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3.8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每课一练 岳麓版选修2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形成 训练8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
一、选择题
1.19世纪,英国政治家评论道:“在选任政府方面,不管我们的宪法在理论上授予女王多么大的自由,在实践中这种自由是不存在的。”这反映出英国近代政治制度的突出特征是
()A.国王属于国家元首 B.国王是国家权力中心 C.国王任命内阁首相 D.国王已经“统而不治” 2.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2007年5月初访问美国,白宫特意在7日晚为她举办了一场“白领结”级国宴。这是时任总统布什第一次愿意在国宴中身穿燕尾服。布什之所以如此重视伊丽莎白二世,主要是由于()A.尊重女士是西方的基本礼仪
B.英国女王和美国总统一样,都是国家行政首脑 C.英国王室和美国政府关系一向密切 D.美英关系密切,英国女王是英国的国家元首
3.明朝永乐帝时设立了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英国光荣革命之后,国王威廉三世逐渐以内阁代替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下面关于两国内阁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阁制的形成标志着两国的皇权(王权)得到空前强化 B.内阁已经成为两国最高权力的象征
C.明朝的内阁长官称丞相,英国的内阁长官称首相
D.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结果,英国内阁是君主立宪的象征
4.1714年安妮女王去世,根据《王位继承法》,汉诺威选帝侯继位称为乔治一世,由于其来自德意志汉诺威,对英语和政务不熟悉,对英国事务不感兴趣,甚至不出席内阁会议而让大臣料理国事。乔治一世的以上特点()A.有利于内阁制的形成 B.造成了英国统治的极端腐败 C.有利于改善德意志和英国的关系 D.标志着内阁制的形成
5.1832年英国议会进行了选举改革,这场改革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推动了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对于其背景,某班同学产生了如下四种结论。那么,你认为其背景是()A.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削弱 B.代议制下王权需要继续削弱 C.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权利 D.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6.英国著名歌剧《劳兰斯》中的一段唱词流传很广:“我时常感到可爱滑稽,人间万事是这样离奇:降临到人世间的每个活生生的男孩和女孩,要么是一个‘小自由党人’,要么是一名‘小托利’。”这段唱词反映了英国政治生活的主要趋势是()A.责任内阁制的逐渐形成 B.工业资产阶级掌握政权 C.两党制的政治影响巨大 D.内阁成为最高行政机关
二、非选择题 7.阅读下列材料:
维多利亚女王在位64年(1837~1901年),一生模范地履行了立宪君主的职责,深受国民的爱戴。她继承王位时只有18岁,辉格党首相墨尔本几乎手把手地教她如何做一个立宪君主,教会她不凭感情用事,心平气和地与民选的首相共事,哪怕她从心底里厌恶这个首相。维多利亚女王变得成熟后,尽量克制自己,尽管她不喜欢辉格党领袖罗素,也不喜欢自由党首相格拉斯顿,但是她仍旧尊重政府领导者的决策。温斯顿·丘吉尔夸赞她“树立了君主制的新典范,以后一直是各代国王的行动准则”。
请完成:
(1)维多利亚女王即位时,英国国王与内阁之间的关系已形成了怎样的惯例?(2)据材料,分析说明维多利亚女王为什么会深得“国民的爱戴”。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英国)1832~1868年间,共更换了10届内阁,其中2届发生在大选之后,8届因平时下院投票造成。——《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在选任政府方面,不管我们的宪法在理论上授予女王多么大的自由,在实践中这种自由是不存在的。
材料三 拥有下院多数事事可行,没有下院多数一事无成。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
(2)材料二、三集中说明了内阁的组建取决于什么?(3)上述材料反映了英国逐渐确立了怎样的政治制度?(4)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点和作用。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英国革命期间,自由主义学说首次被明确提出来,当时,这些学说的主要内容是反对王室任意干涉宗教自由、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更准确地说,这些学说要求议会控制政府、政党独立存在、承认反对党存在的必要性及其权利。
材料二 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用自己的方法去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及资本同任何其他人或其他阶层的人竞争。这样,君主们就完全解除了监督私人产业、指导私人产业使之最适合于社会利益的义务。
——亚当·斯密《国富论》
材料三 随着19世纪逐渐成为过去,自由主义同其他历史运动一样也在性质上起了明显的变化。在群众通过接受越来越多的教育和参加工会组织变得更加自信的同时,自由主义不可能主要关心资产阶级的利益„„投票箱前的平等补充了法律面前的平等。„„如1884年英国的议会选举制度改革向普选制大大迈进了一步。改革主要面向农村,规定年交纳10镑以上房租者均为选民,使选民人数增加200万,总数达到450万。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完成: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的自由主义思想是如何付诸实践的?
(2)概括材料二中亚当·斯密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这种经济思想后来是如何被放弃的?
(3)19世纪末,英国自由主义有了哪些新发展?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1.D 2.D 3.D 4.A 5.C 6.C
7.(1)国王“统而不治”,内阁首相成为掌握国家实权的关键人物,内阁按照议会规定的政策行使最高行政权力。
(2)尊重传统,不干涉政府的决策与行政。8.(1)议会下院投票中,内阁失去议会信任即应辞职。(2)取得议会多数席位。
(3)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制度(或责任内阁制)。
(4)特点:是一种间接的民主形式;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实行两党制;内阁是国家政治权力的中心。
作用:有利于缓解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促使英国进入一个政治稳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它顺应了资产阶级民主与法制社会的历史潮流,促进了资产阶级政治文明的发展;对欧洲和北美地区及英国其他海外殖民地的政治文明进程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9.(1)1689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限制了王权,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2)自由竞争;政府不应干预经济活动。罗斯福新政,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3)变化:向普选制发展;主要面向农村。
原因:工业革命后,社会经济日益繁荣,普通人的生活水平提高;群众通过接受教育和参加工会组织提高了素质;工人获得选举权,给政治民主化提供了更大的动力。
第二篇:传承与创新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教案)
传承与创新(教案)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泾川一中
赵应岐
课标要求: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教学重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及特点、责任内阁制和议会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各权力机构间的关系。、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探究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略)
一、制度之探源—―――山雨欲来风满楼
材料一:13世纪,英国贵族在市民支持下,迫使英王在限制王权的《大宪章》上签字。《大宪章》共有61项条款,大部分都列明 一些有利于贵族的权利。
------岳麓版必修一第8课
1265年,贵族、骑士和市民等召开会议,这就是英国议会的开端,……传统上,英国议会有造成或拒绝征收新税的权力,国王要征新税必须获得议会的同意。——--人教版必修一第7课
材料二:新航路开辟以后,大西洋航运日趋繁忙,英国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加入海外贸易的竞争。17世纪初,英国成立了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贸易公司,积极进行殖民扩张,在印度和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了殖民据点。在殖民扩张过程中,大量财富流入西欧,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
———人教版必修二第6课
材料三: 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士一世和他的继承者查理一世都信奉“君权神授”,认为“除上帝以外,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他们厉行专制,经常干涉工商业的生产经营。议会中的资产阶级利益受到侵犯,他们要求限制王权,同国王展开斗争。
———人教版必修一第7课
材料四:启蒙运动最早发源于英国,英国启蒙运动领导人主要是霍布斯和洛克。他们的思想形成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即将开始或开始以后。启蒙运动有利于制造舆论,结束旧有体制,同时描绘资产阶级统治的蓝图,为资产阶级统治提供一定的理论模板。——百度网
(学生分析,得出结论)思路点拨:分析原因、背景可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考虑。
历史传统:法律、议会限制王权的传统 经济: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政治: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 思想:英国启蒙思想的影响
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教师总结(略)
二、制度之求索————疾风骤雨寻出路
这一部分初中已经学过,请看曲线图回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
1640开始 → 1649成立共和国 → 1660复辟 → 1688光荣革命 教师总结:(略)
三、制度之创新————风雨过后见彩虹
1、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权利法案》
材料一:光荣革命前:17世纪初,斯图亚特王朝统治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和他的继承者查理一世都信奉“君权神授”,认为“除上帝以外,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他们厉行专制,经常干涉工商业的生产经营。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受到侵犯,他们要求限制王权。——人教版必修一教材36页 光荣革命后: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权利法案》 材料二:光荣革命前:传统上,英国议会有赞成或拒绝征收新税的权力,国王要征新税必须获得议会的同意,但议会限制国王权力不大。
———人教版必修一36页历史纵横
光荣革命后: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议会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之外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为伸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经常集会。———《权利法案》
阅读材料内容,思考问题:
(1)光荣革命前后,国王的权力有什么变化?
(2)光荣革命前后,议会的权力发生了什么变化,议会由哪两部分组成,分别采取怎样的产生方式?
(3)由此得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什么特点? 核心:王在法下,统而不治(虚位君主)。议会至上,权力中心(代议机关)
----上议院(世袭贵族)和下议院(间接选举的代表)组成
(由此可以看出,国王和议会的关系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得出结论:国王的立法权向议会转移)
特点: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三位一体-------传承与创新
请同学们阅读材料三,思考下列问题:
材料三: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确立之初,只有那拥有一定地产的成年男性才有资格当选为议员。1830年,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成年男性拥有选举权,而拥有被选举权的人则更少。后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英国进行了多次议会改革,逐渐完善了议会制度。直到1969年,英国才规定凡是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论男女,都可以参加下院的选举。———人教版必修一第37页《历史纵横》 在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之后,选民的权利和范围都在不断扩大,说出你认为重大的议会改革?为什么?
2、议会改革(1)1832年的议会改革 A、背景:工业革命
B、影响:议会的权力由大资产阶级向工业资产阶级转移;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2)1969年实现普选权-----议会权力下移至公民,实现公民政治。
3、责任内阁制的确立
材料四:责任制内阁简称内阁,内阁的首脑是首相,内阁成员是各部大臣。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要与首相共进退。
一个政党成为多数党时就获得执政地位,党的领袖就会被国王任命为首相。首相的地位非常重要,他有权提名内阁成员即各部大臣,决定国家的重要政策,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同时,他又能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这样,首相实际上掌握了国家大权。———人教版必修一课本38页
(1)内阁的形成(由来、政党制度)
(2)说明国王与内阁的关系?(学生阅读教材),得出结论:
国王是形式上的行政首脑,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其实是对议会负责;(3)议会与内阁(政府)的关系 课堂小结:制度创新之感悟
创新有风险,创新的道路上充满了荆棘与坎坷、血腥和暴力。甚至需要人类付出生命,但人类从未停止过探索,从未停止过创新。
创新需要与时俱进,在变化中求生存、在变化中谋发展。社会随新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只有及时调整航向,才能变得更强大。
创新是人类发展的源动力。如果没有创新,就没有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创新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我们今天的努力,就是为明天的创新而积蓄力量。
让我们从现在起一起努力,扬起驶向明天的航帆。传承与创新(板书设计)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一、制度之探源—―――山雨欲来风满楼
历史传统:
经济:(根本原因)政治: 思想:
二、制度之求索————疾风骤雨寻出路
1640开始 → 1649成立共和国 → 1660复辟 → 1688光荣革命
三、制度之创新————风雨过后见彩虹
1、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的标志:《权利法案》 核心:王在法下,统而不治(虚位君主)。
议会至上,权力中心(代议机关)
----上议院(世袭贵族)和下议院(间接选举的代表)组成(国王的立法权向议会转移)
特点: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三位一体-------传承与创新
2、议会改革
(1)1832年的议会改革(背景、影响)——-议会的权力由大资产阶级向
工业资产阶级转移
(2)1969年实现普选权-----议会权力下移至公民,实现公民政治。
3、责任内阁制的确立(1)内阁的形成
(2)国王与内阁的关系
(3)议会与内阁(政府)的关系
第三篇:高中历史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教学反思 岳麓版
历史复习应在拓展中激活思维提升能力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教学反思
历史复习应在拓展中,激活自己的思维,升华认识,提高自己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融会贯通,活学活用。
1.知识性拓展。复习中,应通过归纳、演绎、分析、比较等方法,将学科知识内化成自己的知识,使之成为自己随意调遣和运用的知识,成为能解决新问题的活知识。其一,引申性拓展。体现在拓宽知识面,不拘泥于教材,多角度观察,评价同一历史事物。如对1787年美国宪法的评价。其二,补充性拓展。拉开成绩距离的往往是平时学习中的盲点知识,复习时就要扫除增分障碍,挖掘隐性知识,加以补充拓展。如复习美国共和制确立的可能性时,补充性拓展其历史传统:没有漫长的专制统治的历史传统,有立宪的传统;经济基础: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思想基础: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英雄人物:杰出人物和政治精英的个人素质和作用;历史借鉴:雅典民主政治制度和罗马法律,18世纪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完善。其三,联系性拓展。用联系的方法认识历史,对古今中外的历史知识,只要有可比点或者相似点,尽可能发散思维去进行联系,形成联系的习惯,强化对知识点产生联系的敏感性。如美国总统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其四,认识性拓展。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从相同点中提取规律性认识, 从对具体问题的认识导出对一般性问题的认识,从经验教训中提炼历史启示, 从发展趋势中提炼认识等等。如从美国共和制创立过程看认识:公民意识,理性精神,实用主义精神,妥协、务实、创新。从美英国体制的异同感悟;政治文明多样性,政体选择应适合民愿、国情和宪政精神。2.史料性拓展。梁启超说:“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 “一标多本”教材格局下,为了体现考试的公平性和公正性,高考广泛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在陌生之中考查熟悉的教材知识。史料命题无处不在。复习中,我们应该把教材变成史料,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插图、注释、问题探究等,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概括、对比、迀移等各种能力。在美国共和制的确立复习过程中,我选择了较多的史料,创设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美国政治制度,培养学生的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把美国宪法的评价与美国宪法制定的特定历史条件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分析历史事物”和“用发展变化的眼光来评价历史事物”等基本的历史意识,从而掌握“论从史出”的基本方法。史料解读,一要注意史料主观性,考虑其时间、背景和作者(立场、动机、倾向)等因素,剥离其主观因素。二要注意史料多样性,区分原始资料和二手资料;图片资料、文字资料、口碑资料、实物资料和遗址遗迹等;不同的史料,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不一样,其证据力也有所不同。三要避免在史料不充分的情况下得出大的结论,史料与结论必须相符。四要将史料置于特定的语境中加以理解,放入特定的历史场景中进行解读,所获取的历史信息要符合材料原意,分析历史人物或事件时要避免简单贴标签。
3.史观性拓展。史观就是你怎么看待历史?历史是什么东西?他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史观是观察与解读历史的基本模式,它具有多方面、多视角和多元化的特点。近年来高考试题中经常渗透着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整体史观、社会史观、生态史观、革命史观以及唯物史观等史学观点。针对这种命题趋势,我们复习需要运用多元史观,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历史、评价历史,分析历史问题,得出历史结论。如,对1787年美国宪法的评价,我首先从方法上加以点拨,要求学生评价应该把握以下几个原则:客观原则:把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评价;全面的原则:从正反两方面分析历史事件,但要把握主次;史论结合的原则:评价时要有史有论,史实有典型,有说服力,结论要客观、准确。然后引导学生从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整体史观、社会史观、生态史观、革命史观以及唯物史观等分析其进步性及局限
第四篇: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三知识点
知识是一种外在的积累,而智慧是一种内在的成长。知识来自于记忆,智慧来自于领悟,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三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三知识1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1孔子与老子
(一)孔子:
1、生平著述:春秋鲁国人,“三家一创”;《诗》《书》《礼》《易》《春秋》和《乐》
2、学说:
①政治学说:A.“仁”(仁者爱人);B.“礼”(“克己复礼”);C.“为政以德”
②哲学观点(天命观,畏天命):“敬鬼神而远之”
③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影响最深远,打破官教限制);“因材施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当仁不让于师”
3、历史地位:
①当时为受到重视,所倡导的儒家思想体系被后人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②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
③后人整理孔子言行为《论语》,尊孔子为圣人,历世景仰。
保守的一面:主张按照周礼的制度达到名正言顺,贵贱有“序”,承认等级制度也阶级压迫。
4、反映了春秋晚期诸侯纷争,民不聊生,礼崩乐坏。
5、孔子的政治主张对现在有何现实意义:对今天的政治文明的建设、对国家和社会的管理有着重要意义。(“礼”的观念,德治)
(二)老子:
1、生平著述:道家学派创始人;《道德经》
2、学说:
①哲学思想:
A.“道”是万物的本源,“天法道,道法自然”。摒除了天命的绝对权威。
B.辩证法思想:事物是矛盾对立的,并可互相转化。
②政治学说:“无为而治”,“无事取天下”。
3、历史地位:
①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
②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一)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
1、(根本原因)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大变革(时局动荡造成思想和言论的空前自由)。
2、(文化思想)私学兴起,教育相对普及,培养了大批人才,各学派之间和同一学派的个流派之间的相互斗争。
3、(政治)动荡的兼并局势,各国君主都想称霸争雄,所以竞相礼贤下士、招揽人才。
4、(经济)井田制瓦解。
5、(阶级关系)士阶级与新兴地主阶级活跃。
(二)儒家:孟子和荀子(他们的学说根本上是为了维护君主统治)
1、孟子
①孟子的思想核心:民本主义
A.仁政学说;B性善说;C义利观:养浩然之气;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②历史地位:A.《孟子》成为四书之一;B.他被称为“亚圣”
2、荀子
①荀子的思想:
A.“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B、性恶论;C 政治思想:“以礼为主,礼法并施”
②荀子思想的历史地位: A.被视作儒家异端;B.唯物思想在中国哲学上具有深远影响。
(三)墨家
1、墨子: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2、墨家思想:①兼爱;②非攻,春秋无义战;③尚贤、尚同 尚力、节用、节俭
3、墨家思想历史地位:
①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
②战国一度成为显学,之后不被重视
(四)道家
1、庄子与道家
2、庄子的思想: “齐物” “逍遥” 天与人“不相胜”(天命观),顺应自然
(五)法家
1、韩非与《韩非子》
2、韩非的思想:
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②今必胜古、主张变法革新
3、法家思想的历史地位
①在当时适应了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②在后世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注】区别现代法制:法家的严刑峻法来维护统治,是统治者的法律,完全为了君主的利益。
(六)兵家
1、《孙子兵法》
2、孙膑与《孙膑兵法》:重视战争规律,注意利用和创造有利于自己的形势,重视人的作用。
(七)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历史意义
1、儒家学说: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2、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思想。
3、法家学说:其中的变革思想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3汉代思想的大一统
(一)汉初的黄老之学
1、出现的社会背景:经济残败,百业待兴,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吸取秦亡的教训。
2、主要内容:
①黄帝的学说:治身(养生);
②老子的学说:治国(无为而无不为,积极无为)
3、特点:兼采众家、积极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
4、作用:西汉初年的指导思想,使汉初社会迅速恢复元气,但到汉武帝时被新儒学取代。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原因:汉武帝大一统事业的需要。
背景:(经济)经济发展,国家富强;(思想)黄老之学不适应。
2、新儒学理论来源:以《公羊春秋》为骨干,融合阴阳、黄老和法家思想。
3、新儒学内容:天人感应学说(基础);君权神授;大一统;施政应以德为主;以刑辅德,人伦道德标准,”王道之纲”。
【注】天人感应思想:一方面是将君主作为最高象征;一方面制约君主.4、新儒学的影响:
有利于君主统治和巩固国家统一;也有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的作用。
5、新儒学的特点: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实质是思想文化专制。即宣扬君权神授,又继承和发挥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的思想;外儒内法,兼采各家思想,儒学披上神学外衣。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秩序,所以成为正统思想。
6、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及其影响:
①从此儒学在政治上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这是汉武帝采纳的根本原因)。
②使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③推动重视教育的文化风尚。
④利用王权对思想进行干预,禁锢了文化思想发展,限制了民主思想自由发展。
4宋明理学
(一)理学兴起的社会背景:
1、(危机出现)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道教广泛传播使儒学的统治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2、魏晋南北朝以来,到唐宋达到鼎盛的“三教合一”潮流,各家思想互相渗透。
3、(重新光大)儒学志士吸收佛、道思想,探讨匡时济世的新儒学体系。
4、宋代重文,学术氛围活跃。
(二)宋明理学:
1、程朱理学(开创:程颢、程颐;集大成者: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1)内容: “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体系。从哲学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等级秩序的合理性。
①“理”是世界的本原。“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②把握“理”的方法 “格物致知”。
③存天理,灭人欲。
(2)历史地位:
①南宋后逐渐发展成官方哲学。
②明初确立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③流传到外国,影响深远。
2、陆王心学
(1)内容:
南宋,陆九渊:
①“心即理也”
②通过“发明本心”以求理(进行内心反省)
明中期,王阳明:
①“致良知”,内心反省,克服私欲
②知行合一
(2)历史地位:重视个体的主动作用,反对束缚,具有一定的思想解放作用。
3、宋明理学的评价:
消极:压抑人性,扼杀人生自然欲求。
积极:重视主观意志力、崇尚气节强调社会责任感等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同异之处:
同:
①内容: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的”仁”“礼”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都强调社会秩序。
②影响:有助于维护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积极影响。
异:
①宇宙构成:理学认为宇宙万物是由“理”和“气”两个方面构成的,是客观
唯心主义观点;心学则认为“心外无物”“心即理也”,是主观唯心主义观
点。
②道德主张:理学主张人应该以外在的天理为行为规范;心学则主张人应通过
内心的自省达到良知。
5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一)异端思想家李贽
1、李贽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明朝万历年间
①(政治)专制统治腐败,农民起义打击;
②(经济)商品经济繁荣,冲击下人们竞相逐利;
③(文化)纲常礼教士人强烈追求个性和发展经济的要求。
2、李贽思想主要内容:《焚书》《藏书》
①批判孔孟儒家思想,揭露批判程朱理学的虚伪,倡导个性的自由发展。
②万物源于阴阳二气,根本上否定天理的存在。
总结:否定孔孟学说;批判程朱理学;倡导个性自由;追求物质享受;主张男女平等;是批判地继承了儒学。
(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1、代表人物:王夫之《船山遗书》:系统批判宋明理学,建立教完整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体系。
黄宗羲《明儒学案》、《明夷待访录》:限制君权,倡导言论自由,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学务实。
2、三大思想家的共同主张:
①(思想):经世致用;提倡务实学风和行为。
②(经济)振兴工商;“工、商、皆民生之本”。
③(政治)批判君主专制,提出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鼓吹早期民主思想。
3、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思想评价:
①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冲击。
②给后世民众以深刻启迪。
③关注民生的经世致用思想影响深远,构成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洪流,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6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和实践
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经济)农耕经济高度繁荣;
(政治)国家统一,政局稳定;
(思想)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
(社会)对外交往与民族融合(一)四大发明:
1、造纸术:西汉植物纤维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2、印刷术:
①唐:现存世界最早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
②北宋毕升,活字印刷术。
③13世纪出现金属活字,后传入朝鲜、欧洲。
3、火药:
①唐:发明火药,孙思邈《丹经》记载,唐末用于军事。
②五代、宋:广泛应用。火炮、火箭、突火枪等。
③14世纪: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4、指南针:
①战国:司南。
②北宋:人工指南针用于航海。
③13世纪:传入欧洲。
(二)天文学
①战国:《甘石星经》中《石氏星表》为世界最早的星表。
②东汉:张衡——水运浑象仪;地圆说早1000多年;地动仪早1700多年。
③唐:僧一行——黄道游仪;世界首次测量子午线长度;水运浑象仪。
④元:郭守敬——简仪早300年;《授时历》我国古代最精确的历法。
(三)数学:
①春秋:九九乘法表;度量衡;筹算
②西汉:《周髀算经》勾股定理早500年
③东汉:《九章算术》
④南朝:祖冲之圆周率点后七位,早1000年
(四)四大农书:
①南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农业,畜牧业;因地制宜。最能反映时代特点:民族交融)
②元:王祯《农书》介绍工具改进
③明:徐光启《农政全书》“中国近代科学先驱”(开始汲取西方科技思想)
宋应星《天工开物》“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 :总结农业和手工业;反映工业因素萌动时期
(五)医学:
①西汉:《黄帝内经》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
②东汉:“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介绍四诊法;华佗发明麻沸散,创立“五禽戏”
③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创立世界最先进分类法
(六)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第一,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服务于生产和巩固统治的需要。
第二,中国古代科技著作大多是对生产经验的直接记载或对自然现象的直观描述,具有较强的经验性。
第三,古代科学理论的技术化倾向严重,而这些技术又不具有开放性,没有转化为普遍的生产力。
(七)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的原因: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是中国古代科技取得辉煌成就的要本保障。
B.各朝代十分重视交通的发展,促进了科学技术的交流和传播。
C.中华文明具有强大的包容性,能够不断吸收来自外部的先进成果充实和发展自身,在历史上不断创新,与时俱进,长期走在世界的前列。
D.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富有创造力。
E.相对封闭独立的地理环境,强大的中央集权政权保证了中华文明免受外来势力的冲击。
F.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大多与社会生产、生活直接相关,易于在社会上传播。
(八)中国古代有着如此辉煌的科技成果,而自明清以来,多出现一些总结性的著作,如李时珍著《本草纲目》,宋应星著《天工开物》,徐光启著有《农政全书》。想一想为什么明清时期在科技发展方面会出现这种现象?(也是导致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
1.中国古代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上,科技一旦能够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就失去了发展的条件和动力。
2.为巩固大一统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古代统治者重视社会秩序和伦理道德的教化,不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中缺乏自然科学教育的成分。
(九)明清中国古代科技落后于西方的启示
启示:先进文化要不断地创新才有新的生机,更要学会如何在日常学习中扬长避短,避免故步自封。科技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现在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科教兴国,充分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的职能等。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三知识2
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注意每个内容与时代背景相结合记忆)
1书法艺术
1、汉字起源和演变:
商甲骨文(最早成熟文字)—商周金文—西周籀文(大篆)—秦统一小篆—汉隶书—三国楷书(钟繇)
2、书法艺术发展
1、秦汉小篆、隶书
2、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书法艺术:王羲之 《兰亭序》
3、隋唐达到新高峰:张旭、怀素狂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楷书;书法理论
4、两宋: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大家各具情态
5、明代:平民化、世俗化,强调个性:祝枝山、文徵明
2绘画艺术
1、起源:新石器时代 壁画,地面画,陶器装饰
2、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
3、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提出以形写神
4、唐代: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创造法度,雍容华贵
5、宋代:山水画兴起:注重意境
民间风情画: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6、明清:八大山人:风格奇特;木刻版画、年画等
7、民间绘画兴起原因:商业兴盛、城市发展、文化普及
8、中国古代绘画的基本特点:一方面盛行注重写实的宫廷和民间绘画;另一方面出现了非功利、主写意的文人画;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表现手法灵活、自由。
3文学
(一)诗歌
1、《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风雅颂;四言为主(现实主义)。
楚辞:战国屈原新体诗歌《离骚》(浪漫主义)
3、汉赋:司马相如(铺成排比,文采华丽)
4、唐诗:李白、杜甫、白居易
(二)宋词: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三)元曲:元朝民族歧视,常用散曲抒发愁闷情怀。关汉卿《窦娥冤》
(四)小说
1、唐代:传奇《柳毅传》、《南柯太守传》
2、宋代:话本
3、明清时期兴盛原因:商品经济的发达和市民阶层的崛起。
代表作品:
明: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三言二拍”;
清:《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
(五)戏曲
1、原始—汉唐:傩舞
2、唐:梨园
3、两宋:南戏,形成完备的戏曲形式
4、元代(黄金时代,标志戏曲的成熟):杂剧(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为元曲四大家)
5、明:昆曲(百戏之主):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
4、清代:京剧,新的高峰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三知识3
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1希腊(自然哲学→社会领域→人)
1、公元前7世纪,最早的哲学诞生
2、第一位自然哲学家“西方哲学之父”泰勒斯:创立了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意义:人开始具有自主意识的体现,标志古代西方人的精神觉醒。
3、公元前5世纪:
背景:民主政治发达,商业发展,思想活跃。
智者学派: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构成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强调人的主题意义,否认神或命运,树立了人的尊严;但过分强调个人主观感受,忽视人们认识的共同性。
4、苏格拉底:认识人自己;强调知识的作用;最高的知识“善” 开创希腊哲学的新方向。
区别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对知识的看法:“智”强调实际功用;“苏”强调作用;但都强调知识,否定权威。
5、亚里士多德:真理高于一切;自然界是客观真实的存在;创立逻辑学;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希腊哲学的理性精神发展到顶峰。
2文艺复兴
【14世纪出现→15世纪传到欧洲(全盛时期)→17世纪结束)
1、背景:
(经济)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地中海工商业发达;
(政治)政治分裂使学术环境相对宽松;
(思想)教会的精神阻碍;
(阶级)正在形成的新兴资产阶级;
(社会因素)黑死病;
(文化)文学艺术人才辈出;丰富的文化遗产;
2、性质:新兴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核心:人文主义(核心内容: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世的幸福)
3、文艺复兴前三杰:薄伽丘《十日谈》;但丁《神曲》;“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
4、全盛期: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米开朗琪罗《大卫》;拉斐尔《西斯廷圣母》
5、16世纪:(英国)莎士比亚 39部戏剧,代表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最高成就
6、影响:
①打破中世纪神学的束缚,解放人的思想;
②适应资本主义的需要;
③为启蒙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④反封建教会,促成宗教改革出现;
⑤为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清除思想阻碍。
3宗教改革
1、背景:
(政治)天主教的腐败堕落,剥削人民;德国长期分裂
(思想)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人文主义思想活跃;
(经济)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势力;
(直接原因)兜售赎罪券
2、内容: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阐述了因信称义,使人们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这是宗教改革开始。
3、性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教会的社会、思想改革运动。(不是思想解放)
4、同:
①信仰得救
②挑战教会权威,主张《圣经》是唯一信仰依据
③体现人文主义精神
异:加尔文更激进
4启蒙运动
1、背景:
(经济)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政治)欧洲处于封建统治下,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阶级)资产阶级不断壮大;
(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科学)现代自然科学得到发展;
(社会因素)英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为理性传播创造前提。
2、时间:17世纪出现,18世纪达到高潮
中心:法国
含义:启迪和开导人们的反封建意识
3、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三权分立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伏尔泰(启蒙运动的领袖):自由、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开明君主制、民主政治。
卢梭(最激进的民主主义者)《社会契约论》:理性至上、天赋人权、“人民主权”、创立民主共和国。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人不是工具,以人为本,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弥德罗《大百科全书》:宣扬理性,发展科学。
4、评价:
①是欧洲历史上又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②启蒙思想家阐释的自由、平等、人权、民主、法制和三权分立等思想,丰富和最终了人文精神的内涵,使反封建和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政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根据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的高度。
③比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更彻底,更具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
④不仅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而且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5、中国1915年才出现相似的新文化运动
5近代科学技术革命
原因:
①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②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兴起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③科学家们的个人天赋和不懈努力。
(一)经典力学
1、天文学
(1)波兰天文学家、数学家哥白尼“近代天文学奠基人”:提出太阳中心说,根本上动摇了神学的理论基础。
(2)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伽利略“近代科学之父”:1610年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为日心说找到了确凿的证据。他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为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2、物理学——牛顿的经典力学
(1)英国科学家牛顿被称为“近代科学开创者”,其三大成就有:万有引力定律、微积分学和对光的分析。牛顿于1687年出版了他的力学经典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2)意义:牛顿的经典力学,①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飞跃
②对人类解释与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海王星的发现是证明牛顿力学和万有引力定律有效性的最成功范例。
③牛顿力学是经典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基础,也是现代工程力学及与之有关的理论基础。
④牛顿力学的创立,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
⑤牛顿力学和热学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⑥还为法国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科学基础。
(二)生物学
1、背景:神创论占统治地位。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洗礼
17-18世纪的西欧,更是一个狂飙突进的时代。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相继发生,科学技术长足进步,人类视野不断拓宽,思想文化更加开放。
19世纪,生物学领域迎来重要转折。细胞学说和进化论是其中两项最重大的成就,它们同能量守恒定律被誉为19世纪的三大科学发现。
2、主要内容:
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揭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1871年,达尔文发表《人类的起源》,进一步论证了人类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观点。
1863年,英国科学家发表了赫胥黎 《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进一步确立了人猿同祖论。
3、意义:
①生物进化论从根本上改变了19世纪绝大多数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位置的看法,是对上帝造人说的颠覆,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提供了基础。
②进化论在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也引起巨大震动。晚清,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它进行宣传,唤醒国人,以避免亡国灭种之灾。
(三)能源领域
1、“蒸汽时代”的到来
瓦特18世纪80年代研制出新的蒸汽机。从此蒸汽机得到广泛应用,成为改造世界的动力机械,解决了工业革命的动力问题。它的采用为加快工业步伐,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加强世界的联系。
1807年美国富尔顿发明汽船。1814年英国史蒂芬孙发明火车。蒸汽机是工业革命时最伟大的发明,成为时代的象征,人们称这个时代为“蒸汽时代”。
2、“电气时代”
①背景:1831年英国法拉第发现 “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②电力能源的开发:1867年,德意志西门子发明发电机。不久,比利时格拉姆 发明电动机。
③“发明大王”美国爱迪生创造发明达1000多项。电气方面的发明有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电灯的发明。
④电气技术发展的作用:以发电机为标志的电气技术,提供了更为强大便捷而又廉价的动力,极大的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发展,掀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将人类推进电气时代。
3、蒸汽机和电力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①最直接的变化是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②生产力的发展也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资产阶级由于掌握了先进的生产力,实力日益壮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③随着交通运输的便捷,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④还增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也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三知识点
第五篇:高中历史第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单元检测岳麓版选修-精
【师说】2015-2016高中历史 第3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单元检测 岳
麓版选修3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1.一位政治人物曾经说过:“如果意大利向多瑙河、巴尔干扩张,会造成欧洲战争,如果他们在非洲沙漠通行无阻,或者就能安静下来。”这种说法主要是针对()A.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 B.巴黎和会上意大利提出领土扩张要求 C.20世纪30年代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D.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根据题干政治人物的描述,可知其对于意大利在“非洲沙漠”的侵略采取了默许、纵容的态度,这在客观上助长了侵略者的气焰,根据这些可判断应为1935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答案】 C 2.丘吉尔说过一句话:“德国独裁者没有从饭桌上抓取食物,而愿意让人一道菜一道菜地伺候他——这就是首相为捷克斯洛伐克所获得的一切。”此话是针对什么事件而言的()A.慕尼黑阴谋 B.英法静坐战争 C.《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 D.德国吞并奥地利 【解析】 抓住本题的关键信息“德国独裁者”“这就是首相为捷克斯洛伐克„„”据此不难分析出事件指的是“慕尼黑阴谋”。故选A。
【答案】 A 3.下列两张历史照片反映的共同的主题,最恰当的是()《慕尼黑协定》的签署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署 A.伸张正义 B.助纣为虐 C.强权政治 D.铸剑为犁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两幅图片分别反映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及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面对法西斯德国时,纷纷明哲保身,纵容法西斯侵略的事实。所以“助纣为虐”最能体现这两幅图片的共同主题。
【答案】 B 4.“小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说,最符合下列哪一情况()A.抗战中的中国
B.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C.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D.西班牙民族革命战争
【解析】 从西班牙内战的性质转变后在西班牙的主要参战力量角度思考。【答案】 D 5.二战开始后,德国之所以未进攻苏联而先进攻英法的主要原因是()A.受《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约束 B.苏德矛盾尚未完全激化 C.苏联对德国推行和好政策 D.苏联强大而英法比较软弱
【解析】 注意“主要原因”的限定,A是结果而不是原因,C项不符合史实,B、D两项相比,鉴于苏联的强大,德国首先选择了进攻英法。
【答案】 D 6.下列关于20世纪30年代局部的反法西斯战争没能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战后的掠夺性和约给战败国埋下了“复仇”的隐患 B.战胜国的绥靖政策助长了轴心国的侵略气焰
C.中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力量弱小,未能制止法西斯侵略 D.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未能协调一致制裁和制止法西斯侵略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30年代错综复杂的国联关系的总体特征及走向的把握。30年代的国际关系舞台,主要有四个方面的政治势力,即法西斯的崛起及发动三场局部战争、英法美纵容法西斯侵略、苏联由力促反法西斯结盟到推行中立自保政策及反法西斯国家力量弱小、存在分歧等。30年代被称为“走向大战的十年”,就是法西斯国家与反法西斯国家力量对比失衡的结果,由于西方国家及苏联的自保政策和短视行为,导致力量居于弱势的法西斯势力逐渐变大,由局部侵略发展为全面发动大战,西方大国最终自食其果。
【答案】 D 7.德国企图通过发动猛烈的空袭和潜艇战迫使英国屈服的阴谋破产后,希特勒把目光移向巴尔干和地中海地区,其主要目的是()A.切断英国的远东航线 B.加强与意大利的联系
C.防止盟军在西西里岛登陆 D.准备进攻苏联
【解析】 希特勒以征服整个世界为既定目标。德国法西斯攻占巴尔干和地中海沿岸,就形成了对苏联的战略包围。
【答案】 D 8.下列关于德国突袭波兰这一历史事件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揭开了德、意、日法西斯对外侵略扩张的序幕 ②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③德军进入波兰领土后,英法宣布“中立” ④英法事实上继续推行绥靖政策,是波兰迅速灭亡的重要原因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早在1931年,日本法西斯就发动了对中国东北的侵略;德国对波兰发动突袭后,英法虽然没有对波兰提供有效的援助,但迫于各方面的压力,并没有宣布“中立”,而是表面上对德宣战。所以①③不正确。
【答案】 B 9.1940年5月,主张对德强硬的丘吉尔出任英国首相,英国对德国法西斯采取了坚决抵抗的政策。主要是因为()A.英国面临着被德国法西斯灭亡的危险 B.法国的灭亡警醒了英国
C.苏联积极要求联合英法共同抗击德国法西斯 D.英国的利益开始受到德国的威胁
【解析】 丘吉尔出任英国首相时,德国法西斯正在大举进攻北欧和西欧诸国,英国受到的威胁越来越严重。德军对法国发动总攻,是在1940年6月,因此B项表述不符合史实。德国向北欧和西欧诸国大举进攻时,苏联正在推行“中立自保”政策,故C项也不正确。德国开始对外侵略扩张之时,就已经对凡尔赛体系的既得利益者英国造成威胁,所以,D项“英国的利益开始受到德国的威胁”显然也不符合史实。
【答案】 A 10.二战前夕,最能反映帝国主义在国际事务中推行强权政治的典型事件是()A.对西班牙实施“不干涉”政策 B.《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C.对意大利实施经济制裁 D.抛出“大东亚共荣圈”计划
【解析】 在捷克斯洛伐克代表没有在场的情况下,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签订《慕尼黑协定》,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国。这是大国强权政治的典型反映。【答案】 B 11.美国国务卿赫尔曾说:“斯大林对德国显然也是存在戒备之心,希特勒在1939年8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中的诺言,斯大林并不比德国更为信任。”由此推断,苏联当时签约的主要目的是()A.与德国建立牢固的联盟,防范英法等国的进攻 B.支援中国等反法西斯国家的斗争 C.推迟苏德战争的爆发,争取备战时间 D.推动德国去进攻英法等国
【解析】 材料提供的信息反映出:斯大林并不相信《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能够保证希特勒永远不会进攻苏联。根据相关史实分析,A、D两项不属于苏联与德国签约的主要目的。B项与题干中提供的材料没有必然联系。所以,正确答案只能是C项。
【答案】 C 12.德日法西斯通过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的方式实现联合,主要是因为()A.当时德日两国形成了共产主义运动的高潮 B.它们与英法等国没有利益冲突
C.以“反共”为旗号,可以转移英法等国的视线 D.德日法西斯只是与共产国际有矛盾
【解析】 德日法西斯结盟,必然会对当时国际秩序的既得利益者英法构成严重威胁。寻找借口,转移英法等国的视线,是防止英法等国干涉的有效手段。因此,C项属于德日法西斯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的方式实现结盟的原因。而A、B、D三项均不符合史实。所以,正确答案应该是C项。
【答案】 C 13.西班牙内战演变成为一场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侵略的民族战争,主要是因为()A.以佛朗哥为首的法西斯分子发动了叛乱战争 B.英法推行绥靖政策
C.德意法西斯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 D.西班牙共和国代表着进步力量
【解析】 民族战争指的是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战争。【答案】 C 14.西班牙内战时期,英法推行的“不干涉”政策产生的影响是()A.限制了苏联对西班牙的援助 B.直接支持了佛朗哥叛军 C.公开支持德意两国的政策
D.客观上限制了西班牙共和国取得武器援助 【解析】 在德意法西斯大力援助叛军的情况下,“不干涉”政策禁止向西班牙“交战双方”运送武器和军用物资,事实上是在限制西班牙共和国政府的武器来源。
【答案】 D 15.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失败的原因包括()①意大利法西斯力量强大 ②埃塞俄比亚经济落后 ③英法推行绥靖政策 ④埃塞俄比亚人民缺乏斗争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面对意大利法西斯的入侵,埃塞俄比亚人民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抵抗。可见④的表述是错误的。
【答案】 A 16.在近现代历史上,法德两国之间多次发生战争。在战争过程中,法国遭受最严重失败的是()A.反法同盟战争 B.普法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 【解析】 要注意比较选项中的战争给法国带来的影响,注意关键词“最严重失败”。二战期间,希特勒占领法国,法国亡国,这是法德历次战争中法国最严重的失败。普法战争中法国割地赔款,但未沦落到亡国的地步。
【答案】 D 17.20世纪30年代,民族解放运动的最大特点是()A.反对殖民主义 B.反对帝国主义 C.反对法西斯侵略 D.争取民族独立
【解析】 20世纪30年代世界主要矛盾是法西斯侵略与反法西斯侵略的矛盾,这使此期间的民族解放运动带有反法西斯侵略的性质。
【答案】 C 18.二战前夕,法西斯国家以“反共”作为招牌结盟的主要目的是()A.以“反共”迷惑西方大国,掩盖侵略意图 B.以反苏为诱饵鼓励西方大国执行绥靖政策 C.打破共产国际提倡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D.拉拢西方大国加入轴心国军事同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虽然随着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它们同西方大国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但由于时机尚不成熟,法西斯国家不愿过早刺激西方大国,于是打出了“反共”的招牌。
【答案】 A 19.20世纪30年代美国推行的“中立政策”之所以对法西斯侵略起了绥靖作用,主要是因为()A.法西斯国家不会发生内战 B.对战争性质不加区别对待 C.不向发生内战国家出售武器 D.不给苏联以中立国地位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一战后美国孤立主义盛行,奉行不卷入欧洲是非的中立政策,该政策奉行中立原则,但实际上有利于法西斯侵略国,而不利于被侵略国。这事实上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起了绥靖作用。
【答案】 B 20.在西班牙内战时英国统治者说:“如果让现在正在西班牙和法国流行的共产主义传染病传播到其他国家,那么已经在自己的国土上消失了传染病的两个政府——德国和意大利政府会是我们最有益的朋友。”这段话表明()A.英国资产阶级政府与法西斯主义没有利害冲突 B.英国统治者企图利用法西斯削弱社会主义力量 C.英国实际上与法西斯国家形成了反法西斯联盟 D.英国实际上是西班牙内战的幕后操纵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30年代对西方国家来说,主要面临两大敌人,即各国的社会主义思潮和法西斯势力的威胁,而且与后者相比,前者属于两种不同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矛盾,是根本的利害冲突。再结合材料内容,可知B为正确选项。
【答案】 B 21.30年代末期,德意日签署了《反共产国际协定》,它表明()①法西斯的主要敌人是共产国际 ②法西斯不愿过早刺激西方大国 ③“反共”是法西斯掩人耳目的招牌 ④法西斯集团结成军事同盟
A.①② B.②③④ C.②④ D.②③
【解析】 本题考查迁移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法西斯正是利用了英、法、美仇视苏联和共产国际,并想祸水东引的心理,将计就计,借以蒙蔽西方大国。30年代组成的三国轴心只是一个政治同盟。
【答案】 D 22.在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时,英法为首的国联虽宣布意大利为侵略行为,但不把石油等战略物资列入禁运范围。这些决定说明()A.国联虽无力制止战争,但却是伸张正义的讲坛 B.国联已成为法西斯操纵的工具 C.国联成了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工具 D.国联是一个软弱无力的国际机构
【解析】 首先要明确国联成立时,其盟约宣称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其次理解材料所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使侵略战争扩大;最后明确绥靖政策的确切含义。
【答案】 C 23.二战爆发后,丘吉尔说:“我们愿意看到德国人躺在坟墓里,更愿意看到俄国人躺在手术台上。”这说明丘吉尔()①既痛恨资本主义,也痛恨社会主义 ②既反对法西斯主义,也反对苏联政权 ③对德国人和俄国人同等仇恨 ④站在英国垄断资产阶级的立场和反共、反苏的立场上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丘吉尔作为资本主义的代言人不会痛恨资本主义,故①不正确,③不能用量来界定,排除①③。
【答案】 C 24.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主要大国之间在军事上既合作又斗争。下列实物中,最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A.一枚铸有苏、美、英国旗和“1944年6月”的纪念币 B.一份“1940~1944年租借法受援国及物资”的清单 C.一本20世纪40年代的中文版《开罗宣言》 D.一张布雷顿森林会议场景的照片
【解析】 B、C两项属于合作的表现,没有体现出斗争来。D项属于经济领域的合作表现。A项“一枚铸有苏、美、英国旗”体现出军事上的合作,“‘1944年6月’的纪念币”则体现出英美苏在开辟第二战场过程中的斗争,故选A。
【答案】 A 25.二战期间,美国政府曾宣布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严禁向日本出口石油、钢铁等战略物资,其直接原因是()A.日本宣布退出国联 B.日本发动侵略战争
C.日本向东南亚扩张势力 D.日本发动了太平洋战争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希特勒肆虐欧洲之时,日本法西斯进一步向东南亚扩张,企图建立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霸权,日本的政策严重损害了美英在这一地区的利益,因此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
【答案】 C 26.美军在中途岛海战中取得胜利的关键是()A.日本长途跋涉,美军以逸待劳 B.美军掌握了日军的作战计划 C.美军采取伏击战术 D.日军指挥失误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中途岛海战,美军能够取得胜利,最主要是因为美军破译了日军密码,掌握敌情,准备充分。
【答案】 B 27.下面的漫画是著名漫画家华君武的代表作之一《榜样》,作于1945年5月,对作者创作这幅漫画时的背景描述不对的是()
《榜样》作者华君武作于1945年5月 A.美英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两面夹击德国 B.东南欧各国人民纷纷起义,打击德国侵略者 C.召开雅尔塔会议 D.召开波茨坦会议
【解析】 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波茨坦会议是在1945年7月召开的,所以不可能是这幅漫画的背景。
【答案】 D 28.斯大林曾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只有一个胜利者,那就是‘魔鬼’。”这句话的含义是()A.非正义的一方将会赢得战争的胜利 B.战争对任何一方来说,都是一场浩劫 C.正义的一方必将赢得战争的胜利 D.只有美国成为战争真正的胜利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能力。材料体现了战争会给交战双方带来灾难,在战争中没有胜利者,故答案为B。
【答案】 B 29.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地——波兰维斯特普拉特半岛上有一条巨幅标语:“永远不要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人类提供的经验与教训有()①法西斯主义就是战争,必须警惕其死灰复燃 ②国际统一战线是打击共同敌人的有力武器 ③不能出卖、牺牲其他国家的独立、领土和主权来保护自己的利益 ④世界和平是不可分割的,爱好和平的各国政府和人民应同心协力、共同维护世界和平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人类提供的经验与教训有:法西斯主义就是战争——警惕法西斯主义死灰复燃;绥靖政策对世界大战的爆发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些国家墨守成规的代价;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故本题选D。
【答案】 D 30.有学者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目的在于重新分配欧洲的权力,而1939~1945年的大战却是意识形态之战”。这里的“意识形态之战”是指()A.独裁与民主 B.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 C.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 D.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
【解析】 结合题干时间信息“1939~1945年”分析,这一时期主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是世界民主势力反对法西斯独裁、暴政、侵略时期。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31.(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或多或少是欧洲领导人心血来潮的结果;与此相反。第二次世界大战则是穷兵黩武的国家刻意的侵略行为——西方民主国家和苏联的领导人都没有能够对这些挑战作出果断回应,导致轴心国的军事扩张愈演愈烈。西方国家同苏联之间存在竞争,尤其是民主政体对斯大林的极权政体充满怀疑,妨碍了英国、法国同苏联之间展开有效的合作,从而制约了它们对付轴心国的行动。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民主国家内部存在严重分歧,英国和法国领导人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签订的凡尔赛和约中针对德国侵略行为的条款有争议——随着20世纪30年代的延续,一个越来越清楚的事实是,把国际安全的保证完全寄托在国际联盟的身上是毫无意义的。
——迈克·亚达斯等《喧嚣 时代·20世纪全球史》
材料二 当时各国形成了各自的经济区——日本没有进入美国的经济区域,而苏联有苏联的区域,美国也建立了自己的区域,设置很高的关税壁垒。当时就是这种情况,世界各国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展开贸易,形成排斥他国的地区经济。基于当时的情况,日本不得不关注满蒙。向白人世界的移民受到排斥,日本为了解决每年增加的100万人口问题,自然要利 用满蒙这一新天地。
——中村粲《大东亚战争的起因》
材料三(20世纪)30年代国际局势的发展,有三种趋向。一种是以苏联为首的世界人民同西方民主国家结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制止法西斯侵略,推迟和避免世界大战的发生。第二种是法西斯势力同西方民主国家暂时达成妥协,法西斯国家不断蚕食中小国家,并在向英法开战之前首先进攻苏联。第三种是苏联孤立自保,希特勒实现声东击西,在进攻苏联之前首先进攻西欧国家。
——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三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2分)(2)概括材料二中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侵华原因的观点。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4分)(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与材料三中的哪一种趋向相吻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另外两种趋向最终未能出现的原因。(6分)【答案】(1)法西斯国家疯狂地对外侵略扩张;西方大国实行绥靖政策,国际社会未能及时制止法西斯的侵略;英法等西方国家与苏联之间的竞争和矛盾,特别是西方国家对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仇视;英法等西方国家内部的矛盾;把维护国际安全的希望寄托在国际联盟身上。
(2)观点:日本没有自己的势力范围,各国利用自己的势力范围排斥他国经济扩张,日本需要解决每年不断增长的人口所带来的问题。
认识:贸易或人口问题等均以不损害他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为前提,材料中作者的观点模糊了战争的侵略性,是在为侵略战争辩护。
(3)与第三种趋向相吻合。第一种趋向没有出现的原因:英法等国与苏联由于各种矛盾未能结成反法西斯联盟;英法等西方大国对法西斯推行绥靖政策;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国由于自身力量有限,又得不到国际社会的有力支援,导致法西斯的扩张非但未能得到及早遏制。还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
第二种趋向没有出现的原因: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使自己放松了警惕,使希特勒德国有机可乘;法西斯国家鉴于苏联的强大,不敢贸然进攻;《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32.(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入侵缅甸,驻缅英军节节败退。1942年2月,由精锐力量组成的中国远征军入缅,与日军作战。在仁安羌作战中,中国远征军与敌浴血奋战,解救出被围英军,轰动英伦三岛。英军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放弃缅甸,向印度撤退,中国远征军掩护英军,并分别撤至印度和国内。中国大后方重要的对外陆路通道滇缅公路被切断,滇西一度被日军占领。
1943年10月,中国远征军与盟军配合,反攻缅北和滇西。在密支那战役中,中国军人组成敢死队,绕到敌军背后,与正面部队同时发动进攻,使敌人腹背受敌,溃败逃跑,日军指挥官绝望自杀。中国远征军兵力总计达40余万人,伤亡接近20万人,以巨大的牺牲换取了最后的胜利。
——摘编自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 《中国抗日战争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远征军入缅前太平洋战场和中国战场的战略态势。(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军事意义和政治意义。(9分)【解析】 第(1)问联系整个二战的进程和中国抗日战争的进程进行归纳,注意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时间“1942年2月”,直接归纳出该时间之前的战略态势即可。第(2)问军事意义要从对中国和盟军两个方面作答,政治意义主要从提高中国国际地位等角度分析作答。
【答案】(1)日军大举进攻东南亚,美、英处于守势;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已形成;中国抗日战争处于相持阶段。(2)军事意义:消灭了日军有生力量;保存了盟军反攻的实力;打通了中外国际交通线。政治意义:表现出中国军队的英勇善战;增强了民族自信心;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33.(19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6年,当希特勒主张重占莱茵河非军事化地区时,德军将领们对于他的决定和可能挑起的法国反应感到十分忧惧。由于他们的抗议,结果,(希特勒)最初只派遣了少数象征性的部队来作为一种试探„„但是在1938年3月,当希特勒决心向奥地利进军时,他却不理会那些将领们的反对。
——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材料二 正当独裁者们兴风作浪之际,西方民主国家正在严重的和平主义支配下摇来摆去,没有定见。所谓和平主义,大体可以说是不顾后果而硬要坚持和平。英美两国许多人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实在是个错误,根本没有带来任何好处„„对德国(的制裁)过于苛刻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约140万法国人死亡;在法国人看来,再重复这样的人类灾难实在是不可思议。„„在大不列颠和美国,情形也差不多。人们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流血与损失念念不忘,既悲伤又恼怒。
——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 张伯伦与达拉第接受了希特勒的条件,然后对捷克政府施加极大压力,要它屈服,即签署它自己的死亡证书。在英国纵容下,法国宣告放弃所承担的保护捷克斯洛伐克的条约义务„„张伯伦和达拉第各自回到国内,受到人们的欢呼。张伯伦向国人报告说,他带来了“我们时代的和平”。
——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希特勒采取了哪些行动?反映了希特勒怎样的心理变化?指出这些行动对国际格局的影响。(5分)(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英法等国一种什么思潮?为何出现这一思潮?(4分)(3)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与英法推行什么政策有关?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其推行这一政策的原因。指出这一政策导致的最终后果。(6分)(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能得出哪些历史启示?(4分)【解析】(1)根据材料中“重占莱茵河非军事化地区”“向奥地利进军”得出希特勒所采取的行动。从希特勒占领莱茵河非军事化地区只是“试探”,到决心进军奥地利时变得“不理会那些将领们的反对”,可看出希特勒的侵略野心不断膨胀。希特勒出兵莱茵河非军事化地区和进军奥地利,都是对一战后欧洲现状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对一战后凡尔赛体系的挑战。
(2)由材料中“西方民主国家正在严重的和平主义支配下摇来摆去”得出当时英法等国和平主义思潮盛行。分析原因,由材料信息可以得出,英法两国许多人民均认识到一战所造成的大量人员伤亡,认为一战是个错误。
(3)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为慕尼黑阴谋,依据材料和所学可知,慕尼黑阴谋是英法等西方国家推行绥靖政策的产物。分析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主要从材料二、三中体现出的和平主义思潮在英法的盛行及英法等国认识到对德国的制裁过于苛刻方面入手,同时结合所学,认识到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的目的之一是把法西斯祸水引向苏联。绥靖政策导致的最终后果,应着重指出其导致二战的爆发。
(4)回答“历史启示”,主要从材料所体现的史实出发得出结论,不可空谈。认识到由于西方国家对法西斯侵略的纵容,从而导致二战爆发,同时也要认识到世界的和平需要各国共同维护。
【答案】(1)出兵莱茵非军事区、进军奥地利。从试探变为无所顾忌。打破凡尔赛体系对德国的约束。
(2)和平主义思潮。许多人认为一战是个错误,带来重大伤亡,因而恐惧战争。
(3)绥靖政策。英法等国流行和平主义思潮;认为一战后对德国的制裁过于苛刻;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以自保,并将德国侵略矛头引向苏联。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4)对侵略和扩张行为不能姑息纵容,也不能牺牲他国利益来保护自己;和平需要世界各国共同维护,要警惕历史重演。
34.(9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天,枪炮沉没了,一场大悲剧结束了。一个伟大的胜利赢得了全世界一片安宁和平,神圣的使命已经完成。„„我们体验了失败的痛苦和胜利的喜悦,从中领悟到决不能走回头路。我们必须前进,在和平中维护在战争中赢得的东西。
——麦克阿瑟
材料二 令人悲哀的是,人类科技在20世纪的巨大进步,首先加快了“死亡技术”的进步,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导致了大规模的毁灭。人类扮演了自己“掘墓人”。„„机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出现,使得人员伤亡的数目大大增加。„„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几个人投下的一枚原子弹就造成十几万人的伤亡。
——霍布斯鲍姆《人类文明忧思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麦克阿瑟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反思。(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学技术与战争、和平的关系。(5分)【答案】(1)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大悲剧,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和痛苦;要反对侵略战争,维护和平;不断巩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成果。
(2)科技对战争与和平的影响: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科技进步可以造福人类推动社会进步,加速经济发展,保护人类和平;但运用于军事战争,会使战争更加残酷,毁灭性更大,从而威胁世界和平。战争、和平对科技的影响:战争催生了科技的发明、发展;和平有利于科技的创新和进步。所以,人类要把科技用于发展,造福人类,避免战争,维护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