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首高校生命科学基础课程报告论坛隆重召开
首届高校生命科学基础课程报告论坛隆重召开
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发起,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中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及有关高校共同举办的首届高校生命科学基础课程报告论坛于2006年11月10日在上海交通大学隆重召开。
出席本届论坛的有: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教授,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院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旭日干院士,中国科技大学教授施蕴渝院士,南京工业大学校长欧阳平凯院士,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郑光美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贺林院士,邓子新院士,高等教育出版社张增顺总编辑,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杨祥,上海交通大学马德秀书记、印杰副校长等有关领导和来自全国200余所高校的近400名代表。两院院士、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国家精品课程主持人、高校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知名教授和一线教师齐聚一堂,是近年来高校生命科学教学研讨和交流的一次盛况空前的高规格大会。
大会开幕式上本届论坛执行委员会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施蕴渝院士、上海交通大学马德秀书记、高等教育出版社张增顺总编辑分别致辞。周远清会长、许智宏院士、施蕴渝院士、郑光美院士等作了大会专题报告。
高校生命科学基础课程报告论坛作为大学基础课程系列报告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为全国高校生命科学教师提供一个长期、稳定的教学研讨和交流平台,推动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共享,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本次论坛以“生命科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为主题,共设10个大会报告、1场专家访谈、并分5个组进行分组报告与交流,另有百余篇书面交流论文张贴展示。报告从不同角度,结合各校的课程教学实际,围绕高校生命科学教育与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生命科学基础课程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实验中心建设、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能力培养,教学方法改革与教学资源建设,人才培养模式与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广泛交流与深入研讨。论文集中就当前生命科学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改革的热点、核心问题进行论述,探讨了目前生命科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采取的相应对策。与会代表彼此分享在改革探索和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大家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材与教学资源建设、实验中心建设与实验、实践教学以及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等方面有了更多新的认识和共识。相信本论坛将对推动高校生命科学基础课程的改革,促进生命科学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
本次论坛报告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从专家、院士到一线教师都高度关注并积极参与,气氛热烈、和谐。
(首届高校生命科学基础课程报告论坛组委会秘书组)
[责任编辑:文和平]
第二篇:第八届大学计算机课程报告论坛总结
第八届大学计算机课程报告论坛总结
2012年11月9日至11日我有幸参加了高教司、高教出版社举办的第八届大学计算机课程报告论坛。为期三天的报告论坛共分成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进行大会专家讲座,主要围绕着精品课建设以及计算思维的培养;第二阶段是相关院校老师的经验交流,主要围绕教学科研及专业课程建设展开。通过与会交流,开阔了视野,及时了解到了当前计算机教学的相关前沿信息及教学改革发展方向,收获颇丰。下面我将这次会议的主要收获进行简单总结,供大家参考。
1、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当前精品课建设环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随着硬件建设水平的提高和学校对教育资源产品需求的持续升温, 教育资源建设与实际需求的矛盾日渐突出。很多学校的计算机网络设备未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而高校建设专业网络资源库的又很少, 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同时也影响了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进程。通过建立专业网络资源库, 既可以收集相关的专业学科资料, 也可以进行信息的交流与共享;既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料库, 也是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高效便捷的工具。同时,建设资源库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而是一个长期、反复、不断更新的过程。一方面, 从技术进步和学校发展来看, 网络资源库的建设不可能一步到位, 它需要不断地吐故纳新, 不断地完善。另一方面, 教学资源的积累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 资源库离不开管理与维护。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它的生命力。日常维护是资源库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信息的寿命长短不同, 也有新陈代谢的问题, 及时地补充和更新信息, 是避免形成僵死信息的根本措施。
2、计算思维培养在计算机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它代表了今后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计算思维代表着人们的一种普遍的认识和一类普适的能力,不仅仅是计算机科学家,而是每一个人都应该热心地学习和运用它。计算思维的大学课程,不仅仅是面向计算机科学专业,而是面向所有的专业。大会还提出了了大学计算思维课程的总体框架:基本框架包含计算理论、算法和通用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最小知识集。具体内容规划:计算思维基础知识、计算理论和计算模型、算法基础、通用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硬件基础、计算机软件基础等。教学环节:课堂讲授、课堂练习、课程考核。课程基本框架的出发点是:如果要用计算手段求解一个问题,首先就应该问这个问题能不能够用计算的手段去解决,这是可计算性问题,这个计算有多复杂,这是计算复杂性的问题(两者属于计算理论内容)。如果这个问题能够用计算方法去计算,那么怎么样去实现它呢?这就要设计算法并通过某种描述语言把它表达出来之后,再在计算机上运行求解。
3、数据库技术教学改革方向。数据库技术作为我院大一新生下学期的公共基础课程,其设置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们如何建立起用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初级计算思维能力,其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发展对于后序有关课程的设置起着重要的摸索推动作用。通过此次课程交流活动,针对该课程在教学内容安排、实践环节、考核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该课程提出的教学改革思路如下:(1)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进一步整合教学内容。(2)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力度,注重实验过程的辅导。(3)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启发学生课程学习的兴趣。(4)以考察学生能力为核心。完善传统的考核方式。
第三篇: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研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研
【摘 要】文章针对绝大多数高校思修课教学效果不甚理想的现状,对课程教学方法提出了四点建议,从而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道德价值观,促进大学生知行合一。
【关键词】思修课 专题教学 道德两难问题 知行合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思修)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高校学生必修课,该课程对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该课的教学过程面临很多问题。不少大学生在思修课上做其他作业或其他事情。即使认真听课,也只是被动接受,缺乏主动的思考。所以,如何提高大学生对思修课的兴趣,使思修课生动且发挥应有的道德导向作用,是摆在每个思修课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思修课教学实践,尝试重新编排教学内容,创新各种教学方法,使用多元教学辅助工具等方法丰富思修课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1.借助专题教学,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敏感问题
大学生正处在成长发展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大学生会遇到一系列的冲突和困扰,其中不乏一些学生间的敏感问题,如:大学生恋爱问题、性的问题、生命伦理问题、心理问题等,这时就需要思修课教师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提供给学生遇到这些问题时正确应对的方法。教师应依托课堂,结合课程设置,在某些章节的教学过程中开设专题讨论会,请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收集各类资料并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成长起来。例如,在讲到“爱情与人生”这节课时,首先请学生分小组讨论,大学生可不可以谈恋爱、恋爱的目的是什么、恋爱会影响学习吗、初恋失败了怎么办、什么样的男(女)同学更吸引异性目光、激情与爱情的异同、爱情与性的关系、如何维系经营一份感情、男女间存不存在纯粹的友情、陷入三角恋怎么办等问题,在学生分组讨论各抒己见后,教师对每个问题的结果一一作出合适恰当的引导,让学生懂得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爱情。最后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爱情也许是朵带刺的玫瑰,需要慎重对待等。
2.采用两难问题教学法,培养学生道德判断能力
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指的是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且两者不可兼顾的情境或问题。道德两难问题故事法,就是以道德两难故事为研究材料,让学生对故事中的道德问题进行讨论,然后启发学生思考关于故事内容的道德判断的问题,从道德冲突中寻找正确的答案。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力[1]。其关键在于以两难故事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促进积极的道德思维,从而促进其道德判断和推理能力的发展。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以选择经典的海因兹偷药救妻的故事。同时可以将创设问题和实际问题相结合,设计新的两难问题,但要注意在创设问题时不能选择传统的美德故事,而是要设计能够产生认知冲突的问题。例如,假设你现在是一个急诊科的大夫,有4口人刚经历了一场交通事故,他们现在都急需某种特殊药物治疗,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救治,他们就会死去,但是医院现在只剩下救治一个人的药物剂量,这些药不能平分,而且来不及从别的医院调配药物过来了。如果你选择把药物用给其中某一个,那其他剩余人都将死去。这4个人分别是5岁的小女孩、爸爸、妈妈和怀孕中的姑姑。或是选择4人分别为不同职业的人,例如科学家、500强公司总裁、扫地大妈和大学生。你会选择先救哪一个,为什么?
3.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在利用多媒体设备时,不能把多媒体技术仅仅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要真正地把多媒体技术看作是思修课学生学习的工具和载体。如多媒体视频资料的灵活运用,根据课堂教学的不同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视频节选来支撑课本内容,增强课堂的生动性,从感性认识层面,以积极、形象和直观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娱乐”中学习,在“娱乐”中领会。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网络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改变着90后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思修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开展教学活动,进一步拓展网络的教育功能,建立SNS社交性网络服务平台与学生直接对话交流[2],如微信平台、微博、QQ群等互动空间,利用网络优势将思想政治教育拓展到网络世界、打造一个立体的思修教育平台,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相处。
4.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知行合一
思修课的目的是指导学生实践,既要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又必须注重指导学生改造主观世界,这就要求思修课教师走出课堂,参与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建立专门的社会实践场所和基地,通过社会实践不同形式的体验,使学生达到知行统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来进行知行合一的实践,把社会实践与期末考核结合起来,让每个学生写参与实践的体会,对于有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在期末成绩考核时适量给予加分。这样有利于建立知行的转化教学考核方法,改变思修课期末考试一纸试卷定考核的方法,平时成绩也不能只局限于考勤、作业完成情况等,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组织学生多一些校内外实践,使思修课考核更具有说服力和真实性。同时也要对思修课教师进行再教育,使其明白考核只是一种手段,目的是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孙志飞.科尔伯格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的现实思考[J].甘肃理论学刊,2006,174(2):77-80.[2]王经勇.基于SNS 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0(2):91-94.作者单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陕西西安
第四篇:高校艺术设计素描论文:浅谈高校艺术设计专业造型基础课程教学方法
素描论文:浅谈高校艺术设计专业造型基础课程教学方法
[摘要]立足于高校美术教育对当代社会人才的创新思维、创造能力、独立思想、批判精神、合作意识以及在当代文化下的应变、反映能力的多方面培养要求,对高校造型基础课程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素描 创意 设计
造型基础课程是高等艺术设计院校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多年形成的传统思维模式,许多高校一直把素描作为造型基础课程的授课内容,在当代开放多元的艺术语境下,艺术教育特别是艺术设计教育面对的是包括传统以及当代艺术在内的整个艺术史及多元化的艺术样式,造型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将区别于传统素描教学模式。作为现代艺术设计基础教学随着时代的发展,造型基础课程教学,是引发学生的创造力,扩展思维空间的过程,从而实现从基础教学到设计教学的桥梁学科。
一、教学目标的转变——从传统素描到创意素描 高校艺术教学造型基础课程开设的教学目标与传统素描教学目标在教学观念和思维模式上有所区别。传统的素描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并培养其坚实的写实造型能力,提升其造型艺术的素养。不可否认,这种方式曾为我国培养出大批优秀的艺术创作人才与艺术教育工作者,为艺术文化的繁荣做出过贡献。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的面貌、样式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样的素描教学、课程设置已不再能满足艺术面貌的多元化的趋势逐渐形成。
创意素描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设计创意;扩展创造力和想象力,丰富设计表现方法、手段和设计语言,创意素描的教学目标一方面延续了包豪斯“感知教育”的教学原则,试图建立一个与现代设计概念和方法相吻合的视知觉基础,同时以视觉思维训练的整体性和生态性为主线,发展了一套集成式的训练方法。
二、把创意素描作为造型基础课程教学重点的优势 1.创意素描是使学生的观察、感受和视觉化的一种特有的表达方式和技巧,它意味着可以使用任何媒介在一个可以绘画的表面上做一些定形的视觉形象来表达内容。
2.从设计的观点出发,将素描训练引入其造型训练之中,结合设计教育的整体特征,利用其中原理部分,如视觉传达的原理与规律,形式法则等。
3.以视觉思维训练为目的,以视觉思维的整体性作为出发点,以现代艺术实践作为教学的源泉,打破了一般训练分门别类,以及先基础后综合,先简单后复杂、先技能后运用的单一教学方法,特别是为现代设计态度和方法相适应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可能性。
4.强调整体性、科学性、研究性的一面,又注意其表现性、生动性、完整性的一面,是设计创意表达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造型基础课程创意素描的教学方法
谈到创意思维的开发和培养,很多高校艺术设计教师在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同时,都把灵感最为创意思维开发的教学方法,在实际的教学中我发现把灵感作为创意开发的教学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灵感因人的天赋特性不同而强弱不同,可遇而不可求,无法当做创意素描教学的主要方法。以下两种方法是我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摸索出的具体教学方法。
1.等价变换教学方法
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思绪万千。设计者要善于将自己的构思及时地记录下来,表达自己的思路,把这种记录构思的形式我们通常称之为画小稿,从若干小稿中进行选择、综合反复推敲、定稿、再绘制成效果图。
然而,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这样的现象:许多学生在画传统素描时画得头头是道,可谓“栩栩如生”,十分到位。而一到上专业设计课就暴露了问题,叫他画草图却动不了手;心里想得出却表达不出来;本来很简单的形体,弄了半天还是不对劲儿,要么比例失调,要么透视不准。究其原因,以前画的素描是“有口无心”依葫芦画瓢式地摹出来的,多归功于时间和橡皮功夫,只注意不厌其烦地刻划细部和“浮光掠影”地涂明暗调子,而不注意去理解、分析、研究对象的形体结构与透视关系;没有在大形的把握上和本质刻划上下功夫。所以,一旦离开了对象便束手无策。这是素描教学的失败。
等价变化法是通过对不同事物的一方或双方经过适当的思考,找出原来五官的两个事物的共同点,把两者的等价关系体系化。该法的创立者市川龟久指出:“创造性开发的生物模式存在于凤蝶的成长过程中。”他认为,在由幼虫变成蛹进而变成漂亮的蝴蝶的变态过程中,存在着创造性开发的最完美的基本模式,并以此作为等价变换理论提出来。即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初期的外形被舍弃了,但是内容却进入了高级阶段,走进了新秩序之中,终于选择了新形态。创意、创造过程也完全相同,此时“新阶段的外形”等价变换为“新的形态”。在创意素描教学中等价变换方法的运用是使学生养成先思考、先创意后动手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2.为设计而素描的教学方法
我们的素描教学中,以环艺方向的造型基础课教学为例,引导学生“单刀直入”重透视、重理解、重默写、重速写、重创意,以线为主的素描训练方法正是我们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训练应采取的方法;那种直接而快速、生动而活泼的素描才是未来设计工作者的“童子功”。因此,在素描课程教学中,在教学中尽量避免长期作业,加强默写、速写的练习。让学生根据推测,想象表现出多种不同。同时,鼓励学生把创意和开发素描表现的无限可能性作为研究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学生不仅要表现出眼前所见的形象,还要能表现出眼前所见不到的形象角度的形体来,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加强线描训练,培养学生快速表达对象,把握对象本质的能力。这样的训练将大大提高素描教学的效果,真正为专业学习与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在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中构思草图和效果图表达服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以创意培养为主线,为设计而素描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是我在实际的造型基础课教学中的一种体会,同时也是在开放多元语境下探索当代艺术教学的尝试。就像艺术发展具有无限可能性一样,面对当代艺术教育的现状,多元是语境,同时也是一种鞭策和提醒。
参考文献:
[1]秦秀杰.重要的不是素描.美术大观,2005,(12).[2]范迪安.国际当代素描艺术.江西美术出版社,2003.
第五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Ⅱ课程报告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
课程报告
(2013学年01学期)
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Ⅱ》 姓名:学号:班级:成绩:
2014 年4 月 17日
生活与挫折
摘要:生活会遇到很多挫折,我们或奋勇向前,或不进则退,选择在我们自
己。我们要明白即使遇到困难与麻烦,只要肯努力,就一定会成功。名人能破除万难,取得成就,我们就不行吗?
正文:在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很多挫折,而其中蕴含的物质常会使我们感到懊恼与痛苦。我们在懊恼与痛苦的波涛中挣扎,却总是找不着方向。
但挫折又是什么?当你蜷行在一条狭窄的小道上,突兀地在前方的必经之路上出现了一块硕大的石头。它完完全全地把原本就不大的小路堵了个严严实实。明明大道就在前方,无需数十米就能通过,可就是眼前的拦路虎却横亘在人们眼前,阻止了你更近一步的道路。你是选择退缩,还是选择不惧艰险,攀过眼前的阻碍?
若你选择了退缩,而后重新选择新的道路,不可避免会感到深深地遗憾,痛惜之前的努力化作了泡影。纠结一番后再次前行,可谁能预料到前方新的道路就没有挫折阻拦于你吗?又或者说,寻找新的道路顺利地获得了突破,则可见“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真谛。
若你选择了继续前进,选择通过不断的攀爬,迈过眼前的挫折,或许能成功,自此前方道路一片坦途。可谁又能肯定,就一定能成功呢?古往今来这样的例子还少吗?
曾经遇到过这样一种状况,每次数学考试时,都感到很轻松,题目很简单,认为这次考试应该可拿满分了吧。然后信心十足的跑到办公室找老师去对答案,可没对几道题,脸就慢慢的变了颜色。
竟然错了!虽然只是小小一题,可对我这个已经遭遇同样情况N+1次的人来说,“怎一个愁字了得!”
马虎吧,可初中老师宽容,认为没什么大不了的,下次注意点就好。于是,我就借他的话宽慰自己、麻痹自己。直到到了高中,遇到一个严格的数学老师,他认为仔细也是实力的一种,什么都推给马虎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也幸好遇见了这个老师,我才慢慢改正了自己,如今无论做什么事都认真多了。
对待挫折,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说:“挫折是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之渊。”强者在挫折面前愈挫愈勇,而弱者面对挫折会颓然不前。我国明代的谈迁用27年时间编成了五百万字的《国榷》初稿,而被贪婪之徒偷走,他忍受这沉重的打击,埋头书案又干十年,再次写成《国榷》的第二稿。之后又经过三年的补充,修改,才最终定稿。可以说谈迁一生为写此书呕心沥血,九死一生而不悔。如果说谈迁在遭受初稿被偷的重大挫折之后一蹶不振,那就不会有13年后的成功。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写道:“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足,兵法修列;……”由此观之,那些“倜傥非常之人”不正是在挫折面前勇往直前,愈挫愈勇的人吗? 挫折挡不住强者!。
张海迪自幼就严重高位截瘫,几次濒临死亡边缘,身体可免费范文网免费范文网算弱的了。可是20多年来,她学会了4门外语,翻译了16万多字的外文著作,获得了哲学硕士学位,并自学了针炙技术,为群众治病1万多人次,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与张海迪相比,我们这些身体健壮的人又当做些什么呢? 勇把挫折当动力!
19世纪法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第一部作品《气球上的五星期》一连投了15家出版社,均不被赏识,第16次投稿才被接受。美国作家杰克。伦敦最初投稿,也没有一家出版社愿意发表,以致他不得不去干苦力。后来他的《北方故事》才由一家有眼力的《西洋月刊》看中,一举成名。丹麦著名童话家安徒生处女作问世,有人知道他是一个鞋匠的儿子,即攻击他的作品“别字连篇”、“不懂文法”、“不懂修辞”。但他毫不气馁,笔耕不辍,终于成名。英国诗人拜伦19岁时写作的《闲散的时光》出版后,即有人把他骂得“狗血淋头”,说他“把感情抒发在一片死气沉沉的沼泽上”。然而拜伦并未退却,而是以更为优秀的诗作来回敬那个诽谤者。
我想,这就是所谓名人与普通人的差距,名人之所以能成为名人,并不是智商高,比我们聪明。相反,除了个别特例,大多数名人智商等同我们,少数甚至弱于我们。之所以他们能够成功,靠的就是远胜于我们的努力,花下的时间也远多于我们。而我们呢,除了生活遭遇要好上他们一筹,其他的远远比不上他们,努力程度就更不必说了,只是仅仅成为普通人那就更不言而喻了。
在初中时参加一个语言比赛,不要以为我的语文成绩一定很好,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的语文能力只能说是不算差罢了。之前我的语文就更差了,仅仅只是在及格线上挣扎罢了,无数次的失败早已让我麻木,老师和爸妈更是整天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看着我。我也感到很无奈,可就是提不起对学语文的兴趣。哪怕是逼着自己看进去,也考不出多少成绩,如此更让我感到绝望。值得感到幸运的是,新的语文老师很看重我,说我有学好语文的能力。我感到突如其来的快乐,我没有深究她说的是真是假,但是我为了感谢她的关注,我决定要学好这门课。我每天认真听课,每周写两篇文章,渐渐地,语文不但学好了,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想,我做到了,面对挫折,我坚强的挺了过来。纵使远比不上名人的成就,但也算是成功了吧。
参考文献:《十三个名人遭遇的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