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金融信息服务业是金融行业的核心成分与新生力量
金融信息服务业是金融行业的核心成分与新生力量。其有三个大版块组合而成:金融资讯、第三方支付、网络信贷。网络信贷是继第三方支付之后,在金融信息服务产业中快速成长起来的领域,其必将成为下一轮瞩目的焦点。
1、基本定义
领域
《上海市信息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及了金融信息服务几个值得关注的领域:加大金融领域软件和信息系统的研发和产业化;加快建设金融信息服务基地和金融数据中心集聚区;加强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以及安全支付体系的建设;提升金融资讯服务能力,建立我国金融资讯信息服务平台和全球金融信息服务市场,是金融与互联网的无缝接合,而网络信贷集成了资讯与支付的关键作用,起到介质的对接作用。
由于金融信息和金融技术会同时用于银行、证券、保险和基金等不同的金融服务业,因此在中国金融行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环境下,政府已经把金融信息服务行业列为独立的产业,并已经授予像诺诺镑客、新新贷等专业从事金融信息服务的企业“金融信息服务”资质。
2、三极力量
随着信息技术与科技的不断创新,代表金融创新业排头兵的网络信贷已成为行业普遍关注的焦点,也是行业跟上信息时代的必经之路。它的发展迅速更使它有望成为金融信息服务产业继金融资讯和第三方支付之后新的第三极。新新贷总经理张扬认为“如果金融信息服务产业是资本投资的新蓝海,那么网络信贷就是这个蓝海中的新热点和新机遇,而新新贷模式则是通过自身平台作为纽带,满足社会各领域社会团体和个人对于投资和借贷需求。”
3、时代意义
金融信息服务产业是金融产品交易平台、分析平台和投资理财渠道,给用户提供最专业与即时的金融资讯,并以此在金融活动中创造更高的价值。解决企业融资需求和家庭个人闲 1
置资金的理财愿望。以新新贷为例,交易平台、分析平台和风险控制系统也是新新贷金融信息服务中的一环,它有效地解决了互联网的便利性与金融信息服务的有效衔接,它是金融信息服务中不可避免的关键性因素。
4、创新实践
新新贷是互联网金融信息产业中率先获得“金融信息服务”资质的平台之一。作为专注于中小微企业金融信息服务,致力于金融信息服务产业创新与发展的互联网领先金融平台。新新贷踏实于行业实践,稳健务实,积极开拓。从丰富的实践经验中开创性地提炼出金融信息服务行业未来发展的核心理念——共同分享,创造未来。
那么,什么是金融信息服务产业未来发展的核心理念:共同分享,创造未来? 首先,必须明确是金融信息服务产业提供的第三方服务,是平台,是渠道,更是沟通金融需求(借贷)双方的纽带。平台起到的是桥梁作用,本身即不吸储也不放贷。它是现代金融发展到一定阶段创新的产物,新新贷则在金融创新领域向前又迈出了新的坚实一步。
在金融信息服务产业经营范围内,安全性,保密性,可靠性和其他要求等方面都相当严格,其兼具金融和技术行业特点的性质,和所有金融信息服务领域一样,互联网是重要的桥梁,决定了其与其它信息服务和技术服务业的区别。
第二,分享。人们若谈到互联网精神,首先谈的必是分享精神。从古至今,信息壁垒严重阻碍着社会的发展,在文化领域,接受知识(精英教育)过去只是达官贵人才有机会,在商业领域,供需双方需要“翻山越岭”才能互同彼此需求,很多互通有无根本不能实现。作为金融信息服务产业的实践者,新新贷必将在金融信息分享方面继续深化实践,打通金融信息不对称壁垒,联通供求双方,造福社会。
第三,创造。金融信息服务领域的创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金融信息服务业的微创新,即通过现代化管理、服务理念、先进技术,改善用户体验,提高金融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是创造行业未来,新新贷认为金融信息行业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需要行业平台抛开短视目光,稳健务实的态度着眼未来。用大视野看待行业发展,创造更大行业大空间,服务社会更广大的金融需求人群。
5、经营范围
一、对包括个人和企业数据在内的各种金融数据进行收集,汇总,标准化和发布。
二、搭建适用于金融及相关行业的信息技术平台,提供解决方案。
三、利用金融信息开展金融分析,资产定价和风险评估。
四、在金融信息基础上设计金融产品和搭建金融模型。
五、研究资产定量管理方法和金融产品量化交易策略。
六、提供金融信息相关咨询和外包服务。
6、服务行业
在金融信息服务产业,有一块快速成长的领域或许将成为下一轮资金瞩目的焦点,这就是网络信贷。
网络信贷作为一个产业,萌芽于2009年前后。从本质上说,目前众多IT相关的资本热投行业,无非都是传统行业的互联网优化。网络信贷也是传统信贷行业自身的优化整合,借助互联网平台,在提升效率的同时降低运营成本。
目前市场上网络信贷企业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一、线上线下结合的O2O模式,新新贷、你我贷、诺诺镑客就属于这种模式。
二、纯线下业务,这种属于比较传统的做法,这类公司的一般做个简单的网站进行业务展示,真正的业务是靠派大量业务员去线下拓展;
三、类似拍拍贷,属于纯线上的模式。
7、发展方向
产品细分。产品专业性增强。市场国际化。竞争创造新格局。
第二篇:91金融超市领跑金融信息服务业
91金融超市领跑金融信息服务业
2013年的中国金融市场,赢来了又一轮良性增长。储蓄意识使得中国消费者对于金融产品的关注度逐渐提升。顺应这一需求增长,91金融超市(网址http://www.xiexiebang.com/)迅速成为金融信息服务业的先锋。
传统金融信息服务业长期以来采用人海战术,按照平均每天每个工作人员能够接触、接待3名客户(极限)的速度来看,目前金融消费市场数以亿计的需求是完全没有办法得到处理的。同时,对于金融业工作人员而言,高压力、大工作量、超时长的工作状态也让他们吃不消。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金融消费也呈现倍增局面。91金融超市(网址http://www.xiexiebang.com/)为这一产业链增加了技术协助,为双方实现需求、利益共赢提供了重要支持。
事实上,91金融超市自己并不参与交易,而是引入多元化的银行产品和大量专业银行业务人员,让用户和业务人员直接联系对接。目前,它已经与数十家银行和金融机构达成合作。91金融超市下设贷乐发、易贷天下、车险通三个重点频道。频道单独运作,支持咨询、资讯、客服等组合服务。面向大众,提供金融消费服务;同时面向金融机构,提供需求信息服务。用一个典型需求案例去衡量:37岁的张先生,拥有一套住房(自住),4份理财产品,想贷款投资北京二环内一间商住两用房。
张先生梳理了自己的需求后走访了数家银行营业网点,均未获得解决方案,无奈之下上网咨询。91金融超市获知后,迅速推荐给渣打银行信贷经理李女士。张先生在咨询当天即获得专业指导,2天后提交全套审核资料,7日后获得贷款。张先生顺利实现投资,而渣打银行信贷经理李女士为此单付出的时间成本总共只有7个小时。
高效管理创造奇迹,有效、快速的解决通路必是人才脱颖而出,解放生产力的强有力武器。91金融超市(网址http://www.xiexiebang.com/)为实现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高效、安全运转提供了创新思维和宝贵经验。随着91金融超市的发展,更成熟的运作模式将成为中国金融服务业改良的动力之一。
第三篇:金融行业信息建设存在问题
1、目前各金融体系的建设标准很难统一,阻碍了金融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在国有商业银行全面实施国家金融信息化标准前,许多银行都已经建立了自己的体系,由于机型、系统平台、计算机接口以及数据标准的不统一,使得各地的差距比较大,系统的整合比较困难,标准化改造需要一段时间。
2、金融信息化建设中,金融企业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难以得到解决。如国内众多的银行卡之间要实现互联互通,似乎需要经过一番长途跋涉。其实,为了实现银行卡的互联互通,中国人民银行早就牵头组织各商业银行共同出资成立了银行卡信息交换中心,以解决各银行之间的 ATM和POS机的共享问题。可是真正要实现联通的时候,各银行又都在盘算自己的利益。因为银行卡的联通意味着小银行可以分享到大银行的资源,大银行当然不愿意了。因此,金融企业的互联互通,必须找到一种市场驱动机制来谐调各方的利益,找到最佳的利益平衡点。
3、服务产品的开发和管理信息的应用滞后于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业务的快速发展。目前国内金融企业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偏重于柜面的负债、核算业务的处理,难以满足个性化金融增值业务的需要。同时,缺乏对大量管理信息、客户信息、产业信息的收集、储存、挖掘、分析和利用,信息技术在金融企业管理领域的应用层次较低,许多业务领域的管理和控制还处在半信息化的阶段。
4、网上金融企业的认证中心建设速度缓慢。目前中国各金融企业的客户很多,都是网上的潜在客户,然而由于国内金融企业在建设认证中心的意见上难以实现统一,使得网上金融的认证标准没有统一。而外资金融企业又虎视耽耽,一旦外资进入,美国标准、日本标准将在中国大地上大行其道。分析人士认为,网上认证中心不解决,那么网上金融将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网上金融。
5、实现数据大集中与信息安全的矛盾。数据大集中意味着统一管理,减少重复建设,数据集中以后,能够有效地提高金融企业的管理水平,加强金融风险的防范,进一步提高资金的流动性和资金营运的效率,有效地改善金融企业的管理机制。而且,数据集中是实现各种新业务和新服务的前提基础。然而,数据大集中虽是金融信息化的一大趋势,但集中从某种角度上讲增加了系统的不安全性,一旦某一地方的系统出了问题,那全国的系统都将受到影响。
第四篇:金融与金融服务业
金融与金融服务业
一、金融与金融服务业的内涵
目前国内外对金融的定义有多种,如马克思将金融定义为“货币资金的融通”。《中国金融百科全书》定义金融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及其之间相关的经济活动的全称。博迪和莫顿在《金融学》一书中对金融给出的定义为“金融是在不确定环境中对资源的时间配置”。金融系统被看作是市场及其他用于订立金融合约和交换资产及风险的机构集合。英国《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的解释则是:“金融的中心点是资本市场的运营、资本资产的供给和定价。其方法论是使用相近的替代物给金融契约和工具定价。”按照这一定义,金融的作用就是给各种金融工具定价,从而使金融工具能够在有效率的市场上进行充分交易,以实现资金的转移。
而对于金融服务的内涵界定更是多种多样。现有对于金融服务的定义主要是从营销管理的角度出发,或者体现在相关法律法规和经济统计中。比如英国学者亚瑟.梅丹定义金融服务是“金融机构运用货币交易手段,融通有价物品,向金融活动参与者和顾客提供的共同受益、获得满足的活动。”美国1999年通过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其金融服务规定的范围包括: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储蓄协会、住宅贷款协会以及经纪人等中介服务。联合国统计署定义了“金融及相关服务”这一统计口径,包括:金融中介服务,包括中央银行的服务、存贷业务和银行中介业务的服务;投资银行服务;非强制性的保险和养老基金服务、再保险服务;房地产、租借、租赁等服务;以及为以上各项服务的种种金融中介服务。在很大程度上,世界贸易组织对金融服务的定义具有代表性,世界贸易组织认为金融服务是指由金融服务提供者所提供的任何有关金融性质的服务。
总的来说,金融服务主要包括的内容有:
(1)信贷服务,这是最传统的金融服务形式,也是所有金融服务中的主要方式,同时还是金融企业最主要的盈利来源;
(2)证券服务,包括一级市场的发行服务和二级市场的交易业务等;
(3)交易服务,金融机构提供的这类服务实际上类似于为支票账户使用者进行会计服务,一般来说这类服务会随经济发达程度和金融连接广泛程度的增加而快速增长;
(4)保险服务,即为保障客户在某些意外情况发生后避免经济损失而提供的一种服务,这类服务可以通过某种金融工具将客户的风险转移或分散;
(5)资产管理服务,投资管理或资产管理服务主要包括:决定所管理的资产的风险或回报偏好,选择资产,获取或购买资产并提供安全保障,监督宏观经济表现和资产表现,当新信息、投资机会或资产管理目标变化时,可以改变持有的资产组合这五个方面的内容;
(6)信息和咨询服务。金融资讯一般可以分为金融信息、价值评估和投资建议这样三个层次,对这类服务是否收费,金融机构要视情况而定。
但是,金融服务的内涵不是一成不变的,由于金融是一个不断创新且迅速发展的产业,随着客户需求和金融监管的变化,金融服务产品的类型不断扩展,金融服务产品的种类远胜从前。因此,将来金融服务业在产业构成上还将继续动态变化。
二、金融的功能及特殊性
在经济发展中,金融服务业主要扮演三种角色:维持金融体系稳定、为其他产业融通资金、作为维持国民经济中产业结构均衡发展的服务性产业。现有的理论研究和政策建议基本上以金融服务业的前两种职能为主,较少涉及或根本忽视了金融产业作为与其他产业保持密切关联关系的服务业的角色。因此,我们看到的是政府对金融的过分干预以维持金融体系的稳定,金融组织体系中因国有金融机构占主体而缺乏其他竞争性产业具有的通过加强竞争以改善服务和增进社会福利的积极效果,或者以往政府为国有企业解困而赋予金融机构特殊的政治义务等等问题,极少看到为了保持国民经济结构各产业健康协调发展而给予金融服务业合理的定位和给予公平的发展空间,以提高金融服务业的竞争力,而后者是保持金融产业生命力长盛不衰的源泉。
金融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相比表现出一些显著的特征,主要有:
(1)金融服务业的实物资本投入较少,但其产出却难以确定和计量;
(2)传统金融服务的功能是资金融通的中介,而现代金融服务提供越来越多与信息生产、传递和使用相关的功能,由于经济活动日益“金融化”,金融信息成为金融活动的重要资源之一;
(3)金融活动的日趋复杂化和信息化对金融服务业从业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金融服务传统上就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现在正逐渐向知识密集和人力资本密集产业转变。
三、我国金融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进入21 世纪以来,中国金融服务业已经得到长足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了一个以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服务为主体、其他相关金融服务为补充、相对比较完整的金融服务体系。这样一个体系对于促进宏观经济的有效运行和提高微观经济活动的效率已经并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根据1994年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我国金融服务业的统计范围主要有:中央银行(包括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和各级分、支行)、商业银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等)、其他银行(包括政策性银行等)、信用合作社(包括城市和农村信用社)、信托投资收(包括国际、国内信托投资活动)、证券经纪与交易业(包括证券经纪和交易活动,如证券公司等)、财务公司(包括办理企业集团内部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的活动)、融资租赁公司、典当业、其他类未包括的非银行金融业(包括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市场等)、保险业(包括各类保险公司的保险活动,不包括社会福利保险活动)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快速增加,从1978年的68.2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6816.5亿元,增长了245倍,年均增长率为20%。但是,在金融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方面,却没有这样的趋势,这一比例从1978年持续上升,到1989年达到最高点的5.67%,随后,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缓慢下降,在2004年达到局部最低点后快速上升,到2008年,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达到5.59%。
从纵向来看,可以说我国金融服务发展很快,尤其是与经济增长保持比较良好的平衡。有关资料显示,如果对服务各行业门类的法人单位数、年末实收资本、从业人员、营业收入、单位实收资本、单位从业人员、单位收入7个指标进行综合排名,金融服务业的规模评分位居第三;但如果对服务业各行业门类的人均营业收入,人均资本、资金周转率和相对劳动生产率4个指标进行综合排名,那么金融服务业的综合评分位居第一。因此,我国金融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从横向来看,尤其是与西方发达国家比较,我国金融服务业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我国金融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徘徊不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国政府对金融业的开放始终持审慎的态度。虽然中国加入WTO时对金融的开放有所承诺,但是,都规定了较长的过渡期,国外金融机构在从事银行、保险、证券等业务方面还存在诸多限制,这一方面降低了我国金融服务业的竞争程度,但另一方面又限制了整个行业竞争力的提高,对我国金融服务业的长期发展不利。但是,正是由于政府对金融开放的审慎态度,才使中国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独善其身。
四、我国金融服务业存在的问题
我国金融服务业在产业规模、产业结构以及产业内部微观主体等方面都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金融服务业总体水平不高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金融服务业的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增长速度比较缓慢,内部行业结构和区域发展结构不协调。虽然具备一定的竞争能力,但与当今世界金融强国相比,在体制、技术、服务质量、监管等方面差距很大。金融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均衡,银行业居绝对主导地位,而证券经纪与交易业、保险业、信托投资业的比重相对偏低;金融服务业发展的地区差异较大,农村金融服务的供给严重滞后,不能适应和满足新农村建设、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改善的需要。
2.国内金融机构开展跨国业务的能力低下
除中国银行以外,其他银行海外业务的拓展尚在起步阶段,而外资银行在综合化经营模式下,通过大规模的并购和重组,其分支机构早已遍及全球。在业务开展方面,国内银行大都以传统的存贷业务为主,而发达国家跨国银行已经把业务重点放在利率互换、出口保理等一些新的金融衍生工具上,利用金融创新来获取利润和规避风险。
3.我国金融服务业竞争力不高
金融服务各行业竞争力较弱,不能有效提供经济发展所需的金融服务产品。我国的金融服务业与发达国家进行对比,由于中国金融服务部门与国有企业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关系处在较低的市场化水平中,因此企业等级、服务内容、经营品种、市场渗透等诸多方面,竞争力较弱。
银行业方面存在的主要差距为:盈利能力差、资本金不足、抗风险能力低、资产质量差、体制性弊病严重、非生利资产比重过高、内部制约监督机制不完善等。
在证券经纪与交易业方面,与国外证券业相比,我国存在的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证券市场总体规模较小、市场品种比较单
一、各证券经营机构资金规模普遍较低、业务结构雷同、内部管理机制落后、经营无特色、创新能力不足等。
保险业方面,尽管近年来得到了迅猛发展,但从保险市场深度(保费收入/GDP)、保险密度(人均保费收入)和保费收入占居民储蓄比重等指标来看,我国保险业的总体规模仍然较小,和发达国家以及世界平均水平存在明显差距。导致这些差距的原因主要有:民众保险意识淡薄、保险商品种类较少、保险范围较窄、保险从业人员专业水平不高、保险资金投资渠道少、保险立法不完善。
4.加入WTO 给我国金融服务业带来冲击
由于我国金融服务业与发达国家的种种差距,加入WTO 后该领域势必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这些冲击将主要集中在管理和经营体制、金融手段和金融创新、人才等方面,而这些冲击将最终表现为国内金融服务业市场份额的下降。
(1)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方面的冲击。外国金融服务业管理体制健全、决策机制科学、经营机制灵活,具备较强的化解风险和业务开拓的能力。而且,大部分外国金融服务企业拥有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技术基础雄厚,银行业务全球联网。这不仅使这些企业的管理层能对其全行业务进行有效的监管和控制,也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效率,使其具有较强的创新和发展潜力。
在体制方面的冲击表现在自主经营上。国外银行有自主经营的优势,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自主经营则相对较弱。比如,外资银行对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的掌握自主性较大,对呆账准备金的提取额度和呆坏账核销的自主性也较大。而国内银行则有诸多限制,特别是呆坏账核销还要有众多行政部门的参与。加入WTO 以后,这些分权式管理,若不改革,将成为国内银行参与竞争的障碍。
(2)金融手段和金融创新方面的冲击。近几十年来,国际金融服务业是创新最为活跃的经济领域,许多金融产品在国外已经相当成熟,而在中国却尚未普遍推开甚至还未推出。因此,国外金融服务企业势必将引入这些金融手段介入同国内金融服务业的竞争。
(3)人才方面的冲击。金融服务业是资本密集和知识密集型行业,其知识结构优于其他行业,高水平人才引进的速度很快。人才竞争将是外资进入后的竞争焦点之一。外资金融服务企业优厚的待遇势必导致不少既有国外工作经验、又熟悉国内客户和我国体制背景的优
秀人才的流失。金融服务业全面开放后,外资企业将突破地域和数量限制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对国内管理和专业人才的需求将更为强烈,他们可以用高薪聘用、委以重任、出国培训等优厚条件,以及科学的人才管理方式来吸引国内金融人才。而国内金融服务企业受工资、福利、社会保障等现有体制条件的限制,缺乏完善的人才培育激励机制,致使优秀人才外流。
五、发展金融服务业的对策
目前,我国金融服务业发展的整体目标是保护与发展并重,借鉴其他国家发展经验,在充分利用WT0有利条款的同时,积极提高国内金融服务业竞争力,充分发挥其资源配置的作用,使其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中枢。
1.完善金融服务业的相关法律法规
完善我国金融服务业的相关法律法规,是国内金融企业和外资企业公平竞争的准绳。目前,我国在金融服务业的法律法规方面还很不完善,应加快建设步伐。
在银行方面,《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并未对广义上的外资银行概念做出明确规定,而是采用了列举的方式。随着我国银行业的开放和发展,外资银行将以更多更复杂的形式出现,这种列举式的立法是无法包容的。
在证券业方面,虽然2006年新修订的《证券法》与《公司法》正式实施,与两法相配套的《上市公司监管条例》、《证券公司监管条例》、《证券公司风险处置条例》和《证券投资者保护条例》也相继颁布。但是,作为典型的“新兴加转轨”的市场,有些重大问题不是短期内能够彻底解决的,诸如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法制化建设等方面的问题,都需要我们付出长期的更大的努力。
在保险业方面,对于《保险法》颁布实施后迅猛发展的寿险业务来说,许多新的问题在《保险法》和相关管理办法中并没有明确规定,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保险公司在运作中仍会有许多不符合国际惯例的做法,这些都亟待完善。
2.加强金融监管
在完善金融服务业相关法律法规、实现有法可依的同时,我国还必须改变目前单层多头的金融监管体制局面,遵循市场化原则、政策连贯性原则和前瞻性原则,逐步建立起包括中央银行监管、行业组织自律、金融机构内控、社会监督配合的大系统监管体系,系统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3.加快金融机构改革,建立现代金融业服务体制
我国金融服务企业必须加快自身改革,建立起现代服务体制。大力推进金融服务机构的股份化改造、改组及集团化,建立现代金融企业,使产权结构、技术创新、资产质量、制约和激励机制及服务效率等符合国际标准。让企业按照市场机制的要求,参与金融服务贸易的竞争。
一是注重金融服务业的均衡协调发展。金融服务业的均衡协调发展包括行业结构和地区结构两方面。在行业结构方面,应加快证券、保险和信托等其他金融服务行业的发展,进一步完善与实体经济体系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加强金融服务业的资源配置功能,促进金融资源合理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金融服务质量。区域结构方面,要注意协调金融服务业在各区域的发展。目前金融服务业在东部地区优势明显,而中部和西部则相对比较落后。西部大开发为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金融服务业也应该以此为契机加快发展步伐。中部地区应发挥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挖掘自身潜力,防止拉大差距。
二是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制,满足农村金融服务需求。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结构转型,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农民和县域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需求得不到满足,这主要不是资金问题,而是体制与政策问题。因此,必须构建有效的农村金融服务体制,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农村金融服务策略和整治农村信用环境。一方面,各金融机构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增加对农村金融服务的供给;另一方面,应完善信用担保服务体系,扩充以政府为主出资组建的担保公司的资金来源,支持民间资本组建担保公司,扩大借款保证保险的范围。
4.积极探索国际化经营
在我国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同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探索国际化经营的有效途径。通过加快海外营业网点的建设,为境外企业在当地提供富有特色的金融服务;积极争取境外客户,扩大业务范围,提高资产存量,加快资金流速;学习和熟悉海外市场,向国际惯例靠拢,为全面参与全球一体化的资本市场的竞争积累经验。
5.大力培养金融人才
金融人才将是未来金融服务竞争的焦点。目前我国金融服务业各领域的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服务质量较低,服务价格偏高,竞争力弱。金融人才的缺乏将是制约我国金融服务业未来发展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金融服务业专业人才的培养不应仅局限在单纯技术和操作层面,更应注重新一代创新型、复合型、国际化通用人才的培养,形成以高、中级专业人员为主体的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金融人才的培养途径主要有:大力发展金融教育事业,初步建立多层次的金融教育体系。加快培养金融专业人才;加强金融从业人员培训,根据世界经济、金融发展新趋势和我国实际需要,建立培训体系,丰富培训内容;积极引进境外金融人才,从归国留学生和境外金融机构中聘请经验丰富、熟悉国际金融市场运作的人才,充实到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企业。加强金融领域国际合作,聘请国外金融专家来华讲学或举办研讨会,选派中高级金融管理和技术人员到境外学习和工作;改革金融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努力创造有利于发现和培养人才,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展的良好环境。
第五篇: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钟毅强调,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经济运行最基本的战略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助推器。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金融日益广泛地影响着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各级各部门要准确把握当前国际国内金融形势,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举措,在银政、银企互利共赢的良好氛围中,努力做大金融资源这块蛋糕,充分利用好各类金融工具,为加快安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增添强劲动力。钟毅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认真学习现代经济、现代金融基本知识,努力掌握金融规律,提高熟练掌握金融手段的本领。要树立全局观念,自觉地理解和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金融方针、政策和法规;要结合本地本部门的特点,选择和运用好各种金融手段促进经济发展;要正确处理和协调政府、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关系,理解和支持金融改革,自觉地防范金融风险,依法维护金融秩序,保障金融安全,促进经济发展。
钟毅要求,要开动脑筋、加足马力,把对金融知识学习钻研的热情落实到具体操作上。在实践中加强学习,在探索中注重总结,着力改善安岳金融生态环境。要以强化政府推动作用为核心,发挥政府引导市场、市场引领企业的作用,合理利用经济、行政手段,切实加强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要建立诚信政府,尊重金融机构的依法自主经营权,打造信用高地和金融洼地,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吸引资金流向安岳。要强化服务意识,积极转变职能,主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改进服务方式、创新管理模式、制度、内容,为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宽松和谐的融资环境。要做好面向公众和企业的征信知识宣传以及面向机关干部的金融知识宣传和培训,增强全社会的金融意识、诚信意识和法制观念。要进一步更新理念,善于学习、研究、运用金融,提高运用金融规律服务地方经济工作的能力。
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唐兴玉,县委副书记孙振军,县政协党组书记、副主席付明伟等县委中心组成员和固定列席人员,县级副科级以上单位主要负责人,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