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端午节的传承与发展

时间:2019-05-15 06:26: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端午节的传承与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端午节的传承与发展》。

第一篇:浅谈端午节的传承与发展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 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2008年,国家对法定节假日做出调整,将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三大传统节日增定为具有三天假期的小长假日。旅游业是为“窗口行业”和公认的“朝阳产业”,从文化象征角度探讨中国传统节日旅游的发展,不仅具有深刻的文化践行意义,还可以使旅游业由于传统文化的注入取得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最终实现经济和文化的相互交融。

何星亮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象征系统进行论述时提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结构形式多样,隐藏在社会和文化的各个方面,可以从多角度进行分析。他从文化习俗和信仰的角度分析了二元、三元、五元、八元思维结构。根据端午节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表达方式,本文采取三元思维结构,并基于“三才“即“天”、“地”、“人”的视角对端午节的传统文化象征进行解读。

中国的传统节日无论是在节日设立的时间、节日的诸多风俗还是在节日的演变上,都体现了要顺应自然节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针对端午节来讲,关于端午节起源的说法很多,其中有一个便是“源于夏至说”。在中国古代,夏至和冬至由于处于季节变化性较大的时间节点而备受重视,是中国古代两个最重要的节气,也被当做重要的节日来过。古语有云:“冬至如大年。”冬至节日一直保留至今。夏至也曾经作为节来过,后来是端午节的盛行,夏至作为节日的活动内容才被挪到端午节了。从这个角度讲,端午节的出现是和季节交替密切相关的。它可以看作是自然对人的生活的制约,人对自然的一种认识、顺应与把握。它是中华民族文明、智慧的结晶,是长期积累下来的智慧对变化自然的一种适应。

端午的产生主要是源于农耕生产中产生的应时而作,张弛有度的自然生活习惯。端午节万物孳生,它的选定正是夏伏这一特色的最好体现。入夏,农事渐忙。收获的季节尚未到来,青黄不接,而且此时天气春意已消,逐渐燥热,天灾地孽开始出现。端午节期间的多种民俗事项都表达了人们对农业丰收的渴盼。拿吃粽子的习俗来讲,粽子古称角黍。黍是中国古代五谷(稻、黍、稷、麦、菽)之一。古人认为黍具阳火之性,又称“火谷”。角黍之所以要用菰叶包裹,是因为菰叶生于水中而属阴。菰叶包于黍外,象征“阴外阳内”、“阴阳相合”之状。表达古代中国人祈求端午之后阴阳调和,风调雨顺的愿望。

中国的传统节日处处显示出人的主体地位,对个人、家庭、国家三者的关注几乎是中国每一个传统节日的核心内容。端午节中,采用多种厌胜之物如艾蒿、符图、雄黄酒等进行驱邪避瘟,体现了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对生命的热爱;姻亲交往、朋友相聚、师生互礼则表达了对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视;尤以家庭关系为重,寄托了人们以过节的形式维持家庭和睦、其乐融融的美好愿望;通过吃粽子、划龙舟等来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体现了端午节对爱国主义这一国家、民族永恒主题的弘扬。

端午节以其独特的节日象征符号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品质。在运用端午节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进行旅游载体化运作时,要在宏观上把握好端午节日旅游这个基本特征。具体来说可以从“处理好三对关系”和“发展好一个产业”两个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

西方外来文化与东方本土文化之间的关系。象征具有群体性的特征。绝大部分象征符号反映群体的价值取向和心理状态。传统节日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群体文化心理写照。中国的传统节日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取向,是中华悠久历史文化积淀的折射。在全球化发展日益加快的今天,西方传统节日在中国大行其道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洋节日文化个性化强,没有固定模式,对好奇心强、爱赶时髦、爱模仿的年轻人有吸引力,结果使得传统节日备受冷落。对此,一方面顺应世界文化交流的大趋势,认清并承认西方传统节日在中国盛行的事实;另一方面,不能对此状况“听之任之”,而应审时度势,加大本土节日文化宣传和建设:保护中国古老文化的根。同时,积极吸收西方传统节日中有益的、能唤起人类共同美好情感的成份,为己所用。

社会政治文化与大众娱乐文化之间的关系。象征具有多重性的特征。其表现之一为同一种象征符号因其本身表现形式的多样性而被人们赋予多种不同的象征意义。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符号之一,其多彩的民俗事项使其蕴含极为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目前,对于端午节文化的宣传大都停留在其作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的狭隘范围内,过分强调其纪念性的内容,夸大其政治性的色彩。这导致了端午节日的严肃性有余,活泼性不足,使得普通民众融入传统节日的文化活动匮乏,形式单一。因此,在发展端午节旅游时要充分展示其传统文化的魅力。除了注意发挥其社会政治功能外,还要积极地融人大众娱乐文化,创新各种节日文化活动形式,让人们在较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去感知并寻找传统文化的灵魂。

现代流行文化与传统古典文化之间的关系。象征具有传承性的特征。传承性强调象征符号在社会演变中基本的表现形式和所具有的深层文化内涵的稳定性。节日符号的传承性决定了其在文脉相传中的重要作用,但并不意味着节日具体表达方式和内容的固步自封。传统节日产生和发展都是在不断变换的社会时空中进行的,其演变与与时俱进是一种历史衍义的潮流。符合民众心理的节日文化形式的“以旧换新”是十分必要的。在发展端午节日文化旅游的过程中,要破除目前端午节就是吃粽子、划龙舟的单调节日模式,积极利用现代流行文化载体和手段,通过探索流行文化的创意、生产、传播与青少年的审美、志趣、利益情感诉求以及休闲娱乐之间的内在联系,努力吸收其中极具活力的、能唤起强大的市场感召力和情感共鸣度的流行文化元素,来充实传统节日的现代感,实现现代流行文化和传统古典文化的有机融合。

文化产业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潜能的产业。旅游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文化产业的范畴之内,旅游产业的综合性特点和文化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开展端午旅游时,要坚持文化大产业的发展观念,积极利用旅游产业关联性强、带动性大的优势,将端午节诸多传统文化象征符号诉诸于能够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的感性载体之上,打造端午旅游文化大餐。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多行业联合运转。将和端午旅游相关的餐饮、住宿、交通、旅游纪念品的生产和销售、新闻媒体、出版等各行业联合起来,形成一个端午旅游文化大产业链,积极开展产业链条上各个节点的呼应合作,促进端午节象征资本的扩张。

第二,加大创意血液的注入。应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对端午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再创造、再提高。比如可以运用数字化技术,推出端午“超越时空”虚拟旅游项目,让旅游者能够亲临其境般地了解端午文化演变的历史,体会其生动别样的传统文化特色。

第三,将端午的节日文化元素融入到地方文化元素中去,延伸端午旅游的表现空间,充实旅游活动内容。比如在缺水的北方,龙舟竞渡旅游项目受自然条件的限制无法实施,但是可以结合北方各地域文化风情,除了开展诸如旱地高跷舞龙等文化娱乐活动外,还可以在饮食方面凭借北方菜肴相比南方菜肴更为豪放的特征,展示“龙舟舞动食文化”的风彩。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流传至今并不是没有经受其他民族文化的冲击,相反,中华文明能成为世界上最具生命力的文明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在它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汲取外来文化的精华,强大的中华文化往往并没有被淹没而是不断将外来的文化进行了同化吸收,以此来带动文化的更新。在西方文化的强大冲击下,已经有很多土著文化相继成为历史,中国的传统文化能否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展,将不只是简单的保护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学习和吸收西方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使中华文化可以容纳世界各主流文化,增强它的生命力和适应能力。

端午节是我国文化的精髓之一,端午节的传承和发展不是简单的立法保护和宣传教育就够的,应该在全球化这一大背景下进行形式的创新,以吃喝为主的活动形式向以娱乐结合吃喝为主的形式,让人民切实参与其中,体会到庆祝传统节日时的趣味。发展不是意味着一成不变,而要适应时代潮流,融合一些人们乐于接受的元素,如此才能引起国人对传统节日的更加重视。

第二篇:传承与发展

浙江师范大学 MBA研究生学术报告总结

第 次

XXX

一、学术报告时间

二、学术报告人姓名、职称、部门

三、学术报告题目

四、学术报告主要内容

五、本人体会

六、学院相关专业教研室评语及成绩

一、学术报告时间

二、学术报告人姓名、职称、部门

张应杭教授浙江大学四大名嘴EMBA主讲

董晓宇教授清华大学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

杨继瑞教授重庆工商大学校长

三、学术报告题目

《传承与发展》

四、学术报告主要内容

张应杭教授《儒、道、禅与管理》

全面阐述了儒、道、禅三种极具代表性的东方哲学理念和思想在现代管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报告从总体上讲述了中国式管理的基本特点,然后分门别类地讨论了儒家、道家和禅的理念,中间穿插了教授自己的感悟和海外对儒道禅的最新研究成果。最后,一起搭建一个中国管理理念的平台。

董晓宇教授解读《十八大后企业与政府新关系》

概述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对中国、东南亚和欧美的政企关系做了对比,并找到了引起这些差异的环境因素。着重介绍了中国特殊环境下存在的特殊的政企关系,揭露了民营企业在特殊的政治背景和扭曲的经济环境下所遇到的困境。在十八大召开后的大背景下,政企之间的关系有望获得新的突破,教授以国企改革为例,深入剖析国企改革的思路、内容以及期间产生的利益纠葛,引出当下民营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复杂性和转型期两者之间关系的处理。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市场化改革带来了新突破,也为民营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力促企业、政府双转型。

杨继瑞教授《中国经济若干问题及走势》

从五个问题着手深刻剖析中国经济走势。第一个问题:解析2014年中国GDP增幅。

1、从长期趋势来看,我国经济仍处于调整期,或称“第二轮调整型增长期”;

2、2014年我国经济依然存在着“换挡期”的下行压力;

3、2014年支持我国经济向上的因素主要是出口状况稍好以及今年的政策效应与改革红利逐步释放。第二个问题:中国

2014财政政策抉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14年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厉行节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扩大营改增试点行业。财政货币政策延续“一松一紧”搭配。调整支出结构,扩大减税力度。当前经济体制改革重点是减少政府干预,让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而减少政府干预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大减税规模,明年财政政策应向减税倾斜,加快营改增改革进程。第三个问题:2014年中国货币政策抉择。2014年,稳健的货币政策方面,要保持流动性适度充裕,盘活存量,优化增量,一手抓风险防范,一手抓促进发展,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把钱用在刀刃上。“稳”字当头 注重风险防控。由于影子银行和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持续扩大,防范金融风险压力加大,2014年宏观经济政策存在趋紧压力。同时,潜在的通胀压力也会限制货币政策放松的空间。人民币在2013年高歌猛进,人民币兑美元近期加速升值。预计2014年对人民币继续升值,即期汇率达到5.95。第四个问题:2014年中国改革的重点、热点。

1、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加快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着力优化消费环境,促进投资合理增长和结构优化,改善投资管理和服务;

2、要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积极拓展出口市场,强化多边双边及区域经济合作,推动对外开放向纵深拓展。(海陆丝绸之路经济带);

3、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

4、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新进展,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下大气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5、要坚持绿色低碳清洁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狠抓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毫不放松抓好节能减排,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6、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出台实施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落实和完善区域发展规划和政策,增强欠发达地区发展能力,扎实推进海洋强国建设;

7、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事业改革发展;

8、住房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长效化,行政手段调控将逐步淡出。第五个问题:中国2014最值得关注的产业投资领域。环保产业投资;文化产业投资;消费服务业投资;医疗产业投资;养老产

业投资;现代农业投资。

五、本人体会

在听完张应杭教授的报告后,我觉得从儒道禅的层面来看待管理问题,让自己的眼界开阔了不少,不再局限于日常生活中的那点琐碎小事。儒家道德心的三大修持原则(德性立身、以和为贵、中庸为美)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的三大法宝,以道德心、和谐心、平衡心为立世之本、处世之道,凡事顺其自然,退一步海阔天空,生活自然能美好很多。道家的自然而然、阴阳和谐、虚静守弱和佛家的守持戒律、离相禅定、智慧度愚痴,同儒家的原则归根结底都述说着同一个意思。由此可见,世间道理本出同源,不过是表述方式和传诵方法不一样罢了,只要守住本心,宽容待人,凡事顺势而为,自然能水到渠成。

董晓宇教授精辟地总结了当前中国政企之间的现状与困境:离不开、靠不住,扭曲的主体和扭曲的关系。当前,在中国的经济环境下,政府的调控能力是非常强大的,不但表现在产业的调控方面,同时政府每年将大量的扶持资金花费在扶持项目上,几乎每个部门都掌握了专项资金。由此,政府部门成为了企业争相结交的单位。对政府部门而言,掌握了专项资金,就相当于掌握了权力。企业希望从政府部门获得利益,如土地、扶持资金等,这是双方关系的基础。政府扶持一个企业的方法会很多,决心会很大,同时要破坏一个企业的决心也会很大。利益与破坏并存,使政府与企业进入了一个相互博弈的阶段。政府扶持一个企业,希望企业能多缴税,多用人。而企业则是通过与政府部门的良好合作,少缴税,多拿扶持资金。当各地政府大兴建设时,优秀企业奇货可居,是招商引资的主要对象,企业可以坐地喊价,但当企业出不了效益,政府开始采取手段进行清退,这就是所谓的资源优化。

杨继瑞教授分别就2014年中国GDP的可能增幅、政府实施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最值得关注的投资产业等五个方面与我们进行了分享。当前国际经济形势错综复杂,2013年以来世界经济总体呈低速复苏态势,发达经济体出现了一些积极迹象,但增长后劲不足,新兴经济体整体增速虽仍较快,但下行压力加大,加上大国的宏观政策有可能调整,世界经济发展不确定性进一步加

大。中国尽管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但人均GDP为世界87位。总体上看,世界经济复苏弱势难以改变,美国量宽政策退出预期增强加大了世界经济走势的变数,未来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根据这一背景和中国国内经济态势,2014年中国经济总体上呈现一个“换挡调整期”。2014年重在坚持“稳中求进”,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三者的关系。首先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稳增长是调结构的一个必要条件,也是与调结构可实现内在辩证统一。从当前的经济工作排序来看,应是调结构第一,稳增长第二。一切为了结构优化升级,稳增长是支撑条件。

六、学院相关专业教研室评语及成绩:

评语:

成绩(百分制表示):

负责人(签字):年月日

第三篇:浅析端午节的传承与发展

农历五月五日是端午节,与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的三大传统节日。中国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可分为三大部分:采药祛病、驱毒避邪;保生护命、爱国为民;龙舟竞渡,追思先哲。端午节在传入日本后,其文化内涵与日本的社会、文化相结合,在秉承了驱毒避邪、保生护命的文化内涵的同时,抛却了龙舟竞渡、追思先哲的文化意义,进而演变成为了祈祷男孩健康成长的“儿童节”。

农历五月五日是端午节,端午节亦称“端阳”、“天中节”、“女儿节”、“诗人节”、“龙船节”、“解粽节”、“地腊节”、“蒲节”、“重五节”等,与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的三大传统节日。端午节在当代社会己成为一个国际性的节日,日本的端午节即传自中国。本文试围绕端午节的文化内涵、端午文化与日本固有信仰的结合及在日本的传承与发展,从一个侧面揭示日本吸收和发展中国文化的过程。

一、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仅以所引诸多命名,就可见端午节起源之复杂。归纳起来,大致可分六种:一是纪念屈原。南朝梁吴均的《续齐谐记》曰:“屈原五月五日投泪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这是百姓中最流行的说法。二是纪念介子推。《琴操》曰:‘“介子绥割胖股以吱重耳。重耳复国,子绥独无所得。绥甚怨恨,乃作龙蛇之歌以感之,终不肯出,文公令播山求之,子绥抱木而烧死。文公令民五月五日不得发火。”三是纪念陈临。《初学记》卷四引三国谢承《后汉书》日:“陈临为苍梧太守,推诚而理,导人以孝梯。临微去后,本郡以五月五日祠临东城门上,令小童洁服舞之。”四是纪念曹娥或伍子青。三国邯郸淳写的《曹娥碑》:“孝女曹娥者,上虞曹吁之女也。„„盯能抚节按歌,婆婆乐神,以汉安二年五月时迎五(伍)君(宋章樵注:伍子青为涛神)逆涛而上,为水所淹,不得其尸。”五是祭图腾龙。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端节的历史教育》联系了《说苑·奉使》《战国策·赵策》所记的吴越之民断发文身以像龙子的习俗,推论出吴越民族在五月份日照最长的这一天,举行盛大的图腾祭,距今至少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六是夏至的演变。宗嚓的《荆楚岁时记》记载有夏至食粽的习俗,隋人杜台卿的《玉烛宝典》亦云龙舟赛为夏至节的主要活动内容。

端午节时值春夏之交,其习俗活动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这里,我们把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分为三大部分:采药祛病、驱毒避邪;保生护命、爱国为民;龙舟竞渡,追思先哲。

(一)采药祛病、驱毒避邪

端午节时值阴历五月,气候潮湿多变,此时人体免疫力最低,也是瘟疫流行的季节。鉴于五月多禁忌,民间便相应产生了许多防瘟避疫的习俗。《养生要集》曰:“味苦,小温,生汉中南郑山谷,五月五日采之。”孙思邀《千金方》记载:“(五月)五日取葵自微炒为末,患淋者食前温酒服一钱,立愈。”另外,《艺文类聚》卷四引《夏小正》口:“此月畜药,以镯除毒气也。”人们为了顺利度过这个恶月,采药来驱除毒气。兰草在古代民俗观念中有避邪的功效,以兰草煎汤沐浴是古代一种常见的祛病方法。江苏《如皋县志》:“端午采泽兰煎汤沐浴,昔人所谓浴兰汤者是也。”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说:“香兰乃香草,能辟不祥。”在门上悬挂艾营,是另一种驱邪的方法。《荆楚岁时记》中写道:“五月五日,四民并蹋一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镶毒气。”(二)保生护命、爱国为民

避兵灾是端午节的另一节俗。历代的战争给百姓带来无尽的灾难,因此,人们在端午节的各种活动中对避兵灾寄予了理想。《荆楚岁时记》谓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曰辟兵”,即指五彩丝有避兵灾的用途,故五彩丝亦名“辟兵增”。晋葛洪《抱朴子·杂应》说“以五月五日作赤灵符着心前”,可以避五兵。在《仙药》篇中又谓在五月五日日中时取万岁蟾蛛,“阴乾百日,以其左足画地,即为流水,带其左手于身,辟五兵,若敌人射己者,弓弩矢皆反还自向也”。这些带有超现实性质的理想,其实寄予了人们对战争的恐惧和厌倦、对和平生活的无限向往。

(三)龙舟竞渡,追思先哲

龙舟竞渡活动是将端午节推向高潮的节目,宋代词人杨无咎《喜山溪·端午有怀新淦》词云:“崇仙岸左,争看竞龙舟,人汹汹,鼓冬冬,不觉金乌坠。”

到了汉末魏晋之时,关于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吴越传说是为了纪念军事家伍子青;会稽人以此日纪念孝女曹娥;山西传说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晋国的忠义之士介子推。《荆楚岁时记》言:“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泪罗日,伤其死,故命舟揖以拯之,炯舟取其轻利谓之飞尧。一自以为水军,一自以为水马。州将及土人悉临水而观之。”该观点认为竞渡是为了纪念屈原。由于屈原的情操为人敬仰,此说很快取代了其他诸说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将节日习俗与历史人物的纪念联系起来,端午节的意义便在防瘟避疫的基础上,增添了祭祀屈原、追思先哲的新义,使得这一平常的夏季节日,在唐宋之后逐渐升华为一个全国性的民俗大节。

二、端午节文化在日本的传承

阳历五月五日是日本的“端午句”(端午节),在日本古时又称“曹蒲节”。端午节是奈良至平安时期由中国传人日本的。古代日本端午节的习俗大体上仿效中国风俗,日本对中国端午节文化的传承清况大体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一)采药祛病、驱毒避邪

在端午节使用营蒲这一行为出现在中国的《荆楚岁时记》等诸多图书之中。在日本奈良时代的天平胜宝五年(753年),该书开始被日本的贵族阶级所阅读。《荆楚岁时记》对日本的节日活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端午节原先是宫中的节日活动,之后作为贵族阶级和神社、寺院的庆祝活动而传到了地方,并最终成为一般民众在家里举行的庆祝活动。在一千两百年后的今天,“端午的筋句”(端午节)使用富蒲的民俗依然保存着。

据史料记载,推古、皇极等各朝皆在五月初五举行特别仪式,即采草药和骑马射箭两项。在平安时代,宫廷举办的节俗活动日趋隆重。每年节前,天皇都要降旨采集葛蒲、艾篙等应季植物,各地官府则组织人员采摘并进献宫中。届时,宫中屋稽上遍插营蒲,柱子上张挂香囊,室内装饰营蒲、艾篙编织的花轿,御用裁缝编织首蒲冠进献天皇。此外,天皇还要在宫中设首蒲宴,赴宴官员头戴御赐的葛蒲冠,席间饮用雄黄酒,吃五色粽子,宫女们则要换上中国式服装侍候左右。这是因为人们普遍认为营蒲的芳香可以祛除恶魔和瘟疫的缘故。

在现代的日本社会,每逢端午节临近时,人们会在屋檐下挂上营蒲;孩子洗澡时,家长会在小孩子的头上缠绕营蒲叶,希望孩子健康成长;有些妇人还会将其挂在头发上,或作为钗头。营蒲本身有浓烈的挥发气味,悬于门上或插在头发上,可消除异味,清洁空气,有益人们的健康。(二)保生护命、爱国为民

古代日本举行的端午活动,其意义是以悬营蒲等为表现形式的“保生护命”。从飞鸟、奈良一直到平安时代,古代日本所举行的端午活动,大都出于“保生护命”的目的,基本上保持着中国端午的特色。尽管飞鸟时代的节俗内容尚不完整,但人们已经意识到端午节的意义并试图模仿。到了平安时代,端午节开始从一个非定期性节日发展为一年一度的定期性节日,并逐渐从朝廷普及到民间,节俗内容也随之愈益丰富多采。具有“保生护命”意义的端午节俗之所以为日本所接受,是因为它能够满足人们对于生的欲望、消除其对于死的恐惧。

三、端午节文化在日本的发展

日本于昭和23(1948年)年7月制定了《关于国民节日的法律》,将端午节的名字改为“子供”(儿童节),成为现代日本的11个法定节日之一,全国放假一天。在这一天,全国各地举行各式各样的以孩子为中心的活动。另一方面,作为“端午箭句”(端午节),祈祷男孩子健康成长的民俗活动也进行着。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南方的龙舟竞渡,一直没有出现在古代日本的端午活动中,直到德川时代竞渡才开始出现在长崎等地区,属于地方性节俗。据此可以推断,传人日本的端午习俗可能源自中国端午的北方系统。龙舟竞渡自端午节俗中的脱落,意味着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中以屈原为对象的“追思先哲”意义在日本的消逝。然而其骑马射箭、崇尚武力和挂鲤鱼旗、祈求健康等含义则发展了出来。(一)骑马射箭,崇尚武力

飞鸟时代的端午骑射由宫廷独自举办,到平安时代已经发展成为宫廷和贵族们都要举办的大规模的节俗活动。骑射之仪,是天皇在“武德殿”观看左右近卫府军骑马射箭的仪式,赛事在五月三日至六日间进行。参赛马匹由亲王、公卿们进献,数目依爵位之高低而有所不同。仪式结束后,乐队奏雅乐,获胜一方向天皇献舞谢恩,失利一方则将马匹如数献给天皇。除了宫廷举办的骑射之仪外,贵族们还要在私宅举行骑射比赛,其场面之热闹并不亚于宫中。

平安时代的骑射目的是为了比武练兵,这与应季植物“首蒲”有关。葛蒲叶子扁平,上尖下宽,形状似剑。镰仓时代的人们注意到这一特征并发现汉字“营蒲”的日语读音与汉字“尚武”和“腾负”的读音相同,于是,葛蒲成为了日本端午节不可或缺的植物,端午节也倍受武士阶级的青睐,被称为“尚武之节”。这一名称的改变,除了语音相谐这个原因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即新兴的武士阶级继承了宫廷骑射的传统,并为之注人了反映自身生活的内容。(二)挂鲤鱼旗、祈求健康

端午节俗中原有的关注儿童的因素逐渐与日本固有习俗融为一体,日本端午从一个全民性的节日变异而成了一个男儿之节。鲤鱼旗,是一种布制或纸制的圆筒空心、_上绘鲤鱼图案、可随风飘舞的旗状物。它分为蓝、黑、红三种,蓝色为主,黑、红色为辅,分别代表男儿及其父母。

鲤鱼旗出自德川时代的市民叮人阶层并深受武士阶级的欢迎,其寓意有三:其一是向社会宣示竖旗人家未来战士的人数。其二与中国的传说“鲤鱼跳龙门”有关。古代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由此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或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埠雅·释鱼》:“俗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唯鲤或然。”清李元《蠕范·物体》:“鲤„„黄者每岁季春逆流登龙门山,天火自后烧其尾,则化为龙。”尽管德川民众也从这个传说中汲取了类似的内涵,但在没有科举考试和文官制度的德川日本,逆流前进、奋发向上的结果,并不意味着读书人的金榜题名或官场角逐者的升官发财,而是意味着追思祖先的武功,祈求神灵保佑男儿健康成长,成为像武士那样勇猛善战的英雄。鲤鱼旗的第三个寓意是赞美勇敢无比、临死不惧的人生态度。这个寓意取自“离水鲤鱼”的特性。鲤鱼离水后,几乎不做任何挣扎,即使放在砧板上也一动不动,甚至身受刀伤也依然不动。这种从容就死的凛然态度,深受武士阶级的赞赏,因为他们崇尚危难之际能够镇定自若地献出生命的勇敢精神。当然,在中国文化中,鲤鱼是吉祥和勇敢的象征,但这种勇敢并非取自离水鲤鱼的特性,而是取自它不畏艰险、逆流而上的坚定信念与来到龙门前奋起一跃时的决然态度。同为鲤鱼,一个象征着幸运与生机,一个象征着痛苦与死心,鲤鱼的文化内涵中日两国也大有不同。

至今端午节已不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节日,早已流传至周边各国,虽然有着一个相同的名字,有着共同的起源,但在漫长的演变历程中,外国端午节内涵早已跟国内大不相同,不仅其在国家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各异,而且庆祝方式也有着天壤之别。如日本端午节又称儿童节,是男孩子的节日。这一天有男孩子的家庭,竖起鲤鱼旗,吃粽子和柏叶饼来祝贺。竖鲤鱼旗是希望孩子像鲤鱼那样健康成长,有中国“望子成龙”的意思。而备受争议的中韩端午之争更多的体现的重视本国传统节日并尊重他国文化,因为它们之间的差别太大,并不存在谁抢谁。韩国的端午祭实际上是由舞蹈、萨满祭祀、民间艺术展示等内容构成。除指定的祭礼,还有众多的民俗活动。中国端午节主要是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还有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虽然韩国端午节来源于中国,但不可否认的是,端午节传入韩国后经过韩国世代人民的再创造,如荡秋千、吃艾糕、角力摔跤等富有韩国特色的活动等,都已经韩国化了端午节,成为他们自己国家文化的一部分。韩国几大传统节日,如寒食节、中秋节、端午节、春节、元宵节等都由中国传统佳节的影子,这从历史角度证实了中韩古代文化的交流源远流长,我们应持一颗包容的大国心态,保护自己的传统节日,同时尊重他国的文化传统。

第四篇:宜章县传承与发展研究

宜章县“十三五”历史文化

传承与发展研究

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文化强国”长远战略,到十八大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奋斗目标,许多地方纷纷提出象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文化建设,象抓工业项目一样抓文化项目,加快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的跨越,实现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历史文化也受到格外重视,并积极探索继承优秀的历史文化,使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获得健康、持续发展的途径。

宜章,背倚三湘四水,面向粤港澳,古称“楚粤之孔道”,今为湖南“南大门”,对接广东省第一城。自隋朝建县以来,历史的沧桑给这块古老神奇的土地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它们可以鉴史、育人、兴业,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有着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如何保护、开发利用这些历史文化资源使宜章的历史文化得到良好的传承与发展,为把宜章建成建成郴州“大十字”城镇群新的增长极,湘粤共建开放合作试验区的主战场和“湘粤边城、山水绿城、宜居新城”的中心城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是我们必须深人思考、认真解决的核心问题。

一、宜章历史文化资源的基本情况

宜章作为湖南的“南大门”,从建县于公元617年起,至今已有1397年的历史。976年,为避宋太宗赵光义讳,改称宜章。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形成了悠久、灿烂而典型的宜章历史文化遗产。从秦骡马古道的历史沧桑,到“一门九进士,隔巷两尚书”的美誉;从宜章“三堡”难以磨灭的历史记忆,到湘南起义的波澜壮举等等,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更影响和推动了宜章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文化强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到目前为止,宜章现有文化遗存177处,其中古遗址28处,古墓葬14处,古建筑102处,石刻8处,近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8处。历年来有6处(点)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21处(点)由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34处(点)由市、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有1项;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有1项;列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有5项;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13项。主要有:

一是“楚粤孔道”的边塞文化。始建於秦始皇三十三年(西元前二一四年),石板路面,宽二至三米,到东汉建武元年形成五里一亭,十里一驿站的湘粤古道,经过历朝维修,在 2

已过去的两千年中,成为了沟通中原与岭南一带的交通要道。千百年来湘粤两地的盐铁运输,沿途的石板路面在水滴石穿中留下的无数凹陷骡马蹄印,给世人留下了难以尽诉的历史故事。宜章是“湘南边陲,楚尾粤头,居七泽之末,联五岭百粤之徼,进可制韶关,退可蔽衡湘,固南北之咽喉,势险要之当防。”其境内的笆篱堡、黄沙堡、栗源堡,统称宜章笆篱三堡,为明代建设的军事要塞,进可攻,退可守,堪称“孔道”之要冲,扼湘粤孔道之咽喉。更给宜章人民留下一段段厚重的历史和文物古迹。

二是古代人文的书香文化。宜章自隋朝建县以来,自古有“一门九进士、隔巷两尚书”的美谈。生于唐公元845年的都统将军黄师浩,年青时在浆水村附近的石虎山景止书屋苦读,后考取武进士,出守智州(今甘肃徽县),公元860年他在浙东平定乱贼时牺牲。唐朝以其“累立战功,威震华夷,始升副将,继膺都统,铁面丹心,委身殉难,其功与节,深可嘉悯,”封他为武陵侯,宋朝以后历朝历代皇帝都有加封,有“灵佑侯”、“昭德侯”等称号;位于宜章县城关镇南关街李平章家庙又名三星祠,为五代后周宰相李谷后裔李氏族人祭祀先祖李谷的场所。宋元丰八年(1085)中进士,勤政为民,重教兴学的浮梁主薄,以至官拜司农的杜唐卿;“一门九进士”里的南宋嘉泰二年中进士,官终尚书吏部郎李伯湛;更有“明朝隔巷两尚书”的政治人物,永乐九年(1411年)中辛卯科三甲第

二十七名进士,授监察御史,历任陕西按察副使、应天府尹、兵部右侍郎,正统十年(1445年)进兵部尚书,最后为护驾而死于土木堡之变乱军之中的邝埜。明成化四年(1468),湖广乡试中举人,成化八年,登进士,历任行人、御史、两广布政使、南京右都御史,官至南京户部尚书的邓庠等等一大批著名的历史人物。

三是烽烟四起的红色文化。宜章是1928年1月朱德、陈毅领导湘南起义的年关暴动策源地,全县有3780人跟随朱德、陈毅上井冈山,解放后被国家民政部认定的革命烈士有1670人。也正是有了湘南起义才有井冈山会师和巩固的井冈山根据地。早期辛亥革命追随孙中山的彭邦栋;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领导人、工人运动杰出领袖邓中夏;大革命与湘南年关暴动中的高静山、李文香、毛文科、吴泗来、胡少海、张际春、陈光、欧阳毅、曾志、彭儒、肖新槐、吴仲廉等众多革命先烈与前辈,他们为中国革命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在红军长征突破国民党反动派在宜章设下的第三道封锁线和抗日战争时期,以罗良民为代表的宜章儿女,更演绎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抗日战争故事。在宜章这块红色土地上,也留下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毅、邓小平、彭德怀、陶铸等许多伟人和中央领导同志的光辉足迹。

四是新时期的英模文化。在新中国成立后,宜章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各个阶层都涌现了一大批英模人物。有全国 4

劳动模范、省模范共产党员、中共十五大代表、第九届和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李常水;先后被评为全县第一批省级科技示范户、省“十大农家女状元”、省“三八”红旗手、省“十佳乡镇企业女厂长”、“双学双比女能手”、“湖南省县乡村优秀实用人才”等称号的刘贤玉;被追认为全省优秀教师的李黎明;全国劳模李建龙;大山卫士刘真茂;退休后先后获评“宜章县十佳老干部”、“感动宜章2011年十大人物”、“郴州市文明市民标兵”、“湖南省四好老干部”、“湖南省学雷锋优秀志愿者”、“全国孝亲敬老之星”、“中国好人”等称号的袁贤光等等,这些先进人物和好人能人典型的事迹红遍大江南北,成为激励人民不断奋进的有形动力。

二、当前宜章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近年来,宜章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党的十八大精神,牢固树立“文化强县”发展理念,高度重视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围绕“留住历史记忆,存续文化密码”主线,不断加强历史文化资源的传承、保护与利用,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努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力推进了全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较好较快发展。

一是着力保护文化遗产。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湘南年关暴动指挥部旧址为重点,积极上向争取项目和多方筹措资金近1100万元,先后对湘南年关暴动旧址进行了

大规模的修缮、还原和消防、安防工程建设。在成功申报邓中夏故居国家级重点文化保护单位的同时,完成了邓中夏故居的维修方案和保护规划方案,白沙圩乡腊元古村落和莽山黄家塝古村落等两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规划方案。集中人力、物力发掘“湘粤古道”的历史文化内涵,整理出具有历史、科学价值的资料,为“湘粤古道”申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完成了县馆藏文物摄像、测绘、体量、完残程度等信息采集工作513件,其中二级文物5件,三级文物120件,一般文物378件。(文博系统503件,外单位10件)。目前,已采集300余件一普文物的基本信息,核实、修改文物信息200余件,拍摄馆藏文物照片1500余幅。

二是着力加快文化设施建设。近年来,宜章县委、县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文化惠民”工程,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点建设850个自然村,安装直播卫星11780万套(户),有效解决了全县5万多农户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问题。县广播电视台节目编辑、制作实现数字化,全县城乡数字电视用户发展到6.9万户。建成了湘南暴动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县文化馆、县图书馆晋升为三级馆,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和乡镇公共文化服务信息点。组建13支农村电影放映队,投放高清数字电影放映机20台,实现数字电影放映全覆 6

盖。建成2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371个农家书屋,全面实现乡乡有文化站、村村有农家书屋和文化广场的目标。相继建成了文化影视中心、中夏广场、宜人文化广场、尚书文化广场、等近20多个群众休闲、娱乐场地,全县基本形成以县文化馆、图书馆、纪念馆为龙头,以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农村电影放映队为基础的社会文化活动网络。

三是着力打造文化品牌。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广场舞比赛、群众文艺汇演、书画比赛、非遗展演、青年才艺大赛,举办“莽山瑶族盘王节”、莽山杜鹃花节、全县文化艺术节,成功承办郴州莽山生态旅游节暨湖南旅游节闭幕式、中国(郴州)“林中之城、休闲之都”国际旅游节文化节、中国(湖南)经色旅游文化节暨“红色湘鄂粤、高铁一线牵”大型主题活动等一系列大型节会活动。借助由国家出钱,免费为群众提供节目欣赏,免费为群众搭建演出舞台的惠民政策,精心打造“骑田大舞台”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把“骑田大舞台”引入机关单位,搬下基层社区,最大限度地使文化活动进百村、入万户,全县上下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才情和激情不断得到了激发。每两年定期举行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宜章夜故事”大型巡游活动,涉及20个乡镇,参巡人数达20万人以上。2014年,我县成功入选2014-2016“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四是着力发展文化产业。积极依托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文

化产业,全县现有新闻出版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网络文化服务、广告会展服务、文化设计服务、文化旅游休闲娱乐服务、工艺美术品制造销售、文化用品生产销售、文化产品生产销售、文化产品代理服务等14个门类文化企业。高度重视文化新型业态发展,通过文化体制改革,成立了莽山艺术团有限公司,已经开始运营。总投资达7000千万元,含观光、休闲、养植、购物、品尝、农事活动、水上游乐于一体的莽山生态旅游瑶族文化度假村项目正在抓紧实施,目前已完成了大坝、游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正整体推进瑶寨兴建和改造。总投资达10500万元的红色文化广场,已完成投资5600万元,预计2015年完工并投入使用。莽山实景演出剧目项目正在进行剧本的创作,项目可研报告等前期工作正在设计中。

宜章在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上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工作手段和方式上也进行了不少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但由于现实和传统的因素,开发利用工作仍存在一定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开发利用理念滞后,相关部门和不同人群的思想认识和利益要求存在差异;二是管理机制体制不畅,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的局面尚未打破;三是资源规划力度不够,缺乏统一规划和经营意识;四是产业发展后劲不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未能转化为产业优势等。

三、对宜章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建议

按照县委、县政府确立的“文化强县”发展理念和构建宜居宜业宜游新宜章发展目标,围绕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宜章要进一步加快文化强县建设,全力推动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在“十三五”规划中,要重点实施好五大工程:

一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优化公共文化设施布局,把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县域总体规划体系进行同步规划建设,加快完成建设县文化艺术中心(含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县广电中心、县体育中心和特色文化街区为代表的标志性文化建设工程。整合乡(镇)基层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设施,按照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要求,推动基层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工作。整合村公共文化服务资源,不断创新农村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鼓励乡土文化能人、文化艺术爱好者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筑牢基层文化阵地。

二是文化资源发掘工程。充分发挥宜章县历史文化的资源优势,对宜章县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系统化纵深挖掘与整理。建立以“宜章夜故事”为主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莽山瑶族盘王节”等省、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习所、“莽山蕨根糍粑制作技艺”等为主要内容的生产性传承基地。建立以乡镇为单位的历史文化资源台帐档案及全县历史文化资源库,启动非遗保护数字化工作。对县内的名胜古迹、历史人物、民俗文化逐一编纂成册。对一

批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全面包装、积极申报,力争列入国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文物保护单位。

三是文化精品打造工程。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面向全国引进文化旅游战略投资者,高起点规划建设莽山瑶族演艺中心文化工程项目。实施文化艺术精品创作工程,即编创一台以“莽山传奇”为主题的大型实景文化旅游演艺项目,力争通过3-5年精心打造,使莽山成为国内外叫得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编创一部戏剧《我的爸爸妈妈》和一批地域特色的原创歌曲和小品,精心打造“骑田大舞台”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加强文化遗产精品传承,对宜章夜故事、莽山瑶族盘王节、蕨根糍粑制作技艺等地域性文化,进一步挖掘、保护、包装和提升,打造宜章文化品牌。

四是文化旅游促进工程。坚持保护与利用并重,大力推进文化与旅游景区景点的深度结合,实现旅游文化化、文化产业化。加快莽山瑶族文化产业园建设,打造莽山瑶族生态休闲文化游;实施湘南暴动指挥部旧址、邓中夏故居和宜章县委旧址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修复提质等工程,完成湘南起义纪念馆提质改造工程,打造缅怀先烈红色文化游;实施秦骡马古道开发,推进中夏公园、尚书文化广场、北门岭红色公园提升,打造探寻古代历史文化游;实施一六温泉城、五岭长城温泉和莽山温泉大酒店等温泉线路包装,促进温泉之乡建设,打造宜章温泉度假文化游。

五是文化人才培养工程。围绕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制定文化人才培养计划,建立文化艺术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定期选送理论、新闻出版、文艺和文化经营管理方面优秀人才到高等院校、先进地区集中培训。加强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重视发现和培养乡土文化能人。做好民族、民间老艺人的保护,使传统文化艺术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采取项目合作、技术入股等多种形式,吸引文化人才到宜章创业;鼓励文化单位、企业通过高薪聘用、客座制等方式,面向市场引进高层次文化艺术专业人才;积极引进名家大师来宜建立创作室、艺术馆,带动全县文化艺术向更高层次拓展。

第五篇:传承与发展德育工作模式

传承与发展德育工作模式,改革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近年来,洋湖乡中心小学一直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学校德育工作,坚定不移地以“德育兴校”战略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德育工作方式,以人文精神培养为重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人文文化的教育环境中陶冶高尚的情操,逐步提高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形成科学的世界观、高尚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促进了学生和谐发展。

现将我校德育工作的一些做法总结如下:

一、积极开展德育活动,培养感悟道德情感。学校的德育工作是塑造学生心灵的工作,“德”字冠“德、智、体”之首,德育工作在学校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会学生做人”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办学以来,我们以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根据青少年的身心特点,以德育实践为主体,将德育工作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体验感悟,从而提高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

在德育的实践与探索中,我校逐步形成了六大系列教育活动:

一是礼仪常规教育活动。我校开发了校本教材《养成教育》,从认知和行为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文明意识。在全校开展了“争创文明校园、文明班级、争做文明学生和合格小公民”的教育活动,从学习和生活的细节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是主题教育。依据当前发展趋势,根据县乡级领导指示,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教育,通过各种教育活动起到教育引领、模范先行,争先进取,不断创新的带头作用,使学生在受到最直观的教育的同时激发起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了班级凝聚力,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三是节日、纪念日主题教育。如:在母亲节、教师节组织学生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清明节祭扫烈士墓,五四青年节、国庆节组织文艺演出等等。

四是科技教育活动。我们组织开展了校园科技创新比赛等活动,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是体育艺术教育活动。我们坚持每年举办一届校园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成立了校广播站、校合唱团、校乐队等等,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陶冶学生情操。

六是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如组织学生到敬老院进行慰问演出,让学生走出校园,既有效填补了课堂教育的空白,又使青少年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成长。

我校设立了“留守儿童活动站”,“爱心妈妈”时刻关心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为留守儿童送温暖,让他们在学校也体验到家庭的温暖和快乐。

二、凸显课堂主阵地,构建“知行统一”的德育。

1.巧用学科课程资源,努力挖掘德育资源。

学科教学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我们将德育资源的挖掘和体现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在科学、品社、品生学科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科学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根据学生特点,发挥学科优势,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真知,在实践中品味成功,在思索中激活思维,注重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习惯,端正学习态度,指导学习方法,为他们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使学生在提高科学素养的同时获得人文素养、道德素养的提升。

2.积极开展研究,构建富有特色的德育。

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我校加强了德育课程建设,积极开展研究,构建富有特色的德育,使原先单一的德育课堂向多元化发展。

一是改进方法,实现从知识德育向生命德育的回归。我校通过改进品德课程教学的方式方法,优化教学内容,进行道德情感的培养和行为习惯的训练。

二是以学生为本,充分体现德育的自主性。近年来,我校调整了德育工作思路,积极实施目标定位、小处入手的教育策略。把传统班会课改为活动课,并积极开发活动课程,引进辩论会、演讲竞赛、等形式,一课一主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心理需求,通过充满知识性、教育性、趣味性的活动,叩击学生心灵,激励其奋发向上。

三是注重整合,不断提升德育的整体水平。我校加强了对品德教学课程的教学科研工作,组织教师学习德育工作的最新理论,树立生活德育、生态德育、关怀德育、智慧德育,共同发展德育等新理念。把通过教学,使学生在道德建设方面有所进步作为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

3.改革教学评价,努力渗透人文精神。

课堂评价具有导向激励制约功能,根据学校实际,我们制定了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评课标准。将人文教育内容加入评课标准,从教学目标、内容、过程等方面,按照“有机渗透”的原则科学地进行评价。

我校还把教学民主、教学细节等内容作为重要的评课内容,主要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细节的处理,是否尊重爱护学生,是否符合课改要求。通过课堂评价的导向最大限度地凸显课堂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在科学、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以学生为主题,注重自主教育。

1.在班级管理中,注重民主管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地位,唤起学生自尊。我校一贯倡导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和班级管理特色的形成,充分发扬教育民主,创设宽松、和谐、开放的教育环境,使德育过程成为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主动、积极参与的过程,成为师生间双向交流的过程。

我校鼓励班主任根据班级具体情况,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进行高效能的班级管理。学生干部一律竞争上岗,班级中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常规管理放手由学生组织实施,让学生在自我管理中培养做人的尊严感、道德感、责任感。不少班级探索出了特色鲜明的管理方法,如班委轮换制、一日小班主任制等。

2.课外布置适当的德育作业,促使学生自省自律。我校设置成长档案袋,要求学生每天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反思,记录自己的人生感悟,放进成长档案袋,让学生在自律中自我完善、健康成长。

班主任定期对成长档案进行查阅,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与学生进行心贴心的沟通。此外,在期末评选“三好学生”与“文明学生”时,我校采取学生自评、同学互评、老师评价三结合的方式,在公正、公开的评价过程中,让学生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自省与总结,从而受到最真切、最持久的教育。

四、优化的德育环境,濡染熏陶。1.美化校园环境,润物无声。

注重凸显校园环境的美育功能,努力形成艺术化校园的特色,充分发挥环境的熏陶作用。注重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充分利用校报、宣传栏、广播台等宣传阵地,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在教学楼的走廊和主干道设置精美的橱窗,展出丰富多彩、富有教育意义的材料;组织图片展览、环境布置、歌曲播唱等活动,倡导积极向上、文明高雅、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

2.注重师表引领,耳濡目染。

重视教师人文精神的塑造,引导教师牢固树立“三个意识”,即服务意识、质量意识、法规意识;发扬“四种精神”,即进取精神、创新精神、协作精神、奉献精神,鼓励教师争做教书育人的楷模,为学校的发展多作贡献。制定并严格执行《师德考核细则》,规范教师从教行为。

全校教师牢固树立“以服务树信誉”的办学理念,在教学中面向全体,真心关爱每个学生;在生活中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学生耳濡目染,人文素养便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升。

今后,洋湖乡中心小学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思路,积极探索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丰富学校内涵,加快形成办学特色,努力把洋湖乡中心小学办成学生、家长、社会心目中的高质量、高品味、信得过的品牌学校。

洋湖乡中心小学

2012.5

下载浅谈端午节的传承与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端午节的传承与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昆曲的发展与传承

    昆曲的发展与传承 昆曲发源于江苏昆山,并由此得名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的第一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学校传承与发展民族文化

    湘西民族文化是以湘西土家族、苗族为主所创造的民族文化,是湘西发展的特色文化。如今,土家族的摆手舞和茅古斯舞、苗族的特色苗语和跳香等湘西民族特色文化正在寻求传承发展之......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 中华民族在不同情景有不同内涵,但在这里,应是指中国领土上的56个民族的人民,不单指某一具体民族的人。各民族经过五......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提要: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如何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文化 全球化的今天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只有历史辩证地正视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文......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创造的灿烂文化,它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内容,具有强烈的历史性、民族性和继承性,影响着我们今天的生......

    关于端午节文化:展望端午节的“文化传承”

    关于端午节文化:展望端午节的“文化传承” 六月来临,端午节就在眼前,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关于端午节文化范文:展望端午节的“文化传承”,有需要的小伙伴一起来参考一下吧,希望能......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学习心得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学习心得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

    《家庭教育的传承与发展》家长会感想

    《家庭教育的传承与发展》家长会感想 五年级三班 倪腾骐家长:腾小华“家庭教育的传承与发展”这个主题的家长会,真的让我很震撼,我以前没有把孩子当朋友的想法,总是以一种家长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