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武汉语文四月调考题目和参考答案

时间:2019-05-15 08:33: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6武汉语文四月调考题目和参考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6武汉语文四月调考题目和参考答案》。

第一篇:2016武汉语文四月调考题目和参考答案

2015-----2016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调研测试

语文试卷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

2016.4.21

第I卷

(选择题共30分)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禁锢

冗(rǒng)杂

鄙薄(bó)

瞬息万变 ....

B.斟酌

骁(xiáo)勇

拮据(jū)

重峦叠障 ....

C.显赫

镂(lòu)空

窈窕(tiǎo)

大彻大悟 ....

D.轮廓

殉(xùn)职

蜥(xī)蜴

风尘仆仆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对于坐船游玩的人们而言,这一段__________是惬意的。崎岖的海岸线上满是蓝宝石般的峡湾,翠绿的山峦间散布着精巧的农家小屋,这里不断_______的景色都让游客们______ 到大自然的绮丽风光。

A.旅游

变换

领略

B.旅途

变换

领会

C.旅途

变幻

领略

D.旅游

变幻

领会 3.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对长时间未探望老年人的家庭成员,养老机构可以督促其前往探望。

B.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双方在巨额建设费用的分担上未能达成一致。

c.我们只有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国际关系,才能铲除滋生恐怖主义的土壤。

D.加拿大人对于“高考”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但大学录取的依据还是考试的分数。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国家疫苗监管有6项职能:上市许可、上市后监管、批签发、实验室管理、监管检查和临床试验监管,这些监管覆盖了从疫苗研发到使用的各个环节。

B.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阶段性问题,是我国城乡发展不均衡、公共服务不均等、社会保障不完善等问题的深刻反映。

C.在旅游网上,杏花村前被冠以“酒都”二字。对于该地的介绍,网上是如此表述的:杜牧的一首脍炙人口的《清明》诗,成为千古绝唱。

D.美国、欧盟和日本于1990年成立了“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规定国际协调会”(简称ICH),旨在促进新药的同步申报、审批和上市。

二、(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

人与自然

自然作为环境与自然作为其自身是完全不一样的。自然作为其自身,它与人无关。而自然作为环境,它就成为了人的使用对象。自然作为人的使用对象,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作为资源,二是作为环境。同一对象,既可以看作资源,也可以看作环境,都是为人所使用.但有重要的区别。资源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两类。人要生存,要发展,必须要向自然获取生产资料、生活资料。但是,必须有个限度,超出限度,竭泽而渔,就可能严重破坏整个生态平衡,造成某些资源枯竭。这又反过来给人造成严重危害,危及人的生存。

资源是人的掠夺对象,而环境是人的家园。从自然界掠夺资源,不管手段如何,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的,而将自然界看成环境,不管这里的自然条件如何,人总是力求实现与自然的和谐。

对于当今的人类来说,更重要的是要将自然看成我们的家。家的首要功能是居住。居住可以区分成三个层次:宜居、利居和乐居。

宜居关乎人的生存。它首先指向环境的生态质量,生态关系人的健康。利居关乎人的发展。利居,一是指生活方便,二是指创业方便。乐居关乎人的生活质量。

宜居是基础,立足于生存;利居,侧重于创业,立足于发展;乐居则侧重于生活,是前两者的综合与提高,乐居是人类对环境的最高追求。

宜居,重在环境保护。利居,重在环境开发,仍然没有摆脱将环境当作资源的观念,明显地在利用环境,而环境一旦成为利用的对象,它与人的关系就存在某种对立。只有乐居,人与环境的关系才不是对立的,而是和谐的。

在环境建设上如何落实乐居呢?

人在环境中生活,不能不对环境进行建设,人类的任何建设,都可以算作工程。人类的工程除了纯艺术性的外,均是功利性的。诸如城市中的房屋、马路、高架路、立交桥、下水管道等。无疑,这些工程给人类生活带来诸多的便利,但也给人类带来一些麻烦,有属于生态方面的,也有属于能源、卫生、经济等方面的,它们不同程度地对环境有所破坏。

工程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它是环境建设;另一方面,它又是对环境的破坏。但设计合理、创意新颖的工程外观,不仅不是环境的破坏,反而是环境的美化。

这就需要我们化工程为景观。景观的构成,一是景,一是观。景有自然之景,也有人工之景。而观,也不止是生理和心理上的感觉,它涉及诸多的人文因素,实际上它指的是人类的文明。

将工程化成景观,让工程既有利于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又有利于人们的审美。工程建设有两种原则:一是功利原则,如何让工程最大地发挥它的功能性;二是审美原则,如何让工程成为一道景观。这二者的关系是怎样的呢?有人提出:功利第一,审美第二。其实,功利与审美在这里不存在第一第二之分,二者统一就好 5.下列对“自然”与“环境”和“资源”的关系的理解,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A.自然往往是被人们当作资源和环境来加以利用的。

B.同一自然物,被看作资源还是被看作环境,其结果大不一样。

C.当人们从自然中获取资源,不可避免地危及到人自身的生存。

D.当人们把自然看成环境,人们就有可能与自然保持和谐关系。6.下列对“居住的三个层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宜居侧重生态对人生存的价值,利居侧重环境对人发展的价值。

B.乐居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最高追求。

C.宜居、利居和乐居这三个层次体现了生活品质的不同。

D.宜居、利居和乐居这三个层次体现了对环境的友好态度。7.下列对文本中“如何落实乐居”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多建设一些没有功利性色彩的纯艺术性的工程。

B.不应基于人的功利目的,实施对环境有改变的工程。

C.在工程建设中,赋予更多的人文因素。

D.在工程建设中,将功利和审美统一在一起。

三、【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

郭文,少爱山水。年十三,每游山林,弥旬忘反。父母终,服毕,辞家游名山。洛阳陷,乃步担入吴兴余杭大辟山中穷谷无人之地,倚木于树,苫覆其上而居焉,亦无壁障。时猛兽为暴,入屋害人,而文独宿十余年,卒无患害。恒著鹿裘葛巾,不饮酒食肉,区种菽麦,采竹叶木实,贸盐以自供。食有余谷,辄恤穷匮。有猛兽杀大麋鹿于庵侧,文以语人,人取卖之,分钱与文。文日:“我若须此,自当卖之。所以相语,正以不须故也。”闻者皆嗟叹之。

王导闻其名,遣人迎之,文不肯就船车,荷担徒行。既至,导置之西园,园中果木成林,又有鸟兽麋鹿,因以居文焉。于是朝士咸共观之,文颓然箕踞,傍若无人。温峤尝问文日:“费生独处穷山,若疾病遭命,则为乌鸟所食,顾不酷乎?”文日:“藏埋者亦为蝼蚁所食,复何异乎!”又问日:“猛兽害人,人之所畏,而先生独不畏邪?”文日:“人无害兽之心,则兽亦不害人。”居导园七年未尝出入一旦忽求还山导不听后逃归临安结庐舍于山中。临安令万宠迎置县中。及苏峻反,破余杭,而临安独全。人皆异之,以为知机。

(选自《晋书卷九十四隐逸》,有删改)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弥旬忘反

弥:满

B.苫覆其上而居焉

居:住

C.文以语人

语:告诉

D.复何异乎

异:惊异 9.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居导园七年未尝出入一旦忽求还山导不听后逃归临安结庐舍于山中

A.居导园七年/未尝出入一旦/忽求还山/导不听后逃/归临安结庐/舍于山中

B.居导园七年/未尝出入/一旦忽求还山/导不听/后逃归临安/结庐舍于山中

C.居导园/七年未尝出入/一旦忽求还山/导不听后逃/归临安/结庐舍于山中

D.居导园/七年未尝出入一旦/忽求还山/导不听/后逃归临安结庐/舍于山中 10.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郭文自幼喜爱山水,到山林中游玩,很多天都不回家。父母最终也无法让他留在家乡。

B.郭文在山中倚树搭建草棚,当时猛兽常常进入草棚中伤人,而郭文十余年竟安然无恙。

C.郭文在山中种植菽麦,采摘野生的食物换取食盐,生活极为贫穷匮乏,常被别人救济。D.郭文被王导请出山后,朝中官员都来看望他,郭文却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视若无人。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90分)

四、(14分)

11.将第三题文言文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及苏峻反,破余杭,而临安独全。

12.填空。(10分,每空2分)

①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④夏完淳《别云间》一诗中,“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中的“泉路”意指这一诗句抒发了诗人____之情。

五、(18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6题。

生命 韩少功

①你看出了一只狗的寒冷,给它垫上了温暖的棉絮,它躺在棉絮里以后会久久地看着你。它不能说话,只能用这种方式表达它的感激。你看到一只鸟受伤了,将它从猫嘴里夺下来,用药水疗治它的伤口,给它食物,然后将它放飞林中。它飞到树梢上也会回头看你,同样不能说话,只能用这种方式铭记你的救助。它们毕竟是低智能动物,也许很快会忘记这一切,将来再见你的时候,目光十分陌生,漫不经心,东张西望,追逐它们的食物和快乐,它们不会注意你肩上的木犁或者柴捆。它们不会像很多童话里描述的那样送来珍珠宝石,也不会在你渴毙路途的时候,在你嘴唇上滴下甘露。

②它们甚至再也不会回头。

③但它们长久地凝视过你,妤像一心要知道更多关于你的事情,好像希望能尽可能记住你的面容,决心做出动物能力以外的什么事情。

④这一刻很快就会过去。但有了这一刻,世界就不再是原来的世界,不再是没有过这一刻的世界。感激和信任的目光消失了,但感激和信任弥散在大山里,群山就有了温暖,有了亲切。某一天,你在大山里行走的时候,大山给你一片树阴;你在一条草木覆盖的暗沟前失足的时候,大山垫给你一块石头或者借给你一根树枝,阻挡你危险地下坠。在那个时候,你就会感触到一只狗或一只鸟的体温,在石头里,在树梢里。

⑤你不再感到孤单的危险,你能感到石块是你的血肉,树梢是你的肢体,而你的一声长啸或大笑其实来自大山那边的谷地。你早应该知道,科学的深入观测已经证明:植物其实有感情,也有喜爱和快乐的反应——当你为之除虫或授粉;也有恐惧和痛苦的反应——当你当面砍伐它们的同类。它们在特殊的“心电仪”和“脑电仪”里同样神绪万端,只是无法尖叫着拔腿而逃罢了。你还应该知道,科学的反复试验还证明:大地同样是“活”物和“动”物,只要你给它们足够的高温,比方说给它们太阳表面的炽热,它们就会手舞足蹈,龙腾虎跃,倒海翻江,风驰电掣,同样会有大怒的裂爆或者大爱的聚合,其“活”其“动”之能耐,远非人类可及。

它们眼下之所以看似没有生命的蛰伏,只不过是如同动物的冬眠和植物的冬枯——地球的常温对于它们来说过于寒冷,所以这常温正是它们的冬天。

⑥你是人。其实人只是特定温度、特定重力、特定元素条件下偶然的化合。因此相对于大地来说,人不过是没有冬眠和冬枯的山;相对于植物来说,人不过是有嘴和有脚的树;相对于其他动物来说,人不过是穿戴了衣冠的禽兽,没有了尾巴却有了文字、职位、电脑以及偶尔寄生其中的铁壳子汽车。人是大地、植物、动物对某个衣冠者临时的身份客串,就像在化装舞会上有了一个假面。

⑦你抬起头来眺望群山,目光随着驮马铃声在大山那里消失,看到起伏的山脊线那边,有无数的蜻蜓从霞光的深处飞来,在你的逆光的视野里颤抖出万片金光,刹那间撒满了寂静天空——这是更大的一扇家门向你洞开,更大的一个家族将把你迎候和收留——只需要你用新的语言来与骨肉相认,需要你触抚石块或树梢的问候。你知道。

13.第④段开头连用了三个“这一刻”,“这一刻”指的内容是什么?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4分)14.请用直白的语言表达出对下面句子语意的理解。(4分)

在那个时候,你就会感触到一只狗或一只鸟的体温,在石头里,在树梢里。15.从写作意图来看,第⑥段表达了作者对“人”的什么样的认识?请概括表述。(4分)16.文章结尾,作者要我们“用新的语言来与骨肉相认”,说说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愿望。(6分)

六、(8分)

根据要求完成17、18题。

班级要开展“走进大自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7.中学生走进大自然,其实就是走进大课堂。请你设计出中学生走进大自然的三条可行途径。要求:依据示例,从目的、方式等角度将设计的每条途径用简明的语言表述清楚。(4分)

示例:为了更直观地了解植物生长的特点,参观植物园,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

18.班级需要就“走进大自然”这一活动拟写一份倡议书,倡议书中需要有表达中学生走进大自然的必要性的内容,请写一段话,将“中学生走进大自然的必要性”这一内容表达出来。

(字数100~120字)(4分)

七、作文(5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科研人员以一项有趣的“伤痕实验”来研究人们的自我认知与感受到的外界对待自己的态度之间的关系。由专业化妆师在每位志愿者的脸上做出一道触目惊心的伤痕。志愿者从一面小镜子看到化妆的效果后,镜子就被拿走了。化妆师又以需要在伤痕表面再涂一层粉末的名义,偷偷抹掉了化妆的痕迹。此时,他们的脸与往常并无二致。对此毫不知情的志愿者,被派往各医院的候诊室,他们的任务就是观察人们对其面部伤痕的反应。结果志愿者都叙述了相同的感受——人们总是盯着他们的脸看,显得粗鲁无礼、极不友好。

请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第二篇:2014武汉四月调考语文答案(最终版)

2013-2014学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调研测

试(四月)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D2.B3.D4.B5.A6.A7.D8.A9.B10.C

11.齐军杀死了燕军将领骑劫,追杀逃亡的燕军,收复了齐国失去的土地。(共4分。“追亡逐北”2分,“复”1分,句意正确1分。)

【参考译文

战国时,齐国大将田单设下反间计,使燕国任用骑劫代替乐毅为燕军主帅。田单又下令城中居民吃饭前一定要在庭院中祭祀祖先。于是飞鸟就常常飞来啄食,燕军在城外看见齐国城内群鸟飞翔,感到十分惊异。田单就到处扬言:“这是天神降临来教化我齐国。”每次发出法令,必称是神的教诲。又从民间募集到千镒金钱,让即墨城里的富豪将这笔钱贿路燕军将领,说:“即墨城里的齐军就要投降了,希望得城后不要掳掠我们的族人。”燕军将领高兴地允诺了。燕军自此更加松懈。田单于是集中了城中一千多头牛,为牛披上红绸衣,画上五彩的龙纹,在牛角上绑上利刃,把沾满油脂的苇草系在牛尾上,用火点燃,又在城墙周围挖了几十个通向城外的地道。到了晚上,把牛放出城去,五千名勇士随牛出战。牛尾着火后,狂怒地冲向燕军,被狂牛撞到的非死即伤,燕军在黑夜里乱作一团。齐军五千勇士潜行疾走,奋勇杀敌。城中战鼓激越,男女老弱都登城敲击铜器,发出震天动地的声响。燕军惊慌失措,大败而走。齐军杀死了燕军将领骑劫,追杀逃亡的燕军。收复了齐国失去的土地。

12.⑴窈窕淑女⑵海上生明月⑶—鼓作气(共6分,每空2分,错一字则该空不得分。)

⑷蛰处一隅、无远大抱负的人虽困囚笼却不失自信,期冀早脱牢笼,再干一番宏图伟业(言之成理即可,共4分,每空2分。)

13.此题应以突出“大地上的读书人”这一核心语意来概括。共4分,每点2分。

第2段:概述自己干农活歇息时和放学路上读书的情景。

第3段:描写自己在野外读书时的畅快而兴奋的心情,勾勒自己边走边读的形象。

14.此题围绕两方面回答,言之成理即可。共4分,每个方面2分。

感情:敬佩(或赞美)

表达:面带菜色——物质上的艰难,“孜孜”、“自得其乐”——精神上的快乐,通过两者的反差凸显出来。

【示例】以“面带菜色”揭示物质生活的艰难,以“孜孜埋首于卷册,自得其乐”表达出读书的勤奋和快乐,作者从清贫的物质生活和快乐的读书生活的强烈的反差中,表达了对“那一群读书人”敬佩和赞美之情。

15.此题围绕自然环境、读书环境、读书心态三方面回答,言之成理即可。共6分,每点2分。

⑴野外(山间地头)⑵艰难环境下的⑶脚踏实地的做学问(真实而实在的)

16.此题围绕以下要点回答,言之成理即可。共4分,每点2分。

⑴读书人的姓名和事迹。⑵读书人创造的精神财富(文化著作、人格魅力等)。

17.此题围绕“年龄”“职业”“性别”等人群分类的依据,并写出相应的对象即可。共2分,依据1分,对象1分)

【示例】⑴按年龄:如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等。

⑵按职业:教师、职员、工程师等。

18.此题围绕下面要点回答,言之成理即可。共4分,毎个方面2分。

研究方向:韩剧的商业价值(或经济价值、消费价值)。

或:韩剧如何带动商业(经济)的发展。

原因:韩剧在制作上,有意选择前卫的穿着打扮、精美的家居摆设、时尚的消费用品、环境优美的拍摄地点等等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从而带动荧屏以外的经济发展。

19.此题围绕“各有所长”和“分工合作”两点进行劝说,达到劝说目的即可。共2分,每点1分。

【示例】别急别急!我们的学习报告有很多内容需要美工设计,不同的内容需要不同的编辑方式,恰好你们各有所长,那就根据搜集来的素材特点确定美工方案,分工合作吧。

20.作文。

本次作文题目可以这样理解:

材料是一则寓言故事。花园里的其他植物用别人的长处比自己的短处而垂头丧气,草莓在“比”中寻找自己的长处,获取成长的动力,让自己蓬勃发展。同为“比”的行为,却因比较的方式方法不同,造成两种不同的人生状态。材料的结束语引导考生思考“比”的“学问”,这正是做文章的空间。

题目为“比”,孤立一个“比”字,可以包罗众多“比”的现象。然而,因为有了上面材料的提示和限制,对这里的“比”应该理解为:在“比”中真正认清自己,了解自己的特点和长处,从而更好地成长发展,而不能在盲目的“比”中迷失自己,进而放弃自己的成长和发展。

第三篇:2016年武汉四月调考语文试卷

2016年武汉四月调考语文试卷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禁锢 冗(rǒng)杂 鄙薄(bó)瞬息万变 B.斟酌 骁(xiáo)勇 拮据(jū)重峦叠障 ........ C.显赫 镂(lòu)空 窈窕(tiǎo)大彻大悟 D.轮廓 殉(xùn)职 蜥(xī)蜴 风尘仆仆 ........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对于坐船游玩的人们而言,这一段 是惬意的。崎岖的海岸线上满是蓝宝石般的峡湾,翠绿的山峦间散布着精巧的农家小屋,这里不断 的景色都让游客们 到大自然的绮丽风光。A、旅游 变换 领略 B、旅途 变换 领会 C、旅途 变幻 领略 D、旅游 变幻 领会

3、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对长时间未探望老年人的家庭成员,养老机构可以督促其前往探望。B.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双方在巨额建设费用的分担上未能达成一致。

C.我们只有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国际关系,才能铲除滋生恐怖主义的土壤。D.加拿大人对于“高考”是个陌生的概念,但大学录职的依据还是考试的分数。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国家疫苗监管有6项职能:上市许可、上市后监管、批签发、实验室管理、监管检查和临床试验监管,这些监管覆盖了从疫苗研麦到使用的各个环节。

B.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十的阶段性问题,是我国城乡发展不均衡、公共服务不均等、社会保障不完善等问题的深刻反映。

C.在旅游网上,吉花村前被冠以“酒都”二字。对于该地的介绍,网上是如此表述的:杜牧的一首脍炙人口的《清明》诗,成为千古绝唱。

D.美国、欧盟和日本于1990年启动了“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规定国际协调会议”(简称ICH),目在促进新药的同步自报、审批和上市。

二、(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自然作为环境与自然作为其自身是完全不一样的。自然作为其自身,它与人无关。而自然作为环境,它就成为了人的使用对象。自然作为人的使用对象,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作为资源,二是作为环境。同一对象,既可以看作资源,也可以看作环境,都是为人所使用,但有重要的区别。资源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两类。人要生存,要发展,必须要向自然获取生产资料、生活资料。但是,必须有个限度,超出限度,竭泽而渔,就可能严重破坏整个生态平衡,造成某些资源枯竭。这又反过来给人造成严重危害,危及人的生存。

资源是人掠夺的对象,而环境是人的家园。从自然界掠夺资源,不管手段如何,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的;而将自然界看出环境,不管这里的自然条件如何,人总是力求实现与自然的和谐。

对于当今人类来说,重要的是要将自然看成我们的家。家的首要功能是居住,居住可以分为三个层级:宜居、利居、乐居。宜居关乎人的生存。它首先指向环境的生态质量,生态关系人的健康不。利居关乎人的发展。利居,一是指生活方便,二是指创业方便,乐居关乎人的生活质量。

宜居是基础,立足于生存;利居,侧重于创业,立足于发展;乐居则侧重于生活,是前两者的综合与提高,乐居是人类对环境的最高追求。

宜居,重在环境保护。利居,重在环境开发,仍然没有摆脱将环境当作资源的观念,明显地在利用环境,而环境一旦成为利用的对象,它与人的关系就存在某种对立。只有乐居,人与环境的关系才不是对立的,而是和谐的。在环境建设上如何落实乐居呢?

人在环境中生活,不能不对环境进行建设,人类的任何建设,都可以算作工程。人类的工程除了纯艺术性的外,均是功利性的。诸如城市中的房屋、马路、高架路、立交桥、下水管道等。无疑,这些工程给人类生活带来诸多的便利,但也给人类带来一些麻烦,有属于生态方面的,也有属于能源、卫生、经济等方面的,它们不同程度地对环境有所破坏。工程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它是环境建设;另一方面,它又是对环境的破坏。但设计合理、创意新颖的工程外观,不仅不是环境的破坏,反而是环境的美化。这就需要我们化工程为景观。景观的形成,一是景,一是观,景有自然之景,也有人工之景。而观,也不止是生理和心理上的感觉,它涉及诸多的人文因素,实际上它指的是人类的文明。将工程化成景观,让工程既有利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又有利于人类的审美。工程建设有两种原则:一是功利原则,如何让工程最大地发挥它的功能性;二是审美原则,如何让工程成为一道景观,这二者的关系是怎样的呢?有人提出,功利第一,审美第二。其实,功利与审美在这里不存在第一第二之分,二者统一就好。

5、下列对“自然”与“环境”和“资源”的关系的理解,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A.自然往往是被人们当作资源和环境来加以利用的。

B.同一自然物,被看作资源还是被看作环境,其结果大不一样。C.当人们从自然中获职资源,不可避免地危及到人自身的生存。D.当人们把自然看成环境,人们就有可能与自然保持和谐关系。

6、下列对“居住的三个层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宜居侧重生态对人生存的价值,利居侧重环境对人发展的价值。B.乐居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最高追求。C.宜居、利居和乐居这三个层次体现了生活品质的不同。D.宜居、利居和乐居这三个层次体现了对环境的友好态度。

7、下列对文本中“如何落实乐居”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多建设一些没有功利色彩的纯艺术性的工程。

B.不应基于人的功利目的,实施对环境有改变的工程。C.在工程建设中,赋予更多的人文因素。

D.在工程建设中,将功利和审美境统一在一起。

三、(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O题。

郭文,少爱山水。年十三,每游山林,弥旬忘反。父母终,服毕,辞家游名山。洛阳陷,乃步担入吴兴余杭大辟山.

中穷谷无人之地,倚木于树,苫覆其上而居焉,亦无壁障。时猛兽为暴,入屋害人,而文独宿十余年,卒无患害。恒著.

鹿裘葛巾,不饮酒食肉,区种菽麦,采竹叶木实,贸盐以自供。食有余谷,辄恤穷匮。有猛兽杀大麋鹿于庵侧,文以语.人,人取卖之,分钱与文。文日:“我若须此,自当卖之。所以相语,正以不须故也。”闻者皆嗟叹之。

王导闻其名,遣人迎之,文不肯就船车,荷担徒行。既至,导置之西园,园中果木成林,又有鸟兽麋鹿,因以居文焉。于是朝士成共观之,文颓然踞,傍若无人。温峤尝问文:“先生独处穷山,若疾病遭命,则为乌鸟所食,顾不酷乎?’文曰:“藏埋者亦为蝼蚁所食,复何异乎!”又问曰:“猛兽害人,人之所畏,而先生独不畏邪?”文曰:“人无害兽之. 心,则兽亦不害人。”居导园七年未尝出入一旦忽求还山导不听后逃归临安结庐舍于山中。临安令万宠迎置县中。及苏峻反,破余杭,而临安独全。人皆异之,以为知机。(选自《晋书卷九十四隐逸》,有删改)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弥旬忘反 弥:满 B.苫覆其上而居焉 居:住 .. C.文以语人 语:告诉 D.复何异乎 异:惊异 ..

9、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居导园七年未尝出入一旦忽求还山导不听后逃归临安结庐舍于山中

A.居导园七年/未尝出入一旦/忽求还山/导不听后逃/归临安结庐/舍于山中 B.居导园七年/未尝出入/一旦忽求还山/导不听/后逃归临安/结庐舍于山中 C.居导园/七年未尝出入/一旦忽求还山/导不听后逃/归临安/结庐舍于山中 D.居导园/七年未尝出入一旦/忽求还山/导不听/后逃归临安结庐/舍于山中

10、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郭文自幼喜爱山水,到山林中游玩,很多天都不回家。父母最终也无法让他留在家乡。B.郭文在山中倚树搭建草棚,当时猛兽常常进入草棚中伤人,而郭文十余年竟安然无恙。C.郭文在山中种植菽麦,采摘野生的售物换职食盐,生活极为贫穷匮乏,常被别人救济。D.郭文被王导请出山后,朝中官员都来看望他,郭文却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视若无人。

四、(14分)

11、将第三题文言材料中画线的甸子翻译威现代汉语。(4分)及苏峻反,破余杭,而临安独全。

12、填空。(iO分,每空2分)①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②,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 咏梅》 ?,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④夏完淳《别云间>一诗中,“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中的“泉路”意指,这一诗句抒发了诗人 之情。

五、(18分)

阅读读下面文章,完成l3-16题。生 命 韩少功

①你看出了一只狗的寒冷,给它垫上了温暖的棉絮,它躺在棉絮里以后会久久地看着你。它不能说话,只能用这种方式表达它的感激。你看到一只鸟受伤了,将它从猫嘴里夺下来,用药水疗治它的伤口,给它食物,然后将它放飞林中。它飞到树梢上也会回头看你,同样不能说话,只能用这种方式铭记你的救助。它们毕竟是低智能动物,也许很快会忘记这一切,将来再见你的时候,目光十分陌生,漫不经心,东张西望,追逐它们的食物和快乐,它们不会注意你肩上的木犁或者柴捆。它们不会像很多童话里描述的那样送来珍珠宝石,也不会在你渴毙路途的时候,在你嘴唇上滴下甘露。②它们甚至再也不会回头。③但它们长久地凝视过你,好像一心要知道更多关于你的事情,好像希望能尽可能记住你的面容,决心做出动物能力以外的什么事情。

④这一刻很快就会过去。但有了这一刻,世界就不再是原来的世界,不再是没有过这一刻的世界。感激和信任的目光.........

消失了,但感激和信任弥散在大山里,群山就有了温暖,有了亲切。某一天,你在大山里行走的时候,大山给你一片树阴;你在一条草木覆盖的暗沟前失足的时候,大山垫给你一块石头或者借给你一根树枝,阻挡你危险地下坠。在那个时候,你就会感触到一只狗或一只鸟的体温,在石头里,在树梢里。

⑤你不再感到孤单的危险,你能感到石块是你的血肉,树梢是你的肢体,而你的一声长啸或大笑其实来自大山那边的谷地。你早应该知道,科学的深入观测已经证明:植物其实有感情,也有喜爱和快乐的反应——当你为之除虫或授粉;也有恐惧和痛苦的反应——当你当面砍伐它们的同类。它们在特殊的“心电仪”和“脑电仪”里同样神绪万端,只是无法尖叫着拔腿而逃罢了。你还应该知道,科学的反复试验还证明:大地同样是“活”物和“动”物,只要你给它们足够的高温,比方说给它们太阳表面的炽热,它们就会手舞足蹈,龙腾虎跃,倒海翻江,风驰电掣,同样会有大怒的裂爆或者大爱的聚合,其“活”其“动”之能耐,远非人类可及。它们眼下之所以看似没有生命的蛰伏,只不过是如同动物的冬眠和植物的冬枯——地球的常温对于它们来说过于寒冷,所以这常温正是它们的冬天。

⑥你是人。其实人只是特定温度、特定重力、特定元素化合一类条件下的偶然。因此相对于大地来说,人不过是没有冬眠和冬枯的山;相对于植物来说,人不过是有嘴和有脚的树;相对于其他动物来说,人不过是穿戴了衣冠的禽兽,没有了尾巴却有了文字、职位、电脑以及偶尔寄生其中的铁壳子汽车。人是大地、植物、动物对某个衣冠者临时的身份客串,就像在化装舞会上有了一个假面。

⑦你抬起头来眺望群山,目光随着驮马铃声在大山那里消失,看到起伏的山脊线那边,有无数的蜻蜓从霞光的深处飞来,在你的逆光的视野里颤抖出万片金光,刹那间撒满了寂静天空——这是更大的一扇家门向你洞开,更大的一个家族将把你迎候和收留——只需要你用新的语言来与骨肉相认,需要你触抚石块或树梢的问候。你知道。

13、第④段开头连用了三个“这一刻”,“这一刻”指称的内容是什么?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4分)

14、请用直白的语言表达出对下面句子语意的理解。(4分)

在那个时候,你就会感触到一只狗或一只鸟的体温,在石头里,在树梢里。

15、从写作意图来看,第⑥段表达了作者对人的什么样的认识?请概括表述。(4分)

16、文章结尾,作者要我们“用新的语言来与骨肉相认”,说说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愿望。(6分)

六、(8分)

根据要求完成17、18题。

班级要开展“走进大自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7、中学生走进大自然,其实就是走进大课堂。请你设计出中学生走进大自然的三条可行途径。要求:依据示例,从目的、方式等角度将设计的每条途径用简明的语言表述清楚。(4分)

示例:为了更直观地了解植物生长的特点,参观植物园,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

18、班级需要就“走进大自然”这一活动拟写一份倡议书,倡议书中需要有表达中学生走进大自然的必要性的内容,请写一段话,将“中学生走进大自然的必要性”这一内容表达出来。(字数100—120字)(4分)

七、作文(5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科研人员以一项有趣的“伤痕实验”来研究人们的自我认知与感受到的外界对待自己的态度之间的关系。由专业化妆师在每位志愿者的脸上做出一道触目惊心的伤痕。志愿者从一面小镜子看到化妆的效果后,镜子就被拿走了。化妆师又以需要在伤痕表面再涂一层粉末的名义,偷偷抹掉了化妆的痕迹。此时,他们的脸与往常并无二致。对此毫不知情的志愿者,被派往各医院的候诊室,他们的任务就是观察人们对其面部伤痕的反应。结果志愿者都叙述了相同的感受——人们总是盯着他们的脸看,显得粗鲁无礼,极不友好。请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第四篇:2015武汉市四月调考语文答案

2014-2015学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调研测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2015.4.16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1.B(陶冶

鄙薄bó)2.A 3.B(主宾搭配不当)4.D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5.C(“公地悲剧”中的“公地”的存在本是人们极为珍视的一种分享)6.D(原因是一致的,都是“人们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的结果)7.B(对生态政治学研究的内容表述不全面)

三、(共9分,每小题3分)

8.C(停止)

9.B(助词,其他为代词)

10.C(A项“居然没有发现一个是冤案”有误,B项“有幸遇到了尧、舜”有误,D项“勇于变法,施行仁政,不要滥杀无辜”有误)

四、(14分)

11.我听说违抗君王,违背君主,自古以来都认为是很难的事,我认为并不是这样。(4分。“闻”“忤”“然”各1分,其余句意1分。)

12.①零落成泥碾作尘②海上生明月③肯将衰朽惜残年④菊花 相思之苦(10分,每空2分。前三空错一个字不得分,后两空理解正确即可。)

五、(18分)

13.(共6分)特点:“小”而“青”。(2分)以“乒乓球”来描绘其“小”的特点(2分),以“银粉色”“柿蒂部羽毛状呈绿色”以及“很坚硬,硌手”等从颜色和质地来描绘其“青”的特点(2分)。

14.(共4分)通过使用火烤和药熏等作假的方式变得又大又红。(答“采用虚假的非正常的方式来生长”和“徒有西红柿又大又红的虚假外表,却无西红柿的真实特性”亦可。答案要点要落脚在“非正常的作假的生长方式”上)

15.(共4分)表达了对人们希望超越正常生长状态的否定和讥讽。(答案的要点要落脚在“思想情感”上,具体要交代清楚“思想情感”针对的对象——“希望超越自然规律的不正常的生长状态”和“思想情感”的类型——“否定”或“讥讽”)

16.(共4分)节令是一种自然规律,我们要像执行命令一样地遵循自然规律行事。(答案能体现出对“节令”与“命令”的正确理解即可)

六、(8分)

17.4分,每条1分。所设计的问题必须是针对“影响我们和父母(长辈)沟通的因素”,且从四个方面设问。

18.4分。要求针对自己将要面临的选择表达看法,且有让父母(长辈)安心的效果。内容完整,得2分。语言通顺连贯得体,得2分。没有针对问题回答,不得分。

七、作文(50分)19.作文评价标准

本题题意可从“实施规则”和“接受规则”两方面来确定,即“制定的规则只有在实施的过程中才能成就合格的人”或“只有时时接受规则的约束才能成为合格的人”。从任一方面入手写作均可。

文章“类别“和”档次“的说明:

作文从“内容”和“表达”两个方面来评分。

“内容”分为四个层次。一类文:切合题意,主旨鲜明,材料典型。二类文:符合题意,主旨明确,材料较典型。三类文:对题意的理解不充分,主旨含混,材料缺乏典型性。四类文:对题意理解不准确,主旨不清,材料混乱。

“表达”分为三个层次:优秀、合格、不合格。“优秀”: 结构完整,文脉畅通,语言通顺(允许有极少错别字或病句),字迹清晰。“合格”: 结构较完整,思路基本清晰(个别语句有游离现象),语言较通顺(允许有少量错别字或病句),字迹较清晰。“不合格”: 结构不清,思路混乱,语言不通(有大量错别字和病句),严重影响语意的表达。

评价共设五个类别,一至四类文又分设上下两档。作文的“类别”以“内容”为依据来确定,“类别”的档次以“表达”为依据来确定。评卷时,先依据“内容”来确定不同的类别,再依据“表达”来确定上下档次。第五类只需从“表达”方面来评价。 一类:

上档(起评45分)

内容:能准确表达出“制定的规则只有在实施的过程中才能成就合格的人”或“只有时时接受规则的约束才能成为合格的人”的题意。所用材料能恰当而充分地阐释或支撑题意,表达出实施或践行规则对人成长的意义。

表达:结构完整,文脉畅通,语言通顺(允许有极少错别字或病句),字迹清晰。内容和表达的某方面较突出的可给满分。下档(起评40分)

内容:同上档。

表达:结构较完整,思路基本清晰(个别语句或语段有游离现象),语言较通顺(允许有少量错别字或病句),字迹较清晰。

 二类:

上档(起评35分)

内容:能扣住 “实施或践行规则”,但未强调实施规则的长期性或践行规则的自觉性对人成长的意义。所用材料能阐释或支撑“实施或践行规则”。

表达:结构完整,文脉畅通,语言通顺(允许有极少错别字或病句),字迹清晰。下档(起评30分)

内容:同上档。

表达:结构较完整,思路基本清晰(个别语句或语段有游离现象),语言较通顺(允许有少量错别字或病句),字迹较清晰。

 三类:

上档(起评25分)

内容:只是泛泛谈论“规则”,没有具体到 “实施或践行规则”上。所用材料与“规则”有关。

表达:结构完整,文脉畅通,语言通顺(允许有极少错别字或病句),字迹清晰。下档(起评20分)

内容:同上档。

表达:结构较完整,思路基本清晰(个别语段有游离现象),语言较通顺(允许有少量错别字或病句),字迹较清晰。 四类:

上档(起评15分)

内容:未扣住材料整体语意,只是从材料的某一局部内容生发开来,与整体语意无关的。

表达:结构完整,文脉畅通,语言通顺(允许有极少错别字或病句),字迹清晰。下档(起评10分)

内容:同上档。

表达:结构较完整,思路基本清晰(个别语段有游离现象),语言较通顺(允许有少量错别字或病句),字迹较清晰。

 五类:

10分以下:

(1)结构不清,思路混乱,语言不通(有大量错别字和病句),严重影响语意的表达。(2)内容与题目毫无关系,或抄写试卷上现成的文字材料。(3)只写了开头,字数严重不足(100字以内)。

 特殊情况:

1.字数不足600字没有完篇的处理方法:

(1)在文意表达基本完整的前提下,字数不足,每差一行扣1分。(2)在文意表达不完整的前提下,字数不足,每差一行扣2分。2.字数超过600字却没有完篇的处理方法:

(1)文意表达完整,在此文所属类别中给低档分数。(2)文意表达不完整,在此文所属档次基础上降档给分。3.缺少标题扣2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译文:狄仁杰在仪凤年间担任大理丞,一年之内审理判决了积压案件达17000件,没有一个认为冤屈再要求申诉的。当时武卫大将军权善才因不慎砍伐了太宗昭陵上的柏树而获罪,仁杰上奏,认为他的罪过应当免去其官职。高宗下诏命令立即处死他,狄仁杰又上奏说此人罪过不当处死。高宗气得变了脸色,说:“权善才砍了昭陵的柏树,是让我背上不孝的罪名,必须处死他。”左右群臣都示意仁杰退出宫廷,狄仁杰说:“我听说违背圣意,违抗君王,自古以来都认为是很难的事,我以为并非如此。如果处在桀纣时代,的确很难办;但如果处在尧舜时代,就容易做到了。我今天有幸遇到了尧舜一样的贤君,所以不怕像比干那样被杀掉。过去汉文帝时,有人盗窃了高祖庙里的玉环,张释之在朝廷上向汉文帝诤谏,定罪时并没有将盗贼砍头示众。魏文帝准备要发配某个人,辛毗拉着文帝的衣摆而劝谏,也被文帝采纳。况且,贤明的君主能够用道理来使他改变,忠诚的大臣却不能被威权所恐吓。如今陛下不采纳我的谏言,我死后,没脸面去见地下的张释之和辛毗。陛下制定法律,悬挂在象魏之上,流放、处死等刑罚,都有其等级次序,哪有所犯并非死罪,就叫判处死刑的?法律既然没有准则,那老百姓该怎么办呢?陛下如果一定要改变法律,请从今天开始吧。古人说:‘如果盗取长陵一捧泥土,陛下如何治他的罪?’如今陛下为了昭陵的一株柏树杀死一位将军,那千年以后,人们会说陛下是什么样的君王?这就是我不敢奉命处死权善才,使陛下背上无道的恶名的原因啊!”高宗的怒气渐渐消解,权善才因之免于一死。

第五篇:2016年武汉九年级四月调考语文试卷范文

2016年武汉市九年级四月调考语文试题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禁锢 冗(rǒng)杂 鄙薄(bó)瞬息万变 B.斟酌 骁(xiáo)勇 拮据(jū)重峦叠障 C.显赫 镂(lòu)空 窈窕(tiǎo)大彻大悟 D.轮廓 殉(xùn)职 蜥(xī)蜴 风尘仆仆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对于坐船游玩的人们而言,这一段 是惬意的。崎岖的海岸线上满是蓝宝石般的峡湾,翠绿的山峦间散布着精巧的农家小屋,这里不断 的景色都让游客们 到大自然的绮丽风光。

A、旅游

变换

领略

B、旅途

变换

领会

C、旅途

变幻

领略

D、旅游

变幻

领会

3、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对长时间未探望老年人的家庭成员,养老机构可以督促其前往探望。B.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双方在巨额建设费用的分担上未能达成一致。C.我们只有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国际关系,才能铲除滋生恐怖主义的土壤。D.加拿大人对于“高考”是个陌生的概念,但大学录职的依据还是考试的分数。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国家疫苗监管有6项职能:上市许可、上市后监管、批签发、实验室管理、监管检查和临床试验监管,这些监管覆盖了从疫苗研麦到使用的各个环节。B.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十的阶段性问题,是我国城乡发展不均衡、公共服务不均等、社会保障不完善等问题的深刻反映。

C.在旅游网上,吉花村前被冠以“酒都”二字。对于该地的介绍,网上是如此表述的:杜牧的一首脍炙人口的《清明》诗,成为千古绝唱。

D.美国、欧盟和日本于1990年启动了“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规定国际协调会议”(简称ICH),目在促进新药的同步自报、审批和上市。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人与自然

自然作为环境与自然作为其自身是完全不一样的。自然作为其自身,它与人无关。而自然作为环境,它就成为了人的使用对象。自然作为人的使用对象,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作为资源,二是作为环境。同一对象,既可以看作资源,也可以看作环境,都是为人所使用,但有重要的区别。资源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两类。人要生存,要发展,必须要向自然获取生产资料、生活资料。但是,必须有个限度,超出限度,竭泽而渔,就可能严重破坏整个生态平衡,造成某些资源枯竭。这又反过来给人造成严重危害,危及人的生存。

资源是人掠夺的对象,而环境是人的家园。从自然界掠夺资源,不管手段如何,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的;而将自然界看出环境,不管这里的自然条件如何,人总是力求实现与自然的和谐。

对于当今人类来说,重要的是要将自然看成我们的家。家的首要功能是居住,居住可以分为三个层级:宜居、利居、乐居。

宜居关乎人的生存。它首先指向环境的生态质量,生态关系人的健康不。利居关乎人的发展。利居,一是指生活方便,二是指创业方便,乐居关乎人的生活质量。

宜居是基础,立足于生存;利居,侧重于创业,立足于发展;乐居则侧重于生活,是前两者的综合与提高,乐居是人类对环境的最高追求。

宜居,重在环境保护。利居,重在环境开发,仍然没有摆脱将环境当作资源的观念,明显地在利用环境,而环境一旦成为利用的对象,它与人的关系就存在某种对立。只有乐居,人与环境的关系才不是对立的,而是和谐的。

在环境建设上如何落实乐居呢?

人在环境中生活,不能不对环境进行建设,人类的任何建设,都可以算作工程。人类的工程除了纯艺术性的外,均是功利性的。诸如城市中的房屋、马路、高架路、立交桥、下水管道等。无疑,这些工程给人类生活带来诸多的便利,但也给人类带来一些麻烦,有属于生态方面的,也有属于能源、卫生、经济等方面的,它们不同程度地对环境有所破坏。

工程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它是环境建设;另一方面,它又是对环境的破坏。但设计合理、创意新颖的工程外观,不仅不是环境的破坏,反而是环境的美化。

这就需要我们化工程为景观。景观的形成,一是景,一是观,景有自然之景,也有人工之景。而观,也不止是生理和心理上的感觉,它涉及诸多的人文因素,实际上它指的是人类的文明。

将工程化成景观,让工程既有利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又有利于人类的审美。工程建设有两种原则:一是功利原则,如何让工程最大地发挥它的功能性;二是审美原则,如何让工程成为一道景观,这二者的关系是怎样的呢?有人提出,功利第一,审美第二。其实,功利与审美在这里不存在第一第二之分,二者统一就好。

5、下列对“自然”与“环境”和“资源”的关系的理解,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自然往往是被人们当作资源和环境来加以利用的。

B.同一自然物,被看作资源还是被看作环境,其结果大不一样。C.当人们从自然中获职资源,不可避免地危及到人自身的生存。D.当人们把自然看成环境,人们就有可能与自然保持和谐关系。

6、下列对“居住的三个层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宜居侧重生态对人生存的价值,利居侧重环境对人发展的价值。B.乐居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最高追求。C.宜居、利居和乐居这三个层次体现了生活品质的不同。D.宜居、利居和乐居这三个层次体现了对环境的友好态度。

7、下列对文本中“如何落实乐居”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多建设一些没有功利色彩的纯艺术性的工程。B.不应基于人的功利目的,实施对环境有改变的工程。C.在工程建设中,赋予更多的人文因素。D.在工程建设中,将功利和审美境统一在一起。

三、(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O题。

郭文,少爱山水。年十三,每游山林,弥旬忘反。父母终,服毕,辞家游名山。洛阳陷,乃步担入吴兴余杭大辟山中穷谷无人之地,倚木于树,苫覆其上而居焉,亦无壁障。时猛兽为暴,入屋害人,而文独宿十余年,卒无患害。恒著鹿裘葛巾,不饮酒食肉,区种菽麦,采竹叶木实,贸盐以自供。食有余谷,辄恤穷匮。有猛兽杀大麋鹿于庵侧,文以语人,人取卖之,分钱与文。文日:“我若须此,自当卖之。所以相语,正以不须故也。”闻者皆嗟叹之。

王导闻其名,遣人迎之,文不肯就船车,荷担徒行。既至,导臵之西园,园中果木成林,又有鸟兽麋鹿,因以居文焉。于是朝士成共观之,文颓然踞,傍若无人。温峤尝问文:“先生独处穷山,若疾病遭命,则为乌鸟所食,顾不酷乎?’文曰:“藏埋者亦为蝼蚁所食,复何异乎!”又问曰:“猛兽害人,人之所畏,而先生独不畏邪?”文曰:“人无害兽之心,则兽亦不害人。”居导园七年未尝出入一旦忽求还山导不听后逃归临安结庐舍于山中。临安令万宠迎臵县中。及苏峻反,破余杭,而临安独全。人皆异之,以为知机。

(选自《晋书卷九十四隐逸》,有删改)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弥旬忘反

弥:满

B.苫覆其上而居焉 居:住

C.文以语人

语:告诉 D.复何异乎

异:惊异

9、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居导园七年未尝出入一旦忽求还山导不听后逃归临安结庐舍于山中

A.居导园七年/未尝出入一旦/忽求还山/导不听后逃/归临安结庐/舍于山中 B.居导园七年/未尝出入/一旦忽求还山/导不听/后逃归临安/结庐舍于山中

C.居导园/七年未尝出入/一旦忽求还山/导不听后逃/归临安/结庐舍于山中

D.居导园/七年未尝出入一旦/忽求还山/导不听/后逃归临安结庐/舍于山中

10、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郭文自幼喜爱山水,到山林中游玩,很多天都不回家。父母最终也无法让他留在家乡。B.郭文在山中倚树搭建草棚,当时猛兽常常进入草棚中伤人,而郭文十余年竟安然无恙。

C.郭文在山中种植菽麦,采摘野生的售物换职食盐,生活极为贫穷匮乏,常被别人救济。

D.郭文被王导请出山后,朝中官员都来看望他,郭文却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视若无人。

四、(14分)

11、将第三题文言材料中画线的甸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及苏峻反,破余杭,而临安独全。

12、填空。(1O分,每空2分)

①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

②,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 咏梅》

③,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④夏完淳《别云间》一诗中,“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中的“泉路”意指,这一诗句抒发了诗人

之情。

五、(18分)

阅读读下面文章,完成l3-16题。

生 命

韩少功

①你看出了一只狗的寒冷,给它垫上了温暖的棉絮,它躺在棉絮里以后会久久地看着你。它不能说话,只能用这种方式表达它的感激。你看到一只鸟受伤了,将它从猫嘴里夺下来,用药水疗治它的伤口,给它食物,然后将它放飞林中。它飞到树梢上也会回头看你,同样不能说话,只能用这种方式铭记你的救助。它们毕竟是低智能动物,也许很快会忘记这一切,将来再见你的时候,目光十分陌生,漫不经心,东张西望,追逐它们的食物和快乐,它们不会注意你肩上的木犁或者柴捆。它们不会像很多童话里描述的那样送来珍珠宝石,也不会在你渴毙路途的时候,在你嘴唇上滴下甘露。

②它们甚至再也不会回头。

③但它们长久地凝视过你,好像一心要知道更多关于你的事情,好像希望能尽可能记住你的面容,决心做出动物能力以外的什么事情。

④这一刻很快就会过去。但有了这一刻,世界就不再是原来的世界,不再是没有过这一刻的世界。感激和信任的目光消失了,但感激和信任弥散在大山里,群山就有了温暖,有了亲切。某一天,你在大山里行走的时候,大山给你一片树阴;你在一条草木覆盖的暗沟前失足的时候,大山垫给你一块石头或者借给你一根树枝,阻挡你危险地下坠。在那个时候,你就会感触到一只狗或一只鸟的体温,在石头里,在树梢里。

⑤你不再感到孤单的危险,你能感到石块是你的血肉,树梢是你的肢体,而你的一声长啸或大笑其实来自大山那边的谷地。你早应该知道,科学的深入观测已经证明:植物其实有感情,也有喜爱和快乐的反应——当你为之除虫或授粉;也有恐惧和痛苦的反应——当你当面砍伐它们的同类。它们在特殊的“心电仪”和“脑电仪”里同样神绪万端,只是无法尖叫着拔腿而逃罢了。你还应该知道,科学的反复试验还证明:大地同样是“活”物和“动”物,只要你给它们足够的高温,比方说给它们太阳表面的炽热,它们就会手舞足蹈,龙腾虎跃,倒海翻江,风驰电掣,同样会有大怒的裂爆或者大爱的聚合,其“活”其“动”之能耐,远非人类可及。它们眼下之所以看似没有生命的蛰伏,只不过是如同动物的冬眠和植物的冬枯——地球的常温对于它们来说过于寒冷,所以这常温正是它们的冬天。

⑥你是人。其实人只是特定温度、特定重力、特定元素化合一类条件下的偶然。因此相对于大地来说,人不过是没有冬眠和冬枯的山;相对于植物来说,人不过是有嘴和有脚的树;相对于其他动物来说,人不过是穿戴了衣冠的禽兽,没有了尾巴却有了文字、职位、电脑以及偶尔寄生其中的铁壳子汽车。人是大地、植物、动物对某个衣冠者临时的身份客串,就像在化装舞会上有了一个假面。

⑦你抬起头来眺望群山,目光随着驮马铃声在大山那里消失,看到起伏的山脊线那边,有无数的蜻蜓从霞光的深处飞来,在你的逆光的视野里颤抖出万片金光,刹那间撒满了寂静天空——这是更大的一扇家门向你洞开,更大的一个家族将把你迎候和收留——只需要你用新的语言来与骨肉相认,需要你触抚石块或树梢的问候。你知道。

13、第④段开头连用了三个“这一刻”,“这一刻”指称的内容是什么?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4分)

14、请用直白的语言表达出对下面句子语意的理解。(4分)

在那个时候,你就会感触到一只狗或一只鸟的体温,在石头里,在树梢里。

15、从写作意图来看,第⑥段表达了作者对人的什么样的认识?请概括表述。(4分)

16、文章结尾,作者要我们“用新的语言来与骨肉相认”,说说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愿望。(6分)

六、(8分)

根据要求完成17、18题。

班级要开展“走进大自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7、中学生走进大自然,其实就是走进大课堂。请你设计出中学生走进大自然的三条可行途径。要求:依据示例,从目的、方式等角度将设计的每条途径用简明的语言表述清楚。(4分)

示例:为了更直观地了解植物生长的特点,参观植物园,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

18、班级需要就“走进大自然”这一活动拟写一份倡议书,倡议书中需要有表达中学生走进大自然的必要性的内容,请写一段话,将“中学生走进大自然的必要性”这一内容表达出来。(字数100—120字)(4分)

七、作文(5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科研人员以一项有趣的“伤痕实验”来研究人们的自我认知与感受到的外界对待自己的态度之间的关系。由专业化妆师在每位志愿者的脸上做出一道触目惊心的伤痕。志愿者从一面小镜子看到化妆的效果后,镜子就被拿走了。化妆师又以需要在伤痕表面再涂一层粉末的名义,偷偷抹掉了化妆的痕迹。此时,他们的脸与往常并无二致。对此毫不知情的志愿者,被派往各医院的候诊室,他们的任务就是观察人们对其面部伤痕的反应。结果志愿者都叙述了相同的感受——人们总是盯着他们的脸看,显得粗鲁无礼,极不友好。

请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下载2016武汉语文四月调考题目和参考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6武汉语文四月调考题目和参考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0年武汉四月调考真题

    一、(共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A. 尴尬(gà)运筹(chóu) 饥肠辘辘(lù) B. 骁勇(ráo) 揣摩(chuǎi) 拈轻怕重(zhān) C. 镂空(lòu) 亢奋(kàng)前瞻......

    2010年武汉市四月调考语文试卷

    2009~2010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调研测试语文试卷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2010.4.15说明: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1卷(选择题33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

    武汉市四月调考语文作文分析

    2013年湖北四月调考“丽媛style”作文评价 恩施市一中高三语文组胡家寨 一、作文题目及要求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2013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偕夫人彭丽媛访问俄......

    2014年武汉市四月调考语文答案解析word版

    2014武汉市4月调考语文答案解析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B(A.hùnC.jíD.pīng) 2.C(A.逾B.辄D.骋) 3.D(汪:水广而深;条:用于细长的东西;泓:清水一道或一片叫泓;用“......

    2013武汉五月调考语文一答案(合集五篇)

    【供(一)】语文 【选择】CABDA BADDCB 【翻译】 如果不是有威望有计谋的重臣,就没有办法使西边的国土安定。 晋武帝没有怀疑他,认为贾充推举了合适的人才。 因为强盗......

    2018年武汉市四月调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共5页)

    2018武汉市九年级四月调考语文试卷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与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愧怍(zuò) 拮据 屏气凝神(bng) 莫名其妙 B.商酌(zhuó) 聪慧 栩......

    2017年武汉市四月调考物理试题

    2016--2017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调研测试物理试卷 可能用到的物理常量 : g = 10N/kg ñ河水=1.0x 103kg/m3 一、选择题 (本题包12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湖北省武汉市2018届高三毕业生四月调考语文试题(含详细答案)

    武汉市2018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测试 语 文 试 卷 2018.4.19 本试题卷共10页,22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