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纳兰性德爱情词中(推荐)

时间:2019-05-15 07:10: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析纳兰性德爱情词中(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析纳兰性德爱情词中(推荐)》。

第一篇:浅析纳兰性德爱情词中(推荐)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浅析纳兰性德爱情词中的‘风’意象

摘要:

纳兰性德爱情此中“风”意象出现的频率颇高,在这些词中“风”被赋予不同的含义,“风”能读懂人心知人情意,能渲染气氛增添哀情,能作为信使传递相思,也能变成阻力,分隔有情人。词人借助“风”来表达自己的深情相思与求不得的痛苦。本文通过对常见的几首词人的爱情词中“风”意象鉴赏,浅析在纳兰性德爱情词中“风”所蕴涵的情感。

关键字:纳兰性德 爱情词 风意象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族人,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词三大家”之一。纳兰性德一生著作颇丰,而最出名的自然是他的词,他的词中最具特色、最能代表其个性的作品是爱情词。

爱情词占有纳兰词三分之一多的篇幅,纳兰性德的爱情词,能够准确的抓住爱情中那些细腻的令人心忧的情愫,直戳读者内心,引起强烈的共鸣。纳兰爱情词中除了大量爱情典故的运用,还有许多优美的意象,比如:月、泪、时间、风等等。

所谓“意象”就是寓“意”之“像”,就是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是诗人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的完美结合。所谓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诗人将自己的感情、人格、情趣等寄托于物象,从而构成一个包含着广阔的蕴涵于自身的完整的感情世界。

刘勰在《文心雕龙·深思》讨论创作艺术构思时说:“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然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匠心,窥意象而用斤。此盖驭之术,谋篇之大端。”[1]他明确指出,作者构思及表达过程中,要努力追求声律之美与意象之美。“风”无形无相,自由自在无需依凭具有神秘性而同时它有具有一定的力量。因而中国古代文人喜欢写风,以风来表现传达自己的情感。“风”与爱情相关,中国古人很早就将爱情与风、花、雪、月四个意象紧紧相连,更有“风情”“嫁春风”“东风误”等说法。

纳兰性德一生的爱情生活失意多于得意,眼泪多于欢笑,悲凉伤感,凄怨苦多。他的父亲纳兰明珠曾经问过他一生生活在富贵之家,还有何求为何总是郁郁寡欢?

纳兰明珠不会理解儿子的伤心,因为在那个时代男子为了爱情失意而过分忧愁总是没出息的。然而使纳兰性德求而不得的爱情,却也是他词创作源泉之一,他的爱情词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纳兰性德是描绘爱情的词坛高手,他的爱情词是内心细腻体验的真是描绘,是词人独抒心灵的吟唱。王国维高度评价纳兰词:“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2]

纳兰性德爱情词中的风,融入了词人的主观感情,寄予了作者的相思、苦恋和求不得的怨愤,赋予了其词悲凉无奈的韵味。在爱情词中“风”意象频繁的出现,有“西风”、“秋风”、“临风”、“凄风”、“玉兰风”、“竹林风”、“风兼雨”、“轻风”、“阑风”、“斜风”等等。而这些“风”正是词人爱情经历和对爱情体会的真实写照。

纳兰性德对爱情或是歌颂或是埋怨或是向往,他以自己的目之所见心之所感来描绘自己经历的爱情故事。在他的爱情故事中“风”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风”可以为他的爱而不得增添几许愁绪;“风“可以成为他心中爱意的传递者,越过万重阻隔讲自己的相思意送到爱人身畔;“风”有时会化身为爱情的阻隔,它犹如强大而邪恶的力量,将有情人分隔两地。

当无形无相,自由自在的“风”与纳兰的爱情词相遇时,会在词中显现出一种怎样的神奇力量呢?会为我们展现一幅怎样的爱情画卷?

一、更添哀情的“风”意象

纳兰性德短短三十一年的生命留下了一百多篇爱情词,这其中大多是描写对逝去的爱情的眷恋,以及被爱人抛弃的哀怨。纳兰性德的爱情生活失意多于得意,初恋夭折原配夫人卢氏早逝,这些经历为纳兰的爱情词蒙上了一层忧郁哀愁的色彩。

妻子早逝后纳兰性德写了许多词悼念亡妻,表达对亡妻的思念之情,纳兰悼亡词词情真意切更是同类词中翘楚,在纳兰爱情词中占几乎占了二分之一。陈廷焯评价纳兰的悼亡词说“容若词言中有物,几令人感激涕零。”[4]

“诗的意象并不陈述或者指明任何东西,他们只是互相映衬,启发或唤起你去发现使诗中充满活力的心情。即是说,意象能表达或弘扬这种心情。”[5] “风”在纳兰的爱情词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风,如烦恼、如思念、如悲痛,无形无相,来无影去无踪,摸不着看不见,却可以真切的感受到它的存在。纳兰敏感的神经抓住了风的特性,在悼亡词中准确的运用风来表达自己的悲、愁、追悔或是思念。如这首浣溪沙,用“西风”状写了自己的悲苦心境。

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 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 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晚风凛冽,词人独驻窗前,看着一地黄叶感受着西风的寒意,在夕阳之下难免感伤,触哀景生悲情,自然的想起早逝的妻子。现在西风带来寒冷,而我只是独自一人,再不能与你有“赌书”“ 泼茶”的乐趣,即使借酒消愁,酒醒之后依旧深深地感到失去你地哀痛。

词人开篇用“西风”二字奠定了整首词的哀伤基调,在“西风”之中自然的感受到“凉”,这不仅是写天气,更是写词人此时悲凉的心境。词人借用李清照与赵明诚的典故表现欲亡妻的伉俪深情,可是往昔美好平常的生活画面,现在回忆中却因逝去不再重来而更显凄凉。

金缕曲 亡妇忌日有感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

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哭了,与谁相倚。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己。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乘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

妻子已亡故多年,可是她的身影时常出现在词人梦里,梦中妻子好像又回到词人身边,可是梦醒之后妻子却只在那冷清清的尘土里。词人与妻子相约来生,又担心来生依旧不能白头到老,依旧自己一人孤苦伶仃的在冷月寒风中飘零。

“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乘月零风里”这时的“风”不懂人意,不通人情它是无情的冷酷的,让词人感到孤独无助。就像这残酷的命运,不听词人的心声,硬生生的吹打着孤独之人的心房,让他们更加愁苦更添悲凉。

泪已流尽,纸灰被风吹起,这无情无义的风,即使是词人凭寄相思的一点点情意它也不留尽数摧毁。

此外还有《于中好》一词:尘满疏帘素带飘,真成暗度可怜宵。几回偷拭青衫泪,忽傍犀奁见翠翘。惟有恨,转无聊。五更依旧落花朝。衰杨叶尽丝难尽,冷雨凄风打画桥。

“冷雨凄风”这时的风是悲伤的,它摧残着杨柳画桥,亦吹打着词人的心,让词人更加悲伤同时却也承载者词人的伤心,绝望。

“窗前桃蕊娇如倦,东风泪洗胭脂面。”(《菩萨蛮》)桃花再娇再美,词人看来却只是无精打采,忧心忡忡。东风不只是知晓人心中的苦闷摧的人潸然泪下,还是只是无心的吹打让人徒增伤心。这里的“风”摧人伤心,又传递悲情。

在卢氏卒后的八年时间里,“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4]对卢氏离世的怀念和伤悼一直伴随到他生命的终结。“纳兰性德用以抒发悼亡的幽咽,寄托生死殊途的哀思,且投入时间之长,硕果之丰,境界之高,在文学史上无出其右者”。[5]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总之纳兰性德的悼亡词中“风”意象准确的抒发了词人对死别的怨情,对夫妻之前的眷恋。当然纳兰的爱情词中也有非悼亡词的,在这些非悼亡词中‘风’这个意象依旧受到纳兰的钟爱。

二、传递相思的‘风’意象

纳兰性德除了悼亡词外也写过许多其他的爱情词,在这些爱情词中词人最常表达的依旧是爱而不得的苦情苦意。这当然与他的人生经历是分不开的,在与妻子卢氏结婚之前,纳兰还有过一段初恋。

深深的爱着自己的 表妹,青梅竹马,可是由于父辈的 安排,聪明漂亮、诗词具佳,颇句气质本应和纳兰郎才女貌的表妹入宫选秀成为贵人。表妹的入宫令纳兰朝思慕念,相传纳兰曾借机会打扮成喇嘛入宫过一次,可惜,两人: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表妹进了宫,有情人从此深墙远隔,少年的思念无处可寄,许唯有风才能够穿越过那座围城,才能回到心爱的人的身边。与表妹无疾而终的感情经历给纳兰带来了极其消极的影响,他的爱情词也就有许多表现了这种失去恋人的伤心和无奈之情的。

如:《秋千索》在这首词中“风”成了爱情的使者,将词人的浓浓爱意传递到两地相隔的爱人耳边。

药阑携手销魂侣,争不记,看承人处? 除向东风诉此情,奈竟日,春无语。悠扬扑尽风前絮,又百五,韶光难住。满地梨花似去年,却多了,廉纤雨。

“除向东风诉此情,奈竟日春无语。”这是一首怀思恋人的令词,充满孤寂之情,词人追忆往日欢乐,感伤今日孤独,柳絮梨花依旧,伊人却已不知去向,此处“东风”是词人心中情感的寄托,成为诉说的对象,东风带去思念,或许会吹到爱人耳边。

再如:《忆江南》中,“轻风”能解人心,知人心中的凄苦之意,轻摇梅花更显得思念的情意在风中飘摇零落。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天已黄昏寒鸦尽数归巢,四下一片寂静中,一人孤独的立于窗前,看着窗外急雪般翻飞的柳絮,悠悠荡荡飘进屋里。那胆瓶中的红梅在风中微微摇晃,显得那么无力可怜。那心字香已经燃尽,香灰被风吹散在屋里,正如人心头那无可奈何的相思,依凭无地。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在这首词中词人写闺中相思凄苦之情,寒鸦归巢行路无人迹而等待的人还不归来。飘零的柳絮随风吹到香阁,无端的带来相思愁绪。这是春风新绿的时节,正是相思意浓时,此时春风吹到香阁中的胆瓶,红梅点点,在风中摇曳,那风仿佛吹在人心上,随风摇曳的也是人的相思之情,希望这春风带着这股相思吹到心上人的身边。

又如:《菩萨蛮》中“风”成了女子的化身,风的灵动优美在词人笔下完全融入在心爱女子的行动之中。词人将“风”化作情人,向她表达着自己心中深深地爱意。

惜春春去惊新燠,粉融轻汗红绵扑。妆罢只思眠,江南四月天。绿阴帘半揭,此景清幽绝。行度竹林风,单衫杏子红。

初夏时节女子换去臃肿的春衣换上轻盈美丽的夏裳,心爱的女子今日或许是一袭白裙,或许是一身绿裳,正与词人漫步的翠绿茂密的竹林之中。她行动轻盈,笑声泠泠,词人不时偷看她的脸,女子此时的幸福满溢,让人忍不住心生怜爱。

词人眼中美丽的女子如这竹林之风,让人感觉心头舒爽,此时的“风”是爱人的化身,传达着词人深深地爱恋之情。

三、阻隔爱情的“风”意象

谈到纳兰容若的爱情,不得不说的是他与汉家女子沈婉这段令人心碎的爱情经历。纳兰性德满腹才华却在政事中不得施展,而心爱的人又一个个离他而去,心情抑郁的容若在此时遇到了一位懂他、怜他、惜他的美丽女子。

沈婉是有名的才女,精通诗词音律,纳兰引为红颜知己,两人情投意合怎奈终因父亲明珠的反对,而不得相守。沈婉离开京城回到江南,容若的爱情之梦再次破碎,破碎在礼教专制里。面对苦求不得的爱情,容若将那满心的怨怼怪罪与风,只能让风来承担打破他爱情梦想的罪责。

如:在《临江仙》中‘风’成了爱情的阻隔,词人将爱而不得的满腔忧愤寄予风的无情。

昨夜个人曾有约,严城玉漏三更。一钩星月几疏星,夜阑犹未寝,人静鼠窥灯。原是瞿塘风间阻,错教人恨无情。小栏杆外寂无声,几回肠断处,风动护花铃。已是三更时分,词人不得安寝,独自在园中漫步,看着天上一勾新月几点疏星,想象着为什么约好见面的情人没有出现。园中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声响,也没有情人的脚步声,为何她不出现?忽然风吹动风铃,心中豁然开朗,原来是这“瞿塘风”阻挡的情人的脚步,我还疑心是她无情,竟是错怪她了。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这“瞿塘风”使有约的人不能赴约,使等待的人“错恨无情”,然而“恨无情”是错的,词人却也错怪了这风,在这里风成了横在恋人之间的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它让词人心中寂寥不安,也暗喻词人的爱情遭到阻挠,而中不得圆满。

再如:《清平乐》

风鬟雨鬓,偏是来无准。倦倚玉兰看月晕,容易语低香近。软风吹过窗纱,心期便隔天涯。从此伤春伤别,黄昏只对梨花。

与情人分别后,雨也欺风也欺,让人憔悴不堪,无力的倚着栏杆看着天上的月晕,这个时候容易想起情人,想起曾经一起赏月低于的情景。只一阵轻风吹过,便将两个相互思念的心吹开到天涯海角的距离。词人怪罪于风,更显得词人对被迫分离的无可奈何。分别越久相见之期就越加遥远,犹如被风吹走得柳絮只会越飞越远,无法回头。

纳兰性德初恋夭折、爱妻早逝、情人相离,这些生离死别,犹感情生活之一波三折,宕荡起伏。其诗词凭添冷暖色彩。他是人世间的痴情种,在凄美的词藻中苦恋自己的爱人。

词人的爱情犹如凄风苦雨中的飘零枯叶,飘摇不定不得圆满,这些与“风”所蕴涵的无根飘零、无情摧残的寓意相合。“风”是词人爱情的见证者,是信使也是高墙,是词人唯一可以吐露心迹的对象。

“风”成为纳兰性德爱情的寄托和疏散口,容若也赋“风”以灵动的生命力,使它具有了人的力量,人的感情,无形无相又无时无处不在的风,和那虚无缥缈的爱情姻缘一般难以捉摸,又偏偏时不时的撩人心弦,使人心动。

相隔两地的爱恋让“风”来传递相思,那天人永隔的离愁别意也凭“风”吹寄,近在眼前却不得相亲的爱恋由“风”来传达,还有轻盈可爱满脸幸福的恋人词人也将之化作“风”来吟唱。

爱情中的欣喜、思念、忧愁,词人都能通过“风”意象来准确的表达,与“风月”不同,与“风情”有别,与“风花雪月”的繁华不同,纳兰的“风”是纯粹的爱恋、纯粹的相思、纯粹的心碎。

“风”承载着词人许多的爱情寄托,从纳兰的笔尖悠悠荡荡的飘散开来,飘过百年的历史、飘过亿万的文字诗词,飘到我们的心中,飘过了世事的纷扰,回归纯净与自然。

综上所述,纳兰性德的爱情词中“风”意象或渲染凄苦氛围表达词人哀情愁绪;或化为知心解意的精灵传达词人的相思想念之情;或化身为残酷的世俗力量,阻隔着有情人相会,成为爱情的谋杀者。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刘勰.《文心雕龙·深思》.2012-7-1.中华书局

[2]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五.2009-8-1.上海古籍出版社 [3]王国维.《人间词话》.2010-1-1.吉林文史出版社

[4]诺思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2006-1.北京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5]张秉戌.纳兰词笺注.1996.北京出版社 [6]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

1998.海古籍出版 7

第二篇:浅析纳兰性德的爱情词范文

浅析纳兰性德的爱情词

篇一:浅析纳兰性德爱情词中

浅析纳兰性德爱情词中的‘风’意象

摘要:

纳兰性德爱情此中“风”意象出现的频率颇高,在这些词中“风”被赋予不同的含义,“风”能读懂人心知人情意,能渲染气氛增添哀情,能作为信使传递相思,也能变成阻力,分隔有情人。词人借助“风”来表达自己的深情相思与求不得的痛苦。本文通过对常见的几首词人的爱情词中“风”意象鉴赏,浅析在纳兰性德爱情词中“风”所蕴涵的情感。

关键字:纳兰性德 爱情词 风意象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族人,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词三大家”之一。纳兰性德一生著作颇丰,而最出名的自然是他的词,他的词中最具特色、最能代表其个性的作品是爱情词。

爱情词占有纳兰词三分之一多的篇幅,纳兰性德的爱情词,能够准确的抓住爱情

中那些细腻的令人心忧的情愫,直戳读者内心,引起强烈的共鸣。纳兰爱情词中除了大量爱情典故的运用,还有许多优美的意象,比如:月、泪、时间、风等等。

所谓“意象”就是寓“意”之“像”,就是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是诗人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的完美结合。所谓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诗人将自己的感情、人格、情趣等寄托于物象,从而构成一个包含着广阔的蕴涵于自身的完整的感情世界。

刘勰在《文心雕龙·深思》讨论创作艺术构思时说:“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 然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匠心,窥意象而用斤。此盖驭之术,谋篇之大端。”[1]他明确指出,作者构思及表达过程中,要努力追求声律之美与意象之美。“风”无形无相,自由自在无需依凭具有神秘性而同时它有具有一定的力量。因而中国古代文人喜欢写风,以风来表现传达自己的情感。“风”与爱情相关,中国古人很早就将爱情与风、花、雪、月四个意象紧紧相连,更有“风情”“嫁春风”“东风误”等说法。

纳兰性德一生的爱情生活失意多于得意,眼泪多于欢笑,悲凉伤感,凄怨苦多。

他的父亲纳兰明珠曾经问过他一生生活在富贵之家,还有何求为何总是郁郁寡欢?

纳兰明珠不会理解儿子的伤心,因为在那个时代男子为了爱情失意而过分忧愁总

是没出息的。然而使纳兰性德求而不得的爱情,却也是他词创作源泉之一,他的爱情词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纳兰性德是描绘爱情的词坛高手,他的爱情词是内心细腻体验的真是描绘,是词

人独抒心灵的吟唱。王国维高度评价纳兰词:“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2] 纳兰性德爱情词中的风,融入了词人的主观感情,寄予了作者的相思、苦恋和求

不得的怨愤,赋予了其词悲凉无奈的韵味。在爱情词中“风”意象频繁的出现,有“西风”、“秋风”、“临风”、“凄风”、“玉兰风”、“竹林风”、“风兼雨”、“轻风”、“阑风”、“斜风”等等。而这些“风”正是词人爱情经历和对爱情体会的真实写照。

纳兰性德对爱情或是歌颂或是埋怨或是向往,他以自己的目之所见心之所感来描绘自己经历的爱情故事。在他的爱情故事中“风”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风”可以为他的爱而不得增添几许愁绪;“风“可以成为他心中爱意的传递者,越过万重阻隔讲自己的相思意送到爱人身畔;“风”有时会化身为爱情的阻隔,它犹如强大而邪恶的力量,将有情人分隔两地。

当无形无相,自由自在的“风”与纳兰的爱情词相遇时,会在词中显现出一种怎

样的神奇力量呢?会为我们展现一幅怎样的爱情画卷?

一、更添哀情的“风”意象

纳兰性德短短三十一年的生命留下了一百多篇爱情词,这其中大多是描写对逝去

的爱情的眷恋,以及被爱人抛弃的哀怨。纳兰性德的爱情生活失意多于得意,初恋夭折原配夫人卢氏早逝,这些经历为纳兰的爱情词蒙上了一层忧郁哀愁的色彩。

妻子早逝后纳兰性德写了许多词悼念亡妻,表达对亡妻的思念之情,纳兰悼亡词

词情真意切更是同类词中翘楚,在纳兰爱情词中占几乎占了二分之一。陈廷焯评价纳兰的悼亡词说“容若词言中有物,几令人感激涕零。”[4] “诗的意象并不陈述或者指明任何东西,他们只是互相映衬,启发或唤起你去发现使诗中充满活力的心情。即是说,意象能表达或弘扬这种心情。”[5] “风”在纳兰的爱情词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风,如烦恼、如思念、如悲痛,无形无相,来无影去无踪,摸不着看不见,却可以真切的感受到它的存在。纳兰敏感的神经抓住了风的特性,在悼亡词中准确的运用风来表达自己的悲、愁、追悔或是思念。如这首浣溪沙,用“西风”状写了自己的悲苦心境。

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 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 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晚风凛冽,词人独驻窗前,看着一地黄叶感受着西风的寒意,在夕阳之下难免感

伤,触哀景生悲情,自然的想起早逝的妻子。现在西风带来寒冷,而我只是独自一人,再不能与你有“赌书”“ 泼茶”的乐趣,即使借酒消愁,酒醒之后依旧深深地感到失去你地哀痛。

词人开篇用“西风”二字奠定了整首词的哀伤基调,在“西风”之中自然的感受

到“凉”,这不仅是写天气,更是写词人此时悲凉的心境。词人借用李清照与赵明诚的典故表现欲亡妻的伉俪深情,可是往昔美好平常的生活画面,现在回忆中却因逝去不再重来而更显凄凉。

金缕曲 亡妇忌日有感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

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

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哭了,与谁相倚。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

理。待结个,他生知己。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乘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妻子已亡故多年,可是她的身影时常出现在词人梦里,梦中妻子好像又回到词人

身边,可是梦醒之后妻子却只在那冷清清的尘土里。词人与妻子相约来生,又担心来生依旧不能白头到老,依旧自己一人孤苦伶仃的在冷月寒风中飘零。

“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乘月零风里”这时的“风”不懂人意,不通人情它是无情的冷酷的,让词人感到孤独无助。就像这残酷的命运,不听词人的心声,硬生生的吹打着孤独之人的心房,让他们更加愁苦更添悲凉。

泪已流尽,纸灰被风吹起,这无情无义的风,即使是词人凭寄相思的一点点情意

它也不留尽数摧毁。

此外还有《于中好》一词:尘满疏帘素带飘,真成暗度可怜宵。几回偷拭青衫

泪,忽傍犀奁见翠翘。惟有恨,转无聊。五更依旧落花朝。衰杨叶尽丝难尽,冷雨凄风打画桥。

“冷雨凄风”这时的风是悲伤的,它摧残着杨柳画桥,亦吹打着词人的心,让词人更加悲伤同时却也承载者词人的伤心,绝望。

“窗前桃蕊娇如倦,东风泪洗胭脂面。”(《菩萨蛮》)桃花再娇再美,词人看来却只是无精打采,忧心忡忡。东风不只是知晓人心中的苦闷摧的人潸然泪下,还是只是无心的吹打让人徒增伤心。这里的“风”摧人伤心,又传递悲情。

在卢氏卒后的八年时间里,“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4]对卢氏离世的怀

念和伤悼一直伴随到他生命的终结。“纳兰性德用以抒发悼亡的幽咽,寄托生死殊途的哀思,且投入时间之长,硕果之丰,境界之高,在文学史上无出其右者”。[5] 总之纳兰性德的悼亡词中“风”意象准确的抒发了词人对死别的怨情,对夫妻之

前的眷恋。当然纳兰的爱情词中也有非悼亡词的,在这些非悼亡词中‘风’这个意象依旧受到纳兰的钟爱。

二、传递相思的‘风’意象

纳兰性德除了悼亡词外也写过许多其他的爱情词,在这些爱情词中词人最常表达

的依旧是爱而不得的苦情苦意。这当然与他的人生经历是分不开的,在与妻子卢氏结婚之前,纳兰还有过一段初恋。

深深的爱着自己的 表妹,青梅竹马,可是由于父辈的 安排,聪明漂亮、诗词具

佳,颇句气质本应和纳兰郎才女貌的表妹入宫选秀成为贵人。表妹的入宫令纳兰朝思慕念,相传纳兰曾借机会打扮成喇嘛入宫过一次,可惜,两人: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表妹进了宫,有情人从此深墙远隔,少年的思念无处可寄,许唯有风才能够穿越

过那座围城,才能回到心爱的人的身边。与表妹无疾而终的感情经历给纳兰带来了极其消极的影响,他的爱情词也就有许多表现了这种失去恋人的伤心和无奈之情的。

如:《秋千索》在这首词中“风”成了爱情的使者,将词人的浓浓爱意传递到两地相隔的爱人耳边。

药阑携手销魂侣,争不记,看承人处?

除向东风诉此情,奈竟日,春无语。

悠扬扑尽风前絮,又百五,韶光难住。

满地梨花似去年,却多了,廉纤雨。

“除向东风诉此情,奈竟日春无语。”这是一首怀思恋人的令词,充满孤寂之情,词人追忆往日欢乐,感伤今日孤独,柳絮梨花依旧,伊人却已不知去向,此处“东风”是词人心中情感的寄托,成为诉说的对象,东风带去思念,或许会吹到爱人耳边。

再如:《忆江南》中,“轻风”能解人心,知人心中的凄苦之意,轻摇梅花更显得

思念的情意在风中飘摇零落。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天已黄昏寒鸦尽数归巢,四下一片寂静中,一人孤独的立于窗前,看着窗外急雪般翻飞的柳絮,悠悠荡荡飘进屋里。那胆瓶中的红梅在风中微微摇晃,显得那么无力可怜。那心字香已经燃尽,香灰被风吹散在屋里,正如人心头那无可奈何的相思,依凭无地。在这首词中词人写闺中相思凄苦之情,寒鸦归巢行路无人迹而等待的人还不归来。飘零的柳絮随风吹到香阁,无端的带来相思愁绪。这是春风新绿的时节,正是相思意浓时,此时春风吹到香阁中的胆瓶,红梅点点,在风中摇曳,那风仿佛吹在人心上,随风摇曳的也是人的相思之情,希望这春风带着这股相思吹到心上人的身边。又如:《菩萨蛮》中“风”成了女子的化身,风的灵动优美在词人笔下完全融入在心爱女子的行动之中。词人将“风”化作情人,向她表达着自己心中深深地爱意。

惜春春去惊新燠,粉融轻汗红绵扑。妆罢只思眠,江南四月天。

绿阴帘半揭,此景清幽绝。行度竹林风,单衫杏子红。

初夏时节女子换去臃肿的春衣换上轻盈美丽的夏裳,心爱的女子今日或许是一袭

白裙,或许是一身绿裳,正与词人漫步的翠绿茂密的竹林之中。她行动轻盈,笑声泠泠,词人不时偷看她的脸,女子此时的幸福满溢,让人忍不住心生怜爱。

词人眼中美丽的女子如这竹林之风,让人感觉心头舒爽,此时的“风”是爱人的化身,传达着词人深深地爱恋之情。

三、阻隔爱情的“风”意象

谈到纳兰容若的爱情,不得不说的是他与汉家女子沈婉这段令人心碎的爱情经

历。纳兰性德满腹才华却在政事中不得施展,而心爱的人又一个个离他而去,心情抑郁的容若在此时遇到了一位懂他、怜他、惜他的美丽女子。

沈婉是有名的才女,精通诗词音律,纳兰引为红颜知己,两人情投意合怎奈终

因父亲明珠的反对,而不得相守。沈婉离开京城回到江南,容若的爱情之梦再次破碎,破碎在礼教专制里。面对苦求不得的爱情,容若将那满心的怨怼怪罪与风,只能让风来承担打破他爱情梦想的罪责。

如:在《临江仙》中‘风’成了爱情的阻隔,词人将爱而不得的满腔忧愤寄予

风的无情。

昨夜个人曾有约,严城玉漏三更。一钩星月几疏星,夜阑犹未寝,人静鼠窥灯。

原是瞿塘风间阻,错教人恨无情。小栏杆外寂无声,几回肠断处,风动护花铃。

已是三更时分,词人不得安寝,独自在园中漫步,看着天上一勾新月几点疏星,想象着为什么约好见面的情人没有出现。园中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声响,也没有情人的脚步声,为何她不出现?忽然风吹动风铃,心中豁然开朗,原来是这“瞿塘风”阻挡的情人的脚步,我还疑心是她无情,竟是错怪她了。

篇二:论纳兰性德爱情词用典的独特性

龙源期刊网.cn 论纳兰性德爱情词用典的独特性

作者:韩文达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2014年第08期

摘 要:纳兰性德是清初独成一家的词人。他写词主情致,重白描,用自然的语言写极其平常的生活场景,却足以令读者为之动容。其词在用典上具有独特性。

关键词:纳兰性德;爱情词;意象;用典

纳兰性德是清中期最著名的词人之一,其词自然天成,哀感顽艳。目前学术界对其爱情词的研究多从风格、艺术成就等角度,而对其用典的探究则相对缺乏。据此,本文拟从“用典”这个角度来具体阐述纳兰爱情词的独特之处。

用典,顾名思义,即在文学作品中引入典故。用典不仅增加了诗词创作的内涵,更彰显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积淀。用典力求“征辞引类,推古夸今”,“借字用意,言言皆有来历”。①纳兰性德在词作中用典大胆进行主观裁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得到了时人的好评。

(一)引用精当,明白如话

纳兰性德在词中虽然用典频繁,但处处精恰,毫无生涩之感。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画堂春》)

“画堂春”本是秦观在一首词中咏画堂春色所用,到了纳兰性德手中,化用成爱情词。词中虽然用典繁多,但毫不生疏,耐人回味。

“一生一代一双人”化用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中“相怜相念倍相亲,一生一代一双人。”②一句,“争教两处销魂”化用杜安世《诉衷情》词“梦蘭憔悴,掷果凄凉,两处销魂。”一句。纳兰性德原本是化用他人语句,却没想到被人千古传诵,又有谁还记得当年的骆宾王和杜安世呢?

“药成碧海”其实就是嫦娥奔月的故事。李商隐《嫦娥》诗云“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后来,纳兰性德反用其典,暗喻他与宫中表妹天人相隔,永不能相见,词中用情之深,令人动容。

“饮牛津”则与牛郎和织女有关,传说大海的尽处即是天河,海边曾经有人年年八月乘槎往返于天河与人间,从不失期,所谓“牛津”,指的就是天河。篇三:纳兰性德爱情词初探

纳兰性德爱情词初探

【内容提要】

纳兰性德的词作充满了凄婉哀厉的情调,形成了个人与社会现实十分明显的矛盾。从纳兰性德的身世及其有关爱情的词章中,可明确看出他个人对爱情的态度和观点,他对封建社会制度下青年男女冲破封建樊篱、追求个人幸福、争取婚姻自由的行为是同情和赞扬的。纳兰性德是我国满族历史上第一个产生了重大影响的词人,同时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一定地位。他是隶属正黄旗的满族人,他所在的家族也属满族一个着名的显赫部族。纳兰性德的父亲明珠大学士,是康熙时期权倾朝野、声威显赫的着名官僚,曾任康熙的内务总管、弘文院学士,后又历任兵部尚书、吏部尚书,直至武英殿大学士,累加太子太师,这是相当于其他朝代的宰相之职。他为官声誉不好,在任职期间,独览朝纲,卖官鬻爵,大肆贪污受贿,为人极其贪婪。他“广置田产,市买奴仆”。“田产丰盈,日进斗金”。“簠簋不饬,货贿山积”。及至后来获罪,当朝廷“籍没其产,有天府所未有者”[(1)]。当时社会上普遍流传着这样的民谣:“要作官,问索三,要讲情,问老明”[(2)]。索三指索额图,老明即是明珠。由此可见其冲天势焰。当然,明珠在朝廷如何翻云覆雨、弄权捭阖,不能由纳兰性德负责,但由此形成的优裕生活条件及特殊的社会地位却会对他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样的家庭环境,使纳兰性德自小就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和严格教育,他个人又具“豪迈挺拔之材,勤勤学问”[(3)]。他与大多数纨袴子弟不同,对荣华富贵的生活并不十分热衷,也不像许多八旗子弟那样,整日追求声色犬马,沉湎于风花雪月的温柔乡中,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而是将个人的主要精力和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学习和钻研经史之中。他学习的刻苦精神是令人佩服的,即使有病在身,也丝毫不松懈。“偶有管见,书之别简。或良朋莅止,传述异闻,客去辄录而藏焉。逾三、四年,遂成卷”[(4)]。17岁时,入太学就读,一年后,首次参加乡试即中举人。来年会试,却因患“寒疾”在殿试的关键时刻不能参加,功亏一篑。为三年后再次参加考试,学习更加刻苦,并拜宿儒徐乾学为师。据徐回忆,“自癸丑五月始,逢三六九黎明骑马过余邸,讲论书史,自暮乃去”[(5)]。22岁第二 次参加进士考试,终于高中二甲第七名,被授予三等侍卫之职,后晋升为二等,再升为一等。在清初,清廷对侍卫的选拔是十分严格的,能当上侍卫是十分荣耀的,首先家庭和父兄要为皇上宠信,而上三旗子弟则又受到格外优渥,因为“镶黄、正黄、正白三旗,皆天子自将之军,爰选其子弟,命曰侍卫,用备宿卫侍从”。在侍卫中,又以殿前侍卫最为尊贵,这种职务“多以王公胄子勋戚世臣充之,御殿则在帝左右,扈从则给事起居,满洲将相多由此出”[(6)]。康熙将纳兰性德选在身边,一再提拔,可见对其看重和准备委之以重任的用心。而纳兰性德也得以长期伴随皇帝身边,跟随巡视、狩猎,也时与皇上一起吟诵唱和,探讨诗文。由于他出众的学问和应对能力,深得皇上信任赏识。他在病重期间,康熙十分关心,不仅派遣太监时时查询病况,委派御医值班疗理,还“亲处方药赐之”;病逝后,又遣使赐奠,恤慰有加,从这可以看出康熙明显的眷顾之意。几乎可以肯定,如果不是英年早逝,展现在他面前的将是一条通向将相仕宦的云衢大道。

纳兰性德虽然过早逝世,但在短暂的一生中,却留下了大量的诗、文、赋、词、杂识等作品,表现出多方面的文学才能。其中,词作尤为出色。其《纳兰词》共收词作342首。梁启超谓“容若小词,直追李主”[(7)]。把纳兰性德与南唐二主相提并论,不仅说明了他的词在艺术上达到的高度,同时也表明其词在格调和内容上也有与之相近之处。李煜是亡国之君,他的词充满凄婉艳丽的色调是很自然的,而纳兰性德出生于“康熙盛世”,有着高贵的血统和权势显赫的家庭,不仅是从小生活在钟鸣鼎食宰辅之府的“贵介公子”,且少年得志平步青云,又有“一等殿前侍卫”的荣衔,虽然后来其父明珠获罪被查抄,但在他的有生之年,家庭和个人却如“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红楼梦》中形容贾府兴盛用语)。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作品却也充满哀感顽艳的情调就不能不说是一个与社会现实有着明显矛盾的现象了。他在31岁的似锦年华就郁郁而逝,已令人不解;而从整个《纳兰词》来看,也始终笼罩着一种悲凉、忧郁令人不忍卒读的气氛,诸如“断肠”、“凄凉”、“惆怅”、“悲苦”、“憔悴”、“愁”、“恨”、“泪”之类的字眼,简直触目皆是。于是对于他的身世与词作内容、格调上的明显矛盾产生的原因,就成了很多人探究的重点,并产生了种种推测。有人认为纳兰性德由于看

到了封建社会的末路或对封建统治者不满,失去信心而郁闷寡欢,因而形成了他词作的凄厉哀婉的格调和低沉幽怨的意境。我认为这种解释不能令人满意。他虽生活于封建社会的末期,但他所处的时代外表不仅没有“衰落”,反而还很“兴盛”,也看不出他对统治者不满或失去信心,据此说明他情绪低落忧郁不仅不能成立,也有人为拔高他思想认识水平之嫌。那么原因又是什么呢?原因也许是多方面的,但他爱情生活不如意或过早丧失爱情可能是导致其精神忧郁的一个重要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清代及近代学者在研究《红楼梦》时,总要与纳兰性德联系起来,如:“《红楼梦》一书,脍炙人口,世传为明珠之子而作。明珠之子何人也?余曰:明珠之子名成德,字容若”[(8)]。又如:“近人多谓《红楼梦》一书为记清朝明珠家事而作,至于书中人物,各有所指,则又言人人殊。大概以纳兰容若为全书主人翁贾宝玉者近是”[(9)]。虽然今天我们认为清代学者的这些议论是牵强附会、捕风捉影之谈,但反过来把他与贾宝玉试作比较,不难发现他们之间颇多相似之处。对于纳兰性德的身世和个人经历,我们现在了解得还比较清楚,但对于他个人的爱情生活及内心情感的变化就知之不多了。我们从《红楼梦》中得知贾宝玉是一“情种”,对纳兰性德我们却无法看到有关他这方面的直接记载。所幸的是,有些人的真实感情往往会通过自己的作品流露出来。《纳兰词》中,包含了大量的爱情词,这些词写得情意缠绵、真挚动人。我们虽然无法断定哪些是作者个人感情的真实写照,哪些是作者的有感而发或为寄托某种政治理想而进行的创作,对于每一首词写作的准确时间及先后顺序也不能确切考定,就是对一些词表现的是情人间的恋情、夫妻间的爱情还是朋友间的友情,我们也很难区分清楚,一些词是“即兴”写作还是过后的回忆也不容易判定,但细读纳兰性德的词,仍不难看出他的词反映了个人爱情的经历或起码也表明了他对爱情的态度和看法。

在封建社会,青年男女的婚姻大事要听凭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尤其是那些封建官僚家庭,更是要受到门阀观念和社会地位的影响。在封建礼教的束缚和禁锢下,不知有多少青 年因此丧失了个人的幸福甚至抱恨终生。但也有的青年男女一旦有了交往或相识的机会,就冲破封建樊篱产生感情,相知相爱。这在我国历代文学作品和社会现实中都不乏其例。我们从纳兰性德的词中所表现和流露出的感情可以看出,他很可能就经历了一次这样痛苦的“恋爱”。在清人的笔记中,也多有这方面的记载,具有代表性的如:“是书力写宝黛痴情,黛玉不知何人?宝玉固全书之主人翁,即纳兰侍御也”[(10)]。把他与小说中的“宝黛之恋”联系起来,说明他很可能有相似的经历。在他的词作中,有首题为《咏红姑娘》的〔眼儿媚〕,有人说这个“红姑娘”就是他的恋人,也有人认为他的恋爱对象是他的“表妹”等等。当然这些传闻未必可靠,我们也很难落实,但从他的词中,我们又可实实在在地看到他感情上所承受的痛苦磨难,不能不使我们相信确有这样一段恋情。对于这位姑娘的名姓及详细情况,我们无法弄清也不必费力去考证,倒是通过记叙和描写爱情的词章,可以从中了解纳兰性德的爱情的经历和观念,从他的每一首表现爱情的词中都可以看到一个生动的场面和体会到作者如海涛般涌动的情感,我们从中撷取一些表现特定场面的词并连缀起来,不仅可以看出他爱情经历的过程和感情发展的脉络,也能得到他的一部“恋爱史”,请看如下的几个场面

〔浣溪沙〕十八年来堕世间,听花嚼芷弄冰弦,多情情寄阿谁边?紫玉钗斜灯影背,红绵粉冷枕函偏,相看好处却无言。

这首词记述了词人在18岁那年,开始萌发了爱的欲念,于是就注意打扮和修饰自己,整日口中嚼着香草,在琵琶上弹弄着相思的乐曲,但却不知去向哪个姑娘表达。只能在灯下独自沉浸在对姑娘思念的幻想中,即使看好哪个姑娘也无从言起。这当是他萌生爱情欲望的开始。

〔如梦令〕正是辘轳金井,满砌落花红冷,蓦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谁省?谁省?从此簟纹灯影。

这首词记录了他在暮春花落时节,与一姑娘在院中金井边偶然相遇,乍见之下,通过一瞥惊鸿的刹那间对视的眼神相撞,两人内心都激起了难以抑制的情愫,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从此开始在簟席之上、灯影之下,油然而生的相思之情却难以排遣。这当是记载他与心上的姑娘第一次相见的时间、地点和当时的心情。“落花红冷”则可能是无意中言中了他们爱情不幸的悲剧结局。

〔红窗月〕梦阑酒醒,因循过了清明。是一般心事,两样愁情。犹记回廊里誓生生。

金钗钿盒当时赠,历历春星,道休孤密约,鉴取深盟。语罢一丝清露温银屏。

这首词说的是两人自暮春相见,到清明时关系就已发展到了在回廊里幽会,虽然他们都明知前途险阻重重、难以结合,但仍互换了信物,并山盟海誓地私定了终身。这当是表明他们的爱情已发展到了难分难舍并互相表明矢志不渝决心的阶段。

〔减字木兰花〕相逢不语,一朵芙蓉着秋雨。小晕红潮,斜溜钗心只凤翘。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情,转过回廊叩玉钗。

这首词写他们在热恋期间一次值得回想的美妙场面。

〔临江仙〕昨夜个人曾有约,严城玉漏三更。一钩新月几疏星,夜阑犹未寝,人静鼠窥灯。……

这首词表现的是作者与姑娘相约幽会,可时已半夜,爱人却久候不至,面对凄凉夜景,作者感到内心焦虑和孤寂。这当是表明他们的爱情已遇到强大势力的阻隔和干扰,预示前景不明。

〔浣溪沙〕五字诗中目乍成,尽教残福折书生,手捋裙带那时情。……

作者通过回忆幽会情景表现复杂的内心感情。虽然在幽会时以“手捋裙带”的“爱抚”动作表面上表现了幸福甜美的情景,但当时内心却充满了苦涩和愧疚心情。这当是表明作者对他们的爱情没有进展而陷入苦闷烦恼的境地。

第三篇:精神分析与纳兰性德的爱情词

精神分析与纳兰性德的爱情词

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 自间世以来, 对西方文艺创作和文艺研究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弟子荣格等人对他的反叛和校正, 进一步赋予精神分析以文艺理论的某种意义。

本文拟就纳兰性德的爱情词作一粗略剖析, 从而说明精神分析用于文艺研究的可行性。纳兰性德, 原名纳兰成德, 字容若, 是我国词坛上的一位名家,也是满族的第一位大诗人。他生于华阀, 长于权门, 是当朝大学士明珠之子。他文才武略齐备, 少年得志, 二十儿岁就当上了康熙皇帝的一等侍卫。然而, 观其诗词, 则悲风时起, 哀惋凄恻, 常常令人柔肠荡气, 感慨啼嘘。如何解释这一颇为矛盾的现象呢?

论者或认为是其家世经历使然, 或认为是时代精神的折光。当然, 这都是很有见地的说法。

但是, 总让人觉得有所缺憾, 不能疑云全消。究其因, 似乎与未能深入诗人的心理底层有关。倘若我们批判地借鉴精神分析学, 也许可以加深对诗人的心灵秘密的理解。在纳兰的三一百四十余首词中, 爱情词占很大比重。如何透过这些词窥见诗人的深层心理, 进而评价其美学价值。

弗洛伊德的“ 升华”说、荣格的“ 集体无意识’ 论、弗莱的原型批评, 为我们提供了入门的钥匙。

弗洛伊德的“ 泛性主义” , 把里比多∃ 按指性欲、看作人的一切行为动机最后的心理依据, 认为艺术家的创作是性欲满足的替代品。从总体上说, 固然是荒谬的。

然而,其中也不乏合理因素。特别是在他的晚期著作中, 他稍稍改变了艺术家等同于精神病患 者的观点, 认为艺术家也是一种具有建设性的人。而艺术现象是一种与梦、社会传统、原始宗教以及文明中建设性力量与破坏性力量之间永无休止的对立和冲突有关系的现象。并由此推论出.艺术家所创造的艺术形象, 使人的某些普遍的无意识冲突, 亦即原始本能冲动力与文明造成的道德与实践的抑制力之间的冲突, 得到了升华。这就把艺术形象与人的内心情感联系了起来, 从而解释了艺术具有情感感染力的原因。.拿弗洛伊德的这种观点来观照纳兰的爱情词, 就会发现人类是怎样通过社会实践和 历史的积淀将生物本能升华为美的。

对意中人的终生怀念, 是纳兰爱情词中别具魅力的艺术精品。

据清人笔记有关记载, 纳兰曾有过痛苦的失恋经历。如有的说他曾热恋过一绝色佳人, 并有婚姻之约。

后来, 这个美女被选入宫中, 百年之好遂成泡影。纳兰愁思郁结, 千方百计欲见恋人一面, 后来, 虽然得见, 但只能默默相望。.诗人的爱情悲剧, 在礼教森严的封建时代具有必然性。

自己的恋人被迫变为皇帝的宫妃, 这对诗人是多么大的摧残和压抑, 又是多么无可奈何之事。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 诗人是根本无法直接扰争的, 只能将此隐痛沉潜到心理底层。然而, 它毕竟又是客观存在, 必然常常萦绕煎熬着诗人, 集聚为巨大的心理能量。这种能量又势必寻求释放, 于是发而为词。

诗人在这些词中, 深情地抒写了初恋的幸福而微妙的心理, 更多的则是对失恋的感伤和惆怅。

“ 正是辘护金井, 满砌落花红冷, 蓦地一相逢, 心事眼波誉定, 谁省 谁省 从此覃纹灯影。”!这里诗人写了少男少女邂逅相遇, 自然吸引, 一见钟情, 从此朝思暮想的心态。当有情人终不能成眷属时, 词人痛不欲生, 终其生不能释怀。他回味情人失约的苦痛 “ 小栏杆外寂无声, 几回肠断处, 风动护花铃。” 他抒发无法排解的思念之苦“ 烛花摇影, 冷透疏袭刚欲醒, 待不思量, 不许孤眠不断肠。”“ 一生一代一双人, 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 诗人因失恋而柔肠寸断, 昼思夜想, 铃声、烛花、灯影, 无不令他伤怀不已。至于词人以回廊为爱情象征的多首小词, 尤其意味隽永, 耐人回味。

第四篇:纳兰性德边塞词中的挣扎

毕 业 论 文

学生姓名 院 班属 级

马云飞 文学院

学 号 专

010701029 汉语言文学

2007(1)

远走塞漠 情归何处

——浅析纳兰性德边塞词中的情感挣扎 题

指导老师

赵 青

职称

讲 师

2011 年 5 月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摘要:清朝初期著名词人纳兰性德以其感伤抒情为主题的词而为后人所关注,而他的边塞词的数量也可谓超越前人,纵观纳兰性德的边塞词,我们会发现,这些词在立意、取材、艺术形式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纳兰性德的边塞词倒映出他心灵深处复杂矛盾的情感。亲人间的悲欢离合,官场上的明争暗斗,时代赋予的特殊身份,种种的痛苦与无奈无时无刻不困扰着这位忧郁的相门公子。悲

[1](P63)等等。字慨万分的纳兰性德总说自己是“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里行间充溢着内心世界的情感挣扎。倘若我们能真正地深入细致地去解读纳兰性德的边塞词,便不难体味其爱情与婚姻的挣扎、远走塞上的挣扎以及时代交替的挣扎,是家庭、功业和时代的共同作用使得这位相门公子如此深感无奈而悲慨忧郁。

关键词:纳兰性德;边塞词;情感;挣扎;原因

Abstract: The early Qing Dynasty Ci writer known for its lyrical theme of sentimental words and concern for future generations, and his frontier can be described as the number of words than their predecessors, the Frontier Throughout Nalanxingde words, we will find These words in the conception, drawing, art forms, etc.have made great achievements.Nalanxingde the frontier words reflected his soul out of complex and contradictory emotions.Between family joys and sorrows, and the bureaucratic infighting on the times given special status, all the pain and frustration all the time troubled son of the depression phase gate.Lights in extreme grief and indignation in the general said he was “accidentally, Zi Jing dust States, the first door black clothing” [1] and so on.Between the lines the inner world of emotions filled with struggle.If we can really go in depth and meticulous interpretation of the frontier Nalanxingde words, it is not difficult to appreciate the struggle of his family and love and went to the Frontier and the era of the turn of the struggle struggle, family, exploits, and the combined effect of age makes the phase gate and Grief son so deeply troubling depression.Key words: Nalanxingde, Frontier words, emotion, struggle, reasons

2345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显赫的皇族,纳兰性德平日的生活本应该是安闲平静的,可是作为皇帝侍卫却又不得不一次次随驾出征。征途中的种种波动与其天生向往安闲平静的性情相互矛盾,引起了他对故园的无限向往。“夜深千帐灯”,倘若将这幅画面置于盛唐意气风发的时代氛围下,无疑是一张壮阔豪迈的边塞夜景图。但此处却透着词人的无奈和不满。随着山水兼程,行途越来越深入,离开故园和安宁的生活也越来越远,词人只有通过深夜在梦中回到家园一享温情。谁知风雪交加却令他好梦难成。本是词人自己心中烦乱不安,无从入梦,这里却偏偏迁怒于物,反说风雪搅扰了他的梦。这样的情感所出,则使得上阙“塞外千灯图”顿时充满了浓厚的哀怨沉痛之感。

(二)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

之前提到,纳兰性德自22岁至31岁担任康熙皇帝的侍卫。“御殿则在帝左右,扈从则给事起居”[8](P76)皇帝诗性大发,他随声唱和;皇帝著书立说,他受命译制;皇帝行猎,他则执弓冲突,跃马随围;皇帝每次出巡,他都是“日侍上所,巡幸无远近,必从”。九年之中,他扈从皇帝“数尝西登五台, 北陟医巫闾山, 出关临乌喇, 东南上泰岱, 过阙里, 度江淮, 至姑苏” [9](P103)。而且,康熙十七年(1678)皇帝巡视京畿和塞外;康熙二十一年(1682)皇帝东出山海关, 到清朝发祥地巡视, 祭长白山;康熙二十二年(1683), 皇帝二月赴五台, 登长城, 七月巡古北口;康熙二十三年(1684)五月, 皇帝再一次往古北口。纳兰性德均随侍巡幸。身为臣子的纳兰性德能够有机会走出京城,饱揽祖国的大好河山,但更多的则是体味边疆生活的苦与悲。渴望和平安定的纳兰性德与边疆普通士兵一样都深切盼望战事早日结束,祈盼国家强大,人民安居乐业。但是他并没有主宰这一切的能力,他只是皇帝手中众多棋子中的一枚,根本无力实现心中的理想,因此往往心中所盼与现实会有相当大的落差。看清了这一切的纳兰性德无奈自己的处境,不甘做“笼中鸟”,但又无法挣脱现实,心中悲苦感叹之情油然而生,他的边塞词中便也不知不觉隐含了对世事的厌倦和幻灭感。如《满庭芳》:

堠雪翻鸦,冰河跃马,惊风吹度龙堆。阴磷夜泣,此景总堪悲。待向中宵起舞,无人处,那有村鸡?只应是,金笳暗拍,一样泪沾衣。

须知今古事,棋枰胜负,翻覆如斯。叹纷纷蛮触,回首成非。剩得几行青史,斜阳下,断碣残碑。年华共,混同江水,流去几时回?[5](P261)

纳兰伫立松花江畔,面对满族入侵前的古战场,情绪悲怆。上片的前五句景语,写古战场的荒寒阴森,以“总堪悲”绾。下句转进,先说有“中宵起舞”的爱国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之心,但“那有村鸡”一句转折,表明了无由以报,徒增伤感,再以金笳声声烘托,更添一种悲慨。下片在上片的景与情中转为议论,表达出满怀的哀怨与痛苦,纳兰性德把纷纷扰扰的的实现喻为缠杀变换的棋局,认为世事“翻覆”,只是如同棋盘上的输赢而已,而世上群雄逐鹿也就不过是蜗角相争,这一切的一切仅因微利细故而起,今日回首,一切都是虚无短暂的。词中着意描绘了用于记录将士战功的碑碣,在斜阳的映照下,既断且残,一片萧瑟。于是乎,词人发出了年华如江水一去不复回的感慨,表达了词人对现实厌倦与幻灭。这首词同样为前景后情,全词巧于铺垫,气势壮观,真情四溢。此中情感虽然流于消极,但我们却可从中感受到纳兰性德郁结于心的悲苦惆怅。

(三)恩怨兴亡与时代交替的纠结

法国著名哲学家丹纳曾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的设想他们所处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10](P758)出生于历史更替之时的纳兰性德,有着复杂的历史兴亡之感。这种挣扎首先来自于对家族历史的记忆。纳兰性德虽是相门之子,但非皇帝嫡亲,他的家庭和满清皇室关系密切而又复杂,既是姻眷,又是世仇。纳兰性德生活的时代正是所谓“康乾盛世”初期,他的父亲是康熙时期权倾朝野的宰相明珠, 母亲觉罗氏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 一品诰命夫人。而其家族——纳兰氏, 为清初满族最显赫的八大姓之一, 即后世所称的“叶赫那拉氏”。纳兰性德的曾祖父名叫金台什, 为叶赫部贝勒, 其妹孟古, 于明万历十六年嫁努尔哈赤为妃, 生皇子皇太极。其后纳兰家族与皇室的姻戚关系也非常紧密, 因而可以说, 纳兰性德一出生就被命运安排到了一个天皇贵胄的家庭里,他的一生注定是富贵荣华、繁花似锦的生活。但是命运再次捉弄了纳兰性德,家族的恩怨、先祖的争斗、前代的兴亡之业,或多或少的引起纳兰对人生的思考:没有浪漫乐观,少了慷慨悲壮,有的却是浓郁的感伤与凄凉。

同时,时代的交替给纳兰性德的挣扎与其所处的大的历史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整个封建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清王朝已经是封建社会的末期,李自成的失败带来的满清帝国的建立,许多反清复明的战争都以失败告终。一些具有民族意识的汉族文人身经沧桑之变,他们在民族失败的耻辱、国家灭亡的哀痛。个人仕途坎坷面前感到人生空幻无常,充满的悲观失望的情绪,这种情绪反映到文学创作中,就形成了文学创作中的伤感倾向。更为重要的是,与明末那种解放思想相反,清初是极盛一时的复古主义和禁欲主义,作为明代形成的那种浪漫主义思潮和市民文艺突然萎缩,浪漫主义文学一变成为伤感文学,成了当时文学的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主要潮流。生活在那个时代的纳兰性德不得不受到这种时代伤感思潮的影响,这对他的思想和艺术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从而对他所处的地位、时代都感到厌倦,产生了消极悲观的思想。如《菩萨蛮》:

黄玉紫塞三千里,女墙两畔啼乌起。落日万山寒,萧萧猎马还。

笳声听不得,入夜空城黑。秋梦不归家,残灯落碎花。[5](P84)

这里词人通过黄云、紫塞、啼乌。落日、笳声、残灯,构成荒漠凄凉、肃杀萧索的境界,烘托出词人思乡的悲怆孤独的心情。“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这是纳兰对自己亲身经历的孤独寂寞的处境以及由此而生的苦闷忧郁的内心体验的抒写,从而体现心灵上的痛苦,全词基调消极悲怆,简直是让世人难以忍受的穷愁寂寞和无法承受的心灵重荷!

再如《于中好》:

冷露无声夜欲阑,栖鸦不定朔风寒。生憎画鼓楼头急,不放征人梦里还。

秋淡淡,月弯弯。无人起向月中看。明朝匹马相思处,如隔千山与万山。[5](P196)

这种萧疏散懒的心态,无可无不可的人生观的内层潜在着一颗多么无奈秋悲的忧心。词人在一路感叹,一路挣扎,一路颠簸中,努力用爱情这块柔软的轻纱来擦干那伤痕累累的灵魂血迹,并到梦中去寻找一个总是不可实现的安顿地。这意味着词人对现实追求的放弃,也暗示着纳兰对理想追求的放弃。生命漂泊之感与向往安定之感构成其边塞词重要的精神源头。塞上风景的描写没有慷慨激昂、烟花烂漫,而涂上了词人的漂泊感受,萧瑟低沉。

纵观纳兰性德一生所作的边塞词中,兴亡慨叹,故乡之思,古迹吟咏,边塞风光等等各种题材均有涉及。总之,纳兰把对边塞的目之所睹、耳之所闻、心之所思,真切生动的写入他的词中,让我们走进他的细腻复杂的情感世界,感受他的挣扎与彷徨。他笔下的边塞无不蕴含着兴亡感和羁旅愁思,景凄情真,在他哀感顽艳的总体风格之外,更融入了他独有的对人生,时空,历史的宿命感和体悟,为边塞词意境风格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体现出清初文化背景和时代思想的状态,感伤孤独和无奈幽凉的情绪,道出了他独特的生命体验。

参考文献:

[1]徐轨.词苑丛谈[M].重庆出版社,2001.[2]赵尔巽.清文史稿[M].商务出版社,1994.[3]陈维崧.词话丛编第二册[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10-

第五篇:纳兰性德词中的风意象

浅析纳兰性德词中的“风”意象

摘 要:纳兰性德是清代一位重要词人,他的词中有着丰富的意象群,这些经过构思之后的意象,渗入了词人的主观情意与审美趣味。“风”这一意象,在纳兰词中有着独具一格的哀伤之美,蕴涵了作者深刻的生命体验和真挚的情感表达。关键词:纳兰性德;词;意象;风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族人,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纳兰性德本名成德,因犯太子保成的忌,改名纳兰性德。纳兰性德三十一岁便离世,这位才华横溢,影响深远的清代重要词人,将凝聚着其短暂一生的真挚情感留给后人。作为“清词三大家”之一的纳兰公子,拥有落拓不羁的性格,以及天生的超逸脱俗的禀赋,他才华出众,出身豪门,本是前程无限美好的,却因人间聚散、人情冷暖,始终无法摆脱内心深处的困惑与悲观。纳兰性德的词,清新隽秀,哀伤而又动人,具有独特的真情锐感,表相处此人敏感而又脆弱的内心世界,纳兰性德的词备受当时以及后世人们的好评。周颐在《蕙风词话》中誉其为“国初第一词手”。梁启超赞他为“清初第一学人”,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赞许其:“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之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纳兰容若汲取汉文化的精华,他博览群书,精通经史,擅长书法,又精于书画评鉴,而又保持着自然纯真的本性,这种“自然”、“真”尽现于词中。纳兰留给我们的词存有三百四十余首,内容涉及爱情、友谊、边塞、江南、咏物、咏史及杂感等方面。又主持编纂了一部1792卷编的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以及四卷集《渌水亭杂集》等。一

意象是中国古典诗词中一个独特的概念,是诗人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的完美结合。意象是中国历史上可谓是“源远流长”,古人体会到,要把心中的意思说出来,就要运用意象,也就是说具体事物。中国传统美学将意象是为艺术的本体,而意象的基本规律则是情景交融,由此构成一个包含着广阔的蕴涵于自身的完整的感情世界。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它的产生首先有赖于客观的物象,只有当客观物象进入诗人的印象和记忆后,通过人的构思,带上诗人的美学理想和美学趣味,渗入诗人的人格和情趣,才形成染上诗人主观色彩的意象。一个成熟的,又个性的诗人,会将一些平常的事物,通过巧妙的的摄取、组接,形成自己的意象群体,纳兰性德就是如此。

刘勰在《文心雕龙·深思》讨论创作艺术构思时说:“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然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匠心,窥意象而用斤。此盖驭之术,谋篇之大端。”他明确指出,作者构思及表达过程中,要努力追求声律之美与意象之美。胡应麟也说过“诗家借景立言,惟在声律之调,兴象之合,区区事实,彼岂暇计?”,胡应麟所说的兴象,实即意象。纳兰词中的意象丰富,常常借物抒己之情,将自然风物为自己抒怀所用,每一首词都巧妙运用种种意象,这些意象融入了纳兰的独特生命体验与情感,构成了他词里的特殊意象群。在纳兰的词中,大自然中的夕阳、月亮、云、山、风、雨、烟、雾、霜、柳、落花、松、竹、梅、菊、梨花,生活用具中的灯、烛等以及其他的一些,例如梦、影、故园等,都带上了纳兰的风格,构成了他的独特意象。

细读宋词,我们会发现其中“风”这一意象频繁出现,深得每位词人的喜爱,且看:和风细雨,平和逸景的“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欧阳修《采桑子》)“东风又做无情计,艳粉娇红吹满地。”(晏几道《玉楼春》)表现了词人面对残花落而无计挽回的伤感苦闷。“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柳永《八声甘州》)秋风一阵紧似一阵,词人衣单难御寒,漂泊的心渴望回归,面目的凄凉,秋风的横扫让人更觉心酸。“溶溶曳曳,东风无力,欲皱还休。”(范成大《眼儿媚》)用“风”这一意象,传神的描绘出了春慵这一生理现象,惟妙惟肖。“落絮无声风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东风临夜冷于秋。”(吴文英《浣溪沙》)东风吹此夜,竟觉得还冷于秋,寄予了词人刻骨铭心的内心深情。李清照的《醉花荫》中“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西风卷起帏帘,人比菊花还要消瘦,充满了凄苦孤独之情。诸如上述的与风相关的词句,多不胜数,诗词作者或多或少的都会借用“风”这一意象来寄情托志。二

在纳兰性德诗词中,“风”意象出现较多,总共有261处,包括春风、秋风、东风、西风、朔风、轻风、阑风、斜风、凄风、好风、零风、晓风、惊风、霜风、晚风、恶风、四面风、玉兰风、二月风、竹林风、风兼雨。这些风或悲、或愁、或怨、或凉,传达哀伤、凄凉、悲伤、孤寂等情感。风,来无影去无踪,摸不着看不见,如烦恼、如思念、如悲痛,却可以真切的感受到它的存在。

在落叶凋零的季节,秋风卷着黄叶,为秋日增添可积分凄凉。在寒冬,风夹杂着雪花袭来,让人顿时觉得寒冷刺骨。“风”是作者抒发个人感情的载体,风从一种不带有任何主观情意的自然现象,被可以营造成中国文学中传统的抒情意象,其中融入了作者特有的感受、体验、情绪和心态,具有了丰富的人生意蕴和审美价值。

表层之象与深层之意的渗透,是意象的构成机制。因此我们在诗词世界里遨游,面对缤纷多姿的意象行列时,一定要透过色彩、线条、声响、形态、质地、动作等,深入体味其内层意蕴。读纳兰性德的词,读他的故事,,才会懂得他所表达的情感,以及他丰富的内心。当人生的凄苦无法完美的宣泄时,当作者凝望远方思念爱人时,当词人远离家乡,仰望另一片天空的皓月时,清风拂过,似乎所有的哀思都随风而去,因此文人墨客总会“捕风”来抒发内心情感。纳兰词中的“风”,几乎没有和风、煦风、畅风、暖风等词,而尽是悲凉之味的风。按理里说,纳兰生长在一个富裕显赫的家庭里,衣食无忧,本应快乐满足的,就像其他的贵公子一样读书享乐,而他却步入了文字的世界,喜爱文字的人注定要变得敏感伤悲。纳兰容若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在父亲的藏书楼里,他读《左传》《春秋》《史记》一类的历史著作,他也曾想长大后像历史中的英雄人物一样,施展文才武略,成就一番大业。满族人崇尚武功的传统在纳兰身上也不例外,他能文能武,十九岁中举,二十一岁通过殿试,成为皇帝侍卫队中的一员,在京城里也是小有名气的才子诗人。但是出入宫廷,却让他目睹了朝廷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他对仕途感到失望,功名、荣誉、光宗耀祖、报效祖国,都成为虚幻的东西,他宁愿沉睡在自己的纯净世界里,静静的吟诗作词,抚琴而长叹,看月朗风清,度过清水般的一生另一方面,纳兰容若身为风流才子,多情重义,爱情路却坎坷崎岖,让忧伤的容若变得愈加悲伤。和他青梅竹马的表妹进了宫,红墙外的思念无处可寄,日夜思念,几多回忆,终于不敌他晚来风急„„或许唯有风才能够穿越过那座围城,才能回到心爱的人的身边。卢氏清理妩媚,像出水芙蓉般盛开在容若的世界里,容若重获新生,沉浸在夫妻情意浓浓的爱河里。可惜好景不长,卢氏在婚后三年后因难产而离开人世,将纳兰容若生命中的温暖再度抽离,孤影徘徊,只身守着回忆无限冰凉,才会写作那么多的吊亡词,感人至深。江南的汉家女子沈婉,多才多艺,深深吸引了容若,两个趣味相合的人,一见倾心,容若疲惫而又孤寂的心再次鲜活起来,却终因父亲明珠的反对,历尽苦难,沈婉回到江南,爱情的不幸再次挫伤了容若的心灵,于是他在爱情里思念,在孤寂中谱词,寄情于风,让风来吹散相思之痛。三

纳兰词中的风,寄予了作者无边的愁绪,赋予了其词悲凉无奈的韵味。风,融入了词人的主观感情,而产生不同的风意象。从西风中可感受其纤柔很长,从中感受到西风阵阵,无比凄凉,令人添愁增恨。从朔风中,感受其肃杀凄冷的意境,用来表达悲哀、忧伤、抑郁和惆怅的情感。风可以调动人的感官,从外界感受到内心变化,都可以体会得到。首先来看纳兰性德的抒写爱情中忧伤、思念、以及惜别的饱含哀愁情绪的词作。“窗前桃蕊娇如倦,东风泪洗胭脂面。”(《菩萨蛮》)描写闺阁中丽人在乍暖还寒的春天里,孤寂无聊的情态,在微凉的东风里,泪流满面,这里的“风”是尽染离情别苦的风。“西风鸣络纬,不许愁人睡。只是去年秋,如何泪欲流。”(《菩萨蛮》)词中“西风”带着凋零的伤感,是思妻念旧时的惆怅之风,西风阵阵,络纬声声,不但难以入眠,而且更令人感到忧伤,引发对去年秋天的思念,西风凄紧,却已经无人关心冷暖,风似乎愈加吹得寒冷,心也愈加冰凉。“衰杨叶尽丝难尽,难雨凄风打画桥。”这是一首悼亡词,“丝”即是思,词人思念亡妻,心中悲凉,满眼的景物也显得那么孤寂,“冷雨凄风”风无定,雨无常,风夹杂着冷雨只能是更加悲哀,风成为了心中悲伤的载体,染上了作者的哀伤。“除向东风诉此情,奈竟日春无语。”(《秋千索》)这是一首怀思恋人的令词,充满孤寂之情,词人追忆往日欢乐,感伤今日孤独,柳絮梨花依旧,伊人却已不知去向,此处“东风”是词人心中情感的寄托,成为诉说的对象,东风带去思念,或许会吹到伊人耳边„„

纳兰词中的风不仅是抒爱情之愁,也充满与友人的离别愁思和同情之心。如“握手西风泪不干,年来多在离别间。”(《于中好》)这首词中纳兰容若表达了对诚挚友情眷恋和一往情深的伤别之情,“风”在此便是伤离别,以及对友人的惜别之情。“藕风轻,莲露冷,断虹收,正红窗、初上帘钩。”(《金人捧露盘》)词人观莲有感,荷塘里风轻露冷,故地重游,油然而起怀念友人的深情。“重来对酒,折尽风前柳。若问看花情绪,似当日,怎能。。。休为西风瘦,痛饮频搔首,自古青蝇白璧,天已早,安排就。”(《霜天晓角》)这首词是与友人共酌而抒发的感慨,“风前柳”饱含不舍之情,下片又转入对事实人生的感叹,西风逼人瘦,风让人憔悴、哀伤,往事如风,日夜吹不尽。人生如风,匆匆而过,烦恼却不能如风一去无踪。风至情至性,吹醒心中的思念与哀愁,吹散知己各奔天涯。风也吹来了江南的美。“十里湖光载酒游,青帘低映白苹洲。西风听彻采菱讴。”(《浣溪沙》)江南的美,清新淡雅,本词哟偶那个白描,清丽简淡,描摹如画,这里的风多是温婉的,和煦的风,带着江南特有的柔美气息。又有抒发关塞行役的“边愁”,“极天关塞云中,人随落雁西风。”(《清平乐·弹琴峡题壁》)行役塞上,词人慨叹知音难觅,前朝如梦,边愁难写,伴随着“落雁”和“西风”,边愁月愈加浓烈。四

关于纳兰性德的词中感风伤怀的现象,以及风在词中所渲染的悲凉色彩,这些与词人心境的关联,基本可以将词人对风意象的反应模式划分为以下两种:

(一)愁怨满怀,遇风益悲:强化模式

此类型是说,词人心中愁怨已经堆积心中,外界的影响会使其更加伤感,纵使艳阳高照,词人心中也会阴雨绵绵,这个时候,遇见风起,只会更加悲伤,愁上添愁。例如:

“凉月转雕阑,萧萧木叶乾。银灯飘落琐窗闲,枕屏几叠秋山。朔风吹透青缣被,药炉火暖初沸。清漏沉沉无寐,为伊判得憔悴。”(《河渎神》)

这首词作大篇幅绘景,述景而情在景中,上片之景从大景写到小景,从室外写到室内,都是肃煞凄凉之景,可见作者心中已是凄凉悲愁万分。下片从“朔风”写起,引发更深的悲伤,为“憔悴”作铺垫语,因相思而致多愁多病,即便如此也无怨无悔,在一片凄凉景色之中,风似乎更加忧伤的袭来。“欲寄愁心朔雁边,西风浊酒惨离颜。黄花时节望云天。古戍烽烟迷斥堠,夕阳村落解鞍鞯。不知征战几人还。”(《浣溪沙》)

词人使至塞上,又于客中送客,满心伤感,西风微凉,吹开忧伤,由此词人联想到戍守边关的将士,于是不胜悲悯,由此写边关苍茫凄清之景,深发心中伤怀之感。“将愁不去,秋色行难住。六曲屏山深院宇。日日风风雨雨。雨晴篱菊初香,人言此日重阳。回首凉云暮叶,黄昏无限思量。”(《清平乐》)重阳佳节,独自立于深宅秋雨中,在苍茫中风风雨雨更添孤寂之感,因此勃发隐怨长愁。这并非一般秋感,而是长久积郁心中的愁思,在这风雨交加的重阳日,终于无法抑制。

(二)愁怀潜伏,因风感发:感生模式 这一类型是指,词人心态处于平静态势,虽然曾经的离别、伤心、失意已随时间隐藏于心底,或是暂时忘却。一阵凉风袭来,回忆夹杂着伤痛侵入心底最柔软的角落,勾起层层涟漪,一时难以平复。例如: “帘外五更风,消受晓寒时节。刚剩秋衾一半,拥透帘残月。争教清泪不成冰?好处便轻别。拟把伤离情绪,待晓寒重说。”(《好事近》)

秋夜寒风袭来,冰冷的被子多出一半,更显得凄凉,念起曾经在一起时的温暖,顿觉凄凉孤单,思念妻子的情绪高涨,泪流不止。因为风的到来突然唤起了作者不愿意想起的伤心,这伤心本就是潜伏已久。

“风灭炉烟残地冷,相伴惟孤影。判教狼藉醉清尊,为问世间醒眼何人?难逢易散花间酒,饮罢空搔首。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尊前。”(《虞美人》)

词人本是敏感的,容易伤春悲秋,多愁善感,总会因为外界的变化引发心绪的波动。这是风将香炉里最后一缕烟吹尽,烛花也变冷了,此景勾起了词人的伤感,带来了不尽的孤寂之感萦绕心怀,一发便不可收拾,于是借填词来宣泄了。

“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山花子》词以景起,风中柳絮,残飞到水面化作浮萍,河泥中莲花虽然刚劲果断,但是它的茎却依然丝丝萦绕不断。一切因风而起,忽然记起以前的事情,思绪万千,泪禁不住悄悄流下了。

综上所述,意象的巧妙运用,可以提升词作的感染力,用随处可见的事物填入词中,具有广阔的表达感情的空间,在抒情的同时,将自然物象为己所用,表己之意,与己同悲,情深意切。纳兰词中“风”这一多是表现思念与忧伤,就像一缕忧思,从纳兰的眼前飘过,飘到我们的心中,飘过了世事的纷扰,回归纯净与自然,这就是纳兰词的独特之美,无功利,不染尘埃,在诗词的广阔天地里开启了一片纯美之地。

参考文献:

【1】 王国维.人间词话【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2】 严云受.诗词意象的魅力【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3】 纳兰性德(著)、张秉戍(笺注).纳兰词笺注【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 【4】 苏缨.纳兰容若词传【M】.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 【5】 陈植锷.诗歌意象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下载浅析纳兰性德爱情词中(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析纳兰性德爱情词中(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纳兰性德词的特点

    云南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毕业论文 纯任性灵,纤尘不染 ——浅谈纳兰性德词的特色 学生姓名: 陈玉婷学 号: 118580046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年 级: 2011级专升本 纯任性灵,纤尘不染......

    纳兰性德词的解析

    与意中人相处应当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是那样地甜蜜,那样地温馨,那样地深情和快乐。但你我本应当相亲相爱,却为何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如今轻易地变了心,你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

    纳兰性德的爱情及人生

    纳兰性德的爱情及人生 《木兰词 拟古决绝词柬友》 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儿,比......

    纳兰性德教案

    教案 课堂目标:使学生了解纳兰词 课堂要求:认知词,读懂纳兰词,理解纳兰词中的情感,希望学生爱上词 准备材料:《画堂春》、《梦江南》、《浣溪沙》、《木兰花令》、《虞美人》、《......

    纳兰性德读后感

    纳兰容若传读后感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木兰花令》纳兰容若......

    浅析纳兰性德的悼亡词

    浅析纳兰性德的悼亡词 学 院: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目 录 中文摘要.................................................Ⅰ 英文摘要......................................

    浅论纳兰性德的悼亡词

    浅论纳兰性德的悼亡词 清代着名词人纳兰性德的一生都具有传奇色彩,他的词作广为流传,特别是悼亡词,新颖而凄婉。他原有的洒脱与豪迈都随着妻子的亡故而慢慢消逝了,最终形成了他......

    试论纳兰性德悼亡词的意象

    试论纳兰性德悼亡词的意象 摘 要:纳兰性德的悼亡词历来都是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其悼亡词蕴含着丰富而独特的意象,这些意象既秉承前代诗词的比兴传统,也与作者的身世经历和内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