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梁保华同志在省政府全体会议上讲话的通知(大全)

时间:2019-05-15 07:22: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梁保华同志在省政府全体会议上讲话的通知(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梁保华同志在省政府全体会议上讲话的通知(大全)》。

第一篇: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梁保华同志在省政府全体会议上讲话的通知(大全)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 苏政办发〔2006〕70号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梁保华同志在

省政府全体会议上讲话的通知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现将梁保华同志在省政府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六年八月七日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努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在省政府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梁 保 华(2006年7月28日)

这次省政府全体会议,主要是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当前工作的指示精神,落实省委的决策部署,总结省政府上半年工作,研究安排下半年工作,动员各地、各部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做好下半年各项工作,确保圆满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努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一、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良好开局

今年以来,在省委的领导下,全省上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紧紧围绕富民强省、“两个率先”目标,统筹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经济保持又快又好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经济稳定快速增长。全省经济延续去年较快增长的势头,上半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871.2亿元,增长15.4%。实现财政总收

入1894.8亿元,增长21.5%,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10.6亿元,增长20.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9.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9%。物价基本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同比回落0.9个百分点,经济发展保持增长速度较快、经济效益较好、物价水平较低的良好势头。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夏熟作物增产增收,秋熟作物布局基本落实,高效外向农业发展步伐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35.9%,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4.5%,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服务业发展开始加速,上半年服务业增长14.1%,创12年来同期新高。

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所提高。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2.4%,销售收入增长28.5%,利润增长29.2%,利润增幅同比提高5.3个百分点,呈现利润增长高于销售增长、销售增长高于产值增长的良好态势。

区域共同发展势头良好。苏中、苏北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苏北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进出口总额、实际直接利用外资等主要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苏中工业增加值增速居三大区域首位。苏南产业结构继续优化,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富民优先取得明显成效。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15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239元,分别增长14.8%和14.5%。就业形势保持稳定,新增城镇就业51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68%,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9.9万人,城镇登记

失业率3.47%,比上年末下降0.13个百分点。

社会事业发展迈出新步伐。科教兴省战略向纵深推进,自主创新能力有所增强,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加快。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开始运行,职业教育蓬勃发展。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城镇社区卫生服务水平有所提高。公共文化设施投入增加,重点文化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成功承办了第三届全国体育大会,第十六届省运会筹备工作扎实推进。

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的结果。在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中,各地各部门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全面落实“四个优先”的方针,深入实施五大发展战略,对科学发展在认识上有新的提高、实践上有新的进展、工作上有新的成效。

(一)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着力抓好事关全局的重点工作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狠抓当前与谋划长远紧密结合起来,对一系列关系全局、着眼长远的战略任务相继作出重要部署。一是科学制定、全面启动“十一五”规划。认真总结“十五”发展的新经验,深入分析“十一五”发展的新形势,进一步明确科学发展的新思路,围绕“两个率先”提出了“十一五”发展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战略措施。二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

— 4 — 的重要切入点和着力点,从农村最紧迫、农民最需要的事情做起,规划实施新一轮农村五件实事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各级各部门正在按时序要求抓紧推进。继续加大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发展高效外向农业,促进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三是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对建设创新型省份作出部署,制定全省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出台鼓励和促进科技创新创业的政策。深入开展“科技创新促进年”活动,全面启动“十一五”重大科技创新与产业化项目,基本完成8大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布局。四是加大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力度。认真落实节约优先、环保优先的方针,制定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实施意见,突出抓好节能和节地等重点工作,突出抓好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突出抓好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上半年每万元工业产值能耗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得到加强。绿色江苏建设加快推进,新增造林面积143.2万亩,其中成片造林106万亩,基本完成全年造林任务。

(二)积极调整经济结构,着力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 加强投资规划和产业引导,优化投资结构。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投入力度,努力增加先进制造业有效投入。企业技术改造力度明显加大,技改投入增长31.5%;专用设备、电气机械、通信计算机电子设备等科技含量较高的行业投入增幅都在60%以上,钢铁、水泥等重点调控行业投资继续降温,钢铁行业投资增长6.2%,水泥行业投资下降15.1%;港口、高速公路、机

场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连云港、太仓港集装箱吞吐量分别增长64.8%、55.8%。加强生产要素组织协调,要素供求形势总体好于往年。煤电油运供给状况有了重大改善,电力供应相对比较宽裕,交通运输生产高位持续增长。盘活土地存量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保证重点项目的用地需求。优化信贷结构,密切银企合作,上半年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2671亿元,同比多增1134亿元,金融环境有所改善。

(三)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着力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围绕今年确定的五项重点工作,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进展。省属企业改革重组步伐加快,7户省级资产管理公司与有关企业的重组工作已全部实施,部分省属企业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已有3/4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完成股权分置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序推进,社会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加快发展,社会事业领域改革全面展开,事业单位改革向纵深推进,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工作进展顺利。财税体制改革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政府采购等改革进一步完善,省级机关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取得明显成效。金融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全省城市商业银行联合重组方案已完成内部法律程序,农村信用社改革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得到巩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步伐加快。积极应对开放型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保持外贸出口和利用外资稳定增长。外贸出口增长28.2%,进口增长18.1%,实际

直接利用外资85亿美元,增长75.3%。清理整顿开发区工作基本结束,有136家各类开发区通过国家审核。开发区集约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实现业务总收入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幅都超过40%,进出口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均占全省总量的70%以上。“走出去”步伐加快,境外投资项目和投资额成倍增长。

(四)认真做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着力促进社会和谐 上半年,各级财政对社会事业投入的增幅较大,一批重大社会事业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继续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统筹发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启动建设1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和100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和落实文化经济政策,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加快。从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培训等三个方面入手,加大对农村卫生的扶持力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面已达86%。坚持把卫生资源向社区转移作为城市卫生改革的重点,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建设。增加助困、助学、助老、助残投入,努力解决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安排专项经费,奖励资助品学兼优的家庭困难学生12万名,资助经济薄弱地区5万名家庭困难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培训,支持苏北、苏中381个农村敬老院改扩建等项目。进一步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抓好交通、化工、建筑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大力推进“平安江苏”建设,深入开展社

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专项斗争,暴力案件发案率在东部沿海省份继续处于最低水平。建立健全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加强信访工作,全省保持安定和谐的良好局面。

(五)切实加强行政能力建设,着力提高政府工作水平围绕建设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大力加强行政能力建设,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把狠抓落实作为改进作风的关键环节,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在调查研究上下功夫,在解决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上下功夫,在推进重点工作上下功夫。将今年省政府十个方面重点任务分解为50项具体工作,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部门,精心组织,加强督查,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目前除个别项目未能完成时序进度外,绝大部分工作进展顺利。积极推进政务公开,规范拓展政务公开内容,加强政务公开载体建设。56个省级部门、13个省辖市和90%以上的县(市、区)都已建立政府门户网站。坚持依法行政,切实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八荣八耻”宣传教育活动,引导机关干部牢固树立和自觉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政府系统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抓好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上半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总的情况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需要高度重视的新情况、新问题。一是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农产品价格下降,农资价格居高不下。高效外向农业规模偏小、实力不强,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还不稳固。6月底以来,苏北及里

下河部分地区受强降雨影响出现雨涝灾害,也给农民增收带来不利影响。二是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投资结构不够合理,服务业投入相对不足,投资增幅同比回落3.9个百分点,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于经济增长;制造业集中度不高,新开工项目中初级产品加工项目较多;住房供应结构亟待调整。三是经济运行中出现一些新的问题。今年以来,汇率调整、电价提高、国际原油和原材料价格大幅上升,对经济增长形成新的制约。企业增本减利因素增多,盈利空间受到挤压。外贸进出口增幅明显回落。财政收入增势趋缓。由于结构性矛盾突出,造成资源、能源消耗过多,环境压力持续加大。四是落实宏观调控措施还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从宏观层面看,当前,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能源消耗过多、环境压力增大,已成为影响经济运行的突出矛盾。为此,国家出台了严格土地管理、控制信贷规模、提高产业准入门槛、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调整出口退税率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最近,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国家还将出台以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为重点的政策措施。这对于改善宏观经济环境,有效消除经济运行中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将发挥重要作用。但落实这些调控措施还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深入的工作。还要看到,随着改革的深入,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和新的矛盾相互交织,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仍然相当繁重。群众对上学、看病、环保等存在的问题还有不少意见。在政府自身建设方面,特别是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加强公务员

队伍建设等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对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扎扎实实做好下半年工作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下半年将举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做好下半年工作,保持经济社会良好发展势头,全面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具有重要意义。

综合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趋势,下半年经济发展的总体环境是好的,集中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世界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基本走向。今年以来,全球三大发达经济体和主要发展中经济体同步扩张,世界经济在低通胀状态下增速加快,增长率有望连续第四年超过4%。二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将继续保持总体稳定的基本取向。为有效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国家已经并将陆续出台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调控措施,有利于改善宏观环境,保持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三是国际资本和产业将继续保持向我国大规模转移的基本流向。当前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出速度加快、领域拓宽、层次提高的趋势,长三角地区依然是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选择地之一。四是我省经济将继续保持内生动力不断增强的基本趋向。各项改革向纵深推进,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企业自主创新和民众自主创业成为生产力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全省经济自主增长的动力进一步增强。

中央一再告诫我们,越是形势好越要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在看到各种有利条件的同时,我们必须充分估计经济生活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充分估计各种不确定因素可能造成的困难,充分估计宏观环境的新变化对江苏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善于在国际经济大背景、全国经济大格局中谋划江苏的发展,善于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中把握机遇,善于把中央精神和江苏实际紧密结合,全面贯彻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讲全局、谋长远,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切实引导到实现科学发展上来。

下半年工作总的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执行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紧紧围绕富民强省、“两个率先”和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坚持“五个统筹”,贯彻“四个优先”,更加重视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更加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更加重视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扎扎实实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确保全面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为“十一五”发展创造良好开局。

(一)认真贯彻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增强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协调性

中央关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决策部署,抓住了当前经济生活中的突出矛盾,有利于解决影响和制约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 11 —

关键问题,有利于顺利实现“十一五”发展的良好开局,有利于我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协调发展。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切实统一到中央对当前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全面地看待形势,辩证地分析形势,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坚决维护中央宏观调控的统一性、权威性、有效性,确保中央政令畅通,确保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扎扎实实地贯彻落实,把各方面促进发展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点。我们要适应宏观调控要求,大力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尽管上半年我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投资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要根据突出重点、有保有压、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原则,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保的领域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压的领域要有效控制、合理收缩,禁止的领域要严格把关、坚决淘汰。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引导和促进各类资金更多地投向农业和农村,更多地投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更多地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更多地投向资源综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严格执行土地、信贷和市场准入有关政策规定,坚决抑制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淘汰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能力。

保持合理的投资和消费关系,努力扩大消费需求,是经济实现良性循环的基础。去年我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GDP的比重为31.2%,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全国36.8%的平均水平,增长的空间和潜力很大。要主动适应消费结构升级和居民消费趋于个性化、多样化的要求,继续完善鼓励消费的政策措施,改善消费环境,拓展消费领域,培育壮大消费热点,进一步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大力开拓农村市场,扩大消费市场空间。加快实施“万村千镇”市场工程,引导现代流通方式向农村延伸,拓展农村商品和服务消费。要整顿和规范各类服务性收费,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稳定和改善居民消费预期,加快完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体系,解除消费者的后顾之忧,扩大居民特别是农民和城镇中低收入者的消费,努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二)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增长方式转变 经济结构不合理是当前经济发展中诸多矛盾和问题的症结所在,要自觉把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作为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机遇,坚持在发展中加快调整结构,依靠调整结构推动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服务业增加值和就业比重的提高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标志,也是当前调整优化结构的紧迫任务。尽管今年以来服务业增速有所加快,但仍滞后于整个经济的增长,与全年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的要求相比,仍有比较大的差

距。要高度重视工业化进程中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发展,尽快由主要抓工业向一手抓先进制造业、一手抓现代服务业转变,工作重点由抓传统服务业向抓现代服务业转变、由抓生活性服务业向抓生产性服务业转变。一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实施服务业倍增计划,重点发展现代物流、金融、科技、商务、信息、旅游等服务业。大力推进金融改革和创新,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落户江苏。加快组建地方金融机构,力争江苏银行10月份挂牌。旅游业综合性强、关联度大,几乎涉及从传统服务业到现代服务业的所有行业和门类。要进一步加强旅游资源开发,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完善旅游配套功能,努力做大做强旅游产业。二要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发展服务业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和激励效应,认真解决制约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高度重视服务业投资增幅下降问题,完善促进服务业投资的政策措施,提高服务业投资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提高服务业利用外资占全部外资的比重。三要大力培养和引进服务业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加大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高度重视引进高层次人才,为服务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以高素质人才推动高水平发展。

大力推进科技自主创新。坚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全面贯彻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努力在四个方面取得新进展:一是在大力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上取得新进展。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有效形式,鼓励和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加强合作,把科研活动与市场、— 14 —

社会和地方经济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把发展软件产业作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突破口,坚持国际化、标准化、集群化、专业化联动,努力推动软件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二是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上取得新进展。充分利用国际国内科技资源,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和本土化相结合,切实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工作。三是在加快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上取得新进展。加强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技术成果交易平台、创新创业融资平台和社会化人才服务平台建设,为各类创新活动提供良好服务,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四是在落实科技创新政策上取得新进展。认真落实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和政府采购等政策,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政策环境。

努力提高集约发展水平。提高集约发展水平是增强综合竞争力的战略举措。今年以来,我省大型企业的支撑作用有所减弱,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比重较去年同期下降1.5个百分点。全国500强企业中,江苏占57家,但前100强企业中,江苏只有6家,目前还没有营业收入超1000亿元的企业。新开工项目中带动作用强的大项目不多,投资集中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必须高度关注这一问题,通过政府政策引导、企业自主发展、市场有效运作的办法,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资产重组,促进各类要素向优势行业和优势企业集中,按照产业发展政策,抓好大项目,培育大企业,发展大产业。要以骨干企业为龙头、重大项目为支撑、专业市场为依托、特色园区为载体,通过产业的上下游

延伸配套,大力发展产业集群,提高集约发展水平。

(三)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良好开局

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认真落实促进农民增收的各项措施。一是大力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挖掘内部增收潜力。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扩大高效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加快发展高效外向农业。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支持龙头企业就是支持农民增收。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全面落实扶持重点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有关政策,鼓励发展农业生产服务、农产品流通和精深加工等前伸后延产业,走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路子,发展特色产品和优势产业。二是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拓宽农业外部增收空间。坚持就地转移、异地输出和促进农民自主创业并举,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推进劳务输出南北挂钩协作,确保实现全年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60万人的目标。同时,要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提高农民收入来自非农产业的比重。三是组织受灾地区生产自救,千方百计减少灾害损失。要组织受灾地区群众恢复生产,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做到农业损失副业补,种植损失养殖补,力争秋熟增产增收。

全面推进新一轮农村五件实事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今年要建成农村公路1万公里,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30万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200万人次和农民创业培训10万人,— 16 —

全面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为80万名农村困难家庭中小学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完成经济薄弱地区383个乡镇卫生院更新设备任务,疏浚县乡河道2亿方、村庄河道1亿方,新增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10万座,解决经济薄弱地区50个无房文化站、150个面积不达标文化站建设问题。农村新五件实事安排省级补助资金50多亿元。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增强责任感,各负其责,严格管理,加强督查,做到责任、规划、资金、政策“四个落实”,努力把实事办好。同时,要认真抓好1011个经济薄弱村的脱贫致富工作。

(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会议和环保大会精神,加大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力度,努力实现全年节能降耗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

切实做好节能降耗工作。前不久,国家发布了各地区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指标,2005年我省每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为0.92吨标准煤,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5%。由于我省能耗水平相对较低,在此基础上今年单位能耗还要下降4%,工作难度相当大。要认真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制,省政府近期要把能耗考核指标分解落实到各市和重点企业。特别要重点抓好冶金、电力、化工、建材、纺织等高耗能行业和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以上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引导企业从生产源头和全过程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积极推进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加快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大力推进节能技

术进步,构建节能型产业结构和消费模式。广泛开展节约型机关、节约型企业、节约型城市、节约型社区创建活动,不断增强全社会的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切实做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加快启动第二批130家单位循环经济试点。

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认真落实环保优先方针,抓好环境污染防治,加强环保能力建设,确保做到“四个到位”:一是责任落实到位。省政府已经分解下达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签订了责任书,各地各部门要严格执行,不折不扣地完成。二是工作措施落实到位。加强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严格控制大气污染。抓紧编制和实施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确保城乡饮用水源水质安全。沿江沿海开发要坚持环保优先,产业转移要防止污染转移,招商引资要严格执行环保标准。三是政策落实到位。认真落实省政府出台的环保政策措施,消除环保工作中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四是监督考核落实到位。定期公布污染物排放情况,主动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严格实行环保工作考核、问责和奖励制度,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确保完成减排任务。

大力推进绿色江苏建设。加快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是优化环境最积极、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要加快实施绿色江苏林业行动,积极推进沿江、沿海、沿河、沿湖、沿路等生态林网、经济林网建设。年内要确保森林覆盖率增加1个百分点。加大自然保护区和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力度,强化湿地保护。

(五)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扎实做好重点领域的改革工作。一是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扎实推进乡镇机构改革,认真总结试点经验,完善有关政策,逐步扩大试点。深化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措施。改革和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二是继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转变和规范政府职能,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认真组织实施公务员登记、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和规范公务员收入分配秩序工作。巩固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成果,积极稳妥地推进行政事业类和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三是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大国有企业改革重组力度,继续做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工作,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增强国有企业的实力和竞争力。

近年来,我省民营经济保持强劲发展态势,去年有28家民营企业进入全省百强,超百亿的企业中民营企业接近1/3,4家进入全省前十强。要继续落实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支持民营企业加快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努力实现“四个转变”:从主要从事传统制造业和商贸流通业向全面进入先进制造业、基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转变,进一步拓宽发展领域,提高民营经济的产业层次;从主要依靠国内资源和市场向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转变,更多地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提高民营经济的外向开拓能力;从个人业主制、合伙制向公司制、股份制转变,逐步打破产权封闭的单一模式,提高民营经济的发

展活力;从比较粗放的经营模式向集约化经营转变,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提高民营经济的发展水平。

努力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当前,国际经济环境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变化,实现我省外贸出口和引进外资“两个稳定增长”面临新的挑战和压力。要着力推进贸易增长方式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积极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增加高附加值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增加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市场容量大的产品出口,增加特色鲜明、差异化明显的产品出口,增加国外有需求、本省有优势的产品出口,切实解决好我省一般加工贸易出口规模偏大的问题。努力扩大进口,鼓励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零部件以及部分重要原材料的进口。实施品牌战略,争创知名品牌和驰名商标。重视双向投资对出口的拉动作用,充分发挥我省制造业优势,扩大境外投资,探索促进外贸出口的新途径。要着力提高开发区发展水平,进一步推动开发区创新机制,优化环境,提升功能,提高利用外资水平,提高产业集中度,提高产出效率。要把引进外资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结合起来,与推进自主创新结合起来,与提高产业技术水平结合起来,大力引进关联度大、产业链长、附加值高的重大项目,引进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地区总部和销售中心。要抓好南北挂钩共建苏北开发区试点工作,更大力度地推进产业转移,促进苏北振兴。

(六)高度重视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大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深刻认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从人民群众最关

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更加重视解决民生问题,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努力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继续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是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重大举措。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确保免收学杂费政策落实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每一位学生,确保农村中小学校公用经费不低于免费前水平而且逐年稳定增长,确保不发生“一边免费、一边乱收费”现象。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支持每个县办好一个职教中心,推进200个实训基地建设。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加强公共卫生建设。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扩大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加快经济薄弱地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乡镇卫生院更新设备任务。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人员培训,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加快城市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大力发展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规范医药购销市场和医疗服务行为,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坚决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

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增加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解决经济薄弱地区乡镇无房文化站和文化站面积不达标问题。结合致富农民和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深入开展“三下乡”活动。推进文化事业重点工程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以备战第十五届亚运会、举办第十六届省运会为契机,推动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

高度重视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问题。增加居民特别是城镇低收入居民和农民收入,落实最低工资标准。加强对困难群体的关爱和扶助,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体系,适当提高各类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水平,切实做好助困、助学、助老、助残工作。认真解决征地拆迁、企业改制、生态环境等方面存在的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统筹层次,全面推进企业养老保险,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确保全年城镇新增就业75万人。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引导公众增强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有效防止各类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全面推进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规范市场秩序,净化社会风气。大力推进“平安江苏”建设,进一步完善大调解机制和大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打击各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努力创造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三、加大政府自身建设和改革创新力度

做好下半年的工作,不仅关系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而且对于为“十一五”顺利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至关重要。各级政府机关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推进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进一步提高行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政府各项工作。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做好下半年工作,最重要的是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政府工作的各个方面,贯穿于想问题、作决策、抓落实的全过程。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创新发展思路,以长远的眼光谋划发展,以全局的意识统筹发展,以科学的态度抓好发展。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在新形势下善于认识机遇、把握机遇、用好机遇,努力实现持续的又快又好发展。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下更大功夫,在调整经济结构上实现新的突破,在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上取得显著成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坚持科学发展,必须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协调推进各方面工作,注意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各方面促进发展的积极性。在当前加强宏观调控的过程中,尤其要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远、需要与可能等方面的关系,遵循自然规律和科学规律,把握市场经济规律,把积极进取的精神和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破解前进中的难题,从体制机制创新入手开创新的局面。

坚持不懈地推进政府自身建设。建设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基本方向,也是做好下半年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建设服务型政府,当务之急是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要把政府职能转变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和关键,进一步规范政府职能,改进管理经济的方式,强化社会管理和公

共服务职能。要把转变职能和创新管理结合起来,把加强管理和改善服务统一起来,增强服务和效率意识,把基层和企业工作的难点、把老百姓关注的热点作为改善服务的重点。建设法治政府,关键是要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当前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是“两个不严”,即执法不严和对执法队伍管理不够严。前不久,省政府11个部门已分别就规范执法行为、严管执法队伍、建设人民满意的执法单位,向全省人民作出庄严承诺。要认真履行承诺、兑现承诺,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各级政府要全面落实执法责任制,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所有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学会并善于依法处理经济社会事务,把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决策、执行、监督的全过程,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建设廉洁政府,重在建立反腐倡廉的长效机制。要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加大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力度,努力形成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钱的长效机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抓好权力运行的关键部门、关键部位、关键环节的公开,抓好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难点事项的公开,拓宽公开内容,拓展公开形式,提高公开效果。各级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坚持集中精力抓好各项工作落实。要把抓落实作为推进工作的关键环节,作为检验各级领导干部政治意识、大局观念、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准,作为提高行政能力的基本途径,真正把中央和

省委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要建立健全问责制,完善绩效考评,强化责任追究,提高公信力和执行力。在新形势下,省政府各部门、各单位都要注意加强调查研究,实行分类指导,狠抓工作落实,提高工作的预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对今年省政府50项重点工作,要精心组织实施,加强协调配合,加大督查力度,确保有力、有序推进。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和浮躁情绪。当前经济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正确应对,把工作做得更实、更细、更主动。要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有效的工作作风,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基层、落到实处。

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心同德,扎实工作,全面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又快又好地推进富民强省和“两个率先”,努力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迎接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

主题词:行政事务 全体会议△ 讲话

通知

抄送:省委各部委,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军区。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6年8月8日印发

共印1050份

第二篇:李鸿忠同志在省政府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李鸿忠在省政府第二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在加强思想武装的前提下,有什么样的能力,就会有什么样的工作局面和工作成效。省直机关工委创建 “六型机关”的活动,他们提出的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效能型、节约型、廉洁型 “六型机关”,很有意义,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学习借鉴。从当前来讲,要重点推进八个方面的能力建设。

一是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是指导发展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解决一切问题的 “总钥匙”。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主旨要义和精髓实质,更加自觉地运用科学发展观改造主观世界,指导工作,解决问题,推动发展。既要保持相当的发展速度,又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协调;既要重视加快经济发展,又要重视社会事业的发展;既要重视经济建设,又要全面推进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省各级政府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要切实担当起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织者和积极实践者的职责,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与科学发展的高度统一,坚定不移地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切实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自觉地与科学发展观 “对表”、“调频”,着力转变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增强推动科学发展的预见性、系统性、原则性和创造性,增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应急和谋远的能力。要切实加强应急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建设,加强应急管理相关业务培训,努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群体性事件的能力,要着力提高谋远能力,强化战略思维和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意识,深谋远虑,注重从战略高度、全局高度,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统筹好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积极谋划和推动事关全局、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工作事项和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建设,夯实加快发展的基础,不断增强发展的后劲和能力。

三是创造性工作的能力。要善于把中央、省里的精神同本地、本部门实际结合起来,把实施决策的原则性与解决问题的灵活性统一起来,坚持从实际出发,把上级精神和决策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思路、谋划和具体的操作方案,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工作举措,创造性地推动工作。要敢于在思路、制度、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上打破条条框框,大胆探索创新,以开拓求突破,以创新求发展,于困境中找到出路、于困难中找到办法、于无望中创造可能、于可能中办成事情,做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力度的 “放大器”;做将国家大政方针和上级精神变成适应本地、本部门实际情况的 “变压器”;做将上级要求、谋划、部署变成解决问题的政策、实招、项目、实事的 “转换器”。

四是统筹协调的能力。要善于 “弹钢琴”,统筹兼顾、协调各方,有序、高效地推进各方面的工作,既要突出重点,抓好事关全局的重要工作,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又要兼顾一般,抓好其它方方面面的工作。要提高组织协调工作的能力,善于抓协调、抓配合。

五是团结和谐的能力。团结出生产力,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和谐,是我们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要切实维护当前团结和谐的大好局面,营造更加优良和谐的发展环境。强化团队意识,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工作中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增强协调配合意识,不断提高政府及部门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活力。团结是胸怀,是思想水平,是素质,也是能力。领导干部个人的性格有急有缓,知识有专有通,能力特长表现不可能一样。作为领导干部,要带好班子,不仅仅自己要有能力、要发挥带头作用,而且要注重提高班子的整体战斗力。

六是廉洁从政的能力。廉政是政治清醒的表现,也是能力的表现。提高廉洁从政能力,抓好廉政建设,不仅直接关系到党风、政风、民风,而且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只有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才能形成团结和谐的发展氛围、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才能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和投资环境。要坚持 “力度统一论”,以抓改革抓发展同等的力度抓廉政建设,要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三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切实做到能而廉。

七是化常为专的能力。“常”,是指常规性的工作。在机关里面,领导是少数,抓大的战略决策的是少数,大部分同志是抓常规性工作。要抓好常规性工作,并非易事。政府机关工作要特别强调专业精神。机关工作包括文秘、档案、信访、办公、机要等工作的正常、有序、高效运转,事关政府这台机器的正常、高效运转,事关政府的效能、执行力和落实力。要全面抓好政府机关的各项工作,加强机关业务能力建设,化常为专、以专促常,进一步提高政府机关的服务效率和水平。

八是服务基层、服务企业的能力。政府的根本职责是服务。政府有两只手,一只是无形的手(市场机制),一只是有形的手(行政手段)。顺境时,政府的职能主要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严格执法,政府工作的主要着力点是培育市场主体、改善发展环境和提供公共服务上,这只手需要冷峻有力。在逆境时、危机来临时,就需要政府采取一切办法和手段帮助行业、企业度过难关,这只手就要温暖而巨大。经济理论界有一个观点: “危机的时候需要强势政府”。我们不讲强势政府,要讲服务政府,加强服务更重要。平时我们抓经济工作主要强调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强调市场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多发挥市场这只 “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但是,面对当前这个特殊时期,政府必须比平时发挥更大的作用,“看得见的手”和 “看不见的手”,都要用上,以广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政府发挥作用的着力点要放在强化服务上,加大对基层、对企业的服务力度。企业是发展的主体。当前保增长,最重要的是要保企业。保企业,就是保增长、保就业、保发展。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都要进一步强化为企业服务的意识,加大对企业的服务力度,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尤其是省直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市县、对基层的服务力度,急市县和基层之所急,想市县和基层之所想,积极主动为市县、基层解决发展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

——摘自李鸿忠:要强化“能力席位”理念

职务岗位是“能力席位”。由谁来做是外在的体现,谁有能力做坐,要坐就要具备这个能力。职务、岗位的内涵是能力和任职资格。席位的要求是有规定的,每一个岗位、每一个能力席位都有它特定的要求,包括思想水平、综合素质、专业能力、经历资历,等等。能力席位是铁打的,任职的人是可变的,谁有能力就由谁干,谁最能胜任就选谁,谁最能干好就用谁。以低能而居要职,以平庸而获厚任,就是丧失了任职的条件。要在全省政府机关能力建设中,特别强调“能力席位”概念,坚持“量才适用、人岗匹配”、“定量考核与定性评价”的原则,建立体现能力价值的科学的干部考核机制。对敢于突破、敢于负责、勇于担当、敬业勤业精业的干部,要破格提拔,委以重用。目前,主要还是有些干部担当精神不够。我们讲为党为民勇担当,担当就是要敢于负责任。范仲淹有一句名言,“为官私罪不可有,公罪不可无”,作为领导干部必须有担当精神,寻求一般、不敢突破,是做不成事情的。对碌碌无为、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干部要有淘汰机制,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调、劣者汰的机制。

加强执行能力建设,必须在完善、健全长效机制上下工夫。

能力建设是一项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绝非“一阵风,走过场”。体制机制创新是保障能力建设长久发展、形成持续效应的“发动机”,只有探索新形势下加强能力建设的新制度,把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制度化,才能巩固能力建设的成果。

完善政府执行机制,应与政府机构改革、责任目标管理、政风行风评议、公务员考核和行政问责制度以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工作结合起来,建设“确责、履责、问责”的政府责任体系和规范、高效、严谨、细致的政府执行机制。

确责,是能力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明确了职能职责,能力建设才有努力的方向和标准。在此基础上,制订加强能力建设的计划和措施,才能有的放矢。要结合机构改革工作,完善行政机关行政责任体系,用制度进一步明确机关及内设机构的职能,明确每个具体岗位的职责和能力席位标准,明确“科级公务员对本职工作应知应会、处级公务员成为行家里手、厅级公务员成为专家权威”的基本要求。

履责,是能力建设的核心。执行力强不强,取决于履责情况。每个部门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如何,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能力是否胜任,是否符合岗位职责的要求,不能靠主观臆断,而需要用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来评估。要进一步改进行政机关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考核办法,科学设置考评要素,逐步量化考核内容,按照分层要求、分类指导的原则,针对不同岗位、不同能力席位制定相应的能力要求,以全方位提升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履责的能力。

问责,是能力建设的保障。履责不力,就要问责。不问责,责任就会被虚化;有错问责、无为问责,就会“为者负其责”。因此,要进一步完善行政问责制度,对行政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和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等行为,要严格实施过错责任追究。对能力确实不胜任者要实行离岗培训,直至责令辞职。构建能力建设的长效机制,将进一步强化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贯彻执行意识、“能力席位”意识和岗位责任意识,推动执行文化的建立,为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目标提供政府执行能力和行政效能保证。

关于印发省人民政府深化执行力和能力建设推进以责任为核心的法治政府建设活动指导意见的通知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巩固扩大政府“执行力大讨论”和“能力建设年”活动成果,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省人民政府决定,2010年以省直行政机关为重点,在全省政府系统深化执行力和能力建设,推进以责任为核心的法治政府建设。现就有关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作大局,按照执行力建设、能力建设和以责任为核心的法治政府建设“三位一体”的总体思路,有序推进、相互贯通、相互支撑、相互促进,以提升公务员依法办事的操作能力和依法行政的服务水平为着力点,深化执行力和能力建设,推进以责任为核心的法治政府建设,为应对金融危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通过深化执行力和能力建设,推进以责任为核心的法治政府建设,使行政机关公务员忠于职守意识、职业道德素质和法治观念明显加强;依法办事的操作能力和依法行政的服务水平明显提高;能力席位标准和“确责、履责、问责”的政府责任体系更加完善;政府目标管理和公务员的履职履责考核、激励、问责机制更加健全;分类别、多层次、多渠道、重实效的公务员能力培训格局更加完备;行政机关运行机制和公务员的行为方式纳入法治化轨道。

——增强法治观念。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教育和引导广大公务员树立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法治观念,在全省行政机关形成崇尚法律、遵守法律、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良好风气。

——健全责任体系。结合政府机构改革“三定”工作,明确行政机关各岗位能力席位标准,规范公务员履责行为,完善行政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确责、履责、问责”的政府责任体系。

——提高操作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公务员基本态度、基本能力、基本技能、专业岗位操作技能培训,加强实践锻炼,着力提高公务员依法办事的操作能力。

——提升服务水平。以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为目标,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为重点,深入开展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活动,促进作风建设,增强服务意识,着力提升公务员依法行政的服务水平。

——优化发展环境。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进一步改进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督方式,加强社会管理,优化公共服务,提高行政效能,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政务环境和法治环境。

三、主要措施

深化执行力和能力建设,推进以责任为核心的法治政府建设,是以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为主体的自身建设活动。为了保证活动顺利开展,各部门要充分发挥主体性和群众性,注重针对性和实践性,重点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利用湖北干部讲堂,采取集中辅导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举办一期领导干部法治政府建设专题研讨班,开展一次大型法律宣传活动,举行一次学法用法知识考试,开展一次法制宣传工作专项检查,组织公务员认真学习依法行政的有关法律法规、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相关规章制度、涉及本职工作的法律法规知识,不断增强公务员的法治理念,使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成为公务员的自觉行为。

(二)完善能力席位标准。在机构改革“三定”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部门职能,明确机关各个岗位的职责,加快制定能力席位标准。采取上网公示、专家评议等方式,开展能力席位标准评估工作,修改完善能力席位标准,制定并以适当方式公布能力席位书。将部门的职责、能力席位的要求和工作目标,逐一分解落实到机关内部每个岗位及其公务员,建立完善主体明确、层级清晰、具体量化的岗位责任制。

(三)认真开展对照检查。对照岗位职责、能力席位标准和工作任务,通过专项考核、操作能力测试等形式,组织公务员对依法履责情况进行自查,找准在操作能力方面存在的不足,制定操作能力提升需求计划,明确努力方向。开展依法行政情况自查,重点检查行政决策是否科学、行政执法是否规范、行政监督是否有力、行政服务是否到位等。针对检查出的问题,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目标、责任主体、整改时限,落实整改措施。

(四)提高依法履责能力。开展有针对性的岗位适应性培训和岗位创优性培训,重点加强公务员依法履责的基本态度、基本能力、基本技能、专业岗位操作技能(“三基一专”)培训。利用湖北省干部在线学习的平台和公务员培训网,鼓励公务员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在线学习,实行菜单式选学和学时学分制管理,确保培训效果。立足本职岗位,加强实践锻炼,把完成本职工作作为提高依法履责能力和水平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激励广大公务员争当依法办事的“操作能手”,争创依法行政的“服务标兵”。组织开展优秀调研报告评选、业务技能大赛、“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演讲比赛等活动,着力提升公务员依法依规办文、办会、办事的操作能力和服务水平。

(五)深入推进作风建设。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让人民满意为目标,以强化忠于职守意识、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培养优良工作作风、加强勤政廉政建设为重点,深入开展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活动,引导广大公务员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权力观、地位观,争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争创“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推行新录用公务员宣誓制度和服务承诺制度,试行公务员任职宣誓制度。

(六)加强履责情况督查。严格执行日常工作检查督办制度,强化对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依法履责和制度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重点对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重要部署、重大项目落实情况及省政府与各部门签订的目标责任书确定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逐项进行督办检查,保证落到实处。对重要领域、关键环节或重大事项的制度执行,进行责任分解,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明确执行时限和阶段性要求,及时排除执行中的障碍和阻力,防止执行力层层递减。

(七)不断优化发展环境。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减审批事项,下放审批权限,减少审批环节。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类事项作为政务公开的重点,进一步规范公开内容,扩大公开范围,打造“阳光政府”。建立和完善行政程序,再造行政流程,创新工作模式,健全服务网络,降低服务成本,大力推行按程序办事、马上就办、一抓到底的办事理念和执行文化,严格执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优化发展环境,塑造良好形象。

(八)推进管理制度创新。推进行政机关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启动专业技术类公务员聘任制试点。建立健全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考评机制和奖惩机制,逐步推动绩效评估制度化和结果公开化。结合岗位职责、能力席位标准和工作任务,坚持考核与平时考核相结合,建立机关内部日常业绩与重大责任事故登记制度,将公务员考核与公务员的日常管理、工作业绩和奖惩、使用紧密挂钩,不断完善公务员考核评价办法。制定行政机关公务员履职问责办法,明确问责范围,规范问责程序,对失职渎职、不作为和乱作为的公务员实施问责和过错责任追究,加快完善政府责任体系。

四、组织实施 深化执行力和能力建设,推进以责任为核心的法治政府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常抓不懈。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周密安排,精心组织。要注意把这项工作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工作、政府机构改革、机关作风建设、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活动和执行文化建设相结合,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务求实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了确保活动顺利推进,省政府成立深化执行力和能力建设,推进以责任为核心的法治政府建设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公务员局,具体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对活动的协调、指导、督促、检查,推动活动全面深入开展。各部门要把深化执行力和能力建设,推进以责任为核心的法治政府建设活动作为今年政府自身建设的首要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实施方案,层层动员培训,狠抓各项任务的落实,严禁形式主义和走过场。

(二)加强舆论引导。要充分运用报刊、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体和宣传栏等阵地,采取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深化执行力和能力建设,推进以责任为核心的法治政府建设活动的重大意义、主要措施和工作要求,宣传依法行政的先进典型,宣传活动的先进经验和实际成效,努力营造深化执行力和能力建设,推进以责任为核心的法治政府建设活动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督促检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经常性地开展检查督办工作,及时通报各部门活动的进展情况。要通过走访调研、明查暗访、经验交流、工作简报等多种措施有效推动工作。要对各部门制定活动实施方案、明确能力席位标准、强化责任管理、建立完善责任体系等进行重点抽查。要设立行政投诉电话,对行政机关公务员失职渎职、不作为、乱作为等行政行为的投诉进行转办、督查。

(四)及时总结评估。要把深化执行力和能力建设,推进以责任为核心的法治政府建设活动纳入省政府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加大考核权重。活动结束时,要采取座谈交流、群众评议、第三方评价等方式,对各部门活动开展情况及公务员服务水平进行评估。对于活动开展有成效、依法行政服务水平有提高的,要树立典型,进行表彰;对流于形式、敷衍塞责,不按规定开展活动,特别是在依法履责上出问题的,要通报批评,对相关责任人实施行政问责。要及时总结提炼政府执行力和能力建设、以责任为核心的法治政府建设活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建立健全行政机关自身建设的长效机制。

省政府系统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参照本意见制定实施方案。各市、州、县人民政府可结合实际,参照本意见,制定本地区政府系统深化执行力和能力建设,推进以责任为核心的法治政府建设活动的实施方案。

省长李鸿忠在东湖之滨接受了人民网的专访,并对人民网及人民网网民对湖北工作的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李鸿忠说,“知政失者在草野”,政府的决策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调动民力、凝聚民智、倾听民声理应成为我们各级干部的工作常态。我们要善待媒体,特别要注重网络媒体对政府决策、行政执法、社会管理、公共权力使用的舆论监督,对政府管理形成有力的倒逼机制,为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优化决策提供服务。

李鸿忠说,去年以来,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湖北抢抓机遇,逆势而上,不仅在总体上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而且在很多方面实现了弯道超越、提档进位的新突破。一是总量扩大。地区生产总值在2008年突破万亿元的基础上,去年达到12831.5亿元。二是速度加快。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2%,高于全国4.5个百分点,增速排全国第九位,连续六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三是后劲增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1.6%,增幅创十五年来的新高;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增加3302亿元,居中部六省第一。四是优势彰显。湖北的产业优势、科技优势、区位优势等在扩大内需中进一步显现出来。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3282公里,上升到全国第六位,武合、武广高速铁路开通,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提升。五是质量提高。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4.7%,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25.2%。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均提前一年实现“十一五”减排目标。六是民生改善。就业扩大,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在经济加快发展的同时,结构不断得到优化。今年1-5月份,我省经济继续保持“高开高走”的良好发展态势,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9%。按照这一态势继续发展下去,今年的目标可望全面完成。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中央保增长一揽子计划的实施,得益于中部地区崛起板块效应的显现,得益于湖北内生型加外向型双重优势的发挥,得益于全省上下团结拼搏的努力,得益于全省长期以来“打基础、管长远”成效的积累,也凝聚了新闻界特别是全国网络媒体的心血和智慧。政通则人和,人和则气顺,气顺则事成。

李鸿忠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媒体越来越成为思想文化建设和新闻舆论导向的重要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型平台、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有效载体,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感到,新闻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对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作出了突出贡献。网络媒体是一种广受人民群众欢迎的新型媒介,也是调动民力、凝聚民智、传导民声的重要载体。调动民力,就是通过媒体宣传,把党和政府制定的方针政策传递到群众中间,统一思想,形成共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化为具体的措施和项目,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人民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力量,有了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化解不了的矛盾。凝聚民智,就是充分挖掘网络媒体这一决策资源的富矿,把人民群众对改革创新发展的睿智之言、务实之策凝聚起来,化为领导的科学决策,从而使我们的决策更加民主科学,更加符合客观实际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传导民声,就是通过网络媒体,及时把人民的声音、意见反映上来,形成正负反馈系统,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调整,使决策更科学、更准确,为建立阳光政府、廉洁政府、服务政府提供有效的监督平台。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形成于人民群众、完善于人民群众、落实于人民群众,网络媒体功不可没。

湖北工业基础扎实,科教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我省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历史使命,将武汉定位为中部中心城市、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批准东湖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湖北正处在新一轮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开始进入国际金融危机后新的成长阶段。省委、省政府把握发展大势,深化省情认识,提出了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和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的“两圈一带”发展战略。这一战略是湖北进入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时期的时代性标志,是引领湖北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行动纲领。坚定不移地实施“两圈一带”战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任务。我们将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努力实现在做大总量中增强实力,在调整结构中提升水平,在科学发展中富民强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仅是经济领域的深刻变革,也是思想观念的巨大变化。凝聚全社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想共识,推动中央决策在我省的贯彻落实,需要进行广泛、深入地宣传和动员,离不开广大网络媒体和新闻界朋友的大力支持。成之不易,持之更难。总而言之,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网络媒体的支持;推动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与全国各地的同频共振,这需要网络媒体给我们提供更多的攻玉之石,让我们共享全国其他地方科学发展的经验和成果,以利加强合作、互利共赢。(彭铁元)

来源:人民网

6月13日,第二届“全国网络媒体湖北行”启动仪式暨“3G无线新媒体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武汉开幕。湖北省长李鸿忠恳切提出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对网络媒体的“迫切需要”,希望网络媒体一如既往地关注湖北、支持湖北。

在向嘉宾介绍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成就之后,李鸿忠动情地表示“成之不易,持之更难”。他结合湖北省情向与会的网络媒体提出了四方面的需求。

首先,推动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政策支持,这需要网络媒体继续及时宣传党的大政方针,让党的阳光雨露照耀到每一个角落,滋润所有人的心田。我们的贯彻落实工作也需要网络媒体的跟进推动。

其次,推动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比较优势的发挥和内生机制的形成,这需要网络媒体继续加大对湖北科教优势、产业优势、区位优势、文化优势的宣传力度,让湖北走向世界。我省市场腹地广阔,内生型经济优势明显,扩内需潜力巨大。进入“高铁时代”后,武汉成为中国的经济地理中心,湖北成为新的“九省通衢”,极大提升了湖北的区位优势。通过网络媒体的宣传,将这些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湖北走上内生增长和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

第三,推动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这需要网络媒体架起上传下达、下传上达的桥梁,以利于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的沟通与联络。“民智益发扬,国富乃倍蓰”,“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政府的决策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调动民力、凝聚民智、倾听民声理应成为我们各级干部的工作常态。我们要善待媒体,特别要注重网络媒体对政府决策、行政执法、社会管理、公共权力使用的舆论监督,对政府管理形成有力的倒逼机制,为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优化决策提供服务。

第四,作为全国改革发展大局的一部分,推动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与全国各地的同频共振,这需要网络媒体为提供更多的攻玉之石,让湖北共享全国其他地方科学发展的经验和成果,以利加强合作、互利共赢。

“我诚恳地希望全国网络媒体的各位朋友一如既往地关注湖北、支持湖北。”李鸿忠请网络媒体多形式、多层面地宣传推介湖北的改革开放和建设发展,为推进湖北“两圈一带”战略实施、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营造强大合力和良好氛围。省委副书记、省长李鸿忠率领由省直有关部门和中央在鄂有关单位负责同志组成的“服务团”,在武汉东湖高新区调研并召开专题办公会。他强调,要按照国务院批复文件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相关部署,坚持“省市共建”,举全省之力,支持东湖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使之尽快取得突破性进展,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不辜负党中央、国务院的期望和重托。

建设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推进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重要举措,对探索完善国家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体制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我省科教优势,抢占后金融危机时代发展制高点,符合当今世界发展潮流;有利于加快推进“两型社会”建设,促进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把握经济社会长远可持续发展的主动权。

李鸿忠强调,加快推进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必须明确目标任务,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闯、大胆试,创新体制机制和观念理念,大力培育崇尚成功、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加快政府引导、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建设,搭建官产学研资介相结合、有利于整合各类要素的创新平台,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有利于创业发展的一流政策环境、投资环境、创业环境、创新试验环境和科技产业发展环境。各级各部门在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委支持的同时,要着力在自我努力上下工夫,狠抓各项政策和工作落实。要根据各级各部门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共促示范区建设的强大合力。

李鸿忠在省政府第三次廉政工作会上讲话摘登

发布时间:2010-03-24

廉洁从政是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履职尽责的根本

李鸿忠在谈到廉政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时指出,实现湖北提档进位,最根本、最主要的是要抓好两个建设,一个是能力建设,一个是廉政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抓得好,风清气正,就能凝聚人心,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形成共谋发展的合力。党风廉政建设抓不好,风气不正,要想维持现有的发展水平都很困难,更谈不上可持续发展了。他要求各级政府及部门进一步深化四个方面的认识:

一是廉政建设事关党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落实。我们的权力来自于人民,权力可授可收。各级政府领导和公务员都是人民的公仆,其实质就是人民的“雇员”。人民赋予我们的权力,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要求我们尽职尽责地为人民做实事、谋福祉。这是一种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为政不廉,用人民授予的权力做交易,以权谋私,如同人民雇佣一个偷盗之人来管家,既违背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也违反了权利和义务的法则,也就丧失了为政的资格,丧失了作为人民雇员、公仆的资格,必然会受到问责与惩罚。

二是廉政建设事关政府的公信力。廉政是政府公信力的基石,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威望,关系到政府工作的成效。人民群众对政府公信力的评判基础就是廉政。政府的执行力和公务员的能力固然重要,但是公信力是根本,而廉政又是公信力的基石,基石一旦动摇,就是动摇了根本。只有廉洁从政,人民群众才相信政府、拥护政府。

三是廉政建设事关执行力和能力建设的成败。廉政是执行力和能力建设的首要前提和保证。我们抓执行力、抓能力建设,我们要勇于担当,能干事,干成事,干净干事。如果为政不廉,不干净,执行力和能力建设的第一关就没有守住,其他也就无从谈起。干事需要担当,需要有公信力,无私才能无畏。为政不廉,有私欲,就不可能刚起来、硬起来,勇于担当也就是一句空话。为政不廉、以权谋私、中饱私囊,相当于让一个带病的人去干事,是不可能干成事的。

四是廉政建设事关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为政之德。用人民授予的权力为人民服务,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和岗位,体现的是一种特殊的人生价值。这种特殊职业和岗位,决定了从政者必须具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具有牺牲奉献精神,要以为人民服务、谋利益、谋福祉为乐,为追求的目标。这是从政之德的主要方面,处于统帅的地位。

公权民授,政府必须接受监督

李鸿忠在谈到强化政府监督时指出,强化政府监督是促进政府改进工作、更好地履行职责的重要保障,是创新廉政建设机制的重要内容,是新形势下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原动力。他要求各级政府、各部门、所有政府工作人员都要正确认识和对待监督,切实把党和人民的监督看作是对权力行使必须进行的制度性安排,也是对我们的严格要求、关心爱护,从而自觉而不是勉强、主动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监督。他强调:政府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公权民授,必须接受监督。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强化几个观念、理念:一是公器公管,公共监督。权力是公器,授予政府但不属于政府。我们运用人民授予的权力,但这个权力不属于我们,是“公器”,必须在公众的监督之下运行。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一般公务员,都必须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二是公器限用,不可滥用。要依法依规使用。不依法行政,以权谋私、滥用权力就是违法。三是公器公用,私用即盗。公器私用、为政不廉、以权谋私,损害了人民利益,相当于抢夺了公共的利益、人民的利益,性质同“盗”,必须严惩。

大力推进对政府监督的制度化

李鸿忠在谈到完善监督制度和机制时强调,监督要制度化、多维化。他指出,对政府的监督必须是多方面、多渠道、多维的,这样才会使监督生效,才能有效地推进廉政建设,反腐倡廉、反腐保廉。医院手术室无影灯下没有阴影,那是因为灯光是多角度的。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监督必须是多渠道的,多维的。政府在整个权力构架中处于执行的位置,我们既要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接受政协、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的民主监督,还要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和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同时还要加强政府自身内部的审计、监察监督等。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完善监督制度和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监督能把问题暴露于阳光之下,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使问题无处藏身。问题一旦置于阳光之下,就“是非易辨、去从明择”。监督能把问题置于群众的目光之下,所有违法违纪违规行为,容易被发现、发觉,人民的利益就能受到保护,就能有效遏制贪腐不廉现象。监督使问题早发现、早暴露、早见光,形成了一种倒逼机制,促使问题早解决、快解决。这既能保障权力依法运行、阳光操作,也是保护干部、爱护干部的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各级政府、各部门、所有公务员都要自觉接受人大的依法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的民主监督,自觉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和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按照温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的,“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同时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以使决策少走弯路,使个人少犯错误,促进廉洁政府的建设。

第三篇:省政府办公厅印发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

发布时间:2011-09-14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

苏政办发[2011]115号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乡村医生是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者,是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力量,承担着维护广大农村居民健康的重要职责。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特别是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乡村医生队伍建设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为织牢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网底,保障广大农村居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平性与可及性,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1〕31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目标

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将村卫生室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门诊统筹实施范围,明确乡村医生职责,改善乡村医生执业条件,完善补偿和保障政策,强化管理和指导,健全培养培训制度,规范乡村医生执业行为,提高乡村医生服务水平,为农村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到2011年底,确保每个应设村卫生室的行政村都有1所村卫生室,每所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乡村医生执业,农村每千人有1名以上乡村医生;村卫生室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全部纳入新农合门诊统筹实施范围,乡村医生补偿和养老保障等政策得到落实。到2015年,村卫生室全面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实现乡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全覆盖,每个村卫生室至少配备1名执业(助理)医师,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队伍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主要任务

(一)明确乡村医生职责,改善乡村医生执业条件

1、明确乡村医生职责。乡村医生(包括在村卫生室执业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下同)主要为农村居民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包括:在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的指导下,按照服务标准和规范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协助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落实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按规定及时报告传染病疫情和中毒事件,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使用适宜药物、适宜技术和中医药方法为农村居民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一般诊治,将超出诊治能力的患者及时转诊到乡镇卫生院及县级医疗机构;受卫生行政部门委托填写统计报表,保管有关资料,开展宣传教育和协助新农合筹资等工作。

2、合理规划设置村卫生室。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结合村党群(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综合考虑服务人口、居民需求以及地理交通条件等因素,合理规划村卫生室设置。原则上每个行政村设置1所村卫生室,服务人口较多或服务面积较大的行政村酌情增设。村卫生室主要由政府或村民委员会举办,也可采取乡村医生联办等形式,经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后设立。鼓励乡镇卫生院领办村卫生室。各地要按照村卫生室全覆盖的要求,抓紧完成机构规划设置工作。

3、加强村卫生室设施设备建设。按照规定标准配备村卫生室的业务用房和基本设备,与其功能和所承担的任务相匹配。采取政府投入及村集体支持、社会捐助等多种方式,推进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重视加强村卫生室信息化建设,将村卫生室纳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

设规划和管理范围,配备必要的信息设备,实施县、乡、村卫生机构宽带联网。根据村卫生室功能定位设计有关软件,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实行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统一的电子票据和处方笺。加快建立乡村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借助信息技术对乡村医生服务行为和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管理和绩效考核。省对经济薄弱地区村卫生室信息化建设给予适当扶持。

(二)积极推进乡村一体化管理,规范乡村医生执业行为

1、统一人员管理。村卫生室从业人员原则上按照服务人口1‰-1.2‰比例配备。乡村医生必须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或执业(助理)医师证书,在村卫生室从事护理等其他服务的人员也应具备相应的合法执业资格。新进入村卫生室从事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的人员应当具备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乡村医生可在辖区内各村卫生室之间合理调配。村卫生室从业人员凭证执业,定岗定职,严禁并坚决打击不具备资格人员非法行医。

2、统一业务管理。乡村卫生机构应根据功能定位提供适宜的基本医疗服务,积极构建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服务机制。合理划分乡村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职能,把劳务密集型的公共卫生服务任务主要交给村卫生室承担。乡镇卫生院要加强对村卫生室日常服务的监管,督促村卫生室严格执行处方管理、抗生素使用、消毒隔离、医疗废弃物处置等医疗服务规范,并按规定做好各项工作记录。乡镇卫生院要组建由公共卫生医师、临床(全科)医师、护理人员等组成的健康管理服务团队,实行辖区分片责任包干,指导村卫生室做好相关服务工作。

3、统一药械管理。加强村卫生室药品和医疗器械管理,建立规范的药品和医疗器械管理制度。村卫生室使用的药品、医疗器械由乡镇卫生院统一配备,严禁村卫生室从其他渠道采购药品和医疗器械。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用药情况进行动态监管,指导乡村医生认真执行基本药物处方集和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4、统一财务管理。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统一规范村卫生室医疗服务项目,在省定医疗服务价格范围内,制定村卫生室医疗服务收费标准。规范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公开医疗服务和药品收费项目及价格,做到收费有单据、账目有记录、支出有凭证。规范村卫生室资产和收支管理。有条件的地区,村卫生室的经常性收支纳入乡镇卫生院统一核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5、统一绩效考核。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卫生厅等部门关于推进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意见和关于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苏办发〔2011〕10号)精神,制定村卫生室绩效考核实施细则,建立乡村医生基本信息电子档案,记录乡村医生聘用、培训、考核、奖惩等情况。乡镇卫生院在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组织下,围绕服务质量、服务数量、岗位责任和群众满意度等内容,定期对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开展绩效考核。考核结果在所在行政村公示,并作为财政补助经费核算、执业人员动态调整和收入分配的依据。

(三)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建立合理补偿机制

1、将村卫生室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2011年底前,在村卫生室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执行基本药物制度的各项政策,实行基本药物集中采购、配备使用和零差率销售。在村卫生室执业的乡村医生全部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内的药品,基本药物由乡镇卫生院负责供应。

2、建立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补偿机制。对乡村医生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合理补助。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乡村医生的职责、服务能力及服务人口数量,明确应当由乡村医生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具体内容,将40%左右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交由村卫生室承担,并根据考核结果及时拨付相应比例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不得挤占、截留或挪用。对乡村医生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主要由个人和新农合基金进行支付。各地要在村卫室全面开展新农合门诊统筹,合理制定村卫生室一般诊疗费标准以及新农合支付

标准和办法,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纳入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将村卫生室收取的一般诊疗费和使用的基本药物纳入新农合支付范围,支付比例不低于在乡镇卫生院就医的支付比例,积极开展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探索按人头付费、总额预付等多种支付方式,引导乡村医生和村卫生室改善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村卫生室运行经费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解决。

3、实施乡村医生定额补偿。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为保证在村卫生室执业的乡村医生合理收入不降低,各地要综合考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补偿情况,采取专项补助的方式,对在村卫生室执业的乡村医生给予定额补偿。定额补偿标准按照服务人口数量或核定后的乡村医生人数制定,补助水平与当地村干部的补助水平相衔接,具体由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结合实际制定。要根据村卫生室执业人员的服务年限、岗位职责、学历水平等因素合理制定补助分配办法,对作出突出贡献、获得市级以上优秀乡村医生荣誉称号的乡村医生应进一步提高补助水平。

4、全面落实乡村医生养老保障政策。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省有关部门关于解决乡村医生养老保障问题的意见,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可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且未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退职乡村医生,由当地政府给予适当补助,妥善解决老年乡村医生的保障和生活困难问题。

(四)健全培养培训制度,优化乡村医生队伍结构

1、开展乡村医生在岗培训。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乡村医生培养培训规划。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结合实际,统一制定乡村医生培训计划,强化乡村医生“三基”训练。采取务实进修、集中培训、城乡对口支援等多种方式,选派乡村医生到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或医学院校接受培训。乡镇卫生院要通过业务讲座、临床带教、例会等形式,积极做好乡村医生培训工作。依托农村卫生信息网络,大力开展乡村医生实用技能在线培训,促进适宜技术在村卫生室推广应用。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在村卫生室执业的乡村医生每年免费培训不少于2次,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2周。

2、加强乡村医生后备力量建设。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着眼长远,编制农村卫生队伍建设规划,建立乡村医生后备人才库。根据乡村医生队伍发展需要,做好免费定向培养工作,及时为村卫生室补充服务人员。鼓励城市退休医生、执业(助理)医师和医学院校大专以上毕业生到村卫生室工作。各地要结合探索建立全科医生团队和推进签约服务模式,积极做好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的衔接。

3、推动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化。鼓励在岗乡村医生参加规范的学历教育,支持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报名参加国家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在机构编制部门批准的编制总额内,进行统筹安排,预留一定数量的编制,用于公开招聘取得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的乡村医生,以及村卫生室新补充符合执业资格条件的人员。适应乡村卫生机构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和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建立乡镇卫生院编制总量管理、动态调整的长效机制。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乡村医生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将乡村医生队伍建设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纳入政府管理目标和责任考核指标,完善配套政策,确保顺利实施。各有关部门要强化职责分工,加强协作配合,加大督促指导力度,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推进。省将把乡村医生队伍和村卫生室建设有关指标纳入医改考核内容,适时通报考核结果。

(二)制定实施细则。各省辖市要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细化、实化相关政策措施,在本实施意见印发后30个工作日内,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并报省医改办、省卫生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备案。

(三)落实资金投入。市、县人民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本地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财政扶

持力度,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将完善乡村医生补偿和养老保障政策、开展乡村医生培养培训工作以及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等方面所需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及时拨付到位,确保资金专款专用。省人民政府建立专项补助资金,进一步加大对经济薄弱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支持村卫生室设施设备建设、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和乡村医生培养培训工作。严禁以任何名义向乡村医生收取、摊派国家规定之外的费用,切实为乡村医生创造良好的执业环境。

二○一一年八月九日

第四篇:黄华华同志在省政府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黄华华同志在省政府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1-03-28南方日报网络版

昨日(25日)下午,国务院召开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全国会议结束后,我省接着召开省政府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贯彻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精神特别是温家宝总理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落实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和省纪委十届五次全会要求,部署今年我省政府系统反腐倡廉工作。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华华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朱小丹主持会议,副省长雷于蓝、宋海、佟星、刘昆、招玉芳,省政府党组成员李容根出席会议。

黄华华指出,去年我省各级政府、各部门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和“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反腐倡廉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服务科学发展卓有成效。重点加强对重大工程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有力地保障了中央和省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二是加强对行政权力运行监督制约迈出新步伐。全年共对1538名领导干部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对400多名党政领导干部进行问责。全省党政机关因公出国(境)人次同比减少15.8%,新购公务用车费用减少17.9%,会议和发文数量减少20%.三是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四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市县政府大部制改革稳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开展首批省级优化审批流程试点,建成1000家重点企业直通车服务信息交流平台。五是查处违纪违法案件继续保持强劲势头。

黄华华强调,扎实做好今年政府系统反腐倡廉工作,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为“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要着重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建立健全防治腐败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化水平。要着力抓好五方面工作:

一要加强对中央和省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加大对重点工作的督查力度。加强对重大项目、重要资金的监督检查,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督促有关单位认真整改。

1二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加大对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执行的督查力度,全面推行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和对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加强管理两项制度。特别要抓好全省市、县、镇集中换届工作,选好配强各级领导班子,确保集中换届风清气正、选贤任能。三要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快构建具有广东特色的惩防腐败体系。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促进依法行政,廉洁从政,简政便民;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招投标制度改革,把工程建设招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矿业权等公共资源逐步纳入统一交易市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对企业重大投资决策的绩效评估和责任追究制度。

四要加大违纪违法案件查办力度。加强对“一把手”及重点人员、重点岗位、重要职能、重要事项的监督,严肃查处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发生的腐败案件。建立健全腐败案件及时揭露、发现、查处机制,建立腐败现象易发多发领域调查分析和专项治理制度,坚决遏制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势头。

五要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推动各项利民惠民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切实抓好专项治理,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建立健全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扶贫资金、救灾救济资金及政府专项资金的监管机制。开展教育收费监测,严格执行发现教育乱收费问题先免职后处理的规定。推广“阳光采购”、“阳光用药”制度,在全省公立医院开展行风评议活动。继续治理公路“三乱”,清理涉企收费。

黄华华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确保我省政府系统反腐倡廉工作顺利推进,以实实在在的新成效取信于民。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狠抓监督检查,严格责任追究;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反腐倡廉工作水平。

第五篇:朱小丹同志在省政府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朱小丹同志在省政府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朱小丹指出,全省各级政府、各部门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明显进展。2008年以来,共检查重大项目397个、督促整改问题584个;查处重特大责任事故案15件,责任追究245人;“三公”经费和一般性行政经费支出2009年以来连续3年实现“零增长”;省本级取消调整审批项目572项,占总数的53.8%。惩治腐败保持高压态势,人民群众对政府系统廉政建设满意度不断提高。朱小丹强调,今年政府系统反腐倡廉建设要牢牢把握“主题主线”和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核心任务,不断深化改革,加强制度建设,坚持依法行政,着力推进具有广东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着力解决廉政建设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推动政府系统反腐倡廉建设取得新成效。朱小丹要求,突出抓好七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对推动科学发展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政令畅通。重点开展对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调整经济结构、促进自主创新、节能减排节地、重点领域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对重点改革事项、重大项目资金和风险部门的监督检查。二是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要将此作为我省今年政府系统反腐倡廉的重点任务,要按时间进度切实推进行政审批事项“减、放、转、并”改革,加快推进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招投标管理改革和垄断行

业改革。三是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打造科学阳光财政。推进转移支付制度改革、深化预算管理改革、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推进预算决算公开、推进行政经费使用管理改革、加强行政机关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四是推进政务公开,加强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扩大行政决策公开的领域和范围,积极推进司法、厂务、村(居)务和公共事业单位办事等项工作公开。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完善行政运行机制。五是大力加强政风建设,促进领导干部勤政廉政。加强政府机关作风建设,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认真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加强对“裸官”的监督管理。六是继续严厉查处腐败案件。重点查办贪污贿赂、失职渎职案件,发生在工程建设等领域的腐败案件,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中内幕交易、关联交易、利益输送的案件,司法领域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的案件,以及商业贿赂等案件。七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促进幸福广东建设。规范管理和使用好十件民生实事专项资金,突出开展社会保障资金全面审计和保障性住房建设跟踪审计。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抓好“三打两建”等专项整治。

朱小丹要求,推进政府反腐倡廉建设,责任在领导、关键在落实。各级政府、各部门要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努力做到领导到位、组织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以实际成效取信全省人民。

下载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梁保华同志在省政府全体会议上讲话的通知(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梁保华同志在省政府全体会议上讲话的通知(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