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考点-古诗歌情感的把握

时间:2019-05-15 07:11: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考语文复习考点-古诗歌情感的把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考语文复习考点-古诗歌情感的把握》。

第一篇:中考语文复习考点-古诗歌情感的把握

中考语文复习考点:古诗歌情感的把握

古人在送别亲人朋友时的抒怀之作,多抒发自己的离情别绪或对对方的劝勉之意。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送别》、《淮上与友人别》。

古人抒发对亲人朋友思念之情的诗作。

《夜雨寄北》、《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无题》、《浣溪纱(晏殊)》。

多描绘农村秀丽风光或山水美景和农村恬淡生活,寄托诗人对贴近自然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过故人庄》、《钱塘湖春行》、《游山西村》、《西江月》、《清平乐·村居》、《饮酒》、《江南春》、《滁州西涧》。

多描写将士戍边、战斗生活的艰苦和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

《使至塞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雁门太守行》、《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采薇》、《凉州词》。

《春望》、《过零丁洋》、《江城子》、《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抒写飘零异地的游子思乡之情。

《次北固山下》、《黄鹤楼》、《渡蓟门送别》、《天净沙·秋思》、《采薇》。

通过凭吊古迹,追忆历史来阐发个人议论。

《赤壁》、《山坡羊·潼关怀古》、《咏煤炭》。

第二篇:中考语文复习如何把握要领

中考语文复习如何把握要领

语文这门课出题范围广、考点多,现在考试内容又越来越“活”,即将参加中考的考生在首轮复习中该如何面对?昨天(2月8日)上午,第二十九中学初中部语文教研组组长顾敏来到本报接听热线,回答了部分备考学生以及家长的提问。

教材不同不影响中考

读者王奶奶:我孙女在南大附中读书,但鼓楼区和玄武区的语文课本不一样,会不会影响中考?

顾敏:教材不同不会影响中考,《中考说明》中规定的考试篇目是一样的,这些篇目在学生用的教材上都会出现,再加上考卷上的阅读部分,大多数内容不涉及课本,所以不会影响中考。

首轮复习最好采取“专攻”方法

读者周同学:我是一名初三学生,想知道现在应该怎样复习语文?

顾敏:在进行复习前,首先要弄清楚中考语文考试有哪些内容。在第一阶段宜采取的复习方法是分块复习,也就是按照考题类型复习,具体说来,就是将复习计划分为基础知识训练、阅读训练、作文训练三部分,对每部分采取各个击破的战术,等打牢基础后,再进行综合训练。

基础知识复习要定时定量

读者刘先生:语文背诵部分应该怎么背才有用?顾敏:诗文背诵量很大,所以复习应提早,从寒假就应开始进行复习。诗文背诵最关键的要肯花大量时间,且每天坚持。复习时要做到动口、动手、动脑,其中动手默写是重点。家长在这块内容的复习上应起到督促的作用,每天定时定量的检查落实孩子的复习情况。

现在的新课要学习、复习同步进行

读者王先生:现在学校还在上新课,怎样用好第六册教科书?

顾敏:首先要把当前的课文认真学习好。其次要用一种新的态度、方式学习当前的课文。即每学一篇新课文,都应以新代旧,新旧结合。用比较、归纳、整合的方法去学。这种学习既是学习,又是复习,也就是做到学习与复习同步进行。本

第三篇:高三语文考点复习学案诗歌

高三语文学案

编制人:王富宝

高三语文考点复习学案:古代诗歌鉴赏之景物形象

一、1、筛选景物:舟、人、山、雨、鸟„„ 高三语文学案

编制人:王富宝

2、抓描写描写景物的修饰性词语:眇眇、秋、独„„ 高三语文学案

编制人:王富宝

评析示例:

秋日远山传来寺庙悠长的暮钟,茫茫楚天挂上了霏霏雨幕,苍凉黯淡的傍晚景色烘托出诗人思家念远的孤寂、凄怆的情感;最后,诗人运用反衬手法,写一只失群的小鸟 高三语文学案

编制人:王富宝

飞往家乡广陵方向,鸟飞东南,离巢愈近;而诗人前往西北,去亲愈远。这更引起了他满腹思乡的离思哀愁。高三语文学案

编制人:王富宝 高三语文学案

编制人:王富宝

组织答案落脚点:

1、抓住景物、分析景物、概括景物的共同特征;

(表述中一般要体现出写景所用到的表现手法)

2、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高三语文学案

编制人:王富宝 高三语文学案

编制人:王富宝

二、答案:

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诗的第一、二句分别从视觉与听觉两个方面写浪卷、云涌、风吹、雷鸣,渲染 高三语文学案

编制人:王富宝

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暴风雨将临,诗人却挂起帘子,敞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千山急雨来”的壮观,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豪情。高三语文学案

编制人:王富宝 高三语文学案

编制人:王富宝

三、答案:

1、“冷”字既写了秋夜露珠的清冷;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在异乡孤寂、怅然的心境。(既写景又抒情)高三语文学案

编制人:王富宝 高三语文学案

编制人:王富宝

2、作者运用形象化的语言,营造出一种月圆人缺、寂静思忆的意境,把要表达的别离之情、思聚之念,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高三语文学案

编制人:王富宝 高三语文学案

编制人:王富宝

二、形象鉴赏 · 物 例一: 答案:本诗展现了早梅 高三语文学案

编制人:王富宝

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在困境中的冰清玉洁之质。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 高三语文学案

编制人:王富宝

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高三语文学案

编制人:王富宝

二、答案: 涓涓细流不辞辛高三语文学案

编制人:王富宝

劳,汇集成一落千丈、雄伟壮观的瀑布,而后又谢绝溪涧的挽留,继续向前,流向大海,决心化作汹涌澎湃的波涛。这“瀑布”乃是胸怀大志、不惧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志士的化身。高三语文学案

编制人:王富宝 高三语文学案

编制人:王富宝

三、答案:(1)“人在武陵微醉”一句用了“武陵人”的典故,出自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桃 高三语文学案

编制人:王富宝

花源记》,由此可知这首宋词抒写的是桃花。(2)这首宋词表达了心地高洁、凌越世俗的感情。

这首词以物况人,“白白与红红”,一树花分红、白两色,高 高三语文学案

编制人:王富宝

标逸韵,独特别致,作者正是以这“别是东风情味”的红白桃花自况。这首词还用了映衬对比写法,以梨花之白,杏花之红既映衬又对比,赞美了红白桃花独标一格,超拔于春天群芳之上。高三语文学案

编制人:王富宝

组织答案落脚点:

1、抓住描写物象特点的词语、分析、概括物的突出特点;

(表述中间一般要体现出写物所用到的表现手法)

2、写出作者所要表达 高三语文学案

编制人:王富宝 的情感、思想或志向。高三语文学案

编制人:王富宝

三、小试牛刀

1、答案:

(1)这首诗写了两种 高三语文学案

编制人:王富宝

画眉鸟,一是林中的,一是笼中的。作者用对比的手法写画眉鸟。前者在林中“随意移”、“自在啼”,自由自在;后者锁于金笼之中,完全没有自由。高三语文学案

编制人:王富宝 高三语文学案

编制人:王富宝

(2)这首诗借鸟咏怀,表达了对自由的赞美之情和对束缚个性、窒 高三语文学案

编制人:王富宝

息性灵的憎恶之意。高三语文学案

编制人:王富宝

高三语文学案

编制人:王富宝

2、答案:

(1)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梅花;突出了它耐寒(冰雪林中著此身)、清高(不同桃李混芳尘)、报春(散作乾坤万里春)的特征。

高三语文学案

编制人:王富宝

高三语文学案

编制人:王富宝

高三语文学案

编制人:王富宝

(2)主要运用了衬托(用冰雪衬托梅之坚毅)、对比(用桃李对比以显示梅之高洁守志)的手法;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高三语文学案

编制人:王富宝

高三语文学案

编制人:王富宝

高三语文学案

编制人:王富宝

高三语文学案

编制人:王富宝

高三语文考点复习学案:古代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教学目标:

1、分析典型题例。

2、掌握方法,正确规范地解答此类题目。教学程序:

高三语文学案

编制人:王富宝

一、知识回笼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可以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具体表现

高三语文学案

编制人:王富宝

手法(艺术手法)的巧妙使用。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用的上述手法,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的作用。

特别强调:修辞手法、41 高三语文学案

编制人:王富宝

具体的抒情方式和描写方法均可称为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常见表达技巧回顾: 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借代、反问等。

表达方式有: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考查

高三语文学案

编制人:王富宝

重点是抒情、描写。抒情手法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托物寓理、借古讽今、寓情于事等。描写主要有正侧结合、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等。表现手法(艺术手法)

高三语文学案

编制人:王富宝

主要有:虚与实、联想和想象、动静结合、烘托及衬托(正衬和反衬)、用典、对比等

二、题例分析 例

一、早 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高三语文学案

编制人:王富宝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注]①驼褐:驼毛制的外衣。②阑干:横斜的样子。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

高三语文学案

编制人:王富宝

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产生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之感(步骤三)。例

二、(山东卷)阅读

高三语文学案

编制人:王富宝

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出关① 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②影风翻见戍楼。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①关,指居庸关。

马高三语文学案

编制人:王富宝

②旆(pèi),旌旗。“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4分)

马前桃花马后雪”诗句巧妙地以“马”勾连“桃花”与“雪”二个事物,采用借代手

高三语文学案

编制人:王富宝

法,(1分)以桃花代家乡温馨美好的生活,以“雪”代塞外严寒的生活,(1分)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描写生动,对比鲜明(1分),表达了作

高三语文学案

编制人:王富宝

者的思乡之情,(1分)读之令人心酸。例

三、(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醉落魄·咏鹰 [清]陈维崧

寒山几堵①,风低

第四篇:2013届中考语文考点复习教案

初中文言文 词类活用

(一)名词 活用

(一)名词作动词

1、天雨墙坏

雨:名词用作动词,下雨。

《智子疑邻》

2、妇抚儿乳

乳:名词用作动词,喂奶。

《口技》

3、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名词用作动词,说出。

《口技》

4、会宾客大宴

会:名词用作动词,恰逢,正遇上。

宴:名词用作为动词,举行宴会。

《口技》

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名:名词用作动词,出名,闻名。

《陋室铭》

6、腰白玉之环

腰:名词用作动词,腰佩。

《送东阳马生序》

7、狼不敢前

前:名词用作动词,向前。

《狼》

8、恐前后受其敌

敌:名词用作为动词,攻击。

《狼》

9、一狼洞其中

洞:名词用作动词,打洞。

《狼》

10、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隧:名词用作动词,(从柴草中)打洞。《狼》

11、听妇前致词

前:名词用作动词,向前。

《石壕吏》

12、每至晴初霜旦

霜:名词用作动词,下霜。

《三峡》

13、虽乘奔御风不以及也 奔:名词用做动词,飞奔的马

《三峡》

14、皆披发文身

文:名词用作动词,画文彩。

《观潮》

15、以光先帝遗德

光:名词用作动词,发扬光大。

《出师表》

16、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给…取名。

17、故自号曰醉翁也

号:名词用作动词,取别号。

《醉翁亭记》

18、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

泉:名词用作动词,汲泉水。

《满井

游记》

茗:名词用作动词,煮茶。

罍:名词用作动词,端酒杯。

红装:名词用作动词,穿着艳装。

蹇:名词用作动词,骑驴。

19、皆指目陈胜

目:名词用作动词,用眼睛示意。

《陈涉世家》 20、尉果笞广

笞:名词用作动词,用竹板打。

《陈涉世家》

21、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

下:名词用作动词,攻下,攻克。

《陈涉世家》

22、陈胜王

王:名词用作动词,为君王。

《陈涉世

家》

23、置人所罾鱼腹中

罾:名词用作动词,用鱼网。

《陈涉世家》

24、功宜为王

功:名词用作动词,论功劳。

《陈涉世家》

25、皆刑其长吏

刑:名词用作动词,惩罚。

《陈涉世家》

26、策勋十二转

策:名词用作为动词,记下。

《木兰诗》

27、愿为市鞍马

市:名词用作为动词,买。

《木兰诗》

28、处处志之

志:名词用作动词,做标记。

《桃花源记》

29、未果,寻病终

果:名词用作动词,实现。

《桃花源记》 30、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缟素:名词用作动词,穿孝服。

《唐雎不辱使

命》

31、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缟素:名词用作动词,穿丧服。

《唐雎不辱使命》

32、恵子相梁

相:名词用作动词,做宰相。

《恵

子相梁》

33、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幅:名词做动词,赐福,保佑。

《曹刿论战》

34、一鼓作气

公将鼓之

鼓:名词用作动词,击鼓。

《曹刿

论战》

35、肉食者谋之,又何加间焉

间:名词用作动词,参与。

《曹刿论战》

36、驴不胜其怒,蹄之

蹄:名词用作动词,踢。

《黔之

驴》

37、鞭数十,驱之别院

鞭:名词用作动词,用鞭子打。《童趣》

38、策之不以其道

策:名词用作动词,用鞭打。

《马说》

39、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饷:名词用作动词,送食物。《观刈麦》 40、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名词用作动词,限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1、行舟绿水前

行:名词用作动词,前行。《次北固山下》

42、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名词用作动词,以宾客之礼相待。《伤仲

永》

43、居右者椎髻仰面

椎髻:名词用作动词,梳着椎形的发髻。《核舟记》

44、造化钟神秀

钟:名词用作动词,聚集。

《望岳》

45、浑欲不胜簪

簪:名词用作动词,插簪。

《春望》

46、听妇前致词

前:名词用作动词,上前。

《石壕吏》

47、客此

客:名词用作动词,客居。

《湖心亭看

雪》

48、大雪三日

雪:名词用作动词,下雪。

《湖心亭看雪》

49、任意东西

东西:名词用作动词,往东往西(漂流)。

《与朱元思书》

50、腰白玉之环

腰:名词用作动词,腰佩。

《送

东阳马生序》

5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守(太守):名词用作动词,做太守。《岳阳楼

记》

52、歌以咏志

歌:名词用作动词,写诗歌。《观沧海》

(二)名词作状语

1、吾日三省吾身

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论语〉十则》

2、学而时习之

时:名词作状语,按时。

《〈论语〉十则》

3、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

《隆中对》

4、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外:名词作状语,对外。

内:名词作状语,对内。

《隆

中对》

5、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那样。

蛇:名词作状语,像蛇那样。

《小

石潭记》

6、其岸势犬牙差互

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

7、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小石潭记》

8、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醉翁亭记》

9、山行六七里

山:名词作状语,顺着山路。

《醉翁亭记》

10、东临碣石

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观沧海》

11、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名词作状语,当面。

《邹忌讽齐王纳

谏》

1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名词作状语,用箕畚。《愚公移山》

13、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船:名词作状语,用船。

《黔之驴》

14、北饮大泽

北:名词作状语,到北方去。《夸父逐日》

15、道渴而死

道:名词作状语,在路上。

《夸父逐日》

16、孔子东游

东:名词作状语,往东方。

《两小儿辩

日》

17、其一犬坐于前

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狼》

18、复前行

前:名词作状语,向前。

《桃花

源记》

19、石青糁之

石青:名词作状语,用石青。《核舟记》 20、空谷传响

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三峡》

21、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玉城:名词作状语,像玉城一样。

雪岭:名词作状语,像

雪岭一样。《观潮》

22、手自笔录

手:名词作状语,亲手。

笔:名词作状语,用笔。

《送

东阳马生序》

2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伤仲永》

24、夜篝火,狐鸣呼曰

篝:名词作状语,用篝罩。

《陈涉世家》

25、四面竹树环合 环:名词作状语,像环一样。《小石潭记》

26、中军置酒饮归客

中军:名词作状语,在中军帐里。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三)名词作形容词:

1、宜乎众矣

众:名词作形容词,很多,多。《爱莲说》

2、其色墨

墨:名词作形容词,黑色。

《核舟记》

3、道阻且右

右:名词作形容词,弯曲。

《蒹葭》

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

(二)动词

活用

(一)动词作名词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奔: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骏马。《三峡》

2、猛浪若奔

奔:动词用作名词,奔跑的马。

《与

朱元思书》

3、宜枉驾顾之

驾:动词用作名词,指车、马。

《隆中

对》

4、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骑:动词用作名词,战马。

《木兰诗》

5、传不习乎

传:动词用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论

语〉十则》

6、选贤与能

能:动词用作名词,有才能的人。

《大

道之行也》

7、照无眠

无眠:动词用作名词,无眠的人。

《水

调歌头》

8、入则无法家拂土

入:动词用作名词,国内。

9、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出:动词用作名词,国外。

《生于忧患死于安

乐》

10、止增笑耳

笑:动词用作名词,笑料。

《狼》

(二)动词作副词:

寻病终

寻:动词作副词,不久。

《桃

花源记》

(三)动词作状语:

忽啼求之

啼:动词作状语,哭着。

《伤

仲永》

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

(三)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一)使动用法

1、此教我先威众耳

威: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威服。《陈

涉世家》

2、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忿恚: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恼怒。《陈涉世

家》

3、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苦:形容词使动用

法,使……受苦。

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疲劳。

饿:形容词使动用法,使……饥饿。

空乏:形容词使动用

法,使……资财缺乏。

乱:形容词使动用法,使……颠倒错乱。

动:动词使动用法,使……惊动。

忍: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坚韧。

4、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固: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巩固。

《得道多助失道寡

助》

5、闻寡人之耳者

闻: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邹忌讽

齐王纳谏》

6、乱花渐欲迷人眼

迷:动词使动用法,使……眼花缭乱 《钱塘湖

春行》

7、清风半夜鸣蝉

鸣:动词使动用法,使……鸣叫。《西江

月》

8、无案牍之劳形

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爱莲

说》

9、望峰息心

息:动词使动用法,使……停止。《与

朱元思书》

10、食之不能尽其材

尽: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尽。《马说》

11、凄神寒骨

凄: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凄凉。

寒: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寒透。《小石潭记》

12、请广于君

广: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扩充。《唐

雎不辱使命》

13、因屏人曰

屏:形容词使动用法,使……退避。《隆

中对》

(二)意动用法

1、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异: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惊异。

《伤仲永》

2、父利其然也

利: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有利可图。《伤

仲永》

3、邑人奇之

奇: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奇。

《伤

仲永》

4、故人不独亲其亲

亲:形容词意动用法,把……当作亲人。《大道之

行也》

5、不独子其子

子:形容词意动用法,把……当作孩子。《大

道之行也》

6、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乐: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乐。《醉翁亭

记》

7、先主器之

器: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有

才能。《隆中对》

8、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

9、轻寡人与

轻: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轻

视,小看。

《唐雎不辱使命》

10、其家甚智其子

智: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聪明。

《智子

疑邻》

11、智子疑邻

智: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聪明。《智

子疑邻》

12、渔人甚异之

异: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诧异。《桃

花源记》

初中文言文 词类活用

(四)形容词

活用

(一)形容词作名词

1、将军身被坚执锐

坚:形容词用作名词,铁甲。

《陈涉

世家》

锐:形容词用作名词,锐利的武器。

2、此皆良实

良:形容词用作名词,善良的人。

实:形容词用作名词,忠实的人。《出师表》

3、温故而知新

故:形容词用作名词,旧知识。

《<

论语>十则》

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新知识。

4、众妙毕备

妙:形容词用作名词,妙处。

《口技》

5、二男新战死

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新近。

《石壕吏》

6、亲旧知其如此

旧:形容词用作名词,旧友,故友。《五柳

先生传》

7、百废俱兴

废:形容词用作名词,废弃的事。

《岳

阳楼记》

8、落红不是无情物

红:形容词用作名词,花。

《己

亥杂诗》

9、吾与汝毕力平险

险:形容词用作名词,险峻的大山。《愚公移

山》

10、义不杀少而杀众 义:形容词用作名词,少数人。

众:形容词用作名词,多少人。《公输》

(二)形容词作动词

1、贤于材人远矣

贤:形容词用作动词,胜过,超过。《伤

仲永》

2、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尽:形容词用作动词,尽兴。

《五柳

先生传》

3、如鸣珏环,心乐之

乐:形容词用作动词,喜欢。

《小

石潭记》

4、日光下澈

澈:形容词用作动词,透射。

《小石潭记》

5、吾义固不杀人

义:形容词用作动词,按道义(行事),坚

持道义。《公输》

6、公输盘之攻械尽

尽:形容词用作动词,用尽。

《公输》

7、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威: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得

道多助失道寡助》

8、恢弘志士之气

恢弘:形容词用作动词,发扬扩大。

《出

师表》

9、亲贤臣,远小人

亲:形容词用作动词,亲近。

远:形容词用作动词,疏

远。

《出师表》

10、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私:形容词用作动词,偏爱。

《邹

忌讽齐王纳谏》

11、京中有善口技者

善:形容词用作动词,擅长,善于。《口技》

12、而日中时远也

远:形容词用作动词,离人远。《两小

儿辩日》

13、而日中时近也

近:形容词用作动词,离人近。《两小

儿辩日》

14、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热:形容词用作动词,感到

热。

凉:形容词用作动词,感到凉。《两小儿辩日》

15、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灵:形容词用作动词,显灵。

《陋

室铭》

16、惟言德馨

馨:形容词用作动词,香气远播,美名

远扬。

《陋室铭》

17、欲穷其林

穷:形容词用作动词,穷尽,走尽。《桃

花源记》

18、明月别枝惊鹊

惊:形容词用作动词,惊动。

《西江月》

19、香远益清

远:形容词用作动词,远

播。

清:形容词用作动词,显得清香。《爱莲说》

20、既而渐近

近:形容词用作动词,逼近。

《观潮》

21、互相轩邈

轩:形容词用作动词,往高处伸展。

邈:形容词用作动词,往远处伸展。

《与朱元思

书》

22、风烟俱净

净:形容词用作动词,消净,散

净。《与朱元思书》

23、亦不详其姓字

详:形容词用作动词,清楚的知道。《五

柳先生传》

24、一食或尽粟一石

尽:形容词用作动词,吃光,吃尽。《马

说》

25、低绮户

低:形容词用作动词,低照。

《水调歌头》

26、散入珠帘湿罗幕

湿:形容词用作动词,渗湿或沾湿。

《白雪歌送

武断官归京》

27、波色乍明

明:形容词用作动词,发出亮

光。《满井游记》

28、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怪:形容词用作动词,以……为怪。《陈涉世家》

29、天下苦秦久矣

苦:形容词用作动词,为……所苦。《陈

涉世家》

30、此教我先威众耳

威:形容词用作动词,树立威信。《陈

涉世家》

31、人恒过

过:形容词用作动词,犯过失,犯错误。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三)形容词作状语

皆若空游无所依

空:形容词作状语,在空中。

《小石潭记》

(四)形容词作副词

1、宾客意少舒

少:形容词作副词,稍微。

《口技》

2、良多趣味

良:形容词作副词,实在,真的。《三

峡》

第五篇:九年级上册语文中考考点复习

复习教案

九年级(上)知识点归纳

丁保清整理

一、词语积累:

辜负

斟酌

畸形

玷污

静谧

休憩

蹒跚

丘壑

虔诚 吝啬 社稷

沁人心脾 前倨后恭

无精打采

趋炎附势

不屑臵辩

锲而不舍

见异思迁

义不容辞

别出心裁

居心叵测

精神矍铄

神采奕奕

姹紫嫣红滥竽充数

冠冕堂皇 励精图治

恰如其分

抑扬顿挫

不求甚解

提纲挈领

含辛茹苦

二、文学常识:

傅雷,文学翻译家,作品《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莫泊桑,法国短篇小说巨匠,作品《我的叔叔于勒》《羊脂球》《一生》等。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作品《水浒传》。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作品《三国演义》。曹雪芹,清代小说家,作品《红楼梦》。吴敬梓,清代小说家,作品《儒林外史》。司马迁,汉代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史记》 陈寿,晋代史学家,作品《三国志》。

诸葛亮,三国时蜀国政治家、军事家,作品《出师表》。范仲淹,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作品《岳阳楼记》《渔家傲。秋思》。苏轼,北宋文学家,作品《记承天寺夜游》、《江城子。密州出猎》。辛弃疾,南宋爱国词人,作品《破阵子》。

三、名句积累:

1、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2、宫中府中,,不宜异同。

3亲贤臣,远小人,;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4、苟全性命于乱世。

5、后值倾覆。

6、浊酒一百家万里。

7、,衡阳雁去无留意。

8、为报倾城随太守。

9、,西北望,射天狼.10、八百里分麾下炙,沙场秋点兵。

11、马作的卢飞快。

12、了却君王天下事,可怜白发生。

四、文言文阅读《出师表》

1、词语解释: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诚:实在、的确;秋:时。

诚宜开张圣听。

开张:扩大。

以光先帝遗德。

光:发扬光大。

不宜妄自菲薄 引喻失义。义:恰当。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陟:奖励,提拔;臧:善;

先帝简拔以遗陛下。遗:给予。

悉以咨之。

咨:咨询。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淑:善良。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亲近;所以:。。。的原因。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恨:痛心遗憾。

臣本布衣。布衣:平民。

苟全性命于乱世。苟:暂且。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卑鄙:身份卑微,见识浅陋;猥:降低身份。愿陛下寄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效:(前)责任;(后)成效。

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庶:希望。

至于斟酌损益。斟酌:考虑。以彰其咎。彰:显示;咎:过错。

臣不胜受恩感激。胜:尽。

2、翻译文句。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现在天下分为魏蜀吴三个国家,我们益州人力疲乏,国力凋敝,这实在是形势危急,决定存亡的关键时刻啊。

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侍卫皇宫的大臣在朝廷内毫不懈怠,忠诚有志的将士在外奋不顾身。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皇宫和朝廷都是一个整体,奖善惩恶,不能因宫中或府中而有异。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陛下)确实应该扩大您圣明的听闻,以便发扬光大先帝遗留的美德。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西汉兴旺发达的原因。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先帝不认为我身份卑微,见识浅陋,三次到草庐拜访我。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我在兵败的关头接受了任命,在危难的时候接受了使命。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先帝知道我办事谨慎,所以临终前把国家大事托付于我。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而忠于陛下的职责和本分啊。臣不胜受恩感激。

我就受恩感激不尽了。

3、问题探究。(1)、诸葛亮上表文的目的是什么?(希望后主能亲贤远佞,修明政治,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使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大计得以实现。或,希望后主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继承先帝遗志,完成先帝的未竟事业;陈述自己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兴复汉室的决心。)(2)、《出师表》出师北伐的战略目标是什么?用原文回答。(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3)、在提出的三条建议中,你认为那一条最重要,为什么?(亲贤远佞。因为只有亲贤远佞,才能保证广开言路,阻塞奸佞之言,才能做到赏罚分明,不致忠奸不分。或,亲贤远佞是治国安邦的核心,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4)、出师表是向后主提建议的,但文中提及“陛下”的不过7次,而提到“先帝”的多达13次,这是为什么?(借先帝之口建言献策,处处以先帝之意为据,这样既可以使所进之言“直而不肆”易于接受,又用语得体,不失人臣之礼,更无功高盖主之嫌,同时,也表达了他不忘先帝遗训,时时不忘重托“报先帝,忠陛下”的忠心,从而动之以情,打动对方,达到进谏的目的。)(5)、“动之以情”是《出师表》最基本的特征,请具体说说表文是怎样贯彻这一特征的?(第一部分寓情于议。无论分析形势,提建议,讲历史,贯穿一条明线的是希望后主继承先帝遗志,完成先帝的未竟大业;第二部分寓情于叙。无论谈出身,叙经历,以及表决心,字字句句蕴含着对先帝的知遇之恩的感激和对后主的忠心,至文末“不效则治臣之罪”“临表涕零”更是催人泪下。)(6)、“报先帝,忠陛下”是表文的中心结合表文简要说说“报先帝”表现在哪里?“忠陛下”又表现在哪里?(“报先帝”表现在为报答先帝知遇之恩,“许先帝以驱驰”出山效命;先帝“临崩寄臣以大事”,受托辅政,两朝开济老臣心;“受命以来,夙夜忧叹”鞠躬尽瘁,殚精竭虑。“忠陛下”表现在: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三条治国建议;积极为后主选贤举能,安排内政、军事人才;平定南方,稳定后方;筹备北伐,表明心志。)(7)、既然“益州疲敝”,为什么还要力主北伐?结合《隆中对》及《出师表》相关背景资料,试谈谈你的理解。(一、国策使然。联吴抗曹是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国策;

二、形势所迫。猇亭之战,东吴国力强大,北魏雄踞北方,政治、经济、军事强大,唯有蜀汉偏安于西隅,岌岌可危,不图则亡;

三、时机成熟,诸葛亮用五年休养生机,不仅于东吴修好关系,而且内政建设有很大改善;南方平定国势增强。因此,是北伐的最佳时机。)(8)、用简要的语言叙述一个有关诸葛亮的典故。(略)(9)、写出有关诸葛亮的三个成语。(略)(10)、摘录赞颂诸葛亮的诗句。(略)(11)、篇末中“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固然表现了他对刘氏父子的无限忠诚,但这“涕零”中还包含着他哪些未言而不可言的话?请你猜想一下。(国内政局堪忧,后主却不理朝政,亲信宦官,昏庸无能等。)

(12)、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表文谈谈。(1、宁静淡泊。躬耕南阳,不求闻达;知恩图报。许先帝驱驰,出山效命;谨慎细致。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政治远见,军事才能。根据形势提出建议,力主北伐等。)

五、诗句赏析。

《江城子 密州出猎》

思想内容:关键词:为国效力;爱国情感。

艺术手法:借典故抒情。

1、词的上阕写了怎样的狩猎场面,从中看到词人是怎样的形象?

(规模盛大,人员众多,装备齐全,气氛热烈。英姿勃发,威武豪迈,渴望报国,效命沙场的老英雄。)

2、词中“卷平冈”中的“卷”字,能否改为“过”,为什么?(不能。一个“卷”,极言阵容之大,气势之烈,人数之多,速度之快,既可见狩猎阵势之猛,也可见猎者情绪之高。改后意味全无。)

3、词的下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了典故,比喻,抒发了词人渴望朝廷重用自己,效命沙场,报效国家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

4、从语言风格角度,说说本词语言有何特点?

(粗犷豪放。一个“狂”字贯彻全词,上片“千骑卷平岗”“射虎看孙郎”,下片“挽雕弓”“射天狼”句无不显示出豪迈英武的气概。)《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思想内容:关键词:渴望杀敌

报国无门

壮志难酬

艺术手法:叙事描写抒情相结合。

1、从词的结构入手,说说本词在行文上有何特点?(全词十句,前九句以飞快的节奏,回忆当年率部下宿营练兵、横刀跃马的战斗生活,写得龙腾虎跃,征尘劈面,气势逼人,后一句一声“可怜”的浩叹埋葬了壮梦,于是雄壮顿成悲壮,恢复大业,名垂青史的幻想,被年华老大,不受知遇的现实无情地击碎。全词以九句对一句,酣畅淋漓赋梦幻,一锤定音写现实,显得格外惊人。)

2、怎样理解词题中的“壮词”的含义?

(题材雄壮,写的是雄壮的军旅生活;情感雄壮,表达了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基调雄壮,感情高昂雄壮。)

3、用形象的语言描写“梦回”军营的战斗生活场面。(略)

4、“醉里挑灯看剑”句蕴含了词人怎样的感情?(醉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回到军号声声的军营。“醉”“挑”“看”“梦”等词,真切地表现出词人赋闲在家,不受知遇,壮志难酬的压抑的复杂心境。)

5、“沙场秋点兵”中的“秋”字用得非常好,说说好在那里?(既交代了时令,又为将士的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过零丁洋》

思想内容:关键词:忧国之痛

舍生取义 以死明志 艺术手法:巧用双关

形象比喻

1、自选角度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运用工整的对偶和形象的比喻,生动地描写了当时国势危机,个人浮沉的现状,将国家与个人的命运紧密地相连,表达了词人深切的忧国之痛。)

2、赏析“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这两句诗巧妙地引用具有感情色彩的地名,抒发了词人兵败被俘的危险形势和危苦的境况。其中“惶恐”“零丁”又是双关。)

3、说说尾联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直抒胸臆,表达了词人舍生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和威武不屈的名族气节。)

六、中考预测。

1、词语积累:滥竽充数

含辛茹苦

锲而不舍

抑扬顿挫

2、背诵默写:

(1)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2)宫中府中,,不宜异同。

(3)亲贤臣,远小人,;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4、苟全性命于乱世。

(4)后值倾覆。(5)、浊酒一百家万里。(6)

,衡阳雁去无留意。

(7)为报倾城随太守。(8)

,西北望,射天狼

(9)八百里分麾下炙,沙场秋点兵。(10)马作的卢飞快。

(11)了却君王天下事,可怜白发生。

3、文言词解

(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陟:奖励,提拔;臧:善、(2)、苟全性命于乱世。苟:暂且。(3)、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淑:善良。(4)、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恨:痛心遗憾。

4、文言翻译:(1)、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皇宫和朝廷都是一个整体,奖善惩恶,不能因宫中或府中而有异。(2)、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只希望在东乱的时代暂且保全性命,不希求在诸侯间扬名显贵。(3)、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现在,我即将远离陛下,面对着表文,我泪流满面,不知道说了些什么话。

5、文言简答:(1)、出师表是向后主提建议的,但文中提及“陛下”的不过7次,而提到“先帝”的多达13次,这是为什么?(借先帝之口建言献策,处处以先帝之意为据,这样既可以使所进之言“直而不肆”易于接受,又用语得体,不失人臣之礼,更无功高盖主之嫌,同时,也表达了他不忘先帝遗训,时时不忘重托“报先帝,忠陛下”的忠心,从而动之以情,打动对方。(2)、“报先帝,忠陛下”是表文的中心结合表文简要说说“报先帝”表现在哪里?“忠陛下”又表现在哪里?(“报先帝”表现在为报答先帝知遇之恩,“许先帝以驱驰”出山效命;先帝“临崩寄臣以大事”,受托辅政,两朝开济老臣心;“受命以来,夙夜忧叹”鞠躬尽瘁,殚精竭虑。“忠陛下”表现在: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三条治国建议;积极为后主选贤举能,安排内政、军事人才;平定南方,稳定后方;筹备北伐,表明心志。)

5、、从词的结构入手,说说《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在行文上有何特点?(全词十句,前九句以飞快的节奏,回忆当年率部下宿营练兵、横刀跃马的战斗生活,写得龙腾虎跃,征尘劈面,气势逼人,后一句一声“可怜”的浩叹埋葬了壮梦,于是雄壮顿成悲壮,恢复大业,名垂青史的幻想,被年华老大,不受知遇的现实无情地击碎。全词以九句对一句,酣畅淋漓赋梦幻,一锤定音写现实,显得格外惊人。)

下载中考语文复习考点-古诗歌情感的把握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考语文复习考点-古诗歌情感的把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古诗歌中常见情感

    中国古典诗歌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1.忧国伤时: ①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如: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②......

    诗歌的情感把握20131203

    诗歌的情感把握20131203 教学目标: 1、体味古代诗词的思想情感2、探寻把握诗词情感的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并利用所学方法准确把握诗词情感 教学难点:准确并全面把握诗歌的复杂情......

    语文中考考点

    初中语文中考考点总复习(42项) 中考易读错词集录 1 中考易读错成语集录 23 中考易考多音字集录 27 中考易考错别字集录 35 中考常考易混词辨析集录45 中考易考成语、歇后语集......

    语文传统文化中考复习知识点、考点梳理

    中考语文满分秘籍之传统文化考点梳理l节气l节日、习俗l对联l书法l敬、谦词l附录一、节气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

    2022年中考语文名著考点复习汇总

    2022年中考语文名著考点复习汇总《朝花夕拾》1、文集概况:《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创作的以回忆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生活为主的散文集,共收入10篇散文,写于1926年6月至......

    把握诗歌情感感受古诗魅力

    把握诗歌情感感受古诗魅力 摘要:古诗文鉴赏作为高考语文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在高中学习中也有其重要的地位,因此,如何高效的开展古诗词鉴赏的教学工作,对于学校来说,也是一直探索......

    诗歌鉴赏之情感把握教案★

    诗歌鉴赏之情感把握教案 2010年11月11日 一、教学内容: (标题 (同上) 课本页码 教参页码 )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古诗中的表达情感的类型。 2.能力目标:探寻把握诗词情感......

    诗歌鉴赏之情感把握教案

    祁阳四中语文二轮复习专题5:诗歌鉴赏之情感把握 教案 主备人:桂华锋 上课时间: 学情分析:学生不能系统掌握古诗表达的情感类型,希望通过对类型的掌握及答题技巧的掌握能够解决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