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中华传统文化视角看国民素质的提高
从中华传统文化视角看国民素质的提高 来源:无忧指纹膜 http://51zwm.net
摘要:中华民族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有着丰富的精神食粮资源。既是本民族的骄傲,也是本民族珍贵的道德资源,“中国人的精神是一种永葆青春的精神,是不朽的民族魂”。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当下,中华优秀文化蕴含的人生智慧、价值观念、道德理想、人生追求、情操境界以及对世界感知的方式,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文化资源。围绕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如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关键是提高国民素质。
关键词:传统文化;国民素质;精神
一、国民素质提高的重要性
(一)国民素质的内涵
所谓国民素质,是指一国国民在先天禀赋和传统文化影响的基础上,在后天教育和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包括身体、心理、社会文化特质等在内的综合素质。国民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它具有先天不同性与后天发展性、历史性与现实性、协调性与非协调性、个体性与群体性等特征。国民素质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包括了很多方面,具体可以分为三类八种:三类素质是指自然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八种素质是指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审美素质,劳技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
(二)提高国民素质的必要性
1.国民素质是构成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要素。作为社会主体的中的“人”,作为知识的有效、能动载体,国民肩负着创造、掌握、使用知识的使命。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国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民质量的优劣。因此,国名素质得以以国家综合国力的核心要素,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国力。
2.良好的国民素质是维护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的有效前提。
为实现以信用为支撑的市场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需要切实提高国民的素质,包括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
同时,普遍提高国民的素质,对平衡和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的稳定,为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都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3.国民素质的提高,对加快我国经济持续又好、又快发展起着根本性的保证作用。
因为长期以来,我国在经济发展这一问题上,过分重视硬实力的建设,却忽视对国民素质这个软实力的提高。致使国民素质中,存在文化程度偏低、科学素养不高、主体意识薄弱、民主精神欠缺、法制观念淡薄等问题。这些问题也正成为影响我国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
既然国民素质的提高有如此重大意义,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我们的国民素质?中华传统文化对此有没有帮助呢?
二、中华传统文化核心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一)中华民族精神
《易传》中提出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及“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两个命题,集中地体现了我们中国文化的精神实质。“自强不息”就是“努力向上,决不停止”,中华民族不断进取、奋发有为精神的写照;“厚德载物”指君子应以
大地一样的胸怀包容万事万物。这些特点,概括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中国历史上虽然也有哲学家主张清静、无为,但从总体上讲,中国文化历来关注现实人生,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一直居主导地位。
(二)对理想的追求
对社会理想和人格理想的追求,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价值观中最为鲜明、持久的传统之一,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历代哲人都认为人应该有崇高的社会理想,这个社会理想就是《礼记·礼运》所描绘的大同世界。这种带有浓厚理想色彩的原始大同社会图景,影响了中国历代哲人和统治者。中国古代哲学中有肯定人的人格尊严、人的道德价值的思想,儒家道德的特点是富于理想主义、人文主义和实践理性精神,它追求自我完美,力图通过道德塑造理想人格。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也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认为高尚品德的价值远在世俗的富贵之上。儒家非常注重气节,孔子说: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
(三)对自己的戒律
修身克己,中华传统文化非常强调修身,并强调“修身为本”。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有修身,自己优秀了,才能走好下几步路。以上谈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其中哪些内容可以与今天的时代相结合,从而提高国民的素质,增强国家的软实力呢?
三、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华,提高国民素质
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当中,中华优秀文化蕴涵的人生智慧、价值观念、道德理想、人生追求、情操境界以及对世界感知的方式,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文化资源。
(一)思想教育
教育,对人的行为,对社会的活动,都会产生重大影响的。因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受思想支配的。正确的思想作指导,必然产生正确的行为。反之,亦然。但是,介乎二者之间的,是盲目的思想,必然产生盲目的行为。这在现实生活中,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比如,他习惯了大嗓门说话,已变成常态,不知在国外惹人讨厌,所以在白人面前仍我行我素。这就要事前教育,使其懂得在出国旅游时,知道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提升其交往能力和礼仪素质。这样,才能避免不教而诛,也才能避免罚不责众。其实,董先生也说到,“随地吐痰,大声喧哗,没有礼貌,更多的时侯是不懂得什么是礼节。”从不懂到懂,靠什么?还不是教育。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正是对儒家“仁、义、礼、智、信”的传承与创新。
(二)发展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一条重要原则,即:改革开放中出现的问题,只能依靠发展经济来解决。国民素质提升问题,也要依赖经济发展去解决。经济是基础嘛!基础变了,矗立之上的生活方式、习惯、行为也会或迟或早地起变化的。比如,六七十年代,卖菜的售货员都能以“菜”谋私,经济发展之后,这种特权就自行消逝了;比如,如今住进高级楼房地板比镜子还亮,他会随地吐痰吗;比如,一个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的人,他会赤膊上街,在公交车上大声喧哗吗。这些都有待经济的发展,导致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最终解决的。
(三)扩大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引领主流,远离“三俗”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这对于促进我国文化事业健康发展,提高全民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2008年开始,我国对法定节假日作出了重大调整,清明、端午、中秋节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提供了重要平台。这些都对深化传统文化教育、提升民族素质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领导干部要发挥引领作用,要洁身自爱
社会本来就有不同利益集团和各种非法谋利行为,顶住诱惑洁身自爱是对领导干部最基本的要求,洁身自爱,是我们每个人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我们每一个干部执政的座右铭,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不受私欲所左右,做好自己该做的事,管好自己的手,管好自己的口,不为金钱所动。换言之,就是要严于律己,不贪不占,不损人利己,更不要因一时的贪念做出有损于党、有损于国家和人民的事来。
(五)培植诚信文化
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孔子说:“信者,人之根,国之本也。”诚信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是建设和谐社会、发展进步的源泉,是个人立身之本,成事之基,处事之道。
总之,若要提升国民素质,这需要一个大环境。而这个大环境的风气,靠我们每一个人,严格要求自身,从每件小事情做起。
第二篇:从垃圾处理看国民素质
从垃圾处理看国民素质每天必须相伴的生活垃圾,以什么方式走进我们的生活,又以什么方式离开我们,久而久之会成为人们的习惯,这或许是一个草根眼中的“国家形象”吧!在网上看到日本的民用垃圾,整整齐齐的站成一排,看得出这是用心安排的:有纸盒、报纸、塑料、铁器。这些垃圾的整齐排放程度跟冰箱里的食物不相上下。
说明一下,在我夸赞日本某些方面时,大会有一些“爱国激进分子”会对我进行人身攻击。不过说实话,谴责日本的话我也天天在口上念,但是我无法不去承认日本确实有一些值得我们去称道学习的地方。呵呵,就当我们把他们的好东西抢来,让他们闹心去!
许多人都知道,动漫、寿司、新干线堪称日本的标志(不少网友称,无耻也是他们最重要的标志)。
其实日本还有一张“名片”,那就是分门别类、摆放整齐的垃圾(正如许多政要的人格,嘿嘿,逮住机会就得骂两句)。
其实在日本的大街上看不到垃圾桶,居民垃圾是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方,然后由垃圾车收走,这就是日本垃圾的“双规原则”。
去过日本的人,给人印象最深刻的也许常常不是什么科技有多先进,文化有多么发达,尽管这个方面也是一个事实,而很可能是整个日本给人蓝天碧海白云、绿色海洋、一尘不染的感觉,整个社会秩序井然。日本人乘手扶电梯总是自觉地站在一边。让出三分之二的空间,让有急事的人通过。广州新开地铁的时候,也曾经想让大家这样遵守秩序,在扶手上用图案标明靠哪边站,但是,几乎没有人遵守。博弈的结果,后来就取消了这个要求。因为,写在那里又没有人遵守,很是尴尬的。
有一位讲述了他在日本的见闻:
网友称,第一次踏上日本的土地,看到第一个公共场合的垃圾箱是在大阪公园。那个垃圾箱有三个垃圾箱,是按照可回收,不可回收以及不明
归类三种来分类的。上面盖了一条防雨塑料布,干净得就象家里的桌布一样。看了半天,才知道这原来是一个垃圾箱。
其实日本垃圾箱并不是多见,干净并不意味着垃圾箱遍地。垃圾箱少,而地上仍然干净,这是怎样做到的呢?这不取决于技术,而是取决于国民素质。日本人对待垃圾有一个习惯。如果在外面产生垃圾,而又碰巧没有垃圾箱,他们常常会把垃圾带在身上,遇到有垃圾箱的时候,甚至回家之后再将垃圾放在自己家的垃圾箱里,而绝不会随手乱丢乱扔的。
而日本人的垃圾概念也似乎与我们的不同。比如,日本人会把剪下来的指甲屑小心用纸包好,即使是在外面也是这样。甚至从头上掉下来两根头发,也会小心用餐巾纸包好,然后再按垃圾分类放进垃圾箱里。如果是家里扔垃圾,就更讲究。不同的垃圾是要在不同的时段里扔的,这个已经成为习惯。居民不但要按照不同时段去扔不同的垃圾,而且,遇到玻璃瓶上有纸标签,由于玻璃与纸是属于不同的垃圾分类,因此,他们常常会在扔出去之前将玻璃瓶洗净,然后再将玻璃瓶上的纸标签或者塑料标签撕下来,投入不同的分类垃圾箱。如果遇到错过了投垃圾的时间怎么办?日本人也不会随便就将垃圾扔在那里,而是将垃圾存放起来,如果是瓜果之类易腐烂的垃圾,他们还会将垃圾存放在自己的冰箱里,等到可以投放的时间再投放出来。
日本人对吸烟有严格的限制。不但公共场合的室内严格禁止吸烟,而且即使是在广场、野外的公共场合禁止吸烟的地方也很多。日本人吸烟不会乱扔烟头,即使在野外,他们的烟灰也不会随便乱扔,而是人人有一个便携式的烟灰缸,像以前用过的钢笔套一样大小,挂在身上。要吸烟的时候,就取下来,将烟灰缸盖打开,把烟灰弹到里面去,而不是随便抖落在地上。在日本,几乎人人都这样自觉地做,并没有看见到处张贴的“吸烟罚款”多少的警示语。
日本人的垃圾回收率据说占到垃圾的90%以上。剩下的需要被焚烧的垃圾实在不多。我们经过他们的垃圾焚烧场,发现这些垃圾焚烧场,大多是深埋在地下的,只有烟囱是露在上面的,即使垃圾焚烧场,烟囱里只是冒一点点白色的烟,也闻不到什么异味。垃圾的高回收率与高燃烧率,保证了日本异常洁净的环境,焚烧后的热量常常用来发电或者直接用来供温热水温,让人体验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从日本的大阪踏进日本本土,途
经京都、东京、名古屋等多个城市,一直到千叶县的乡村,其干净程度是一样的。垃圾处理的方式与方法也是一样的。
在日本要看见一点垃圾是非常难的。仅仅有一次在日本东京等车的时候,我们在一个偏僻的立交桥下的椅子上休息。这个时候同去的一个校长终于发现被随便丢在地上的几个烟头与几个易拉罐等垃圾。这个校长非常高兴,说:“终于看见了你们日本人也有乱扔垃圾的地方。”正在高兴的时候,我们猛抬头看见垃圾旁边树了一个牌子,上面用大大的中文字写着:“请不要随便丢垃圾。”并没有配上英文、韩文与日文,而仅仅是中文。垃圾旁边放着一个标准的垃圾箱。那刚才还有点幸灾乐祸的校长脸上立时挂不住了。很明显,这上面的中文字只是告诫中国人的。至于这是不是一种歧视与偏见,我不敢说,但是,我相信这个告示牌子也不会是随便设立的。
中国人在处处遵守秩序,处处讲究公德的日本,其实会很不习惯。因为习惯了乱来的中国人,一不小心就犯了规,违犯了人家的公德。在他们那里边幼儿园与小学生做起来都非常自然的事情,在我们这里连专门教人的教师、校长都感觉需要时时提醒自己才能够做到。适应日本的环境,感觉很累,很不自由。在日本即使人再多,也是安宁静寂的。在公共场合大声说话是不道德的。日本人之所以能够这样做,是因为他们从小就受一种教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给他人与社会添加麻烦。不给社会添麻烦,成为日本人男女老少的共同信念。正是从细小的公德开始,从底线开始,而不只是唱高调,一个民族的素质才能够得以逐渐提高。
这一位网友表示:就日本的垃圾处理而言,中国也许再过一百年也难以望其项背。因为这个问题涉及的不仅仅是垃圾处理技术,而且更深刻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素质。我觉得别老抱怨中国的垃圾处理一百年赶不上日本了,首先我不认为有那么难,其次我们更应该脚踏实地做些建设性的工作,哪怕是做推广垃圾处理的义工都行,进步都是一点点累积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做出应有的努力!
第三篇: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与国民素质的关系
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与国民素质的关系
本文着重探讨中华传统文化及其与国民素质提高的关系。来自网络。在原文(未注明作者)基础上略有修订。——柴歌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的核心是什么?它的最主要特点是什么?它和我们现代国民素质的关系是什么?我们研究这个主题,就是要着重探讨传统文化的形成、结构、内涵,从形成和内涵当中来探讨它的核心。我们认为,传统文化的核心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关系是当前研究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任务。
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我们讲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三个观念,价值观是根本的,也就是说世界观、人生观最后都要体现在价值观上。价值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去分析,从哲学层面来看价值,就是作为一个主体有什么优长,理想怎么实现?这是从哲学层面讲价值的含义。价值观当中最根本的是人生价值观,人生价值最重要的就是一个人的智慧、理想、才能的体现,为国家、为人民、为民族做出的贡献,这是真正的人生价值。人生价值观就是关于人生价值的一些观点、观念、学说。
国民素质的问题是一个国家的大事,可以说人才资源、人力资源、国民素质这些都是相近的概念,我们大家都很清楚,这是国与国之间竞争的一个根本性的、实质性的问题。英国有个经济学家哈比森,他认为人力资源是国民财富的终极基础。资本、资源都是经济当中被动的因素。人力、人才是主动的因素。因此我 们也可以这么说,国民素质的高低标志着一个国家实力的强弱,国民素质在一个国家的发展当中可以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那么国民素质包括哪些内容,传统文化对国民素质的提高是怎样的一种关系?这些都是我们今天要讲的问题。
围绕着这个主题,我想分三个问题来讲。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形成与核心
(一)自然、社会的环境和生产方式对文化的形成具有基础性的意义
我们要探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的形成,需要考虑它经历的自然环境、它的社会状况,以及它的生态情况。我们都知道,大概在公元前
6、前5世纪的时候,在东亚,在我们这个土地上就形成了道家、儒家等学说,在南亚印度有佛教,在地中海一带有古希腊、罗马哲学,这就在世界上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系统、哲学系统。我们的中华传统文化是生长在这么一个环境,就是在东亚的大陆,在公元前
6、前5世纪的时候,大体是在一个300万平方公里范围内,就是黄河中下游,中原地区。我们的祖先生活的地理环境,东边是海洋,西北、西南都是高山峻岭,它内部的幅员非常纵深、非常宽广。这一带地区气候比较温和,适合农业生产,一年四季比较分明,与印度和其他国家的自然条件、生产条件很不一样。另外,除了黄河流域以外,长江流域土地也是非常肥沃的,气候也很温和。应当说我们国家中原一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发源地,当然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也不只是一个,其次就是长江流域,还有其他地区。中国所处的地理、气候条件就决定了农业生产是古代最主要的生产方式,农业生产最初是集体耕作制,到了战国的时候发展为家庭耕作制,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这是一个生产方式的根本性的改变。这种环境,这种生产方式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的形成,提供了一种客观的根据、客观的基础,也可以说自然、社会的环境和生产方式对文化的形成具有基础性的意义。
(二)打破官方对教育的垄断,把教育推向民间
文化的产生需要有文化人,需要有知识分子,我们可以看到春秋战国的时候,由宗法贵族分化出了各种各样的士,有文士、武士、隐士、方士等等,他们在春秋的时候就成为了一个独立的阶层,当时很多诸侯国家都引进这些人才来进行变法。大家都知道,商鞅变法就是最突出的一个典型。这些士,也即知识分子,发挥了知识的优势,从事教育,培养弟子。原来在商朝时代上学,学校都是官办的,“学在官府”。到了春秋末期,由孔子首创私学,这就是说,打破了官方对教育的垄断,使古代的学校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也就是把教育推向了民间。
(三)人本主义跟自然主义的结合奠定了整个中华古代文化的基本走向
和私学兴起的同时,古代一些君主还创办了许多文化学术中心,聘任各个学派的大师不治而议论,他们不直接参加国家政府的治理工作,只是专门议论、专门思考如何治理国家,如何发展 国家。当时像中原这一带,现在的河北、山东、河南一带都有这样的学术中心,特别是象山东的曲阜,还有河北的邯郸都是当时一些很有名的文化学术中心所在地。这样的文化学术中心,大大推动了各地文化学术的繁荣和兴盛。这种兴盛最集中地体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诸子百家,因为诸子最集中的时候是在战国时期,所以也称为战国诸子。这些诸子就天道、人道、社会伦理、礼法制度等等进行了探讨,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学说。当时最重要的有儒家、墨家和道家,在这3家当中,儒家跟墨家在当时被称为显学,道家也很重要,但是道家是个隐士之学,它没有列到显学的范围里面。春秋战国,特别是战国时期的百家,后来西汉的时候,司马谈就把它概括为6家,以后又有人把它概括为10家,还有更多的,有的说诸子有100多家,如189家的说法,但是最重要的就是刚才我们前面讲的3家。在这3家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儒家给我们民族提供了一个人本主义的学术系统、人本主义的文化传统;道家提供了一个自然主义的传统。可以说《周易》,就是《易经》,它是把人本主义传统跟自然主义传统结合起来,这两个传统可以说奠定了整个中华古代文化的基本走向,一直到现在,我们都可以感受到这两个传统的影响和作用。
后来当然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现在可以说,它是世界惟一没有中断过的文化传统,它表现为哲学、伦理、文学等等。根据我们学哲学的人的观点,文化里最根本的东西是哲学,因为哲学讲的是世界观的问题、人生观的问题、价值观的问题和思维方式的 问题,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和它的思维方式在文化当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四)长期以来我们的传统文化就由儒、释、道三家所组成 就文化形态来说,刚才我们提到有儒家、道家。在汉代,大概在西汉末东汉初印度的佛教传到了中国内地。我们可以看到印度佛教对于中华民族文化来说,是个异质文化。中华民族已经有儒家、道家学说,佛教要进来,当然会遇到很多阻力,有很多障碍。我们也可以看到西方基督教从唐朝就传到了中国,但是它没有融入到中国传统文化里面去,佛教是融到了传统文化里面了。后来我们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说法,就是儒释道,释就是佛教,儒道佛三家是传统文化的三大组成部分。那么佛教之所以能够融入到中国传统文化里来,我们应该看到中国的人本主义传统、自然主义传统虽然符合了中国人的需要,但是它还有缺陷,那就是说对人生的烦恼、痛苦,特别是人的死亡问题,中国的传统文化探讨的很少。大家都知道,人如果没有死亡,人生就没有意义,生与死是相联系、相对应的,没有死亡,就不用探讨人生的理想意义的问题,因为他一直活下去的。正因为有死亡,我们要探讨在有限的生命里如何来确定自己的理想,如何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在这方面,可以说佛教恰恰弥补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缺陷,它起到了补充作用,所以我们认为佛教给中国文化提供了一个解脱主义的传统。解脱主义,就是解脱烦恼、痛苦,解脱生死问题,这也是适应中国人民的需要的。所以长期以来我们的传统文化就由儒、释、道三家所组成。
我们可以看到,这三家从实质上来说,探讨的就是人的问题,人生的问题。所以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也可以说它是人学。因为就儒家来说,它主要是探讨为人之学,怎么做人?它提倡仁爱,那是讲人与人的关系问题。它主要是要在现实生活当中去提升自己的理想。我们在平时生活当中,在平时的工作当中,就是从平凡的活动当中,怎么能够提升它的意义、它的价值,即实现人生的理想,这是儒家思想。道家讲自然,讲自然主义传统,这个自然,就是要顺其自然的意思,要合乎自然本性。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一定意义上也可说要合乎自然的规律。道家提出了这么一个传统,这从根本上来说也是个生命哲学,也是讲人的问题。怎么能够实现人生的理想呢?道家认为那就要合乎自然。佛教不同,佛教讲出世,应当说佛教是个宗教,我们刚才讲的道家、儒家,它是人文。所以中国是个人文主义传统的国家,跟印度那个宗教国家不一样的。印度是个宗教国家,它的一些宗教领袖比政治家地位要高。中国不是这样,中国是人文的传统。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佛教里面很多内容实际也是讲做人的问题,特别是传到了中国以后,佛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佛教跟印度佛教是有区别的,当然它有共同性,它们都是佛教。中国佛教相对印度佛教来说,最重要的是创造了两个东西,一个是禅宗,实际上禅宗把成佛的理想由彼岸世界移到了内在的主体世界里面来,它宣扬即心即佛,你的心、你的思想,与佛不相离,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思想意 识觉悟了,那就是成佛了。我们可以看到,这实际上就是由神转到了人,转到觉悟的人。
另外,在我看来,中国佛教的第二个创造,就是现在讲的人间佛教,我们已故的赵朴老就提倡这个。台湾地区佛教也是提倡这个,两岸佛教都提倡这个。人间佛教就是认为,通过佛教道德的弘扬以及其他思想的弘扬,能够使人间成为净土。从这里边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佛教,当然它有出世的一面,当然它是个宗教,但是实际上它已经受到中国的儒道的影响,带有很大的人文色彩,它也很重视做人的问题。这是从我们的文化的核心,各个学派的思想核心来看,我们可以看出它的确是以人学为中心的。另外从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历史的发展来看,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墨子,以后的孟子、韩非,以及汉代的董仲舒、王充等等都是提倡为人之学,都是提倡通过为人,进而能够为家、为国做贡献。中华传统文化提倡的,实际是一种人生的价值观念。
(五)文化和民族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世界上不同的民族呈现了不同的文化。不同民族文化体系的差异,最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呢?我们认为最主要就表现在价值观念上,像我们下面要介绍的中国文化它就比较重视做人,重视和他人的关系,重视和自然的和谐,这就是它的价值观念。西方就不是这样,印度也不完全是这样。现在我们一些记者招待会,西方国家元首,包括小布什总统在清华的演讲,他们都是要推行西方的价值观念,也就是说,他要推行他们文化的核心内容。所以,今后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不同民族的价值观念的较量。所以我们东方、东亚地区形成的、我们中国形成的价值观念,它的优势在什么地方?它的内容、内涵是怎么样的?它对我们国家的发展以及世界未来的发展有什么意义?这就是我们下面还要探讨的问题。
二、关于人生价值观的内容与要点
人生价值观念,是在人生的一些基本矛盾基础上形成的。人类,包括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当中,他的最基本性的、普遍性的矛盾是什么呢?我们认为有三个矛盾:
第一个矛盾就是人与自我的矛盾。我们每一个人和自己的矛盾,比方我们的现实状况与理想追求,我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我们的生命价值跟人格价值、道德价值的关系怎么样,我们要处理好这些矛盾。
第二个矛盾就是人和他人的矛盾。因为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在社会当中存在,他有家庭关系。在一个单位,他有一个工作关系,有同志关系。再推广就是还有民族的关系和国家的关系,这就是由人与他人的关系当中派生出来的人与民族、与国家的关系,这是我们经常面临的又一类矛盾。
第三个矛盾就是人与自然的矛盾,人与自然环境的矛盾。因为人是生存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当中,但是如果我们人类过分地去征服、去破坏自然,自然可能就要报复人类。所以人与自然的矛盾是我们天天可以感觉到的,像遇有沙尘暴,每个人的心情是会 不太好的,这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三类矛盾当中,我们也可以把人与他人的矛盾展开为人与他人的矛盾、人与民族、人与国家的矛盾。所谓价值观念,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就是一个人如何处理这些矛盾的问题。通过正确地处理这些矛盾,就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念。下面我们就按照刚才所讲的三类矛盾,或者四组矛盾,分四个问题来讲。
(一)人与自我的关系 1.塑造人格
人与自我的关系归根结底可以说就是一个塑造人格的问题。“人格”是现代的用语,古代没有“人格”两个字,古代叫人品。什么样的叫做具有崇高的人格?怎样能够达到和保持崇高的人格?这是古代思想家经常热心讨论的一个中心性的问题。特别是儒家,也还有道家。在这方面,大家都知道孔子有这样的名言:“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三军”是泛称军队,古代的诸侯大国里可以有三个军。“匹夫”就是指的男子汉,男子汉他有独立意志,每一个人都应当有独立意志,独立的人格,这对做人来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孟子也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大丈夫”的人格是怎么样的呢?就是要始终在任何情况下,在富贵情况下、在贫贱情况下、在威武的压力下,都要坚持自己的原则,保持自己的人格。自己的意志不能动摇,这很重要。现实生活当中也表明他这种说法有相当的普遍意义。道家也提倡要有崇高的人格,但是道家是从一种自 然主义思想脉络里来讲这个问题,庄子这样说:“至人神矣!在泽焚而不能热,河汉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所谓至人,道家系统讲的至人,就是思想道德境界很高的人,那很神妙,一个人的境界是不一样的,境界很高的人,很神妙。就是大泽,大的草泽都焚烧了,他都不受影响。河就是黄河,汉就是汉水,沍就是冻了,沍结冰。黄河汉水冻了,他也不受影响。这是说至人具有不受任何环境影响的独立的精神和自主的精神。庄子还主张提倡追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提倡这样的精神境界,这是一种极高的境界,主张人跟万物都是平等的,没有价值的高低区别。这种与天地万物为一的境界,我们可以想像,我们也去体会,那就是说要超越自我,与天地同在,这是极高的一种精神境界。
2.人生的四种境界
上面所讲的孔孟庄子他们关于人格价值追求的一些主张,对后来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人与自我的关系当中的一个问题就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的关系的问题。我们每天都要吃饭穿衣,但是我们还要过一种精神的生活,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的关系怎么样?我们应当怎么来处理?古代思想家认为衣食是礼仪的基础,物质生活是一种基础,这个基础是不能否定的。另一方面又强调精神生活是高于物质生活的。包括后来宋代理学家讲的“存天理,灭人欲”,也不是把人的基本的欲望消灭了,人照样吃饭、穿衣,这个不在“灭人欲”范围内。“灭人欲” 指的是一种超越精神生活要求的那种物质生活追求。在人与自我关系当中,我们刚才讲它是一个塑造人格的问题,每一个人都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要正确地对待生命。人的生命与道德、人格的关系中,生命是很重要的,所以儒家是主张保生命,一个要保生命。道家还主张顺其自然,保全生命。但是在我们的先人看来,人的生命价值如果跟道德价值、人格价值发生矛盾的时候,比较起来,道德价值、人格价值更重要。如果为了国家、人民、民族需要牺牲自己的时候,我们要勇敢地付出自己的生命,来保持自己的人格价值。所以孔子主张“杀身成仁”,孟子主张“舍生取义”,都是这个意思。古人还看到了人的死亡跟“不朽”的关系问题。“不朽”就是人死亡以后怎么样才能够永远存在的问题。因为人都要死亡,那么死亡以后,人是不是还有可以值得以后的人永远敬仰的东西?有没有不朽的东西?这方面《左传》里有这样的记载,认为人虽然有死亡,但是死而不朽,他的精神、他的功业是永恒存在的,所以有“大(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这样的说法,这就叫做“三不朽”,就是要“立德、立功、立言”:“立德”就是树立人格道德榜样;“立功”,就是建功立业;“立言”就是你有新的思想言论,有助于人民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古人认为道德、功业和言论这个价值是很重要的,这叫做“三立”。人要在“三立”方面都有贡献,或者是在某一个方面做出贡献,这样人虽然死亡了,但他又是不朽的。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像孔子孟子他们都是不朽的,到现在我们都要纪念他们,甚至于还要学习他们的某些思想。在人与自我的关系当中,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想起了我的老师冯友兰先生,他有人生四境界的学说,每个人不一样的,有四种境界。他说第一种境界叫自然境界,什么叫自然境界呢?自然境界是适应人的生物本性、生理本性的要求,吃饭、穿衣,还有繁衍子孙等等,还有适应世俗习惯,这个叫自然境界。第二是功利境界,功利境界是有功利性的,就是追求个人的私利。有些人做事情首先考虑的是个人的利益,对我有没有利,这是第二境界。第三个境界就是道德境界,它是为社会谋福利的,我做的事情是为了对国家、社会有利。第四是天地境界,天地境界就是人是天的一部分,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归根结底要和天统一起来。这一思想境界,应当说是更高的一个境界,我们想问题、处理事情是从人与整个自然统一的角度来思考。人生有四种境界,应当说后面这两个境界都是很高的境界。
(二)人与他人的关系
人与他人的关系,就是人际关系、人伦关系、群体关系。在这方面古人认为人和别的动物不一样,人是有义的,是讲道义的,所以人能够组织起来成为一种群体。人的体力可能不如有的动物,但是人能够驾驭动物,能够组织群体,能够组织社会,能够按照职份、按照道义来妥善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那么人与人有哪些关系呢?最早提出人与人的关系的是孟子,他认为有五类关系,那就是父子关系、君臣关系、夫妇关系、长幼关系、朋友关系,其中长幼关系就包括了兄弟关系。所以后来又演变为“五 伦”,就是“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这五种关系。这五种关系是由十种角色组成的,所以古人又提倡“十义”,就是十种道德规范,每一个角色都有特定的道德要求、道德规范。根据《礼记?礼运》上的记载,所谓“十义”叫做“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这是十个不同的角色应当具有的道德规范。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像父子之间、兄弟之间、君臣之间都是各有权利和责任的,像“忠”,臣对君要忠,但君一定要“仁”,君是仁的,所以臣要对君尽忠。如果君不“仁”,他不是仁君,那臣就不一定“忠”了。儿子对父亲也不是一种绝对的服从关系,父要慈爱然后子要孝,这个和汉代以来一方绝对地服从另一方又不同,所以“三纲”、“五常”、“十义”都有一个演变的过程。
古代学者在关于人与他人关系的准则和规范方面,所提出的准则和规范最重要的有“仁、礼、和、义、信”这几个范畴。现在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这几个范畴的意义:
1.“仁” “仁”字好像是两个人那样,从字的造型里可以看到它是讲人与人的关系的。大家都知道,孔子有个很重要的定义,“仁”就是爱人,就是泛爱众,要爱大众,要爱他人,要相爱,人与人之间要相爱。在孔子看起来,爱人的内容有两条根本性的原则,第一条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第二条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第一条是消极性的,你自己不喜欢的不要给别人,第二条是积极的,“立”就是自立,“达”就是显达,你 想立的,你自己追求的、要实现的东西,也要帮助别人达到。现在国际上宗教界也在探讨普世伦理,全世界人类能不能有一个基本的伦理规范,有没有?讨论很长时间了。其中有的学者就提出来,孔夫子的这个话可以作为基本伦理的条款,特别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也有这样的主张,孟子认为你如果不能够做到爱人,人家也不会爱你,不尊敬你,所以儒家提倡“仁爱”。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国家、民族,人与人之间都能这样做,会形成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它可能是非常和谐的。还有墨家,墨家提倡“兼爱”,主张“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它主张“兼爱”,这个“兼爱”和儒家有等差的爱、有等级的爱是不太一样的。儒家的爱是由亲近的关系,然后推到更广泛的、其他的人的关系。墨家主张“兼爱”,要求把别人的家庭看作像自己的家庭一样。我们可以看到,“仁爱”跟“兼爱”都是古代人道主义思想的一种体现,但是这两者有一定的区别。儒家的“仁爱”,是有等级性的,墨家是讲广泛的“兼爱”,但是,我们又可以这样考虑,很可能,墨家的“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这种观念,和古代社会以家庭为本位的那种社会结构是不太一致的,所以墨家的衰亡也不是偶然的了。
2.“礼” “礼”是古代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通常是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那就是社会政治制度、法律准则、道德规范。古代非常重视“礼”,孔子这样讲,如果一个人“不知礼”就“无以立”,起码的礼都不懂,这个人就不可能自立。所以孔子又 把“礼”跟“仁”联系起来,提出“克己复礼为仁”,也就是要约束自己,要符合“礼”,这样来做到“仁”,达到“仁”的境界。“仁”跟“礼”的关系实际上是一个形式跟内容的关系。“礼”是“仁”的表现形式,“仁”是“礼”的实质内容。荀子有一篇文章叫《礼论》,对“礼”做了总结,他对儒家思想又有进一步的发展,他认为治理国家是“治之经,礼与刑”,治理国家靠两个方面,一个是“礼”,一个是“法”。如果治理好国家呢?一方面要讲“礼”,一方面要讲“法”。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这种思想对韩国、日本影响都很深的。本来我们是礼仪之邦,可是现在,学校师生之间的礼都比较淡了,这对我们国家以及政府机关、上下级的关系,都不是好事。我们当然要讲平等,平等是政治上、人格上的平等,但是礼要不要?很可能有“礼”比没有“礼”要好得多。
3.“和” “和”就是和谐。在这里有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古代探讨两个很重要的范畴,那就是“和”跟“同”,“和”与“同”的关系与区别。古代很早在中国哲学史上就发生了 “和同之辩”,辩论“和”跟“同”有什么区别,有什么关系。所谓“同”就是同一,相同。所谓“和”就是不同的东西的平衡。古人认为“和”能够产生不同东西,不相同的东西的平衡、和谐,能产生新的事物。“同”,相同的东西,就是重复,它不能产生新的事物。所以中国古代主张“和而不同”。孔夫子有个名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把是否追求和谐看为君子区别于小人的根本的思想分野。孔夫子还讲这样的话:“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均 无贫”,平均了的话,就无贫;“和无寡”,寡就是指的人口很少,就是没有凝聚力,老百姓都不跟着你了,和则人家都会凝聚在你的周围;“安无倾”,安全的话就不会有危险。孔子有个学生叫做有若,他说了这样的话:“礼之用,和为贵。”礼的作用是以和为贵,肯定了“和”的价值。孟子也有重“人和”的名言,大家都很熟知了,就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里的“人和”就是齐心协力的意思,齐心协力、团结合作。在孟子看起来,这三个因素当中,天时、地利、人和,人和是第一位的,很重要,很可能他讲的是一个真理。如果以和为价值取向的话,我们可以看到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可能是很有意义的。在现实生活里面,我们可以看到人与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社群与社群之间、阶层与阶层之间、阶级与阶级之间都存在着矛盾、对立和斗争,这是不能回避的,我们要面对的。但是从历史上来看,斗争的结果 一般可以说有这么几个结局:一种结局就是两者同归于尽,第二种结局就是一方压倒另一方,第三种结局就是双方和解而两利。所以和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一项基本原则,可以用来处理不同的矛盾,对不同的矛盾,采取一个恰当的处理方式。
4.“义” “义”本来是适宜的意思,适合情况,引申为公正。我们老百姓希望做官的人 第一条就是公正,清廉与公正。
5.“信” “信”就是诚实、守信用,古人认为这是朋友之间应当遵守的一个基本道德规范,实际上在经济生活当中也应当是这样。 这是关于人与他人的关系的看法,是古人的一些生存智慧。(三)人与自然的关系
古代一些思想家是怎么来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呢?人处在自然当中,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跟自然的关系就叫做“天人之际”。这里我们先要搞清楚古代的“天”的含义,“天”的含义很多,主要是有两条,第一条提的是自然,也可以说这个自然就是自然界,特别是指的天体,天空、天体,或者说是天地,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也就是客观的物质自然。“天”的另外一个意义就是神灵,认为天上有神灵存在。我们现在要探讨的主要是人与自然这个层面上的关系问题,就是要探讨天道跟人道的关系、自然跟人为的关系。在这方面,古代主要有三个学说:
1.“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就是强调天道跟人道、自然与人为息息相通、和谐统一,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例如,孟子就主张“尽心知性知天”。“尽心”,就是发挥我们自己的本心,我们的主体精神充分发挥了,就能够“知性”,就能够知道人的本性,进一步就能够知道自然。这里很重要的一个思维方式就是认为天跟人是个统一体,人心、人性跟天道是一样的,这是中国古人的很重要的一个思考方式。由于能够“尽心知性知天”,因此也认为人能够和天地相通,进到一种天地境界。道家也是主张“天人合一”的,我们刚才已经提到庄子,庄子主张“万物与我为一”,人与天地万物要合一、要统一起来,进一步反对人为地去破坏自然,主张“因 顺自然”,顺从自然的规律。庄子的学说,有一种主张回复到原始状态的思想,这种思想当然是一种落后的思想。但是他主张不去毁坏自然,应当承认,这种思想对我们有一种警钟长鸣的意义。
2.“与天地参”
“与天地参”就是人要参与自然界的变化,这是在肯定天道、人道既有区别又统一的基础上,认为人不是消极的,不是被动的,人可以参与自然界的变化,这种观点也是很重要的。在这方面像《周易大传》有这样的话,要“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裁成”、“范围”都是动词,都是调节的意思,“辅相”、“曲成”都是辅助的意思。这是说,一方面要承认自然的变化和它的规律,一方面要通过发挥主体的能动性来调节自然的变化,协助万物达到完满的程度。
3.“天人之分”
“天人之分”认为天和人不一样,是有根本性的区别的,要把天和人加以区分,各有其规律。在“天人之分”这种主张里面,有的主张要“知天命而用之”,就是要控制自然、治理自然。这种主张,就是强调要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去控制自然。这种主张可以说和前面“与天地参”的主张有联系,但是也有区别。
在这三种主张当中,我们可以这么说,它们之间并不完全是对立的,不是互相排斥的。凡是主张“天人合一”的,都是以“天人之分”为前提,都是在确定了天人之间的区别的基础上形成的。主张天人之分的也不完全否认天人相通、天人之间的联系,有的 就主张天的职能和规律是不能违反的。所以在这三种学说之中,“天人合一”是一个基调,是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一个基本的学说。
三、传统人生价值观对提高国民素质的意义
(一)利用传统文化的资源
刚才我们在探讨这个主题的思路的时候曾经提到,我们要提高国民素质,应当充分运用传统文化的资源。提高国民素质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其中利用传统文化的资源是一个重要方面。在探讨利用传统的人生价值观来提高国民素质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来分析一下二十一世纪国际国内社会的一些新的变化,它的特色。我们认为二十一世纪国际国内社会最根本性的特征很可能是以下这几个方面:
第一,由于市场经济的日益成熟,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经济正在走向一体化,又由于通讯技术的进步和交通的发达,世界,特别是在经济领域就会越来越全球化。这种情况,不仅会加速推动不同文化的交流和碰撞,而且会使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
第二,由于科学技术的空前进步,人类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方面取得的成就越来越大,但与此同时,自然也增大了报复人类的力度。所以生态失衡、环境污染、气温升高、人口爆长、能源危机、食品短缺等等问题、难题日益地困扰人类,人类将地球和大自然作为征服对象的同时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以至于我们现 在一些基本的生活需要,像水有的地方都很缺,人类在满足水资源的需要上都出现了问题,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是要努力地去寻找、开发新的科学技术,来缓解开发自然所带来的负面作用,另外一方面需要提高人文素质来协调人类跟自然的关系,这可能是未来又一个很重要的特点。
第三,因为物质条件的不断完善和生活方式的更加现代化,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相对匮乏的精神生活的反差现象将长期存在。精神生活出了问题,就出现了一种文化精神危机,这种文化精神危机在我们看起来实际上就是价值危机,就是价值观念失衡了。如果人们长期受到追求物质欲望、物质需要这种价值观念支配,停留在物质享受的层次,就会形成恶性的消费。恶性的消费势必带来恶性的开发,由此又进一步带来国民素质的下降,同时又影响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这种情况,未来社会人类能不能觉悟到要逐步地把单纯的追求物质,或者着重追求经济的增长,逐步地转到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21世纪显然是国与国之间竞争很激烈的一个世纪,我们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需要有高素质的人才,国民素质要高。什么叫做素质呢?素质包括了哪些内涵、哪些要点呢?根据我们初步的研究,素质主要包括四种,第一种是文化知识素质,这个又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综合知识素质,一个是专业知识素质。既要有综合的知识,又要有专业的知识。第二种是品德素质,品德,就是人品,包括了道德素质和思想素质。道德和思想也是两个概念。比方说培养家庭美 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是极为重要的,有利于形成和谐美满的家庭关系、人际关系。第三种是心理素质,这也是极为重要的素质。心理素质里包括情感素质、智力素质、意志素质。意志素质,就是我们前面讲的人要有意志、有人格。情感素质,就是在情感问题的处理上,要处理好,不要失足。智力素质,就是培养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的素质,这对于一个民族的进步、国家的兴旺发达都具有战略性的意义。创造性的思维,不是墨守陈规、保守陈旧的那种思维,要培养创造性思维,这属于心理素质里面的智力素质。最后一个素质就是身体素质,身体也很重要,学校不是讲德智体吗?“体”就包括了体质、体力、体能,身体的素质在人的素质结构里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它是一个前提性、基础性的东西。比如说我们中华民族都要讲健康,这是极为重要的。在我们看起来,素质很可能是包括了这四个方面。那么传统文化、传统的人生价值观念对于提高国民素质,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
(二)传统人生价值观的积极方面
根据当前国民素质一些状况,特别是为了青少年素质的健全发展,我们认为,在当前应当重点地弘扬传统人生价值观当中的一些积极的内容。传统人生价值观也会有它的局限性,我们今天讲的是它的积极方面的内容。关于积极方面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有三个方面:
第一,弘扬为人之道,提高人文素质。上面我们说了,中华传统文化是十分重视阐扬做人的道理的,强调道德、人格的崇高 的价值。它在处理物质生活跟精神生活、生命价值跟人格价值这些方面都提出一些积极的思想,这些思想如果用来提高国民的素质,我们认为是有帮助的,特别是对于纠正当前出现只重视技能、经济、功利、实用而忽视人文、精神、思想、道德这种偏颇、偏差,对于纠正只追求物质生活而忽视精神生活的倾向,应当说是有启迪的意义。
第二,弘扬群体观念和爱国精神,树立社会的责任意识与历史的使命感。在这种经济全球化,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外来的文化不断地冲击我们本土文化的情况下,我们认为提倡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尤为迫切,特别是对青年一代的教育尤为迫切。因为现在国与国之间的观念淡泊了,不同国家的很多年轻人都通婚了,有的都出国了。所以我们对那种忽视国家、集体利益的倾向一定要注意。我们认为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那种忽视个体的利益、地位、作用,是不对的。我们以往曾经忽视发挥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不利于我们国家的发展,但是我们也认为那种忽视群体的需要、忽视群体的价值和利益也是片面的。是不是我们可以说,我们应当肯定个人的价值是通过对群体的贡献才能获得真正的体现。中华传统文化对有关群体的关系、公私的关系,以及个人和民族、国家的关系,都有很多很精粹的思想。阐述这些合理的思想和精神,对提高国民素质特别是道德素质与心理素质,增强对人民、对社会、对祖国的奉献精神应该说是有意义的。 第三,弘扬天人协调的思想,提高辩证思维水平。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我们刚才已经提到以“天人合一”为代表的思想,特别是其中关于天人协调的思想,就是人可以参与天地自然变化的思想,在我们看起来很可能就是处理两者关系的一个正确的原则,那就是说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良性互动。人类与自然一定要良性互动,这对人类的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所以我们认为那种人类要征服自然、把人类与自然对立起来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维,人类应当和自然和谐、协调,要保持这种良性互动,要运用这种辩证的思维。那种把地球有限的资源耗尽,只能是毁灭地球,也毁灭人类本身。
我们认为积极地弘扬中华传统价值的合理思想,对于培养国民的精神品质有极大的好处,对增强国民的智慧有极大的好处。总之有助于中华民族、有助于我们国家的国民具备求真、行善、崇美这样的人格品质的形成和完善。
第四篇:从唐诗宋词看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
从唐诗宋词看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年的文明发展, 历代流传下来的。能够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的荣耀,中华文化综罗百代,博大精深,国学经典中蕴藏着中国五千年历史中的智慧和精髓。国学经典不仅是中国悠长传统文化的象征,也是每个中国人在社会上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不成或缺的精神食粮。唐诗宋词作为国学经典之一,对了解、学习、研究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价值。
一、唐诗和宋词的关系
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唐诗、宋词具有极其辉煌的一页,没有这一页,整部中国文学史将为之黯然失色。诗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一种文学体裁,并贯穿于整个文学发展过程,到了唐代,诗才真正焕发出璀璨夺目的光彩,诗歌当之无愧地代表了整个唐代文学发展的主流,上至王侯将相、后宫嫔妃,下至名媛僧道、村夫樵子,写诗吟诗成了一种必需的生活方式,也诞生了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韩愈等独具风格、成就卓越的诗坛大家,留下了许多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名篇佳句,使唐诗能够在漫长的诗歌发展史中独领风骚。词的发展也只有到了宋代才别具一格,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令世人刮目相看,出现了苏轼、辛弃疾等词坛大家,也为后代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名章佳作。《盛唐中唐诗对宋词影响研究》一文主要是研究唐诗对宋词的影响和宋词对唐诗的继承,通过对不同时期的最具影响诗词人的诗词分析研究,总结出唐诗宋词的影响与继承。宋词能取得如此显赫的成就,如果不是建立在唐诗如此卓越的成就和如此纯熟的技巧之上,是绝对不可想象的。唐诗对宋词发展的影响相当深远,我们只要对宋词的艺术加以分析,就会发现,宋词在意象、写景抒情手法的运用方面,在词的境界营造方面,甚至在语言的锤炼、典故等手法的运用方面,与唐诗都有着明显的继承关系。当然,说宋词继承了唐诗的遗产,也并不是说宋词就没有自己的创造。宋词继承唐诗创作艺术的同时也生产了一种新的东西,这新的东西之“新”,当然就是唐诗中所没有的。这就就是宋词具有长短交错、变化多端的句式,这种句式,打破了唐诗齐言的传统,为更自由、委婉、更有韵味的抒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二、学习唐诗宋词的意义
中国文学博大深厚、富于文化底蕴,其中既有高度成就又易于大众接受的,代表中国韵文最高成就的是唐诗宋词。“唐诗宋词”由于其高度的思想艺术成就和民族文化底蕴,早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代名词。在此无意夸大“唐诗宋词”的内涵外延,但它对培养个人的文化素质,确实是十分重要和直接的。唐诗宋词的情感意蕴,最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并使人们在接受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陶冶了情操,提高了素质。因此,我们培养个人的文化素养,从“唐诗宋词”入手是最合适大众而又简捷速效的。
首先,要了解唐诗宋词的一些基本知识,如什么是古体诗、近体诗、平仄、押韵、对仗等。这些内容大致了解即可,不必深究。同时要知道所读唐诗或宋词的字面意思。
其次,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该诗或词的写作背景。这一点看似简单,却十分重要而又容易被忽略。因为只有了解了作者的生平经历、思想倾向,以及该诗的创作背景,才能深入地理解其思想情感内函,从而进入较深层次的理解。如读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如果你不了解杜甫的经历思想,不知道他对国家和人民强烈热爱的情感,不理解人民的喜怒哀乐时刻牵挂着他心魂的话,就很容易把这首诗理解成一般性喜爱春雨的作品。在本诗中,杜甫对春雨的喜爱,是出于他对人民生活的关心,因为好的春雨能滋润禾苗生长,能带来好的收成,让百姓吃饱饭,过好日子。因此诗人一开篇就以喜爱的口吻赞之为“好雨”,说其“知时节”而下。他的心、他的情、他对事物的喜怒哀乐都是以人民的利益为前提的。由此可见,如果我们了解了杜甫的生平思想,不但能透过字面意思,理解作品的深层意蕴,而且能在感受其对祖国和人民热血情怀的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渐渐地萌生爱国爱民的情感。再次,感悟诗词情感意蕴,吟诵使之融为素质。在完成了上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后,还要“感其然,悟其所以然”,深入到对作品“情”的感受和“蕴”的感悟中,由学习知识进化到培养素质。那么怎样才能感受其“情”、感悟其“蕴”呢?方法只有一个:读—朗读—朗诵—吟诵。一定要出声地读,而且由一般的“读”逐渐进入到“吟诵”,这样才能感受到作品中那犹如人体内流淌着的血液一样的“情”,感悟到如人的灵魂般的“蕴”。在经常地、多篇目地、反复吟诵“唐诗宋词”的过程中,陶冶了情操,也培养了素质。久而久之,你就会觉得自己真的“和”了点,“儒”了点,“雅”了些。
三、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
唐诗宋词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它是为了传承传统文化,研究它是为了发扬传统文化。目前,我们社会上有一种向“洋”倾向,他们把传统文化几乎全部否定了,不但否定了传统文化中的传统诗词,艺术中的书法,国画,就连中医也有人开始否定了,更有甚者把孔子的作用都排到了章子怡,姚明的后面。中国传统文化并非像某些人所说,是一堆毫无价值的垃圾,而是有着多方面的丰富内涵,它的优良部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并且是一切新的更高的文明的再生源之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主要体现在这样几方面:一是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中国文化历来关注现实 人生,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并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这种入世的人生哲学,培育了中华民族敢于向一切自然与社会的危害和不平进行顽强抗争的精神。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不信邪、不怕“鬼”的精神,强调人生幸福靠自己去创造。二是重视人的精神生活。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人的内在修养与精神世界,鄙视那种贪婪与粗俗的物欲。孟子提出“充实之谓美”,并认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对人格的根本要求,这种传统美德,对现代人格的塑造,也是非常可贵的。三是有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今天,一个国家只有走上现代化,国家才会繁荣富强,而实现现代化,全靠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奋斗。四是追求真理,勇于奉献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蔑视那种贪生怕死,忘恩负义、追逐名利的小人。古人在谈到对真理的追求时,认为“朝闻道,夕死可矣”。宣扬“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这种对真理执着、献身精神是推动现代化的强大动力。五是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个社会只有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形成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社会风气,社会才能充满温馨与和谐,才能给人带来希望与力量。上述种种阐述 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地的一部分,仅此就足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学习唐诗宋词,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唐诗对宋词有影响,宋词对唐诗有继承,那么我们现代人更应当对中华的传统文化进行传播下去,并发扬光大,使中国传统文化深入民心,并且走出国门,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
(一)要系统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我认为应该将其作为一门专门的课程独立于语文、历史等其他各科。这是向中国各个知识阶层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而知识阶层是发展文化的生力军,是普及文化的传承者。这门课程应重在介绍中国传统文学艺术、传统思想、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观、传统风俗习惯等,让学生在这门课程中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产生自豪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中国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产生历史认同感和归属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发展的联系而产生自信心;吸收中国传统思想而提高道德修养,学习中国传统文学艺术而获得美的教育。
(二)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向大众、向世界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适性宣传,将传统文化融入文学艺术、影视戏剧中,渗透在网络、文化交流、旅游观光中,面向社会大众,重新唤起社会大众了解传统历史和文化的热情。通过这些媒介宣 传,使中国传统文化民间化、大众化、全球化。
目前,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不少学者都认为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国文化将成为世界主流或核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传统文化在扬弃了落后和腐朽、吸收了中国新文化、新思想、融合了世界先进文化后,将在中国、在全世界显出勃勃生机。中国“礼义仁智信”的做人原则,教化为本、以德为先的政治策略,饱含中国深厚文化底蕴的风俗民情,孕育中国悠久历史的名山大川,将成为中国先进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蕴藏着丰富价值理念的中国传统文化将在人类新一轮道德价值规范的重构中找到自己的位臵,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的和平崛起的强大精神动力。
第五篇:国旗下讲话稿:《提高国民素质 从学生开始》
国旗下讲话稿:《提高国民素质 从学生开始》
几年前,一个在乡镇企业当厂长的朋友,出游了一次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回来,在和我聊起出游见闻时不无感慨地说:我们中国人,有一半的都该死!
我很不客气地回敬他:才当了几天洋人?你也是中国人呢,你在不在这该死的一半之列?
他见我不理解他的意思,给我说起了一件事:
他们一行人,此次在泰国逗留了七天,七天时间,正值泰国大选。候选人的巨幅宣传画像,在泰国各大中小城市的街道上,到处可见。为了扩大宣传效应,这些制作精美的宣传画像,干脆直接一排排放在街道、公园、景点、商场、广场等行人和游客集中通过的道路两旁,放置的位置都很低,行人触手可及。七天过去了,这些宣传画像如第一天放在那里一样:没有谁用手去撕毁,没有谁用脚去乱踢,没有人在画像的脸上给他蹬上一个大足印,或者用墨笔给画像添上一幅眼镜,然后再涂上满嘴的胡子,或给他打一个大花脸,更没有人拿几块回家去垫桌子挡窗户什么的。
朋友说:要是在我们中国,不要说放在那里七天,就是放两天,你想会变成什么样子?
我虽然觉得他的话太偏激,但仔细想想也很有些道理。在我们周围,的确有这样为数不少的一些人,专门做一些损人不利己的事情,虽然并不是罪大恶极,但往往就是这些小事情,让人气愤,只好说一句:素质低!
前几年,在我们生活的小县城里,在各个街道,每隔不远处,就安装了一个投币或插卡的公用电话。本来是政府为方便市民打电话所设,安装者也考虑到有些人素质低,所以安装的全是坚固耐用的铁电话,连拔号的机座都是铁的。可是,没过上两个月,这些电话多数成了废铁。那么坚固铁电话绳都能被人扯断,那么牢实的铁电话机座都会被人砸瘪。我不知道这些人是对谁有气,为什么拿公用电话来出气。其实这些人不是对谁有气,是一种破坏欲,一种损人不利已的可耻可悲可恨行为。
县城的小广场,是人们休闲的场所。政府投资在广场上做了水池、喷泉,有几块绿地,里面种了草皮,花木,周围用漂亮的不锈钢栅栏围了,很是好看。可是没有好看多久,水池里全漂浮着各色塑料口袋,还有馒头,半截子油条,甘蔗皮等,甚至还有人的大便!这样的臭水还能喷吗?绿地里的花草早已被践踏得不成样子,周围的漂亮的不锈钢栅栏几乎已经被人砸烂完,听说很多都被取走当废铁卖到烂货铺子里了。
我过去所在的学校,隔河对面就是刚修起来的长长河堤。河堤整齐、宽大、沿河几百米,很是壮观。城建部门在河堤上每隔几米栽植了一棵形
似垂柳的名贵风景树,我不知道那树的名字,只听说要两百元钱一棵。刚栽好那阵,我们每次从那里经过,都不由得驻足欣赏这小县城的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可是没过一个月,陆续有十几棵树被拦腰折断,还有几棵已经不知去向,我想大概是哪家人拿回去作柴烧了吧。虽然那树不是我家的,但我心里当时的气,真希望警察能把这些损人不利己、专搞破坏的人抓起来,千刀万剐才解心头之恨。
今天中午查寝室午眠纪律,看见男生二楼厕所里,不知道是哪些不讲道德的同学,把脸盆、扫帚、还有一大塑料袋垃圾,塞在粪坑里。这些东西塞下去,把厕所堵塞了,粪便排不出去,一楼的同学们又要遭殃了。我们的厕所经常堵塞,就是这个原因。我心里那个气和急,真可以说是咬牙切齿!
起眼一看,我们的校园里:修得好好的教室门,为什么不到一年就千疮百孔?粉刷得白白的墙壁,为什么过不了多久,到处是感觉刺眼、让人心烦的大脚印,大手印?教室里为什么烂桌凳那么多?窗子上为什么烂玻璃比比皆是?寝室门锁为什么老是换都换不赢?校园里乱丢乱扔,浣洗间乱倒饭菜为什么屡禁不止?连寝室里坚固的铁床也经不住一些同学的暴力摧残。你们把门弄坏了,把环境弄脏了,把厕所堵塞了,把墙壁弄花了,把铁床整烂了,对你们有什么好处?倒底有什么好处?这纯粹是损人,不利己的丑恶行为啊!
我们今天搞素质教育,首要任务就是要提高同学们的思想道德行为素质。教育的任务,就是要通过提高青少年一代的素质,从而最终达到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同学们,难道,我们这一代,长大了,还是要成为那样令人可悲可恨、素质低下的一代吗?做一个高素质的公民,必须从学生时代开始做起。
提高国民素质,应该从学校做起,我们正在努力而艰难地做着这项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