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传给研究生在研究生期间的一些心得(全文5篇)

时间:2019-05-15 09:23: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博士生传给研究生在研究生期间的一些心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博士生传给研究生在研究生期间的一些心得》。

第一篇:博士生传给研究生在研究生期间的一些心得

尤其对于论文写作以及文献阅读,希望对朋友们有帮助!大家也不妨把自己在阅读、研究以及写论文方面的好建议和方法拿来这里分享吧!

括号里的内容是自己的一些理解,小评议下,最后一版的“怎样读文献”,写的很棒,大家好好读!

1.先看综述,后看论著看综述搞清概念,看论著掌握方法。

(关键要自己能写出综述!)

2.早动手在师兄师姐离开之前学会关键技术。

(确实!不要浪费大好人力资源!)

3.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掌握了一点查全文的技巧,往往会以搞到全文为乐,以至于没有时间看文章的内容,更不屑于看摘要。真正有用的全文并不多,过分追求全文是浪费,不可走极端。当然只看摘要也是不对的。当然,也可以自己在网上搜索全文,比如经常用到的深度搜http:// 格式的文献,可以用编辑器标亮或改变文字颜色。这是避免时间浪费的又一重要手段。否则等于没看。

6.准备引用的文章要亲自看过。转引造成的以讹传讹不胜枚举。

(切记!)

7.注意文章的参考价值。刊物的影响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数能反映文章的参考价值。但要注意引用这篇文章的其它文章是如何评价这篇文章的:支持还是反对,补充还是纠错。

8.交流是最好的老师做实验遇到困难是家常便饭。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反复尝试?放弃?看书?这些做法都有道理,但首先应该想到的是交流。对有身份的人,私下的请教体现你对他的尊重;对同年资的人,公开的讨论可以使大家畅所欲言,而且出言谨慎。千万不能闭门造车。一个实验折腾半年,后来别人告诉你那是死路,岂不冤大头?

(短短两年半,会很快过去的。)

9.最高层次的能力是表达能力再好的工作最终都要靠别人认可。表达能力,体现为写和说的能力,是需要长期培养的素质。比如发现一个罕见病例,写好了发一篇论著;写不好只能发一个病例报道。比如做一个课题,写好了发一篇或数篇论著;写不好只能发一个论著摘要或被枪毙。一张图,一张表,无不是表达能力的体现。寥寥几百上千字的标书,可以赢得大笔基金;虽然关系很重要,但写得太差也不行。有人说,我不学PCR,不学spss,只要学会ppt(powerpoint)就可以了。此话有一点道理,实验室的boss 们表面上就是靠一串串ppt 行走江湖的。经常有研究生因思维敏捷条例清楚而令人肃然起敬。也经常有研究生不理解“为什么我做了大部分工作而老板却让另一个没怎么干活的人写了文章?让他去大会发言?”你没有看到人家有张口就来的本事吗?

(辩证法的精髓在于两个字:但是。但是此法不可多用,听起来什么都说到了,又好像什么都没说。)

10.学好英语,不学二外。如今不论去日本还是欧洲,学术交流早已是英语的天下。你不必为看不懂一篇法语的文章而遗憾,写那篇文章的人正在为没学好英语而犯愁。如果英文尚未精通,暂且不要去学二外。

(其实主要是真正能做到英文交流,也不妨多学门拉丁语系的二外)

英文文章写作

1.阅读10 篇文献,总结100 个常用句型和常用短语。经常复习。注意,文献作者必须是以英文为母语者,文献内容要与你的专业有关。这属于平时看文献的副产品。

(结合你的英文学习,没事儿报个T考着玩儿吧,没准儿还考出高分,飞出去要得!)

2.找3-5 篇技术路线和统计方法与你的课题接近的文章,精读。写出论文的草稿。要按照标题、作者、摘要、背景、目的、材料、方法、结果、讨论、致谢、参考文献、图例、图、表、照片和说明的统一格式来写。这样做的好处是从它可以方便地改成任何杂志的格式。

3.针对论文的每一部分,尤其是某种具体方法、要讨论的某一具体方面,各找5-8 篇文献阅读,充实完善。这里讨论的只涉及英文表达,也只推荐给缺乏英文写作经验的人。

4.找到你想投的杂志的稿约,再找2-3 篇该杂志的article,按它的格式改写。注意,每次改写都要先另存为不同的文件名,以免出了问题不能恢复。

(发文章时这点很重要,投其所好正如是说!)

5.找英文高手改。找不到合适的人,就去找提供英语论文编辑服务(English correction and improvement,not translation)的公司,在此向有钱没时间的人强烈推荐。

文献管理

1.下载电子版文献时(caj,pdf,html),把文章题目粘贴为文件名。注意,文件名不能有特殊符号,要把 / : * ? < > | 以及 换行符删掉。每次按照同样的习惯设置文件名,可以防止重复下载。

2.不同主题存入不同文件夹。文件夹的题目要简短,如:PD,LTP,PKC,NO。

3.看过的文献归入子文件夹,最起码要把有用的和没用的分开。

(要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分门别类说!)

4.重要文献根据重要程度在文件名前加001,002,003 编号,然后按名称排列图标,最重要的文献就排在最前了。

5.复印或打印的文献,用打孔器(¥10-15)打孔,装入硬质文件夹(¥10-20/个)。我们经常会在参考文献的引用上耍一些小聪明,殊不知这些都会降低论文质量。

投稿说

1.知而不引明明借鉴了同行的类似工作,却故意不引用同行的类似工作,使自己工作看上去“新颖”“领先”。实际上审稿的可能就是同行。

(慎之又慎!)

2.断章取义故意截取作者试图否定的部分来烘托自己的观点。

(否之再否!)引而不确没有认真看原文,引文错漏。

4.来源不实某些字句来源不可靠(比如非正式的或非学术的出版物),且不注明来源。常见于一些统计数字。

5.盲目自引不是为了说明自己的工作与前期工作之间的关系,而是单纯为提高自己文章被引用次数而自引。

国内文章水平不高的几个原因:

1.审稿人知识陈旧年纪大的审稿人查文献和和上网的能力相当有限,无法核实该研究是否有意义,创新点在那里,方法是否可靠,结果是否可信。但匪夷所思的是他们经常提的审稿意见是“参考文献不够新”。

2.选错审稿人虽然一般指定两名审稿人,但编辑部经常让不懂分子生物学的人审分子生物学的文章,让不懂统计的人审统计处理比较复杂的文章。出于爱面子,很少有人提出“我不适合审这篇文章”。

3.关系文章有了关系,什么都简单了。

(无奈,尴尬说)

4.不承认阴性结果诚实的阴性结果被认为无意义。怪不得有人大声疾呼“我要办一本阴性杂志”。

5.造假任何人都不愿意成为制度的牺牲品。出不来预期结果就没法交差。为生存计,为按期毕业计,造吧。

动态的科学

1.科研靠积累。象伦琴发现X 射线那样凭借一次简单观察就得诺贝尔奖的机会越来越少。更多的科研成果来自于实验室长期积累。最终实至名归。做科研不要指望一步登天。设计课题不要好高骛远。基金评审也是这样。没有前期积累,获得资助的可能性小。选导师要想好:你是要白手起家,还是要为人作嫁?

(再次强调最后一句,“选导师要想好:你是要白手起家,还是要为人作嫁?”)

2.文献要追踪。开题时通过查文献了解的情况,到结题的时候可能有很大不同。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追踪。运气好,你可以得到更多的线索;运气不好,发现别人抢先了。据此修正你的实验。写论文之前一定要重新查一遍文献。

(创新说)

3.记录要复习。前面的实验记录要经常复习。随着经验的增加和认识的提高,你会发现最初的判断未必正确。

我曾经向一些比我有经验的人请教“什么是科研”,他们没有正面回答我,只是给我打了五个比方:

1.科研是流行歌曲什么流行用什么,什么流行做什么。张口生物芯片,闭口纳米技术。老板是追星一族,流行的就是最好的。

2.科研是移花接木设计课题?课题怎么是设计出来的呢?是拼出来的。A 的材料,B 的方法,C 的指标,D 的意义。

(听的我咬牙切齿,做的我不亦乐乎。)

3.科研是傻瓜相机原理搞不懂?恕我老朽,没时间看原理了。我能折腾,多折腾几次就出来了。为什么要做这一步?老板心里明白就行了!他每周安排的活儿我还干不完呢。

4.科研是照葫芦画瓢综述不会写?抄啊。论文不会写?套啊。反正不会有人追究。无知者无畏!

(这条其实我想删,想想,无奈原文摘录吧,得尊重作者。)

5.科研是垃圾实验完成了,论文发表了,答辩通过了。老板语重心长地说:“你们走后,这些都是垃圾”。晕!倒!挣扎!再倒!他们没有骗我,实用主义自有它的道理。但我从此不再随便批判国内的科研水平了,因为在某些时候我也重复着同样的故事。

写毕业论文

1.先列提纲不列提纲,上来就写,是坏习惯。几百字没问题,几千字勉强,几万字就难了。必须列出写作提纲,再充实完善,以保证思路的连贯和字数的均衡。

2.平时多写及时总结阶段性的工作,多写文章多投稿。到最后阶段,把这些文字有机地组合起来,就是一篇很好的毕业论文。

3.不要罗列所有数据为了保证毕业论文的分量,研究生往往会观测较多的指标。但毕业论文并非数据越多越好。一定要舍弃那些与主旨关系不大的数据。否则,要么显得累赘松散,要么成为破绽。

4.打印修改在电脑上直接修改,会遗漏很多错误。要尽可能地减少任何错误,一定要打印出来修改。

(感同身受说!)

5.让别人指出错误自己修改,仍然受个人习惯的局限。错误摆在那里,却熟视无睹。让别人给你指出错误吧,不管他与你是不是同一专业。

怎样读文献

(这一版是写的最受用的,建议精读,理解!)

1.目标:漫无目的则毫无效率,抓不住重点才效率低下。选题之前可能会有一段时间处于迷茫状态,不知从哪入手。胡乱看了大量文献,却不知所以然。在导师的指导下,在同行的启发下,有些人可以迅速明确目标,有的放矢,入门就从这里开始。即使导师不导,没有定题,自己也要先设定一个具体的问题看文献。不管你将来做不做这些东西,总比没有目标好得多,保证有收获。科研的一般法则是共通的。

2.层次:对于一个具体的课题来说,相关文献分属于三个层次:研究方向、研究领域、研究课题。例如有人研究干细胞定向分化治疗帕金森病,对他来说,研究方向就是帕金森病,研究领域是帕金森病的干细胞治疗,研究课题是某种物质诱导干细胞定向分化为分泌多巴胺的神经细胞。看文献时要分清手上的文献是属于那个层次,这决定你对它要掌握到什么程度。研究方向层次的文献:一般涉及,基础知识,学科水准,了解当前重大进展与趋势,达到专业人员水平;研究领域层次的文献:了解焦点与热点,已/正/将进行的课题,达到专家水平;研究课题层次的文献:要全面,了解历史、现状、展望、主要方法、手段,达到No1专家水平。正确分辨文章的层次,才能把精力用到点子上。

3.形式:广义的文献包括可以阅读的所有出版形式。教科书、专著、会议摘要汇编、期刊、网页、甚至ppt文件。比如要了解免疫应答的基本形式,最好是看教科书;要参考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最好是看专著;要知道最新进展,最好是查阅期刊;要了解别人的研究动向,最好是参会或看会议论文汇编。不要找错信息源。

4.程度:对文献的熟悉程度不同,阅读文献的方式大不相同。新手学习式阅读,逐字逐句,搞清细节,掌握最基本的知识点。最初的十几、几十篇要精读,精华的几篇甚至要背诵。老手搜索式阅读,已熟悉各种研究的常见模式和一般套路,能够迅速提取关键信息,把握思路,经常不按常规顺序阅读。有人看图说话,有人辨数识字。高手批判式阅读,一针见血,直指问题所在。实际上没有一篇论文是无懈可击的。新手要稳,老手要准,高手要狠。新手、老手、高手的代表人物分别是研究生、导师和审稿人,但认真钻研的研究生完全可以在3年中实现从新手到高手的嬗变。对自己有清醒的定位,才能选择正确的阅读方式。

5.矛盾:文献读的多了,脑子里塞满了信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反而无所适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循证医学划分临床试验证据的等级;同理,我们看文献也要重视实验证据的强度。发现矛盾,是第一步;找出异同,是第二步;思考解决,是第三步。从相互矛盾的结论推导中发现矛盾的根源,此时如能跳出圈外,不走思维定势,从原始的科学问题出发,“无招胜有招”,真正是到达另外一种境界了。何必翻译外国人的综述谎称自己的综述?何必重复别人做过的实验谎称自己的思路?

(有时候这个矛盾就是你的机会!)

第二篇:博士生传给硕士生的经验

博士生传给硕士生的经验

这实在是一篇少走许多学习弯路的好文章

1.先看综述,后看论著。看综述搞清概念,看论著掌握方法。

2.早动手在师兄师姐离开之前学会关键技术。

3.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掌握了一点查全文的技巧,往往会以搞到全文为乐,以至于没有时间看文章的内容,更不屑于看摘要。真正有用的全文并不多,过分追求全文是浪费,不可走极端。当然只看摘要也是不对的。

4.集中时间看文献。看过总会遗忘。看文献的时间越分散,浪费时间越多。集中时间看更容易联系起来,形成整体印象。

5.做好记录和标记。复印或打印的文献,直接用笔标记或批注。pdf 或html 格式的文献,可以用编辑器标亮或改变文字颜色。这是避免时间浪费的又一重要手段。否则等于没看。

6.准备引用的文章要亲自看过。转引造成的以讹传讹不胜枚举。

7.注意文章的参考价值。刊物的影响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数能反映文章的参考价值。但要注意引用这篇文章的其它文章是如何评价这篇文章的:支持还是反对,补充还是纠错。

8.交流是最好的老师。做实验遇到困难是家常便饭。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反复尝试?放弃?看书?这些做法都有道理,但首先应该想到的是交流。对有身份的人,私下的请教体现你对他的尊重;对同年资的人,公开的讨论可以使大家畅所欲言,而且出言谨慎。千万不能闭门造车。一个实验折腾半年,后来别人告诉你那是死路,岂不冤大头?

9.最高层次的能力是表达能力,再好的工作最终都要靠别人认可。表达能力,体现为写和说的能力,是需要长期培养的素质。比如发现一个罕见病例,写好了发一篇论著;写不好只能发一个病例报道。比如做一个课题,写好了发一篇或数篇论著;写不好只能发一个论著摘要或被枪毙。一张图,一张表,无不是表达能力的体现。寥寥几百上千字的标书,可以赢得大笔基金;虽然关系很重要,但写得太差也不行。有人说,我不学PCR,不学spss,只要学会ppt(powerpoint)就可以了。此话有一点道理,实验室的boss 们表面上就是靠一串串ppt 行走江湖的。经常有研究生因思维敏捷条例清楚而令人肃然起敬。也经常有研究生不理解“为什么我做了大部分工作而老板却让另一个没怎么干活的人写了文章?让他去大会发言?”你没有看到人家有张口就来的本事吗?

10.学好英语,不学二外。如今不论去日本还是欧洲,学术交流早已是英语的天下。你不必为看不懂一篇法语的文章而遗憾,写那篇文章的人正在为没学好英语而犯愁。如果英文尚未精通,暂且不要去学二外。

英文文章写作

1.阅读10 篇文献,总结100 个常用句型和常用短语。经常复习。注意,文献作者必须是以英文为母语者,文献内容要与你的专业有关。这属于平时看文献的副产品。

2.找3-5 篇技术路线和统计方法与你的课题接近的文章,精读。写出论文的草稿。要按照标题、作者、摘要、背景、目的、材料、方法、结果、讨论、致谢、参考文献、图例、图、表、照片和说明的统一格式来写。这样做的好处是从它可以方便地改成任何杂志的格式。

3.针对论文的每一部分,尤其是某种具体方法、要讨论的某一具体方面,各找5-8 篇文献阅读,充实完善。这里讨论的只涉及英文表达,也只推荐给缺乏英文写作经验的人。

4.找到你想投的杂志的稿约,再找2-3 篇该杂志的article,按它的格式改写。注意,每次改写都要先另存为不同的文件名,以免出了问题不能恢复。

5.找英文高手改。找不到合适的人,就去找提供英语论文编辑服务(English correction and improvement,not translation)的公司,在此向有钱没时间的人强烈推荐。

怎样读文献

1.目标:漫无目的则毫无效率,抓不住重点才效率低下。选题之前可能会有一段时间处于迷茫状态,不知从哪入手。胡乱看了大量文献,却不知所以然。在导师的指导下,在同行的启发下,有些人可以迅速明确目标,有的放矢,入门就从这里开始。即使导师不导,没有定题,自己也要先设定一个具体的问题看文献。不管你将来做不做这些东西,总比没有目标好得多,保证有收获。科研的一般法则是共通的。

2.层次:对于一个具体的课题来说,相关文献分属于三个层次:研究方向、研究领域、研究课题。例如有人研究干细胞定向分化治疗帕金森病,对他来说,研究方向就是帕金森病,研究领域是帕金森病的干细胞治疗,研究课题是某种物质诱导干细胞定向分化为分泌多巴胺的神经细胞。看文献时要分清手上的文献是属于那个层次,这决定你对它要掌握到什么程度。研究方向层次的文献:一般涉及,基础知识,学科水准,了解当前重大进展与趋势,达到专业人员水平;研究领域层次的文献:了解焦点与热点,已/正/将进行的课题,达到专家水平;研究课题层次的文献:要全面,了解历史、现状、展望、主要方法、手段,达到No1专家水平。正确分辨文章的层次,才能把精力用到点子上。

3.形式:广义的文献包括可以阅读的所有出版形式。教科书、专著、会议摘要汇编、期刊、网页、甚至ppt文件。比如要了解免疫应答的基本形式,最好是看教科书;要参考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最好是看专著;要知道最新进展,最好是查阅期刊;要了解别人的研究动向,最好是参会或看会议论文汇编。不要找错信息源。

4.程度:对文献的熟悉程度不同,阅读文献的方式大不相同。新手学习式阅读,逐字逐句,搞清细节,掌握最基本的知识点。最初的十几、几十篇要精读,精华的几篇甚至要背诵。老手搜索式阅读,已熟悉各种研究的常见模式和一般套路,能够迅速提取关键信息,把握思路,经常不按常规顺序阅读。有人看图说话,有人辨数识字。高手批判式阅读,一针见血,直指问题所在。实际上没有一篇论文是无懈可击的。新手要稳,老手要准,高手要狠。新手、老手、高手的代表人物分别是研究生、导师和审稿人,但认真钻研的研究生完全可以在3年中实现从新手到高手的嬗变。对自己有清醒的定位,才能选择正确的阅读方式。

5.矛盾:文献读的多了,脑子里塞满了信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反而无所适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循证医学划分临床试验证据的等级;同理,我们看文献也要重视实验证据的强度。发现矛盾,是第一步;找出异同,是第二步;思考解决,是第三步。从相互矛盾的结论推导中发现矛盾的根源,此时如能跳出圈外,不走思维定势,从原始的科学问题出发,“无招胜有招”,真正是到达另外一种境界了。何必翻译外国人的综述谎称自己的综述?何必重复别人做过的实验谎称自己的思路?

文献管理

1.下载电子版文献时(caj,pdf,html),把文章题目粘贴为文件名。注意,文件名不能有特殊符号,要把 / : * ? < > | 以及 换行符删掉。每次按照同样的习惯设置文件名,可以防止重复下载。

2.不同主题存入不同文件夹。文件夹的题目要简短,如:PD,LTP,PKC,NO。

3.看过的文献归入子文件夹,最起码要把有用的和没用的分开。

4.重要文献根据重要程度在文件名前加001,002,003 编号,然后按名称排列图标,最重要的文献就排在最前了。

5.复印或打印的文献,用打孔器(¥10-15)打孔,装入硬质文件夹(¥10-20/个)。

我们经常会在参考文献的引用上耍一些小聪明,殊不知这些都会降低论文质量。

1.知而不引。明明借鉴了同行的类似工作,却故意不引用同行的类似工作,使自己工作看上去“新颖”“领先”。实际上审稿的可能就是同行。

2.断章取义。故意截取作者试图否定的部分来烘托自己的观点。引而不确。没有认真看原文,引文错漏。

4.来源不实。某些字句来源不可靠(比如非正式的或非学术的出版物),且不注明来源。常见于一些统计数字。

5.盲目自引。不是为了说明自己的工作与前期工作之间的关系,而是单纯为提高自己文章被引用次数而自引。

国内文章水平不高的几个原因:

1.审稿人知识陈旧。年纪大的审稿人查文献和和上网的能力相当有限,无法核实该研究是否有意义,创新点在那里,方法是否可靠,结果是否可信。但匪夷所思的是他们经常提的审稿意见是“参考文献不够新”。

2.选错审稿人。虽然一般指定两名审稿人,但编辑部经常让不懂分子生物学的人审分子生物学的文章,让不懂统计的人审统计处理比较复杂的文章。出于爱面子,很少有人提出“我不适合审这篇文章”。

3.关系文章。有了关系,什么都简单了。

4.不承认阴性结果。诚实的阴性结果被认为无意义。怪不得有人大声疾呼“我要办一本阴性杂志”。

5.造假。任何人都不愿意成为制度的牺牲品。出不来预期结果就没法交差。为生存计,为按期毕业计,造吧。

动态的科学

1.科研靠积累。象伦琴发现X 射线那样凭借一次简单观察就得诺贝尔奖的机会越来越少。更多的科研成果来自于实验室长期积累。最终实至名归。

做科研不要指望一步登天。设计课题不要好高骛远。基金评审也是这样。没有前期积累,获得资助的可能性小。选导师要想好:你是要白手起家,还是要为人作嫁?

2.文献要追踪。开题时通过查文献了解的情况,到结题的时候可能有很大不同。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追踪。运气好,你可以得到更多的线索;运气不好,发现别人抢先了。据此修正你的实验。写论文之前一定要重新查一遍文献。

3.记录要复习。前面的实验记录要经常复习。随着经验的增加和认识的提高,你会发现最初的判断未必正确。

我曾经向一些比我有经验的人请教“什么是科研”,他们没有正面回答我,只是给我打了五个比方。

1.科研是流行歌曲。什么流行用什么,什么流行做什么。张口生物芯片,闭口纳米技术。老板是追星一族,流行的就是最好的。

2.科研是移花接木。设计课题?课题怎么是设计出来的呢?是拼出来的。A 的材料,B 的方法,C 的指标,D 的意义。

3.科研是傻瓜相机。原理搞不懂?恕我老朽,没时间看原理了。我能折腾,多折腾几次就出来了。为什么要做这一步?老板心里明白就行了!他每周安排的活儿我还干不完呢。

4.科研是照葫芦画瓢。综述不会写?抄啊。论文不会写?套啊。反正不会有人追究。无知者无畏!

5.科研是垃圾。实验完成了,论文发表了,答辩通过了。老板语重心长地说:“你们走后,这些都是垃圾”。晕!倒!挣扎!再倒!他们没有骗我,实用主义自有它的道理。但我从此不再随便批判国内的科研水平了,因为在某些时候我也重复着同样的故事。

写毕业论文

1.先列提纲。不列提纲,上来就写,是坏习惯。几百字没问题,几千字勉强,几万字就难了。必须列出写作提纲,再充实完善,以保证思路的连贯和字数的均衡。

2.平时多写。及时总结阶段性的工作,多写文章多投稿。到最后阶段,把这些文字有机地组合起来,就是一篇很好的毕业论文。

3.不要罗列所有数据。为了保证毕业论文的分量,研究生往往会观测较多的指标。但毕业论文并非数据越多越好。一定要舍弃那些与主旨关系不大的数据。否则,要么显得累赘松散,要么成为破绽。

4.打印修改。在电脑上直接修改,会遗漏很多错误。要尽可能地减少任何错误,一定要打印出来修改。

5.让别人指出错误。自己修改,仍然受个人习惯的局限。错误摆在那里,却熟视无睹。让别人给你指出错误吧,不管他与你是不是同一专业。

怎样读文献

1.目标:漫无目的则毫无效率,抓不住重点才效率低下。选题之前可能会有一段时间处于迷茫状态,不知从哪入手。胡乱看了大量文献,却不知所以然。在导师的指导下,在同行的启发下,有些人可以迅速明确目标,有的放矢,入门就从这里开始。即使导师不导,没有定题,自己也要先设定一个具体的问题看文献。不管你将来做不做这些东西,总比没有目标好得多,保证有收获。科研的一般法则是共通的。

2.层次:对于一个具体的课题来说,相关文献分属于三个层次:研究方向、研究领域、研究课题。例如有人研究干细胞定向分化治疗帕金森病,对他来说,研究方向就是帕金森病,研究领域是帕金森病的干细胞治疗,研究课题是某种物质诱导干细胞定向分化为分泌多巴胺的神经细胞。看文献时要分清手上的文献是属于那个层次,这决定你对它要掌握到什么程度。

研究方向层次的文献:一般涉及,基础知识,学科水准,了解当前重大进展与趋势,达到专业人员水平;

研究领域层次的文献:了解焦点与热点,已/正/将进行的课题,达到专家水平;研究课题层次的文献:要全面,了解历史、现状、展望、主要方法、手段,达到No1专家水平。正确分辨文章的层次,才能把精力用到点子上。

3.形式:广义的文献包括可以阅读的所有出版形式。教科书、专著、会议摘要汇编、期刊、网页、甚至ppt文件。比如要了解免疫应答的基本形式,最好是看教科书;要参考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最好是看专著;要知道最新进展,最好是查阅期刊;要了解别人的研究动向,最好是参会或看会议论文汇编。不要找错信息源。

4.程度:对文献的熟悉程度不同,阅读文献的方式大不相同。新手学习式阅读,逐字逐句,搞清细节,掌握最基本的知识点。最初的十几、几十篇要精读,精华的几篇甚至要背诵。老手搜索式阅读,已熟悉各种研究的常见模式和一般套路,能够迅速提取关键信息,把握思路,经常不按常规顺序阅读。有人看图说话,有人辨数识字。高手批判式阅读,一针见血,直指问题所在。实际上没有一篇论文是无懈可击的。新手要稳,老手要准,高手要狠。新手、老手、高手的代表人物分别是研究生、导师和审稿人,但认真钻研的研究生完全可以在3年中实现从新手到高手的嬗变。对自己有清醒的定位,才能选择正确的阅读方式。

5.矛盾:文献读的多了,脑子里塞满了信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反而无所适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循证医学划分临床试验证据的等级;同理,我们看文献也要重视实验证据的强度。发现矛盾,是第一步;找出异同,是第二步;思考解决,是第三步。从相互矛盾的结论推导中发现矛盾的根源,此时如能跳出圈外,不走思维定势,从原始的科学问题出发,“无招胜有招”,真正是到达另外一种境界了。何必翻译外国人的综述谎称自己的综述?何必重复别人做过的实验谎称自己的思路?

第三篇:香港中文大学博士生研究计划

Applicant: Hui Wu

Application No.: 14306750 香港中文大学201x年申请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研究计划书

申请人姓名:xx 申请专业:艺术史 申请院系所:艺术系

研究课题:20世纪西方对中国书法的接受

近年来申请人的课程准备及专业研究情况:

(1)课程准备

本人本科及研究生所学专业均为英语,但其中涉及了诸多文史哲学科,例如:文学相关课程(圣经文学,英美文学史),文化相关课程(跨文化交际、西方文化概况),中文相关课程(中国语言文化、大学语文、现代汉语与写作)等。相信这些课程对于艺术史这样一门海纳百川的交叉学科,也是颇有裨益的。本人还出于个人兴趣选修了多门文化艺术相关课程,例如:中国书法史、古代汉语、行书技法与创作、美术理论(外国美术史)、北京传统文化等。此外,本人的第二外语为法语。在英语和法语方面的语言优势,相信对于申请课题的研究会有极大帮助。

(2)专业研究情况:

本人在研究生阶段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跨文化传播和翻译方面,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输出。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为“中国书法术语的翻译”。在此过程中,本人阅读了一些书法相关书目,例如国内关于中国书法史,书法文化的书籍,以及用英文所著在国外推广介绍中国书法的相关文献。通过将理论与实证相结合,该文从书法术语本身的文化内涵和国外读者的接受程度两方面着手,总结出了翻译书法术语的一般原则、常用翻译手法以及自行总结归纳出的参考译文。

研究背景、现状及意义

【研究背景】

在《中国书法艺术》一书的第十章(欧阳中石,2007),学者白谦慎对中国书法走向世界发表了如下的看法:“以愚见,中国如不走向繁荣富强,中国书法走向世界在很长时间内将只会是人们嘴上的谈论和良好的愿望。”而今,随着中国的飞速发展和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国际社会对中文及中国传统文化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自2004年始,中国政府便开始在海外设立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孔子学院”。据第八届孔子学院大会介绍,截至会议召开(2013年12月),我国已在12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440所孔子学院。而中国书法作为中国文化传承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Applicant: Hui Wu

Application No.: 14306750 重的作用。书法课堂已经普及到世界许多国家的孔子学院。在过去几年,诸多书法展览也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例如2009奥克兰孔子学院的国画书法艺术展,2009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孔子学院的书法展(Treasures through Six Generations)等。厦门大学也会在每年定期举办专门设立海外留学生分组的书法比赛。

北京大学王岳川教授看到了这种“文化输出”的必要性,提出了“发现东方”的理论。(王岳川,2004)他提出,在“全球化”与后殖民的世界语境中,必须正视中国的文化身份问题, 否则中国文化就会被西方思想淹没。“发现”是为了减少误读。中国学者应该从全球性视角出发,发掘出中国文化新精神,从而使中国文化不会在新世纪再次被遮蔽。

而白谦慎也提出,在当今中国文化的弘扬时期,“当代中国书法史的研究和写作应包括港澳台和海外中国书法的创作和研究”。(冯远,2005)

就我本人而言,自幼的书法学习让我痴迷于这项传统文化魅力与雅韵。基于语言学习的跨文化交际又让我深刻意识到了文化传播的必要性和难点所在。因此,我想通过该研究更深入地发掘书法传播的历史和国外友人对此的态度和看法,从而将这项中国传统艺术发扬光大。

【研究现状】

学术界对中国艺术史的研究本身起步较晚,在20 世纪前期, 以新的学术方法来研究中国艺术史, 还未真正开始(莫家良,2004)。目前,苏利文、高居翰及国内的林梅村、薛永年等人对中国的绘画及中西绘画之间的交流已经有了较多研究。普林斯顿大学“天桥”国际研讨会、美国亚洲艺术发展国际研讨会中,绘画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学术界对中国书法对外传播史以及西方社会对中国书法的接受的研究仍处在启蒙阶段。北京大学书法研究所所长王岳川主编的《文化书法研究丛书》系列中的《中外书法名家讲演录》(上、下),收录了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家书家学者的书法前沿探讨和论战,欧美顶尖级学者探讨中国书法及其世界性意义,当代中国人文学者回答书法前沿问题等相关资料。这在中国书法史上应该是第一次。(王岳川,2008)本套丛书的第二辑7本分别是:《北美书法史》、《欧洲书法史》、《日本书法史》、《韩国书法史》、《东南亚书法史》、《台湾书法史》、《港澳书法史》,这几部书将有可能填补书法史西方书法研究的空白,使得海外书法得以进入真正的学术研究平台之上。(王岳川,2010)在已出版的研究中,《西方中国书法研究之滥觞》介绍了20世纪初到1950年代这段滥觞时期国外汉学家对中国书法的初始研究,并回顾了书法在西方从获得学术独立到逐渐开启学术研究的过程。此外还提及了国外对中国人眼中的书法的介绍。(郑瑞,2010)

河北大学胡凌教授指导的硕士学位论文《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书法艺术》通过分析西方人对中国书法的理解,指出在对中国书法这一典型中国问题的研究上,Applicant: Hui Wu

Application No.: 14306750 西方人同样可以有所作为。并且他们以以异域眼光与不同思维对中国书法的观照与思考,会为书法研究注入无限活力。此外,文章还提出了加强对西方人书法研究成果的译介工作的必要性,并给出了建立西方学者书法研究成果资料库的构想。(赵柏松, 2009)目前正在进行的关于此课题的研究包括香港大学由托马斯教授(G.M.Thomas)指导的博士论文《中国书画在欧洲的接受:1625-1862》。由此可见,学术界虽然对于西方对中国书法的研究和接受有所涉及,但尚未形成体系。并且针对20世纪这个特定阶段,研究成果乏善可陈。

【研究意义】

在与中田勇次郎合编的《欧美收藏中国法书名迹集》一书的序言中,傅申先生指出:在西方,中国书法是最后被认识的一种艺术。(中田勇次郎,1982)因此,推广书法艺术,普及书法知识,在当代文化融汇的大环境下刻不容缓。

(1)理论意义

首先,基于中国书法对外传播史研究的西方对书法的接受研究,将对书法对外传播的历程作系统整理。而书法对外传播史是中国书法史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因此这项研究能够弥补学术界对这方面的长期忽视。

其次,正如白谦慎所总结的:西方收藏中国书法的历史如此之短,这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语言的问题。但更为重要的是西方并没有相对应的艺术形式。(白谦慎,2012)这种抽象的艺术形式使得中西方对书法的审美产生了差异。(Yee Chiang,1973)因此研究西方对中国书法的领会和接受,能够有效填补国外该研究的空白,增进学术圈乃至普通民众对这一中国特色文化遗产的了解和认可。最后,研究20世纪西方对书法的接受,将研究对象的范围拓展到现当代,具有特殊的意义。20世纪是中华文明史的一大转折点。它以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为契机,深刻而广泛地改变着中国人的生存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形态,中国传统文化经受了凤凰涅槃式的洗礼。(古德柏,2000)中国书法在过去几十年间的变化甚至大于历史上几千年的演变。(Gordon S.Barrass,2002)

特别是80年代中后期,崛起了一支号称“现代派书法”的年轻队伍,他们直接从观念变革入手,对正统乃至一切典范进行公开反叛。基于东西文化大交流的磅礴背景,这股以国际艺术共时化思潮为内核的激进旋风,从还原汉字的象形意蕴、拆解汉字进行重组、书法启蒙下的工业化制作、观念形态中的装臵表现,到科学理性的解析与解构、美学意味的形式构成等等,以变动不居、翻云覆雨之势,发动了对书法历史主义基线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全面冲击,其锋芒所向,直指汉字载体的生死存亡。(卢辅圣,1998)

这种特殊的发展趋势对中国书法史有着巨大的颠覆,而从西方读者的旁观者角度出发,能更客观公正地呈现这种趋势的走向和影响。Applicant: Hui Wu

Application No.: 14306750(2)现实意义

首先,研究西方对书法的接受,能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和交融,对双方艺术界产生巨大作用。

对于西方艺术圈而言,对中国书法的借鉴,能革新其固有的抽象艺术。众所周知,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书法就对西方的绘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集中体现在线条、内在精神和创作观念三方面。瑞士画家保罗〃克利和西班牙画家约安〃米罗等人都从书法中汲取了诸多灵感,对他们的画风产生了深远影响。(利华,2002)而对于中国书法自身而言,这门古老的艺术也应该在时间的漫漫长河中历久弥新,拥有新的生机和活力。一些接受了西方观念的华裔艺术家,例如徐冰和谷文达,摒除了书法的某些实质精神,极端偏离了文字的传统形态,其作品被称为“后现代书法”或“书法主义”。他们艺术思想中西方当代艺术的影响可见一斑;

其次,在西方,中国书法是最后被认识和收藏的一种艺术。西方收藏家收藏中国文物和艺术品,首先是从器物开始,以后才逐渐扩展到绘画。(白谦慎,2012)因此,了解西方对书法的接受,增进西方社会对这种艺术形式的认可,有利于书法展览、拍卖等相关活动在西方的展开,从而大大提升书法在西方收藏界的地位; 再次,而今在西方推介书法的书籍良莠不齐,部分表述也不是非常一致。因此通过研究西方对书法的接受,归纳出西方已被广为接受的关于书法的表述和观点,从而建立相关语料库,编纂出双语书法字典,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尽管如今的海外汉语教师普遍具有一定文化底蕴,但他们对所授学生的书法接受水平和学生自身的文化背景及其对书法理解造成的影响不甚了解,因此会对书法的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障碍。该研究能增进双方对彼此文化的沟通理解,让这种跨文化交流更加畅通无阻。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创新之处

在研究之前,必须对拟研究题目中的西方作出定义:本文所涉及的“西方”,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地理概念,也和经济、政治、意识形态没有必然联系,而是与深受汉文化影响的亚洲国家相对应的抽象概念。考虑到汉文化影响的活跃程度以及本人的语言知识结构构成,着力点将主要放在欧洲及北美诸国。

【主要研究内容】

(1)20世纪以前的中国书法:

中国书法发展的大致框架及向西方传播历史的回顾。(2)20世纪的中国书法:

1.中国书法的特征,包括该时期西方思想对其产生的影响,以及国人自身对书法认识的变革; Applicant: Hui Wu

Application No.: 14306750 2.中国书法发展的新动向和向西方传播的新趋势(3)20世纪西方对中国书法的接受

1.对书法的称谓;

2.对书法术语的理解和翻译; 3.看待书法的地位;

4.看待书画之间的关系;看待书法与其他艺术之间的关系; 5.对书法艺术的欣赏; 6.针对书法的典型观点;

7.分析20世纪西方哲学、美学思想的背景,阐释造成中西对书法理解异同的原因。

(4)研究所带来的启示

2.【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1.搜集与考订材料的方法(考据)

利用论文,书籍等文献资源。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深入各地博物馆、美术馆,采集相关原始资料。

2.历史比较法。

通过中西方历史背景、社会环境、哲学思想、美学思想的异同对比,分析西方对中国书法观感产生的根源。

3.统计方法。

(1)大量观察法:对足够多的西方人士观点样本进行分析,从而总结出总体的趋向;

(2)统计分组法:由于西方对书法的观点根据族群不同,可能会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可以将样本按学术圈、艺术圈、收藏界等进行分组分析;

(3)统计推断法:在统计分组法的前提下,对同组样本进行归纳分析,总结出其中的异同。

4.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

(1)系统诊断方法。西方对中国书法的看法,是一个思想体系,因此必须采用系统理论进行研究。

(2)历史分析与抽象逻辑相结合的方法。在历史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在运动和发展中把握西方书法思想的实质。

【创新之处】 Applicant: Hui Wu

Application No.: 14306750(1)本研究对中国书法对外传播史的总结,在学术史上尚未有之;(2)本研究是基于20世纪中国书法发生重大变革的特殊时期所做的有针对性的研究;

(3)基于本人的学术背景,作者从译介学的角度看待中西对待书法态度上所折射出来的文化差异,和由此导致的对书法及相关术语的称谓;

(4)收集的语料库和最后建立在西方读者接受能力基础上得出的词典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将理论研究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预期成果

本研究预期产生以下成果:

(1)20世纪西方用外文出版的书法书目清单;(2)20世纪中国书法对外传播的历程;(3)海外书迹清单;

(4)20世纪西方对中国书法的观点态度的分类归纳概括总结;

(5)建立一个同质的(Homogeneous)的语料库,对相关的文本作动态的整理;

(6)编纂出关于书法的双语词典。

主要参考文献

[1]白谦慎.中国书法在西方[J].中华读书报,2012(334)

[2]冯远.当代中国书法创作与文化建构——中国美术馆书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 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 148-157 [3]古德柏.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书法(“国际书法文献展 文字与书写”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 台中: 台湾美术馆, 2000:63-66 [4]利华.中国书法艺术对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的影响[J] 书法之友,2002(4):8-10 [5]卢辅圣.二十世纪书法史鸟瞰[J] 文艺研究,1998(5):102-110 [6]莫家良.真伪〃风格〃画史——方闻与中国艺术史研究[J].文艺研究,2004(4):115-160 [7] 欧阳中石.中国书法艺术[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7 [8]王岳川.新世纪中国身份与文化输出[J].广东社会科学,2004(3):5-13 [9]王岳川.中外书法名家讲演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0]王岳川.“2010〃中国书法的国际教育与域外传播”论坛[R].2010 Applicant: Hui Wu

Application No.: 14306750 [11]郑瑞,王仙锦.西方中国书法研究之滥觞[J].新美术,2013(3):88-91 [12]赵柏松.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书法艺术 [D].2009 [13]中田勇次郎.欧美收藏 中国法书名迹集[M] 东京:中央公论社,1982 [14]Gordon, Barrass.The Art of Calligraphy in Modern China [M].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2 [15]Gao, Jianping.The expressive act in Chinese art: from calligraphy to painting

[M].Uppsala: Academia Upsaliensis, 1996 [16]Murck, Alfreda;Fong, Wen C.Words and images: Chinese poetry,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M].New York: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1.[17]Sullivan, Michael.The three perfections: Chinese painting, poetry, and calligraphy [M].New York: George Braziller, 1999.[18]Yee Chiang.Chinese Calligraphy: An Introduction to Its Aesthetic and Technique

[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3.[19]Kwo, Dawei.Chinese brushwork in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its history, aesthetics, and techniques [M].New York: Dover, 1990.[20]Yen, Yuehping.Calligraphy and power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ety [M].London: Routledge/Curzon, 2005.

第四篇:我院研究生在西北地区研究生英语演讲比赛中获得佳绩

我院研究生在西北地区第三届研究生英语演讲邀请赛中喜获佳绩

日前,由陕西师范大学承办的西北地区第三届研究生英语演讲邀请赛圆满落下帷幕。我院选派的研究生米尔班姑丽同学在本次比赛非英语专业组中荣获优秀奖,为学院赢得了荣誉。

据悉,西北地区研究生英语演讲邀请赛是西北及周边地区唯一为研究生提供的英语竞赛平台,比赛旨在围绕国家发展主题,把握时代发展脉搏,为西北五省区及周边地区的广大研究生提供了一个优秀的英语学习、应用、成果展示平台,以提高研究生的思维能力、语言综合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激发研究生外语学习热情。本次大赛以“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高等教育国际化与现代化)”为主题,共有来自陕西、甘肃、青海、内蒙古、新疆、宁夏六省(区)的67个研究生培养单位的87位选手参赛。

研究生处宣

2013年5月16日

第五篇:研究生在籍证明

证明

大连海事大学:

兹证明,系校、院)2010级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应于2014年7月毕业。特此证明。

(学校、院)盖章:

2014年日

下载博士生传给研究生在研究生期间的一些心得(全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博士生传给研究生在研究生期间的一些心得(全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博士生的考博心得

    博士生的考博心得 考博结束,成绩已出,考博结果,有喜有忧,初试还可,位居榜首,面试较差,四人之中,位列第三。总的成绩是第二名,。目前为止,录取已定。回首考博数月,回望复习的课程,感觉功......

    ★研究生研究计划

    ★研究计划: 以下是我对自己未来三年研究生学习生活的规划: 一、研一阶段:1 、巩固专业基础知识,提升专业素养。研一是很重要很关键的一年,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控制理论基......

    2013年南京大学博士生考试 医学院博士研究生复试

    2013年南京大学博士生考试 医学院博士研究生复试、同 等学历加试通知报考导师姓名:黎介寿刘志红唐政季大玺刘新峰陈龙邦 宋勇卢光明张春妮李宁李幼生 景华史继新王汉东杭春华......

    毕业生档案归档材料清单(本科、研究生、博士生)

    附件2:毕业生档案归档材料 本科毕业生: 1、学生高中时期的档案材料; 2、高考录取的档案材料; 3、毕业时的体检表; 4、江南大学学生登记表; 5、学生成绩单; 6、毕业论文成绩; 7、高等......

    研究生科研心得

    几名研究生的科研思路与心得 博主按:学校每年都有“科技十佳”评选活动,也是我们研科协的一个品牌活动。去年给他们投票时,浏览了几位研究生的科研思路与心得,受益颇多。今天抽......

    研究生助教心得

    研究生助教心得 现代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大学的教学方法中,更强调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研究生助教工作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

    研究生讲座心得

    在积累中成长 ——叶明律师讲座随感 经济法秦红嫚1111031035 2011年9月30日,在法学院二楼会议室,我们迎来了我们的学长——叶明大律师。叶明律师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

    研究生学术报告心得

    学术报告心得 研一入学以来听过多次学术报告会,获益匪浅。通过听这些 学术报告不仅学会了如何做学问研究而且拓展了眼界视野。报告 内容涉及的方面很广,如:政治、经济、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