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孔子行教像敬立仪式Microsoft Word 文档 (本站推荐)
周至中学八五届二班校友为母校
敬立孔子行教像
仪式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校友:
时值乙未,仲夏之日,公元2015年7月25日。周至中学八五届二班校友,在毕业三十年后,聚会母校,共忆当年,畅叙友情。为感谢母校培养,激励后学,谨立至圣孔子雕像于校园。是日也,学府内外,文气浩荡。日因之丽,风因之和,水因之清,人因之彰显精气神。东来紫气临焉,各位精英聚集于孔子像前。举行仪式:现在,我宣布,周至中学八五届二班校友为母校敬立孔子行教像仪式现在开始:
第一项:请八五届二班学生代表班长 先生讲话 第二项:请周至县教育局副局长,周至中学党总书记,校长陈育康先生致辞
第三项:请 为孔子像揭幕(鸣炮)
第四项:拜孔子
请全体肃立,向孔子像三鞠躬:一鞠躬 再鞠躬 三鞠躬
周至中学八五届二班校友为母校敬立孔子行教像仪式结束,请各位校友、各位老教师、各位领导在餐厅前合影留念。众诚恳以拜,祈祷于至圣孔子像前。
至圣降于斯兮,佑我周中英才集于斯兮,昌我学堂。事业系于斯兮,规模以宏;学问钟于斯兮,百年树人。
园丁学子,肃立像前。或立德济世,或立志翱翔。或腹藏宏愿,或胸有华章。凝浩然正气,做时代新人。格物穷理,放眼天下。心无愧于祖国,学不负于先折,技报效于人民。
献鲜花百草于前,呈米芾拜石于后;陈之以江南文昌文峰诸楼,立之以办公教学图书数厦。宣圣雕像安然:冉冉长须,飘于前胸;炯炯目光,昭示古今。
适开放改革之缘,值教育发展之机,江南理工,承尊师学风,扬尊师精神,增气长神,奋飞千里。共创新格局,再谱新篇章!
在敬立孔子像仪式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老教师,各位校友:
今天,我校八五届二班各位校友回校举行毕业三十年母校聚会活动,并为母校敬立孔子像。首先我代表全体师生感谢你们对母校的深厚情谊,感谢你们对母校老教师的关心问候!
为母校敬立孔子像,是周中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他标志着我校精神文化层次将更上一个台阶。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作为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对人类精神世界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他开创了我国教育的先河,被人们尊为“万世师表”,今天在我校敬立孔子雕像,会使我们周至大地进一步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会促进我们周至中学的各位老师进一步树立为人师表的意识,会进一步激励以后各届学生,热爱文化,热爱科学,热爱学习,使我校培养出更多的、祖国需要的优秀人才!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校友,并祝愿你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创造出更加优秀的业绩!
第二篇:像孔子一样教语文
像孔子一样教语文
遂昌县民族(万向)中学
武文娟
【内容摘要】
孔子是一位老师,是一位被称为“教育家”“圣人”的老师。
我也当了老师,从事语文教学,似乎跟孔圣人的职业有了点共性。当我读了孔文的一些文章之后,我从中找到了许多值得我去思考、去学习的东西。【关键词】
圣人
论语
不亦乐乎
天下大事
贤人
以人为本 【正文】
最早听到孔子这个名字,是孔子与如来赌斗的小故事。大致的意思是如来与孔子闲来无事,探讨深刻的哲学问题。如来输了,孔子就狠狠地在如来的脑门上弹了一个包。当孔子输了的时候,如来闭上眼,拈起兰花指准备给孔子一下,可孔子却逃得无影踪了。
当时我就很奇怪,大人们为什么会把如来佛像头上的那个包和他拈花指的责任推到孔子的身上。这孔子怎么会如此聪明,居然把如来给耍了。
后来才知道,孔子是一位老师,是一位被称为“教育家”“圣人”的老师。
再后来,我也当了老师,从事语文教学,似乎跟孔圣人的职业有了点共性。当我读了孔文的一些文章之后,我从中找到了许多值得我去思考、去学习的东西。
一、学会跟学生探讨问题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三句,很多人在读的时候,总是反复强调前半句的。如果我们对这几句进一步分析,就会发现,每一句的后半句隐藏着孔子的教学方法。
“不亦说乎?”“不亦乐乎?”“不亦君子乎?”都用了“不也是很„„的吗?” 孔子在和他的学生说这个话的时候,孔子用的是一种反问的句式。这种句式,表现的是一种探讨的精神。不是强制对方认可他的观点,也不是高高在上的说教。
这种探讨的教学方式,是建立在对学生尊重的基础之上的。三千年前的社会,是一个等级森严的专制社会。孔子能以这样的方式跟学生探讨问题,可见孔子教育的伟大并不是因为他高高在上,反而是因为他能尊重学生。但很可惜的是,很多人没能理解,在教孔子的这则语录的时候以强制的方式让学生接受。
我想说,我们也要像孔子那样,去尊重我们的学生。学会跟学生探讨问题,让学生自己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二、关心天下时事
三千年前的语文老师孔子,带着一帮学生周游列国。一路游说各国施行“仁政”,一路教学弟子。于是,他的弟子在一路行走过程中大长见识,最终成就一批“贤人”。
语文课的教学内容,无论是课内教材还是课外阅读,无不跟现实生活紧紧连系。课内,有许许多文章是记录着历史大事的。比如:《陈涉世家》《隆中对》等。课外阅读更不用说,无论是报纸还是杂志,到处都是语文,也到处都是对当下时事的记录与评论。
时事,解读的是发生在我们这一时代的事,有许多的时事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所有的解读都离不开语言文字,也就是离不开语文。时事的解读,能引起学生注意力,学生在解读的过程中往往不知不觉得提升了自己的语言理解能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对时事的评论也能更好地提升学生论述能力,会让学生的作文写得更有条理,逻缉思维也会变得更加严密。
幸运的是,我们生活在了一个信息的时代,不用像孔子那样周游列国才能了解天下大事。而且,我们还能看到许多“大家”对时事的精彩评论。
我的微博里,收听了作家“余华”、“毕淑敏”等我比较喜欢的作家,我欣赏他们广博而又深厚的学识,也崇拜他们的智慧。我在课堂里有时甚至会引用他们对当下时事的评论,很多时候能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朱熹也曾经说过教学语文要有“活水”,不断变化的天下大事,正是语文教学中最清新的活水。而且,这活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作为老师,我们有责任培养我们的学生成为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才,也有责任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社会。作为语文老师,我们有责任培养我们学生成为有思想的人,成为有健康人格的人。我们要让学生学会关心时事,我们语文老师自己更要关心时事。
三、要有广阔的胸襟
读书的时候,我曾经对那篇《荷蓧丈人》有一个疑问:为什么这篇文会存在于《论语》当中?
《荷蓧丈人》一文,对孔子来说,是有点负面影响的。在文中,孔子被丈人评价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但是孔子听了没有对丈人的评价表示反驳,还很肯定地说丈人是位真正的隐者。
《论语》是孔子的学生记录的,在写《论语》的时候,孔子本人还活着。孔子对文章应该是经过审核的,而且以他的地位,完全有资格和权力对不恰当的言论进行删减。
难能可贵的是,孔子并没有利用手中的那点权利“授意”他的弟子删了这些负面的言论。不仅如此,他对散布负面的言论的丈人进行了肯定。
从中,我们可以看孔子这个圣人也是有缺点的。只是他能直面自己的缺点,能听取他人的批评,并且尊重批评他的人。
语文是教学,是一门极其高深的学问。在教学过程中,一个问题往往会有不同的答案,我们很难像数学那样找到一个“标准答案”。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也会出错。有时候,学生也会指出我的错误。当学生指出错误的时候,我们会尴尬,会难受,甚至会发脾气。
我们需要向孔子学习,学习他的那份“淡定”与从容。虚心的听取来自己学生的批评,我的虚心也会换来学生的尊重。
四、接纳所有的学生
孔子有许多教育名言,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有教无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要知道,孔子生活在春秋时代,那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而且孔子一直以来倡导的“礼”就是专门为等级制度服务的。能说出“有教无类”,这样的话,需要有广阔的胸怀。
我也要向孔子学习这样的胸怀,去接纳所有的学生。当孩子的父母将孩子送学校的时候,对我们有着许许多的期待。面对这样的期待,我们能做的就是尽最大的努力,让孩子的家长放心。
我不仅要接纳学生,还要跟孔子一样,虚心向我们的学生学习。社会发展的速度之快,信息容量之大。凭几本教科书已经远远不够了,学生这个群体,是一个最容易接受新生事物的群体。教学过程中,我常常感觉到我的知识储备不够用,需要学习。在学生身上,我看到了他们为着理想而不懈的坚持。
五、以人为本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儒家思想是以人为本的,认为人活着要有所作为。孔子也知道社会的黑暗,但还是要去说话,“知其不可而为之!”他用自己的行动去教育着学生。
他教育学生也因人而异,孔子对于子路的勇基本上很赞许的,但又怕他去乱闯祸,给自己惹下麻烦,所以故意压压他的气势。他也会对子路发脾气,他对子路发脾气很多时候是因为子路不愿意思考,在也孔子看来,思考才更能促进人的进步。
孔子对颜回却常常只是点到为止,颜回是一个贤人,我们这些人是比不了的,他能举一反三,对他说多了反而不好。
孔子是我们中国教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更是我们语文老师的榜样。学着孔子那样教语文,让学生在语文中感受着中文世界的美,在语言中感受着这个世界无限的丰富。让学生学着用美好的语表达自己丰富的思想,以及他们无限的创造力。
像孔子那样教语文,我是幸福的!
第三篇:像孔子那样坚定信仰
像孔子那样坚定信仰
江苏南通通州区姜灶中学陈丽红
面对教育教学中的种种困惑,怎么办?缘于偶然,借到一本《跟孔子学当老师》,如饥似渴地读完,笔者恍然大悟,原本对孔子的崇敬之情,升华为对教育的信仰。是的,像孔子那样,做一个痴迷教育的人,不失为一种幸福。孔夫子对教育的信仰是支撑他一生为教育而活的精神动力,他的“教学之恋”让所有教师为之折服,甚至让不少教师为之汗颜!坚定的教育信仰促使他在一生的教学生涯中投入了深厚的感情,并有了“诲人不倦”的幸福体验!
一、坚定教育信仰,奠定学而至上的理念
孔子将“学”作为人生的第一乐事,并非一蹴而就,他经历过诱惑与彷徨。曾以为“思”可以求知找到真理,殊不知,经历了一番亲身体验才发现即便废寝忘食,也未必能“思”出自己满意的结果,却反而使心灵陷入了混乱。孔夫子将自己的体会告知学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
在知识爆炸的信息化时代,教书育人是教师的主要职责,教师自身的学而为上,自强不息的教学理念更是教师的首要任务。当代的学生接收的信息量大,知识面宽,倘若教师自身没有一桶源源不断的活水,怎能给学生提供一杯杯矿物质丰富的营养水呢?新课标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要有全面的知识储备。教师只有不断地接受继续教育,全面储备知识,才能保证课程标准正常规范地实施。
曾有人对城市中小学教师的业余充电情况做过一份调查:教师一天学习两小时的约占8.7%,一小时以下的约占70.4%,甚至根本不读书、不看报的也大有人在。也许有人会列出种种理由:课务多,作业批改量大,工作强度大得让人无暇能兼管到自己的业余学习充电。试想一下,如果一个教师整天不是上课就是改作业,这种机械式的生存方式只能属于一位教书匠而已,与优秀教师相差甚远。华师大的胡惠闵教授在作讲座时就专门谈到:一名教师,必须花时间去阅读经典、精品的书,即使每天只花5分钟,一年的积累那也是相当可观的。没有时间去阅读只不过是一些懒惰的教师的推脱之词!
学习孔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愉悦精神,坚定自己教育信仰,把学习放在首要的位置,钻研教育理论,更新专业知识,从而实现专业发展,这是新时代对我们教师提出的一个要求,善教者必为善学之人!
二、坚定教育信仰,锻铸诲人不倦的意志
孔夫子所教弟子三千,但并非个个都好学成才,真正从孔子那里学到本事的不过七十多个。但“有教无类”、“诲人不倦”是他一贯的教育理念。当然如有勤奋刻苦、好学乐学的颜渊们和直爽可爱、情深义重的子路们,孔夫子对他们的教育更是一往情深了。这一点真正体现出“诲人不倦”的本质:学习是师教与生学的双向心意。
曾几何时,中小学进行了重点与普通的分类,随之而来的是各地区硝烟弥漫的生源大战,这种现象严重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随着政策的日趋完善,各种畸形的教育制度几近尾声。为了均衡教育资源,政府划分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区,每一区域的学生就近入学,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优质资源的外流。所以每个学校,每个班级的学生,优生与学困生并在。对所有教师而言,学校给出的孩子都在同一起跑线上了。
有句俗话:孩子是自家的好,庄稼是别人的好。不管孩子怎么样,每个家长都是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了希望。“老师啊,我把我的孩子交给你了。”面对家长的心声,教师给出怎样的教育应付?“今天我交给你一个欢欣又颖悟的孩子,明天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请问作为一个灵魂的工程师,听到这么有代表性的家长的感慨,您将有多少的思绪涌上心头呢?还有什么比坚定自己的信仰,锻铸诲人不倦的意志更重要呢?
三、坚定教育信仰,铸就教学之恋的终极
孔夫子曾试图把音乐等放在首位,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把教学当作自己的恋人,以自己的爱学习、爱仁心和爱人生等等教育爱作为基础,更表现出对颜渊、子路等学生的无私忘我的大爱。
有人说教师没权又没势,这种人本身对权势的理解是肤浅而无内涵的。作为教师,他有权督促学生的学习,有权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有权指明学生的人生正道。还有什么别的权力比这些更重要?南开的张伯苓当年婉言谢绝了担任人人艳羡的市长,继续留校搞他的教育工作,弃政从教,这是对教育的何等热爱。
从孔子的一生经历来看,他把教学当作“佳人”一般来爱恋。我想,有如孔子式的教师必定也会体验到饱含人间至情的教学之恋。自从走上三尺讲台,爱恋教学应当是教师生活的全部意义所在,并从中体验教师职业的幸福!
像对待恋人那样的热爱教育,这就是“教学之恋”,这无疑是教师教书育人历程中的最高境界,也是让教育职业幸福的终极命运。辉煌人生,往往与至死不渝地坚守一份崇高的信仰相关。崇高的教育信仰能使人遭遇挫折时不会懈怠,在人生偏离轨迹时扶人走上正轨。帝王爱江山,才子爱佳人,又有多少教师将教学视作自己的恋人?恐怕只有为数不多的部分杰出教师。诚然,教师的精神家园缺乏不了教育信仰的支撑!
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而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的确,教师需要信仰,需要坚守教育理想,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教育事业,重塑教师的精神家园。信仰,犹如一束火把或灯光,烛照教师人生的前进之路。
执一铲,挖一渠,引《论语》之圣水,浇灌荒芜的精神家园,像孔子那样,坚定教育信仰。
教师简介:
陈丽红,1978年11月生,党员,中学一级教师,曾获通州区优秀班主任,通州区教坛新秀,通州区第三批初中优秀教师,现为通州区“名师之路”协会会员
附:
邮编:226315
联系电话:***
第四篇:像孔子一样教书育人之心得体会
像孔子一样教书育人之心得体会
2013年12月份,我有幸参加了青浦进修学院第二轮骨干班的开班仪式。黄海忠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而又倍受启迪的课程-----“像孔子一样教书育人。”
《论语》博大精深,作为精神食粮滋养了我们民族两千多年;《论语》的内容包括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观念、道德修养、教育原则和教育方法等。其中孔子的教育思想给我留下颇深的印象,得到很多的启示。
正如黄老师讲道:“安人守礼,重视德育,注重全面发展。”这和孔子在《论语*为政》中所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是相一致的。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把德育放在首要位置,理应对学生进行仁、义、礼、智、信、直、勇等全方位的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感和责任感,将健全的人格培养放在第一位,然后才传道授业解惑。
与此同时,他还讲到:孔子善于因材施教,善于使用启发式的教学法。殊不知,在教学实践中,孔子把他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因事而教,因教启事,收到了相当好的效果。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他的不同,是解释的方式、举例的深浅因人而异,最终目的是要使每个学生循序渐进,都得到应有的发展,成为社会各个方面的有用之才。
这对于身居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学思做相结合是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于我,作为一名英语教师,面对班上存在较为明显的两极分化的现象,我一方面积极引导优等生去探讨、思考并解决学习问题;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优等生的自主能动性,实行“一帮一,快乐你我”的结对活动,旨在帮助那些基础薄弱的后进生。除此之外,针对那些极个别的智障学生,则从最简单的字母、单词拼读入手,给予鼓励和掌声,使每一个学生在不同层次上,都有所进步,从而增强自信心。
我们都知道,孔子是“言传身教”的第一个倡导者和实践者。孔子认为自己的行为能够成为别人的榜样,这比说多少道理都有用,也更有意义,因此他时刻提倡“身正”。我们教育工作者不应该记住“身教重于言教吗”?真正做到公平教育。我曾经在一本书上看过这样一句话:“人,可以有近视眼、远视眼,做教师的千万不可有歧视眼。”这正是要求教师要公平、公正的去对待每一个学生,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去感染学生。
这正让我想到班上那些木讷、反应迟钝的孩子,甚至那极个别智障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我从没有忽视过他们。相反,他们的一个细微的举止,一点小小的进步,我都会慷慨的放大这些闪光点,给予他们足够的鼓励和褒扬。我想,教师要做的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种无限制无止境的接力赛,靠的就是我们要用自身的言行举止去感染给那些可爱纯真的孩子们,去不断的认可接纳他们。这也正是孔子“爱人之心,推己及人”的真实写照吧。
有人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这不仅是对教育工作者最高的评价之一,也是对教育工作者的一种激励和鞭策吧。也许,教师的一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却如同星辰,远望是一盏灯,近看是一团火。努力照亮着学生前行的路,用最大的热忱去温暖每一个心窝,并一步一步朝“教育无痕,润物无声”的目标奋进,真正做到像孔子一样教书育人。
第五篇:像孔子那样做教师-《论语新解》
2014-2015学第二学期师德活动月学习材料
像孔子那样做教师 ——《论语》新解 李 亮 周 彦
经典阅读永远都不会太迟。对经典的解读也从来都不缺乏、不拒绝新鲜的视角。其实,每个人心里都装有自己的《论语》。身份不同,站位不同,眼中的《论语》也必定不太一样。我们站在普通教师、日常教学的角度读《论语》,亦有别样的心得和收获。
做一个真实的教师
《论语》虽是经典,但各篇章对话之间并无上下一贯的系统联系。然而,正像李泽厚先生所说,读罢全书,却仍然可以见到一个“相当完整的生动印象”,那就是孔子。透过《论语》,我们分明看到了一个生动、真实的教师。他有爱憎,不做好好先生。后世的人往往只关注儒家的中庸,于是遇到事情便选择不置可否,谁也不得罪,成为一副世俗的嘴脸,林语堂称之为“超脱老滑”。
孔子不是这样的,他有自己的爱憎。子贡问他,君子也有憎恶吗?(《论语》阳货篇第十七、二十四章,以下注作 17.24)他说有。他憎恶讲别人坏话的人,憎恶自己下流却毁谤向上的人,憎恶勇敢而不懂理智的人,憎恶专断而执拗的人。有憎有恶才有活生生的人的情感。
他会着急,急了还会发誓。一次孔子拜会了南子,据说这是一个不道德的女人。于是招来了子路的不悦,孔子急得发誓说,我如果做了坏事,老天会惩罚我!老天会惩罚我!(“天厌之!天厌之!”6.28)。一个老师被冤枉或者被怀疑了,想自证清白又没有太多的证据,情急之下的发誓,多么诚实,一点也不装腔作势。
他经常会被学生批评和质疑。子路首当其冲。老师见南子,他不高兴;孔子在陈国断了粮食,他也带着嘲弄的语气质问孔子:君子也有毫无办法的时候?(15.2)老师要去做官,他又颇有微词(17.5)。看来,孔子的学生可以对他说不,可以不高兴!
他还会发牢骚。他曾抱怨没有人知道自己,没有人起用自己,因怀才不遇而抑郁感叹(14.35);面对现实他也会有悲观的情绪,用凤凰鸟来比喻当时天下无清明之望(9.9);他还会前后矛盾,既提出“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14.30),又公开埋怨“莫我知也夫”(14.35)。如此不悉数列举。足见,孔子其实并非如后世,尤其是宋明理学描绘的那样超凡入圣,他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平常人,在学生的眼中,他也不是高大上,并非一个所谓高尚完美的至圣先师,他可以被挑战,可以被诘问,甚至可以被指责。为师者,就应当如孔子那样做个真实的老师。
真实的老师是自信的老师。过于看重自己的形象,唯恐一个真实的自己撑不起教师这个角色,生怕有什么问题会让孩子瞧不起。这样的老师,究其原因恐怕是缺乏人格自信、文化自信。一颗为孩子着想的心也容许有各种犹豫、疑惑、焦急、无奈、后悔,但充满自信的老师能够开放应对,越是藏着掖着,有所顾忌,就越会背负沉重的思想枷锁。孔子无疑很自信,自信到能够允许和接受学生的批评,这种批评看来也并不影响学生对他的尊敬。
真实的教师还是一个生动的老师。自己生动,也能让学生生动。一个教学技艺精湛的老师也许可以用语言感染孩子,但一个真正的好老师更应该用整个的身心来教育孩子,他即是教育,他就是教材。一个生动的教师,最大的感染力就来自于身教。严格点说,应当是只有自然的身体力行,没有刻意的为人师表。自然状态的表现也许对学生的影响更大。孔子对学生的教诲也绝不仅是“子曰”而已,他的整个人就是教育的最大资源。看看他的学生,哪一个不生动呢?子路性格爽直,子贡聪明灵活,曾点谨慎迟缓。孔子固然喜欢沉默不语、勤奋好学的颜回,但他也一样喜欢时不时质问他的子路,宁愿与他“乘桴浮于海”,也喜欢“不受命”的子贡,甚至对曾被他批评为“朽木”的宰我也有过称赞。学生性格的发展,最为突出的价值就在于对人的丰富心灵的尊重。人的心理结构各异,具有无限丰富可能性,唯有引导他们各自生动地成长与发展,个体精神的自由才有基础。我们共享文化的传统,但却可以有个体的发展与创造,这本身就是丰富生活的应有之义。如果教出的学生千人一面,那是教育的失败。
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徜徉
孔子和弟子的一些对话,两千多年以后读起来也并不觉得枯燥,启发、诱导、批评、反诘、叹服、悲悯、无奈,异常丰富的情感蕴含其中。一个循循善诱的老师形象跃然纸上。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老师重视营造问题情境,善于提问,也善于解答学生的问题。从教学论的视角看,“问题意识”是《论语》中特别值得驻足和回味的教学现象。
孔子常常用问题来回答学生的提问。与其说是回答,不如说是启发。子游问“孝”,他反问子游,如果“孝”只是赡养,那与养狗养马有什么区别(2.7)?子夏问“孝”,他反问,不给父母好脸色看,仅仅让年长的先吃酒饭就是“孝”吗(2.8)?子路问如何侍奉鬼神,什么是死,孔子反问不能侍奉人,怎能侍奉鬼?不懂得生,怎懂得死?(11.12)老人家没有直接回答,给出的问题就像是提示,是拐杖,学生借助这些问题思考,就能自己得出答案。
孔子似乎不怎么喜欢帮学生“彻底解决问题”,反而会给学生留下点问题。比如,子路问“政”,孔子说就是自己带头,大家努力,子路没听明白,要求老师多讲一些,孔子补充说,不疲倦(13.1)。再比如樊迟问“仁”,孔子说“爱人”,樊迟再问如何是“知”,孔子说了解别人,樊迟还是不懂,孔子继续解释道,“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还是没弄明白,但似乎孔子并没有继续解释的意思,樊迟自己出来之后请教了子夏才把问题弄清楚。看来孔子也并不急于通过一次的讲解就彻底解决学生的问题。
孔子还喜欢追问。老师追问学生,是为了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子张问如何做到“达”,孔子反问,你的“达”是什么意思?子张说就是在国家和宗族中有名气,他告诉子张两者不一样,然后才开始进一步的解释(12.20)。相比较而言,孔子更多的时候喜欢等着学生追问。子张、子路、司马牛、冉有都追问过孔子。最为典型的是子张的追问,孔子的每一个回答中,都有他不明白的地方,于是就有了链条式的追问:“如何可以搞政治?”“什么叫五种美德?”“什么叫施恩惠但不花费?”“什么叫四种恶行?”一个接一个地追问,最后终于把问题弄明白了。
从这些饱含“问题意识”的对话中,我们不难梳理出几条孔子关于“问题教学”的特征。
第一,思考比答案重要。我们通常认为,学生来请教,当然要给出答案,高明一点的老师也许会给出寻求答案的方法,总之要让学生带着疑问来,还要带着疑问走。老师的角色规定就是解疑,但孔子似乎不这样想。他也适当地解疑,但他更在意问题,不仅不刻意追求解答得天衣无缝十全十美滴水不漏,还抛给学生更多的问题去自己思考,看来老人家觉得让孩子一直保留着疑问更有必要。
第二,无论是提问还是解答,老师的语言简洁、不啰唆,不担心学生听不懂。老人家三言两语,子路听不明白很着急,非拉着老师让他多说一点。这是多有意思的场景!想想我们说很多,求着压着强迫着孩子听,可孩子呢,并不感兴趣,还很反抗。孔子倒好,就像一个“懒汉”,你问一句,我冒两个字,你再问一句,我再冒两个字,很少见到那种学生不问或不想知道的时候,他对着学生左叮咛右嘱咐的。这样的简洁,学生的理解反倒有了更多的空间。
第三,要让学生追问。这是孔子与学生的问答里最精彩的地方,也是与今天我们看到的师生对话最不相同的地方。我们今天的课堂里,老师追着学生问,精彩的是老师的提问,因为那似乎显示了老师的水平;学生精彩的是回答,是猜中老师想要的答案,是能够让听课老师响起掌声的回答。孔子好像倒没这样认为,他通常懒得去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等着你一步一步问下来,但是你再往下问,问到关键的地方,难点重点的地方,老人家也会滔滔不绝,说个痛快,说到你明白。
往深处琢磨,我们似乎还能触摸到孔子关于“问题教学”的一些理念。(1)学问学问,不会问岂能叫学问,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很重要,老师要留给学生提问的空间和余地,一下把答案和盘托出,学生就没有了提问的需求。(2)学习应当是一种主动的行为,不是老师追着逼着你、勉强让你学,而应当是自己“求学”。本末倒置,学生没有积极性、主动性,老师讲得再多再好恐怕也不行。(3)老师解答的意愿要和学生求知的意愿相吻合。急急忙忙地把答案和盘托出,一下讲得太多,学生想听吗?唠叨的老师是不是反而会败坏学习的兴味呢?(4)老师的解答要合乎学生的理解水平,学生知道自己在哪儿,老师的解答才有意义。
孔子的那些问题之所以美妙,就在于能触发思考,在于对知识的探求,在于求知的满足和不满足。问题,不正是一条通往美妙教学世界的路径吗?
从现实生活中汲取教育智慧
孔子的教育教学就在日常生活、教学之中发生着。他不仅关心学生的现实生活,而且善于用生活中的经验来引导学生理解一些艰深的道理,哪怕是他所极力推崇的一些深刻的理念,在他看来,也无一不是可以落实在饮食、睡觉、绘画、穿戴、走路上。所以孔子的教育很有生活气息和感觉。我们今天把生活当作一种教育资源,似乎还不够开阔,生活能给予教育的启示远不止这些。
首先,孔子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宰我白天睡大觉,被老师批评“朽木不可雕也”,并进而得出要听其言观其行才可。颜回身居陋巷,生活得很快乐,孔子称赞他有贤德(6.11)。固然,他们生活的方式不同于现在,但孔子对学生日常生活的关注,应该不仅仅是出于生活之便,而是基于学习、生活、人生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在今天,却日渐被老师们遗忘。
现代生活的特点之一就是专门化、精细化,教育从社会总体生活中分化出来,又进一步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几个板块。老师精力有限,面对几十个学生,只能关注到他们在学校中的表现,甚至只能关注到上课听懂了没,作业完成没,考试考好了没。如果有孩子成绩出了问题,那一定是课上没认真听,下课没好好复习、预习。这些当然都有可能,但很多时候,学习出了问题,病根却在日常生活中。想通过提高学习的强度来“治疗”学习的问题,有时收效甚微,有时南辕北辙,更有时适得其反。
比如,你可能只留意一个孩子晨读时没能把昨天的古诗背熟,却未必会想到昨晚他的爸爸妈妈大吵了一架闹着要离婚,他到现在也静不下心来背书而处于惶恐之中;你留意到一个孩子上课思想开了小差,在无聊地把玩手上的橡皮,却未必想到他刚才下课与同桌闹了别扭,正盘算下课如何打破僵局。有些孩子一个阶段成绩突然下滑,你简单地以为他被什么游戏分了心,却未必在意他其实是想借助游戏逃避现实里的什么问题,而如果背后的原因不被及时发现,“成为一个不愿学习的孩子”就会变成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到后来他也认为自己真的爱上了游戏,放弃了学习。在这样一些时候,我们就需要教育的眼光,而不仅仅局限在教学的视野里。孩子的生活是完整的,我们的教学只是他日常生活的一个片段,教学的问题都有生活的关联。我们单指望在学校课堂将一个人塑造完成,是很难的。在现实条件下,我们
要尽可能地关注一些特殊孩子的生活,他们生活中缺少的关爱,遇到的问题,都会以某种形式在学习中传递出来。借用经济学的术语,教育是“嵌入”学生的日常生活结构之中的,我们的教育面向的是整个的人,而不是某一门学科的成绩,就好像孔子对子贡、子路这些弟子的教诲,早已超出了“学问”的范畴而直指人生。学生对生活有了正确的认识,对学习才会有健康的态度。
其次,孔子重视日常经验的教育意义。这从学生的评价里能够看出。子贡说,老师讲诗书礼乐我们能够听到,老师讲人性天道我们却听不到(5.13)。因为孔子很少谈大题目,少用大字眼,强调从近处、从实际、从具体言行入手。不是不讲大问题,而是不直接讲,不把问题弄得很高深。李泽厚先生一言以蔽之,“道在伦常日用中”。颜回也评价过老师,他说老师的引导与教诲,发掘了他的才能,好像能够高高站立起来了,但想要继续跟着前进,又感到还有许多未知(9.11)。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比如孔子用敬神的玉器来比喻子贡(君子不器),既褒其才能之高雅贵厚,又贬其发展不够全面(5.4);“好学”就是不追求饮食居所的优越,做事勤勉说话慎重,接近有德行的人来匡正自己(1.14);用先有白底,再有绘画,来表示内心情感的“仁”是外在体制的“礼”的基础(3.8);用麻布来纺织帽子就是礼制(9.3);如此等等,都是用日常的经验来阐述大道。这样的思维方式、论述方式有着实用理性的思想传统,但发掘日常经验的教育价值,却是教育智慧的体现。智慧有时就表现为一种跨界的眼光,发现学习与生活、社会与自然中原本看来毫无关联的事物间的潜在联系。这是一种直观的思维,整体的思维,区别于分析的、逻辑的思维形式。如果后者更具有科学倾向,前者就更具有艺术或者美学倾向。这种思维方式对今天解决生存、社会等世界性问题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自然原本就是一个整体,人类从中整体地划分出来,个体又从类中划分出来,教育从人的社会生活中划分出来,各个学科又将教育划分为不同的板块。总之,孩子往往无法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与课堂上、书本中的观点与公式联系起来。结合生活的教育,不是生硬地把生活拉进课堂,在课堂中讨论几个现实热点,仿佛这就是生活化了,重要的是从生活中实践、体验、领悟知识,同时也将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之中。
再次,孔子的教育常常融化在师生日常的聊天中。他和学生的一些对话与其说是讨论,不如说是聊天,不仅聊日常的话题,朋友的话题,聊天的氛围也很生活化。
孟懿子问如何是“孝”,孔子说“不违背”。樊迟替孔子赶车时,孔子就对他说,孟懿子问我如何是“孝”,我说“不违背”。樊迟问什么意思,孔子说,父母活着,按照礼制来侍奉,去世了按礼制安葬和祭祀。(2.5)学习就发生在这些日常的聊天之中。
一次颜回和子路在旁边,孔子说,你们何不谈谈自己的志愿呢?子路的志愿是与朋友分享的豪爽,颜回是不夸耀的居敬持志。子路反过来说,愿意听听老师的志愿,孔子说,使老一代安心,朋友一代信任,年轻一代关怀。(5.26)聊志向,也要相互说说,别只听学生说,学生也很想知道老师的志向呢。这种日常的聊天具有一种拉近心灵的效果,什么是老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高高在上,抛个问题给学生,然后在一旁听孩子讨论,再怎么低下身来,也没有平等的情味。与学生像朋友一样的聊天,将教育化在这些日常的语言中,才更接近教育的本真。
如果说,孔子的这些聊天有什么特别值得一提的话,那就是教师的在场,即讨论与对话中“有我”,有教师的存在。换言之,讨论的主体是“我们”,而不是单单的“你们”;是我们一起交流对某个问题的看法,而不是老师来听听你们有什么想法。
孔子也受到道家学说的影响,说如果主张行不通了,就坐木排到海上漂流去,跟随我的大概是子路吧,子路很高兴,孔子马上提醒道,子路比我还勇敢,但只是不知道如何剪裁自己。(5.7)与学生交流自己面对困境的想法,也随机点出子路的粗犷鲁莽。
孔子问子贡,你与颜回谁比较厉害,子贡说,哪敢与颜回比,他闻一知十,我才知二,孔子说,是不如他,我和你都不如他。师不必贤于弟子倒是其次,把自己也放进去和学生比较一番,该有多大的气魄。
孔子更时常拿自己说事。既有自我谦虚的评价,比如不敢称自己圣与仁,觉得自己只是诲人不倦而已(7.34);也有极力的辩解,你们这些学生以为我有什么隐瞒吗?我没有什么不对你们公开的(7.24);也有对自己的剖析,觉得自己一以贯之(15.3),也觉得自己努力实践做一个君子,但还没有达到(7.33)。而最为经典的对白,就是子路、曾点、冉有、公西华侍坐,师生五人畅谈理想的场景。孔子不仅没有否定其他几位的志向,也表明了自己的理想与曾点相同(11.26)。孔子不怕暴露自己的缺点,敢于向学生表明立场。
我们常说孔子懂得因材施教,不同的人来问仁,问孝,问同一个问题他都能给出不同的建议,这有一个前提,就是他很了解自己的学生。这是从老师的角度上来看的一种惯常的看法。如果反过来想,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呢?孔子的学生也一样很了解孔子,也许在学问上还难以企及,但他的脾气、兴趣、志向、爱好、憎恶,统统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一览无余地暴露在学生面前,包括在朝廷上的唯唯诺诺(遵守礼节)和被隐士质问时的无言以对。
教育的场域里,在师生相互的眼中,彼此都应当在场。我们提倡“把学生当成一个完整的人看”,这是人本取向的必需,其实还少了一半,就是教师在学生的眼中,也应当成为一个饱满而丰富的人。
正是借助了这些因素,孔子没有把日常生活看作是什么教育教学的资源,而是就在教育中生活,在生活中教育。他没有刻意为之,却饱含教育的智慧,更暗合了教育中的一些亘古不变的规律。
作者单位:李亮系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彦系南京凤凰母语教育科学研究所
文中所列《论语》篇章原文:
17.24 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 上者,恶勇而不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6.28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15.2 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17.5 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 14.35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9.9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14.30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14.35 子曰:“莫我知也夫!”
2.7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2.8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11.12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13.1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12.20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6.11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5.13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9.11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之,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5.4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8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 9.3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2.5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5.26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5.7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7.34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7.24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15.3 子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7.33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11.26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