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工程技术人才创新能力培养高级研修班
工程技术人才创新能力培养高级研修班
大会交流会议记录
北京 李祥臣 3个收获:
1、创新是有规律的,TRIZ揭示了技术的进化,掌握了这种理论能使工程技术的创新从自发到自觉。
2、创新是有目的的:必须是与经济利益相挂钩。创新的终点是价值实现,与经济利益相挂钩,提供了创新方向。个人认为:创新的终点是价值实现,但可以与政治利益挂钩,也可以暂时不挂钩。
3、中国人需要自己的创新体系,中国人不缺乏创新,但是缺乏适合中国的创新体系,工业和社会领域一样,从总体上看我国是民工时代而不是工业时代。中国技术创新要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创新体系。2个建议:
1、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培训班,工作深入细化。
2、探讨如何发挥培训的长效机制,培训应从到普及到推广。
重庆 宫兆涛 建议:
1、国家的创新体系需要政府的推动,希望政府能提供专项经费做区域性专业性的团队的组建。
2、本次培训大家接受了非常多的创新理论,希望大家把知识带回去,用于解决问题。并且希望此项工作能长期做下去。
3、希望在剩下的两天里大家能同行内多交流一些,同行交流非常有必要,相互认识,相互交流。例如建立qq群等方法,使培训效果能长期有效。
内蒙古 文宗川
内蒙古连续8年GDP增长全国第一,在一定程度上是在利用资源,所以更希望有深加工企业(利用科技力量,使GDP的增长不仅依靠资源而且要依靠深加工),利用科技力量,开拓今后的工作,因此学习创新理论很有必要。
五大创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材料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创新(管理方式)这些很多都是针对管理创新。
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我们都在做,我们认为需要创流分层,技术创新(产品、工艺、材料…)——流程创新——管理创新【最高,微观&宏观(战略、组织、文化…)】,管理创新相对于技术创新更为重要,决策失误的后果更为严重,而技术创新的失误是可以弥补的。
江苏 闫庆连
1、第一次参加培训,有点晕,醍醐灌顶,让自己的传统思维从根本上得到转变。
2、创新方法有很多并且在逐步完善中,企业中应有专门人员做相应的工作。
3、了解现在的创新模式的发展,但还没有办法将理论和实际工作联系起来。我们将准备继续学习,深入学习找到突破方向,直到灵活运用。意见建议:
1、建议用案例反馈评价,根据不同领域不同专业开展相关的创新培训。
2、建议将参会学员进行成分细分,便于交流。深入学习,找到方向。
3、选准理论和工具,进行创造性创新。
浙江 陈敏玲
此次参加培训浙江共4人,参加的企业均是浙江省推广创新方法试点企业
1、对创新概念有了新的认识,思考怎样和模式相结合。
2、俄罗斯外专的讲课用清晰的方式导入TRIZ理论。
3、学好用好,任重道远。建议:
1、不同人群、不同培训、不同案例。根据不同专业行业进行培训。相对集中人群,相对案例集中。
2、组织经验交流会,包括:1)企业成功案例2)培训机构如何导入培训。
福建 叶商松
提高创新能力有很多方法,抓住市场本质问题,培育市场成长,这是创新的新观点,由于市场培育得好,能很快把科研成果转变为经济成果。举例:激光。如何抓住市场信息,培育市场,是提升创新能力的关键。
新疆 张晨
对西方在快速创新方法方面有深入了解,学到西方国家的最新成果,深度挖掘用户需求。詹教授:创新是手段不是目的,创新流程中人力资源管理,任务界定等…六顶思考帽,平行思考法对技术部门领导现在金字塔形现状的改革很有帮助。了解工具,战略认识,还需要课后消化吸收并在日后的工作中加以运用。学习量化方法,是企业创新贯穿项目的始终。
湖北
黄学松
学习时间比较短,消化不是很好,通过赵敏教授的讲解,了解发明和创新的区别,詹教授的讲解也同样给予我们启示 建议
1、科技部应该把自主创新培训学习和知识产权培训结合起来,摘掉仿冒大国的帽子。
2、科技部在科技计划中能否专批创新方法基金来支持创新的培训及研究,形成长期机制。3天的培训形成一个初步的概念,实效需与企业结合,需要资金支持。
3、人社部能否设立创新师的岗位,学三星、学国外创立国内自己的体系,包括目标、大纲、教材、计划等。对创新培训形成有系统体系,建立适合国内企业的培训。
云南
李宏 三项体会:
1、第一次了解这些创新工具,以前的创新是摸着石头过河,无章可循,现在体会到创新是有章可循。
2、对自主创新有了更深刻的体会,自主创新的目的是创造价值。
3、深入交流,感受到云南在创新工作方面还需努力。二个建议:
1、学习内容很多,对深入学习印象不深,希望有分类。
2、国家:创新型方法推广,有公益性组织,现在创新方法推行多集中在超大型企业,希望有公益性的组织对中小型企业有推动,对企业后期有很大推动。中小企业需国家的支撑和帮助。
辽宁 刘成雁
带期望来,满载收获而归。作为基层单位管理者,以往对科技创新的方法多集中在物质奖励和思想政治方面,现在用科学办法提高科研效率。这些将在辽宁的十二五规划纳入。建议:
1、时间短,实例少。若老师多讲些实例,便于模仿。根据各个领域不同有所细分。
2、给辽宁支持,下次期望科技部培训班在辽宁举办。
上海 王锋
学校、研究院、企业培训中心均各一个,有机会系统学习创新理论。
1、认清形势,转变创新观念。
对于身处的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深刻地了解到创新的必要性,有显著的战略意义,技术创新不等于专利,科研成果要从市场和需求出发,提升核心竞争力。
2、收获信心,我国是造船大国,更多是造船壳子,建立在全球化分工和廉价劳动力上,所以更需要通过创新来缓解,解决。创新方法的学习,工具的运用,思维的转变是解决问题的好工具。鼓舞起追赶欧美的信心,信心比黄金更宝贵。
3、为以后解决问题指明方向。掌握创新方法,进行了初步的学习,在回去之后还要继续学习,非常赞同“自主创新,方法先行”。
第二篇:关于“高中卓越教师培养工程”高级研修班
关于“高中卓越教师培养工程”高级研修班
招生通知
局属各高中、完中:
为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探索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造就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造诣高深的教育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引领黄浦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2013年3月组织部分高中(含完中)教师参加“高中卓越教师培养工程”高级研修班培训。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招生对象
高中学段各学科具有中学高级职称的教师,区级骨干教师、具有研究生学位(含研究生课程班毕业)教师优先考虑。
二、招生方式
招生采取教师自愿报名、学校推荐,教育局审核的方式进行。市、区重点高中每校报送2人,完中每校报送1人。在2013年2月25日(周一)前,将“高中卓越教师培养工程”高级研修班报名表(见附件),书面一份报局人事科,电子表上传至局人事科jxrensk@hpe.cn 邮箱。
三、培训时间与地点
自2013年3月——2014年6月结束,培训时间安排在部分周末、长假及寒暑假集中进行。
培训地点安排在格致中学和华东师范大学。
四、培训内容与形式
研修班的培训内容采取五大模块相结合的综合培养模式,五大模块
分别为:专题讲座与工作坊、主题访谈与课堂研讨、视野拓展跨学科讲座、英语水平提升学习、教育考察与交流。在每个内容模块中运用多元化培训方式,如工作坊、团队合作、研讨互动、主题访谈、案例分析、行动学习等,强调理论学习与实践研究相结合,注重学以致用。
五、培训考核与结业
每个学员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撰写一篇研究论文;在外省市考察调研后,撰写一份教育考察报告,研究论文和考察报告需经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高等研究院审核,审核通过后计区级培训14学分,同时计高级教师专题研修18学分。
联系人:冯晓红电话33134800转21563
黄浦区教育局
2013年1月22日
附件:
黄浦区“高中卓越教师培养工程”高级研修班报名表
填报学校(盖章):
第三篇:培养技术人才
培养技术型人才
社会在日新月异中繁华,企业在竞争中方显长远发展的实力,在发展中创新技术,这就会对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的技术能力及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知识技能结构已难以满足工作的要求。为此,无论是从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还是企业长远发展,大力培养技能型员工都应作为企业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常抓不懈。
知识的更新技术的创新,新设备的投入,却缺乏技能型人才。单从焊机的发展由过去单一的焊条电弧焊(酸性、碱性焊条),发展到管道自动焊、半自动焊工艺。焊条电弧焊也由结507焊条单一品种全位置施焊发展为纤维素焊条立向下焊等高效焊接施工工艺。改变了普通焊条立向上焊的传统工艺方法,将原水平固定管状对接全位置运条操作法,改变为类似平焊运条法的下向焊,即由12点位置起弧焊至管口下部6点位置结束,提高熔数效率1~3倍,如此高效的工艺方法得需要我们用知识技术驾驭它,懂得焊接技术却不懂得焊材需要匹配的焊机或者工作的中出现断弧,熄弧,粘连情况的原因,因此公司必须要求每一个员工都必须由传统的简单操作的劳动密集型向现代社会所要求的知识技能型转变,打造一个技术高、适应性强、个性化、专业化的劳动技术机组,来应对竞争社会的残酷淘汰。生活方式的演变和处世态度的起落,刺激着我们做出过激的行为,这对对员工的素质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劳动者必须与时俱进,迅速跟上形势,实现由一般的劳动操作向知识型技能型的操作转变。企业不但是良好的经济组织,而且是一个良好的学习组织。这种学习型组织不应搞针对性的培训而应建设普遍学习型和培养大批量知识型技能型员工为目的,要求每个人都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每个人都需要具备创业、解决问题和自我创新的技能。当前,为提高生产效率,加快企业发展,企业大量引进先进设备,使员工的工作性质从以体力操作劳动为主转向以知识、信息处理及脑力劳动为主;工作范围也在不断拓宽,专业间业务交叉,人员间的多方面的协作,也更需要员工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因此,企业劳动组织的变革,要求员工必须学习过度到知识型技能型人才领域。在技能人才领域中击溃民营建设企业,他们虽然竞争实力不
行,但是竞争手段灵活,由于竞争,项目利润空间受到挤压,给我们加强管理、控制成本、提升效益带来了新的挑战。而新的挑战总是让我们应接不暇,员工的待遇问题很大程度上打消了他们忠诚事业的念头,影响着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有的员工消极对待工作,有的选择在家创业,有的干脆转到分包的队伍,同种工作条件下,谈钱不伤感情,希望能制定定有效的经济责任制挽留精英。
培养员工,吸收人才,留住骨干,技能是指运用知识和经验去完成某一活动的行为能力,一般表现为实际的操作技术。技能是实践训练的结果。企业一般把熟练掌握一定操作技能的人员统称为技能型人才,把掌握一定技术能力或从事相关技术工作的熟练工人称为技术工人,而技术工人作为技能型人才的基础,在基层班组中占有很大比例,技能型人才与技术工人相比,除了具备更丰富的生产操作经验和事故处理能力,能独立解决有一定难度的生产技术问题,还要能够组织或作为骨干积极开展班组技术革新活动。技能型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人力资源之一,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机组管理人员注重挖掘和培养特殊人才,要在原来的基础之上给他们填补知识的空缺。
首先强化理论学习。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员工技能培训中最基础又是最重要的环节,只有理论上首先弄懂,才有实际操作技能提高的基础。因此,搞好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对技能型员工基本素质的提高,对员工在今后实际生产活动中运用理论,对实际技能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培养技能型员工要结合不同机组所担负的公司生产任务及自身特点,找准切入点,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杜绝形式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长计划、短安排,有序推进,把着力点放在提升员工的理论水平、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上。抓好岗位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是员工完成实际任务的能力,要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针对性地开展培训。这是一项既需要细心耐心,又必须严密组织的系统工程。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公司培训部门应对所有技能性岗位展开培训需求调查,认真分析分类,力争做到技能岗位员工的操作能力、技术水平以及存在的薄弱环节有较清楚全面的了解,有针对性地制定企业员工系统的培训计划。充分
发挥技术骨干的传帮带作用。机组里工作多年的老同志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要充分利用导师带徒这一机制,为进入班组的新员工选配技术过硬、素质优秀的技术骨干做师傅。通过一对一培训,使他们迅速成长起来。为了使新员工尽快掌握工作技术。
加强班组内部员工之间及班组之间的学习交流。班组每个人经历不一样,技能熟练程度也不一样,生产技能的提高需要借助于互相交流学习。同时,机组与机组之间,由于具体负责的工作内容不同,但往往又互有关联,因此在抓好日常生产的同时,可以在机组间开展同创共建活动。首先,要抓好同类机组的互动学习活动,通过学习同类机组的先进经验,邀请别人挑毛病,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技能水平。其次,也要抓好不同类型的班组互相学习活动,通过组织员工到这些机组的学习,了解相关技术知识,掌握不同类型机组的需求,激励大家不断提高解决、处理问题的能力。组织员工对制约生产的瓶颈问题进行分析探讨,通过学习改善,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生产作业现场和设备改善创新是机组的重要工作,哪个工艺环节和操作流程可以改进?哪个设备可以采取什么方法予以改造?哪些方法可以节省材料和能源?怎么做才可以提高功效更好地保证生产?这些应成为机组每个成员在工作中经常思考的问题。员工们围绕自己的岗位、作业现场开展改善活动,在探讨中获得技术的升级。对外招收技术型人才,对内安抚经验丰富的骨干。如今社会的极速发展,大学生的文化知识和技能水平在不停改善的师资和先进实验设备中茁壮成长,对于一些数自化和和精密的仪器他们接触过,敢想敢干,善于结合各科知识分析问题,在钻研中力求创新,在创新中得到升华;把他们纳入旗下无形之中消弱了竞争对手的实力,为自己在竞争的环境下多了份胜算,胜算的同时更有把握才会有优势,对于骨干人才久经百战已不愿意背进离乡,疏远着应该和谐的的家庭生活,如果我们可以对生活条件做稍微的改善,保证他们可以有十分之一的时间陪在家人旁边,因为社会在变,观念在变,人不得不变,百变离不了追求幸福的初衷,虽然不能达到十全十美,也应该让他们有享受的权利,站在他们的立场适当的在工程上设立专门的探访制度,探访期间的吃住公司和个人均分,达到报销百分比,这样也不至于让我们更多技术型人才越走越远。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只要你有资本公司就是你绽放光彩的舞台,每个人做到争先创优的带头,他们的一小步就是企业的一大步,企业各级组织的高度重视和学习改善活动的深入开展,技能型员工必将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技能型机组的建设,也必定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企业对技能型员工的呼唤,一定能变成现实。企业的长远发展就有了竞争的砝码,因为我们拥有一支忠诚管道、素质优良、作风顽强的员工队伍,成为攻坚克难、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
第四篇: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高级研修班心得体会
相约上海 感悟精彩
——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高级研修班心得体会
十月的上海,时而阳光明媚,秋风习习;时而烟雨朦胧,楚楚动人,我满怀着欣喜与期待于10月24日—11月2日赴沪参加了陕西省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高级研修班学习。这次培训,我们聆听了4位专家的讲座,参观了2所百年老校,专家们幽默的语言、精湛的技艺、丰富的智慧令人折服,让我真正的感觉到了上海之“大”,拥有各种前沿的资源,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丰富互融;感觉到了上海之“高”,各种理念高屋建瓴。下面我把培训的基本情况和个人的点滴体会作以下汇报:
一、精心策划,合理安排
本次培训的内容是有着多次承办各级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培训经验的上海市铭师培训中心为我们精心安排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专家的专题讲座,有实地观摩考察,有现场交流互动。每一场讲座,每一次活动,都让我觉得实实在在,很有指导性、操作性和实效性。讲座中,专家们列举了许多生动有趣的具体案例,深入浅出地向我们阐述了科研工作的新理念,从实践角度为我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成长空间。在10天充实而快乐的学习中,我们感受到了上海老师们博学多才、生动幽默的教学魅力和对学员生活充满温情的关心与照顾,也收获了来自全省学科带头人宝贵的同学情谊。
二、专家引领,更新理念
教育科研总是给人理性、枯燥的感觉,而培训中心为我们请来的专家讲座总会让我觉得教育研究是生动的,是亲和的,有时甚至会产生醍醐灌顶,恍然大悟的感受。这些讲座或深刻,或睿智,或沉稳,或思辨,无不滋润着我的心田。专家们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其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我们从专家们的身上学到了做学问和做人的道理。他们的讲座折射出一种责任,国家昌盛系于教育,教育昌盛系于教师。
开班仪式上,上海市特级教师,特级校长,全国优秀教师程华老师作了《成才 成名 成家》的专题讲座,讲述了何谓成才——成为教育领域里某一方面的专门人才,那什么是人才呢?司马光曾经把人才分为四类,圣人、君子、小人和愚人。指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为之,与其得小人,不如得愚人。也就是说人要德才兼备,不仅仅要有才,还要具备德行;何谓成名——成为一定区域里的“名师”,为人们所熟知为一定区域的同行提供教育思想或教学实践的成果,老师在交接中提到很多人能成名在一定区域里为人们所熟知,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所认可但是这其中的一部分人未必能成家; 成名是成才到成家的转折点,成名不仅要埋头苦干,也要一鸣惊人,成家就要有自己的教育思想和见解,创造性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听了张人利校长的精彩报告《后“茶馆式”教学》让我们感到震撼,感到恐慌,感到向往。“后茶馆式”教学简单地说就是:读读、练练、议议、讲讲、做做!其本质是让教育走向对话和合作,让教育走向学习共同体。其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它不确定“读”、“练”、“议”、“讲”、“做”五大主要教学方法的教学用时;不拘泥“读”、“练”、“议”、“讲”、“做”五大主要教学方法的应用完整;不规定“读”、“练”、“议”、“讲”、“做”五大主要教学方法的教学顺序,一切皆以学生为本.教师上课要讲解的内容是根据学生学习需求制定的,以学生为主体。其核心是“议”,它使学生能效学习得到提高,高质量完成认知过程,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要求我们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底蕴,反应要快,教无定法。
三、跟岗实践,感悟真谛
在培训期间,培训中心组织我们两所百年老校进行跟岗实践,使我们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拓宽教育思路,切实提高实施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以前我评课总是关注教师课堂设计和讲授,很少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参与度,更缺少体察学生的情感和需求。通过培训,我知道了教师从多角度、多层次面对观摩课堂上的各种困惑和行为进行理论的诠释和深刻的反思,学会聆听学生的心声,尊重学生的需求,领悟教育的真谛。
10月27日——10月29日:
上海市嘉定区普通小学创建于1901年,1992年被列为全国百所名校之一。创始人黄世荣(文惠)先生意在“要吸收普通人民子弟入学,让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成绩”,遂以“普通”冠为校名。学校坚持以“智慧育人”办学思想,贯彻落实规划,依法行政。在系列课题的引领下,“智慧育人”的办学理念在学校群体中形成共识,深入人心;“成智慧之师、育智慧之生、办智慧之校”成为学校管理文化的核心理念,成为全校师生共同追求的目标。学校的一切管理举措都以此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百年传承的 “勤诚”文化演绎、谱写了一代代“普小人”智慧育人的新篇章,打造了“百年普通”的经典品牌。参观完学校,听完介绍后,我们大家感觉到生活在普通小学的孩子是幸福的,他们的幸福得益于为了孩子健康成长的教育理念,得益于这样一批热爱孩子的教师。生活在普通的孩子不是应付应试教育的机器,他们是快乐幸福的孩子,他们拥有孩子应该享受的一切。“快乐活动日”的开设为孩子开辟了广阔的而生活空间,印证的“教、学、做”合一的理念。如为孩子游泳课、民歌、民舞课,以及一系列培养孩子亲自参与的一些实践活动等等,举办了语文节、科技节、艺术节、数学节、英语节等六大主题节活动。活动项目多,学生人人参与,人人受益。如语文节的故事串烧、课本剧比赛;科技节的农场、航模、七巧板等社团展示,全校游园活动;艺术节的民歌民舞、上海说唱、中国书画、京剧脸谱、民间工艺活动等,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主题节的开设,培养了大批有特长、全面发展的学生,促进了活动内容的有效统整。
我是一名来自山区农村的小学英语老师,连听两节英语课,我叹为观止,上海的英语教育真让我惊讶、惊喜、惊叹。惊奇于老师上课的信息量竟然如此之大;惊喜于学生学英语的热情竟然如此之高;惊叹于英语的语用功能竟然在课堂上就发挥的如此之淋漓尽致,惊叹于老师整合教材的能力如此之强。也许我不能把每次学习所得都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但是新的理念会在脑海里和旧的教学理念碰出火花,逐步开始改变我的教学思维方式。
随后,上海的顾立宁老师对如何基于课程标准,单元整体设计并实施教学与评价,提出了可具操作性的建议,对英语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提升实践能力带来很大帮助,我也受益匪浅:
1.就向老师所执教这一单元(In our school)而言,第一课时应该是感知并初步理解本单元的核心词汇,能跟读核心词汇并在老师的帮助下,能流利地说出核心词汇;第二课时是基本技能的训练,在语境中借助图片,学生能讲解what to see ? where is it ?(in front of , behind);第三课时倾向于熟练运用,学生能在真实的语境中运用所学词汇、句型描述学校设施。当然,这一节课并不绝对,可以像第一课时那样,把what to see,where is it ?,what to do 融合在一起,但重点是what to do ;第四课时则是在阅读的基础上,回到our school,学生完全借助图片,能讲述自己的校园,从而完成单元教学目标。
2.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们应该仔细研读教材,尽量用这个教材,适当改编,不断接近目标。如:向老师的这一节课可以在仔细阅读、学习语篇的基础上,迁移到自己学校,领外宾参观,从接待到告别,陈述的东西完全可以是自己准备的,在情境中用。要求可以不一样,一个组介绍一个点,最好的学生可以全部介绍,而且要把评价放进去,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评价学生。
3.单元的任务不能忘记,分下去的课时目标,一定要收上来,单元结束后,学生会有一个单元收获。
3.低年级的英语学习,一定要用“滚雪球”的方法,前面学习的内容要时常recycle;字母教学不能放弃,节节课都要有渗透,都要用,多为学生提供便利资源,让学生轻松、愉悦地学习英语。
4.英语教学一定要有写的过程,而且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写,写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低年级可以书空,为高年级打下基础,写的量也可以控制,写和说要挂钩。
10月30日——10月31日:
就像在雪域高原上,西藏人朝圣那样,我怀着虔诚的心情来到了上海有名的七宝明强小学。透过车窗,看到的是一块棕色的学生校园活动浮雕,上面赫然刻着“百年明强 自强不息”几个字,这颜色,这字体,给人一种厚重的历史感。
在施主席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明强小学的校园,绿意盎然的植被、精心设计的校园建筑、创意独特的艺术空间、每层楼的转角处的 “读书角”„„ 这都给学生创造了一个立体的文化信息环境,以浓郁的校园文化环境熏陶学生。且行且思考,我最看中的还是学校把校园文化活动的策划权、组织权还给教师、学生,让老师、学生有当家作主的感觉,刺激师生主动地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厚重的历史、厚重而健康多元的校园文化,我真正体会到什么是“ “一墙一瓦会说话” “一草一木皆育人”。
随后,听了顾文秀(人如其名,文雅毓秀)校长的讲解,我对明强小学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明强文化源远流长,它是一座百年老校。由“明强学堂”转变成“七宝明强小学”。在传承百年明强文化的同时,它以“审美、超越”为核心理念,以“两明两强”为校训(即“明事理、明自我、强精神、强体魄”),深入推进教育改革,希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学生生命成长而教育。在交流过程中,顾校长谈到“无痕”教研,开始我不太理解,会不会是一种虚幻的东西?后来发生在身边一件小事,让我领教了。午餐,和我同桌而食的两位老师,在旁边唧唧碴碴地讨论着,用余光扫去,喔,两张陌生面孔,那一定是明强小学的老师。侧耳倾听,原来她们在讨论数学资源利用方面的问题,你一言我一语,很兴奋,很专注。哦,这就是顾校长介绍的没有时间、地点、内容限制的“拉家常式”的教学探讨——“无痕”教研。当教师遇到了教学上的真实问题,愿意积极主动地、自觉地、及时地与其他老师,或在办公室、在走廊,或通过校园QQ、腾讯QQ,或通过叙事、博客等途径,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地进行教学研讨。
我是一个拘谨的人,我喜欢这样的教研氛围,我也更希望更多的老师改变被动参与教研的状态,更自觉自愿地参与非正式,但更真实更及时更有效的教研活动中来,一起精心打造精彩课堂!
四、反思总结,努力践行
工作十余年,虽说每天很忙,总觉得脑子是满的,时间是满的,心却是空的,每天都在迷迷茫茫的过着盲目的日子。席间,常常看到一些名师一篇篇的获奖论文、课题,而深感惶恐与汗颜。通过这次培训,听了专家的讲座,无疑是为我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使我的心灵受到震撼,灵魂得到了净化,思想认识得到了提高,感受到了学科带头人这一职责的崇高,明白了教研员这份职业沉甸甸的责任和人生的意义,让我能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的教育教研工作。学会规划自己,才不至于在教研生崖中迷路,失去自我。规划自己,定一个目标,才有努力的方向,才有拼搏的动力。在这个过程中,想一想、写一写、反思反思,能帮助我们思考、观察生活周遭的事件、人物;保持一颗敏锐的心境,悉心地体察身边的冲突和矛盾,汇成思想的洪流。
感谢这次培训,让我重新坐在讲台下,有机会重新思索、沉淀。写在纸上的是思想的足迹,化作动力的是思想的延伸,愿这份美丽的邂逅成为一片金色的回忆、一份永久的纪念,化为我重新跋涉的新起点,成为我一生的财富。
2014年11月5日
第五篇:管理创新高级课程研修班学习体会
管理创新高级课程研修班学习体会
2010年6月7日至21日,对我来说是一段不同寻常的人生历程,我非常有幸参加了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清华大学举办的为期半个月的管理创新高级课程研修班,半个月的学习培训,收获颇多。一是领略了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朴实的校训。直接感受了清华人崇尚科学,严谨务实、无浮躁之心而胜于言的精神,臵身于优美的清华园,感受着名校厚重的文化氛围。二是领略了名师的智慧和风采。为我们讲课的教授个个都是才高八斗、知识渊博,是全国这一领域的知名人士。课堂里生动幽默、气氛活跃、形式新颖的教学无不给我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三是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庆幸自己能来清华学习,虽然学习时间是短暂的,但我所领略和感受到的,应该是终生难忘,我体味到清华的校训、精神和清华的责任以及它的美,已深深烙在心里。感谢市委、市政府为我们提供了清华充电学习的机会,感谢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精心组织如此高水准的培训课程。可以说,这次在清华的学习培训,令我受益匪浅,感悟颇深,真切感受到:作为一名党培养多年的干部要跟上时代步伐,履行好自己的岗位职责,必须学习发扬清华“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精神,在真学、真懂、真用上下功夫。
一是在真学上下功夫。真学,就是要在学习上做到潜心学习,孜孜不倦。这次清华大学培训,学到了以前所没有接 触过的新理念、新思维,让我再一次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我们正处在知识创新的时代,终身学习的时代,不懂得和不熟悉的东西很多,即便是过去懂得和熟悉的知识也有一个不断更新的过程。先进的理念,才能导致先进的管理,而先进的理念和管理又需要我们去学习和掌握。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获得新知,增长才干,跟上时代。离开了学习,工作就会失去创新的营养,发展就会缺乏前进的动力。而现实中往往存在着对待学习浅尝辄止,或者摆摆花架子、作表面文章等现象。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树立讲学习的理念,把学习当作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心智锤炼、甚至是一种生活方式。坚持认认真真地学、扎扎实实地学,有时间要学,工作繁忙挤时间也要学。其次,要大力抓好制度建设。通过切实可行的学习制度,有制约力的考评制度,有牵动力的奖励制度,既能保护和推动学习创新活动的机制,来激发人们不断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最终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而且发自内心地把学习当作生存的基本需要。再次,要潜心抓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新时期干部教育培训的创新,关键是要围绕广大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建设,通过忠诚教育、能力培养、行为训练的培训理念来提高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围绕从提高领导干部的能力出发,去设计教学计划、开设课程、组织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的培训优势,给领导干部以思想上、观念上的启发和更新。这次清华管理创新高级课程研修班就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成功案例。
二是在真懂上下功夫。真懂,就是在学习上做到把握理论精髓,提高管理创新能力。无论是对经济发展分析、管理理论,还是法律法规的学习上,作为党员干部都不能仅仅停留在概念理解、熟知和阐释上,而是要全面把握其科学内涵和实践运用。换句话说,对领导科学与领导艺术、组织行为与文化建设的学习,既要做到把握精髓,升华为理性认识,又要入脑入心,内化为思想素质,使自己视野更加开阔,境界更加高远。对廉政建设的学习,面对党纪国法及条文的繁杂,领导干部不可能全面掌握和理解,应增强干部学法守法和廉洁自律意识,提高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社会各项事务,规避各种风险。比如:这次王传利教授主讲的《廉政建设与风险规避》讲座,通过专家以案说法,以例释法,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有较强的说服力,从而激发干部学法、懂法、用法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增强了他们的学法守法和廉洁自律意识。对创新管理与创新思维的学习要通过后期的消化理解、深思熟虑、仔细钻研,就会触发灵感,呈现全新境界,从而产生新思维、新理念。比如:这次安排艾学蛟教授《危机管理与应对》的讲座,我认为是非常吸引人的一课,他的成功之处就是案例教学和形象教学。通过专家讲授,了解危机的三大效应,如何运用预测法管理危机,如何运用切割法管理危机,发现自己管理危机的弱点与不足,掌握危机管理的应对策略和方法。
三是在真用上下功夫。真用,就是要在工作上做到身体力行,建功立业。这就要求我们善于把先进的思想、理念真 3 正转化为实践成果,转化为每个党员自觉行动,转化为干部做人、做官、做事的遵循准则,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的强大力量。比如:这次学习,邀请了中国高级管理咨询顾问、管理培训专家顾枫教授为我们进行公众沟通与表现力讲座,有很强实用价值。公众沟通与表现力的关键在于“尊重、沟通、规范、互动”。如何树立以民为本,为人民服务的“服务意识”?如何提高公务员个人修养与整体素质?如何对照公众沟通与表现力要求,进一步规范和改善行政执法行为,修正个人不良作风?如何提高公务员办事效率,规范工作行为,改善并维护政府形象?这些问题都在讲座中给予形象生动地诠释,接下来关键是“悟”和“用”的问题。用公众沟通与表现力的先进理念指导实现工作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对进一步增强广大公务员的公仆意识,全方位体现执政为民的思想有着积极作用。
回顾半个月短暂的学习培训,留给我的印象是深刻的。我将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在真学、真懂、真用上下功夫,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作为市委市政府重要的参谋助手部门和推进经济转型发展、深化改革开放的主要职能部门,市发改委承担着既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要使发展改革工作提升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作为市发改委的一员,我认为关键是要牢固树立“三新”,始终坚持“四个善于”,为全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一大局作出积极贡献。
牢固树立“三新”:一是适应新形势,关键是要充分认 4 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世界经济发展模式面临深度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已刻不容缓,新余经济社会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二是提升新素质,核心是要不断增强发展改革干部队伍谋划发展、统筹发展、创新发展、惠民发展的本领。三是创造新业绩,重点是要在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性转变、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空间结构的战略性布局、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推进、改革开放的战略性深化、资源环境的战略性保障这六大战略任务方面取得新的成效。
始终坚持“四个善于”:一是善于抓大事、谋大计。工作中,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作为市委市政府重要的参谋助手和智囊部门,必须善于突破发展改革中的难点,把握发展改革中的重点,打造发展改革中的亮点,把抓日常工作与谋划长远发展战略结合起来,无论是对经济形势分析监测、“十二五”规划思路研究、重大改革政策谋划,还是重点产业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业发展、产业集聚区谋划等,都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任务、工作思路、重要部署,找准定位,抓好落实,提出有针对性的工作建议和意见,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这是发展改革部门发挥综合职能和作用的关键。二是善于抓机遇、促提升。机遇稍纵即逝。近几年我们抓住了国家扩大内需促进投资的机遇,在铁路建设、能源建设等方面发挥了发展改革部门的重要作用;我们抓住了科学发展转型升级的机遇,在促进服务业发展、工业转型升级以及城乡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良好效果; 5 我们抓住了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机遇,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综合配套改革等改革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大大提升了工作水平。这是我们适时谋划、及早行动、加快推进,高质量完成市委、市政府以及省发改委交给我们各项重要工作任务的重要保证。三是善于抓落实、求实效。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必须注重通过谋划中长期发展规划和编制实施计划来推进工作的落实,较好地发挥规划与计划的引领和促进作用,这是我们最有特色的工作方法;必须研究配套政策落实和重点项目建设来推进工作的落实,较好地发挥政策、项目等资源配臵作用,这是我们最有效的工作载体;必须建立工作机制和统筹协调来推进工作的落实,较好地发挥综合协调职能作用,这是我们最有力的工作手段。四是善于抓队伍、增合力。过去几年发展改革部门一直以“高起点定位、高效率推进、高质量落实”为目标,在重大规划编制、重大项目推进、重大改革实施等方面发扬团结协作精神,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既锻炼了队伍、推进了工作,又创造了业绩。许多同志坚持以工作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任劳任怨,兢兢业业,体现出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奉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