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昕在201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共5则)

时间:2019-05-15 08:26: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鲁昕在201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鲁昕在201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第一篇:鲁昕在201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鲁昕在201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2年02月22日 12:25

刘延东国务委员和袁贵仁部长总结了2011年工作,全面部署了2012年各项工作,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各项改革措施要取得阶段性成果的一年。发展规划、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民族教育的总体工作思路是:服务全局、回应社会、推进改革、体现创新。要紧紧围绕服务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和教育规划纲要。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关于发展规划工作

一是建立完善“十二五”规划实施管理机制。全面做好规划发布后的宣传落实、监测评估、考核评价各项工作。配合落实《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制定工作方案,推动建设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开展“十二五”关键教育指标监测分析,完善实施教育规划纲要目标评价体系,继续建设好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数据库系统。二是编制实施现代职业体系建设专项规划。按照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明确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思路、总体框架、基本制度、政策措施。完成规划编制工作并报国务院审批发布。做好发布后的宣传实施、评价监测工作。三是引导各级各类学校科学布局。根据城镇化进程、学龄人口分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地区产业发展的要求,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地合理规划中小学、幼儿园和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出台《“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引导高等学校合理定位、办出特色、提高质量。研究高等学校分类管理的政策思路。按照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科学布局继续教育资源,构建灵活开放、方便易学的继续教育体系。四是进一步提高招生计划引导结构调整的能力。本着科学安排规模、存量优化结构、增量体现导向、引导办出特色、全面提高质量的总体思路,改进高等教育招生计划管理,普通本专科新增招生计划向教育规划纲要明确的重点倾斜、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以扶持特色学科、优势学科、联合培养、对口支援为导向,探索对博士生招生计划实施分类管理、分类指导的办法。五是强化公共投资管理服务基础工作。完善教育基本建设管理制度。推动落实农村学前教育、边远艰苦地区教师周转宿舍、民族地区普通高中建设等项目。启动实施特殊教育“十二五”建设、中西部地方高校基础能力建设等项目。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连片特困地区的倾斜支持力度。加强对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推进学校建设规划地理信息系统、中央投资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建设进程。配合有关部委落实西藏、新疆、四省藏区重大项目,进一步推进教育援青工作。继续指导教育系统做好防灾减灾、学校灾后重建各项工作。六是强化区域发展和区域合作机制指导能力。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倾斜,促进城乡、区域教育协调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配合有关部门制定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加大省级政府对区域内教育统筹力度。加强对上海、重庆、毕节、广安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工作指导。七是推进直属高校优质高教资源办学水平达标进程。针对直属高校现有办学条件,核实需求,协调各方,启动实施校舍达标工程。进一步争取有关部门加大基本建设投资力度。认真研究和反映在京直属高校教师住房问题,为教师队伍稳定、教学科研质量提高提供保障。八是提高民办教育政府管理服务水平。召开民办教育工作会议,出台《进一步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落实民办学校优惠政策、健全管理与服务体系的各项措施,加强对民办教育工作的规范和管理。配合做好《民办教育促进法》修订工作,为民办教育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法制环境。九是健全完善各类学校建设国家标准。完成《幼儿园建设标准》、《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报批工作,出台《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标准》。建立完善标准推广、落实、监督机制。组织开展职业院校(园区)、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规划设计研究。加强专家队伍和研究平台建设,配合有关部门科学指导编制校园规划,提高教育建筑技术水平。十是推进教育扶贫工程取得重要进展。加大对连片特困地区的支持力度,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加快普及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加快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通过教育实施开发式扶贫。推动实施生态保护区转移就学、职业教育富民、基础教育强化、高等教育扶助、教育资助惠民等5项工程。十一是加强和改善学校后勤政府指导和调控。进一步完善公益性投入与市场化运营相结合的高校后勤运行机制,建立兼顾学生承受能力、财政支撑能力、学校负担能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学生食堂长效运行机制。争取设立价格平抑基金,建立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价格联动机制,保证他们的基本生活水平不因价格上涨而降低。十二是提高课题研究服务教育科学决策的能力。加强对教育科学决策研究中心的建设和课题研究管理,完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等重大课题。围绕国家和教育改革发展战略性问题组织开展研究,力争取得一批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

二、关于职业教育工作

一是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进程。完成“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编制实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专项规划》,完成《国务院关于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决定》并报国务院,筹备开好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二是推进中高职协调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从破解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现存的脱节、断层和重复问题入手,全面实现中高职之间专业、课程和教材体系等10个方面的统筹与衔接。实施《高职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行动计划》,继续举办“院士职校行”活动,探索建立院士指导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三是加强职业教育国家制度建设。配合做好《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审议工作,研究制定《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和《集团化办学指导意见》。完善职业教育基本教学制度和学校管理制度,印发实施《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健全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安全风险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国家制度体系框架。四是推动关键领域改革实现新突破。破解社会反响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范围,覆盖所有农村学生。完善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政策体系,努力提高中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标准、扩大高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金覆盖面。加强对资助政策落实、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推动各地制定和落实职业院校生均财政拨款标准。按照系统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推动省(区、市)开展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试点,完善“知识+技能”的考核办法,扩大单独招生、对口招生的规模。探索建立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行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的活力和吸引力。五是推进职业教育国家标准建设。探索制定符合产业发展规律和教育发展规律的职业院校建设标准、国家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实训基地标准、信息化标准等,促进职业教育关键要素标准化。六是提高行业指导能力。分类推进职业教育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国家办学机制建设。针对有行政职能的、大企业牵头的、机构改革转制的、市场中自发形成的4类行业不同特点,分别制定加强行业指导的政策。鼓励和支持行业制定实施本领域专项政策。调整行业教学指导机构,健全工作机制。继续支持高职、中职与行业、企业组建职业教育集团。七是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区域合作。根据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引导东部地区加大对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推动东西部职业院校的招生合作、教学合作和就业合作。加强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区域内职业教育合作。八是提高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目标,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推进与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在专业标准、课程标准、教材建设、教师培训、政策制定等领域开展合作对话,鼓励职业院校与国外开展合作交流。探索高职“3+1”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选派教师到海外进修访学。推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际化。筹备召开好第三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大会。九是继续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完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培养补充机制,创新以企业实践为重点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构建校企合作灵活开放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健全科学规范、特色鲜明的教师管理制度。继续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和校长能力提升计划。重点开展专业骨干教师培训、企业实践、兼职教师聘任、培养培训基地建设等4个项目。研究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务(职称)系列及评聘办法、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印发《职业院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会同国资委出台《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十是加快发展面向农村、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会同有关部门落实《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职业教育的意见》。推动对连片特困地区学生给予生活费、交通费等特殊补贴。开展国家级农村职成教示范县(市、区)创建活动。十一是增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以强化内涵为导向,改善职业院校办学条件。继续实施高等职业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基础能力建设(二期)、实训基地建设、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等项目。深入实施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计划。十二是提升职业教育科研能力。坚持问题入手、科研先行、指导实践、服务决策,设立重大科研课题,加强机构建设,组织研究队伍,整合全社会科研资源,为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提供理论和政策支撑。

三、关于继续教育工作

一是扩大继续教育资源共享。继续组织各类学校,特别是高校、科研院所面向社会成员,率先开放学习资源和精品课程。推进继续教育资源平台建设,研究制定数字化资源的建设规范和认证标准,建设国家数字化资源中心和公益性的资源库,构建覆盖全国的教育资源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推进高校网络教育发展,逐步形成继续教育优质资源开放共享机制。(

第二篇:鲁昕在201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鲁昕在201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刘延东国务委员和袁贵仁部长总结了2011年工作,全面部署了2012年各项工作,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各项改革措施要取得阶段性成果的一年。发展规划、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民族教育的总体工作思路是:服务全局、回应社会、推进改革、体现创新。要紧紧围绕服务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和教育规划纲要。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关于发展规划工作

一是建立完善“十二五”规划实施管理机制。全面做好规划发布后的宣传落实、监测评估、考核评价各项工作。配合落实《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制定工作方案,推动建设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开展“十二五”关键教育指标监测分析,完善实施教育规划纲要目标评价体系,继续建设好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数据库系统。二是编制实施现代职业体系建设专项规划。按照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明确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思路、总体框架、基本制度、政策措施。完成规划编制工作并报国务院审批发布。做好发布后的宣传实施、评价监测工作。三是引导各级各类学校科学布局。根据城镇化进程、学龄人口分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地区产业发展的要求,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地合理规划中小学、幼儿园和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出台《“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引导高等学校合理定位、办出特色、提高质量。研究高等学校分类管理的政策思路。按照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科学布局继续教育资源,构建灵活开放、方便易学的继续教育体系。四是进一步提高招生计划引导结构调整的能力。本着科学安排规模、存量优化结构、增量体现导向、引导办出特色、全面提高质量的总体思路,改进高等教育招生计划管理,普通本专科新增招生计划向教育规划纲要明确的重点倾斜、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以扶持特色学科、优势学科、联合培养、对口支援为导向,探索对博士生招生计划实施分类管理、分类指导的办法。五是强化公共投资管理服务基础工作。完善教育基本建设管理制度。推动落实农村学前教育、边远艰苦地区教师周转宿舍、民族地区普通高中建设等项目。启动实施特殊教育“十二五”建设、中西部地方高校基础能力建设等项目。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连片特困地区的倾斜支持力度。加强对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推进学校建设规划地理信息系统、中央投资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建设进程。配合有关部委落实西藏、新疆、四省藏区重大项目,进一步推进教育援青工作。继续指导教育系统做好防灾减灾、学校灾后重建各项工作。六是强化区域发展和区域合作机制指导能力。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倾斜,促进城乡、区域教育协调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配合有关部门制定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加大省级政府对区域内教育统筹力度。加强对上海、重庆、毕节、广安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工作指导。七是推进直属高校优质高教资源办学水平达标进程。针对直属高校现有办学条件,核实需求,协调各方,启动实施校舍达标工程。进一步争取有关部门加大基本建设投资力度。认真研究和反映在京直属高校教师住房问题,为教师队伍稳定、教学科研质量提高提供保障。八是提高民办教育政府管理服务水平。召开民办教育工作会议,出台《进一步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落实民办学校优惠政策、健全管理与服务体系的各项措施,加强对民办教育工作的规范和管理。配合做好《民办教育促进法》修订工作,为民办教育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法制环境。九是健全完善各类学校建设国家标准。完成《幼儿园建设标准》、《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报批工作,出台《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标准》。建立完善标准推广、落实、监督机制。组织开展职业院校(园区)、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规划设计研究。加强专家队伍和研究平台建设,配合有关部门科学指导编制校园规划,提高教育建筑技术水平。十是推进教育扶贫工程取得重要进展。加大对连片特困地区的支持力度,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加快普及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加快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通过教育实施开发式扶贫。推动实施生态保护区转移就学、职业教育富民、基础教育强化、高等教育扶助、教育资助惠民等5项工程。十一是加强和改善学校后勤政府指导和调控。进一步完善公益性投入与市场化运营相结合的高校后勤运行机制,建立兼顾学生承受能力、财政支撑能力、学校负担能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学生食堂长效运行机制。争取设立价格平抑基金,建立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价格联动机制,保证他们的基本生活水平不因价格上涨而降低。十二是提高课题研究服务教育科学决策的能力。加强对教育科学决策研究中心的建设和课题研究管理,完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等重大课题。围绕国家和教育改革发展战略性问题组织开展研究,力争取得一批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

二、关于职业教育工作

一是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进程。完成“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编制实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专项规划》,完成《国务院关于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决定》并报国务院,筹备开好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二是推进中高职协调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从破解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现存的脱节、断层和重复问题入手,全面实现中高职之间专业、课程和教材体系等10个方面的统筹与衔接。实施《高职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行动计划》,继续举办“院士职校行”活动,探索建立院士指导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三是加强职业教育国家制度建设。配合做好《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审议工作,研究制定《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和《集团化办学指导意见》。完善职业教育基本教学制度和学校管理制度,印发实施《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健全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安全风险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国家制度体系框架。四是推动关键领域改革实现新突破。破解社会反响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范围,覆盖所有农村学生。完善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政策体系,努力提高中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标准、扩大高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金覆盖面。加强对资助政策落实、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推动各地制定和落实职业院校生均财政拨款标准。按照系统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推动省(区、市)开展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试点,完善“知识+技能”的考核办法,扩大单独招生、对口招生的规模。探索建立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行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的活力和吸引力。五是推进职业教育国家标准建设。探索制定符合产业发展规律和教育发展规律的职业院校建设标准、国家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实训基地标准、信息化标准等,促进职业教育关键要素标准化。六是提高行业指导能力。分类推进职业教育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国家办学机制建设。针对有行政职能的、大企业牵头的、机构改革转制的、市场中自发形成的4类行业不同特点,分别制定加强行业指导的政策。鼓励和支持行业制定实施本领域专项政策。调整行业教学指导机构,健全工作机制。继续支持高职、中职与行业、企业组建职业教育集团。七是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区域合作。根据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引导东部地区加大对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推动东西部职业院校的招生合作、教学合作和就业合作。加强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区域内职业教育合作。八是提高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目标,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推进与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在专业标准、课程标准、教材建设、教师培训、政策制定等领域开展合作对话,鼓励职业院校与国外开展合作交流。探索高职“3+1”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选派教师到海外进修访学。推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际化。筹备召开好第三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大会。九是继续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完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培养补充机制,创新以企业实践为重点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构建校企合作灵活开放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健全科学规范、特色鲜明的教师管理制度。继续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和校长能力提升计划。重点开展专业骨干教师培训、企业实践、兼职教师聘任、培养培训基地建设等4个项目。研究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务(职称)系列及评聘办法、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印发《职业院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会同国资委出台《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十是加快发展面向农村、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会同有关部门落实《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职业教育的意见》。推动对连片特困地区学生给予生活费、交通费等特殊补贴。开展国家级农村职成教示范县(市、区)创建活动。十一是增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以强化内涵为导向,改善职业院校办学条件。继续实施高等职业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基础能力建设(二期)、实训基地建设、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等项目。深入实施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计划。十二是提升职业教育科研能力。坚持问题入手、科研先行、指导实践、服务决策,设立重大科研课题,加强机构建设,组织研究队伍,整合全社会科研资源,为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提供理论和政策支撑。

三、关于继续教育工作

一是扩大继续教育资源共享。继续组织各类学校,特别是高校、科研院所面向社会成员,率先开放学习资源和精品课程。推进继续教育资源平台建设,研究制定数字化资源的建设规范和认证标准,建设国家数字化资源中心和公益性的资源库,构建覆盖全国的教育资源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推进高校网络教育发展,逐步形成继续教育优质资源开放共享机制。二是提高继续教育质量水平。以增强针对性为重点,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建立专业管理和课程建设的新机制,完善工学结合、产学研结合的培养模式,健全宽进严出、灵活开放的教与学制度。加快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时效性和前瞻性,优化设计、完善标准、树立品牌。三是推进社区教育加快发展。发挥社区教育示范区带动作用,扩大试验区覆盖范围。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办好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增强社区教育服务居民生活品质提升、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能力。四是健全继续教育保障机制。组建继续教育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逐步建立政府、行业、社会多元评价相结合的质量保障监管体系。建立健全激励性制度,探索将从业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情况作为各类证书更新和工作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逐步推进不同类型继续教育间的学分积累和转换。完善教师培训、考核、管理机制。健全经费投入机制。启动继续教育法制建设调研工作。

四、关于民族教育工作

一是制定完善政策规划。召开第六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提请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民族教育发展的决定》,发布《民族教育规划纲要》,继续加大普惠性政策向民族教育的倾斜力度,采取特殊优惠政策解决民族教育发展面临的6个特殊困难和8个突出问题,进一步促进民族教育跨越式发展。二是稳妥推进双语教育。适时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修订《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大纲》。针对少数民族双语地区不同语言环境、不同年龄段学生语言能力,实行多种教学模式。建立健全双语教材体系,进一步编译开发多媒体教学资源。坚持实施双语教育质量监测,加强双语教育的过程监控和效果评价。科学推进双语教学试验改革。三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制定并组织实施《双语教师培养培训五年行动计划》,加强双语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切实提高双语教师教育教学水平。配合做好师范生免费教育和幼儿园、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向民族地区倾斜,扩大在职教师到内地培训规模。健全吸引和鼓励优秀人才到民族地区基层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激励机制。四是增强民族团结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继续修订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教材,列入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用书指导目录,从2012年起供全国中小学使用。修订《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印发《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实施意见》。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丰富教育形式、创新活动载体。五是提高内地民族班管理科学性。逐步提高各民族学生混合编班比例,选好配强班主任辅导员,加强常规管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印发《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内地西藏班内地新疆高中班办学工作的意见》。加大对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继续办好内地西藏中职班和内地新疆中职班。六是全面落实少数民族人才培养各项计划。落实内地民族班招生计划。适度扩大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班、民族班招生规模,改革预科培养模式。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少数民族高端人才培养计划,全面实施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七是健全教育对口支援协作机制。完善部门、省部、部内司局间的协调沟通机制,分工负责,密切配合。继续推进对口支援工作长效机制建设,扎实做好教育援疆、援藏、援青工作。八是重视加强民族教育科研工作。将民族教育科研纳入教育科研总体规划,充分发挥民族教育发展中心的作用,整合民族教育科研资源,对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专题研究,为制定完善政策措施、促进民族教育跨越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五、关于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工作

一是确保完成三年规划任务。督促各地按照国务院文件要求,在工程实施期限满三年时,完成经省级人民政府审定通过的三年规划改造任务。二是加强工程质量建设监管。指导各地继续加强制度建设和监督检查,严把竣工验收关,确保竣工项目安全使用,坚决杜绝出现工程质量问题或重大安全事故。三是深入推进信息系统应用。督促指导各地进一步核准已录入数据、同步录入校舍加固改造信息、推进市县两级数据中心建设,进一步发挥中小学校舍信息系统对校舍安全工程和义务教育学校建设的支撑作用。四是探索建立安全制度体系。充分利用校舍信息管理系统平台,探索建立校舍年检、安全预警、安全信息发布和安全责任追究等制度,形成长效机制,常抓不懈。

六、关于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

组织各地制定试点实施方案。督促地方各级政府建立办事机构和责任体系,明确教育、财政、食品安全监管等部门的职责。建立完善学校食堂建设管理、供餐企业招投标、托餐家庭(个人)准入管理、学生营养监测评估等各项规章制度。强化监督检查,建立接受社会各界和舆论监督的制度。启动实施营养改善学生实名制学籍管理系统等教育信息化重大项目

第三篇:鲁昕在201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鲁昕在201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1月24日)

根据延东同志关于2011年教育工作总体要求,我就分管工作讲4个方面问题。

一、教育发展规划

一是启动实施“十二五”规划。按照教育规划纲要要求,围绕完善现代教育体系、创新国家教育制度、建立健全教育标准、促进教育协调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教育机会平等、加强教育条件保障等方面,进一步细化“十二五”发展的思路和政策措施。以完善民办教育政策体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落实民办教育战略地位、确立民办学校平等法律地位、清理民办教育歧视政策、回应难点热点问题为主要内容,制定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有关政策,编制实施民办教育专题规划。编制直属高校“十二五”基本建设规划和研究制定“十二五”高校设置工作指导意见。二是制定健全学校建设国家标准。加快完成幼儿园、普通中小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的编制工作,尽快印发《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做好《农村中小学校标准设计样图》的推广和落实工作。配合有关方面建立健全各级各类学校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国家配备标准。三是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优化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结构,增加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紧缺人才培养规模,支持中高等职业教育和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优化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结构,用政策促进形成公办和民办协调发展的教育格局。优化高等教育招生和专业建设结构,本科招生增量重点用于紧缺人才、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人才、中西部和民族地区人才的培养,新增硕士生招生计划原则上全部用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招生,博士生招生向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基础研究领域或重大科技专项倾斜。四是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根据试点方案制定分类指导教育体制改革推进意见,支持配合省级政府研究探索符合区域经济特点的政策措施。完善民办教育政策体系,重点明确法律地位、法人属性、治理结构、教师权益、优惠政策、政府服务、社会监管等方面的政策措施。探索和完善保障有力、运行有效的高校后勤管理机制。五是配合落实重大项目。指导各地和部属高校科学编制基建计划和建立项目库,落实好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十大重点项目。继续推动中西部农村学前

教育推进工程、边远艰苦地区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和特殊教育学校建设、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等重大项目。

二、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

一是探索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积极推进建设适应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鼓励地方政府按照试点项目要求探索五年制高职、中职与高职相互衔接、在职继续学习以及各阶段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学分互认等相互衔接的改革与创新。二是完善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国家制度。做好《职业教育法》修订工作,明确各级政府部门职责分工,落实中央统筹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宏观指导的职能、省级政府负责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加快发展的职能。深入研究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促进校企合作条例、职业学校生均拨款标准、教师企业实践制度、职业教育社会评价、推进继续教育等国家制度。探索职业教育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的招生制度和教学模式。三是完善和创新办学机制。健全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完善教育与行业对话机制。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强化行业在专业规划、课程体系、教材创新、教学模式、教师培训、学生实习等方面的指导。总结各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经验和案例,研究推动集团化办学的国家制度、机制和政策,积极支持地市级中高职综合改革试点。四是创新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落实中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工作部署,支持各省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继续办好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支持各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和产业特色建设特色专业,根据国家岗位技术标准建设课程标准和创新教材,继续加强职业教育教学与学习的平台的资源建设,探索建立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和社会评价体系。五是积极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支持继续教育试点省份积极探索继续教育国家制度和国家政策,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终身学习的多样需求,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加快发展非学历教育。加强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建设,抓好社区教育示范试点,深入开展继续教育课程认证、学分积累和转换试点,稳步推进继续教育综合改革试点。

三、民族教育

一是筹备召开第六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十二五”民族地区国家及区域发展规划,明确和细化今后一段时期民族教育服务国家战略、推进区域经济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教育质量的工作思路、发展任务和政策措施。印发《关于加快民族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决定》。二是继续落实中央西藏工作和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完成对口支援西藏、新疆教育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按照中央关于新疆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突出双语教育和中职教育两大重点,抓好双语教育的学校建设、教师培养培训、师生实名制管理数据库建设、教材和教学资源建设,抓好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完成2011年南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再提高10个百分点的招生任务。全面落实中央已明确的加快西藏和四省藏区教育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重点抓好巩固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普及学前双语教育、普及高中阶段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等有关工作。指导协调19省市对口支援新疆82个县的工作,重点抓好前三年教育项目,组织协调支援西藏、支援青海的对口支援工作,争取在解决特殊困难上有所推进。三是提高内地各级各类民族班管理水平。针对内地民族班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办学类型不断增加的新形势,积极探索和深入研究加强管理、提高质量、混合编班、教师建设、促进就业以及开展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遵循教育教学和人才成长规律等方面的政策措施。督促指导承担办学任务的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门,进一步建立健全组织领导,完善部门协调机制。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就业创业技能教育和文化基础教育等三大重点,加强内地中职班建设和管理。四是深入推进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坚持中小学新学期开学上好民族团结第一课制度,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党的民族政策和中央有关要求,组织修订适合各学段教学特点的民族团结教育教材,指导地方和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做好建党90周年庆祝活动,办好内地新疆高中班办学10周年纪念活动。五是积极开展双语教育科研工作。建立双语教育科研机构,统筹双语教育科研工作,重点抓好双语教育的教学规律、学习规律、培养目标、教师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民族团结教育、学校管理、课程体系、教师标准、教学评估等10个方面重大课题的科研工作。

四、校安工程

一是落实建设重点。按照省级政府审定批准的工程规划,本着科学安排、合理布局的原则,进一步突出工程的区域重点和工作重点,制定好2011工程实施计划,合理安排工程进度,集中力量解决好存在安全隐患、影响安全使用的校舍安全问题,努力完成三年

规划改造任务。二是强化省级统筹。各地在用好中央资金的基础上,切实落实好省级政府统筹安排资金的责任,确保工程资金足额落实。同时加强资金监督和管理,把有限资金用在确保防震安全和综合防灾。三是加强专业指导。充分发挥住房和城乡建设、公安(消防)、水利、国土、地震、气象等专业部门作用,按照“安全、必需、节俭”原则,因地制宜地做好每一个工程项目的加固改造方案,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四是实施科学管理。各地要加强施工项目的科学调度和科学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工期,确保加固改造一所,合格验收一所,安全使用一所。在完成省级校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基础上,加快完成数据录入收尾工作,同时充分发挥管理系统对施工管理的作用。五是强化监督检查。落实工程实施情况向社会公开透明的要求,加强人大的依法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充分发挥监察、审计、安监等主管部门的作用,加大工程监管力度,对违纪、违规事件进行严肃查处,确保安全工程不出安全问题。

第四篇:鲁昕在201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鲁昕在201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一、关于发展规划工作

一是建立完善“十二五”规划实施管理机制。全面做好规划发布后的宣传落实、监测评估、考核评价各项工作。配合落实《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制定工作方案,推动建设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开展“十二五”关键教育指标监测分析,完善实施教育规划纲要目标评价体系,继续建设好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数据库系统。二是编制实施现代职业体系建设专项规划。按照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明确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思路、总体框架、基本制度、政策措施。完成规划编制工作并报国务院审批发布。做好发布后的宣传实施、评价监测工作。三是引导各级各类学校科学布局。根据城镇化进程、学龄人口分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地区产业发展的要求,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地合理规划中小学、幼儿园和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出台《“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引导高等学校合理定位、办出特色、提高质量。研究高等学校分类管理的政策思路。按照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科学布局继续教育资源,构建灵活开放、方便易学的继续教育体系。四是进一步提高招生计划引导结构调整的能力。本着科学安排规模、存量优化结构、增量体现导向、引导办出特色、全面提高质量的总体思路,改进高等教育招生计划管理,普通本专科新增招生计划向教育规划纲要明确的重点倾斜、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以扶持特色学科、优势学科、联合培养、对口支援为导向,探索对博士生招生计划实施分类管理、分类指导的办法。五是强化公共投资管理服务基础工作。完善教育基本建设管理制度。推动落实农村学前教育、边远艰苦地区教师周转宿舍、民族地区普通高中建设等项目。启动实施特殊教育“十二五”建设、中西部地方高校基础能力建设等项目。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连片特困地区的倾斜支持力度。加强对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推进学校建设规划地理信息系统、中央投资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建设进程。配合有关部委落实西藏、新疆、四省藏区重大项目,进一步推进教育援青工作。继续指导教育系统做好防灾减灾、学校灾后重建各项工作。六是强化区域发展和区域合作机制指导能力。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倾斜,促进城乡、区域教育协调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配合有关部门制定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加大省级政府对区域内教育统筹力度。加强对上海、重庆、毕节、广安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工作指导。七是推进直属高校优质高教资源办学水平达标进程。针对直属高校现有办学条件,核实需求,协调各方,启动实施校舍达标工程。进一步争取有关部门加大基本建设投资力度。认真研究和反映在京直属高校教师住房问题,为教师队伍稳定、教学科研质量提高提供保障。八是提高民办教育政府管理服务水平。召开民办教育工作会议,出台《进一步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落实民办学校优惠政策、健全管理与服务体系的各项措施,加强对民办教育工作的规范和管理。配合做好《民办教育促进法》修订工作,为民办教育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法制环境。九是健全完善各类学校建设国家标准。完成《幼儿园建设标准》、《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报批工作,出台《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标准》。建立完善标准推广、落实、监督机制。组织开展职业院校(园区)、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规划设计研究。加强专家队伍和研究平台建设,配合有关部门科学指导编制校园规划,提高教育建筑技术水平。十是推进教育扶贫工程取得重要进展。加大对连片特困地区的支持力度,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加快普及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加快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通过教育实施开发式扶贫。推动实施生态保护区转移就学、职业教育富民、基础教育强化、高等教育扶助、教育资助惠民等5项工程。十一是加强和改善学校后勤政府指导和调控。进一步完善公益性投入与市场化运营相结合的高校后勤运行机制,建立兼顾学生承受能力、财政支撑能力、学校负担能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学生食堂长效运行机制。争取设立价格平抑基金,建立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价格联动机制,保证他们的基本生活水平不因价格上涨而降低。十二是提高课题研究服务教育科学决策的能力。加强对教育科学决策研究中心的建设和课题研究管理,完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等重大课题。围绕国家和教育改革发展战略性问题组织开展研究,力争取得一批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

二、关于职业教育工作

一是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进程。完成“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编制实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专项规划》,完成《国务院关于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决定》并报国务院,筹备开好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二是推进中高职协调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从破解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现存的脱节、断层和重复问题入手,全面实现中高职之间专业、课程和教材体系等10个方面的统筹与衔接。实施《高职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行动计划》,继续举办“院士职校行”活动,探索建立院士指导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三是加强职业教育国家制度建设。配合做好《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审议工作,研究制定《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和《集团化办学指导意见》。完善职业教育基本教学制度和学校管理制度,印发实施《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健全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安全风险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国家制度体系框架。四是推动关键领域改革实现新突破。破解社会反响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范围,覆盖所有农村学生。完善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政策体系,努力提高中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标准、扩大高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金覆盖面。加强对资助政策落实、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推动各地制定和落实职业院校生均财政拨款标准。按照系统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推动省(区、市)开展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试点,完善“知识+技能”的考核办法,扩大单独招生、对口招生的规模。探索建立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行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的活力和吸引力。五是推进职业教育国家标准建设。探索制定符合产业发展规律和教育发展规律的职业院校建设标准、国家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实训基地标准、信息化标准等,促进职业教育关键要素标准化。六是提高行业指导能力。分类推进职业教育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国家办学机制建设。针对有行政职能的、大企业牵头的、机构改革转制的、市场中自发形成的4类行业不同特点,分别制定加强行业指导的政策。鼓励和支持行业制定实施本领域专项政策。调整行业教学指导机构,健全工作机制。继续支持高职、中职与行业、企业组建职业教育集团。七是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区域合作。根据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引导东部地区加大对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推动东西部职业院校的招生合作、教学合作和就业合作。加强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区域内职业教育合作。八是提高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目标,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推进与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在专业标准、课程标准、教材建设、教师培训、政策制定等领域开展合作对话,鼓励职业院校与国外开展合作交流。探索高职“3+1”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选派教师到海外进修访学。推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际化。筹备召开好第三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大会。九是继续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完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培养补充机制,创新以企业实践为重点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构建校企合作灵活开放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健全科学规范、特色鲜明的教师管理制度。继续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和校长能力提升计划。重点开展专业骨干教师培训、企业实践、兼职教师聘任、培养培训基地建设等4个项目。研究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务(职称)系列及评聘办法、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印发《职业院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会同国资委出台《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十是加快发展面向农村、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会同有关部门落实《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职业教育的意见》。推动对连片特困地区学生给予生活费、交通费等特殊补贴。开展国家级农村职成教示范县(市、区)创建活动。十一是增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以强化内涵为导向,改善职业院校办学条件。继续实施高等职业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基础能力建设(二期)、实训基地建设、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等项目。深入实施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计划。十二是提升职业教育科研能力。坚持问题入手、科研先行、指导实践、服务决策,设立重大科研课题,加强机构建设,组织研究队伍,整合全社会科研资源,为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提供理论和政策支撑。

三、关于继续教育工作

一是扩大继续教育资源共享。继续组织各类学校,特别是高校、科研院所面向社会成员,率先开放学习资源和精品课程。推进继续教育资源平台建设,研究制定数字化资源的建设规范和认证标准,建设国家数字化资源中心和公益性的资源库,构建覆盖全国的教育资源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推进高校网络教育发展,逐步形成继续教育优质资源开放共享机制。二是提高继续教育质量水平。以增强针对性为重点,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建立专业管理和课程建设的新机制,完善工学结合、产学研结合的培养模式,健全宽进严出、灵活开放的教与学制度。加快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时效性和前瞻性,优化设计、完善标准、树立品牌。三是推进社区教育加快发展。发挥社区教育示范区带动作用,扩大试验区覆盖范围。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办好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增强社区教育服务居民生活品质提升、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能力。四是健全继续教育保障机制。组建继续教育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逐步建立政府、行业、社会多元评价相结合的质量保障监管体系。建立健全激励性制度,探索将从业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情况作为各类证书更新和工作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逐步推进不同类型继续教育间的学分积累和转换。完善教师培训、考核、管理机制。健全经费投入机制。启动继续教育法制建设调研工作。

四、关于民族教育工作

一是制定完善政策规划。召开第六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提请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民族教育发展的决定》,发布《民族教育规划纲要》,继续加大普惠性政策向民族教育的倾斜力度,采取特殊优惠政策解决民族教育发展面临的6个特殊困难和8个突出问题,进一步促进民族教育跨越式发展。二是稳妥推进双语教育。适时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修订《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大纲》。针对少数民族双语地区不同语言环境、不同年龄段学生语言能力,实行多种教学模式。建立健全双语教材体系,进一步编译开发多媒体教学资源。坚持实施双语教育质量监测,加强双语教育的过程监控和效果评价。科学推进双语教学试验改革。三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制定并组织实施《双语教师培养培训五年行动计划》,加强双语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切实提高双语教师教育教学水平。配合做好师范生免费教育和幼儿园、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向民族地区倾斜,扩大在职教师到内地培训规模。健全吸引和鼓励优秀人才到民族地区基层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激励机制。四是增强民族团结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继续修订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教材,列入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用书指导目录,从2012年起供全国中小学使用。修订《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印发《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实施意见》。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丰富教育形式、创新活动载体。五是提高内地民族班管理科学性。逐步提高各民族学生混合编班比例,选好配强班主任辅导员,加强常规管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印发《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内地西藏班内地新疆高中班办学工作的意见》。加大对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继续办好内地西藏中职班和内地新疆中职班。六是全面落实少数民族人才培养各项计划。落实内地民族班招生计划。适度扩大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班、民族班招生规模,改革预科培养模式。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少数民族高端人才培养计划,全面实施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七是健全教育对口支援协作机制。完善部门、省部、部内司局间的协调沟通机制,分工负责,密切配合。继续推进对口支援工作长效机制建设,扎实做好教育援疆、援藏、援青工作。八是重视加强民族教育科研工作。将民族教育科研纳入教育科研总体规划,充分发挥民族教育发展中心的作用,整合民族教育科研资源,对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专题研究,为制定完善政策措施、促进民族教育跨越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五、关于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工作

一是确保完成三年规划任务。督促各地按照国务院文件要求,在工程实施期限满三年时,完成经省级人民政府审定通过的三年规划改造任务。二是加强工程质量建设监管。指导各地继续加强制度建设和监督检查,严把竣工验收关,确保竣工项目安全使用,坚决杜绝出现工程质量问题或重大安全事故。三是深入推进信息系统应用。督促指导各地进一步核准已录入数据、同步录入校舍加固改造信息、推进市县两级数据中心建设,进一步发挥中小学校舍信息系统对校舍安全工程和义务教育学校建设的支撑作用。四是探索建立安全制度体系。充分利用校舍信息管理系统平台,探索建立校舍年检、安全预警、安全信息发布和安全责任追究等制度,形成长效机制,常抓不懈。

六、关于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

组织各地制定试点实施方案。督促地方各级政府建立办事机构和责任体系,明确教育、财政、食品安全监管等部门的职责。建立完善学校食堂建设管理、供餐企业招投标、托餐家庭(个人)准入管理、学生营养监测评估等各项规章制度。强化监督检查,建立接受社会各界和舆论监督的制度。启动实施营养改善学生实名制学籍管理系统等教育信息化重大项目。

第五篇:鲁昕在全省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省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副省长 鲁昕

(2009年2月10日)

这次全省国土资源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总结2008年全省国土资源工作,研究部署今年的工作任务。下面,我讲两方面意见。

一、2008年国土资源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

2008年,各级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全面振兴大局,应对挑战,主动作为,为全省经济快速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全省国土资源工作受到了国土资源部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

1.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保增长、促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年供应建设用地1.4万公顷,有力保障了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突破辽西北三大区域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也保障了1万亿投资的落实和各市县项目的落地。一是积极争取国土资源部支持。全年争取国土资源部下达、追加建设用地指标12150公顷,其中农用地9850公顷、耕地7362公顷,分别比上年增长6%、17%、20%,保证了沈大

装备制造、鞍山不锈钢、抚顺新材料、本溪生物医药、丹东临港产业、锦州光伏、营口石化、阜新林产品加工、辽阳芳烃、盘锦造船、铁岭改装车等城市特色产业基地和县域产业集群、重大基础设施、重点民生工程的用地需求,解决了多年未解决的沈阳荷兰村历史遗留232公顷违规用地问题、鞍山达道湾293公顷污染耕地转为建设用地问题。国土资源部将我省列为全国城乡建设用地挂钩第二批试点省份,将为12市33个县解决周转指标3000公顷。二是改进土地利用计划管理,提高用地审批效率。省政府及时把用地计划指标分解到各市,加强计划执行情况的评估监管,及时加以调剂,确保了用地计划指标的统筹、合理使用。对各地上报的用地报件,在严格依法依规审查的基础上,加快审批速度,提高审批效率,分22个批次批准各市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用方案,批准沈阳等9个市城市建设用地实施方案。全年审批土地1.2万公顷,确保了各地新建项目的顺利落地,没有一个项目因土地审批问题影响开工建设。

2.落实两个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土地资源保护和利用取得了新成效。全省耕地连续11年占补平衡,耕地保有量有所增加。省政府先后召开国土资源工作会议、节约集约用地电视电话会议、土地管理调度会议,深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一是在耕地保护方面,建立了省市县三级政府为主体、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的耕地保护共同责

任制度和土地管理季调度制度、用地情况报告制度,加强了对各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的目标考核。二是在节约集约用地方面,建立了省政府对市政府的土地管理评价制度,重在评价节约集约用地。推广沈北新区和鞍山市经验,激励各地紧紧抓住投资强度、容积率、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标准厂房建设等关键环节规范用地,节约集约用地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全省单位面积土地GDP、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40%、34%和25%。继去年8月对各市2007年用地情况进行评价后,本次会议又通报了各市2008年节约集约用地情况,将各市节约集约用地情况排出了名次。2009年将根据各市节约集约用地情况调整用地指标,其目的就是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意识,完善土地管理长效机制。三是在土地批后供地核查和闲臵土地清理方面,组织对全省2006至2007年新增建设用地批后未供、供后未用情况进行了全面核查,在已批准征转用的3.9万公顷土地中,截至目前实际供应3.2万公顷,批后供地率83%。2008年上半年全省共批准征转用土地2197公顷,实际供应519公顷,供地率23.6%,只有营口、阜新、朝阳市供地率超过90%。清理2007年以前的闲臵土地257宗、1071公顷,已处臵250宗、993公顷。四是在土地开发整理方面,坚持集中资金办大事,重点投向基本农田保护区、设施农业建设、粮食主产区、生态恢复治理,全年整理土地12.7万公顷。

3.坚持以地质勘查为重点,矿政管理工作取得了新突破。全年下达地勘资金10.1亿元,是2007年的3倍多。如此规模的地勘投入是在建立健全矿业权交易市场,所有矿业权通过招拍挂的基础上通过市场公开运作取得的,不仅从源头治理了腐败,还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收益。我省是2007年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矿业权交易市场,这项工作得到了国土资源部的高度评价。正因为有了这笔地勘资金,再加上有一个思想过硬、技术过硬。作风过硬的地勘队伍,我省才在辽阳弓长岭找到了我国稀缺的品位高达63%的富铁矿,探明储量5020万吨;在朝阳县发现新的锰矿体,填补了我省30多年无锰矿储量增加的空白;在本溪徐家堡子矿区探明磁铁矿1.68亿吨;在阜新八道壕深部探明煤炭储量7100万吨,可延长矿山服务47年;在抚顺红透山新探明铜矿44万吨,实现了危机矿山找矿、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问题,为全省依法管矿、有序开发提供了制度保障。编制了辽西北3市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实施方案,为实施突破辽西新突破。今年,省政府解决了市县两级矿管队伍执法编制、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问题,为全省依法管矿、有序开发提供了制度保障。编制了辽西北三市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实施方案,为实施突破辽西北战略提供了矿产资源服务。按时完成了全省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回头看”,治乱、治散、治小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国家检查验收组给予了充分肯定。矿产资源整合工作如期完

成,矿产开发规模化、集约化程度明显提高。矿业两权审批取消双轨制,矿业权交易实现了网上审批、网上交易。矿产资源补偿费和两权价款征收入库10.8亿元,为建立9.4亿元规模的地勘基金提供了财力保障,真正做到了取之于资源,用之于资源,为全省科学找矿尤其是突破辽西北战略提供了资金基础,也使全省矿政管理步入了管出制度、管出规范、管出效益的轨道。

4.以贯彻落实15号令为主线,严格执法问责迈出了新步伐。2008年是监察部等部门第15号令颁布实施的第一年。年初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进行贯彻落实,年底我代表省政府会同沈阳督察局与第八次卫片检查设计的9个市的分管副市长进行了集中约谈,要求各市对土地违法违规问题进行全面整改,并将整改情况报告省政府。一年来,宣传、查处、曝光、问责的力度逐步加强,各级政府依法用地的自觉性普遍增强,土地违法违规行为比往年有所下降,严格土地执法取得了新成效。深入开展了第八次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全省违法用地宗数、面积分别比第七次下降了18.3%、29.3%,既实行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又实现了土地违法违规案件的下降。遏制国土资源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现机制、制止机制、查处机制和部门协调配合机制不断完善,案件查处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共查处国土资源违法违规案件2310件,罚没款2.7亿元,党政纪处分65人,移送公安机关75人。

5.注重加强制度和基础建设,国土资源规范化管理取得了新进展。着眼于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研究探索宏观调控、共同责任、开源节流等一系列制度建设,着力构建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国土资源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通过制度建设,真正将权力放在了程序上。省政府建立了土地利用规划调整厅际联席会议制度,设立了土地审批委员会,规划调整和用地审批更加规范有序。在全国率先完成了《辽宁省国土规划纲要》,省政府与国土资源部签署了共同推进备忘录。启动了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省本级规划纲要已通过国家审查。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进展顺利,实现了点面同步、内外业同步、调查与建库同步。县乡村三级干部国土资源法律知识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全面完成,参训2.5万人次。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扎实推进,省市县三级网络系统主干网建设如期完成,建设用地远程报批系统、用地预审规划调整系统、矿业权审批管理系统逐步完善。地勘单位改革取得积极进展,离退休人员工资待遇等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国土资源部积极支持、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配合的结果,更是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奋发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政府向全省国土资源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和支持国土资源工作的各有关部门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认清形势,开拓进取,保障经济快速发展

2009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是全省经济新一轮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经济增长的主要指标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和老工业基地振兴以来的平均水平,也要高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平均水平,登记失业率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平均水平。全省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保障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土地和矿产资源提出了新的需求,也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带来了新挑战。一是土地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为有效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党中央、国务院适时推出了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宏观经济政策。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2009年全省GDP增长1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力争做到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不低于振兴以来的平均水平,力争走在全国前列。今年,省政府安排固定资产投资计划1.3万亿,其中工业6500亿元,占50%,基础设施和农业3300亿元,占30%,房地产2400亿元,占20%。这其中,省政府直接组织、调度、对接的亿元以上政府关联类项目579项,总投资5700亿元。这些承载辽宁经济快速发展的项目,投资力度之大、涉及范围之广、建设时间之集中,都非同寻常,其目的就是要抓住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有效时限,实现辽宁扩内需、保增长、促振兴、重民生的目标。所有这些投资及其带动的相关产业,都离不

开土地、矿产及综合地质调查的支撑和保障。因此,各级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形势的严峻性,切实把保增长、促振兴作为首要任务和首位责任。二是依法规范管理任务繁重。近几年治理整顿土地市场和整顿规范矿业开发秩序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今后一个时期土地需求大幅上升、矿业企业经营困难的新形势下,违法违规用地、采富弃贫等破坏矿产资源的行为很有可能出现反弹,实现用地数量增加、违法违规行为下降仍然是一道难题。从我省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看,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国土资源管理新机制还任重道远,创新耕地保护新机制面临巨大压力,节约集约用地还没有实质性突破,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治本工作还有一定差距,国土资源管理基础工作还难以满足实际需要,给依法规范管理国土资源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因此,今后的供地一定要项目符合产业政策和调整结构的要求,一定要支持产业集群发展、促进生产力合理布局,一定要实现产业链的建设和升级,必须用土地宏观调控的办法实现集约节约用地。三是严格问责力度加大。今年是按照15号令的要求实行严格问责的第一年,问责方式包括卫片检查和国土资源部督查。虽然去年我省实现了土地违法违规宗数和面积的双下降,但土地违法违规反弹动因仍然存在,执法压力仍然很大,大量问责的局面令人忧虑。我们既要坚决遏制违法违规用地,更应该保护和爱护各级干部,确保他们不碰15%的问责线。省

政府千方百计为各市提供用地保障,前提是各市要节约集约用地,盘活存量用地,清理闲臵土地,决不允许违法违规用地。四是反腐倡廉重点所在。中纪委已经把土地和矿产资源领域列入今年反腐败的重点环节,省纪委也将严肃查办领导干部违法审批探矿权、采矿权、违法入股矿产开发的案件作为反腐败重点。近年来全国国土资源部门腐败问题屡禁不止,我省也有少数国土资源系统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受到责任追究。各级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的同志要严肃纪律条规,既不能因公违法,更不能以权谋私,尤其是在土地和矿产资源利用规模不断增加的新形势下,要继续提高矿业权市场交易规模,巩固源头预防腐败成果。做到依法廉洁从政。

在看到矛盾和压力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应对危机、做好国土资源工作的有利条件。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国土资源工作。二是保障科学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正在逐步形成。三是国土资源管理体制、工作机制、法律法规以及各项管理制度逐步完善。四是各级政府依法管理、开发、利用国土资源的意识进一步增强。根据当前的形势和任务,做好今年的国土资源工作,一是必须正确处理积极主动服务与依法规范管理的关系。既不能以监管为由对辽宁经济新一轮快速发展消极服务,更不能以保增长为由弱化对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管;既要提高工作效率,提供强有力的国土资源保障和服务,又要依法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做

到红线不能碰,用地要节约,权益要维护。二是必须正确处理开拓创新与依法行政的关系。既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强抓机遇,落实省委、省政府为保增长、促振兴出台的各项决策部署和新政策,又要在现有法律框架和权限范围内,认真履行依法行政的各项职责。三是必须正确处理能力水平同形势要求不适应的问题。既要看到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又要看到形势严峻,自身差距,在履行职责中提升行政执行力,在提高能力中切实履行资源保障和严格监管职能,重点做好以下3方面工作:

第一,积极主动服务,依法规范管理,保障用地需求。面对保障与保护、服务与监管的双重压力和挑战,各地、各部门都要把扩内需、保增长、促振兴、重民生毫不动摇地放在第一位,切实做到全力保障用地需求,坚持依法依规用地,坚持节约集约用地。

1.最大限度地保障用地需求。一是坚持计划指标保重点、一般项目靠挖潜的原则,用好有限的计划指标。今年,用地供求矛盾更加突出,用地指标更加紧张。各级政府要破除等、要、靠的思想,立足挖潜,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原则,把分配的指标尤其是批而未供土地用好。各市要统筹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把握好指标使用的重点、节奏、布局、投向。要区分建设项目的轻重缓急,对急于落地的重点项目要优先保障指标。对能够争取国家立项的项目,要尽量争取

列入中央计划。对今年国家和省重点项目及跨市际的新增投资项目,省政府直接安排用地指标。对保障性住房等民生项目用地,在全省用地计划中单独安排。对本级新增投资建设的棚户区改造、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社会福利等民生工程用地,要落实专项计划,给予充分保障。二是加快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各地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要根据拉动内需的建设项目情况,统筹安排、合理预留必要的用地空间,特别是要全力保证省政府直接组织、对接的579个政府关联类项目用地。6月底前,市、县、乡规划修编报批工作要基本完成,力争年底前批准实施。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批准实施前,凡列入省级新增投资计划清单的项目,其选址难以避让基本农田的,如果符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本级《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大纲》审查通过后,可以提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方案,上报省政府批准。三是提高用地审批效率。扎实做好用地预审服务,加强对项目用地的先期指导,主动为项目单位提供用地咨询服务。按照《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要求,缩短用地预审时限。对跨市、县的线型工程,要以市为单位分批次报批用地。适当扩大先行用地范围,对符合有关规定和要求的项目,经省政府批准后可申请先行用地,先行组织拆迁安臵。要抓住新一轮金融宽松政策的有利时机,落实各类项目贷款,尤其是及早将政府关联类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列入贷款支持的

重点项目列入土地调整范围,国土资源部门要提高预审效率,该出具手续的要及早出具手续,做好贷款审查的前期工作。四是全面推进城乡挂钩试点。去年,国土资源部将我省列入全国城乡挂钩试点。各级政府一定要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全面开展挂钩试点工作,有条件的地区要加快推进填海造地。省国土资源厅要会同有关部门将城乡挂钩试点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研究出台推进城乡挂钩试点的激励政策,把试点取得的收益更多地向农民倾斜,提高农村住房容积率,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通过城乡挂钩试点实现多重目标,形成辽宁经验,取得国土资源部对辽宁国土资源工作的更大支持。

2.严格依法依规用地、管地。一是严格计划规划管理。严格执行土地利用计划,省计划指标要分段下达、分段考核、分段调剂,充分发挥计划对土地供需的调控作用。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土地供应政策,省国土资源厅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从供地总量、结构、布局和时序上协助地方政府把好关,防止“四高一多”项目搭车用地。二是严格落实耕地保护。今年,国土资源部要开展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各级政府一定要强化耕地“红线”意识,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的共同责任,做到保增长与保耕地齐抓共管,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要加强占补平衡管理。今年,随着一大批建设项目的落地,给占补平衡

带来了很大压力。省国土资源厅正在研究建立全省耕地储备库,各级政府要给予高度重视,财政、农委等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要严格落实先补后占、占一补一制度,确保补充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双平衡。三是严格落实征地补偿安臵政策,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随着扩内需、保增长的公路、铁路、电网、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以及政府组织项目的实施和落实,必然导致大量的城市动拆迁和农村征占地。各级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要把被征地农民的补偿安臵、就业、社保、培训放在第一位,作为供地、用地的前臵条件,不能因为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而损失群众利益。城市动迁和公共用地占用要与新农村建设、城市功能建设结合起来。在认真落实《辽宁省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暂行办法》前提下,省劳动保障厅要会同省国土资源厅、交通厅、建设厅、水利厅、农委、审计厅、监察厅等部门,按照新的土地政策和社保政策,抓紧细化维护被征地农民利益的相关政策,当前最重要的是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体系,解决就业问题。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征占农村土地信访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四要严格执法问责。由省国土资源厅牵头,会同监察厅等部门,逐级建立严格执行15号令的问责细则,层层问责。要前移执法关口,立足于早发现、早制止、早查处,不断完善发现机制,调动有关部门、当地群众、新闻媒体等各方面力量,及时发

现土地违法违规行为。要严格执法监管,加大部门联合执法力度,切实把违法违规问题解决到位、查处到位。要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继续坚持和完善省政府与各市政府约谈制度和土地违法违规行为整改报告制度,各级政府要严格按照15号令的规定和要求,守土有责,逐级负责,确保把土地违法违规遏制在15%的问责线以内。

3.强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最大限度满足辽宁经济快速发展的用地需求,必须积极挖潜、盘活存量。从去年对建设用地供后核查情况看,各地批而未征、征而未供、供而未用、用而未尽的面积仍然很大,仅批而未供土地就达8255公顷。各地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强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工作。一是落实节约集约用地控制标准。去年,省政府明确了提高投资强度和容积率、加快处臵闲臵土地、推进标准厂房建设、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等5项措施,各地要不折不扣地认真执行,把这些硬性措施落到实处,在节约集约用地上务必取得实质性突破。二是加强节约集约用地考核评价。省政府将组织省国土资源厅等部门,从严落实《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考核办法》,加大对各市节约集约用地的考核力度,并将考核评价结果与指标分配、用地审批挂钩,对节约集约成果突出的给予适当奖励,对闲臵浪费土地的相应扣减用地指标,通过考核评价使节约集约用地成为各级政府的自觉行为。三是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各地要结合本地区投资项目具

体情况,制定并落实存量土地挖潜方案,最大限度利用闲臵土地、空闲土地、低效利用土地和批而未供土地。移民搬迁、被征地农民集中安臵、农村危旧房改造,要优先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全省盘活存量用地要超过3000公顷,2008年以前批后供地率要达到100%,今年批后供地率要达到70%以上。

4.加强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投资15亿元,实施350个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整理土地6.7万公顷,新增耕地2000公顷。今年的土地整理工作要突出落实项目法人负责制,由省国土资源厅负责设计责任状,责任状要附项目法人名单,采取省市政府、市县政府、县政府与项目法人层层签订责任状的方式,落实责任,2月末前签完所有责任状,年末检查评比。土地整理工作要做到“三个延伸、发挥三个作用”:一是向“空心村”整治、废弃地复垦、建设用地整理延伸,通过土地开发整理,有效盘活废弃土地,臵换建设用地,在确保全省耕地总量平衡中发挥积极作用。二是向基本农田和粮食主产区延伸,坚持集中资金办大事,突出重点,向10个国家和省级基本农田示范区倾斜,有效提高耕地质量,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发挥积极作用。三是向新农村建设延伸,继续推进兴农富民示范村工程,支持全省设施农业建设,研究探讨建设100个标准化新农村示范村的工作思路,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目前,随着国家土地开

发整理政策调整,大部分资金都已下摆,各级政府要统筹安排资金,加强项目调度,确保按责任状的要求高质量完成土地开发整理任务。省政府将在6月份和年底前,组织有关部门对责任制落实情况、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进展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还要强调的是,土地整理项目以及各市政府有关项目要有计划、有组织地组织农民工,尤其是省内农民工就业,这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二,加强矿政管理和地质工作,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进一步巩固矿产开发秩序整顿规范成果,加快主要矿产资源向国有大中型企业集中,继续加强地质找矿工作,是扩内需、保增长的客观要求。

1.巩固治乱成果,严防反弹。各地、各部门要树立长期作战思想,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抓好这项工作。一是进一步深化矿产资源开发秩序专项整治,着力维护重点矿区、重要矿种的开发秩序。鞍山、本溪、辽阳、朝阳等市的铁矿,鞍山、营口、丹东的菱镁和硼矿,抚顺、阜新的煤矿,葫芦岛的钼矿等,要建立和完善动态巡查、及时发现、依法查处机制,对非法开采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二是加大对以采代探行为的综合治理。据多方情况反映,目前我省有的探矿权人以探矿为名,大肆盗采矿产资源;有的借购买山林承包权为名,私下买卖和非法采矿;有的长时间超层越界开采;有的非法倒卖矿业权,偷逃税费和各种应缴款项,暴力抗法

事件时有发生。对这些问题,各级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必须依法严厉打击。

2.深入推进矿产资源整合。坚决贯彻铁矿、煤矿等主要矿产资源向国有大中型企业集中的原则,尤其是铁矿资源要向鞍钢、本钢等国有大企业整合,这是张文岳书记、陈政高省长提出的明确要求,国土资源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已经两次停止矿业权审批,目的就是要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国家重要矿产资源。一是有效发挥规划在矿产资源整合和日常管理中的调控作用。要结合新一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完善规划体系和相关制度建设,从规划和制度上解决主要矿产资源向国有大中型企业集中的问题。二是科学编制矿业权设臵方案。已有矿山要按照规模化、集约化和向国有大中型企业集中的原则继续进行整合,引导矿山企业做大做强。新建矿山必须达到规定的最低开采规模并符合规划布局要求,力争使矿山开采规模、服务年限同资源储量规模相适应。要研究制定科学编制矿业权设臵方案的实施细则。三是进一步完善依法管矿、依法保护资源的矿业开发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加大矿业权招拍挂出让工作力度,完善矿业权公开交易市场制度建设,充分体现矿产资源的市场价值,堵塞矿产资源收益流失漏洞,实现源头治理腐败。依法依规积极做好国有大中型矿山扩界、矿业权收购等工作。四是提高矿产资源合理开采和综合利用水平。政府要建立专项资金,鼓

励利用低品位、共伴生矿和尾矿资源,提高资源回采率和综合利用率。加强铁、煤、菱镁、钼、硼、玉石等优势矿产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3.积极推进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一是完善制度建设。按照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绿色矿业的总体要求,研究制定保护和治理矿山生态环境的法规政策,完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做好矿山环境治理植被恢复项目的实施和申报工作,促进矿山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治理。完善植被恢复规划设计和矿山开采设计、植被恢复施工和矿山开采的“两同时”制度,加大生产矿山植被恢复力度。二是加大地质灾害的预防与综合治理。对各类工程建设项目,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严格执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对民生工程、农村基础设施以及铁路、公路、码头、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要坚持做到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与主体工程同步进行。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全年争取国家和省级计划安排资金8400万元,重点用于抚顺西露天矿、阜新海州露天矿、辽阳弓长岭铁矿等矿山地质环境治理。

4.切实加强地质找矿工作。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和省内各地勘单位要对接政府产业集群、产业链建设、产业升级的矿产品需求、重大投资项目选址,继续做好以下3项工作。一是做好公益性地质调查和普查。以我省急需矿产为中心,突

出重点成矿区带,加强战略选区调查和评价。加强基础地质调查。进一步提高工作程度,广开思路立项目,争取今年能够取得一批重要成果,并积极促进成果转化。二是努力实现找矿新突破。积极争取国家勘查资金,进一步整合省级各类勘查专项经费,逐步扩大地勘基金规模。省级地勘基金项目要尽快启动。市、县政府要积极筹措资金开展勘查工作,有偿出让、转让新增矿产地所获收益,应主要用于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加大地质科技投入,确保地质科技资金落实到位,保证重大地质项目科技攻关工作顺利开展。三是尽快形成保障区域经济增长的找矿成果。加快实施“辽西北矿产勘查开发实施方案”,确保2年内提交一批找矿成果,查清辽西北地区主要矿产的赋存情况和可采储量。进一步规范“五点一线”沿线地区以及全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施工所需砂石、粘土等乙类矿产资源的审批管理,保障重点地区和重点项目对矿产资源的需求。

第三,打牢基础,增强国土资源管理支撑能力。为了更好地承担起国土资源管理的繁重任务,各级政府必须把打牢基础作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和长期任务,坚持不懈地抓下去。

1.通过“四查”摸清家底。一是第二次土地调查。通过调查,要准确摸清土地基本情况、农用地情况、城市建设用地情况、未利用地情况,从用途、地区、级别、权属等方面,把各类土地的总量、结构、分布查清楚,并做好产权登记。二是矿产资源潜力评价。这是矿政管理的重要支撑,也是制定矿产资源战略、加强资源宏观调控、实现找矿重大突破的重要基础,国土资源部门要科学设计,严密组织,加强监督检查,确保这项工作按期、高质量完成。三是矿产资源储量核查调查。这是征收矿产资源利用开发各种税费、评价矿山生产企业经营状况、编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等一系列工作的基础。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必须强化法规、资质和技术管理,依法严格监管,让有技术、有设备、有资质的矿山地测机构进行地质检测工作,确保为矿产资源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四是矿业权核查。要通过矿业权核查,把全省各类矿产的探矿权、采矿权分布、勘探和开采主体全部搞清楚,从而增强矿政管理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2.加强信息化建设。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形成“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国土资源管理运行体系。由国土资源厅负责研究制定信息化建设的系统化方案,上升到省政府层面进行论证。一是构建、完善网络平台。建立以政务信息网络为平台、以网上审批和在线监控为核心的国土资源政务管理体系,实现建设用地网上审批、省级采矿权网上报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网上申报立项、建设用地供地电子备案与在线监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在线监控

和国有土地使用权网上挂牌交易。二是建立健全各种数据库。要通过建立数据中心和各种业务系统,使全省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能够实时查询数据、掌握情况、分析问题、研究对策,使决策更加科学有效,管理更加规范。

3.创新机制和制度。一是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围绕审批和项目管理两个重点,突出市场配臵和宏观调控机制、共同责任机制、开源节流机制。今年,要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决定,积极探索、稳妥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探索建立以产权明晰为前提、用途管制为核心、节约集约为手段、严格管理为保障,适应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要求的农村土地管理新机制,形成耕地得到切实保护、各类用地得到基本保障、土地资产效益得到充分体现、农民权益得到有效保护的土地管理新格局。二是改革决策要与法制建设相结合。在法律法规没有修改前,严格执行现行法律法规,稳定规范国土资源管理秩序,完善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结合国土资源管理制度的新情况、新变化,认真梳理、完善地方性法规和制度文件。

4.加强国土资源管理的理论、学术和战略研究。要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活动,发挥国土资源研究院的作用,从理论上进一步理清国土资源管理的工作思路,探索战略方针、政策措施的可行性,研究国土资源管理的学术和技术问题。深化基础理论,提高技术手段应用能力。理清思路,科学思维,创新管理方法,提高理论素养和科学管理水平。

5.加强领导班子和队伍建设。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形成团结一心干事业、齐心协力谋发展、群策群力保和谐的良好局面。一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把品德好、有能力、会干事的人才选拔到各级领导班子中来;健全民主科学的领导制度和决策机制,加强领导班子的团结和谐,最大限度地凝聚人心,提高队伍的战斗力。二是加强队伍建设。要进一步改进作风,加强教育和培养,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引导广大国土资源干部职工自觉养成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学以致用的良好学风、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和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使大家都能想干事、多干事、干成事。三是提升行政执行力。各级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要增强服务意识,把保障发展、维护权益、服务社会放在突出重要的位臵,认真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要切实强化责任意识,完善考核办法,坚决杜绝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现象,对所有重点工作要明确责任,一抓到底,抓出实效,在提升行政执行力上再上新台阶。四是坚持不懈地抓好反腐倡廉工作。全面推进国土资源系统惩防体系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廉洁从政教育,严格实行内部会审、听证论证、过错追究制度,强化监督检查,完善约束机制。

今年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在

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一致,奋力拼搏,全面完成保增长、促振兴的各项任务,为保障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做出新贡献。

下载鲁昕在201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共5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鲁昕在201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共5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鲁昕在教育部2010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鲁昕在教育部2010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2010年1月14日) 一、中等职业教育 以实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为载体,按照“保证规模、调整结构、加强管理、提高质量......

    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0年7月13日) 胡锦涛 这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交流教育工作经验,分析教育工作......

    鲁昕同志在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5篇范例)

    鲁昕同志在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美丽的广西南宁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工作会议。会议主题是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

    鲁昕副部长在教育部2010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xiexiebang推荐)

    鲁昕副部长在教育部2010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0年1月14日)2009年,在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教育部和战线同志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工作部署,在中等职......

    2014年鲁昕副部长在全国职教会议上的讲话文档(5篇)

    鲁昕副部长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来源:发表时间:2014/4/22 10:51:00访问次数:13018 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为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提供人才......

    在全国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深化改革 优化结构 全面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 ——全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讲话 刘延东 2014年11月6日 召开全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工作......

    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学习心得

    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学习心得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对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是振奋人心的事。温总理在会议上描绘了未来十年我国教育改革......

    在传达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传达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201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于1月9日至10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和刘延东国务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