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西方婚姻礼俗及对比分析(共)
一、中国传统婚礼习俗
婚姻礼俗是男女建立婚姻关系的必要途径。由于结婚是人生最大的喜事,关涉到家庭幸福。家族香火的延续和社会的安定,因此有关婚姻的习俗也就特别繁多。并且婚姻的习俗也就特别繁多。婚俗的历史非常悠久,并且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中国的婚俗历代主要沿袭的是“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现代的婚俗以及有所简化,并且根据各地不同的风土演变有所不同,一般从议婚到成婚大都经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订婚。这个程序仍因袭古代陈法:即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是说某家要操办婚事,往往由男家求亲友为媒游说女家,女方若许可,则两家互订婚约,并相易庚帖。订婚之月,有些地方设宴款待媒人,这就是订婚,又叫许亲、订亲。这其实是六礼中的纳采、问名合二为一,反映了人们已倦于古礼之繁琐,为适应新时代、新思想而大大简化了婚俗程序。这一点在第二阶段也表现得很明显。第二阶段纳聘,即由男方向女方家送数量不等的聘金。一方面用以感谢女方家长对女儿多年的养育之恩并充当婚嫁之费,另一方面表示男方对女方的重视,暗示女家尽可放心地将女儿许配于他。女方在接受聘礼之后,要以冠履等物回送男家,一方面体现传统的礼尚往来,另一方面则表示女方欣然同意及欢喜之意。实际上,这道程序是将古礼中的纳吉、纳征合二为一。可见,千百年传承下来的固有程序仍未改变,区别就在于总体上的简略。第三个阶段即成婚,也叫亲迎,俗名又叫“娶媳妇”。这一天,大部分地区是由男方亲自到女家迎娶,鼓乐喧天,直至黄昏。当然,地区之间、贫富之间在程序上不尽相同,但删繁就简的总趋势却是不争的事实。下面展示中式婚礼中重要传统环节的流程:亮轿:花轿停在新郎家门口。向四邻昭示。发轿:新郎来到新娘家,迎娶新娘上轿.起轿:轿夫起轿,两面开道锣鼓喧天,前往新郎家。中途颠轿:意在挡煞。新娘下轿:地铺红毡,新娘鞋不能沾地。三箭定乾坤:射天,祈求上天的祝福:射地,代表天长地久:射向远方,祝愿末来和生活美满幸福。过火盆:象征日子红红火火。跨马鞍:马鞍上放苹果,寓意平平安安.拜堂: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掀盖头:用秤杆挑下新娘的盖头.喝交杯酒:象征一对新人自此合二为一。敬茶改口:怍称对方父母为“爸妈”。进入洞房:上枣和栗子,寓意“早立子”
婚礼之前的准备事项
聘礼:婚前男方要将娶亲的聘礼送到女方家,每个地方送的种类都不相同
回礼:收到聘礼女方要给回礼,有的地方女方家会给订婚戒指,有的地方会给槟榔,有一郎到尾的意思。
安床:在结婚的前一天晚上,要由女方家出一个家庭和睦、父母双全、又育有儿子的男丁安装婚房里的婚床,再将寓意早生贵子的四品:核桃、莲子、红枣、花生铺在新床上面。嫁妆:女方家会给新娘准备带去婆家的嫁妆,全部放在红色的箱子中交给新娘。
上头:婚礼举行前一晚,要选择一个吉时拜神求平安幸福,而且男方也要在同一个时间在自家那边拜。
梳头:新娘梳妆打扮的时候,会请一位有福气的长辈来给新娘梳头,寓意跟安床的道理相似。婚礼当天的仪式:
迎亲:婚礼当天的上午,男方要带着迎亲队伍来女方家接亲。接新娘绝对算得上是整个婚礼的一大高潮。
找红鞋:新郎进门后也不能马上带走新娘,还要在新娘的房间里找到准备好给新娘的红色婚鞋,帮新娘穿上后才可以带走新娘。敬茶:两位新人要向双亲跪拜,奉茶直到长辈喝下才能站起来撑红伞、撒米:新娘新郎出门的时候,要由伴娘撑红伞陪同,而且要同时往路旁撒米,意思是不要让鸡啄到新娘。
绕吉祥路:新人上迎亲车后不能直达目的地,必须绕当地所有吉祥路名的路开一圈。
过门:即指新娘被接到男方家后,拜见翁姑及男家其他长辈的习俗。婚礼:跟西式婚礼类似,在酒店举行仪式,请司仪主持婚礼仪式。敬客:婚礼仪式结束后,酒宴正式开始,待到上鱼的时候,新娘要换上传统的龙凤褂跟新郎一起向每桌客人敬茶,客人都要说些祝福的话。
入洞房:新郎新娘会带要好的朋友一起去新房参观,或者做些闹洞房的娱乐。
三朝回门:指在结婚后的第三天,新娘由丈夫陪同回娘家,要带上礼物回去见女方父母,并且要祭祖。
二、西方的婚姻礼仪
西方人大多信仰基督教,所以这里所说的西方中世纪婚姻礼仪主要是指西方中世纪的教会婚礼。基督教认为,婚姻是上帝所设立的,是神圣的、是庄严的、是婚姻当事人永远的约定。“伊甸园是礼堂,上帝是主礼人,亚当与夏娃结为一夫一妻,这正是基督教婚姻的根据。”在4、5世纪,教会开始要求结婚的基督徒从教士那里得到婚姻祝福,教会的婚礼仪式首次形成„„在以后的世纪里,教会想把婚姻以某种教会仪式标志出来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以致在11世纪末、12世纪初,完整的基督教会婚姻仪式出现了。下面是一份完整的、从11世纪起就流行于英国的婚礼仪式书,从中我们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基督教会婚姻仪式的整个过程:新郎和新娘被领到教堂门口或教堂前面,以上帝、教士和围观的人群作证。新郎站在新娘的右手,因为女人是从亚当身上左边的肋骨制成的。教士开始向众人询问结婚预告:“我的兄弟们,现在我们聚集在这里,在上帝和他的天使及所有的圣徒面前,在教会面前,使两个身体结合在一起,从今以后,他们将可能成为一体,他们在上帝的信仰和法律中是两个灵魂,而最终他们可能将结合一生。因此,我以圣父、圣子和圣灵的名义向你们询问,如果你 们中任何一个人知道任何一种这两个人不能合法地结合在一起的原因,请现在陈述出来„„”同样的询问也被问及新郎新娘:他们是否秘密地做过什么,是否发过什么誓言,是否知道他们之间有任何方式的联系。如果其中有任何一种障碍被陈述出来并被保证加以证实,那么婚姻就要被推迟直到事实被澄清。这种结婚预告一般要被张贴三次,在三个特定的神圣日子,每个日子间隔一星期。如果没有结婚 障碍被提出,婚礼就被举行,教士向新郎问道:“你愿意娶这位女子为妻,爱她、尊敬她、维护她、保护她,不论在健康还是生病时,都作为一个基督徒丈夫对待他的妻子那样,只要你们生活在一起?”“我愿意。”新娘也被问及同样的问题„„“我愿意。”然后新娘由她的父亲或朋友给出,如果新娘是姑娘,不用把手蒙上,如果是寡妇,则要蒙上手。新郎接受她,以上帝和他自己的忠诚,当着教士的面,用自己的右手拉着新娘的右手,以现在时向新娘发誓:“从今天起,我以你作为我的妻子,不论好、坏,不论贫、富,不论生病、健康,只有死亡才会将我们分开,让圣洁的教会作证,我发誓。”新娘也向新郎发类似的誓:接着,新郎把金或银和一枚戒指放在盘子或书上,由教士祝圣戒指:“让我们祈祷,人类的创造者和保持者,精神荣耀的给予者,永久得救的赐予者,我主上帝,赐福这枚戒指,让戴上它的人以天国防卫的力量武装起来,以有利于她的得救,阿门„„”然后,教士把戒指递给新郎,新郎用右手拿着戒指,左手拉起新娘的右手,说道:“用这枚戒指我娶你为妻,我给你金、银,用我的身体尊敬你,用我世间所有的财产尊敬你。”新郎依次把戒指戴在新娘的拇指、食指和中指上,分别说道:“以圣父(圣子,圣灵)的名义。”最 后让戒指停留在第二个手指上,说道:“阿门。”因为这个手指有某种静脉,通到心脏,在它们之间,内在的感情总是鲜艳明朗,真正的银制戒指象征着这一点。然后新郎新娘低头,教士向他们祝福。之后,所有的人都走入教堂,新人跪在祭坛前,接受教士和众人的祈祷,祈祷生活美好、后代昌盛、和平永久、相爱到老,祈祷上帝赐福荣耀给灵魂和肉体。然后新人被带入教堂内殿,做弥撒。之后,在教堂举行的婚礼仪式全部结束。当天晚上,在新人上床后,教士还要来祝福婚床,以保护他们不受魔鬼的侵袭,教士用圣水点洒他们,给他们散播和平,然后离开„„ 相关仪式 1.钻石订婚戒
这个传统始于15世纪,当时奥地利大公麦西米伦以钻戒向玛丽许下海誓山盟。当时,他的亲信呈文献言:“殿下,在订婚时,您必须送一枚有钻石的戒指。”麦西米伦纳言。这个仪式从此流传至今,已有数世纪之久。2.新娘要带手套。手套是爱的信物。在中古世纪,许多绅士送手套给意中人表示求婚。如果对方在星期日上教堂时戴着那副手套,就表示她已答应他的求婚。
3.婚戒要带在左手无名指上古人认为左手无名指的血管直通心脏。中古世纪的新郎把婚戒轮流戴在新娘的三个手指上,以象征圣父、圣子和圣灵三位一体,最后就把戒指套在无名指上。于是左手的无名指就作为所有英语系国家传统戴婚戒的手指。4.钻石:爱情的最高象征
热能和压力孕育出颗颗结晶的钻石。钻石是人类目前所知硬度最高的物质。在古代,人们并没有切割钻石的工具和技术。钻石因此自然成为永恒不渝的爱情的象征,孕育钻石的热能就代表着炽热的爱。5.新娘要带面纱
最初,新娘的面纱象征着青春和纯洁。基督徒的新娘或戴白色面纱以表示清纯和欢庆,或戴蓝色面纱以示如圣女玛丽亚般纯洁。据说,当年美国首位第一夫人玛莎·华盛顿的孙女妮莉·华莱士在结婚时别出心裁地披着白色的围巾,掀起一种风尚。这就是今天新娘戴白面纱习俗的由来。6.新娘穿白色礼服 自罗马时代开始,白色就象征着欢庆。在1850年到1900年的维多利亚女皇时代,白色也是富裕、快乐的象征。后来则加强了圣洁和忠贞的意义,形成了纯白婚纱的崇高地位。而再婚的女性,可以用白色以外的其他颜色,如粉红或湖蓝等,以示与初婚区别。7.结婚典礼时
新娘总是站在新郎的左边。古时候,盎格鲁-萨克逊的新郎常常必须挺身而出,以保护新娘子不被别人抢走。在结婚典礼上,新郎让新娘子站在自己的左边,一旦情敌出现,就可以立即拔出佩剑,击退敌人。8.结婚蛋糕特别定制
自罗马时代开始,蛋糕就是节庆仪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那个时代,婚礼结束时,人们会在新娘头上折断一条面包。制造面包的材料———小麦,象征着生育能力。而面包屑则代表着幸运,宾客无不争着捡拾。依照中古时代的传统习俗,新娘和新郎要隔着蛋糕接吻。后来,想象力丰富的烘焙师傅在蛋糕上饰以糖霜,也就成了今天美丽可口的结婚蛋糕。9.蜜月旅行
“蜜月”(Honeymoon)一词的由来起源于古欧洲的习俗。新婚夫妇在婚后的30天内,或直到月缺时,每天都要喝由蜂蜜发酵制成的饮料,以增进性生活的和谐。古时候,蜂蜜是生命、健康和生育能力的象征。“蜜月”是新婚夫妇在恢复日常生活前的单独相处.西式婚礼基本程序 新郎新娘分别前往教堂,会合后开始举行婚礼(一般是下午): 2 婚礼一般由神父或牧师主持,亲朋或有心聆听“福音”的人一般都欢迎观礼(意大利人.希腊人除外),大家静侯新人到来: 主持者说完祷告词后,问新郎新娘是否愿意接受对方? 互相说完“我愿意”之后双方交换戒指,接吻,签字后婚礼便具法律效力; 一般情况下,新郎新娘分别有伴郎.伴娘,花童若干,统称BRIDAI PARTY 6 婚礼完成后,新人及BRIDAI PARTY一干人等前往外景地,公园.海边等特别景点拍摄自然风格的婚礼图片,除传统惯例要拍的合影镜头外,其余镜头常常是即兴发挥; 晚上,一对新人及BRIDAI PARTY,双方父母聚于酒店,酒吧或餐厅甚至海边开PARTY,程序为入场——就坐——伴郎致辞——宴会——切蛋糕——新人跳第一支舞——舞会+自助餐——新娘抛花球(新郎抛袜圈)——吻别 新郎新娘赴酒店或度假地欢度新婚夜
三、中西方婚姻礼俗对比
中国与西方国家由于地理、民族、历史、宗教等很多因素的不同,中西方国家在婚礼习俗和婚礼的筹办上也有很大差异。1·传统结婚仪式。
中国的传统婚俗中国的传统婚俗有“三书六礼”“三拜九叩”这些繁俗礼节不同国家虽然有不同的婚俗,但从繁复的细节与用品的喻意,都可见对婚姻的尊重和期许无分国界。
西方传统婚俗 在西方国家中,婚礼时有旧(Something Old)、新(Something New)、借(Something Borrowed)、蓝(Something Blue)等习俗。旧是指母亲传下来之婚纱,头饰或首饰,代表承受美好的一切;新是指朋友送的礼物如裙子,饰物,象征新的生活;借是指可向任何人借东西回来,据说从富裕亲友借来金或银放在鞋内,象征带来财运;蓝是指新娘的一些小饰物或花束用蓝色,意味着新娘的纯洁及贞洁。2·婚礼服饰 中国式服装
中国服饰强调统一而不突出个性,在中国红色象征喜庆、幸福,吉祥如意。在传统的婚礼仪式上,新郎新娘都要穿着红色的礼服,是祝愿夫妻婚后的生活能够红红火火的意思。而且衣服上的龙凤图案也是必不可少的,按照中国传统龙象征男性,风象征女性都预示着吉祥。家里到处贴着红色的喜字,门两边也要贴上红色的对联,新房里的物品也大都是红色为主的。尽管现在受到西方的影响,也会穿婚纱,但在迎娶和婚宴开始后,还是要换上红色的衣服。西方服饰
西方服饰强调浪漫纯洁而有个性,因白色在西方文化中象征着吉利、平安、善意,富贵和童贞。新娘穿着白色的婚纱,代表着对新郎的忠贞和自身的圣洁,新郎则是一声笔挺的西装。新娘的捧花和周围环境的装饰都是以白色为基调的。3·结婚礼俗
中国结婚礼仪 传统新娘嫁妆中要有剪刀象征蝴蝶双飞,痰盂,即子孙桶,是多子多 福的意思,铜盆及鞋意为同携到老,银包皮带取其腰缠万贯之意,诸如此类,迟,良田万顷。片糖,甜甜蜜蜜。
西方结婚礼仪 在古代的西方社会,新娘还需准备一些“旧、新、借、蓝”的东西。“旧”是指新娘头上的白纱必须是母亲用过的旧纱,表示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新”指新娘的白色礼服必须是新的,它是纯洁童贞的象征;“借”是指新娘手里拿的手帕必须是从女朋友那借来的,表示不忘朋友的友谊之情;“蓝”是指新娘身上披的缎带必须是蓝色的,表示新娘对爱情的忠贞之情。4·婚宴
中式婚宴 在中国,传统的婚宴是一场非常盛大隆重的宴席,通常在中午举行,持续三天。在宴席上,人们只吃、喝、聊天,饭后各自回家。中国婚宴的费用是新郎分担。酒宴上,新郎新娘要分别 向每个酒桌的贵宾敬酒,新郎新娘的父母也要向宾客敬酒,对宾客到场表示感谢和欢迎。
西式婚宴
西方婚礼仪式过后,经常会举行盛大的婚宴,叫做招待酒会。食物的种类是以新郎新娘的文化传统以及新娘家的喜好和经济状况来决定,而在西方经常是由新娘的家庭来支付婚宴帐。酒宴上新郎新娘会在宴席开始时跳第一支舞,之后酒宴开始。5·婚礼日期的选定的禁忌
中国婚礼日期禁忌
避开三七九,这三个月份均有中国传统的鬼节,不易班喜事。避开三娘煞,即每月的初三,初七,十三,十八,二十二,二十七,不以结婚,传说三娘专与月老作对,破坏别人的喜事,故月老不为三娘牵红线。不选父母生日,父母生辰不予黄道吉日相同,不宜嫁娶。西方婚礼日期禁忌
避开大斋节期和,周五,十三日。星期五是一个不吉利的日子,传说,在星期五这天发生了很多事;上帝创造了亚 当,亚当和夏娃吃禁果,他们的儿子该隐杀死了他的弟弟亚伯,这一系列不好的事使周五成为一个不宜结婚的日子。在最后的晚餐中,参加晚餐的第十三个人犹大出卖了耶稣,从此十三也是不详的象征。6·戒指的意义
中国的戒指 相传戒指的由来据传是中国唐代唐太宗的独孤皇后所创,是在自己每个月不方便时,套上一枚戒指,告诉皇帝此时不可行房。
西方的结婚戒指 据传是始于1477年,迈士米尼结识了玛丽公主,且为公主的美丽和优雅动人所折服。虽然他明知玛丽公主已许婚给法国三储,但痴情的迈士米尼还是要向公主一表自己的爱慕之心。于是他便专门打造了一枚雕刻精细的钻石戒指,送给玛丽公主。玛丽公主最终为迈士米尼的真诚所打动,答应与其结为伉俪。自此,以钻戒为信物便成为了西方婚礼的传统。
第二篇:中西方婚姻文化对比
中西方婚姻文化对比
总结:西方 属于浪漫型的, 新娘的礼服一般为白色,新郎是黑色的礼服, 西式婚礼礼仪
一般西式婚礼分为仪式和婚宴两个部分进行。
一、婚礼仪式 仪式:
婚礼仪式开始:证婚人入场、新郎入场、伴郎伴娘入场、戒童入场,将戒指交到神父手中
证婚人(牧师、神父或主持婚礼的长辈)走到婚礼台的正中位置,面对宾客站定下来。新郎与主伴郎走到证婚人的左手边(即宾客的右边),面对宾客站好。其他伴郎、伴娘、花童、戒童一对对并肩走入,来宾们站起来迎接。男女傧相分开两队,在婚礼台两侧呈八字形向外依次站好,女傧相们站在左边,男傧相们站在右边。花童站在主伴娘的后面,戒童站在主伴郎的后面。随着婚礼进行曲的节奏,新娘挽她的父亲的手走到新郎面前,由她的父亲将她亲手交到新郎手中.5.男右女左:2牧师会要求新郎新娘对对方作出一辈子的承诺, 婚约询问,婚礼誓言,交换戒指,新郎亲吻新娘。3而新娘手中的花球,在婚礼结束时,新娘就会抛给到场的女宾客,如果谁接到花球,谁就是下一个结婚的人3.抛袜圈: 中式婚礼礼仪 中式婚礼的讲究很多,在婚礼正式举行之前,要经过合婚、相亲、放小定、择吉日、放大定、送嫁妆等许多的礼节。中国传统结婚仪式
纳礼:男家请人预备向女家提亲、说媒。
问名:男家在大红庚帖上写下男子的姓名、排行、生辰八字,由媒人送到女方家中。女家若有意结亲,就把女孩的名字八字等写上请人占算。
纳吉:如男女双方的八字没有相冲相克,则婚事初步议定。
嫁妆:
上头:上头是男女双方都要进行的婚前仪式。也是择定良辰吉日,男女在各自的家中由梳头婆梳头,一面梳,一面要大声说: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发齐眉,三梳梳到儿孙满地,四梳梳到四条银笋尽标齐。
撑红伞:迎亲的当天,由新娘的姊妹或伴娘搀扶中娘家门,站在露天的地方,姊妹或伴娘在新娘头顶撑开一把红伞,意为“开枝散叶”,并向天空及伞顶撒米。三箭定乾坤:新郎向新娘虚射三箭。
过火盆:日子红红火火。
跨马鞍:马鞍上放苹果,寓意平平安安。
中国的婚礼 红色, 1新娘一般穿着红色罗衣,头戴凤冠,上面还有一块红色丝巾.而新郎就穿着红色的长衫马褂,头戴红色大沿帽。新娘乘着大红花轿在后,新郎骑着马在前,随着红娘和迎亲队伍到新郎家中拜堂.2双方家长坐在上堂,而新郎新娘在下堂成婚.整个婚礼由司仪主持,在他的指挥下,新郎新娘一拜天地,下拜高堂,然后夫妻对拜,送入洞房.闹洞房是婚礼的高潮,新娘先回洞房等待新郎,而新郎就在外招待客人,酒足饭饱后,新郎在一大堆人的簇拥下来到洞房.众人就开始闹洞房了,新郎新娘在大家的起哄下做各种游戏„„这样整个婚礼就在一片笑声中结束了。
中国古代有抛绣球迎亲的习俗;而西方的新郎新娘在教堂举行婚礼后,会把手中的鲜花抛向空中,流程:
1.祭祖:男方在出门迎娶新娘之前,先祭拜祖先。2.出发:迎亲车队以双数为佳。
3.燃炮迎亲:礼车行列在途中,应一路燃放鞭炮以示庆贺。4.等待:新郎礼车至女方家时,会有一男童待持茶盘等候新郎、新郎下车后,应赏男孩红包答礼,再进入女方家。
5.讨喜:新郎应持捧花给房中待嫁之新娘,此时,新娘之闺中密友要拦住新郎,不准其见到新娘,女方可提出条件要新郎答应,通过后才得进入。
6.拜别:新人上香祭祖,新娘应叩拜父母道别,并由父亲盖上头纱,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
7.出门:新娘应由福高德劭女性长辈待竹筷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子在结婚当天的地位比谁都大,因此不得与天争大。8.礼车:在新娘上礼车后,车开动不久,女方家长应将一碗清水、白米撒在车后,代表女儿已是泼出去的水,以后的一切再也不予过问,并祝女儿事事有成,有吃有穿。
9.燃炮:由女方家至男方家途中童谣要一路燃放礼炮。10.摸桔子:
11.牵新娘:新娘由礼车走出时,应由男方一位有福气之长辈持竹筷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新郎进入大厅。进门时,新人绝不可踩门槛,而应横跨过去。
12.喜宴:时下颇流行中西合壁式的婚礼,大都在晚上宴请客人同时举行观礼仪式,在喜宴上,新娘可褪去新娘礼服,换上晚礼服向各桌一一敬酒。
13.送客:喜宴完毕后,新人立于家门口送客。(二)、婚礼用品
西式婚礼必备: 婚纱 头纱:手套: 捧花和胸花: 钻石订婚戒指:蛋糕: 中式婚礼必备:
花轿 旗锣伞扇: 鞭炮: 凤冠霞帔: 盖头: 马鞍: 火盆:。
天地桌:多放院中,桌上放大斗、尺子、剪子、镜子、算盘、秤称“六证”。意为“六证”可知家里粮有多少、布有多少、衣服好坏、容貌怎样、账目清否、东西轻重等。民间讲只有“三媒六证”才表示新婚合理合法。等到吉时,举行结婚典礼,俗称“拜天地”,由司仪主持。一拜天地、二拜祖先、三拜高堂,最后夫妻交拜。
秤杆:入洞房后,新郎用秤杆挑去新娘的红盖头,取意“称心如意”。
花烛
第三篇:中西方幽默对比分析(共)
英 文 幽 默 赏 析院系:外语系 专业班级:英语11-02班 姓名:郑爽 学号:541108010226
中西方幽默对比分析
林语堂:我很怀疑世人是否曾体验过幽默的重要性,或幽默对于改变我们整个文化生活的可能性——幽默在政治上,在学术上,在生活上的地位。它的机能与其说是物质上的,还不如说是化学上的。它改变了我们的思想和经验的根本组织。我们须默认它在民族生活上的重要。
幽默是一种令人发笑而有余味的情操,广泛存在于中西方语言中。精炼含蓄、奇妙得体的幽默语在使用与理解上离不开与其紧密联系的文化溯源。英语中的humour一词来自于古希腊医学,他们相信人类身体有四大类液体控制健康及情绪。而抑郁时由于体内“黑胆汁”过剩所致,解决方法正是开怀大笑。英国人将humour一词演化成有趣的意思。将humor一词以音译形式“幽默”引入汉语,是林语堂1924年撰文提倡的。幽默的涵盖面甚广 ,它包括笑话(joke)、讥讽(satire)、反语(irony)、喜剧(comedy)、俏皮话(wisecrack)、轶事趣闻(anecdote),等等。对幽默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时代。而对幽默的定义 ,学者们却莫衷一是。我们暂把幽默定义为一种诙谐的、滑稽的意在带给交际双方愉悦的交际方式。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中英文幽默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主要体现在幽默的内容、功能、语言类型和表现形式上,造成差异的根源主要在于中西方文化和思维方式诸多方面的不同。
一、中西方幽默内容上的不同
幽默是人类审美追求的反应,也是对现实生活的映射。在内容上折射出不同民族独特的风土人情、文化理念。从主题上看 ,中国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根深蒂固 ,人们谈“性” 色变 ,因此 ,东方传统幽默中性主题是禁区;而西方幽默中这类主题却占很大比例。从内容上看 ,在西方的幽默中 ,单纯娱乐性质的纯幽默比重很大, 这是幽默从萌芽状态时起便形成的一个鲜明特征。而中国幽默似乎肩负着更沉重的历史使命---针砭时弊。纵观流传至今的几百段传统相声 ,讽刺段子占绝大多数。而幽默的民族特色在艺术手法上的表现远不如主题、内容那样明晰。它往往根植于一个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和心理素质 ,表现得十分隐蔽、微妙。中国幽默刻意追求一贯到底、层层递进的情趣性。最能显示中国人幽默文化底蕴的形式莫过于相声。相声的四个环节(“垫话”、“瓢把儿”、“正话”和“底”)对应了幽默结构的四部分。相声从头至尾包含多个“包袱” ,使听众始终怀着浓厚的兴趣 ,从紧张的期待走向缓和的满足 ,然后又跨向新的期待和新的满足。而西方的幽默小品往往只有一个“包袱”,喜剧中“包袱”要多一些 ,但由于喜剧的完整性,连贯性和情节性的要 求 ,运用“包袱”的限制很多。相声则不然 ,尽管它也 有一定的情节主线 ,但从不为死守情节的需要而放弃 使用“包袱” 的机会;相反 ,有时还以“包袱”为媒介 ,巧妙地从一个情节跳跃到与之毫无关联的另一个情节。
二、中西方幽默在功能上的不同
幽默是一种以社会认可的方式表达人类需要的方法。幽默的功用可分为:批判性(对生活中的缺点和反面现象加以否定)、肯定性(对生活中的优点和正面现象予以肯定)和纯幽默(既不肯定,也不否定,它只是对生活现象进行富裕情趣的反应)。西方的幽默文化底蕴深厚。西方人在性方面比中国人开放 , 往往有关性方面的笑话较多;其单纯娱乐性质的幽默比重较大; 另外 ,“智力成分压倒了其它成分”。总的来说,西方幽默更多发挥了其缓解精神压力、确立优越感的功能。中国人使用幽默一般侧重社会教育功能 ,例如 ,《文心雕龙》 对谐隐这一幽默形式的评价是 :“古之嘲隐 ,振危释惫。” 意思是古代的嘲笑文章和隐喻 ,目的在于拯救危亡和释除疲惫。事实上,中国人的幽默大多用来讽刺和规诫 ,或以增进社会的融洽和谐, 或作为单纯的引笑释怀的工具。拿国家级幽默大师赵本山来说,他的作品基本取材于农村、农民,其中不乏取笑、自嘲的成分。几乎每个作品都渗透着中国小百姓穷酸的味道,这些同样让人捧腹大笑,不过笑的时候往往有些心酸。
三、中西方幽默在语言类型上的不同
语言类型是中西方幽默中重要的语素之一。西方幽默中主要讽刺性语言、直白俏皮式语言和模仿式语言。中国幽默中主要用模仿式语言、讽刺型语言和富有哲理意味的启迪式语言。
四、中西方幽默语在表现形式上的不同
由于中西方思维和文化底蕴的不同,中西方幽默语在表现形式存在明显差异。中国人幽默典型的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最典型的莫过于相声了,全凭艺术家的一张嘴,借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字谈天说地、评论古今。郭德纲的相声中就有很多的例子。而西方幽默侧重于动作演绎。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幽默大师卓别林了,一系列无声电影给世人带来了很多欢乐。再如后来的动画大片猫和老鼠也用独特的美国方式博得了全世界的喝彩。
中西方幽默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中西方文化和思维方式诸多方面的不同引起的。中国是典型的大陆农耕文化,形成了发散性思维,守礼而含蓄;而西方人是唯求富强的海洋商业文化,形成了工笔素描式的直线型思维,随性而张扬,都是各自文化的投影。中国在这种自己自足的文化氛围中,便形成了一种“尚让不尚争,尚退不尚动”的思维定式,从而形成了
垂直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定式决定了幽默是以直观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而西方文化属于的海洋文化,主张创新。因而西方人形成了重创造的思辨型思维。
幽默是一种语言艺术,渗透于生活的每个角落,它以独特的艺术方式、充满情趣而又耐人寻味的意境,在生活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幽默是文明和智慧的象征,沟通了多元文化系统下不同民族的人们,使人们在交际中认识到了幽默的力量。虽然中西方幽默在许多方面的差异是明显的,但人们对幽默的喜爱和认同却惊人的相似。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各种文化在交流冲突中共存,不同地域的文化又通过跨文化交际获得一定的共识,中西方幽默也在逐渐融合,这种跨文化的中西方幽默的融合,既有利于中西方成功的交流,更有利于世界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⑴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于超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⑵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⑶王一鹭.看幽默故事学英语【M】海口南海出版社.2005
第四篇:中西方礼貌用语对比分析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大衣》中定语从句的翻译策略英汉职业委婉语中“礼貌原则”之对比分析福克纳小说中的圣经意象罪与同情—论齐林沃斯的悲剧英语中法语外来词对英国文化的影响An Analysis of Memoirs of a Geish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xistentialist Feminism 7 浅析不同文化中的身势语The Improvement of English Learning Skills Through Nursery Rhymes论《红字》里“A”字的象征意义从《嘉莉妹妹》看美国梦与道德观网络流行语翻译评析——“神马都是浮云”个案分析性格、学习策略和英语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关联理论关照下文化缺省现象及其翻译应对策略A Brief Study of Rhetorical Devices Employed in President Obama’s Inaugural Addres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ntactic Structure论海明威作品中的语言特征由英语外来词谈中英文化从“房间”意象看英国当代社会悲剧——哈罗德•品特作品解读《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中西方悲剧爱情故事折射出的文化差异—《穆斯林的葬礼》与《荆棘鸟》之比较 20 从女性主义视角看《蝴蝶梦》Miss Havisham: an Imprisoned Woman in Great Expectations写作教学中的范文教学女性哥特视角下的《蝴蝶梦》论格列佛人物形象在《格列佛游记》中所起的讽刺效果书面语言输入与输出对英语词汇习得的影响On the Unique Narrating Methods and Writing Skills in Brideshead Revisited《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麦琪悲剧原因分析残酷的现实与审美愉悦——论《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崇高美外国品牌中译的创新翻译研究浅谈礼仪在商务谈判中的重要性及其相关策略
中美时间观的文化差异
英语单位名词研究——以《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六版)》为例
论《野性的呼唤》的多重主题
A Study of the Personality of Emily from A Rose for Emily
英语经济新闻标题翻译在模因传播中的分析
《了不起的盖茨比》和美国现代社会
《看管人》下的“品特式”(开题报告+论)
从《好事一小件》和《洗澡》的对话对比分析看人物形象塑造的差异
浅析科技英语翻译中的逻辑错误
论旅游英语的语言学特征
《雾都孤儿》中的反犹主义
Western and Chinese Marriage Differences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 Study of Humour And Satire in Mark Twain’s Two Famous Adventures 从托妮莫里森透析世纪黑人民族意识演变 《等待戈多》中的矛盾分析-分裂的语言与互补的人物 论《霍华德庄园》中的象征主义 《紫色》中的隐喻语篇功能探索 学习动机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论英语商务合同中状语从句的翻译 试析中英婚姻生活差异及其原因 王尔德唯美主义对现代消费文化的启示--以《道林格雷的画像》为例 从跨文化交际看中西方时间观差异 文化商务交际中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卡森•麦卡勒斯《心是孤独的猎手》福柯式解读 《德伯家的苔丝》苔丝和《红字》海斯特的悲剧命运的比较 从数字的联想意义研究中西文化的差异 萧伯纳的费边思想在芭芭拉少校中的体现 Analysis of the Individual Heroism in the American Movies The Alternation of Language: A Study of Microblogging Vocabulary 论《最后的莫西干人》中的印第安情结 象征主义视角下《致海伦》中的意象美 《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中哈克和吉姆的人物形象分析 从王尔德喜剧中的花花公子形象解读王尔德信奉的纨绔主义 《呼啸山庄》爱情悲剧根源分析 从《美国的悲剧》解析美国梦 On Moral Characters in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从美国汽车看美国文化 以姚木兰和斯嘉丽为例看东西方女性意识差异 析《远大前程》主人公匹普的性格成长历程 用隐喻理论分析英汉商标的语言特色 试论《围城》中四字成语的英译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乔丹•贝克的人物分析 被忽略的人群--詹姆斯乔伊斯《都柏林人》女性角色分析 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记》论人性与兽性 交际教学法在中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小说中的罪犯形象 The Application of Corpus in Teaching English Reading 中英社交禁忌习俗异同之比较分析 对《大地》中女性人物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论《瓦尔登湖》的生态伦理意蕴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的实施情况研究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口语教学 论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非语言交际 浅谈汉语成语的英译 英语国家姓氏文化研究
解析《老人与海》中的桑提亚哥形象
庞德诗歌《在地铁站里》的意象分析
Strategies of Translating Chinese Proper Nouns in Tourism Texts
英语广告中仿拟的关联分析
侦探小说的发展
突破桎梏——《紫色》的生态女权主义视角解读
《劝导》中安妮•艾略特的道德判断
从隐喻视角解析《黄墙纸》的疯癫意象
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的重要性
用陌生化理论阐述《红色手推车》的悲剧色彩
诸神形象折射中西方价值观不同
论小说《看不见的人》中的象征主义
A CP-based Analysis of Humor in Friends
从《卡斯特桥市长》看哈代作品中的宿命论色彩
试论用英语电影进行英语文化教学
高中英语词汇课堂教学策略
男女二元等级对立的颠覆--《奥兰多》之女性主义解读
论《简爱》中话语的人际意义
A Comparison between Scarlett O’Hara and Jane Ey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inism 105 从动态对等角度论英语俚语的翻译
目的论视角下公益广告的翻译
《嘉莉妹妹》中女主人公的服饰所反映的女性意识
中西方传统习俗的对比研究——出生礼,婚礼,葬礼
《海的女儿》中安徒生的悲剧情结分析
从时代背景看《唐璜》中个人主义到人道主义的升华
从目的论角度讨论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
美国品牌中国本土化进程中的文化冲突与融合113 浅谈进口商品商标的翻译
探究中学生厌倦学习英语
文化意识与语言教学
《德伯家的苔丝》中亚雷形象分析
从语域和博客语篇角度解读博客传播
论身势语的跨文化交际应用
浅谈英汉文化差异对称呼语的影响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的女性主义分析
永不凋落的玫瑰—从女性主义分析《红字》中的海斯特
“同一性危机”——浅析汉娜的悲剧人生
交际教学法在当前高中外语教学过程中的实效性
124
电影《死亡诗社》中的教育意义
论有效开展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的策略
从莎翁作品透视伊丽莎白时期女性社会地位
商务英语新词构词研究
侠客精神和骑士精神折射出的文化差异—《七侠五义》和《亚瑟王之死》之比较
Comparative Study of Metaphor in English and Chinese Animal Words
从《芒果街上的小屋》透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意象手法在《永别了,武器》中的使用
《嘉莉妹妹》中男女主人公命运的对比分析
英语禁忌语的语用研究
An Analysis of Trademark Translatio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 Theory
汉语习语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
汉英翻译中的中式英语的成因及对策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ultural Factors in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Kong Yiji—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 Theory
跨文化交际中的体态语
浅谈中美饮食文化差异
从《百舌鸟之死》探析美国种族冲突
斯威夫特和笛福眼中的英国社会——基于对《格列佛游记》和《鲁滨逊漂流记》的比较 143 To Obey or Rebel –A Study of Female Characters in Moment in Peking
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现状分析--以xx学校初一学生为例 145 从文化差异的角度看习语的翻译
从中西文化差异看英汉数字翻译
《收藏家》中空间与人物心理关系的解读
商务英语评论中的态度意义分析
浅析《飘》中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动物习语中文化意象的比较与翻译
151 中英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
152 从餐桌礼仪看中西文化差异
153 《喜福会》中的中美文化冲突
154 A Study of Narrative Techniques in Barn Burning
155 论《傲慢与偏见》中的爱情观和婚姻观
156 Problems in the Oral Class and Solutions to Them
157 从饮食的角度看中西文化差异
158 初中学生听力理解障碍简析及应对策略
159 《我,机器人》中苏珊•卡尔文的女性角色分析
160 全身反应教学法在儿童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161 浅析情景教学法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影响
162 从个人英雄主义角度解读《肖申克的救赎》
163 从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看中西文化差异
164 《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浪漫主义情节分析
165 论《苔丝》中女性意识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冲突
166 英语名的取名艺术
167 语境对法律英语翻译的影响
168 浅析王尔德《快乐王子》中基督教救赎的表现形式
169 论“美国梦”对美国文学的影响
170 论《等待戈多》中的等待
171 《走出非洲》中的非洲因素与女主人公性格完善的关系
172 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外贸函电翻译
173 美剧网络字幕翻译研究
174 Advertising Language: A Mirror of American Value
175 传统道德与时代新意识之战―论林语堂在《京华烟云》中的婚恋观 176 中西方饮食文化对比
177 Elements on the Growth of Mary in The Secret Garden
178 A Comparison and Contrast between Works by Byron and Shelley 179 美剧《欲望都市》中女性语言的语用分析
180 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差异分析
181 互联网时代的语言帝国主义
182 从构式视野下对英语图式习语的解读
183 公示语英译错误分析
184 浅谈《红楼梦》诗词的文化意象翻译
185 商务信函中模糊语的使用研究
186 透过《傲慢与偏见》看现代社会爱情观
187 The Study of Chinese Body Language
188 从《远离尘嚣》看托马斯哈代的生态自然观
189 分析商务谈判中的模糊语
190 《吉檀迦利》中的泛神论思想
191 《推销员之死》的文化解读
192 从英汉“狗”的习语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193 《嘉莉妹妹》中嘉莉的欲望分析
194 从电影《七宗罪》看‘七宗罪’与基督教传统的关系
195 高中英语写作前口语活动设计与实施建议
196 论《傲骨贤妻》字幕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策略
197 中西方礼貌用语对比分析
198 心灵的挣扎:浅析福克纳短篇小说《烧马棚》中萨蒂的困境 199 从贫穷到堕落——解读嘉莉妹妹中嘉莉的奋斗历程
200 星巴克的成功之道
第五篇:全球文化及中西方文化对比
全球文化及中西方文化对比
全球化时代的中西文化及其传播
一、全球化问题的两种认识
在全球化问题上始终存在两种主要认识和态度。
一是把全球化看作人类历史一个晚近的发展时期和一种普适的进化过程,在政治上表现为民族国家及其职能的消弱和相互间依赖的加强;经济层面上表现为跨国公司与跨国金融的大规模运行从而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得到优化配置,在文化层面表现为信息传播的空前活跃以及以消费主义为核心的生活方式的盛行;
另一种认识与态度是批判性的,把全球化看成是西方文明的新一轮全球扩张,即资本主义新一轮全球扩张导致世界性的不平衡与不平等格局的加剧,其中所体现的不过是资本永无止境的欲望。
二、关于“文化帝国主义”的两种观点
1.萨义德与汤林森关于文化帝国主义的争论
“文化帝国主义”是一个众说纷纭的概念。汤林森认为, 当前的“文化帝国主义”理论主要涉及四个层面的内容: 作为“媒介帝国主义”的话语、作为“民族国家”的话语、作为批判全球资本主义的话语和作为批判现代性的话语。我们借用汤林森给出的这一框架介绍汤林森和萨伊德两位学者关于这个问题的针锋相对的争论。
(1)作为“媒介帝国主义”的话语
大多讨论文化帝国主义的学者都认为, 帝国主义依靠大众传媒传播、推行自己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
汤林森:媒介和文化帝国主义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内在关联: 一方面, 媒介只是中性地、客观地传播信息, 并不存在将帝国主义的意识形态强加于第三世界的问题;另一方面, 读者和观众有足够的自主性来抵抗外来文化的渗透。
萨义德:在媒介和帝国主义的关系问题关键在于帝国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对现代媒介是否拥有同样的控制权, 以及帝国主义国家是否有意识、有预谋地利用媒介来传播自己的意识形态。而在这一点上, 萨义德认为, 文化帝国主义的存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2)作为“民族国家”的话语
就文化帝国主义作为一种“民族国家”的话语而言, 它指涉的主要是这样一种观点: 由于经济、政治、军事实力的不均衡, 第三世界的“民族文化”过去曾经受到、而且现在仍在受着帝国主义文化的威胁。
汤林森认为所谓的“文化威胁”论并不存在。在他看来, “民族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怀疑的概念, 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解释都充满了矛盾。事实上, 大多数民族国家根本就没有同质的文化实体, 相反, 其内部充满了不同的氏族(ethnic)文化或地域(regional)文化的抗争与冲突。因此, 汤林森非常赞同当代学者安德森的看法, 认为民族国家与文化其实是“想象出来的共同体”(Imagined Community), 其本质乃是一种心理现象: 一种寻求互相认同的情感。
从某种意义上说, 萨义德同意汤林森的“文化开放论”与“文化交融论”。因此, 他诚挚地呼吁文化上的“国际主义”。萨义德也注意到, 不管是殖民时代, 还是冷战结束以来, 他所期望的文化之间的平等交往从来就没有实现过, 原因在于帝国主义国家一直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来俯视东方, 东方从来就没有获得过和西方平等的对话身份。因而萨义德号召第三世界抵制西方世界的扩张。其目的并不是以“西方主义”来对抗“东方主义”, 而是改变前宗主国与殖民地、主流与边缘之间的不平等关系。
(3)、作为批判全球资本主义的话语
汤林森主要反驳了一种功能论的说法:即认为文化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先锋, 其目的是通过文化层面的“同质化”, 进而在全球范围内推行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在他看来, 上述理论的错误首先在于颠倒了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是经济决定文化而不是相反, 只有在人类需要得到充分满足、物质基础得到建立后才有“文化”可言, 从这个意义上说, 文化不可能是经济的先锋。其次, 如果是文化社群自觉、自主地选择了资本主义, 那么即使资本主义的确带来了文化同质化的后果, 那么也没有理由对资本主义进行批评。
萨义德:汤林森强调的是资本主义的自主性, 萨义德却正好相反。他认为,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 从一开始就是以文化的扩张为条件的。萨义德主要考察了欧美“东方学”的产生与帝国主义扩张之间的内在关系。欧洲的东方学研究一直与欧洲诸国此消彼长的斗争有关。萨义德还注意到, 在整个殖民时代, 西方世界许多“高尚”的文化现象都打上了帝国主义的印记,有时这些印记是暗藏着的。所以他强调“对位阅读法”: 即不局限于作品的表层含义, 而去挖掘文本背后的深层含义。
(4)、作为批判现代性的话语
文化帝国主义作为批判现代性的话语:主要指的是这样一种观点: 现代性一方面给社会带来了物质财富、科学理性和民主自由, 另一方面带来了异化、无序以及工具理性的“铁笼”。正是这样,现代性在冷战以后以一种不可抵御的力量迅速地向全球扩张, 以致于第三世界不得不接受“现代性的诅咒”: 不但在经济上要纳入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 在文化上也要纳入源自西方的叙事模式。
汤林森:现代性在全球的扩张虽然是个不争的事实, 却不能证明文化帝国主义的存在。他指出, 20世纪60年代以来, 帝国主义已经被“全球化”所取代。
萨义德:在当前的世界秩序中, 东西方之间、南北方之间的冲突仍然触目惊心, 因而全球化、人类一体化的预测要么是某些理论家粉饰现实的违心之论, 要么是善良知识分子的痴人说梦。
(5)、两种看法的渊源
两人采取的方法差异:汤林森主要采用的是解释学的方法。萨义德采用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和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正是萨义德和汤林森的差异所在: 汤林森以解释学为理据, 更多地强调文化交往中的平等关系, 而萨义德受葛兰西和福柯理论的影响, 更多地关注文化交往中帝国主义霸权的隐秘运作方式。
两人的本体论差异: 回答“谁在说话?”的问题时两人的立场不同。葛兰西是接受西方教育的东方人,汤林森是发达国家代言人;二者分属不同的知识分子类型。
三、支持文化帝国主义存在的辩护
1、文化帝国主义的实践之一——好莱坞影像中的“东方主义”思维
何谓“东方主义”
后殖民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人物爱德华•萨义德在《东方学》一书中对之作过明确界定:东方主义“不是表达了对一个与自己显然不同的(或新异的、替代性的)世界进行理解——在某些情况下是控制、操纵甚至吞并——的愿望或意图”。它“与帝国主义强力有着特殊的历史关联”。萨义德指出“: 东方主义”是“建立在关于‘东方’与‘西方’的本体论与认识论区分基础上的一种思维方式”。凡是以东方与西方这一基本二分法作为起点的对东方、东方人、东方习俗、东方“心性”、东方命运等等进行本质主义陈述的写作都属于东方主义。
西方电影关于功夫、伦理、侠客、中医、玄学、暴力美学等正是“东方主义”的典型表现。
好莱坞电影中的“东方主义”
(3).全球化语境下好莱坞电影的“东方主义”新动向
西方国家以美国文化产业为首,通过商业文化输出,把西方的价值观、世界观推销到世界各个角落,逐渐形成文化霸权。
在“全球化”时代,“东方主义”的政治功能丝毫没有减弱。自从穆斯林世界被贴上美国头号敌人的标签之后,“阿拉伯”就与“恐怖主义”联系到了一起。
华人好莱坞电影的“自我东方化”的色彩。“自我东方化”即东方人以西方人论述东方的逻辑为参照和出发点,固化和本质化“东方主义”的行为和话语表达。一大批有影响力的华人电影可以说明这种趋势。“自我东方化”已经成为东方导演把影片推向国际市场的有力武器。“沉默的他者”不再沉默,转向迎合而不是挑战或推翻西方人固有的想法。
(2)典型的东方人
将东方典型化有两个用处:一是方便西方对东方的把握;二是这种典型其实蕴涵着丰富的含义,那就是对东方的敌意。负面的东方形象传达了西方对东方的看法与态度。固定秩序“白人男性-白人女性-黑人男性-黑人女性”强调缺失,强调秩序,这些都是将东方人典型化的惯用手段。西方需要这些典型来强调他们的中心位置,将东方边缘化,并且使他们将东方的一切活动合理化。
3、新时代的东方主义
《明日帝国》
促使电影对东方形象作出修正的原因,第一,在欧美社会中面临着数量越来越大的非白人移民,他们的反对声音不容忽视。其次就是票房表现。电影中负面的东方形象令日渐清醒的东方观众反感,电影制作者在考虑利润的前提下,不得不推出貌似正面的他者形象,更标榜在他者形象上前所未有的真实塑造。
007电影一向以其敏感的时代触觉见称。在《明日帝国》中,它带出了潮流元素:媒体的力量。同时,在电影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的崛起,因为在电影中,在中国成立办事处是媒体大亨卡佛的目标。在电影中可以看到两股力量的交织:一是要维护东西方的差距,二是对中国发展的担心。进一步考量,由于中国的庞大票房,电影不得不对林慧这个角色有一番斟酌。观众看到的林慧,正是一个折衷的东方人物形象。
“所有的对于东方社会,语言,文学,历史,社会学等等的看法我都称之为显性东方主义。任何关于东方的知识的改变都仅限于显性东方主义的改变,隐性东方主义是不变的,稳定的,永恒的”。
四、反对文化帝国主义存在的辩护
1、不开放不足以成文化——关于全球化中媒体保护与媒体开放政策
(1)限制性保护与扶植性保护
限制性保护:对文化产品的引入和展示进行控制;通过限制进口对国内产业进行鼓励和扶持的策略;关税和限额是限制性保护的常见形式;
扶植性保护:意在推动国内文化产业的发展,增强同国外竞争的实力。通过资助和补贴推动国内文化产业的发展。
(2)媒体保护主义的根源
媒体保护主义以文化产品具有意识形态为前提,来自对外国文化的影响和本国文化完整性受损的恐惧;保护性政策常常与决策者的既得利益有关,政府精英除了实践他们自己的信念之外,也必须归纳国家内部不同群体的利益,甚至充当他们的代言人;不平衡的文化交流容易引发媒体保护,对美国的文化霸权的担心不限于发展中国家,某些发达地区例如加拿大和西欧,也采取了若干媒体保护主义。
是一种精英主义文化观:认为大众对文化难有正确的判断。典型:中国,加拿大,西欧
文化帝国主义是其代表理论,与强媒体效果模式相对应
(3)媒体开放政策的根源
自由贸易政策是对市场机制在全球范围内资源分配有效性信念的一种体现。
赞成自由贸易的观点认为:文化产品的国际流通和普通产品流通无异,并对个人自行选择文化有更多的信心和尊重。典型:韩国,日本,香港
自由贸易政策对外国媒体的冲击有更加客观的评价;
本地产品的竞争优势在于斯特劳哈尔的文化接近性,即受众对和他们自己的语言和文化背景熟悉的文化产品更容易被理解和产生共鸣。
文化开放主义倾向于强调受众的主动性
(4)全球化时代的媒体政策
全球化给保护主义带来极大问题,保护主义的政策越来越失效,付出的成本越来越高。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扩张、技术进步以及民主制度和市场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胜利加速全球化的过程。
全球化与本地化过程是相辅相成的。
外国文化会丰富本国文化。
(5)媒体开放政策的成功实践——一个极端开放的案例
媒体保护主义的一个重要假设,是采纳开放政策纵容外来文化会引发本土文化的激烈变革,香港足以证明这种恐惧是没有根据的。
媒体保护主义的另一个假设认为,开放的文化政策会导致外国媒体一统天下。香港的案例表明保护主义对发展中国家的本地媒体发展不是必要的。
媒体保护主义假定决策者可以从文化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但是如何分辨精华和糟粕并不容易。因为本土文化内部是有差异的,与外国文化接轨有时只不过是内部文化多元化的延伸。因此判断是否应该接受一个文化习惯,不该以其来源为标准,而是应该考虑这种习惯是否符合民众的需要,大陆和香港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香港、广州和北京的价值观比较
价值观与文化习惯
香港
广州
北京
赞同%
赞同%
赞同%
如果有机会我会走后门
21.2
50.4
47.5
拜访好友不需要预约
19.4
28.6
26.7
邻居吵架时不应该干涉
46.1
38.3
40.9
我肯定不会送自己父母去养老院
51.2
58.9
50.0
(6)以竞争促发展
全球化传播时代,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各种边界正在发生变化,被外来文化取缔的恐惧是没有根据的,国家的本土文化可能发生变化,但是很难改变深层的特征,因为人的文化认同和所处的地缘、血缘和信仰息息相关,本地文化不一定此消彼涨,可能相互影响并形成新的混合文化。
全球化时代各种政策依然掌握在国家政治精英的手中,全球化对国家民族的侵蚀作用是不平衡的,文化主权的概念依然会有市场;
采取一般的开放政策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并不要求纯粹依赖市场引导文化发展。在满足社会对外来媒体需求和减少其不良影响之间求取平衡,采取有限保护政策,尽量开放是全球化下的主要走向,一个好的战略是分步骤、分阶段的开放市场,首先开放本土竞争为国际竞争做好准备
2、文化转移——对全球文化交流实际过程的分析
——以花木兰传说的迪斯尼化和美国化为例
(1)文化的全球化与文化转移
文化的全球化:文化的全球化意味着一种全球文化的诞生。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全球文化就是被西方文化统治的文化,本土文化有被同化的危险,文化全球化实际上就是本土文化的西方化;另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化无疑代表着一种重要的趋势,但是全球化并不能脱离本土化,全球化与本土化是都是相对的,是同一个硬币的两面,Robertson提出“球土化(globcalization)”的概念,这个概念可以很好的概括和体现个中两者的相对性和辩证关系。
文化转移:指由媒介参与的文化生产形式,主要指不同文化相遇时,一个文化为了自己的需要而改造其他文化、据为己用的过程。文化转移的主角既可以是强势文化,也可以是弱势文化。文化转移通常有其目的性,通常获得利润是进行文化转移的原始动力,文化转移会导致两个或多个文化元素融合,在融合过程中,各种文化成分的相对比重可能不同,由于人们在语言和文化情境中更容易接受本土文化,为了得到受众的认可,文化生产者趋向于在外国文化和本土文化中寻找一种平衡。
(3)、木兰传说的迪斯尼化和美国化
(4)木兰传说的美国化和普适化
孝道与双向的爱。花木兰在中国文化中是表扬孝道的传说,到了《木兰》中,“服从”的美德不受重视,孝道的观念变为次要,孝道被改造成一个更容易被不同文化接受的观念:荣耀家庭和双向的爱取代了孝道成为影片叙述的主题之一。
适度的女权主义与个人主义。自我身份的追寻是影片的一个突出主题。走折中路线,表达适度的女性主义与个人主义。
去情境化、本质化与再情境化。第一种,剔除中国故事的情境,确定核心要素,加以重构和重新情境化;另外一种,确定核心要素后按照故事令人信服的内在逻辑去重新演绎。
文化形式的转变。原文化存在的形式会影响文化转移的方式和幅度;文化成品采用的形式也会影响到改编的范围;媒介的风格和类型也会对文化转移产生重要影响。在文化转移的过程中,哪些被保留,哪些被舍弃,哪些被翻新,取决于文化产品的艺术形式、媒介类型以及制作者的意向等多方面的相互作用。
原文化延续与跨文化参考机制
(5)全球化
3、关于文化转移的结语
文化的真实性与本土性:
文化杂交与全球文化:《木兰》既不是纯中国的文化,也不是纯美国的文化,它成为一个跨文化的文本:是旧与新、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女性的服从与解放、孝道的奉献与父女双向沟通等等看似对立的概念的混合体。它在世界范围内的成功使得这一个迪斯尼化的中国传奇成为了世界流行文化中的一员,它使得后来对花木兰故事的再诠释和再创作都无法回避与它的对话,全球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界限逐渐模糊。
文化转移与文化边界的跨越:文化转移不是两个不同文化的物理混合,而是一个化学反应的过程,反应之后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在文化转移的过程中,制作者总是尝试不断重新定义文化的边界,直到最后定于一个受众和他们自己都可以接受的新的边界。文化边界是社会构建的结果,全球传播的时代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文化边界也日益模糊并不断被改写,常常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虽然一个国家的文化随着文化转移而改变,但是它的文化基因仍然将保持相对稳定。文化的边界不会在一夜之间消失,只是将不断受到冲击、改写以至再肯定。
国际传播再出发:文化的转移不仅限于传播媒介的内容与形式,还包括西方的教育理念、国际商业文化和基督教信仰。强调文化转移的重要性可以推论出,传统与现代、西方与东方皆不应做决然二分,这种认识有利于破除自设的限制,对政策的制定与理论的推进也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