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语文复习资料 总结..[五篇]

时间:2019-05-15 09:59: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专升本语文复习资料 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专升本语文复习资料 总结..》。

第一篇:专升本语文复习资料 总结..

专升本语文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文学常识

1.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

2.有“亚圣”之称的(孟子)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3.《秋水》中对话的两个神话人物是(黄河伯和北海若)。

4.巴金的《爱尔克的灯光》主要批判了其祖父在照壁上写家训“长宜子孙”四个字。

5.陶渊明《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6.《种树郭橐驼传》是具有寓言性质的(传记作品)。

7.《报刘一丈书》鞭笞的三个反面人物是

(干谒者、权者和门者)。

8.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9.唐代诗人中被称为“小李社”的是(李商隐和杜牧)。

10.白居易的《杜陵叟》诗的副标题是“伤农夫之困也”。11.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概括出一般原理的论证方法是(归纳法)12.先秦散文中最多采用寓言形式、最富浪漫色彩的是 《庄子》

13.以现存九千三百多首诗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诗歌创作数量最为罕见的诗人是(陆游)14.《选择与安排》一文的作者朱光潜是我国著名的(美学家)15.王实甫的《西厢记》是一部(元杂剧)

16.“瀚海阑千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诗句中所用的修辞格是(夸张)

17.“望洋兴叹”一语出自 《庄子》

18.《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亟请于武公”句中的“亟”字的意思是(屡次)

19.《国殇》选自 《九歌》 20.辛弃疾的作品集是 《稼轩词》 21.“逝者如斯”一语出自 《论语?子罕》

22.郁达夫和郭沫若曾一起组织过(创造社)

23.《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主要是言论)的语录体散文集。24.冰心在《往事》一文中,用什么形象的特征象征人的品格(大海)

25.“山不厌高,水不厌深”一句的作者是(曹操)26.“五十步笑百步”这个成语源自 《孟子》

27.《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一词的作者是(李煜)28.《种树郭橐驼传》一文中“故不我若也”一句从语法上看属于(宾语前置)

29.《蜀相》是一首(七律)

30.《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

31.“数”字作“计算”义解的是: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

32.《心灵的灰烬》一文的作者傅雷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

33.郁达夫《故都的秋》所写的“故都”是今天的(北京)

34.《米龙老爹》在叙述方法上的特点是(倒叙方式和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叙述方式交互使用)

35.在先秦诸子中,文风以想像丰富、词藻瑰丽、汪洋恣肆而著称的是(庄子)36.说“今日一天,当明日两天”的哲人是(耶曼孙)

37.“茕茕子立,形影相吊”一语出自 《陈情表》。

38.《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作者是(欧阳修)。

39.描写大体可归纳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两大类。

40.《季氏将伐颛臾》中的季氏是春秋时鲁国的贵族。41.《马伶传》的作者是(侯方域)。

42.小说《苦恼》的主人公是一名名叫姚纳的马车夫。

43.苏轼《水调歌头》词:“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44.王昌龄《从军行》诗:“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5.李商隐《无题》词:“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46.《行路难中表现诗人远大抱负的两句诗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47.游记散文集《屐痕处处》的作者是(郁达夫)。48.《冯谖客孟尝君》选自 《战国策》。

49.《红楼梦》今传本120回,前80回的作者是(曹雪芹)。50.唐代以山水诗著称的诗人是王维和孟浩然。51.赋是汉代形成的一种文体。

52.曹操《短歌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53.柳永《八声甘州》词:“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54.辛弃疾《水龙吟》词:“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55.“吾归破贼,必灭楼兰,此矢所以志也”是南霁云的誓言

56.“国殇”的含义是什么?国殇,指为国捐躯的人。殇,未成年而死或客死在外。57.易安居士指的是(李清照)57.明代的宗臣属于(后七子)。后七子包括:宗臣、李攀龙、王世贞、谢秦、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

58.《米龙老爹》的作者是(契柯夫)

59.茅盾是(文学研究会)文学社团的倡导者和组织者。

60.“逝者如斯”一语出自 《论语?子罕》

61.以通俗易懂、雅俗共赏的诗风著称于世的唐代诗人是(白居易)62.《苦恼》一文的作者契诃夫是(俄国)的作家

63.鲁迅的《狂人日记》发表于(1918年)64.《关山月》:“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65.游记散文集《屐痕处处》的作者是(郁达夫)。

66.《冯谖客孟尝君》选自 《战国策》。

67.《红楼梦》今传本120回,前80回的作者是(曹雪芹)。

68.汉乐府民歌大多数收集在乐府诗集中,作者是(宋人郭茂倩)。

69.《统筹方法平话引子》:“比如,想泡壶茶喝。当时的情况是:开水没有。开水壶要洗,茶壶茶杯要洗;火已升了,茶叶也有了。怎么办?”这里采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70.综合运用两种说明方法的是(只要沙漠面部的沙子是细沙而干燥,含有大部分石英,被 阳晒得火热后,经风的吹拂或人马的走动,沙粒移动磨擦起来便会发出声音,这便是鸣沙)71.运用准确、简要的语言,揭示说明对象的本质特征的说明方法是(定义说明方法)72.先秦诸子中,激烈抨击“窃钩者诛,窃国者侯”黑暗社会现实的是(庄子)73.《种树郭橐驼传》中用种树的道理来说明治民的道理,这种表现方法是

(类比)74.王昌龄的《从军行》是一首(边塞诗)75.《诗经?氓》中“淇则有岸,隰则有泮”两句是(反喻自己的愁思无穷无尽)76.《往事》中说,“海是神秘而有容”,这里“有容”的意思是(胸怀宽广)77.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中,与王维齐名并称的著名诗人是(孟浩然)

79.《长亭送别》中,体现莺莺执着爱情、鄙弃功名的语句是(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

80.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是一部(笔记小说集)81.《古诗十九首》产生在(东汉末年)82.属于人物传记的是(侯方域《马伶传》)83.用典的句子是(“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84.杜甫诗歌的风格是(沉郁顿挫)

85.宋代作家中,在诗词文赋以及书画等方面都有很高造诣的是(苏 轼)86.王维山水诗的艺术特点是(诗中有画)

87.先秦时期最能代表儒家思想的语录体散文集是(《论语》)88.在《诗经》中,保存民歌最多的部分是(风)89.通过标题点明主题思想的是(契诃夫的《苦恼》)90.“既来之,则安之”这句古语出自(《论语》)91.《红楼梦》的体裁是(长篇文言小说)92.《西厢记》是一部(元杂剧)

93.我国诗歌史上被称为“诗仙”的是(李 白)94.在《史记》中,用来记叙帝王事迹的是(本纪)

95.《李将军列传》中,李广和李蔡的对比描写,主要是为了表现李广的(不幸遭遇)96.在思想和艺术上都堪称中国古代长篇小说高峰的作品是(《红楼梦》)97.“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二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比拟)

98.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在“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之后感叹人事变迁的诗句是(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99.陆游《书愤》中高度概括历史事实与自身经历的名句是(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100.诗集《女神》的作者是(郭沫若)101.原始歌谣最突出的特点是(质朴)102.属于春秋时代的历史散文有(《尚书》)

103.被称为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作品是(《史记》)104.北朝民歌的代表作是(《木兰辞》)105.我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是(《红楼梦》)106.汤显祖的代表作是(《牡丹亭》)107.“填然鼓之”中的“鼓”的词性是

动词。

108.所谓“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

109.陶渊明《饮酒》诗:“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110.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111.杜甫《蜀相》:“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112.《论毅力》一文的作者是

梁启超。

113.鲁迅先生曾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14.《西厢记?长亭送别》:“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115.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

116.《战国策》是一部

国别体史书。117.《饮酒》是一首(五言古诗)

118.北宋以慢词创作著称的作家是(柳永)119.“祸起萧墙”一语出自(论语)

120.曹操《短歌行》诗篇‘何以解忧,惟有杜康”中的“杜康”所用的修辞格是(借代)

121.“青海长云暗雪山”中的“暗”从语法角度看是(使动用法)

12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一句诗出自(《行路难》)

123.诗集《死水》的作者是(闻一多)

124.我国盛唐时期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是(岑参)

125.《论快乐》一文提出精神的炼金术能(使肉体痛苦都变成快乐的资料)

126.有宾语前置这一语法现象的一句是(姜氏何厌之有?)

127.从文体方面讲,《前赤壁赋》是(文赋)

128.《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马致远)

129.“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句中的“暂”字的意义是(突然)

130.唐代的作家有(青莲居士、香山居士)131.常被后人并称的作家有(老子 庄子、韩愈 柳宗元、李白 杜甫、元稹 白居易)

132.属于老舍创作的有(《月牙儿》、《茶馆》、《骆驼祥子》)

133.借景抒情的诗句有(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34.属于倒装句的是(不吾知其亦已兮。步余马于兰皋兮。长余佩之陆离。)135.建安七子的有(王粲、孔融、陈琳、徐干、阮瑀、应肠、刘祯)

136.唐代的散文作品有(《师说》、《祭十二郎文》、《永州八记》、《张中丞传后续》)137.作品属于诸子散文的有(《荀子》、《韩非子》、《庄子》)

138.《孟子》一书的特色是(观点鲜明,气势磅礴、词锋犀利,极具雄辩力、论辩技巧灵活)

139.汉代文学的创作成就主要体现在(散文、辞赋、诗歌)140.属于汉代赋体文学的代表的有(司马相如、枚乘、扬雄)141.有关汉代乐府民歌的说法是(汉乐府民歌大多是经汉代乐府官署采集和整理而得以保存下来的。乐府民歌“质而不俚,浅而能深”。乐府民歌既有句式灵活的杂言体,又创造出整齐的五言体。)

142.属于“初唐四杰”的有(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143.属于盛唐诗人的有(杜甫、李白)

144.被称作明代“四大奇书”的是(《三国演义》、《金瓶梅》、《西游记》)145.唐传奇中表现豪士侠客题材的是(《虬髯客传》、《红线女》、《聂隐娘》)146.代表唐代散文最高成就的作家是(韩愈、柳宗元)147.说明文《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的作者是(竺可桢)148.具有“含泪的微笑”风格的小说家是(欧?亨利)149.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是

(白居易)150.主张文章应“惟陈言之务去”的文学家是(韩愈)151.由徐志摩发起、组织的文学社团是(新月社)152.曾经荣获“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是(老舍)153.以1870年“普法战争”为背景的小说是 《米龙老爹》

154.茅盾《香市》一文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今昔对比)155.侯方域在《马伶传》中说马伶为提高演技“乃走事昆山”,这里“昆山”所用的修辞格是(借代)156.成语“分崩离析”出自

《季氏将伐颛臾》 157.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狂人日记》。158.散文《故乡的野菜》的作者是

(周作人)。159.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杜甫)。160.李清照是宋代(婉约派)的代表词人。

161.冰心《往事》(一之十四)中的点题句是:“我希望我们都做个‘海化’的青年。” 162.李白在《行路难》一诗中运用了伊尹典故的诗句是“忽复乘舟梦日边”。163.鲁迅小说中,以农民为写作对象的作品(《**》、《阿Q正传》、《故乡》)164.鲁迅的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165.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66.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167.“既来之,则安之”这句古语出自 《论语》

168.《秋水》中北海若对“自多”的态度是反对

169.梁启超《论毅力》写于戊戌变法失败后

170.《郑伯克段于鄢》中“多行不义必自毙”一语指斥的对象是(共叔段)171.《李将军列传》一文中不与李广构成对比关系的人是(王朔)172.北宋第一个专事写词的婉约派词人是

(柳永)

173.盛唐诗人中,被誉为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的是

(李白)

174.《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一诗贯穿全诗的线索是月夜

175.李煜的《虞美人》是一首抒情词

176.“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中刘郎指的是

(刘备)

177.被誉为“曲状元”的作家是(马致远)

178.苏轼的《前赤壁赋》主要描写了哪三种景物?清风、黄花、梧桐

179.在《宝玉挨打》中说“明日酿到他弑君杀父,你们才不劝不成”这句话的人物是贾政 180.《大同》论证理想社会时主要运用了(对比法)

181.李密在《陈情表》中陈述不能奉诏的理由,是为侍奉年迈多病的祖母

182.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语录体散文集是

《论语》

183.“民为贵,社穆次之,君为轻”的提出者是孟子

184.《谏逐客书》中,“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采用的修辞方法是 [ 对偶 ] 185.《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的中心论点是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186.“譬如为山,未成一簧,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这段话所用的逻辑论证方法是对比、比喻

187.鲁迅在《灯下漫笔》中,用“人肉的筵宴”为喻是为了说明中国文明的实质

188.《郑伯克段于那》中“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参国之一”的意思是国都的三分之一

18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原出处是《论语》

190.韩愈《张中互传后叙》中,与刻画南雾云性格的描写无关的是博闻强记

191.茅盾的第一篇长篇小说是 《幻灭》

192.巴金创作的长篇小说三部曲最著名的是 《激流三部曲》

193.“分崩离析”、“贻笑大方”、“形影相吊”三个成语依次出自

《季氏将伐颥臾》、《庄子?秋水》、《陈情表》

194.《灯下漫笔》中,鲁迅认为青年的使命是创造第三样时代

195.孟子《寡人之于国也》认为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是实行仁政 196.《谏逐客书》的中心论点是逐客错误

197.《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通过五代后唐庄宗盛衰兴亡来证明中心论点,运用的表现手法是(对比)

198.梁启超《论毅力》的中心论点是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199.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著名历史著作是

《 史记 》

200.《张中丞传后叙》一文的表达方式以哪种为主?(叙述和议论)

201.诗歌风格融音乐、绘画、理趣于一体的诗人是(王维)

202.李后主是指(李煌)

20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全词是围绕着(明月)来抒写情怀

204.“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所使用的修辞方法是

(比喻)

205.《蜀相》中高度概括诸葛亮一生辉煌业绩的句子是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20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207.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208.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209.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210.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211.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212.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213.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214.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215.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216.南方有佳人,遗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217.排云御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218.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219.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220.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221.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222.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223.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24.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225.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226.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227.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228.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229.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230.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231.庵庵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232.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233.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234.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235.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236.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237.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238.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239.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240.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4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42.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24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244.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245.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第二部分、词语解释

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2.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树:种植,栽种

当:对着

3.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4.蕲胜于人而取于人耶?

治:安定,稳定

蕲:希望,希求

5.士而不无言耻,则为无本之人。

6.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本:根底,根基

但:只,只是

7.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8.吾文士也,职于文而已。加:更

职:主管 9.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10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期年:一周年

披:分开

11.则将焉用彼相矣。

12.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相:搀扶的人

行:行为

13.望洋向若兴叹。

14.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望洋:仰视的样子

当:对当,相应

15.奉而献之厉王。

16.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奉:捧持,捧着

再:两次

17.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

18.舍多学而识,以求一贯之方。衣:使……穿衣

识:记忆,记住

19.将军自念,岂尝有所恨乎?

20.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 恨:遗憾

固:本来

21.首身离兮心不惩

22.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惩:恐惧

凶:凶年,年成不好 23.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

24.梨园以技鸣者,无论数十辈。

绝:丝绳断开

无论:大概,大略 25.冬雷震震,夏雨雪。

26.玉盘珍羞直万钱。雨:下,下雪

羞:通“馐”,佳肴 27.麦苗不秀多黄死。

28.拘于虚也。

秀:开花

虚:通“墟”,居住的地方 29.然而不王者,未知有也。

30.抑愈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其宫者。

王:做王,称王

宫:居室

31.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

32.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征:邀请

爽:差错

33.以为是殆幸运儿,而天有以宠彼也。

34.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殆:大概

吐哺:吐出口中的食物 35.山无陵,江水为竭……

36.玉盘珍羞直万钱 陵:山头

直:值;价值

37.山居秋暝。

38.生所为者与所期者,甚似而几矣。暝:黄昏;傍晚

几:接近39.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40.一掣现在的铃,无限的过去未来皆遥相呼应。辍:停止

掣:拉;拽

41.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42.异道行,可数百里。疾:.痛恨;厌恶

可:大约 43.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施:延续

44.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原:推究;推本求原

45.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申:反复教导;再三说明

46.是社稷之臣也。

47.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是:此

凶:凶年,灾年,收成不好 48.望洋向若而叹曰

49.强公室,杜私门。望洋:仰视的样子

杜:杜绝

50.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51.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猥:谦词,鄙

蔼如:和煦的样子 52.智勇多困于所溺

53.亟请于武公。

溺:沉溺,执迷不悟

亟:屡次 54.杀其二人,生得一人。

55.恶气袭衣裙。生:活捉

袭:熏染

第三部分翻译题

1.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寡人之于国也》)王无罪岁:大王您不归咎于年成不好。

2.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而坐观者,相环也。(《张中丞传后叙》)擅强兵而坐观者:拥有强大的军队却坐而观战的

3.汉下广吏,吏当广所失之多,为虏所生得,当斩。(《李将军列传》)汉下广吏:汉朝把李广下交给执法官吏。

4.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秋水》)东面而视:面向东方看去。5.颖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郑伯克段于鄢》

其是之谓乎:大概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

6.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氓》)来即我谋:(他)来是为了和我商量婚事。

7.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郑伯克段于鄢》)不如早为之所:不如早点为太叔作出安排。

8.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如果我没有来到您的身边,那就很危险了。9.纵一苇之所如,凌万倾之茫然。(《前赤壁赋》)凌万倾之茫然:漂浮在茫茫的万顷江面上。10.王好战,请以战喻。(《寡人之于国也》)请以战喻:请让我拿战争来作比喻。

11.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种树郭橐驼传》)

名我固当:这样称呼我本来就合适。

12.坐客乃四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进之,首不复东。(《马伶传》)

坐客乃四顾而叹:观众于是都向西看并赞叹。

13.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谏逐客书》)藉寇兵而赍盗粮:借武器给敌寇,送粮食结盗贼。

14.用则施诸人,舍则传诸其徒,垂诸文而为后世法。(《答李翊书》)

垂诸文而为后世法:把它通过文章传递下去,并为后代人所取法。15.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则修文德以来之:便完善德政教化使他们归顺.16.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 者’,我之谓也……”(《秋水》)以为莫己若者:认为没有谁比得上自己。

17.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陈情表》)晚有儿息:很晚才有孩子(后代)

18.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李将军列传》)祸莫大于杀已降:灾祸没有比杀死已经投降的人更大的了。19.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著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张中丞传后叙》)

此矢所以志也:这支箭就是用来作为标记的

20.客心耻之,强忍而与言曰:“亡奈何矣,姑容我入。”门者又得所赠金,则起而入之。(《报刘一丈书》)

起而入之:起身让他进去。

21.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郑伯克段于鄢》)必自毙:必定自己倒台。

22.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冯谖客孟尝君》)贫乏不能自存:贫穷困乏不能养活自己。

23.(程不识)为人廉,谨于文法。(《李将军列传》)谨于文法:严格遵守法令条例。

24.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能!(《种树郭橐驼传》)故不我若也:所以不如我呀。

25.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报刘一文书》)袖金以私之:把金银藏在袖子里偷偷给他(门者)。

第二篇:山东专升本语文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1.《诗经》是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最初称为《诗》 或 《诗三百》,由于孔子曾以它为教导学生的教材,汉代 学者因之奉为经典,遂称为 《诗经》。

2.《诗经》的基本句式是 四言,间或杂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种句式。《诗经》常常采用

叠章的形式。重复的几章间,意义和字面都只有少量改变,造成 一唱三叹 的效果。这是歌谣的一种特点。

3.由屈原开创的 楚辞,同《诗经》共同构成中国诗歌乃至中国文学 浪漫主义和现实 主义两大源头。

4.屈原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首创

香草美人 的象征性意象。5.《论语》是 孔子弟子及后学记录孔子思想、言行的 著作。

6.《宋史》中有“半部论语治天下” 话,强调了《论语》古为今用的巨大功效。7. 中国历史散文 是中国小说产生的主要源头,这正是中国小说区别于西方小说的一个鲜明的民族特色。

8.司马迁《史记》被鲁迅先生誉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9.建安诗人们还发展了诗歌在抒情方面的优势,使内涵丰博的思想内容与简短精致的艺术形式更为和谐地结合起来,诗歌的功能更趋全面。面对**的社会和苦短的人生,诗人们大胆抒发建功立业的抱负,形成了

“慷慨悲哀” 的时代风格,这就是后世称道的“建安风骨”。

10.曹丕的 《燕歌行》 则开创了 七言 新诗体,在诗歌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

12.所谓“ 田园 文学”,是指魏晋时期最杰出的文学家陶渊明自成一派的创作,包括诗歌、散文、辞赋等多种形式。田园诗派的开创者陶渊明,其诗风 自然朴素

清简平淡。13.根据唐诗的发展情况,可将唐诗分为“ 初、盛、中、晚”四个时期。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被誉为 “孤篇盖全唐”。该诗以 “月”之升落 为线索。14. 王勃

杨炯

卢照邻

骆宾王 等人在文学创作上有一致的审美取向,提倡刚健、有骨气的作品,他们的诗歌题材较广,气势壮阔,初步体现了唐诗的面貌,被称为“初唐四杰”。15.盛唐诗人的杰出代表是 李白

杜甫。以 王维

孟浩然 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人,继承了陶渊明、谢灵运的传统,借描绘自然风光表现闲适隐逸的情趣。高适、岑参 等人的边塞诗歌,描写边地奇异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风物人情,表现 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大气磅礴,慷慨豪迈,充满昂扬进取精神,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

6.白居易、元稹等人继承古乐府精神和杜甫写实传统,提倡

新乐府运动,重视诗歌的政治功能,诗风通俗浅易。

17.晚唐杜牧为晚唐 七绝圣手,李商隐 擅长写无题诗。

18.唐诗形式 多样,各体 兼备,即继承发展了古体诗,又完善了近体诗。

古体诗又称 古风,对音韵格律的要求较宽,句无定数,篇章可长可短,能自由换韵。近体诗对音韵格律要求严格,故又称 格律诗,包括绝句和律诗。

19.宋词风格一般分 婉约 和 豪放 两派。这一分法始见于 明人张綖的《诗余图谱》

20. 柳永 是专力作词的第一人,宋词在其手中发生了重大变化。他创作了大量 慢词。21宋代文学的集大成者 苏轼以雄大的才力、开阔的胸襟进入词的创作领域,大大开

拓了词的题材、意境、风格与表现手法,主张 “ 无意不可入

无事不可言。其命名自己的词集为 《东坡乐府》。

22.苏门文人① 秦观 情感细腻,独具词心,其词感怀身世,幽丽深婉,与② 周邦彦 的富艳精工、③ 李清照 的清新跌宕如天际三峰,俱臻婉约词之极致。李清照在 《词论》 中提出词“ 别是一家 ”的观点。24.被称为元曲四大家是关汉卿

王实甫

白朴

马致远。

25. 元杂剧 是中国戏剧的成熟形式。宋元南戏 与 元杂剧的形成是中国戏曲艺术发展到成熟段的重要标志。

26.王实甫所创作的 《西厢记》,是中国古典戏剧的杰作。剧本描写了 崔莺莺 和张生的爱情故事,歌颂了他们追求自由婚姻、反抗封建礼教的精神,提出了“ 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 ”的主题。

27.临川派是 明 代万历时期出现的戏曲文学流派,其开创者 汤显祖 为临川人。其代表作《牡丹亭》大胆构思,演绎主人公 杜丽娘 和 柳梦梅 的痴情幻梦的情感历程。

28.《金瓶梅词话》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部由 文人独立 创作的长篇小说。作者 题兰凌笑笑生。

29.郭沫若的诗集 《女神》 以惠特曼式的雄浑和豪放,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自我的崇尚、对自然的礼赞和对民主理想的热切呼唤,显示出彻底破坏和大胆创造的精神。

30.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顾城《一代人 》、舒婷《 神女峰 》

31.以徐志摩为代表的“新月诗派”,借鉴国外象征主义诗歌,意欲在诗歌中去处散文成分,用诗的思考方法和表现方法进行“纯诗”的追求,提出了诗歌的“三美”

主张,强调艺术上的“和谐”、“均齐”,着意于主观情绪的客观化,并尝试了多种诗歌体式,为新诗尽了赋形的历史使命。

32. 鲁迅 是中国现代小说之父,他的 《狂人日记》 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山之作。鲁迅的小说数量虽然不多,但他的小说集 《呐喊》 和 《彷徨》 则无可争议地成为现代小说成熟的标志,显示了文学革命和思想革命相结合的实绩。

33郁达夫的抒情小说采用“自叙传 ”的形式。

34.20世纪30年代,在北方,“京派”作家的创作非常活跃。京派小说统一的审美情感是诚实、从容、宽厚,题材新鲜,结构完整,文字流丽。沈从文 是京派小说的开创者,也是京派小说最优秀的代表人物。他小说的价值在于他的 “湘西” 主题。

35.朱自清散文名作有 《背影》

《荷塘月色》

《春》

36.30年代报告文学的成熟之作是夏衍的 《包身工》 和宋之的 《一九三六年春天在太原》

37. 贾平凹及其主散文刊物 《美文》最先亮出了弘扬“大散文”的旗号。

38. 曹禺 的《日出》以20世纪30年代半封建半殖民地都市为背景,以 陈白露 的活动为中心,展示了当时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鬼”与人的两种完全不同的生存状态。

39《伤逝》主要人物是 涓生 和 子君。《爱,是不能忘记的》作者是 张洁(注意其它作品)

41. 卢梭 是18世纪启蒙文学的先驱者之一。

42.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的代表作有 《战争与和平》

《安娜。卡列妮娜》

《复活》

43.按课文内容填空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此情可待成追忆,是当时已惘然。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44,乾隆年间产生的《聊斋志异》和《红楼梦》分别把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的创作推向顶峰。

45,通过意象化的抒情来表现微秒的内心感受,传达丰富的象征内涵,已经成为新诗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

46,1918年,《新青年》4卷4号上刊登了七则“随感录”其中六则以白话写成,它们标志着真正意义的现代散文的诞生。

47,老舍曾因创作《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48,关汉卿的代表作《窦娥冤》是元杂剧中最著名的悲剧。

50.话本开辟了小说创作的新局面,成为后世演义小说和白话小说的雏形。

51.明代文人创作的小说代表性作品有《三国演义》、《金瓶梅》、《水浒传》、《西游记》等。

52.《伦语》为语录散文

53.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54.每首词都有相配和的曲调,曲调的名称叫做“词调”或“词牌” 55.18世纪,元杂剧《赵氏孤儿》曾流传到欧洲。

56.宋元南戏和元杂剧的形成是中国戏曲艺术发展到成熟阶段的重要标志。57.杜甫被誉为“诗史”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一、A型题: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B.《诗经》

2.下列《楚辞》作品中,非为屈原所写的一部是:

C.九辩 3.先秦诸子散文中,属于语录体的著作是: D.《论语》 4.被称为“上古之书”的中国第一部历史散文集是:A.《尚书》

5.《论语》是()散文:A.语录体 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句话用了()的修辞手法:C.顶真

7.“欲摘故纵,请君入瓮”为()惯用的论辫手法:C.孟子? 8.下列诗人不属于初唐四杰的是:C.陈子昂 A.王勃 B.杨炯C.陈子昂D.骆宾王 9.被称为诗仙的是:

B.李白

10.杜甫诗歌的主要风格是:C.沉郁顿挫

11.被称为诗余的是: A.词

12.下列各项中与柳永词无关的一项是:A.词风豪迈,语言高雅

A.词风豪迈,语言高雅

B.发展和完善了慢词的体制

C.善于运用铺叙手法

D.多写男女相思之情和羁旅行役之愁

1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出自: D.秦观的《鹊桥仙》 14.以诗为词的豪放派词人是:

B.苏轼

15.“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出自: C.杜甫的《登高》

16.中唐倡导新乐府运动的著名诗人是:D.白居易

17.《西游记》属于:C.神魔小说

18.“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作者是: A.李白

19.被苏轼誉为“文起八代之衰”的是: B.韩愈?

20.下列作家中,以描写湘西风土人情见长的是: C.沈从文

21.汉代传授《诗经》的有四家,流传至今的是:A.毛诗

22.《九歌》是一组在祭祀中用于娱神的乐歌,共有诗:A.11首

23.体现“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原则的是:A.《诗经》

24.被誉为“五言之冠冕”的是: A.古诗十九首

25.《新五代史》的撰写者是: A.欧阳修

26.先秦散文,想象丰富,辞藻华丽,大量运用古代神话,被称为最有文学色彩的是:D.《庄子》

27.杜牧是唐朝哪个时期的诗人:B.晚唐

28.《漱玉词》为()的词集;A.李清照

29.属于边塞诗人的是:A.岑参

30.晚唐“小李杜”中的“李”指的是:D.李商隐

31.宋代文艺创作最为全面的作家是A.苏轼

32.“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出自: D.晏殊的《鹊踏枝》

33.《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B.《文选》

34.“琴趣”指的是:C.词

35.“天若有情天亦老”出自: D.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

36.不属于“词”的称谓的是:D.话本

37.()标志着文言短篇小说的成熟。C.唐传奇

38.自诩为“五言长城”的是: B.刘长卿

39.江西派的代表人物是:C.黄庭坚

40.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以词名家的是: A.温庭筠

41.以四言诗为主,为后世奠定了现实主义传统的是:A.《诗经》

42.成语“夙兴夜寐”出自:D.《氓》

43.‘有教无类为()的教育主张B.孔子

44.被鲁迅誉为“改造文章的祖师”的是:D.曹操?

45.成语“破釜沉舟”、“项庄舞剑”、“四面楚歌”均出自:A.《项羽本纪》

46.《史记》是我国第一部:C.纪传体通史

47.《行路难》的作者是:C.李白

48.《淮海居士长短句》为()的词集:A.秦观

49.盛唐田园山水诗派的代表作家是: D.王维

A.王昌龄

B.杜甫 C.岑参

D.王维

50.“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出自: D.《长恨歌》

51.下列作家属于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是: D.王安石

5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出自:A.柳永的《凤栖梧》

53.唐代诗坛上有“诗圣”之称的诗人是:

B.杜甫

54.“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描述的是: B.杨贵妃

55.提出词“别是一家”这一观点的词人是:B.李清照

56.下列作家非为“元曲四大家”的是:B.王实甫

A.关汉卿B.王实C.白朴D.郑光祖

57.下列属于《红楼梦》中的人物的是:

D.鸳鸯

58.“半山体”是()的风格特征。

B.王安石

59.《永州八记》的作者是: C.柳宗元

60.()标志着文人传奇的基本确立。A.《浣纱记》

61.《诗经》中最具民歌特点的部分是:C.国风

62.《九辩》的作者是:

C.宋玉

63.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书是:C.史记

64.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C.孔子

65.法家的集大成者是: C.韩非

66.“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提出来的:

D.司马迁

67.“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出自曹操的:B.《短歌行》

68.“在天愿作比翼鸟”下一句为:B.在地愿为连理枝

69.我国历史上,其作品被誉为“诗史”的作家是: D.杜甫

70.被王国维评价为“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的词人是:

C.李煜

71.写了大量“无题”诗的唐代诗人是:C.李商隐

72.“别时容易见时难”出自:B.李煜的《浪淘沙》

73.宋代最著名的女词人是: A.李清照

7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出自:D.李白的《将进酒》

75.下列作家属于“元曲四大家”的是:C.马致远

/元曲四大家:郑光祖/关汉卿/马致远/白朴

76.下列元杂剧中,属于历史剧的是:A.《赵氏孤儿》

77.王国维称“即列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的作品是:A.《窦娥冤》

78.“以文为诗”是()的风格特征。C.苏轼

79.下列属于“中兴四大诗人”的是: A.杨万里

80.白居易《长恨歌》首句“汉皇重色思倾国”中的“汉皇”指的是:B.唐玄宗李隆基

81.《诗经》中的《风》:D.量大,多为民歌

82.开创我国文学中“悲秋”主题先河的作品是:C.宋玉的《九辩》

83.先秦诸子散文主要以()为主B.议论

84.《道德经》属于下列哪家的作品:C.道家

85.被后世尊为“亚圣”的是:A.孟子

86.我国古代第一部断代史为:

D.汉书

87.范增这一人物出自:A.《史记·项羽本纪》

88.写李杨爱情的诗作是: D.《长恨歌》

89.与孟浩然同属一派的诗人是:C.王维

90.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唐代诗人是:D.白居易

91.岑参是盛唐时期著名的:A.边塞诗人

92.“也无风雨也无晴”出自: B.苏轼的《定**》

93.北宋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词人是: D.柳永

94.“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出自: D.李白的《将进酒》

95.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为: B.聊斋志异

96.明清传奇是:D.戏曲

97.“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语自: B.《西厢记》

98.提出“不平则鸣”的是: B.韩愈

99.《剑南诗稿》是 *的作品集 D.陆游

100.下列小说不属于明代四大奇书的是:

B.《红楼梦》

101.“五四”时期()的成就最高。A.散文、小品

102.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属于:

B.志人小说

103.舒婷《致橡树》的主题是:A.爱情

104.《一个和八个》的作者是D.郭小川

105.《王贵与李香香》的作者是C.李季

106.下列诗作属于徐志摩的是:A.《再别康桥》

107.全部属于行政公文上行文的一组是:A.请示、报告

108.七巧这一人物出现在:C.张爱玲的《金锁记》

109.《世说新语》产生于: C.南北朝

110.王实甫的《西厢记》是一部: C.元杂剧

111.下列作家属于“文学研究会”成员的是:B.叶圣陶

112.所谓伶官是指:D.朝廷授予官职的宫廷艺人

113.《战国策》的最后整理编订者是:C.刘向

118.关于鲁迅的《狂人日记》,说法不正确的是:C

A.狂人表面是个迫害狂患者,其实是个反抗者

B.作品使用了象征的手法

C.小说一开始就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喊

D.小说前面的小序使用的是文言文

119.陈白露这个人物出现在: B.曹禺的《日出》中

120.老舍戏剧的代表作是:

D.《龙须沟》

121.下列不是“新月派”的是: B.李金发

A.朱湘B.李金发C.闻一多D.徐志摩

122.《聊斋志异》的作者是:D.蒲松龄

125.下列诗人中的台湾诗人是: D.余光中

127.下列行政公文中可作平行文的是: D.函

128.标志着20世纪30年代长篇小说艺术高峰的作品是: A.茅盾的《子夜》

129.《前赤壁赋》的作者是: A.苏轼

130.辛弃疾的作品集是: D.《稼轩词》

131.在我国现代诗歌史上,1921年出版了新诗集《女神》的诗人是: D.郭沫若

13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出自: D.《五代史伶官传序》

133.代表沈从文艺术创作高峰的一部中篇小说是: C.《边城》

141.王利发这一人物出自老舍的: D.《茶馆》

142.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是: B.《儒林外史》

143.我国现代民族歌剧的奠基之作是:B.《白毛女》

144.冰心散文的代表作是:C.《寄小读者》

145.鲁迅的《野草》是一部:C.散文诗集

146.张爱玲的《金锁记》属于:C.小说

147.代表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和巅峰的作家是:D.鲁迅

148.艾青的代表作是:B.《大堰河——我的保姆》

149.提出“惟陈言之务去”的写作主张的是:A.韩愈

150.郁达夫和郭沫若曾一起组织过:B.创造社

151.下列诗作中,不属于乐府旧题的是:

D.《登高》

A.《关山月》

B.《将进酒》

C.《短歌行》

152.钱钟书的《论快乐》是:D.随笔

154.讽刺知识分子弊病的作品是:D.《围城》

155.《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作者是: A.海子

159.中国第一部白话新诗集是:A.胡适的《尝试集》

160《霍小玉》的作者是:C.蒋防

161.《写在人生边上》的作者C.钱钟书

164.《画梦录》作者是:B.何其芳

165.下列作品集,不属于鲁迅的是:B.《天狗》

A.《呐喊》

B.《天狗》

C.《朝花夕拾》 D.《登高》

D.《野草》

166.20世纪20年代“人生写实派”小说的代表作家是: D.叶圣陶

167.中国第一部白话新诗集是:A.胡适的《尝试集》?

169.下列词人中,属于豪放派的是:D.苏轼

170.下列诗集中,属于郭沫若的是:A.《女神》

180.我国现代民族歌剧的奠基之作是:B.《白毛女》

181.《子夜》的作者是: C.茅盾

182.下列作品属于舒婷的是:B.《会唱歌的鸢尾花》

183.诗集《白玉苦瓜》 的作者是: B.余光中

184.中国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是:

B.鲁迅的《狂人日记》

185.下列诗人中被称为“乡愁诗人”的是:C.余光中

186.《林海雪原》的作者是:C.曲波

187.下列诗人属于“新月派”的是:A.闻一多

188.《牡丹亭》产生于C.明代

189.1951年荣获“人民艺术家”称号的是:C.老舍

190.同属道家学派的是: D.老子和庄子

191.唐宋古文八大家之首是:B.韩愈

101.“五四”时期()的成就最高。A.散文、小品

102.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属于:

B.志人小说

103.舒婷《致橡树》的主题是:A.爱情

104.《一个和八个》的作者是D.郭小川

105.《王贵与李香香》的作者是C.李季

106.下列诗作属于徐志摩的是:A.《再别康桥》

107.全部属于行政公文上行文的一组是:A.请示、报告

108.七巧这一人物出现在:C.张爱玲的《金锁记》

109.《世说新语》产生于: C.南北朝

110.王实甫的《西厢记》是一部: C.元杂剧

111.下列作家属于“文学研究会”成员的是:B.叶圣陶

112.所谓伶官是指:D.朝廷授予官职的宫廷艺人

113.《战国策》的最后整理编订者是:C.刘向

118.关于鲁迅的《狂人日记》,说法不正确的是:C

A.狂人表面是个迫害狂患者,其实是个反抗者

B.作品使用了象征的手法

C.小说一开始就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喊

D.小说前面的小序使用的是文言文

119.陈白露这个人物出现在: B.曹禺的《日出》中

120.老舍戏剧的代表作是:

D.《龙须沟》

121.下列不是“新月派”的是: B.李金发

A.朱湘B.李金发C.闻一多D.徐志摩

122.《聊斋志异》的作者是:D.蒲松龄

125.下列诗人中的台湾诗人是: D.余光中

127.下列行政公文中可作平行文的是: D.函

128.标志着20世纪30年代长篇小说艺术高峰的作品是:

129.《前赤壁赋》的作者是: A.苏轼

130.辛弃疾的作品集是: D.《稼轩词》

A.茅盾的《子夜》

131.在我国现代诗歌史上,1921年出版了新诗集《女神》的诗人是: D.郭沫若

13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出自: D.《五代史伶官传序》

133.代表沈从文艺术创作高峰的一部中篇小说是: C.《边城》

141.王利发这一人物出自老舍的: D.《茶馆》

142.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是: B.《儒林外史》

143.我国现代民族歌剧的奠基之作是:B.《白毛女》

144.冰心散文的代表作是:C.《寄小读者》

145.鲁迅的《野草》是一部:C.散文诗集

146.张爱玲的《金锁记》属于:C.小说

147.代表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和巅峰的作家是:D.鲁迅

148.艾青的代表作是:B.《大堰河——我的保姆》

149.提出“惟陈言之务去”的写作主张的是:A.韩愈

150.郁达夫和郭沫若曾一起组织过:B.创造社

151.下列诗作中,不属于乐府旧题的是:

D.《登高》

A.《关山月》

B.《将进酒》

C.《短歌行》

152.钱钟书的《论快乐》是:D.随笔

154.讽刺知识分子弊病的作品是:D.《围城》

155.《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作者是: A.海子

159.中国第一部白话新诗集是:A.胡适的《尝试集》

160《霍小玉》的作者是:C.蒋防

161.《写在人生边上》的作者C.钱钟书

164.《画梦录》作者是:B.何其芳

D.《登高》

165.下列作品集,不属于鲁迅的是:B.《天狗》

A.《呐喊》

B.《天狗》

C.《朝花夕拾》

D.《野草》

166.20世纪20年代“人生写实派”小说的代表作家是: D.叶圣陶

167.中国第一部白话新诗集是:A.胡适的《尝试集》?

169.下列词人中,属于豪放派的是:D.苏轼

170.下列诗集中,属于郭沫若的是:A.《女神》

180.我国现代民族歌剧的奠基之作是:B.《白毛女》

181.《子夜》的作者是: C.茅盾

182.下列作品属于舒婷的是:B.《会唱歌的鸢尾花》

183.诗集《白玉苦瓜》 的作者是: B.余光中

184.中国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是:

B.鲁迅的《狂人日记》

185.下列诗人中被称为“乡愁诗人”的是:C.余光中

186.《林海雪原》的作者是:C.曲波

187.下列诗人属于“新月派”的是:A.闻一多

188.《牡丹亭》产生于C.明代

189.1951年荣获“人民艺术家”称号的是:C.老舍

190.同属道家学派的是: D.老子和庄子

191.唐宋古文八大家之首是:B.韩愈

第三篇:专升本语文入学考试复习资料

西南交通大学网络教育2009年秋季入学考试模拟题 大学语文

(一)单项选择

1、孔子的思想核心是(B)

A、兼爱

B、仁和礼

C、严刑峻法

D、自然无为

2、下列和句中“相”字作动词,理解为“扶持,辅佐”一句是(D)

A、则将焉用彼相奂

B、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厉王使人相之。

C、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D、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3、成语“望洋兴叹,贻笑大方”出自(B)

A、《孟子》

B、《庄子》

C、《论语》

D、《史记》

4、《谏逐客书》中,作者列举秦国四位先君广招人才史实,然后得出“此四君都,皆以客之功”的结论,这里采用的认证方法(A)

A、归纳法

B、演绎法

C类比法

D对比法

5、北宋中叶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是(C)

A、王安石

B苏轼

C欧阳修

D柳宗元

6、《灯下漫笔》选自鲁迅的杂文集(B)A、《三闲集》

B、《坟》

C、《二心集》

D、《华盖集》

7、钱钟书的散文集是(B)A、《围城》

B、《写在人生边上》 C、《龙虎、狗》

D、《谈艺录》

8、“请以遗之”中“遗”的正确项是(A)A、赠送

B、遗忘

C、遗留

D、遗弃

9、柳宗元和韩愈齐名、共同倡导了唐代的(C)A、新乐府运动

B、山水田园派 C、故运动

D边塞诗派

10、茅盾是(C)的倡导者和组织者

A、新月社

B、创选社

C、文学研究社

D语丝社

11、我国田园诗派的开创者是(D)。A、王维

B、孟浩然 C、李白

D、陶渊明

12、成语“多行不义必自毙‘出自(B)。A、《谏逐客书》

B、《郑伯克段于鄢》 C、《寡人之于国也》

D、《季氏将伐颛臾》

13、《红楼梦》一书的体裁是(C)。A、长篇文言文小说 B、诗体韵文小说 C、长篇章回白话小说 D、现实主义小说

14、《种树郭囊陀传》采用的主要写作手法是(A)。A、类比

B、夸张 C、讽刺

D、拟人

15、陆游《关山月》是以(B)为线索来抒情的。A、笛声

B、月夜 C、歌舞

D、泪痕

16、由徐志摩发起组织的文学社团是(B)。A、创造社

B、新月社

C、语丝社

D、文学研究会

17、巴金《爱尔克的灯光》是一篇(D)。A、游记

B、记人散文 C、记行散文

D、抒情散文

18、《诗经》中收录民间歌谣最多的是(A)。A、国风

B、大雅 C、小雅

D、颂

19、《沙滩上的脚迹》一文在表现方法上的最大特点是(C)手法的运用。A、夸张

B、讽刺 C、象征

D、对比 20、“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出自(A)。A、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B、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C、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D、陆游《关山月》(和戎诏和十五年)

21、陆游的《关山月》是一首(B)

A、新乐府诗

B、旧题乐府诗

C、七律

D、七绝

22、《炉中煤》选自郭沫若的诗集(C)

A、《星空》

B、《恢复》

C、《女神》

D、《前茅》

23、“新月诗派”的代表诗人是(A)

A、徐志摩

B、郁达夫

C、郭小川

D、艾青

24、“一江春水向东流”出自(C)

A、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

B、陆游《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

C、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D、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25、《天净沙.秋思》前三句用各写三种景物的词语构成(B)

A、排比

B、鼎足对

C、流水对

D、博喻

26、被誉为“曲状元”的元代散曲家是(D)

A、关汉卿

B、白朴

C、郑光祖

D、马致远

27、苏轼的《前赤壁赋》是一篇(B)

A、抒情小赋

B、文赋

C、骈赋

D、大赋

28、《**》描写的事件背景是(C)

A、清末农民起义引起的**

B、辛亥革命时的**

C、张勋复辟在江南水乡引起的**

D、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引起的**

29、下列作品中属于老舍先生的是(C)

A、《故都的秋》

B、《北京人》

C、《断魂枪》

D、《祭文姬》

30、《米龙老爹》开头的记叙方法是(C)

A、顺叙

B、插叙

C、倒叙

D、补叙

31、下列各组词中加点的字,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B)

A.埋mái 埋葬埋怨埋头苦干隐姓埋名 B.处chǔ处方处置处变不惊安常处顺 C.鲜xiān 鲜活新鲜鲜为人知寡廉鲜耻 D.辟pì开辟复辟鞭辟入里开天辟地

32、下列句子中,“于”字表被动的是(B)

A.西取由余于戎

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C.移其民于河东

D.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

33、下列四组词语中,含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C)

A.竭尽全力病入膏肓酸甜苦辣兴利除弊 B.熟视无暗精雕细刻豪放不羁接长补短 C.金榜提名屏气凝神溶会贯通墨守成规 D.黄粱美梦欢聚一堂载誉而归廉政建设

3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C)①国际泳联宣布,将在4月初于莫斯科举行的第六届世界短池游泳锦标赛上尿检和血检相结合的药检手段。

②金融界的人士都应该清楚地知道,在资本的转换和过程中,人的作用始终是第一位的。③张宁同学的解题思路既新颖,又,他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考角度。这种创新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A.施行增值简洁

B.实行增殖简捷 C.施行增殖简捷

D.实行增殖简洁

3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A.今年这一地区遭受了旱灾,部分农牧民生产、生活困难,当地政府必须重视减负工作,让他们得到休养生息。

B.辩论会上,辩手们纵横捭阖,广开言路,既表现出严密深刻的思维,又显示了丰厚的文化底蕴。C.“欲写龙湫难下笔,不来雁荡是虚生”,当游览到雁荡山大龙湫瀑布时,人们真有种乐此不疲,不愿离去的感觉。

D.对新教材的修订,大家已经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最后我想再补充几点,就权当抛砖引玉吧。

西南交通大学网络教育2009年秋季入学考试模拟题 大学语文

(二)单项选择题

1、《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的作者是(B)。A、李清照

B、李煜 C、辛弃疾

D、苏轼

2、司马迁的《史记》中,用来记叙帝王事迹的是(B)。A、世家

B、本纪 C、列传

D、书

3、在中国诗歌史上,善于融诗、画、音乐于一体,作品风格淡雅,意境幽远,诗中因多有音乐、绘画之美感,被后人誉为“诗中有画”的著名诗人是(D)。A、陶渊明

B、白居易 C、李白

D、王维

4、被誉为“诗圣”的著名诗人是(C)。A、李白

B、王维

C、杜甫

D、白居易

5、陆游《关山月》贯穿全诗始终的一句是(B)。A、朱门沉沉按歌舞

B、和戎诏和十五年 C、沙头空照征人骨

D、几处今宵垂泪痕

6、巴金的一部描绘封建大家庭内幕,控诉旧礼教,旧势力罪恶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是(A)。A、《家》

B、《雾》 C、《寒夜》

D、《憩园》

7、王维的《山居秋暝》从体裁上说是一首(D)。A、五言绝句

B、七言律诗 C、古体诗

D、五言律诗

8、“明察秋毫”这一成语出自(D)。A、《战国策》

B、《史记》 C、《论语》

D、《孟子》

9、我国先秦时期的一部著名的语录体散文集是(B)。A、《战国策》

B、《论语》 C、《孟子》

D、《国语》

10、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代表,继杜甫之后又一位重要的现实主义诗人是(C)。A、陆游

B、辛弃疾

C、白居易

D、杜牧

11、《沙滩上的脚印》使用的修辞方法是(C)A、夸张

B、讽刺

C、拟人

D、象征

12、巴金创作的长篇小说三部曲中,最著名的是(C)A、《蚀三部曲》

B、爱情三部曲 C、激流三部曲

D、抗战三部曲

13、《诗经》中收录民间歌谣最多的是(A)

A、国风

B、大雅

C、小雅

D、颂

14、从体裁上说《陌上桑》是一首(D)

A、抒情诗

B、写景诗

C、咏物诗

D、叙事诗

15、曹操《短歌行》是一首(D)

A、新题乐府诗

B、仿《楚辞》而作 C、仿《诗经》而作

D、乐府旧题诗

16、我国古代田园诗歌派的开创者是(B)A、曹植

B、陶渊明

C、王维

D、曹操

17、《山居秋暝》是一首(A)

A、五律

B、七律

C、五古

D、七古

18、格律诗歌发端于南北朝,定形于(A)A、唐朝

B、隋朝

C、五代

D、宋代

19、李白诗歌的特点是(B)

A、朦胧迷离,善于用典

B、挥洒自如,飘逸奔放 C、婉约缠绵,沉郁顿挫

D、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20、《蜀相》是一首(B)

A、五律

B、七律

C、五古

D、七绝

21、《种树郭橐驼传》一文重在(A)

A.议论

B.叙事

C.抒情

D.说明

22、茅盾是哪个文学社团的倡导者和组织者(C)A.新月社

B.创造社

C.文学研究会

D.语丝社

23、宝玉挨打的根本原因是(C)

A.宝玉与戏剧演员琪官交往

B.金钏儿被逼跳井自杀 C.宝玉对封建“仕途经济”生活道路的鄙视和叛逆 D.薛蟠在贾政前的调唆

24、《**》的作者是(D)

A.茅盾

B.郭沫若

C.老舍

D.鲁迅

25、李煜的《虞美人》是一首(B)

A.悼亡词

B.抒情词

C.咏物词

D.怀古词

26、下列关于作品、作者、国别搭配正确的是(C)

A.《爱尔克的灯光》——茅盾——中国 B.《麦琪的礼物》——欧·亨利——德国 C.《米龙老爹》——莫泊桑——法国 D.《断魂枪》——屠格涅夫——俄国

27、《张中丞传后叙》中歌颂的三个人物是(A)

A.张巡、许远、南霁云

B.张巡、张籍、南霁云 C.许远、张籍、南霁云

D.张巡、许远、雷万春

28、《诗经·氓》中运用比兴的诗句是(A)

A.桑之末落,其叶沃若

B.士业罔极,二三其德 C.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D.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29、诗歌风格融音乐、绘画、理趣于一体的诗人是(C)

A.杜甫

B.李商隐

C.王维

D.韩愈

30、在李白《行路难》下列诗句中,运用了典故的是(B)

A.拔剑四顾心茫然

B.长风破浪会有时 C.将登太行雪满山

D.多歧路,今安在

31、引发艾青创作《北方》的是因为那个科尔沁草原的诗人对他说(A.北方是广漠的B.北方是**的 C.北方是悲哀的D.北方是沉睡的

3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C)

A.婉转嘹亮冠免堂皇轻而易举 B.哗众取宠手屈一指百战不殆 C.独抒新见百无聊赖执迷不悟 D.白璧微瑕挺而走险貌合神离

3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C)

A.版籍绵里藏针润饰如雷灌耳 B.商榷俯拾即是洒脱临渊羡渔 C.溯源焕然一新晦涩蝇营狗苟 D.函养倾箱倒箧枢纽身体力行

C)

3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A)

①科学传播不可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谁这样想,谁就会科学,最终将会危害科学。②近几年我国出土了大量先秦时期的典籍,使我们有可能对过去被判为伪书的作品重新加以。③每年赛季开始之前,足球队有关人员都要欧洲各国,耗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去请外援。A.误解甄别周游

B.曲解鉴别漫游 C.误解鉴别漫游

D.曲解甄别周游

35、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的一组是(C)⑴连下数日雨,水势很猛,雨瀑从断崖藤滚而下,跌入弥漫着茫茫水气的深涧。我在对面的崖边站了片刻,襟前湿了一片。⑵我回头看岳飞墓后面的栖霞岭,保俶塔尖尖的塔顶直指云霄。①真是浪沫激散,云奔雾涌 ②真是云奔雾涌,浪沫激散 ③郁郁葱葱,绿满天涯 ④绿满天涯,郁郁葱葱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西南交通大学网络教育2009年秋季入学考试模拟题 大学语文

(三)1、《史记》记叙的历史事实时间跨度是(A)

A.自远古至西汉武帝

B.自商朝至秦汉 C.自西周至战国

D.西汉一代

2、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语录体散文集是(A)

A.《论语》

B.《史记》

C.《孟子》

D.《庄子》

3、在《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用任的名言“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来批驳冉有推卸责任的观点,这种论证方法是(B)

A.归纳法

B.演绎法

C.对比法

D.类比法

4、梁启超的《论毅力》写于(B)

A.戊戌变法之前

B.戊戌变法之后 C.五四运动之时

D.五四运动之后

5、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是(C)

A.茅盾

B.巴金

C.鲁迅

D.曹禺

6、“快乐在人生里,好比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这句话的修辞手法是(C)

A.排比

B.夸张

C.比喻

D.引用

7、下列作品中属于编年体历史著作的是(C)

A.《国语》

B.《战国策》

C.《左传》

D.《史记》

8、《左传》的主要内容是记载(C)

A.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B.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各国或互相辩难的言论和行动

C.春秋时期各诸侯国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方面的历史事实 D.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3000多年的历史

9、在《李将军列传》中,先写匈奴“射雕者”“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再写李广还射匈奴“射雕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对刻画李广形象来说,这种表现方法是(B)

A.侧而烘托

B.铺垫反托

C.相互对比

D.前后照应

10、《张中丞传后叙》的作者是(B)

A.司马迁

B.柳宗元

C.韩愈

D.欧阳修

11、《种树郭橐驼传》主要的创作意图是(D)

A.赞扬郭橐驼的种树技术 B.揭露统治者的政令扰民 C.传播郭橐驼的植树经验

D.借“养树”之道喻“养民”之道

12、《爱尔克的灯光》中“我心灵的灯”的象征意义是(D)

A.封建家庭的礼教的没落和崩溃

B.美化希望的破灭和生活的悲剧C.对旧家庭的憎恶和对财富的鄙弃 D.对新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

13、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A)

A.《诗经》

B.《楚辞》

C.《乐府诗集》

D.《论语》

14、元散曲除小令外,还包括(B)

A.剧曲

B.套数

C.传奇

D.杂剧

15、现代文学史上,擅长描写北京底层平民生活,作品具有浓厚的京味的作家是(B)

A.茅盾

B.老舍

C.曹禺

D.刘心武

16、下列《陌上桑》描写罗敷美貌的诗句中,表现方法与“脱帽著帩头”相同的是(D)

A.采桑城南隅

B.缃绮为下裙

C.冉冉府中趋

D.但坐观罗敷

17、《再别康桥》中的“康桥”指(A)

A.剑桥大学

B.伦敦大学

C.拜伦桥

D.《新月》

18、宋代作家中,号称诗、书、画三绝的是(B)

A.欧阳修

B.苏轼

C.陆游

D.辛弃疾

19、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著名历史著作是(D)

A.《国语》

B.《战国策》

C.《左传》

D.《史记》 20、下列长篇小说属于茅盾的是(B)

A.《猫城记》

B.《虹》

C.《家》

D.《虾球传》

21、贯穿苏轼《前赤壁赋》全文的线索是(C)

A.主客问答

B.箫声呜呜

C.感情变化

D.哲理意味

22、成语“信誓旦旦”出自(A)

A.《诗经》

B.《论语》

C.《左传》

D.《史记》

23、《**》中描写“他心里但觉得事情似乎十分危急,也想想这些方法,想些计划,但总是非常模糊,贯穿不得。”这种描写方法是(A)

A.心理描写

B.肖像描写

C.细节描写

D.行为描写

24、陶渊明《饮酒》诗写作上的成功之处在于(D)

A.写景

B.抒情

C.说理

D.景、情、理融为一体

25、《蜀相》中高度概括诸葛亮一生辉煌业绩的句子是(C)

A.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B.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C.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D.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26、《女神》的作者是(C)

A.闻一多

B.艾青

C.郭沫若

D.戴望舒

27、下列作品中抒发了作者故国之思、亡国之恨的是(A)

A.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

B.陆游《关山月》 C.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D.杜牧《泊秦淮》

28、《水龙吟》(登建康常心亭)三个典故中所指的中心人物是(B)

A.陈登、张翰、恒温

B.张翰、许汜、恒温 C.张翰、陈登、刘备

D.刘备、许汜、恒温

29、下列句子中,含有使动用法的是(B)

A.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B.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C.彼以艰苦忍耐之力,冒其递而突过之。D.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30、“分崩离析”、“贻笑大方”、“信誓旦旦”依次出自(A)

A.《季氏将伐颛臾》、《庄子·秋水》、《诗经·氓》 B.《寡人之于国也》、《庄子·秋水》、《诗经·氓》 C.《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庄子·秋水》 D.《诗经·氓》、《庄子·秋水》、《季氏将伐颛臾》

3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A.埋怨(mán)羊圈(juàn)家给户足(jǐ)余勇可贾(gǔ)B.里弄(lòng)晕车(yūn)载歌载舞(zǎi)浑身解数(xiâ)

C.颤栗(chàn)顺蔓摸瓜(wàn)半身不遂(suì)整齐划一(huà)D.关卡(kǎ)情不自禁(jìn)厚此薄彼(bó)挣脱枷锁(zhâng)

32、下列句子,“从”是使动用法,可解释为“使跟从”、“带领”的一句是(B)A.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 B.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 C.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D.从人田间饮

33、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B)

A.一条盘山公路,蜿蜒于崇山峻岭之间。B.情况没弄清楚,不可贸然行动。

C.他满怀报负始终无法施展,而辗转漂泊,垂垂老矣。D.书市上人群熙熙攘攘,穿流不息,好不热闹。

34、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A)世界各国发展水平之间的不平衡,表现为一种经济差距和技术差距,同时也表现为一种知识差距和教育差距,两者之间日趋表现出互为因果的关系。缩小和消灭经济差距和技术差距,需要从经济本身着眼,需要长远的目光,从消灭知识差距和教育差距入手。A.既并且不仅更

B.既并且如果那 C.因为所以不仅更

D.因为所以如果那

3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D)

A.在这场球赛中,我虽然有过两次失误,但总的看来,已经是超常发挥了,不管观众怎么评说,我还是觉得心安理得。

B.这种“摇头丸”毒性很大,人吃后,就会情不自禁地摇起头来,一摇就是数十分钟甚至数小时。

C.为期一月的军训,训出了同学们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和惟命是从的良好习惯,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D.对塔利班政权实行军事打击,既能报复恐怖分子,又能推进军事扩张计划的实施,白宫当局的买卖真是一箭双雕!

第四篇:2017年全国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复习资料

2016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材料

成考《大学语文》复习材料-议论文部分

(一)1、学习目标:

本章共14篇文章,其中文言文8篇,白话文6篇;其中精读文章8篇,泛读文章6篇。通过14篇议论文的学习,要求掌握:(1)议论文的基础知识;(2)提高阅读分析议论文的能力;(3)了解有关作者和专书的知识。

2、学习建议

(1)认真阅读课文,课文的内容要熟练掌握;尤其是文言文要能读懂,读通;

(2)认真阅读课文后的“思想内容”,“结构层次”一定要吃透,考试的题目大多出自这两部分的内容;

(3)一定要掌握“论点”、“论据”、“论证”的知识,并会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具体文章或段落;

(4)记忆有关作者和专书的知识;

3、难点与重点

具体课文的难点与重点见“课文辅导”部分

此单元的难点与重点:掌握并灵活运用“论点、论据、论证”,即“议论文的三要素”的知识。历年来考生在此方面的掌握情况都不佳,考试丢分很多,考生在学习时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

论点:要求学生能从一篇文章或一段文章中找出该文章论述的基本观点。对学生来说,找出论点相对是比较容易的。

论据:论据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事实论据;一类是理论论据。

学生一看到“该文的论据是什么?”的问题时,脑子里就要马上闪现出“事实论据,理论论据”这样两种情况,然后“两选一”,再来判断是这两种情况中的哪一种;

论证:论证分为两大类:

立论:正面证明自己的观点;

驳论:反驳别人的观点;有三驳: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

论证的方法有:(重点,难点)

归纳法、演绎法、类比法、比较法、对比法

对于论证的方法的学习,学生要高度重视。一,问题一问到“下列文章运用的是哪种论证方法”,首先脑子里先闪出“归纳、演绎、比较” 三种方法;二,“三选一”,再从三种论证方法中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一种。学生在学习具体课文时,凡是涉及到论证方法的内容时,务必要认真对待,弄清弄懂。

《季氏将伐颛臾》(重点课文)

《作家作品》

《论语》主要掌握:

1,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注意:要与后面“李将军列传”的《史记》是“纪传体通史”以及“冯谖客孟尝君”的《战国策》是“国别体杂史”相区别)。

2,内容: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3,作者: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

孔子主要掌握:

1,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

2,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3,其思想核心是“仁”,观点有“仁者爱人”,“克己复礼”,“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本文是《论语》中一篇记言散文。

《课文主旨》

季氏,季康子,春秋时鲁国的大夫,把持朝政;

颛臾,春秋时附属于鲁国的小国。

主旨:本文批评了季氏兼并颛臾的企图,并阐发了孔子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

《疑难词句》

1,冉有、季路见于孔子:冉有、季路被孔子召见。

2,无乃尔是过与:恐怕是要责备你吧。(过:责备)

3,何以伐为:为什么要讨伐他?

4,是社稷之臣也。(是:代词,这,指颛臾)

5,陈力就列,不能者止。(陈:施展,就:担任,列:职位)

6,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疾:痛恨,舍曰:不说,辞:找借口)

7,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来:招徕,使动用法)

8,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学习要点》

1,孔子反对攻伐颛臾的理由。

历史看,“先王以为东蒙主”,是自家人。

从地域看,“在邦域之中”。

从政治关系看,本就属于国家的臣子。

2,孔子的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

孔子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就是“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修文德”。

3,以对话形式展开驳论,破中有立。

由冉有的三段话,引出孔子的三段议论。冉有三段话:报告事实,推卸责任,为季氏辩护。孔子抓住冉有的三段话,一一加以驳斥。并在驳论中正面阐述自己的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观点。

4,本文论据

历史事实论据:“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现实事实论据:颛臾“在邦域之中”,“是社稷之臣”;冉有、季路“远人不服而不能来,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名人名言论据:“周任有言”。

5,比喻句,排比句,反诘句

比喻句:批驳冉有、季路推卸责任,用“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排比句: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反诘句:“求,无乃尔是过与?”“何以伐为?”“则将焉用彼相矣?”(注:反诘句是反问句中的一种,反问句后面不说出答案的句子为反诘句。反诘句是学习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

6,“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的双重寓义。

将季氏比作“虎兕”,虎兕出柙,比喻季氏攻打颛臾;将颛臾比作“龟玉”,龟玉毁于椟中,比喻颛臾被消灭。

将冉有、季路比喻看守虎兕与龟玉的人,虎兕出来行凶,龟玉被毁,是看守者的失职。

7,理解下列成语

(1)开柙出虎;负责看管的人失职,或放纵坏人。

(2)分崩离析:国家或团体四分五裂。

(3)季孙之忧:引起忧患的不在外部,而在内部。

(4)祸起萧墙:灾祸是从内部产生的。

8,《重点段落分析》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匣,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1)这段话的主要论点是:批驳冉有推卸责任的说法。

(2),“虎兕出于匣,龟玉毁于椟中”双重寓意是什么。见《学习要点》6。

(3)论据:属于理论论据(名人名言)。

(4),论证方法:演绎法。

《寡人之于国也》(重点文章)

《作家作品》 孟子:

(1)名轲,字子舆。战国时人。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

(2)主张施仁政,行王道。倡导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3)其散文善用“欲擒故纵,引君入彀”的论辩方法。

《孟子》是孟子和他的学生万章所编。

《主旨》

文章体现了孟子的王道思想,并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战国时代社会的不平等。

《疑难辞句》

(1)邻国之民不加少。(加:更加)

(2)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走:跑)

(3)直不百步耳。(直:只)

(4)数罟不入洿池。(数:细密)

(5)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动词,王天下,即以仁政统治天下)

(6)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罪:归罪,岁:一年的收成,斯:这样)

(7)谨庠序之教。(认真办好学校的教育)

(8)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检;约束,制止;发:发放。

《学习要点》

1、孟子王道政治的内容。

反对霸道,推行仁政,反对战争,发展生产。

使人民养生葬死无遗憾,再施以礼义道德教育。

2、本文论述的线索

以“民不加多”“民如何加多”为线索。

3、本文的内容结构。

本文分为三大部分。

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孟子先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揭示梁惠王做法实际上与邻国没有本质的区别。

阐述了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根本措施,及应该持有的正确态度。

4、掌握连锁推理的句式。

连锁推理:以前几句得出的结论为前提,推出新的结论,再以新的结论为前提,推出更新的结论。这种方式层层推进,环环相扣,承接紧密,气势充沛。

5、孟子实行王道的措施

(1)初步措施:“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2)根本措施:“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申之以孝悌之义”。

6、善用比喻。

(1)“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本质区别;

(2)用拿刀杀人,说“不是我杀的,是刀杀的”比喻不顾百姓的死活,把“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的谬论。

7、排比句

(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斧斤以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重点段落分析》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这段话的论点:说明治理国家要考虑主观原因,不能推卸责任。

这段话的论证方法:属于比较法中的类比法。

这段话的比喻句:比喻的本体是“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喻体是:“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秋水》(重点文章)

《作家作品》

庄子,战国时人,老子后道家主要代表,与老子并称“老庄”;

主张顺应自然,提倡无为而无不为;

文章想象丰富,善用寓言。

《主旨》

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为都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是十分有限的。给我们的启示是:人们不能囿于个人的见闻而自满自足,应该努力学习,不断进步。

《疑难词句》

(1)东面而望,不见水端。(东面:面朝东;面:动词,向东)

(2)望洋向若而叹。(望洋:仰视的样子)

(3)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少:小看,以„„为少,动词;轻;轻视,以„„为轻,动词)

(4)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已:停止;虚:虚空)

(5)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以:因为;自多:自夸;多:自负)

(6)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听到各种道理,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这就是说的我呀。)

(7)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现在我看你难以穷尽„„我将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耻笑)

(8)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不是像你刚才那样自夸水势的浩大吗?)

(9)拘于虚也。虚:居住的地方。

《学习要点》

1、本文的寓言特色

本文虚构河伯与海若对话的寓言故事,将抽象的哲理形象化。海若是庄子思想观点的化身,河伯是庄子要批判的思想观点;

2、景物描写的作用

开头的景物描写,以河水与海水大小的对比,陪衬河伯与海若的不同思想境界,形象地突出了主题,为后文的发展作了铺垫。

3、善用比喻

井蛙不可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也,束于教也。(也是排比句)

吾在天地之间,尤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也是反诘句)

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也是反诘句)

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也是反诘句)

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也是反诘句)

4、排比句

(1)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见上面例句

5、反诘句

见上面例句

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重点段落分析》

1,文章开始第一段。

(1)这段话在写景方面有什么特点?

从主观视觉感受来反映客观世界的黄河。

(2)这段话的大意。

写河伯由自大到自己认识到渺小的转变。

(3)这段话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起到铺垫作用。

2,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1)这段的观点:五帝等人的作为,都是微不足道的;伯夷、仲尼是在自高自大。

(2)论证方法:前三句,归纳法。后面,类比法。

(3)修辞手法:排比、比喻、反诘。

《大同》(泛读课文)

《作家作品》

《礼记》成书于西汉中期,是儒家学说的经典著作。

大同:即人类的理想社会,大团结、大和谐的社会。按照儒家学说,五帝时代(黄帝、颛顼、帝嚳、尧、舜)是大同社会,是“大道之行”的时代。

《主旨》

孔子对春秋末期的社会现实不满,论及“大同”“小康”理想社会,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对“克己复礼”,重建“大同社会”的美好憧憬。

《疑难词语解释》

(1)仲尼之叹,盖叹鲁也。孔子的慨叹,是由于鲁国的缘故。

(2)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我没有赶上,但是心里向往那个时代。

(3)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在大道运行的时代,天下为全民所有,推选有才能的人参加管理,讲求诚信,谋求和睦。

(4)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所以,人们不仅亲自己的亲人,还亲别人的亲人;不仅爱护自己的子女,还爱护别人的子女;使老人有所终止,壮年人能有工作,小孩能健康成长。

(5)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在这种情况下,奸谋就不会产生,盗贼就不会发生,大门不用关闭,这就是大同社会。

(6)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用礼来规定君臣的名分,用礼来加深父子的亲情,用礼使兄弟和睦,用礼来使夫妻和睦。

(7)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用礼来考察道义、诚信、过错,以仁爱为典范,向民众明示为人行事的常规。

《学习要点》

重点掌握大同社会与小康社会的区别。(对比手法)

大同社会 小康社会

(1)在社会所有制与政治目的 “天下为公” “天下为家”

(2)人事制度

选举制:“选贤举能”

世袭制:“大人世及以为礼”

(3)精神文明

“礼”自然运行于自然与人类社会之间,人欲与礼自然融合,人自然顺应自然。

“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圣人用“礼”约束人欲,治理天下。

“各亲其亲,各子其子”

(4)物质文明

物质极大丰富,“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皆有所养”

“以礼设制度,以立田里”

(5)社会治安

“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外护不闭”

“城郭沟池以为固,谋用是作,兵由此起”

运用排比句,增加了气势。

《重点段落分析》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这段话分析了大同与小康的社会主要特点。

这段话分为两层:一层,说明大同社会的特点;二层分析小康社会的特点。

论证方法为对比法。

修辞方法为排比法。《谏逐客书》(重点课文)

《作家作品》

李斯,战国时楚国人;对于秦始皇统一全国起到重要作用;

其散文长于说理,富有文采。

《谏逐客书》载于《史记·李斯列传》。

“书”这里不是书信,而是奏章,为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重点)

《主旨》

要认真阅读课文后面的注释1,理解写作这篇文章的背景。(重点)

本文以秦国历史上四位君主纳客而成就帝业为据,说明客卿之功;列举大量事实说明英主不应该重物轻人,并从理论上面说明逐客与纳客的利害关系,从而指出逐客是不利于秦国事业发展的,逐客是错误的。

《疑难词句》

(1)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窃:私下;过:错误)

(2)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以:因此;殷盛:富足;乐用:乐于为国效力)

(3)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获:俘获;举:攻取;治强:安定富强)

(4)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散:使„„散;从:合纵;西面:面向西;施;延续)

(5)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向使:当初假使;却:拒绝;内:纳)

(6)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跨:统一;制:制服)

(7)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让:排斥;择:选择;就:动词,成就;却:推却;明:光大)

(8)却宾客以业诸侯。(业:动词,使„„建功立业)

(9)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来:使„„来。)

(10)强公室,杜私们。(杜:杜绝)

《学习要点》

1、本文第二段分析。采用归纳法,从历史上说理。秦国历史上四个国君因纳客而成就帝业。注意:要记住四个秦国的国君的名字及事情。

2、本文第三段分析。从现实说理。先用大量事实铺陈秦王爱的“物”全不是秦国出产的,与秦王用人上排斥客卿进行对比,然后指出重物轻人与秦王统一天下的目标相悖。

3、正反对比的论证说理方法。

第二段,穆公、孝公、惠王、昭王等四君以“客之功”是正面论述,与“向使”的反面推理,构成对比。

第三段,对物的“非秦者爱”与对人的“为客者逐”构成对比;

第四段,“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与秦的“弃黔首以资敌国”构成对比;

全文都是以纳客之利来对比逐客之害。

4、铺陈的写法(用铺陈写法,更大量运用排比句完成)

第二段,“西取”“东得”“迎”“来”:“拔”“西并”“北收”“南取”“包”“制”。

第三段,更是铺陈秦王喜欢珍宝,美色,音乐;

《重点段落分析》

1,文章第二自然段。

(1)划分层次。

分为两层。第一层“昔穆公求士„„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证明秦国历史上任用客卿建功立业的事实。第二层,驱逐客卿是不对的。

(2)论证方法。

第一层是归纳法,第二层是对比法。

(3)所列举的四位秦国国君任用客卿的侧重各是什么。

穆公争霸,孝公变法,惠王扩张,昭王安内。任用客卿各有侧重,有利突出客卿的多种作用。

2,文章第四自然段。

(1)这段的中心论点。

论述了逐客之害。

(2)划分层次。

分为两层。第一层“臣闻地广者粟多„„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第二层“今乃„„”

(3)论证方法。

第一层:类比法;第一层与第二层之间:对比法

(4)修辞方法。

排比,对偶。《陈情表》(泛读课文)

《作家作品》

李密,三国时在蜀汉做过尚书郎。西晋时,晋武帝征他为太子洗马。他以祖母年老多病为由推辞不就。

《主旨》

向晋武帝陈述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暂时不能为官的苦衷。李密属于亡国之臣,面对新朝天子的征召,他婉言陈情,是冒着不与新朝合作的风险的。

《疑难字词》

(1)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见背:去世,死了。)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强近:亲近的亲属。应门:照看门户。)

(3)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区区:私自;废远:放弃奉养而远离。)

(4)门衰祚薄,晚有儿息。(祚薄:福气衰微。)

(5)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婴:缠绕。)

(6)猥以微溅,当侍东宫。(东官:太子的住处。)

《学习要点》

1、掌握“以子之矛,克子之盾”的论证方法。

作者紧紧抓住“圣朝以孝治天下”这一说法,表明自己奉养祖母就是在实践朝廷这一号召,而晋武帝硬要他奉诏,反而会使他自己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

2、夹叙夹议,以情动人。

作者在抒发议论时,更多的是在陈述自己的苦衷,夹叙夹议,叙议结合,以理服人。

3、骈散结合的文体特点。

文章大量采用整齐的四句形式,其中又有大量的散文句子,骈散结合的形式,既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又不显得呆板。

《重点段落分析》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本段说明上表的原因,点名奉亲与奉诏之间的矛盾。

过去州郡长官都曾举荐自己,自己都因为这一原因没去。意在表明自己这次难以奉诏并非偶然,而这次朝廷的征诏,使自己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五代史伶官传序》(重点课文)

《作家作品》

欧阳修晚年自称六一居士。支持“庆历新政”,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主张文章要“明道,致用,事信,言文”。

本文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

《主旨》

阐述了国家的盛衰取决于人事,而非天命。通过五代后唐李存勗政权的盛衰,论证了忧劳兴国,逸豫亡身,“满招损,谦得益”的道理。

《疑难词句》

1,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与:给;其:语气副词,表命令。)

2,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当他用绳索把燕王父子捆绑起来,用匣子放入梁朝君臣的首级,送进太庙,把箭还给先王,把成功的喜讯向他报告时,他的气概盛大,可说是够豪壮的。)

3,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一个军人在夜间一声呼喊,叛乱者四处响应,庄宗仓皇从东门逃出,没等见到叛贼,士卒就逃散,君臣面面相视,不知逃到哪里,以至于剪断头发,对天盟誓,泪流满面,沾湿衣襟,是何等衰败的景象。)

4,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举:全部,所有的。)

5,智勇多困于所溺。(溺:沉溺的人或事情。)

《学习要点与难点》

本文是史论。

本文的中心论点。见主旨。

本文的对比论证方法。

后唐庄宗在消灭仇敌时,意气风发,极写其强盛;在大功告成,天下平定后,又极写其衰败,在盛衰、成败、兴亡的对比中,阐述了本文的主旨。

本文的论据

历史事实论据:后唐庄宗兴国及败亡的历史事实;

理论论据:《尚书》的话;以及警语,“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重点段落分析》

文章第三段

这段话的论点: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这段话的论证方法:归纳法,对比法。

这段话的论据:理论论据中的名人名言论据。

《答司马谏议书》(泛读课文)

《作家作品》

王安石,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进行过变法。

唐宋八大家之一,主张为文要“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

北宋年间,在宋神宗的支持下,王安石进行了一次变法,遭到了司马光等人的反对。司马光写了一封信给王安石,抨击新政。本文是作者的复信。

《主旨》

这封书信,驳斥了保守势力对新法的种种责难,表示了坚持改革,决不动摇的决心。

《疑难词句》

1,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鲁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重念:又考虑;反复:书信的往来;具道;详细说出来)

2,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辟:批驳;难:责难;壬人:小人)

3,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胥:相与;非特:不仅仅。)

4,如今当一切不事事。(事:动词,做。事:名词,事情。)

《学习要点与难点》

本文是一封书信。属于驳论。

本文批驳的反面论点是: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

本文驳论是驳论点,分为三部;一,确立论辩双方公认的判定是非的标准,即名实是否相符。二,将对方攻击自己的言论归纳成五个论点;三,逐一加以批驳。要把批驳的论点,与批驳的内容相对应掌握。

《重要段落简析》

文章的第二段

作者将对方攻击自己的论点归纳成五点,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然后一点一点加以批驳。要注意掌握批驳的论点与批驳的内容之间的联系。

作者理论的原则是:名实是否相符。

作者在回信中,做到既坚持原则,又不伤和气。表面上十分客气,但骨子里坚定改革不动摇,柔中寓刚。

在批驳“致怨”时,分为两层:第一层,指出致怨的原因在于社会风气不好;

第二层,用盘庚之迁的历史事实论据,类比自己改革到底,决不动摇的决心。

《论毅力》(重点课文)

《作家作品》

梁启超,中国近代思想界主要代表人,最早用资产阶级史学观点研究中国历史的人。参加并领导戊戌变法。

《论毅力》选自《饮冰室合集》,写作于戊戌变法失败之后不久。

《主旨》

“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即只有具备坚韧毅力去战胜逆境,才能在事业上面获得成功。

《疑难词句》

1,而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迭乘:交替呈现。)

2,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猝:突然。)

3,又以为我蹇于遭逢。(蹇:引申为艰难。)

4,常相参伍。(参伍:交相错杂。)

5,成败之数。(数:规律。)

《学习要点与难点》

1、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

本文写作于“百日维新”失败之后,作者勉励处于逆境之中的资产阶级革命者不要因一时的挫折而灰心,要以坚忍不拔的毅力战胜逆境,克服困难,继续从事改良运动。

2、本文正反对比论证法。

第一段,“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正反对比。

第二段,顺境与逆境相对比。

第三段,遇挫折不退却,与旁观者对比。

第四段,堆山者与填土者对比,堆山者“功亏一篑”,填土者则“持之以恒”。

全文围绕成与败,顺与逆,强与弱,彼与我——进行正反对比。

3、本文的比喻句。

“更譬诸操舟——故彼岸终不可达也。”以操舟作比,说明有毅力可把逆境变顺境。

孔子的“堆山”与“填土”比喻有无毅力的两种结果。

孟子的“掘井”比喻没有毅力,半途而废,什么事情都不会成功。

4、本文的层递句。(重点)

第二段,“志力薄弱之士”“其次弱者”“稍强者”“更稍强者”“至强之人”作五个层次的递进 描述;

第三段,操舟作比喻。“一日而返”,“二三日而返”,“五六日而返”作三层次的递进描述。

《重点段落简析》

本文第四段。“孔子曰„„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1、本段修辞手法是比喻。

2、本文的论证方法为对比。孔子所说的堆土与填土,构成对比。

3、本段的比喻是要说明成败的关键是有无毅力。

4、本段的论据属于理论论据中的名人名言论据。

《灯下漫笔》(重点课文)

《作家作品》

鲁迅,本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1918年在《新青年》开始用鲁迅笔名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主旨》

本文时代背景(重点,是掌握本文的一把钥匙)

本文发表于1925年,正是北伐战争的前夕,当时国内阶级斗争极为激烈。反动的文人为了阻挠青年投身到革命运动中去,就一再引导青年人钻进“故纸堆”去欣赏中国的历史。针对反动文人的这一企图,鲁迅先生写作了这篇杂文。

本文通过对中国历史的反思与剖析,对中国现状的揭露,指出中国历史的黑暗,现状的残忍,号召青年创造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疑难词句》

1、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这个太阳什么时候灭亡,我和你一起死。)

2、到现在还为我们爱国者所自栩。(自栩:自夸。)

3、常有兵燹。(兵燹:战乱。)

4、因此受了蛊惑。(蛊惑:迷惑。)

5、万姓胪欢。(胪:传告。)

《课文串讲》

全本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从民族心理的角度,剖析中国历史。

第一层:(1——4自然段)写辛亥革命后,金融动荡,钞票贬值。百姓用高价兑现银元,明知吃亏,还满心高兴的生活实例,引出:中国人“极容易变成奴隶,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

揭示了国民的思想弱点,即容易苟安,满足。

第二层:(5——11自然段)分析了被压迫的中国民众安于被奴役地位的思想产生的历史根源。指出正是封建专制制度的愚民统治,造成民众的奴性十足的民族心理。把历史形象地概括为两种时代,揭示出“太平盛世”的真相。

第三层:(12——14自然段)揭露复古主义者的本质:向往做奴隶的地位,是民族心理在作祟。号召青年创建第三样的时代。

第二部分,从民族文化的角度,剖析中国的现实,剖析中国“固有文明”的实质。

第一层:(15——17自然段)通过一个日本作家的文章展示帝国主义对中国固有文明别有用心的赞颂。用现实和历史的事实揭露洋人赞颂的固有文明实际是“中国人用子女玉帛所做的奉献于征服者的大宴”。

第二层:(18——20自然段)分析中国固有文明的核心是封建等级制度。

第三层:(21——23自然段)揭示中国固有文明的内涵,就是保古守旧,苟活偷生。帝国主义赞颂中国固有文明的目的,就是反对中国现代化。结尾发出“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宴席,毁坏这厨房,则是现在青年的使命”。

《学习要点与难点》

1、本文第一部分的中心论点:

对广大人民来说,历史是“想作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两者的交替循环。

2、本文第二部分的中心论点:

“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筵宴的厨房。”

3、本文两部分之间的联系。

两部分互相联系,对应统一。

第一部分,从民族心理的角度,探讨了中国的历史;第二部分,从民族文化的角度,探讨了中国的现状。两部分互为因果(重点)。因为历史与现状,心理与文化都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为因果。

两部分结尾,都指出“现在青年的使命”,“创造第三样的时代”与“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都是“使命”的重要内容。

论证方法上面,两部分也都一样,都是从日常生活的感受入手,然后引用大量历史事实,文献典籍等论据,进行论证。

4、本文对中国历史的反思与剖析。

历史上,“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却是数见不鲜的”。所谓“下于奴隶的时候”,就是战乱时候,百姓“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中国的历史就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与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这样两种时代交替循环。

5、本文对民族心理的剖析。

中国人“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高兴。”唯恐做不上奴隶,希望有个主子给他们定下奴隶规则,而这个规则稳定不变,则“万姓胪欢”,称颂“天下太平”。

中国几千年来延续下来的民族心理是奴化性,麻木不仁,苟且偷安,俯首贴耳,屈服于统治者的暴力之下。

6、本文三种时代的含义。

第一种,“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社会处于战乱,百姓连性命都不保,连奴隶都不如;

第二种,“做稳了奴隶的时代”。社会比较稳定,百姓可以按照奴隶的规则生活;

第三种,“中国历史上从未曾有过的时代”,百姓当家作主的时代。

7、“中国固有精神文明”“吃人”的本质。

封建统治者提倡的文明就是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一级一级制驭着,贵吃贱,大吃小,上吃下,“自己被人吃,但又可以吃别人”,作者指出,所谓中国文明者,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筵宴。

8、本文对当时中国现状的剖析。

本文在第二部分揭露了中国固有文明的吃人本质,同时还剖析了中国现状。在当时,人肉筵宴还在排着,而这些人肉筵宴只有阔人和外国人才能享用,而百姓则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有吃烧烤的身价不资的阔人,也有饿得垂死的每斤八文的孩子”,这种严重的阶级对立和贫富悬殊,正是当时中国的现状。

9、作者指出的当时进步青年的历史使命。

创造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第三样的时代;

“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

10、善于运用形象化、文艺性、高度理论概括相结合来说理论事。

如把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一治一乱”的历史形象地概括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暂时作稳了奴隶的时代”的交替循环;把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比作“人肉宴筵”;把旧中国比作“厨房”。

11、反语:“古人的良德美意”“自然就皇恩浩荡”,“就叫做天下太平”“人们便要心悦诚服”。有讽刺意味,并有深刻的思想感情。

12、暗示:“轿夫如果能对坐轿的人不含笑,中国也早不是现在似的中国了。”

轿夫暗示人民大众;坐轿者暗示统治者。“不含笑”指敢于反抗。

13、比喻。

《重点段落简析》

“我们在目前,还可以亲见各式各样的筵宴„„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 1,层次

(1)开始至“但茅檐下——每斤八文的孩子”

(2)“所谓中国文明者,——”

2,此段论点:吃人;

3,论证方法:对比

4,修辞方法:

排比:茅檐下也有淡饭,路旁也有残羹,野上也有饿莩。

对偶:有吃烧烤的身价不资的阔人,也有饿得垂死的每斤八文的孩子。

比喻:可以见各式各样的筵宴

人肉筵宴安排人肉筵宴的厨房。

《谈时间》(泛读课文)

《作家作品》

梁实秋,“新月派”成员。主要作品《雅舍小品》。

《主旨》

作者以自己和古今中外名人对待时间的深刻体悟,论述了如何度过我们所能掌握的尚未逝去的时间问题。提出时间是生命和金钱,如何打发时间反映了人的不同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

《课文串讲》

全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3自然段。作家以自己和古今中外人们对待时间和人生的深刻体验,引出:时间极为宝贵,在人一生中要考虑如何支配时间。

第二部分:4——7自然段。从不同角度思索和论述如何支配自己的时间。

4——5自然段,人们对时间的不同看法,分析时间的内涵,论述“惜阴说”的必要性。

6——7自然段,论述如何打发时光的不同方式,提出“人各有志”。

第三部分:8自然段。提出自己的主张。要正确看待时间的价值,要好好思考“以心为形役”还是“立德立功以求不朽”。

《选择与安排》(泛读课文)

《作家作品》

朱光潜,美学家,文艺理论家。

《选择与安排》收入《谈文学》

《主旨》

在作文运思时,最重要的,最艰苦的工作是在有了材料之后的选择与安排,给文章一个完整的有生命的形式。

《疑难词句》

一切成功和失败的枢纽都在此。枢纽:事物的重要关键;

在这上面鞭辟入里。鞭辟入里:词意深刻。

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拱:环绕。

《课文串讲》

本文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1—2自然段)重点谈文章在运思时,首要的问题是选择与安排,而不是搜寻材料。用类比方法把写作中的选择、安排的诀窍比喻成战争中用兵打仗。

第二部分(3——8自然段)集中谈关于写作应该如何选择与安排。

第一层(3—4自然段)正确的选择方法。用用兵之道谈选择的问题。列举戏剧小说中的例子,强调写人写事都必须选择重点,突出主旨,选择典型细节。

第二层(5——8自然段)正确安排的方法。文章布局必须做到:一,结构完整,有头有尾有中段,之间要有逻辑联系;二,头、尾、中段必须各在其位;三,有一股生气贯注全体。要阅读完美的作品来掌握文章布局的诀窍。

结构安排上的两个重要条件:1,层次清楚,条理缜密;2,轻重分明,以主旨为纲。文章显出轻重的办法:1,在层次上,2,在篇幅分量上。

第三部分(9自然段)总结写作原理与经验。

《学习要点与难点》

1、本文的主要观点

主旨;

选择材料,一要进行剪裁,要舍得割爱,二要选最能表现主旨的材料;

安排材料,一结构要完整,要有一股生气贯注全体,二层次要清楚,轻重要分明;

写作文章有一定的理,没有一定的法;

2、本文的类比推理法。

文章多以如何用兵来做比喻。

在论述剪裁时,“善将兵的人都知道兵在精不在多”。“虽是精锐,如果摆布不周密,纪律不严明,那也就成为乌合之众,打不来胜仗。”

在说明选择材料要为文章主旨服务时,“用兵致胜的要诀在占领要塞,击破主力,——”

“古人所以有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说法。”

在论述材料的安排时,“第二要事是安排,就是摆阵势,兵家有所谓常山蛇阵,它的特点——”。

3、分论点“层次清楚”分析

文章要有层次;

文章的头尾和中段各在其位,并使文章成为完整的有机体;

层次不清的表现,主要为脱节断气,前后矛盾,意思杂乱;

以上表现产生的根由在于思想的疏懈;

4、分论点“轻重分明”的分析。

轻重分明的作用;避免单调,使重者越重,效果强烈;

艺术的特征是完整,必须做到轻重分明;

做到轻重分明的方法:在层次上,在篇幅分量上分出轻重。

《重点段落简析》

1,“用兵致胜的要诀在占领要塞„„做文章不能切中要害,错误正与此相同。”

论点:用兵致胜的要诀在占领要塞。

论证方法:类比法;

引用杜甫的诗,为理论论据,名人名言论据;

“那还希望打什么胜仗?”属于反诘句。

2,文章的最后一段。

论点:写作文章有一定的理,没有一定的法;

引用《孟子》的话,工匠师傅能教人作工的法则,但是,要使其巧,则需要个人心灵去悟,师傅是无法教授的。

“艺术的基本原则是寓变化于整齐”。艺术虽有规律,但具体方法千变万化,只有把变化归于整齐之中,才是真正的艺术的基本规律。

最后一句,选自《周易》,作文之道,千变万化,全靠个人在领悟创作的规律后的巧妙运用。

《论学问》(泛读课文)

《作家作品》

培根,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

马克思称他“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培根是近代归纳法的创始人。

提出“知识就是力量”。

《主旨》

通过对学问的用途、读书治学的目的、读书治学的方法的论述,体现了作者唯物主义思想和重视实验科学的精神,具有积极的认识意义。

《疑难词句》

地球:指一种体育运动。

《课文串讲》

全文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集中谈学问的用途,治学的目的。

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集中谈治学的方法。

《学习的要点与难点》

1、学习的用途。

(1)娱乐;(2)装饰;(3)增长才干。

2、治学读书的目的。

“不要为了辩驳而读书,也不要为了信仰与盲从;也不要为了言读与议论;要以能权衡轻重,审察事理为目的。”

作者提出学习的三种用途,但是更强调增强才干的用途,因为它能够提高判断和处理事务的能力。同时,也不排斥实践的重要作用。“学问锻炼天性,而其本身又受经验的锻炼。”

3、治学读书的方法。

“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

即读书要采取选读、全读、勤读、精读四种不同方法。并且要与会谈、写作、笔记结合起来。

4、本文的排比句。

在学问上费时过多是偷懒,把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的规则而断事是书生的怪癖。

多诈的人渺视学问,愚鲁的人羡慕学问,聪明的人运用学问。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

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5)地球有益于结石和肾脏,射箭有益于胸肺,缓步有益于胃,骑马有益于头脑。

5、本文的比喻句。

(1)盖人底天赋有如野生的花草。野生的花草比喻人的天赋。

(2)否则录要的书就和蒸馏水一样。蒸馏水比喻录要的书。

(3)精神上的缺陷没有一种是不能有相当的学问来补救的,就如同肉体上各种病都有适当的运动来治疗似的。以运动能治疗疾病来比喻学问能补救精神上的缺陷。

《重点段落简析》

“精神上的缺陷没有一种是不可能由相当的学问来补救的,„„精神上各种的缺陷都可以有一种专门的补救之方。”

1,本段的论证方法:类比法。用运动能治病来类比学问能补救精神上的缺陷。

2,修辞方法为比喻、排比。

成考《大学语文》复习材料-记叙文部分

(二)1、学习目标:

本部分共13篇文章,其中文言文7篇,白话文6篇。精读课文7篇,泛读课文6篇。通过13篇记叙文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1)记叙文的有关基础知识;(2)提高分析阅读记叙文的能力;(3)了解掌握有关作者与专书的知识。其中第2点是学习的重点。

2、学习建议:

(1)学生在学习时一定要认真阅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透,熟练掌握课文内的内容。这点十分重要。有的学生过于依靠练习,课文没有读熟,就急急忙忙去做练习,结果本末倒置,没有掌握这门课的知识,所以要在读课文上面下功夫。

(2)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要认真体会,钻研课文后面的“提示”。“提示”使学生掌握知识的一把钥匙,考试的试题大都从“提示”中出。

(3)要认真阅读这一部分后面的《记叙文的特点与写作》,掌握记叙文的基础知识。

3、学习要点与难点

具体课文的要点与难点见课文的《学习要点与难点》。

记叙文部分总的要掌握的重点是,要掌握并灵活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及修辞方法。

顺叙: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叙述。如,《郑伯克段于鄢》,《背影》;

倒叙:把人物,事件的结局,或者人物经历,事件过程最精彩,突出的 片断放到前面来写。如《马伶传》。

叙述

插叙:在叙述的过程中,停顿下来,插入另外一段事情,然后再把原叙述的事情接着写下去。如《爱尔克的灯光》。

平叙:在一篇文章中,记叙两件或两件以上的同时发生的事情,、。如《张中丞传后序》。

肖像描写:具体描写人物的外貌,包括容貌,姿态,神情,服饰等等

语言描写:具体描写人物的独白,潜台词,说的话。

人物描写

行动描写:具体描写人物的行为与动作。

心理描写:具体描写人物的想法,联想,想象,看法。

描写

细节描写:具体描写最能展现人物内心世界与性格的细小环节。如《张中丞传后序》,对南霁云的描写。

自然风光描写:对山水景物的描写。如《始得西山宴游记》

环境描写

社会环境描写:事件发生的场所,人物活动的背景。如《香市》。

直接抒情: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直接公开表白自己的感情。一般不多见。

借景抒情;如《往事》

间接抒情借事抒情:如《爱尔克的灯光》。

借理抒情:如《张中丞传后序》。

《郑伯克段于鄢》(重点课文)

《作家作品》

《左传》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是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时期鲁国的左丘明所著。

记述春秋时期列国之间的矛盾与争斗。

《主旨》

本文通过记述郑庄公与其弟共叔段争权夺利,最后兵戎相见,骨肉相残的历史事件,揭露了统治阶级的残酷无情和虚伪卑鄙。

《疑难辞句》

1,亟请于武公。亟:数次。

2,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不过:不超过;参国:三分之一国都。

3,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贰:两属,西鄙与北鄙这两座城市既听庄公的命令,也要听共叔段的命令。

4,不义不昵,厚将崩。昵:亲近;厚:土地扩大。

5,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完:修治完。聚:积聚;甲:盔甲;卒:兵卒。乘:战车。

6,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隧:动词,挖隧道;

7,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一个国家受不了两个人的统治,君王将对他怎么办?

8,姜氏何厌之有?厌:满足。

9,爱其母,施及庄公。施:影响,推广。

《学习要点与难点》

分析本文的情节与段落层次。

本文情节发展有四个环节:1,交代兄弟不和的原因;2,共叔段野心勃勃,而庄公故意纵其欲,养其恶,等待时机来收拾他;3,共叔段密谋袭郑,庄公出兵伐之;4,庄公幽禁姜氏,后又后悔,采纳颍考叔之计,母子和好。

掌握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

这篇文章的重点在于揭露统治者的残酷无情,骨肉残杀。为了表明这个主旨,对战争前共叔段的活动,庄公的态度,写的十分详细,细到说的什么话都写得明明白白;战后幽禁姜氏及采纳颍考叔的计策,也写得十分详细,这都是为了要突出主题思想。而克段于鄢的战争过程因为与表现主题关系不大,因此一笔带过,写的十分简略。

人物性格分析(重点)

郑庄公:阴险狠毒,老谋深算。工于心计。姜氏为共叔段请封给“制”这个地方。庄公因为“制”是险要地方,坚决不给,足见其精明;共叔段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庄公表面不动声色,内含杀机,故意纵养其恶。等到时机成熟,火候已到,这才一举击败共叔段。庄公在一怒之下幽禁了母亲,后又怕担上不孝的坏名,采纳颍考叔的计策,为自己摆脱不孝之名找了个台阶。表现他的虚伪。

共叔段:贪婪狂妄,愚昧无知,野心勃勃,先是自己居住的城墙扩大,又命其他城市贰于己。他看庄公没有反应,认为庄公老实可欺,于是发动叛乱,很快就失败了。

姜氏:偏狭昏愦,以私情干政。立长是西周以来继承王位根本制度,她却要进行干涉,埋下了以后骨肉残杀的种子。甚至她帮助共叔段袭郑,来打她另一个儿子,其昏愦可见。

颍考叔:聪慧机敏。他出给庄公的计策,是用偷换概念的方法,庄公说的“黄泉”是黄泉这个词的联想意,引申义,即黄泉代表死亡,地狱;而颍考叔偷换了概念,它采用了黄泉的直指意,本意,黄泉的本意是地下水。这样颍考叔就解决了庄公的一个难题。

掌握本文的细节描写的作用

本文细节描写有“庄公寤生”颍考叔“食舍肉”姜氏母子“隧而相见”等。

“庄公寤生”表现了姜氏偏狭的性格特征,并引起下文的兄弟不和。

颍考叔“食舍肉”,表现了它的聪慧机敏的性格特征;

“隧而相见”表现了庄公的虚伪可笑。

5,以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

本文主要人物是郑庄公。

以共叔段贪婪狂妄,衬托庄公的老谋深算。

以姜氏的昏愦,衬托庄公的精明。

以蔡仲,公子吕为国除害的急迫心情,衬托了庄公的城府之深,手段之高。

《重点段落简析》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不义不昵,厚将崩。”

共叔段的性格:贪婪狂妄,不断扩张;

庄公的性格:阴险毒辣,工于心计;

中心人物是庄公,次要人物是共叔段,公子吕。次要人物对主要人物起到衬托的作用。

翻译本段。

《冯谖客孟尝君》(泛读课文)

《作家作品》

战国策属于国别体史书。其整理者为西汉的刘向。

《主旨》

通过冯谖为孟尝君出谋划策,经营三窟,巩固政权的故事,赞扬了冯谖深谋远虑,有胆有识的政治才能,显示了多谋善断的策士在战国时期纵横捭阖的斗争中的重大作用,也暴露了战国时期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斗争。

《课文串讲》

本文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2自然段。描写冯谖初为门客,弹剑唱歌,要鱼,要车,要求抚养老母。

第二部分:3——5自然段。描写冯谖在薛地矫命焚券,为孟尝君“市义”。

第三部分:6——8自然段。描写冯谖经营“三窟”。

第四部分:9自然段。总结冯谖为孟尝君做出的巨大贡献。

《疑难字句》

左右以为君溅之,食以草具。左右认为孟尝君看不起他,就给他吃很差的饭。

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这就是那个唱长铗回去吧的人。

窃以为君市义。我私下认为是为你买了义。

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食物与门下其他客人一样。

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揭:高举;过:拜访;

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怪:奇怪;衣冠:穿好衣服;

以何市而反?买了甚么东西回来?

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市义者:买的义。乃:才;

《学习要点》

了解冯谖为孟尝君市义行为中的民本思想。

冯谖为孟尝君市义,求得百姓的拥护,巩固孟尝君的地位,在客观上减轻了百姓的负担,对百姓有一定好处的。这种行为含有“以民为本”的民本思想,在当时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

冯谖的性格特征。

深谋远虑,机智果敢,胆识超人。

掌握先抑后扬的写作特点。

先描写冯谖没有能力,没有本事,这是先抑;然后再描写他的超人的能力与本事,这是扬。

《重点段落分析》

孟尝君曰:“市义奈何?”——孟尝君不悦,曰:“诺,先生休矣。” 表现冯谖深谋远虑,机智果敢,胆识超人的性格特征;

通过对话描写,以及用孟尝君衬托方法;

表现了民本思想。

《李将军列传》(重点课文)

《作家作品》

司马迁西汉历史学家。

《史记》1,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共130篇。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

《李将军列传》是一部人物传记。

《主旨》

本文通过记述西汉名将李广功勋卓著,却长期遭受压抑,最终被逼自杀的不幸遭遇,表达了作者对李广才略和人品的钦佩,对李广不幸遭遇的同情,也揭露了西汉朝廷赏罚不公,刻薄寡恩与黑 暗无道的社会现实。

《疑难词句》

1,广家世世受射。受:传授;

2,用善射杀首虏多。用:因为;首:首级;虏:俘获。

3,未到匈奴陈二里所。陈:阵地;所:大约。

4,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阵。正:整齐,严加约束。

5,吏当广所失亡多。当:判决;失亡:损失,死亡;

6,用此,其将兵数困辱。用此:因此;

7,可数百里。可:大约。

8,广军功自如,无赏。如:相当;

9,东道少回远。少:稍微;回远:迂回,路远。

10,军亡导,或失道。亡导:没有向导;或:同“惑”,迷惑。

11,南绝幕。南:向南;绝:渡过;

12,“急诣部,如书。”马上到右将军部队去,就像“命令”上写的。

13,余睹李将军,恂恂如鄙人。诚恳谨慎的样子,就像乡下人一样。

《学习要点与难点》

本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包括两方面内容,1,记述李广的才能和品行;2,写出李广一生的不幸遭遇。

李广才气天下无双,骁勇善战,机智勇敢,胆略过人,使匈奴闻风丧胆。他轻财爱士,身先士卒,忠实诚信,深受广大将士的爱戴。但是,他生不逢时,一生遭遇不幸。长期遭受压抑,最终被逼自杀。文章又通过名声比李广差得很远的李蔡相正反对比,揭露了西汉王朝赏罚不公,刻薄寡恩的社会现实。

2,文末作者赞语的含义。

太史公就是司马迁本文。这段赞语表达了司马迁对李广的赞美,引用《论语》的话,赞美李广立身端正,以身作则的品质。并用谚语,进一步深情地歌颂了李广的品德。

3,李广的性格特征。

李广的性格特征可分为主要性格特征和次要性格特征。

主要性格特征:通过四个大战役,上郡遭遇战,雁门出击战,右北平之战,随卫青出征,表现了骁勇善战,从容镇定,临危不惧,机智勇敢,善于应变,胆识过人。

次要性格特征:通过一系列细节描写,表现了李广负能使气,轻财爱士,口讷少言,忠实诚信。

对比手法的运用。(重点)

本文大量运用对比手法来刻画人物性格。主要对比有五处。

与匈奴射雕者对比。射雕者伤中贵人,杀其骑将尽,而李广亲射杀二人,擒一人。

与部下对比。上郡遭遇战。遭遇匈奴大队人马,李广部下惊慌要跑,而李广却沉着镇定,抓住匈奴摸不清他们的底细,以为是“诱饵”,采取“兵不厌诈”的大胆措施,化被动为主动。

与程不识对比。两人带军打仗,程不识治军严谨,李广治军简易,而匈奴更怕李广,士兵更愿意跟随李广。写出了李广治军的特点,受到士兵的拥戴的原因。

与李蔡对比。李蔡人品下中等,却封侯,位至丞相。李广功勋卓著,人品高尚,却长期遭受压抑,不能封侯。此一对比,揭露了西汉王朝朝廷的赏罚不公。

与部下对比。右北平之战。面对强大的敌人,士兵吓得面无人色,而李广益治军,意气自如。

细节描写的作用,本文的细节描写很多,略举一二。

雁门出击战。李广兵败被俘,装死,然后“暂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脱险。

表现李广的机智善骑。

善射,见草中石——。“中石没镞”表现李广的膂力过人。

右北平之战,汉军死伤过半,箭也快完了。李广命军士拉满弓不发,自己用强弓射杀敌军。表现了李广沉着善战。

《重点段落简析》

1,文章第二段

“广乃遂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这段描写上郡遭遇战;

描写李广精于骑射,勇猛善战,足智多谋,临阵不乱。

通过典型情节,李广的言行来刻画李广的性格;同时运用对比手法。

2,文章第七段。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云。”

这段表现李广的性格是:轻财爱士,善射;

“射宽狭以饮”属于细节描写。

李广射箭的特点是:非在数十步,度不中不发。

士兵拥戴李广的原因是:爱护士兵,身先士卒,对部下宽缓不苛。

3,文章第11段。

“初,广之从弟李蔡与广俱事孝文帝,——而蔡为列侯,位至三公。”

这段话写的是:李广与为人在下中,名声出广下甚远的李蔡相对比,来突出李广受到的不公平的待遇。

采用的是对比手法。

李广与李蔡的对比,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压抑人才,赏罚不公的现实。

《张中丞传后叙》(重点课文)

《作家作品》

韩愈见议论文的《答李翊书》的介绍。

“后叙”写在文章后面的跋文。“叙”同于“序”。

本文就是作者阅读了《张巡传》后,感到有所不足,于是又对张巡,许远事迹作了一些补充,所以称作后叙。

《主旨》

唐明皇时,发生了安史之乱,叛军从河北出兵,攻入河南,一路之上没有遇到唐朝军队的抵抗。只有在睢阳(今商丘)遇到张巡,许远的顽强抵抗,牵扯叛军的兵力,一定程度延缓了叛军的进攻。而当时没有一支唐朝的军队来增援他们。后来,睢阳城被叛军攻克,张巡,许远英勇不屈,被叛军杀害。安史之乱被平熄后,当时畏敌如虎,不肯出兵救援张巡,许远的人反而出来诬蔑张巡,许远。韩愈写作了这篇文章,一来为张巡,许远辨冤,二来记述了张巡,许远一些轶闻趣事。

本文通过驳斥诬蔑许远的错误论调,记述南霁云及补记张巡,许远的一些逸事,赞美了安史之乱时,抗击叛军的英雄,斥责了一些小人对这些英雄的诬蔑。

《疑难词句》

1,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就虏:被俘;辞服:说了屈服的话。

2,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尤:责备;

3,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就尽:就要覆灭;日滋:一天天增加;

4,具食与乐,延霁云坐。具:备办;延:请;

5,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颜色:脸色;阳阳:安祥的样子;

6,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处矣。即使是很笨的人也能计算时日而且知道死期快到了。疑难

7,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精:精密,周到;

《学习要点与难点》

本篇文章议论与叙事并重的特点(重点)

本文前部分是议论文,属于驳论;

后部分是记叙文。

前部分驳斥从两个方面驳斥了对许远的诬蔑,从一个方面驳斥了对张巡,许远守睢阳这件事情 的诬蔑,赞扬了他们捍卫天下的事迹;

后部分记叙了南霁云乞师贺兰进明的英雄事迹,补记了张巡,许远的事情。

两部分各有侧重,但相辅相成,有内在的紧密联系。前面是后面的纲,后面是前面的事实佐证,紧紧围绕主旨。

前面驳论所采用的论据与论证方法。

所用的都是事实论据。驳“许远畏死”,用许远让位授权,在无外援时,仍然死守的事实。驳“张巡,许远就不该死守睢阳”,联系当时敌我双方力量对比,外援不到,张巡,许远死守睢阳捍卫天下的事实。

驳“城之陷,自远所分始”。论证方法类比法。连用两个比喻,以此证明睢阳被攻陷,势在必然。

人物的性格特征。

张巡:忠心报国,从容镇定,视死如归,博闻强记;

许远:宽厚谦和,为国让贤,以死报国。

南霁云:深明大义,疾恶如仇,忠贞刚烈。

本文的细节描写。

南霁云的“抽刀断指”,“抽矢射塔”两个细节描写,刻画了人物的刚烈,疾恶如仇的个性。

张巡的“读书尽卷不错一字”,“于嵩取书架上的书问巡,巡应对无误”,“操笔立书”等等均是细节描写。表现了张巡的博闻强记,文思敏捷的性格特征。

人物之间的相互映衬和衬托。

张巡,许远,南霁云之间是相互映衬。例1,许远位在张巡之上,却让位给张巡,自处于其下。既突出许远的让贤,又映衬了张巡的才能。例2,睢阳城陷,敌人劝降南霁云,张巡与南霁云一呼一答,两人互相映衬,更显出两人的英雄气概。

南霁云乞师贺兰一段,以反面人物贺兰的卑鄙反衬了南霁云的忠贞刚烈的性格特征。

《重点段落简析》

1,“二公之賢,其讲之精矣——设淫辞而助攻也。”

这段话是驳斥“二公以死守”的诬蔑。

“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属于对偶句。

论证手法为对比,用张巡,许远英勇抗敌的事实与那些“弃城图存”,“擅强兵坐而视者”相对比。论据为事实论据;

翻译这段。

2,“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船上人犹指以相语。”

这段是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细节有两处:一处“抽刀断指”,另一处:“抽矢射塔”。

用反面人物贺兰进明来反衬南霁云的英雄气概。

“一座皆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属于侧面描写,从侧面烘托来写南霁云的刚烈性格。“船上人犹指以相语”,也是侧面描写,从侧面来说明百姓永远在怀念着英雄。

(4)翻译这段话。

《种树郭橐驼传》(重点课文)

《作家作品》

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柳柳州,唐宋八大家之一,参加王叔文变法,变法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后任柳州刺使,世称柳柳州;

与韩愈齐名,同为古文运动的创导者。

作品有《柳河东集》。

《种树郭橐驼传》是寓言性传记文。

《主旨》

文章通过郭橐驼善于养树的寓言故事,揭露了当时统治者政令繁多的社会弊端,阐发了作者养民治国的进步思想。

《疑难词句》

1,驼业种树。业:以——为业。

2,且硕茂,早实以蕃。硕茂:高大茂盛;实:结果实;蕃:多;

3,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寿:活得长久;孳:繁殖得多;

4,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天:自然规律;致:使获得,让——自然发展;

性:树木的本性。

5,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爪:用手指去抓;肤;树皮;

6,字而幼孩,遂而鸡豚。字:养育;遂:喂养好,使动用法;

7,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在移栽它时,像爱护自己的子女,栽完后,不再管它,就想弃掉一般。

8,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所以我只是不妨害它的生长罢了,并不是有甚么办法能使他高大茂盛;我只是不抑制损伤他的果实罢了,并不是有甚么办法能使它的果实结的又早又多。

9,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可是,我住在乡里,看见当官的喜欢繁琐地发布命令,好像是很爱百姓,结果因此给人民带来祸患。

10,故病且怠。病:困苦怠:疲劳

《学习要点与难点》

识记这是一篇借为人物立传的形式发生议论的寓言性传记文。

掌握本文整体上的类比进行说理的方法。

在说理上,从整体上面采用“种树”与“治民”类比的方法。从种树与治民的指导思想看,种树要“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治民要“蕃吾生而安吾性”,形成类比;

在实际种树的方法,“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与治民要让百姓休养生息相类比;

在结果上面,种树“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治民“若甚怜焉,而卒以祸”相类比。

掌握本文对比的手法。

在课文的第三段,以郭橐驼善于种树与他植者不善种树进行对比。郭橐驼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而他植者却使“木之性日以离”;郭橐驼种树依照树木的本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而他植者“根拳而土易”等等;郭橐驼“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他植者“爱之太殷,忧之太勤”,“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对比手法的应用,为下文进行种树与治民的类比作了充分的铺垫。

详略得当的剪裁方法。

文章描写他植者种树,对种树马马虎虎的情况,仅一笔带过,写得十分简略;而对“爱之太殷,忧之太勤”,的情况则详细加以描写,写得很细。详写这种情况是为了与后面“长者好烦其令”进行类比的,使文章脉络前后照应,贯通一致。

《重点段落简析》

文章第三段中间“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故不我若也。”

划分层次。

第一层,由开始到“非有能早而蕃之也”。写郭橐驼善种树的原因;

第二层,从“他植者则不然”到“故不我若也”。写他植者不善种树的原因;

郭橐驼善种树的原因: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运用的是对比手法。

他植者不善种树的原因是:一,态度马虎;二,“爱之太殷,忧之太勤”。

《报刘一丈书》(泛读课文)

《作家作品》

宗臣与李攀龙,王世贞等被合称为明代“后七子”。有《宗子相先生集》。

本文属于书信体记叙文

《主旨》

作者接到刘一丈的来信,针对刘一丈对作者“上下相孚,才德称位”评价,就“上下相孚”的内情,本质作了揭示,反映了当时严嵩父子把持朝政时官场的混浊,吏治的腐败。

《疑难词句》

1,何至更辱馈赠,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辱:谦词,对方年长于己,这样是屈辱了对方;馈赠;赠送的东西;益:更加

2,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即门者持刺入,而主者又不即出见。门者:守门人;袖:动词,藏在袖子里;私之:偷偷给他刺:名片

3,前所谓权门者,自岁时伏腊一刺之外,即经年不往也。间道经其门。则亦掩耳闭目,跃马疾走过之,若有所追逐者。权门:有权势的人;岁时:一年中的季节;伏腊;伏祭与腊祭;一刺;拜见一次;经年:整年;间:间或;

4,斯则仆之褊哉。褊:气量狭小。

5,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策马:用马鞭打马。

6,上下相孚,才德称位。上级与下级关系融洽,才能品德与自己的地位相称。

《学习要点与难点》

识记这是一封书信。

描写的时代是明朝严嵩年间的事情;

分析人物形象;

干谒者:求宠时先向守门人百般讨好,不耻于立在马厩之中;被召见时,奴颜婢膝;出门则大肆吹虚,得意忘形。

权贵者:贪婪虚伪。

门者;狐假虎威;

闻者:趋炎附势。

文章第二段,用夸张的笔法描绘干谒者,权者,守门人的言行举止。

《重点段落简析》

文章第二段

此段对某人干谒权门的描写非常生动,形象。

拍马求宠,决非一朝之事。某人的经历说明了这点。先是进门难,再是权者故意不立刻接见,在马厩等待,又得第二天再来;等第二天好不容易见到权者,献上礼金,权者又不肯接受,只得几次“固请”,方才收下。文中就是通过干谒者受阻于门难入,脸难看,权者难见,礼金难送,一波

三折,揭示出“上下相孚”的真面目。人物的典型形象写的活灵活现。

《马伶传》(泛读课文)

《作家作品》

侯方域明末清初诗文作家

参加复社,对魏忠贤进行过斗争

其代表作《壮梅堂文集》等。《主旨》

通过马伶与李伶较量技艺先败后胜,说明文艺创作的成功在于深入和熟悉生活,并要在现实中学习;事业的成就来自不怕挫折,刻苦钻研,持之以恒。侯方域是复社的成员,痛恨閹党,文中又有讥讽权奸之意。

《疑难词句》

1,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易之,乃竟辍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著。等演到一半,演唱合音律节拍,声音高低快慢,两个班子都演得很好。——因为马伶比不上李伶的演技,感到耻辱,脱掉戏衣走了。——兴化部不肯换别的演员,就停止演出了,而华林部就此特别出名。

2,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俦:同类;

3,问桃花渡,游雨花台。问:探访;

4,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凌:超出;

《学习要点与难点》

这是人物传记。

作者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本文主要描写马伶与李伶两次较量技艺,前一次较量,详写李伶演出引起的效果,略写马伶的演出。后一次,重点写马伶,而又采取以李伶的“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的反应来衬托的手。

本文的倒叙手法。

文章先写马伶第二次与李伶较量,然后再记述马伶走京师学艺的情况,是倒叙的手法。

故事情节起伏变化,吸引读者探究原委,又以事实为铺垫,使对马伶获胜的原因的揭示更加坚实,充分,令人信服。

本文的写作动机。

侯方域是复社成员,痛恨朝中閹党,写此文意在讥讽朝中奸权。马伶扮演奸相严嵩,却

仿效当朝宰相顾秉谦,一举成功,“见昆山犹之见分宜”,有力地提示了严嵩与顾秉谦是一丘

之貉,具有很强的讽刺意义。

《重点段落简析》

文章第三,四段。马伶与李伶第二次较量的情节。

这段情节采用的是倒叙手法。先写较量,再写学艺。可以引起悬念,增强吸引力,以事实为铺垫,使读者信服。

《往事》(泛读课文)

《作家作品》

冰心原名谢婉莹,五四时期涌现的第一批现代作家,“文学研究会”成员;

早期作品有《超人》《寄小读者》《繁星》等等,作品热情歌颂了母爱,童真,大自然。解放后有《樱花赞》《小桔灯》《再寄小读者》。

《往事》是一篇抒情散文,选自《往事》。

《主旨》

文章借想象塑造了海神的形象,揭示赞美了大海温柔沉静,超绝威严,神秘有容,虚怀广博的性格与美德,托物言志,从而启发激励人们培养大海似的品性,陶冶情操,努力做个“海化”的青年。

《课文串讲》

全文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1——2自然段)写谈海的缘起。交代了谈海之难。

第二部分(3——15自然段)“一次和弟弟们——竞没有一个海化的诗人。”

从谈海说起,由赞颂大海的风姿和品性,引到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第三部分(16自然段)对人生的思索,点出谈海的意义。首尾呼应。

《学习要点与难点》

掌握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写作特点。

作者用大量篇幅想象描写海神的形象,着意突出大海的秉性,用来象征人的性格气质,借大海这一具体的物象,来抒发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与认识,体现自己的情感志向,这采用的是托物言志的手法。

掌握拟人化的写作手法。

作者通过弟弟们之口,把大海当成人来描写,使大海不仅有人的衣着打扮,而且有人的行为感情,并由静到动,将海活化为人。这种拟人化的手法,不仅形象地突出了大海的特性,而且赋予大海明确的象征意味。

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

文章开始写我认为海太单调,提不起写海的激情,就是先抑,然后再赞颂海的美德,这是“扬”。

《重点段落简析》

文章开始1——2自然段。

“每次拿起笔来,头一件事忆起的就是海——常常因此默然,终于无语。”

作者反复表示自己常忆起大海,说明她写大海念头已久;并说明写大海之难,大海的深广,内涵丰富,难以把握;这时先抑后扬的手法。

这两小段对全文起到铺垫作用,为下文转入大海象征人格的主题作了情感与内容的铺垫。

《背影》(泛读课文)

《作家作品》

朱自清文学研究会成员现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

主要散文作品《背影》,《荷塘月色》等等

《背影》是一篇回忆性叙事抒情散文,收入散文集《背影》。

《主旨》

本文通过回忆父亲送子乘火车背上读书的情景,特别描写父亲送行的背影,表现了父子间真挚动人的感情。

《课文串讲》

全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自然段)父子为奔丧在徐州相见,描写家境变故,重点交代了父亲送行的缘由。

第二部分:(3——5自然段)具体描写父亲当年去车站送行的情景。

3自然段,父亲原本请别人送行,后改变主意,亲自去送行,表达父亲对儿子的关怀。

4自然段,写送行时,父亲为儿子精心安顿,儿子对父亲“迂”的感受。

5自然段,描绘父亲翻越站台买桔子的背影。

第三部分:6自然段。与文章开始相呼应,通过回忆中父亲背影,抒发了作者对多年没有相见的父亲的思念。

《学习要点与难点》

掌握通过记叙父亲为儿子送行一事表现父子亲情的特点。

文章中间三个段落详细描写父亲送子的过程。父亲先是因为忙,嘱咐茶房送子,又不放心,亲自去送。在车站,照看行李,送子上车,拣定位子,用大衣铺座位,反复嘱咐等等细节,着力描写

父亲两次翻越站台为儿子买桔子的背影。其实儿子已经大了,但在父亲眼里。儿子还是小孩,总想为儿子安排得好些,为儿子多做些事情。如此牵肠挂肚,把父亲的对儿子的爱,体贴,表现得极其真挚,细腻。

作者以背影作为刻画的重心,角度独特,情意深切。

作者对父亲的描写,对外貌,表情一字未提。与一般描写人物角度不同。

作者重点描写父亲买桔子时的背影,并通过四次对父亲背影的描写,深入到父亲的内心情感。1,描写父亲的形体衣着,说明体态肥胖,行动不便,以此来铺垫;2,着重描写父亲两次翻越站台时的动作,姿态,而站台的高度与父亲的体态形成了反差,此种铺垫衬托了父亲翻越站台之艰难,从而父亲爱子之情得到突出的体现。

重点掌握儿子对父亲态度的前后变化是侧面烘托作者对父亲的怀念。

开始,作者觉得父亲“说话不漂亮”,心里笑他迂,后面被父亲的行动感动得潸然泪下,既体现了作者的悔恨,反衬了对父亲的怀念,又从侧面烘托了父亲对儿子的深情。

人物肖像,行动描写时的白描手法。

文章运用朴实的文字,描写人物的外貌与行动。特别是父亲给儿子买桔子的情景,对父亲体态,衣着,动作的描写,不用比喻,不事铅华,只是把眼前看到的情景实实在在写出来,自然朴实,读者于质朴中体会厚实的亲情。

本文的结构特点。

本文以背影微结构线索。共出现四次背影。第一次,点出本文中心,引起全文;第二,第三次,描写父亲为自己买橘子的事情,体现了父子情深;第四次,结尾,呼应开头。

《重点段落分析》

1,文章开始第一段。“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了——我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1)这段话的作用,为文章笼罩一种悲凉气氛。

(2)用人生的失意与生离死别作为父子分别的铺垫,在背景上展示父子深情,使作品更具苍凉感,更显父子间的真情。

2,文章最后一段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1)这段话表明旧社会中下层知识分子动荡不安和日益窘困的生活遭遇。

(2)述说父亲的颓唐,惦念儿孙,一方面为父亲深深感概,一方面更深刻体会到父亲对儿孙们的爱。

结尾部分的描写与开始部分形成首尾照应。《故都的秋》(泛读课文)

《作家作品》

郁达夫五四时期小说,散文创作方面得代表作家。他的小说多采用“自叙体”。他与郭沫若,成仿吾组织创造社。

《主旨》

本文着眼于故都的秋色,秋声,秋意,突出表现“色彩浓,回味永”以及“清,静,悲凉”的北国秋天的特点,表达作者向往,热爱北国秋天的思想感情。

《课文串讲》

全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自然段)总写作者对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了作者想饱偿故都之秋的迫切心情。

第二部分:(3——9自然段),采用描写与议论两种方法,具体描绘北平之秋的景象,还插入作者对北国之秋的议论,写中外不同的文人对秋的相似感触——秋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

第三部分:(10——11自然段)总结全文,再次以南国秋色之淡,反衬北国秋色之浓。

《学习要点与难点》

识记这是一篇记游散文。

文本围绕北京秋天“色彩浓,回味永”这一中心线索展开全文的结构特点。

文章开头说明自己要来北京就是为了对“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看饱,尝透。文章结尾,又强调北京秋天的特点“色彩浓,回味永”,前后呼应。中间部分的内容全是围绕中心来描写。

3,掌握对比手法。

本文主要描写北京之秋,却两次描写南国之秋。这是运用对比手法来描写北京之秋的“色彩浓,回味永”。通过南国之秋的“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色彩不浓,回味不永”,从反面来衬托北京之秋的特点。

《重点段落分析》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

这段描写了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的景物,描写北国之秋用的是描写手法,描写南国之秋运用的是比喻,衬托;

作者推崇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因此主要描写皇城一间破屋,独处幽静,去品味北方

秋天的味道。选取最能反眏北方秋天的典型物候景物。

《香市》(重点课文)

《作家作品》

茅盾为笔名;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参加者和组织者。

创建文学研究会,主编《小说月报》

代表作:《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等。

本文1934年收入散文集《话匣子》。

《主旨》

先要了解此文写作的时代背景:1840年鸦片战争,帝国主义用钢枪,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把中国拖入半殖民地的深渊。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绝不是为了让中国强大起来,而是要把中国当成他们的殖民地,推销他们的剩余产品的市场。随着中国殖民地化的步步深入,中国的经济也步步走上破产。本文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写出了中国农村经济的破产。

作品通过传统香市昔盛今衰的对比描写,以小见大,反映了江南农村经济的破产,市镇的凋敝,写出了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农村经济的特征,并揭示出造成这种严酷事实的社会原因。

《课文串讲》

本文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4自然段,从开始——“所以香市也是儿童们的狂欢节”)

写作者幼时所见香市热南景像,以及给作者留下的难忘记忆。

第二部分:(5——11自然段,“革命以后——可是他们这计划失败了。”

描写1927年大革命后,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军阀反动势力深入农村造成农村民俗的变化,香市由于被视为迷信而被取缔。后虽恢复,但香市不再是农民的节日,而只是小商人为振兴经济的计谋,因而香市萧条,冷清。

《学习要点与难点》

运用对比手法来表现主题思想。

这篇文章并不着意介绍故乡的习俗,而是以香市的变化,以小见大,揭示出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村经济的破产,乡镇日益凋敝的现实。在短小的篇幅中表现如此大的主题,得益于对比手法的应用。香市昔盛今衰,包括场面,气氛等的对比,就形象地表现了主题内容。

作品描写昔日香市盛况的层次。

第一层,说明香市主要内容是“吃”“玩”;

第二层,从视觉角度,描写庙前的场面;

第三层,从多种感官出发,描写庙里的情况;

第四层,从听觉的角度,描写庙里庙外的声响。

表现重兴香市的冷落运用反衬手法。

重兴香市一方面极写武术班技艺高超,“表演卖力”,票价便宜,另方面又强调看客很少,特别是往常的香市主角——农民,差不多看不见。从过去三流的演出,吸引大量看客,到现在艺高价廉的演出却无人去看,反衬出香市的冷落。

香市主角转换的深意。

香市本是农民借佛游春的一种需要,所以,香市主要的游客是农民。重兴后的香市,农民差不多看不见了,主角换成了小商人。中国农村经济的破产,农民已经没有经济能力游玩散心了。农村经济的破产,直接影响了市镇商贸的繁荣,镇上的小商人借重兴香市的机会,企图振兴市面,结果也失望了。

《重点段落简析》

第五自然段“革命以后,据说为的要破除迷信,——社庙的左偏殿上又有什么蚕种改良所的招牌。”

第一句,表明香市重兴的背景,并说明大革命以后的时代环境,社会文化对香市的影响;

第二句,以公安分局象征国民党反动统治已占据农村;

第三句,蚕种改良所更有深意。30年代,洋货充斥市场,严重地冲击中国农村的自然经济,农民不得不废弃“土种”,购买“洋种蚕”。意味着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步步深入,揭示农村破产的重要原因。

《爱尔克的灯光》(重点课文)

《作家作品》

巴金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作家。

处女作《幻灭》,《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以及《寒夜》等等。

本文写作于1941年,收入《龙,虎,狗》之中。

本文是抒情散文。

《主旨》

本文通过抒写作者回故乡时的所忆所念,所思所感,控诉了所谓“长宜子孙”的封建家庭对年轻生命,年轻心灵的摧残,表现出巴金对受害者的深深同情,并由18年后“回来看见的还是一样的情景”的观感,显示作者对封建势力的本质及其顽固性的深刻认识。作者总结出一个真理“财富并

不长宜子孙”,唯一的出路就是和旧家庭决裂,年轻人应该走出狭小的家,走向广大的世界,寻求光明的前途。

《课文串讲》

全文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描写作者“我”重访10年前的故居。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12自然段“守门的卫兵用怀疑的眼光看我——爱尔克的灯光不会把我引到这里来。”描写作者在故居前的所忆所思所念所感。

第一层:(2——8自然段)“守门的卫兵用怀疑的眼光看我——我走了很多的路。”

由故居内昏暗的灯光,看到家族走向衰败,由眼前的灯光联想起哈立希岛上爱尔克姐姐的灯光,并引起对自己姐姐的怀念,姐姐被专制的封建家庭所扼杀,“我”18年来走过许多路,又返回家乡,就是为吊唁亡故的姐姐。

第二层:(9——12自然段)“19年,似乎一切全变了——爱尔克的灯光不会把我引到这里来。”作者感到眼前一切与19年前没有变化,闭塞,停滞,落后,愚昧,后代人仍然重复着前人的悲剧,作者对“长宜子孙”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表达了自己要冲破封建家庭狭小天地束缚的决心。

第三部分:(13——15自然段)作者离开了小家,走向广大世界,受心灵的召唤,去探索自己应该走的道路。

《学习要点与难点》

1,“长宜子孙”的意思。

“长宜子孙”的原意是封建家庭的家训,意思是封建家长要创办家业,长久地宜于子孙后代舒适的生活。而要保证“长宜子孙”,既要有足够的财富,还要维护封建家庭,继承与恪守封建礼教。

本文所展示的两种人生道路。

一条路是祖辈依照“长宜子孙”的家训,为子孙创建家业,积攒财富,希望为子孙谋求舒适的生活,实质却葬送年轻可爱的生命,囚禁了许多年轻人的心灵。

另一条路是作者自己正走着的路,即与封建大家庭彻底决裂,冲出狭小的家,“走向广大的世界”。

掌握灯光的象征意义。

本文出现三种灯光。

旧居大门内的灯光。代表笔者的故居,象征那个狭小的旧家庭,象征旧家庭,旧礼教的没落与衰亡。

哈立希岛上的灯光。即姐姐爱尔克的灯光。既表现姐弟之情,又象征苦难与希望的破灭。

“我心灵的灯光”,象征作者坚定的生活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

掌握灯光是贯穿全文的行文线索-.(注意:灯光在全文中起到的作用,一是象征,二是行文线索)

本文以灯光为题,还以灯光为线索贯穿全文。作者在旧居前看到大门内的灯光,联想起具有悲剧意味爱尔克的灯光,引起对自己姐姐的回忆,更清楚地认识到旧家庭,旧礼教的罪恶,对“长宜子孙”进行了评判,从而作者心中的灯点亮了,指明年轻人应该走的人生之路。

本文还通过灯光突出文章中评判的“长宜子孙”的内容,是作者的思绪与情感推进得更有层次。

对姐姐回忆的作用,与表现主旨的关系。

文中对姐姐的回忆与作品的主旨是论据与结论的关系。姐姐应该有幸福的生活,然而却悲惨地早逝了,死后还受到冷遇。作者对姐姐的回忆,暴露了旧家庭,旧礼教摧残青春和生命的罪恶,从反面揭示出,应冲出狭小的家庭,走向广大的世界之中。

熔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的写作特色。

作者按照时间顺序的推移来记事,由景及情,触景生情,见物生情,插叙了(注意“插叙”)对姐姐的回忆,抒发了姐弟之情。进而引出作者深邃的思考,这种思考以议论说理方式出现。

《重点段落简析》

1,第九自然段。“十九年,似乎一切全变了,又似乎都没有改变。——难道在这许多年中间所改变的就只是装束和名词?我痛苦地搓自己的手,不敢给一个回答。”

十九年中,改变的只是装束,名词;没有改变的是封建家庭,封建礼教摧残青春与生命的悲剧。

(2)表达作者对旧中国社会长期停滞不前的愤慨。

2,第十五自然段。即文章的最后一段“忽然在前面的田野里,一片绿的蚕豆和黄的菜花之间——它永远给我指示我应该走的路。”

本段的中心思想。作者又一次离开狭小的家庭,如同18年前出走一样,走向广大的世界,最追求新的生活,“我心灵的灯光”区别于故居内的灯光,显示与“长宜子孙”不同的人生道路。

如何理解“这不会是爱尔克的灯光里照出来的”?

因为可怜的姐姐已经死了,所以那灯光不会是爱尔克的灯光照出来的。另外,爱尔克的灯光的具有象征义,而我要走的路与姐姐的路完全不同,因此指引作者前进的光亮,不会是“爱尔克灯光照出来的”

3,“那一线光亮”是“我心灵的灯光”,象征光明,希望。

4,贯穿全文的线索是灯光。

《箱子岩》(泛读课文)

《作家作品》

沈从文现代作家,文学研究会成员。

本文是一篇记事散文。

《主旨》

本文记叙了作者相隔15年两次游览箱子岩的见闻。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人民的热爱。文中描写湘西人民的纯朴,悠闲,对生活的满足,与世无争。作者冷静地感悟到自己的乡亲父老在越来越远地游离于社会现实之外,这种近乎延存自然生命的做法,无异于自动放弃参与社会的权力。作者对于乡民既敬仰,又对乡民那种麻木不仁,即将被历史所淘汰而感深深忧虑,深情地呼唤要用划龙船的精神来重塑故乡人民灵魂的心愿。

《课文串讲》

全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开始——对于其余书上叙述到这件事情时,同样不能再给我如何感动。

描写作者第一次游箱子岩。看到乡民赛龙舟的场面,想道几千年来,湘西人民惨遭杀戮,受尽剥削,却不知改变历史,仍然麻木地应付生活,希望家乡人民能以划龙舟的精神改造湘西。

第二部分:十五年后——不由人不寄托一种幻想——。

描写作者十五年后重游箱子岩。作者感到家乡人民仍然过着麻木的日子,而市侩“文明”正在悄悄侵蚀着这块纯朴的土地。

第三部分:最后自然段。呼唤家乡人民猛醒,期盼英雄出现,改造家乡。

成考《大学语文》复习材料-诗词典赋

(三)1、学习目标

本部分共选诗词25首。其中古典诗13首,现代诗5首(包括外国诗1首),古典词5首,赋1首,曲1首。通过者25首诗词,赋,曲的学习,1,要掌握诗词的主要写作特点;2,提高阅读欣赏诗词歌赋的能力;3,掌握有关诗词歌赋的作家;

2、学习建议

要认真阅读课文中所选的诗词,要在读通,读懂上面下大功夫。尤其要求背诵的诗词必须要背诵,通过读通读懂所选的诗词,在此基础上来理解掌握诗词的写作特点。

对于诗词的一些经常使用的写作手法,如比兴,借典故抒情等,要重点掌握。

对每篇诗词后面的“提示”要认真研读,因为“提示”是我们掌握此首诗词的“纲”,十分重要,切不可诗词还没有读熟,“提示”还没有弄懂,弄清,就急急忙忙去做题,这样就会本末倒置。

在读熟诗词,弄清弄懂提示的基础上,再适当地多做些练习题,来巩固所学到的知识。

3、学习的难点与重点

每首诗词的学习要点与难点,见每首诗词的讲解。

诗词总的学习要点与难点有如下几方面:

掌握诗词的特点:以丰富的情感表现生活;对生活高度集中概括;语言凝炼,富于形象性,富于节奏美与韵律美。

古典诗歌分类

律诗:每首诗八句的为律诗;每句五个字的为五言律诗,每句七个字的为七言律诗;

绝句:每首诗四句的为绝句;每句五个字的为五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为七言绝句;

楚辞:楚国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诗中常用语气词“兮”。

乐府:乐府作为一种诗体,是由汉代专管音乐的机构“乐府”而来的。汉代以后袭用乐府旧题,如李白的《行路难》;唐代白居易发起新乐府运动,写当代的事情,叫新乐府,如《杜陵叟》。

歌行体诗:唐代以后,出现古体诗,又叫古风;形式比较自由,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词:

词牌:每种词调都有自己特定的名称,叫做词牌,如“虞美人”“八声甘州”“声声慢”等等。在初期词牌名和词的内容经常有关联,到了宋代,词牌名与词的内容一般没有关联,为了点明题目,有的词另有题目,如苏轼《江城子》,题目是“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词大致分为两派:

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李清照

豪放派:苏轼,辛弃疾;

曲:一般指“元曲”。元曲包括两种文体:一种是“散曲”,属于诗歌一类;一种是剧曲,又叫杂剧,属于戏剧一类。

“散曲”分为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小令”相当于词中的一首小令,“套数”是由若干曲子组成的大篇作品。“带过曲”小令完后,作者还有话要说,再选一个宫调相同的曲调继续写,并在两个曲调之间用空格隔开。

(5)赋:是一种半诗半文的文体。主要特点是铺陈事物。如苏轼的“赤壁赋”,讲究文采,对偶,韵律,常采用主客对答形式。

赋的分类:分为骚体赋,汉大赋,抒情小赋,騈赋,文赋。

(6)比兴:比兴是一种表现手法,在诗词中运用很多。比:“以他物比此物”。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兴之辞”。比兴往往连用,简单的说,比兴就是借与主体事物有关的事物起笔,引出并展示主体事物的手法。可以加强作品的表现力。如“氓”,“行路难”,“无题”,“摸鱼儿”

等等。

(7)用典:用典是一种修辞手法。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为用典。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如“摸鱼儿”“短歌行”“行路难”“破阵子”“长亭送别”等都大量运用用典的修辞手法。

《氓》(重点诗词)

《作家作品》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词总集,收录周初至春秋中叶的诗词。共305篇。全书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多为民歌;雅多为贵族的作品;颂多为宗庙祭祀的诗。

《氓》是一首抒情叙事诗,属于“弃妇诗”。<<课文讲解>>

一,本文主旨

本诗通过一个女子由恋爱,结婚,到被遗弃的经过,表现了女主人公在婚姻上的不幸,反映了当时男女的不平等,广大妇女遭受欺凌和被损害的社会现实,也表达了妇女们对自身不平等的地位得一种抗争。

二,词语解释

1,匪来贸丝。匪:非;贸;买。

2,体无咎言。咎:不吉利。

3,自我徂尔。徂:到。嫁给。

4,女也不爽。爽:差错。

5,士也罔极。极:准则。

6,秋以为期。以秋天为婚期。

7,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既然他已经违背了誓言,不念旧情,也就算了吧。

三,课文串讲

全诗共分为六个层次。

向女子求婚;(2)女子盼迎娶;(3)女子对爱情,婚姻的认识;(4)女子婚后多年被弃,对氓的谴责;(5)回忆婚后的生活,及被弃后的感伤;(6)回忆与氓从小相好,指责氓的负情,表示决裂。

《学习要点》

掌握本诗的基本情节和叙事的层次。

本诗基本情节是女主人公与氓恋爱,订婚,结婚,婚变,到女主人公被抛弃回家。完整地叙述

了一个婚姻悲剧。

简析女主人公与氓的性格特征。

女主人公的性格是真诚,善良,忠贞,勤劳,坚毅;

氓的性格特征是卑鄙无耻,凶狠虚伪,反复无常。

掌握运用对比手法塑造人物的性格的特点。

运用对比手法塑造人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表现在人物本身思想行为的对比。氓的言行,以结婚为界,表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婚前,“信誓旦旦”,骗取了女子的爱情;婚后,则“至于暴矣”。在对比中,揭露了氓的虚伪,自私,凶狠的性格特征;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已被遗弃为界,婚前,嫁后,都对氓忠贞不渝;当遭到遗弃后,她认识到了氓的本质,性格变得理智,成熟,坚强。

表现两人之间的对比。对比的核心是双方对婚恋的态度。婚前,女子一往情深,氓急于成婚。婚后,女子任劳任怨,操持家务,对氓忠贞不渝;而氓则用情不专,负心背誓,遗弃了妻子。

4,重点掌握赋,比兴的运用。

赋,“敷陈其事而直言”。铺陈事实,直抒胸臆。全诗,从相识,初恋,相思,到结婚,受虐待,被遗弃,叙事十分清楚,用辞十分质朴,具有一种天然美。

比兴,比是比喻,“以他物比此物”,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兴之辞”。比兴一般连用。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比喻女子年轻貌美;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比喻女子面容憔悴,被遗弃的痛苦;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比喻女子悔恨自己误入情网。

“淇则有岸,濕则有泮”,比喻女子的愁苦无边无际。

《重点段落简析》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这段的大意:女主人公被氓遗弃后的悔恨心情以及对婚姻的看法;

比兴句:“桑之为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这段话反映了当时男尊女卑的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实。

《国殇》(泛读课文)

《作家作品》

屈原我国古代第一个有巨大成就的诗人。

在学习民歌的基础上,发展了“楚辞”。

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等等。

《国殇》选自《楚辞九歌》,用于祭奠为国捐躯的将军。

<<课文讲解>>

一,本文主旨

全诗概括而生动地描写了楚国将士不畏强敌,英勇杀敌,义无反顾的场景,歌颂了他们刚毅勇敢,视死如归的精神,抒发了作者对死难将士的深沉哀悼和由衷的敬佩之情。

二,词语解释

首身离兮心不惩。惩;悔改;

凌余阵兮躐余行。凌:侵犯; 援玉抱兮击鸣鼓。援:拿着;

身既死兮神以灵。以:而;

三,课文串讲

全文分为两层。

第一层:描写楚军将士英勇杀敌,最后全军覆没。

第一句,描写将士披甲操戈,准备战斗;

第二句,描写两军交锋;

第三四句,描写敌人兵多势众,楚军英勇战斗;

第五六句,描写敌人冲进楚军军营,楚军伤亡惨重;

第七八句,描写楚军将士勇武不屈;

第九十句,描写楚军全军覆灭,横尸疆场,天昏地暗,场面壮烈。

作者依照战斗的进程描写,展示了战斗的全过程,表现了楚军将士的英勇杀敌,义无反顾的精神。

第二层,祭奠楚军阵亡的将士的亡灵。

这一层是诗人对阵亡的将士们的深情礼赞。

前四句,描写将士们征战的精神,礼赞将士们刚武英勇,视死如归的精神;

后四句是感天动地的礼赞,活时凛然浩气,死后也是灵魂不散,虽死犹生。

《学习要点》

场面描写完整,真切。

描写战争场面十分真切。前十句,记述楚军披挂出阵,与敌人交锋,兵败身死的全过程,层次十分清楚。既有大的场面,又有细节描写,还有气氛渲染。

善于运用气氛渲染铺垫。

作者描写出战斗场景的气氛,从而引出对死者的礼赞。如旌旗蔽空,流矢交坠,鸣金击鼓,血

撒疆场的战斗场面的惊心动魄的气氛,衬托了生为人杰,死为鬼雄的楚军将士威武不屈的精神。

《重点段落分析》

诗的第一部分。

描写内容:见《课文串讲》;

划分层次:见《课文串讲》。

《陌上桑》(重点课文)

《作家作品》

汉乐府本来是西汉设立的音乐官署。以后就把这个官署内收集的可以唱的诗称为乐府诗。

《陌上桑》是一首汉乐府诗,无言叙事诗。

《主旨》

叙述使君调戏采桑女罗敷遭到严词拒绝的故事,赞美了罗敷女的坚贞和智慧,讽刺使君的愚蠢,反映了上层统治阶级的荒淫和无耻。

《课文串讲》

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起因。描写罗敷劳动情景,服饰容貌的美丽

第二部分:事件经过。描写使君调戏罗敷,遭到严词拒绝。

第三部分:结局。描写罗敷夸夫。

《疑难词句》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坐:因为。

秦氏有好女。好:美女

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颇:略微

何用识夫君,白马从驪驹。从:跟从。

《学习要点》

1,女主人公罗敷的形象特征。

形象美,心灵美,机智勇敢。

2,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从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来表现主题。比如文中的环境描写,从环境描写来看,属于正面描写;但从表现罗敷的美丽来看,又属于侧面描写。尤其“行者见罗敷,——”更是侧面描写,没有描写罗敷如何美丽,而是从旁人的反应衬托出罗敷的美丽。

《重点段落分析》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1,夸夫表现罗敷对自己夫君的忠贞,对使君的嘲讽,蔑视。使使君相形见拙,无地自容。

2,划分层次。

分为五层。

前四句。描写夫君地位显赫。

“青丝系马尾”四句,描写夫君的财富。

“十五府小吏”四句,描写夫君官职。

“为人洁白皙”四句,描写夫君的美貌。

侧面描写,借他人评价。

《短歌行》(重点课文)

《作家作品》

曹操东汉未年建安时期著名诗人,他的诗大多以乐府旧题表现新内容。

他的风格基本是苍凉悲壮。

《短歌行》是一首乐府旧题。<<课文讲解>>

一,本文主旨

本诗写作于曹操晚年,抒写了作者复杂深沉的情怀。在诗中,他感叹光阴易逝,功业难成,抒发了渴望招纳贤才共图大业的急切心情,表现出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诗中虽也流露出人生苦短的愁闷,但作者的精神实质是昂扬向上的,积极进取的。

二,词语解释

1,对酒当歌。当:面对;

2,但为君故。但:只是;

3,何时可掇。掇:拾取;

4,契阔谈宴。契阔:聚散;

5,枉用相存。问候枉驾前来的贤才。

三,课文串讲

全诗共分为三层。

第一层,前八句,感叹人生苦短,忧思难忘;

第二层,(青青子衿——心念旧恩)求贤不得的忧愁和诚心纳贤的态度。

分为四小层。

(1)(——沉吟至今)自己对贤才的思念;

(2)(——鼓瑟吹笙)表示对贤才真诚欢迎的态度;

(3)(——不可断绝)贤才不易得,自己忧心不断;

(4)(——心念旧恩)希望老朋友能前来,为自己举贤荐能。

第三层,(月明星稀——)惋惜贤才未得明主,自己有广招人才的信心和统一天下的雄心。

《学习要点》

分析前八句的内容。

前四句,感叹年岁已老,功业未成,“譬如朝露”用比喻手法,感叹人生苦短。接着四句,写政治抱负未得实现,心情苦闷,想借酒浇愁。

分析诗中思贤若渴的情意。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借用来表达对贤才由来已九的思念之情:“呦呦鹿鸣”借用来抒发诗人热烈欢迎贤才到来的情景。下面着重描写诗人求贤不得的惆怅和苦闷,设想众多贤才故友远道前来的幻影,表达作者对贤才的无比思慕的心情。

作者描写贤才无所依托,殷切希望贤才来到自己身边,助己完成统一大业。

诗中“月明星稀”四句,比喻当时贤才流散各地,无所依托。“山不厌高”四句,借用周公的典故,以周公自比,渴望得到更多的贤才,建功立业。

重点掌握本诗运用比喻的手法。

“譬如朝露”来比喻人生短暂;

“我有佳宾,鼓瑟吹笙”比喻自己由衷地礼贤下士;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比喻贤才没有明主可投;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自比周公,表达求贤若渴的心情。

重点掌握善用典故的作用。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表达诗人念念不忘贤才的真情;

“呦呦鹿鸣,食野之萍,我有佳宾,鼓瑟吹笙”出自《诗经》,表达作者对贤才梦寐以求的思念;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出自《管子》,抒发作者渴求贤才的心情;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表达作者礼贤纳士的心情,和天下统一的期望;

《重点段落分析》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表达作者思贤若渴,希望得到贤才辅佐的心情。

找出比喻的手法。

第五篇:专升本复习资料1

复习资料

(一)先秦部分 1《诗经》: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先秦时通称“诗”或“诗三百”,汉代被奉为经典,称作《诗经》。《诗经》根据音乐的不同,全书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分风、雅、颂三部分。风包括十五国风,160篇;雅分大雅、小雅,105篇;颂包括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

(2)《诗经》是我国诗歌的光辉典范。“赋、比、兴”三种艺术表现方法更给后代以巨大影响,是形成中国诗歌特色的要素之一。

(3)《诗经》学史上有“三家诗”、“四家诗”之说。《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4)《诗经》的艺术成就:赋、比、兴手法的普遍采用;现实主义精神;重章复沓的章法;词汇丰富,韵律和谐。

2《氓》

(1)《氓》选自《诗经·卫风》,属弃妇诗,即弃妇的怨诗。也可视为叙事诗。

(2)氓:民。诗中指弃妇过去的丈夫;《氓》是一首弃妇诗,叙述了一个女子从恋爱,结婚到被弃的全过程。此诗结构完整,叙事、议论、抒情巧妙结合,赋比兴手法运用巧妙。“送子涉淇,至于顿丘”中的“淇”指淇水,在今河南省。

(3)理解识记下列诗句:(1)反映当时的婚姻习俗:“尔卜尔筮,体无咎言”。(根据卜筮的卦象,没有不吉利的言辞)(2)具有告诚意味的诗句是“于嗟鸠兮,无食桑葚”。(3)表现女主人公婚后辛勤操劳的诗句是“夙兴夜寐,靡有朝矣”。,(早起晚睡,没有一日不如此)(4)表现女主人公被弃后绝决之情的诗句是“及尔偕老,老使我怨”。(夫妇共同生活到老,老使我怨)(5)“总角之宴”含有未成年女子的欢乐。

(4)《氓》的思想:反映当时社会男女不平等的婚姻制度对女子的压迫与损害。

(5)分析《氓》的比兴手法及其喻意:用“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比喻两人之间感情的前后变化;用“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比喻女子不可沉湎于爱情;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反喻自己的痛苦没有边际,这些比喻不仅生动形象。而且切合人物所在环境,富有生活气息。(简或选)(6)《氓》以对比手法刻画人物性格的特点:(1)对比的焦点一是双方对对方不同的态度,二是两个人物本身思想行为的前后变化。(2)通过前后对比、相互映衬,显出两个人的善恶美丑及彼此间的强烈反差。

(7)以被弃为界,分析《氓》的女主人公形象:以结婚为界,分析氓的形

象:(1)女主人公由单纯、天真、热情而略带软弱转变为成熟、理智、冷静而坚毅刚强。(2)氓在婚前“信誓旦旦”急于成亲,婚后“至于暴矣”终至遗弃,暴露了他忠诚是假,虚伪是真的本质。

(8)下列诗句中构成比兴的有:(1)“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氓》)。

3、《左传》:

《左传》与《公羊传》《谷粱传》合称为“春秋三传”。《左传》的文学价值;善于描写战争,构画战争场面;善于叙事,情节起伏,结构完整;善于用多种手法刻画人物形象;语言简练传神。

4、《冯谖客孟尝君》

(1)冯谖:孟尝君的门客。孟尝君为齐国贵族。

(2)“狡兔三窟”的具体内容:成语“狡兔三窟”出自冯谖之口。三窟指:(1)孟尝君市义于薛得到封地薛城人民的拥护。(2)复位于齐获贤才名声。(3)立宗庙于薛使齐王不能等闲视之。

(3)冯谖为何三次“弹其剑”:考验孟尝君是否真能礼贤下士,自己能否找到知己者。

(4)分析冯谖的性格:冯谖是战国时期形形色色策士中的一个典型。他愿为知己者效力,有其卓识,深谋远虑,审时度势,利用诸侯间的错综关系为孟尝君巩固其在齐国的地位。(简)(5)分析孟尝君及其左右的言行对冯谖形象的衬托作用,即对冯谖的刻画:文章通过孟尝君左右之人对冯谖“笑之”“恶之”,孟尝君对冯谖“市义”之举“不悦”等的描写来反衬冯谖的奇异性格和不凡见识。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层层推进,不断变化。(简)

(6)《冯谖客孟尝君》如何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刻画冯谖、增强文章趣味:(1)抑:冯谖“无好”“无能”,弹铗而歌,诛求无厌,有了车则招摇过市,炫耀于人。(2)扬:而后收债于薛,市义而归,棋高一着;深谋远虑,“复凿二窟”。可见冯谖奇异性格与不凡的见识。

(7)《冯谖客盂尝君》的艺术特点:情节曲折起伏,文笔抑扬顿挫;对比手法。

5、孟子:

(1)大力宣扬“人性善”,提出“民贵君轻”说的先秦思想家是孟子。(2)先秦散文中,使用大量排偶句,感情强烈,气势充沛并善于运用多种多样独特比喻的是《孟子》。

6、《齐桓晋文之事》

(1)记述了孟子同齐宜王的谈话。“以羊易牛”的事例采用比喻的手法。(2)内容顺序:以羊易牛的仁术,不能与不为的区别,反对霸道,仁政的

内容。

(3)用于反对霸道(称霸必败)的比喻是“缘木求鱼”。(就好像爬上树去捕鱼一样)成为后世的成语。

(4)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先秦思想家是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

(5)孟子“仁政”主张的主要内容及其进步性和局限性:(1)内容.①富民:一定的产业,注意养殖。②教民:学校教育,孝悌之义。(2)民本思想,同情百姓。战国时期,分裂走向统一,战争不可避免。(3)仁政主张建立在性善论的基础上,不切实际;仁政主张脱离现实,无法实现。(论述)(6)以“以羊易牛”为例分析孟子善于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的论辩技巧:第一段开门见山地提出“保民而王”的主张后,即通过“以羊易牛”一事的分析,说明齐宣王有推行仁政之心。在整个论辩过程中,孟子善于根据对方心理因势利导,始终掌握对话的主动权,时而旁敲侧击,时而单刀直入,时而欲擒故纵,时而咄咄逼人,表现了高超的论辩的技巧。(简)(7)“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典新”“挟泰山以超北海”“缘木求鱼”各自喻义和作用:“明察”说明齐宣王不行仁政是不为;“挟泰山”说明有的事确实做不到是不能,“缘木”以战争霸道方法统一天下之不可能。生动形象,令人警醒。(简或选)(8)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比喻:“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比喻“王之不王”是不为而非不能;用“挟太山以超北海”与“为长者折枝”比喻“不能”与“不为”的不同;用“缘木求鱼”比喻以武力为手段去称霸。

(9)《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的思想主张:本文通过孟子游说齐宣王提出放弃霸道,施行王道的经过,比较系统地阐发了孟子的仁政主张。

秦汉部分

7、李斯:《谏逐客书》

①这是李斯写给秦王(统一六国后称为始皇)的奏议书。秦王适时正驱逐客卿,李斯写了这封谏书,秦王被说服,立即废除逐客令。

②作品开头即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也”。列举的秦国著名客卿有:百里奚、商鞅、张仪,范睢。该文列举广招客卿而富国强兵的秦国四代君主是:穆公、奏孝公、秦惠王、奏昭王。

③《谦逐客书》中“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中的“黔首”指百姓。④《谏逐客书》中的“书”与《与陈伯之书》《与山巨源绝交书》《报任少卿书》的“书”不同,为奏议书。

⑤评说李斯认为逐客错误的主要理由,即如何说明逐客之非的:(1)列举史

实,说明客卿使秦国富兵强。

(2)秦王所爱声玩好尚且取之它国,为何人材倒不能用别国的呢?(3)逐客是削弱自己、有利敌国之举。(简)⑥分析本文正反对比、利害并举的论证方法:重于正面评说,略于反面推论,点到即止,一正一反,对比强烈,是非清楚。如第一段列举四代君主任用客卿富田强兵的事实。然后用“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田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十分醒目,发人深思。(简)

8、司马迁:

①《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3000多年的历史。

《史记》中用于记述帝王事迹的是“本纪”。

②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传纪文学,代表汉代文学的最高水平。

9、汉乐府:

①乐府原指音乐机关。“汉乐府”是汉代的乐府诗。叙事性是汉乐府的基本艺术特色。

②乐府负责采集民间歌辞予以配乐以供演奏之用起于汉武帝。根据宋代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的分类,汉乐府大抵保存于郊庙歌辞、鼓吹曲辞、相和歌辞之中。汉乐府在形式上采用杂言和五言,是一种具有口语化特色的新诗体。其中特别是五言为汉代民间首创,后经文人加工成为中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10、古诗十九首:

①产生的年代是东汉。南朝昭明太子萧统所编《文选》,内收录有无名氏古诗多首,题为《古诗》。

②《古诗十九首》艺术形式上多用五言,善用比兴寄托,言近旨远,语短情长,耐人寻味。其艺术成就确是文人五言诗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

11、《迢迢牵牛星》

①借织女思牛郎的神话故事,写女子离别相思之情。是最早比较完整的以牛郎织女故事为题材的诗篇。

②《迢迢牵牛星》中“终日不成章”句运用了出自《诗经》的典故。③《迢迢牵牛星》中的叠字及意思:迢迢——遥远的样子;皎皎——明亮的样子;纤纤——纤细柔长的样子;札札——织机声;盈盈——水清澈的样子。表达感情色彩的叠字是“脉脉”。叠字互相呼应,形成和谐回蔼的节奏,增强了音乐美。(简或选)

魏晋南北朝部分

12、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

①与“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意思相近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②《饮酒》的意旨:乐于隐居田园,在自然风景中领悟到生活的充实和天趣。③分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境界:采菊、见山是极平常的动作,但诗人表达了主观心境与客观环境融为一体的境界。无意见山,心与物遇,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见”是无意而为,不同于“望”。菊花又是高洁品格的象征,采菊表示人品高洁。(简)④“此中有真意”,“真意”指真趣。一任自然,万物和谐,恬淡宁静。

唐五代部分

13、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①乐府旧题,七言古诗。作品景物描绘中起统摄作用的是月;作为结构线索的景物是月。

②理解下列诗句的含义

表示音讯不通的诗句是“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表示作者不再沉浸于人生短促的悲叹之中的诗句是“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表示月亮开始西斜的诗句是“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写游子思妇的诗句是“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表示思妇无法排遣离愁的诗句:“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表示天南海北,路途遥远:“碣石潇湘无限路。”碣石指北方,潇湘指南方。③作品如何将诗情、画意、哲理相结合:(1)首先围绕春、江、花、月,夜五字逐层铺展,为抒情说理提供背景;(2)然后由“江月”联想到“人生”,写景转入抒情并深入到哲理的探寻;(3)然后再转入春宵月夜游子思妇的离愁别恨,着重表现闺中思妇望月怀人的心情;(4)最后仍以写景结束,景中含情。“落叶摇情满江树”,既是月落,结束写景,亦是同情,布满江树。诗情、画意、哲理三者水乳交融,交相辉映,塑造出空灵邈远、令人心醉神迷的意境。(简)④分析月亮在全诗结构上的作用:(1)在春、江、花、月、夜这五种景色中,以月为中心。在写景、抒情、哲理的关系上,月起了关键的作用。望月怀人,对月遥想。(2)整首诗的结构是按时间先后来安排的。以明月初升(海上明月共潮生)、月到中天(皎皎空中孤月轮)、月亮西移(可怜楼上月徘徊)、月落西山(斜月沉沉藏海雾)作为全诗展开的线索。(简)⑤作品在人生哲理的探索中提出“人生代代无穷己,江月年年人相似”有何新意:改变了自然永恒、人生短促的传统观念。人生代代相传,个体消失而人类绵延不绝,不同时代的人都能见到相似的江月,自然永恒,人类也永恒。(简)⑥“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的含义:(1)鸿雁远飞也不能穿越

月亮,传递音信;鱼在深水跃动仅激起阵阵波纹,也无法传递音信。(2)反用传书的典故,鱼雁也无法传递思妇对游子的思念之情。

14、王维:《山居秋暝》

①五律。这是一首山水诗,诗中虽有躲避现实的消极思想,也有洁身自好的一面。

②评价诗中归隐路“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是诗的最后两句,点明题旨。典出《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王维反用其意、表示乐于归隐的意愿。“王孙”:诗人借指自己。

③本诗写景纯用白描,笔致简约;描写秋日傍晚秋雨过后的山间景色。动静相衬、视听结合的写景特色。动——清泉、荷花、渔舟;静——明月、松树、竹子;视——明月、松树、荷花、渔舟:听——清泉、浣女笑语。(简)

15、李白:《行路难》

①乐府旧题。此诗作于被迫离开长安之后,反映作者的思想痛苦与心理矛盾:一方面对朝廷昏暗和仕途艰难满怀悲愤却又无可奈何;另一方面,积极用世的态度,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对自己才能的充分自信,又使他对前途仍抱希望。(简)②“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的原因是英雄失意。

③“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比兴象征意义:英雄失意,抑郁悲愤,无路可走。

④理解用典的诗句:(1)运用吕尚典故的诗句是“闲来垂钓碧溪上”。姜太公垂钓碧溪遇周文王得到重用。(2)运用伊尹典故的诗句是“忽复乘舟梦日边”。伊尹梦中乘舟在太阳旁经过,不久果然被商汤聘用,表示用世出仕大有希望,对前途充满信心。

⑤“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自信会有远大前程,光明前途。

⑥艺术特点,即感情活动剧烈、数度起落转折的特色:诗篇虽仅十数句,情感却由悲至昂扬而两度反复,三次转折。大起大落,变化剧烈。生动显示出作者当时的心理矛盾。也使这首篇幅不长的歌行呈现出开合跌宕,纵横翻卷的气势。(简)【说明三次转折,第一次见第2题、第3题;第二次见第4题;第三次见第5题】

16、杜甫:

字子美。杜诗真实深刻地再现了历史转折时期的社会现实,有丰富的社会政治内容和浓郁的时代气息。因而被后人誉为“诗史”。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是杜诗的基调,“沉郁顿挫”是其主要风格。他发扬汉乐府民歌“缘事而发”精神,开拓了“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创作途径,诸体兼备,自成机杼。

17、杜诗风格:“沉郁顿挫”是杜诗的基本风格。作者胸中忧愁郁积,起伏

不息,然而往往欲吐还咽而不作痛快的奔泻喷发,给人以愁肠百转、哀思深沉的感觉。这是杜诗共有的艺术表现特点。

18、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开头“心远地自偏”四句的哲理:心远地偏,重在把握自我。内心超脱。远离争名夺利的环境,居处自然感到脱离尘俗了。

19、《种树郭橐驼传》

①驼,这里指驼背。文体特点:本文兼有传记文和寓言特点。

②本文主旨,即作者的观点:文章形象地表明了作者在永贞政治革新中的重要政治观点:与民休息,不可生事扰民。

③本文说理采用类比和对比的方法:将种树类比治民,用种树应“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类比治民应“顺民之天以致民之性”;又将郭橐驼与“他植者”在种树的态度、方法及结果方面进行对比。简明生动地阐明了自己的思想观点。(简)

④分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将传记与寓言融为一炉的特点:作品以传为题,并以人物传记的方式来结构全文,但文章的意旨则并非为人物作传,而是以种树之法来喻治民之道,体现了寓言的表现特征。故可谓本文具有将传记与寓言熔为一炉的文体特点。

文学常识

1、乐府旧题: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七古)

2、乐府古题:李白《行路难》。

3、自创乐府体诗:杜甫《丽人行》。

4、叙事诗:《诗经·氓》

5、山水诗:

6、田园诗:陶渊明《饮酒》、王维《山居秋暝》。

7、奏疏:《谏逐客书》、《论贵粟疏》、《出师表》、《陈情表》

8、作品涉及牛郎织女故事的有:《迢迢牵牛星》、曹丕《燕歌行》、李商隐《马嵬》

9、诗篇中表现思妇之情的有:《迢迢牵牛星》

10、作品采用对话方式的有:(齐桓晋文之事章》

11、“夙兴夜寐”“信誓旦旦”出自《诗经·氓》。

12、“明察秋毫”“缘木求鱼”出自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

13、“狡兔三窟”出自《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14、先秦史传散文:《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15、先秦诸子散文:《齐桓晋文之事章》

16、生活在战国时代的先秦思想家:孟子、荀子、庄子、韩非子。

17、先秦诸子散文中大量采用寓言故事采说理的有:《庄子》《韩非子》。

18、先秦诸子:(1)儒家学派:孔子、孟子、荀子。(2)道家学派:主张顺立

自然,提倡无为而无不为,老子、庄子。

19、先秦诸子散文中能围绕一个中心展开论述,层层推进,逻辑严密,标志着先秦诸子散文成熟的作品:《荀子》《韩非子》。

20、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21、建安七子:孔融、王粲、刘桢、陈琳、阮瑀、徐幹、应玚。

22、元嘉三大家:谢灵运、鲍照、颜延之。

23、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4、盛唐时期的边塞诗人有:岑参、高适、王翰、李颀。

25、晚唐词人有:温庭筠、韦庄。

26、南唐词人有:李璟、冯延巳、李煜。

27、建安文学的基本特征:①反映社会**和民生疾苦;②张扬个人的积极进取精神;③悲凉哀怨的慷慨之气;④鲜明的民歌情调。

28、王孟诗派:又称山水田园诗派。指盛唐时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诗人,以描写自然山水,田园风光,表现闲适隐逸之情为主题,形式上以五言律诗为主,风格恬静淡雅,清新优美的诗歌流派。

29、盛唐边塞诗派:盛唐时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诗人,写作了大批表现边塞风光征戍生活和戎马建功立业思想的作品,形式以七言歌行为主,风格豪迈奔放。又称高岑诗派。

30、唐代古文运动:中唐时,以韩愈、柳宗元为代表,倡导在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上进行变革的散文革新运动。

31、新乐府运动:中唐时,白居易、元稹等人吸取杜甫的诗歌经验,用新题乐府写时事,倡导“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主张,掀起了新乐府运动。

32、唐五代词派:晚唐时温庭筠,韦庄开始大量填词,成为文人词的奠基者,并称温韦。五代时,词风愈盛,形成西蜀、南唐两个中心。西蜀以“花间派”为代表,南唐以冯延己、李王景、李煜为代表。

33、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作品集:王维《王石丞集》、李白《李太白全集》、杜甫《杜少陵集》、白居易《白氏长庆集》。

34、韩孟诗派:中唐时,韩愈、孟郊、贾岛等人的诗歌以奇崛横放的笔墨矫正大历以来平庸浮艳的诗风,开创了奇险生新的新诗派,文学史上称韩孟诗派。

35、《山居秋瞑》的艺术特点:画面清幽美丽,意境清新优美。设色构图,匠心独具,表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语言明快自然,富有音乐美。

36、唐宋八大家:指唐宋时期八位著名的散文名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询、苏辙、曾巩、王安石。

37、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张耒、晁无咎。

38、元曲知识简介:元曲又称北曲,包括杂剧和散曲两部分。元杂剧体制一

般是一本四折一个楔子。元杂剧剧本主要由曲词和宾白两部分组成。剧本根据角色分旦本和末本两大类。角色有末、旦、净、杂四大类。马致远的散曲或就居全元之首。

39、元曲六大家: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郑光祖、乔吉。

40、重要代表作家作品:关汉卿《窦娥冤》、《单刀会》、《救风尘》、《望江亭》。王实甫《西厢记》。康进之《李逵负荆》。马致远《汉宫秋》。白朴《梧桐雨》、《墙头马上》。纪君祥《赵氏孤儿》。郑光祖《情女离魂》。乔吉《两世姻缘》。

41、前七子:指明代中叶的七位文学家、李梦阳。何景明、徐桢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

42、后七子:明代中叶继前七子之后七位文学家: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

43、唐宋派:明代散文流派,以归有光、唐顺之、茅坤为代表。主张学习唐宋古文,故称。

44、公安派:明代后期文学流派。以袁宏道、袁中道、袁宗道三兄弟为代表,主张写文章要“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因他们是湖北公安人,故称。

45、临川四梦:指明戏曲家汤显祖《紫钗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桐记》四部传奇。

46、三言:指明代冯梦龙编撰的三部话本小说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下载专升本语文复习资料 总结..[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专升本语文复习资料 总结..[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经济法(专升本复习资料)

    经济法 一、单项选择题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属于。 A.法律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行政规章 2.下列各项中,符合我国《仲裁法》规定,可以......

    【函授专升本】国际法复习资料

    国际法 一、单选题 二、名词解释 1、国际法主体:即国际法律关系主体,是指独立参加国际关系并直接在国际法上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并具有独立进行国际求偿能力者。 2、添附:是指......

    成人高考-专升本英语复习资料大全

    专升本英语词汇和语法考点总结 词汇 一、名词和代词 一)重点名词和代词辨析 1、result,effect,outcome,ending,consequence,fruit result 普通用词,多指好的结果.另:比分,成绩;effect......

    《学前教育原理》自考专升本复习资料

    《学前教育原理》复习资料 《学前教育原理》自考专升本复习资料 (1——10章论述和应用部分) 第一章 1. 运用所学理论分析我国学前教育价值取向上所存在的误区。P16—21 2. 从功......

    上海师范大学专升本考试复习资料

    上海师范大学专升本复习资料: 1、管理学原理[第四版]林志扬编著一书注:书是新买的,上面只有内部老师画的重点 (包含上师大内部老师上课讲的全部重点,以及自己的总结)-------- 35元......

    2011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英语复习资料

    第一节 概 念一、开音节 以发音的元音字母结尾、以“元音字母+不发音的e”结尾、以“一个元音字母+一个辅音字母(r除外)+不发音的e”结尾的音节都叫开音节。 如:no, be, note......

    基础写作专升本复习资料 (500字)

    《基础写作》专升本考试复习资料一、 题型及分数比例1、填空题(10分)2、名词解释(10分)3、简答题(15分)4、综合分析题(20分)5、作文题(45分)文体:议论文二、 考试范围 第一章 绪论......

    2016-成人高考复习资料(专升本..英语)

    2013年---2015年知识点汇总: I. 语音(phonetics) 成人高考语音知识考题的设置,主要考查考生对单词正确读音的掌握程度,对于成人英语教学中语音的重视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考生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