被人为删除,死者要去接机时间仓促并不具备“嫖娼”时间,当天更是死者与妻子的结婚纪念日,不仅一切都不符合常理,警方在案件上的处理也是疑点重重。可怜的雷洋,死因未明却被执法机构直接泼污水,普通民众难以辨别。嫖娼是道德问题,此事的关键不在于雷洋是否嫖娼,而是谁为这样一个生命的死来负责? 十几年前的程树良事件,有记者做了后续调查,得知当地警方承认过有嫖娼上创收任务,所以,程树良之死,不排除是因警方狩猎执法。今天,看到中国人民大学的88级校友一同发声:雷洋的死绝非意外,而是一场系统性的悲剧。我们呼吁最高权力机关展开对雷洋死因的独立、公正调查,我们要求严惩凶手、彻底整顿约束公安纪律,我们要得到最基本可靠的人身安全、公民权利和城市秩序。因此,在我们未老的未来,我们不会无所谓。对恶,我们不会忍太久。眼下的5月之恶,又是否是明日之恶呢?
(胡闵之,2016/5/11,午后)后续《由雷洋事件想到的二三事》雷洋事件,“剧情”按照主流媒体惯有套路发展着:足疗女出现了,承认对雷洋提供过性服务(打飞机);北京警方发话了,现场避孕套鉴定结果证实雷某嫖娼。戴套打飞机?不仅技术含量很高,且特立独行,看来此事不能用惯常思维来评判,哪怕警方和主流媒体极力包装出“惯常抓嫖”的样子。但嫖娼行为和执法过度,是两回事,不管警方如何坐实雷洋的“罪名“,都不能洗白在执法过程的极大可能的犯罪行为。周边几个没有“失效”的摄像头,勾描出雷洋的行动轨迹,雷洋进出按摩店,总共时间加起来才十余分钟。时间、空间、细节,所有的线索指向两个字——诡异!今天,陈有西律师在接受专访时说:即使嫖娼为实,仍然不是犯罪,因此反抗中死亡应是查明重点。真正的核心不在于尸检结果,而是必须要有一个第三方来独立调查此事。昌平公安甚至没有权利发表对外的权威说法、新闻发布或者是向电视台发表说法。再者,对足浴店女性接受电视台一事,第一,现在就公开是不妥当的,现在是侦查期间,警方不能够上电视台;第二,这个女的说法也是不可信的,因为她现在在昌平公安的手里,她的说法也完全有可能是被逼。作家苏小和在2013年写过一片争议颇大的微博:“上帝都会宽恕妓女。没有任何人有资格攻击一名妓女,同理,没有任何人有资格攻击一名嫖客。因为制度之恶远超这些私德之丑。当一个社会动用公共资源攻击妓女或者嫖客,证明这个社会不仅烂透了,而且已经失去基本的反思能力和纠错能力,不得不借助私德之丑遮蔽制度之恶。”如今看来,此话确是有理的。近20年,各种冤案层出不穷,绝不是出于偶然,而是制度缺陷的必然。对于雷洋一事,此时已无力评论了,我倒想起这些年亲历的几个事件:第一件事,发生在我12岁的时候。我家做食品批发生意,90年代,生意红火,每天的现金流不少。某天店里来了三个顾客,两个缠着我的父亲看货,另外一个在门口晃荡。等三人离开的时候,父亲觉得不对,拉开抽屉,发现早上的5000元货款不见了,马上大呼“抓贼”,整条街上的人都很团结,总算抓住了一个扭到了派出所。人赃并获,后是录口供,立案调查,同时,那5000元作为“赃款”,暂且寄放在派出所。此事迂回了半年,后来的结果是,小偷认罪了,后来放出来了,钱却没有收回来,被派出所以各种名义直接“扣押”了。在90年代,5000元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虽然我父亲也到处拖关系想把款收回,结果硬是不能如愿。直到今日,父亲提起此事,依然愤愤不平。第二件事,是母亲提到的一件旧事,母亲一个朋友的独生子,是个英俊小生,有个美丽的女友。后来,女友被奸杀至死,警方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为了破案,把这个男人羁押定罪,刑讯逼供之后,很快枪毙。其母年年上诉,喊冤,均无效。直到10年之后,背着其他命案的真凶出现,众人才知道这个小伙子确为冤死。第三件事,是大二的寒假回老家。有一个中学校友,是城里著名的富二代公子哥,可能是为了追求我的缘故,想显摆一下自己的威风,说要带我去看点好玩的。结果,这个靠家里的关系在公安局实习的年轻人,居然直接让我进了派出所的审讯室,让我彻底见识了何为刑讯逼供。大冬天的,让嫌疑人只剩下一个裤衩,吊扇开着,身上还被泼了冷水,拳打脚踢、皮鞭抽打,十八班武艺,样样都来,直到把人打得昏死过去。我看不过去,跑了出来,看他那洋洋自得的模样,只觉得悲哀和恶心,从此,与之绝交。第四件事,发生在8年前。那时,我的广告公司刚刚开了不到一年,某日清晨上班,发现办公室失窃,最重要的物品是我的笔记本电脑,那里有公司所有的合同资料、项目资料和设计资料,尤其是设计方案的劳动成果不易,如若丢失,将会带来20万以上的损失。于是,马上报案,托公安局的朋友替我留意,于是,嫌疑人很快就找到了,警方也找到了我的电脑。原本以为可以很快收回电脑了,没想到“走程序”就花了一年时间,经济损失是必然的了。一年之后,我有些火了,问公安局的朋友,这时他才告诉我实话,他说这些“赃物”在工作交接过程中,有所失误,电脑不知所踪,找不到了,所以经手的警察才找各种理由推脱。这让我实在寒心,自以为在公安局有点关系的人尚且如此,那没有关系的那些人呢?这四件事都有共同的特征:警方玩忽职守,缺少起码的法律意识,甚至有违法行为,法治社会名不符实。所以,执法部门的犯罪行为更是不可饶恕。但是,这些恶行的源头,最终还是缘于当下制度之恶。中国人习惯了流氓政治,所以才视私德为粪土,此是厚黑原则之一。“制度”对于普通中国人而言确实是个稀罕的东西,关注与我们切身利益相关的真正的民主意识,不是喊口号,不是靠煽情,更多是靠理性的运作,如果连基本的逻辑思维都不过关,又如何来维护自身利益及人身安全呢?当作恶者妄图以对受害者道德抹黑的一贯手法来占领舆论主动权的时候,你得有最起码的甄别能力。对于此次雷洋事件,如果非要以死亡为代价的话,这件事警醒我们绝对有必要去学习现代公民意识,并且,有一天成为一个真正的“公民”。
——因为,沉默也是恶。你不关心政治,但政治无时无刻不关心你。这就是理由。(胡闵之,2016/5/11,黄昏)
第二篇:辛亥评论之黄埔军校
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黄埔军校
从辛亥革命以及后来二次革命失败的经验,让孙中山先生意识到,培养一支强大的,具有统一革命思想的军队对于挽救危亡的国家是多么重要。1924 年,在国共两党首度携手合作、国民革命风起云涌之际,孙中山先生高瞻远瞩,视“教育为神圣事业,人才为立国大本”,在广州亲手创办了黄埔军校。黄埔军校建校时的正式名称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因其校址设在广州东南的黄埔岛,史称黄埔军校。由于建立军官学校的想法是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早在1921年向孙中山先生提出的,又是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积极支持和帮助下创办的,所以它也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在历史上一直都是这么评定的。基于辛亥革命以及后来的革命,都是通过在军队中发展革命党人再发动革命的,使得革命具有不彻底性,注定了的失败似乎无法避免。黄埔军校就是秉承救国思想而建立的。孙中山先生在建校时的致词就证明了这一点,“我们我们开办这个学校,要用里面的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创立了革命军。我们的革命才能成功。”在后来的国民政府北伐战争中,黄埔学生成了革命的主力军。正是因为黄埔军校的建立,为以后的革命培养了大批的军事人才。
第三篇:新闻评论之社论
代表报纸对重大问题发表意见的最重要的评论形式,新闻评论之社论。党的机关报的重要社论,代表着同级党委说话,具有极大的权威性。各级党的机关报,经常借助社论的形式,对所属党委管辖范围内的重大问题,发表指导性的意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社论是报纸的重型评论,还常用于表示欢迎、纪念、庆祝之类的场合。
《实例》
人民日报社论
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去年1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就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提出了八项主张。一年来台湾局势和两岸关系发展的情况表明,江泽民主席的这一讲话,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江主席重要讲话的核心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决不容许分割”。这个讲话完全是从维护海峡两岸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的,既考虑到全中国人民长远的根本利益,也照顾和维护了台湾同胞的切身利益;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不可动摇的明确原则和坚定信念,也有切实可行的具体建议和措施。因此,受到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海内外中国人民的高度重视和坚决拥护。一切支持和拥护中国统一的有识之士都热切期待以江主席的八项主张为基础,努力开创两岸关系的新局面。
是否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我们同台湾当局在统一问题上斗争的焦点。事实证明,正是在这个根本原则问题上,台湾当局完全是背道而驰的。就在江主席讲话发表之后,李登辉不但不作应有的回应,反而跑到外国,充当外国反华势力的一张牌,大肆进行制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活动,破坏了两岸关系的发展,直接损害了海峡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特别是台湾同胞的切身利益。这些倒行逆施理所当然地遭到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现在,人们已经清楚地看到,去年两岸关系出现的紧张局面,是由台湾当局一手造成的。
在这个重要讲话发表一周年之际,李鹏总理重申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祖国和平统一的一贯的原则立场,这表明了我们党和政府对解决台湾问题的高度重视和真诚愿望。
李鹏总理在讲话中强调:“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范文《新闻评论之社论》。无论台湾领导人产生方式如何改变,都改变不了台湾是中国领土一部分的事实,都改变不了台湾领导人只是中国一个地区领导人的事实”。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原则立场和郑重宣示,具有重要的现实针对性。虽然李登辉力图为其分裂祖国的图谋披上了一件“民主”的,但其实质仍是企图把台湾分裂出去成为一个独立于中国之外的“政治实体”,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台湾作为中国一部分的地位从未改变,也绝不容许改变。任何改变这种事实的图谋都是徒劳的,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绝对不会答应。
祖国和平统一的历史进程不可抗拒,两岸关系不断向前发展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尽管出现台湾当局的严重干扰,在过去的一年中,两岸民间交流交往和经济合作仍然得到较大发展。事实有力地说明,两岸关系的发展符合全中国人民包括台湾人民的根本利益。两岸人民都是中国人,同根同源,休戚与共,任何人想为一己之私而敢冒分裂祖国之大不韪,是同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相违背的,是注定要失败的。
1996年是我国实施第9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五年计划的第一年,经济在持续高速增长的基础上,今年将继续稳定地向前发展。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办好,也就是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打下了坚实基础。1997年和1999年,中国政府将先后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解决台湾问题、完成中国统一大业的历史使命将更加突出地摆在全体中国人民面前。我们将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继续促进两岸的经济交流和合作,促进早日实现两岸直接“三通”,促进两岸人员往来与各项交流,进一步为祖国和平统一创造条件。同时,我们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决不是针对台湾人民的,而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那些搞“台湾独立”的势力的。统一不会一蹴可就,但也不能无限期拖延,更不能容许少数人从事分裂祖国的活动,不能容许制造“台湾独立”。台湾当局必须立即停止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活动,不仅在口头上,更重要的是在行动上回到一个中国原则的立场上来,这样,两岸关系才能正常发展。
目前,海峡两岸中国人都面临当今世界的严峻挑战和历史机遇,应当不失时机地共同携手,振兴中华,建设一个统一和富强的中国,为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青年报
1996年1月31日
第四篇:新闻评论之社论
代表报纸对重大问题发表意见的最重要的评论形式。党的机关报的重要社论,代表着同级党委说话,具有极大的权威性。各级党的机关报,经常借助社论的形式,对所属党委管辖范围内的重大问题,发表指导性的意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社论是报纸的重型评论,还常用于表示欢迎、纪念、庆祝之类的场合。《实例》人民日报社论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去年1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就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提出了八项主张。一年来台湾局势和两岸关系发展的情况表明,江泽民主席的这一讲话,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江主席重要讲话的核心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决不容许分割”。这个讲话完全是从维护海峡两岸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的,既考虑到全中国人民长远的根本利益,也照顾和维护了台湾同胞的切身利益;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不可动摇的明确原则和坚定信念,也有切实可行的具体建议和措施。因此,受到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海内外中国人民的高度重视和坚决拥护。一切支持和拥护中国统一的有识之士都热切期待以江主席的八项主张为基础,努力开创两岸关系的新局面。是否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我们同台湾当局在统一问题上斗争的焦点。事实证明,正是在这个根本原则问题上,台湾当局完全是背道而驰的。就在江主席讲话发表之后,李登辉不但不作应有的回应,反而跑到外国,充当外国反华势力的一张牌,大肆进行制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活动,破坏了两岸关系的发展,直接损害了海峡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特别是台湾同胞的切身利益。这些倒行逆施理所当然地遭到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现在,人们已经清楚地看到,去年两岸关系出现的紧张局面,是由台湾当局一手造成的。在这个重要讲话发表一周年之际,李鹏总理重申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祖国和平统一的一贯的原则立场,这表明了我们党和政府对解决台湾问题的高度重视和真诚愿望。李鹏总理在讲话中强调:“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论台湾领导人产生方式如何改变,都改变不了台湾是中国领土一部分的事实,都改变不了台湾领导人只是中国一个地区领导人的事实”。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原则立场和郑重宣示,具有重要的现实针对性。虽然李登辉力图为其分裂祖国的图谋披上了一件“民主”的,但其实质仍是企图把台湾分裂出去成为一个独立于中国之外的“政治实体”,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台湾作为中国一部分的地位从未改变,也绝不容许改变。任何改变这种事实的图谋都是徒劳的,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绝对不会答应。祖国和平统一的历史进程不可抗拒,两岸关系不断向前发展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尽管出现台湾当局的严重干扰,在过去的一年中,两岸民间交流交往和经济合作仍然得到较大发展。事实有力地说明,两岸关系的发展符合全中国人民包括台湾人民的根本利益。两岸人民都是中国人,同根同源,休戚与共,任何人想为一己之私而敢冒分裂祖国之大不韪,是同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相违背的,是注定要失败的。1996年是我国实施第9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五年计划的第一年,经济在持续高速增长的基础上,今年将继续稳定地向前发展。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办好,也就是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打下了坚实基础。1997年和1999年,中国政府将先后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解决台湾问题、完成中国统一大业的历史使命将更加突出地摆在全体中国人民面前。我们将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继续促进两岸的经济交流和合作,促进早日实现两岸直接“三通”,促进两岸人员往来与各项交流,进一步为祖国和平统一创造条件。同时,我们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决不是针对台湾人民的,而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那些搞“台湾独立”的势力的。统一不会一蹴可就,但也不能无限期拖延,更不能容许少数人从事分裂祖国的活动,不能容许制造“台湾独立”。台湾当局必须立即停止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活动,不仅在口头上,更重要的是在行动上回到一个中国原则的立场上来,这样,两岸关系才能正常发展。目前,海峡两岸中国人都面临当今世界的严峻挑战和历史机遇,应当不失时机地共同携手,振兴中华,建设一个统一和富强的中国,为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中国青年报 1996年1月31日
第五篇:《建国大业》之评论
学号:0700901303姓名:李光先 班别:07汉语言文学三班
《建国大业》之评论
为迎接祖国六十大庆,中影集团隆重推出了反映建国过程的影片——《建国大业》。感谢老师的关怀,我们三班同学有幸在国庆节前观看了这部感人至深的影片。这部片子充满了浓浓的爱国情谊。无论是中共还是民主党派抑或国民党都出现了感人的爱国者形象。现分段评论该作品。所谓评论,按我个人的理解,即如金圣叹评《水浒传》一般,解读作品并评论之。
首先,从影片的技法来看,该片显然用了蒙太奇的手法来连接镜头。从重庆和谈到开国大典,时间跨度长,历史事件多,涉及面广因此适宜用蒙太奇手法。国共和谈以几个小片段反映从和谈到破裂的过程。对于民主党派的反映则聚焦于几个民主人士,如张澜、宋庆龄、李济深、闻一多。在反映国民党派系斗争方面,影片则集中于蒋介石与桂系的斗争,通过李宗仁与孙科竞选副总统职位、桂系迫蒋下野、蒋桂争权三个事件反映。与国民党派系林立,互相倾轧相比,中共阵营则团结如一,观众由此点观之,而国共之争胜负已昭然若揭。国共之间的斗争以三个方面展现:和谈、政治、军事。在政治上,国民党撕毁“双十协定”,召开国民大会及取缔民主党派并迫害民主人士闻一多等,国民党政治逐渐限于孤立,树敌逐渐增多。而中共则竭力团结民主党派,扩大自己的影响,壮大自己的阵营。政治上,国民党失败了。由此观众可以了解到国民党政治失败的原因。在军事上,以傅作义的骄横作为国民党兵败如山倒的铺垫,之后展现几个重要战场(辽沈、平津、淮海、渡江)来反映国民党军事的全面失败。不仅如此,影片还通过其他方面反映国民党失败的原因。在经济方面,由于战争频繁,美援稀少、商人投机,物价飞涨,国统区经济崩溃。国民党内有识之士蒋经国希望通过上海打虎来力挽国运,由于国民党的腐败已经深入骨髓,无可救药,上海打虎终归失败了。四大家族不顾党国存亡,唯利是图,不顾人民疾苦,最终为人民所抛弃,良有以也。诚如蒋介石所言,国民党是被自己打倒的。在外交方面,宋美龄赴美求援遭到冷遇。这表明就连一向支持国民党政权的美国佬也失望了。第一夫人已经没有机会在白宫展示往日抗战期间的那种广受欢迎的风采。国民党外交又失败了。国民党全面失败,历史选择了中共,那么也就有了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会议,也就有了开国大典。
其次,从内容情节上看,影片许多细节符合事实。如国民大会后,正副总统就职典礼中,蒋介石一身中山装,显得文人化,而李宗仁一身戎装,军人气更浓,也不契合国民政府以文治国的宗旨。因蒋李有矛盾,故穿什么衣服蒋未通知李。有些细节如傅作义在外国记者面前表现十分骄横及美国不提供加油中转站给蒋介石轰炸天安门,历史是否有其事,本人存疑,不发议论。
再次,从演员方面讲,令人易产生意见的是蒋介石的扮演者张国立确实不像。从外貌到语言均不像,蒋清瘦并操一口浙江音,而张则太胖无浙音。
最后谈一点,网上热议许多中国演员是外国国籍的,让外籍的人来展示爱国情,有网民大加批判。我认为这无可厚非。作为个体,演员谋求个人利益而加入外籍,这是个人的事情,当祖国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出现了,他们有不变的爱国心,他们也是爱国的。本片大多数演员是义演,体现了艺人对祖国的热爱,这些行为令人感动。从某种意义上讲,加入外籍的艺人,他们的爱国能力更强。
影片总体上而言非常成功,充溢着浓浓的爱国情,使人对建国史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观之令人感慨,几乎催人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