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光召:新媒体带来全球传播新格局(写写帮推荐)

时间:2019-05-15 07:52: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周光召:新媒体带来全球传播新格局(写写帮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周光召:新媒体带来全球传播新格局(写写帮推荐)》。

第一篇:周光召:新媒体带来全球传播新格局(写写帮推荐)

周光召:新媒体带来全球传播新格局

日 期:2008-11-25 来 源:人民网-科技频道

人民网科技北京11月25日电 据中国科协网消息,在11月22日召开的第六届亚太地区媒体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上,大会主席、中国科协名誉主席周光召在开幕辞中指出,以即时、海量、互动为特征的网络文化正在兴起,其影响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周光召在讲话中指出,互联网已由一种信息技术手段,演变成为在社会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新媒体,以北京奥运会为标志,网络媒体走向成熟,媒体新格局正在形成。北京奥运会上,网络媒体以其报道规模大、原创率高、市场运作和科技水平高等优势,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并在与传统媒体的竞争中,催生了媒体新格局的形成。

早在1999年的第二届大会上,周光召作为大会主席提出了“第四媒体”的概念,引起广泛关注。在本届大会的开幕辞中,周光召阐述说,自1993年对公众开放以来,互联网发展速度令人目不暇接。据统计,截至2008年6月30日,全世界网民数量为14.6亿,占世界总人口66.8亿的21.9%,比2000年底增加了305.5%。网络媒体迄今已在媒体格局中占据重要位置。目前,以包括网络技术在内的科技进步正在给全球带来革命性的影响。

周光召强调,消除全球化进程中的数字鸿沟,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已成为当务之急。应当重视网络文化伦理建设,强化相关机构和个人的自律意识、协同意识、责任意识,以趋利避害,促进网络新媒体的健康发展。网络作为一种媒体,理应承担起神圣的使命。因此,加强交流与合作,促进网络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共同繁荣,创建全球和谐网络文明新未来,是媒体人共同的责任。

11月21~23日在北京召开的第六届亚太地区媒体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暨亚太科技传播峰会的主题为“新技术、新媒体、新格局——大众传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大会收到论文130余篇,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日本、韩国、印度等10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专家学者参会,并发表精彩的大会演讲。大会还将讨论通过《关于新媒体的共识》。(赵颖)

第二篇:媒体称微博带来新话语空间 裂变式传播信息

媒体称微博带来新话语空间 裂变式传

播信息

http://.cn2011年01月16日00:48瞭望

微博不仅给中国公众带来新的话语空间,也在改变着信息、媒体,甚至包括政府公共服务信息的传递方式

文/肖明超

中国的互联网用户正在高速增长,互联网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颠覆人们的沟通和交流的模式。

自2006年全球的Twitter网站的创立,微博客作为一个新的互联网平台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随着新浪微博2009年的正式上线和很多网站纷纷推出微博,微博已成为中国社会2010年很重要的一个关键词。

目前,具有强烈的自媒体属性的微博,在改变着公众的媒体习惯和信息传播的模式,并成为社会化媒体中最为即时性、用户最活跃的信息传播平台。而使用微博的用户也在不断增加,微博逐渐向大众化普及。

如何对待、应用微博以及下一个最新的互联网应用,已经对相关部门的决策、沟通、处置能力提出了新的考验。

社会主流群体表达自我的平台

微博用户有何特征?年前,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使用全球领先的在线调查公司SSI的在线样本库,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沈阳、西安、杭州8座城市共4306个微博用户开展了调查。

本次调查显示,年轻、高学历的职业人群体是微博的核心用户群体,年龄集中在男性(63.8%),25~34岁(56.2%),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74%),遍及公司职员到中层管理者(接近七成)。也就是说,微博吸引了大量的70后、80后,这些群体也是当前城市的主流群体,这些人也乐于表达。

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生活节奏快而人际沟通减少,人们时常陷于被忽视的感觉中,当个体受到的关注不足时,人们迫切需要建立起自我关注并期望引起他人的关注,微博恰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感情抒发的渠道。

本次调查还发现,关注自我是用户使用微博的最主要目的,包括:表达自我情感(74.3%)、记录生活与成长(59%),其次才是与别人分享一些信息和观点(55.7%)、休闲放松(54%)、搜集资讯或者需要的信息(47%)和了解朋友的状态(41.6%)。这说明,微博成为中国公众自我宣

泄和表达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上,承载着用户释放情绪、记录生活以及发表观点的价值诉求,这也意味着微博是草根表达自己的重要舞台。

本次调查还显示,不同的代际之间有一定的动机差异,70后微博上好为人师,制造深度话题,80后对微博的话题参与和活跃度较高,90后基本是娱乐。70后是步入事业成功的一代人,对于分享观点信息、放松一下、拓展个人关系网的需求强于其他人群;80后是正在生活与事业之间奋斗的一代,具有更强烈的自我表达欲望,记录生活日记、分享信息、休闲放松的需求也较为强烈;而90后多半尚未离开校园的年轻人群,分享、学习、拓展人际的需要都不如80后和70后强烈,通过微博排解无聊的需要更切实一些。

从心情到身边新闻无所不有

2010年8月,群邑中国与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沈阳、西安6城市15~55岁900个微博用户联合开展的在线调查还发现,在关注自我的使用态度支配下,微博用户的行为自然也表现出关注自我的特点。

本次调查显示,微博用户发布信息内容以个人为主导,排在前三位的发布内容分别是记录每日心情(中选率61.3%)、兴趣爱好(中选率52.9%)和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件或者新闻(中选率49.7%),因此,从自己每天的心情、个人兴趣爱好的信息,进一步延展到对周围发生的事件或者新闻,这也使得每个人的喜怒哀乐,以及对于周围第一手的新闻成为了微博上实时流动的信息。

本次调查还发现,在公众通过微博发布的信息中,以完全自创和原创内容为主的微博,占到了54.2%,用户自创内容在微博上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而还有11.9%的用户会转发别人写的微博,从自创到转发,微博形成了一条新的信息传递的链条,只要有人的微博被转发,就可以迅速地让信息得到扩散。

毫无疑问,微博也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公民新闻写作的蓬勃发展,每个人都可以利用微博进行现场报道,而那些看到别人发送微博的人,则自然成为了消息的传播者,这直接激发了公众参与新闻传播活动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从本次调查情况来看,微博受众关注的内容涉猎广泛,从社会新闻、名人言论、生活常识、小道消息乃至朋友动态、生活娱乐,均在关注范围内,但是被微博用户关注、转发和评论的话题,则都有共同的特征,就是“新、奇、趣”。

本次调查还发现,微博用户厌恶的内容相对较少,最突出的就是虚假信息和网络谩骂。这说明,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要在微博上与消费者的沟通和互动,要学会放低身段,用更具亲和力的方式与公众沟通。

同时,还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受众最愿意转发的内容通常是视频、图片、声音等形式,这同时也是受众经常评论的内容,因此文字结合动态感觉的微博内容更具传播力。

从这个角度来看,微博也是一个整合了多个社会化媒体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有视频、有音乐、有图片、有来自BBS/论坛的帖子和有趣的段子,微博自然就成为了新的互联网信息的整合和集散地,而这些微博的用户不仅是创造者,也成为互联网时代信息的搬运工,若干信息在微博上汇集,最后又被分发到不同的用户,从而颠覆了传统的信息传播的模式。微博上发布的新闻获得较高信任度

微博也改变了很多人的互联网习惯,过去很多人上网首站是新闻。

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使用全球领先的在线调查公司SSI的在线样本库,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沈阳、西安、杭州8座城市共4306个微博用户开展调查后发现,在使用微博之后,网民上网第一站首先登录微博的比例达到将近20%,直逼即时通讯工具和电子邮件的首选地位。

本次调查还发现,七成以上的微博用户,有意愿将微博作为获取新闻的重要平台,微博的媒体效应在进一步凸显。而更值得关注的是,共有六成左右的用户,明确表示微博上人们发布的新闻可以相信,其中50.7%的用户表示可以相信,10.5%的表示非常相信。

而有很多人认为,微博上更多是数以千万用户按照自己的意图编写的内容,何来客观性?但是,事实上,微博的信息发布者在提供新闻线索的同时,发挥着信息传播的第一道“守门人”功能。由于140个字符的限制,很多用户在发布信息时会事先进行信息过滤,会考虑怎样才能在简短的篇幅内既能准确表达信息,又能引起轰动效应,这意味着用户发布信息的同时已经进入信息编辑的筛选、修改和压缩工序,同时,由于每个人在微博上都希望自己的内容会被人转发或者关注,导致微博的内容本身就更加接近于真相。以微博客作为新闻线索可以迅速获得真相信息和有用信息,这对于新闻传播来说微博就有了更大的价值。

本次调查显示,微博上备受关注的新闻话题前五位分别是:社会新闻、时政新闻、娱乐新闻、消费新闻、健康新闻,这些新闻均有超过半数的微博使用者表示感兴趣。

另外,从代际的差异上来看,70后、80后和90后在新闻的关注兴趣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70后,在社会、时政、健康、财经新闻等多个方面,关注度均高于其他群体;而90后,仅仅在娱乐、明星、游戏新闻方面表现出超出大众的兴趣度。至于80后,通常情况下,对于新闻的兴趣介于70后和90后之间。

微博将给公众带来新的话语空间

截至2010年10月,中国微博服务的访问用户规模已达到1.2亿人,活跃的注册用户数突破6500万个,在新媒体运用更加敏捷、广泛的今天,微博正在给中国公众带来新的话语空间,也在改变着信息、媒体,甚至包括政府公共服务信息的传递。

微博让每个中国公众有获得公共话语权的可能。在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期间,各个社会阶层都希望对自己的利益和诉求进行表达,而微博无疑给了中国公众表达的平台,而在所有的媒体平台中,微博扮演了议题设置的作用,草根阶层通过种种议题,逐渐介入了社会事务的处理当中,打破了过去只有特定阶层的群体才能作决定的状况,微博所呈现出来的公共性,让每个公众都享有了公共话语权。这种公共话语权也将会随着人们微博黏性的增加,微博粉丝圈子的扩大以及微博平台影响力的加强而逐渐扩大。

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的舆论传播工具和重要的信息传播渠道,将成为政府沟通民意的重要平台。2010年6月3日上午,广州公安微博发布了一条信息:“白云区派出所民警在清查辖区某出租屋时,一民警被屋内一名身份不明男子用手枪击伤。事发后,广州市委领导高度重视,迅速赶到现场指挥,并立即展开救治伤员及围捕嫌疑人等工作。”

消息立即引来了众多网友转发和跟评,绝大多数网友均认为,警方能借助传播速度极快的新媒介——微博来发布即时新闻,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这不仅是一个特别好的交流沟通机会,更让人民群众对政府微博在突发事件及公共危机中所发挥的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寄予了更多期望,微博将可以在未来政府的政务公开中承担重要的角色。

在肯定微博对于畅通民意渠道的积极意义的同时,微博裂变式的传播也带来了新的管理难题,微博传播不是点对点、点对面的传播,而是裂变式的广泛传播,一个人的微博可以被其“粉丝”转发,再被“粉丝”的“粉丝”转发,不断蔓延,使得微博管理比其他网络应用更为困难。特别是当微博日益成为突发事件传播舆论中心时,亦对政府部门依法处置公共突发事件的能力、新媒体运用能力提出挑战,政府如何做到主动、及时、公开对全体网民公开信息,将成为政府所面对的微博应用和管理的难题。

无论是作为一个信息的发布平台,还是草根秀场、官方代言,无一不在彰显着微博所带来的信息传播变革对人们交流方式的影响,以及它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世界。正如互联网趋势研究者谢尔·以色列在其新书《微博力》写到的,“我们正处在一个转换的时代——一个全新的交流时代正在代替老朽的、运转不灵的传播时代。在这个由微博推动的、正在到来的交流时代,如果我们还没能跟上它的脚步,那么就可能会被这个时代所抛弃。”□(作者为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副总经理)

第三篇:新媒体时代舆情传播特点

新媒体时代舆情传播特点

新媒体时代,数字化、网络化、即时化、互动化的特征,快速地影响和改变了社会舆论的生成模式,使舆情传播具有鲜明的特点。

传播主体多元化。这是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是发言人的时代。据统计,新浪微博用户有4亿多,每天发布微博总量达1.2亿条,新浪首页新闻1小时有几百万的浏览量,一条有分量的新闻,瞬间会被数万家乃至数十万家网站自动抓取、自动转载„„众多的个体网民表达自己意愿、情感、思想甚至诉求的愿望日益强烈。

传播内容海量化。在新媒体时代,互联网海量的信息得到充分的体现,伴随着搜索引擎技术不断更新换代,文字、音频、图片、播客、微博等搜索功能的不断创新和扩充,使公众在海量信息中获取所需更加快捷方便。

传播节点碎片化。新媒体时代,任何一个网民都有可能成为信息的生产者、舆论事件的报道者。智能手机的普及,更让大众麦克风随时随地地现场直播变成现实。新闻发布的大众化,使得信息呈碎片状分布,同一件事有成千上万的网民按照各自的观点分别发布消息,再加上众多的转发和评论,舆论发展呈网状扩散,加剧了信息的碎片性。

传播方式群际化。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海量信息和传播渠道急剧增多,多向传播,多点互动,移动获得,移动表达,即时传播,即时分享,并且呈现“点对群”“群对群”的特点。这些网络化、立体化、群际化的传播方式,显现了极强的群际传播特点,既是各种信息、思想、观念、看法、意见的集散地,也成了个别单一话题的放大器,对社会公众的态度、认知与行为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传播范围广泛化。互联网最大的优点是天下互联。随着手机等移动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的传播范围更加广泛。任何一条有价值的信息,随时、随地都有可能超越地域的界限,瞬间传遍世界各地,由局域热点迅速变为全国甚至全球的热点。这种传播范围短时广泛化,是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最鲜明的特点。

传播速度瞬间化。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完全摆脱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尤其在时间上,无论是文字、照片,还是音频、视频,只要当事人愿意,轻轻一点,瞬间便上传到网上,形成了新的信息。一方面,舆情的传播速度,尤其是突发事件的报道,在网民的参与下远远超越了传统媒体;另一方面,新媒体与受众的零距离互动使舆情得到快速传播和及时的反馈。

传播结果扩大化。在新媒体时代,舆情传播的方式和路径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许多声誉危机事件并非发端于公众媒体,而是出自于“微博”“社区”“微信”等新媒体,大众化的传统媒体则更多地扮演了“放大镜”和“扩音器”的角色。

(作者江忠宝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委党校)

第四篇:新媒体传播的盈利模式研究

新媒体传播的盈利模式研究

一、新媒体传播的 盈利模式研究

本文从传播模式和盈利模式两大维度,对当前新媒体、主要是网络新媒体的类型进行分析,归纳出内容新媒体和平台新媒体两类新媒体形态。并以人民网、PPS、QQ空间、淘宝网、开心网5个新媒体为个案进行深度分析,探究新媒体在传播模式和盈利模式上的关联。研究发现,在传播模式方面,原有的大众传播模式需要丰富、补充,类人际传播开始在新媒体领域兴起;而新媒体盈利模式也将不再仅依靠内容,基于互动关系的盈利模式为新媒体盈利带来新的空间。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一个以前在研究传统媒体时从未出现的巨大不平衡在新媒体身上出现,一方面新媒体企业越来越多、投资也疯狂升温,另一方面却始终走不出盈利模式的桎梏。这要求新媒体研究必须扩大视角,从传播学走出去。基于此,经2006年-2008年《现代传播》、《当代传播》、《新闻界》等学术期刊论文查阅和维普资讯论文数据库文献查阅,大致归纳目前在学界主要研究范围内的数字化后的传统媒体、视频类新媒体、博客类新媒体、电子商务类新媒体、SNS类新媒体这五类新媒体,并根据中国互联网指数系统排名,分别选取人民网、PPS、QQ空间、淘宝网、开心网为个案样本,以进行具体深入研究。文章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涉及问题的提出——新媒体传播模式差异以及基于传播模式的盈利模式差异;并以五大个案的两大模式为纲搭建全文研究构架。第二部分,也就是第二章,首先对新媒体产业发展总体情况作描述,然后探讨界定了新媒体概念,并提出了本文新媒体研究的双重视角——交互性和平台化。第三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由第三章和第四章构成,主要将新媒体个案分为内容媒体和平台媒体两大类,并在传播模式和盈利模式两个维度上进行观察。第四部分由第五章和第六章构成,包括对新媒体未来传播模式和盈利模式的发展方向的展望和总结——传播模式上,内容新媒体从有限交互为主逐步向无限交互发展,平台新媒体以无限交互为主,类人际传播正在兴起;盈利模式上,内容新媒体从广告为主逐步向多元化发展,平台新媒体主要向服务提供方向发展,基于互动关系的盈利模式正在形成。更多还原

二、新媒体视觉中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研究

新媒体是在传统媒体发展的基础上运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的新的媒体形态,随着互联网、手机的普及和Wbe2.0、3G技术的推进,新媒体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新媒体传播因其传播方式的高度自主性、广泛参与性、去中心化的互动性等特点,使广大民众参与到信息的制作和传播过程中,给人们带来了新的虚拟生活方式,也给大学生带来了思想道德层面的积极影响和严峻挑战。一方面使学生增强了民主、平等、独立等现代伦理意识,另一方面由于新媒体传播信息内容的繁杂性、传播方式的的隐蔽性,对大学生思想观念带来冲击,对大学生的道德自律、道德判断、道德行为提出了挑战,新媒体传播创设的虚拟与现实并存的环境,给传统的德育观念、手段带来了严峻挑战和很好的机遇。如何在伴随新媒体而来的信息化、全球化的现代境遇中,创新大学生道德教育,成为一个具有重要价值的课题。本文结合新媒体的特征与功能,以新媒体视阈中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问题为研究对象,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现状与问题,新媒体环境下道德教育创新的必要性,以及创新的指导理念、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形式、教育途径、教育队伍建设、教育环境、教育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全文除导论和结语外,共分十一章。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媒体形态经历了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到网络、手机、数字电视等新媒体的发展过程,当前新媒体的主要类型有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媒体,新媒体具有交互性与即时性、自主性和参与性、共享性和社群化、个性化与受众的分殊化、信息内容的多元化等特征,具有传播大众文化、引起人们交往方式和社会组织方式的变革、建构公共领域、推进社会民主、影响社会舆论等功能。新媒体的发展对传统道德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提出了挑战,同时也为道德教育提供了拓展教育载体、传播道德价值、促进教育的互动性及主体性的发挥等机遇。同时道德教育创新是新媒体环境下实现道德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的的必然需求,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道德教育现代发展的自身需求。当前道德教育已经根据新媒体带来的新变化在教育方式、途径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着运用新媒体的自觉性不强,没有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与新媒体教育的合力作用,对新媒体的传播规律把握不准确等问题,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道德教育指导理念、模式、内容、方法、途径、队伍建设、新媒体管理机制,教育评价机制与新媒体环境不适应。在新媒体创设的虚拟与现实共存、多元化的环境下,应创新道德教育指导理念,树立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整体育人理念,一元主导与包容多样的理念,道德教育价值取向与社会道德整体发展趋向相一致的理念,道德教育内容、方式、方法、途径与新媒体传播规律相一致的理念;应根据新媒体环境的变化,建立新媒体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结合的道德教育模式,建立学校、社会、家长、学生四位一体的与新媒体相结合的立体教育模式;应注重新媒体环境下道德教育内容的创新,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公民伦理道德教育、道德选择教育,提升学生整体道德能力和水平;应注重大学生道德教育方法、形式的创新,运用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新媒体平台创新德育方法,运用自主性德育、参与式德育、选择性德育、主体间性德育、嵌入式德育等新的德育形式;应注重大学生道德教育途径的创新,加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道德主体的建构,加强新媒体环境下的伦理规范建设、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加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通力合作,发挥媒体的道德教育功能;应创新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教育队伍建设,建立政府、社会、高校组成的队伍建设网络体系,丰富教育队伍的构成,明确队伍的素质要求,加强新媒体管理队伍、新媒体舆论引导队伍、道德教育队伍三支队伍的建设;应着力做好大学生道德教育环境的优化,实现中国传统社会伦理在新媒体带来的信息化、全球化时代的现代转化,优化道德教育的社会环境,建立健全新媒体管理、监控机制,优化新媒体环境,学校加强校园网管理和建设,优化校内教育环境;应创新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评价机制,建立新媒体环境下政府、社会、学校、家长四级联动的道德教育评价体系,完善政府对道德教育的奖惩机制。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对新媒体对大学生的道德影响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传播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对新媒体视阈中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运用实证研究法,通过建立德育网站、德育播客、手机短信教育平台等方式,从实际德育工作中探索运用新媒体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为研究提供现实依据。本研究有助于宣传和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及其师生把握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在具体工作中提高可操作性,增强实际效果,并进一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

三、手机媒体传播模式及市场 营销分析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机从开始所使用的第一代模拟技术到现在使用的第2.5代、第2.75代甚至第3代无线互联通信技术,手机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已经不仅仅是一种通信设备,其信息承载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使其作为一种信息传播媒介存在于人类社会中。手机媒体具备人际传播个性化特性、点对点传播、互动性和能够达到精确传播效果以及大众传播建构公共话语空间等特点,逐渐由人际沟通工具向大众传媒跨越,引起了业界和相关产业的关注。同时由于基础数字技术、宽带技术以及软件技术的支撑使独立运营的传统电信网络、计算机网络和广播电视网络正趋于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进一步促进3G时代实现媒介内容移动化。但目前手机媒体的运营处于初步阶段,还不规范和成熟,经营者管理和操作方式粗放,手机媒体强大的传播优势还未真正得到显现,手机媒体产业各个环节的角色需要重新定位,其产业链亟待整合和完善,手机媒体商业模式的变革势在必行。本文对手机媒体产业链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合理建构了手机媒体传播模式,结合当前手机媒体的运营模式以及国外手机媒体运营的成功案例,在对手机媒体市场营销分析时应用了传统和新兴的营销管理理论,提出了基于手机媒体移动互联网平台、形成大规模协作与个性化的大规模定制最终达到双赢,采用科学合理的手机媒体营销理论指导手机媒体产业链的良性发展。

第五篇:网络空间正能量传播“新格局”

网络空间正能量传播“新格局”

互联网深刻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越来越多的组织和个人被卷入到互联网虚拟空间中。新常态下,净化网络生态环境,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舆论场,已经是中国社会转型和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2014年,中国互联网治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2014年2月27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宣告成立,从最高层面上确立了互联网治理的重要性。2014年4月中旬至11月,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开展打击网上淫秽色情信息“扫黄打非?净网2014”专项行动,在一定程度上对网络不良信息进行了清理,使网络空间更加清朗。2014年11月,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中国浙江桐乡乌镇召开,为互联网治理与发展提供新视角。2015年,“互联网+”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将互联网的治理和发展提升到新的高度。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2014:“两个舆论场”共识度增强》报告指出:“2014年以来,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进一步加强融合,网络舆论共识度与政府认可度双双快速上升,网络舆论生态步入正轨。”相对往年网络上官方和民间两个舆论场撕裂局面,观察2014年网络重大事件,互联网上呈现出爱心、自强、理性、分享的正能量为主的态势,撕裂局面有所改观,“两个舆论场共识度增强”,2014年正能量网络生态逐渐形成。党的声音借助互联网得到快速有效地传播,而民间的话语也能够借助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的融合,得到有效地表达和扩散,成为官方在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重要的参考因素。

2014年网络正能量如何在官方舆论场中生成和传递?如何在民间舆论场汇集和扩散?如何在两个舆论场之间流动和升华?笔者将从三个方面试析2014年的正能量网络生态。

官方舆论场:持续发力传递正能量

作为传播媒介,互联网具有去中心化、裂变式、扁平化等特征。社会舆论在互联网空间中能够快速形成、发酵,跨越时间和空间,形成巨大的影响力。对于负能量的传播如此,对于正能量的传播和扩散同样如此。

官方舆论场对于形成、扩散网络正能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14年,主流媒体在官方舆论场中持续发力,积极生产和传播网络正能量。其中,以人民网、新华网等为代表的中央级党政媒体平台,互相竞争的同时,形成了合作共赢的局面,汇聚多个平台的影响力,无论在数量和影响力上,都实现了正能量的最大化。比如,从2014年10月27日起,中国文明网联合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和中国网络电视台,“五网联盟”同步共推《好人365》专栏,每天以讲故事的方式,宣传“中国好人榜”上榜人物的先进事迹和高尚精神。该专题推出以来,在网络平台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大批网友关注和跟帖,也吸引了一批线下纸媒转载。凭借优质的内容和畅通的传播渠道,该专题持续塑造各行业各的典型,不断放大网络正能量,引导国人不断追求真善美的道德境界,建设向上、向善的价值观。而温情的故事代替了此前模式化的官方宣传语言,也使得官方舆论场制造出的正能量,得到了广大网民的认可和接受。此外,在多个网络平台上每天推出一个故事,这种持续推送的模式,改变了传统媒体“运动式”的典型报道模式,也达到了正能量传播过程中“润物细无声”的舆论引导效果。

此外,市场化主流媒体也持续在网络平台中持续造势,积极参与生产和传播网络正能量。2014年,反腐无疑是一个热词,中央持续重拳反腐,贪腐官员纷纷落马,社会公众叫好声不断。财新网作为主流的市场化网络媒体平台,在反腐报道中不断涌现高质量作品,在官方舆论场中形成巨大网络正能量。比如,2014年7月29日,新华社发布***涉嫌严重违纪接受调查的消息,随后,财新传媒在财新网推出了其精心筹备了大半年之久的6万字周案报道,据称,流量蜂拥而至,几致财新网服务器瘫痪。此外,财新传媒数据新闻团队还推出了制作已久的动态图表:《老虎家族-***案关系图谱》。财新网的报道全面立体化地呈现了***的从政生涯和成长经历,赢得了大量网民的关注,体现出中央反腐的力度和决心,为网络空间注入了强大的正能量。除了财新,澎湃作为一个新媒体产品,也在反腐报道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打虎记”地不断推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品,引来其他媒体的争相转载和广大网民的热烈讨论。

民间舆论场:公众参与汇聚正能量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15年2月3日发布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117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7.9%,较2013年底提升了2.1个百分点。”互联网赋予了普通网民发声的机会,而如此庞大的网民群体,前互联网时代看似不起眼的声音,都会被成倍的放大,汇聚而成巨大的舆论能量。

2014年,在以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为代表的民间网络舆论场中,源源不断的正能量传播是一个显著的特征。广大网民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在社交平台上,批评和谩骂减少了,造谣、传谣者减少了,而与之相反的是社交平台的公益活动明显增加。例如,2014年8月17日开始,“冰桶挑战”成为网络的热点词汇,该项旨在关注渐冻人等罕见病的公益活动在微博平台呈现裂变式传播的特点,参加者必须在完成挑战后点名其他三人接受挑战,雷军、刘德华、孙杨等社会各界名流纷纷参与其中。8月18日,仅一天时间,“冰桶挑战”的热门话题就获得1.4亿次浏览量和14.5万条讨论,在民间舆论场中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力,不同身份、不同阶层的人共同参与到公益活动中去,制造和传递了巨大的网络正能量。11月29日,“微笑挑战”点名游戏在微信平台迅速蹿红,瞬间在朋友圈刷屏。网民们纷纷在朋友圈晒出自己的微笑自拍照,并点名朋友圈内好友参加,使得微信朋友圈充盈着各种甜美的微笑,形成和谐积极的网络生态,朋友圈变成一个汇聚感恩和快乐等正能量的平台。

此外,在2014年重,当各种负能量事件发生时,民间舆论场也呈现积极态势,与前些年对公权力的质疑、不信任相比,民间网络舆论生态大大改观。舆情监测室秘书长祝华新在解读《2014,“两个舆论场”共识度增强》时介绍说:“前些年,在上海杨佳袭警案、湖北巴东邓玉娇案、浙江温州钱云会案等热点事件中,社会舆论撕裂严重;而今年在国家公祭日、昆明火车站暴恐袭击、内蒙古呼格吉勒图案等事件中,舆论高度一致。”这充分体现出在民间舆论场中,社会共识正在逐渐形成,社交网络成为一个汇聚社会正能量的有效平台。

正能量传播“新格局”

互联网的普及,改变了人们发布和获取信息的方式;同时,互联网形成的网络舆论场对社会情绪产生了重要影响。前些年,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明显呈现割裂的局面,具体表现为网民对政府的不信任,对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产生各种质疑。而随着国家一系列政策制定和实施,网络舆论态势大有改观,正能量成为网络空间的主角。

首先,官方舆论场成为了正能量产生和扩散的主要阵地,主流媒体强强联合,持续塑造社会典型,以温情的故事为社会源源不断地注入正能量。同时,在中央重拳反腐的新常态下,主流媒体大胆、细致的报道,体现出中央反腐的力度和决心,不断增强广大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心。

其次,民间舆论场中猜疑和谩骂明显减少,传递爱心的公益活动唱主角,将点滴正能量汇聚起来,建构起和谐温暖的民间舆论场。

最后,通过微博、微信、网络问政平台等媒介,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实现了互联互通,并渐趋融合。正能量在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中各自生成、汇聚和扩散,并且在两个舆论场之间的流动,在此过程中,正能量得到进一步发展,由此形成了网络空间中正能量传播的“新格局”。

下载周光召:新媒体带来全球传播新格局(写写帮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周光召:新媒体带来全球传播新格局(写写帮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试述企业新媒体融合传播策略

    试述企业新媒体融合传播策略传统媒体长期以来是企业信息传播的核心载体,但新媒体的发展催生出企业新媒体,让企业能够在社交平台自主信息,但企业新媒体发展水平不足,为企业品牌升......

    浅析新媒体时代的公关传播

    浅析新媒体时代的公关传播 新媒体是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基础上延伸出来的各种媒体形式。①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的“新”不仅体现在技术上,也体......

    构建媒体融合发展新格局

    构建媒体融合发展新格局(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 丁 晖 《 人民日报 》( 2016年04月28日 07 版)习近平同志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

    媒体传播党支部工作总结

    三年来,媒体传播系教工党支部在学校党委和人文与发展学院分党委的领导下,在支部全体党员的共同努力下,在建设学习型支部、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开展特色支......

    网络新媒体对文化传播的影响

    姓名:周世琴学号:专业:文化产业管理 论网络新媒体与跨文化传播 1411424052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跨文化传播己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大课题......

    新学期 新格局 新希望

    新学期 新格局 新希望 ——荷塘区各中小学开学情况报道 红旗路小学举行主题为"争当四个好少年 文明礼仪在校园"开学典礼 新的学年开启新的希望,新的学年承载新的梦想。3月1日......

    孙楠全球巡演媒体交流会

    孙楠全球巡演媒体交流会 策划 书 策划组:国贸2班 3组 2013年4月 目录 一、活动主题·········································......

    新媒体助推企业文化传播的探索与实践

    新媒体助推企业文化传播的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8)2-000-01 摘 要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