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人口素质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浅析人口素质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摘 要:人口与经济问题是人类社会长期关注的问题之一。人是生产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人口的发展对社会生产、劳动、就业、消费、国民收入及其分配等方面均有深远的影响。加快处理人口问题,特别是提升人口素质水平,对于推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重大意义。本文以人口素质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巨大影响为出发点,阐述我国目前人口素质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建议,以期促进经济的更快更好发展。
关键字:人口;人口素质;可持续发展
人口、资源、环境是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三者之中,可持续发展的中心归根到底是人的发展。但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人口与发展的矛盾却非常尖锐,并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人口问题逐渐成为导致资源短缺、环境退化、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一、可持续发展和人口素质的概念
1、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源于生态学,指的是对资源的一种管理战略,解决如何仅将全部资源中的合理的一部分加以收获,使得资源不受破坏,而新成长的资源数量足以弥补所收获的数量的问题。公认的初始概念源自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达成的 “既满足当代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共识。可持续发展是从全球的高度对人类未来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作出的战略思考,是关于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与模式。它要求充分认识和妥善处理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使它们协调一致求得互动平衡。
2、人口素质
人口素质是人口在质的方面的规定性。又称人口质量。它包含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等。通常称之为德、智、体。思想素质是支配人们行为的意识状态,文化素质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身体素质是人口质量的自然条件和基础。人口群体是素质和数量的统一,二者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控制人口数量有助于提高人口素质,而提高人口素质反过来又会促进
控制人口数量。
二、人口素质对可持续经济的重大影响
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实力最主要的标志就是其人口素质的高低,国与国之间竞争最主要的领域就是人才的竞争。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多年来一直因为人口基数过大,人口素质偏低,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如果我们仍然不能迅速提高人口素质,众多的人口就会继续成为沉重的包袱压在我们身上,阻碍我们前进的步伐;如果人口素质提高了,我们就可将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使其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资源,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人口素质的高低对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经济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数量的增长,另一个是质量的提高。数量增长受资源、环境等诸多条件限制,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难以为继,因此增量型经济发展是有限的增长。而质量的提高,则是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去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它是在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合理安排、科学利用的基础上实现的,是可以持续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劳动者技术、文化等方面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显重要。
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早已日益显示出强大的力量。然而,科学技术进步的前提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没有高素质的人才,就不可能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产生;即使有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没有高素质的人才,也不可能正确的掌握和利用。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它是以生命科学、知识经济为先导,实现劳动工具智能化的全新的社会。要在本世纪中叶实现我国发展的第三步战略目标,赶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只有通过迅速提高全民族素质,将沉重的人口压力转变为巨大的人力资源,才能适应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
2、人口素质的高低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
国民的素质高,人们遵纪守法的意识相对就强,社会秩序相对就稳定,经济持续发展也就有了可靠的保障。就人口的就业问题而言,随着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和人口年龄构成对人口就业高峰的影响,以及诸多方面的原因,失业已成为当今社会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据调查,在众多的失业人口中,尽管有来自各个知识层次、各种文化水平的人,但其中占绝大多数的是一些文化水平低、劳动技
能差的人。所以说,人口素质的迅速提高是解决人口就业问题的关键,是实现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3、人口素质的高低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有着重大意义。
可持续发展要求全面建立生态文明,这就要改善生态系统,使之良性循环。人类是生物圈中的一环,必须自觉地把自身置于整个生物圈的相依相存的网络中,在自身的发展活动中积极而主动地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而创造高度的生态文明,这必然受制于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伦理素质。因为只有科学地把握了自身在生物圈中的地位和作用,人们才会自觉地建立和遵守人与自然的新伦理关系,并主动调整和改善其他有关的各种关系,从而实现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的合理保护。
可持续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要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这要从人与资源两个方面入手,其中最关键的是改变当代人类不适当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放弃传统的高消耗、高增长、高污染的粗放型生产方式,放弃高消费、高浪费的生活方式。这就要求大部分社会成员具备强烈的创新意识、相应的科技知识和能力及自觉的现代伦理追求。很显然,这都涉及到人的素质问题。由此可见,人口素质是环境保护、资源开发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没有高素质的人,就不可能实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就不可能实现环境保护,更不可能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三、我国人口素质的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庞大的人口中又有相当多的人口素质偏低,这是基本国情中的一个显著特点。人口素质偏低的现况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无疑会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障碍,影响和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1、人口身体素质现状
从人口身体素质来看,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大幅上升,从解放前的35岁达到目前的70岁以上,是世界上平均预期寿命上升最快的国家之一。我国的人口死亡率从解放前的2%以上,降至目前的0.6%,有了大幅度的下降,各种传染病、地方病的发病率也急剧下降,全民健康水平在不断提高。然而我国人口的身
体素质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如婴儿死亡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广大农村,尤其是边远贫困地区,缺医少药问题仍然严重,有病无钱治的贫困地区农民也还为数不少,这自然会影响到人的健康和体质。还有我国残疾人口的比例高、数量大,也是影响整体人口身体素质的重要原因。
2、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现状
从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来看,我国的教育事业有了迅速发展,人口文化素质低的状况有了很大改变。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文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由1964年的33.58%下降到了2000年的6.72%,但仍有8000万人;每十万人中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虽然由
1964年的416人增加到了2000年的3611人,36年提高了近8倍,取得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但是,我国仍然是一个教育水平还比较低下的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而且公众的科学素养也远低于发达国家。
3、人口思想道德素质现状
从人口的思想道德素质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人口的思想道德素质也有一定的提高。但是,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人口,尤其是广大农村和落后地区人们的思想观念仍受到旧观念的影响和制约,其行为仍自觉不自觉地受到陈旧观念的支配。在市场经济
条件下,“唯利是图”、“一切向钱看”、“道德滑坡”,甚至不惜以身试法,见死不救,见危不帮等事件也屡见不鲜。因此,加强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的建设,仍是一项任重道远的艰巨任务。
四、我国人口素质提升中存在的问题
1、受我国国情制约,教育事业发展速度缓慢。
近年来, 我国教育投资虽有较大的增长,但由于起点低、人口增长快,人均教育经费还处于较低的水平。研究表明,如果增加对教育的投资使学龄前儿童入学率提高一个千分点,就可以使人均 GDP 提高0.36—0.58 个百分点。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在学校教育上的平均投资约占 GDP 的 3%,而同期在物质资本上的投资约占 GDP 的 30%,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从 1990—2006 年,社会文教费用的支出占合计支出的比例仅上升了不到 3 个百分点,这和经济增长
速度相比是很微弱的;此外,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体系基本上是在计划体制的框架内运行的,教育的供给基本上完全由政府控制,教育资金的配置和使用完全由行政指令确定,投资收益则被排斥在外,这就不可避免地给人口素质的提升带来种种不利的影响,大大制约了人力资本投资生产效用的发挥。
2、人口过度增长的沉重负担限制和影响了人口质量的改善和提高。尽管计划生育政策取得了明显效果,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截至目前,我国总人口仍高达13.8 亿。人口的过快增长给人力资本的发展带来严重的负效应,形成了数量对质量的劣性替代。人口数量的超比例增长加重了经济资源耗用的负担,在有限的财力面前大大减少了整个社会进行人力投资、提高人口素质所必需的积累份额,从而使人力资本积累所必须的物质条件日益恶化;不断增长的人口数量也给社会保障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庞大的保障开支使得国家财政无法拨出足够的资金,这就间接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劳动者中普遍存在知识结构与时代脱节,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目前,科技创新层出不穷,居民需求变化越来越快,这就要求劳动者能够掌握新知识,改进工作能力,满足时代要求。但是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劳动者的文化水平较低,体力劳动繁重,从长远来看,知识水平的欠缺是无法保证劳动者顺利适应技术革新的,这势必会制约经济的健康发展。
4、不合理的制度安排限制了人口素质的上升。
我国正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这要求各种生产要素能够自由流动,但现实中我国的相关政策制度限制了人才的合理流动。人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人力资源的配置也应该通过市场来实现才是最有效率的。把人才限制在一个区域内,必然会造成很大的人力资源浪费。产业结构调整客观上要求包括劳动力在内的各种要素,能够不断地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三产业,以推动产业的升级。然而,户籍制度中的不合理因素恰恰限制了人口的自由流动,影响产业结构的升级,进而影响经济发展。
五、关于提升人口素质的合理建议
1、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允许并鼓励劳动力自由流动,鼓励劳动从低劳动力生产率部门向高劳动生产
部门转移,进一步鼓励人才和劳动力国际间交流、流动,有效利用国内外两种人力资源,运用高薪聘任制等灵活性政策,吸引和聘用高级人才。建立公开竞争、公正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和专业人才市场,形成培养人才、吸引人才、使用人才的制度环境。充分认识人口因素对可持续发展的压力,树立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观。
2、增加教育投入,加快教育体制改革步伐
增加教育投入的重点应放在农村,特别是对贫困地区和偏远山区,国家应在基础教育经费上给予扶持和倾斜,这样既可以实现扶贫,又可以引导农民自觉地少生、优生,实现既减少人口数量又提高人口质量的双重目的。
在城市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应在国家教育投入为主的前提下,调动社会力量投资和集资办学的积极性,通过扩大普通高中和大学规模,加强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提升教育结构,满足人们接受更高教育的要求。同时,还要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加强岗位职业技术培训,逐步培养和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科技人才,以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使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为在职、再就业的群体进行培训和再培训,提高适用技能、改善就业机会。
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提升自身素质的意识,保护公众的参与的权力。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努力推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这样的伟大进程需要我们每个人的积极参与。提倡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公众参与,要培育公众的生态意识和积极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形成,更重要的是,我们应当避免因环境问题激化社会矛盾,成为不和谐因素爆发的导火索。第一,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环境做起,爱护环境。学校、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等都应当将保护环境纳入到内部体系当中。第二,保护公众对决策的参与。参与难会直接影响到公众的参与积极性,从而降低了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
4、改善农村生存环境,尽快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生育由被动控制向主动控制转变
依靠提高人口素质,实现对人口数量的有效控制,同时,通过控制人口数量,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受教育程度。提高人口素质,立足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首先,要改善落后农村的生存环境,特别是对于生存条件恶劣不易人居住的 农村,要鼓励和引导组织那里的农民迁移。一方面可以通过生活物质条件的变化改变他们传统的生育观念,摆脱越穷越生的怪圈,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退耕还林还草恢复生态环境。其次,要通过大力发展经济,尽快增加农民收入,在一定物质条件基础上使农民接受更多的教育,实现人口素质的提高。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村还要建立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建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解除农民 “养儿防老”的思想顾虑。使农民的生育行为由被动控制逐步向主动控制转变。
5、坚决杜绝多胎生育,减少低素质人口增长
提高人口素质和控制人口数量是一个互为作用的有机整体。人口素质的提高对人口增长有很强的抵制作用。同样,坚决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是对人口素质提高的有力保护。我们应该制定出既行之有效又简便易行的新方法、新手段,包括更为严厉的行政或经济处罚办法,依靠基层组织,彻底杜绝多胎生育现象的发生。特别是要杜绝人口的逆淘汰现象出现。努力做好优生优育,不断提高人口质量优生优育是控制人口增长和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举措。因此,必须要在贯彻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优生、优育科学知识的普及宣传,彻底改变传统的生育观,确保人口素质的提高。
六、总结
我国正处在经济建设的关键时期,要求我们要统筹资源、环境、人口三者的协调发展,以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要真正把人的发展放在经济发展的核心地位,真正采取措施去解决发展中出现的各类人口问题,真正着手去提高广大人民的人口素质。人口素质的高低对于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我们也要正视我国目前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低下、人口结构复杂多变的现状和发展中存在的阻碍人口素质提升的各类社会问题,在宏观上把握现状的基础上,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以期有针对性的解决人口素质提升中的问题,从而更好的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清秀.论可持续发展中的人口问题[J].理论学刊,1996(5).
[2] 蔡肪.人口、资源与环境: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1996,(06).[3] 李仲生.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趋势展望[J],宏观经济研究,2002,(2).[4] 曾海云.浅谈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与降低人口生有率[J].人口学,2001,(3).[5] 田雪原.发展观的转变与人口发展战略[J].学术探索,2005(5).
[6] 李万庆.论科学发展观与人口、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J].河北建筑科技学报,2004(4). [7] 叶扶荣.人力资本理论与我国教育投资战略[J].理工高教研究,2003,(08).[8] 李军鹏.科学发展观与人力资本投资战略[J].新东方新领导,2004,(03).[9] 张凤林.人力资本思想的若干历史起源与发展[J].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01).[10]谢奕.林玳玳.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与发展[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2,(02).[11]张亚梅.论人口素质对云南经济发展的影响[J].经济问题探索,2002,(2).
第二篇:企业文化对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企业文化对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摘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与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完善,中小企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认可,在此情形之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成为企业建设与发展的必然要求与基础。企业想要实现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就必要将企业文化的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企业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有助于企业的良性发展与整体完善。
【关键词】企业文化
中小企业
可持续发展
一、企业文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
企业文化也称作公司文化或企业精神,指的是企业在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长期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带有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对企业员工有号召力与影响力,能够被全体员工认同并且把所有人的需要、建议、目的整合统一,是企业长期以来凝聚的精神财富,也是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其中包括经营目标、企业精神、管理方式等等。同时,企业管理者把文化的变化人的功效应用于企业,来解决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诸多问题,就产生了现在所说的企业文化。
(二)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
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们在长期社会发展中对企业发展环境的讨论而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指企业在长期追求自我生存和永续发展中,除了考虑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地位之外,也要保持企业在已经领先的领域内未来扩张的领域内持续保持盈利增长和能力的提升,保持企业的长时间内长盛不衰。
二、中小企业的概念和发展状况
(一)中小企业的定义。中小企业是一个相对概念,其划分是跟着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动而处在一个动态的变化之中。中小企业又称中小型企业,一般也称为中小企,与同行业的大型企业相比在资产规模、人员规模和经营规模都相对较小的经济单位,中小企业可以由少数人集合资金而建立,大多采用直接管理模式受到的外界阻力和干扰较小,这也是其明显的优点之一。
(二)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
行业分布广,数量大,地域性强。中小企业分布在各行各业中,这其中也包含一些不大适合大规模资金投入的领域,所以中小企业一般要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特点的人才资源。此外我国中小企业在数量上己经占据了绝对优势,据不完全数据统计我国在1999年有中小企业3200万家,占全国企业的95%以上;到了2000年,中小企业数量已经达到3980万家占企业总数的96%以上。中小企业虽然活动范围不广但数量众多且地域性很强,尤其是人员的构成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有的企业处的位置较偏僻,位于中小城镇,很难吸引到人才。个体对企业的影响较大,经营方式多样。中小企业中无论是经营者还是普通职工,对企业稳定的经营与健康快速的发展都很重要,中小企业往往对个体的依赖性较大。也正因为中小企业的特点,使其具有了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企业经营方式灵活多样,更能敏锐洞察市场态势的变化是企业更具活力。发展规模小,竞争力薄弱。中小企业与同行大型企业相比既是优势又是劣势的一点是生产规模,人员规模资产拥有量都小。这使得中小企业很难提供高薪报酬来吸引人才和引进设备。造成中小企业稳定性差,停业破产率高的风险。
三、企业文化对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一)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部分的中国企业都在为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而头疼,企业想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建立优秀文化。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相辅相成,优秀的企业文化不就能够推动企业的经营效果增强自身竞争力、提升信心凝聚力,也能在经营管理中起到推波助澜的积极作用。
(二)企业文化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要依靠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竞争中自有不断完善自身的劣势,提高自身拥有的优势,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文化可以激励员工的责任感,增强企业内部员工的凝聚力,指引员工工作的目标和方向,是企业的灵魂所在与发展前进的原动力 对于企业来说,如果有一个合适而完备的企业文化,企业员工就会在潜移默化之中接受共同的价值观与责任感,由此可以形成持久的竞争力,对企业的经营效益起着重大的作用。企业能否可持续的发展,取决于企业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能否不断提升与完善竞争力。因此,企业文化可以解放和发展企业的生产力,从而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
第三篇:家电下乡政策对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家电下乡政策对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内容提要:家电下乡政策的实施刺激了农村家电消费,有效拉动了国民经济增长,但同时一些负面效应也日益明显。本文在分析该政策正负效应的基础上,从农户、企业、政府等方面提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家电消费对策。
关键词:家电下乡 家电消费 农村可持续发展
家电下乡政策,是国家利用财税手段扩大消费需求、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2009年,全国家电下乡产品销售3450万件,销售金额647亿元,累计发放补贴资金75.4亿元,有效刺激了农村消费,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拉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但同时,家电下乡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负面效应也日益明显。只有采取积极对策扬长避短,才能确保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一、家电下乡政策的积极效应
1.有效拉动了国民经济增长。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指出“一切需求的最终调节者是消费者的需求”,只有依靠消费拉动的经济增长才是可持续的、良性的经济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投资和出口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而消费则处于疲软状态。过高的投资率导致生产能力过剩,过高的出口率导致大量资源能源的消耗,生态环境恶化。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的重要条件,是保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我国有近60%的人在农村,但其消费占居民消费总量的却不到30%。在目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相对饱和、消费市场比例缺乏热点的情况下,开发农村消费市场是启动内需的关键。“家电下乡”政策实施以来,有效扩大了内需,拉动了国民经济增长。
2.有力推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消费结构呈现典型的“葫芦型”,农民和普通城市居民具有强烈的消费倾向,而消费能力却十分有限。“家电下乡”通过对农民购买家电给予一定比例的财政补贴,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户的家电消费能力,能够让更多的农民用上性价比高、服务有保障的名牌家电产品,使农民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比如,家电下乡使彩电和手机在农村得到推广,丰富了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有利于农民及时掌握所需信息,实现增产增收,以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同时,家电下乡政策发挥了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使更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农村市场,不断建立和完善面向农村的生产、流通和售后服务网络,为完善农村生产和流通服务体系提供了契机,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家电下乡政策可能的负面效应
“家电下乡”政策实施以来,有力拉动了农村消费,使农民享受到了经济发展的福利,扩大了国内需求。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这可能阻碍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关注和思考。
1.“挤出效应”:影响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无论是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假说”,还是弗里德曼和莫迪利亚尼的“持久收入假说”,都明确地指出收入是影响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消费需求的增长依赖于收入的增长。在经济学上,消费包括生产性消费和生活性消费。生活性消费是纯粹的耗尽性消费,生产性消费则是再生型消费,具有“造血功能”,是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源泉。在一定时期内,农民的收入是一定的,生活消费和生产消费是此消彼长的,过度增加“家电”这种生活性消费会对生产性消费产生“挤出效应”,从而威胁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耐用消费品往往单价较高。在大多数农民收入有限的情况下,刺激农民购买下乡家电,意味着农民不仅要动用以前的储蓄,甚
至会出现“寅吃卯粮”。这对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是非常不利的。
2.“分配效应”:影响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隐含着农村内部的公平发展。政府为家电下乡提供13%的财政补贴,增加了农村社会的总福利,但是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扩大,影响了财政政策的公平性。一方面,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加,农民收入预期的不稳定强化;另一方面,由于现阶段住房、教育、医疗制度等改革明显增加了人们的支出预期,加上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看病贵、上学贵、买房贵”成为多数居民无法回避的现实负担,使得相当多的中低收入户出现储蓄偏好,放弃对下乡家电的购买。因此,购买下乡家电的多是农村收入较高的群体,高收入群体享受到了政府的补贴,而中低收入群体却未享受到,补贴政策的“收入分配效应”扩大了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影响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
3.“邻居效应”: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强调合理的消费、科学的消费,“邻居效应”使消费建立在攀比的基础上,失去了消费的合理性,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由于农村社区范围广阔,知识的欠缺和消费信息的不对称,导致农民消费的示范性非常强。往往出现许多村民购买同一类产品的现象,即“邻居效应”,形成乡村特有的“消费亚文化圈”。比如,一些地方出现了“长虹电视村”、“海尔冰箱村”、“东风摩托村”等。在下乡家电的购买上同样如此,农村的高收入者成为“意见领袖”,其购买的家电品牌型号成了其他人追逐的“标杆”,许多人宁肯借款也要达到邻居的消费标准。在从众消费心理和攀比消费习惯的作用下,有些农民往往购买超过自己支付能力的下乡家电,严重影响了生产性投入等其他消费的支出,制约了家庭经济的健康发展,多个家庭经济的非健康发展最终会影响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4.“环境污染效应”:抑制了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家电下乡固然可以改善民生,使农民享受到经济发展的好处,但是操作不良可能给农村带来新型污染,从而抑制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一是家电本身的污染,如细菌污染、辐射污染、噪音污染和新家电的有害气体污染等;二是废旧家电可能导致的固体垃圾污染和拆解电器带来的化学污染。虽然电脑等家电在我国农村的普及率还很低,但是电视、移动电话等普及率已相当高。2008年底,我国每百户农户拥有彩色电视99.22台,移动电话96.13部。随着家电下乡的推进,有许多家电进入弃旧换新的行列,大量废旧家电的出现可能带来化学污染;三是由于我国绝大多数村庄缺乏健全的排污设施,农村热水器、洗衣机等使用会带来污水污染。
三、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家电消费对策
“家电下乡”政策的初衷是农民获益、企业促销和政府扩大内需的“三方共赢”,但也不可避免存在一些负面效应。如何扬长避短,实现家电下乡政策的良好初衷,需要构建农民、企业、政府三位一体的家电下乡系统工程。
1.引导农民理性消费家电,确保农村可持续发展。我国是人均资源相对稀缺的国家,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国社会、经济、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过分刺激农民进行家电消费,势必造成对资源的浪费,对环境的破坏。因此,必须树立理性消费理念,引导农民理性、适度消费家电产品。其不仅有利于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一,引导农民重视生产消费。生活性消费是一种“耗竭性”消费,在全球资源尤其是我国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我们反对浪费性生活消费,提倡适度消费。生产性消费是一种具有“造血”功能的消费,具有可持续性,可以有效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因此,生活消费的增加不应以牺牲生产消费为代价。其二,引导农民注重精神消费。在物质消费提升的同时,更要强调精神消费的提升,这是新农村建设的应有之意,更是文明社会建设的要件。
2.优化家电下乡政策,实现家电公平消费。家电下乡的补贴具有福利性。由于我国不同区域及同区域内农民富裕程度不同,如果不区分具体情况,实行“一刀切”的补贴政策,不
仅会影响农户家电的公平消费,也会弱化政策绩效。因此,应制定差别化补贴政策,确保低收入群体享受到政策的好处。其一,实施区域差别化补贴。我国地域广阔,补贴对东部来说是“锦上添花”,中西部农村相对收入水平低,补贴对他们犹如“雪中送炭”。因此,家电补贴应实行差别化区域,适当向中西部倾斜。其二,区域内差别化补贴。同区域内农民贫富比较悬殊,富裕家庭考虑的是家电更新换代问题,补贴对他们来说效用不大,而贫困家庭买不起家电,补贴对他们意义重大。因此,要对贫困家庭特别是无家电的家庭给予补贴,实现公平的家电消费。
3.相关企业应加强管理,确保家电质优价低。家电生产营销企业与农户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企业要想取得长足发展必须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为农民提供他们需要的优质、低价和节能环保的家电产品,实现企业和农户的“双赢”。其一,企业应紧紧把握农村居民的家电需求结构、需求层次和消费特点,生产不同档次、价格适宜的产品,满足不同农村消费者对家电的需求。同时,企业应加强售后服务,提高服务质量。企业应为消费者提供安装、调试、维修、包退、包换等售后服务,特别是要解决好购买难、维修更难的问题。其二,企业应优化供应链,构建高效的物流网络。物流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供应到农村的消费品的成本高低,进而影响价格的高低。企业只有优化供应链,建立集成物流网络,发挥规模效益,才能降低流通成本,为农民提供物美价廉的家电产品。其三,企业应开发节能环保的家电产品,确保家电使用的低能耗和低污染。节能环保的家电产品不仅可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更能减少农民的使用成本,减轻其经济负担。在充分贯彻“以旧换新补贴政策”的前提下,生产企业应努力开发节能环保的家电产品,满足农户的实际需求。
4.正确定位政府职能,提高公共服务效率。政府应充分利用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对农民家电消费提供相关保障。其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居民消费环境。比如,要加快农村电网建设和改造的步伐,实现城乡用电同价,有效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促进现代家用电器类商品在农村销售。其二,整顿农村市场秩序,维护农民的消费权益。加强农村市场管理,可以促进农村消费品市场发育,为农民提供更多的购买机会,减少交易成本。要重视对农村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建立切实有效的监督保护职能机构,为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提供法律保障。其三,建立健全农村相关制度,提供农民消费的政策保障。主要有:完善农村社保制度,降低农民消费预期的不确定性;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土地流转机制;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要素市场。要素市场的统筹可以降低农民进入市场的成本,提供其生产生活所急需的资金。
第四篇:低碳技术对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低碳技术对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在选修课《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熏陶下,我最近看了柳下再会写的《以碳之名》这本书,本书虽然是讲低碳背后欧盟以及其他西方列强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但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从中也对低碳这个概念有了更理性一些的思考,不像以前那样人云亦云了。起初的我只一味知道地球因为人类的不和谐因素而在变暖,其实里面有很多复杂的因素,有些连科学家们也感到迷茫。但是有一条,碳的过量排放的确对地球气候有不利的影响,我们人类也应当适时的注意自己的行为,所以——低碳技术的应用不可避免!
先来简单介绍一下低碳技术。低碳技术从大的方面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碳捕捉技术,另一个是碳清洁技术。具体解释碳捕捉就是按常规的工业流程生产,等全过程结束后再设法把释放出的碳收集起来进行处理,主要处理途径是深埋地下或是沉入海底;至于碳清洁技术就是在生产的每一步过程中就把碳给过滤吸收了,使它没有机会逃出生产过程而进入生态系统。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两类技术的核心部分几乎全都掌握在欧盟手里,而且他们至今仍不愿意和其他国家共享,他们的这一行径给战胜全球变暖这个全人类的敌人造成了障碍。
低碳技术对我国乃至全世界的循环经济都有重要意义。首先,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我国目前仍处于工业化进程的初期,在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上面和西方先进国家差距明显,在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更是要借鉴西方的先进模式。而现在全世界有了一个新的动向,那就是低碳技术带来的新的变革,我国可以借此契机,跳过以前西方国家走过的老路,并和他们齐头并进在低碳经济的康庄大道上,这不得不说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经济的一次历史性飞跃。接着,就是低碳技术带来的可循环的经济。低碳的要求促使人类大力开发新的能源技术:大型风力发电设备、高性价比太阳能光伏电池技术、燃料电池技术、生物质能技术及氢能技术等,这些高新尖技术的发展,可以使人类逐渐摆脱对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等传统化石燃料的利用,既保护了我们美丽的家园,又能给我们带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可见低碳对循环经济有重要意义。举例来说,据制冷技术专家估算,超市电耗70%用于冷柜,而敞开式冷柜电耗比玻璃门冰柜高出20%。由此推算,一家中型超市敞开式冷柜一年多耗约4.8万度电,相当于多耗约19吨标煤,多排放约48吨二氧化碳,多耗约19万升净水。上海约有大中型超市近800家,超市便利店6000家。如果大中型超市普遍采用玻璃门冰柜,顾客购物时只需举手之劳,一年可节电约4521万度,相当于节省约1.8万吨标煤,减排约4.5万吨二氧化碳。
低碳技术对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我的伟大的共产党很早就在我们的党章里提出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再加上近年来,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转变传统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为标志的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正在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选择。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中国能源环境方面的问题尤其突出,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的理念,为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使人们更加关注低碳经济的崛起。我们来回顾一下中国经济的增长点,从上世纪80年代的轻纺工业,到90年代的基础产业、基础设施,乃至21世纪后的汽车、石化、电子为代表的产业群体,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的经济增长点常滞后于发达国家。在本轮危机中,欧美发达国家纷纷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之时,中国的脚步也并未放缓,目光焦距低碳经济,这是我们的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在坚持可持续发展方针不变的基础上,积极像世界主流经济增长方式看齐,以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坚持不懈的韧性,我们在低碳经济框架下会走上快速发展的快车道!
低碳不仅对我们伟大的祖国有重要意义,对整个全人类更是同样重要。有资料显示,作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耗国,美国以世界6%的人口消耗了世界30%的能源。而我国的单位GDP能耗是日本的8倍,人口是美国的好几倍,按照这种发展模式,全世界各个阶层缺乏持久的创新能力,环境恶化和能源短缺将是今后50年全世界发展过程中最大的瓶颈。实行节能节排,实现低碳发展,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由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的《斯特恩报告》指出,全球以每年GDP1%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5%~20%的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有望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德国则希望在2020年,国内的低碳产业要超过其汽车产业,不断向低碳经济转型。
全世界的发展主要依靠高耗能,所以我们需要从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内在规律出发,找到社会浪费和环境污染的本源。必须摒弃只关注诸如建筑节能、煤的高效利用等“用”的层面的具体技术问题,而忽视“体”的层面存在的痼疾,比如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理论的负面影响,城乡空间布局、国民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巨大浪费等。因此,创新思维、改变观念,坚持体用结合,从全局观、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才能正确认识并加快低碳经济发展。
为培养好低碳发展的良好土壤,我们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1.倡导形成绿色消费、绿色经营的理念,形成低碳的生活方式。必须转变公众和社会的观念,做任何事都要适度适宜、合理节约。对于个人,要培养节约是美德的观念,彻底改变诸如餐饮浪费等与节能减排背道而驰的陋习;对于企业,则要推行绿色经营的理念,建立清洁生产机制和精益生产方式;国家引导企业将环保成本计入企业生产成本,帮助企业树立企业公民意识,解决节能减排没有效益的错误认识。
2.解决潜藏在空间格局和社会发展格局中的重大浪费问题。有效的节能减排必须以工业相对集中为前提,工业相对集中才能产生专业化分工,提高效率,节省能源;同时催生集群创新,不断产生新技术、新工艺,从而减少物质消耗。
3.培育静脉产业,建立完备的工业化体系。民众对循环经济体系的理解目前还处于表层,基本理解为废渣利用、尾气回收等等。真正的循环经济体系应如同人体系统一样,如果把工业制造系统比作人体的动脉系统,那么,我们使用过的工业制造物的回收再利用则应如人体的静脉系统一样。工业品的回收再利用———“静脉”产业应该是一个巨大的产业。
4.大力发展低碳技术,解决自主创新成果和人才的匮乏问题。低碳技术包括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必须强化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整合市场现有的低碳技术,加以迅速推广和应用。
低碳模式必将成为人类发展史上里程碑似得成就,会指导我们早日取得全世界经济的大繁荣,全世界的共同和谐。
第五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事关千家万户幸福
流动的是人口,不变的是服务
.树立婚育新风尚,建立和谐新农村
婚育新风进万家,移风易俗靠大家
播种春天的希望,关爱女孩的成长
奖励扶助政策好,计划生育帮养老
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创建和谐幸福家庭
关注出生人口素质,让您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男孩好女孩好,比例和谐更美好
.爱老、敬老、助老、养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依法行政,保障公民权益,以人为本,营造温馨计生
人口问题解决好,小康生活早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