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何兵:百年司法建设的经验总结(免费下载)

时间:2019-05-15 09:44: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3何兵:百年司法建设的经验总结(免费下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3何兵:百年司法建设的经验总结(免费下载)》。

第一篇:3何兵:百年司法建设的经验总结(免费下载)

20008年6月7日,中国政法大学何兵教授在“燕山大讲堂”上做了题为“中国百年司法建设的经验总结”的主题演讲,以下为主要内容:

何兵:很感谢诸位在假日到我的讲座上来捧场。

我讲座的题目叫做“百年司法建设的经验总结”。所谓的经验我们有一个定义,我想是这么理解的,这100年来我们经过了什么?我们又验证了什么?这就是所谓的经验。总结这100年的历史和经验,可能比我们去研究别的更重要。这是我自己深切的感受。

百年司法建设的经验总结,好的经验,我们称之为经验,坏的经验,我们称之为教训。这个问题在目前是极其重要的。最高法院院长肖扬任期届满以后,报纸上登出了他的一张照片,就是肖扬院长仰天大笑。据说这个照片被汪洋书记评为很有个性的照片。这是司法体系的一种解放。但我看了以后觉得,这个照片可以不可以成为肖扬的代表性照片呢?这10年来“肖扬”的司法改革究竟如何?法院判决死刑应当考虑人民群众的感受,昭示着什么? 所以我们今天来谈“百年司法的经验总结”很重要。

一、清政府时期

今年是2008年,1906年的时候,清政府面临着亡国灭种的情况,进行了官制改革。在那种官制改革的帽子下,设立了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法院的大理院。离现在已经是100多年了。他们设立的大理院,就是按照民众的职业化模式来构建的。这个大理院的构建模式,很多理念比现代还要先进。比如说大理院的法官们是职业化的。据考证,大部分大理院的官员们都是法科毕业的,很多都是留洋毕业的。这从理念上来说是职业化的。

从另一个理念来说,它是中央化的。所谓的中央化是什么呢?大理院的官员,包括各地的审判厅的厅长,全是中央任命不属于地方。也就是说地方各审判厅、各检察厅的官员们,他们的权限都是在中央不在地方。可以发现,100年前改革的理念都是比较先进的。在宣统元年,它的管理是法部进行管理。司法行政归行政部门管,叫做“法部”。不像我们现在是归法院自己来管。一般官员的任命皆归本部,与各行政官员相区别,各省一律照搬。也就是说不论是法官们、检查官的任免都是法部在任免的。这个很简单就是司法独立。

除了这样,也有司法考试和考试制度。通过这样的考试制度和人事控制,国家把法律人成功的送到了审判席上。也就是说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法官的职业化。那么,今天大家所谈的法官职业化是怎么样?例如,贺卫方教授等一系列的学者,他们正在鼓励着司法职业化,但我觉得,法官职业化即使实现了也不会怎么样。也就是说我曾经一直在说的,我们司法改革的路线错了。我觉得他们是扛错了旗,走错了路。我们看看历史很简单,据统计1912年到1927年,大理院的院长一共79个人,其中69个人的学历都很专业。43个人毕业于日本,应该说日本对中国的法制建设是做了很多贡献的。大部分的法官和检察官们都是从日本毕业的。我们的董必武也是日本法科毕业的,进修了2次。结果他到最高法院当院长的时候自己说,我到最高法院来当院长之前,我只知道法院审案子要依法,后来我当了院长之后才知道还有程序法。但是清政府那时,有40多人是从日本法学院毕业,只查清楚4个人不是法科毕业的。而这4个人都是举人。也就是说政策层面上是需要实践的。这不仅仅是在中央,地方也是这样的。地方的审判厅、检察厅、法律人士已经坐了法院的江山了。可是大家可以想想,清政府那时的司法怎样呢?

二、北洋军阀时期

大家注意,研究一个时代的制度,你确实不能从它的制度本身规定来看。很大意义上要看回忆录。我当时想研究明清末的司法的时候,记得杨绛以前说过她爸爸是检察官。就找到了资料,看到了杨绛的回忆录。

杨绛的爸爸叫杨延杭,他在日本和美国都留过学,他做过浙江的审判厅的庭长、江苏的审判厅的厅长,北京高检的审判厅的庭长。杨绛家很有钱,是苏州第一家点电灯的人家。她爸爸在苏州当律师,经常在《申报》上写短评。这点跟我差不多。(笑)。他有一定的影响力,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而且确实是一个好人。他在浙江审判厅要杀一个恶霸,但是督军不同意。她爸爸说三权分立,我坚决要杀。这就是法律人的较劲。督军不同意怎么办?审判权、行政权、军权闹矛盾以后,谁来协调呢?如果督军火了,杀了他怎么办呢?在湖北确实发生过这种事,县长一不高兴,用一个连把法院围起来。权力发生了冲突怎么办?就得协调。有的国家有宪法法院,但是没有了怎么办,就找了袁世凯。督军告状说杨延杭太坏了,难以共事,不好协调。但是袁世凯清楚,杨延杭这个人耿直,想为民请命。所以袁世凯批了四个字——此是好人。另一边下令就把他调到了北京。杨先生虽然走了,但他走的时候把自己培养的人给提拔起来了。一直也延续杨先生的想法,也是要杀那个恶霸。杨绛那个时候小,就问她爸爸杀没杀啊?她爸爸说没杀,关了几年以后放了。杨先生到了北京以后,还是犯倔。有一个人犯罪了,他死活不让保释,结果第二天他就被弹劾了。杨延杭说,我抓这个人是铁证如山的。但人家依然让他放,所以杨延杭就生气了,说在朝不如在野,结果他到了苏州。但到了苏州后,他碰到了一个院长,一边审判一边的喝酒。结果他又找到了司法部的总长,换了一个新的院长。新换的人之前在美国被判了刑,一查发现这个人在美国属于金融诈骗被判刑的。杨延杭心就凉了。后来杨绛总结,我爸爸在治贪污腐败这方面,始终是一个失败者。杨延杭这样一个耿直的人,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比较少的。大部分人都是同流合污。我们现在也差不多,虽然现在也讲真话,但违心话也在讲。大部分人不像杨延杭这样的。所以那个时候,实际上司法是很腐败的。

这个故事里面反映出几个问题:

第一,杨延杭作为个体人来说,他是职业人士,他主张司法独立,他敢干。他有理想、有知识、有文化、有情操。袁世凯作为最高权利者,他从政治角度考虑是选择了妥协。靠这么几个人——职业法官来抵挡这些拿枪的或者不拿枪的社会利益集团是不可能的。

三、民国时期 到了民国时期怎么样?我们知道,现在有一种说法,法院为什么不独立呢?因为我们的财政不独立。在国民政府时期,法院的财政不归地方、归中央,中央司法院统一拨付。结果,司法院的会计长跟人合伙,利用司法经费囤积居奇放高利贷。又例如,为了多要经费。司法院虚报人数,只有3个人,可能报10个人。一下子有很多经费拨过来,然后按官职大小全部分掉了。这就是中央司法财政独立了以后的情况。如果说我们的司法财政放到最高法院去?最高法院会怎么样?最高法院会不会拿这个钱炒股票我们不知道,但它会拿这个来控制地方司法。你听话,就给你造一个大楼,不听话的话,我就给你造一个“厕所”。这是完全可能的。

1944年,当时的行政院一年审判了多少案子呢?每一年每个法官审了不到12个案子。一年,国家花了那么多钱,结果没审多少案子。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在行政上,最高人民法院不能独立于地方。有一个枝江县的法院院长判了一个人败诉,县长很不满,就让军队包围了法院。县长强迫院长把审判结果改回来。一方面司法不能独立于地方。另一方面,司法还不能独立于中央。实际情况是,中央掌握了人,地方掌握了实际的制约。这个时候很多人,觉得既然实现正义是不可能的,何必世人皆醉我独醒呢?所以那时的司法是很腐败的。我们现在谈专业的司法改革,有人说解放以后把国民党的司法都打败是不对的,但想想当时国民党的司法是如何的腐败的,这就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人民群众的感受问题。国民党政府时期,他们认为司法的行政权在行政部门手里。而政府又在政党手里面,所以政党通过司法行政权来控制。

这段经验告诉我们什么呢?在国家政治大局不稳的情况下,想进行和平的司法建设是不可能的。在军阀混战的年代,想要通过司法来控制社会和建设司法是不可能的。我的总体感受是,中国确实不能乱,一乱以后什么都不可能。第二,靠职业法官进行所谓的法官独立,它的力量是很薄弱的。也就是,职业法官,是无法完成司法独立的使命的、是不可能的。这就是我从这一段经历中所简单归纳的。它对我们今天的启示是,指望通过法官们和教授们的努力来实现中国的司法的现代化是不可能的。它的结果很可能重蹈民国时期北洋军阀时期的覆辙,实际上现在正在重蹈覆辙。

四、建国初期

建国初期,因为缺少专业法律人才,所以请了一大堆转业军人,共青团、妇联和一些先进分子到了法院。但是这些人不会审案子。不知道怎么坐在上面说话。所以革命成功后马上面临一个大问题是,没有法官。缺几万、几十万。董必武说过一个故事。江苏的一个法官是从部队转业的。审一个人说其犯“五毒”了。那个人说我没犯啊,党的文件是这么说的。这个法官自己没看过这个东西。人家没犯怎么办啊。法官说等一会儿我上厕所去。这人等了半天也不敢走,说怎么上厕所这么长时间呢?最后法官再也不回来了。

缺少法官,但是案子要审,只好把国民党的法官留下来6000人。后来发现在法官中还是有腐败的问题,案子办的也特别的慢。当发现了腐败的问题后,一气之下把国民党的法官全部清理,也就是说职业化和大众化没有很好的融合起来。如果很好的融合起来,国民党的法官懂专业,人民法官懂感受,把职业和感情结合起来就很好了。但事物往反面的方向发展了,法院内部两条路线的斗争是很激烈的。有人认为法院是专政的工具。而有些法律人不是这样想的。最高法院的贾浅是很有个性的人,他说“我们的司法,不叫司法,我们叫司政策,你们说什么是实事求是、审判原则,这是空口号不解决问题”,他还说“一般的人员缺乏法律知识,审案子就知道左了,右了,重点打击、分别对待、今后从严,就说这个没有一点科学性”。

一些业余的人做法官,也不知道法律行政要件。贾浅审案子有特点,他审了强奸案,审的比较细,说有一个人强奸少女是多少个,他就要问。他问“顶了多少次,摸了多少次,蹭了多少次”,他一次一次的问,结果有人说他不懂人民的感受。他的用意显然是想分辨强奸既遂和未遂。而有人认为全不考虑人民群众的感受,与人民群众的气氛不协调。所以建国初期,毛泽东想搞人民司法,“大跃进”的时候批判搞司法神秘主义。说老百姓根本就不懂,所谓的司法独立就是不考虑人民群众的感受。

毛泽东的时候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将一大批的人民群众拉来审案子,后来又请了20多万的人民陪审员。当时案子比较多,50年代初就出现了积压。那个时候人大也不健全,人大本身就是党运作出来的,所以决策还是党的。虽然有了让人民当家作主的朴素意愿,但没有办法实现它的制度化和法律化。那个时候法院是混乱的。董必武说,“如果各地法院、人大代表请我汇报我们法院是怎么办案的,我无可奉告。如果外国的朋友问我法院是怎么 办案子的,我难以作答”。因为道理很简单,法院没有诉讼法,而一年判几十万上百万件案子,你是不知道它是怎么判出来的。所以在那样一个剧烈振动的时代里,想形成现代的司法根本不可能。司法演变到现在的这种状况,恐怕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当然也有一定的偶然性。我通过读这些书能感觉出来,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从1949年一直到1950几年的时候,法院的演变路线一直沿着正确的方向在走。那个时候的杂志比现在的杂志好在什么地方呢?就是法院在杂志里经常自己讽刺自己,法院自己批评自己,不像我们现在法院办的《人民司法》《人民法院报》,自己绝不批评自己。比如当时的杂志说“难道这不是主观主义作怪吗”?“从这面镜子看看自己”。这是当时的文风,比较朴实。如果没有57年的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也许不会演变到现在的状况。大跃进的时候,山西的一个法院写文章《我们的工作是怎么“跃进”起来的》。他们的工作是加班加点,加班审案,迎接共产主义的来临。如果共产主义要来了,就没有强奸、抢劫、民事纠纷、刑事案件。为了实现这样的结果,有的法院就提出了“四无”。什么都没有了,我们就进入共产主义了。共产主义不会有抢劫的,没有事做了以后,法院不就解散了吗?

我们说这段历史,从49年到57年“反右”之前的历史给了我们什么样的经验和教训呢?搞司法民主化,没有落实到制度化,而且没有时间和条件制度化,制度化和民主化没有结合起来。实际上在急风暴雨中也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司法民主最终也会导致司法腐败。

五、改革开放 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提出来法律要制度化、民主化以后,开始了我们的司法建设。这个时候还没有提到我们的司法职业化问题。当时恢复司法实际上还是按照行政的模式来构建的。后来大概到了90年代中期开始提出“司法职业化”。职业化背景想解决的是,当时很多的非职业人士,尤其是转业军人到法院,没法儿控制,所以想通过司法职业化来解决这个问题。这就是当初提“法官职业化”的命题的背景。当时很多的“三无”、“三盲”院长,现在我们的职业化已经实现了。至少现在不考司法资格是不行的。

但今天来看职业化是失败的。失败在什么地方呢?将法官职业化上升为司法职业化。中国司法的问题在什么地方?我认为主要是职业化和民主化结合起来。应该讲职业化和民主化应该有效的结合起来,法官职业化、职业法官职业化没有问题,但这个问题没有任何的神秘,中国现在的司法神秘主义抬头了。法官现在办案子其它人不能说,为什么你们办案子我们不能说呢,他不会告诉你的。所以必须要清醒的认识,第一,司法没有那么神秘,不过是将一个纠纷套到法律里面去,没什么了不起的。什么法学理论博大精深,我不相信这个。胆大心细就可以了。我说的胆大心细是要大胆的设想,又小心的求证就可以了。

我们现在要开始人民司法,司法的民主性要提出来。我要归结几个要点。

第一,司法是人民的,不是法官的。

人民有权利、有秩序的监督司法,包括人民选举法官,法官有什么不能选的?现在不都是人大在任命的吗,法官可以选举,法官可以竞选,法官选举要公示。美国也有竞选的,美国最高法院的法官不也是议会批准的吗?

第二,法院的日常活动人民要监督,要建立健全对法官的考评制度。这个监督要由专业的行业来进行。现在律师被法官压的喘不过气来啊。大家来考评,过去办案怎么样,不能我们自己说办的很不错,谁相信啊?有一个最基本的事实是,法院的行政诉讼一年10万件不到,而一年上访的有多少?从这个数据就可以看出人民群众对法院是什么感受。所以,要进行民主的考评。然后人民陪审。还有其他的人民监督,法院审判是可以公开的。根本不存在法院报道经过法官同意。因为公开开庭审理,就可以报道的。公开审判的意思是,让人民群众监督,记者就是监督的主体。很多事实际上并不那么复杂。对司法建设要杜绝神秘主义。

主持人赵鹏:非常感谢何兵教授的幽默风趣的报告。我们下面有请许身健博士做点评。

许身健:各位听众大家下午好!首先我感谢腾讯网请我做何教授的点评。可以说我面临着很多的困难。今天何教授主要是做了百年司法建设的经验总结。我们大讲堂的第一讲是回顾法制30年。78年之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30年也是跟100年的经验结合的很多的。这100年按梁启超来讲,从清末开始是中国5000前亘古未有的变化。日本60、70年代发展的比较快的时候,有人也写过《激荡的百年史》。从清末到现在这100年,这也可说是我们中国动荡的百年史。我们总结司法的经验,还应当看到这是中国的现代化的问题,我们应该说司法的现代化是而社会现代化的一部分。西方对中国的侵略刺激了中国的现代化。何教授今天首先解读了什么叫经验,我们现在的司法民主化是比较重要的。它和职业化不存在那么大的矛盾。如果说可以出现精英法官也是非常好的。

第二,何教授提出来追问司法改革成效的问题。我觉得起码到现在,司法改革的成效是比较大的。但我个人认为,司法改革符号化的问题比较多。我们围绕仪式做的比较多,象征化做的比较多,可能有一些法院开始考虑犯罪嫌疑人如果出庭的时候能不能囚衣不穿了,可以不可以穿便装。我个人认为司法改革的重要的意义,不在于符号化,而是在于人民分享司法权。他提出来王院长提出来考虑民意的问题。我这里有一个问题,什么叫民意也是有一定的问题。网民可以不可以代表人民的民意也是一个问题。我们不要忘记,你示威了会表现的比较的激烈。但实际上在这个社会中有这样的一个词叫“沉默的大多数”,也许沉默的人或者是人民的大多数。所以民意,未必是网民来代表人民的声音。第三,何教授提出了中国100年司法的发展。他举了杨绛的父亲杨延杭的例子。他说民国时期法官腐败的比较多,但我们不要忘记民国比较好的法官也比较多。比如说谢怀栻。他是民国政府派到台湾地区的第一个法官,台湾光复之后第一份判决书是谢老在写的。我想,建国以后谢怀栻从“反右”以后受的冤屈是30年。他死的时候说我个人受到了一些委屈算不了什么,只要我们中国走的比较好就可以了。打倒了“四人帮”以后我们发现谢怀栻这个从民国时代出来的法官是非常好的。我个人认为何老师省略了建国前段的历史。建国以后,包括反右的事情我们不要忘记延安时代。我们那个时候有一些法律的楷模,比如说马西武。在延安时代共产党的主要任务是战争。在这种情况下,司法的程序非常的复杂,自然而然要讲便民,马西武审判的办法耗费的资源是比较少的。

当然,何教授还提出来“司政策”这样一个想法,包括贾浅对强奸问题的看法。我个人认为贾浅的做法在当时是比较细致的。不管怎么说,包括到现在我们考虑一些刑事案件包括“高莺莺案”的时候,肯定是细节抓得不够。如果发挥贾浅的精神的话,可能会比较好。那个时候是没有被害人利益的问题。我个人认为,贾浅大体的表现了法律人士的风范。

芝加哥大学有一个博士生是刘思达,他最近写了一篇文章,他做研究是这样的,他把1978年到现在上上海有一本杂志叫《民主与法制》,其中有一个栏目,在生活中如果有谁遇到了一些问题就可以问这个编辑部。刘思达发现,律师在刚开始回答问题的时候回答比较的简单,但是法律人士回答问题是越来越云山雾罩。

最后,何教授提出来了司法的精英化和民主化的问题。我觉得这不是问题。现在的法官应该职业化的地方,不是特别的多,民主化的东西没有搞。为什么这么说?实际上职业化和民主化解决的问题是不一样的。要搞民主化,因为在关于善恶的问题,老百姓的判断和我们是一样,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关于在定罪的问题上,美国和英国的陪审团是把决定权给陪审团。但在量刑的时候陪审团会受感情的影响。中国的法律环境职业化做的并不够。民主化法院在这块进行的不多,因为民主化主要是对司法权进行分割。现有的情况下,法院是不愿意做的。贺老师他们主张精英化,所以我想搞民主化主要靠推动,这个推动既包括教授和专家,也包括下面的一些人。

关于司法改革的问题,现在总的感觉是我们国内考虑的是符号化的问题比较多。但看看周边的国家比如说日本和韩国,他们是让人民参与司法。日本人比较喜欢服从权威。但现在日本已经在搞陪审团制了。所以我们国家下一步的改革就是要人民参审系统。我想说的就是这些。

第二篇:辅导青年教师经验总结(何)

辅导青年教师工作总结

潇湘双语实验学校

本人自1987年7月走上讲台,至今已经在教育教学工作岗位上辛勤耕耘了20个年头。在这20年里,我学习了不少传统的及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也从老一辈教师那里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再结合自己平常积累的教育教学体会和心得,自认为在中学教育教学方面还略有一点建树。因此,在担任教导主任和教研组长期间,我往往利用“职权”之便,理直气壮地对刚踏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指手划脚”,也许是我真心诚意地帮助这些青年教师的缘故吧,他们对我的“好为人师”非但不反感,反而更乐于接受。现把自己辅导青年教师的做法与体会总结如下:

一、端正青年青年教师的职业认识

刚参加工作的教师,对教师职业的认识往往偏颇。97年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覃尊永,工作开始时,他干劲大,热情高,认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然而却对教学实践中的现实困难估计不足,从教两个月后,在教学时与学生发生了几次冲突,情绪一下子就低落起来,并有些自暴自弃,认为教师职业太辛苦,太琐碎,太枯燥,认为适应不了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一下子把自己的前途描绘得一片暗淡。发现这种情况后,我主动找他到我家里吃饭,并和他谈心。首先,我肯定了他的工作热情和自身从教的功底,同时向他介绍了我从教10年来与学生交流的心得体会及做法,并在以后的工作中经常与其交流。很快他在与学生的相处中越来越成

熟,处理问题越来越老练。现在,他成为了株洲县职业中专的优秀教师。

二、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

提高教学水平无疑是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最想做的。他们年轻,思想先进,对新的事物接受、吸收得快,特别是新课程改革实验更是给他们用武之地。然而,他们的缺点也是明显的,就是教学经验太少,无法把学习到的教育理论灵活地应用于实践。

任现职以来,我先后与覃尊永、周会文、许人会、田旭红、陈青五位教师签订了师徒合同。为提高这些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我从“备、教、批、辅、考、评”诸方面对他们进行指导。备课时,让他们做到四个“精心”。即精心钻研大纲和课程标准、教材,明确教学目的和教学重难点;精心设计课堂结构,做到精讲多练,及时巩固;精心设计练习,做到梯度、密度合理;精心设计板书,合理运用教具,做到纲目清楚,直观形象。讲课时,让他们实现三个“转变”,即教学目标的转变,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角色的转变,听他们的课我也从这三个方面来评价他们的课堂教学水平。对教案中和课堂中的闪光点给予肯定。教育他们课堂教学中注意讲的艺术,讲的节奏,讲的深度。注意练的深度,练的火候,练的收获。每节课后建议他们做课后总结,包括教学反思及解决的对策等。带领他们听一些骨干教师的课,找出优点学习。经常参加教研组的听课、评课,一有机会就让他们上教研课、公开课。由于我们的不懈努力,所指导的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其中周会文、许人会因工作出色,经本人培养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现都成了株洲县职业中专的骨干教师,田旭红、覃尊永都成了高三把关教师。

三、转变青年教师的学习观念。

教学基本功是课堂教学的必要保证,经过不断练习,所指导青年教师的普通话、徒手作图能力、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各方面均达到一个新的水平,能够适应教育教学的需要。对于继续教育,青年教师往往不理解,认为自己刚刚在师范院校受过教育,怎么又来个继续教育?针对他们的这种想法,我启发他们,面对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教师不能墨守成规,固步自封。面对机遇和挑战,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新一轮课程改革更需要教师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专业性有新的认识,看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自觉投身于终身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从而改变了他们对继续教育的抵触情绪。

2006年7月

第三篇:司法行政系统宣传工作经验总结

司法行政系统宣传工作经验总结

宣传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是当前宣传、学习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市区委各项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舆论监督和宣传思想文化的综合体。我系统在宣传工作中一直坚持突出科学发展这个主题,把握“XXXXX”这条主线,认真落实市、区委全会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区委提出的“xxxxxxxxxx”工作主题和总体思路,着眼面临的形势和工作特点,使宣传工作在面对诸多机遇和挑战中,能够肩负起更加艰巨任务和重大的责任,并在多年的实践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一、确定方向,把握大局,加强领导

宣传工作全部行为的最终目标,既要大力宣传市区以及本系统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又要大力宣传各项活动的优势、条件,坚定信心,鼓舞士气。通过宣传,进一步增强全体干部工落实、科学发展的紧迫感,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使命感,立足本职扎实工作的责任感,调动、激发全体干部和法律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营造比学赶帮超、奋发向上的比拼感。这就要求宣传工作要吃透市区委各项政策,抓好各项活动的主脉,才能保证宣传工作坚定的政治方向和服务大局的意识,才能对我系统的整体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和引导作用。为此确立2011年我系统宣传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

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突出科学发展这个主题,把握“XXXXX”这条主线,认真落实市、区委全会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区委提出的“XXXXXXX”工作主题和总体思路,着眼面临的形势和工作特点,抓住重大机遇,坚持奋发有为,敢于攻坚克难,提升工作科学化水平,着力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上下功夫,在营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浓厚氛围上下功夫,在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创建上下功夫,在全面提升精神文明创建水平上下功夫,在继续打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攻坚战上下功夫,为实现“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文化条件和舆论支持。

(二)是增强领导的带头示范作用,抓住宣传工作的实效性。局党组一直把宣传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局领导班子成员更是把市区委各项政策、要求纳入理论中心组学习中来,从而把握全系统宣传工作的整体方向和大局意识。在历次宣讲活动中,领导班子成员以身作则,亲自参加处级领导干部宣讲团,带领干警们深入社区、深入律师所宣讲事实要点,总结“十一五”展望“十二五”;在双联系活动中领导班子成员积极主动的联系基层联系点,与社区群众谈心、交流,确实了解群众需要什么,确实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建立月点评、季度考核制度,亲自监督基层宣传工作的进展情

况;在学习胡锦涛总书记7〃1讲话中,他们先学习,再研讨然后带着经验和问题去到自己的宣讲点一起探究,与干警们共同学习。同时我们更加注意典型的重要引导作用,在“XXXXXX”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中,我系统涌现出了一批干在前、抢在前、创在前的先进集体,为此召开了司法行政系统大讨论活动经验交流会,会议上以机关党委书记为代表的五个部门进行典型代表发言,受到了区委宣传部和局领导的一致表扬,同时也再XXXXX进行了报道。

二、合理规划,建好队伍,打好基础

(一)宣传工作要避免盲目性和盲从性,不能简单的上行下效。要做好本系统的宣传引导,首先要对本系统的整体工作有清醒的认识和把握,其次要对本系统的现阶段目标和主要工作有了解和认识,其次要根据本系统的具体职能职责结合市区委要求制定出符合本身的合理计划、方案,在过去的工作中针对不同的工作内容和要求我们陆续制定了XXXXXXXXXXX以及历次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实施方案等真正做到对症下药、对活动引导、对大局服务。

(二)做好宣传队伍建设,是宣传工作的基础。宣传工作者要明确其作用和目的。我们的作用是,为大局的发展做好号手,为建设添彩传花。积极踊跃的投身到宣传工作中去,力争达到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提升品位,内聚人心,外树形象的宣传效果。宣传工作者,不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

业心,还要有大胆开拓、勇于创新的精神。重点要对内容、形式等诸方面进行精心策划和设计,要做到体现大局意识和服务第一的基本思想。我系统一直坚持宣传工作专项负责的工作机制,并且在实际工作中形成了“一人负责多人团队”的工作机制。一人负责指宣传工作由宣传干部一人承担制,多人团队是在人手限制的工作中在科室培养的一种工作状态,在领导把握方向的基础上,宣传干部既充当了策划者、方案制定者,又扮演着实施者、沟通者的双重角色。但是在每次重要宣传活动中,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为计划更具有实效性,在部门中有形成了讨论团队,有主任带队,全体干部参与共同研究,而宣传干部就变成了执行年该负责人。我们通过这种方式最大限度的节省了人力,优化了资源。

三、以庆建党90周年为契机,宣传工作唱响时代主旋律

(一)在全系统广泛开展“爱党、爱国、爱XX、爱XX、爱司法行政事业”主题教育。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区委关于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活动的通知精神,并且与司法行政系统具体实际相结合,大力宣传党的光荣历史和丰功伟绩,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党的建设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宣传我市、我区我系统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

族人民好、和谐社会好的主旋律,进一步坚定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决心。

(二)精心组织以庆祝建党90周年为主题的各类纪念活动。认真做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会和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好市区委各项活动要求,认真组织好、参与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会、理论征文和理论研讨会、“伟大业绩,光荣使命”党的知识竞赛、“寻访英雄足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传精神”参观活动、“聚焦盛世,礼颂党恩”爱国主义优秀书画摄影作品展示、“辉煌90年”党史图片展览等主题活动。切实调动广大干警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市区组织的各项活动中去,在活动中陶冶情操,升华自己。

四、以宣带讲,切实注重理论成果转化

1、深入开展以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形势政策宣讲活动。深化科学发展观的学习,集中抓好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学习。组织好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联系点广泛开展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活动,宣讲“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宣讲我国我市我区面临的形势、“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题主线、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引导全区党员干部群众把思想认识行动统一到中央和市区委对形势的科学判断和重大决策部署上来。认真落实市区委宣传思想工作要

求,积极参与“万名宣讲员普时政”活动,搞好“十佳百优”宣讲员评选推荐。以建党90周年为契机,突出党的历史、党的建设理论、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新经验、新要求的学习和辅导,深化对党的建设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切实增强领导干部的战略思维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统筹协调能力和总揽全局能力。

2、深入推动理论学习成果转化。围绕区委确定的“XXXXXX”工作主题和“围绕一大目标,抓住两大机遇,取得三大进展”总体思路,继续组织开展“XXXX”专题系列宣讲会。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紧密联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联系党员领导干部思想实际,切实宣讲实际、说重点,切实调动全体司法行政干警的积极性,提出工作新思路、新方向,切实将理论学习成果体现在“xxxxx”上,体现在提高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上。围绕人们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继续深化对“六个为什么”、划清“四个重大界限”、“七个怎么看”等深层次理论和现实问题的阐释,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学习中不断理顺情绪,提高认识水平。

五、宣传工作在实践中实现“四转变四提升”

一是注重综合处理和利用,从主要反映一般动态信息向报送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的高层次信息转变,实现由收集信息向综合加工的提升;二是注重调查研究,从被动收集

情况向主动研究问题转变,实现报送信息由决策资料向决策方案的提升;三是注重连续反馈,由反映事物的现象、现状向揭示事物本质及发展趋势转变,实现信息服务由阶段服务向全程服务的提升;四是注重工作实效,从主要报送比较熟悉的领域向多层面、宽领域、全方位转变,实现信息工作由主要反映情况向既反映情况又解决问题提升。

第四篇:何兵评《共和中的帝制》

何兵评《共和中的帝制》

颠覆性的内容 改革的鉴定支持者

著作是张鸣教授最新著作《共和中的帝制》。这个题目非常别致。为什么袁世凯当总统当得好好的要当皇帝,我以前也以为袁世凯有毛病,后来才知道是因为当总统没有人听他,我做皇上了你们才会听我的,结果坐了皇上江山就倒了。我们比较关注清末的转型,晚清比较清晰的道路是,立宪不成功,最后立宪派和革命派走到了一起,从而我们宪政转型就失败了,一直到今天也没有成功。所以,我们最近比较关注这个题目。

这本书张鸣是以1917年张勋复辟前后中国社会为主要关注点,张鸣教授最主要的研究兴趣点在北洋军阀,北洋军阀在我们眼里看是比较恐怖的,一想起北洋军阀没什么好东西,但张勋教授眼里北洋军阀还是有人文精神的,一场仗打死几百个人就了不得了,不像国共时期的打仗,相比那都不算打仗。

张鸣教授有几点非常令我尊敬的,一是他不装,私人交往的时候他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有话直说;二是比较讲义气,我对一些文人是看不起的,一到外面就是责任、民主,但内心和嘴里是两套,张鸣不一样。三是张鸣比较勤奋。

张鸣的新作《共和中的帝制》确实有很多颠覆性的东西在里面,我读了他的书才知道很多东西是非常颠覆的。比如孙中山的革命,他觉得我们看革命成功那是历史的必然,在张鸣那儿看其实是很偶然的。他讲历史确实非常生动,栩栩如生,就好像他当年就生活在那儿一样。按照张鸣所述,一定要给统治者以时间,我们习主席听了应该非常欣赏您这种讲法,为什么张鸣这样的人经常不让说话我觉得挺古怪的。因为他通过对历史的研究,觉得革命不能解决问题,所以总是改革的坚定支持者。

第五篇:何捷《跨越百年的美丽》课堂实录

何捷《跨越百年的美丽》课堂实录2010-07-18 23:45 永恒的美丽 美丽的永恒

——《跨越百年的美丽》课堂教学评析 执教:福州教育学院二附小 何捷

评析: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 黄国才

这是何捷老师参加首届福建省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荣获特等奖的课堂实录。课文节选自梁衡的同名散文。全文以优美的笔调叙述了居里夫人发现镭这一生动翔实的事件,赞美居里夫人对科学执著追求的态度,刻苦钻研的精神。文章在充分表现她对人类科学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的同时,展示居里夫人独特的美丽。何老师以“美丽”为线,和学生一起挖掘居里夫人“美丽”的内涵,探索居里夫人“美丽”的奥秘,引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课堂教学设计精巧、学思结合、语文味浓厚,展现何老师语文课堂的“独特美丽”。

一、巧读课题,初识“美丽”

师:请看老师书写一个词(板书:美丽),生活中,美丽的人和事有许多,请你用上“美丽”说一说。

生:美丽的世界。美丽的老师。美丽的教室„„

师:就像哲人说的那样“美丽是这世间最大的遗憾”。的确,美丽太短暂了。不过老师要在“美丽”前添加一些内容,弥补这一缺憾。(板书:跨越百年)请大家连起来读一读。这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题。(生:读课题。)

师:一份美丽可以跨越百年,必定能够跨越千年、万年,最终达到永恒。(板书:永恒)这是为什么呢?这篇课文所说的这份永恒之美是关于谁的呢?请完整地说出她的名字。

生:玛丽•居里。

[点评:这是一个别开生面的入题。何老师巧妙地利用课题,设置悬念:美丽—遗憾—永恒,一波三折,激发阅读兴趣,挑动阅读期待,引发积极思考,快速进入阅读情境。]

师:课文用了三个词语来向我们介绍她这份永恒的美丽,读一读课文,能发现么?

生(读书):美丽。极美丽。美名。

师:这里的“极美丽”指的是居里夫人么?

生:不是,指的是镭发出的光。

师:为什么它也能用以说明居里夫人的美丽呢?

生:这是居里夫人的伟大贡献,是她所从事的科学研究。

师:原来人的美丽和他的工作、对人类的贡献息息相关。这样的美有内涵,不空洞,这美名也不是空穴来风啊。请一个孩子串联三个词语,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美丽的居里夫人发现了极美丽的镭,留下了千古不变的美名。

[点评:什么是“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何老师此设计和实践是一个范例,启示有三:一是细读书;二是抓关键词;三是理思路(文路)。]

二、品读语句,深解“美丽”

师:让我们逐一品读这三个词。先看“美丽”。请大家再读课文,把文章中写描写玛丽居里美丽的语句画出来。读一读,说一说,从这些语句中,我们怎么能看出她的美丽?

生:我画的是“一百年前的1898年12月26日,法国科学院人声鼎沸,一位年轻漂亮、神色庄重又略显疲倦的妇人走上讲台,全场立即肃然无声。”这句话中的“年轻漂亮”直接说明她的美丽。

师:这份美丽极具震撼力!我们能从这句话的一对反义词中看出,请大家把它们找出来。

生:“人声鼎沸”和“肃然无声”。

师:先来理解“人声鼎沸”。请大家大声地自说自话。(生:各自说话。)

师:这就叫做“人声鼎沸”。你能结合刚才大家的表现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么?

生:说话声音很大,很吵。

师:就像锅里的水烧开了,发出嘈杂的声音。这里的“鼎”就是古时候的“锅”。现在请大家再来合作表现“肃然无声”。(生:全体不说话。)

师:为什么这么表现?

生:这个词的意思就是很安静,很严肃,不说话,没有一点儿声音。

[点评:词语有时是不需要“解释”的,或心领神会之、或想像感悟之、或表现描摩之。此处学生对“人声鼎沸”和“肃然无声”的理解是领其义会其神的。]

师:好,大家真会学习,能结合具体的情境来理解。法国科学院由人声鼎沸到肃然无声,可见这份美丽的庄严和震撼力。还有描写她美丽的句子么?

生:我画的是“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这句话。

师:这句话中说到居里夫人的美可不单调。大家读一读,想一想共有几个层次的美?

生:衣着美,神态美,眼睛很美。

师:一袭黑色长裙。这里的数量词“一袭”,相当于哪个词?

生:一身。一件。一条„„

师:为什么作者选用“一袭”呢?用上你们说的这些词好么?读一读,有什么感觉?

生:我觉得不好,好像不够美。

师:是啊。知道么,数量词也是有色彩的。“一袭”用做量词时,带有高贵,典雅,端庄的意思,是能够体现居里夫人的美。看来作者的选词很讲究,也看得出作者对居里夫人很崇敬。因此,作者才会在居里夫人发现镭100周年时,写下这样一篇纪念文。大家继续聊吧!

[点评:“一袭”,看似平常却奇俏。何老师抓住看似不起眼的数量词“一袭”,引导学生体会词的色彩意义,进而读出文字背后的丰富内涵,敏锐学生的语感。]

生:我不明白什么叫做“淡泊”?

师:把它和“名利”联系在一起理解就容易多了。

生:淡泊名利就是不看重,不重视名利,在荣誉面前很平静。

师:是啊,居里夫人就是这样一个淡泊名利的科学家,所以她的神情中有淡泊之美。试想一下,当你通过刻苦和努力,拿到钢笔字比赛的优秀成绩单时;当你用一学期的汗水换来一张“三好生”奖状时;当你手捧参加竞赛而获得的奖杯时;当你获得进步奖章、表扬卡时„„你何等地珍惜。可居里夫人却把自己获得的、别人做梦都希望获得的荣誉看得那么平淡。这就是淡泊名利之美,这种境界真难得。据说居里夫人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学会奖章后,直接将它作为玩具给孩子玩。居里夫人对别人解释说她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看得太重,否则就将一事无成。看来,这美丽确实不简单。

[点评:对“淡泊”的解读,给我们三点启示:一是问题由学生提,“有不懂就问出来”;二是解决问题还由学生做主,老师只是点拨;三是与学生的生活体验建立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建构知识。]

生:我特别喜欢她的眼睛,这段细节描写很精彩,我好像能看到她美丽的双眼。

师:这样的着装加上这样的神情,再配上这样迷人的双眼,这种美就叫做“气质美”。(学生笔记:气质美)

师:还有发现表示她美丽的句子么?

生:我画的是“玛丽的性格里天生还有一种更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着的追求。”这句话直接写她的精神之美。

师(要求学生笔记:精神美):请大家再把这些美丽的句子读一读,把这些美丽定格在

你的心里。(学生带着情感朗读有关美丽的语句。)

[点评:该环节的教学充分实践“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的理念。老师组织学生充分地读书,提出自己的疑问,充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此其一;其二,老师关注学情,抓住生成,相机引导,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其三,抓住关键词,品读重点句,层层深入地解读“美丽”,丰富形象,同时用朗读把自己感受到的形象和情感表现出来。]

三、变换角色,辩析“美丽”

师:请大家看“极美丽”这个词,它描述的是什么?

生:镭发出的淡蓝色荧光。

师:你觉得这样的光能算的上是“极美丽”么?

生:算不上。

师:本文作者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梁衡,他的遣词造句功力堪称一流,他是绝不会随意地将“极”和“美丽”生硬地拼凑在一起的。这样的独特表达必有特殊原因。大家想一想,居里夫妇发现镭,这是她和丈夫工作的那一部分?

[点评:高明的老师是“骗”学生读书、“骗”学生思考的。学生真读书、真思考的教学,才是真语文教学。]

生:这是他们工作的结果。

师:“结果”用上这样的极致词语,可见实验过程非常特殊,值得研究。爱因斯坦说:任何科学研究,相对于过程来说,结果是微不足道的。让我们一起看看居里夫妇研究实验的过程吧,相信你能找到作者这样写的依据。请读一读描写实验过程的内容。

(学生读:为了提炼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一天,疲劳之极的玛丽揉着酸痛的后腰,隔着满桌的试管、量杯问皮埃尔:“你说这镭会是什么样子?”皮埃尔说:“我只是希望它有美丽的颜色。”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

师:现在请你把自己当做是大作家梁衡,结合“实验过程”部分的某一处文字来说服我,让我知道这里必须用上“极美丽”这样极致的词语。

生:你看这句“为了提炼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实验的过程是多么的艰辛啊,这不能不让我用上“极美丽”。

生:关于实验的艰辛,我也有补充:“一天,疲劳之极的玛丽揉着酸痛的后腰,隔着满桌的试管、量杯问皮埃尔:‘你说这镭会是什么样子?’皮埃尔说:‘我只是希望它有美丽的颜色。’”这里的“酸痛”、“疲劳之极”就能说明了。

生:还有实验设施的简陋。“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这样简陋的设施能有这样伟大的发现,所以要用“极美丽”。

师:是啊,据说这“破棚子”原来是一个停尸棚。

生:这个实验是极其难的,从“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可以看出来,这么长的时间才提炼出这么一点的镭,这不容易,所以必须要用“极美丽”。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请一个同学做个总结吧。

生:难度大,时间久,工作艰辛,过程复杂。

师:总结得真好,请做好记录。(学生笔记:难度大,时间久,工作艰辛,过程复杂)

[点评: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作者以及教材编者之间的对话过程。作者和教材编者是以无声的文字存在于现场,如何激活它们,真正参与共同对话,形成积极的对话场?这需

要老师动一番脑筋。何老师此设计和实践是成功一例,如,巧妙地挑起矛盾——“极”和“美丽”怎么拼凑在一起;角色变换,让学生“代”作者“发言”。学生在“化解”矛盾和说服辩驳中,悄然理解了内容,同时领悟到作者遣词造句之妙,得意得言。]

四、感情朗读,体悟“美丽”

师:这“极美丽”的结果也让居里夫人发生了许多变化。(板书:变化)请大家找一找描写居里夫人变化的句子,读一读,说说自己对这些变化的体会。

生:我找到“在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逐渐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这句话说明她的美丽在消退,这个变化让我感到失望。

生:我也感到担忧、伤心。

生:我感到惋惜,这么美丽的居里夫人成了这个样子。

师:担忧,伤心,惋惜„„读书后能这些情感体验真好。了解了居里所从事的失业后有这样的体验,这就叫做良知。带着这份良知,再读读这句话。(生:读书)

[点评:“良知”教育。何老师的点拨是自然生成的、德育是自然而然的。因为学生真读书、动真情,老师只不过是“顺水推舟”而已。]

生:我还发现一些可喜的变化“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师:这是全人类赋予她的崇高地位。你有何感觉?

生:我为她感到自豪、骄傲。

生:我感到她是实至名归。

师(板书:不变):是啊,玛丽居里的美名将永远留在人类历史上,留在科学史上,这些美名是永垂青史,亘古不变的。请大家将课文中集中描写其美名的部分读一读,带着你对她的崇敬和爱戴,恭敬地读一读。(生:读课文最后两段。)

[点评:概言之,阅读教学是教学生“读”的。具体地说,阅读教学是教学生有思考地读、有情感地读、有心地读。唯此,才能练就阅读能力、启发写作、陶冶情操。这个环节的教学就是很好的注脚。]

五、紧扣主题,升华“美丽”

师(擦去板书:美名)我们都知道,居里夫人视这些“美名”如粪土,不值一提;(擦去板书:极美丽)镭已经广泛运用于我们的生活中,为我们所熟悉,它所发出的淡蓝色荧光已经也不再那么诱人;(擦去板书:美丽)青春易老,容颜易逝,玛丽居里离开我们百余年。现在我们来读一读剩下的板书。

生(读):跨域百年的——永恒。

师(擦去板书:跨域百年的):永恒又何止百年。大家想一想,玛丽居里为什么能够成为人类公认的永恒之美,这份永恒的美丽究竟应该有着怎样的内涵。这个问题,可能要思考一两天,或是一两年,也许是你的一生都要思考的永恒的话题。

[点评:写板书与擦板书,本是老师再平常不过的事,但何老师把平常事变得如此巧妙、如此深刻、如此意味深长,勘称“行为艺术”。更为可贵的是,课虽止、思再起。学生能带着问题下课、带着思考回家,应该是“教学是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的最好诠释,也是创新人才成长的沃土。]

总评:刚刚颁布的《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教学要“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如何贯彻落实到课堂呢?何老师的《跨越百年的美丽》不失为一个好例子。理由有二:一是何老师用心地启发学生(包括老师提出的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读书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课由问题始由

问题终;二是积极对话,用好生成。有效的课堂生成依赖于动态的、开放的对话。何老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即不设限、不画框)读书,与作者对话;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讨论,与自己、同伴和老师对话;老师适当点拨、引导、讲解,推进对话、提升对话,使对话有方向、有质量。此课荣获首届福建省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特等奖,名副其实。

下载3何兵:百年司法建设的经验总结(免费下载)word格式文档
下载3何兵:百年司法建设的经验总结(免费下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交通建设经验总结

    林肇路平展地延伸,延伸到江湾乡——一个偏远的角落。汽车停下来,市人大副主任苑柏琴,向交通人深深地鞠了一躬。这个深通农业并且为大庆市农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老领导,知道林......

    交通建设经验总结

    林肇路平展地延伸,延伸到江湾乡——一个偏远的角落。汽车停下来,市人大副主任苑柏琴,向交通人深深地鞠了一躬。这个深通农业并且为大庆市农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老领导,知道林......

    班级建设经验总结

    班级建设经验总结 班级是同学们另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是学校培养优秀学子、提高同学们科学文化涵养与思想政治修养的重要阵营。班级文化建设的优良程度将会直接影响同学们的学......

    实训室建设经验总结

    实训室建设经验总结 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进行了两年时间,我院在实验实训室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对学院提高职业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班组建设经验总结

    精细化抓管理 学帮带强素质一、精细化抓管理提升“四力”2010年以来,工区以扎实加强班组基础建设为切入点,以理顺运行机制为着力点,以提升班组成员素质为结合点,围绕运行特点,突......

    新农村建设经验总结

    新农村建设经验总结近期,对xx区xx镇xx村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该村是xx中心城市城乡结合部的一个村庄,全村共有x个村民小组,x户,总人口x人,耕地面积x亩,村集体经济年收入x万......

    交通建设经验总结

    XXX平展地延伸,延伸到江湾乡——一个偏远的角落。汽车停下来,市人大副主任XXX,向交通人深深地鞠了一躬。这个深通农业并且为XX市农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老领导,知道XXX的份量,知道XXX和那些通乡......

    正规化建设经验总结

    学员廿四队正规化建设情况汇报提纲九七年度,我队在贯彻“四长会议精神”,落实正规化建设过程中,结合新时期工作重点,以“严细实恒”为队风,认真落实《纲要》,学好用好“新条令”,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