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青少年炎帝故里互动交流系列活动实施方案

时间:2019-05-15 07:44: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海峡两岸青少年炎帝故里互动交流系列活动实施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海峡两岸青少年炎帝故里互动交流系列活动实施方案》。

第一篇:海峡两岸青少年炎帝故里互动交流系列活动实施方案

“同心创未来”

海峡两岸青少年炎帝故里互动交流系列活动

实施方案

神农炎帝是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山西高平是神农炎帝故里,为传承和弘扬炎帝文化,拉近两岸青少年彼此之间的距离、促进了解与沟通,形成两岸青少年对炎帝文化的认同,加强文化融合和交流,共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第三届海峡两岸神农炎帝文化旅游招商系列活动开展期间,拟组织两岸青少年开展互动交流活动,现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关于“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骆惠宁书记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挖掘炎帝农耕文化”的要求,充分发挥高平炎帝陵“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的作用,推进两岸青少年深度交流、深度学习,更好地服务台湾青少年对祖国文化的认知,为深入合作奠定未来基础,解放思想,凝聚共识,先行先试,奋力开创新时代美丽晋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二、活动名称

海峡两岸青少年炎帝故里互动交流系列活动

三、活动时间 2018年5月10日——5月20日

四、活动内容

(一)海峡两岸青少年交流研习营

在全市范围内选拔一批品学兼优、综合素质好的中小学生,与来访的台湾青少年组成团队,在高平同吃、同住、同习、同行,进行为期一周的深度学习与交流,营员年龄范围建议在12——16岁。

一是“习”。参加以讲座为主要形式的“炎帝根祖文化”、“长平之战”等相关历史、文化系统的讲授学习,使两岸青少年对我市的农耕文明及历史文化有更深入的认知了解及知识储备;

二是“访”。一访历史。通过实地走访炎帝历史遗迹、长平之战遗址、传统古村落古民居及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在观摩中学习,在学习中感受我市乃至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二访当下。通过走访现代高平特色产业及富有现代高端技术的工、农产品或服务,让参与的两岸青少年对高平当下经济发展格局及未来发展前景形成初步认识。通过走访让让高平的历史与文化从抽象化为具象,高平传统和现代的交融在两岸青少年脑中更加生动;

三是“讲”。贯穿整个研习营始终的,是海峡两岸青少年深入的互动交流,在共同学习、走访、体验、感受的基础上,交流两岸文化的异同,互相介绍彼此的生活、学习环境、兴趣爱好等,增进了解,拉近距离。通过相互讲、登台讲、书面讲等形式,增长青少年的见识,丰富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形成对炎帝始祖以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海峡两岸青少年艺术联欢

海峡两岸同根同祖,有着共同的文化渊源。组织器乐、声乐、舞蹈、武术、书法、绘画等方面特长的青少年,以联欢的形式进行交流切磋。艺术联欢主要以两岸青少年的互动学习,研习中华传统文化艺术为主,通过发挥艺术联欢平台的作用,掀起展示两岸青少年自我风采的热潮,表现中华文化的无限魅力,凸显青少年们多才多艺的艺术风采的同时,能够让两岸青少年从小就感受到文化的重要性,进而达到推动两岸文化交流的目的。

(三)海峡两岸青少年友谊比赛

开展U12足球友谊赛、乒乓球交流赛、围棋友谊赛、定向越野挑战赛等形式多样的体育友谊比赛,培育阳光健康的健康文化、弘扬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并通过有限度的竞争对抗,加深两岸青少年对彼此间文化的了解与相互间的认识,在良好的竞技氛围中增进两岸青少年的友谊,促海峡情义,进而以少年情谊巩固两岸友谊。

五、活动要求

(一)成立工作组,加强活动的组织和领导。市教育局、团市委、成立工作组,确立一名领导牵头,制定详实的活动步骤,推动项目的有序开展。

(二)强化协调指导。活动开展期间,各领导组成员要及时掌握进展情况,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分析解决。要从实际出发,精心设计载体,丰富活动内涵,创新活动形式,确保取得实效。特别要注重把此次活动“两岸一家亲”的理念与两岸文化各有的特色有机结合起来,统筹推进海峡两岸青少年结伴活动的有序开展。

(三)做好活动期间的安保工作。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联合公安、消防等部门,把安保工作任务、责任逐项分解落实到具体部门、具体人员,并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第二篇:《炎帝故里庆丰收》方案

《炎帝故里庆丰收》

——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湖北省主会场·随州

活动方案

为充分体现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农业农村发展成就、农民生产生活巨大变化、中华传统农耕文明、当代农村新风民俗、新时代“三农”先进人物事迹,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次湖北主会场安排在炎帝故里——随州。整台活动将以农民为主体,以丰收为主题,以节庆为主线,围绕“庆祝丰收、弘扬文化、振兴乡村”的办节宗旨,打造一场具有炎帝故里特色和荆楚农味十足的丰收庆祝活动。活动内容突出地方特色产品(如香菇、泡泡青等)与宣传随州相结合;地方民俗活动与农民丰收喜庆景象相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与炎帝农耕文明相结合,既体现农村农业繁荣丰收的喜庆场面,又体现新时代农民激情昂扬的精神风貌,既有政治性、思想性,又有观赏性、趣味性和地方性,打造一场多视角切入、立体式呈现的物质丰收与精神丰富的农家文化大餐。使“中国农民丰收节”(湖北主会场)成为全国最有特色、最有人气、最为丰富、最有影响、最有农味的丰收节,真正成为一场“中国农民丰收节、荆楚农民大联欢”。

一、活动主题

《炎帝故里庆丰收》

二、整体基调

喜庆简朴、农味突出、随州特色、荆楚形象、感恩情怀 体现农耕味、喜庆味、随州味、湖北味

三、活动时间

2018年9月23日上午9:00-10:30(90分钟)

四、活动地点

随州炎帝故里景区谒祖广场

五、播出平台

湖北广播电视台垄上频道、随州广播电视台、《云上随州》同步直播,争取在湖北广播电视台综合频道重播。

六、主持人员

湖北广播电视台一男一女各1名 湖北广播电视台垄上频道1名 随州广播电视台1名

七、参与单位

除文件规定的相关省市单位外,邀请以下单位及个人参加: 1.邀请省文联作为主办单位,组织作家、书画家、摄影家进行全方位的参与,使农民丰收节气氛更加浓烈,意义更加突出;邀请省广电台作为主办单位,便于安排活动的宣传和播出,使活动覆盖更广,影响更大。2.演出单位:随州和湖北其他地区农民

3.专业团队:湖北省民族歌舞团、江汉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八、结构形式及创意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五业为基,是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产业。重农固本,是治国之道,以农为根,重构乡土中国的理念和决心。初夏时节,全国各地到处可见农民忙碌的身影。他们不误农 时,播种、插秧、施肥,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又一个丰收年景各地农民忙着在田间劳作,为丰收打下基础;秋分之时,“中国农民丰收节”是亿万农民专属的节日,让亿万农民有了自己的节日,让庆祝丰收、享受丰收再次成为令人向往的事情,让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有了更加有效的表现平台。届时将汇聚不同地域的文艺形式及民俗表演,以活泼有趣的主持,搭配交流、互动、外景仪式为内容,在传统中国文化交流碰撞中,营造“全省农民一家亲”的和谐氛围和喜庆丰收味。挖掘各地的“农民梦想”及梦想背后的真情故事,捕捉农民质朴、善良的品质,体现各地的农民、农村元素,及原汁原味的草根形态和艺术形式。

(一)特色板块:本活动将以农民参与为主体,用歌舞、戏曲、小品、民俗表演等艺术形式为载体,以农民群众喜闻乐见、接地气的节目内容为创作标准,用若干采访为穿插,其中设计两个特色板块:

1.十位著名摄影家拍摄的“荆楚百幅农民丰收笑脸”和十位画家集体创作的“炎帝故里丰收图”巨幅美术作品的展示采访板块。

2.请出全省市、州农民代表(或全省东南西北农民代表或不同特色农业能手为代表,如:种粮大户、养虾能手、种橘大王、农村电商带头人、星级农家乐、基层农业科技工作者等各类别优秀代表)集结在舞台上,请大家分别从自己的角度用一句话表达对国泰民安的感恩,对丰收的祈福。最后省委领导向每位农民代表颁发一份丰收节特殊纪念品,并深情祝福全省农民朋友和农村农业的未来更加美好。(二)节目构成:

1.节目由本地节目、邀请外来节目及成品节目加工、包装(各占三分之一)组成;

2.由于本活动为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之一,所以在主题上和节目安排上适当增加一点全国元素。从全国邀请1—2个节目,体现炎帝功德恩泽四方,天南地北齐聚敬拜的意义。

3.外景片将穿插在节目当中展示。(三)工作分工:

导演组配合随州广播电视台完成节目创作、排练、演出、录制、播出、舞台搭建等各环节。

其它部门做好相关演出场地、流动公厕、电力、安全保障、相关票证、农副产品准备、观众分配、典型农民代表推荐、联络、接待等工作。

(详细节目方案和舞美设计详见附件)

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湖北主会场(随州)活动导演组

2018年9月8日 附件1:

《炎帝故里庆丰收》

节目方案

《序》

1.全场齐诵《炎帝故里庆丰收》

(在鼓乐声中,全场一齐朗诵歌颂炎帝功德的诗文)

2.歌舞·大型民俗表演《欢庆丰收大中国》

(以八方欢庆丰收中国为基调,以炎帝故里、编钟之乡为想像点,结合随州农民“独人轿”等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组合,表达荆楚人民和全国农民共同欢庆这一特殊节日的喜悦心情)

上篇《始祖恩泽耀华夏》

3.舞蹈《春种秋收庄稼人》(创作)

(以农民在田间地头播种、耕耘、收获的过程展现劳作的快乐和丰收的幸福)

4.歌舞《香菇香 杏叶黄》(随州主题节目)

(央视《魅力中国城·随州篇》主打歌曲,用轻快、时尚的旋律传达随州特色和魅力)

5.小品《扶贫情缘》(创作、由农民表演)

(讲述在“精准扶贫”的背景下,随州新农村发生的有趣故事)

6.歌曲《太阳照在屋顶上》

(经典扶贫歌曲,中国优秀歌曲,从小角度切入,温馨地 表达了党的政策温暖关怀,展示了新时代的扶贫成果)

【环节·展示采访】十位著名摄影家拍摄的“荆楚百幅农民丰收笑脸”和十位画家集体创作的“炎帝故里丰收图”巨幅美术作品的展示采访。

7.大型歌舞《炎帝大歌》(专业演员与农民演员共同演唱)

(央视《魅力中国城·随州篇》主题歌曲,站在新时代的角度,表达出对始祖炎帝恩泽八方的敬仰和歌颂,气势恢宏,旋律优美)

下篇《五谷丰登新时代》

8.黄梅戏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或《打猪草》

(拟邀请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获得者程丞参演。)

9.歌舞《叭一口》(农民演出)

(展现山区农民丰收后喜庆狂欢的生动场景)

10.歌曲《高原的梦》

(演唱:更却才仁,藏族农民歌手,2016年《星光大道》总冠军,选取该作品联系随州援藏支农,体现了共同脱贫致富的民族感情)

11.歌舞《醉金秋》(创作)

(歌颂在金色的秋天里丰收的场景)

12.杂技《俏花旦》

(中国杂技团国际金奖节目,用农村喜庆的戏曲风味表达丰收的愉快,难度较高、技巧复杂、极具观赏性)

【环节·采访】请出全省市、州农民代表集结在舞台上,大家分 别从自己的角度用一句话表达对国泰民安的感恩,对丰收的祈福。

【环节·赠礼】由省委领导向每位农民代表颁发一份丰收节特别纪念品,并深情祝福全省农民朋友和农村农业的未来更加美好。

13.大型歌舞《美丽中国新时代》

(展现美丽中国新时代下国泰民安、盛世欢歌的好景象)

《尾声》

14.歌舞《四季为天地讴歌》

(从24节气民谚切入,通过对四季的讴歌,表达大自然春夏秋冬、大地周而复始给人类的一种厚爱与深情,表达人民对春种秋播自然规律的崇敬和感恩)

备注:根据创作情况,相声节目待定。附件2:

场景设计理念:

以中国古代祈福丰收的天坛为设计种子,让圆形三层的天坛为舞台主体,布置在炎帝广场中,形成天圆地方、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寓意。既古朴简炼,同时又能突出炎帝大殿的庄严和八大功德柱的呼应。视频分左右两侧,与舞台形成弧形半包围的关系,观众席以圆形舞台为中心,形成放射状布置。大殿这一方的台阶既是观演的观众,又是舞台演出的背景,手中不断变换道具,以形成与舞台表演衬托和呼应的功能。在面对舞台的第一排的观众席前,摆放若干个农村的方桌,放上各地农民的丰收特产,比如香菇、核桃、柑橘、龙虾、莲藕等,摆布在嘉宾的桌前,形成丰收喜庆、共敬炎帝的氛围。四周将布置巨型谷堆、花篮等喜庆丰收的景物,在外围部分还将设计农民书法家、画家、民间工艺家现场创作艺术作品并赠送给随州农民朋友,营造农民节日的气氛。

第三篇:炎帝神农故里导游词

导游词

一、开篇语 各位游客朋友: 您们好!一路辛苦了,欢迎大家光临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很荣幸成为大家的导游,在交流时叫我为小x就可以了。

据史载,炎帝神农是我国古时期的一个强大、先进的部落首领,他同黄帝轩辕氏共同创造了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的古代文明。早在5000多年以前,炎帝神农就创耕耘、植五谷、驯禽兽、尝百草、疗民疾,实现了男耕而食、女织而衣、日中为市、货物交换。并遵天道,制历时,开辟了人类认识规律,运用科学知识服务于生产和生活的先河,创造了灿烂的华夏文明。炎帝神农也因此同黄帝轩辕一道并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所有华人也自豪地称自己是炎黄子孙。

悠悠华夏文明史,烈山脚下是源头!众多的史志典籍、遗址碑刻、民间习俗和专家考证,印证了随州厉山作为炎帝神农故里不可憾动的地位。(注:据《史记》、《左传》、《山海经》、《荆州记》、《汉书》、《帝王世纪》等一百四十多种文献典籍记载,炎帝神农诞生于随州市厉山的烈山石室。尽管因时代久远神农遗迹时兴时废,但厉山的古迹至今仍保留五十多。如明代随州知州所立“炎帝神农氏遗址”碑,清代所树龙凤日月铁旗杆等等。民间习俗是“活化石”。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随州与炎帝神农有关的民俗也十分丰厚。如“祭日”(也称祭炎帝、太阳神),“尊牛”(重视农耕,敬重耕牛),喜百草等民俗,至今仍然十分盛行。九十年代初至今,各层多次举办高规格的学术研讨会,专家们用详实的材料、确凿的证据、科学的论证,除去了粘附在炎帝神农身上的尘埃,恢复了炎帝神农诞生于随州、炎帝的南方属性、炎帝和黄帝不可分割的关系的本来面目。并揭示炎帝神农文化的精髓就是开拓进取、发明创造、生生不息。)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们现在的所处的位置就是史书上记载的炎帝神农诞生地——烈山。烈山,就是用火烧山的意思。炎帝神农又称“烈山氏”,这是后人为了纪念他刀耕火种的发明。烈山拥有九岭,九岭拱成烈山。炎帝神农故里景区就位于这九岭之间。景区上世纪80年代开始修复,2007年扩建,核心景区1.71平方公里,总投资约4.4亿元,为国家4A级景区。历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在此地举办,深受国家、省、市领导的重视和关怀,也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祭祖、旅游观光的胜地。

好,各位随我这边请!让我们怀着一颗虔诚的心进入景区拜谒始祖,游览观光。

二、文化雕塑壁在我们右边的半山腰,大家可以看到一面风格奇特的文化雕塑壁。

5000年前,始祖炎帝神农生活的时代是没有文字的。那时候的先民就和刚出生不久的小孩一样,看到太阳就会画成一个圆圈;看到月亮就画成一个镰刀样的弯儿,正是这些原始的图案,才衍生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象形文字。先民们怀着对炎帝的感恩情怀,将美好生活用这些象形文字记录下来。眼前的文化雕塑壁上的象形文字就是对远古先民们农耕生活的真实展现。(注:第一个字,是五谷丰登的丰,纪念炎帝神农带领先民们植五谷,享丰收,让先民们有足够的食物生活下去。“丰”,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一器物盛有玉形,下面是“豆——古代盛器”。故“豐”本是盛有贵重物品的礼器。第二个字,是夙愿的夙,图案是一个人以手持物,意思是天不亮就起来做事情,所以是早起劳作,以示恭敬的意思。第三个字,是舞蹈的舞,是先民们在炎帝的带领下过上安定生活的体现;舞,古舞字象人执牛尾而舞之形。本义:舞蹈。第4个字是高,第5个字是隹。表明鸟儿都是栖息在高高的树上。第5个字是鱼。在炎帝植五谷前,先民都是以渔猎为生。第6个字是树林的林,图形是由两个荆棘枝并列而成,第7个字是室内的室,图案是一个人头上有个房顶,可以安全的遮风挡雨。第8个字是戠,指的是粘土和聚合,当年炎帝在厉山始创陶器。第9个字是我,从戈,。“我”表示兵器。甲骨文字形象兵器形。本义:兵器。基本义:第一人称代词。图案是一个人拿着先帝发明的耒耜,先民们用耒耜种田,也用耒耜保护自己的耕地,击退前来攻击破坏的野兽。无解,这个字在各种古书记里都查不到,有人说它是水字,有人说它是湖字,大家来猜猜,这到底是个什么字呢?第10个字是月亮的月。第11个字是星辰的星,按图形可以看到古代的星星是非常明亮的闪着光。第12个字是日的日。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先民们就是通过对天象的观察来预测天气的,也就是最早的天气预报。这最后一个是炎帝的炎,由两团烈火叠加而成,表明了劳动人民对炎帝刀耕火种给世人带来温暖光明的感激。)

好,各位随我这边请!

三、照壁

前面这个像“火”一样的建筑,便是圣火台。燧人氏“钻木取火“后,炎帝神农“修火之利”,把火广泛运用于生产、生活之中,炎帝率领先民在刀耕火种的时候,发现一些烧死的野兽吃起来味道比生吃要可口多了,便发明了用火烹制食物,后又发明烧制陶器等等。正因为炎帝神农善于取火、存火、用火,《帝国世纪》说神农氏以“火德王,故曰炎帝,以火名”。也因为火与太阳都给人间带来光明和温暖,特别是人民赖以为生的五谷更离不开太阳,民间便以太阳象征炎帝的功德,所以,炎帝也被奉为“赤帝”、“太阳神”。

一年一度的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开幕式的火种就是在圣火台上点燃。数千年来,华夏子孙,薪火相传,以他们的聪明才智缔造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

圣火台底座为正方形,上端刻有火焰图腾,底座周边刻有龙腾雕纹,相传有神龙相守,供奉华夏最初之火种。很多华人朋友到这里,都会从圣火台的底座穿过,他们说:圣火台中走一走,红红火火全都有。

九、石灯笼

相信很多朋友在踏入始祖门的时候就已经看到了台阶两边带孔的小石墩,这些小石墩就是炎帝神农故里景区特有的石灯笼,也是景区的特有绿化带。石灯笼用花岗岩整体镂空雕刻而成,左右两边各28个。每个石灯笼的顶端都分别用篆书刻着华夏56个民族的族名,每逢夜晚,这些小石墩便会发出耀眼的光芒,象征着56个民族团结在一起,延续着始祖炎帝神农氏开创的中华文明之光。十、七步登天台

在我们的眼前便是七步登天台,共七七四十九个台阶,分7节大台阶,每节大台阶又有七个小台阶。七步登天台根据天上的北斗七星设计而成,从上到下依次为“日、月、金、木、水、火、土”,分别对应北斗七星的七个星君,而北斗七星的七大星君代表着不同的福运。例如“文曲星”代表人的文运,“禄存星”则代表人的官运。古人认为,北斗七星位于天上银河的中心枢纽,人们在诚心祈福的时候许下的心愿一定会实现。

贯通天地的七步登天台带我们靠近炎帝,让大家感受到来自始祖炎帝的灵气,所谓“七上八下”,踏上七步登天台,每踏一步,福运相互连接,踏完七大台阶,福运全部汇聚在一起,相信各位今后的人生一定会迈大步、行大运。

十一、盛世和谐鼎

踏过七步登天台,我们便来到了谒祖广场,大家可以看到两个屹立的三足圆鼎,左边名为和谐鼎,右边名为盛世鼎。相传最早的鼎是炎帝用黏土烧制的陶鼎。在先秦时期,鼎被视为传国重器,是国家和权力的重要象征,也就是庞大的传国玉玺,得到鼎便可以为王,所以,历史上便有了楚庄王向周定王“问鼎大小轻重”的典故。这两口盛世和谐大鼎,寓意为国家昌盛,社会和谐。

鼎逢盛世,福满华夏,掷鼎有声,福佑全家。朋友们可以把硬币放在手中,双手合十,面对铜鼎,闭眼许愿、祈福。然后把硬币抛进铜鼎,会听到鼎里传来清脆悦耳的撞击声,鼎收到的祈福越多,心愿越能成真。

十二、谒祖广场

我们现在步入的便是气势恢弘的谒祖广场,广场边长117米,呈正方形,占地面积13689平方米,数字也呈九的倍数,整个广场可容纳2万余人。广场外围由297米的环形路环绕,体现了中国古代先哲们 “天圆地方”的宇宙认知理念。历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的开幕式暨拜祖大典就是在这里举行。回想历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参加过的海内外炎黄子孙都会想到这里的灵气。2009年5月20日首届寻根节,前一晚突降大雨,到20日上午活动开幕前也没有停的迹象,所有人都担心这拜祖大典难以举办下去,然而,活动刚开始,当第一柱高香插入大殿前的香炉时,天空奇迹般地放晴了,万道金光拨云而出,一道美丽的彩虹飞架烈山上空。2010年6月8日寻根节,又遇一场大雨,然而,当湖北省省长李鸿忠的“颂祖文”刚刚恭读完毕,一直下个不停的大雨在此时居然停了下来。第二天,从媒体气象报道得知,6月8日整个湖北省均遭遇强降雨过程。小X说的并非虚言,这些全部有录像为证。十三、八大功绩柱

说到始祖的灵气,我们更不该忘了始祖的功绩。广场上的这八根柱子就是为纪念炎帝神农功绩而立的八大功绩柱。

据春秋《国语 鲁语上》记载: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殖百谷百蔬。为什么叫“柱”呢?上古时期,耕种的种子经常被鸟儿吃掉,于是,炎帝神农教大家用点种棒在地上凿个小窝,把种子放进去,再用土盖上,这样种子就不会被鸟儿吃掉了。先民为了纪念炎帝,就把点种棒做成了部落图腾柱,有专家指出,天安门广场上的

好,各位随我这边请。离开钟鼓楼,大家可以看到,在广场的两边有很多排列规整的银杏树,银杏树是一种古老的树种,它是我们随州市的市树,在随州洛阳镇有千年以上古银杏树数百株。而栽在我们景区的这些银杏树也多半有上百年的历史。细心的朋友可以发现在每棵银杏树下面都放置了一个圆石头,这是湖北省直机关认养这些树木留下的永久纪念。

好,各位随我这边请。

十六、旭日园

据史书记载,炎帝神农在教民耕种时,通过无数次的实践总结,开始了观天象、制农时、分四季、定节气,以利农业生产。他经过长期观察,记下了日月星辰的变化规律,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将一年分为四季,四季又分为24节气,以月圆、月缺的周期定为一月。同时,炎帝神农在伏羲氏作八卦的基础上,将八卦演变成六十四卦。据传,中国最早的三大占卜之书之一的《连山易》即为炎帝神农所作。为了纪念炎帝神农的这一功绩,我们专门在谒祖广场的右侧修建了旭日园。

现在大家所处的位置就是旭日园了。旭日园的外侧栏杆上的小石盘分别用小篆刻着二十四节气。园内正中心是一个太极图案,周边分别为乾、坤、震、艮、离、坎、兑、巽八卦卦符,外围石板分别雕刻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象以及64卦,正好应了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易学原理。六十四卦中的有一卦为 “随”卦,《易经》中关于“随”的卦辞是“随:元、亨、利、贞”。意思是指,“随”具有根元的、亨通的、利益的、贞正的德性,做任何事情都没有灾咎。此卦为大吉。六十四卦中,只有乾、屯、随、临、无妄五卦具有“元、亨、利、贞”的德性,而尤以“乾、随”为大吉。《易经》中说到随卦时这样写到:“随,刚来而下柔,动而说(愉悦)。随,大,亨、贞,无咎,而天下随时。随时之义大矣哉!”这就是说,随卦,有上秉于阳刚而谦下于阴柔的象征,动中含有愉悦的景况。它有宽大、亨通、贞正的德性,所以没有灾咎。随卦如此大吉大利,我们的祖先以“随”为自己家乡的命名,这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随州取名于“随”有据可查是在夏商时期。但也有学者认为“随”的产生可以追溯到舜帝时期。其卦辞大吉大利,其涵义也有跟随酋长上山焚草垦荒的意思,这正是炎帝神农氏教人农耕的行为写照。

古人擅长布阵,每个阵法都有自己的特点与作用。大家可以站在旭日园内八卦图样的正中间,大声吼三声,便会体会到不同凡响的效果。正所谓一吼精神抖擞,二吼烦恼没有,三吼富贵久久。到这里游览的朋友基本上都会对着始祖大像吼上那么三下,希望得到始祖的护佑。

好,各位随我这边请。

十七、炎帝神农大像

2009年5月20日,首届寻根节的成功举办,海内外寻根文化不断升温,应众多海内外炎黄子孙的愿望,2009年下半年,在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的倡导下,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在我们景区修建炎帝神农站立像。经过近半年的修建,炎帝神农站立像于2010年6月8日寻根节正式与海内外炎黄子孙见面,各方反映十分强烈。

我们现在即将到达的就是全球最高的炎帝神农站立像。相信很多游客在刚进入随县县城就已看到这尊巨像。大像面朝东南,316国道、绕城路是大家寻根谒祖的必经之路,而始祖炎帝就屹立在这里注视着前来寻根谒祖的炎黄子孙。

炎帝神农站立像与大殿里的炎帝神农坐像同为中国美院设计,大像通体白色,由花岗岩材料制成,以中国传统的计量单位设计而成,全像海拔高度157.6米。底座为正方形,边长56尺(约18.67米),意为中华56个民族;底座高度为42.6尺(14.2米),代表着炎帝神农的诞生之日为农历4月26日;像本身高95尺(约31.67米),寓意炎帝神农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九五之尊地位。这尊站立像用资三千多万元,其中相当一部分为海内外炎黄子孙捐赠。可以说,这尊像凝聚了成千上万炎黄子孙的始祖情。说到这里,小x又忍不住要说到始祖的灵气。炎帝神农巨像最后一块石材安装完毕,人们纷纷前来敬香放炮。香未燃尽,炮声刚落,奇迹出现了,数百只小鸟聚集在一起,围绕大像持续飞行了足足5分钟的时间,有的人说,那是小鸟误将始祖手中的稻谷当成了真的,而更多的人则相信那是始祖显灵了。

好,各位随我这边请!大像至弯月湖的路上

前面我们说到了炎帝神农有八大功绩,这八大功绩用两个字概括就是“民生”二字。细细考量,炎帝神农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两个功绩还是数他植五谷、尝百草了。

植五谷,开农耕先河,这是炎帝神农的第一大功绩。《白虎通义》记载:“古之人民皆食兽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劳作,神而化之,使民易之,故谓神农也”。为了

廊三部分组成,由外到内分别有日月门、天门和功德殿大门三门,这里是展示炎帝神农生平和功绩的主要场所。进入功德殿之前,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幅对联,这是由中国书法之乡广水籍书法家程鸿先生撰写的歌颂炎帝功绩的楹联。右联为:播万代春晖,创业先从炎帝始;左联为:看五洲龙裔,寻根总向烈山来。

好,现在请各位随我进入功德殿建筑群!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功德殿的陶艺馆和泥塑馆。史书记载:天下之陶,始出神农,冶陶之土,始出烈山。五千年前,炎帝就是在这片故土上“耕而作陶”,首创陶器。传说有一次炎帝在地里耕作,踩在一块坚硬的土块上,划伤了炎帝的脚板,炎帝拾起土块一看,像一把石斧,原来这是在垦荒中被烧过的土块。于是,炎帝将泥土揉成刀斧的形状,放在柴火中煅烧,制成了一把陶质刀斧,这也是历史上的第一把陶器。陶质刀斧给生产带来很大的方便,于是,先民们开始大量制作陶质的工具。在烈山脚下,考古学家发现了数量极为可观的原始陶器,经研究,为大约48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恰好吻合了炎帝神农时代。

现在呈现在大家面前的陶器、泥塑工艺品,每件工艺品都是取炎帝之故土,融神农井之水手工制作而成的,具有独一无二的特点和很高的收藏价值。因为工匹们塑造的炎帝神像中蕴含了炎帝之魂,当地居民都将其收藏在家,诚心祈求炎帝佑华夏子孙,繁荣昌盛。

位于功德殿广场正中央的便是我们景区神奇无比的神农古井了。九龙山九山相连,相传,每座山上都曾有一口井,炎帝神农诞生时九井自穿,打一井的水,其他井水也会浮动起来。随州民间至今流传 “一山扬鞭九山应,一井打水九井动”。村民说这是炎帝神农氏保佑大家长寿久安的福兆。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其余的八口井再也找不到了,唯一保留下来的就是眼前的这口井。说这口井神奇,奇就奇在这里位置是整个景区最高的地方,但这口古井的水却长年不会干涸。周边的居民曾在山脚下打井取水,但总也打不出水来。建设功德殿建筑群时,工人们就是用这口古井的水拌水泥。大家可以看到,神农井边分别有虎、鹿、龟、蟾四大瑞兽镇守,正所谓东来福气西来寿,南来官运北来财。湖北省原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潘立刚曾用鹿吐的井水洗了洗手,一个月后即从湖北上调到北京工作。还有许多家长每遇小孩大考,就会带他们前来洗洗脸,据说洗了以后都能考出超常的成绩。大家不仿用四大瑞兽吐出来的井水洗洗手,相信福禄寿财一定会伴君走。

好,各位随我这边请!

在我们的前方就是功德殿正殿。这里是展示炎帝神农功绩的主要场所,也是许多游客重要的许愿地之一。在这里,工作人员准备了花篮、许愿瓶和许愿灯,大家可以将自己的心愿写在许愿纸上放入许愿瓶或将自己的名字贴在许愿灯或花篮上,敬献在始祖膝下,相信各位的心愿一定能实现。(注:功德殿正殿大门对联为我国著名作家、第六届矛盾文学奖获得者熊召政先生撰写的楹联,右联:厥功至伟,大兴稼穑,大化族类。左联:于兹发脉,广德社稷,广泽文明。)

进入功德殿,首先屹立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尊威严、古朴的炎帝神农铜像。这尊始祖铜像由武汉徐东房地产公司陈氏兄弟敬立,由湖北省道教协会会长 开光。大家可以在这里感恩始祖或合影留念。

在我们的左、右边墙壁上,有许多的竹简,右边的竹简介绍的是炎帝神农的生平(注: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炎帝神农氏简介 炎帝神农氏为少典氏之子,其母安登感龙而生神农于烈山石室,湖北随州厉山镇有神农洞、炎帝碑为证,故号烈山氏、厉山氏等。世代以农历四月二十六日为其生日,并以祀之。神农泽被南方,位列三皇,善于用火,号火德王,尊为炎帝,以牛为图腾,以姜为姓氏。传说炎帝神农氏为民疗疾,遍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因误尝“断肠草”,崩于茶陵,即今湖南省炎陵县,炎帝陵园柏翠松青。

炎帝神农氏植谷种蔬,驯养家畜,开创农耕文明时代;始作耒耜,教民稼穑,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遍尝百草,首创医药,成为中医药的始祖;日中为市,首创交易,成为商品经济的奠基者;削桐为琴,练丝为弦,是远古音乐的传承者;改进制陶,冶制斤斧,使陶文化更加丰富多彩;治麻为布,首创纺织,改变了先人所披树叶兽皮;相土择居,造屋建棚,使民安居乐业。

炎帝神农氏由母系社会转为父系社会,传八世更繁,黄帝轩辕氏崛兴,与炎帝部落、蚩尤部落合三为一。黄帝封姜姓诸侯分掌五岳。炎帝后裔有居、精卫、共工、后土、夸父、祝融、姜子牙等。许、吕、卢、高、纪、申、齐、甘、向等百余姓氏,皆姜姓之后。

经国内外历史学家及相关学者权威多次研讨会论证,得到共识:“炎帝神农是人不是神,生于烈,长于姜,都于陈,葬于陵”。其论断已被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编入了辞典,由周谷城先生审定,可谓盖棺论定,不可否认。炎帝神农氏比黄帝轩辕氏早五百余年,与蚩尤共尊为中华民族始祖,中华五十六个民族都是炎黄子孙,一脉相承,必将再创人类的辉煌文明。炎帝神农自强不息、开拓进取、无私奉献、天下为公、团结和睦的精神,树起了世界和谐的大旗,成为人类文明的源头之一。中国湖北随州世界华人炎帝神农故里寻根节乃东方文明使然,与西方文明媲美,相得益彰,必将为人类进步世界大同作出更大的贡献。同祖同宗同根同源世界大同 公正公道公理公愿天下为公),

万世辉煌;巍巍乎仅炎黄二字,足可抵御千重灾难,万种风霜。

广备时馐(xiū),奉祀始祖。欣看眼前之鄂渚:人人抱荆山之玉,处处是创业之乡;瞻望今日之中华:社稷铺智能风景,民族沐希望之光!

望山瞻拜,一片吉祥;殿前礼赞,尽献心香。伏望始祖,恩被荆楚大地,永远春潮腾涌;恭祷始祖,福佑文明古国,再创盛世华章!

2009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湖北省人民政府省长李鸿忠。

4、永怀祖德——赵朴初。赵朴初,我国著名社会活动家,书法家和佛教领袖。

5、历史名城,文化灿烂,壬申立春于随州,萧克。萧克,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开国上将,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原执行会长。

5、勇尝百草教民稼耕,大智先祖伟哉神农,薄一波。薄一波,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原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6、炎帝神农故里,已丑,沈鹏。沈鹏,我国著名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

7、我国祖先以博厚配地高明配天自勉,故德智超群而为发明家,受全民之爱戴,炎帝神农是资代表,陈立夫。陈立夫,中国国民党政治家,海峡两岸交流家,台湾孔孟学会会长。

8、华夏千秋同尊始祖,炎黄一脉共拜神农。连战敬题。连战,原国民党主席,现任台湾国民党荣誉主席。

9、神农,王蒙。王蒙,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学者、中国作协原副主席、文化部原部长。

10、耒耜兴农教万民,生称炎帝殁(mò)称神,烈山驱兽田园美,涉水捕鱼网罟(gǔ)新,普济苍生尝百草,宏开赤县历千辛,而今得享承平乐,创业应思古圣人。随州炎帝神农故里纪念馆。陈义经,著名书法家,南京“总统府”三字即为其所题,“陈体字”创始人。

11、祖宗功德,历久弥彰,纪念炎帝,周谷城。周谷城,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

12、这尊炎帝神农像是根据清代著名画家吴承砚绘制的始祖像雕刻而成的。1987年11月,美籍华人周共王德樵,一位不会讲华语的青年,远涉重洋,不远万里寻根到时厉山。在厉山镇政府,他把一幅用重金从美国华岗博物馆复制的炎帝神农画像交给镇领导。他说,此举是我家三代人的心愿。原来,这幅炎帝神农像一直藏在故宫。19世纪未被八国联军抢走,存放在美国华岗博物馆。他祖父得知后,几经周折,花巨资取得了复制权,临终前嘱咐他一定要将此画像送回炎帝神农的诞生地。为了不违祖命,他凭着一本英汉对照字典和古厉山地图,终于找到了烈山。来到烈山半腰,在明朝“炎帝神农氏遗址”石碑前,周共王德樵撸起裤管,指着自己的膝盖骨泪流满面地说,我可是正宗的炎黄子孙啊!然后顶礼膜拜。

13、华夏悠悠文明史,烈山脚下是源头。《随州地方志》登载的明朝时期厉山镇地图。

14——

21、炎帝神农的八大功绩:始植五谷,以为民食;始作耒耜,以利耕耘;遍尝百草,以疗民恙;治麻为布,以御民寒;筑土构木,以安民居;做陶为器,以储民用;削桐为琴,以解民寞;日中为市,以通民需。

22——

29、炎帝神农的八大传说:神农时代、神农诞生、九井自穿、驯养家畜、炎黄结盟、谷城种稻、发现姜茶、误食断肠草。

30、《神农赞》,三国.魏 曹植 少典之胤(yìn),火德承木。造为耒耜,导民播谷。正为雅琴,以畅风俗。曹植,字子建,三国时期曹魏诗人、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曹操之子,又称陈思王。少年时以“七步诗”闻名宇内。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

31、《神农赞》,晋.挚虞 神农居世,通变该极。民众兽鲜,乃教稼穑(jià sâ)。聚货交市,草木播植。务济其本,不通其饰。挚虞,西晋人,我国古代著名谱学家。

32、《咏农》,宋.范仲淹 圣人作耒耜,苍苍民乃粒。神农与后稷,有灵应为泣。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

33、《题随州紫阳先生壁》,唐.李白 神农好长生,风欲久已成。复闻紫阳客,早署丹台名。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我国唐朝著名诗人,有“诗仙”之称,有《李太白集》传世。

34、《神农赞》,明.陈凤梧 圣皇继作,与天合德。始尝百草,以济天札。农有耒耜,市有交易。泽披生民,功垂无极。陈凤梧,明弘治年间进士,明代学者,历河南按察使、右副都御使,巡抚应天十府,著《四书六经集解》,《修辞集》等。

35、《耒耜》,北宋.王安石 耒耜见於易,圣人取风雷。不有仁智兼,利端谁与开。神农后稷死,般尔相寻来。山林尽百巧,揉斫(zhuó)无良材。王安石,字介甫,封荆国公。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36、《神农祭》

1011-

第四篇: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总结

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暨文昌庙会

开展情况总结

为大力弘扬文昌文化,促进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树立梓潼旅游品牌,推动梓潼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产业发展,8月28日—9月12日,为期半个月的 “2011’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暨文昌庙会”在梓潼七曲山风景区隆重举行,并圆满落下帷幕;其中,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于8月28日至9月1日举行;1077届文昌庙会从8月29日开始,9月12日结束。

本次活动以“弘扬文昌文化,促进两岸交流”为主题,是国台办批复的2011年海峡两岸重要文化交流项目。活动从筹办到举行的整个过程中,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下,在省、市台办、旅游局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整个活动情谊浓厚,气氛热烈,成效显著,取得了较大成功,受到与会各级领导及海峡两岸来宾的充分肯定和好评。现将此次活动开展的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活动开展情况

本次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内容丰富,异彩纷呈。主要由文昌文化研讨、景区参观、文昌民俗文化展演观摩、三国文化旅游线路及绵阳灾后重建成果考察、1077届文昌庙会等内容构成。活动的举办,对于深入挖掘文昌文化、广泛联系两岸同胞、增进两岸文化认同、推 3 动文昌文化在台湾地区的交流和传播以及促进川北旅游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是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一次重要盛会。

(一)开幕式盛况空前,民俗展演精彩纷呈

8月29日上午10点,“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暨文昌庙会”开幕式如期举行。省台办副主任赵宇、省旅游局巡视员谢海银、绵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任建民、秘书长毛一兵、梓潼县四套班子全部领导和梓潼县各部门负责人、乡(镇)主要领导,绵阳、广元、遂宁等市县主要景区负责人及两岸嘉宾共500余人出席了开幕式。开幕仪式由梓潼县人民政府县长罗蒙主持,中共梓潼县委书记刘文榜致欢迎辞,省台办、省旅游局、台湾嘉宾致贺辞。绵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任建民宣布“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暨文昌庙会开幕!”

开幕式结束后,大型民俗展演《文昌出巡》隆重登场。到场的省市领导、两岸嘉宾与万余名观众一起观看了展演。文昌出巡于2007年被列入全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它是文昌庙会期间祭祀文昌帝君的重大祭典,是按朝廷颁布的礼神制度举行,其规格与孔子祭祀相同,早在清朝时期就已经被列入国家祭祀活动。整个展演活动参演人数达到千人以上,庄严肃穆、气势磅礴、场面宏大。表演时间长达1个多小时,表演内容涵盖梓潼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昌洞经古乐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昌祭祀、大新花灯、马鸣阳戏等。展演活动充分展示了文昌文化的内涵和文昌民俗文化的魅力,给参加开幕式的嘉宾和观众以心灵的震憾,让到场台湾嘉宾赞叹不已。

(二)研讨活动热烈有序,学术交流成果丰硕

8月29日下午14:00, 海峡两岸文昌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梓潼七曲山大酒店举行。海峡两岸知名人士、文昌文化专家学者、文昌宫祠代表、宗教界人士、知名媒体记者等共计122人(台湾代表达66人)参加了研讨会。梓潼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赵红钊主持了研讨会开幕式,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四川省学术带头人沈伯俊、台湾辅仁大学教授郑志明分别担任学术研讨会上下半场主持人。在随后的研讨会上,两岸参会专家学者及各方面人士积极发言、讨论热烈,分别就文昌文化的源流、文昌文化的价值、文昌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利用、文昌文化在海内外的传播与影响等方面发表了各自的真知灼见。与会人士纷纷表示,今后要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两岸合作与交流,并将这种合作与交流具体化、制度化、经常化,以此推动文昌文化在台湾地区的广泛传播,推动两岸文化交流的深入开展,把七曲山打造成为世人体验文昌文化的著名旅游圣地。

(三)参观考察内容丰富,充分展示人文魅力和重建成果 8月27、28日,应邀出席活动的200余名两岸嘉宾先后抵达梓潼。我县根据嘉宾报到的情况,分两批组织他们参观了七曲山风景区,考察了景区灾后重建成果,观摩了文昌洞经古乐、文昌祭祀科仪、文昌祖庭年画等民俗文化展演。景区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给各位嘉宾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8月30日和8月31日,又组织参加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 5 的专家学者、旅行社代表、媒体记者100余人参观考察了三国文化旅游线(剑阁县翠云廊景区、剑门关景区、广元昭化景区)和绵阳灾后重建成果(绵阳市城区、江油李白纪念馆、李白故里——碑林、北川新老县城)。因为精心的组织,市级各相关部门的大力协调,考察团所到之处均受到当地政府及景区的热烈欢迎。通过内容丰富的考察活动,我省三国文化旅游线路厚重的文化底蕴,独特的自然风光给各位嘉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绵阳三年重建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让所有嘉宾为之动容和震撼。各位参加考察的人员对文昌文化在三国文化旅游线上的独特地位及梓潼的旅游资源优势都给予了高度评价,对绵阳在灾后重建进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坚强不屈的精神和绵阳所取得的灾后重建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由衷的赞叹。来自台湾的中国世界弘道复兴协会副秘书长、两岸新闻文经交流协会秘书长唐忠义先生深有感触的说:“看了绵阳的灾后重建,看了新老北川,我只有一句话:那就是北川了不起,绵阳了不起,四川了不起!”

(四)接待服务热情周到,与会嘉宾满意而归

8月27日至9月1日,与会嘉宾从“落地”到参加完活动“上机” 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始终做到接站、报到、食宿及参加活动等各个环节、各个岗位都有专人负责,对所有台湾嘉宾都做到了“一对一”或“一对几”服务,整个过程让两岸嘉宾充分感受到了热情周到、宾至如归、安全有序,也让嘉宾充分感受到了绵阳人民的热情好客。整个活动期间,无一例交通、治安、消防、食品、卫生等安全事故发 6 生,做到了让所有嘉宾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五)庙会活动组织有序,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077届文昌庙会以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为契机,在文昌文化广场内外组织开展了民俗文化展演和文艺节目演出、帝乡美食及旅游商品展销等多项活动;在七曲山大庙内组织开展了文昌洞经古乐谈演、文昌年画展览、文昌祭祀等活动。通过多方面活动的开展,1077届文昌庙会期间,吸引了省内外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祈福朝圣。截止9月12日庙会结束,1077届文昌庙会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全县接待游客 万人次,同比增长 %,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万元,同比增长 %;七曲山风景区接待 万余人次,同比增长 %,实现旅游直接收入 万元,同比增长 %。梓潼旅游形象有了大幅提升。

二、活动取得的成效

(一)活动的成功举办,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此次活动共邀请到来自台北、台南、台中等地区的台湾嘉宾66人。参会台湾嘉宾代表性强、涉及面广,包括了台湾学术界、宗教界、新闻界、旅行社等各方面的人员。此次文化交流活动的成功举办,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一是促进了海峡两岸民间文化交流和文化认同,特别是通过以文昌文化为纽带,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对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具有重要意义;二是向台湾各方面充分展示了绵阳经济社会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使海峡两岸嘉宾不仅看到了文化绵阳、生态绵阳和科技绵阳,更看到了绵阳三年重建的巨大变化,增进了台湾嘉宾 7 对绵阳的认识,加深了台湾同胞对大陆的认识和了解;三是交流活动使海峡两岸人士亲身感受了绵阳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使他们体会到祖国山河壮丽秀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四是通过活动的开展,结识了一大批台湾知名人士、文昌文化专家、媒体记者、旅行社及台湾宫祠代表(大部分为有实力的企业家)。对于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加强经济互动,特别是对于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的持续开展和招商引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学术的多层次交流,取得丰硕的研讨成果

举办“海峡两岸文昌文化学术研讨会”是本次活动的重要内容。本次研讨会是我县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最有实效的名符其实的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

此次活动,除邀请台湾嘉宾66人外,还邀请了大陆知名人士、文昌文化专家、媒体记者、旅行社代表等63人。所邀请的嘉宾基本包括了海峡两岸在文昌文化研究方面最顶尖级的专家学者,梓潼县人民政府从中聘请了县旅游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10名;梓潼县文昌文化学会还聘请了名誉顾问、会长、理事和会员27名,大大提高了文昌文化研究层次,扩大了研究面,壮大了文昌文化学会的研究实力。

本次文昌文化研讨会共收到论文85篇,计60余万字,并从中精选出67篇,计50余万字,分8部分编辑成《中华文昌文化——海峡两岸学术研讨论文集》。所收集论文中大量全新的和深广的理论对进一步深入研究、保护和传承文昌文化、开发旅游项目具有重要的指导 8 意义。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也必将对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产生重要的影响。

(三)活动的成功举办,取得较好的宣传效果

本届文昌文化交流活动,由于持续时间长,受众面广,活动内容丰富,看点亮点较多,受到多方面关注。

活动举办期间,来自台湾的福建海峡电视台、海峡杂志社、台湾太阳报社和来自香港的香港卫视、香港商报及来自大陆的中央电视台成都记者站、旅游卫视、福建东南卫视、四川电视台、新华社四川分社、四川日报、新华网四川频道、大成网等两岸“三地”知名媒体32家(52人)参加了交流活动,并有部分媒体记者驻会报道;同时有来自两岸的知名旅行社18家(34人)参会。通过各大媒体对活动盛况全方位宣传报道,对绵阳厚重的历史文化、丰富的三国遗迹和良好的投资环境不同层面的宣传报道,通过多家旅游社对绵阳旅游的全方位推介,从而扩大了绵阳旅游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提升了梓潼旅游品牌,为绵阳乃至四川的旅游业都将带来极大的后续效应,将极大地促进梓潼旅游产业的发展。

(四)活动的成功举办,队伍建设再上台阶

通过筹办本次活动,锻炼和考验了一大批干部职工,在组织协调等方面积累了许多有益经验,提高了组织大型活动的水平,同时,展示了绵阳人民开拓进取、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活动开展的主要做法和体会

(一)领导重视,认识到位,是开展好此次活动的前提 此次活动是绵阳市台办与梓潼县人民政府联合向国台办申报的海峡两岸文化交流项目,是经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批复的2011年海峡两岸重要文化交流项目。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由省台办、省旅游局主要负责人和绵阳市委、市人大、市人民政府、市政协主要领导任名誉主任,亚莲副市长任主任,市台办、市旅游局和梓潼四套班子主要负责人任副主任的活动组委会,具体负责活动的组织领导工作。组委会下设办公室、接待组、文秘资料组、活动组、环境整治及氛围营造组、宣传报道组、安全保卫组等7个工作组,分别由我县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和相关分管领导任组长、副组长,其成员由我县相关部门担任,负责活动举办的各项具体工作。组委会先后多次召开成员单位会议,明确此次活动的目的、意义、任务和分工,并确定各成员单位的责任领导和联络人员,督促检查各成员单位的任务落实情况,积极协调各成员单位之间的工作关系。各工作小组也多次召开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会议,切实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形成了各司其职,密切合作,高效推进的良好工作局面。

在工作开展进程中,李亚莲副市长亲自到七曲山风景区现场检查指导活动筹备有关工作;市台办、市旅游局分管领导多次就活动的开展进行指导协调,并全程参与活动筹备的有关工作;梓潼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也多次召开专项会议,就活动筹备有关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

(二)部门联动,齐心协力,是开展好此次活动的条件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得到了省、市、县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各部门通力协作,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

组委会办公室制定活动总体方案,各成员单位分别根据任务和分工制定各部门工作方案,并严格按方案组织实施。

市县台办把此项活动作为近期的中心工作,进行了多方面协调,并通过多个渠道与台湾宗教界、新闻界及部分专家学者取得联系,邀请他们来梓参会;市旅游局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做好了多方面的协调工作;县文化旅游局做好了活动的各方面组织和筹备工作;县接待办全程参与和指导接待工作,并对“一对一”及“一对几”服务人员进行了全方位培训,根据台湾客人的口味、特点、喜好,精心设计菜单;县公安局也对来宾们的安全保卫工作及开幕式、民俗活动展演等的安保工作作了周密布署,并派出了大量警力进行人员和交通疏导,确保了整个活动的安全;县交通局加大了交通管理力度,确保来宾车辆的通畅;县卫生局对景区食品卫生进行了全面督察,并在活动期间派出4名医务人员专程到宾馆为大会服务;县工商管理部门加大了景区内经营管理,确保景区内经营秩序井然;县教育体育局组织了学生600余人,参与了文昌出巡民俗文化展演;文昌镇督促村民搞好了周边环境卫生,并组织60余名农民参与文昌出巡民俗文化展演;安监部门对景区设施进行了全面检查,确保了活动期间的安全;其它各相关部门也按照各自的职责切实做好的各方面工作。

(三)精心组织,筹备到位,是开展好此次活动的关健 本届活动规模大、层次高、头绪多、时间紧、任务重,为确保活动顺利举行,活动组委会进行了精心的组织和认真细致的筹备。在决定举办活动到活动正式举办的短短50余天时间中,全体工作人员不分上下班时间、不分白天黑夜、不分上班时间和双休时间的努力工作,高质量完成了活动筹备和组织的各方面工作。

人员邀请和论文收集方面。在面临对邀请对象个人信息一无所有、台湾人员信息不畅、高校正值暑期、教授行踪不定、不好联系等诸多困难下,我们通过现有信息、网上搜索、专家提供等多种方式收集到146位专家学者及其它各方面人员的联系方式,然后采用电话、短信、电子邮件、快递邮件等多种方式,最终联系并落实到台湾专家、学者、文昌宫祠、新闻媒体及旅行社代表约66人,大陆各级领导及专家学者约63人,大陆新闻媒体及旅行社30家。同时,通过努力,收集论文85篇。我们将收集到的论文分为三批,组织人员进行了艰苦的审、编、校等各方面工作,从中精选出论文67篇,分8部分结集成《中华文昌文化——海峡两岸学术研讨论文集》,在活动举办前印刷成书。

扩大活动影响方面。8月18日,我们在成都西藏饭店召开了有40余家新闻媒体、30余家旅行社参加的新闻发布会,省市旅游局、省市台办领导参加了会议,对活动的有关情况作了全面介绍。到场的各电视、报纸、网络等主流媒体对活动筹备情况进行了全方位采访报 12 道,极大提升了活动在海内外的知晓度。

接待工作准备方面。编制了《活动指南》和《接待手册》。与县接待办一道,在县级各部门以及景区抽调了专门人员30余人,在进行全面培训的基础上,按接待线路和流程进行了实地演练,为做好重要嘉宾和领导提供“一对一”或“一对几”接待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为提高景区和酒店服务人员服务意识和业务技能,加强了对各景点、酒店服务人员的培训工作。同时,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文昌洞经古乐光碟录制和嘉宾礼品的设计制作工作。

开幕式和民俗表演准备方面。为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展示给各位嘉宾,景区在文昌文化广场搭建了能容纳200余人的观礼台和近400平方米“文昌出巡”展演舞台。组织千余人的演员阵容,其中有来自绵阳川音艺术学院的专业演员,也有从事民俗表演的民间艺术家,还有本县的学生。整个文昌出巡民俗节目从20日开始排练,虽只有短短的8天时间,但仍取得了较好的演出效果。在此基础上,我们还组织了文昌洞经古乐、文昌祭祀科仪、文昌祖庭年画等民俗文化展演,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环境整治和氛围营造方面。通过此次活动,七曲山风景区对景区活动进行了全面整治,特别是在美化、绿化、亮化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使景区环境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为与会者和广大游客营造了清洁、整齐、优美的环境氛围。一是按照国家5A级标准,结合景区文化特性,对旅游标识牌,分流标识牌进行了全面的更换;二是在景区南山门至大庙景观大道两旁设臵了体现景区文化特色的旅游固定 标识牌,并沿108国道设臵旗幡,增强了活动氛围;三是对南山门至大庙以及活动现场进行了全面的绿化布臵。增加各类盆景和对景区绿化带进行了补植,使景区环境更为优美,景色更为宜人;四是对大庙、水观音景区的古建筑及外墙面进行了漆饰美化。使建筑在不失古香古韵的前提下,更为的洁净美观。红墙内外,无一不让渗透出文昌祖庭的神圣庄严。

(四)加大投入,经费到位,是开展好此次活动的保证 为确保活动顺利举办,我县从人、财、物等方面全力予以保障,有力推进了景区硬件设施改善、景区环境美化、宣传造势等方面工作。县委、县政府先后投入28.5万元完善编排文昌出巡大型民俗展演,投入136万元对旅游标识标牌、分流标识标牌进行全面更换,投入86万余元在南山门至大庙景观大道两旁设臵体现景区文化特色的旅游固定标识牌、沿国道108线安装旗幡,投入20余万元在成都召开新闻发布会、在国家省市各大媒体进行宣传报道,投入50余万用于景区美化、绿化。

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暨1077届文昌庙会已圆满落下帷幕,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务实的作风,继续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为打造梓潼特色旅游品牌、繁荣绵阳旅游产业,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五篇:首届海峡两岸环境保护交流活动(模版)

关于主办2007首届海峡两岸环境保护科技产业论坛的请示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陈云林主任:

为促进台湾与大陆之间环保技术及环保理念的交流,建设绿色中国和谐社会,推动海峡两岸的环保事业和环保产业的共同进步,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拟定于2007年7月20至24日,在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办“2007首届海峡两岸环境保护科技产业论坛”。本次会议旨在深入探讨两岸环保绿色科技的现状及发展方向,促使两岸与会嘉宾切磋沟通,真正搭起两岸环保相关企业的友谊桥梁。

本次论坛由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发起,中国中国环境新闻网承办。特此,拟邀请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相关部门(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共同主办,并邀请相关领导出席活动开幕式并讲话。

在本次论坛的筹备及举办期间,我们将不断地总结调整,力求将本次论坛办成一次内容丰富、意义深厚的高规格两岸环保科技产业论坛。期能作为一个示点,在各级政府和领导的支持下在国内重点城市宣导推展。并将严把宣传重点,要求所有主、承办单位及宣传媒体对所有活动及参加人员进行正面的宣传报道,杜绝出现分裂祖国及伤害海峡两岸人民感情的言辞。同时将做好本次论坛的组织工作,确保参加人员的安全。

以上请示,妥否,请予批复。

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

中国环境新闻网 二00七年五月十日

附件:

2007年首届海峡两岸环境保护科技产业论坛

策划方案

一、活动背景

1.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1979年元旦两岸实现“三通”以来,台海两岸在多个领域开展合作交流。但环境保护方面交流甚少。通过组织大陆部分省市与台湾省进行环保交流活动,解决台湾地区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祖国统一。

2.目前,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大事。在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了环境科技必须真正体现以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的新思路、新要求,必须为实现“十一五”国家环境保护目标提供最直接的科技支撑,必须在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基础上,为切实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提供最有效的科技服务;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多处提及环境保护工作,着重强调要大力发展环保产业。通过组织两岸环保交流,两地取长补短,共同推进全国的环境保护发展,令中国环保事业发展进程方面具有标志性、突破性、导向性、创新性意义。

二、活动组织

主办单位: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拟)

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

承办单位:中国环境新闻网

福建省环保产业协会

台湾区环境工程工业同业公会 协办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校环保协会

财团法人台湾绿色生产力基金会

台湾对外贸易发展协会

三、活动内容

“海峡两岸环境保护科技产业论坛”的举办,力求将本次会议办成一次内容丰富、意义深厚的高规格两岸环保科技产业论坛;在不断地总结调整中,期能作为一个示点,在各级政府和领导的支持下在国内重点城市宣导推展。促使大陆与台湾就环保科技、环保产业发展方向等相关话题展开交流。将台海两地的先进环保技术、环保理念进行宣传和推广,推动海峡两岸的环保事业和环保产业共同进步。

四、首届活动安排

1、主办城市

福建省厦门市

2、活动主题

聚焦两岸环保 共建绿色通道

暨首届海峡两岸环境保护科技产业论坛

3、整体时间安排(拟定)

新闻发布会: 2007年7月9日 会场、展厅等布置时间: 2007年7月18日-19日 开幕时间: 2007年7月20日 论坛时间: 2007年7月20日-24日

4、活动目的

(一)政府牵线搭桥,营造和谐、热烈的氛围,海峡两岸环保人士欢聚一堂。邀请各地政府官员、环保机构负责人、环保专家及环保企业负责人等深入探讨环保绿色科技的现状及发展方向;着重研讨东南沿海地区及台湾地区环境现状、在环保科技上取得的成果和环保产业发展方向。将台湾地区的先进环保技术、环保理念进行宣传和推广,推动海峡两岸的环保事业和环保产业共同进步。

(二)为两岸的环保企业、绿色产品构筑信息的交流、展示平台,并为台湾环保企业开拓内地市场、和内地企业实现环保经济技术合作提供更多机遇。最终推动东南地区及整个中国的环保产业快速、健康的发展。

5、活动主要内容

(一)活动开幕式及环保科技产业论坛:

邀请国台办、环保总局等部门相关领导出席,专家学者代表,两省环保部门,两岸相关环保企业代表、媒体记者等约计400人左右。出席人员: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相关领导 国家环保总局相关领导

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相关领导 中国环境新闻网相关领导

各参展地区政府及环保部门相关领导 环保专家、学者 环保科技专家

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专家、学者 各参展地区企业家或负责人

拟定演讲议题:

议题一:环保科技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议题二:中国环保科技产业的科学技术需求 议题三:发展绿色环保产业与可持续发展

议题四:构建中国环保科技产业基地、走国际化发展之路 议题五:战略性调整环保产业结构,树立民族环保产业品牌 议题六:台湾地区环境保护指标与现状报告 议题七:台湾环保科技产业现状及取得成果

议题八:台湾环保产业的发展轨迹及发展策略研究(台湾环保产业技术的引进及其本土化分析)

议题九:华东、华南及台湾地区环保科技与产业互补发展策略研究

(二)环保技术推介交流会

展示地点: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

邀请两岸知名环保企业,开展环保成果展示。推介交流涵盖内容:(1)水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空气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3)固体废物处理技术与设备(4)噪声控制技术与设备

(5)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技术与设备(6)资源综合利用与清洁生产技术与设备(7)新能源设备和技术(8)环保材料与药剂

6、拟定媒体支持单位

电视台:中央电视台 凤凰卫视 江苏卫视 浙江电视台 广东电视台 福建电视台

上海电视台 TVBS 中天电视台

网络: 中国台湾网 中国环境新闻网 中国环保网 中国环保产业网

中国环保产业信息网 搜狐网 新浪网

报纸: 人民日报 经济日报 光明日报 参考消息 中国环境报 上海日报 福建日报

浙江工人日报 扬子晚报 中国时报 台湾周报

杂志: 地球与环境 环境保护 安全与环境学报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环境研究与监测 环境科学学报 环境科学与技术 绿色视野

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

中国环境新闻网

二00七年四月二十七日

下载海峡两岸青少年炎帝故里互动交流系列活动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海峡两岸青少年炎帝故里互动交流系列活动实施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暨文昌庙会实施方案及工作职责

    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暨文昌庙会工作要求 (相关部门工作协调会上的发言) 2011年8月15日 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暨文昌庙会是绵阳市台办与梓潼县人民政府联合向国台办申......

    中学读书互动交流活动致辞

    尊敬的xx市作家协会的作家朋友们,老师们,同学们,书友们:大家下午好!在这美好的世界读书日,我们济济一堂,共话读书,共享书香,xx中学很乐意搭建交流的平台,我代表xx中学热情欢迎大家的到......

    首届海峡两岸中学生手球交流活动总结9.25

    首届海峡两岸中学生手球交流活动总结 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交流局、山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重点指导,国台办《两岸关系》杂志社、昌邑市人民政府、潍坊市人民政府台......

    中日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动策划

    中日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动(之一)——中日友善“天使”选拔赛(活动策划)一、主办单位: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二、承办单位:北京爱迪国际学校北京-学校上海-学校上海-学校广州-学校常州国际学......

    与食堂互动交流活动策划书(共5篇)

    维权中心与校食堂互动交流活动策划二0一一年四月二十七日一、 活动背景名以食为天,做好食堂工作一直是学校的大事,为了增进学生群体和食堂之间的联系了解,增强信息沟通的对称性......

    如何搞好小学课堂教学的互动交流活动

    “互动”这个词眼对于我们教师并不陌生,我们都知道互动的形式可有很多:有文字的互动、人与人的互动、材料和幼儿的互动,等等。可是有效的互动并不是这么容易做到的。 那么对于......

    2014青少年英语口语展示交流活动细则

    2014青少年英语口语展示交流活动细则 第一部分:个人赛 一、 活动组别: 小学A组:小学三年级 小学B组:小学四年级 小学C组:小学五年级 小学D组:小学六年级 初中E组:初中一年级 初中F......

    中国海洋大学2017海峡两岸大学生海洋文化交流活动夏令营具体

    中国海洋大学 2017海峡两岸大学生海洋文化交流活动夏令营 一、具体活动日程、组织及管理措施等 海峡两岸大学生海洋文化交流活动由中国海洋大学发起,作为海峡两岸海洋海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