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福克纳研究综述
国内福克纳研究综述 廖白玲
摘要:威廉〃福克纳是20世纪美国最具创造性、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我国的福克纳研究起步较晚,但从70年代 末以来逐渐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果,近期更掀起一阵‚福学‛热潮。本文试图探讨福克纳作品及相关资料在中国的译介情况,分析中国各个时期福克纳研究的特点,并就现阶段的不足之处提出商榷。
关键词:国内;福克纳研究;综述 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威廉〃福克纳以其悲壮恢宏 的‚约克纳帕塌法‛世系小说向人们展现了处在新旧更替 时期美国南方社会沉重的历史画卷。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 地方特色和新颖的艺术风格,国外研究者们对他的兴趣长 盛不衰。我国的福克纳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迅速升温,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论文发表。在这种背景下,对我国历 年来福克纳研究的成果予以梳理,无疑能够促使福克纳研 究走向深入。
一 就笔者所掌握的资料看,我国对福克纳的介绍早在20 世纪30年代就开始了:1936年翻译界的老前辈赵家璧先生 在一本中国早期研究美国现代小说的专著里,以单独的一章 评介了福克纳;另有30年代《现代杂志》刊发的短篇《伊 莱》,及50年代《译文杂志》登载的《胜利》和《拖死狗》; 此外袁可嘉在其1964年所撰写的《美英意识流小说述评》 一文中也论及了福克纳和他的作品。然总体而言,此间中国 对福克纳的译介可谓凤毛麟角。
直到70年代末福克纳的译介和研究工作才真正在我国 展开。1979年《文艺报》发表了李文俊撰写的论文‚从海 洋到闪烁的海洋——战后的美国文学‛。该文对福克纳作了 较为详尽的介绍,使这位‚留恋已逝的历史…在艺术上刻意 求工,尝试各种表现方式‛[1]的美国现代主义经典作家再 次走进国人尘封的记忆中。稍后袁可嘉在‚略论西方现代派 文学‛一文中以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为例,说明现代派 文学在章法结构上具有变化突兀或多层次的特点。福克纳最 著名的短篇《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也于70年代末由 《外国文艺》介绍到中国。198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推 出了由李文俊编选的《福克纳评论集》,该文集收入了国外 著名学者对福克纳的研究性论文,以及福克纳自己谈生活、艺术与创作的第一手资料。这是国内第一本以福克纳为研究 对象的论文集,它的问世是福克纳研究在我国起步的重要标 志。
80年代我国对福克纳作品的译介情况如下:1984年10 月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李文俊翻译的《喧哗与骚动》;次 年7月,中国文联出版公司推出了《福克纳中短篇小说集》; 及至1988年5月,《世界文学》为福克纳编写专辑,其中收 入了李文俊翻译的长篇小说《我弥留之际》。福克纳作品的 文体风格以晦涩、朦胧、冗长著称,其代表作《喧哗与骚动》、《我弥留之际》中所使用的意识流、内心独白等现代派创作 手法更为翻译增添了一层难度,李文俊先生的译作既保留了 原文的神韵和风貌,又兼顾了国内读者的理解与接受,可谓 字字珠玑。
除作品外,这一时期我国还译介了一些有关福克纳的评 论文章。例如由美国的沙贝尔撰写、张增武等翻译的‚《弥 留之际》的思维和语言‛和艾〃泰特著、启温译的‚威廉〃福 克纳,1897-1962‛等。这些作品和评论的初步译介无疑为 我国早期的福克纳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福克纳研究在我国起步以来便受到了重视,80年代国 内报刊发表了福克纳研究方面的论文20余篇。这些文章反 映出福克纳研究在我国发展初期的种种特点:第一,绝大部 分评论家都将目光集中在《喧哗与骚动》这部福克纳的代表 作上,从小说的主题思想与艺术特色等方面阐发自己对作品 的理解,其中不乏精彩独到的论述。如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1987年刊发的江海林的‚试析《喧哗与骚动》的小说技巧‛ 一文以意识流手法、叙述角度、结构、时间为着眼点,论述 了福克纳对小说创作技巧的苦苦探索,认为《喧哗与骚动》 不同于乔伊斯和普鲁斯特的作品,是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的 混合体。第二,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在福克纳比较研究方面的 颇有价值的文章。例如,程光炜和王丽丽的‚沈从文与福克90 纳创作视角比较‛,以敏锐的眼光对沈从文与福克纳的创作 基地湘西和约克纳帕塌法县进行对比,揭示两位作家在他们 的作品中所展现的‚淳厚的乡村生活与近代文明的强烈对 照‛[2],以及他们‚对日常生活背后普通人命运的关心‛[2]。又如韩海燕在‚威廉〃福克纳和曹雪芹作品中的年轻女性‛ 一文中将《萨特奥里斯》中的那西霞、《喧哗与骚动》中的 凯蒂分别与宝钗、黛玉进行了比较,指出《喧哗与骚动》与 《红楼梦》的共同主题是大家族的没落,其观点之独特,令 人耳目一新。第三,这段时期的某些评论文章带有一定的政 治倾向性。以1980年的‚从《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中的绿 头巾想到的‛一文为例,作者在介绍了西方的批评家怎样用 弗洛伊德的观点分析爱米丽的‚恋父情结‛后,便用马列主 义的文艺批评方法对精神分析法进行批判,指出爱米丽的悲 剧实质在于她是没落的南方旧制度的象征和牺牲品。尽管作 者的文艺观在一定程度上稍失偏颇,但其关于爱米丽悲剧实 质的论述是基本正确的。总之,80年代在李文俊等许多专家学者的不懈努力下,我国的福克纳研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进展。
二 90年代我国先后两次举办了福克纳学术研讨会。1992 年5月初由北大英语系和中国社科院美国所联合组织的福 克纳研讨会在北大召开,到会学者分别就福克纳作品的意 义、价值取向、文体风格、技巧手法以及比较研究作了专 题发言。这是我国首次召开福克纳专题研讨会,它体现了 我国福克纳研究的新进展。1997年,时值福克纳诞辰百年 之际,北京大学英语系、香港浸会大学英文系和香港中文 大学港美中心在北京共同主办了国内首届国际福克纳研讨 会。来自美国、日本、香港特区、中国大陆等地的与会代 表分别就福克纳与美国南方的关系、福克纳的成就与影响、阅读与讲授福克纳的方法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 论。两次研讨会的召开促使更多的学者对福克纳及其作品 产生了兴趣。
据笔者不完全统计,90年代发表的‚福学‛论文已逾 70篇之多。除论文之外,1997年还出版了填补空白的专著 —《威廉〃福克纳研究》。作者肖明翰先生在书中深入地分 析了福克纳和他的创作与美国南方社会、南方基督教文化传 统以及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关系,为当代中国的福克纳 研究者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参考资料。90年代中国关于福克 纳的论著还包括1998年肖明翰的《骚动的心灵》和1999 年李文俊的《福克纳评传》,另外陶洁于1998年主编了论文 集《福克纳的魅力》。中译福克纳传记也在这一时期问世,1994年上海东方出版中心出版了顾连理翻译的《福克纳传》(戴维〃明特著)。同一时期又有几部福克纳作品的译著出 现在我国读者面前:1996年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了《去吧,摩西》(李文俊译),次年出版了陶洁翻译的《圣殿》;1998 年蓝仁哲翻译的福克纳创作高峰时期的重要作品《八月之 光》于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1999年上海译文出版社 又推出了福克纳的封笔之作《掠夺者》(王颖、杨菁译)。此 外,陶洁选编的《福克纳作品精粹》于1990年由河北教育 出版社出版。
这个时期的福克纳研究在广度、深度方面都取得了很大 进展,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除《喧哗与骚动》外,福克纳的另外几部长篇小说也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包括 《圣殿》、《押沙龙,押沙龙!》、《我弥留之际》和《八月之 光》等。在中短篇小说方面评论家开始将目光从《献给爱米 丽的一朵玫瑰花》延伸至《老人》、《熊》、《夕阳》等其他福 克纳的名篇上。第二,研究者不再局限于作品思想内容、艺 术特色的分析,开始从更多的角度、以更新的方法研究福克 纳。以《喧哗与骚动》为例,这一时期出现了以时间为着眼 点的‚《喧哗与骚动》中变异时空的美学价值‛;以作品的叙 事结构为切入点的‚论《喧哗与骚动》的复调结构‛;以神 话原型批评法为理论依据的‚《圣经》和《喧哗与骚动》‛等 论文。在其他作品方面,较为突出的有肖明翰运用巴赫金的 对话理论对《押沙龙,押沙龙!》中的不可确定性的分析;章 启平使用接受文学理论对《八月之光》中的反结构成分的探 讨;李汉之对《圣殿》中的蒙太奇手法与创造性阅读的探索; 王屹对《老人》的存在主义解读;以及石坚对《去吧,摩西》 中的混血儿形象的剖析。此外学者们还从文化、心理分析、社会历史、作者生平等角度对福克纳的创作进行了整体性的 探究。第三,90年代对福克纳的比较研究更加深入。1990年 胡小林等对福克纳和莫言这两位处于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作家进行了比较研究,他们在‚福克纳、莫言比较论‛一文中阐述道:‚中国青年作家莫言…非常巧妙 高明地借鉴发扬了福克纳留下的技巧和传统,带着北方大 地的雄浑气象和红高粱般火热醇厚的民族精神,在当代文 坛上掀起了核裂变式的‘爆炸’‛[3]。1992年四川师范大 学学报发表了肖明翰在福克纳比较研究方面的力作‚巴金 与福克纳的家庭小说比较‛,文章通过对巴金与福克纳家庭 小说中的父亲形象、青年形象和妇女形象的对比分析,指 出巴金与福克纳虽然文学气质大不相同,但他们的作品都 致力于反映处于动荡年代中人们的生存状态,具有特殊的 敏锐性和深刻性。这时期的研究者在致力于考察福克纳对 中国作家影响的同时,也注意到了他与国外某些作家的关 系。邵旭东撰文探讨了福克纳作品《喧哗与骚动》与德国 作家托〃曼的《布登勃洛克一家》之间可能存在的借鉴关 系,以及两位作家在社会历史观上的共通之处。孔耕蕻则 在他的‚《喧哗与骚动》、《高老头》叙事艺术异同论‛一文 中通过评析这两部作品的叙事艺术,阐明福克纳在巴尔扎 克基础上有一种历史性的超越。90年代涌现的福克纳研究的新成果,表明了我国福克 纳研究正不断开拓、走向深化。
三 新世纪,我国福克纳研究进入繁荣时期。这首先表现在 又有几部作品被翻译成中文。2000年7月上海译文出版社91 推出了李文俊的第四部福克纳译著《押沙龙,押沙龙!》;9 月,出版了陶洁所译的《坟墓的闯入者》。另外,南京译林 出版社于2001年推出了陶洁所编的第二本福克纳作品集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福克纳短篇小说集》。与80 年代出版的《福克纳中短篇小说集》相比,这本集子收入了 《两个士兵》、《干旱的九月》、《曾有过这样一位女王》等原 来没有的名篇。陶洁先生在前言部分指出福克纳的短篇小说 题材广泛,情节鲜明,叙述技巧独具匠心,与他的长篇小说 一样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这本短篇小说集的出版使我国研 究者更加关注福克纳的短篇小说,同时也使国内读者充分感 受到福克纳讲故事的才能。21世纪我国对福克纳作品的译 介成果中,笔者以为李文俊翻译的《押沙龙,押沙龙!》意 义尤为重大。这部被福克纳自己称为‚有史以来美国人所写 的最好的小说‛[4]中,长句比比皆是,结构错综复杂。李 文俊先生本着‚在中文用心读可以读懂的极限内,尽可能多 地保留原作的原汁原味‛[4]的准则,凭借其精深的技艺,以极大的耐心和令人敬佩的毅力完成了被许多评论家认为 是福克纳‚最复杂、深奥,最具史诗色彩‛[4]的作品的翻译 工作,这为中国学者更加深入全面地探索福克纳及其创作提 供了更多的参考。这一时期我国的福克纳研究队伍迅猛壮大,除李文俊、陶洁、肖明翰等福克纳研究的干将外,又涌现出了更多的‚福 学‛生力军。据不完全统计,从2000年到2003年短短的四 年内,由我国学术期刊发表的关于福克纳研究的论文已达 150余篇,超过了前两个阶段的总和。笔者试图从个案分析、整体性探究和比较研究三个方面对2000年以来我国福克纳 研究出现的新成果进行简要概述。
在对福克纳作品进行个案分析时,研究者采用了比以往 更为独特的批评视角。例如:易晓明的‚作为关联物的他者 —对《喧哗与骚动》的一种现象学解读‛运用胡塞尔的‚意 向性‛建构理论,分析了《喧哗与骚动》中人物之间的意念 关系。作者阐述道,小说中的凯蒂只出现在昆丁、杰生和班 吉的意念之中,是他们意识中的关联物,凯蒂不是作为独立 的个体而存在,她真实的生命和内心的需求是永远被忽略 的;冯季庆的‚二元对立形式与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 从语言学的角度考察《我弥留之际》中呈现的语义学意义上 的二项对立,并指出《我弥留之际》对死的序列的有向运作 蕴涵了福克纳的伦理道德评判和意识形态倾向;王卫东在对 《押沙龙,押沙龙!》进行解构主义解读时指出,主人公‚塞 德潘身上体现了能指与所指的断裂,他的形象似乎具有一定 的虚无性,但他自有存在的价值,因为他的故事里呈现了美 国南方的过去、进行着的历史以及历史的内在情绪‛[5];陈 才忆则从生态批评学的角度探讨了福克纳在《熊》中所反映 出的对具有毁灭性和邪恶性的美国白人文明的反思。在对福克纳创作的整体性探究方面,较有代表性的包括 李常磊的‚福克纳的时间哲学‛,魏玉杰的‚福克纳与后现 代主义‛,孔庆华的‚论福克纳短篇小说的乡土情结‛,吴童 的‚魔怪形象之画廊—小议福克纳小说中的怪诞人物形象‛ 和朱振武的‚夏娃的毁灭:福克纳小说创作的女性范式‛等。其中朱振武的文章探讨了福克纳作为无意识范式主体在其 女性形象创作方面的自主性活动,作者认为,福克纳在作品 中描述的南方女性的形象之所以是被毁灭的女性,主要是因 为‚成长于美国南方的福克纳作为男性话语的代表在创作中 把自己对南方生活和对生命的体验这一内心范式不由自主 地转化为象征性范式的结果‛[6]。‚论福克纳小说创作的通 俗意识‛是朱振武的又一力作,文章分析了福克纳作品中的 西部幽默和方言口语、恐怖因素和传奇手法、哥特氛围与侦 探模式,指出福克纳的小说创作获得巨大成功的一个重要原 因就在于他冲破了雅俗文学之间的界限,从而更好地实现与 读者的心灵沟通。另外,还有不少论文探讨了福克纳作品中 的人道主义思想、立体交叉结构、基督教文化、象征手法、自卑情结、荒原情结和女性情结等,因篇幅所限,此处不再 一一赘述。
在比较研究方面,2001年出现了俞利军发表在《美国 研究》上的论文‚在喧哗与骚动中活着—福克纳与余华比较 研究‛。作者认为,福克纳和余华都是极端关注内心冲突的 现代派作家,他们均善于发掘家乡题材、突出苦难和暴力主 题、运用现代技巧,且都富有人文精神的底蕴;余华作品的 多面性虽不及福克纳作品的琳琅满目,但其激情和幽默却比 福克纳有过之而无不及。同年,章汝雯撰写了‚艺术手法的 继承思想内容的超越—评《宠儿》及《喧哗与骚动》‛,对 福克纳和托尼〃莫里森这两位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作家 进行了比较。作者既论证了福克纳与托尼〃莫里森在运用内 心独白、多角度、蒙太奇等创作手法上的相似之处,又强调 了二者在黑人形象的塑造上的差异:福克纳笔下的黑人善良 纯朴、忠心耿耿,而莫里森作品中的黑人有着很强的自由意 识和民族自尊心。按照作者的观点,托尼〃莫里森在艺术手 法上继承了福克纳的风格,在思想内容上却超越了她的前 辈。本世纪在福克纳比较研究方面的新成果还包括对《喧哗 与骚动》与阿来的小说《尘埃落定》的没落主题和白痴视角 的比较,对《喧哗与骚动》和张艺谋的电影《英雄》的结构 比较,以及对福克纳、哈代和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文本结构 的探究等。
综观中国各个阶段的福克纳研究状况,虽然我们在广度 和深度上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有待解决的问题。下面笔者不揣浅陋,试提一二。其一,就现有的研究成果来 看,国内对福克纳的研究仍然以《喧哗与骚动》和《献给爱 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等少数代表作为主,发展不够平衡。据 不完全统计,在本世纪头四年见诸报刊的百余篇论文中,对 《押沙龙,押沙龙!》的研究论文只占11篇,研究《我弥留 之际》的只有5篇,研究《圣殿》和《八月之光》的只有2 篇。我们期待研究者以开放的思想、广阔的视野评析福克纳 的创作,从而促使更多的开辟崭新研究领域的论文问世。其 二,福克纳一生创作长篇小说19部,中短篇小说70余篇,这些作品许多都互相关联,必须对其进行系统研究才能更清 晰地窥见福克纳艺术探索的轨迹。而目前《大宅》、《小镇》、
第二篇:威廉福克纳经典语录
威廉福克纳经典语录
篇一:五十部世界名著中最经典的一句话_优秀句段
1.神要是公然去跟人作对,那是任何人都难以对付的。(古希腊荷马《荷马史诗》)
2.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英国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3.善良人在追求中纵然迷惘,却终将意识到有一条正途。(德国歌德《浮士德》)
4.认识自己的无知是认识世界的最可靠的方法。(法国蒙田《随笔集》)
5.你以为我贫穷,相貌平平就没有感情吗?我向你发誓,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会让你无法离开我,就像我现在无法离开你一样。虽然上帝没有这么做,可我们在精神上依然是平等的。(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简·爱》)
6.大人都学坏了,上帝正考验他们呢,你还没有受考验,你应当照着孩子的想法生活。(前苏联高尔基《童年》)
7.你越没有心肝,就越高升得快,你毫不留情地打击人家,人家就怕你。只能把男男女女当作驿马,把它们骑得筋疲力尽,到了站上丢下来,这样你就能达到欲望的最高峰。(法国巴尔扎克《高老头》)
8.我只想证明一件事,就是,那时魔鬼引诱我,后来又告诉我,说我没有权利走那条路,因为我不过是个虱子,和所有其余的人一样。(俄国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
9.你瞧,桑丘·潘沙朋友,那边出现了三十多个大得出奇的巨人。(西班牙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10.我并不愿意你受的苦比我受的还大,希斯克利夫。我只愿我们永远不分离:如果我有一句话使你今后难过,想想我在地下也感到一样的难过,看在我自己的份上,饶恕我吧!(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
11.幸福的家庭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俄国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12.唉,奴隶般的意大利,你哀痛之逆旅,你这暴风雨中没有舵手的孤舟,你不再是各省的主妇,而是妓院!(意大利但丁《神曲》)
13.将感情埋藏得太深有时是件坏事。如果一个女人掩饰了对自己所爱的男子的感情,她也许就失去了得到他的机会。(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傲慢与偏见》)
14.钟声又鸣响了……一声又一声,静谧而安详,即使在女人做新娘的那个好月份里,钟声里也总带有秋天的味道。(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喧嚣与骚动》)
15.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美国小说家海明威《老人与海》)
16.当然,行是行的,这固然很好,可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来啊。(俄国小说家契诃夫《套中人》)
17.面包!面包!我们要面包!(法国作家左拉《萌芽》)
18.我从没有爱过这世界,它对我也一样。(英国诗人拜伦《拜伦诗选》)
19.爱情应该给人一种自由感,而不是囚禁感。(英国文学家劳伦斯《儿子与情人》)
20.暴风雨将要在那一天,甚至把一些槲(hú)树吹倒,一些教堂的高塔要倒塌,一些宫殿也将要动摇!(德国著名民主诗人海涅《海涅诗选》)
21.自己的行为最惹人耻笑的人,却永远是最先去说别人坏话的人。(法国喜剧作家、演员、戏剧活动家莫里哀《伪君子》)
22.这时一种精神上的感慨油然而生,认为人生是由啜泣.抽噎和微笑组成的,而抽噎占了其中绝大部分。篇二:五十部世界名著中最经典的一句话
五十部世界名著中最经典的一句话
1.神要是公然去跟人作对,那是任何人都难以对付的。(古希腊荷马《荷马史诗》)
2.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英国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3.善良人在追求中纵然迷惘,却终将意识到有一条正途。(德国歌德《浮士德》)
4.认识自己的无知是认识世界的最可靠的方法。(法国蒙田《随笔集》)
5.你以为我贫穷,相貌平平就没有感情吗?我向你发誓,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会让你无法离开我,就像我现在无法离开你一样。虽然上帝没有这么做,可我们在精神上依然是平等的。(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简·爱》)
6.大人都学坏了,上帝正考验他们呢,你还没有受考验,你应当照着孩子的想法生活。(前苏联高尔基《童年》)
7.你越没有心肝,就越高升得快,你毫不留情地打击人家,人家就怕你。只能把男男女女当作驿马,把它们骑得筋疲力尽,到了站上丢下来,这样你就能达到欲望的最高峰。(法国巴尔扎克《高老头》)
8.我只想证明一件事,就是,那时魔鬼引诱我,后来又告诉我,说我没有权利走那条路,因为我不过是个虱子,和所有其余的人一样。(俄国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
9.你瞧,桑丘·潘沙朋友,那边出现了三十多个大得出奇的巨人。(西班牙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10.我并不愿意你受的苦比我受的还大,希斯克利夫。我只愿我们永远不分离:如果我有一句话使你今后难过,想想我在地下也感到一样的难过,看在我自己的份上,饶恕我吧!(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
11.幸福的家庭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俄国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12.唉,奴隶般的意大利,你哀痛之逆旅,你这暴风雨中没有舵手的孤舟,你不再是各省的主妇,而是妓院!(意大利但丁《神曲》)
13.将感情埋藏得太深有时是件坏事。如果一个女人掩饰了对自己所爱的男子的感情,她也许就失去了得到他的机会。(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傲慢与偏见》)
14.钟声又鸣响了??一声又一声,静谧而安详,即使在女人做新娘的那个好月份里,钟声里也总带有秋天的味道。(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喧嚣与骚动》)
15.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美国小说家海明威《老人与海》)
16.当然,行是行的,这固然很好,可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来啊。(俄国小说家契诃夫《套中人》)
17.面包!面包!我们要面包!(法国作家左拉《萌芽》)
18.我从没有爱过这世界,它对我也一样。(英国诗人拜伦《拜伦诗选》)
19.爱情应该给人一种自由感,而不是囚禁感。(英国文学家劳伦斯《儿子与情人》)
20.暴风雨将要在那一天,甚至把一些槲(hú)树吹倒,一些教堂的高塔要倒塌,一些宫殿也将要动摇!(德国著名民主诗人海涅《海涅诗选》)
21.自己的行为最惹人耻笑的人,却永远是最先去说别人坏话的人。(法国喜剧作家、演员、戏剧活动家莫里哀《伪君子》)
22.这时一种精神上的感慨油然而生,认为人生是由啜泣.抽噎和微笑组成的,而抽噎占了其中绝大部分。(美国作家欧·亨利《欧·亨利短篇小说选》)
23.历史喜爱英勇豪迈的事迹,同时也谴责这种事迹所造成的后果。(19世纪法国作家、著名的科幻小说和冒险小说作家儒尔·凡尔纳《神秘岛》)24.整个下半天,人都听凭羊脂球去思索。不过本来一直称呼她作“夫人”,现在却简单称呼她作“小姐”了,谁也不很知道这是为着什么,仿佛她从前在评价当中爬到了某种地位,现在呢,人都想把她从那种地位拉下一级似的,使她明白自己的地位是可羞的。(法国作家莫泊桑短篇小说《羊脂球》)
25.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诗选》)
26.我明白了,我已经找到了存在的答案,我恶心的答案,我整个生命的答案。其实,我所理解的一切事物都可以归结为荒诞这个根本的东西。(萨特,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法国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也是优秀的文学家。戏剧家、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恶心》)
27.世界上有这样一些幸福的人,他们把自己的痛苦化作他人的幸福,他们挥泪埋葬了自己在尘世间的希望,它却变成了种子,长出鲜花和香膏,为孤苦伶仃的苦命人医治创伤。(美国女作家斯托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
28.当格里高·萨姆莎从烦躁不安的梦中醒来时,发现他在床上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跳蚤。(20 世纪德语小说家奥地利卡夫卡《变形记》)
29.当现实折过来严丝合缝地贴在我们长期的梦想上时,它盖住了梦想,与它混为一体,如同两个同样的图形重叠起来合而为一一样。(法国意识流作家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30.人与人之间,最可痛心的事莫过于在你认为理应获得善意和友谊的地方,却遭受了烦扰和损害。(法国作家拉伯雷《巨人传》)
31.现在我说的您要特别注意听:在别人心中存在的人,就是这个人的灵魂。这才是您本身,才是您的意识在一生当中赖以呼吸.营养以至陶醉的东西,这也就是您的灵魂.您的不朽和存在于别人身上的您的生命。(前苏联作家、诗人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
32.美德犹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榨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
(英国哲学家和科学家《培根论说文集》,他还有一句名言: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论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33.亲爱的艾妮斯,我出国,为了爱你,我留在国外,为了爱你,我回国,也是为了爱你!(英国作家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
34.强迫经常使热恋的人更加铁心,而从来不能叫他们回心转意。(十八世纪德国戏剧家和诗人席勒《阴谋与爱情》)
35.在各种事物的常理中,爱情是无法改变和阻挡的,因为就本性而言,爱只会自行消亡,任何计谋都难以使它逆转。(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杰出代表、人文主义者薄伽丘《十日谈》)
36.只要你是天鹅蛋就是生在养鸡场也没什么关系。(丹麦19世纪童话作家安徒生《安徒生童话》)
37.就投机钻营来说,世故的价值永远是无法比拟的。(俄国作家果戈理《死魂灵》)
38.谁都可能出个错儿,你在一件事上越琢磨得多就越容易出错。(捷克著名作家雅罗斯拉夫·哈谢克《好兵帅克历险记》)
39.我们经历着生活中突然降临的一切,毫无防备,就像演员进入初排。如果生活中的第一次彩排便是生活的本身,那生活有什么价值呢?(捷克小说家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40.他发现了人类行为的一大法则,自己还不知道??那就是,为了要使一个大人或小孩极想干某样事情,只需要设法把那件事情弄得不易到手就行了。(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汤姆·
索亚历险记》)
41.对于有信仰的人,死是永生之门。(英国诗人、政论家弥尔顿《失乐园》)42.有一个传说,说的是有那么一只鸟儿,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声比世上一 切生灵的歌声都更加优美动听。(澳大利亚当代著名作家考琳·麦卡洛《荆棘鸟》)
43.离开一辈子后,他又回到了自己出生的那片土地上,从小到大,他一直是那个地方的目击者。(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尤利西斯》)
44.同上帝保持联系是一码事,他们都赞同这一点,但让上帝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待在身边就是另一码事了。(美国作家赫勒《第二十二条军规》)
45.在甜蜜的梦乡里,人人都是平等的,但是当太阳升起,生存的斗争重新开始时,人与人之间又是多么的不平等。(危地马拉著名诗人、小说家阿斯图里亚斯《总统先生》)
46.开发人类智力的矿藏是少不了要由患难来促成的。(法国19世纪积极浪漫主义作家大仲马《基度山伯爵》)
47.离你越近的地方,路途越远;最简单的音调,需要最艰苦的练习。(印度诗人泰戈尔《泰戈尔诗选》)
48.悲伤使人格外敏锐。(法国作家、音乐评论家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朵夫》)
49.她睁大一双绝望的眼睛,观看她生活的寂寞。她像沉了船的水手一样,在雾蒙蒙的天边,遥遥寻找白帆的踪影。(法国重要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福楼拜《包法利夫人》)
50.我听见美洲在歌唱,我听见各种不同的颂歌。(美国诗人惠特曼《草叶集》)篇三:世界名著经典语句汇总
世界名著经典语句汇总
1.神要是公然去跟人作对,那是任何人都难以对付的。(《荷马史诗》)2.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莎士比亚《哈姆雷特》)3.善良人在追求中纵然迷惘,却终将意识到有一条正途。(歌德《浮士德》)4.认识自己的无知是认识世界的最可靠的方法。(蒙田《随笔集》)5.你以为我贫穷、相貌平平就没有感情吗?我向你发誓,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会让你无法离开我,就像我现在无法离开你一样。虽然上帝没有这么做,可我们在精神上依然是平等的。(夏洛蒂·勃朗特《简·爱》)6.大人都学坏了,上帝正考验他们呢,你还没有受考验,你应当照着孩子的想法生活。(高尔基《童年》)7,你越没有心肝,就越高升得快,你毫不留情地打击人家,人家就怕你。只能把男男女女当作驿马,把它们骑得筋疲力尽,到了站上丢下来,这样你就能达到欲望的最高峰。(巴尔扎克《高老头》)8.我只想证明一件事,就是,那时魔鬼引诱我,后来又告诉我,说我没有权利走那条路,因为我不过是个虱子,和所有其余的人一样。(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9.你瞧,桑丘·潘沙朋友,那边出现了三十多个大得出奇的巨人。(塞万提斯《堂·吉诃德》)10.我并不愿意你受的苦比我受的还大,希斯克利夫。我只愿我们永远不分离:如果我有一句话使你今后难过,想想我在地下也感到一样的难过,看在我自己的份上,饶恕我吧!(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11.幸福的家庭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12.唉,奴隶般的意大利,你哀痛之逆旅,你这暴风雨中没有舵手的孤舟,你不再是各省的主妇,而是妓院!(但丁《神曲》)13.将感情埋藏得太深有时是件坏事。如果一个女人掩饰了对自己所爱的男子的感情,她也许就失去了得到他的机会。(简·奥斯丁《傲慢与偏见》)14.钟声又鸣响了……一声又一声,静谧而安详,即使在女人做新娘的那个好月份里,钟声里也总带有秋天的味道。(威廉·福克纳《喧嚣与骚动》)15.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海明威《老人与海》)16.当然,行是行的,这固然很好,可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来啊。(契诃夫《套中人》)17.面包!面包!我们要面包!(左拉《萌芽》)18.我从没有爱过这世界,它对我也一样。(拜伦《拜伦诗选》)19.爱情应该给人一种自由感,而不是囚禁感。(劳伦斯《儿子与情人》)20.暴风雨将要在那一天,甚至把一些槲树吹倒,一些教堂的高塔要倒塌,一些宫殿也将要动摇!(海涅《海涅诗选》)21.自己的行为最惹人耻笑的人,却永远是最先去说别人坏话的人。(莫里哀《伪君子》)22.这时一种精神上的感慨油然而生,认为人生是由啜泣、抽噎和微笑组成的,而抽噎占了其中绝大部分。(欧·亨利《欧·亨利短篇小说选》)23.历史喜爱英勇豪迈的事迹,同时也谴责这种事迹所造成的后果。(儒尔·凡尔 纳《神秘岛》)24.整个下半天,人都听凭羊脂球去思索。不过本来一直称呼她作“夫人”,现在却简单地称呼她作“小姐”了,谁也不很知道这是为着什么,仿佛她从前在评价当中爬到了某种地位,现在呢,人都想把她从那种地位拉下一级似的,使她明白自己的地位是可羞的。(《莫泊桑短篇小说选》)25.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诗选》)26.我明白了,我已经找到了存在的答案,我恶心的答案,我整个生命的答案。其实,我所理解的一切事物都可以归结为荒诞这个根本的东西。(萨特《恶心》)27.世界上有这样一些幸福的人,他们把自己的痛苦化作他人的幸福,他们挥泪埋葬了自己在尘世间的希望,它却变成了种子,长出鲜花和香膏,为孤苦伶仃的苦命人医治创伤。(斯托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28.当格里高·萨姆莎从烦躁不安的梦中醒来时,发现他在床上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跳蚤。(卡夫卡《变形记》)29.当现实折过来严丝合缝地贴在我们长期的梦想上时,它盖住了梦想,与它混为一体,如同两个同样的图形重叠起来合而为一一样。(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30.人与人之间,最可痛心的事莫过于在你认为理应获得善意和友谊的地方,却遭受了烦扰和损害。(拉伯雷《巨人传》)31.现在我说的您要特别注意听:在别人心中存在的人,就是这个人的灵魂。这才是您本身,才是您的意识在一生当中赖以呼吸、营养以至陶醉的东西,这也就是您的灵魂、您的不朽和存在于别人身上的您的生命。(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32.美德犹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榨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培根论说文集》)33.亲爱的艾妮斯,我出国,为了爱你,我留在国外,为了爱你,我回国,也是为了爱你!(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34.强迫经常使热恋的人更加铁心,而从来不能叫他们回心转意。(席勒《阴谋与爱情》)35.在各种事物的常理中,爱情是无法改变和阻挡的,因为就本性而言,爱只会自行消亡,任何计谋都难以使它逆转。(薄伽丘《十日谈》)
36、只要你是天鹅蛋就是生在养鸡场也没什么关系。(安徒生《安徒生童话》)
37、就投机钻营来说,世故的价值永远是无法比拟的。(果戈理《死魂灵》)
38、誰都可能出个错儿,你在一件事上越琢磨得多就越容易出错。(《好兵帅克历险记》)
39、我们经历着生活中突然降临的一切,毫无防备,就像演员进入初排。如果生活中的第一次彩排便是生活的本身,那生活有什么价值呢?(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40、他发现了人类行为的一大法则,自己还不知道……那就是,为了要使一个大人或小孩极想干某样事情,只需要设法把那件事情弄得不易到手就行了。(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
41、对于有信仰的人,死是永生之门。(弥尔顿《失乐园》)
42、有一个传说,说的是有那么一只鸟儿,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声比世上一切生灵的歌声都更加优美动听。(考琳·麦卡洛《荆棘鸟》)
43、离开一辈子后,他又回到了自己出生的那片土地上,从小到大,他一直是那个地方的目击者。(乔伊斯《尤利西斯》)
44、同上帝保持联系是一码事,他们都赞同这一点,但让上帝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待在身边就是另一码事了。(赫勒《第二十二条军规》)
45、在甜蜜的梦乡里,人人都是平等的,但是当太阳升起,生存的斗争重新开始时,人与人之间又是多么的不平等。(阿斯图里亚斯《总统先生》)
46、开发人类智力的矿藏是少不了要由患难来促成的。(大仲马《基度山伯爵》)
47、离你越近的地方,路途越远;最简单的音调,需要最艰苦的练习。(《泰戈尔诗选》)
48、悲伤使人格外敏锐。(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朵夫》)
49、她睁大一双绝望的眼睛,观看她生活的寂寞。她像沉了船的水手一样,在雾蒙蒙的天边,遥遥寻找白帆的踪影。(福楼拜《包法利夫人》)50、我听见美洲在歌唱,我听见各种不同的颂歌。(惠特曼《草叶集》)
人生哲理
1、我们的生命之所以贫瘠,原因往往不是放弃了工作,便是因工作放弃了沉思:要不断地工作,也要不断地沉思。生命原是一个不知来自何处去至何方的奇迹,存在也是一个时空的偶然,我们需要不停的奋斗,来印证我们生命的真正存在。这样我们便须活跃我们的思维,点燃灵台的明灯,照亮我们该走的路,以便我们继续跋涉。生命也是需要不断跋涉的,不管昨日你有多少功绩,不管昨日你园圃里有多少花朵,那是属于昨日;若你一心沉湎于昨日的喜悦,就难享今日更清醇的欢欣。今日,一个新的开始,更需要我们前进,更需要我们去孕育。人生是一条永远走不完的旅程,需要生命的火把,直至成灰而泪尽。
2、有的人生活得富有充实,是因为他具有驾驭生活的能力;有的人生活得平庸无奇,是因为他缺乏战胜生活的勇气。
3、既然目标是遥远的地平线,就该多一些冷静和从容。秋天的累累硕果全靠春天的辛勤播种;成为大海的一脉热血,全靠小溪日夜不停地奔涌。也许,付出了汗水,不一定能收获那个日渐成熟的梦;也许,洒下了热血,并不一定拥有那片火红的风景;也许,黑暗中的苦苦挣扎,并不一定迎来灿烂的黎明??。可我并不一味伤感。尽管默默地耕耘,还未听到生命的回声,但热爱生命的我,一定会赢。
4、用不着把年轻的心灵装点得沉重。表面上的沧桑,外在的严肃,并不能让你上升为哲人;离开所有的朋友,你有的只能是孤单的背影。既然现在的我还不能变得深刻,那么,我就让自己变得轻松。哭丧着脸的人,怎能听清花开的响声;伪装自己的人,又怎能听懂蛙鸣一片里的激动。
用不着立刻判定自己不行,而混入茫茫的人海,太俗地活着,点不亮一盏霍霍燃烧的生命之灯。我的喊声或许有些微弱,我的脚步或许有些盲从,但我的热
血却自始至终咆哮奔腾。命运没有什么可怕的,惊涛骇浪的海上不是常见扬起的帆影!
用不着为一次小小的挫折而痛哭流涕。人生本来就充满坎坷,没有创伤的珍珠贝,怎会有闪烁迷人的晶莹。跌几次跤,摔几次跟头,是经常的事。如果在一条阴沟里都翻了船,你的人生一定苍白,绝对不会生 动。如果败了,我可以从头再来,如果胜了,我可以把脚下的基石夯硬。
用不着把一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千古绝唱反复品味出苦涩而徒自悲伤。我生命的指针处在八九点钟,正是旭日东升的美好时刻,只要我努力地前行,世界的各个角落都会看到我的身影。这个世界,我不知道是不是有点儿寒冷,但我愿用自己微薄的力
量,送给每个感到凉意的朋友一份温暖、一缕光明。
5、一个人要正视和克服自身的弱点,需要有十倍的勇气和百倍的坚强。有的人会因为自己聪明能干或“血统高贵”而骄傲自大,他要战胜这个弱点,不知要碰多少回壁,挨多少次批评,作多少番深深的反省,他们是人生征途上马拉松冠军。有的人为了战胜疾病和伤残,忍受着精神和肉体上的痛苦,无畏地向死神宣战,坚忍地同命运抗争,把厄运的千斤重压举起和推倒,令重量级的举重猛将也肃然起敬。还有那些为战胜私欲而处处克己的人,为战胜惰性而反复自策的人,为战胜暴躁而时时制怒的人,为战胜怯懦而不断自励的人。他们,都是生活的强者。
6、名人和凡人差别在什么地方呢?名人用过的东西就是文物了,凡人用过的东西就是废物;名人做一点错事,写起来叫名人逸事,凡人做了错事,谈起来就说他是犯傻;名人强词夺理,叫做雄辩,凡人强词夺理就是狡辩了;名人打扮得不修边幅,叫做艺术家的气质,凡人不修边幅,就是流里流气。
7、懒惰者凌乱不堪的足迹,徘徊倒退,是写在人生路上的忏悔书,狼狈不堪;勤奋者坚实有力的脚印,勇往直前,是刻在高峰险处的抒情诗,何等豪放。
8、人生要有“四气”:奋发向上、百折不回的志气,铁面无私、令人敬畏的正气,披荆斩棘、舍生取义的勇气,求新求好、能做善做的才气。
9、青春不是粉面桃腮和朱唇红颜,而是坚定的意志,丰富的想象,饱满的情绪;青春不是短暂的岁月和鲜红的色彩,而是一种永远充实、开放、活跃、蓬勃向上的心态,不断沸腾的滚滚热血。
10、理想不是现成的粮食,而是一粒种子,需要你去播种,培育;理想不是壮美的画卷,而是一张白纸,需要你去描绘,渲染;理想不是葱茏的绿洲,而是一片荒漠,需要你去开垦,改造。
11、是的,我平凡,但却无需以你的深沉俯视我,即使我仰视什么,要看的也不是你尊贵的容颜,而是山的雄奇和天的高远;是的,我平凡,但却无需以你的深刻轻视我,即使我聆听什么,要听的也不是你的空调的大话,而是林涛的喧响和
海洋的咆哮;是的,我平凡,但却无需以你的崇高揶揄我,即使我向往什么,也永不会是你的空中楼阁,而是泥土的芬芳和晨曦的灿烂。
12、尊重。相互尊重对方的自由而不企图控制对方,或强求改变对方。哲学家马可·奥勒留说过:“对一个人来说,不去摆脱他自己的恶,而去摆脱别人的恶,这样做是件可笑的事情,因为摆脱自己的恶是可能的,而摆脱别人的恶是不可能的”。这句话对每个人都十分有借鉴意义,你愿意别人怎样待你,你也要怎样待别人。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周围环境,但是我们能够改变自己。
13、能让你成为某种人的,不尽是你的能力,更是你的选择。
第三篇:福克纳文献综述
福克纳研究综述
专业:英语
班级:2004级(3)班
姓名:毕彩霞
威廉·福克纳是二十世纪美国最具创造性,最富影响力的现代作家之一。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期开始写作,在三十年代发表了一些给人印象深刻的小说和短篇,到五十年代便取得了几乎是神明的地位。他集现代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于一身,创作了一套“约克纳帕塌法”世系小说,大量诗作和短篇小说。在创作中大量使用了各种传统的和创新的手法,深刻而全面地探索了美国旧南方解体的根源和表现了处在历史性变革中的南方社会和南方人的精神危机。
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有关于福克纳的研究,其研究大都集中福克纳的南方情结,福克纳与宗教,神话和哲学,福克纳的妇女观,创作技巧等几个方面。
但在1997年,在北京大学召开了“福克纳国际研讨会”上国内外与会学者们提出了许多新的研究视角和观点,比如运用巴赫金理论探讨《押沙龙!押沙龙!》中的对话性和多元性;从生态批评视角分析《八月之光》和《熊》中的自然景物描写;用女性主义、精神分析、解构主义、话语分析等理论解读福克纳作品等。
笔者主要通过了阅读肖明翰的《威廉·福克纳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和李文俊的《福克纳评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以及在中国期刊网中通过输入关键字,作者名和题名的方式查找到了关于福克纳相关的研究作品共95余篇,在仔细阅读后从中找出了对笔者有直接参考价值文章大概20篇左右。
而本课题旨在总结出国内和国外对福克纳研究的状况,以及探讨国内福克纳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1)研究的深度广度应该拓展。(2)译介的数量有待提升。(3)应加强对国外研究成果的翻译和引进。这是笔者主要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些看法,而笔者打算就福克纳作品中的家庭关系进行分析和探讨,众所周知家庭是社会的中心,一个家庭的家庭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个人乃至社会的发展,因此笔者对其家庭关系这方面的研究将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下面笔者将从国外和国内两个大的方面来介绍对福克纳的研究状况。
一、国外研究总况
正如很多作家在本土受不到应有的评价一样,福克纳亦是如此。当美国的批评家还拿不准应该如何估价福克纳的时候,早在三十年代法国的萨特与马尔洛就著文推崇过福克纳。在英国,老作家里查德·休斯为《喧嚣与骚动》英国版作序,对该书的写作技巧做了高度的评价。在意大利,二战以后,福克纳成为一些新兴作家模仿的榜样。五十年代福克纳的日本讲学之行,使日本对福克纳的介绍与研究掀起热潮。六十年代,苏联、东欧也开始加强了对福克纳作品的翻译与评论——H.B巴里耶夫斯基的《福克纳的现实主义道路》评价福克纳的独特性有独创性称他重新创造出了现实主义,并在现实主义的再生与发展中取得重大成就。
在美国本土,马尔科姆·考利编著的《袖珍本福克纳文集》(1946)无疑成为了指引人们直接进入福克纳的想象之乡的一副导游图。
乔治·马里恩·奥唐奈的《福克纳的神话》(1939),探讨了福克纳小说中的“象征”,他认为“沙多里思”—传统价值代表和“斯诺普斯”—反传统价值代表之间的斗争即是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的斗争,但他试图用这此来解释福克纳的每一部小说,过分强调了“象征”。
而康拉德·艾肯的《论威廉·福克纳的小说形式》(1939)则认为福克纳在创作小说的时候采纳了奇异的,让人难以琢磨的文体,甚至有时候让人感觉十分别扭.但他所采用的时间的交换和观察点的变换相互交替的赋格曲式却很成功.沃伦·贝克在《威廉·福克纳的文体》中(1941)中从词、长句结构和口语文体方面探讨了福克纳的文体创作。
罗伯特·潘·沃抡的《威廉·福克纳》(1946)从社会学角度分析,指出“福克纳所写的不仅是南方的传奇,而且也是我们大家的苦难和问题的传奇”他从自然、幽默、穷白人、黑人、创作技巧、象征和形象等方面进一步评论研究了福克纳的创作。
迈克尔·米尔盖特的《福克纳和他的评论家》(1963)则是总结了从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众多学者和评论家对福克纳的研究和评论,同时也发表了自己对于那些评论的看法。这篇文章对后来的研究者研究福克纳是很有帮助的,最起码可以让后来者了解到当时对福克纳的评价。
在福克纳49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后,文艺界,评论界更是掀起了对他研究的热潮。美国学者达维德·敏特的《圣殿中的情网— — 威廉·福克纳传》(1991)2 不是以评论福克纳的作品为主,而是侧重于勾勒福克纳的生活与艺术之间的关系。
而温斯坦选编的论文集《威廉·福克纳》所选论文研究视角新颖,分别探讨了福克纳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化工业的关系,比较了福克纳的创作与欧洲、拉美小说创作的关系,分析了福克纳3部代表作中所包含的种族冲突、两性关系等问题。
托马斯·英奇在福克纳的影响研究方面曾做出过突出贡献。他编纂的《威廉·福克纳:同代人的评论》1995年一经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就成为福克纳研究的必备之书。而他的论文《“南方铁路公司的火车”:作家们论福克纳及其影响》(北大‘福克纳国际研讨会’1997)则回顾了过去70年间美国以及别国作家评论福克纳的主要观点。
埃斯特·美光·张通过比较福克纳与欧洲现代主义作家对时间和主体意识的理解和表现上的异同,揭示了福克纳作为一个美国现代主义作家的特点与成就。(北大‘福克纳国际研讨会’1997)。
艾琳娜·波特根据新兴的生态批评理论指出福克纳在《熊》和《八月之光》中把自然写成一种永恒的、女性化的神圣境界,但他把自然拉入人类语言与叙述的势力范围的做法则又重复了那种令他哀伤的损害自然。
也门共和国伊比比大学的教授阿尼尔·K·卜拉萨德在论文“Faulkner and Environmental Imagination: Semiotics of Culture,Nature and Human Nature in The Bear”中,从新兴的生态主义批评深刻剖析了福克纳的名作《熊》(第三届国际福克纳研讨会 2004)。
美国西宾斯伯格大学教授玛丽·C·斯图尔特,从女性主义观点出发,重新审视了福克纳。而加拿大伦敦西安大略大学教授马丁·克雷斯渥斯从弗罗伊德精神分析学的角度,重新分析了福克纳作品中的多个人物形象的行为。
但是相对于我国的对福克纳的研究来看,国外的研究近些年正处于低潮。因此,下面笔者将着重探讨国内对福克纳的研究。
二、国内研究状况
我国读者、专家学者、作家对福克纳都有浓厚的兴趣。福克纳的代表性作品已全部被译成中文,同时,福克纳对中国当代作家也产生了巨大影响。下面,笔者将从福克纳作品译介出版,福克纳创作的总体研究,福克纳作品研究,比较研究等几个方 3 面分析福克纳作品在中国的研究状况。
(一)福克纳作品的译介出版
我国对福克纳的作品的翻译介绍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根据福克纳研究专家陶洁教授的考证,1934年施蛰存主编的《现代》杂志推出了《现代美国文学专号》刊登了江兼霞翻译的福克纳短篇小说《伊莱》,这是福克纳的最早被译成汉语的小说。1958年,《译文》四月号刊登 福克纳短篇小说《胜利》和《拖死狗》。此后20年间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中国没有人翻译福克纳的作品。直到1979年,杨岂深翻译的福克纳三个短篇小说《纪念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干旱的九月》、《马棚》被刊登在《外国文学》第6期上。而自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我国已经出版的福克纳主要作品的中译本有:《喧哗与骚动》(李文俊,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福克纳中短篇小说选》(斯通贝克选,世界文学编辑部编,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我弥留之际》(李文俊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福克纳作品精粹》(陶洁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0),《去吧,摩西》(李文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圣殿》(陶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八月之光》(蓝仁哲译,白花文艺出版社,1998)《掠夺者》(王颖,杨菁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押沙龙!押沙龙!》(李文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坟墓的闯入者》(陶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村子》(张明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献给爱米丽的玫瑰花:福克纳短篇小说集》(陶洁编,译林出版社,2001)与福克纳作品目录相对照,可以说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福克纳的二十部长篇,八十多部短篇小说中最主要的一半作品已经译成中文。
而在1991年,美国学者达维德·敏特的《圣殿中的情网:威廉·福克纳传》(赵扬译,三联书店出版,2000)这本专著侧重勾勒福克纳的生活与艺术之间的关系,同年,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姚乃强翻译的美国学者弗雷里克·霍夫曼的《威廉·福克纳》。而这些译者都为中国学者研究福克纳及其作品提供了参考的依据。
(二)福克纳的总体研究
中国学术界以积极的姿态展开了与国外同行之间的交流与研讨,20世纪90年代期间福克纳研究进入繁荣阶段。1992年在北大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福克纳讨论会。1997又在北大召开了“福克纳国际研讨会”国内外40余名学者就福克纳的主要作品研究,福克纳与南方的关系,福克纳的成就与影响以及福克纳作品教学等七个专题在会上进 4 行了广泛而深刻的讨论。
而学术界对福克纳总体研究主要围绕着福克纳与美国南方历史文化,福克纳与宗教,神话和哲学,福克纳的妇女观,创作技巧等几个方面展开。
在总体性的研究著作中李文俊的《福克纳评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收录了对福克纳创作的总倾向的较全面的研究与评论,对福克纳几部重要作品的分析性论文,介绍福克纳的评论评价情况的文章以及福克纳自己谈生活艺术与创作的第一手资料。它无疑为中国学者研究福克纳提供了好的材料。
肖明翰的《威廉·福克纳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则是国内第一部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福克纳的专著。对读者阅读和理解福克纳的作品有许多启示。
1、福克纳的南方情结
福克纳被公认为南方文学的代表者及美国南方文学复兴的支柱。他的作品反映了深刻的南方情结。
张淑梅的《局外人的归宿—论福克纳文学中的南方种族意识》(《外国文学评论》1988,3)通过分析福克纳几部代表作中黑人形象的描写揭示了福克纳谴责南方种族主义的立场。
肖明翰在《矛盾与困惑:福克纳对黑人形象的塑造》(《外国文艺评论》1992,4)中指出虽然福克纳对南方种族主义持有明显的批评态度,但他仍然将他的南方情结带入作品创作中。
张慧仁则在《威廉·福克纳—在传统中寻找永恒》(《福州大学学报》2001,2)文中认为福克纳不仅深入地描写南方而且为面临困境的现代人指明出路。
刘涛波的《南方失落的世界:福克纳小说研究》则着重研究南方旧制度的瓦解及南方传统道德准则的没落。
2、福克纳与宗教、神话和哲学
福克纳在作品中大量使用宗教神话典故,但他并非基督教的布道者,他应用家喻户晓的宗教神话典故以深化作品主题,丰富文化底蕴并更好地刻画人类内心冲突。
肖明翰针对一些外国学者持有的认为福克纳是最深刻的基督教作家之一的观点在《福克纳与基督教文化传统》(《国外文学》1994,1)中用具体的例证说明福克纳运用基督教典故和传说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塑造人物。
刘建华在《福克纳小说中的神话与历史》(《外国文学研究》1997,10)中通过比较分析《沙多里斯》、《喧哗与骚动》、和《押沙龙!押沙龙!》指出福克纳以历史修改神话的能力在这些作品中已经有所表现。
刘道全的《创造一个永恒的神话世界》(《当代外国文学》1997,3)分析了福克纳主要作品中对神话原型的运用,认为现代派的神话倾向,南方特殊的文化背景和福克纳特殊的生活经历合力促成了福克纳创作中的神话倾向。
李常磊的论文《福克纳的时间哲学》(《国外文学》2001,1)在考察时间概念的历史演变的基础上,指出福克纳的时间哲学属于过程哲学流派的“心理时间”范畴。他将“过去”,“现在”和“将来”融合在循环过程中,反映南方人复杂的情感沉积。
3、福克纳的妇女观
福克纳笔下的妇女形象鲜明,不仅反映了美国南方生活,也展现了福克纳的思想。肖明翰的《试论福克纳笔下的妇女形象》(人大复印资料,《外国文学研究》1993,11)认为福克纳笔下的女性大都以受害者的形象出现,其目的在于批判和谴责违反人性的南方传统妇女观。
朱振武的《夏娃的毁灭:福克纳小说创作的女性范式》(《外国文学研究》2003,4)认为福克纳作品中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大都表现出“被毁灭的女性范式”——她们或者甘愿成为南方传统的殉葬品,或者彻底放弃传统被社会认定为堕落的人。
此外刘加媚的《扭曲的人性:评福克纳笔下的南方女性形象》(《广西社会科学》2002,4),何文娟的《福克纳小说中的南方妇女与南方妇女道德观》(《宁夏大学学报》2002,6)等都对此方面做了深入的探讨。
4、福克纳的创作技巧
福克纳成功运用意识流,多角度叙述,象征,时序颠倒等手法进行创作,取得了绝妙的效果。
肖明翰在《威廉·福克纳研究》一书的第六章全面深入地评析了福克纳的创作手法和技巧,指出他是不断进行创作技巧的实施和创新的作家。
同时肖明翰在《福克纳主要创作手法探讨》(《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5,1)中指出,福克纳在创作中注重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在作品中大量运用多角度叙述、并列对照、内心独白、蒙太奇、象征隐喻、宗教典故等手法,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多元社会,深化作品的意义。
董真探讨了福克纳小说的表现手法。认为福克纳采用了以复合型意识流为主体的多元化表现手法。包括意识流,现实主义,象征隐喻,多角度叙述和赋格曲的运用等。并在作品中起了不同的作用。(《湘潭大学学报》1996,6)。
管建明从“意识流技巧和时序倒错:叙事时间序列所处理”,“多重叙事角度和多情节线索:并列对照中的空间形式”等方面论述了福克纳叙事艺术中的时间和空间形式,认为这些手法大大拓展了现代生活表现的新领域及其复杂丰富的内涵,对传统的性的叙事也构成了变革性的挑战。(《外语教学》2003,4)。
(三)福克纳作品的研究
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国内对福克纳几部代表作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
1、《喧嚣与骚动》的研究
《喧嚣与骚动》研究是国内学界关注的热点学术界对小说的主题,人物,艺术表现手法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李文俊认为:“《 喧嚣与骚动》主题包含两个方面内容,一是通过康普生家的没落来展现美国南方社会的分崩离析。二是通过昆丁等人的精神痛苦和迷茫表现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危机。
傅俊在《痴人说梦:(喧哗与骚动)的意识流主题》(《外国文学评论》1988,2)中提出了作品的“对位式结构”,即结构上的主客观对位、主题上的爱与恨对位和手法上的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对位。
杨金才在“《喧哗与骚动》的艺术整体感与意识流结构”(《当代外国文学》1994,1)中指出,福克纳运用意识流创作手法不仅真实再现了人的内心世界,而且使作品叙述构架具有审美意蕴。
肖明翰认为:“《喧嚣与骚动》远非个人悲剧,这是个家庭的悲剧,而这个家庭的悲剧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整个南方的悲剧。”同时他还细致分析了凯蒂、班吉、昆丁、杰生的形象。
许燕在《论<喧嚣与骚动>文化叛逆》一文中说,昆丁“想以死来叛逆现实世界的文化传统,以死来挣脱令人窒息的旧传统文化网,由此可见,昆丁还是走上了叛逆的道路。”
此外,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对《喧嚣与骚动》进行了研究。刘晨锋论述了《喧嚣与骚动》变异时空的种种方法及变异时空的美学价值。(《外国文学评论》,1991,1)陆道夫的《从立体派绘画看<喧嚣与骚动>》(《广东民族学院学报》1996,7 3)李庆华的《论<喧嚣与骚动>的叙述视觉》(《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96,5)等文章都探讨了《喧嚣与骚动》的叙事艺术及美学价值。还有更多的别人学者从很多不同的方面研究和探讨了《喧嚣与骚动》。这些文献都为我们学习和研究《喧嚣与骚动》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2、《我弥留之际》的研究
它与《喧嚣与骚动》并称为福克纳意识流的代表作。
詹树魁在《论<我弥留之际>叙述手法》(《外国文学研究》1999,2)中指出《我弥留之际》是同心圆式叙述结构,按心理叙述次序所组合的时间排列重叠和中断,以及运用了大量的象征寓意。
祖国颂的《<我弥留之际>之中<圣经>的话语意蕴》(《学术交流》2003,3)探讨了之中的《圣经》话语,指出这对深化主题的作用。
冯季庆的《二元对立形式与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外国文学评论》2002,3)利用结构主义语义学理论,探讨了语义学意义上的二元对立形式与叙事结构,作家的道德倾向和意识形态倾向的关系。关于《我弥留之际》的主题,李文俊的《“他们在苦熬”——关于〈我弥留之际〉》(《世界文学》1988,5)认为小说表现了人类忍受苦难的能力以及终将战胜苦难的思想。
3、《八月之光》和《圣殿》的研究
研究者对这两部作品的研究不多。
蓝仁哲先生从《八月之光》的创作过程:小说题目的涵义、小说的时空与情节结构、人物形象,福克纳的语言风格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简要评价,指出《八月之光》迄今仍是“一部远未读懂的小说”。
张春认为《八月之光》运用了割裂时间的技巧,多角度的叙述手法,象征隐喻,意识流与内心独白等创作方法。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一个多元、复杂的人类心灵世界与人类现代文明,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9,5)安峰主要探讨《八月之光》的一个重要主题:现代社会中人格的分裂与模糊,他认为在《八月之光》中福克纳运用了分裂、悖论、两极化甚至“一等于二”的模式揭示作品的人物形象的二重性格,展示他们分歧的形象,展现现代人的内心冲突与模糊,揭露时代的混乱与无序,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灰暗现实世界的深刻认识与对人类生存的深切忧虑,对世界与永恒的追求。(《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增1)8 陶洁在《〈圣殿〉福克纳研究的一点新变化》(《当代外国文学》1996,3)中主要介绍了国外对《圣殿》研究的一些变化。
肖明翰的《〈圣殿>里的善恶冲突》(《国外文学》1999,2),认为:《圣殿》的主题就是善与恶的对立和冲突,最后以恶的胜利,善的失败而告终,这表现了福克纳对南方社会的批判。
王屹的《圣殿:时代的精神状况》(《国外文学》1999,2)把《圣殿》与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哲学著作《时代的精神状况》进行了比较,认为两者都是展示了现代西方人的精神困境。
4、《押沙龙!押沙龙!》的研究
肖明翰的《〈押沙龙!押沙龙!>的多元性与小说的写作》(《外国文学评论》1992,2)通过对《押沙龙!押沙龙!》创作过程和作品中叙述者对塞特潘家族历史的叙述分析,指出了作品意义的多元性。
蒋花的《<押沙龙!押沙龙!>神话原型及主题》(《四川师范学院学报》)中主出福克纳从对圣经典故的运用上表达了他对种族主义的批判。
而她的《<押沙龙!押沙龙!>的复调特征》(《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3,1)则从运用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分析了该作品的复调小说的特征。
5、中短篇小说的研究
《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是福克纳最有名的短篇小说,国内学者对此高度重视,已发表的论文数量仅次《喧哗与骚动》,在福克纳作品研究论文中位居第二。研究者兴趣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艾米丽的形象。二是作品的主题,三是小说的叙述技巧。
肖明翰认为;艾米丽的爱情悲剧是以清教为核心的旧传统造成的,福克纳对待传统的变革的态度复杂而矛盾,他既批判了南方清教传统,又对传统美德的沦丧而遗憾
曾传芳从叙事视角、叙述方式、时序安排等三个方面探讨了这篇小说的话语策略及其艺术效果。
郭国旗从小说的叙事审美效果与离奇的情节,独特的特征,迭起的悬念与哥特式氛围等几个方面分析了《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的艺术特征(《四川外语学报》2002,2)。
张琪主要分析了《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的哥特式特征:认为小说的哥特式 9 特征,主要体现在主题与情节构造,人物形象、场景与肖像描写、神秘性与幻觉四个方面(《乐山师院学报》2003,7)。
(四)比较研究
国内学者同时也把福克纳的创作与中外许多作家进行了比较,从比较文化、比较文学的视角,阐释了福克纳的创作,拓宽了福克纳研究的视野。
冯文成把陀耶夫斯基与福克纳的创作进行了比较,认为两者都是综合艺术家,他们的创作都体现了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综合。指出陀耶夫斯基与福克纳都是时代精神敏感者,锐感知者,又表现人在精神上的不安和困惑。(《外国文学评论》1992,1)王昕把沈从文与福克纳进行了比较,认为两人都是优秀的创作家,他们都追求人类原始的人性,淳朴的人情,古朴的民风,对现代文明带来的罪恶极度不满,而又对传统社会的痼疾大加挞伐,因而显示出相似的追求和相似的表现主题。(《周口师专学报》2002,3)另外黎明和徐庆华把福克纳与哈代进行了创作异同的比较探讨。
李迎丰从故乡神话的构建与阐释的角度探讨了福克纳对莫言的影响。(《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1)
毫无疑问,福克纳是美国20世纪作家中被中国学者研究最多的一位.但是在这些繁华,热闹的背后,也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反思.一、对其作品的创作研究主要集中在其中期创作上,而早期的创作则缺乏研究,后期的更是无人问津。
二、对中期作品的研究中,也是十分的不平衡,大都集中在《喧哗与骚动》、《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等作品上。
福克纳创造了“约克纳帕塌法”世系小说,而这些作品几乎都是家庭小说,讲述的是南方大家族的没落。事实上他的众多作品中都有关家庭关系的体现,而笔者通过这些综述,发现对其主要作品如《喧嚣与骚动》《我弥留之际》《押沙龙!押沙龙!》等作品对家庭关系的研究很少。而这些作品中都有描写父母与子女对立而隔膜、兄弟姊妹之间彼此嫉恨甚至冰炭不相容的关系等.因此笔者意在从《喧嚣与骚动》这部作品中分别就夫妻,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等方面探讨一下其作品中的家庭关系以及造成家族没落的原因。
参考文献
[1] 肖明翰.威廉·福克纳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2] 李文俊.福克纳评论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80.[3] 高 岚.福克纳,魅力长青[J].国际学术动态,2005,(2).[4] 朱振武.夏娃的毁灭.福克纳小说创作的女性范式[J].外国文学研究,2003,(4).[5] 刘道全.福克纳研究在中国[J].许昌学院学报,2007,(1).[6] 陶洁.对我国福克纳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3).[7] 甲鲁海.南方没落王朝的女性们[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6,(3).[8] 廖白玲.国内福克纳研究综述[J].零陵学院学报,2005,(1).[9] 李常磊.威廉·福克纳作品中女性悲剧性格成因透视[J].东岳论丛,2006,(5).[10] 王颖.福克纳:关注人类现实的现代主义作家[J].理论学刊,2005,10).[11] 高奋,崔新燕.二十年来我国福克纳研究综述[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文献综述的评语:
该生的文献综述经过两次修改后,从内容到形式都符合要求。其标题是以要写的作品的作者(福克纳)为研究综述。
提要部分简要介绍了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同时该生还介绍了自己搜集的资料范围及资料来源,其中讲清了查阅的主要著作、在网络中查询了的资料库及搜索的方式、方法等。共搜索到的相关论文的篇目及对自己有直接参考价值的论文数目清晰明确。
该文献综述的核心部分是在归类整理的基础上对自己搜集到的有用资料进行较系统介绍。既有概括的介绍,并按国外研究状况与国内研究状况分类,同时对福克纳研究既有概括的介绍,又重点介绍在论文中将要提到的几部作品的研究状况,重点介绍时点明了作者名,文献名及其具体观点。无论是概括介绍还是重点介绍的文献资料大都在参考文献中反映出来。
总结部分着重点明本课题已有的研究基础与尚存的研究空间。列出的参考文献有11种,并按论文中的参考文献的格式将作者名、文献名、文献出处、时间等信息全面标示出来。
2007年10月24日
第四篇:福克纳获奖感言
William Faulkner: Nobel Prize Acceptance Speech
Click for MP3 audio download
William Faulkner: Nobel Prize Acceptance Speech
I feel that this award was not made to me as a man, but to my work--a life's work in the agony and sweat of the human spirit, not for glory and least of all for profit, but to create out of the materials of the human spirit something which did not exist before.So this award is only mine in trust.It will not be difficult to find a dedication for the money part of it commensurate with 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its origin.But I would like to do the same with the acclaim too, by using this moment as a pinnacle(高峰)from which I might be listened to by the young men and women already dedicated to the same anguish and travail, among whom is already that one who will some day stand here where I am standing.Our tragedy today is a general and universal physical fear so long sustained by now that we can even bear it.There are no longer problems of the spirit.There is only the question: When will I be blown up? Because of this, the young man or woman writing today has forgotten the problems of the human heart in conflict with itself which alone can make good writing because only that is worth writing about, worth the agony and the sweat.He must learn them again.He must teach himself that the basest of all things is to be afraid;and, teaching himself that, forget it forever, leaving no room in his workshop for anything but the old verities and truths of the heart, the old universal truths lacking which any story is ephemeral and doomed--love and honor and pity and pride and compassion and sacrifice.Until he does so, he labors under a curse.He writes not of love but of lust, of defeats in which nobody loses anything of value, of victories without hope and, worst of all, without pity or compassion.His griefs grieve on no universal bones, leaving no scars.He writes not of the heart but of the glands.Until he relearns these things, he will write as though he stood among and watched the end of man.I decline to accept the end of man.It is easy enough to say that man is immortal simply because he will endure: that when the last ding-dong of doom has clanged and faded from the last worthless rock hanging tideless in the last red and dying evening, that even then there will still be one more sound: that of his puny inexhaustible voice, still talking.I refuse to accept this.I believe that man will not merely endure: he will prevail.He is immortal, not because he alone among creatures has an inexhaustible voice, but because he has a soul, a spirit capable of compassion and sacrifice and endurance.The poet's, the writer's, duty is to write about these things.It is his privilege to help man endure by lifting his heart, by reminding him of the courage and honor and hope and pride and compassion and pity and sacrifice which have been the glory of his past.The poet's voice need not merely be the record of man, it can be one of the props, the pillars to help him endure and prevail.
第五篇:福克纳与莫言
福克纳与莫言
朱世达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
在近十年来兴起的作家群中,莫言是一位令人瞩目的小说家。他之所以引起评论家的广泛注意,不仅在于他创作的小说的数量,而且还在于他所追求的十分独特的艺术道路。他的小说的构思,其哲学上的含意,以及意象的运造使他与同时代的其他作家迥异而独立于世。我认为,莫言的艺术成就,不仅得益于他的丰富的生活的经验,而且还得益于他善于借鉴与吸收外国文学的营养。中国意境与外来思想启蒙的结合,使他创造出了一个个独异的艺术环境与一系列生动的人物形象。人们也许会感到诧异,将出生在中国山东高密东北乡一个荒凉村庄四壁污秽的草屋土炕上的、以放牛割草为生、当过县棉油厂临时工的莫言与美国南方密西西比州北部一个中道衰微的庄园主后裔相提并论。其实,艺术就是这样,人类的灵性是相通的,对周围世界的艺术理解与阐释,是会有许多共通之处的。这种共通的灵性,正是人类进行艺术与文化交流的基础。“艺术毫无疑问都是人的创造,而人所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又毫无疑问都要或直接或曲折地反映现实生活、反映人对现实生活的某种感受,这些对中西文学都是一样的,是大家都有的共性的东西。”〔1〕
莫言说,他的小说“在思想上和艺术手法上无疑都受到了外国文学的极大影响。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两部著作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和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2〕
二
在发表了《沙多里斯》(Satoris, 1929)之后,福克纳发现“我的邮票大小的故土是值得一写的,恐怕毕一生之精力也无法将它写完;通过将现实升华为想像,我将可以完全自由自在地最充分地发挥我仅有的那点才能。我打开了别人的金矿,这样,我得以创造一个我自己的天地。”〔3〕福克纳对邮票大小的故乡小镇杰弗生镇的执着与兴趣给莫言以极大的启迪。他从福克纳的艺术实践中认识到,要“立足一点,深入核心,然后获得通向世界的证件,获得聆听宇宙音乐的耳朵。”〔4〕
如果说杰弗生镇是福克纳一系列小说的背景的话,如果说福克纳是当地情景的一个敏锐的观察者的话,那么,我们可以说,莫言将他的艺术想像力执着地孕育在高密的红高粱地、玉米地、河堤、野草甸子和桥洞里。他将在高粱野地里演进的故事,像福克纳一样,赋与了一种非凡的传奇色彩。他所描述的带有些野性的家族与地区的神话却拥有与众不同的美感与诗学的内涵。对于福克纳来说,祖宗的罪愆影响了后代的命运;而对于莫言来说,祖宗的放浪形骸与潇洒是后代引以为骄傲的资本。但他们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上代的命运影响着、感应着后代的人生。
正如克林斯·布鲁克斯所指出的,福克纳的伟大就在于他对社区——过去的与现在的——的力量的赞赏,以规范人类的道德生活;就在于他对于在南方传统社会中种族和阶级的精确的描述;就在于他成功地运用了民间风格和浪漫观点以适应20世纪小说的需要。〔5〕福克纳小说艺术虽然很显然是属于现代派的,他虽然是“现代经典作家”,但其基础是口头文学,“他充分吸收了从打猎篝火前、乡村小店前听到来的龙门阵里的口头文学传统”。〔6〕他从一个狭隘的地区出发,却创作了令人惊讶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作品。许多文艺批评家把他归属于所谓“原始的或神秘的作家”。福克纳之所以能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得如此天衣无缝,据布鲁克斯认为,则是因为他的艺术具一种“泛涵性”。基于这种泛涵性的解释,人们很容易理解,为什么福克纳采用的口头文学的传统——一种无意识的原始主义——却如此完美地为他的艺术服务,如此完美地表述了关于时间、记忆、人性等现代观念的细微之处。这就
是为什么福克纳能得以超越文学的地区主义、超越狭义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或自然主义,而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大手笔。
我认为,正是福克纳艺术中的“泛涵性”与莫言艺术中的“泛涵性”走到了一个共同的交点上,使我们得以进行文学的与艺术上的比较研究。马尔科姆·勃莱特贝利指出,福克纳与D.H.劳伦斯一样,“既植根于当地的智慧,又植根于折衷的世界主义。”〔7〕莫言的成就正在于他植根于当地的智慧。在研究莫言的小说的过程中,人们不得不想到这是一位多么“原始的或神秘的作家”。他描写的是最原始的人性的欲望与感情,在他的故事里,无论是酒、红高粱、玉米、铁砧子、性,都具有一种神秘感。莫言赋与了这种原始的欲望与神秘的故事以多么中国式的美感。莫言相当钟情于“哲学上的深思”,人们在这些原始的口头文学传统之下不难发现一个深邃的莫言的飘散着红高粱馥馨的“精神的家园”。
三
在《秋水》〔8〕中,莫言塑造了作为高密东北乡最早的开拓者我爷爷的形象。他“黑,魁梧”,“杀死三个人,放起一把火,拐着一个姑娘(我奶奶),从河北保定府逃到这里。”他是个“剽悍的男子汉,在阳光里眯起那两只鹰隼样的黑眼,下巴落在双手里,身体弯曲成饿鹰状,端的一个穷途英雄。”在这“匪种寇族迁来,设庄立屯”的一方世界,横生出“鬼雨神风,星星点点如磷火闪烁”。作家运用扩展的、怪诞的手法,来营造一种我父亲诞生前的可怖的自然氛围。“正说着话,听到四野里响起一阵怪声,隆隆如滚雷”,“四处水声喧哗,像疯马群,如野狗帮,似马非马,似水非水,远了,近了,稀了,密了,变化无穷。我爷爷从草棚里望出去,见月光中亮出满山野鸟,白得有些耀眼”,“月下不见树叶,恍惚间觉得树上挂满了异果”,“细看才知树上也全是大鸟。”就在这样怪异的环境中,杀人逃犯的妻子——我奶奶经历着临盆的痛苦和煎熬。
我奶奶几近绝望,认为活不下去了。可穷途英雄我爷爷却说:“咱人也杀了,火也放了,还有什么好怕的?当初就说,能在一起过一天,死了也情愿,咱在一起过了多少个一天啦?水大没不了山,树高戳不破天,好好生你的孩子。”中国式的乐观精神支撑着他们应付难以想像的艰难困苦。
故事很简单。在水涨水落之中,在希望与失望之中,我奶奶在与临盆的痛苦搏斗。然而,就在这大水莽荡草洼之中酿成了一场仇杀。紫衣女人开枪打死了与她有杀父之仇的黑衣人。而黑衣人之所以将紫衣女人的父亲老七杀死,是因为他伤害了白衣盲女。我想,《秋水》所刻划的是一种意境,正如R.W.B.路易斯在评论《福克纳在旧世界》中所说的,这种意境是努力从某种死亡境地回归到某种生命状态,从隐退和瘫痪的各种黑暗洞穴返回生命活力之源泉。〔9〕紫衣女人接生了一个杀人逃犯的后代,同时又杀死了一个人,而这个人早年曾经杀死了紫衣女人的父亲,而紫衣女人的父亲一定也伤害过白衣盲女的一个亲属。人间的仇杀就是这么一环紧扣一环,在莽野之中具有几乎是一种宿命的力量。故事以一个寓言式的民间歌谣作结束:
白老鸹吃紫蟋蟀。蓝燕子吃绿蚂蚱。
黄__吃红蜻蜓。
绿蚂蚱吃白老鸹。紫蟋蟀吃蓝燕子。
红蜻蜓吃黄__。
这寓言留给人们太多的思考。
莫言笔下的“英雄”有的有性缺陷,其故事的传奇色彩每每与性的缺陷联系在一起。作家所描述的性缺陷左右着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在这里,人们几乎可以有一种弗洛伊德式的注释,即由于性的缺陷的存在,男性英雄因为要证明自己的男性本色而变得更加疯狂而放浪,更具
有一种悲壮英雄的特色。例如,《白棉花》中的《父亲在民夫连里》〔10〕的“我父亲”。“那猛烈的爆炸声和淡薄的硝烟以及缓缓飞起的人与狗的破碎尸首合成一股力量,猛烈一击,使父亲心脏紧缩,随即下体一阵难以名状的剧烈痛楚,那只残存的、非常发达的„雀蛋儿‟紧紧地缩上来。以后的岁月里,每当他思念倩儿——我的母亲时,就要爆发这种痛楚。”在民夫连运送六万斤小米子的路上,遇上了一条冰河,没有桥,只能光身子下去探河。于是,“我父亲”脱得一丝不挂,踏进河水。“往前走,水渐渐淹至大腿根,他的狰狞鸡头缩得如一只蚕蛹,那个过分发达的独蛋儿歪歪地贴在盆腔上,丝丝缕缕扯不断的钝痛,这地方是父亲身上的要害,他遵照爷爷的意旨加倍地尊重它宝贵它,不敢有一点点损伤。……后来它老人家整个儿淹没在河水中了,父亲用一只手捂着它,但感受不到它的存在了,恐惧与痛苦由此产生。” 作家用这一独特的角度描写了这样一个自我夺权的英雄“英明又混帐的领导”,他动辄就威胁割耳朵或剥裤子骟蛋子,既表述他原始的野性的一面,又表述他临危不惧、自我牺牲的侠义的一面(你们都是两个蛋,我只有一个蛋,你们冻坏一个还有一个,我冻坏了就没有了)。在莫言的叙事艺术中,他成功地颠倒了时间的顺序,让故事在意识的流动中展开。我觉得其中有明显的福克纳的影响。人们在阅读《喧哗与骚动》时发现福克纳将故事的出场时间颠倒,小说按一个个片断前后错乱地演进。让-保罗·萨特认为,福克纳对现在的概念,“并不是在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划定界线或有明确位置的点。他的现在在实质上是不合理的;它是一个事件,怪异而不可思议,像贼一样来临——来到我们跟前又消失了。”〔11〕福克纳像多斯·帕索斯一样,将故事演化在意识之中,演化在片断之中,让读者最终去编缀故事之网。我在阅读《你的行为使我们恐惧》〔12〕(一篇写得十分美丽的小说)时,感受到作家这种现代主义的努力。莫言所叙述的世界,和福克纳的一样,犹如“坐在敞篷车里往后看的人所看到的”,“每一瞬息都有影子在他右边出现,而左边是点点闪烁、颤动的光。只有当它们被仔细看去的时候它们才变树,变人,变车子。”〔13〕每一瞥,每一瞬间是一缕光,一种色彩,一丝记忆,一种印象,具有超现实的力量。
著名民歌演唱家吕乐子“骡子”将自己关在屋子里,“把自己的那玩意儿割掉了”。作家并不急于解释为什么,却把读者带回20年前的古老的吕家祠堂。发生在童年时代的事件仅仅是一个个片断:“骡子”疯狂追求“小蟹子”。“在下课铃响前二十分钟,他就烦躁不安起来,烦躁不安通过你扭屁股、摇脖子、头皮上流汗等一系列的行为和现象表现出来。”“骡子”去解开拴绵羊的麻缰绳,为的是找借口去和“蟹子”约会。然而,故事又回到现在,“小蟹子”和她丈夫“鹭鸶”闹离婚。然后,故事又拉回过去。“我们便不约而同地发现„蟹子‟的胸脯上鼓起了两个鸡蛋那般大的瘤子。我们当中连弱智的„老婆‟都知道那俩东西不是瘤子而是两个好宝贝。从此之后,„蟹子‟的胸脯上便印满了男孩的眼光。”时间又跳跃到“当它们像八磅的铅球那般大时„鹭鸶‟这兔崽子每晚都摸着它们睡觉。”接着,故事又回到“昨天这时候,你和羊已经尾随在„蟹子‟背后,羊吃草,你唱民歌。”“小蟹子”住进了精神病院,“胖得很厉害,一张大脸白白的,眼睛比她少年时小了许多。”有一天晚上,“骡子”独自在马路上徘徊,大雨哗啦啦,“像天河漏了底儿”。他看到雨中卧着一个长发凌乱的女人。他伸手去拉她时,她突然用十分尖利的指爪,把他裤裆里那个“把柄”紧紧地抓住。“他光着屁股跑回家,站在门口他哆嗦着,衣服已被剥光”,“眼前的门轻轻地开了,开门的人竟然有点像那个在雨中梦一般出现又梦一般消失的女人。”
这个长发凌乱的女人是谁?是刘书记那个30岁刚出头的老婆吗?是“小蟹子”吗?作家用现代派的手法,表述了一个充满神秘和荒谬的表明人的异化的故事。
萨特曾经发问,为什么福克纳和许多其他的作家都选择了这种特殊的荒谬性呢?他说,“我们必须从我们现在生活的社会状态中找寻原因。”〔14〕因为社会转型期的形态具有诸多的荒谬性,莫言敏锐地感觉到这种社会形态的荒谬性,从而找到了一种适合时代的、具有现代艺术特征的风格。
莫言在小说叙述文体中非常注意色彩的运用,人们可以看到印象主义的痕迹。请读下面一段: 你的绵羊出现在被野豌豆花装扮得美丽无比的墨水河大堤上时,西边的太阳流出苍老的金黄色来,河水自然也被金黄感染,生成幽深的玫瑰红,青蛙因为鸣叫而鼓起的两个汽泡在两腮后多么像两个淡紫色的小气球。〔15〕
这简直是一幅色彩斑斓的自然的图画。作家不惜各种色彩的运用,“苍老的金黄色”“金黄”“幽深的玫瑰红”“淡紫色”,令人目不暇接。再请读一段:
那些四个棱的狗蛋子草好奇地望着他,开着紫色花朵的水芡和擎着咖啡色头颅的香附草贪婪地嗅着他满身的煤烟味儿。河上飘逸着水草的清香和鲢鱼的微腥,他的鼻翅扇动着,肺叶像活泼的斑鸠在展翅飞翔。河面上一片白,白里掺着黑和紫。〔16〕
这种生动的、富有色彩的田园牧歌式的描述,人们也可以在福克纳的文体中找到:
小巷两边都是建筑物的背部——没有上漆的房子,晾衣绳上晾的颜色鲜亮刺眼的衣服更多了,有一座谷仓后墙塌了,在茂盛的果根间静静地朽烂着,那些果树久未修剪,四周的杂草使它喘不过气来,开着粉红色和白色的花,给阳光一照,给蜂群的营营声一烘托,显得挺热闹。〔17〕
在莫言的小说中,人们还可以发现魔幻和神秘感的影响。他的神秘的图景与形象,表面上显得十分荒诞,每每是印象主义与神秘主义的结合,具有一种独特的美感。如:
突然,我们看到一个通红的女人扑进火堆里。她张着胳膊,像一只通红的大蝴蝶扑进火堆里。她也许根本不像蝴蝶顶多像一只老母鸡扑进火堆里。……一会儿,我们就闻到了一股香喷喷的鸡肉味。〔18〕
“通红的女人”扑进火堆,接着闻到的是“一股香喷喷的鸡肉味。”
再如:
民兵连长正吆喝着,就听到那株成了精的大柳树上咯吱吱一阵响,一个黑乎乎的大东西从树上跌下来。
我们的魂儿都要吓掉了,因为红灯笼照出的光明里出现了一具没有头的女尸。也许由于没有了头,她的脖子显得特别长。她身上赤裸裸一丝不挂,一副非常流氓的样子。〔19〕
在莫言的小说里,眼泪成了绿色的,“脖子上的血管像绿虫子一样蠕动着。”〔20〕“绳子像蚯蚓一样扭动着,一会儿扭成麻花,一会儿卷成螺旋圈”。〔21〕“支部书记一下子化在地上,浑身上下都流出了透明的液体。”〔22〕
莫言试图将中国式的神话与魔幻描写进他的小说里,以增加其生动性。请看:
他最后想了个好法子:开炉取丹时,让一个正来例假的女人站在炉边,狐狸精怕女人血,就不敢来盗仙丹了。说他出丹那天,“大金牙”的娘站在炉边,一开炉门,果然白气冲起,差点没把屋盖掀跑。他的脸在白气中隐现着,赤红赤红,宛若一块炉中钢。〔23〕
作家在这段描写里,把“身穿黑西服,脖缠红领带,嘴叼洋烟卷,鼻架变色镜,斜挎黑皮包,左手戴一块黑色电子表,右手戴一块黄色电子表”的时代英雄的愚昧与荒唐,通过魔幻手法勾勒得入木三分。
我觉得,莫言从福克纳那里获得了象征主义的启迪和灵感。我无意在此如布鲁克斯所批评的那样,去咬文嚼字,贩卖象征这个名词。但布鲁克斯也承认,即使是最简单的文学也是具有象征意义的。〔24〕现在,文艺批评家都认为,枪在《熊》里的象征意义,它贯穿整个故事,是统一全局的主题。艾克第一次遇到老熊时,把枪扔了,这是神圣的行动;第二次他扔掉枪,冒生命危险去救熊口下的孤单无援的小狗,这是博爱的行动。R.W.B.路易斯认为,这是故事主要的象征性倾向。〔25〕我认为,红萝卜在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26〕里,像《熊》中的枪一样,具有一种象征的力量。莫言塑造了一个沉默寡言的、骨瘦如柴的黑小孩形象。生产队分配这个“放个屁都怕震倒”的小孩去为公社水利工程砸石子。他有一切自然之子的伟大。“他用脚指头把一个个六个尖或是八个尖的蒺藜撕下来,用脚掌去捻。他的脚像骡马的硬蹄一样,蒺藜尖一根根断了,蒺藜一个个碎了”。虽然生活中充满了苦难,后娘没有给他任何的爱,但在自然之中,他总是可以找到欢乐和愉悦,找到灵魂的慰藉。“黑孩的眼睛本来是专注地看着石头的,但是他听到了河上传来了一种奇异的声音,很像鱼群在唼喋,声音细微,忽远忽近,他用力地捕捉着,眼睛与耳朵并用,他看到了河上有发亮的气体起伏上升,声音就藏在气体里。只要他看着那神奇的气体,美妙的声音就逃跑不了。他的脸色渐渐红润起来,嘴角上漾起动人的微笑。”黑孩寡言木讷,别人还以为他是哑巴。但“他四五岁时说起话来就像竹筒里晃豌豆,咯崩咯崩脆。可是后来,话越来越少,动不动就像尊小石像一样发呆,谁也不知道他寻想着什么。”然而,黑孩身上似乎有一种超自然的魔法。小铁匠喝令他把滚热的钻子捡回来。他“一点一点弯下腰去,伸手把钻子抓起来。他听到手里„滋滋啦啦‟地响,像握着一只知了。鼻子里也嗅到炒猪肉的味道。”“小铁匠看到黑孩手里冒出黄烟,眼像风瘫病人一样歪斜着叫:„扔、扔掉!‟他的嗓子变了调,像猫叫一样,„扔掉呀,你这个小混蛋!‟”
黑孩有一个美丽的梦。他看到在泛着青蓝幽幽光的铁砧子上,有一个金色的红萝卜。“红萝卜的形状和大小都像一个大个阳梨,还拖着一条长尾巴,尾巴上的根根须须像金色的羊毛。红萝卜晶莹透明,玲珑剔透。透明的、金色的外壳里苞孕着活泼的银色液体。红萝卜的线条流畅优美,从美丽的弧线上泛出一圈金色的光芒。”美丽的童稚的梦很快就被恶的现实击破了。当黑孩的手就要捉住小萝卜时,小铁匠猛地窜起来,一把将那萝卜抢过来,那只独眼充着血:“狗日的!公狗!母狗!你也配吃萝卜?……”
黑孩总是想着那个萝卜,金色的,透明。
一次,发了疯的小铁匠难受死了,要黑孩去拔个萝卜来救救他。黑孩就如被一种神话驱使,行一膝步,拔两个萝卜。他再也找不回自己的梦,梦中那透着液体的红萝卜了。于是,他就从事破坏,拔,举,看,扔,还没有长成的萝卜一半给拔了出来,萝卜地一片通红,好像遍地是火苗子。整篇作品充满了一种失望的悲剧情绪。红萝卜成了卑微生活中的奢侈、享受和欢乐,具有一种神话的力量。
对在生活中缺乏爱的黑孩来说,它犹如一个飘渺的美丽的传说。红萝卜成了一个象征,它揭示了美丽的幻想与严酷、专横现实的矛盾,生活是多么无可奈何,荒凉得如同盐碱地。如果说《熊》中的枪象征权力,象征“价值的超越”的话,那么《透明的红萝卜》中的红萝卜就象征生命的梦,这美好的生命对于生活在最底层的黑孩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四
和福克纳一样,莫言的作品,从《民间音乐》、《白狗秋千架》到《白棉花》,从《红高粱家族》到《酒国》,由于运用乡土素材而获益甚多,这使他“有可能坚持表现他心目中的关于极其古老、基本上不变的人的困境的永恒真理。运用他的乡土素材,他发现他能守在家乡同时又能处理带普遍意义的问题。”〔27〕
中国文艺批评家曾经注意到莫言的现代主义的努力,但并不是非常自觉地、深刻地意识到这一点。“阅读《透明的红萝卜》使我们得到一种十分新鲜而又陌生的艺术经验。这篇小说所创造的艺术形象,明显地与我们平时习见的小说中的艺术形象在性质上和形态上都有很大的不同。”〔28〕这是1986年的评论。《透明的红萝卜》新鲜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与我们习见的艺术形象有不同?不同在何处?如果我们把莫言的创作放在一个更宏大的文学背景上来考察,如果我们考虑到并研究了莫言所受的福克纳和其他现代派作家的影响,我们便会非常自然地、非常恰当地看出莫言艺术实践的路子,使我们懂得为什么他小说中的人物变了形,在这些变了形的人物中产生了超道德的英雄行为,给人们一种强烈的异化感和孤独感。我这样说,并不是认为莫言的创作完全处于福克纳的阴影之下,不,不是这样的。我认为,正如以上分析的,福克纳对莫言有影响,这种影响是一种“化境”,是自然而然地融化在莫言的艺术里。他们之间的共通,一部分在于影响与借鉴,一部分则是由于艺术与灵感的吻合。我认为,后一种则是更为重要的。
有的批评家注意到莫言在营造意象中的自觉追求。但意象难道仅仅是中国的吗?仅仅是中国古典美学范畴之一吗?中国的古典文学中,特别是词中,充满了意象的运用,可以说达到了意象的极致。但这并不等于说,在外国文学中没有意象。20世纪初的意象主义就是一例。虽然小说的意象与诗歌的意象有不同之处,但其诗学上的含义是相同的,就是说,小说与诗一样,都必须具有诗学上的蕴含。我觉得莫言小说中的意象已不仅仅是中国传统的模式了,他很明显地吸收了、消解了外国意象主义的营养,而将它融入自己的创作之中。特别是在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这一冲突上,他表现了独特的观察和描述世界的方式,表现了他独特的哲学的思考。这既不纯粹是中国的,也不是外国的,而是他融中外之精华,坚实地踩在自己的基石上,走自己的路。
如上分析,莫言在小说创作中尝试了现代主义手法。这是中国小说观念现代化中令人鼓舞的努力和成就。中国小说观念的现代化会不会使中国小说成为西方现代派的尾巴呢?我认为是不会的。有出息的艺术家植根于自己中国土地的丰富营养,汲取外来文学的精华(包括现代派的精华),会创造一种全新的既是世界的又是民族的艺术来。正如莫言自己说的,“现在我想,加西亚·马尔克斯和福克纳无疑是两座灼热的高炉,而我是冰块。因此,我对自己说,逃离这两个高炉,去开辟自己的世界!”他又说:“我想,我如果不能去创造一个、开辟一个属于我自己的地区,我就永远不能具有自己的特色。我如果无法深入进我的只能供我生长的土壤,我的恨就无法发达、蓬松。”因此,他给自己树立了四条原则:“
一、树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对人生的看法;
二、开辟一个属于自己领域的阵地;
三、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人物体系;
四、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叙述风格。”〔29〕
莫言是清醒的,这确实是他不死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