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重估传统
重估传统
—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王朝循环论
吴秋婷
1945年,在延安窑洞里,黄炎培对毛泽东不无担忧地说:“我生六十多年,耳闻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勃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能跳出这个周期律的支配力。”中国人素以“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作历史注解,以王朝兴亡划分历史阶段,委心安命于王朝兴衰更替必有道的信仰之中。于大部分中国人而言,历史也不过是兴盛--停滞--衰亡,统一--分裂--统一的循环往复罢了。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以下简称《剑桥史》)便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置于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从普通中国人理解历史的视角出发,以清末比附旧王朝末期的衰败,以1949年中共建立的政权比附新王朝的大一统。克理斯玛型的魅力领袖,无孔不入的意识形态宣传,所向披靡的军事实力,万众归心的民情民意,新政权近乎满足了王朝统一的所有必备因素。在王朝循环论的理解框架下,《剑桥史》将毛泽东、邓小平等中共领袖与封建君王相联系,并直言前者与后者不过是殊途同归,以不同方式寻求最终的国家统一与政权巩固1。现代技术革命并未改变普通中国人的传统观念——统一乃政治中的至善之物,革命者们革王朝之命,却革不掉渗入血液乃至细胞中对统一、稳定的推崇,甚至可为政权巩固而全然抛弃旧有的政治理想。此论一出,自当是遭至各路人马的批判质疑,人们愤愤不平道:新中国建立后,国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封建传统的残枝余孽被秋风扫落叶般地消灭殆尽,怎能以王朝循环、君主帝王作比附,此不谓造谣污蔑、荒唐偏见更谓何?然评判一个理论、一种史观,断不可因情废理,当详查其理据,从解释力、启发性角度出发作一评判。王朝循环论作为一种文化传统偏向性的历史视角,与普通民众对历史的理解方式相贴切,其对1949年后中国传统的延续性、真实性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对理解当下中国政治、文化亦具有启发性,并为1949年后共和国史的研究提供了独特视角。今人当穿越迷丛、还原理论真实面貌,重估理论背后的文化传统与现实。
对《剑桥史》王朝循环论的批判常建立在错误理解的基础上。批评者认为,王朝循环论将新中国的成立看作“过去历史的重复”,是无视1949年以来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一种西方中心主义偏见。2然王朝循环论谓之循环,却绝非简单意义上的重归原点。循环指宏观层次上的政权更替,是超脱于个体政权之上对分— 1【美】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885页
2赵凌云、赵红里:《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三个30年与三次历史创造》,《红旗文稿》,2010年5期 合—分的形式总结,若将视野放于一个个的个体政权,则各政权、各社会皆有所不同。循环非指历史周而复始、不倒翁式的原地摆动,而是螺旋形般,不断循环、上升与进步。循环论并未否定近代中国的变迁与现代化成就,而是着重关注政治文化的延续性、下层民众的传统性。
“历史是我们以什么样的观点来看待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3,王朝循环论是一种对历史的解读,它以文化延续性代替中断性,以内在性代替外生性,对传统与现代非二元对立关系的历史现实具有解释力。现代化进程中,通信、交通等现代技术获得进步,知识精英现代思想观念形成,“氏族、宗庙和秘密会社等旧的村组织已被新的组织代替,承担了它们的教育、调解和经济职能”4,移风易俗、破旧立新的口号喧嚣震天。但如若回归现实,于普通人而言,传统是记忆承载的习惯,习惯是稳定的代际经验传递,普通民众精神层面的价值伦理、家族观念、人情关系非一朝一夕所能变更,传统的思想仍扎根于现代的土壤之中。从人类学的诸多著作中,可以对1949年后农村社会的传统延续窥知一二。如黄树民笔下的福建林村,即使是当时代表进步思想的村干部也必将风水列为阴阳宅建造时无可忽略的考虑因素,农民自然地奉毛主席为神,无人敢对代表最高权威的毛主席和党有所不忠5,此非袪魅化、无神论的现代观念所能轻易取代。不同于马克思主义中对物质经济的强调,认为“物质生产对政治、宗教、社会、文化有决定性作用”,王朝循环论强调文化传统的稳定性与惰性,认为“中国社会建立在古老结构基础上,其社会秩序和政治价值观根深蒂固,迅速的变化难以很快改变它们6”。王朝循环论不同于宣扬新人新世界、侧重逻辑合理性的官方历史叙述,它更关注政治文化现实性,视线由应然转向实然、由上层制度转向下层生活,对中国现代化的特点、新与旧相结合的历史现实具有强解释力。
对于解读当下的政治文化现象,王朝循环论的视角具有启发意义,突显出理论价值。如卡尔所言,“历史研究是一种因果关系的研究”,合理的因果关系研究能够启发、拓展、加深对当下的理解,历史是作为理解现在的关键来把握、体验过去。在现时代,新与旧的交织错杂,不禁让人产生疑惑:何谓现代?谁之 3
【英】E.H.卡尔:《历史是什么》,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89页
【美】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78页
5黄树民:《林村的故事——1949年后的中国农村变革》,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33、57页 6 【美】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24页 7 【英】E.H.卡尔:《历史是什么》,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110页 中国?王朝循环论在研究历史时侧重于古今相通之处,由政治文化内部之演变性解读历史因果关系,并由此启发今人打破传统-现代二元对立之框架,从传统延续性角度理解现实社会。君主专制时期,道德权威与政治权力紧密相连,统治者既扮演领导角色,亦扮演教化角色。而在现代中国政党政治中,对官员的考核除政绩外,首先注重其德行,例如中纪委以通奸罪为名对官员进行重罚,以加强官员在道德品行领域的模范作用。及至于普通民众,经济、技术现代化的同时却保留了传统的对单一政治权威的崇拜。以网络上近来火热流传的一首歌曲——“***爱着彭麻麻”为证,此曲由河南两个年轻小伙创作,歌曲主题是赞扬国家领袖及其夫人的爱情故事,其歌曲内容、形式(如“中国出了个***”)总不免令人联想起60年代个人崇拜狂潮下诞生的革命史诗——“东方红”。推崇个人权威、神化国家领袖的文化惰性自始至终不曾退离历史舞台,借用费正清在《剑桥史》中的一句话,“人们在用各不相同的歌词唱同一首老调子”8。与此同时,在现如今的政治观念领域,不论官方或民间,源自传统的“政治秩序至高无上”的文化倾向依旧沿袭下来。人们渴望社会秩序,将统一视为自然秩序的一部分,并以统一与秩序作为政治、历史评判标准9。王朝循环论关注近代革命对帝王时期政治结构、政治观念肤浅改变的一面,观察国民性之向后性10。借王朝循环论重估传统,拨开层层的现实迷雾,倒也可对当下众生相多几分智识上的理解。
王朝循环论是一种中国中心观,为1949年后共和国史的研究提供独特视角。在钱穆先生看来,历史定有变,不过有大变和小变之分。“研究历史,首当注意变”,考察其因何而变、何处在变、变往何处,“中国史之变动,即中国史之精神所在”11,而共和国史也自当明察大变与小变、洞悉精神所在。传统革命叙事为强调变革生产关系,推翻旧有秩序的重要性,以论证中国近代革命之合理性与必然性,重点突出历史之大变12,强调与旧有政权、旧有社会和旧有传统决然断 89 【美】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23页
笔者在某大学思想道德修养课堂中,听一节以爱国主义为内容的课程,教师以“1949年中共建立政权、实现统一、维护稳定”为论据,论证爱国主义合理性与必要性。在理发店中听到店员对民主的评价:“民主好是好,就是会扰乱秩序。”可看出普通人的历史观与政治观念中,统一和秩序是重要的考虑因素、评判标准。10 钱穆先生将人生划分为两个偏向:偏向前与偏向后。向后型者爱好过往历史,向前型者急要向前。并认为中国的国民性,大体应属向后性。——钱穆:《湖上闲思录》,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11页 11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方法》,三联书店,2013年版,第3、155页 12 高华先生曾对革命叙事的特点、目的有过极精当的分析,认为作为一种历史叙事方式,其主要“突出彰显了反帝、底层造反、革命组织、革命领袖人物思想和领导对推动历史前进的重大作用。——高华:《革命年代》,广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89页 裂。而王朝循环论将数十年的共和国史置于数千年中国历史之长河中,以中国内部而非外部标准为准绳,注重现实中的小变化,更符合中国历史变动隐而在内、不易察觉之特点13。卡尔将历史研究比作钓鱼,事实是海洋中流动而非案板上静止的鱼,历史学家所处的位置(角度)、所用的渔具(方法)决定了其所钓起的鱼(事实)14。王朝循环论采用内部的视角、统贯的方法,因而导向对文化惰性、历史小变之处的强调,对阐明1949年后文化经历之真过程有所裨益。
面对王朝循环论,中国人出于情感上的不悦,往往急于否定,斥其为西方人的偏见,是一种西方中心主义式的局外人史观。然正如柯文所认为的,不论是从外部探索中国历史的美国史家,还是从内部探索中国历史的中国史家,“事实上所有史家在某种意义上都是局外人”,“所有人在一定程度上都是自己环境的囚徒,囚禁在这种或那种自己所关切的狭隘事物里15”。每个人对历史的解读都有前提假设,而此预设受内心世界的制约,真正局外的历史是未对自身内心世界有充分认识,对自己解答历史的前提假设一片无知,最终远离客观历史世界所造成的。理解1949年后的共和国史,身处历史内部的中国人对自身传统有着更为深刻的记忆,但也未必能够全然超脱于环境的束缚,在史学视野上优胜于外部的史家。只可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多一分宽容的理解,少一分武断的批判。以王朝循环论为出发点,重估政治文化传统于现代之延续,向历史与现实之真面目、真精神迈进。
参考文献
高华:《革命年代》,广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黄树民:《林村的故事——1949年后的中国农村变革》,三联书店,2002年版
【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中华书局》,2002年 13“西方历史的变动比较显而在外,使人易见。中国历史的变动,却隐而在内,使人不易觉察。”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方法》,三联书店,2013年版,第3页 14 【英】E.H.卡尔:《历史是什么》,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108页 15 【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12页 版
【美】麦克法夸尔、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钱穆:《湖上闲思录》,三联书店,2012年版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方法》,三联书店,2013年版 【英】E.H.卡尔:《历史是什么》,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赵凌云、赵红里:年05期
30年与三次历史创造》,2010《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三个《红旗文稿》
第二篇:罗志田:《中国近代史的再次重估 》
罗志田:《中国近代史的再次重估 》
罗志田:中国近代史的再次重估 2010年03月30日 东方早报
核心提示:
近三十年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已经在冲击西方思想界和学术界。或许用不了多久,还会出现一次中国研究的典范转移,导致对近代中国史的再次重估,且必然影响到重新审视古代中国。
现在的世界局势真是风起云涌,石油价格瞬间以倍数涨落,与生产和供需渐离渐远;金融风暴闪电般穿透全球,来得快似乎也去得匆忙;明明是全球变暖,却一再以世界范围的严寒来表述!在这样一个变化急剧的时代,面临多方面的失序,“我是谁”的问题又变得重要,文化认同的意义被重新唤起,中国人的往昔又成为社会关注的一项中心议题。对史学而言,这一新来的关注是福是祸,也只能让历史来证明。
大体上,世界每经历一次大的动荡,西方思想家都会产生某种“历史终结”意味的观念。一战、二战和冷战结束后,都有过某一历史时期已经结束或过去的类似表述。这些论述本身不一定都被证实,更多时候是被证误。但这里反映出一种兼具危机感和前瞻思路的“弃往开来”倾向,即意识到在某一历史时期具有规范支配作用的一些基本理念开始失范,所以想要寻求更能解释世界和我们自身(大到人类,小至个人,但更多是一些区域性的文化群体)之历史和现状的新理念。每逢这样的观念转换时段,史学都会受影响而出现某种转变。从西方中国史研究的发展可以看出,史学受外在世局的影响是很显著的。中国本身(有时也包括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状态往往可以影响相关研究取向和研究典范的形成。以近代中国为例,试图从历史理解当代现象的倾向一直存在。1949年中共掌权后,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西方中国史想要解答的一个主要“问题”,即中共的革命何以成功?由于是要诠释既成事实,目的论非常明确,所问的基本是一个答案已经前定的问题;不过可能有多种不同的解答,需要相对更多的探索方向而已。
在那以后,如所谓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起飞,以及八十年代末欧洲和中国的事变,都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西方学界的思路转变(就美国而言,越战的全方位影响更是无论如何不能低估的)。最近的全球经济危机似乎又引起一些全面的反思,而近三十年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已经在冲击西方思想界和学术界。或许用不了多久,还会出现一次中国研究的典范转移,导致对近代中国史的再次重估,且必然影响到重新审视古代中国。
刚开始进入学界而又试图赶超欧美的史学新手,可能要充分注意这一点。但我绝对不是建议初学者放弃目前,而致力于想象什么预案,以抢占学术制高点云云。任何将来的转变,一定产生在过去和现在的基础之上。“弃往开来”,或不如温故知新;最初的一步,仍是把握过去和现在。但有此思想上的预备,更能提示研究者保持一种更开放的心胸,以适应可能很快会面临的变化。
蒙文通尝据孟子所说“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提出:“观史亦然,须从波澜壮阔处着眼。浩浩长江,波涛万里,须能把握住它的几个大转折处,就能把长江说个大概;读史也须能把握历史的变化处,才能把历史发展说个大概。”然而“澜”本形成于水“流”之中,涛起涛落前后,可能是很长一段平静的水面。此正如“潮”之有涨有落,且高潮的时间不长,高潮 1 后还会有一个更长的退潮过程。假如只在转折处看波涛翻滚之刹那形态,岂非观“澜/潮”而忘“水”?但若保持一定距离,或更容易看清潮起潮落的变化。
重要的是对整体水流要有清晰的把握。水流那相对平缓的部分,或历史那不变的一面,不论是否表述出来,都要始终存于胸中,决不能忽视。从整个水流的全局看,有时“未来视野”对历史转折的认识也有重要的推进。如果我们知道所研究的时段正处于变化之中,就像潮水尚未达到顶峰,则已发生的“巨变”对于未来者而言可能不过是小巫见大巫,其变之“巨”就可能大打折扣,而研究者也可以更平缓的心态来观察和分析已发生或正发生的变化。
面向未来本是许多近代中国读书人的共同心态,胡愈之那句“永远向着未来,不要怀念过去;一切为了明日,不要迷恋昨日”恐怕说出了许多人心中想说的话。这一思路正可以借鉴到史学之中。同时,闻一多稍早所说的,他始终没有忘记“除了我们这角落外,还有整个世界”一语,更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柯文(Paul Cohen)教授《在中国发现历史》一书,近年在中国很有影响。然而在该书翻译之时,他就曾担心,由于中国学者对美国的中国史研究者“多年以来努力探索的争论焦点不甚熟悉”,以及对其“用来表述这些争论焦点的一套惯用术语感到陌生”,他们“是否就能理解这本书的论证,从而体会书中提出的问题对美国史家所具有的重要含义”呢?从今日的后见之明看,他的这一疑虑绝非多余。“在中国发现历史”口号的流行,已经产生某种不可忽视的误会,不少人开始较为封闭地考察近代中国(未必是有意如此,更多可能是无意所为)。
因此,针对“在中国发现历史”这一口号在中国引起的误会,我曾提出更当去“发现在中国的历史”。这不是文字游戏。西人所长乃是傅斯年所谓“虏学”,本在中国之外,柯文所归纳的方向使其向中国之内倾斜,自然非常适合。我们相对更长于内,同样跟着再向内转,便可能未获其利而反承其弊。若在关注中国当地的同时,侧重在地之外来影响,则更适合自身的特点,或可收扬长避短之效。
我当然绝非提倡“中国人自身的中国史研究”或“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史研究”。陈寅恪一向主张“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他曾一再强调,中国的所谓“国粹”,从很早开始就含有大量外来成分。后人视为“真正之国产土货”者,常不过是“外国材料之改装品”。它们中很多都经历了一个混成的过程:最初是“本土之产物”,后来“逐渐接受模袭外来输入之学说技术,变易演进,遂成为一庞大复杂之混合体”。故要真正了解古代中国,就不能忽视历代融入的各种外来成分。
到了近代,从政治到文化、思想、学术、生活、经济等多方面的变化,处处可见外来的影响。外国在华存在是近代中国一个极为关键的因素。对此无需太高的学理修养也能认识到,孙伏园很早就观察到,帝国主义的力量,“是没有一个乡僻的地方不到的”。或用芮玛丽(Mary Wright)后来的术语,即外国无所不在。当然,承认其无所不在之余,也要注意具体所在的强弱——在沿海和城市,帝国主义的直接影响仍远大于乡僻之地。
一句话,如果外来“冲击”退隐或淡出,我们看到的可能是一个虚幻而失真的“近代中国”。我想要强调的,就是一种充分考虑近代“在中国”的各类外来因素(及其作用和影响)的开放取向,并希望时刻警惕不要陷入哪怕是无意识的封闭倾向。可以说,研究近代中国,不仅要深入了解所谓“前近代”的中国,至少还须参考三方面的外部历史,即十九世纪以来的西方、日本和各殖民地(以及后人对其的研究)。三者在这一时期都是变量而非定量,即其本身都处于发展变化的进程中。前两者直接间接影响了中国,尤其是中国的上层政治和读书人,以及口岸地区的社会和生活;后者中的大多数与中国没有太直接的关联(印度人、朝鲜人和越南人等则有直接联系),但西方对殖民地的研究有意无意中影响着我们的近代史研究,很多人实受其影响而不自觉。
只有对十九世纪以来的西方和日本——特别是其发展变化的一面——具有较深入实在的了解,才能真正认识近代中国很多前所未有的变化。过去的研究很少真正做到这一点,尤其在日本和中国的关联方面做得最不够(常见的不过是对比双方改革之成败)。只是在所谓思想史领域,中西和中日的关联受到了较充分的关注,然或许又走得太过:我们的思想史研究最常见用西方观念来套中国实际,下焉者不过以中国为战场实施西与西斗,即以西方的主义或理论为武器而相互作战;上焉者也多学步邯郸,追随西方“问题意识”的新潮,而不问这些从非中国历史环境中产生出来,有着特定的基本预设、方法论与认识取向的“问题”和思路,是否与中国自身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所存在的“问题”相一致。
就殖民地而言,中国虽与各殖民地一样受到帝国主义的全面侵略,却有一个与殖民地大不同的重要特点,即领土主权基本保持;由于这一重要因素的存在,帝国主义采取的策略和中国对侵略者的态度,都与殖民地场域中的大不相同。故近代中国与各殖民地被侵略和反侵略的历史,往往没有很直接的可比性,却又有很多相似或相反的参考之处;对殖民地的研究取向(包括前些年兴起的“后殖民”取向),很多都不直接适用于中国,但又有极大的参照性。必须充分了解各殖民地的发展演变,才能真正看到中国近代史的一些重要“特色”。一方面,今日中国研究已成名副其实的世界性学术;另一方面,也必须参考中国自身的发展经验。张光直先生前些年提出,既存“社会科学上所谓原理原则,都是从西方文明史的发展规律里面归纳出来的”,如果不“在广大的非西方世界的历史中考验”,特别是经过“拥有极其丰富史料的中国史”的考验,就不能说具有“世界的通用性”。他由此看到了“西方社会科学的局限性和中国历史(以及其他非西方史)在社会科学上的伟大前途”。黄宗智先生近年也有系列文章讨论他所说的“悖论社会”概念,以及将中国革命实践中所形成的独特认识方法提高到理论概念层面,以认识和解释与欧美不同的近代中国社会。近代中国社会是否“悖论”到黄先生所说的程度,还可斟酌。尤其是在意识层面,以西方观念为世界、人类之准则并努力同化于这些准则之下,是相当多二十世纪中国读书人普遍持有的观念,并有着持续的努力。类似倾向和努力也直接表现在学术领域,迄今影响不衰,不可轻视,更不可忽视。当然,历史发生现场的在地特殊性及发生在那里的具体实践,特别是众多个人和群体的亲身体验,更是研究近代中国所必须充分考虑的。
就像不同类别的史料皆如落花之各有其意,外在的或他人的研究,亦皆各有其“意”在;顺其意或逆其意而读之,皆当有所得,不过要充分意识到这是产生于特定语境的“他方之学”。今日中国学人可以有更开放平和的心态,作为在地的学者,对外国的研究不必追风,不必全盘套用其理论,更不宜像章太炎所说“颠倒比辑”其见解,但无论如何不能忽视他人研究的建树一面和具有启发性的地方,且最好在论著中有所因应,而不是视而不见,自说自话。
实际上,异文化的视角可以提供一些受本文化浸润之人忽略或思考不及之处,恰可能是在地的“本土”研究者所缺乏的。李济很早就从学理上论证了异国与本土眼光的互补性,他也曾长期提倡一种对特定“文化”的双语互证研究模式。知识往往源于提问,若能在意识层面尽可能依据特定时段里“在中国之人”(包括在华外国人)的所思所虑所为进行提问,并探索怎样解答,或者真能产生包括时空两层面的“地方性知识”。
第三篇:重估一切价值《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读后感
重估一切价值
“怎么那么没规矩!” 成长过程中很多人都听到这样的训斥。咱中国传统尤其注重“礼节”,见师长要恭敬肃穆,这才是好学生、乖孩子;见异性要不动心,所谓男女授受不亲,这才是君子、贞妇。“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规矩不可谓不多。所谓“二十四孝”故事,多是些自残自虐的神话,国人确信以为真,以为伟大。还有未嫁而夫已亡,之后终生不嫁的,咱中国人也称道为贞节女子,是要好好立牌坊表奖的。真不知这些女人是怎么熬过余生的!
当然如“贞节”等观念,国人已大大改观了,不会再去立牌坊。但回首传统,仍惊觉于“道德”中太多的似是而非和虚伪,痛感其对生命的压抑和戕害。实在要好好思考,一一重估。在此之前,先做笼统的批判。
儒家传统认为人性善,君子们在此基础上不断砌上“道德”的砖,吃力的建立起中国的“道统”大厦。要认清儒家思想的真伪,不得不先认识人性。那么人性是什么 呢?我想就是人区别于其他生物的某些共有的特性,他是与生俱来的,广义上属于“本能”。古今大哲对人性有很多不同分法,有的将其分为“理智、欲望、激情”,有的分为“本能(冲动)、理性、灵性”等等。我以为人性(或说本能)当作“意欲(will)、理性(理智)、情感”三分,其中意欲居于主导,理性是工 具,情感恰以多彩生命。当然理性和情感对意欲有影响。
那么儒家的核心精神是什么呢?是仁(良知)。人的本能中是有“求善”的意欲,这和饿了想吃饭,见了美女、帅哥想入非非是一个性质,都源于本能的。但正如 食、色一样,这只是意欲之一,并非本质,更非全部。人性本善或本恶?这本生就是一个伪命题。因为人高于善恶。据我想来人本没有什么“本性”可言,或者说人 性实在太过丰富了:食、色、竞争、游戏、求强、向上......你无法笼统得去做个概况或描述。儒家的根本问题在于把“求善”意欲人为拔高了,不仅当做了 人的本性,并且幻想着这是宇宙的本性。通过这种心理放大,“求善”意欲一变为“天道”。“天道”的大旗一张,于是乎“纲常礼制”十八班武艺齐聚,中国人的 生命也就在“规矩”的斩杀中慢慢消逝了。儒家把求更好生活的手段(仁、礼)本身当做了目的。道德超越了生命,飘于空中,通体冰凉!
生命高于“道德”,本身就是最高价值。任何超越生命的说教,不管他是赤橙黄绿青蓝紫,都不要去相信!凡是戕害生命的便是恶,一切扩充生命的便是 善。让我们以生命的名义和批判的眼光检视一切传统,重估一切价值!而“我”就是价值的评判者,是自己的立法者。不要再去听别人“你应该做什么”的鬼话,而是对自己说:“我要做什么”。
灰色的理论到处都有,但生命的金树常青。人就是“未定型”。朋友们,充满活力地去创造自我!有幸得到生命的人应该给生命以最好的报答。
重估一切价值之神与人
如今世风日下,价值混乱,国人迷茫。学者们穷本逐源,古今中西一翻对比后,得出结论:中国人原来的儒家传统经五四和文革扫荡,所剩无机。信仰缺失、缺少终 极关怀是国人价值混乱的根本原因。而他们开出的药方是对“神”的信仰,既重新找回终极关怀。于是“上帝”、“佛祖”、“真主”、“老天爷”或“超自然”,应有尽有,淘你喜欢。只要信“神”,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这是颇得“姓春哥得永生”之妙的。可是“人”在哪里?!
据说“神”是超于人之上的一种永恒存在,不知其所生,然而不灭。神是万能的,他创造了人,评判着人间的一切善恶,任何人的一举一动都逃不出他的法眼,不义 之举必将遭到神的惩罚。所谓举头三尺有神明,你还能不“戒慎恐惧”吗?于是人们只有以《圣经》、《可兰经》、《四书五经》等所教导的那样生活,因为这是神 谕、是道德律例,是唯一的正道。可是已有的科学发现和客观事实似乎都和这些“神”的教导不太一样的。什么7天创世纪啊,造人啊,灵魂不灭啊,稍有常识的人 都会予以断然否认的。但这似乎并不影响我们对“神”的信仰,这又是为什么呢?人为什么要选择自欺欺人?我想原因有二。
一是“神” 可以给这个世界一个合乎逻辑的解释。如果没有“神”,世界对“理性”而言似乎是荒谬的。生命如何起源?宇宙怎么诞生?因果链条的最后,科学家们 会遇到一个“理性”无法理解的“初始因”,比如大爆炸理论的“奇点”,比如生命如何从无机物演化为有机物。于是“神”便是这个“初始因”。这是理性的无奈 之处,也是人的可笑之处。首先,人类暂时无法理解的事情很多,为什么不能等待认识的发展而非得为了“理解”而创造神呢?这和远古人类编造神话解释自然现象 不是一个道理吗?其次,也许诚如康德所言,认识能力有其边界,本体界的事“理性”最终无法理解。也许宇宙和生命确是超出人类理解能力的存在。那又有什么关 系?我们为什么非得给宇宙找一个终极原因?这对于人的生存有什么意义呢?
二是“神”是人类社会的道德(伦理)需要,如果没有对“神”的信仰,人类社会将陷于无尽的混乱,人的存在也将失去意义。这又是人类自我编织的神话了。且不 说宗教之间残酷的战争导致多少人死于非命。仅说说伦理对于人性的戕害。传统伦理是超于现世的。人们为了虚无缥缈的来世而压抑现世生活,也许只有在幻想着天 堂的美好时才稍觉一丝快乐。传统伦理是否定生命本能,以私欲为恶的。人不是个东西,只能不断“赎罪”,不断“克己”,沉重的活在罪恶感中。“神”是高高在 上,凌然不可侵犯的。人谦卑的匍匐在神的脚下,祈求宽恕和怜悯。生命的甘泉在“神”的吸嗜下渐渐干枯了,人也因此病弱、垂死。
可怜的人!你们难道不明白是自己创造了“神”吗?你们为什么对自己的伟大视而不见?你们为什么宁愿背弃而不是信仰自己?你们为什么漠视现世而求来生?你们 应该去看看马克.吐温的《天堂赞美诗》,你会发现天堂实在无聊的很!总会有人发出这样的悲叹:宇宙是荒谬的,生命是纯粹的偶然,死亡不可避免,活着毫无意 义!朋友,愿这种人早点死去吧,这对他是个解脱。而我们将为生而为人欢呼雀跃!如己所愿的生活,这就是人生的全部奥义。不要再在“神”上浪费时间了,多花 些时间思考如何去更好的生活。最后,祝上帝“笑口常开”。
重估一切价值之无私与自私
据我了解,无论中外,大多数人总认为无私是好的、善的,自私是丑的、恶的。程朱理学主张要存天理、灭人欲,王阳明讲至良知,基督教讲爱邻人,都是或明或暗 的阐述这个价值评判。受此影响,我先前也是十分认同这个主张的,因此不免身体力行一翻。最近觉得事实似乎并非如此。写来和大家探讨。
自私在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是“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利益”,而无私的解释则是“不自私”,也就是“不只顾自己而不顾他人的利益”。这里的无私有两层含义: 一是即考虑自己也考虑他人的利益、二是不考虑自己只考虑他人的利益。明眼人一看便知,只要符合上述两者之一,我们便可定义某人为无私的。如果按照现代汉语 的这个定义,我想大家对于两者的孰好孰坏是没有争议的。
可国人观念中的无私、自私似乎并非如此,至少我脑中的不是。许是咱受传统观念及集体主义价值观影响太深的缘故。传统观念中“无私”和“无欲”似乎是同一个 概念,且往往强调后者。比如咱们耳熟能详的“无欲则刚”。但无欲是否真能刚呢?在我看来:“无欲则死”。一个人的行动是不可能脱离自己的“意欲”的,否则 不成了“行尸走肉”式的机器人或直挺挺躺在床上的植物人了吗?现实中“无欲”的活人也就是植物人罢,而且我们也不能断然说他是无欲的,因为并不了解他们的 思想。可见儒、释、道讲的“无欲”,都是骗人的鬼话,当不得真的。尼采说那些鼓吹“无欲”的人是因为空无欲望而欲望空无,有点道理。那么为什么还那么多人 信呢?而且似乎也有实际效果。我想大部分人是由于常体会到欲望无法实现时的痛苦,于是干脆否定欲望而免了失败的痛苦。在无欲中还有“免于痛苦”的一欲在!
有人反驳说:儒家言“无欲”乃指“无私欲”,至良知的“欲望”当然不算私欲而算天理的。他说的也有些道理。我们且看看“无私欲”是否可能?在此之前想先下 个我所理解的“无私”和“自私”的定义。“无私”指“无私欲”即所谓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自私指“为了自己的利益”,至于为不为他人听其尊便。人们饿 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这是小孩子都明白的道理。一般人还得找个伴侣,满足下灵与肉的需求。我想问:这是自私还是无私呢?如果这是自私的话,那么无私在现 实中就是不可行的。因为结果和“无欲”没啥区别。
有人会说:虽然如此,但“无私”毕竟是一个“美好”的理想。好吧,我们“梦游”一下。假设每个人都不用吃饭喝水,不食人间烟火也可以生存。那么我们是不是 可以专门利人了呢?这在我看来还是困难的。因为在别人不愿意告知的时候,我们很难了解他的确切需求是什么?需求没搞清楚,谈何满足该需求?没问题,咱进一 步假设:每个人“掐指一算”就能清楚地知道其他人心里想要什么。这下可以“无私”了吧?答之曰:也不行。因为每个人心里想的都是怎么去满足别人的需要,他 自己是没有需要的。于是整个世界的需求为零。呜呼哀哉,即使作为理想,“无私”也是不可能的呢。
也许有人还会反驳说:你这人怎么钻牛角尖呢?孔夫子都讲“食色性也”。饮食男女,只要私欲不过度,就没什么不好。那么我想问:“存天理、灭人欲”是怎么回 事?男女授受不亲又是什么?传统观念中难道不认为性事是不洁的吗?难道不是以“私欲”为恶的吗?“私欲”一变为恶,“无私”一旦成为天理,人们就只好压抑 自己的生命本能了。坐怀是必须不乱的,自然的男女之情成了“淫邪”。于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出生了,生命力也就在“天人交战”的人格的分裂中一天天萎谢 了。
我们的所有欲望都是“私欲”,而所有行动都是为自我需求的满足。否定“私欲”就是否定生命。不要再谈自欺欺人的“无私”,而是要健康的“自私”。即在满足自己的同时顾及他人!那么怎样做到健康的“自私”呢?我的看法如下。
第一要改变以“私欲”为恶的观念。不论是想吃山珍海味、把帅哥美女、玩电脑游戏、看山海美景或是想保护生态环境、帮助失学儿童、争取公民权利、促进社会公平,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力和自由,只要是不损害他人权益的,便是好的、善的。不应该在道德上对这些选择做一个高下之分。我们帮助他人,改进社会的 目的是什么呢?还不是为了使每个人的需求能得到更好的满足?使每个人都有一个美好的生活?
第二要“先己后人”。要明白只有自己好了,才有能力帮助别人这个最简单的道理。如果你自己都一事无成,如何来回馈社会?因此我们首先要对自己负责,强健生 命。凡事首先考虑的是自己想不想干,而不是他人的愿望。自己想要的就绝不谦让。要全身心的投入到社会竞争的洪流中去,靠自己的能力求取所想。这样每个人才 能在竞争中充分发展自己,扩充生命。而不是在谦让中压抑生命,扼杀自我。
第三要“人格平等”。健康的自私要求我们在为了自己的同时也要顾及他人,这样可以避免无谓的冲突。每个人不管能力大小如何,只要他不压抑他人的生命,在人 格上就都是平等的。“顾及他人”的层次有二:一是不损害他人的权益,这是消极意义上的;二是增进他们的权益。如直接捐助、帮助他人提高自身能力、争取扩大 公民权利等。这是积极意义上的。
那么,对于那些为了自己而损害他人的人应该如何呢?“道德教化”是无力的。唯有“以直报怨”使此人吃够了损人的苦头,得不偿失,才能使他“回头是岸”。朋友们让我们养成健康的“自私”,为了自己和别人的美好生活!
重估一切价值之克己与自我
今天来谈谈“克己”与“自我”,这是中西文化的一大区别。
儒家传统中对克己的阐述很多,也十分重视。大概都源自孔子的那句“克己复礼为仁”。不确知孔子此话的原意。估计是有感于当时人们因为私欲而相互残害而发的。如果真如此,孔子所讲的“克己”倒是和时宜的。因为生命是最高价值,为一己之私而戕害他人生命,当然是要反对的。当然孔子靠自觉来克己、靠复礼来为仁就有点异想天开了。一是人性复杂。“理性人”能比“道德人”的假设更好地解释人类历史和现实。而理性人是不会自觉克己的。二是即使现实中有“道德人”的存在。在与“理性人”的博弈中,他们也很难获胜、因此这种人会越来越少而近于绝灭了。中国历史上“君子”斗过“小人”的例子不是少而又少吗?孔子自己也落了个“惶惶然如丧家之犬”的结局。
言归正传。孟老夫子的观点是:“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这是完全的昏蛋逻辑!(本想骂孟子混账的,念他毕竟是个相信有“浩然之气塞于天地间”的头脑发热的理想主义者,罢了。)他明显将“克己”扩大化了。稍有常识的人都明白,行有不得的原因是:自己犯了错或别人犯了错(当然暂且不考虑客观原因)。难道别人犯了错,也可以通过反求诸己来解决吗?!孟子所说的“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和圣经教导的“打完左脸把右脸也贴过去”相近。说白了和教我们在老婆被人强奸以后,再把女儿送给那人强奸没什么两样。不用想就知道有多混蛋,可是竟还有很多人以为伟大的。
孔、孟的话对理学家、道学者来说当然是绝对真理,一句顶一万句的。于是“克己”——“反求诸己”——“存天理,灭人欲”的演进也就顺理成章了。而复礼则变成了“三纲五常”。
“克己”其实是以“一切为己的意欲”(以后称之为“私欲”)都为恶的认识的必然产物。人在求基本欲求满足的过程中充满罪恶感,陷入自我矛盾的两难:一边满足“私欲”,一边不满于自己竟堕于私欲。灵肉交战,人性因此扭曲。最明显的例子便是性欲。诚如尼采所言性欲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性交是自己快活而又能使人快活的一大美事(当然是在双方自愿的前提下)。传统观念却普遍以性欲为恶,看到异性有冲动便是不耻于人类的臭狗屎。曾国藩“不为圣贤、则为禽兽”的自箴是这种观念的极好体现。
由克己而衍生出的一系列观念,如“修身”、“慎独”和“戒慎恐惧”等更是使人毫无生气可言。人们整天生活在“圣贤”的书中,用“天理”画地为牢,不敢越雷池一步。
源于“克己”的“严于律己,宽于待人”是似是而非的。本来嘛,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个体,为什么不公平对待呢?但中国却是习惯于对自己人残忍,对外人宽容的。比如两个小孩打架,不管对错,父母总是把自己孩子训斥一顿了事,并视为“理应如此”。还有“谦让”,国人无不以为是一大传统美德的。不是连外国人也夸咱是礼让之邦嘛,这很可以自豪一下了。于是人家外国人来中国,是要给予超国民待遇的。至于自家人,先受着罪吧。我们不是宁可勒紧裤腰带,也要援助第三世界国家革命吗?越南的苦头是尝到了。还有更高妙的道德,名之曰“以德抱怨”。我们不是免了日本的“战争赔款”吗?换来的是日本至今不肯对战争进行深切反省。我想这和他们吃到的苦头太少是有很大关系的。凡此种种都是很能让亲者痛,仇者快的。“克己”的另一害处是压抑情感。喜怒哀乐是人的基本情绪,十分自然的。我们却不能在别人面前自然流露,否则不是被斥为“轻浮”就是被斥为“放肆”,甚至是“伤风败俗”。我们想哭的时候哭不得,想笑的时候笑不得,爱上喜欢的人也不能坦露内心。于是中国人只好无奈的喜欢含蓄、习于暗示,并因想象力和理解力不够而吃了不少苦头。梁祝的“十八相送”虽然夸张,倒也十分生动的反应了这个问题。
克己的最大危害是压制个性,是否定“自我”。孔夫子不是说要“毋欲、毋必、毋固、毋我”吗?中国人是从来不知“自我”为何物的,或者说从来没有自觉地去认识“自我”,更不用说实现了。只要“好礼复古”如圣人所说的去做就可以了。特立独行是要被吐沫淹死的。难怪鲁迅先生《娜拉走后怎样》中感叹中国太难改变: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血。
“克己”不可避免的结果是以生活为苦。既否定“私欲”,又压抑情感,这样活着又有什么乐趣可言?!难怪咱们“吾日三省吾身”的曾子在临死的时候才感到轻松的解脱。“仁”的担子一辈子压在肩膀上,实在太沉重了。
既然“克己”如此不堪,我们该怎么办?质言之:如己所想的生活,努力去实现“自我”。为此要树立以下人生态度。
“平等”的而非“自抑”的。每个人都是平等的生命个体,为什么要“律己以严,待人以宽”?这不是对自我生命的不尊重吗?对自己和别人要一视同仁。不要再相信什么“吃亏是福”,那不过是弱者自欺欺人的把戏。只有树立“平等”的观念,我们才能在和别人的交往中做到不卑不亢。这才是尊重生命所应有的态度。
“求取的”而非“谦让的”。歌德说人必须每天每日去争取生活与自由,才配有自由与生活的享受。自己想要的,就靠自己的能力求取。我们不需要他人的施与,也绝不无故施与他人。只有这样,生命力才能在相互竞争中得到强健和扩充,我们才能体会到生命特有的力与美。而“谦让”只会压抑本能,消解竞争,使生命萎靡不振。
“坦率的”而非“含蓄的”。自然的表露你的感情吧。让我们大声去笑、放声去哭。不要再遮遮掩掩地含蓄暗示,而是坦诚地表达内心的爱。大方的欣赏和赞美别人,也坦然接受别人的赞美。内心情感得到充分释放的人生才是美好的。不要在乎别人的看法。这与我何干?!况且没有人会真的讨厌坦荡直率的人。
“个性的”而非“从众的”。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是人生的应有之义。不要再沿着别人的生命辙迹漫无目的的前行,而要根据自己的喜好决定人生的道路,听从内心的召唤去实现自己的精彩。
“欢快的”而非“沉重的”。生命是一条河流,不论在湍急奇险或平缓开阔处都有她独特的美。生命是一曲乐章,不要在失意落魄时吟抑郁低沉的悲歌。即使在人生的谷底,也要奏出激扬欢快的乐章。别忘了,我才是生命的歌者,并以我全部的热情和爱,谱写生命的赞歌。让我们抛却无谓的精神重负,在人生的台上,轻捷灵动地舞蹈。
重估一切价值之完结——热爱生命
本想再写两篇关于静与动、好礼复古与厚今薄古的文章,发现没有什么动力。可能是学力有限,写来写去就是这点东西,实在没必要赘言了。但对之前的批判还是想写点东西作为自己思想上的小结。
重估一切价值并不是为了批判而批判,也并非要打倒一切,而是要以生命的名义对这些价值进行重新的审视。好的我们就留下来,似是而非的我们就摒弃。传统价值中自然有好的方面,这是我们要珍视的宝贵财富。
生成是无罪的。一切扩充生命的便是善,一切戕害生命的便是恶。这是我认为评判伦理道德的根本标准。而一些我们以为好的传统价值,恰恰违背了这个标准。当然在具体情境下,每个人对于什么是扩充生命、什么是戕害生命都会有自己的判断。并且肯定有很多人(比如有宗教信仰的人)不同意这个标准本身。他们有自己的善恶判断。面对这些,我们又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呢?
首先要记住对生命的热爱。这是最根本的,是重估一切价值的原因。既然批判的目的是为了爱,那么不管这个人的价值判断标准和我们有多大的不同,只要他没有故意去戕害他人的生命,我们都应该报以最大的宽容。因为他和我们一样都是鲜活的生命。我们怎忍心去伤害他呢?
其次要理解和尊重他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判断。虽然存在一些客观标准,但是千万不要以为自己的价值判断就是真理。不要自以为正义在手可以随便评判、指责他人。要知道每个人的认识都有他的局限性,要认识到自己的渺小。既然我们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并且以此行事,也应该允许别人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做出自己的选择。我们都是人格平等的,在这点上没有谁比谁更高贵。多一些理解和尊重,我们才会少一些无谓的不快和争执,世界也会多一些温暖、快乐和爱。
最后要有开放包容的心态。人和人之间是那么的不同,而正因了这不同,世界才是缤纷的。不要保守,也不要偏激。要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多和不同想法、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人沟通和交流,这样你既能开阔自己的视野,减少偏见,也能更好地理解和善待别人。
我的存在对我而言是一个永久的神奇。在生命之流中,让我们始终铭记内心真挚的爱,善待自己和他人,享受生活!
第四篇:谈党性、讲传统、重品行、作表率
率先垂范 党员干部的应有品质
——对“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一点感受和体会
在全党喜迎十八大前夕,组织部门开展以 “一迎双争”为主题,深化“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活动,很有必要,非常及时。目前,在部分地区、部分单位、部分党员那里,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越来越稀少了,党性缺失、品行缺陷、表率缺位,确实已到了须要予以高度重视的时候了。
作为一名已经退休多年的老同志,一名老党员,一名曾经的党务工作者,从自己过去的工作经历和环境看,对“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确实有着较深的体会和切身的感受。
以我的理解,“讲党性”,实际是作为一名党员对自己政治上的一种认同和承诺,是对自己政治追求的一个确认和实践。做人不能不讲人性。同样地,做党员不能不讲党性。“重品行”,是做人的一种追求,做好人的一个方向,也可以说,是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合格党员、优秀党员的一种追求,某个角度看,也是一个底线、一份要求。品行不端,为人就让人不齿,根本就是不合格的党员。“作表率”,则是党员讲党性、重品行的必然逻辑和起码要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归根结底,是一种追求,一种品质,也是一份义务,一份责任;集中到一点,就是要作好表率。只有具备较强的党性和较好的品行,才能学在前、想在前、干在前,才有可能成为别人能够学、愿意学、乐于学的表率。所以,能作表率,既是党性强的表现,也是品行好的体现。反之,不能作表率,讲党性、重品行,也就没有了根基。
上世纪60年代,我是一名插青。我们有一批30来人的知识青年插队在芦墟。下农村,确实苦。但是,因为党有号召,我们没有二话。家长虽有不舍,最终也是支持。干农活,确实累,但是,我们不会低头。欣慰的是,大家都很关心我们。记得头一次拔菜籽,因为菜梗比较粗糙,我们干活也没有经验,没多久,手上便磨出了血泡。不久,被细心的队长发现了,掰开我们的手一看,满手都是,赶紧叫我们马上停歇下来。那个时候,大家对党充满了感情,对党员充满了敬佩,党群、干群之间,都十分和谐。大家的精神状态都很好,只要党有号召,工作有需要,我们都是随叫随到,一呼百应。这是一个充满朝气、充满干劲、蓬勃向上的青年群体。这里,有一种非常可贵的精神状态,就是始终精神振奋、充满激情。
70年代,我曾在芦墟公社机关工作,和社会各阶层接触较多,包括妇女工作者。那个时候,计划生育刚开始抓试点。所谓万事开头难,又是后来被称为“开下第一难”的计生工作,有许多现在不大会碰到的难题,而且,也没有象现在这样有严格的工作考核,但丝毫不影响大家工作的热情。大家白天东奔西走做工作,晚上坐下来交流情况、商讨对策。因为工作上没有私心杂念,人际间亲如一家,所以,大家能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起使。那时的政策是允许二胎,不可以三胎。但许多人特别是在农村,对生男生女还比较看重,一定要生男孩的思想很有市场。记得有一次,一位大队书记因为前二胎都是女孩,执意要生第三胎,而且有的公社领导对这个大队书记还抱有一定的理解和同情。这对这个大队的计生工作无疑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也影响到了其他大队。针对
这个事情,我们克服重重困难,不厌其烦、也不怕得罪人、反复地去做工作。经过艰苦的努力,一二年后,芦墟公社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70年的23.65‰迅速下降到了10‰以下,并连续多年一直维持在8‰左右的水平。这里,有一种非常可贵的工作态度:认真,有一种非常可贵的群体意识:奉献。
80年代,我在县计划委员会工作了一段时间。那时的计委,人员不多,但职能范围非常广。因为有领导的以身作则,样样带头干,大家也都是兢兢业业,十分勤奋,加班加点成为常态。有时上面决定开会来得比较急促,明天开会今天要材料也经常会碰到。怎么办呢?就是集体一道加班:这个汇总数据,那个撰写文稿,领导亲自修改,再有的,进行打字、校对、装订……,常常要忙到半夜。尽管没有加班费,大家还是忙忙碌碌,无怨无悔。因为都把事业放在第一位,把精力放在工作上,体现出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这种凝聚力的形成,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大家对领导的素质、能力、人格等带来的敬佩,也有平时领导的身先士卒和对大家的关心。以我来说,有一阶段,因为是借用人员,在奖金等福利问题上,多多少少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当然,那时所谓的奖金也就区区几元钱,上下也就一元二元的差别,但奖金等级毕竟不一样。于是,领导多次主动去和我的原单位沟通,介绍相关情况。尽管最后的结果还是差不多,但对我、对大家的心理产生的影响是不一样的,让人能够感受到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从而工作的干劲更足了。这里,有一种十分可贵的意识和氛围,就是始终坚持事业为重、大局为重、团结为重。
90年代,我到了机关党委,干起了群团和党务方面的工作。在这里,人很少,但很精干,也很肯干、会干,我同样感受到了团结敬业、和谐共进的良好氛围。领导的率先示范作用同样十分明显。领导带头调研、带头学习,带头出主意、提措施,而书记会、党委会等往往就放在了晚上。可以说,是一门心思放在了工作上。平时工作,大家既分工明确,又互相配合;既发挥好个人的能动性,又显示出集体的合力。群团也好,党务也好,都坚持每年突出一个主题,做到既重点突出、有明显效果,又不占用过多的时间。对于突击性、阶段性的工作,大家更是全力以赴,齐心共进。那时,几乎每年都要组织几次抗洪抢险工作,危急时刻,往往需要全天候随时待命,也是领导带头值班,并及时做好与有关方面的沟通和协调,及时协调组织好抢险突击队,并亲自奔赴抢险第一线,多次得到了有关方面的好评,并获评省级抗洪抢险先进集体。这里,同样有一种非常可贵的东西,就是率先、争先的理念,踏实、勤奋的作风。
我所经历的这些单位,有一个十分明显的共性特点,就是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始终如一的率先垂范,也就是能够“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所以,虽然工作比较辛苦,但大家心情比较愉快,工作干劲比较饱满,单位业绩也比较明显。
我想,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的现实逻辑,是“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的现实基础,是“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现实需要。一句话,有什么样的领导,就带出什么样的队伍;有什么样的党员队伍,就
有什么样的工作状态;最后,就会有什么样的工作业绩。归根到底一句话,社会再怎么前进,工作再怎么开拓,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一刻也不能忘记,“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一刻也不能放松。
第五篇:估算题专题
估算题专题复习
上海龙文
物理教案
估算题说明:
根据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物理常数和生活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和数量级的取值范围进行合理判断或估测的方法叫做估算法,运用估算法计算的问题成为估算题。
中考能力要求:
中考估算题通常出现在选择题,所考的知识点集中在速度、长度、质量、压强、温度、热量、功、功率、电流、电功率等物理量;估算题大多来源于生活,联系实际,时常也会考出学生对天文、地理、体育、时事的了解,解答估算题需要做到“心中有数”,能把课堂中学到的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从生活中学习物理,在心中形成一套“参考体系”
1.温度
1)一般情况下,上海市晴天的昼夜温差最接近
()A.
B.10
C.17
D.24
2)为节能环保,国务院规定机关、商场等单位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A.
B.18
C.22
D.26
3)上海气象台有三种高温预警信号,从低到高分别为“黄色”、“橙色”、“红色”,其中“红色” 高温预警信号表示上海将要达到或已达到的气温为
()A.
B.35
C.37
D.40
4)下列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A.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5
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5 C.上海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38
D.上海的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
2.速度
1)在上海的内环线高速道路上,限制汽车的最大车速为
()A.0.8 千米/小时
B.8千米/小时 C.80 千米/小时
D.800千米/小时
2)陆地上奔跑最快的动物猎豹速度最接近于
()A.1 m/s
B.10 m/s
C.30 m/s
D.100 m/s
3)下列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A.人步行的的平均速度约为5m/s B.在中学生运动会百米赛跑中,获得冠军的运动员的平均速度可达13 m/s C.声音在常温下的空气中的速度约为17 m/s D.无线电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 m/s 讨论:“能否估算一下头发生长的速度约为多少米每秒?说出你的整个思考过程。”
3.长度
1)第四十六届世界乒乓球赛改用“大球”后,世界乒坛首次高水平较量。这里所说的“大球”是把以前的乒乓球直径增大了
()A.2微米
B.2毫米
C.2厘米
D.2分米
2)12岁的李明一年内明显长高了,他增长的高度可能是
()
A.8cm
B.8mm
C.8dm
D.8μm 3)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10cm
B.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m C.人的拇指宽度约为10cm
D.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为1 8 cm
估算题专题复习
上海龙文
物理教案
单位换算:
英寸,英尺,码 和厘米的换算
4.质量(体积、密度、重力等)1)一个大房子奶盒装牛奶的质量约为
()A.0.01 千克
B.0.1 千克
C.1千克
D
10千克 2)以下选项中质量最接近50g的是
()A、一个乒乓球
B、一只母鸡
C、一只鸡蛋
D、一张课桌 3)专家建议:一个正常的成年人每天摄入的食盐摄入量不超过
()A.0.6克
B.6克
C.60克
D.300毫克
4)下列估值合理的是
()A.足球运动员的质量可达80kg
B.一册初二物理课本约为100mg C.教室内空气的质量约为100g
D.一根灯管的质量约为2kg 5)某中学生游泳时受到的浮力大小约为
()A. 500牛
B.1000牛
C.1500牛
D.2000牛
6)已知空气的密度约为1.29 kg/m³,则教室内的空气质量最接近于
()A.3000 千克
B.300千克
C.30千克
D.3千克 讨论:公制,市制,英制
1担 1两
磅 盎司 克拉
5.压力、压强
1)一张报纸平摊在水平桌面上时,它对桌面的压强约为
()A.0.1帕
B.1帕
C.10帕
D.100帕
2)一本148页的初三物理课本,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产生的压强约为
()A.300帕
B.150帕
C.75帕
D 无法确定
3)一名中学生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最接近于
()A.帕
B.帕
C.帕
D.帕 4)少林功夫名扬天下,“二指禅”绝活令人称奇。表演时,人体倒立,只用中指和食指支撑全身的重量,这时两手指对地面的压强最接近于
()A.3×Pa
B.3×Pa C.3×Pa D.3×Pa
6.热量
1)一只家用水壶里盛满沸水,把这壶水冷却到室温,它放出的热量大约为
()A.焦
B.焦
C.焦
D.焦
2)一根铁钉的质量约10g,从1000℃的红热状态冷却至25℃,会放出多少热量
()A.焦
B.焦
C.焦
D.焦 热量:焦耳和卡路里的关系
首先确定自己的标准体重
体重指数 BMI=实际体重(公斤)/【身高(米)】^2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BMI的适合西方国家判断标准为: BMI 18.5~24.9 正常,25~29.9 超重, >30 肥胖
每个人因为身高、体型的不同,加上工作量及劳动力的差别,所需要的热量也各不相同
一般而言,一人一天最低不能少于1000大卡(1大卡=1000卡)的热量。计算步骤一:先计算标准体重
女性:(身高cm-70)×0.6(注意,若量出来的体重高于或低于标准体重的10%左右,都 男性:(身高cm-80)×0.7
在标准范围内,如果超出20%以上,就是肥胖)
计算步骤二:算出所需热量 这个步骤依照自己的工作性质,所乘的单位也不尽相同。
较不费力的内勤工作者:25大卡×标准体重(公斤)+500大卡
稍费体力的外勤工作者:30大卡×标准体重(公斤)+500大卡 估算题专题复习
上海龙文
物理教案
大量费力的劳动工作者:35大卡×标准体重(公斤)+500大卡
7.功 功率
1).一位中学生沿教学楼的楼梯登上了3楼,该学生登楼做的功最接近于
()A.4500焦
B.450焦
C.45焦
D.4.5焦
2).将一本现在使用的物理书由地面拿到课桌上,所作的功约为
()A.0.1焦
B.1焦
C.10焦
D.100焦 3)某学生从底楼奔上6楼,共用了15秒,他上楼时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最接近于
()A.10瓦
B.50瓦
C.100瓦
D.500瓦
8.电压、电流、电功 电功率
1)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
()A.1.5伏
B.24伏
C.36伏
D.220伏
2)标有“100W”字样的家用电器可能是
()A.白炽灯
B.电视机
C.洗衣机
D.空调器
3)下列用电器中电流最接近5安的是
()
A.电扇
B.笔记本电脑
C.台灯
D.电饭锅
4)上海启动了新一轮电表更换,每个家庭都安装了智能电表,小明全家三个人,一个月正常用电量最接近的为
()A.0.6度
B.6度
C.60度
D.600度
讨论话题: 各种家用电器的电功率 手电筒
电磁炉 吸尘器
微波炉 计算器 电熨斗
抽油烟机
电吹风
电烤箱
等 夏冬两季
打印机
传真机
电费暴涨
估算题综合练习
1.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体感到舒适的温度约为42℃ B.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mm C.教室里日光灯的额定功率约为40W D.做一遍中学生眼保健操的时间约需5s
2、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经常要进行估测,以下估测明显不合理的是()...A.课桌高80cm B.人步行的速度是5m/s C.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D.让人感觉舒适的室内温度为23℃左右
3、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指出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A.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为1 8dm B.一个普通鸡蛋重约5N C.现行用的初中物理课本宽度约为19m D.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
4、下列数据与事实相差较大的是()
A.教室内一盏日光灯的功率约为40W B.你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m/s C.使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25℃左右D.中岳嵩山顶峰的大气压约为1.5×105Pa
5、小明用身体进行实验时所记录的下列数据中,合理的是()
A.他的质量为50g B.他潜水时所受水的浮力为5000N 估算题专题复习
上海龙文
物理教案
C.他从一楼匀速走到二楼时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为1500J D.他的体温为100℃
6、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初中生的体重约为50N C.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20m/s D.正常人10次脉搏的时间约为1min
7、以下估测比较接近实际的是()A.课桌的高度大约是1.8 m B.1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60 kg C.洗脸水的温度大约是一40℃ D.小李同学受到的重力大约是550 N
8、小明身高175cm、质量65kg.针对他的身体条件,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他的体积约为65dm3 B.他的正常步幅约为2m(步幅,走路时,两脚尖之间的距离)C.他的“1柞”约为40cm(柞:念zhǎ,张开手,拇指尖到中指尖之间的距离)D.他的“1庹”约为3m(庹:念tuǒ,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9、一个正常发育的中学生的身高大约为()A.0.15 m B.l.5 m C.15 m D.150 m
10、下列说法与事实基本相符的是:()A.一个电子的直径大约是1mm B.一位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m C.一支书写铅笔的质量约为10kg D.人体的密度大约是2.7×103kg/m3 11.下列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10cm B.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m C.一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D.一袋普通方便面的质量约为0.5g
12、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生活的是()A.中学生的身高一般是165cm,体重是500g。
B.安全电压是指不高于36V的电压,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 C.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7.8℃
D.光和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率约为3×105km/s
13、以下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普通居民楼一层的高度约为3m B.某变电站高压输电电压为3×105kV C.一个中学生静止站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Pa D.人的正常体温约为73℃
14、、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A.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是50g B.人步行的速度约是15m/s C.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不高于36V D.课桌的高度约是80dm
15、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正式比赛篮球架的篮框高度约1.6m C.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力约10N
B.成人的正常步行速度约1.2m/s D.初中物理教科书的质量约1.8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