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临夏州气象基础数据支撑系统研究
摘要 数据存储技术经历了从手工管理到文件管理、再到数据库管理系统3个阶段,数据库技术中关系数据库占据了主要地位。针对气象行业a文件所存储的历史数据的管理和共享问题,应用visual studio、c#语言的开发环境,利用sql server 2008数据库技术实现信息共享,建立详细的历史资料数据库,将a文件数据进行统一入库,实现各类天气情况的历史查询、统计、显示、导出,为以后气候分析、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等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关键词 气象基础数据;支撑系统;数据库;软件设计;甘肃临夏
中图分类号 p4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9-0241-03
现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对气象要素、各种气象极值及气象服务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气象是为当地政府及农业生产服务的,目前提供预报服务产品还是靠传统的手工抄录资料、手工计算等。制作起来不仅慢,还存在不准确、繁琐、气象产品供给性不及时等现象。气象信息的传递与经济飞速发展及农业生产实际需求存在差距。缺少多样性和针对性,这与越来越精细化的农业生产管理要求极不相适应。因此,再按老套路的办法手工抄录资料、手工计算等制作服务产品,势必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气象工作者改变现状,制作出一套既快又便捷的制作服务产品的系统,依靠科技进步改善气象信息的准确性。
临夏州气象灾害占到自然灾害的86%以上,主要是干旱、晚霜冻、冰雹、雷阵雨、大风、大(暴)雨等,其发生的频率高,危害的范围广,特别是对农业生产、农业设施、水资源、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随着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需求日益增长,建立一个详细的历史资料数据库(资料来源是各县市a文件数据),将a文件数据进行统一,实现各类天气情况的历史查询、统计、导出,为以后气候分析、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具有重大的意义[1-2]。开发环境与开发语言
应用visual studio、c#语言的开发环境。利用sql server 2008将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文档的数据直接存储到数据库中。对数据进行查询、搜索、同步、分析和导出操作。数据整理和软件设计
2.1 a文件结构分析
a文件是气象部门以文本格式存储每月气象数据的文件,1个a文件存储1个站点1个月的气象数据,是气象上最早存储气象资料的方式之一,这种方式直到目前还在使用。它从手工制作到自动化形成大体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51―1980年,这个阶段主要是以手工制作为主,主要存储的是每天3次观测(8:00、14:00、20:00)的数据及一些日数据;第二阶段是1980―2005年,是手工制作向自动化推进的发展阶段,主要存储的是每天4次观测(2:00、8:00、14:00、20:00)的数据及一些日数据、最值;第三阶段为2006年到现在,这个阶段其格式正式规范化、精细化,制作进入纯自动化,主要存储的是每个小时观测的数据以及一些日数据、最值及其出现时间。a文件经过了以上3个阶段改革在格式上有着很大的不同,如果要将这些宝贵的数据存储到统一的数据库中,对分析历年a文件存储格式至关重要[3]。
从表1可以看出,a文件格式上虽有着很大不同,但是它却有着很强的规律性,总体来看它的数据存储可以分成2类,第一类是小时数据存储,存储的是特定某个小时的数据,它的变化规律是从定时化向着每小时化变化,总的趋势是从8:00、14:00、20:00到2:00、8:00、14:00、20:00再向00:00―23:00变化的;第二类是日数据,即1 d只有1个观测数据,如每天的最大值、最小值、蒸发、日照等要素数据。下面归类了这2类数据的成员组成:小时数据包括气压、气温、降水、相对湿度、水汽压、露点温度、风、地温、深层地温、云、日照、能见度等。日数据包括蒸发、日照、雪、冻土、天气现象、最值出现时间、夜晚降水、白天降水、日降水等。结合上述,如何把3次(8:00、14:00、20:00)、4次(2:00、8:00、14:00、20:00)及24 h观测的数据进行统一,就要把a文件格式变化分成2个阶段:一个是3次观测;另一个是4次和24 h观测。由此格式转换上就有了很清晰的思路,首先可以通过年代判断是3次观测阶段还是4次或24 h观测阶段;然后确定好a文件中所包含的信息量,设定好时间;最后通过符号所代表的气象要素及其格式读取相应的数据,对照表1和2类数据的各要素组成把数据放入到相应的数据存储空间。
2.2 数据库设计
sql server 2008在microsoft的数据平台上发布,可以组织管理任何数据[4]。可以将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文档的数据直接存储到数据库中。可以对数据进行查询、搜索、同步、报告和分析之类的操作。数据可以存储在各种设备上,从数据中心最大的服务器一直到桌面计算机和移动设备,它都可以控制数据而不用管数据存储在哪里。在这里通过a文件的结构分析结果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分析a文件格式,a文件中存在2种类型数据,一类是小时数据,一类是日数据,并且这2类数据由不同气象要素组合,根据不同数据类型设计合理的数据存储空间结构。
2.2.1 小时数据。小时数据项组成:站点编号、日期、气压、气温、降水、相对湿度、水汽压、露点、温度、2 min风向、2 min风速、10 min风向、10 min风速、0 cm地温、5 cm地温、10 cm地温、15 cm地温、20 cm地温、40 cm地温、80 cm地温、160 cm地温、320 cm地温、云状、总云量、低云量、日照、能见度等。数据表id:dbo.per_day_data。数据来源:a文件。数据入库方式:应用软件转换入库。简述:4次观测,每天4组数据;每小时观测,每天24组数据。
2.2.2 日数据。日数据项组成:站点编号、日期、蒸发、日照、雪深、雪压、第一冻土层上限、第一冻土层下限、第二冻土层上限、第二冻土层下限、天气现象、最大气压、最大气压出现时间、最小气压、最小气压出现时间、最高气温、最高气温出现时间、最低气温、最低气温出现时间、最小相对湿度、最小相对湿度出现时间、10 min最大风风向、10 min最大风风速、10 min最大风出现时间、10 min极大风风向、10 min极大风风速、10 min极大风出现时间、0 cm地温最高、0 cm地温最高出现时间、0 cm地温最低、0 cm地温最低出现时间、夜晚降水、白天降水、降水日合计等。数据表id:dbo.per_day_data。数据来源:a文件。数据入库方式:应用软件转换入库。简述:一天一组数据,以天为周期[5-6]。
2.3 软件功能制作
随着气象观测的自动化,数据文件的规范化、详细化,作为存储观测数据的a文件已经不方便进行数据查询统计了;除此之外,规范前的a文件数据格式和规范后的a文件数据格式有着很大的差异,以前的一些查询统计软件已经不能够实现一些关键性的功能,因此开发一个新的应用平台来实现数据的整理(建立一个的专门的数据库来存储a文件的数据)、查询、统计、导出等功能是很有必要的。
2.3.1 a文件转换与入库。1950―2004年的a文件,格式上有着或多或少的变化,2005年以后随着a文件的规范化和数据的详细化,文件格式又有大的变化,因此把a文件数据格式进行转换入库是本平台的基本功能,也是核心功能之一(图1)。
a文件数据转换入库功能模块:一是实现a文件数据的读取,统一数据格式并把统一后的数据在表格中显示;二是把统一后的数据导入到建立好的数据库中;三是制作管理员的权限,即当用户只能在登录上管理员后才能应用这个功能。模块界面如图2~4所示。
2.3.2 查询、统计、显示、导出。查询:通过sql语言,根据设定的站点、时间从数据库中查询符合条件的数据并存入表格。统计:第1种方式是直接通过查询出来的数据,做合计、筛选、归类、降序、升序处理得出所需要的结果;第2种方式是在数据库中直接检索结果数据。显示:数据以表格的格式显示,以柱状图、折线图、曲线图、玫瑰图直观显示数据发展趋势。导出:存在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导出到excel中,便于以后处理。表2详细叙述了平台实现的功能。结语
建立了易于存取、查询、检索的数据库,实现对数据的统一管理。把a文件数据无差错的转换导入到了建立好的数据库中,更好地保存了这些数据。为了能够方便运用这些数据,制作了相应的应用软件实现各类气象数据的查询、统计、显示、导出等功能,为以后气候分析、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等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数据支撑和方便。
第二篇: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支撑数据
附件2: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支撑数据
1.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比例2.教师数量及结构 3.当年本科招生专业总数 4.生师比
5.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 6.当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 7.生均图书
8.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种数 9.生均教学行政用房 其中生均实验室面积
10.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 11.本科专项教学经费 12.生均本科实验经费 13.生均本科实习经费 14.全校开设课程总门数
15.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可按学科门类)
16.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可按学科门类)
17.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占教授总数的比例(不含讲座)
18.教授授本科课程占总课程数的比例
19.应届本科生毕业率 20.应届本科生学位授予率 21.应届本科生就业率 22.体质测试达标率
23.学生学习满意度(调查方法与结
果)
24.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调查方法与结果)
25.其它与本科教学质量相关数据 注:1.数据的计算方法参照《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基
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通知》教发〔2004〕2号文件。
2.第10项数据参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通知》教高厅〔2011〕2号文件,是指学校开展普通本科教学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支出,仅指教学基本支出中的商品和服务支出(302类)(不含教学专项拨款支出),具体包括:教学教辅部门发生的办公费(含考试考务费、手续费等)、印刷费、咨询费、邮电费、交通费、差旅费、出国费、维修(护)费、租赁费、会议费、培训费、专用材料费(含体育维持费等)、劳务费、其他教学商品和服务支出(含学生活动费、教学咨询研究机构会员费、教学改革科研业务费、委托业务费等)。取会计决算数。
3.第23、24两项数据可视本校此项工作基础酌情公布。
第三篇:基础支撑系统集成方案
基础支撑系统集成方案
7.1、方案优势
省应急指挥平台是国家应急平台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需要与国务院、有关部门应急平台实现互联互通。承担了向下实时接报各类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向上实时传递特别重大、重大公共事件的多媒体信息,并及时传达国务院领导的批示、指示,并进行督办。
省应急指挥平台在国家应急平台体系中的位置决定了其两方面的作用:应急和联动,即所谓的“应急联动”。“应急联动”重在“联动”。如何联动?必须在省应急平台建设前期就充分考虑视讯会议、图像接入、IP语音、数据中心、基础网络与统一管理六大部分之间的融合。建设这六大部分的融合系统需要考虑两方面的问题:
系统架构的选择:选择什么样的架构才可以保证各部分之间的融合? 业务流程的选择:选择什么样的业务流程才可以使各子系统和各应用之间做到无缝连接,资源高效利用?
在充分考虑省应急平台建设的特殊性后,本方案依据标准,开发,融合的原则设计整个系统。
(1)标准:采用IP协议为基础进行多业务融合
本方案采用IP协议作为整个系统的基础,进行多业务融合,使整个系统具有良好的兼容性、互通性,保证了系统之间可以做到无缝融合。
(2)开放:开发接口和源码,与第三方业务进行融合
需求按需而变。如何应对快速变化的需求,系统本身就需要具有快速兼容新业务的能力。本方案采用开放的设计思想,系统本身开放接口和源码供第三方接入,同时系统具有定制化开发的能力,以兼容第三方业务。
(3)统一管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作为一个多子系统融合的省应急平台,如何将多个子系统之间进行有机的整合,做到设备集中管理,资源统一调配,统一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本方案采用面向服务(SOA)的设计思想,按需装配的组件化结构,通过统一的界面,融合网络管理、视讯管理、存储管理、监控管理和安全等功能于一体,为XX省政府提供业务、资源和用户的融合管理解决方案,帮助XX省政府实现业务的端到端管理,从根本上解决管理的复杂性问题。
通过标准,开放和统一管理的设计思想,可以将省应急平台中各要素进行融合,真正做到“应急联动”。
7.2、系统结构
省应急平台基础支撑系统主要完成省应急平台与上级应急平台、部门应急平台基础系统设施的连接,实现应急平台间的通信保障、计算机网络传送保障、视频会议保障、视频接入保障、安全支撑保障、存储备份保障等。省应急平台通信系统应以有线通信系统作为值守应急的基本通信手段,配备专用的保密通信设备以及电话调度、多路传真和数字录音等系统,确保省应急指挥中心与国务院、各地市、各部门之间联络安全畅通。利用计算机网络承载各级应急平台之间的IP电话、视频会议、图像接入。利用卫星、蜂窝移动和集群通信等多种手段,实现突发公共事件现场与应急平台的语音、数据和图像等信息传输。省应急平台体系基础支撑系统结构图如下所示:
7.3、系统组成
省应急平台体系基础支撑平台系统主要由通讯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图像接入系统、数据中心及容灾备份系统和安全支撑系统。
(1)通讯系统
通讯系统主要用于支持应急平台管理日常工作联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时话音、数据、视频等业务的传送需要。主要包括指挥调度系统和卫星通信系统等。
(2)计算机网络系统
计算机网络系统主要用于内、外网应用系统的承载和数据交换的承载,主要包含相应的广域网和局域网网络设备。
(3)视频会议系统
应急平台视频会议系统主要用于在重大和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各级应急平台之间的协调沟通,会议会商。视频会议系统分别设置在电子政务内网、外网。主要由MCU、电视墙服务器、录播服务器、视频会议终端等组成。
(4)图像接入系统
应急平台图像接入系统主要用于接入下级应急平台和移动应急平台图像信息号的接入。图像接入系统依托各地区和各有关部门的现有图像监控系统,采用数字方式,由各个部门、下级应急平台负责将本系统的图像转换后上传。图像接入系统在电子政务内、外网分别设置,主要由图像接入管理系统、编码器等组成。
(5)数据中心及容灾备份
数据中心用来部署应急平台各类应用系统和数据库服务器及存储设备,对重要数据进行远程容灾。在应急平台内、外网分别进行数据中心的建设。主要包含网络设备、安全防护设备、磁盘阵列、管理系统、负载平衡系统。
(6)安全支撑系统
应急平台安全支撑系统主要用于为通信系统、应用系统、网络系统和数据系统提供切实安全可行的安全保障措施,为应急平台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保证,包括通信系统、内网安全系统和外网安全系统的建设。根据安全系统设计规范,主要部署相关密码设备、安全认证、综合防护等设备。
第四篇:基础数据总结
基础数据
1、混凝土重量2500KG/m3
2、钢筋每延米重量0.00617*d*d
3、干砂子重量1500KG/m3,湿砂重量1700KG/m34、石子重量2200KG/m3
5、一立方米红砖525块左右(分墙厚)
6、一立方米空心砖175块左右
7、筛一方干净砂需1.3方普通砂
一点不同观点:
1、一般多层砌体住宅: 钢筋25-30KG/m2,其中经济适用房为16--18KG/m2.2、一般多层砌体住宅,室外抹灰面积占建筑面积0.5--0.7。
3、一般多层砌体住宅,模版面积占建筑面积1.3--2.2,根据现浇板多少、柱密度变化很大。
4、一个砖工一天砌240砖墙1000—1800块,370或500墙2000--3000块。
5、钢筋混凝土重量2200KG/m3,素混凝土重量2100KG/m3。
6、工程石子重量1800KG/m3。
0.617是圆10钢筋每米重量。钢筋重量与直径(半径)的平方成正比。
G=0.617*D*D/100 每米的重量(Kg)=钢筋的直径(mm)×钢筋的直径(mm)×0.00617 其实记住建设工程常用的钢筋重量也很简单φ6=0.222 Kg φ6.5=0.26kg φ8=0.395kg φ10=0.617kg φ12=0.888kg Φ14=1.21kg Φ16=1.58kg Φ18=2.0kg Φ24=2.47kgΦ22=2.98kgΦ25=3.85kgΦ28=4.837kg............Φ12(含12)以下和Φ28(含28)的钢筋一般小数点后取三位数,Φ14至Φ25钢筋一般小数点后取二位数 Φ6=0.222Kg Φ8=0.395Kg Φ10=0.617Kg Φ12=0.888Kg Φ14=1.21Kg Φ16=1.58Kg Φ18=2Kg Φ20=2.47Kg Φ22=3Kg Φ25=3.86Kg
钢材理论重量计算简式
材料名称 理论重量W(kg/m)
扁钢、钢板、钢带 W=0.00785×宽×厚
方钢 W=0.00785×边长2 圆钢、线材、钢丝 W=0.00617×直径2 钢管 W=0.02466×壁厚(外径--壁厚)
等边角钢 W=0.00785×边厚(2边宽--边厚)
不等边角钢 W=0.00785×边厚(长边宽+短边宽--边厚)工字钢 W=0.00785×腰厚[高+f(腿宽-腰厚)] 槽钢 W=0.00785×腰厚[高+e(腿宽-腰厚)] 备注:
1、角钢、工字钢和槽钢的准确计算公式很繁,表列简式用于计算近似值。
2、f值:一般型号及带a的为3.34,带b的为2.65,带c的为2.26。
3、e值:一般型号及带a的为3.26,带b的为2.44,带c的为2.24。
4、各长度单位均为毫米
一、普通住宅建筑混凝土用量和用钢量:
1、多层砌体住宅:
钢筋30KG/m2
砼0.3—0.33m3/m2
2、多层框架
钢筋38—42KG/m2
砼0.33—0.35m3/m2
3、小高层11—12层
钢筋50—52KG/m2
砼0.35m3/m2
4、高层17—18层
钢筋54—60KG/m2
砼0.36m3/m2
5、高层30层H=94米
钢筋65—75KG/m2
砼0.42—0.47m3/m2
6、高层酒店式公寓28层H=90米
钢筋65—70KG/m2
砼0.38—0.42m3/m2
7、别墅混凝土用量和用钢量介于多层砌体住宅和高层11—12层之间
以上数据按抗震7度区规则结构设计
二、普通多层住宅楼施工预算经济指标
1、室外门窗(不包括单元门、防盗门)面积占建筑面积0.20—0.24
2、模版面积占建筑面积2.2左右
3、室外抹灰面积占建筑面积0.4左右
4、室内抹灰面积占建筑面积3.8
三、施工功效
1、一个抹灰工一天抹灰在35平米
2、一个砖工一天砌红砖1000—1800块
3、一个砖工一天砌空心砖800—1000块
4、瓷砖15平米
5、刮大白第一遍300平米/天,第二遍180平米/天,第三遍压光90平米/天
四、基础数据
1、混凝土重量2500KG/m3
2、钢筋每延米重量0.00617*d*d
3、干砂子重量1500KG/m3,湿砂重量1700KG/m3
4、石子重量2200KG/m3
5、一立方米红砖525块左右(分墙厚)
6、一立方米空心砖175块左右
7、筛一方干净砂需1.3方普通砂
第五篇:统计基础数据总结
观音镇统计基础工作检查总结
县统计局:
根据你局《关于开展农村统计调查基础工作检查的通知》精神,结合我镇统计工作实际,对统计基础工作和数据质量进行了全面检查,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一、统计基础工作及制度建设
1.统计人员坚持认真学习《统计法》及工作中的有关规定,按时按规定参加统计工作会议,2.对统计工作有安排、有落实,每年召开统计工作会议,对统计信息员进行培训;规章制度上墙并严格执行在统计工作中。
3.坚持实事求是,严格统计执法。认真做好统计调查、评估,按时按规定上报各种报表和表册,不闭门造车,对统计数据的来源做到平时抓和专门抓相结合,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
4.认真搞好档案管理。将三年来的统计资料装订成册,整理归,档,建有统计台帐。
二、存在主要问题
1.统计台帐欠规范,报表数据存在笔误、漏项、合计错误和报表不整洁、档案不规范现象。
2.统计工作压力大,任务较多,各项普查、调查任务不断加重,统计人员力不从心。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严格执行统计法,对检查出存在的问题于2011年9月底前全面完善;对今年各项指标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质量核实,保证任务完成,质量达到标准;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统计业务工作。
四、几点建议
1.建立健全统计逐级培训制度。
2.加强农村统计工作制度的完善,充分考虑到基层实际情况,简化统计指标设置,避免指标重复。
二0一一年九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