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讲话稿)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谈高三数学第二、三轮高考数学复习备考方略
宋朝大文学家苏轼的有句名言,叫做“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如果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能理解这句名言的深刻内涵,并很好地运用到今后的复习中去,势必会大大提高我们高三的复习效率,大面积提高我校高考的数学质量。下面结合我对这句名言的理解,谈谈高三数学第二、三轮复习备考方略。
一、正确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1、弱点与补救措施 二、三轮的复习,特别要加强对薄弱环节的复习,知识是一环扣一环的,某一环节薄弱会影响整个知识链条,就像木桶盛水的多少取决于最短的木块,而高考失分最多的原因是由薄弱环节造成的。
① 弱点是教材体系中的重点,强化训练为主;
② 弱点是近年高考试题中的热点,高考试题选练为主; ③ 弱点涉及基本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应用为主; ④ 弱点是解题应试技巧不高,以综合训练为主;
2、典例与三基
要知道基础知识是数学能力的基础,缺乏基础知识的能力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造成高考失分的祸首总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因而在第二轮复习时注重题目的典型性和针对性,精选题目,以少胜多.深挖例题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提升能力,提高复习课的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技巧与通法
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坚持新题不难、难题不怪的命题方向。注重对通性通法的考查,题目的思维方向多、解题途径多、方法活、注重发散思维的考查。因此,强调“注意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在复习中千万不要过多“玩技巧”,控制题目的难度,在“稳”“实”上狠下功夫,充分体会通性通法在解题中的作用,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过多的用技巧,会使成绩好的同学“走火入魔”,成绩差的同学“信心尽失”。因此应淡化技巧,重视通法!
4、思想与方法:
数学不仅仅是一种重要的工具,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模式,一种思想。注重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也是高考数学命题的显著特点之一。
因此,在复习中,要结合具体问题不失时机地提炼和总结数学思想方法,不断深化,逐步内化为自己能力的组成部分,实现“知识型”向“能力型”的转化。
5、创新与课本
在求活、求新、求变的命题的指导思想下,每年高考试题中都会出现一些经过精心设计和包装的背景、形式等都很新颖的创新试题。为此,非常有必要在考前尤其在第二轮复习中见识必要的新题型。但是,在专题复习中如果采取 “题海战术”,数以千计的高三学生陷在“题海”之中,为应付高考而苦苦挣扎、疲于奔命,将本来生动活泼的数学淹没在试题的汪洋大海之中,那是毫无生趣和高效可言的。“题海无涯,回头是岸”。
高考命题“源于课本但高于课本”,因此研究课本上的一些例、习题应成为我们的保留节目。陈题新解、熟题重温可使我们获得新的感受和乐趣。会发现这些习题奥妙无穷,注重了“源”与“本”的关系,只有加强对这些习题的复习、研究,才能全面、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构建数学的知识网络,以不变应万变。尽管复习时间很紧,我们仍然要注意回归课本。
只有对课本中的概念、公式、法则、定理、例题习题等了然于胸,才可能在处理问题时思前想后,料事如神,进而自如地调兵遣将。
6、热点与冷点
高考命题遵循考试大纲和教学大纲,体现“基础知识全面考,主干内容重点考,热点知识反复考,冷
点知识有时考”的命题原则,因此在第二轮复习中,把高考的热点即
“函数与不等式;数列;平面向量与三角;概率、统计;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导数、三选一”
等作为专题进行强化,要做到块块清楚,不足之处弥补有招法。同学们必须明确热点、重点,对高考“考什么”,“怎样考”,应了若指掌,只有这样,才能弄透到位。
但它同时也容易成为人们追逐的热点,容易成为模式,而模式化的东西与高考命题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因此,试卷中常常会出其不易的冒出一些冷点,比如2007年广东理科卷第17题,该题主要考查散点图、线性回归方程的基础知识,造成部分考生得分不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属于“冷点”,从侥幸的心理出发认为“线性回归方程”不会考或不会作为大题形式考,因此在复习中疏忽了,结果只能望题兴叹。有些考点,没出现在高考卷上之前,又是那样的顺理成章的成为“热点”,因此关注“热点”无可厚非,全不能因此而忽视了“冷点”,因为它们都是考点。
7、难点与突破
对于复习中的一些难点知识,我们应如何去突破?应采取循序渐进的复习原则,先从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入手,只有当你的知识积累和技能掌握达到了一定的层次,才能加以拓展和延伸。方能水到渠成。因此,切不可图一时之痛快,操之过急,这样会事倍功半,适得其反。
还有一点值得同学们借鉴,就是在复习时应学会“以退为进”的策略,在实践中,总有不少同学到了最后冲刺时期,将基础内容抛在一边,专攻难度大的题。结果是自信心受挫,高考时原本该得的基础分也失掉了,所以建议同学们在复习时“以退为进”,不急于求成,不好高骛远,将时间用在巩固基础、对付“跳一跳便可够得到”的题上,防止丢了西瓜捡芝麻,这样复习,高考时很有可能超水平发挥。
8、结果与规范
解题的落点是书写的规范性,表达的完整性。这是提高高考成绩的一种有效途径。事实上往往是年级越高,规范化程度越低,不少学生为了节省时间,在解题时只剩下光秃秃的几个公式和结果,题目的分析、解题的中间过程全无,这样的状况在高考中无疑是要吃大亏的。
建议:对解题的规范性提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要有意识地养成书写规范、表达准确的良好习惯,答卷中要做到稳扎稳打,字字有据,步步准确,尽量一次成功,在复习中要养成做完题后,认真检查的习惯,检查是否有空题没做,答案是否准确,字母、符号、答案是否抄错等。并在平时作业与考试中严格执行。
9、主客观题,区别对待(1)选择题灵活做
选择题虽然表面简单,但由于题目数量最多,如果不注意解法,就会直接影响解答速度,以致影响成绩。要重视和加强选择题的训练和研究,学会优化解题过程,追求解题质量,少费时,多办事,以赢得足够的时间思考解答高档题。要不断积累解选择题的经验,尽可能小题小做,而不是小题大做,除直接法外,还要不择手段地灵活运用特殊值法、排除法、检验法、数形结合法、估计法逻辑分析法等来解题。
呼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2)填空题仔细做。
解题时,同学们一定要认真仔细,步步检查,做到推理娴熟、运算准确、书写规范,注意计算单位。(3)中档题认真做
中档题得分多少,可拉开考分的距离,因此必须认真对待,全力以赴。
要记住“不怕难题不得分,就怕每题被扣分”,慢做会的求全对,做中档题一分也不浪费,难题面前淡定来应对。
(4)高档题分解做
任何一道数学难题,剖析开来都是由基础题组成的。只要能剖析、分解去做就能得分。高档题为了降低难度,大都设计几问,给出解题的“路标”。而第一问或前两问相对于后问是容易的,可以争取得分,决不要放弃。
二、解题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加强审题能力的培养
审题是在高考中取得最佳成绩的关键“成也审题,败也审题”.审题决定成功,细节决定成败
审题要做到:不漏掉题目、不看错题目。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反之,审题不准,草草作答,待做不下去或检查后发现“啊,条件看错了”!这些“粗心惹的错”,不但影响考试成绩还影响考试情绪(紧张、沮丧),而且费时费力,结果是欲速则不达。尤其是对熟悉的题型,更要咬问嚼字,防止命题者“添砖加瓦”。
答题”一快一慢”.这就是说审题要慢,答题要快.审题要慢:是说弄清楚题意不要怕慢。在审题这一环节我们要做到,“宁停3分,不争一秒”。
审题六要:(i)要善于变换;
(ii)要善于联想;
(iii)要善于挖掘隐含条件;
(iv)要善于逆向思维;(v)要把审题贯穿于整个解题过程;(vi)要尽量领会命题者意图。(2)切实有效的培养运算能力
在复习中,有些同学为了加大做题容量,往往只注重分析试题的思路,但却忽略了其中的算理和对运算途径的优化,对同学们而言,同样正确结果的背后,运算量有可能天壤之别!如果对待运算都用“课后去解”的方式,我们的运算能力又如何去培养?
(1)坚持长期训练培养,注重算理,注意近似计算,估算,心算,以想代算。平时不用计算器。
(2)灵活地运用公式、法则和有关的运算律,尤其是数学思想方法,可以简化运算,提高速度,提高运算效率,增加正确率。
(3)如果解得数字繁杂,这就要求要自信,保证自己每一步都不错,结果必然正确。
(4)遇到运算较难的问题,大胆尝试,耐心探索;在想不到其他方法的情况下,对所采取的方法,要全力以赴,相信付出总有回报,坚持就是胜利。所谓方法的选择要果断。同时要有求简的意识。在做题过程中,永不满足已经取得的结果,不断改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同学们都欣赏“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对待题目更应如此,题别三日必当“刮目相看”。要注意多学习,多更新,不要固守自己熟悉但落后的方法习惯,要向老师学,向同学学,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要做好解题后的反思,清理解题思路,寻求最佳解答方法,以达到举一反
三、融会贯通的目的。经济但不预加限制,坚持但有变化。(3)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一、弄清题意
二、拟定计划
三、实现计划
四、检验回顾
(i)如何分析:你以前做过这样的题目?熟悉的、类似的、相关的题?你能解决题目的一部分?
请大家牢记:“货源充足和组织良好的知识仓库是一个解题者的重要资本”。而“一再地变更,它改述它,直至适合你圆满解决它为止”。是解题永恒不变的主题。
(ii)解法的发现,思路是怎样打通?还有其它解法?(一题多解)最佳解法?(透彻理解)最简单的解法?你能用着个方法解决其他问题吗?
(iii)使用了哪些知识?解题思路是什么?解题的关键是什么?使用的数学方法?考查了哪些能力?指导思想上什么?
(iv)易错问题,注意事项。
(4)解题中要注意培养和提高思维的品质
思维品质包括: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广阔性。
数学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做题,但当处理的题目达到一定的量后,决定复习效果的关键因素就不再是题目的数量,而在于题目的质量和处理水平。解数学题要着重研究解题的思维过程,弄清基本数学知识和基本数学思想在解题中的意义和作用,研究运用不同的思维方法解决同一数学问题的多条途径,一题多解,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构建知识的横向联系又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同时进行多题一解的训练。(5)培养监控意识
解题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既要聪明果敢,坚毅,又要细致谨慎周密,思维要活跃,敏捷,情绪要紧张而热烈,同时要镇定冷静地监督审视自己的所作所为,防止上当受骗,避免疏漏偏差。总是用挑剔的眼光审视已有的解答,养成刻意求简的意识。(6)其它需要注意的问题
1、夯实解题基本功
2、突破一个“老大难”问题
“会而不对,对而不全”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会而不对”是拿到一道题不是束手无策,而是在正确的思路上,或考虑不周,或推理不严,或书写不准,最后答案是错的。“对而不全”是思想大体正确,最终结论也出来了,但丢三落四,或缺欠重大步骤,中间某一步逻辑点过不去;或遗漏某一极端情况,讨论不够完备;或是潜在假设;或是以偏概全等。
3、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
稳中求快,立足一次成功:
考试中应统筹安排时间,先易后难,先熟后生,先同后异,先高后低,不要在一道题上花费太多时间,有时放弃可能是最佳选择。
(1)速度。考试的时间紧,复习时一定要有速度意识,加强速度训练。用时多,即使对了也是“潜在丢分”,要避免“小题大做”。要正确评价一套题的难易程度,这样我们才能有的放矢安排时间及解体的速度。
(2)计算。数学高考历来重视运算能力,虽近年试题计算量略有降低,但并未削弱对计算能力的要求。运算不仅要熟练、准确、简捷、迅速,还要与推理相结合,要合理。(3)表达。
4、做好改错反思,每个学生都有一个改错本
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细心赢得先机,严谨走向成功。只要在复习备考过程中变“学会”为“会学”,变“死记硬背”为“灵活运用”,由注重解答结果转向注重探究过程和思维方法,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和过硬的解题能力。就一定能在考场上多一份坦然,多一份信心,多一份成功。
第二篇:《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总书记这样说:“青年朋友们,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看完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彷佛经历了那段历史,从那个艰苦的年代回到现实,我们了解总书记青年时期的点点滴滴,也更加全面、历史地认识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确立总书记党中央核心、全党核心地位的重大意义。
这本书讲述了总书记在不到16岁时到延安梁家河村插队的经历。总书记由一个涉世不深的少年,经过7年的历练成为一位业绩突出的村支书。总书记是第一位出生和成长在新中国的中国共产党总书记,他的七年知青岁月向我们每一个青年党员干部传达:奋斗的青春才是珍贵的人生宝藏。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习近平同志插队在梁家河村,在那个年代这是个物资极度匮乏、生活条艰苦、自然环境恶劣的乡村,习近平与乡亲们摸爬滚打,主动适应艰苦环境,积极投身各项生产建设和实践,不断改造自我,把自己融入在乡村之中。古人云:“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习近平在梁家河待了7年,在那里入了党、当上了大队支书,也是从那里开启了他的人生经历。习近平在苦难中选择继续前进,在苦难中完成人生的升华。我们所处的时代远远超越那个艰苦阶段,但是作为青年党员干部,我们仍然要主动适应艰苦环境、不断改造自我。只有全身心地融入到我们的工作中,才能找到奋斗的目标和方向。
民者,万世之本。习近平在梁家河村插队的7年的时间里,无论是当社员还是当村支部书,他始终和乡亲们一起住窑洞,一起睡土炕,一起挑粪拉煤,一起拦河打坝,自觉地缩短与乡亲们的心理和情感距离。只有生活在群众中,真心实意地密切联系群众,才能让群众了解我们、支持我们、信任我们,我们才能了解到群众的真实心情和实际需要,我们才能发现问题和差距,我们才能感受到信任的力量和工作的激情。我们要学习习近平同志的真诚、质朴,把群众放在心上,放下自己的架子和“小资”意识,通过密切群众关系找到自己的位置和责任,把握思想方向和工作作风。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习近平到梁家河村插队时,带了整整一箱子书。在梁家河村人印象中,习近平是位“爱看书”、“好学”的好后生。习近平把梁家河村当做“堂”和学校,一边艰苦的劳动和生活,一边孜孜不倦地学习,通过书本“充电”、在实践中汲取“营养”,不断提高思想水平和工作才干,明确政治方向。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这些,还有对生活、对困难的态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新认识。同时,我们更加认识到:青年党员干部不管在什么环境下,努力,就会有辉煌的人生!
第三篇: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滨海县第二实验小学跨越发展纪实(范文)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滨海县第二实验小学跨越发展纪实
●于 利 军
东坡居士言:“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办学亦应如此。要办好一所学校,必须实施科学的管理,充分发挥学校机制和育人功能。近年来,滨海县第二实验小学的全体同仁坚守“促进学生发展,为生命奠基”的办学理念,坚持走“以诚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之路,以创建“诚信校园、快乐校园、书香校园、精品校园”为己任,在发展中创建自己的特色,让学校闪耀自己独特的光辉,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办学质量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一、科学管理, 以人为本,优化机制
1.以身作则。好校长是学校之魂。苏霍姆林斯基在《和青年校长的谈话》中说:“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要想管理好一所学校,校长及领导班子必须以身作则,作好表率。几年来,滨海县二实小领导班子在学校工作中,率先垂范:管理上恪尽职守,服务群众;教学上实绩突出,不甘落后;教研上精通业务,主持课题,撰写论文。校级领导中,有5人先后被评为市、县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我本人的教学专著《教海情缘》,被江苏教育出版社作为2008年教科研成果展示出版发行。
2.以诚立校。诚信乃做人之本,亦为立校之本。“我们要打出诚信校园,坚持以诚立身,以诚立教,以诚立业,以诚创业。”这是立校的基本要求,也是全体师生孜孜以求的目标。学校组织全校师生读诚信书、唱诚信歌、做文明事、当文明人,推出“十佳诚信教师”、“十佳诚信学生”评比条例,让廉政文化走进校园,出台“廉洁为师八不准”,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在全国第五届、第六届“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优秀成果展评”中,学校创作的《公民道德建设组歌》荣获特等奖,全省获此殊荣的学校仅此一家,11名老师在活动中获一等奖,二十八人次获二、三等奖,学校连续两年获得组织奖,校长被表彰为“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个人”。
3.依法治校。依法治校,科学规范管理,是学校管理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治校之 “法”,既包括国家的法律、法规,教育方针、政策,也包括学校内部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所以学校始终坚持以《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为武器,强化依法治校、依法治教。认真做好法制宣传,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使师生进一步增强法律意识,在教与学的实践中自觉守法用法,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实现、保障学校和谐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科学的管理,还须坚持“以人为本”,用制度管理人、规范人、激励人。依据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我校出台了如下管理制度:《教职工考核奖惩条例》、《教学常规检查实施细则》、《作业布置与批改要求的规定》、《教科研工作管理制度》、《教学质量监控实施意见》、《先进工作者评比条例》、《先进班级评比条例》等。上述规章制度,通过顺畅的管理体系,得到有效实施,使教师教、学生学的行为有规可依,有章可循,成绩显著者得到奖励和褒扬,积极性和创造力得到激发;平庸者受到批评和帮助,有了明确改进的方向,从而激活了学校管理的激励机制,张扬了积极上进的精神,凝聚了教师团队的创业精神和精品意识。
科学的管理,完善的机制,以及领导的表率作用,让学校的老同志坚守岗位,焕发青春;中年教师尽职尽责,任劳任怨;青年教师虚心向上,刻苦钻研。从而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和
战斗力,有效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积淀底蕴,丰厚内涵,和谐发展
学校是文化教育的摇篮,学校的文化底蕴越厚,办学品位就越高。一个学校的丰厚底蕴,除其管理风格外,还包括环境和人两个因素:
1.环境育人。走进滨海县第二实验小学,校园环境处处散发文化气息,体现育人功能。书韵楼,外形如一本打开的书,学生生活其中,如畅游书海;智慧园,花草芳香,七彩的鹅卵石铺就了孩子们童年的梦;书香亭,古色古韵,为读书的同学遮阳蔽雨;古诗长廊,图文并貌,让经典诗文走进学生生活;文化走廊,一条条格言,启迪学生智慧,为他们指明奋斗的方向;“每周一星”展版,宣传校园小明星,树立身边的好典型。“小草是我们的好朋友!”“脚步轻轻勿扰人!”“水是生命之源!”“校园是我家,卫生我有责。”一块块温馨的提示牌,让校园充满人文品位。教室门前各具特色的班级展示板,黑板上以每周一诗、成语积累和名言警句为栏目的“大语文”角,班内图书角、英语角,每月变换主题的橱窗和墙报„„多变的形式,丰富的内容,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2.书香熏陶。校园环境飘溢书香,学校师生更要有翰墨情、书香味。我校以“传承中华文明,积淀人文底蕴,创建书香校园”为目标,大力开展“大语文教育”,提出“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的口号,在校园内掀起诵读中华优秀诗文的热潮,培养师生浓厚的读书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营造人人爱读书、善读书的氛围,树立终身读书的理念,让沁人的书香溢满校园,充盈人生。
3.科研兴校。学校的潜力,主要是智慧的潜力,这种潜力的发挥,在于人们学会思考。要让教师学会思考,教科研是必由之路。为此学校一直坚持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一是创新组织机制。落实三定:成立校本教研领导小组,负责科研定向;以教科室为主体指导校本教研工作实施,负责研究定标;以课题组长为责任人落实校本教研工作步骤,负责研究定位。形成四制:学习制,做到时间、内容、地点、主持人、笔记五落实;例会制,全校教科研工作会议每学期召开一次,教科室工作例会每周一次,课题组例会每月一次;活动制,各课题每学期研讨活动不少于两次;汇报制,课题组每学期必须向教科室汇报工作一次。实现五能:要求教师能写论文;能编校本教材;能承担课题;能上示范课;能评课、开讲座。为建设科研型、学者型教师队伍夯实基础。二是追求名师引领。成立专家工作室,聘请专家指导科研。学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先后派出60多人次赴英国、北京、上海、广州、太原等地参加观摩、培训、研讨活动;邀请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江苏教育出版社主编姚卫伟等来我校讲学,搭建科研舞台,加速青年教师成长。三是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学校对科研工作进行动态考核,凡在省级以上正规刊物发表论文或获奖的,学校给予奖励,研究成果每周张榜公布一次,每月召开一次科研奖金发放大会,每学期组织一次教科研标兵评选。凡是没有论文发表或无科研成果的,在评优、晋级中一票否决,以此来提高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四是搭建有效平台。示范课、观摩课展示研究成果;研讨课、活动课实践研究理念;讲心得、写反思催生个性成果;开研讨会、办沙龙进行思维碰撞。每学期学校都组织领导班子课堂教学展示,骨干教师课堂教学观摩,“青春杯”“风华杯”“创新杯”课堂教学评比,“同课异构”教学研讨会,组织骨干教师送教下乡、讲学活动,推广研究成果。三年来,学校有15个课题在市级以上立项, 2个国家级课题、3个省级课题、3个市级课题顺利结题;在县以上各类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中,401多人次获奖,289篇教师论文公开发表;有6人被评为省优秀青年教师,4人被评为市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21人被评为县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
三、根植课堂,追求有效,提升质量
教学质量是社会和家长关注的焦点。多年来,学校扎实开展“有效教学”,全力构建“有效课堂”,全面提升课堂效益,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创新备课模式,整合教学资源。学校采用“研读教材——集体备课——二度备课——教后反思”的新颖备课模式。一是研读教材,各备课组成员用心研读教材,进行自主备课;二是集体备课,指定一名主备人进行说课,其他老师讨论,集体研究、把握目标、重组教学资源,集众人智慧备好教案;三是二度备课,各人根据本班学生实情以及自身教学特点,对集体备课教案进行修补;四是教后反思,上课后进行成功经验总结、生成或记载困惑等,每周必须有一篇不少于500字的高质量案例反思。
2.抓实课堂教学,构建有效课堂。一是课前充分准备。各科教师加强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提前一天告诉学生学习内容,布置适度的预习作业,要求学生上课前将各项学具准备好。所有教师提前一周备课,并提前一节精备课,熟悉各教学环节,做好教具准备。语文教师语音座、卡片必带,数学教师小黑板必带,英语教师所需实物、磁带必带,音乐教师琴必带,美术教师样本必带。二是抓实教学常规。贯彻《盐城市中小学课堂教学常规》,滨海县《小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课堂上师生严格遵守学校《学生课堂常规基本要求》,每节课学生发言面不少于70%。教师做到仪表端庄、精神饱满、教态自然、表达准确、语言生动。三是优化教学过程。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营造一种互动对话的课堂,注重学生思维发展,关注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每堂课学生读书和训练的时间一般不少于25分钟。
3.“翻牌、推门”听课,实施全面督察。实行“翻牌”和“推门”听课制度,着力提高备课、上课的有效性。每日抽取两名教师作为被听课人员,每周星期一至五分别由一位副校长作为当日主要听课领导,校长、专家室成员、校中层干部、市、县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根据自己课务情况选择参加每日听课。听课人员在听课后对被听课人员的“五认真”资料作系统检查并评定等级;对课堂教学作全面、客观的评价,与被听课人员进行交流和指导,并进行专项的总结。“翻牌”听课与“推门”听课结果作为考核教师的重要内容,记入学教学考核积分。
追求有效,不仅让学校的课堂熠熠生辉,更使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三年来,学校有30多名教师获得国家、省、市、县级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学校连续三年获得全县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综合奖。优秀的教学实绩得到了社会肯定,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校班级数由原来的24个发展到现在的36个。
四、创建特色,张扬个性,绽放激情
特色教育是多元化教育的个性,是学校文化长期积淀的—种具体表现。学校只有独具特色,才会张扬个性,绽放激情。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已形成了如下特色:
1.“大语文”特色硕果累累。学校开展“大语文教育”,不断创新“大语文”成果的表现形式,训练学生古诗文的唱、吟、背和给古诗配画、办手抄报等特色性项目,大力开展学生课外阅读,加强学生读书笔记的指导,举行美文诵读比赛、读书知识竞赛、读书笔记展评、我喜爱的一本书读后感评比等活动,调动学生读书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校师生连续四年参加市“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均获得一等奖,学校获组织奖;每年有250多篇学生作品发表,出刊学生作品集《萌芽》、《童谣》、《新绿》诗刊等;学校先后被评为“盐城市大语文教育特色学校”、“全国读书育人特色学校”。08年5月,祝长翠老师指导学生周庆艳在“5.12”四川大地震后创作的充满童真的诗歌《如果我是地震仪》,成为中国地质学院王维熙教授发明新型地震仪的原动力,全国各大媒体广为传播,引起轰动。
2.“珠心算”特色捷报频传。珠心算,开启儿童智慧的钥匙。学校大力开展“珠心算”教学,05年,学校创编珠心算校本教材,聘请专家培训师资,以优秀的教师队伍,良好的训练梯队,开辟出独具特色的珠心算教学之路。学校连续多年代表县、市参加省级“珠心算”比赛,共获省级团体奖3个、市级团体奖5个,县级团体奖6个,15位老师被评为市、县珠心算优秀教练员,21位同学获得省、市一二等奖。学校先后8次展示“珠心算”成果,2007年被评为“盐城市珠心算特色学校”。
3.“舞动的花季”激情洋溢。为响应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的号召,学校提出“阳光体育、强身健体、挥洒激情、放飞梦想”的口号,全面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为使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更加适应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变得更加活泼、生动,学校体艺组教师联系教学实际,编写了一套融体操、舞蹈、音乐于一体的阳光少年健美操《舞动的花季》,以强身健体为目标,能让学生练就翩翩风度,陶冶美好情操。如今,学校已经人人会跳,个个乐跳。每当健美操音乐响起,校园里便成了“舞动的花季”。如今,校园健美操——《舞动的花季》已成为学校的特色名片。07年12月,在江苏电视台少儿频道“三下乡”活动节目现场,学校的团体健美操表演,如靓丽的彩虹一展风姿;08年5月,在滨海县“全民健身月与奥运倒计时一百天”启动仪式上,学校的大型健美操表演,又如一缕清风,令全县人民为之侧目;08年7月,滨海电视台“看滨海”栏目,以《跨越中的滨海县第二实验小学》为题,报道了学校千人健美操——“舞动的花季”特色活动开展情况。
4.“小幼衔接”促进提升。前苏联杰出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曾提出:“如果我们办好了儿童学前教育,就会把学校提到更高的水平。”为了实现“创办学前教育精品,提升小学教育水平”的目标,学校多方筹集资金,投入300多万元,对学校学前班进行硬件设施改造,完成了扩建工作,并改名为滨海县实验幼儿园。2006年6月,实验幼儿园顺利通过盐城市一类园验收,为滨海县幼教工作增添了浓重一笔。今天的滨海县实验幼儿园占地面积7860m2,建筑面积4737m2,幼儿活动场地3192m2。有教室四幢,综合教学楼一幢,园内设有保健室、资料室、多功能活动室、科学发现室、图书室、休息室、音体美活动室等。大、中、小班级均配有空调,两机一幕、彩电、收录机、VCD,有平衡木、跷跷板、大型积木、体操垫、蹦蹦床、六人转椅等大中型玩具数十件,完善的设备设施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育人条件,为创建省优质园作出积极努力,开创了滨海县“小幼衔接”办学模式的先河,解决了县城儿童入园难的问题。
“一路汗水一路欢歌”。滨海县第二实验小学全体教师挥汗耕耘,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创业道路。学校办学成果先后11次在《教育》、《江苏教育》、《教育现代化》、《希望月报》等国家及省市以上杂志报道,滨海电视台、盐城电视台先后13次报道学校办学特色。学校先后被评为 “全国基础教育名校”、“全国小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先进集体”,被中央教科所命名为“十一五”重点课题实验学校,成为省“新课程考试与评价实验基地”、“和谐教育先进实验学校”、“青少年科技模型竞赛活动基地”、“江苏省教育学会系统先进单位”、“盐城市廉政文化示范点”、“盐城市依法治校先进学校”、“盐城市绿色学校”、“盐城市优秀家长学校”、“盐城市健美操特色学校”、“盐城市首批环境教育基地”、“盐城市文明单位”、“滨海县文化工作先进单位”。在2008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教育工作考核中,学校综合考核积分列全县第二, 9个考核项目全部获奖,单项积分7个全县第一,2个全县第二,实现了教育工作考核奖牌大满贯的骄人佳绩。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成绩只是起点,荣誉就是责任!奖牌和金杯,并非目标。在新学期开始之际,学校即提出了“立足新起点,实现新跨越”的口号,以“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全力打造和谐教育”的工作思路统领学校发展全局,实施“三名工程”,充实和完善“名教师、名班级、名学生”评比条例,倍加突出科研引领,倍加突出改革创新,为建设更加绚丽多彩的滨海县第二实验小学而努力。
(于利军滨海县第二实验小学)
第四篇:厚积而薄发,感恩社会
厚积而薄发,感恩社会
尊敬的各位领导、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厚积而薄发,感恩社会》。
一次又一次的肃立在国旗下,雄壮的国歌声让我为之震撼,看着世界地图上那只东方的雄鸡,头顶无限苍穹,脚踏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拥有十三亿的亲人朋友。我再一次感到了无比的自豪。
然而,我们也应当清醒的看到我国尚处于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达,人口众多,国民平均生产值较低等问题亟待改善。但是我国资源丰富、地大物博,拥有无限的潜力。我们应当去开发、去利用这些财富,而知识就是开发潜力的强有力武器。
不折不扣的学习好现在的文化知识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投身社会,厚积而薄发。
晋有葛洪负笈,汉有匡衡凿壁、高凤持竿,战国苏秦刺股、张仪折打。古代有多少有志之士在恶劣条件下仍不忘艰难学习。正是这种愈挫愈勇、坚持不懈的奋勇精神成就了葛洪、匡衡、高凤、苏秦、张仪。比起他们,我们当感到庆幸,没有烟熏火燎,更无战火缭绕。社会给我我们绝佳的学习环境,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学习、不珍惜呢?略微思忖,我们当感恩,感恩社会给了我们成才的环境、奋发的机遇,感恩社会给我们的馈赠。
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子,应当为我们的祖国、为社会,去奉献、去付出。用汗水换来优异的成绩,用杰出回报社会的关爱。
第五篇:议论文 厚积而薄发 作文
厚积而薄发
每一次,无论失去了什么,都没痕迹。每一次,让泪水流回心底,去灌溉梦想开出奇迹。我要飞翔,不是借双翅膀,自由是个不能代替的远方,这旅途多孤单,就有多匆忙,用所有的寂寞时光为自己鼓掌。
古人云:“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龙虎进攻前尚且需要积蓄力量才能冲得更快,跳得更高,人不也一样么?
12年红遍全球的《江南style》也让鸟叔的名字变得家喻户晓。很多人认为这一夜爆红只是运气好而已,可鸟叔的努力却不被大家知晓,他也是一位高材生,为了音乐,义无反顾的走上了艺术的道路,三十几岁才成名,这期间的辛苦和努力可想而知。
我们也不必羡慕。只要努力。我们也能成就自己的梦想。很多人羡慕演员,歌手的光鲜亮丽,却没有见过他们背后的努力,如果没有十几二十几年的基础,有怎么能成就梦想。
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为何以吴之国大,终为勾践破之,不正是因为勾践带领勇士们,坚持基础,不懈努力,最终才能以少胜多么?
我知道我的未来不是梦,我认为对待每一分钟,我的未来不是梦,我的心因为拼搏在动。
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司马迁在狱中,靠着曾博览的群书写成《史记》孙膑著兵法,左丘失明却能编著《国语》,他们不都是靠着坚实的基础和渊博的学识么?
我们也一样,那些学习很好的同学未必是聪明过人,却一定是打好了基础,努力,勤奋学习,人生不论聪慧与否,只看我们是否能够努力。
我看见,他们拥有美丽的太阳,可我知道想拥有光明只能自己努力。如果未来要面对无数的坎坷与磨难。我要为自己插上翅膀。
打好根基,而后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