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华侨大学辅修专业教育管理暂行办法
华侨大学文件
华大教〔2014〕3号
关于印发华侨大学辅修专业教育
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学校各单位:
现将《华侨大学辅修专业教育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华 侨 大 学
2014年1月14日
2并经教务处批准;
2.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填写《华侨大学修读辅修专业申请表》向辅修专业所在学院提出申请,经学院领导批准后,提交到教务处;
3.教务处与招收辅修专业学院根据招生计划对学生进行择优录取,公示录取名单;
4.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到教务处学籍科办理辅修专业入学手续,按规定缴纳辅修专业学费,上网选课参加课程学习即取得辅修专业学籍。
第三章 教学组织与学籍管理
第六条 课程管理
1.原则上申请辅修专业的学生人数达20人,可采取单独开班的形式,由辅修专业所在学院确定;申请辅修专业的学生人数不足20人,采取跟班修读的形式。
2.辅修专业于每学期开学2周内完成选课,选课管理由开设辅修专业的学院负责。
3.学生须按辅修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要求选课,未参加网上选课而参加听课、考核者,成绩无效。
第七条 辅修专业的学籍管理由开设辅修专业的学院负责。
第八条 辅修专业实施专门的教学计划,学习周期一般安排2至3年。辅修专业的课程设置以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为主。辅修专业的教学计划由开设专业的学院组织制订,教务处批准实施。学生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安排每学期选修辅修专业课程,修读辅修专业课程与主修专业课程的总学时,一般每学期应控制在每周30学时左右。
第九条 凡出现以下情形之者,应中止辅修专业学习资格: 1.主修专业与辅修专业累加修读年限已达本科生在校的最长学习年限(四年制本科为六年、五年制本科为七年),仍未修完辅修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
第四章 课程考核与成绩记载
第十条 辅修专业课程要进行考核,课程不及格需要进行重修。考核及重修办法参照《华侨大学本专科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修订)》(华大教〔2013〕67号)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 辅修专业设置的课程学分、程度要求与主修专业相同或低于主修专业的,学生可以申请免修。辅修专业设置的课程学分、程度要求高于主修专业的,学生不能免修,但学生可于学期初向任课教师书面申请部分免听,经过批准、并参加课程考核、成绩及格以上者可获得该门课程学分。具体参照《华侨大学
华侨大学校长办公室 2014年1月15日印发
第二篇:《工程管理》辅修专业教学计划
《工程管理》辅修专业教学计划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辅修专业的培养目标设定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土木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与法律等方面基本知识,掌握工程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手段,获得工程师和经济师的基本训练,具有一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在建设工程总承包公司、工程施工单位、工程咨询中介机构等从事一线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二、专业培养要求
本辅修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可获得以下几方面知识、能力和素质:
1.基本素质: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和良好的身心素质;具有较强的自信心、进取心、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法律意识和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创新创业精神。
2.知识结构:
(1)具备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与管理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较系统地掌握土木工程专业的技术基础知识;
(3)较系统的掌握工程管理专业领域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知识;
(4)了解本学科、本专业的发展动态和趋势。
3.能力结构:
(1)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2)具有运用计算机和专业软件解决工程管理问题的能力;
(3)具有从事工程项目决策与全过程管理的基本能力;
三、课程设置
本辅修专业设置课程包括:管理学、工程制图理论与实验、房屋建筑学、工程结构、建筑材料、土木工程施工、建筑工程预算、项目管理、建设工程招投标理论与合同管理。
四、课程简介
课程1:管理学。本课程是工程管理专业的主要课程。它是一门研究一般管理的原理和理论的科学,为各具体管理类学科提供一般性的管理概念、方法和理论。它同许多学科如经济学、技术学、心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发生联系,要吸收和运用与之联系的这些学科的研究成果。因此,管理学的性质是一门介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管理学的实践性很强,属于应用科学。管理学课程的主要内容是:管理基础:管理理论、道德与社会信息获取;管理过程与环境: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管理创新等。管理工作存在于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其实现的目标各不相同。结合其各个专业问题,更是包罗万象。例如工厂管理、商业管理、教育管理、行政管理等等。它可以用以指导各类专业管理。因此,管理学可作为各专业管理的基础理论。
课程2:工程制图。本课程是一门研究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课程,它是建筑工程类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有一定的图示能力、读图能力、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以及绘图的实际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课程3:房屋建筑学。本课程是一门承上启下的应用型课程,同时为专业人员打好基础,从而为设计、施工、监理、预算等建筑专业工程师提供理论依据。即包括自然科学又包括社会科学,是多学科的综合。同时是研究房屋各组成部分的组合原理、构造方法及建筑空间环境的设计原理的一门综合性技术课程。本课程的重点是建筑构造。
课程4:建筑结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建立建筑结构的基本概念,掌握建筑结构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构件的设计方法,了解结构体系在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适用性以及建筑造型美观等方面的重要意义,掌握结构体系与建筑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能对常见建筑结构进行分析,为学生在后续课程《建筑施工》、《建筑预算》等课程的学习夯实基础,并能理解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和结构专业密切合作的重要意义。
课程5:工程力学。本课程是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由静力学和材料力学两部分组成。任务是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力学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熟悉材料变形的主要形式和简单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的计算方法,为学生学习一系列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力学基础,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6:土木工程施工。本课程是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方向课。本课程研究的主要内容为建筑工程领域的施工技术及施工组织的一般规律,在应用性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主要内容是各主要工种工程的施工技术、施工方案及有关的施工机械的选择与应用,以及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方向。本课程的重点是介绍各工种工程的施工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施工方法,施工操作规程、规范以及质量要求和完全技术措施。同时也介绍了国内外在施工技术方面的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方法。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对本专业有较完整的理解,具有工程施工和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具备工程施工组织和管理的能力。
课程7:工程项目管理。本课程是工程管理专业的方向选修课。主要研究工程项目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其研究范围涵盖着DM、pM和FM在内的全寿命周期;研究內容包括决策、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及协调的理论、方法与手段;研究目的是使工程项目管理在投资、工期、质量三大目标及其他方面均取得最佳效果,尽快发挥效益,最终收回投资并达到投资增值的目的。
课程8:建筑工程预算。该课程为专业方向选修课。学生应掌握有关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为今后从事与建设项目管理有关的工作打下理论基础。学生通过学习,应掌握以下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
1、熟悉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的构成以及各造价构成的计算方法;
2、掌握建设工程中土建单位工程的施工图预算的方法,这是确定工程造价的基本技能之一;
3、熟悉建设项目各种概算的计算方法及其相应的适用条件;
4、了解投资估算的计算方法和基本原理等。
课程9:建设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本课程为专业方向选修课。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工程招投标的程序、方法、内容、文件的编制,熟悉建筑市场的相关法律法规,了解施工索赔的相关知识等。
课程10: 建筑材料。本课程为建筑工程类专业技术基础课,该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为学习建筑设计、建筑施工、结构设计专业课程提供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并为今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能够合理选择和使用建筑材料打下基础。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大纲所规定的全部教学内容的学习,获得有关建筑材料性质与应用的基本知识和必要的基本理论,并掌握主要建筑材料试验的基本技能。
五、学分要求
总学分:30学分
第三篇:华侨大学辅导员队伍建设管理规定
华侨大学辅导员队伍建设管理规定
(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根据《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第24号令),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辅导员队伍建设是教师队伍和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学校按照高进、明责、严管、精育的原则,大力推进辅导员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与规范化,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水平辅导员队伍。
第三条 辅导员是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
第四条 辅导员应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立德树人,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第五条 本规定适用于全校辅导员(不含学生兼职辅导员)。本规定所指学生包括预科生、本专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
第二章 要求与职责
第六条 辅导员工作的要求:
(一)贯彻落实学校党委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部署,根据“一校两生”特点,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指导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二)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定期开展调查研究,分析工作对象和工作环境的变化,深入研究大学生思想现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成才;
(三)根据大学生组织形态变化的实际,加强党团建设,做好学生组织的指导与管理,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四)努力拓展各种新的工作途径,特别是运用网络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不断提高工作技能与水平,增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五)在重大政治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和国家的利益,全力确保学校的安全稳定;
(六)恪守本职,安心工作,严格学生经费的使用、监管,廉洁奉公。
第七条 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
(一)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围绕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公民道德和基本素质等开展专题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将“让先进成为个性,让优秀成为习惯”学生成长的理念,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积极适应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充分发挥网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密切关注网络舆情,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采取符合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行为和心理特点的措施,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感染力。
(二)加强学风建设。教育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配合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学术规范,养成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优良学风。
(三)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一元主导、多元交融”的校园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科技、体育、文娱等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的协调全面发展。
(四)承担学生奖惩与资助管理工作。负责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评奖评优等工作,认真做好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及违纪学生的处理工作。做好家庭经济困难
学生认定、国家助学贷款、陈进强贷学金及其他各类助学金发放等工作;指导学生开展勤工助学,加强勤工助学学生的教育引导,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五)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升就业竞争力;开展毕业生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积极拓展就业渠道,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六)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结合专业特点,引导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和科技发明等活动,促进学生在服务社会的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七)协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配合学校心理辅导中心做好必要的疏导和帮助;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协助选拔和管理好班级心理保健员。
(八)指导学生组织开展工作。负责或指导学生党支部建设,做好学生党员的培养、考察、发展、教育与管理工作。负责或指导基层团组织建设。指导研究生会、学生会、班委会和学生社团建设,做好学生组织管理和学生骨干培养工作。
(九)维护校园和谐、安全和稳定。加强与学生的思想交流,建立畅通的学生信息渠道,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按照工作预案及时报告和处理有关突发事件,维护校园稳定,保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第八条 辅导员的主要工作制度:
(一)谈心制:辅导员要深入学生当中,经常性地开展谈心活动,准确掌握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把握学生思想脉搏,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走访制:辅导员要深入学生宿舍和班级,及时了解学生情况,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引导学生向学向上,养成良好的学生、生活习惯。
(三)会议制:辅导员要定期召开学生大会或主题班会,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需求与问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与发展指导,引导学生正确关注和判断校内外时事,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四)周记制:辅导员要撰写工作周记,定期分析学生在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上的情况,并就自己所开展的工作与成效,及时向所在学院党总支反映和提交需要重视或解决的问题,促进工作的持续开展,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工作水平。
(五)联络制:辅导员要适时与学生家长、班主任及任课教师联系,交流学生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共同研究确定指导学生发展的方案和具体措施。
(六)信息制:辅导员要建立所带学生基本情况的完整信息资料,包括学业情况、家庭情况、心理健康情况、奖惩情况、社会工作和学生党建等方面内容,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三章 选聘与配备
第九条 学校按照“专职为主,兼职为辅,专兼结合”的原则,本、专科生辅导员总体上按师生比1:200的比例配备,研究生辅导员按适当的比例配备。学校成立辅导员选聘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校领导担任组长,组织部、人事处、学生工作部(处)、监察室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负责辅导员选聘工作的组织协调与政策制定。人事处和学生工作部(处)为办事机构,负责制定辅导员选聘方案。
第十条 学校根据各学院学生总数、类别核定辅导员编制数。辅导员队伍的配备要有利于改善队伍结构和专业知识结构。
第十一条 辅导员一般应为211工程等重点建设大学的优秀应届毕业研究生,中共党员,年龄在30周岁以下。
第十二条 辅导员的选聘程序为岗位公布与报名、资格初审与初选、考核、公布拟聘名单、办理录用手续。辅导员纳入学校教师聘任办法管理,实行聘任制。
第四章 培养与发展
第十三条 学校设立辅导员队伍建设培养经费,制订培养规划,坚持岗前培训与日常培训相结合、职业培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学历教育与在职培训相结合、跨校交流培训与国外研修相结合、骨干培训与全员培训相结合,逐步建立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的全方位培训新格局,逐步建成梯队层次清晰、专业结构合理的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辅导员队伍。
第十四条 学校鼓励辅导员兼职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师等,并从事与工作密切相关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符合教学科研岗位任职资格的辅导员可以转入教学科研岗位。
第十五条 学校设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研专项基金,鼓励辅导员积极参加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辅导员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发表的论文、取得的成果、获得的奖励享受与专业教师同等待遇。
第十六条 构建多样化的辅导员队伍发展途径,实行分类管理。着重培养一批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有发展潜力的辅导员成为学生思想教育和学生事务管理领域的业务骨干、学校党政管理队伍的后备干部;培养一批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按专业技术职称兑现岗位津贴时,要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科研工作量。
第十七条 成立辅导员协会,通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素质拓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事务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等 6 个核心项目团队开展各项活动,为辅导员队伍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环境,为辅导员的个人发展和学生工作的整体推进提供良好的交流和展示平台。
第五章 管理与考核
第十八条 辅导员接受学生处和学院的双重领导。校学生工作委员会负责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统一规划、组织协调和相关政策的制定。学生工作部(处)负责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的具体实施。各学院负责对本学院辅导员的日常管理与相关工作考核。
第十九条 辅导员在本学院内部分工应遵循分管学生群体与学生事务条块相结合的原则,保持工作运行的连续性和整体性。
第二十条 辅导员工作考核评价每学年进行一次,与教职工学年考核工作同时进行。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目标与过程相结合,学校、学院与学生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评。辅导员的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考评结果进入个人档案,并与辅导员的发展和待遇相挂钩。
第二十一条 学校每两年评选一次“优秀辅导员”。凡被评为校级“优秀辅导员”者,学校在职务聘任、业务学习、考察研修和推荐参评国家、省市级荣誉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
第二十二条 考核结果为“不合格”或连续两年考核“基本合格”者,原则上不得继续从事辅导员工作,并按学校人事管理有关规定处理。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十四条 本规定由学生工作部(处)负责解释。
第四篇:工程管理(辅修)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工程管理辅修专业论文选题参考
本题目适用于工程管理(辅修)专业,并有参考例文,只准参考,请勿抄袭。
可以在以下其大块红的小题中任选题目进行研究,也可以自己题目,要求有创新性和价值性。項目管理
1、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组织探讨
2、我国建设项目总承包发包模式的研究
3、社会监理组织模式比较研究
4、大型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和工程保险的研究
5、设计阶段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6、关于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研究(必须细化)
7、现代项目生命周期及客户关系管理(必须细化)
8、工程项目的全面风险管理/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评价(必须细化)
9、**项目进度管理及优化(必须细化)
10、**项目管理成本及优化/项目成本管理及预测分析(必须细化)
11、**项目质量管理及方法研究(必须细化)
12、**建设项目工程变更中的风险控制与管理
13、房地产项目成本构成因素及控制重点
14、**项目施工过程中钢筋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15、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工程档案的特点及管理
16、**项目建筑施工企业现场管理的优化
17、我国建设工程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8、建设工程评标方法的分析和探讨(必须细化)
19、建设工程保险制度的研究(必须细化)
20、建筑施工企业投标策略研究(必须细化)
21、国内外PMC项目管理模式比较研究
22、**工程项目管理实践与总结
23、政府投资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和成本控制研究
24、建筑工程质量监督项目管理系统研究
25、EPCM模式下的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研究
26、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评价与创新研究
27、建设工程项目承包商索赔问题研究
28、项目进度管理在**建设工程中的应用
29、**工程监理项目风险的评价与研究
30、工程总承包项目招标资格预审研究
31、国内外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比较研究
32、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研究
33、代建制管理模式在**建设项目中的应用研究
34、我国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规范化研究
35、大型市政工程项目业主方(监理方/或施工方)的管理问题研究
36、工程项目经理胜任力模型研究
37、工程项目沟通协调管理研究
38、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能力评价研究 合同与索赔
1、FIDIC《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件》和中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比较研究
2、关于工程项目合同担保制度的研究
3、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索赔与反索赔的研究
4、FIDIC条件下的中国境内工程典型索赔问题的探讨
5、建筑工程合同纠纷管理
6、大型国际工程项目联合承包合同管理的研究
7、某类工程项目业主方的施工索赔管理
8、论建设工程索赔与反索赔管理
9、网络计划技术在工程索赔管理中的应用
10、施工索赔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及解决方法
11、工程项目业主方全面合同管理研究
12、建设工程项目的合同管理研究 工程造价
一、工程造价组成类问题
1、对定额计价模式下间接费(措施费、规费)费用明细类别的设置及费率测算研究
2、对清单计价模式下固定(强制)类费用类别的设定及费率测算研究
3、安全文明施工专项费费用标准及收支问题研究
4、税金在工程造价取费程序与税法规定的衔接问题研究
二、工程造价控制类问题
1、工程造价控制分析的理论与实践
2、在投标、投标阶段怎样控制工程造价(理论与实践)
3、在施工阶段怎样控制工程造价(理论与实践)
4、在竣工验收及结算阶段怎样控制工程造价(理论与实践)
5、政府投资项目的前期造价管理
6、建设单位施工合同管理中的工程造价控制
7、试论施工企业材料费用的控制
8、论施工单位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的成本控制
9、工程项目材料损耗控制探讨
10、代理业主项目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研究
三、工程造价计价模式问题
1、定额计价与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比较
2、定额的历史地位及前景
3、工程量清单计价的优势与不足
4、定额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运用(工程量清单计价与定额计价怎样结合)
5、招标人对计价模式的选择研究(不同计价模式对招标人、投标人的影响研究)
6、工程结算方式选择研究
7、建设单位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风险控制
8、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招投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9、浅析施工企业不平衡报价的投标技巧
10、论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不平衡报价的防范与控制
11、工程量清单招投标模式在**项目的应用
12、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报价研究
四、工程造价审计类
1、工程造价审计的技巧与方法
2、工程造价审计的模式与内容
3、如何对工程审计单位进行招标
4、对造价咨询机构怎样进行监控
5、国家(社会、内部)审计机构怎样进行工程造价审计
五、工程造价管理体制问题
1、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制定与管理定额
2、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造价管理职能的定位与转换研究
3、工程造价的政府与行业监管问题研究
4、政府与(造价)协会在工程造价管理中权责划分研究
5、工程项目全面造价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六、工程造价人员及考试类问题
1、工程造价人员上岗、准入、执业资格研究
2、工程造价人员考试及注册管理研究
3、工程造价人员执业质量监控机制研究
4、工程造价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5、工程造价人员继续教育问题研究
房地产经营与管理
1、房地产拆迁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市商业房地产租赁市场的分析与评估
3、**市某房地产项目市场产品定位决策的研究
4、**房地产估价方法的完善与改进
5、**房地产开发项目营销策划研究
6、地方政府房地产市场监管职能研究
7、**房地产项目市场定位研究
8、香港内地公租房政策对比研究
9、香港物业税制度对我国的借鉴(必须细化)
10、香港及新加坡住房制度研究(必须细化)
11、房地产抵押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2、住房抵押贷款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13、某市住房抵押贷款保险市场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14、抵押贷款评估中存在的风险及对策分析
15、住房拆迁中常见的纠纷及对策分析
16、***理论在房地产估价中的应用
17、我国当前房地产评估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必须细化到某个城市)
18、置业顾问综合素质提升策略研究
19、国外(可具体到某个或某几个国家)估价制度借鉴
20、论房地产估价机构与房地产经纪机构的合作
21、新型房地产估价方法探讨(可以细化)
22、估价从业人员继续教育中外比较研究
23、金融宏观调控下房地产企业融资行为研究
24、中国房地产广告的现存问题分析
25、房地产法律纠纷的类型及特点分析
26、房地产中介行业(或其他行业)从业人员生活品质研究
27、房地产中介行业(或其他行业)从业人员收入研究
28、建设项目的业主投资风险研究
29、中小(民营或者国企)房地产开发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30、中小(民营或者国企)房地产开发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31、我国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多元化问题研究
32、**市房地产经纪企业发展现状及经营风险分析
33、**市房地产市场发展态势、问题及对策研究
34、重庆市(或其他城市)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服务形象调查研究
35、重庆市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服务形象调查研究
项目融资:
1、新形势下房地产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探析
2、政府投资项目融资模式探索与应用(可细化)
3、论PPP融资模式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运用
营销策划
1、房地产项目创意策划方案综合评估的方法研究
2、城市土地成片开发项目前期策划及研究
3、房地产营销策划的创新观念
4、某市房地产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5、提升置业顾问从业者素质的对策分析
6、房地产网络营销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7、宏观调控背景下房地产营销策划的新趋势
物业管理
1、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的研究(可细化)
2、物业管理企业招投标中的误区及对策研究
3、FM模式及其在多功能豪华物业管理中的应用
4、建筑企业质量管理的研究(必须细化)
5、物业管理信息系统集成开发研究
6、物业管理收费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7、某类物业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8、国外物业管理模式的借鉴与启示
9、某灯物业管理企业的风险识别与防范
10、某市物业管理业的服务质量研究
11、物业管理业的顾客满意度研究
12、居住(或其他物业)物业管理公司核心能力与竞争优势研究
第五篇:关于印发《安徽师范大学普通本科生辅修专业管理暂行办法(修订)》的通知
安徽师范大学文件
校教字„2011‟17号
关于印发《安徽师范大学普通本科生辅修专业管理暂行办法(修订)》的通知
各部门、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省委省政府《关于努力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若干意见》(皖发„2010‟9号)和《安徽省改革和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学籍学历管理工作意见(试行)》(皖教学„2010‟7号)等文件精神,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结合我校学分制运行的实际情况,对《安徽师范大学普通本科生辅修专业管理暂行办法》进行了修订,现将修订后的《安徽师范大学普通本科生辅修专业管理暂行办法(修订)》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特此通知。
安徽师范大学
二○一一年四月二十日
安徽师范大学普通本科生辅修专业管理暂行办法
(修订)
为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安徽师范大学普通本科生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校教字„2008‟59号)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 专业设置与申报
第一条 辅修专业是指学有余力的学生在修读主修专业期间,在学校规定的学习时间内,获准兼修的其他专业。
第二条 辅修专业的设置以现有专业为依托,可以以专业方向的形式开设,学校所设本科专业原则上均可作为辅修专业。同时鼓励申报学科交叉的应用型辅修专业。辅修专业每年上半年申报一次。
第三条 辅修专业应制订独立的指导性教学计划,课程应涵盖专业基础和专业方向的主要课程,原则上辅修专业毕业总学分不低于35学分。辅修专业学士学位课程应在此基础上,包含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原则上辅修专业学士学位总学分不低于40学分。辅修专业教学计划由学校审批后公布执行。
第二章 修读条件及招生录取
第四条 学生选择的辅修专业原则上应和主修专业分属不同学科门类,学科性质相近的专业不能作为辅修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原则上只允许申请辅修一个专业。
第五条 在校学习时间满1年,主修专业所有已修课程全部及格、平均学分绩点不低于2.0,且无警告及其以上处分者均可申请修读。各专业具体招生条件由学院制订,报教
务处同意后公布执行。
第六条 申请修读辅修专业的学生,须由本人提出申请,填写《安徽师范大学辅修专业报名表》,由相关学院审核同意后,方能取得修读资格。
第三章 教学安排与修读管理
第七条 辅修专业实行学年学分制管理,分校区、单独开班教学,开班人数原则上不低于30人。
第八条 辅修专业的教学活动由主办学院按学校的规定统一安排和管理,各辅修专业应编设临时班级,并安排一名班主任老师负责日常管理。
第九条 辅修专业课程一般应安排在四个学期内完成。上课时间一般安排在晚上、双休日和假期,考核统一安排在考试周前完成。
第十条 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上课、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及其他必修环节,经考核成绩合格,可获得该课程的学分。经考核不合格者,必须重考或重修,重考或重修成绩按实际所得分数记入成绩表。一学期内无故缺课累计超过该课程教学时数的三分之一者,任课教师应不准其参加该课程的期终考核,成绩登记时,以零分记载,并注明“无故缺课”字样。辅修课程成绩一律记入学生档案。
第十一条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若出现辅修或主修课程经重修(或重考)累计三次仍不及格,或受到记过及其以上处分者,则取消辅修资格。
第十二条 学生修读辅修专业时,出现在主修专业学习已经修读了相同课程时,辅修专业对应课程可以申请免修。申请免修课程学生须在开课后两周内向开课学院提出,并填写《安徽师范大学课程免修申请表》,须经开课学院审核同
意。
第十三条 取得辅修专业学籍的学生一般不得中途无故退出。
第四章 证书发放
第十四条 修完辅修专业规定的所有课程,且已获主修专业毕业证书者,可同时获得辅修专业毕业证书。
第十五条 修完辅修专业规定的毕业学分后又完成该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并已获主修专业的学位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可同时获得辅修专业学士学位证书。如主、辅修专业授予的学位相同,则不另授辅修专业学位证书。
第十六条 未修满规定的学分,可发给辅修专业学习证明书。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七条 因故中止修读或被取消修读资格者,已交学费原则上不予退还。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主办单位:教务处
印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