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激励机制在中国DOC(5篇)

时间:2019-05-14 21:48: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股权激励机制在中国DOC》,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股权激励机制在中国DOC》。

第一篇:股权激励机制在中国DOC

股权激励机制在中国

(1)股权激励机制的提出

长期以来,对经营者的长期激励问题一直是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薄弱环节。改革开放以来,为调动国企经营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国对国企经营者的收入分配制度进行了多次调整,从最初的承包责任制、资产经营责任制、租赁制、委托代理制等形式发展到1994年开始在国企中推行的年薪制。但从各种分配制度的实施效果来看,都没有切实地将经营者与企业的利益真正的捆绑在一起,激励效果并不令人满意。以上市公司的年薪制为例,1998年年报出来后,首次披露的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薪酬情况显示,上市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平均年薪不到5万元,此外一个明显的现象是高级管理人员的报酬与公司业绩脱节。没有积极有效的经营者激励机制,是导致国有企业在活力、效率上比不上非国有企业的一个重要方面,国有企业无论从吸引人才还是激发经营者创造力方面都与非国有企业有很大的落差。激励不对称、动力不足使国有企业面临很大的道德风险,国有企业经营者更多关注灰色收入甚者黑色收入,出现“59岁现象”。红塔集团前董事长储时健现象不能不说是中国国企经营者的悲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求知识资本化、人力资本产权化,“为企业经营者定价”的呼声越来越高。

因此,中国有企业开始将目光热切地投向国外早已广泛采用的“股权激励机制”。实际上,中国的一些民营企业家(如联想、北大方正等)在几年前就已开始探索和推行中国的经济股票期权方案。可见,在原有分配方式下经营者收入与其付出的贡献和担当责任不对称的矛盾,正在使股权激励不仅成为解决企业激励机制一个新的兴奋点,更是寻求突破的方向之一。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提高决策质量,是探索股权激励的又一个重要出发点。1998年年报显示,上市公司董事中有近40%零持股,总经理中有20%左右零持股,即使持股,平均持股量也很低。经营者往往要对涉及到公司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如重大购并、长期投资、技术研发等战略性问题,但经营者与股东的利益有时并不完全一致,如何防止决策行为短期化?尤其国有企业,投资主体模糊,谁来实施有效的监督?而股权激励的办法,将使经营者处于类似股东的地位,真正地与股东“共担风险、共享利益”,可以促使经营者着眼于股东利益最大化,更多地关心公司的长远发展,而不是将注意力集中在短期财务指标上。从理论上看,实施认股权将有利于解决国有企业中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 * 认股权的实施可以解决国有企业中投资主体缺位所带来的监督弱化。国企经营者与作为股东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存在固有的利益冲突,当个人利益与股东利益发生矛盾时,经营者很可能会牺牲股东利益以谋取私利。实施期权激励,建立以产权联系为纽带的经营者激励和约束机制,将经营者放在和股东同一个利益层面上,将促使经营者更重视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认股权将经营者的远期收益与企业的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短期行为的出现。占经营者收入绝大部分比例的认股权带来的红利或变现后的溢价收入与企业在未来一段时期经营的好坏成严格正相关,这使经营者更加关心自己未来的收益而不再“近视”,在经营者的努力——企业利润增长——股东受益和经营者获得实惠这一连续的利益驱动机制

作用下,经营者更关注于企业的长远成长而避免了目光短浅的急功近利行为,使国企的经营管理驶入良性循环的快车道。* 认股权的实施可以有效地解决长期以来国企经营者激励严重不足的难题。据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今年8月底公布的一份“1999年千家国企经营者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大多数(约占82.64%)国企经营者认为影响我国企业经营者队伍建设的主要因素是“激励不足”,而影响企业经营者发挥作用的最主要原因也是“激励不足,积极性没有真正发挥”;而另一组数字却表明认股权正是解决问题的一剂“良药”;美国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水平随着股票期权计划的引入而快速增长,平均收入从1982年的94.5万美元上升到1994年的248.8万美元。年均增长8.4%,股票期权给管理能力出众、经营业绩优良的企业高管人员提供丰厚的利益回报,起到了较明显的激励效果,而实施股票期权计划的公司业绩也呈现出大幅的增长。在本次调查中对“赞同以什么物质方式为主激励经营者”,48.86%的被调查者选择“股权”,仅次于“较高年薪”选项。

与此同时,与过去相比,在国企中引入股票期权激励的条件也正日趋形成。

首先,有了较明确的政策指导。党的十五大提出按生产要素分配资源的原则精神,十五届四中全会更加明确提出了收入与业绩挂钩和继续探索经营者持股的分配方式,为实施认股权激励提供了政策依据。不少地区如上海、深圳、武汉、杭州都已结合本地区情况先后出台了有关期股期权激励的实施办法,认股权正逐渐被人们接受。

其次,国内外企业的成功范例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美国、欧洲、日本的大多数企业已成功地实施了股票期权的激励机制,而国内企业“吃螃蟹”的经验同样值得借鉴——上海仪电控股、上海纺织控股、天津泰达、绍兴百大等一批公司早已迈出了探索的步伐,鄂武商等武汉企业的大股东回购流通股模式、大众科创的员工持股会控股企业模式、上海贝岭的虚拟股票模式等都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参考的依据。他们的创新做法,显露出企业对新型激励机制的热切期盼,也因其“摸着石头过河”而带有明显的试验性色彩。

高新技术企业则对期权制表现出了更为浓厚的兴趣。很重要的一点是,期权强调“将来”,而前景广阔正是高新技术企业的诱人之处。此外,期权意味着后续的股本增量,而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性往往能够适应其股本扩张。值得注意的是,今年9月底以来,中国证监会领导多次在讲话中指出,要在具备条件的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中进行认股权制度试点,一些高科技上市公司在探索认股权方面,已经加快了步伐。(2)经理层股权激励机制在我国的实践

从国内当前的试点情况看,“经理层股票期权”主要有两种实施形式: * 在国有资产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中,经董事会或股东大会批准,国企经营者在一定期限内,以优惠价购得或通过获奖方式取得适当比例的企业股份,并在任期届满后逐步兑现。* 在国有独资企业中,借用期权的概念,对经营者获得年薪以外的特别奖励实行延期兑现。

以上奖励方式的难点在于解决期权奖励的股票来源及其流通问题。新组建的公司,经营者采用认购新设股份的方式持股国有企业改制时,经营者可以认购增量股份,也可以协议受让其它投资方的股份。已改制的公司,经营者可以通过增资扩股或国家股、红股、转配股权转让等股权转让方式持股。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可以通过增资扩股或国家股、红股、转配股权转让等股权转让方式或从二级市场购进等方式持股,目前情况下购入流通股并予锁定可能是较好

的方案。

第二篇:论股权激励机制

论股权激励机制

—对我国股权激励机制现状的分析与建议

摘 要:股权激励是一种有效的长期激励方式,但我们也不可否认,股权激励也给社会和企业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尤其是在我国,相关法律还不健全,市场环境还相对不够成熟的情况下更为如此。本文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在逐步的探索中不断完善股权激励机制,保证激励作用得到合法、有效的发挥。

关键词: 股权激励;激励模式;上市公司;股票;激励机制

一、什么是股权激励

股权激励是指上市公司将本公司发行的股票或其他股权性权益授予公司高管人员,以产权为约束,激励高管人员从企业所有者的角度出发勤勉工作,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和股东财富的最大化,进而改善公司治理并推动公司长远发展1。股权激励是一种有效地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管理方式。股权激励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激励对象所获收益受公司股票价格影响的股权激励模式,而这一类又派生出花样繁多的形式:有业绩股票、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虚拟股票、延期支付、经营者或员工持股等等。其中在社会行业中占有主导地位的是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另一类则是激励对象所获收益仅与公司的一项财务指标——每股净资产值有关,而与股价无关的股权激励模式,其主要形式是账面价值增值权。

二、股权激励机制的发展历史

l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型化,企业的股东日益增多。在这种外部提供资金不断增加,企业内部股权日益分散的情况下,原所有权与控制权合一的古典企业制度演化成为“两权分离”的“经理控制型”工商企业。经过1929年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济和金融市场复苏,部分公司给予经营层小额的股票,让其享有红利带来的额外报酬,于是出现了5O年代特殊群体——高级员工。2O世纪8O年代,经营层持股在西方企业凸现了强大的生命力。8O年代后,美国涌现出大批高科技企业。这些高科技企业不仅在技术上进行了巨大的变革,而且带来了企业制度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的股权结构高度分散化;二是公司治理结构发生了变化,大多数企业都设立了以独立董事为主体组成的薪酬委员会,负责企业的薪酬标准、激励计划的2制定。此时,经理股票期权创造性地被运用为一种企业内部的分配制度。2O世纪9O年代初,西方证券市场持续上扬,为充分利用证券市场的上升走势并进一步加强长期激励的效果,率先在高科技企业大量应用的股票期权计划迅速在传统行业的大公司得到推广。

纵观西方企业及其激励机制的发展轨迹,不难发现,企业经历了两权结合——两权分离——两权结合的过程,这种分合都是与当时的经济发展情况相适应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是企业的第一次产权革命,在企业规模日益扩大的过程中大大地提高了运营效率和竞争力;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再次结合是企业的第二次产权革命,克服了企业因两权分离造成的委托——代理矛盾,又一次形成了企业发展的强大内在动力。

三、我国股权激励机制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尚没有任何一部类似于美国《国内税务法则》的国家法律涉及到股票期权制度的基本构架与实施细则,也缺乏类似于美国证券交易法中关于股票期权行权与交易的法律

3条款,因此在法律上处于真空状态。但是,我国公司普遍存在的经理层报酬偏低、激励机

制缺位等问题已经引起广泛关注,并对于上述问题也进行了一定的股权激励方面的实践。

2005年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全面铺开,证监会出台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规范意见》,从政策上和实际操作上给予了一定的支持。中国的股权激励机制主要是通过管理层收购实现的,同时也有一些企业通过在海外上市利用海外资本市场的制度规定给予管理者一定的股权激励回报。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展开,针对于上市公司相继出台了一些关于权证和股权激励的意见,对股权激励机制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尝试。但主要是集中在股票期权方面,总体上讲仍处于一个刚刚起步的阶段。具体来说:(1)股票期权。股票期权的股票主要来源为公司库藏的股票或增发的新股。目前我国缺少系统的配套制度支持,对于管理层和员工的激励所使用的股权来源受到了较大的限制,甚至存在着法律上的障碍,这种阻力尤其以上市公司更为显著。同时,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和行权条件由于资本市场制度性缺陷而较难确定。这虽然给其设计和实施提供了一定的灵活性,但在目前的配套机制下势必会造成内部人控制、“以公谋私”等侵害所有者利益的行为出现。(2)员工持股计划。基于目前我国的企业现状,员工持股计划多数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进行员工持股计划时,将员工股份的分配过于平均,没有兼顾每个员工的贡献度,员工持股过于分散或占公司的总股本过低,造成了持股流于形式甚至形成新的“内部人控制”的情况4。(3)管理层收购。管理层收购实际上是一种以控制权为标的的激励措施。从理论上讲,这种方法会最有效的统一经营者和所有者的利益。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仍存在一定问题。在收购过程中由于原来的内部人控制,造成企业资产严重的被低估、所有者资产严重流失和被贱卖。

四.我国股权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法律体系和市场状况管理层的资金来源缺少有效的合法渠道,对于公司对外投资金额的限制也影响到管理层的持股比例,从而影对我国上市公司建立并实施股权激励进行规范。但由于股权激励自身存在的复杂性,我国企业在股权激励的实践过程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5:

(一)内部人控制问题仍比较严重

内部人控制是指我国许多上市公司的真正控制者或掌握实际控制权者不是股东,而是公司的实际执行者或经营管理者。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都是由国有企业转变而来,国家股所占比重相当高,股东大会职能弱化、国有股所有者缺位6。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所有者缺位和存在内部人控制的背景下实施股权激励制度,那只能是自己激励自己,或者说股权激励的决策最终受“内部人”控制。如果激励计划不能代表股东的真实意图,就可能被公司管理层所滥用,而管理者在制定激励计划时损害股东利益的情形就难于避免。内部人控制下的股权激励不仅达不到所有者通过股权激励促进公司持续增长的目的,还可能引发公司管理层在实施激励计划前刻意降低公司收益率,进而压低股价,甚至发布利空以打压股价;而在实施股权激励后。释放隐性收益,驱使股价回升,人为加大股价波动,从而获得超额收益;严重者甚至直接进行“会计造假”,虚报利润或者隐瞒成本,以求获得并兑现巨额的激励股权收益。这不仅不利于公司的长期可持续增长,甚至有可能给公司和股东利益造成损害。给投资者带来较大的市场风险。

(二)资本市场环境尚未完全成熟

我国的资本市场缺乏有效信息的制造者。市场上的价格信号大多反映的是股票这种商品面对过多资金追逐时的稀缺程度,而建立在研发基础上有关对公司真实价值的评判信号和对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的发掘信号却少得可怜。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市场上对公司股票进行的交易主要以投机性交易为主,它所引起的价格波动既不能向企业的经理人传递多少有意义的投资信号,也不能对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经理人的努力水平给予客观的市场评价。在资本市场有效性程度不足时,企业推行股权激励制度的实践效果将大打折扣。因此,在我国推广股权激励制度时,首先必须完善我国的资本市场,使之从政策性工具转化为真正实现资源配置的场所,其股价信号必须能真正反映企业的客观价值,并对资源配置起指示作用。否则,股权激励制度在我国企业中的推行将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具体实施过程中面临一定的法律法规限制

第一《公司法》和有关证券交易方面法规的限制。从国际惯例来看。企业股权激励计划中的股票来源,主要是通过向内部增发新股和通过留存股票账户回购本公司股票来实现,但在我国,这两个渠道都受到一定的限制。例如我国《公司法》规定,除发起人认购股票外。“其余股票应当向社会公开募集,上市公司新发行的股票应向原股东配售或向社会公开募集,公司一般不得留置”。这就排除了公司在首次公开发行时预留股份以备将来实施股权激励的可能。另外,所有的股票发行和回购都需要证券监管部门的核准,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第24条和第26条对此都有明文规定。这些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股票期权计划实施的时间,增加了股票期权计划的实施成本。最后,我国法律还对企业管理者持有和买卖股票作出了诸多限制。如《公司法》第147条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监事和经理人员应当向公司申报所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并在任职期内不得转让。《股票放行和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第38条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将持有的公司股票在买八后6个月内卖出或者在卖出后的6个月内买入。由此获得的利润归公司所有”。这些规定主要是针对现阶段由于资本市场很不完善而存在的较严重的内幕交易等不规范行为,但它们客观上却形成了对企业推行股权激励方式的阻碍。第二没有特定的税收优惠。从国际发展趋势来看,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和个人,往往能够享受到税收优惠。第三没有相应的会计准则规范。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意见第25号一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1972年),对企业此类业务的会计处理做了比较详细的规定,使有关企业的会计计量和确认有了原则和依据。但是我国在会计制度建设方面还比较滞后,加上股票期权的推行刚刚起步,还没有相关的会计准则和规定,企业难以对此类业务进行较为恰当的会计处理,实际上也必然影响到企业的实际损益和股权激励计划的有效实施。

五、我国股权激励中问题的若干解决办法

(一)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股权激励机制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股权激励制度是公司治理结构的一部分。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加强我国公司董事会的独立性。由于我国上市公司中大量存在非流通股,“内部人控制”现象普遍,在此环境下实施股权激励制度,公司决策层倾向于为自己发放过多的廉价的股权,侵蚀公司及其他股东的利益,因此有必要在董事会等决策机构中建立权力制衡机制。第二完善职业经理人市场。为了促进股权激励的有效实施,应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改变经理人员的选聘机制,加快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培养。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建立以公开公平、竞争择优为原则的经理人选拔、聘用机制,使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从而促进高素质经理队伍的快速形成和发展,为推进股票期权创造良好的条件。第三建立科学、民主的业绩考核制度。股权激励制度设计的重点和难点在于授予被激励对象的利益与赋予其责任的博弈,即如何处理好责、权、利三者之间的关系。这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业绩评价制度,就目前中国上市公司推出的激励计划看,允许被激励对象行权的限制性条件主要是财务指标,这显然是不够的。

(二)建立发达、规范的资本市场

企业实施股权激励制度主要在于刺激资本市场和企业层面的信息制造和传递,通过改善资本市场上资金配置效率和实际经济生活中的资源配置效率来提高整体社会的经济运行效率。因此。股权激励制度激励绩效的提高依赖于资本市场上的信息制造传递过程的完善和市场整体运行效率的提高7。在中国建立发达、规范的资本市场至少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尽快解决国有股和法人股不能变现流通的问题,为机构投资者以大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监控创造条件。第二放松对机构投资者进入资本市场的管制。机构投资者不是由政府培育出来的,而是由市场造就的,因此,只有放松管制,才能使机构投资者不断涌现。第三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则应在理顺产权关系的基础上改变投资理念,积极参与市场的信息制造过程

并不断提高信息质量。

(三)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实现制度性保障

就目前的状况来讲,股权激励制度在实际操作中面临相当大的法律和法规约束。企业实施股权激励制度所需要的企业股票主要通过两个渠道:通过向内部增发新股和留存股票账户回购本公司股票来实现8。但目前我国《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对上述两个渠道都做出了一定的限制。不仅如此,《公司法》和相关的证券交易法规还对公司经理人持股和转让做出了种种限制和约束。更为严重的是,一些上市公司在激励合约中给予企业经理人的股权是以内部职工股的形式授予的。但是,在1998年12月,中国证监会规定不再批准内部职工股上市流通。这就意味着,企业经理人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无法在资本市场上流通交易,市场的价格信号与股票载体之间的联系被活生生地切断了9。于是,经理人无法通过激励合约获取相应的激励报酬,他只能通过成为内部人股东去谋求控制权收益10。这样一来,股权激励所导致的内部股东控制的负效应被不折不扣地实现了,而引入资本市场价格信号来提高企业价值的正向效应却完全无法获得。

因此,从股权激励在实践中的推行情况来看,我国现行的一些法律法规都显得严重滞后,这就需要对有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必要的修订,使股权激励计划合法化,并尽快出台有关具体运作(包括监管、披露、会计、税收等)方面的规定11。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股权激励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股权激励曾被认为是经理人的金手铐,用捆绑在一起的利益关系把经理层和公司股东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股权激励强化了贪婪和欺骗本性的丑恶面目,上市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为了抬高股价以取悦于股东,更是为了给自己谋利,可能采用违规手法,虚报营业收入和利润,这些违规行为,使人们对股权激励机制作用有所置疑。完善股权激励机制和经济市场结构的使命任重而道远。

主要参考文献:

[1]李豫湘、刘栋鑫,浅淡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现状,会计之友,2009(06)

[2]陈游,试析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践,会计月刊,2008(22)

[3]赵冬梅、刘宏、黄建宝,股权激励实施现状及其有效性研究,会计通讯,2009

[4]秦锂、朱焱,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现状分析,会计通讯,2009(18)

[5]曹元坤,占小军,激励理论研究现状及发展,《当代财经》,2009(12)

[6]王冰洁,股票期权制度的失灵及经理人激励机制的改进,《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6)

[7]李红斐、杨忠直,我国国有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的设计研究,《南开管理评论》,2010

[8]梁能,尹尊声,李玲,李眉公司治理结构:中国的实践与美国的经验[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9]方厌煌上市公司股票期权长期激励机制分析[J]经济师,2007(2)

[10]杨亮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敏励制度的现状及改进建议[J]辽宁大学学报,2010(4)

[11]段亚林股权敏励制度、模式和买务操作[M]经弃管理出版社,2010

主要参考文献: [1]李豫湘、刘栋鑫,浅淡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现状,会计之友,2009(06)

[2]陈游,试析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践,会计月刊,2008(22)

[3]赵冬梅、刘宏、黄建宝,股权激励实施现状及其有效性研究,会计通讯,2009

[4]秦锂、朱焱,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现状分析,会计通讯,2009(18)

[5]曹元坤,占小军,激励理论研究现状及发展,《当代财经》,2009(12)

[6]王冰洁,股票期权制度的失灵及经理人激励机制的改进,《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6)

[7]李红斐、杨忠直,我国国有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的设计研究,《南开管理评论》,2010

[8]梁能,尹尊声,李玲,李眉公司治理结构:中国的实践与美国的经验[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9]方厌煌上市公司股票期权长期激励机制分析[J]经济师,2007(2)

[10]杨亮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敏励制度的现状及改进建议[J]辽宁大学学报,2010(4)

[11]段亚林股权敏励制度、模式和买务操作[M]经弃管理出版社,2010

第三篇:公募基金公司股权激励机制浅析

公募基金公司股权激励机制浅析

【摘要】

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公募基金无论在公司数量还是资产管理规模上都发展迅速,同时也遇到了高级管理人员及投资人才流失问题及薪酬激励瓶颈。文章试图通过揭示目前公募基金公司内部激励存在的问题,分析股权激励对于发挥人力资本核心竞争力作用。

【关键词】

公募基金 股权激励

股权激励是一种通过给予管理层及骨干员工以公司股权,使他们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决策?p分享利润?p承担风险,从而勤勉尽责地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服务的一种激励方法???。股权激励在境外成熟市场是相当普遍的一种制度设计,实践证明,股权激励有利于提升公司生产效率,提高公司综合实力。中国推行股权激励历时13年,与发达国家半个多的历程相比,目前仍处于股权激励的积极探索阶段。

一、基金公司内部激励存在的问题

由于高管层和股东之间存在目标和利益上的不一致、加之信息不对称等多种原因,企业高管人才激励约束机制问题往往成为了企业难以突破的管理瓶颈。WIND咨询数据统计显示,截至8月5日,今年以来共有39家基金公司涉及66位基金经理离职。2012年5月9日,随着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范勇宏告别坚守了14年的华夏基金,中国“老十家”基金公司第一任总经理已悉数退去、无人坚守。

尽管基金经理等主要投资人员在业内普遍年薪较高,但承受的压力也居业界前列。基金经理的压力的来源主要是市场针对基金的各种业绩排名。公募基金考核过于急功近利是目前业内普遍的事实。自从2002年首只开放式的基金成立以来,随着基金数量的不断增加,近年来中国证券市场发展迅速,从而带动了证券投资基金的快速发展,自2002年中国首只开放式基金成立以来,随着基金数量的逐年增加基金经理数量相对紧缺。公募基金经理不仅要面对业内的竞争,还面临来自私募基金、券商、银行及保险等各方面的压力。

此外,由于法律及政策因素,公募基金经理的投资行为受到严格的限制。另一方面,公募基金业的收入方式主要有公募基金的业绩提取方式所决定,必然导致公募基金经理与私募基金经理的报酬差距。那么,在现有制度不可能做出重大改变的情况下,加之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公募基金投资人才的流失是必然的。

二、基金行业的股权激励机制探索

(一)监管层认可符合行业特点的创新

早在2006年第六届基金论坛上,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桂敏杰在讲话中提出:“各公司应加大组织制度创新力度,探索新型公司管理模式,建立包括员工持股在内的适合基金行业特点的激励约束机制。”他还提到了基金公司发行上市试点的问题:“要制定有效的人才使用和培养战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基金行业,引导和支持公司走专业化道路,发展不同风格和特长的专业化公司,研究探索基金公司进行发行上市的试点。”

2010年底,证监会基金监管部副主任洪磊公开表示,公募基金从业人员的股权激励制度推出将分三步走,一是新修订的《基金法》加入允许从业人员持股的条款,放宽公募基金股东的范围;二是在有法律依据的情况下,证监会将取消基金公司发起人的限制,开放一批由从业人员持股的新基金公司;三是在新基金公司的影响下,将促使老基金公司对资产进行评估,并对旗下员工进行股权激励。

(二)基金法修改草案提出员工持股计划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初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修订草案)》明确提出员工持股计划。其第二十三条“基金管理公司可以实行专业人士持股计划,建立长效激励约束机制。” 业内人士多年呼吁的股权激励初露曙光。

三、股权激励在基金公司激励机制中的现实意义

(一)股权激励适应资本密集型行业特点

投资管理人员是基金运作的核心团队,基金投资管理人员的流动性直接影响着基金的绩效。股权激励对于资产管理行业这样以人为核心的行业很重要,对人才的重视应反映到基金公司的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中来。国外基金业不乏由个人发起设立或者参股的资产管理公司,如美国基金公司Fidelity的股权结构中员工持股51%,景顺集团40%的股权由员工持有。国外基金行业的实践表明,通过建立有效的股权激励机制可以使其人力资本价值在公司股权结构中得到体现,增强基金公司核心人员的稳定性,突破高级管理人员及重要业务人员激励瓶颈,解决核心人员流动频繁的问题,进一步发挥人力资本的核心作用。

(二)股权激励有利于基金公司的长远发展

股东和管理者利益的不完全一致和信息的不完全对称,矛盾的产生是必然的。通过股权激励使企业的管理者和优秀投资人员成为股东,其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股东利益趋同,弱化矛盾,有效形成利益共同体。

管理层对股权激励的诉求,并不仅仅因为他们个人需要拿多少股权,而是因为他们需要股权激励这种手段来留住和吸引他们所青睐的优秀人才。股权激励的实施可以让优秀员工分享企业成长所带来的收益,增强其归属感和责任心。

传统的工资、奖金等激励方式对于员工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当期,容易忽视长期业绩。甚至有基金公司采取延迟发放年终奖的方式来留住投资人员,从实际效果看非但没有起到预想的作用,反而会加速有能力的员工跳槽。股权激励作为一种长期激励机制,不仅能使管理层和优秀员工在短期内得到适当奖励,同时可进一步弱化其短期行为,使其注重公司的长远发展,以提高企业在未来价值创造的竞争力。

(三)股权激励对于基金公司的特殊性

由于国内基金管理公司属于非上市公司,其股权不能在二级市场交易,故无法使用上市公司常用的激励共计,其实施的股权激励方案与上市公司有很大区别。目前适合非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方案主要有虚拟股票、绩效单位、股份期权等。基金公司推动股权激励的主要困难是大股东的态度和人力资本价值的合理评估。国内基金公司股权激励可以先试点再推广,而试点可以先易后难,可选择从合资基金公司试点,可以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设计适合国内基金公司的股权激励方案,且容易获得大股东的支持。最后将一个经过实践检验的较完善的股权激励机制向行业推广,促进基金业良性发展。

四、反对股权激励的意见

在股权激励呼声高涨的同时,也有不少人士表示担忧和反对。华泰联合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总经理、研究总监王群航认为,基金行业的发展有赖于国家的政策扶持和准入牌照的限制,国有股东的公募基金公司在高管和主要投研人员获得高额收入的同时引入股权激励可能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严重后果。此外也有媒体认为,部分公募基金经理转投阳光私募后业绩不升反降,说明股权激励并不必然有效。

股权激励在境外成熟市场是相当普遍的一种制度设计,实践证明,股权激励有利于提升公司生产效率,提高公司综合实力。基金行业现有的薪酬激励制度已无法满足行业发展的现状,通过股权激励机制使基金公司管理层及优秀投资人员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决策?p分享利润?p承担风险,从而勤勉尽责地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服务。但由于中国公募基金行业存在市场准入等特殊性,要求在监管部门在放开股权时应更加审慎。

参考文献:

[1]杨华,陈晓升.《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理论法规与实务》 第2版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05月01日.第13页.[2]付建利《基金公司股权激励争议中前行.》 证券时报,2007年12月07日.[3]闫铮.《证监会拟降低新基金公司设立门槛》财经网,2011年11月03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修订草案)》中国人大网,2012年07月06日.

第四篇: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的不足与优化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的不足与优化

摘 要 股权激励是上市公司常使用的一种激励手段,具有很多种激励方案和激励形式,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并没有真正落实到位,未能充分发挥其激励作用。鉴于此,本文从股权激励的内涵入手,阐述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的优化措施,希望本文能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的实施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股权激励机制 不足与优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多企业建立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在企业内部,特别是上市公司中实现了经营权和所有权的有效分离,也由此产生出委托-代理关系问题。那么,如何解决好上市公司中委托―代理问题成为亟待人们解决的重要课题,目前较为常见的是在上市公司中建立股权激励机制。

一、股权激励概述

股权激励机制是指激励性股票期权,也称作经理股票期权制,通俗地讲就是在未来的某个时期,一般情况下是自赠予之日开始10年内,按照预先规定的价格收买公司股票的权利。股票激励机制能够激发代理人和委托人的积极性,约束代理人的道德风险,保证委托人的目标和代理人的行动方式保持一致。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采取的股权激励方式主要有以下8种形式,即管理层收购、强制高管持股、延期支付、虚拟股票、股票期权、业绩单位、股票增值权、业绩股票。

二、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的不足

(一)实施面临法律障碍

虽然我??的股权激励有很多种方案和形式,但是股权激励的实施并不到位,也没有充分发挥出股权激励的作用,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受制于《证券法》和《公司法》等法律规定。一是我国的新股发行制度规定不允许利用发行新股获取股权激励所需要的股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无法实现。二是我国的《证券法》和《公司法》都对上市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出售股票有严格的限制。公司的高管必须在退休六个月或者离任之后,才可以出售所持的股票,对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造成了一定的限制,影响了激励效果的发挥。三是股票期权可能会涉及公司的会计问题、公司的税务问题以及个人的所得税问题等等,在国内缺乏应用的税收规定,也没有相应的会计制度规定。

(二)市场环境不完善

在我国股票市场发展较晚,股票市场又具有很大的投机性,很多庄家控制股票市场交易情况,造成股权激励制度和企业绩效不相关联。一方面表现为:现行的期权股票,不管公司的业绩如何,只要股市上扬,经营者就可以获取利益。另一方面表现为:在央企中推行股权激励,管理人员无法实现企业业绩的大幅度提升,即使实行股权激励也很难给股东带来大的收益,因此在公司中实行股权激励收效不大。

(三)职业经理人市场不健全

现在,我国经理人市场发展较慢并且还很落后,在上市公司中,经营者大多是通过行政任命的方式走上管理岗位的,其经营业绩与经营者的任用不相关联。这种由行政任命方式产生的经理人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经理人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因缺少有效的监督和被“撤职”的压力,造成股权激励只做表面文章,无法发挥真正的激励效用。

(四)内部监督缺失

上市公司中往往会存在经营者“拿黑钱”、内部人控制的现象,很多公司的总经理和董事长由一个人担任,公司中内部董事很多,在推行股权激励机制时,很可能会成为董事会自己激励自己的机制。公司内部缺少应有的监督约束机制,造成在上市公司中高风险投资增多,股东之间存在不正当交易行为;缺少对大股东、经营管理人员应有的约束和监督,造成对小股东利益的损害;董事兼任经理或总经理现象普遍,造成董事会内部缺少监督机制,影响了股权激励机制作用的发挥。

三、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的优化

(一)完善配套法律法规

结合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实际经营的状况,参照《证券法》和《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制定出台有利于建立股权激励机制的法律法规,为上市公司推行股权激励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例如:在税收方面,可以把股票期权资金列入公司的成本;个人所得税中,职工持股部分应借鉴外国的先进做法免收职工所得税。

(二)培育成熟的资本市场

目前,我国的股票市场还很不成熟,市场的波动性很大,投资人很难对持有的股票收益和股份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股票的价格无法真实反映公司的业绩,导致股权激励不能充分发挥出其激励作用。所以,监管机构应加大监管力度,规范上市公司市场经营行为,促进市场实现高效、稳定发展。一是披露上市公司尤其是利用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信息,对股权激励的实施范围、实施对象等信息进行披露。同时,要控制好信息披露的时机,防止经营者利用信息披露时机操控股价,增加个人收益。二是调整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加大对上市公司监督管理的力度。

(三)健全职业经理人市场

要想发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作用,首先要建立完善的经理人市场,一改往常聘请经理人的做法,将经理人的任用推向市场,减少政府对上市公司的行政干预,通过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积极培育经理人市场。适应市场经济环境,运用合理措施,建立公开、公平、竞争的经理人聘用、选拔机制,运用科学的测评机制,选拔录用优秀的经理人,促进股权激励制度的实行。

(四)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

实行绩效考核是推行股权激励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前提。为更好地发挥股权激励作用,一是要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体系。合理科学的考核体系必须公正、客观并且具有可操作性,能够系统、全面地对各项指标进行考核,属于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并重,相对指标和绝对指标并重、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并重的考核形式。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学习和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做法,引进外国的平衡计分卡、EVA等考核办法,使考核体现出公平性、全面性、合理性的特点,充分发挥出股权激励实施的效果。

(五)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要想发挥股权激励作用,必须先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不然的话,股权激励只能是满足公司少数决策者私欲的工具。所以,我国要加快公司化改造,推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实行法人治理结构,股权结构呈现多元化特点,充分发挥股权激励制度的激励作用。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外部董事考核机制、诚信机制、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建设,使公司的监事会、董事会能发挥出监督约束作用,加强对公司管理层的约束和监督,最大限度地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杜绝利用股权激励侵害股东的权益,防止公司的高管人员出现寻租行为,以促进股权激励制度发挥应有作用。

四、结语

要想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推行股权激励机制,就必须要在落实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完善配套的法律法规、培养成熟的资本市场、健全职业经理人市场,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才能使股权激励机制在上市公司中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促进上市公司实现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为青岛奥盖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李锡元,陈思.我国中小型高科技企业股权激励的实施现状分析――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3

(02).[2] 徐宁.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模式的选择偏好及动态演化――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2

(06).[3] 介迎疆,扈文秀,周茹,等.股权激励条件设置对代理成本影响的实证研究[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14(01).[4] 冯星,陈少华.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研究――来自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现代管理科学,2014(02).[5] 陈修德,梁彤缨.管理层激励约束与企业效率[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

第五篇:中国私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研究_

激励理论概述.激励理论概述.1 .激励的概述.1.1 .激励的含义

激励一词在中文中的两层含义:一是激发、鼓励的意思;二是以利益来引导之意。英文“motivate “(动词)一词来自拉丁语,有两个含义:一是提供一种行为的动机,即诱导、驱使之意;二是通过特别的设计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如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教学管理措施来引导学生,消除学生的不习行为。相应地,” motivation “(名词)有三种含义:一是指被激励(motivated)的过程;二是指一种驱动力、诱因或外部的奖酬(incentive);三是指受激励的状态,比如说受到激励的程度比较高。本文讨论的激励一词,时为动词词性,时为名词词性,两种词性的含义是相关的。

从激励的中英文释义中可以看出,激励即包括激发、鼓励、以利益来引导之意。在管理理论中,绝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激励的目的是为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以提高组织绩效和效率。同时,多数学者又把激励本身的两层含义割裂开来研究,只强调以利益来引导这一方面,这是不准确的。其实,在激励工作中,奖励和惩罚都是激励因素。在西方(主要是美国),随着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对激励的认识和定义也随之发展。

在科学管理理论时期,激励被定义为:” A 使B 做A 希望B 做的事”【 ”这种定义带有明显的使役性质。随着行为科学理论的产生,激励的定义中考虑了激励对象的反应,认为激励涉及“行为是怎样开端、怎样被赋予活力而激发、怎样延续、怎样导向、怎样终止、以及在所有的一切进行过程中,该有机体是呈现出何种主观反应的”(M.R.Tone , 1995)。到了工作生活质量管理思想阶段,激励的定义进一步考虑到激励对象的合理要求和利益,认为“激励就是引导有各自需要和个性的一个人或一群人,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工作,同时也要达到他们自己的目标”。而坎波尔(Campbe 11)和普利特查德(Pr 1 tchard)则认为“激励必须研究一组自变量与因变量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在人的努力、技能和对任务的理解以及环境中的各种制约条件都持恒相等的条件下,能说明一个人行为的方向、幅度与持续性”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随着对激励问题认识的逐步深入,在研究激励问题和制定激励措施时,至少要考虑五个方面的内容:即激励对象的行为是由什么激发并赋予活力的;行为是怎样被引向一定方向的;行为是如何控制的以及行为是如何保持和持续的;以及一旦行为偏离指定的方向又是如何归化的。而将激励措施只理解为以利益来诱导这一个方面是不准确的,用于指导实践是有害的。

综合以上分析,可将激励定义为,组织通过设计适当的外部报酬形式和工作环境,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惩罚性措施,借助信息沟通,来激发、引导、保持和归化组织成员的行为,以便有效地实现组织及其成员个人目标的系统活动。’幻 2.1.2 .激励的意义

激励的基本任务就是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正如弗朗西斯(C.Francis)所说的:“你可以买到一个人的时间,你可以雇到一个人到指定的工作岗位,你可以买到按日计算的技术操作,但你买不到热情,买不到全身心的投入,你不得不设法争取这些”。这句话生动的导出了激励的重要性。

对中国的企业来说,激励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十几年前,日本能率协会专务理事三上辰喜谈到他对中国企业管理的看法时认为,如果把中国现有的工厂交给日本人经营管理,不需要在“硬件”方面增加一分钱的投资,只要在管理方式等“软件”等方面稍加改进,生产效率即可提高2 一3 倍,甚至5 一10 倍。早在1984 年,香港学者金友诚和周巧笑就指出,在中国“十亿人民正等待激励”。

激励之所以成为必要,从客观上看,是由于在经济生活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事实。所谓的信息不对称是指有交易或契约关系的一方在某一方面掌握着“私有信息”(这些信息只有他自己了解,另一方则不了解或由于验证成本高等因素而无法验证)。〔 3 ]从主观上看,激励之所以成为必要,是由于在组织中,管理者与下属对后期事件的认识和前期事件的归因是不一致的。这种认识包括管理对下属的人性假

激励理论概述

设,以及下属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的相容性。

由于以上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带来的激励问题,绝对地说,是不可能通过管理激励来解决的,因为“人是不可能真正地被他人激励的”,人们的行为是由自己控制的,“他们(员工)需要在能使他们自我激励、自我评价和自信的环境中工作,而不是外界的激励。”' , J 而激励理论认为,相对来说,管理者可以通过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来解决激励问题,通过激励因素的作用将员工的行为最大程度地引导到组织所希望的轨道上去。.2 .激励理论概述.2.1 .内容型激励理论

a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Mas low)于1943 年出版了《 调动人的积极性理论》 一书,明确指出:人类是“有需要的动物”,人类不但有经济上的需要,更有存在、社会等方面的需要,人类的需要产生了他们的工作目的和动机。这些需要就是管理者激励员工的因素。他把人类的需要归纳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生存和安全需要属于较低层次的物质方面的需要,社交、尊重、自我实现属于较高层次的精神方面的需要,人的需要遵循递进规律,在较低层次的需求满足之前,较高层次的需求强度不会很大。同时一些学者在此基础上还认为,为实现较高层次需要的努力受挫会导致倒退到较低层次需要。马斯洛从人的需要出发,探索人的激励和研究人的行为,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一般来说,随着社会生产水平的变化,人的需要层次也会发生变化。K.Dav 1 St 曾对美国需求情况作过分析,见图2 一l。1935 年美国员工的主导需求是生存与安全的需要各占到35 %和45 %,到1985 年员工的主导需要层次发生了变化,感情需要和尊重需要占主导地位,这与美国经济发展和个人收入增加密切相关。运用此理论时需要注意不同文化背景、经济发展状况和地区差异下,人们存在着不同的主导需要,对这种主导需要的把握,可以使激励工作更有成效。

北京交通人学硕十学位论文

% 40 % 35 %% 15 %

D 1935 年.1985 年性4 3 3 2 2 11

图2 一1 不同时期员工主导需求的变化

b.ERG 理论

耶鲁大学的阿尔德福对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加以改进和完善,使之与研究结论更趋一致,修改后的需要层次理论就是ERG 理论。阿尔德福认为人的需要主要有三种而不是五种,即生存需要、关系需要和成长需要。

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在同一时刻,人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各种需要,且哪一层次的需要得到的满足程度越低,对这一层次需要的追求就越强烈。当上一层次的需要难以得到满足,追求遇到挫折时,人们也会对下一层次的需要提出更高的要求,以此作为追求高层次需要受到挫折的补偿。

c .双因素理论世纪50 年代末期,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F.HerZberg)在《 工作的激励》 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双因素论”。他认为,使人不满意的因素大多是环境、条件等外部因素,包括公司政策与行政管理、监督、工作条件、薪金、安全性、人际关系和个人生活等。这类因素如解决不好,职工得不到基本满足,就会很不满意;所以就没有多大激励效果。与此相反,使人感到很满意的因素基本都是工作本身的因素,包括工作上的成就感,工作成绩得到认可、工作具有挑战性,从事有发展前途的工作、担负一定的责任、得到提升等。这类因素得到改善,员工就会很满意,从而提高工作的积极性。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把

口口口口口口鬃器

.激励理论概述

影响人的因素分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实质是在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并不是满足人的一切需要都能调动职工积极性,只有满足工作范围内的需要,才能真正起到激励作用。.2.2 .过程型激励理论

a .期望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弗鲁斯于1964 年在《 工作和激励》 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期望理论他认为,激励力量受到两个因素影响:一是目标效价,指人对目标价值的判断,即如果实现该目标对人来说很有价值,人的积极性就高,反之就低。二是期望值,指人对目标可能性的估计,即如果人觉得实现该目标可能性大,就会努力争取,激励程度就高,反之就低,以至完全没有。其基本观点,可以表述为: 激励力量(F)=效价(V)*期望值(E)

这个理论机制如图2 一2 所示。只有当期望值和目标效价都高时,激励力量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兰级成果}

工资、提J 上二三

竺里旦二且匕11 工具胜(l)或‘丰段硅

激励力量F = ExV

一级成果司成果11

成果2

成果la 成果lb 成果Za 成果Zb

图2 一2 弗鲁斯的VIE 机制

努力与绩效的关系。人总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预期的目标,如果个人主观认为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的概率较高,就会有信心,就可能激发出很强的工作力量。

奖励与绩效的关系。人总是希望取得成绩后能够得到奖励,如果

北京交通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他认为取得绩效后能够获得合理的奖励,就有可能产生工作热情,否则就可能没有积极性。

奖励与满足个人需要的关系。人总是希望自己所获得的奖励能够满足自己某些方面的需要。对于不同的人,采用同一种方法给予奖励能满足的需要程度不同,能激发出来的工作动力也就不同。该理论揭示了个人努力、绩效、奖励、个人目标之间的关系,启示人们依据绩效确定奖励比依据资历、技能等确定奖励更合理。b .公平理论世纪60 年代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J.5.Adams)提出了公平理论从奖酬这个环节入手探讨了激励过程。他认为,作为激励环节的奖酬,能否真正起到激励作用,并不取决于奖酬本身或奖酬的绝对值,而是取决于人的公平感。只有人认为奖酬公平时,奖酬才能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否则人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挫伤。而人的公平感又取决于两个比较,一是把自己现在付出的劳动与所得的奖酬进行纵向的、历史的比较;二是把自己付出的劳动与所得的奖酬同他人付出的劳动与所得的奖酬进行横向的、社会的比较。在这两个比较中,如果比值相等,人就感到公平,因而心情舒畅、工作努力。否则就会产生不公平感。尤其是在横向比较中,如果自己一方的比值低于他人,就会满腹怨气,导致各种消极行为。因此,亚当斯强调,在激励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奖酬的公平合理,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激励效果。

c .强化理论

强化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B.F.Skinner)提出的。他认为,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都会采取一定的行为,这种行为将作用于环境,当行为的结果对其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当行为的结果不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减弱或消失。这就是环境对行为强化的结果。它体现的是一种工作绩效与奖励之间的客观联系,得到奖励的行为倾向于重复出现,而没有得到奖励的行为则倾向于不再重复。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在管理上,正强化就是奖励那些组织上需要的行为,从而加强这种行为,负强化就是惩罚那些与组织不相容的行为,从而削弱这种行为。

激励理论概述.3 .激励机制设计

a .激励机制的含义

根据系统学的观点,所谓机制是指系统内各子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形式及其运动原理和内在的、本质的工作方式。这样,可以把激励机制定义为:在组织系统中,激励主体通过激励因素与激励对象(或称激励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简单地说,在组织中用于调动其成员积极性的所有制度的总和。有效的激励机制要处理好刺激变量、机体变量及反应变量之间的关系。刺激变量是指对个体反应发生影响的刺激条件,其中包括引起个体动机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及作为奖惩的物质或精神的激励手段。机体变量是指个体所具有的影响个体反应的心理特征(例如性格、动机、内驱力强度等)、技术水平与工作能力,自我角色概念(即个人在工作中所处的地位、承担的责任、工作目标及努力方向的综合概念)的认识程度等。反应变量是指刺激变量和机体变量在行为上引起的变化。显然,需要和动机都属于机体变量,外界目标属于刺激变量,行为属于反应变量。

用公式表示为:

Mn = m(B。一,, G。)G。二f(P , Mn)

其中:B ― 反应变量G。― 组织目标

P ― 机体变量M ― 刺激变量

f ― 卢因的行为函数m ― 激励机制

这一公式表示,在一定的条件下,设计组织内部有效的激励机制,存在一个“努力工作一产生绩效~有效激励一努力工作一· ·,„ ”的正反馈机制。即根据每个人的努力程度和绩效大小,采用物质或精神等激励手段进行奖罚,使人们在精神上和心理上得到满足。人们在得到满足后,又会受到刺激而去努力工作产生新的绩效。如此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到新的高度。

激励机制设计是指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设计合理的激励内容,通过适宜、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激发起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使员工通过组织目标的实现来满足自身需要和实现个人目标。

b .激励机制设计的目的北京交通人学硕士学位论文

(l)满足需要。激励机制设计的出发点是满足员工个人需要。设计各种外在性奖惩形式,并设计具有激励性的工作、组织和企业文化,满足员工个人外在需要和内在需要。

(2)调动积极性。激励机制设计的直接目的是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谋求组织利益和个人利益的一致。(3)富有效率。激励机制设计的效果标准是使激励机制的运行富有效率。西蒙认为:“效率准则要求在费用相同的两个备选方案中,选择目标实现程度较好的一个方案;在目标实现程度相同的两个方案当中,选择费用较低的一个方案”。

(4)激励相容。激励机制运行的最佳效果是在较低成本条件下达到激励相容,即同时实现员工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使员工个人利益和组织利益达到一致。激励因素是一种推动力,它必然产生一个人想使各种需要(例如饥饿、干渴、社会承认)得到满足。它主张人们都有某些身体与心理上的需要,而且他们总要尽力使这些需要得以满足。

中国私营企业员「激励现状及问题.中国私营企业员工激励现状及问题3.1 .中国私营企业员工激励的现状及特征.1.1 .私营企业的界定

什么是私营企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1998 年8 月28 日,国统字〔 1998)200 号)第九条规定:“私营企业是指由自然人投资设立或由自然人控股,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营利性经济组织。包括按照《 公司法》、《 合伙企业法》、《 私营企业暂行条例》 规定登记注册的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私营股份有限公司、私营合伙企业和私营独资企业”。私营独资企业是指按《 私营企业暂行条例》(1988 年6 月25 日,国务院第4 号令发布)第七条第一款规定:“独资企业是指一人投资经营的企业”,即由一名自然人投资经营,以雇佣劳动为基础,投资者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企业。

私营合伙企业是指按《 合伙企业法》 或《 私营企业暂行条例》 的规定,由两个以上自然人按照协议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负盈亏,以雇佣劳动为基础,对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企业。

私营有限责任公司是指按《 公司法》、《 私营企业暂行条例》 的规定,由两个以上自然人投资或由单个自然人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另外,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关于自然人出资设立有限责任公司登记注册和监督管理问题的通知》(1994 年11 月18 日,工商个字〔 1994)第325 号)第六条规定:“凡由自然人为主申请,自然人出资额占注册资本51 %以上的有限责任公司,其登记注册和监督管理适用上述规定(按照私营企业管理)”。

私营股份有限公司是指按《 公司法》 的规定,由五个以上自然人投资,或由单个自然人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1.2 .中国私营企业员工激励现状

我国私营企业从20 世纪80 年代起步至今有20 余年,逐步成为

下载股权激励机制在中国DOC(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股权激励机制在中国DOC(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上市公司人力资本激励中的股权激励机制

    论上市公司人力资本激励中的股权激励机制作者 代春花出自: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9年22期摘要:文章根据股权激励的内在机理,对不同类型的股权激励进行了价值分析,指......

    威尔﹒伊利讲解IT行业股权激励机制的特点

    威尔﹒伊利讲解IT行业股权激励机制的特点 随着股权激励的引进与渗透,现在中国的大多企业,特别是上市大企业,开始了解股权激励这一制度,也有一些开始涉足尝试的,下面,让我们听听著名......

    浅谈激励机制在银行业的作用

    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 ----浅谈激励机制对服务提升的作用随着中国金融业全面开放、国内银行监管加强以及国内银行业市场化带来的挑战,银行业将面临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国商......

    激励机制

    2014组织行为学课程论文 目 录 摘要- 1 正文- 1 一、激励机制------------------------ 1 1、概念-------------------------- 1 2、运用意义---------------------- 1 二......

    激励机制

    古人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由此可见,“人和”对于事业成功的主要性。上至国家,下至企业,要想办成一件事,都离不开“人和”。一个企业的成功,除了治理的创新、营销的......

    激励机制

    6月份激励机制 一.月PK机制 1.禄劝pk宜良 金额110000 ,PK金额各店长200丁高利:200金额pk赢方可获取合计600元pk金 2.当店AB班金额pk,pk金50/人,丁高利:班总合,金额pk赢方可获取全......

    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 ①小孩为什么不来玩了? 一个老年人喜欢安静,他选择住在环境优美的市郊,但有一群孩子每天都到这里来玩,很吵闹。老人很厌烦这些小孩们,不希望自己在如此吵闹的环境中生活......

    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激励机制专题

    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激励机制 (1)经济利益激励 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对普通合伙人的报酬,分为固定报酬和变动报酬两个部分。固定报酬是按照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