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有效的合规管理体系-王志乐主编

时间:2019-05-14 21:49: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建立有效的合规管理体系-王志乐主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建立有效的合规管理体系-王志乐主编》。

第一篇:建立有效的合规管理体系-王志乐主编

合规三道防线,业务和直线管理人员通过内部业务流程和控制措施的制定,形成应对违规行为的第一道防线;合规职能部门通过合规框架的建立和管理,构成第二道防线;内部审计,以维护和测试整个合规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称为第三道防线。

三种制度:

1)纲领性制度:一般指诚信行为准则,它规定了企业每一个员工都必须遵守的合规基本原则,是最重要、最基本的合规制度,是其他合规制度和政策的基础和依据。

2)规范类制度:是针对特定主题或特定合规风险领域制定的具体合规要求和规范,可以适用于全体员工或特定业务单位。规范类制度为企业日常运营活动中的主要合规风险领域提供具体指导原则和标准,如礼品及邀请政策、举报管理和内部调查政策、人力资源合规政策、赞助及捐赠政策、反洗钱政策等。

3)指引类制度:是对前两类制度的补充和提升,并为员工提供评估具体合规问题的参考和工具,如合规最佳实践等。

内控工作职责:

审查评价公司各项政策、程序和实施细则的合规性,组织、协调和监督各业务线条对各项政策、程序和实施细则进行梳理和修订,确保公司各项政策、程序和实施细则符合法律法规、监管要求和国际准则的要求。

合规工作,关注法律法规、行业监管等各项政策,根据要求完善业务流程

合规部门与监督部门的分工协作

监督部门包括审计部门、监察部门和内控部门,合规部门与审计部门的分工协作

1、合规部门与审计部门相互独立,合规部门接受审计部门定期和独立的检查。

2、审计部门负责公司各项经营活动的合规性检查。

3、合规部门为审计部门的合规检查提供方向和重点。合规部门可请求审计部门复查合规风险的特定领域,审计部门应将其作为年度内部审计的一部分。

4、审计部门的合规检查结果是合规部门识别和收集合规风险信息和合规风险点的重要来源和依据。审计部门在检查结束后,应将有关合规检查情况及结论抄送给合规部门,为合规部门识别和收集合规风险信息和合规风险点提供有效的信息来源和依据。合规部门可喻为公司内部的非现场监管部门,而审计部门则一直担负着稽核审计工作,相当于公司内部的现场检查部门,其工作具有“事后“特征,公司内部包括合规部门在内的所有组成部门,都需要收到审计部门的监督和定期、独立的检查。

合规部门与监察部门的分工协作

在我国,国有企业还会有纪委监察部门,同样可以在公司合规管理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一般情况下,监察部门负责违规举报受理、违规案件调查、违规责任追究。还可以负责建立完善各种监督机制和反舞弊工作机制,确保合规管理体系的执行到位、措施有效、保障有力。公司应建立统一的举报平台,鼓励员工、交易相对人及社会人士对公司、员工的违规问题进行举报。

监察部门和合规部门的关系:

1、监察部门按照公司有关规定负责举报的登记和受理。一般情况下,商业贿赂方面的举报调查,由监察部门负责;而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方面的举报调查,由合规部门负责,两者各有侧重。

2、监察部门和合规部门要相互通报调查情况。调查结果应向举报人反馈。接受举报和进行调查的相关人员,应对举报人的身份和举报事项严格保密,不得擅自对外泄露,并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采取任何形式对举报人进行打击报复。对实名举报的事项经调查属实并及时纠正违规,为公司挽回经济损失的,对举报人按公司规定可给予奖励。

合规部门与内控部门的分工协作

一些公司还没有内控部门,内控部门的主要职责是风险管理,如美国银行将风险管理分为三部分:

----市场风险:指由于宏观经济因素的变化,如利率、汇率等;-----营运风险:银行在自身业务经营中因管理疏忽造成的风险;

------合规风险:指银行未能完全符合法规的要求进行经营所带来的风险。

调查

(一)制定调查方案

背调查人姓名、职务,证人和可能有助于调查的人员的名字,有哪个部门或有谁来执行调查,调查的问题,调查的方向,可能用到的方法等。调查方案要根据新掌握的新情况及时补充更新

(二)选择调查人员

调查人员的选择:

--客观中立(独立于案件各方利益的人员)--受过良好的调查技巧的培训

--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内部规定、政策、条例及相关的业务流程--好的证人

--利用外部的调查机构

(三)审查有关文件和证据

(四)正式开展调查

(五)形成调查结论

(六)撰写调查报告

(七)提出改进建议

第二篇:如何建立合规有效的董事会

如何建立合规有效的董事会

2014年05月20日 11:01 来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178

过去中国的商业社会,都是明星CEO的天下。特别是企业创始人,无论是否身在其位,对公司都具有着实际的影响力。但是随着一些企业去海外上市,或者是引入外方投资人,在企业领导者和资方的矛盾冲突中(近期最著名的就有娃哈哈的前董事长宗庆后与大股东达能的官司和UT斯达康的创始人吴鹰与董事会的“离婚”),董事会作为资方的关系及其发挥的作用,也日益浮出水面。尽管当下很多公司的董事会不过是形式主义,或者受制于CEO,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去海外上市,他们也就更需要不但从形式上、更从实质意义上建立合规有效的董事会。

既然卓有成效的董事会是公司治理未来发展的趋势,那么从现在着手逐步完善董事会的机制,无论是对于企业来说,还是对于那些英雄式的商业领袖,都具有未雨绸缪的意义。

“政治上正确的事”

提高董事会的绩效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但在新兴市场中这个需求来得更加迫切,而且还要面对现有市场机制中的种种不足。因为在新兴市场中,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由各方力量组成的社会监督体系,因此,董事会可能成为保护股东,尤其是小股东的利益的最后一道防线。而且,一个较为成熟的公司治理机制也是公司的一笔财富,能为公司的股东带来额外的收益,——根据麦肯锡的调查,在新兴市场,股票投资人愿意为拥有健全董事会的公司支付20%到40%的溢价。

为了让董事会的运作更有成效,在成熟的资本市场里常常会以“最佳实践”的模式来推动董事会改革。这个“最佳实践”是基于五个基本假定:1.董事会的首要任务是为股东创造价值;2.大多数董事应该是独立的,而且“越独立越好”;3.应当通过股权或薪酬激励的形式,让董事与股东成为共同的利益联盟;4.董事应该强有力的监督管理层的活动,对他们的业绩负责;5.董事们应该是“通才”,他们需要考虑公司的整体利益。

中国的企业目前处于转型中,特别是当一些企业以成为“世界级企业”为目标的前提下,拥有世界级企业的治理结构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在董事会作为公司治理的核心内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的同时,首先要明确的是,由于存在文化、法律、管理水平和运营机制上的种种差异,如果只是单纯地引入成熟市场中的董事会“最佳实践”可能只是照搬一些制度,由于缺乏对落地可能性的考虑,造成在实际执行中各种规定却形同虚设的情况。

高盛的前总裁约翰·桑顿也曾谈到过目前中国董事会改革中存在着的两个冲突目标:一方面希望采用最先进的、能够达到西方标准的公司治理实践;而另一方面,希望能够“稳步推进”,建立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治理机制。因此,他认为最重要的首先是观念的变革,特别是在董事会角色和保护小股东利益方面。这是董事会的角色中最基本面的事情,对于中国大多数为了登录海外市场而尝试建立把“董事会”作为一个合规性机构设置在组织中时,首先要做的是“政治上”正确的事。

在他为网通设计建立董事会并制定相关章程的经历来看,他认为其中最具有积极意义的是,网通能够在着眼现实的基础上改革公司治理,管理层也逐渐意识到董事会的价值所在。他们把工作重点放在搭建合理的架构、流程和互动方式,为党委界定了具体的职责,并明确地将任命和批准CEO和CFO人选的权力归还给董事会。网通的董事会设置对于大型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具有的很好的示范意义。在过去,中国国有企业的董事会多被当作“橡皮图章”,而不是可以为企业增加实际价值的机构。

事实上,过去中央国有企业并非没有董事会,但是有些企业的董事长往往也就是这家企业的总经理、党委书记,结果出现所谓的董事会、党委会和公司行政会议三会重合的现象,董事会失去制衡作用;还有一些中央企业,董事会的任命非常的草率,几乎成了“退休老干部办公室”,流于形式,同样了无法发挥作用。

麦肯锡公司资深顾问鲍达民也曾指出:新兴市场的大多数董事会分为两种:要么干涉太多,要么无所作为。要希望董事会发挥出其应该具有的作用,一个高效而明确的董事会议程是必需的。在这方面,董事会在设计上必须清楚地从董事会所能带来的价值,并确保董事们有充分的机会来行使他们的职权,而不是只是照搬国外董事会“最佳实践”的一些制度设置,比如引进更多的独立董事,却因为没有一个合理的独立董事招聘、考核评价以及退出机制,而让董事会中可能只是多了一些不合适的“专家”。

麦肯锡在2005年所做的一个调查显示,新兴市场中的董事会比发达市场中的董事会更渴望得到有关财务和非财务的附加信息,如市场、外部网络、组织和运营。因此,要保证董事们充分享有所负责决策的信息,同时还要从考虑他们是否有足够的时间来相应地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其让一个董事在10个方面都做不专业的判断,还不让其专注于擅长的发表专业意见,因此,董事会的专业分工非常重要。

在成熟的资本市场中,公司的所有权通常分散在众多股民手中,但是在新兴市场,许多上市公司都存在一股独大的现象,通常是政府或者一个家族对公司具有实际上的控制权,像新加坡的淡马锡集团、中国一百多家大型央企。改进公司董事会成效的第一步就是获得大股东的支持,没有他们的支持,董事会最多只能扮演基本面的角色——作为法定的“监督者”,侧重于监督公司守法合规并保护小股东利益免受侵害,而不能对公司的业务发展做出贡献。

许多由“白手起家”的创始人往往不愿将权利移交给专业的董事会,但是,企业真正的控制权最终还由决定投票权决定。近期关于“娃哈哈遭遇达能强行并购”的系列新闻连续占据各大媒体财经板块的头条。

在一波三折之后,达能终于2007年7月19日直接向宗庆后发难,表示将“请求合资公司董事会向宗庆后涉嫌损害合资公司利益的行为提起诉讼”,至此娃哈哈的大股东和公司实际控制者之间的矛盾推到了最高点。

10年前,为了换取先进技术而将娃哈哈与达能合资的宗庆后拥有合资公司49%的股份,他可能没有意识到2%的股份,对他和对娃哈哈合资公司的分量:身为股东达能其实对娃哈哈的董事会有着实际上的影响力,因此,仅仅是宗庆后辞去董事长之后,达能第二天就宣布由达能亚太区总裁范易谋临时接替董事长一职。

“战略上正确的事”

2007年6月3日,UT斯达康中国区总裁吴鹰发表的离职声明,称“原因是我在公司发展战略方面与董事会存在分歧”,并对被迫离开表示“非常遗憾”。在技术落后的小灵通已席卷中国市场时,UT斯达康的市值一度超过了亚信、中华网、新浪、网易、搜狐五支纳斯达克中国概念股的总和。只是在长久以来的顺境中,吴鹰一直是董事会的宠儿,对外、对内他都是公司重大决策的发言人,但是日益难看的财务报表最终耗尽了董事会对吴鹰的耐心。能够用落后技术打败先进产品的吴鹰被迫从自己一手创办的公司里黯然出局。

在吴鹰的离开反映了现在董事会角色转变的新趋势,——在美国,随着公司治理丑闻的风暴席卷公司业界,董事会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董事会被更多地要求过问战略问题,各公司的董事会都开始“眼睛向内”,着力解决公司内部存在的问题。中国最早登录纳斯达克的企业,也是中国最早一批具有健全董事会设置的企业,已经感受到了这个席卷全球的治理风暴。

这里,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各种关于董事会改革的呼声下,所有的建议都是来自企业外部的各方利益群体,而他们关注的只是董事会的外部特征,因此,他们的建议很难对董事会内部的实际运作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而同时,随着外部要求越来越多,董事会的职责变得越来越复杂和消耗时间。内外种种原因的交杂让董事会实际绩效和董事会被期望绩效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波士顿咨询公司的资深顾问科林·卡特和杰伊·洛尔斯认为,在一个先天存在的矛盾——在“董事会拥有的资源与其职责不匹配”的情况下,董事会未来必将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由于每个公司所处的环境存在很大差异,对如何提高董事会绩效的问题的解答也大相径庭,但是要使得董事会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科林和杰伊的建议是:每个董事都要从下面三个方面来思考董事会设计的要素:

1.董事会的结构——规模、领导风格以及发挥董事会作用的而需要设立的委员会

2.董事会的组合——董事的经验、能力和成员的其他特性

3.董事会的程序——董事会如何收集信息,拓展专业知识,进行决策。

从这三个方面的考虑保证了企业在进行董事会设计和完善时,不会受一些表面现象的误导,科林和杰伊认为在那些看似基于长期经验所磨合出最佳实践模式的假设本身就存在一些内在的逻辑矛盾:例如,董事会的独立性会产生学习成本,董事们与任职的公司缺乏联系就缺乏了解,而这样的学习需要时间。更重要的是,在他们缺乏足够信息和知识时,可能会对公司的管理层更加依赖。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CEO抱怨说,“我不得不反复地向董事们解释。他们真的太不了解公司的业务了”,又或者是,“我却是很难想到董事会改变任何决策的例子。”

还有,运行良好的董事会在监督和评价管理层业绩的同时,也必须参与公司的关键决策并提供建议,董事们还需要评价包含自己贡献的管理层决策,他们既参与游戏——做决策,又不用负责任——因为他们是唯一的裁判。这种职能上的混乱,让董事会和管理层之间关系就变得非常复杂。在美国,“老式的”董事会总是被CEO的朋友占据,CEO精心挑选出自己了解、喜欢和信任的人进入董事会。而同样的问题在出现中国不成熟的董事会设置,要么是CEO或者公司的创始人(对公司具有实际影响力的人)兼任,对公司决策的监督作用更是大大受限。

另外,对董事的“通才”要求也是近似于美好的愿望,要董事们以有限的时间来监控复杂的公司,很可能对公司的事务都停留在表面认识上。想想,那些“精明的”独立董事怎么可能在那么有限的时间内(假设他们每年能够投入的工作时间是100天),对公司全面的问题都做出正确的判断。很多董事根本就没有懂行业专业知识,董事长也不能有效参与战略制定,更不要说根据市场环境变化修改战略了。

现在,大多数董事会还是在处理一些基本面上的事务,确保公司的运营是否违规并保护小股东的利益,而对于董事会更重要却很难衡量的任务——支持决策,他们却由于能力或时间的种种限制,关注得较少。麦肯锡的顾问对此的建议是:董事会在树立自身威望时必须注意减少对“政治上正确”的关注,应多关注如何在“战略上正确”。

在美国,随着对专业董事会成员需求的日益迫切,人们努力从对专家学者、非盈利组织高管和退役的前任高管中寻找一些能够愿意花时间,并且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的合适人选。不过即便如此,除非如果这些董事会成员不紧跟时代步伐更新他们的知识储备的话,很快就会落后于时代,董事会变得越来越像“长老会”,越来越远离市场。类似地,在中国,教授兼职做独董的现象非常普遍,有些知名教授甚至身兼数“职”,而且横跨不同行业,那么在教授非自己专业的范围内,对如此多的行业都有所了解,并能够根据每个公司不同处境发表专业的意见,确实是一个难度系数非常高的任务。

第三篇:刍议保险公司合规管理体系

刍议保险公司合规管理体系

http://.cn2011年10月24日 06:53金融时报

魏振玲

自商业银行开始合规遵循活动以来,其他行业也开展了合规建设。合规管理已经成为国际金融、保险行业普遍采用的风险管理手段。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IAIS)和世界经济合作组织(OECD)分别在2004年和2005年对保险公司提出了合规工作的要求。2007年保监会发布了《保险公司合规管理指引》(以下简称“《合规管理指引》”),引导保险公司开展合规工作。《合规管理指引》要求保险公司构建合规管理体系,以有效识别并积极主动地防范化解合规风险,确保公司稳健经营。《合规管理指引》指出合规管理体系包含健全的合规管理制度、完善的合规管理架构、明确的合规管理责任。也就是说合规管理体系包含制度、机构和责任三个部分。笔者认为:合规管理体系是保险公司制定合规战略,设立组织机构,明确公司/员工在经营活动中应当遵守的外部规范和内部制度,及时审核和矫正不适当的行为,避免或减少违规风险所采取的管理手段的整体,具体包括合规战略/政策体系、组织机构体系、制度体系三个部分。合规战略体系

商业史学家小钱德勒在其宏篇巨著《战略与结构》(1962)中指出:“战略可以定义为确立企业的根本长期目标并为实现目标而采取必需的行动序列和资源配置”。就合规管理体系而言,合规战略或者叫做合规政策,就是对公司合规管理工作定位,然后确立人、财、物配置资源的问题,而合规战略体系就是为实施合规战略,在战略研究、战略调整和战略宣传等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整体。

合规的目的以及合规管理工作的目标是在保证公司及员工的经营行为符合外部规范和内部制度的前提下,实现公司商业利益最大化。合规战略也可以说是公司的盈利战略,在严格监管的环境下,公司的违规行为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一旦违规,特别是严重的违规行为,公司除了遭受财产损失外,对其声誉也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其诚信将会受到严重的怀疑,最终导致客户丢失,市场占有率下降。如果一味追求商业利益而采取违法违规的经营行为,违规的代价通常会远远大于获取的利益。

新修订的保险法将合规管理作为保险公司的法定义务加以规定,保监会又将2011年作为“合规年”,加大了对保险公司合规的监管力度,其目的是督促保险公司合规经营,保障保险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可见合规对于保险公司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而合规管理工作能够发挥作用,科学合理的合规战略体系是必不可少的。

同公司的其他发展战略一样,合规战略的制定既要考虑当前的迫切任务,也要考虑未来的发展问题。目前我国大多数保险公司的合规管理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尽管保监会2007年就发布了《合规管理指引》,但是合规理念尚未落实到保险公司的具体行为中,保险公司员工尤其是基层的管理人员和保险营销人员,合规风险意识薄弱,合规的要求未得到有效遵循。因此公司的战略就要把基层机构的合规管理工作作为近期的工作重点。

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对保险公司作出的处罚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市场行为的问题,如产品误导、展业人员不具有资格等,也有公司经营和治理方面的问题,如未经批准设立变更经营场所,提供虚假报表等。

其实,无论是监管机构的规范文件,还是公司的内部管理制度,都针对这些行为做了大量的规定、要求,但在保险公司的实际运营过程中,仍然会出现诸多合规问题。从保监会的处罚情况看,违规行为主要发生在基层机构。要彻底解决基层机构的违规问题,在制定公司战略时,就应在人财物等资源配置方面向基层倾斜,其他相关措施方面多考虑基层机构的制度执行力。

合规战略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合规管理工作的深入以及外部监管重点的变化,合规战略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例如我国保险业的监管经历了以偿付能力监管与市场行为监管并重,发展到以偿付能力监管为核心,再到以偿付能力监管、公司治理结构监管与市场行为监管三大核心监管的转变。保险公司在制定合规战略时,要考虑上述三个方面的合规问题。

保险公司合规战略的调整要注重积极主动的合规理念,以便能够及时了解违规倾向,并进行矫正。积极的合规战略就是要先于监管机构而主动规范自身的行为。IAIS在2010年就对保险集团的监管问题提出了监管的框架,在即将召开的2011年的年会上将就保险公司跨境交易的监管问题进行讨论。这说明保险集团化的运作以及跨境交易中出现了一些损害投保人及保单持有人利益的倾向。作为保险公司来说,及时了解监管的动向,有利于查找自身经营活动中的违规倾向和问题,如果存在大面积的违规问题,就需要在合规战略上做出应对。

合规战略作为公司合规管理工作纲领性的文件,由董事会审批,高管层及合规管理部门负责落实。合规战略要得到实施,就必须使战略的内容深入人心,因此,需要对合规战略进行宣传、以培育合规文化和营造合规环境。同时,合规战略的实施过程就是合规文化的培育过程,例如GE公司为宣传和落实其合规战略,专门制定了手册(《The Spirit and The Letter》),详细说明了公司的商业行为守则,从领导到员工的职责,履行合规职责的人员以及违反行为的处罚等。GE公司在其制定的合规战略中指出,要使员工懂得符合道德的和GE合规政策的行为永远比商业结果更重要。这种宣传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采取适当的方式和方法对公司的合规战略进行宣传是合规战略体系得以落实的手段。

组织机构体系

发达国家保险公司较早地开展了合规管理工作,并设立了组织机构。如:AIG采取双重合规管理领导和监督机制,在董事会下设规则、合规和法律委员会,在管理层设立首席合规官。荷兰国际集团在总部设置了合规部,在集团各个层级任命合规官。德国安联集团除了总部设有首席集团合规官外,还在各分支机构中设有合规部门。

组织机构体系是实施合规管理的组织保障,确定科学的组织体系是组织保障发挥作用的前提。有效的合规管理组织机构体系包括纵向的合规管理机构和横向的合规执行部门,纵横交错,各负其责。保险公司内部的每一个部门/机构,员工/营销员都是合规管理组织体系的组成部分。

组织体系的纵向方面包括:董事会(及专门委员会)、管理层/合规负责人、合规管理职能部门、合规管理专业岗位;横向方面包括:公司的业务管理部门、基层机构、承办具体业务的员工/营销员。这种纵横交织的组织构架中,在管理层/合规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每一个职能部门、基层机构、员工/销售人员都是合规的具体执行者,直接参与合规管理。

董事会处于组织机构的顶端,对公司的经营和行为负最终责任,IAIS监管核心原则要求董事会要集体确保保险公司遵守所有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为准则。《合规管理指引》要求董事会对公司的合规管理承担最终责任、审批公司合规政策、督查合规政策的落实、负责向监管机构报告合规事宜。审计委员会或下设的专门委员会履行合规监督职责、监事及监事会也承担合规的监督职责。

管理层及合规负责人是合规管理组织构架中的核心。管理层指定合规负责人,其负责拟定公司的合规战略,负责战略的贯彻落实,全面负责公司的合规管理事务,向管理层及董事会负责。

合规管理部门/合规管理岗位审核合规管理制度、负责公司合规风险监测、识别和评估合规风险,协调合规培训及宣传等管理工作。

纵向的组织机构体系是保险公司开展合规管理工作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合规管理机构是公司开展合规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和协调者,不是业务的执行者。组织机构体系中的横向业务部门/基层机构、员工/业务员是外部规范和内部制度的执行者、遵循者,他们才是合规义务的“主体”,是公司合规组织体系中的关键点、关键人。近几年来保险公司受到监管机构处罚的情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因此,公司在制定合规战略时,要将重心放在横向合规执行部门,分析横向的组织机构设置是否存在业务管理的盲区,是否有必要增加合规执行部门的设置,完善已有的合规执行部门的人员配备,审核其职责的履行是否适当。根据发生违规的情况或者产生违规的趋势、监管的动向,在横向的执行部门中选出重点,作为监测和监督的重点,定期审核,及时纠正不适当甚至是违法违规的行为,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合规风险。

组织机构体系建设的目的在于使公司所有的业务、以至于新开展的业务都有相应的执行部门,每个执行部门都清楚应当遵守的外部规范和内部制度,并且在业务活动中坚决遵守。纵向的合规管理部门对于横向的合规执行机构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评估和考核,以督查合规执行机构的执行力问题。

制度体系

合规管理体系中的“制度”就是合规管理中的“规”,是公司和员工行为的准绳。制度既包含公司外部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等规范性文件以及行业自律公约、承诺等(以下简称“外部规范”),也包括公司内部的规章制度(以下简称“内部制度”)。

制度体系建设中的首要任务是明确公司及其员工应当遵守的制度的范围,建立制度清单,使所有部门/机构及其营销员知道与自己岗位或者业务活动相关的外部规范及内部制度,以便在经营管理和业务活动中遵守。

外部规范的制定和修改不取决于公司,因此,公司要实时跟踪外部规范的变化以及变化的趋势,并及时在公司的制度清单中予以更新,避免执行制度错误引发风险。

内部制度的制定有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跟踪外部规范的立、改、废情况,明确公司应遵守的所有规范;二是根据外部规范的要求,结合公司的实际制定在公司适用的制度,如根据保监会关于信息披露、关联交易规定等制定公司相应的制度;三是根据自身业务发展和内部管理的需要,制定各种管理制度,包括对违规的处罚制度等。

外部规范一般规范公司的行为,比如保险法对公司经营的规定,公司应当遵守。外部规范中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要求公司对员工的行为进行规范,公司有义务将外部规范的要求转化为内部对员工工作行为的约束,这种情况就是内部制度工作中的第二及第三项工作所涉及的内容。这项工作缺失,公司制度建设就会存在重大遗漏,导致合规风险。

不管是外部规范还是内部制度,无论有多么完善,清晰,只有通过必要的培训和适当的方式公示,使员工熟知,从而使其成为行为的准绳,制度才有生命,才有意义。制度宣传和培训的过程,也是合规意识的普及和宣导过程。

总之,公司的合规战略体系、合规组织机构体系及合规管理制度体系是保险公司合规管理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战略体系是纲领,组织体系是保障,制度体系是准绳。公司借助于信息技术手段宣传合规战略,使员工了解合规制度,并在业务活动中时时遵守,通过合规管理部门定期的对合规遵守的情况进行检查,评估风险并提出纠正措施,实现合规经营。

第四篇:建立有效的客户管理体系

如何有效的建立客户管理

1.先把客户分类管理,有入金操作的,重点对待,能联系得上的,想想办法跟踪,去说服他入金操作,联系不上的,不要投入感情,时间, 分重点客户于非重点客户,重点客户就是已有入金在操作的了维护好的话,有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利益(比如客户介绍客户)非重点客户就是已经成交了,但是还没有入金操作的,可以定期的做好回访工作。

2.及时处理好客户的抱怨,有抱怨很正常,用你认为最佳的方式跟他解释,引导 3.以不损害公司利益出发,在客户提出合理要求尽量满足。4.操作比较好的客户,适当给予奖励,比如寄点小礼物或者特产。5.经常电话沟通,微信联系,能用的通讯方式尽可能的用上。

6.多关心客户,询问客户需求,让其认为你是他朋友,客户管理其实就是感情维系,人都是讲感情的,为什么有的平台条件什么的都比我们好,他最后还是做我们的呢,及时与客户进行沟通。主动与客户沟通,让客户感觉到业务员与客户之间不仅仅是一种利益关系,更多地体现为朋友关系。经验告诉我,当你和客户成为朋友了,在后续的合作中,工作效率会更高。

7.客户的分类。可将未成交客户分为客户、意向客户、重点客户。然后根据不同的客户采取不同的跟踪方式。对于成交客户不定期地做回访,了解他们对我们平台的看法和意见,对于未操作入金客户要经常回访,问清楚原因,了解是否还有再合作的可能性。

第五篇:建立有效绩效管理体系几个前提条件

建立有效绩效管理体系几个前提条件

我们都知道绩效管理难,这是很多人力资源管理者公认的问题,绩效管理难,到底难在哪里呢?根据我多年人力资源管理的绩效管理工作经验来看,其实,绩效管理难的根本点在于我们很多企业在推行绩效管理时,还不具备绩效管理实施的一些条件。我们仔细想一下,绩效管理这种管理工具的来源就不会发现其中的问题,绩效管理工具的来源与美国,而且在一些大型公司中有成功的推行经验,大家知道国外一些大型或知名的企业中,它们的流程、制度、企业文化等都比较完善,那么它们在推行绩效管理就容易得多。绩效管理同其他管理工具一样,它的有效推行,也有在具备一定条件之下才能。那么,要推行和建立有效绩效管理体系的前提条件有哪些呢?我认为,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已经建立健全价值观念并且是明确的,而且已经得到了所有员工的认同,员工的心智模式已经得到了企业文化的改造。

企业文化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我们在推行绩效管理实际上也是在推行的一种变革,要推行变革,有良好的企业文化就是关键了,其实我们大家都有一种体会,在有些公司在实施绩效考核时,采用360度绩效考核方法有些困难,而一些企业推行起来比较容易,特别是一些知名的大型企业,其根本原因就是企业文化在起作用。当然,我们在推行绩效管理过程,实施绩效考核时,在选择绩效考核方法上一定要与自己企业文化相适应的绩效考核方法,否则就是水土不服。

二、企业的战略规划是明确清晰的,而且公司的战略目标能使公司每位员工都能知道。

绩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不断的提高企业的业绩和员工的绩效,要提高业绩,如果没有目标和标准,那么,我们如何知道我们的差距在哪里,而且,绩效管理过程也是将公司的战略落实和实施的过程。如果我们连企业的战略都没有,那我们就没有公司目标,没有目标,绩效考核也只是对个人的评价,试想,一个没有将公司目标连在一起的绩效管理体系,它们推行的绩效管理会成功吗?

三、企业组织结构的设置是合理高效的,各岗位职责是明确、清晰的。

绩效管理有效实施要有一个高效的组织,一个高效组织就有一个合理高效的组织结构,一个合理高效的组织结构就得是组织结构中的各岗位职责是明确的,而且,我们对员工绩效考核内容来源于公司的目标、部门目标和员工的岗位职责,岗位职责是界定员工应承担的责任和工作内容等,也就界定了绩效考核的内容和方式。如果没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各岗位之间职责不清楚,那么如何界定考核内容呢?

四、企业具有足够的领导力去发动变革,而且各级管理者对于绩效管理的基本思想和理念都是理解的。

绩效管理成功的推行离不开领导的支持,特别是高层领导和中层管理者的支持和理解。在我们推行绩效管理时,不能说服他们,不能让他们了解绩效管理这种管理工具对公司和对他们管理起推动作用,他们就不能有效的支持你的绩效管理,如果你得到他们的支持,那么,绩效管理推行就成功了一半了。

五、企业已经建立了分层分类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包括任职资格体系,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薪酬福利制度,职业发展通道和普升机制,培训制度等等各项与之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这个条件是指绩效管理中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中,就要求有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六、组织内部管理和业务流程是明确和规范的。

在我们推行绩效管理过程,要保证一些绩效考核数据的来源的准确性、真实性以及有效性,就得要求各业务流程是明确和规范,即要求统计科学化,分清各流程的输入和输出点,明确各部门和各岗位的职责等。

当然,当我们在推行绩效管理时,发现没有具备以上几个条件,那么我们就得创造一些条件,满足绩效管理的要求。

下载建立有效的合规管理体系-王志乐主编word格式文档
下载建立有效的合规管理体系-王志乐主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健康发展,合规为基——浅析如何建立有效的合规机制

    健康发展合规为基 ——浅析如何建立一套有效的合规机制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法必明,令必行”是我们经常会听到的古训或格言警句,大意是做事情要遵循一定的章法,很好地说明......

    财务公司如何构建合规管理体系

    本文由coooker01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浅议财务公司如何构建合规风险管理机制王欣健 (航天科工财务有限责任公......

    建立合规文化,构筑钢铁长城(范文模版)

    建立合规文化,构筑钢铁长城 ——整顿经营管理作风学习心得体会2009年11月26日,规模空前的某某县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作风整顿动员大会在金世纪酒店六楼会议室召开,谭理事长语重......

    关于建立合规文化的一些浅见专题

    关于建立合规文化的一些浅见 《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第三条称,合规,是指使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与法律、规则和准则相一致。合规管理是商业银行一项核心的风险管理活动,建......

    保险公司合规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保险公司合规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研究.txt男人的承诺就像80岁老太太的牙齿,很少有真的。你嗜烟成性的时候,只有三种人会高兴,医生 你的仇人和卖香烟的。保险公司合规风险管理体系......

    保险公司合规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保险业作为一个对当事人要求最大诚信的行业,却饱受社会各界诟病,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长期以来我国的《保险法》立法较为原则,许多规定在保险经营实务中缺乏可操作性,在具体的......

    环境管理体系合规性评价报告

    新疆永昌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行政人事部 ------环境管理体系合规性评价报告 一、能够按要求进行办公用品的发放管理 (一) 办公用品发放管理的做法对办公用品的管理工作主......

    如何实施环境管理体系合规性评价

    如何实施环境管理体系合规性评价组织实施环境管理体系,遵守法律法规要求是组织的核心承诺。2004版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新增加了“合规性评价”条款,要求组织对其遵循适用的环境法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