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思修论文--论当道德遇上法律
论当道德遇上法律
道德和法律是规范我们每一位公民日常生活的两个重要标准。它们规范的领域各不相同,但每一个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它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每个人道德的高低是由其个人境界的高低所决定的,与公德心的高低是有关的,所以不同的人的道德水平是会有很大差异的。然而,法律则是国家制定并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从定义来看,道德和法律之间看似没有交集,但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两者却时常会在同一事件中相遇,不仅如此而且有时还会紧紧地交织在一起,让事件变得焦灼,让解决的人左右为难,让事件的结果出人意料。
关键字:道德法律相遇合理
道德与法律是两种重要的社会调控手段,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任何社会在建立与维持秩序时,都不能不同时借助于这两种手段,只不过有所偏重罢了。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
笼统的说,一提起道德,人们毫无疑问的会将它与善良,美丽,正义,境界,公德心,光荣等联系起来,和法律一样,也作为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方式,通过社会风俗,人们的内心信念来实行。所以将道德理解为调整人与人之间和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作为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方式,与其内容和特征是分不开的。单从其内容上讲,道德具有价值性。价值,即善,美,正义,光荣,公正等,这是道德最高层次的内容,也是评价人们意愿和行为分得最高标准,它凭借个人品质、境界的高低来维持其公正性。而法律则是具有惩恶扬善的功能,它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不收侵犯,它凭借完善的法律制度来维持其公正性。一般情况下,道德和法律是可以很清楚地将事情管理好的,但是如果遇到特殊情况的时候,难免会发生意外,这就是当道德遇上法律的时候。
乐于助人是中华优良品德,与其相关的问题应该属于道德层面的问题,但是如果人为的非要让法律介入本应该属于道德范畴的事时,那么问题就会变得比较模糊、焦灼。在这个过程当中现实人情的冷落便会借着法律这把利剑将正义一步步地抹杀。那么就让我们用现实中的实例来更精确地解读这一观点:
李芊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的执业医师,2014年1月21日,李芊从上海乘坐火车到北京,刚上车,列车广播有孕妇急产,需要妇产科医生帮助。李芊说明身份后,跑到孕妇身边帮助生产,胎儿产下后,李芊还陪同孕妇和胎儿一起到了南京市某区级医院救治。
这原本是一个善心与爱心结合在一起的一个值得传诵的乐于助人的正能量案例,但是当胎儿被送到监护室后,孕妇家属不仅没有感谢李芊,反而把她告到了法院,经过法院审理后最后作出最终判决,认定李芊非法行医,导致胎儿吸附性肺炎,判处李芊赔偿新生儿住院费和家属误工费等共计人民币14361.59元。这是多么冰冷的判决,这是多么令人愤懑的家属。
火车上扶危救困是医生李芊优良品德的集中体现,然而她却因为自己不是在医院里为病人实施救助而被告成非法行医,触犯了法律,并且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原本是单纯出于好心救人的目的去帮助别人一把,最终自己却被告上法庭,这一事件不仅让人寒心,而且让人不解。我想当时的法官也应该是纠结的,但是冰冷的法律就是这样规定的,没有办法去改变。这个案例足可以证实那句话“当道德遇上法律的时候有理也说不清”。对于这件事,在正常人看来病人家属绝对是不通情达理的,病人家属把好心医生告上法庭的行为是影响极其严重的社会负能量,这种负能量的传播会严重打击好心人在继续做善事的热情,这会让人有一种好心做了善事自己却要被打成被告的感觉,那自己还有什么必要在去帮助别人呢,这种乐于助人的风险也太大了吧,这样一来,恶性循环下去,那我们的社会将不再会出现乐于助人的现象,剩下的只有冷眼旁观。
当道德遇上法律,就是这么让人揪心,这接下来让我们再看一个案例,这个案例更是让人愤懑。
2006年11月20日早晨,南京一个叫彭宇的小伙子,主动扶起一个在公交站台等83路车的过程中摔成了骨折的老太太,又应老太太的儿子恳求协助送老太太去医院,又掏出200元钱替老太太垫付住院费。然而就在彭宇准备离开时,老太太突然一口咬定是彭宇撞了她。此后又一纸诉状将彭宇告到法院,结果却是法院判决彭宇赔偿原告四万五千多元,这一事件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这个案件也同样展示给我们一个好心人传承乐于助人的优良品德,反过来却被救助者给告上法庭,不是被告人真的犯了法,而是被告人被救助者诽谤,最终以好心人承担法律责任告终。这一事件让所有的人都为彭宇这个热心的小伙子打抱不平,也为没道德老人可耻行为的愤懑,更对当道德遇上法律时的无力而感到无奈。
培根曾经说过:“一次不公正的判决,其恶果相当于十次犯罪。”彭宇案件给予人们深深的启示:人们需要重新树立起并实践正确的道德观念,尤其是法官要从道德上升华法律的权威性;法律更要做排头兵,要大张旗鼓地弘扬正气,驱除邪气,完善法律制度,从法律上保护好人。即便是道德遇上了法律,法律也应保持正义。也只有这样法律才能让公民的合法权益得到正当的保护,于此同时法律也保护其自身的权威性。
生活就是这样总会出现这种让人们不知道是应该用道德层面的知识来解决合理,还是动用法律层面的知识来解释更合理的事情。其中最让人纠结的一种情况莫过于上文中出现的本应该是道德层面的问题但最终却因为证据不足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只能动用法律来解决,将事情的本质打成反面,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社会上出现了许多不公平的现象,这不仅让许多好心人蒙冤,也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
在今后的生活中也同样,即便道德再次遇上法律,我们所有人都应始终支持正义,保护好心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不让好心人心寒,不阻挡乐于助人这类正能量的广泛传播,始终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第二篇:思修论文论大学生应如何增强法制观念(精)
论大学生应如何增强法制观念,维护法律权威 摘要:
法制观念是公民理解、尊重、执行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重要保证,公民的遵纪守法行为不会自然产生,而是在一定法制观念,法律意识的指导下实现的,具备了社会主义法律观念,就会做到不仅不犯法,而且能积极维护法律的尊严。大学生是思想最为活跃、接受新事物最为迅速的高智能知识群体,其思想活动和行为方式会有更深刻的时代烙印,呈现出更为鲜明的时代特征。因此大学生树立法律意识,是现代化法制建设的要求,也是成为一名合格的接班人的需要。然而,近年来一升再升的大学生犯罪数据,频频向我们告示:校园并不平静,大学生们的法律素养还十分贫瘠。就此现象,我们讨论大学、社会以及我们大学生自己应该如何增强法律观念,维护法律权威。
关键词:
普法教育,思想氛围,教育改革,法律权威 一 调查
通过校园调查表显示:
有28%大学生认为自己从没用过法律知识,不知道怎么用;有46%学生认为掌握法律知识一般有用;有22%大学生认为掌握法律知识很有用;有4%学生认为没学到多少法律知识。
有52%学生认为学校组织的一些法制宣传活动或讲座能学到东西;有20%学生认为太形式没意义;有14%学生不愿意去,认为浪费时间;有18%学生没参加过。
有32%学生有过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经历;有64%学生暂时没有过类似的经历;有4%学生认为不会有类似的经历。有36%学生充分信任法院、检察院、公安局等执法机关;有50%学生比较信任此类机关;有14%学生不信任此类机关。
有44%学生认为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舆论监督是最有效的;有26%学生认为党委、政府、人大、政协领导机关的监督是最有效的;有20%学生认为群众监督是最有效的;有6%学生认为执法机关自我监督是最有效的;有4%学生说不清。
有78%学生认为法律能维护自身利益;有26%学生认为不信任法律认为法律愈来愈成为有钱人和有权人的代表;有16%学生认为现在不能,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会逐渐完善。
通过以上调查,我们不禁发现当代的大学生法律观念比较淡薄,虽然当他们权益受到损害时,有一部分人想到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但更多的是自认倒霉。他们大多数人法律常识很少,掌握法律名词也很少,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法律观念,有待提高。
二, 大学生应树立的法律意识
法律意识是公民理解、尊重、执行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重要保证,公民的遵纪守法行为不会自然产生,而是在一定法制观念,法律意识的指导下实现的,具备了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就会做到不仅不犯法,而且能积极维护法律的尊严。大学生树立法律意识,是现代化法制建设的要求,也是成为一名合格的接班人的需要。而作为大学生应当具备哪些法律意识呢?
首先,应培养学生依法办事的思想观念,不仅要遵纪守法,而且要监督社会主义法律的遵守和执行,坚决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使社会主义法制得以真正实现。其次,培养宪法和法律具有最高权威的观念。树立法律权威即尊重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任何个人和机关、组织都不具有超越干法律之上的权力,都必须依法办事,坚决反对‚权大干法‛,‚人情大干法‛的法律虚无主义观念。使大学生认识到
自己在国家生活中所处的地位,无条件地服从和遵守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再次,也即最重要一点,即培养大学生权利义务相一致的观念。法
律最主要的精神即强调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公民要正确对待权利义务关系,既要依法行使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也要履行法律赋予公民的义务,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公民意识,以社会主义法律为武器,捍卫自己的正当权利,在享有个人所拥有的权利时,不忘记尊重和承认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忘履行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的义务。同时,应杜绝一切不劳而获的错误思想,培养只有付出才有收获的良好观念。另外,应培养大学生法律与自由相统一的观念。我国宪法和法律从各个方面规定了公民的权利义务,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以内,有着极为广阔的自由活动天地。公民在行使自己权利时要慎重考虑自己的言论、行为的社会效果,不得损害国家、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全民的合法权益。大学生应树立与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密切联系的自由现,珍惜和维护安定团结的局面。
最后,应培养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主要指公民不分性别、民族、种族、职业等一律平等地享有法律规定的权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管是什么人,只要是犯了法,都要依法受到追究。公民在运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享有特权。平等原则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律的精髓,也是邓小平同志一贯强调的法制原则,所以要教育大学生树立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三, 我们大学生应如何增强法律的权威
(一)进行普法教育
要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必须采取多种途径和灵活多样的方法。1998年教育部关于‚两棵‛课程设臵意见中提出,‚法基‛课通过让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理论观点和邓小平民主法治思想,基本的法律基础,理解宪法和法律的基本精神、基本规定,理解和实践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提高对法的重要性的认识,从而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根据这一规定,在实际大学教育中则要坚持高校的普法教育。现今高中课程中也几乎都没有法律基础课,但在开展普
法教育及开设法基课程时,应注导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虽多数大学已开设法律课程,但由于是公共课,课时少,学生多不加以重视,许多学生只求在期考中成绩合格,这与当初教育部关于设臵此课程的初衷相违背。
对于法学课程,有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教学内容选择:如前所述,法基课属大学课程中的公共课,课时少因此在教学中,法学内容的选择尤为重要。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与需要,有针对性地突出重点,在‘少而精‛方面作文章,应讲授与学生有一定联系的部门法,如民法、刑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劳动法等,由干与学生密切相关,因此也容易提高学生兴趣,增强普法效果,从而也使学生通过普法教育了解法律,值得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合法权益。
第二点即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以往的普法教育,法学教师多采用讲授这一单一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上课提不起精神,更不用说去努力学习法,以法保护自己。因此,加强对教学方法的改进也是真正提高普法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方式方法,比如课堂讨论,多进行案例分析,结合录像等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使普法达到我们所要达到的效果。
(二)多组织学生进行与法律有关的活动
只是通过开设法基课程,进行普法教育,不足以使学生真正提高法律意识。普法教育毕竟过于抽象,要真正唤醒学生的法律意识,应采取一些更具体,更行之有效的办法,针对大学生年龄及性格特点,把法律意识的培养同组织活动相结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里,笔者谈几个这方面的建议。
1、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法庭‛活动。学生通过自己模拟法官、律师、检察官、被告等角色,能更加深刻地把我国一些诉讼法程序掌握,也通过模拟对犯罪分子的审判,对旁听的学生起到震慑作用,提高他们守法的警惕性,从而自觉守法。2.组织一些有关法学方面的知识智力竞赛,如前所述,我们的法学课程由于课时少,在教学;中,我们只能采用‚少而精‛的方法,在部门法选择上,磨刀能控与崇全有密切共连的几门部门法,但中
国法学精深,我们要全方位了解我国法律,从而更全面提高我们的法律意识。则可通过开展以‚某法‛为主题展开知识智力竞赛,学生通过这一活动,能主动去学习合同法内容,提高学法兴趣,何乐而不为。第三,可组织学生去法院旁听。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很多是课堂——宿舍——食堂三点一线,大学生涯极为枯燥,通过组织学生去校外旁听法庭审理,能开拓视野,也能深入社会,了解社会的某方面,从而使学生能更深切地体会到用法律保护自己的重要性。另外,对于当今社会上的一些著名案例,诸如‚胡长青受贿案‛、‚远华特大走私案‛等一些重大复杂案例,可组织学生看录像,或请有关办案人员或著名法学专家来校开讲座,既能让学生了解时事,也能更深切体会法律的权威,树立‚法
大于权‛的论点,从另一层面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最后,要彻底培养学生法律意识,转变大学生某些错误观念,也要重视提高大学生的文化思想道德水平,特别要同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结合起来,一个人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就为其法律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主观要件。《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大学生法律素质,并把法律素质作为现代人素质的主要方面。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不学法,不懂法,没有相应的法律知识.就不适应时代需要。因此,我们应努力提高法学教学质量,真正培养出一批具有全面法律意识的大学生。
早在1980年邓小平就明确指出:‚在党政机关、军队、企业、学校和全体人民中,都必须加强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1986年他更加明确地指出:‚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法制教育在建立法治国家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指明了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修养的根本途径。高校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后备干部和各级管理人才的重任。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引导大学生学法、知法,使他们形成较强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进而做到守法、用法、护法,对于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四,维护法律的权威
(一)全面认识法律的潜能和价值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全面而充分地开发法律的潜能和价值;相反,滥用和践踏法律的历史所造成的消极法律态度对人们却有着广泛的影响。然而,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来看,法律的潜能和价值确实是值得信奉和可以依托的。
首先,法律作为一种心智现象,包含着人类对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认识成果,反映了大众的感情倾向,表现了大多数人的意志和愿望。因而,法律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统一。
其次,法律作为一种语言现象,一方面具有内在的逻辑性,便于人们理解和接受;另一方面它是概括性和稳定性较强的规范体系,便于人们把它应用到具体的事实上,对社会关系作出合理的调整;同时,法律一旦被制定出来,就变成了广为人知、难以掩盖的社会存在,成为公民通用的一把尺度,人们不仅可以用它来评价自己的行为,而且
可以用它来评价别人的行为,特别是评价公职人员的行为,从而形成一定的法律秩序。因此,法律也是逻辑、事实和理解的统一。
再次,法律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具有内在的批判能力和进化机制,它总是一头连着特定社会的历史传统,一头连着未来的理想王国;它不仅能够与社会进步保持协调发展,而且能够推动、引导和保障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这种意义上说,法律体现了传统、批判和进化的统一。单从法律的上述潜能和价值看,也许可以说没有任何其他发明堪与法律媲美;而且,法律的这些潜能和价值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任何一个法治国家都能够全面地开发和利用之。
从法律的社会功能来看,在现代法治国家里,特别是消灭了阶级对立的社会主义国家里,法律不仅是必要的社会控制系统,而且是国家的精神存在形式和政权的象征。国家和社会对法律存在多方面的需求:
1,法律往往被作为国家主权的存在形式,代表着国家的尊严和权威。2,法律往往被作为政权的确证方式,构成了分配权力的主要途径和行使权力的主要依据。
3,法律是社会内部多元利益群体之间矛盾冲突得到协调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社会主体之间的妥协和共识,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4,法律既是社会道德的起码要求,又是人权的存在形态之一。作为最低道德标准的法律,往往构成了民族的人格素质、信念和自律的支柱和依托。作为人权存在形态之一的法律,是实现人权要求的最可靠的保障。
5,法律是形成和保障一定社会秩序的必要的控制系统,通过法律确立公认的行为模式和解决争议的程序,可以实现人类尊严、合作愿望和利已本能的均衡,从而达到社会最优状态。
6,社会因阶级或利益集团的多元化,往往导致价值标准和价值体系的多元化,需要法律通过对价值系列的确认和对价值标准的具体化和规范化来形成统一的价值体系。
既然法律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具有如此广泛而重要的意义,我们就应当相信法律,依靠法律,树立尊重法律权威的意识。
(二)正确认识人民、执政党和法律三者之间的关系
邓小平一惯倡导,党要善于领导,不能干预太多;要把党政关系理顺;党与政府的关系问题是当前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笔者理解,党政关系问题主要是执政党与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的关系问题。要解决这个重大问题,必须先解决在常规政治下人民、执政党和法律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1、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是人民的化身。彭真同志曾经正确地指出:‚我们的法律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就表明了它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利益和共同意志的集中体现,……。‛服从法律,就是服从人民意志,维护人民利益;违反法
律,就是违背人民意志,损害人民利益。这里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法律是人民的共同意志和共同利益,就意味着法律不仅仅是哪一个阶级的意志和利益;
二、法律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就意味着法律与人民意志具有同等的地位和价值,法律就是人民的化身。
2、中国共产党既是人民群众的领导者,也是人民的工具,是组织和引导人民形成和表达共同意志以及将这种意志转化为法律的力量。邓小平同志曾经明确地指出:‚同资产阶级的政党相反,工人阶级的政党不是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工具,而是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共产党——这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中先进分子的集合体,它对于人民群众的伟大的领导作用,是不容怀疑的。但是,它之所以成为先进部队,它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群众,正因为,而且仅仅因为,它是人民群众的全心全意的服务者,它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并且努力帮助人民群众组织起来,为自己的利益和意志而斗争。确认这个关于党的观念,就是确认党没有超乎人民群众之上的权力,就是确认党没有向人民群众实行恩赐、包办、强迫命令的权力,就是确认党没有在人民群众头上称王称霸的权力。‛邓小平的这一论述是我们认识党与人民和法律的关系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我国政治理论界和法学界已经对这种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阐述。概言之,主要有三个方面:
a、执政党领导人民,但不能代替人民,执政党只是引导和组织人民按照法制化的民主程序实现由人民意志向法律转化。
b、政党作为社会权力的代表不能等同于国家机关,政党权力能够通过国家权力(主要是代议机关的立法权)来实现,但本身不是国家权力。
c、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作为人民利益体现的法律也高于一切,党也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因此,把党臵于法律之上是错误。
(三)正确认识法律与政府的关系
在法律与政府的关系上,当前主要有两个问题需要作出正确的回答:宪法主要是约束谁的?怎样才能有效地约束国家权力?
从整体上说,‚政府与法律的关系十分密切。政府形式及其机构的权力及职能由法律加以规定,而每一政府机构都要通过制定、适用和在具体情况下对个人实施法律规则来进行工作。‛“14”在几千年的专制历史中,人们奉行的是绝对的国家至上原则,政府是统治和压迫人民的强大机器,是人民的主人;人民完全处于服从政府的地位(只有到了人民无法生存下去的时候,才奋起反抗);法律是政府驾驭人民的工具,是套在人民脖子上的枷锁。然而,现代民主政治否定了绝对的国家至上原则,确立了人民主权原则,政府被视为实现和保障人民利益的一种政治共同体,政府既是制定和实施法律的机构,又是受法律约束的机构,即有限政府;人民是国家的主权者,是政府的主人,法律则是人民约束政府和进行自治的规范系统。
从宪法史来看,宪法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正是法律权威逐步取得优于政府权威的过程。在英国,1215年的《自由大宪章》首次把王权臵于法律的约束之下,迈出了人类追求民主宪政的第一步;1628年的《权利请愿书》进一步限制了王权,提高了法律的地位;1689年的《权利法案》则是国会权力取得高于王权的地位和民主制最终战胜专制的标志,也是法律取得最高权威并实现法治的标志。在美国,作为历史上宣布民主共和国原则的第一个政治纲领的1776年的《独立宣言》庄严地宣告:‚为了保障这些权利(平等权、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引者注。),所以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而政府的政治权力,则系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1787年的宪法为了永远确保人民主权和人权,按照三权分立的原则来组织政府;这种‚分权制不仅是强化权力的,而且是维持民主的。‘分而治之’的格言过去被人类的主人用来使其臣仆受奴役。信仰民主的制宪者利用了这条古老的原则,并在相反的意义上把它当作被治者得以将他们的意志强加于其未来的统治者头上的一种战略。‛在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即前苏联,列宁曾明确地宣布:‚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确立了人民主权原则。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第一次解决了平等权的经济基础问题,完成了宪法史上又一次伟大革命;但是,由于简单地否定了历史上某
些宪法的积极成果(如分权与制衡原则和法治原则),‚法律被看作是政治权力的工具,而不是防止滥用权力的保障‛,获得了平等权的公民仍然难以抵制各种权力的滥用,也使国家政局难以保持稳定。有效地约束政府权力是宪政的目标之一。‚宪法只不过是限制政府权力的工具而已。‛怎样才能有效地约束政府权力呢?历史的经验和教训给我们作出了这样的回答:第一,在制度设计上,必须确立这样的前提,即‚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孟德斯鸠说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并非虚言。邓小平说人都是有缺点的,也包含着这一层意义。卢梭曾经把行政官个人身上的意志区分为三种,按其对行为的影响力依次(自然次序)是个人意志、团体意志、公意,而社会所要求的次序与此正相反。用人性的弱点解释权力滥用现象固然是片面的,但以克服人性的弱点为制度设计的出发点和前提,则是必要而有益的。第二,在制度安排上,‚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不仅要在中央政府以及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实行分权,即所谓‚双重分权‛,而且要使各种权力之间相互制约。关于这两点,联邦党人说得更为透彻和尖锐:‚防止把各种权力集中于同一部门的最可靠办法,就是给予各部门的主管人抵制其他部分侵犯的必要的手段和个人的主动。‛
五 总结
加强社会注意荣辱观的教育,创造良好的道德环境氛围,进而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大学是一个学术重镇,要有活跃而浓厚的学术氛围,有宽松而自由的创新环境,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最后要有良好的文化环境。让大学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接受教育。从而让大学生自觉学习法律知识,维护法律权威。
由此可见,实现社会的法制化,增强大学生法律意思,维护法律的权威并不是一件难事,它需要高校、社会以及我们大学生多方共同努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百度文库,思修课本 2011年11月27日星期日
目录 一 调查
二 大学生应树立的法律意识
三 我们大学生应如何增强法律的权威 四 维护法律的权威 五 总结
第三篇:思修与法律
单选
1B 2C 3C 4D 5A 6D 7C 8B 9A 10D 11C 12C 13C 14B 15B 16B 17D 18C 19B 20C 多选
1BD 2ABCD 3ABCD 4ABCE 5BCD
1、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
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基础。
2、促进个人与社会和谐关键是什么?个人应该怎样正确认识与社会的关系? 答:个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意味着个人与社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一方面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另一方面,社会为个人的进步与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最重要的是要有健全的法制,并通过法制实现法治,如果每个人都在法制的框架内行为,即使有矛盾也可能通过法律的途径有效得到解决,又何愁个人与社会不能和谐发展呢?同时,也要加强道德教育,培养个人的包容意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也就是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包容是求同存异,个人对社会包容,社会自然也会对个人包容,是为和谐。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要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就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如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教育科学文化等领域,每个人只要对社会对人民作出了贡献,都是人生价值的体现。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千千万万的个人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方面做出了贡献,才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前进。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既要看他在物质文明方面对社会的贡献,又要看他在精神文明、思想道德等方面对社会的贡献,至于哪一方面的贡献大一些,突出一些,则是因人而异的。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的历史时期,一些人见利忘义,金钱至上,陷入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泥潭。许多人坚持了正确的价值观,像郑培民、牛玉儒、任长霞等,就是坚持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优秀代表。从他们不平凡的事迹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了他们的精神力量,看到他们闪光的人生价值。他们的先进事迹、高尚情操,教育和激励无数群众在自己的岗位上奋发努力、开拓进取,创造出更多更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传承着先进人物的人生价值,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3、简述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的重要性。大学生应该怎样树立正确的创业观?
答:职业选择是大学生对自己未来事业发展方向及社会定位的选择。对当前的大学生而言,树立怎样的择业观对于今后的发展尤为重要。
科学理性。大学生择业追求美好生活、理想职业和个人前程是无可厚非的。但要清楚地认识到美好的生活来自于艰苦奋斗,追求个人理想和前途要把国家利益、社会需求和个人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当前不少大学生在做职业规划时,或好高骛远追求“理想”的职业,或急功近利追求有“钱途”的职业,或思想保守追求“稳定”的职业,或挑肥拣瘦不愿意干“没出息”的职业。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非常令人担忧。在笔者看来,对就业形势要有清醒的认知,对职业本身要有清醒的认知。许多家长学生不顾子女和自身才智天赋的实际,移民、择校,热衷接受“精英教育”,走“从政”、“明星”之路。但是他们对这些职业的素质要求以及选择几率并未有清醒的认识。相反,当前很多企业对高职业技能的大学生求贤若渴,许多“蓝领”的薪水比一般公务员要高,技师、技工前途光明。
正确对待当前的就业形势:我国人口基数大,需要就业的人数多;就业机制有待完善;就业观念有待更新。
当前的失业包括: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发展性失业、周期性失业。
自助择业和主动创业是社会对大学生提出的客观要求。国家支持大学生的自主就业、自谋职业,大学生应该发挥主观积极性。
1.在择业方面,个人的选择必须和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
①树立崇高职业理想,重视人生价值实现。②服从社会需要,追求长远利益。③打下坚实基础,做好充分准备。
2.树立正确创业观:①是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②是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③是要提高自己的创业能力。
4、简述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
答: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分为特殊有效要件,与一般有效要件。其中特殊有效要件是要基于一下的三个要件
如果是双发民事行为前提下,要求“双方合意”,合意即为特殊要件 如果是实践性合同,那么交付就是特殊要件
如果是发生要式行为的时候,那么基于法定或者商业管理或者约定的“要式”似乎特殊成立。原则上要式不具备,合同不成立。但是也有例外的情况,就是在“合同的主要义务已经履行的前提下”应当视为合同是成立的。
5、简述刑法的基本原则。
答:我国刑法明文规定了三个基本原则。
刑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刑法本身所具有的,贯穿于刑法始终,必须得到普遍遵循的具有全局性、根本性的准则。刑法的基本原则是法治的基本原则在刑法中的具体表现,是各个部门法都必须遵循的共同准则在刑法中的特殊体现。但刑法的基本原则具有自身的特征。我国刑法明确规定了刑法的三个基本原则,这就是罪刑法定原则、平等适用刑法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材料分析题(答案略)论述题
什么是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哪些条件?谈谈你对大学生应该怎样创造有价值的人生的看法。
答:人的价值,是价值观研究最重要的课题之一,也是几千年来人类思想文化史上争论不休的重要问题之一。马克思主义既重视人的社会价值,也重视人的自我价值。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社会是密不可分的,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其中最根本的是两个方面:自我(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人的自我价值既表现为个体存在的意义(个体对社会的重要性、责任和贡献)和个体需求的满足,也表现为社会对个体的尊重和满足。人的社会价值则表现为个体对社会需求的满足和对社会进步的贡献。
人生价值的实现不论是人的社会价值还是自我价值,都存在一个由潜在变为现实的问题。一个人的价值由潜在变为现实,是有条件的,是受各种条件的制约的。首先,从客观条件来看,个人价值的实现取决于社会的发展。先进的社会制度,可以为个人价值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可以为个人价值的实现提供多样化的实践形式;社会飞快的发展速度,可以为个人价值的实现创造更多的机遇。
其次,从主观条件来看,个人价值的实现与主观素质有密切关系。如,为国家、民族、社会利益、人民利益献身的人生抱负;不怕挫折、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开拓精神;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忠于职守、公而忘私的正直为人;博学多才、一专多能的工作技能;稳定坚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广泛的人际交往能力等,都为个人价值的实现奠定了基础,准备了条件。
最后,实现个人价值的惟一的途径是勇于参加社会实践。只有勇于参加社会实践,才能表现出为社会所作的奉献及其大小,才能使人的自我价值得到实在的表现而被社会所承认。社会的实践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需要的变化,新的实践形式层出不穷。生活于现实社会中的人究竟以什么样的实践形式去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是比较复杂的,应当因人而异。例如,具有高知识、高技术的个人,可以通过选择知识技术密集型的实践形式来实现自己的价值。文化技术水平低的个人,既可以通过选择劳动密集型的实践形式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也可以通过再学习、再提高、更换社会角色的形式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总之,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就必须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当前,就是要投身于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在实践中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从而使自身的价值得到充分实现。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不仅要有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等正确的理论为指导,更要勇于实践,在具体的学习生活实践中培养、形成和提升自己崇高的人生价值观。大学生是作为未来社会建设者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影响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必然是多方面的,不仅需要调动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做好工作,更需要我们每个大学生自觉实践,勇于探索,读书好学,多思好问,革新创造,特别是注意从要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求真务实,把学校和党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加强社会价值的行为规范,经过价值实践的反复强化,锻炼敏锐的思维,形成良好的判断能力,进而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努力使自己成为 21 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那种会生存、善学习、勇于创新的复合型人才,这样才能在整体上有效帮助我们每个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摆正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道德价值和功利价值关系,确实地肩负起建设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使命,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
第四篇:思修课论文论-大学生加强法律修养的必要性
NEUSOFT 论大学生加强法律修养的必要性
作者:XX
班级:XX
学号:XXXXXXXXXXX
(地址:XXXXXXXXX 邮编:XXXXXX)
指导老师:XX
2011/11/25
内容摘要
【摘 要】:我们当代大学生,是21世纪的开创者,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而近年来大学生犯罪却呈现不断增多的趋势,如马加爵、药家鑫等事件层出不穷,在校大学生们为何频频触犯法律?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各界应该如何预防大学生犯罪?本文主要论述了当代大学生如何去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制精神,以及加强法律修养的责任和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 法律意识 法制精神 预防大学生犯罪
目录
一、前言............................................................................................................3
二、现代大学生在法律上存在的无知....................................................................3
三、大学生应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4
四、总结............................................................................................................5
论文正文
一、前言
大学生是新生代的力量,是建设未来社会的主力军。大学生的道德水平与法律修养已经成为衡量中华民族整体素质评价的重要准则,所以大学生既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也应具备相应的法律素质,树立“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正确观念。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是培养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基本内容。只有认真领会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加强法律修养,才能在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与和谐社会建设中,做一名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二、现代大学生在法律上存在的无知
现在的大学生对法律了解的太少太少,缺乏认识和运用法律的能力和素质,导致现在的大学生违法乱纪时,并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对法律知识的缺失导致了现代大学生屡屡酿出悲剧。清华大学有位学生曾为了验证“黑熊嗅觉是否敏感”用手中的硫酸泼向动物园里的黑熊,对黑熊造成了严重的损伤,最后因涉嫌以估计毁坏财物罪被起诉,曾今的天之骄子,因为自身法律知识的淡薄和对法律漠视最后沦为阶下囚,与之相伴的不再是书本而是手铐和脚镣。可见客观知识的提高并不能有效的使人的自身素质和法律意识得到提高,对法律无知所造成的结果就是既伤害了别人,也伤害了自己。
所以,现代高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法律知识和道德修养的教育,而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做一名合格的、优秀的当代大学生。
第3页
论文正文
三、大学生应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不仅要学习法律知识,掌握法律方法,参与法律实践,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而且要树立法律信仰,宣传法律知识,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呢?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
(一)、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能否顺利推进,在一定程度上要看社会主义法律思维能否深入人心。我国法制宣传教育的任务不仅包括宣传和普及法律知识,而且包括努力提升公民的法律思维水平。
要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一是要先了解法律思维方式的含义,即指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精神,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和取向;二是要了解法律思维的方式和特征,它包括:讲法律、讲证据、讲程序和讲法理。
培养法律思维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而是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的。对于大学生,就有通过学习法律知识、掌握法律方法和参与法律实践等三种途径去培养法律思维方式。
(二)、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社会主义法律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具有权威和尊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每个公民都有义务和责任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的权威。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了解维护法律权威的意义。法律权威是就国家和社会管理过程中法律的地位和作用而言的,是指法的不可违抗性。法律权
第4页
论文正文
威的树立主要依靠法律的外在强制力和内在说服力。在当代中国,树立法律权威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法律权威就是国家稳定的坚实基础。
树立了社会主义法律权威,我们还应自觉去维护它,因此我们一定要做到:努力树立法律信仰、积极宣扬法律知识和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
四、总结
通过对思修课的学习加深了对我法律知识的了解,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社会时事,我确实了解到法律知识对我们的重要性,我甚至都开始有研读我国法律条令的想法了,虽然限于当先紧张的学习生活暂时可能不会将这个想法付诸实践,但的确说明了我对法律知识的兴趣有了明显的提升,因为我觉得在这个物质生活的时代,掌握法律知识,可以帮我在很多场合保证自己利益不受侵犯,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损失。我想说的是,学校开设的思政课是有意义的,李敏老师的授课方式是有效果的,我以后一定会在学习和生活中,努力做一名具备良好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大学生,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参考文献】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修订版
2、作者:断匙12,《浅谈开设<思想道德修养及法律基础>课程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来源:百度文库,上传时间:2011.4.2
3、作者:佚名,《【大学生犯罪案例】触目惊心的大学生犯罪》,来源:中顾法律网,更新时间:2011.2.8
第5页
论文正文
【作者简介】
姓名: 性别: 民族: 年龄: 专业: 班级: 思修课老师: 个人简介:
第6页
第五篇:思修道德演讲
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什么是道德?因为人的本性是不满足,人们最终的追求是幸福,所以道德就是为了维护我们的幸福而逐渐约定俗成的一些行为规范。按照这个定义,陈景润求证哥德巴赫猜想,聂文涛解析谷物保护曲线,都是一种职业道德和个人对幸福的追求。
一个不会赚钱的企业家不是合格的企业家,一个只会赚钱、抛弃公众利益的企业家绝不是真正的企业家,最终也会被消费者所抛弃。
经济和道德,似乎是一对矛盾。然而,二者实际是统一的,前者依附于后者。作为企业家,守不住社会道德这条底线,就谈不上利润,谈不上企业的发展。
还记得温家宝总理在谈及三鹿奶粉事件时,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企业家身上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而不能只流淌利润的血液。一个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关心社会,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
在中国文化的长河中,自古以来即强调商家的道德修为,追求“儒商”,重视商业道德,不义之财不取。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当代“儒商”,则把儒家追求的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和市场经济的新道德观有机结合起来,有着正确的义利观。
企业家的品格,决定产品的品质;企业家的高度决定企业的寿命。改革开放以来波澜壮阔的实践,产生了一大批负责任、担道义、求创新、创品牌的民族企业家。汶川大地震后,无数企业家的义举,已说明这一点。
但也有一些企业家,见利忘义,见钱忘责,置广大消费者利益、安危于不顾,追求昧心的利润。不久前的双汇“瘦肉精”事件,以及此前的“三鹿劣质奶粉”、“苏丹红”等影响恶劣的事件,都是企业丧失基本道德后的“恶果”。
人无信难行,企业有责乃远。企业家的竞争力、公信力和道德水准,从来就不仅是企业家个人的事情,它关乎着一个企业、一个产业,甚至公众的生命安全。一些知名企业、百年老店,之所以多少年来一直得到社会信任,就是因为除了遵纪守法外,还将道德,将社会责任,放在首位。而反观那些曾红火一时的短命企业,多是只顾及蝇头小利、缺乏长远眼光之辈。
当然,除了企业自律,政府、社会对企业的他律约束是必须的,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是必要的,但监管不是万能的,再好的制度也有漏洞。道德是一切制度运行的社会土壤,在一个国家的文明框架中,道德与法律唇齿相依,缺一不可。在我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一刻也不能忘掉社会的道德建设,不能忘记企业家的道德意识。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除了在企业竞争中需要讲求道德,日常的行为品德无论对个人还是对整个国家、整个民族又是何等的重要。一个高素质、有教养的现代文明人,必须有良好的文明礼仪。文明是什么?文明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同学有难时的热情帮助,是平时与人相处时的亲切,是见到师长时的问好,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是自觉将垃圾放入垃圾箱的举动,是看到有
人随地吐痰时的主动制止等等。文明是一种品质,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受人尊敬并被大家广泛推崇的行为。有的同学认为,现代社会讲个人自由,懂不懂文明礼仪没关系,只要学习好、有真本事就行了。的确,现代社会尊重个人的选择,自由度大了,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现代社会对人的文明礼仪降低了要求。恰恰相反,现代社会对人的文明礼仪要求更高了,因为文明礼仪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我们只要留心一下周围人物,注意一下大众传媒,就不难发现,凡是事业有成的人他们都十分注重文明礼仪。事实上,越是懂文明礼仪的人,越能获得自由发展的广阔天地,因为他是受人们欢迎的人。相反,如果缺乏教养,不懂文明礼仪,人们采取不欢迎的态度,又怎么能发展事业,立足社会?
意大利诗人但丁说过:“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 道德将改变你的一生,是任何东西都无法弥补的,从现在起让我们做有道德的人,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