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习题 专题六 一 蒙昧中的觉醒.doc

时间:2019-05-15 08:24: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5-2016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习题 专题六 一 蒙昧中的觉醒.doc》,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5-2016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习题 专题六 一 蒙昧中的觉醒.doc》。

第一篇:2015-2016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习题 专题六 一 蒙昧中的觉醒.doc

一 蒙昧中的觉醒

一、智者的启蒙 1.智者运动的背景。

(1)政治:大约公元前5世纪中叶,希腊的________发展到高峰,________地位提高。(2)经济:雅典__________高度发展。

(3)社会需要:__________的成长;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哲学家开始放弃了对物质世界的探索,转而关心与人类相关的问题。

2.时间、地点:公元前5世纪中叶时期的古希腊(与中国__________时期相当)。3.代表人物:____________。

4.中心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特点。

(1)智者的言论内容和辩论方式完全从____________和______出发。

(2)注重________,忽视道德,怀疑神灵,否认绝对权威,批判传统,敢于创新。6.评价。

(1)积极性:它把人置于______和______的中心,强调了人的价值和作用,这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下人类__________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2)局限性:容易走向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一、1.(1)工商业平民(2)民主政治(3)个人主义 2.春秋战国 3.普罗塔戈拉 4.人是万物的尺度

5.(1)个人的角度 利益(2)实利 6.(1)世界 社会 自我意识

♨应用思考

什么叫“智者”?智者运动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应用思考:(1)智者:教授雄辩术和修辞学的教师。

(2)智者运动兴起的原因:

①古希腊工商业的发展。②民主政治的发展。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希波战争中希腊获得的决定性胜利,希腊奴隶制经济进一步繁荣,雅典的奴隶制的民主政治发展起来并达到高峰。③平民地位的提高。④个人主义的成长。⑤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应用示例

下图是公元前3世纪前后古希腊的著名雕像《维纳斯》,它充分反映了人体之美,这种风格的雕像在当时世界几乎是独一无二的。古希腊产生这种艺术的原因不包括()

A.民主政治的发展

B.人文精神的影响 C.工商业高度发达

D.安土重迁思想的影响 应用示例:D

二、真理与自由的殉道者

1.苏格拉底的地位:马克思称他为“______________”,“智慧”的化身,被视为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的先驱和战友。

2.思想主张。

(1)道德:①反对智者忽视________、追求功利,但在强调人类理性、否认权威方面,与智者是一致的。②________即知识,是苏格拉底道德哲学的一个基本命题。

(2)理性:①强调__________,否认绝对权威。②“认识你自己”,成为苏格拉底哲学探索的指南。

3.评价。

(1)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________”,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使哲学真正成为

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2)为18世纪的启蒙运动提供了思想条件。

二、1.哲学的创造者

2.(1)①道德 ②美德(2)①人类的理性 3.(1)自我

♨应用思考

苏格拉底的哲学观点是“美德即知识”。“勇敢”是不是美德?如何认识这个问题? 应用思考:(1)苏格拉底认为,如果勇敢不是基于知识和智慧,“勇敢”到无法无天、无所畏惧,那就会变成“鲁莽”这种罪恶。

(2)认识:“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对道德问题的思考,体现反对智者学派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

►应用示例

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是()A.重视道德的意义

B.肯定人的价值 C.强调知识的作用

D.推崇君主权威 应用示例:D

三、人生而平等 1.斯多亚学派。

(1)产生时间: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前3世纪初。(2)代表人物。

创始人________,还有西塞罗、塞内卡等。身份有教师、皇帝、大臣、奴隶等。(3)理论构成:________(自然哲学)、________ 和逻辑学,前两者最重要。2.哲学主张。

(1)“____________ ”(Logos)是最高理性。(2)人与生俱来带有________。(3)人人生而________。3.斯多亚哲学兴起的意义。

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理论。

三、1.(2)芝诺(3)物理学 伦理学 2.(1)逻各斯理性(2)理性(3)平等 3.天赋人权 人生而平等

♨应用思考

斯多亚学派提出的“人生而平等”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应用思考: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这一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由此西方古代人文精神达到了高峰。

►应用示例

斯多亚学派的人文主义思想集中体现在()A.主张人人生而平等 B.逻各斯是永存不朽的理性 C.人是万物的尺度 D.三权分立学说

应用示例:A ⊙课堂点睛

试用“三个第一”(即第一次觉醒、第一次发现、第一次论述)掌握人文精神的起源。1.智者学派: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2.苏格拉底: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

3.斯多亚学派:第一次系统地论述“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的观点。基础达标

一、选择题

1.在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间发生了人文精神的奠基。这个时代称为“轴心时代”。下列属于“轴心时代”西方思想家主张的是()A.中庸

B.人非工具

C.小国寡民

D.人是万物的尺度

解析:根据材料“轴心时代”指“人文精神的奠基阶段”,即古希腊时代。古希腊主要思想

家有普罗塔戈拉、苏格拉底等人。D项是普罗塔戈拉的观点,正确。A项梭伦和孔子的思想具有中庸的特点。B项是启蒙思想家康德的思想。C项是老子的思想。

答案:D

2.(2014·永州市一模)建筑大师维特鲁威转述古希腊人的理论说:“建筑物……必须按照人体各部分的式样制定严格比例。”这表现出古希腊人()A.对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的失望 B.对人作为万物之灵的自豪 C.对直接民主的狂热

D.个人利益至上,忽视真理的存在

2.解析:据题干材料可知,“人”是确定建筑物比例的标准,与普罗塔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思想是一致的,体现了以人为本,是人文精神的体现。题干材料中不涉及“道德”“民主”“利益”,B项符合题意,排除A、C、D三项。

答案:B

3.(2015·深圳市宝安区调研)下列主张属于苏格拉底的是()A.人是万物的尺度

B.强者以暴力抢夺弱者的财富是天经地义的

C.治国的根本是改善公民的灵魂和道德,遵守城邦律法 D.依法治国

3.解析:A、B两项都是智者学派的主张,D项是近代以后的进步思想。答案:C

4.古希腊某哲学家认为:“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受。”这种观点不具备下列哪一项作用()A.强调了人的主体作用

B.忽视了事物的客观性 C.冲击了神学精神禁锢

D.遏制了个人主义思想

4.解析:题干反映的是古希腊的人文主义,其主旨是强调人的价值和人的尊严,D项反映错误。故选D项。

答案:D

5.下图是公元前3世纪前后,古希腊的著名雕像《维纳斯》和中国秦朝的兵马俑。下列对两者的表述准确的是()

A.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B.产生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C.产生于农耕经济的发展

D.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状况

5.解析:古希腊的雕像《维纳斯》和中国秦朝的兵马俑分别反映古希腊人文主义精神和中国秦朝宏伟气象,故D项正确。

答案:D

6.西方学者麦马虹在总结西方从古希腊至今两千多年来的幸福观时指出:“荷马时期,幸福就是幸运;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幸福等同于________;启蒙时期,幸福就是及时行乐。”文中的空白处是()A.智慧和德行

B.民主与科学 C.金钱与权力

D.法律与宗教信仰

6.解析:本题考查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开始了一场智者运动。智者运动推崇智慧。之后,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强调道德。故选A项。

答案:A

7.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说:“人认为神也是生出来的,会说话,有躯体,穿戴也和人一样。„„每一种动物都会把神的模样描绘得和自己一样。”材料表明色诺芬()A.否定神的存在B.反对天主教会的权威

C.宣扬唯物主义思想

D.主张将神学人性化

7.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从材料中看出古希腊人把神看作是和人一样的,没有多大的区别,“神”只是有一些特异功能而已。

答案:D

8.苏格拉底的人文主义思想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都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二者的共同之处是()A.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判断社会道德的标准 B.不符合礼的事,就不看、不听、不说、不做 C.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 D.通过教育手段使人回复和扩充善性 8.D

9.苏格拉底曾说:“我像一只牛虻,到处叮人,只是要求你们,不分老少,不要只顾肉体,而是要保护灵魂。”这表明他()A.崇尚民主

B.保护贵族 C.重视道德

D.尊重知识

9.解析:由“不要只顾肉体,而是要保护灵魂”可知,苏格拉底反对只追求物质享受,应该重视道德教育。C项正确,其他项与题干不符。

答案:C

10.苏格拉底一生探求知识,“我无知,所以我求知”。柏拉图则说:“在所有动物中,人是最非凡和最高明的。”亚里士多德表示:“一个自由人是为自己活着。因而不是为伺候别人而活着。”以上言论可以看出古希腊先哲的精神本质是()A.探索自然

B.人文主义 C.探索社会

D.个人主义

10.解析:据材料可知,无论是苏格拉底、柏拉图还是亚里士多德,他们的思想核心均是以人为本、探索人生,故选B项。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1.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问题:

(1)两幅图反映了古代希腊神话的突出特点是什么?体现了古希腊文化的什么特征?

(2)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在这方面提出了哪些主张? 11.解析:此题考查对人文主义起源的了解和认识。

答案:(1)突出特点:众神的人格化。体现了古希腊文化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2)智者学派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树立人的尊严和权威;反对迷信,强调自由,认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其兴废都要以人为尺度;每个人应该都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强求一律。

苏格拉底认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人之所以作恶是出于无知,教育可以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

12.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认为,公元前8世纪至前3世纪在中国、印度、希腊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飞跃,是人类精神的大觉醒时期,他称之为“轴心时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希腊,铁器的大规模使用是在公元前800年以后。中国经考古发现的最早铁器属于公元前6世纪,但铸铁与锻铁基本同时出现,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也是空前的。约公元前800年以后,在希腊,人的地位从起初的单由出身来定,发展到由出身加财富来定,以至在某些城邦里出身和财富都不再特别强调;在中国,由出身决定贵贱的情况也有了变化。在希腊,斯巴达、雅典等邦之间的争霸斗争十分激烈,各邦内不同社会集团之间的斗争也很

尖锐;在中国,春秋时期曾有五霸的争雄,战国时期则有七雄的兼并,也存在着复杂的矛盾与斗争。

材料二 泰勒斯推测万物皆源于水。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火。普罗塔戈拉的名言是“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的名言就是“认识你自己”。材料三 孔子曾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孟子提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荀子又提出“圣人不求知天”。

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该时期希腊和中国精神觉醒共同具有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

二、材料三,指出当时古希腊思想家和中国思想家研究方向上的差异。(3)综合上述内容,谈谈“轴心时代”在人类文化史上的影响。

12.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通过中西对比了解中西文化的异同。答案:(1)铁器的使用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新发展,社会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分裂割据、社会矛盾尖锐复杂。

(2)差异:古希腊重视对自然和人自身的研究,中国只重视对人的研究。

(3)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发展,形成了各具特点的文化传统,对世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素能提升

1.(2014·扬州市期末考)2013年12月10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南非前总统曼德拉追悼会上致辞说:“曼德拉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领袖之一,也是以身作则最伟大的老师之一。他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愿意为自由和平等、民主和正义而奉献一切。”曼德拉的精神最符合下列哪一位思想家的价值追求()A.苏格拉底

B.但丁 C.薄伽丘

D.马丁·路德

1.解析:苏格拉底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主张无神论和言论自由,被判处有罪以后,他的学生已经为他打通所有关节,可以让他从狱中逃走。然而苏格拉底选择了慷慨走向刑场,视死如归,苏格拉底是为了自由和正义而死。所以曼德拉精神和他是一致的。

答案:A

2.(2014·盐城市期中考)流行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的欧洲哲学思想流派——斯多亚学派发展了正义和公正的理性自然的思想。他们断言,所有的人在本性上都是平等的,都有权享受一些基本权利,对这些权利政府无权侵犯。这一法律优先于国家本身,任何擅自亵渎它的统治者必然成为暴君。这表明斯多亚学派()①倡导正义和公正的理性 ②主张天赋人权和人人平等 ③蕴含了人文主义思想 ④促进了人类自我意识的首次觉醒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解析:材料“斯多亚学派发展了正义和公正的理性自然的思想”,表明①;材料“所有的人在本性上都是平等的,都有权享受一些基本权利,对这些权利政府无权侵犯”,表明②③;材料表明时间为公元前3世纪到前2世纪,而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是智者学派,出现于公元前5世纪。故选A项。

答案:A

第二篇:高中历史 专题6.1 蒙昧中的觉醒优化训练 人民版必修3

【金版学案】2014-高中历史 专题6.1 蒙昧中的觉醒优化训练 人

民版必修3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本专题主要学习西方历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理解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再现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人文精神的兴起和发展经历了智者运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三个时期,其核心内涵是人文主义。

公元前5世纪中叶出现的智者运动,被看做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它的启蒙作用在于使古代西方人对自然、社会、国家、政治、法律、道德、人类社会的形式和规则,人的价值和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更加合理了。14世纪至17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实质上是一场资产阶级文化运动,它高举人文主义旗帜,有力地推动了中世纪封建制度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

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高举理性、自由、平等、博爱的旗帜,是继智者运动以后的又一次更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在启蒙运动中,西方的人文精神发展到了成熟阶段。

一 蒙昧中的觉醒

基础达标

一、单项选择题

1.“万物的存在与否,全在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感觉到冷,有人感觉到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提出上述观点的思想家是()A.普罗塔戈拉

B.苏格拉底

C.伏尔泰

D.王阳明

解析:此观点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智者学派的思想,所以是普罗塔戈拉。答案:A 2.(2013·海珠摸底)以下是某一学派对法律本质的论述:“法律是人为的产物,具有多样性和变化性,不同的法律只不过是不同利益的体现,政府制定法律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它的利益,法律不可能为公道、正义等价值准则提供根据,因此法律对人的约束力也就是有限的。”这一学派是()A.智者学派

B.苏格拉底学派 C.启蒙思想家

D.自然哲学家

解析:材料认为法律是主观产物,这与“人是万物的尺度”忽视评价标准的客观性、认为真理都是相对的意思一致,故选A项。答案:A

3.智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A.认为没有人就没有万物 B.强调了人的价值和重要作用 C.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D.突出了人的尊严和地位

解析:普罗塔戈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并没有认为没有人就没有万物。答案:A

4.(2014·清远调研)在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间发生了人文精神的奠基,这个时代称为“轴心时代”。下列属于“轴心时代”西方思想家主张的是()A.中庸

B.人非工具 C.小国寡民

D.知识即美德

解析:首先判断“轴心时代”的时间是“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间”也就是古希腊时代,主要思想家有普罗塔戈拉、苏格拉底等人,知识即美德是苏格拉底的思想,A、B、C不符合题意。答案:D

5.下图是公元前3世纪前后,古希腊的著名雕像《维纳斯》和中国秦朝的兵马俑。下列对两者的表述准确的是()A.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B.产生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C.产生于农耕经济的发展

D.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状况

解析:古希腊的雕像《维纳斯》和中国秦朝的兵马俑分别反映古希腊人文主义精神和中国秦朝宏伟气象,故D项正确。答案:D

6.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是如何践行这种观点的()A.整理古希腊、罗马文化典籍 B.修复了古代希腊和罗马的雕塑 C.到希腊和罗马修学、旅游

D.弘扬古典人文精神,尊重人性

解析:文艺复兴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的形式抨击宗教神学,宣扬资产阶级的思想,弘扬了古典人文精神,尊重人性。答案:D

7.苏格拉底被马克思称为“哲学的创造者”、“智慧”的化身,他对哲学最大的贡献是()A.把哲学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上 B.最早创立了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C.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D.创立了逻辑学,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答案:C

8.(2014·北京海淀区期末)苏格拉底说:为使灵魂不致盲目,必须求助于灵魂内的原则去发现事物的真理。他所说的“灵魂内的原则”是指()A.欲望

B.感觉

C.兴趣

D.知识

解析:题干反映苏格拉底重视道德,其提出美德即知识,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答案:D

9.(2014·北京丰台区期末)“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这句名言出自()A.普罗塔戈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解析: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人们怎样获得知识呢?苏格拉底回答说:“认识你自己!”认识自己就是认识自己的不足,承认自己的无知,从而激发人获取知识的愿望,故B项正确;普罗塔哥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与此名言无关,故A、C、D项错误。答案:B 3

10.苏格拉底一生探求知识,“我无知,所以我求知”。柏拉图则说:“在所有动物中,人是最非凡和最高明的。”亚里士多德表示:“一个自由人是为自己活着。因而不是为伺候别人而活着。”以上言论可以看出古希腊先哲的精神本质是()A.探索自然

B.人文主义 C.探索社会

D.个人主义

解析:据材料可知,无论是苏格拉底、柏拉图还是亚里士多德,他们的思想核心均是以人为本、探索人生,故选B项。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1.观察下列图片:

请回答问题:

(1)两幅图反映了古代希腊神话的突出特点是什么?体现了古希腊文化的什么特征?(2)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在这方面提出了哪些主张?

解析:此题考查对人文主义起源的了解和认识。

答案:(1)突出特点:众神的人格化。体现了古希腊文化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

(2)智者学派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树立人的尊严和权威;反对迷信,强调自由,认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其兴废都要以人为尺度;每个人应该都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强求一律。

苏格拉底认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人之所以作恶是出于无知,教育可以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材料二 要想成为有教养的人,就应当应用自然的禀赋和实践,此外还宜于从少年时就开始学习。

材料三 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的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普罗塔戈拉

材料四 你,我的朋友,伟大、强盛而且智慧的城市雅典的一个公民,像你这样只注意金钱、名位,而不注意智慧、真理和改进你的心灵,你不觉得羞耻吗?

材料五 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 请回答:

(1)材料一至材料三体现了古希腊哪一学派的思想?这一思想出现的背景是什么?

答案:(1)材料中体现了智者学派的思想。背景:这场运动是在古希腊城邦雅典民主政治高度发展,工商业繁荣,平民地位提高及由此产生的个人主义的成长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下产生的。

(2)材料

四、材料五所反映的主要思想是什么?其在古希腊历史上的地位如何?

答案:(2)其主要思想是反对智者学派忽视道德,追求功利,否认绝对权威,提出美德即知识;在哲学上的重大贡献是他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提出“认识你自己”。地位:他一方面发现了人类知识的有限性,另一方面发现了人类理性的力量和价值。苏格拉底是古希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

素能提升

1.(2014·扬州期末)2013年12月10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南非前总统曼德拉追悼会上致辞说:“曼德拉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领袖之一,也是以身作则最伟大的老师之一。他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愿意为自由和平等、民主和正义而奉献一切。”曼德拉的精神最符合下列哪一位思想家的价值追求?()A.苏格拉底

B.但丁 C.薄伽丘

D.马丁·路德

解析:苏格拉底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主张无神论和言论自由,被判处有罪以后,他的学生已经为他打通所有关节,可以让他从狱中逃走。然而苏格拉底选择了慷慨走向刑场,视死如归,苏格拉底是为了自由和正义而死。所以曼德拉精神和他是一致的。

答案:A

2.(2014·盐城期中)流行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的欧洲哲学思想流派——斯多亚学派发展了正义和公正的理性自然的思想。他们断言,所有的人在本性上都是平等的,都有权享受一些基本权利,对这些权利政府无权侵犯。这一法律优先于国家本身,任何擅自亵渎它的统治者必然成为暴君。这表明斯多亚学派()①倡导正义和公正的理性 ②主张天赋人权和人人平等 ③蕴含了人文主义思想 ④促进了人类自我意识的首次觉醒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材料“斯多亚学派发展了正义和公正的理性自然的思想”,表明①;材料“所有的人在本性上都是平等的,都有权享受一些基本权利,对这些权利政府无权侵犯”,表明②③;材料表明时间为公元前3世纪到前2世纪,而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是智者学派,出现于公元前5世纪。故选A。答案:A

第三篇:人民版《蒙昧中的觉醒》教学设计

人民版《蒙昧中的觉醒》教学设计

步俊颉

人民版《蒙昧中的觉醒》一课,是新教材必修三中的教学难点之一,其难度笔者感觉可以归纳为“难讲,难懂,难体会”三个方面。“难讲”表现在教师本身对于古代希腊哲学的了解也比较有限,如果不提前做大量准备工作的话,只靠教材难免有“现学现卖”之嫌;“难懂”表现在本课所包含的一些哲学思想内涵较为深刻,而学生又没有储备足够多的材料足以支撑对这些哲学观点的理解,学起来容易“找不着北”;“难体会”表现在本课的历史背景和哲学观点距离学生太远,学生不能很好地与教材和教师产生知识共鸣,学起来兴趣不高。

但《蒙昧中的觉醒》一课,既是全书重点之一,又是本专题的开篇,对于文化史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笔者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本课的教学思路作一粗浅的探讨,敬请方家指正。

一、专题整体分析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这一专题,在《教师教学用书》中的“专题教学总体设计思路”中表述为:“主要是通过对西方历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学习,再现西方人文精神的演变历程,以了解西方文化的精神特质。” [2]P209而西方人文精神这一板块的内容,学生之前既没有接触过,心中也对其没有任何的印象和概念,根本不知道所谓“人文精神”是“何方神圣”,更不要谈分析人文精神的内涵了!而在本专题学习完毕之后,还要与必修一的“西方政治制度”和“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人文思想”做对比,更是难度的提升。

二、本课教学思路及其重要性

《蒙昧中的觉醒》一课中讲授的古代希腊哲学思想,离学生的距离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上来看都很遥远,几乎没有任何印象和概念,唯一可能联想到的就是必修一专题六中学过的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诚然,思想是当时政治和经济的反应,但由于学生现阶段所掌握的资料太少,不足以支撑这一哲学框架。既然本课的课标要求为“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2]P211高考考纲对于本课的要求为“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5]P127,所以笔者认为,本课在讲授的过程中,应重点关注两大问题:首先,如何将必修一学过的古希腊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与本课的哲学思想联系起来,让学生理解“思想是当时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其次,如何灵活运用学生现有的、十分有限的哲学理解和思辨能力,结合教师通俗化的语言,让学生理解普罗塔戈拉、苏格拉底等哲学家的哲学观点,体会其中的人文精神,体会古希腊哲学作为西方人文精神起源的历史地位。

—1—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这本教材的教授时间普遍是高二上半学期,而同时期政治课教授的内容是所谓的“文化领域”,基本的哲学内容学生还没有接触过,刚接触本课的学生好比一张白纸。白纸的好处是教师可以从头开始为学生这幅画卷做一个好的开端,而无需建立在他人的基础之上;但白纸的劣势也在于此:这个开端只能凭借教师一人之力完成,由于学生没有知识储备,对学生的引导效果必然不会太好。所以,本课内容学生容易学得一头雾水,但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作为本专题第一课的基础就没有打好,后面的建筑必然不会稳固,进而严重影响到本专题的整体学习效果。

三、本课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标题:专题六 一 蒙昧中的觉醒

学情分析:经过高一对政治史和经济史的学习,学生基本上对专门史这种编撰体例做到了基本适应,初步掌握了一定的史料分析能力。但由于学生现阶段掌握的关于本课的资料太少,而且分析和语言表达能力尚需锻炼,由于本课内容本身的原因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所以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和理解本课的哲学思想,是教学设计的核心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着重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古希腊时期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提高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理解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这一观点。

过程与方法:课前可以进行预习,感受西方古典时期伟大哲人的丰富思想。课堂上让学生独立思考教材中的思考题,并在课后完成教师设计的具有启发性的习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普罗塔戈拉的观点具有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的倾向,从而学会对所有问题采取历史的、辩证的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还要体会知识对于完善一个人美德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理解普罗塔戈拉和苏格拉底二者在看待“人”自身这个问题上的共同之处及其差别。

教学难点:古代人文主义思潮兴起和人文精神产生的时代背景。教学方法:分组讨论;问题引导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课件图片展示雅典围城、雅典娜雕像、雅典剧场等历史古迹。引导学生感性认识古希腊辉煌的文化成就;提问:古希腊的辉煌都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回答繁荣

—2— 的商品经济,民主的城邦政治,希波战争的胜利,古典时代等,若学生回答出一些与希腊无关的因素:如法制精神、中央集权等,教师应注意及时纠正。若学生没有直接回答出思想领域的辉煌,教师则进一步引导:看到这几幅图片,我们能直观的看到政治和经济的繁荣么?不能,所以我们直接感受到的还是古希腊辉煌的文化,古希腊辉煌的文化不仅表现在雕塑和建筑上,还有文学和哲学等诸多方面,雅典娜神像的人格化折射出古希腊文化的人文主义色彩,在此基础上导出古代希腊作为人文主义发源地这一结论,引入本课的学习。

注意我们在学习思想的时候应时刻保持一个观点,即:“思想是当时政治和经济的反应”。我们在本书专题一中学习过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在学习古希腊哲学思想时应注意两者的异同,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

(二)新课讲授: 1.智者运动

古希腊的哲学思想,教材中首先为我们介绍的是一股哲学思想潮流,叫做“智者运动”。这场运动之所以被称之为“智者运动”,是因为运动的主要参与者被称作“智者”,他们的派别被称作“智者学派”,首先,大家知道什么是智者吗?

(学生集体读书,讨论,寻找答案)好的,课本上说的很明白,我们这里所说的“智者”是指那些教授雄辩术和修辞学的教师。智者运动这一目,我们重点掌握如下几个问题:智者运动的时间、产生的背景、运动的性质、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这场运动的意义等。

(课件展示需要讨论和掌握的问题,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指导)好的,我们来听听大家讨论的结果。

(学生一次发表讨论的答案,小组之间互相补充完善答案,课件展示最后结果)时间:约公元前5世纪,正是雅典的古典时代。背景:①政治方面,与雅典民主的高峰期相伴 ②经济方面,雅典工商业高度繁荣(根本原因)③群众方面,平民地位提高及由此产生的个人主义的成长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等。在这种背景下,哲学家们转而关心与人类自身更加密切相关的问题,他们在思考的过程中对世界的本源问题都很困惑,这个世界到底是由什么支配?而人又该由什么所支配?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力图回答这两个问题。

性质:一场反对旧的思想方法和传统的运动。

那么当时旧的思想方法和传统是什么呢?当时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普遍认为这个

—3—

世界的万物包括人本身都由神来支配。可是现实生活中,真正让我们有吃有喝的是却不是那些神,而是身边的人,所以智者学派开始怀疑这个世界不是由神来支配的。

(学生问:那么这个世界就应该由谁来支配呢?)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

代表思想:“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万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万物不存在的尺度。”

这个观点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无非?就是说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可以简单的说成“人是万物的尺度”,这是普罗塔格拉思想的核心。也就说,在智者学派看来,这个世界是由人来支配的,靠得是人的感觉。

好,这里就回答了第一个问题:“世界由谁来支配?”;答案是:世界由人来支配。(合作探究)请注意课本100页右下角的学习思考,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学习思考:你是怎样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的含义?黑格尔说:“这是一句伟大的话。”你同意这个评价吗?】

(学生思考,讨论)同意,因为这个观点打破了当时神对人们思想的束缚,“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主张,一下子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这是一种人文精神吗?我们在预习中应该已经了解到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所以这种观点是一种人文精神,并且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学生开始体会到本节课标题“蒙昧中的觉醒”的意思),所以智者运动可以看做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普罗塔格拉可以看做西方第一次解放运动的先驱。

(学生在预习中应该已经对西方人文精神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知道西方人文精神的三次演进和变化,本课是其中的第一次。)以上就是这场运动的意义所在。

“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观点,作为西方人文精神的开端,地位很重要,是不是说明其完美无缺了呢?

(学生思考,讨论)这个观点虽然敢于怀疑神灵,否定权威、批判传统,但带有明显的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倾向。这是这个观点的局限性。

(课件展示,观点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引导学生辩证的认识这一观点。)2.苏格拉底

—4—

“世界由谁来支配”这个问题回答了,答案是世界由人来支配,接下来第二个问题是:“人由谁来支配?”,普罗塔戈拉说:“根据我的观点,人也是万物的一部分,所以人也是人的尺度,人也应该由人来支配”。这时候来了一个人,叫做苏格拉底,他说,普(普罗塔格拉),听说你的观点是“人是万物的尺度”,那也就是说,我可以是你的尺度咯?普说,没错啊,阿苏说,那我觉得你是个混蛋!普说,你才是混蛋呢!苏(苏格拉底)说,你先别着急,你说我是你的尺度,对吧?那我觉得你是个混蛋,你就是个混蛋,难道不对么?普无语了,回去一想,不对啊,我才不是混蛋呢,但是苏那家伙确实是我的尺度啊,他说我是个混蛋,我觉得我不是混蛋,那我到底是不是混蛋啊?纠结啊„„

由此可见,“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观点还有一个明显的缺陷:就是人不能作为人的尺度,那么人的尺度是什么?这空白就由苏格拉底来填补。

关于苏格拉底,我们重点掌握如下几个问题,苏格拉底的所处的时间、他的思想及其意义。

(课件展示需要讨论和掌握的问题,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指导)好的,我们来听听大家讨论的结果。

(学生一次发表讨论的答案,小组之间互相补充完善答案,课件展示最后结果)时间:与智者学派同时代。那么为什么要把苏格拉底单列出来讲呢?因为苏格拉底本人不属于智者学派,人家是自成一派。

(思想这里学生容易回答得比较混乱,而且丢掉要点,这里教师应该重点引导学生全面把握苏格拉底的思想,而不是仅局限在某一个自然段)思想:①认识你自己;②美德即知识

在学习苏格拉底的思想时,注意其思想观点之间的递进关系。首先苏格拉底在哲学的最大贡献是他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这一观点为“认识你自己”,这是苏格拉斯思想的核心。什么叫“认识你自己”呢?苏格拉底认为,凡是为一个人的理智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也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也就是说一件事的好与坏,做与不做应该取决于自己的理智或者理性,而不是凭感觉,“认识你自己”就是认识自己的理性,用理性作为人的尺度,人应该由理性所支配。

苏格拉底的观点在这里就和智者学派产生了很大分歧,体现出自成一派的风格。智者学派认为万物的尺度是人的感觉,而苏格拉底认为尺度是人的理性。

(课件展示课本101页左下角资料卡片)既然每个人都有理性,那么每个人都应该有自我判断是非的标准,可是为什么现实生活

—5—

中还是有人犯错呢?这是因为理性藏在每个人的“灵魂”中,由于受到后天的影响,理性没有能够发挥出约束自己行为作用。

(有的学生应该能感觉到这个观点类似于孟子的“性善论”)那么,只有真正将理性从“灵魂”中发挥出来,才能真正发挥其约束自己行为的作用,这种发挥出来的,能够约束人行为的理性可以被称之为“美德”,人们要通过不断的学习“知识”,进而将理性从“灵魂”中发挥出来,变成“美德”。

这就是苏格拉底的另外一个观点:“美德即知识”,也可以说成“知识即美德”。(课件展示课本101页知识链接,学生讨论,谈自己对这个观点的理解)(合作探究)苏格拉底的两个观点我们都理解了,但是这两个观点不是相互独立的,那它们之间存在什么样的联系呢?

(学生在理解了苏格拉底的两个观点后,对两个观点的递进关系进行总结)这样苏格拉底的观点可以总结为:“认识你自己”,就是要认识你自己的理性,而理性是深藏在每个人“灵魂”之中的,人们要通过不断的学习“知识”,把理性发挥出来变成“美德”,来约束自己的行为,“美德即知识”。

意义:这种对理性的尊崇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是欧洲18世纪启蒙思想的源头。苏格拉底自己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当他要被判决死刑的时候,他坚持了自己的思想观点和哲学立场,捍卫了自身的思想自由和人格尊严。

3.斯多亚学派

理性在苏格拉底之后的继承人,就是斯多亚学派,那么斯多亚学派在理性方面有什么新的发展呢?关于斯多亚学派,我们重点掌握如下几个问题,斯多亚学派的时间、代表人物及其思想、斯多亚学派的意义。

(课件展示需要讨论和掌握的问题,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指导)好的,我们来听听大家讨论的结果。

(学生一次发表讨论的答案,小组之间互相补充完善答案,课件展示最后结果)时间: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前3世纪初 代表人物:芝诺(创始人)、西塞罗、塞内卡

思想:①“逻各斯”是贯穿万物的永存不朽的理性。②理性是人与生俱来的。③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④人生而平等

这里体现出斯多亚学派在理性方面相对于苏格拉底的进步之处,在于斯多亚学派认为理性是万物的本源,万事万物都由理性构成。

—6—

万物都由理性构成,人本身也是万物的一部分,所以人也是由理性构成的,因此人的理性是与生俱来的。既然每个人的理性都是与生俱来的,那就无需刻意追求,顺应那“充满理性”的自然就是最高境界。每个人的理性都是与生俱来而且都是平等,所以人生而平等。

这里可以联系斯多亚学派代表人物中的西塞罗,作为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曾提出“自然法精神”,请学生回忆“自然法精神”的内涵,并思考西塞罗之所以能提出“自然法精神”与其斯多亚学派的观点之间存在什么样的联系?

(学生集体讨论,表达观点,教师总结)斯多亚学派认为人的理性是与生俱来的,而法律也是一种理性,所以法律精神也是每个人与生俱来,应该是融合在每个人的血液里面的一种法律观念,做到“手中无法,心中有法,人法合一”的境界。

意义:斯多亚学派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这一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理论。

(合作探究)请大家思考课本102页的学习思考,斯多亚学派学说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有关系吗?

(学生思考,讨论)斯多亚学派的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等理论为18世纪的欧洲启蒙思想奠定基础,而启蒙思想对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做了重要思想舆论准备并起到思想指导作用,这里体会斯多亚学派学说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课堂小结:

(课件使用表格展示本课所学的人物及其哲学观点)我们本课学习了智者学派的“认识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美德即知识”、斯多亚学派的“人生而平等”,这些人文主义思想为后面的思潮奠定了基础。

(三)课后思考作业:

东方的孔子和西方的苏格拉底都是伟大的哲学家,探讨人的作用和地位都是其哲学思想中的重要内容,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与苏格拉底哲学思想的异同。

(四)板书设计: 1.智者运动

时间→背景→性质→人物→思想→意义 2.苏格拉底 时间→思想→意义

—7—

3.斯多亚学派

时间→人物→思想→意义

(五)教学反思:

本课重点在于思想家们的哲学观点,难点仍然也是在“飘逸”的哲学观点,教师和学生在这一领域中几乎没有知识的交汇点,很难产生共鸣。本课虽然能够让学生对古希腊哲学观点有一个初步的理解和认识,但是在学生讨论的时间和课程进度上没有找到平衡点;另外有些学生由于课前没有预习导致知识的空缺,一步落下导致整堂课都没有跟上,这也反映出本课设计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层次性,这两点是下一步需要思考和修改的。

四、结语

《蒙昧中的觉醒》这一课虽然难度较大,但是讲法也是多种多样,但让学生通过对古希腊哲学思想内涵的理解,体会到古希腊哲学思想“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的历史地位,是本课的核心所在。

【参考文献】

[1] 朱汉国主编.《历史必修第三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朱汉国主编.《历史必修第三册-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陈鹏主编.《新课标历史必修三-鼎尖教案-人民版》[M].吉林:延边教育出版社,2010. [4] 朱汉国主编.《历史必修第二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 教育部考试中心编.《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6] 汪子嵩等主编.《希腊哲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张开(1986—),男,河北邯郸人,河北师范大学历史学学士,邯郸市第二中学历史教师。

联系电话:*** 邮编:056002 邮箱:hbhdzk04@163.com 通讯地址: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贸易路路158号邯郸市第二中学

—8—

第四篇:蒙昧中的觉醒_教案

导入

播放视频歌曲《爱琴海》,并在大屏幕上展示图片:希腊宙斯神殿遗址,奥林匹亚遗址,宙斯、雅典娜、阿波罗的雕像。

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有着蔚蓝的天空,深蓝的海水,白色的小屋,这是一个神秘的地方,有许多美丽的神话,奥林匹克运动会在这里诞生,世界闻名的圣贤先哲就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这里也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源头。同学们说,这是哪啊?(希腊)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下人文精神如何在古希腊滥觞。

首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99页的导语回答下面的问题(屏幕显示问题)

1、什么是人文精神?

2、人文精神在西方经历了哪三次演进和变化?

3、人文精神的核心内涵是什么? 答:„

屏幕显示答案:

1、人文精神是一种重视人与人性,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的思想意识,2、人文精神的起源—BC5世纪 智者运动,复兴--14至17世纪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成熟—

17、18世纪 启蒙运动

3、核心内涵是人文主义

一、智者的启蒙

这种重视人、肯定人价值的人文精神起源于BC5世纪的智者运动,这在当时是一种创新与突破, 请同学们看下面的材料:

公元前8、9世纪的希腊神话时代,人们称宙斯是众神之王,人类之王,人们按神谕安排事情。

“万物皆源于水,又复归于水” ——泰勒斯(公元前6世纪)人是万物的尺度 ——公元前5世纪中叶 ——普罗塔戈拉(公元前5世纪)

我们能看出希腊人认识世界的角度发生了变化:神—自然—人,哲学家们放弃了对神、自然的探索,转而关心人类自身,这种反对旧的思想传统的运动就是智者运动。

通过阅读教材和屏幕上的打油诗,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探讨以下问题:何为智者?智者运动的兴起背景?代表人物是谁?其思想主张是什么?有何历史影响?

我叫帕帕迪,雅典一公民,经商和参政,生活乐无比。我的葡萄园,葡萄大又甜,酿成葡萄酒,卖了好价钱。

师从智者派,受益可不浅,一切为自己,利益大于天。普罗塔戈拉,教我雄辩术,助我去参政,加入陪审团。公民大会开,我要去登台,审案和断案,行我公民权。奥林匹亚城,体育活动中,标枪刺死人,谁来负责任? 一说是标枪,二说投掷人,三说是裁判,判别真为难。老师启我明,感觉来度衡,万物存在否,全在感觉中!哈哈哈,参加公民大会去喽!请小组组学生代表回答:

老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梳理。(屏幕展示)

1、“智者”最初指在一切知识和能力方面都很杰出的人。但这里指教授雄辩术和修辞学的教师。

2、背景:(结合打油诗)经济—希腊工商业的发展,政治—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发展,平民地位的提高,思想—个人主义的成长,现实—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3、普罗塔戈拉(BC481-411年)是古希腊有名的智者,是一位教授雄辩术与修辞学的教师,是智者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

4、普罗塔戈拉留的核心思想就是在《论真理》中说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教师解说】(他这里说的人就是指人的感觉。事物是什么,要以人的感觉为标准。一个事物对你来说就是它呈现在你的感官面前的样子,对我来说,它就是呈现在我的感官面前的样子。一阵风吹来,你觉得冷,它就是冷的;我觉得热,它就是热的。风本身无所谓冷热。同样地,一个人的行为是好的还是坏的,也是以人的感觉为标准。你觉得好,它就是好的;我觉得坏,它就是坏的。行为本身无所谓好坏。普罗塔戈拉的这句哲学名言在当时具有反传统的意义。在当时的希腊,传统观念是以神为万物的尺度;事物存在还是不存在,是好还是坏都是由神决定的。普罗塔戈拉在怀疑神的存在以后,让人取代神的地位。)

5、积极: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他们怀疑神灵,否认绝对权威,敢于创新。这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消极:但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了个人的感觉,完全从个人利益出发,为相对主义、主观主义和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

下面请几位同学分角色讲述“半费诉讼”的故事,进一步认识智者派的局限性。

【旁白】普罗塔戈拉在收受弟子教人打官司时订下合同,学生入学时先交一半学费,毕业后第一次出庭胜诉时再交付另一半学费。学生欧提勒士学成后一直不肯替人打官司,当然也就不交付另一半学费,普罗塔戈拉决定起诉他。在法庭上,老

师志在必得地说:【普】如果你在此案中胜诉,你就应按合同约定交付学费;如果你败诉就必须按法院判决付给我学费。总之无论胜诉还是败诉,你都要付给我另一半学费。欧提勒士则针锋相对地回答:【欧】老师您错了,这场官司无论胜负我都不用付学费。如果我胜诉,根据法庭判决我不用付学费;如果我败诉,根据合同中我第一次出庭胜诉才付学费的约定,我也不必交付学费呀。

二、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

(课前将同学们分为生平组和思想组,让同学们课下搜集资料并在课上进行展示和解说)

对苏格拉底你了解多少?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主要有哪些?有何历史地位?你如何评价“苏格拉底之死”? 学生展示生平简介:

苏格拉底,前469年—前399年,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希腊三贤”。他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并被称为“西方的孔子”

他在雅典和当时的许多智者辩论哲学问题,主要是关于伦理道德以及教育政治方面的问题。他被认为是当时最有智慧的人。在雅典恢复奴隶主民主制后,苏格拉底被控,以藐视传统宗教、引进新神、败坏青年和反对民主等罪名被判处死刑。他拒绝了朋友和学生要他乞求赦免和外出逃亡的建议,饮下毒酒自杀而死。在欧洲文化史上,他一直被看作是为追求真理而死的圣人,几乎与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所占的地位相同。

学生展示思想主张:

(1)美德即知识,无知即罪恶,2反对忽视道德,追求功利

3、认识你自己

4、有理性的人才是万物的尺度,遵崇理性,追求思想自由

同学们总结出苏格拉底的主张,但是老师想问下,你能不能提出一些证据来正名你的观点?

故事一:学生:苏格拉底,请问什么是善行?

苏格拉底:盗窃、欺骗、把人当奴隶贩卖,这几种行为是善行还是恶行? 学生:是恶行。

苏格拉底:欺骗敌人是恶行吗?把俘虏来的敌人卖作奴隶是恶行吗? 学生:这是善行。不过,我说的是朋友而不是敌人。

苏格拉底:照你说,盗窃对朋友是恶行。但是,如果朋友要自杀,你盗窃了他准备用来自杀的工具,这是恶行吗?

学生:是善行。

苏格拉底:你说对朋友行骗是恶行,可是,在战争中,军队的统帅为了鼓舞士气,对士兵说,援军就要到了。但实际上并无援军,这种欺骗是恶行吗?

学生:这是善行。苏格拉底并不满足,又问道:“不骗人是道德的,骗人也可以说是道德的。那就是说,道德不能用骗不骗人来说明。究竟用什么来说明它呢?还是请你告诉我吧!”

学生想了想,说:“不知道道德就不能做到道德,知道了道德才能做到道德。” 苏格拉底这才满意地笑起来,拉着那个人的手说:“您真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您告诉了我关于道德的知识,使我弄明白一个长期困惑不解的问题,我衷心地感谢您!”

1重视道德,反对功利,美德即知识,无知即罪恶

故事二:有一位隐士同一头熊成为要好的朋友,一天隐士在林间睡着了,他的熊朋友在一旁守护着他,挥舞着巨大的熊掌为他驱赶着蚊蝇。这时,一只苍蝇不停地在隐士的头上叮落,任凭熊怎样驱赶也不肯离去,熊被激怒了,熊高高举起了石头,狠狠地向苍蝇砸下去…… 2美德即知识,无知即罪恶

老师解说(苏格拉底认为,如果勇敢不是基于知识和智慧,“勇敢”到无法无天、无所畏惧,那就会变成“鲁莽”这种罪恶。

没有人自愿做恶,之所以作恶是出于无知;没有知识,甚至无法去道德,知识就是道德,道德就是知识。

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基础,知识是美德的本质。愚昧是罪恶之源。智慧是一种美德,但智慧需要知识辨别是非真假;正义是一种美德,但正义需要能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的知识;勇敢是一种美德,但没有理性的知识,勇敢是无益的;节制是一种美德,但节制离不开严于律己的知识;因此,知识是一切美德共有的东西。

名言: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主要是如何让它发光。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人就是人,是自己命运的主人,某个意义上你自己也就可以制造一切事物。

(“认识你自己”即认识做人的道理,这是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思考,闪耀着理性的光亮,体现了对理性的尊崇、对思想自由的追求和道德的重视,丰富了人文主义的内涵,从而使人文精神从低级走向高级。)

3、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

唯有理智最为可贵

苏格拉底与孔子的比较,苏格拉底与普罗塔格拉德比较(见蒙昧教案)

教师(有人说,苏格拉底和我国的孔子有若干相似的地方,甚至有人将他比作希腊的孔子,将他的学生柏拉图比作希腊的孟子。同学们想一想苏氏和孔子有哪些类似之处。

第一,他们俩出生的时代很接近。苏格拉底生于公元前469年(我国周元王七年),正是中国孔子死后十年的光景,两人活的岁数几乎相同,孔子享年七十三岁,死于周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79年);苏格拉底于公元前399年(周安王三年),七十岁的时候被迫服毒而死。

第二,他们的容貌都谈不上好看。据说孔子名丘,因为他生来就有一个高耸突出的前额而得名,这一个不大相称的面庞,谈不上英俊和潇洒;至于苏格拉底的相貌,据威尔杜兰在其所著《西洋哲学史话》里的记载,说他有光秃秃的头,大大的圆脸,深陷的眼眶,宽阔而朝天的鼻子,活像一个挑夫。有的书上更说他有一个便便的大腹,如此这般的一幅古怪相,再配上蹒跚的脚步,自然是够难看的了。

第三,他们生的时代也很相似。孔子适在周室衰微的春秋时代,五霸跋扈,诸侯兼并,**频仍,民不聊生,他寝不安席,栖栖遑遑,周游列国,思索以行其道。苏格拉底出生在雅典,当时的希腊半岛,也是城邦纷立的时代,较强的是雅典和斯巴达,如果没有外侮的入侵,各城邦间的纷争总是接连不断。

第四,他们都是伟大教师的典型。孔子那种忧道不忧贫的精神,和正人心辟邪说的毅力,深印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苏格拉底在世时,经常批评政治,攻击诡辩学派,那种至死不屈的精神,同样深为世人所景仰。孔子的“学不厌,教不倦”的精神,苏格拉底终日苦口婆心教导雅典青年的热忱,都不愧是古今教师的楷模!

第五,他们本身都未曾留下著作,其理论皆散见于学生的著作中。

三、斯多亚学派——“人生而平等”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回答以下问题:斯多亚学派产生的时间、创始人及代表人物?斯多亚学派的思想主张或观?其思想主张有何历史影响?

1.产生时间: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前3世纪初 2.代表人物:创始人芝诺、西塞罗、塞内卡等 3.主要观点:

(1)“逻各斯”是贯穿万物的永存不朽的理性,世界从中产生,必带理性。(2)自然界的一切发展和变化都是有规律的,是符合理性的;(3)人类社会也具有理性; “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

(4)人同自然界一样都产生于理性——逻各斯,从而得出人人生而平等的结论。

4.历史作用: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等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课堂总结

最后教师以板书的形式进行总结

课堂练习[2011•课标全国卷] 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B)

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

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2010•广东卷] “我们不把任何未经验证的意见接受作为真理,而是遵照必要的次序,从一步推演到下一步……不论多么深奥,最终都能发现。”与这句话的理念一致的说法是(C)

A.“信仰即可得救”

B.“人是万物的尺度”

C.“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

D.“我们茫然于新事物,并对未来充满了恐惧”

1.(2009·广东历史15)古希腊人将神塑造为生动逼真的人的形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古希腊的(D)

A.民主思想

B.无神论思想C.科学思想

D.人文主义思想

2.(2011·北京文综·20)某位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这位哲学家是(B)

A.普罗泰格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2.希腊哲学家普罗塔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以下各项是我国古代思想家的言论、主张,其中与普罗塔戈拉这一哲学思想相 似的是(A)

A.“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 B.“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C.“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D.“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3.《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得斯的德行》诗:“有个故事说,德行/住在难攀登的高山/由纯洁女神们掩护/凡人眼睛看不见/除非从心底流出血汗/求知,智慧,向善/才能登上这人性之巅。”下列人物的思想与诗句最为契合的是(B)

A.普罗塔戈拉

B.苏格拉底

C.梭伦

D.彼特拉克

第五篇:蒙昧中的觉醒 教学设计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了解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解读各个学派代表人物的主张和对材料的分析,让学生掌握希腊人文主义发展的脉络,了解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对人的价值的阐述。最后,教师通过归纳让学生理解人文主义的实质内涵。2.通过后人对泰勒斯“万物是由水形成的”分析,知道观察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3.通过对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产生的背景的分析,让学生了一定的社会思想的产生是一定的社会基础的反应,“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4.通过苏格拉底为坚持自我而献身的精神,启发学生学会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坚持自我,不盲从于社会及他人,凸显自己的个性。二.教学重点:

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阐述。三.教学难点 人文精神的实质和内涵 四.教学辅助手段 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1.课程导入: 1883年,伟大的马克思逝世,但德国迎来了一位另伟大的哲学家——雅斯贝尔斯,雅斯贝尔斯有一个著名的命题——轴心时代。是说人类在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300年之间,几大文明都出现了较为成熟的且影响至今思想体系,中国的儒家思想,以色列的犹太教,印度的佛教以及古希腊先哲的哲学思想。古希腊先哲的儒家思想对今天的西方思想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近现代哲学家罗素说:“任何试图把我们与希腊先哲割裂开来的想法都是徒劳的”,古希腊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思想盛宴呢?今天我们共同走进《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这一课。

(1)泰勒斯——万物是由水形成的

教师:“人从哪来?自然界为什么会有变幻无穷的力量?”古时候人们无从得知,他们寄希望于神,于是各种各样的神话传说就产生了。在古希腊神话中,宙斯是众神之王、人类之王,人们按神谕安排事情,宙斯是一切存在的本源。

然而到了公元6世纪人们一味的崇拜神关注神的情况发生了变化。我们来看当时的一位哲学家泰勒斯提出的命题。“哲学”这个词在古代是“爱智慧”的意思。所以在古代很多追求知识,追求智慧的人都会被称为哲学家。“万物是由水形成的。” ——泰勒斯

教师:①这句话试图在解释什么问题?万物的本源问题

②泰勒斯的解释和以前神话中的解释有什么不同?这表明了什么? 认为万物是由水形成的与神话中的宙斯是万物的本源不同。表明了人们开始探索和关注自己周围的世界。③泰勒斯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认识呢?

材料一 或许他相信所有的生命源自于水,而所有的生命在消融后也变成水。他在埃及旅游时,必定看过尼罗河三角洲上的洪水退去后,陆地上的作物立刻开始生长的现象。他也可能注意到凡是刚下过雨的地方一定会出现青蛙与虫子。——乔斯坦·贾德 《苏菲的世界》

材料二 他之所以做出这一论断,可能是他看到了万物都要靠水分来滋养„„由于这一点,再加上万物的种子本性都是潮湿的,所以,水就成了潮湿东西的自然本原。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2).“人是万物的尺度”

教师:万物是由水形成的,那么人和自然界的生物又有什么区别呢?在古代的时候,虽然人已经脱离了茹毛饮血的时代,但是当时的人并没有在主观上意识到自己与自然万物的不同。当然泰勒斯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回答这个问题的是智者学派的普罗泰戈拉。

材料“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泰戈拉《论真理》 ① 这句话表明人们的关注对象发生了什么变化?“人”,这样就把人与万物(包括神)区别开了。② 我们说一定的思想是一定的社会现状的的反应,当时的怎样的社会状况促使普罗泰戈拉提出这样的命题?结合课本22页第一段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a古希腊奴隶制经济繁荣(希波战争的胜利使雅典的工商业发展)

b奴隶制直接民主发展到顶峰(结合当时政治状况,伯利克里执政)—主要原因

c参与政治生活成为每个公民生活的重要内容,人在社会的地位日益突出。

③ 结合课本回答普罗泰戈拉提出这句话有什么意义?

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这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体现了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的本质。智者学派的思想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④ 结合下面的材料及课本分析这句话有何局限性? 按照柏拉图的解释,这一命题的含义是“对我来说事物就是对我所呈现的样子,对你来说,事物又是对你所呈现的样子,而你和我都是人”“因而可以说,对于每个感知者来说,事物就是他所感知的样子”。

—— 张志伟 《西方哲学十五讲》 智者学派强调自由,反对迷信。但是却忽视制度,道德,法律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会道德的沦丧。并且具有严重的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的倾向,认为一切都是相对的,因而学习知识变得没有必要。

我们来欣赏一段阿里斯托芬(当时的喜剧作家,和智者学派生活在同一时期)的作品《云》中的几段内容。

材料三

“我要谈谈旧时代所制定的教育,那时代我很成功的传授正直的德行,人人都遵守贞洁,谨慎,廉耻和节制。”„„“年轻人,你想节欲有什么意义,你不能享受一切的快乐;没有娈童,没有女人,没有酒,没有笑,缺少了这些乐趣,你的生命还有什么价值?”„„ “我失败了!你们这些淫邪的人啊!快接受我的外衣,我要来加入你们!”

通过这段材料,你了解到雅典当时处于什么样的社会状况?这说明了什么?

雅典社会世风日下,追求享乐主义,不注重道德。虽然这并不全是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个人的后果,但智者学派的言论无疑加剧了雅典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

教师: 智者学派小结:①探索主题(对象):人和人类社会

②思想主张a.强调人的价值,否定神的意志

b.反对迷信,强调自由

③评价:

积极性:强调人的作用、否定神的意志,体现了古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局限性:过分强调个人作用,忽视制度、法律和道德对人行为的约束力。具有相对主义的倾向。

智者学派的问题,就是苏格拉底所要解决的问题。3.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重构道德的努力

(1).针对智者学派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希望重建人们的道德价值观念。教师:那么怎样成为一个有思想力的人呢?获得知识,在智者学派的影响下,获得普遍的正确的知识已经没有了可能性,因为任何的知识都是相对的。

苏格拉底提出了“美德即知识,无知即罪恶”,来说明获得知识是可能的,并且构建了一个理论体系。

美德(善)是人之为人的本性,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但是并非指现实的拥有,是潜在的拥有的,换句话来说,人并不是生下来就符合自己的本性,通过不断地学习知识,在知识的指导下认识自己的美德(善),成为现实的和真正的善。我们来看一则小故事 隐士与熊的故事

熊和隐士成了好朋友。熊看到有苍蝇来打扰隐士睡觉,很生气。它抱起一块大石头砸向落在隐士额角上的苍蝇。苍蝇飞跑了,隐士的脑袋也成了两半。

这则寓言说明了什么呢?

知识即美德。没有知识,甚至无法去道德。在苏格拉底看来,趋善避恶是人的本性,没有人志愿追求恶,或他认为恶的东西,是行善还是作恶关键取决于他的知识,因而每个人在他有知识的事情上是善的,在他无知的事情上则是恶的。教师:那么我们怎样来获得知识呢?

苏格拉底认为教育很重要,教育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这点和中国的教育家孔子十分的相似。

苏格拉底的思想尽管有很多的缺点,亚里士多德认为:“他在把美德看作知识的同时,取消了灵魂的非理性部分,因而也取消了灵魂和性格”。但他的积极意义在于: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2)先哲的陨落

我们现在尊奉苏格拉底为哲学的伟大导师。但是苏格拉底的思想并不为当时的大多数人所接受。我们来看的一段材料。

在剧中阿里斯托芬(苏格拉底同时代的喜剧作家)对苏格拉底极尽丑化之能事,„„最后他让剧中的人物喊出:“快同我去结果了那可恶的开端丰和苏格拉底,全是他们欺骗了你和我”。„„《云》所反映的并不是阿里斯托芬个人对苏格拉底的看法,实际上,他代表了当时一般雅典民众心目中的所认识,所了解的苏格拉底。因此,尽管剧中苏格拉底的形象是浅薄的,但它于苏格拉底的光辉品格无损,相反,却反映出了雅典一般民众思想的浅薄。

——韩东晖 《智慧的探险——西方哲学史话》 由于苏格拉底的不被人理解,所以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以“腐蚀青年罪”和“不敬神”的罪名被起诉,被判死刑。苏格拉底本有机会逃走,但是他没有。他为自己的真理献身。

问题探究:苏格拉底之死体现了哪些人文精神? 体现了遵守法律,捍卫思想自由和人格尊严等人文精神。4.柏拉图——重构政治的理想

随着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失败,雅典的民主政治进一步衰落。同时,苏格拉底的死也让柏拉图对雅典的民主政治有了一定的思考,柏拉图希望重建雅典的政治体制。提出了他的政治理论——《理想国》

(1).社会分为三个等级

① “贤人”统治国家——实际上希望国家由拥有专业的知识的人来统治,柏拉图甚至希望由哲学家来统治国家,也可以称之为“哲学王”思想,柏拉图说:“除非真正的哲学家获得政治权利,或者城邦中拥有权力的人,由于某种奇迹的发生,变成了真正的哲学家,否则,人类的罪恶将永远不会停止”。这为后来的空想社会主义奠定了思想基础。

② 武士保卫国家

③ 农民和手工业者负责生产

师:三个等级之间,各司其职,不相互流通。而且柏拉图主张前两个等级不拥有自己的私有财产,由国家供养,因为他认为一旦有了私有财产人们就会有私心,那么柏拉图的政治理论可以实现吗? 不可能实现,因此《理想国》也被称为乌托邦。

(2).鼓励人们独立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5、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句话体现了什么?

亚里士多德独立思考,不盲从于他的老师,拥有一定的理性的色彩,体现了理性的发展。亚里士多德的贡献:

(1)观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

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最高级,再一次肯定的人的价值。

(2).地位:古希腊最博学的人

6.归纳总结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humanism)

在西文中,“人文精神” 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

基本涵义: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

“人文精神”狭义上,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为: ①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 ②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

③主张灵肉和谐、立足于尘世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反对神学的灵肉对立、用天国生活否定尘世生活。

“人文精神”广义上,则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其基本特征为:

①人性,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 ②理性,对真理的追求;

③超越性,对生活意义和人生价值的追求。

下载2015-2016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习题 专题六 一 蒙昧中的觉醒.doc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5-2016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习题 专题六 一 蒙昧中的觉醒.doc.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末试卷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末试卷(一)基础知识题(每题2分,40分;根据新课程标准,这部分是你应该记住的。拿满分吧!)1、在原始社会时期,贫富分化产生的最根本原因是A、产品的积累B、交换的......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问题解答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 百家争鸣■ [议一议] 法家怎样论述改革的意义?我们应该怎样认识这种思想的文化意义? 答案提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师教学用书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历史必修第三册教师教学用书 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2005年8月北京第2次印刷 主编 朱汉国 副主编 马世力 编委 王子今 刘 军 郝瑞庭 本册主......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1787年宪法》教案

    美国1787年宪法 【课标要求】 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课标解读】 知道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原......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试卷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试卷 历史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测试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共50题,每题1.5分,共......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七教案

    专题七 一 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 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了解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知道相对论、量子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意义。......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外交关系的突破》教案

    外交关系的突破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依据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同时结合《四川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对教学目标进行分解和重新整合......

    高中历史必修1教案(人民版全套)) (精选)[五篇]

    高中历史教案 必修一(人民版)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通史概要: 中国古代史始于170万年前,止于1840年鸦片战争前,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历史。 距今约170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