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学生视角看衡水中学
从学生视角看衡水中学
(名师办 何德清整理)
【前言】在中国北方,有一个人口仅432万的普通地级市河北衡水,近年却成为许多人特别是教育界人士关注的焦点,这里的出名,不因为别的,竟然是因为这里有个神奇的学校——衡水中学。这个学校的神奇在于凭骄人的高考成绩带活了一座城市,在于20年前还戴着“薄弱学校”帽子而今竟然成为了中国十大名牌中学,在于每年从这里考入清华、北大的学子竟然占到河北省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在于十四年连续荣膺河北省高考成绩团体冠军!
衡水中学究竟是所什么样的学校?是素质教育的典型,还是“泯灭了学生天性,扼杀了学生创造力”的魔鬼集中营?是批量生产高考状元的流水线,还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关于这些问题的答案,所谓的教育专家恐怕说了不算,媒体报道也许会有失公允,学校领导的报告也难令人信服,唯一最有发言权的应该还是学生和家长!他们的见闻,他们的亲身感受或许能帮助我们解开衡中的神话谜团。
现节录部分学生发于贴吧、论坛的帖子,以求窥斑知豹。【学生眼中的衡中总印象:衡中,一个活在我心中的地方】 衡 中——
一个我生活了三年却从没完全转完的地方 一个同时拥有地狱和天堂两个名字的地方 一个有很好的教导主任的地方
一个把学生自己管自己的方法应用得最好的地方 一个把纪律诠释到极致的地方
一个能让坐满70人的教室安静得像空无一人的地方 一个印刷了很多张违纪通知单的地方 一个午休期间不许学生睁着眼睛的地方 一个需要拥有出门证方可进出的地方 一个只允许六种零食的地方
一个创造了“男女生非正常接触”的地方 一个比太阳醒得还早的地方 一个让跑操成为一种美和象征的地方 一个让我认识了速度的地方
一个被太多的学校模仿学习借鉴的地方 一个拥有许多非常优秀的老师的地方 一个让老师很累很累却又满怀梦想的地方
一个有如雪花般多的由老师精挑细选汇编的试卷的地方 一个被万千家长关注的地方 一个让无数学子期待的地方 一个孕育了梦想的地方
一个会给学生开许许多多励志会议的地方 一个激励人超越梦想的地方 一个随处可见激励标语横幅的地方 一个在学校每个角落都挂着光荣榜的地方 一个能碰触人心最柔软地方的地方 一个活在我心中的直至永恒的地方
【学生眼中的衡中之一:衡中,让我们在痛苦中成长】 学生一: 我在衡中一年的收获
高考就这么完了,如果让我回忆一年的高四生活,我可用一个词来形容——收获。我终于明白衡中强的理由,它是一个懂得教育的学校,毫不夸张地说,我在衡中呆的一年比我活过的16年都踏实,这一年我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更多的是做人,做一个成熟、理性的人。学生二:不后悔的复读生活
高考落榜,我选择了再给自己一次机会,但刚到衡中我就后悔了,真的不是一般人可以接受的,然而,通过这一年的锻炼,我想说,去衡中,我会后悔一阵子,但是,如果不来这里,我也许会后悔一辈子。
复读的确很痛苦,压力很大,而且又在这么一个“牲口”满地的学校,竞争的激烈可想而知。与应届生相比,成绩的波动往往给我们带来更大的压力。压力从入学的那一刻起,一直持续到了高考的结束。我不喜欢和老师沟通,也不习惯向同学谈论自己的心情,我只是尽力在自我调节,时间长了,也就慢慢习惯了,也不会感到很压抑,而且,当你和同学一起努力一起奋斗之时,用“痛并快乐着”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了。
学生三:失败让我坚强
衡中给了我很多,一年的时间并不长,但这一年的时间好像浓缩了高中的全部时间。在这里单纯的生活却让我们成长——心灵的成长,也是一种心灵的净化。
在衡中学习似乎避免不了失败,我经常失败,尤其是下学期,滑到了倒数,学号变成了65。这与理想中的数字相差的更远了,与理想中的大学相距更远了。就是这样我也挺住了,墙角一隅没有发现我哭泣的身影,电话那端也没有听到我痛苦的声音。我把这叫做坚强。其实就应该这样,我要对自己负责,我没有理由哭泣,更没有理由对父母哭泣。来衡中学习需要勇气,在衡中学习需要毅力,无论在何时都不能放弃。放弃才是最大的失败。
学生四:痛苦,让我知道了什么叫理想
背负着沉重,踏进了衡中,三年,让我知道了什么是理想;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学习;让我了解了怎么承受压力;让我学会了一个人慢慢变得坚强„„我恨,恨他给我的痛苦,却又不止一次的对自己说,没有这些痛苦„„我会是什么样子„„呵呵谢谢你,谢谢你给我的痛苦和委屈,悲伤和无奈,失落和满足,阅历与未来„„
学生五:衡中是炼狱,练出来的就是好钢
不知不觉,在衡中的第一个学年就这样过去了。从一个每夜想家、打退堂鼓的初中生,到一个积极乐观地面对每一天的衡中人;从一个因为晚休说话而被记过的问题学生,到一个将班里体委一职扛在肩上的文科生;从一个天天怀念过去美好日子的“套中人”,到一个每分每秒都在讨论问题的高中生;从分班之前的年级800多名的中等生,到一度达到年级20名的优等生;从一个连个人生活都搞不好的低能儿,到成为一名合格的宿舍长;从一个略带自闭倾向的少年,到一个和同学们在球场上挥汗如雨的篮球小子;从一个看到升旗就会发笑的玩世不恭 3 的小子,到看新闻时只要看到升旗就会起立唱国歌的坚定的爱国者;从一个随手扔掉一片片纸却丝毫不脸红的“城市人”,到一个手握一张面巾纸半小时到处找垃圾桶的环保主义者。由痛恨到习惯,由不愿到情愿,由我必须到我一定要,由依赖到自理,由回忆城到美丽新世界,由一片灰暗到光明大道。也许这一年走来,只有我自己才知道我究竟经历了多少“痛苦”、“劫难”,抑或是历练,当然,到头来也只有自己知道收获有多少。人们都说能从衡中完成三年学业的人是英雄,其实,这只是一个80、90后走进社会,承担责任的一堂必修课。它像一个持续三年的军训,它像一个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的道德教育,它像一个三年的治疗,它像一份健康的减肥计划,它还像一个三年的体育训练。有人说衡中是每一个学生的巴士底监狱,其实它是教育界的西点军校,是将爱国、友善、环保、关爱、正义、道德等一切美好的品格授予你的地方。起初,我对于衡中的种种做法不以为然,甚至认为这是对人性的摧残与践踏,但当一次次的教导,我已将正气深深植入了身体。衡中的生活苦吗?我很负责的说:“苦。”但是这里有着一种精神(有人称之为衡中精神,我认为实际上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只不过人们淡忘了太久被衡中重新拾起来了),人活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每天都会有一种莫名的力量,催人奋进,促人向上,不往前走就会有一种深深的负罪感。“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衡中首先打破了我那所谓的自尊,然后用一天天的实践教会了我做人,当一个人觉得自己以前的人生白过了,也许就说明他长大了吧。
有一种精神叫衡中,有一种感觉叫衡中,有一种智慧叫衡中,有一种依恋叫衡中,有一种态度叫衡中,有一种工作叫衡中,有一种人生叫衡中。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的话,我依然会选择衡中。
【学生眼中的衡中之二:衡中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 学生一:衡中是用来怀念的,绝对不是用来生活的
“衡中是用来怀念的,绝对不是用来生活的”。梦培同学的这句话很在理。那生活.......痛苦啊!!早晨5:30,起床铃一响,五分钟内搞定自己。
5:43,开始跑操三圈下来一千米,刚来时跑两圈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到后来跑完还能小跑,进化啦。吃饭时间,幸福时刻啊,不过是吞的,不是吃的,尤其中午饭,曾经最猛的一回,12:30去吃,12:38就回宿舍了。我那可怜的胃啊!!
上课,一天下来基本晕了。
考试,最痛苦,除了上课就两节自习,其它全是考试,“自习考试化”,快烤糊了。一星期七天他就敢考七天,一至五自习考,星期六理综,周日语数外,每天考试都排名,周日更是。刚开始还很在乎,后来根本就麻木了。
假期,一年在家的时间就只有过年那七天的假期,去年才三天,可那假期约等于没有,一天两套理综再加语数外,连正月初一老师都给算上了,终于忍受不了,放弃了英语,开学发现我竟然是正常人之一。
学生二:衡水中学是怎么抓高考的?
从衡中走出,有时对她恨之入骨,有时又不能不感激她对我的教育。
在衡中,我们从高一开始就直指高考了,三年是高考前的修炼。高一高二虽不很紧张,但也不轻松,每天任务满满的。做题,体会,改错,一步步开始准备。没有很多很多课余活动。(当然也有一些,比如远足之类)有时候会很枯燥,让人觉得烦。
真正上了高三,你会觉悟,这些管理是必要的。忙碌耕耘一定有收获。这样说吧,现在大家都参加高考,除了自主招生或是搞小发明那一块衡中不能跟大城市的像石家庄二中比外,她的高考成绩绝对占优势。
高中这个时期是人形成一些个人价值观的时期。很多衡中出来的人可以养成一个比较好的有规律的习惯。很多人上了大学还想再组织一些人早起五点半出去跑操。这是别的学校不能比的。
衡中的管理可以说比较可怕,但对于每一个真正想走高考这条路的人,这算不上什么。一切都可以承受。前方就是一个美好的未来。为了自己的一生,这点小小挫折又算得上什么苦?!
学生三:这里不是圣殿,这里不是天堂
为了梦想,每个人都要付出汗水和努力。
升旗:周一的早上吃完饭跑到操场上,还要看着时间,千万别迟到...5 远足:抗大旗,磨大泡,走一百里到鸟不拉屎的衡水湖看太阳。下午又在互相鼓励中返回去,只记得总结时好多人流泪了,或者因为坚持,或者因为放弃。我们都明白了,成败之在那么犹豫过的一瞬间,错过了就永远没有改过的机会了...跑操:衡中开放日最火爆节目。没有排练,因为我们要跑三年。有区别就是没人参观时不用穿校服。当年很厌恶的一套衣服,如今却时常浮现于脑海之中。
最惬意的事就是在雨后的操场走过,慢慢地走,走得忘记了时间。看着喜欢的人打球或者谈话,慢慢地回头,原来你一直都在。
我一直都觉得,图书馆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精致美好。
阅览课的本子现在还留着,是这里的宁静赋予那些涂涂抹抹的文章灵魂和生命。
“百日誓师”更像是一次成功学的讲座。校长像非法聚众:“成败是非本无定,王侯将相宁有种。卧薪尝胆搏百日,傲视群英我称雄”——典型的衡中风格。
大学里混过些时日才明白,衡中最宝贵的,不是这些每年都会批量生产的录取通知书。而是大学里最缺乏的一个战士般的自律,上进与追逐梦想的勇气。
学生四:衡中生活
离开衡中,那一幕幕的感人画面仍然时时重现:
第一幕:5:35的早晨,各班在备操的时候,大家虽然有些睡意,但仍然强迫自己大声背诵着:Tomorrow is another day.“全体预备,跑步走”,体委喊着口令,特别响。“293,高考必胜,高考必胜,高考必胜”,至今耳畔回荡。
第二幕:课间基本不下课,第5分钟下课,第6分钟准备上课。在教室里是比较安静的,然而在走廊上全是好问的学生,老师被围得团团转。虽然比较混乱,但心理仍有一丝的感动和崇拜。
第三幕:“跑步就餐”,教室与食堂的距离并不远,但大多数同学为节省更多的时间还是跑步就餐。学校领导替学生身体考虑,不许跑步,怕伤胃,于是一场场竞走比赛又开始了,呵呵,真不错。
第四幕:一天的奋斗即将结束,我们正常是9:50下晚3,但我们班是9: 6 55,但大多数还是9:57,但仍有同学是9:59。除非老班敲门他们才离开,天爷啊,我没有那毅力。10:08上床啊!这种争分夺秒的画面不值得感动吗?
在衡中有超级严格的管理,甚至有多么的BT,但我们毕竟在这里长大,学会坚强,学会自律,学会乐观,学会奋斗,学会面对接下来发生的一切。
学生五:我的衡中生活
之前就对衡中监狱般的管理早有耳闻,亲身体验过以后,却别有一番感触。处处实行量化制度,动不动就扣分,这是衡中管理的标志性特点。具体就是上课不在状态扣分,自习课讨论问题扣分、喝水扣分、长时间找东西扣分,课间说笑扣分、大声讨论问题也扣分,跑操之前站队候操时朗读声音小扣分,跑操时口号不响扣分,排间距大了扣分,排得不齐扣分,宿舍里被子叠不成豆腐块扣分,铺面有皱褶扣分,床下东西摆放不齐扣分„„ 总而言之,严格到近乎苛刻的地步。
这让高一新生刚去时个个叫苦不迭,常常想要放弃。但我心里清楚,既然我选择了这里,就要接受、承受这里的一切。于是我努力在各方面遵守衡中的要求与纪律。被子叠不好,就叠了又拆,拆了再叠,一练就是一个小时。跑操跑不好,找几个同学一起练缩短间距,直到能脚跟节脚尖地跑下去。课间想说话,硬是忍着,憋到放学„„
渐渐的,我开始融入衡中生活,我发现,严要求下并不是只有痛苦 我们的宿舍每天都干净整洁,床铺整理得堪比军队,地面擦得光亮可鉴,按时通风让空气比我想象的好闻得多
我们跑操时排与排之间可以说只有一条缝隙,整个队伍是个标准的长方形,大家步伐一致,口号响亮,精神抖擞,器宇轩昂。学习更不用说了,在这里,谁都学会了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衡中虽然强调抓边角时间,候操、打饭都背东西,但也讲求专时专用,决不让你在休息时间学习,开大会、看节目也不会让你写作业或是背书,这一点,我感觉比初中强了百倍,衡中不愧是衡中。
所谓“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严格的要求正是衡中成绩的重要保 7 证。······
在衡中的生活,已不再是忍受,而会成为享受。我希望衡中成为我的天堂,成为我实现梦想的地方。
【学生眼中的衡中之三:我们的非凡老师】 学生一:衡中的老师们
绝对的敬业,是十几年来让我受益最多的一群老师,每天我们怎样度过,他们就怎样度过。每天我们考试后交了卷子,他们就必须在第二天上课前批出并发回来,140号人啊,想想都痛苦,但就是这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无数优秀的学子,正是这汗水打动每一个衡中学子,伴我们在衡水二监里度过那最难熬的日子。
至于班主任,每天我们跑操他都跟着,晚上还要查宿舍,很多时候吃饭都能在食堂看到他,家里有刚出生的女儿也顾不上,无疑是让每个96人最感激的老师。96数学稳坐第一宝座,96总成绩名列前茅或许是他最大的动力。蒯氏幽默无人能敌。
无敌英语。衡中学生英语绝对强,四十分钟一节自习要把整套试卷除二卷外所有题都写完,晚自习多五分钟还得把单词改错写了(不过后遗症就是大考两小时早早写完闲着)。记得老师上课最激烈时讲两套卷子外加两个自助,果然是封老师啊。
语文最清闲的课,阿哲老师会从头到尾灌豆子,也会细水长流的讲,看情况啦。对比得分率老师最在行。
物理化学两种风格。化学:这题你要是错了,就在题旁边画一个巴掌。物理:赶紧着,赶紧着(摘自QQ群)
最爱生物,大姐实在太可爱了,生物已经从齐磊时代解脱了。96生物不考第一不正常,大姐如是说。
学生二:衡中记忆
终于离开衡中那个鬼地方,但又开始想念,心还隐隐作痛。再也没有冲出宿舍的那种冲动,再也没有奔向食堂的放纵,再也没有群情鼎沸的课堂,再也不能高喊那句“志气冲天,同苦共甘,293班,势取明天”的高昂口号,心里还是空 8 落落的。
还有那些老师:
政治老师是班主任,东北师大的高材生,贫困的家境没有阻挡他成功的脚步,反而使他越来越坚韧。黝黑的皮肤,昵称“土豆”,虽然经常黑脸训我们,人还是不错。就是有点粗心,可能是男老师的缘故吧。一口纯正的东北口音,政治课快成纠正东北口音课了。总是让看那长长的成绩单,很可恶,因为害怕他让我们交改错。
数学老师,是我最崇拜的老师,60几岁了,经历过文革,是个“老三届”,课讲得好,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师德也好。经常说“我一辈子就看过两本书,一本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一本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听老李的没错”,诸如此类云云。数学老师本来就是累人的活,李老师60多岁还要奋战在高三,真的很不容易。他工作很认真,最爱看立体几何题,看得特细,一点点小毛病都能看出来。每次学习没动力时,看看老李,就浑身充满了力量。李老师,以后我一定常去看您!语文老师,赵魁英,教研中心的组长,很强的一个老师,就是事太多,我们叫他“赵会长”,没时间备课,基础知识也不讲。就喜欢讲现代文,呼啦啦就把一篇现代文肢解了。下面是他写的词: 江城子•致09高考学子
少年自有少年狂,渺昆仑,笑吕梁。英姿飒爽,豪气卷千嶂。踌躇满志展锋芒,博雅塔,清华堂。
策马扬鞭鏖战急,惜分秒,已成钢。胸怀天下,志在乾坤上。金牛怒吼鸿运至,凌绝顶,状元郎。
英语老师,巨强的一个人,是教研组长,也去过英国,但我们的英语总是考不过294,可能是因为她太温柔了,要是严厉一点,再带点激情讲课,就更好了。
地理老师,没法说了,很潇洒,觉得她当老师很屈才。很有经验,教了10年了,不显老,人也靓,地理课就是服装表演课。她记忆力很好,做过的题都记得,几个月前的都能翻出来。还经常对我们进行心理辅导,很和善。讲题速度超快,她眼睛很尖,你一走神就能把你提留出来。
历史老师,“笑面虎”,最爱提问,最爱听写,整天弄得我们紧张兮兮的。声音很大,有威慑力。来衡中之前,真不知道历史是这样学的,把每一个小知识 9 点都搞得很透。虽然她是年轻老师,教的还不赖,经常能考过老裴。
学生三:我的老班
衡中老师很看重分数,名牌重点是老班的口头禅,也是所有衡中人的口头禅。宁老板真诚的性格总让我很温暖。如果327是个企业,那他是企业经营者,企业经营者的素质决定了整个班的真诚。宁老板的口头禅自然也成为我们的流行语。在327,你会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无论男女,无论开朗内敛,她(他)们都喜欢说“整什么玩意儿啊!”“这是什么玩意儿啊?”虽然宁老板都奔三了,可总像个大男孩,比我们还年轻。年级的老师都喜欢逗他玩儿。当你真正接触到他,就会发现他有一种魅力,把你吸引。这也许是我们班半路逃亡人数最少的原因之一吧!
学生四:我们的“傻”老师
我不知道离开衡中的人们对衡中老师整体是怎样的评价,但是我,还有一些人,明白了他们是多么的辛苦,为了我们他们所付出的代价,是我们这一生都回报不了的,化用一个学妹的话:“现在才明白衡中老师是多么的“傻”,为了学生简直就是卖命的„„”我想,每个走过衡中的人,都会明白这一个“傻”字所包含的意义„„所以,大家有时间,回去看望一下自己的恩师,我们必须学会感恩,因为在这个世界上,除了自己的亲人,没有人再比你的老师为你付出的更多了,尤其是对于衡中人而言。
学生五:我的感动
这次,衡中真的给了我很多感动。以前,总是觉得衡中这不顺眼那不顺眼,瞧不上这看不上那,但是这两周的衡中生活,确实让我感受到了很多很多,尤其是那些老师们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这些话在以前我是绝对不会说的,这两周,我不得不要感谢我的班主任,我的周围的同学们和我的老师们。
每天,我的班主任总会给我提出这样那样的意见,总会和我小谈几句话。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昨天晚上她对我说:“你
很聪明,你如果象***一样那么个劲头,你上北大都没问题,可是,你没有。”今天早上,我无意中听见她的家里的不幸——父母不在了,而且,老师的父母离她远去也不过就只是几个星期之前的小学期的事。现在学校又开学了,老师还要放下自己心中的难过,强作欢颜来照顾我们。想想我考的那么可怜的分数给老师拉了分,想想那天在宿舍违了纪,把班里的量化从第一拉到了第三,又想想多少次她从后面轻轻地拍我的肩膀找我出去„„我竟然有种想流泪的感觉。妈妈说,越爱你,当你犯错的时候生的气就越大。我明白了,老师的苦心,和爸爸妈妈的没有什么不一样!
那天早上,气温骤降,而我没有带厚的衣服。老师走到我身边,说“你穿这么点不冷吗?”我吸了一下鼻子,“看看,冻的吸鼻子了吧?”
我想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刘老师那真诚而又期待的眼神。我的英语和语文老师„„
【学生眼中的衡中之四:衡中,我们永远的念想】 学生一:衡中,我一生最美丽的地方
在衡中的一年,不仅仅是学习上的进步,更是心智的成长,踏实而厚重,重复单调却始终在做着不平凡的事。忘不了那单纯的为一个梦想而拼搏的岁月。再见了,衡中,这里所有的一切都将永远成为我美好的回忆了。虽然考得不好,但衡中绝对是我一生中收获最大的地方。在这里明白了一个人要学会不断向他人学习,还要不断学习新的东西,还要听长辈(老师,家长等)的话。自信更谦卑,承认自己差但相信自己一定会变强。最重要的是从一次次挫折和蒯哥的教诲中明白了:面对一件事,你要做的只是尽全力把它做到你所能做到的最好,其它一切想法都是多余的,只能成为你的阻碍。这一年里学到的远不只是一些知识,太多太多让我受益终生。再见了,衡中,我一生最美丽的地方。
学生二:衡中,难以言说的情感
对于衡中,真的很复杂······至今,我回忆起它的时候,我身边的人都会告诉我“你不由自主地皱起了眉头”。我有感激,我感谢那些关心我支持我栽培我的老师,但是,也有太多孤单的,无助的,高压的,甚至是非人性化的回忆······不说衡中给了我多少知识,那些东西,都是会忘的,会被时间冲
还有总是关照 11 刷掉。衡中确实教会了我坚韧,忍耐,以及拼搏。但是,它也让我丧失了很多东西。十七八岁,最美丽的年纪,我们的生活里,绝大部分几近全部便是学习学习再学习。每餐的吃饭时间只有五分钟,高三一个月放一次假,每次只有十几个小时。我高三时近乎奢求的愿望便是能好好睡一觉。
我没有抱怨的意思,仅仅把它当做一种经历吧,既然是经历,很多时候,便无所谓好坏。关键是,从中尽可能地得到了积极的东西。那些经历,或喜或悲,都是如此的鲜明。如果说我还在怀念什么,那就是那些比较强烈的,发自内心的情感体验。
学生三:最怀念还是衡中的日子
四张卷子,四次考试,四个半天四场雨,结束了我12年的学习。走出考场时还下着小雨,和我的心情一样,我并不是为我的发挥而伤心,而是想到高中就这样的结束了。
高三的日子很难受,很痛苦...从5月开始,所做的梦全是做题,考试。高考当天又梦到答题卡涂错,一切乱七八糟的,很累很累。
衡中,谢谢你教给我的一切,从我踏入你的第一刻,就决定你带给我的一切感动。
我不会忘记,远足时吉吉的细心照顾.不会忘记跑操摔倒时327同学们的问候。
我不会忘记,为了早点回班学习,和桐每天飞奔到食堂。不会忘记生病时小祁的问候。
不会忘记转校时朋友们的不舍,难过时笨笨的陪伴...我不会忘记,阿星的严厉又贴心的训斥。不会忘记老班的鼓励与拥抱。不会忘记英语老师细心的辅导与汗珠。不会忘记王辛最灿烂的笑容······
还有我的327,324.还有宁可老师的嘱咐,刘苗老师的问候,张哲老师的指导,静一老师的信任...还有好多好多.....所有所有的这些,我都会珍惜,永远的保留。学生四:那一年,我们在高三。
习惯了早上在天黑黑的时候顾不得洗脸刷牙迅速冲出宿舍。
习惯了一路狂跑到跑操地点只用5分钟的神速。
习惯了跑操的整齐划一,嘹亮的口号依然会在耳边响起。
习惯了每次进教室前扫一下自己贴在教室外面的目标让心中充满更多的自信。
习惯了早读声音太小被老师一次又一次的呵斥提醒。
习惯了早读下课最后几个走进餐厅。
习惯了买饭等候时不忘用功,吃饭时的狼吞虎咽。习惯了每天看着倒计时牌上自习,看着表分秒必争的状态。
习惯了不再属于高三人的课间,不再是聊天天地,做题做题还是做题。
习惯了课间追着老师问题的画面。
习惯了利用课间时间到水房洗头发,无论严寒酷暑。
习惯了中午离午休铃声8分钟冲出教室,奔向餐厅的情景。
习惯了狼吞虎咽后再次狂奔到宿舍,时间是那么的正好。习惯了自己像是一只求生的狼,渴望知识,渴望高分。
习惯了晚饭时不饿不去餐厅的坏毛病。
习惯了总想着把第二天的课表抄到黑板,方便我的战友们准备他们明天的任务。
习惯了晚自习十点放学没有离开却被楼管向外撵的情形。
习惯了晚上自己一人躲在被窝想一天的收获,默默的叨念着高考目标,掉下的泪水一次一次浸湿无辜的被角。
习惯了那时令人酸楚的生活:对自己高考的迷茫,被成绩的一再打击,不知从哪里再次找到前进的力量。
习惯了那种害怕考试,却时刻期待,用心准备的心情。
习惯了每天作业都有的成绩单。
习惯了表面上对成绩单漠不关心,但还是把成绩单看了一遍又一遍,与自己心中的目标反复对照的心境。
习惯了每周都有的周测成绩排名,无数次的不理想却总也打不垮我们的自 13 信,不管进步退步,努力的汗水却从来没有停流。
习惯了每次考完试,制定自己的对手与目标,掀起新一轮的拼搏与战斗的决心。
习惯了几次月考后的家长会、换学号。
习惯了三周放一次假却总共在家待不到12小时的匆急。
忘不了每次获得“双优班级”时,每位兄弟姐妹脸上挂着的微笑。
忘不了班级成绩不好时,大家忧郁的表情。
忘不了每天两次的宣誓。当我们激情喊出“我能,我行,我必赢”时,苦和累不再是占据我们内心最重要的东西。
忘不了自己曾经多少次为了成绩对着电话跟爸妈哭泣。哭过之后不是放弃,而是不顾一切的继续努力。
忘不了我可爱的同学们怎样耐心地给我答疑解惑。
忘不了我可敬的老班苦口婆心地一次一次班会动员,为我们加油打气。
忘不了看到倒计时牌上数字一天天的减小时心里的酸楚。
忘不了老班的每一次谈话将我心中的阴霾打消,从此不再惧怕,为我的高考增添了自信。
忘不了距高考50天时每个人的人生目标,那是何等的激情,何等的热血。
忘不了高考前一天的壮行会,老班送我们的那句话:“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忘不了高考两天,老班给我们煮鸡蛋,大家都夸很好吃时的感动。
忘不了心烦意乱时自己课桌上的目标就像一条鞭子勒住我们,让我立刻回过神来,继续艰难地前行。
【后记】
衡水中学的成功肯定有他的奥秘,辉煌的背后一定有神奇,理解也罢,质疑也罢,赞美也罢,诅咒也罢,衡水中学照样继续着他们的神话,一个个梦想继续在他们高亢激昂的歌声和口号中实现,一位位家长继续从各地把自己的希望送到这里,一批批的取经者继续络绎不绝。
衡水的真经是什么?从学生的话语中你也许已经看出了端倪,这里还想再引 14 述几位家长的话帮助我们认识衡中的奥秘。
“在现行教育下的中国,还能怎样呢?······衡中的领导有理念,而且能落到实处;老师敬业,负责;学校的管理规范,各负其责,各项工作都讲效率,从不拖拉;校园干净整洁;学校气氛积极健康,有蓬勃向上的朝气。衡中给了成长中的儿子三年不平常的奋斗的年轻岁月,它教给儿子要勇于接受和面对,要勤奋,踏实,要珍惜,感恩,要坚韧和自信。我觉得这是最宝贵的吧”。
“其实,衡水人写就神话的笔,并不神奇。这就是一个‘严’字!严格的程序,严格的管理,严格的要求,严格的训练。他们走的是一条不折不扣的‘教之严’的成功之路”!
“有人指责衡水教育就是当代经典的应试教育。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一个本质的区别就是:一个是面向少数学生,为了应试;一个是面向全体学生,为了提高全民素质。一所学校学生学习质量和学习成绩实现连续大面积丰收,这绝不是‘应试教育’所能够达到的境界和结果。看看眼下,不少地方的教育质量就地徘徊,‘十几年一贯制’,究其原因:理念太时髦了。他们拉着素质教育的大旗,打着人性化管理的招牌,做着‘教不严’的营生!为了能让更多的人,得到或分享更多的考试之后的喜悦,奉劝我们的教育界的同行们,去认真的解读衡水教育的神话吧”!
第二篇:从基层视角看税收管理创新
从基层视角看税收管理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税收事业发展的生命力之所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这就为我们的税收管理指明了方向。破解税收管理难题,以“创新”促管理,充分发挥税收职能,真正实现“聚财为国,执法为民”宗旨,是当前基层税务机关面前的一道重要命题。笔者就此谈谈个人的一些粗浅认识和看法。
一、税收管理创新的内涵
“创新”的概念最早是由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191
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的。按照他的定义,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在经济活动中引入新的思想、方法以实现生产要素新的组合。在管理学中,创新是管理的一种基本职能,它是指把新的管理要素(如新的管理方法、新的管理手段、新的管理模式等)或要素组合引入管理系统以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鉴此观点,我们认为,税收管理创新则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税收管理主体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对自身的职能定位、管理方式、组织结构、运行机制、业务流程、工作方法、技术手段等诸多方面所做出的创造性的调整和变革的过程。它涵盖税收征管、涉税服务、税务稽查、信息化建设以及内部管理等各个环节,同时包括税收管理理念创新、税收管理制度创新和税收管理手段创新。它应具以下四个构成要素:
(一)税收管理创新目标。税收管理创新的目标与税收中心工作紧密相连,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它以解决税收工作难题为起点,以管理创新提升税收征管、纳税服务、税收执法、行政效能的水平。具体目标体现:一是税收执法水平进一步提高,形成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税收执法机制;二是税收征管质量进一步提高,确保“应收尽收”的忠实;三是征纳税成本进一步降低,税收征管效率提升;四是纳税服务进一步优化,纳税人对税收征管的满意度和对税法的遵从度明显提升。五是内部行政管理进一步强化,行政管理和机关效能建设上新台阶。
(二)税收管理创新主体。税收管理创新主体是创新的具体组织者、承担者和实施者,主要包括税务干部与税务机关。税务干部作为创新个体,是创新的具体参与者与直接体验者,主要承担创新的开发、实施、检验、反馈、调整等职责。税务机关作为创新组织,是创新的组织者与领导者,主要发挥创新的发起、计划、评价、激励、推广等作用。两者的作用缺一不可,互为补充,共同推进管理创新的顺利开展。
(三)税收管理创新的客体。税收管理创新的客体即税收管理,它是创新行为指向的具体对象,是税务机关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对税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全过程进行决策、计划、组织、协调和监督,以保证税收作用得以发挥的管理活动。具体包括了税源管理、税种管理、税务稽查、纳税服务、税收信息化建设、廉政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内部行政管理等活动。
(四)税收管理创新的内容。税收管理创新是对税收管理理念、体制、机制、制度、手段等方面实施全方位、深层次的改革创新。主要包括管理理念的创新、管理制度的创新、管理手段的创新等。其中,理念创新是指导,制度创新是保障,手段创新是条件。三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制度创新与手段创新必须得到创新理念的引领,才不会走弯路,而理念与制度创新必须依赖于创新手段的运用,才能实现与税收实践的契合,但同时理念与手段的创新必须得到制度创新的配合和支持,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税收管理创新的意义
(一)税收管理创新是完成税收中心工作的迫切需要
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传统的税收管理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确保完成税收中心工作的压力日益加大。从外部环境看,经济全球化、市场化的发展,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依法行政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税收工作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税收征管形势越来越复杂。从内部环境看,税源管理基础依然薄弱,税收执法不规范现象仍然存在,纳服务内容、手段、方式还需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政风行风建设、机关效能建设等尚需进一步加强。这些问题的存在,需要我们从创新体制机制和具体措施办法入手,推进税收管理创新,提高税收管理应对新形势,把握新特点,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确保税收中心工作任务的全面完成。
(二)税收管理创新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近两年来,我们深刻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给实体经济冲击的现实。加上我国经济生活中尚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以及长期积累的产业层次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附加价值不高等矛盾逐步的显现,给了我们许多深刻的认识和启示。在危机背景下,如何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努力提高税收管理水平,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已成为摆在国税机关面前的重要课题。面对新的形势,只有坚持改革创新的原则,以科学的态度学习借鉴先进税收管理经验,以改革的精神探索运用税收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以创新的思路建立“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的长效机制,才能实现税收管理的精益求精和与时俱进。
(三)税收管理创新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途径
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和转变政府职能的方向是努力实现建设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和效能政府。税务机关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必须顺应管理变革与创新的潮流。税收管理创新要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契机和原则,在岗位设置、审批方式、服务理念、行政执法等方面作出相应的变革。例如,税务行政审批权改革、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是对法治政府在管理创新活动中的运用;同城通办、一窗通办、“免填单”制度、自动排号系统应用、网上办税服务厅等创新活动的实施是服务政府理念指导下的产物;节能降耗管理,无纸化、信息化等活动则是建立效能政府的创新典型;税收管理员网上述职述廉,“两权”监督、一案双查等制度是对建立责任政府理念的回应。
三、税收管理创新的原则
税收管理创新不同于企业创新、技术创新,科学评价和把握税收管理创新,在开展税收管理创新应该遵守以下基本原则。
(一)突出实践性
创新本身不是目的,它必须来自于实践,也用之于实践。税收管理创新活动的发起、实施及效果评估都必须与各项税收中心工作紧密结合,以解决工作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以提升税收工作能力和水平为已任。它既是对税收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归纳,也是对实践经验的运用与演绎。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坚决反对创新的“文字化”“绝对化”倾向。切忌“只要新的就是好的”、“做的好不如说的好”的观点,人为割裂管理创新与工作实践的联系;切忌不顾创新对现实条件的适应性和实效性而盲目地追新求异。大量的创新工作异化为概念的炒作,必将导致创新的“形式化”和低效率。
(二)坚持持续性
管理创新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推进管理创新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切不可“毕其功于一役”。要把管理创新作为一项长期、持续的重要工作来抓,坚持与时俱进、坚持科学发展观,走持续创新、持续发展之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到居安思危,居危思进。坚持创新的持续性就必须反对创新的“功利化”和“短期化”。在评价机制的过度激励下,管理创新目标易被扭曲,管理创新很容易带上功利的色彩。为了追求创新短期效果、树立创新典型,忽视创新的长期规划,脱离工作实际,依靠行政权力的强力推动,虽经包装后形象突出,光鲜照人,但却经不起实践与推敲,会很快被废弃,管理创新则变成“劳民伤财”。
(三)倡导主动性
创新不是被动地适应,而是主动的调整。税收管理创新不应成为工作危机下的被迫反应和上级命令下的被动应付,而是在主观能动性的支配下,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借鉴、主动地创造。创新的主动性包括自发创新与自觉创新。自发创新是税务机关在内外部环境条件变化后,主动实施一系列自发性的调整。自觉创新指税务机关根据税收管理的客观要求和规律,有计划地组织税收管理创新活动,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坚持创新的主动性就必须克服追求稳定和规避风险的倾向。作为管理创新主体,税务机关出于降低风险和减少创新成本的考虑,不是积极主动推进管理创新,而往往会选择“搭便车”、“坐、等、看”,使得税收管理创新成为被动应付上级考核的临时性、间断性、次要性的工作任务。
(四)强化规范性
创新不是胡乱作为,而是一种规范化的运作。税收管理创新必须在现有制度空间内实施,受一定规范约束,成果也必须以规范性形式固定下来。首先,税收管理创新活动必须以税收管理规范为前提,必须在税收法律法规、税收一般原则和规律的框架之内进行。无论是体制、机制变革,还是制度、手段完善,都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原则性规定,必须合理控制创新活动风险;其次,创新活动应形成一套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运行机制,规范创新程序步骤,明确创新主体的权、责、利,确保创新活动的发起、开发、组织、实施、反馈、评价、激励等环节的落实有力、推进有序;最后,创新的成果必须以规范性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制度性的规定,以巩固创新成果。这样既又有利于成果的推广宣传,又可成为下一次创新的起点。
四、税收管理创新的途径
管理需要创新,创新同样也需要管理。提升基层税务机关的管理创新能力,必须加强和改善对创新活动的管理。
(一)建立奖偿制度,为税收管理创新提供动力支持
上级认同和支持是税收管理创新的主要合法性来源。管理创新活动在资源分配、人事任免、绩效评价等方面很大程度上受约于这一认同和支持。因此,必须完善制度建设,增强激励,为税收管理创新提供动力支持。首先应建立创新风险控制制度。通过制度的运行,合理控制创新风险,营造一个允许失败的宽松环境,免除创新的后顾之忧;其次应建立创新成本补偿(资源分配)制度。目前基层机关的人力、物力与事业发展之间矛盾比较突出,而管理创新需耗费人力与物力。因此,需要对管理创新活动给予适当的补偿;最后应建立创新激励制度。建立客观公正的创新评价体系,让确有成效、具有可持续的税收管理创新经验得到肯定,成为创新奖励的依据。完善创新人才评价、配置和激励机制, 使创新型人才的创新得到鼓励、创新才能得以发挥、创新目的得以实现。
(二)拓展创新视野,为税收管理创新提供智力支持
实现税收管理创新持续发展,仅仅依靠税务系统的内部力量是远不够的。税务机关应构建合作开放的税收管理创新模式,扩大创新活动的参与度,集中民众智慧,吸收不同领域知识和有效的信息,以提升管理创新能力。具体讲,一是要广泛吸收纳税人参与税收管理创新。通过受理纳税咨询、企业走访等多种途径,充分了解纳税人涉税需求和困难,及时发现我们税收工作存在的不足,使税务机关的管理创新工作做到有的放矢;二是要加强与政府各部门配合。主动寻求政府其他部门对税收管理创新的支持和建议,特别是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其他政府部门管理创新的好的做法。三是要加强与社会中介机构的合作。通过专家咨询培训、企业服务等形式, 充分利用外部人才和技术,借用社会力量为税收管理创新提供新技术和新方法。
三)建立学习型组织,为税收管理创新提供人力支持
创新归根到底是人的“创造性”行为,税收管理创新需要税务干部拥有丰富税收知识、具有较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学习型组织的目的就在于提升税务干部创新素质,挖掘培养创新型人才,这是税收管理创新得以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一方面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增强干部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强调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和团队学习。注重将学习行为有效地转化为创造性行为,而不是简单的模仿和重复性的工作,使税务干部对税收管理及可能影响税收管理的任何变化保持高度敏感,及时获知相关知识和信息, 并自觉运用于税收管理及其创新工作。另一方面,加强创新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管理创新氛围,激发创新工作热情,变创新“独唱”为“合唱”,促进税收管理创新活动主动、全面、持续的开展。
(四)推进信息化建设,为税收管理创新提供技术支持
税收管理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和应用的过程,信息技术已逐渐成为税收管理的重要工具,成为税收管理领域的重要生产力。信息化技术的运用既可以作为一种税收征管手段,提升税收征管效率,也可成为一种纳税服务载体,优化纳税服务水平,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可以有效降低行政管理成本,提高行政管理效能。税收管理创新只有依托信息技术自动化、程式化的优势,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纳税人、征管数据日益增多与税收管理力量相对不足的矛盾, 进而实现税收管理创新边际效用最大、成本最小化,实现税收管理水平的持续提高。同时,由于信息技术特有的使现有的管理方法和流程朝着更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方向发展的特点,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税收管理服务,另一方面,要以信息技术驱动税收管理创新,引发税收管理变革, 推动建立与信息技术发展相适应的管理理念、方式、组织模式和业务流程。
第三篇:从基层视角看税收管理创新
从基层视角看税收管理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税收事业发展的生命力之所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这就为我们的税收管理指明了方向。破解税收管理难题,以“创新”促管理,充分发挥税收职能,真正实现“聚财为国,执法为民”宗旨,是当前基层税务机关面前的一道重要命题。笔者就此谈谈个人的一些粗浅认识和看法。
一、税收管理创新的内涵
“创新”的概念最早是由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1912 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的。按照他的定义,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在经济活动中引入新的思想、方法以实现生产要素新的组合。在管理学中,创新是管理的一种基本职能,它是指把新的管理要素(如新的管理方法、新的管理手段、新的管理模式等)或要素组合引入管理系统以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鉴此观点,我们认为,税收管理创新则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税收管理主体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对自身的职能定位、管理方式、组织结构、运行机制、业务流程、工作方法、技术手段等诸多方面所做出的创造性的调整和变革的过程。它涵盖税收征管、涉税服务、税务稽查、信息化建设以及内部管理等各个环节,同时包括税收管理理念创新、税收管理制度创新和税收管理手段创新。它应具以下四个构成要素:
(一)税收管理创新目标。税收管理创新的目标与税收中心工作紧密相连,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它以解决税收工作难题为起点,以管理创新提升税收征管、纳税服务、税收执法、行政效能的水平。具体目标体现:一是税收执法水平进一步提高,形成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税收执法机制;二是税收征管质量进一步提高,确保“应收尽收”的忠实;三是征纳税成本进一步降低,税收征管效率提升;四是纳税服务进一步优化,纳税人对税收征管的满意度和对税法的遵从度明显提升。五是内部行政管理进一步强化,行政管理和机关效能建设上新台阶。
(二)税收管理创新主体。税收管理创新主体是创新的具体组织者、承担者和实施者,主要包括税务干部与税务机关。税务干部作为创新个体,是创新的具体参与者与直接体验者,主要承担创新的开发、实施、检验、反馈、调整等职责。税务机关作为创新组织,是创新的组织者与领导者,主要发挥创新的发起、计划、评价、激励、推广等作用。两者的作用缺一不可,互为补充,共同推进管理创新的顺利开展。
(三)税收管理创新的客体。税收管理创新的客体即税收管理,它是创新行为指向的具体对象,是税务机关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对税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全过程进行决策、计划、组织、协调和监督,以保证税收作用得以发挥的管理活动。具体包括了税源管理、税种管理、税务稽查、纳税服务、税收信息化建设、廉政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内部行政管理等活动。
(四)税收管理创新的内容。税收管理创新是对税收管理理念、体制、机制、制度、手段等方面实施全方位、深层次的改革创新。主要包括管理理念的创新、管理制度的创新、管理手段的创新等。其中,理念创新是指导,制度创新是保障,手段创新是条件。三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制度创新与手段创新必须得到创新理念的引领,才不会走弯路,而理念与制度创新必须依赖于创新手段的运用,才能实现与税收实践的契合,但同时理念与手段的创新必须得到制度创新的配合和支持,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税收管理创新的意义
(一)税收管理创新是完成税收中心工作的迫切需要
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传统的税收管理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确保完成税收中心工作的压力日益加大。从外部环境看,经济全球化、市场化的发展,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依法行政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税收工作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税收征管形势越来越复杂。从内部环境看,税源管理基础依然薄弱,税收执法不规范现象仍然存在,纳服务内容、手段、方式还需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政风行风建设、机关效能建设等尚需进一步加强。这些问题的存在,需要我们从创新体制机制和具体措施办法入手,推进税收管理创新,提高税收管理应对新形势,把握新特点,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确保税收中心工作任务的全面完成。
(二)税收管理创新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近两年来,我们深刻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给实体经济冲击的现实。加上我国经济生活中尚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以及长期积累的产业层次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附加价值不高等矛盾逐步的显现,给了我们许多深刻的认识和启示。在危机背景下,如何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努力提高税收管理水平,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已成为摆在国税机关面前的重要课题。面对新的形势,只有坚持改革创新的原则,以科学的态度学习借鉴先进税收管理经验,以改革的精神探索运用税收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以创新的思路建立“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的长效机制,才能实现税收管理的精益求精和与时俱进。
(三)税收管理创新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途径
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和转变政府职能的方向是努力实现建设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和效能政府。税务机关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必须顺应管理变革与创新的潮流。税收管理创新要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契机和原则,在岗位设置、审批方式、服务理念、行政执法等方面作出相应的变革。例如,税务行政审批权改革、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是对法治政府在管理创新活动中的运用;同城通办、一窗通办、“免填单”制度、自动排号系统应用、网上办税服务厅等创新活动的实施是服务政府理念指导下的产物;节能降耗管理,无纸化、信息化等活动则是建立效能政府的创新典型;税收管理员网上述职述廉,“两权”监督、一案双查等制度是对建立责任政府理念的回应。
第四篇:从文化冲突视角看当代中国医患关系
摘要:现今社会,医疗服务市场正在经历着日益紧张医患关系的猛烈冲击,并逐渐演变成危害社会和谐的不良因素。近些年,被媒体报道的重大医患关系事件层出不穷,其特点为医疗纠纷数量逐渐增多,涉及事件情节复杂,对社会和个人产生极为严重的不良影响,危害社会安全。本文主要阐述了医患文化的概念和由来,浅析了医患文化冲突的表现形式,从文化冲突的视角讲述如何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关键词:文化冲突;医患文化;医患关系;合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c9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5-0037-02
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病人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特定医治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中的关键。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医患关系的概念也得到补充和扩大,其中“医方”不再只是主治医务人员,而是包括医生、护士、药检和管理人员在内参与理疗活动的全体机构和人员;“患方”也不只是单纯的求医者,而是包括患者的监护人、亲属,以及其所在的工作单位等群体。良好的医患关系,有助于创建合理有序的医疗环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对社会、个人和医疗单位都有极其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医患文化的概念和来源
(一)医患文化的概念
目前,很多人对“医院文化”有所了解,却很少有人知道何为“医患文化”。然而,“医患文化”在许多学者笔下早已诞生,它是指在医疗活动中,医方和患方各自持有的世界观、价值观、双方信念、行为准则以及思维方式的总和。一般情况下,医患双方在各自掌握的资源知识和背景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这是由于其所处社会地位不同、思维方式不同、所遵守的社会行为规范不同所导致,这正是引发医患纠纷的基础条件,也是产生医患冲突的根本原因。医患之间的相互对抗、辱骂、拔刀相向、互相伤害等,导致双方都遭受不同程度的受伤,甚至死亡,是医患文化差异的外在表现形式。简而言之,医患文化冲突,是由于医患双方各自拥有的文化差异,进而导致的思想和行为上的差异化。
(二)医患文化的来源
医患二者作为拥有不同文化的主体,在医患交往中扮演对手角色,两者按照各自不同的文化习惯交流沟通,而巨大的文化差异会导致矛盾冲突,这是激化医患冲突的关键因素。不同国家和民族,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存在文化差异,必然导致冲突,而这种冲突表现在医患关系上,就形成医患纠纷。纵观历史,医患冲突也具有时代性特点,具体可分为传统冲突和现代冲突。时代更替,必然会带来不同程度和深度的变革与创新,医疗行业也不例外。新的变化容易被乐于探索新事物、敢于创新的人接受,对那些传统守旧的人来讲,则难于接受。所以,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是当代中国医患冲突存在的文化根源。作为21世纪的医学工作者,面临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碰撞带来的巨大挑战。
实际上,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医患关系受其文明程度影响,反过来,医患关系的文明程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发展的文明程度。“医患关系”强调的是医患两者相同的文化,但在实际操作中,多数情况下,医患两者表现出的是文化差异,因此会产生“医患文化冲突”。“医学文化”是指:人类在医学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成果,其中包括所有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人类认识学习、钻研探索、接受鉴赏,并不断创新医学成果的过程。医学文化一方面是客观文化,如医院、医疗设备、医疗技术、医疗法律法规等。另一方面是主观文化,如医学知识、医学观念、医学评价等医学思维方式。
“医患文化”不是作为个体单独存在的社会角色,而是各种社会关系交织的节点,其存在同社会的理论文化与医学文化、个体的思维文化与心理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中,在与社会医学文化的关系上,受社会本身的客观医学文化影响,同时也受包括医学知识和医学文化在内的主观医学文化的影响。而在医学文化中,主观医学文化起着主导作用,医患双方对医学认识和医学观念的理解,影响着医患关系的发展。
二、医患关系的体现方式
面对不同的医患个体,要考虑医患两者之间的文化水平差异。但是在这一方面,我们更侧重的是医者和患者两个不同群体之间的医患文化冲突。针对群体来分析医患的文化冲突,涉及范围包括伦理方面、法律方面和心理方面等。医患之间在认知、情感、法律、期望服务和社会心理的冲突,是医患文化冲突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学者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医患关系的表现形式,总结起来,主要是体现在心理层面。而医患文化冲突,包括社会层面、法律层面、伦理层面和心理层面等所有内容。
(一)社会层面
当今社会,医闹、伤医、杀医等医患纠纷事件频发,甚至医生集体罢工,这些都属于社会层面医患冲突范畴。医患社会冲突作为医患文化冲突最为广泛的形式,主要指的就是医者和患者群体间的冲突,按照“医患关系”定位,分离出来的两类人、两个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然而,在媒体的参与下,媒体为吸引广大群众关注,加大了宣传力度,使得医患的社会冲突已经扩展到医务人员和公众之间。
社会冲突是社会存在的普遍现象,它的存在具有双面性,应辩证看待。一方面,社会冲突带来一定破坏性,危害社会稳定和谐;另一方面,社会冲突反映出存在问题,迫使促使改变社会结构,优化现行的社会制度,促进社会发展。由此可见,医患社会关系是社会发展的一个方面,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过程。在面对医患社会冲突时,不应该逃避,而是正面迎接挑战,发现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社会、集体和个人都要积极配合,为建立良好的医患秩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法律层面
医患文化冲突中最为复杂的是医患法律冲突,这正是医学立法的难题之一。实现医患双方二者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是法学的主要目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是很难实现的。从法学角度看,虽然医患双方在法律权利和义务上是平等的,但是在是否实现两者各自权力上是不平等的。从后者的意义上来讲,医患关系是掌握专业医学知识的医者与没有医学知识患者之间的的关系,事实上并不是平等的。法律判决的困境是医患法律冲突的实质。在医患冲突中,无法判断医者是否要承担必要的法律义务。因此,学界借助“医患双方认可的第三方”来处理医疗纠纷,其中包括医疗纠纷人民调节委员会、保险公司等。
(三)伦理层面
医患伦理冲突是医患冲突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从时代发展来看,伦理文化的发展也影响着医患关系。传统时代,伦理文化支配着医患关系。在此阶段,医患关系是产生于熟人之间,彼此之间拥有信任感,所以主要体现为医生和患者之间直接而稳定的人际关系。在当代医学时代,医疗技术和医疗文化不断地发展和变化,医患关系受医学文化支配也发生相应改变。当代医患关系,是存在于“陌生人”交往中的关系,彼此并不了解,而且其中掺杂了医疗机构和诊疗技术等因素,使得原本传统单纯的医患关系也演变成为错综复杂的关系。从社会现状来看,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拥有的伦理文化背景差异较大,所以,医患关系受伦理文化影响也不同。
(四)心理层面
具体来说,医患心理冲突,其实是医生和患者之间掌握的医学水平和对医学的认知水平的差异导致的。时代在发展,医学的发展也与时俱进,站在医者角度,具备专业知识和经过专业训练的高级人才数量不断增加;而患者方面,存在不同文化层次的人员,对医学知识的掌握水平参差不齐,患者对于健康的理解、对疾病的认知度以及对医生的期望水平存在巨大差距。在个体心理方面,要考虑患者心理,包括患者个体对医学知识、医学认知观念以及由疾病而产生的心理变化;医者心理,包括医生个体的医学文化程度,以及在行医过程中出现的防御心理等。区别于传统的医患关系,当代医疗的医患关系主要是由于医患双方不信任的心理造成的。
三、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体系
当代医学不断发展进步,医学学科分化精细,医疗技术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医疗机构的性质也发生改变,对当代医患关系的管理也是极大挑战。医患关系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部分,是保持当代医学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医院管理规划中,医院文化建设逐渐受到院方的关注,并意识到建立完善的医院管理机制,有助于建立良好有序的医患关系,减少医患纠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单纯的从医者和患者视角考虑,无法从根本决绝医患矛盾,只有站在医患文化冲突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医患双方的文化差异,医患文化冲突在社会、法律、伦理和道德层面的表现形式,对当代医患关系实施有效的管理,才能建立合理有序的医患关系。
当代医患关系已不再是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而是医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关系,医患关系更为复杂,所以,建立一个合理有序的医患关系体系尤为重要。要合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以加强医患关系的管理。
(一)强化医疗人员的素质培养和管理
医护人员作为医疗机构的主体,其专业知识水平、职业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及沟通水平等极大程度上影响着医患关系。所以要求现代医护人员要掌握优秀的医疗技术,同时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精神和沟通能力,医疗机构在文化建设中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对医护人员的教育。
(二)充分利用媒体
在信息快速发展的当代社会,大众传媒对国家、社会、集体和个人都发挥着其独有的传播与沟通作用。合理利用媒体,强化医方与群众之间的有效沟通,传播正确的医学文化知识,争取实现医学知识的大众化。在现今信息数据透明化的社会,只有让医患之间信息相对对等,才能有效解决由认知差异和文化差异带来的纠纷和冲突。
(三)政府加大对医患关系的关注
在医患关系上,政府应该积极发挥其宏观调控作用,向人民群众传播正面的医患文化,营造和谐的医患氛围。在政府和媒体的积极引导下,让医患双方明确各自拥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端正自己的思想,为创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做出自己应尽的义务。
四、结语
综上所述,医患关系作为社会各种关系交织的一个节点,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和谐安定。当前,和谐的医患关系越来越受到社会和个人的关注。医护人员作为医患主体,应该主动承担管理者和沟通者的角色,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的医患环境。患者作为医患的另一主体,应该主动学习了解基本的医学知识,提高医学的认知水平,理解医务人员,配合医者的治疗工作。政府和媒体发挥其积极的社会作用,传播正面的医患关系。社会各界人士,主动积极合作,创建良好有序的医患关系体系。
第五篇:从宪政的视角看基层民主
摘要:基层民主建设是一国宪政建设的基石,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宪政理论依据入手,简要介绍宪政的含义、构成要素、特点及建设宪政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本文接下来分析宪政建设与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之间的关系,具体阐述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对我国宪政建设对于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宪政制度是西方文明的产物,是纯粹的舶来品,但现今经过四百多年的不断发展,它已经成为一种惠及全人类的文明遗产。经过对几百年的政治文明发展的研究和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宪政制度是政治文明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类政治文明从低级到高级不断演进的重要成果,是一种政治文明的普适性制度。基层民主建设是一国宪政建设的基石,研究它的发展现状及其在宪政建设层面上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及能对我国的宪政建设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在我国加强政治文明建设,进行改革的今天,提倡建设中国特色的宪政制度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宪政的基本理论
宪政,指以宪法为前提,以民主政治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石,以保障人权为目的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作为一种带有普适性的政治制度,宪政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了其他政治制度无可比拟的进步性和科学性,可以说宪政制度是人类政治文明迄今为止的最高产物
3.民主
宪政与现代的民主政治具有密切的联系,它以民主政治为核心。宪政史对于人们已经取得的民主事实的制度化与法律化,没有已经取得的民主事实,就没有事实上的宪法,宪政就更无从谈起。民主政治要求主权在民,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而政府只是国家权力的行使者,政法要受到权力的所有者----人民的制约,这与宪政的核心理念即保障人民权利,限制政府权力是相通的,但不能简单的把宪政理解为民主政治,有了民主政治并不等同于就实现了宪政,宪政除了民主政治之外,还需要法治的支撑。
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简介
基层民主建设是一国宪政建设的基石,具体到我国,基层民主建设的最主要形式就是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就是“城乡基层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据国家法律和党的政策,按照平等、选举、公开、监督、多数人决定、法治等原则,按照一定程序,民主选举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领导人,对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进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制度、规范和实践活动,表现为基层群众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以及对干部的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在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由十四大、十六大报告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基层民主的阐述,“基层”的范围主要是指城市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和公有制企业的工会组织三个领域。十七大报告又将民间社会组织加入到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范围。因此,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就应是村委会、居委会和民间社会组织,因为民间社会组织的建设刚刚起步,而宪法明确规定的主要的形式是居委会和村委会,因此本文着重研究的也是这两种组织形式。
三、宪政与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关系
(一)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宪政精神的集中体现
1.宪政的民主精神与基层群众自治的关系
民主政治是构成宪政的最基本要素之一,同时也是宪政制度的核心。“民主与人权是宪政秩序产生的驱动力,是宪政秩序的根本所在。”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宪政》指出“宪政是什么呢?就是民主政治”“世界上历来的宪政不论英国、法国、美国或苏联,都是革命成功了有了民主事实后,颁布一个根本大法,去承认它,这就是宪法”虽然宪政不能完全等同于民主政治,毛泽东的说法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但也说明了民主政治对于宪政建设的重要性。
民主的实现形式包括两种: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根据以往西方国家的宪政建设经验来看,似乎间接民主的民主代议制与宪政的联系更加紧密,大多数的宪政国家都选择的民主代议制作为政权组织形式。
我国应实行高层民主与基层民主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民主,建国以来,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各种建设已经比较完备,但对于基层民主的关注远远不足,造成一些地方的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不高,不能真切的跟受到自己的民主权利得到实现。
2.宪政的限制政府权力精神与基层群众自治的关系
宪政产生的本意就是防止由公民选举产生的政府反过来侵犯公民的权利,而通过制定宪法来限制政府的权力,简言之就是建立有限政府。宪政主义限制政府的权力的具体做法是:权力制衡以及违宪审查等,而另外一种不可忽视的方法就是权力社会化。权力制衡是通过国家内部各个机关之间的权力分配达到相互制约,以防止权力一家独大。而权力社会化是通过社会权力对国家权力进行制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基于国家主权范围内的一种社会治理的方式,它是对于我国国家权力的一种补充,并没有削弱国家权力而且对政府权力进行了制约,它必须具有合法性才能行使以上的功能。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权力来自于选举它的基层群众,它负责的对象也是基层群众,政府对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工作只能进行支持,帮助或指导,而不能干涉其内部工作的进行,这就在法律上防止了政府权力的无限扩张。因此说,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体现了宪政的限权精神。
3.宪政的自由精神与基层群众自治的关系
自由是人类一直以来不懈追求的东西,是人类对自己的终极向往,但它又是极度脆弱的,个人的自由是不可能完全实现,而过度的自由更是会造成混乱,反而无法实现自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宪政的终极目标就在于保护权利和自由。宪政可以说是自由主义的产物。自由主义倡导个人主义,提倡个人的自由高于一切,个人自主决定个人是否参与各种政治经济活动,并认为个人的性质决定集体的性质。
自由主义理论是社会自治理论提供了一些基础的原则,包括自由与平等、公平与正义等,这些理论也是我们建设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同时,我们对自由主义理论的观点不能一概而不加分辨的用于指导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以防止自由主义所带来的个人主义影响。
四、在宪政建设的大环境下完善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实施现状中的存在着种种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到了影响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否能够继续实行下去的地步,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加快我国的宪政建设,从建设市民社会入手,从宏观的角度在制度上和具体实施问题上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用宪政的自由民主限权精神使其焕发新的活力。
(一)、对于居民委员会法律制度建设的建议
总体来看,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城市的建设要好于农村,《居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于1990年,还要早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条文规定更加简陋只有短短的23条,大都是总括性的规定,但个地方人大大都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了具体的实施办法,同时各个地方的居委会也创造出了不少的实施方法,总体的实施情况不错。
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城市也或多或少的存在与农村相同的问题,即法律的可操作性差,行政化趋势严重,《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也已无法适应越来越复杂的社会关系,因此同样需要制定新的法律来同意规定居委会的地位于职责,居委会产生的具体方式方法,明确其独立性,使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城市取得更大的进展。
(二)、转变政府职能
要改变当前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行政化倾向严重的现状,光有制度上的规定是不够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顺畅运行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作用,需要在宪政建设的大环境下逐渐理顺个方面的关系,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政府转变其职能。
转变政府职能,首先要从思想观念上入手,需要政府改变那种把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看做自己的下属机关的观念,要从思想上承认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合法的自治地位,改变自己以前那种搞搞在上的态度明确自己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关系式知道与协助的关系而不是上级与下级的关系,不再把不属于基层群众行自治组织之策的工作强行分派给它们去做,不高不实际的检查评选。要想改变政府机关一直以来的传统观念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因此要在建设宪政的过程中,对广大干部职工多加宣传教育,使他们尽快转变思想观念,理顺自己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之间的权利与之策,以配合我国依法治国纲领的实施。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理当理论界讨论的比较热烈的问题,本文的意图是应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放在我国宪政建设的大环境中去考虑,利用宪政的民主自由限制政府权利精神去指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我国的宪政建设途径应是从基层入手的渐进式发展模式,因此加强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建设就成为我国实现宪政的突破点,如何解决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对于我国的宪政发展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周叶中.先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3]汉密尔顿、麦迪逊等.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等译,北京:上午印书馆,1980.[4]路易斯·亨金.宪政·民主·对外事务[M].北京:三联书店,1996.[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C].第16卷.[6]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7]王叔文.市场经济与宪政建设[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8]马作武.清末法制变革思潮[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7.[9]周叶中.宪法至上:中国法制之路的灵魂[J].法学评论,1995,6.[10]路易斯·亨金、阿尔伯特·J·罗森塔尔.宪政与权力[M].伤害,三联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