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管理学全套笔记(优秀范文5篇)

时间:2019-05-14 22:43: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西南财经大学管理学全套笔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西南财经大学管理学全套笔记》。

第一篇:西南财经大学管理学全套笔记

第一章

论(Introduction)

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学习本门课程时首先需要明确的基本问题,要求了解和掌握现代管理学的学科体系、管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管理理论研究的热点、管理学应用的热点课题和关于本门课程的结构体系。

一、现代管理学的学科体系

不同的管理学者和实际操作者,对管理学的理解是不相同的,这是人们站在不同的角度来看待管理问题所致。从某种程度上讲,每一种理解都是正确的,但又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因此,在研究管理学所探讨的问题时,首先应明确管理学学科体系所包含的内容。

管理学首先面对的是组织的类别问题,组织的管理包括了对企业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的管理。这两类不同组织的管理问题既有共同性,也有个性,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决定了管理学学科体系所应包含内容的理解。一般来说,管理学更多地是研究营利性企业组织的管理问题。

管理学学科体系所涉及的领域,可以从广义上和从狭义两个方面来看。

在我国的管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管理学主要是指组织机构的管理职能。它包括了管理的内涵、管理的架构、管理的过程、管理的方式和管理的绩效等部分内容。

二、管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关于管理学的统一理论框架的研究和探求。管理学在经历了“科学管理”、“行为科学”和现代管理理论等几个发展阶段后,管理学已经进入了成熟期。

管理学的统一理论框架的研究和探求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西方管理学界对一般管理学学科理论体系的研究。和大多数科学研究领域一样,管理学企求着在其成熟期走向了统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管理理论中的各种学派,管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或研究方法(Schools)。

虽然不同的管理学派,促使管理学研究者们从各种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和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研究和探索,使管理理论研究的层面比较广泛,各个层面的研究也比较充分和深入。但管理理论学派的分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各个学派独立为战、互相排斥,阻碍了管理学的深入研究与探索。所以,客观上需要有一种理论学派能够将各种学说统一起来,形成较为全面、较为系统的管理学一般理论。

三、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组织和有关的社会及个人现象。因此,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也和其他社会科学,包括社会学、心理学、行为科学、人类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大同小异,所采取的角度和面对的问题极为相似,只是多角度分析的问题和层次有所不同。

管理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论和具体方法论

管理学研究方法论可以分为哲学层次上的方法论、一般方法论和具体方法论。方法论的第一层次是哲学层次上的方法论。

泰罗(F.W.Taylor)创立的管理学研究应以科学调查为指导原则的研究思想。

古典管理学的管理学研究方法的一般方法论。

管理学哲学层次上的方法论的危机

管理学研究的主流方法

研究方法论上的是实证科学的角度(positivist perspective)和诠释范式的角度(interpretive paradigm)。

实证主义的理论逻辑立场的特点。管理学的实证研究方法往往被称为研究设计法(research design)。

诠释范式方法的冲击

管理学研究方法论总结

管理学的研究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以及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并没有一个特定的对或者错的方法,重要的是能够采纳不同的看法,从多个角度来看待和考虑管理问题。

四、管理理论研究的热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几十年间管理学发展的历史进程。

管理学的焦点问题是组织如何有效地运作问题,因此,早期的管理学文献及研究大多集中于如何改善组织内的工作方法和组织结构,以使一般的生产力得以提高。这方面的研究可以统称为组织理论(organizational theory)。

以“人”为本的研究和讨论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管理学发展的重点课题。这包括了组织行为学(organizational behavior)和人力资源管理学(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两个方面。

战略管理学(strategic management)是受人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小型企业的管理(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

比较管理(comparative management)和跨文化管理(cross-cultural management)问题。

近十年来管理学研究的热点主要可以反映在组织理论的发展几个方面,相继出现了种群生态理论、制度化理论、资源依赖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以及代理理论等主要理论流派,其中值得关注的是各种学科对管理学的不断渗透。

五、管理学应用的热点课题

近十年来,管理学的热门课题指出了管理学在组织管理中的广泛性应用问题,在西方企业组织中得到了普遍的运用。

组织的再造工程(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学习型组织(Learning Organizations)。

领导风格(Leadership Style)。

无疆界的世界(Borderless World)。

第二章 组织文化(Organizational Culture)

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组织文化的概念、起源、作用、组织文化的形成、组织文化的分类、组织文化与组织的成效的关系和我国企业组织文化的建设问题。

一、组织文化理论概述

组织文化代表了一个组织内各种由员工所认同及接受的信念、期望、理想、价值观、态度、行为以及思想方法、办事准则等。这些由员工所认同及接受的信念(belief)、期望(expectancy)、理想、价值观(value)、态度(attitudes)、行为准则(a general guide to actions)能够使员工凝聚在一起,帮助他们了解公司的政策;组织文化是组织成员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组织规范、组织生存氛围的总和,既是一种客观存在,又是对客观条件的反映。

组织文化的层次:位于组织文化最核心的是文化基本假设;其次是价值层面;再次是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层面;位于最表层的是组织文化的各种表现方式。组织文化在其最表层,在表面上是可见物像和可观测到的行为——即组织成员之间共享的有关人们穿着和行动的方式、表征、故事和仪式。

文化基本假设和价值层面问题是组织价值观一般化的问题。

共同的价值观体系实际上是组织所重视的一系列关键特征。

组织文化兴起于80年代初期。组织文化兴起的原因是当时美国的企业受到日本企业的挑战,生产力和创新力明显下降。

80年代初期组织文化理论讨论的基本假设之一是的管理人员可以创造或改变一家企业的文化。

80年代初期组织文化理论的基本假设之二是假设一家企业只有一种单一的组织文化。

80年代初期组织文化理论的基本假设之三是假设一家企业只有一种单一的强组织文化(strong cultures)。

组织文化的作用。组织文化对于员工行为的影响作用越来越重要。现代组织渐渐拓宽了控制幅度,使组织结构趋于扁平,引入了工作团队,降低了组织的制度化、形式化程度,授予员工更大的权力,这些都要求一种强有力的组织文化提供共同的价值观体系,从而保证组织中的每个人都朝同一个方向努力。一般认为,组织文化的作用是可以使组织的运作更加成熟;可以使员工更投入公司;可以为组织带来利润和成效。

组织文化理论研究的特点。

二、组织文化的形成

组织文化形成于组织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所以随着组织内部与外部环境的变化,组织文化也会发展变化。

组织文化形成受到两大因素的影响:其一是适应外部环境(external adaption)和生存的要求;其二是内部整合或一体化(internal integration)的需要。从另一种意义上讲,组织文化在组织中发挥两个关键的作用: 1)整合组织成员,以使他们知道该如何相处;2)帮助组织适应外部环境。

在强化和维系组织文化的方式中,社会化(socialization)起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作用。社会化是向新来的员工传递组织的基本经营哲学和管理理念的过程。

利用组织的奖赏制度。经理人员的个人操守、品德和信念也是重要的一环。企业的礼仪典章也是促进组织文化深化的有效方法。企业面临危机的应变方法,也对促进组织文化的建立有一定的意义。

在组织文化的形成过程中,组织高层管理者的角色非常重要,尤其是组织的创始人对组织的早期文化的形成影响巨大,往往因为其个人的经营哲学而建立一些特定的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的形成是由各种因素互相配合而产生的,其核心是管理层所希望达到的经营目标和使命、以及他们理想中的组织生活。

三、组织文化的种类

如果要对一家企业的组织文化进行分类,首先要假定的是这家企业只有单一的组织文化,或者只有一种主流文化。如果组织内有不同的次文化或亚文化,首先要克服的是找出不同次文化或亚文化的基本单位,才可能进行有效地分类。

早期的组织文化分类比较粗略,多以实用性为原则来分类。

丹尼逊和梅士拉非常注重组织管理中的战略和外部环境这两大要素。丹尼逊和梅士拉利用了莫顿和布莱克的管理方格图(managerial grid),从两个不同的方向来划分出四种不同的文化特性。

奎因和他的同事们提出了应用竞争价值结构来分析组织文化。学者们也建立起了一套量表来应用此结构,其信度和效度也被接受。

早期的组织文化分类实质上重视现实,可惜对组织文化的实质性问题的揭示并不深入和深刻,但不能否定他们在组织文化分类方面所起到的先导性的作用。丹尼逊和梅士拉、奎因和他的同事们却利用了谢恩的研究成果的思路,选择了若干对极点来进行分类,各个极点之间实质上是可以撞击的,撞击的结果是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各类组织的文化。

四、组织成效与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能够调准组织内个人的目标,在大家互相认同的某些价值观之下,每个人的办事方法和目标导向便可以得到一体化,因而比较能够同心协力地完成组织的目标,从而提高组织的成效。而且,有效的组织文化更可以增加员工的投入感和起到激励作用,使员工更加注重组织的利益,因而达到优秀的表现。

然而,困难的是,组织的成效有多个指标,衡量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在衡量组织的成效方面,有多种方法:目标方法、系统资源方法、利益相关者方法和内部过程方法。

从组织内部过程方法来看,衡量组织成效的指标有:(1)浓厚的组织文化和积极的工作氛围;(2)团队精神、群体、忠诚度与团队工作;(3)工人与管理者之间的信心、信任和沟通;(4)决策靠近信息资源,而不管这些资源处于组织图上的什么位置;(5)非扭曲的横向和纵向的沟通(long-linked communication),共享相关的资料和知识;(6)管理者因业绩、成长和组织分支机构的发展以及创造了有效的工作团队而受到奖励;(7)组织与其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按照组织利益解决因超越计划而引起的冲突。

组织文化的研究者强调内部过程方法对组织成效的影响。

组织文化的目标决策是多目标决策。因此,在设计组织文化的目标时,必须有所取舍,不要奢望能够制造出一种组织文化来实现组织所有的目标,或者说,在组织文化与组织成效关系上,只存在着次优解,而不存在着最优解。但并不排斥一个企业组织朝多个目标来塑造组织文化。

五、我国企业的组织文化建设

在我国企业的组织文化中,受到传统中国文化和计划经济体系下的组织文化的双重影响,因而具有极为鲜明的中国特色。所以,我国企业组织文化的形成既受传统中国封建文化及其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又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历史的烙印。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和过渡,组织文化这种建立在特定物质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也开始产生位移,形成了在当前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丰富多彩的组织文化。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市场机制及其经济杠杆还没有完全发挥作用,我国企业组织文化的具体表现。

——无文化现象。

——文化愚民现象。

——文化理想主义现象。

——许多企业的组织文化抑制了人的个性现象。

——许多组织存在着文化的惰性和组织价值理念变成僵化准则现象。

——注重组织文化的表层形式,忽视了组织文化的内涵。

我国企业组织文化重构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是要强调从增强企业主体的市场核心竞争能力入手,因而在组织文化中应注重创新的观念,只有创新才能取得并维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二是要使企业组织的员工有归属感和努力地投入工作,这必须从奖励制度和团队工作入手。

三是要杜绝组织文化中的狭隘观念。

四是要防止企业无形的文化与有形的管理制度发生碰撞。

五是在组织文化的形成过程中要强调物质基础位移的重要作用。

六是在组织发展和扩张过程中,要防止组织文化的“水土不服”现象。

六、组织文化理论小结

组织文化的实用价值已被众多的研究者肯定,它对组织成效是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组织文化理论是顺应时代环境变化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管理理论,它无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对组织管理者来说,不能照搬别人成功的模式,文化并不能随便移植,不论国内外成功组织的文化,并不一定适合于本组织。因此,要求管理者不断尝试和摸索自己的路向,才能塑造出适应本组织特色具有竞争优势的组织文化来。

第三章

战略(Strategy)

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学习战略的环境理论分析框架;战略构造分析框架;竞争战略的产业选择与竞争对手的分析框架;竞争战略的市场定位理论;竞争战略的行为与过程分析理论。各种战略理论的分析方法都是站在特定的角度对无限的现实世界所做出的选择,每一个学派都试图从战略要素的某一方面对企业的竞争优势做出诠释,他们所用的分析方法事实上都是对战略管理理论和实践的贡献。

一、战略的环境理论分析框架

战略的环境理论分析框架是战略管理环境学派对管理理论所做出的重要贡献。环境学派就是以外部环境为重点的战略观念所形成的一个学派。它强调了外部环境对企业长期发展的作用,要求企业必须适应其生存的环境,充分了解并掌握环境变化的特点,从而使企业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并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广义地讲,环境是无限的,并且包括组织外部的每一个因素。

企业的外部环境按层次来分,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作业环境、竞争或行业环境、一般环境或宏观环境。

组织的概念,可以分为三个层次(level)来分析:(1)组织集(organization sets);(2)组织人口(organizational populations);(3)生态社群(ecological community)。

组织环境的理论及其演变。分析环境类型及演变的一般理论,其代表性理论有伊麦里与特里斯特的理论和安索夫的理论。

环境的不确定性与组织的反应。

环境的不确定性与组织设计的问题。

组织与环境两者相关联的主要理论。

战略选择模式(strategic choice model);群体生态模式(population ecology model);工业组织模式(industrial organization model)。

二、战略构造分析框架

战略构造框架的理论设计。

安德鲁斯的“TOWS Matrix分析构架”。

战略适应概念的发展。

内外配合协调是指企业的产品生产经营和资本运作不但要达到内部协调(internal fit),又要外部适宜(external fit)。内部协调是指企业各类运作流畅,职工之间合作顺利以及职工认同企业的经营理念;而外部适宜是指企业的产品、服务以及行为标准能够适应市场的需要。当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外部适宜往往比内部协调更为重要。

战略构架的构成要素。

战略构造应是一个有控制、有意识的正式计划过程;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负责计划的全过程,而具体制订和实施计划人员必须对高层管理者负责;通过目标、项目、预算的分解来实施所制订的战略计划等等。

安索夫的战略管理的基本构架是由战略、环境、组织三者构成。

三、竞争战略的产业选择与竞争对手的分析框架

企业竞争战略(competitive strategy),主要是指企业产品和服务参与市场竞争的方向、目标、方针及其策略。其内容一般由竞争方向(市场及市场的细分)、竞争对象(竞争对手及其产品和服务)、竞争目标及其实现途径(如何获取竞争优势)三个方面构成。

竞争战略领域及其分析框架的创建。

迈克尔·波特的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方法。

波特竞争战略模型(Porter's Model)。波特提出的三种可供选择的竞争战略:整体成本领先(overall cost leadership)、差异化(differentiation)和聚焦(focus)三大战略。

迈尔斯—斯诺战略模式。

迈尔斯——斯诺战略模式所提议的战略共有四个,分别是开发型战略(prospector)、防守型战略(defender)、分析型战略(analyzer)和被动型战略(reactor)。

竞争对手理论分析模式。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如何辨认和识别竞争对手;二是如何分析竞争对手;三是如何把握竞争对手的市场行动信号。

四、竞争战略的市场定位理论

竞争战略(competitive strategy),又称经营战略或商业战略(business strategy),其中心内容是寻找在某一特定产业(industry)或市场(market)中建立竞争优势(competitive advantage),而所谓的竞争优势,不外是指企业具有某种其竞争对手所没有或相对缺乏的特殊能力,以便能更有效、更经济、更快捷地为顾客提供所需的产品和服务。

企业竞争战略取向的选择。企业可依据现时的产业竞争强度分析结果,考虑一种可成为努力目标的竞争优势,即低成本或差异化,再斟酌企业的竞争范围(competitive scope)即大(阔)市场或小(窄)市场,然后在下列四种取向中选择最适合企业本身条件的一种:

1、低成本配合大市场(成本领先战略取向);

2、低成本配合小商场(成本聚焦战略取向);

3、差异化配合大市场(广义差异化战略取向);

4、差异化配合小市场(聚焦式差异化战略取向)。

竞争力量模型及一般战略。任何产业中的竞争强度(intensity of competition)普遍受到五种结构性因素(structural determinants)所产生的互动力量的影响,其中包括:

⑴、新企业加入竞争行列的威胁力;

⑵、具有类似功能商品的取代压力;

⑶、买家的讨价还价力量;

⑷、供应商的讨价还价的力量;

⑸、现有竞争对手的角逐对抗力量。

一般战略的三种分类:整体成本领先(overall cost leadership)、差异化(differentiation)和聚焦(focus)三大战略。

日本式企业竞争战略。

1、强化企业的经营职能性差异(intensity functional differentiation)

2、利用对手的弱点(exploit competitor's weakness)

3、不断问为什么(ask “why—whys”)

4、为使用者寻求最大利益(maximize user benefit)

竞争战略定位学派理论的评价。

五、竞争战略的行为与过程分析理论

随着战略思想意识的引入及市场竞争态势的变化,企业战略管理的重心也在不断转移,逐步从注重企业生存的外部环境发展到注重企业的内部条件,并最终转向以内部条件为重心的战略及战略管理观念的能力学派理论。

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得与核心竞争能力。

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得的观念强调了企业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组织的内部,企业新战略的采纳则依赖于公司现有的资源水平及体现在企业内部的技术能力与管理能力。与其说市场竞争是一种基于产品之上的竞争,还不如说是基于企业核心能力的竞争。

核心能力的产生与发展。

核心能力的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一是 “核心能力观”。二是 “整体能力观”。三是 “动态能力观”。

能力学派的理论创新。

第四章

(Planning)

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学习计划的任务和内容、确定目标及其次序、目标管理、计划的编制、组织执行和战略规划等问题。

计划就是通过调查研究,预见将来,制定出组织的目标和计划,统一组织和指导组织内部各单位、各类人员的活动,以实现组织的宗旨。计划是管理的重要职能,是任何组织为实现自身使命所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的管理职能。

一、计划的任务与内容

计划的重要性。

1.组织宗旨的实现必须有计划;

2.计划贯穿于组织系统的各个方面,贯穿于组织活动的始终;

3.计划是为领导的科学决策服务的 ;

4.计划职能具有领先性,为实现其他管理职能提供基础;

5.计划是调节和相对稳定一个组织同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紧密联系的工具。

计划的任务。

1.确定目标;

2.分配资源;

3.组织业务活动;

4.提高效益。

计划工作的内容。

计划工作的内容分为:宗旨或使命、目标、战略或策略、方针政策、规章、程序、规划、预算等。从计划职能的实现过程来看,它们是一些相互关系的多层次关系。

二、确定目标及其次序

在确定目标时必须考虑三个方面:目标的优先次序,目标的时间和目标的结构。

目标的优先次序。

目标的优先次序就是,在一定时间内组织的各个目标按主次轻重排队的顺序。确定目标的优先次序是极为重要的,因为任何组织都必须以合理的方法来分配其资源。

目标的时间。

目标的时间因素意味着实现目标的时间长短有不同。许多组织为不同的时期制定不同的计划,这个做法就是考虑到目标的时间因素。

目标的结构。组织一般分为若干管理层次及若干管理部门,这就要求为每个层次、部门规定目标,每个层次、部门实现了自己的目标,组织的总体目标就能实现。因此,组织内各层次部门应根据组织总体目标制定自己的目标,形成组织的目标体系。

组织目标体系有着重要的作用。

组织目标的多元化。企业在确定目标的过程中必须看到这些利益集团的相对重要性,对计划和目标必须包括他们的利益并尽可能使其协调一致。社会组织的目标是多元化的,这些目标又成为组织的多样化任务。管理者的最大难点在于如何协调、平衡和管理这些多元化的目标。

衡量目标的标准。

目标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

组织次目标的八个方面,(1)市场情况;(2)创新;(3)生产率;(4)物质和财力;(5)利润率;(6)管理人员的工作和责任;(7)工人的工作和态度;(8)公共责任。

我国企业总体目标分解的内容:(1)贡献目标;(2)市场目标;(3)发展指标;(4)利益目标。

有效的管理要求目标是可以衡量、可以检验的。检验或衡量目标的标准应是:

1.目标是定量化的;

2.目标可以是定性化的 ;

3.衡量的标准与目标性质的要求是一致的。

三、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把经理人的工作由控制下属变成与下属一起设定客观标准和目标,让他们靠自己的积极性去完成。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作为组织管理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归宿点和手段,贯穿于一切活动的始终。它要求在一切活动开始之前,首先确定目标,一切活动的进行要以目标为导向,一切活动的结果要以目标的完成程度来评价,充分发挥“目标”在组织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形成中的积极作用。

目标管理把经理人的工作由控制下属变成与下属一起设定客观标准和目标,让他们靠自己的积极性去完成。这些共同认可的衡量标准,促使被管理的经理人用目标和自我控制来管理,也就是说,自我评估,而不是由外人来评估和控制。

奥迪奥恩关于目标管理的定义。

目标管理的特点。目标管理的最大好处在于它使管理人员能够控制他们自己的成绩。这种自我控制可成为更强烈的动力,推动他尽自己最大力量把工作作好。实行“参与式管理”,经过上下结合的方式反复协商、综合平衡定下来的目标更具有动员性和激励性,有利于目标的实现。

目标管理的主要作用:

1.能提高计划工作的质量;

2.能改善组织结构和授权;

3.能激励职工去完成任务;

4.使控制活动更有成效。

我国推行目标管理的应用同其他管理方法和制度结合起来,创造出的经验。

四、战略规划

战略是计划的一种。它和普通计划的不同地方是它比较注重企业内外的环境,特别是考虑企业的优势和劣势,从而去掌握面对的机会和应付可能出现的危机。如果管理得宜,企业可以善用其长而避短。

战略规划的重要性。

每一个企业都需要战略规划,因为战略规划提供了一个行动纲领,可以让企业有依据地运行,不致迷失方向,浪费资源。任何战略规划都是和企业的外部环境、长远发展方向和资源配置有关的。一个合宜的战略可以使企业有效的利用其资源。

不适当的战略规划或不适当的执行可能令企业错失良机,更可能导致严重亏损,甚至倒闭。

战略规划的焦点。

1、战略规划的范围;

2、增加价值;

3、卓越能力和竞争优势;

4、配置资源;

5、协同增益。

战略规划的制订。战略规划的制定过程主要包括检视企业或经营业务的运作目的和环境的需要,然后提出可供选择的战略规划方案以及选择一个合适的战略规划方案。

环境的分析一直都是战略规划制订的核心问题。

1、组织的环境分析

(1)外部环境

(2)内部环境

2、企业性战略规划

3、经营业务性战略规划

战略规划的模式:波特竞争战略规划模式和通用经营战略规划模式。

(1)波特竞争战略规划模式

经营竞争战略规划的战略着眼点:成本领先(cost leadership)、差异性(differentiation)和集中性(focus)。

(2)通用经营战略规划模式

该模式的战略共有四个:开发型(prospector)、防守型(defender)、分析型(analyzer)和被动型(reactor)。

战略规划的执行。战略规划执行本身就是企业组织对内在因素不断进行完善的过程。组织领导者应该不断地检查组织存在的问题,提高自己的管理意识和思维,改进领导的技巧和风格,对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塑造新型的组织文化和提高职工的士气,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加强组织的管理基础工作,才能使组织战略规划顺利地实施下去。

第五章

组 织(Organizing)

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学习组织的原则、影响组织结构的因素、组织结构的维度、新型的组织结构等问题。

组织职能的目的是通过任务结构和权力关系的设计来协调努力。学习本章有两个关键性的概念:结构和设计。即组织结构与设计问题。

一、组织的原则

(一)劳动专业化的原则(work specialization)

组织设计中,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劳动专业化的原则。劳动专业化分工原则能成功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随着生产的社会化的发展,一个人所能胜任和独立完成的工作是很狭小的。劳动专业化分工所产生的总的效率是有利的。这个看法在今天看来仍然是有价值的。

细致专业化分工的好处可以从经济的角度来计算出来。

劳动专业化是降低人工成本、增加生产效率的不尽源泉。

劳动专业化能使持有不同劳动技能的人各尽所能,充分有效地发挥他们的技能。

贯彻劳动专业化原则的最终结果,是对任务作出最能说明每一项任务的深度和广度的说明。任务的深度反映任务的承担者在计划和控制所接受任务中享有的相

对自主权。任务的广度是指任务周期时间的长短,即在给定的时间内,任务重复的次数越频繁,其广度的限度就越小。

组织工作的实质是要求劳动分工,但是,在计算专业化的最优程度时,除了考虑经济成本和效益之外,同时也应该考虑心理上的成本和效益。

(二)部门化的原则(departmentation)

所谓的部门化的原则就是将组织中的工作活动按一定的逻辑安排,归并为若干个管理单位或部门。组织内类似的活动应放在同一领导之下,以减少摩擦,提高效率。

同部门化的原则有联系的管理问题与每项任务的专业化程度直接相关。即任务分组的方法将随各种(专业化)任务数量的增多而增多。

任务分组的依据可分为两大类:(1)产出;(2)内部操作。根据计划职能提出的概念,这两类依据也可称为(1)目标或结果;(2)方法或活动。

1、以产出为中心的基础

普遍使用的以产出为中心的三种基础是产品、顾客和地理位置。

(1)产品型部门化是把生产一种产品或产品系列的所有必需的活动组织在一起。

(2)顾客型部门化是按其服务的顾客为基础来组织各类活动的。

(3)地理位置部门化是按其所在地点来组织活动。

2、以内部操作为中心的基础

(1)职能型部门化

职能型部门化是按职能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分组是一种最普通的划分部门的方法,即概括企业活动的类型,将相同的或类似的活动归并在一起作为一个职能部门。

(2)过程型部门化

过程型部门化是按照组织活动的特定阶段,按生产活动的不同工艺过程或设备来划分部门称为过程型部门化。

(三)控制幅度的原则(span of control)

组织工作最直接的目的是为了让人类有效地进行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必然产生管理幅度与组织层次之间的矛盾。管理幅度,也称为管理幅度或管理宽度,即一个管理者能有效地直接管理下属的人数。组织层次就是纵向的组织环节,即一个组织内所设的行政指挥机构分几个层面。

控制幅度原则与向部门主管汇报的下属人数有关。这个人数有两个重要含义:首先,它对决定每个经理的职务的复杂程度有影响,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管理五个人比管理十个人容易;其次,控制幅度决定组织的形式或结构(即管理层次),向部门主管汇报的人数越少(即管理幅度小),需要管理的人数就越多(即管理层次也就越多)。

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

(四)统一指挥的原则(unity of command)

所谓统一指挥原则,每个下属应当而且只能向一个上级主管直接负责。

指挥系链就是被看作一系列上级与下级之间的关系。从组织最上层总经理开始往下直到非熟练的工人,管理的指挥系链象一座金字塔。指挥系链是决定权力、职责和联系的正式渠道。

(五)组织原则的总结

人际关系学派率先对古典管理学派的组织原则提出了批评。人际关系学派对古典管理学派的批评和修正集中在劳动分工、等级与职能过程、组织结构、管理幅度等四个方面。

二、组织结构的维度(Dimensions)

了解组织的重要一步是需要考察描述具体组织设计特点的维度,这些描述组织的维度与描述人的个性和身体特征的方式非常相似。在组织理论的领域中,组织结构的维度被视为影响结构设计的一个重要变量。

形式化也被称为正规化,简单地说,形式化是指组织内部的文件的多少程度。这些文件主要用作指导和调节员工行为及组织内部活动。

专业化是指组织工作及事务细分至不同职位的精细程度,或者说专业化是将组织的任务分解成为单个工作的程度。

标准化是指性质相近的工作活动以同一的工序或方式运作的高低程度。

权力层级——此描述谁向谁负责及汇报,以及每一个管理人员的控制幅度。

复杂性是指组织内活动及单位的数目。具体地说,复杂性是指组织管理层次制的层数(纵向复杂性)及部门和工种的数量(横向复杂性)。

集权程度是指组织内决策权力的分布及集中情况。若各项决策权力集中于高层管理人员手中,则集权程度就高。反之,若实权分散于不同的成员手中,集权程度就低。集中化是指拥有决策权力的层级制。

职业化是指总体雇员的学历水平高低与他们所接受的培训经验的多少。

官僚制的另一个特点是管理人员、办事人员和专业人员等构成的比率。

以上八个不同的组织结构性维度中,以复杂性、形式化和集权程度三者最为重要,常常被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用来分析不同的企业组织在结构上的差异。

三、影响组织结构的因素

影响组织结构的因素反映了组织的特征,包括组织的战略、组织的规模、技术、环境和组织文化等方面,它们描述了影响和改变组织内部结构性维度的处境性因素。

(一)企业战略(corporate strategy)

组织结构是实现组织目标的手段,而目标产生于组织的总体战略,因此,组织结构与组织的总体战略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必须相互匹配。一般来说,组织战略变化先行,由此导致了组织结构的变化,如企业通常起始于单一产品或产品线生产。简单的战略只要求一种简单、松散的结构形式来配合。

为求从竞争中取胜,不同的企业常采取不同的战略,争取本身独特的优势。各项战略自有其先决条件,也需要组织结构上有所配合,才能使战略更有效地执行。

(二)外部环境(external environment)

环境是指组织之外的一切因素,一般来说,人们往往认为,环境是指对组织绩效起着潜在影响的外部机构或力量。环境给企业带来不稳定性,企业需要对此作出部署以减低其承受的风险。

(三)科技条件(technology)

科技条件的因素将决定组织的结构。概括而言,科技(technology)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机械工具、技术知识及操作程序。科技水平的高(复杂)与低(简单)对组织结构有一定的影响。

(四)组织规模(scale of organization)

一般来说,组织规模是以员工人数的多少来显示。一个大企业,人数众多,内部分工也较细。为了方便对员工的监督,大企业会多设层次和部门,也会较多采用规章条文去影响员工行为及工作进度。组织的规模对其结构的影响不是线性关系,而是规模对结构的影响程度在渐渐地减弱。也就是说,组织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随着组织的再扩大,规模的影响也不重要了。

(五)企业文化(corporate culture)

企业文化是指组织内各成员所共同分享及认同的价值观、规范、与信念,用以维系及凝聚组织的员工。企业文化需要与组织结构互相配合,方可发挥效用。组织是由人员和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的。战略、结构、技术和产品的变革不可能自己发生,任何领域的变革必然包含人员和文化的变革。变革的目标是员工个人的价值观、技能和态度的改变。

四、新型的组织结构形式

从企业内组织形式的发展过程来看,自产业革命以来,共出现了三种主导形式。第一种是垂直一体化的功能型组织,它的特点是企业通过这种形式进行大批量、低成本、标准化的生产。从经营哲学上看,是一种生产导向。第二种形式是多部门组织,典型代表是通用汽车公司。第三种组织形式——矩阵型组织(matrix organization)出现了,它通过权力与责任在纵横两个方向的交叉达到了企业内产品职能与技术、工艺、设计和生产等职能的更好结合。

(一)事业部制结构(Division Structure)

“事业部制结构”这个术语是作为一般概念来使用的,有时也称为产品部制结构或战略经营单位(business unit)。通过这种结构可以针对单个产品、服务、产品组合、主要工程或项目、地理分布、商务或利润中心来组织事业部。事业部制结构的显著特点是基于组织产出的组合。

事业部制和职能式结构的区别。

事业部制的适用条件。事业部制结构的优势。应用事业部制的一个不足之处。

(二)混合结构(Hybrid Structure)

混合式结构的特征。

混合式结构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对市场变化的反应性。混合式结构的适用条件。混合式组织结构的优势。混合式结构的劣势。

(三)矩阵结构(Matrix Structure)

组织结构中一种注重多元效果的方法是运用矩阵式结构。

矩阵是一种实现横向联系的有效模式。矩阵式结构的独特之处在于事业部制结构和职能式结构(横向和纵向)的同时实现。矩阵式结构的运用条件。

(四)网络组织(Network Organization)

一些公司决定只限于从事自身擅长的活动,而将剩余部分交由外部专业机构或专家来处理,这种做法称为“资源外取”。这些网络化组织,有时也称为集成式公司。

网络型组织结构以自由市场模式组合替代传统的纵向层级组织。网络型组织结构形式的优点和缺点。

网络型组织的意义。

(五)簇群组织(Cluster Organization)

簇群组织的特点是将公司的员工组合成一个个20-50人的簇群,每个簇群包括不同专业的人才,他们紧密结合,通过团队全力负责一个业务计划或主理一种产品的生产经营。

簇群组织的基本单位是自我管理型团队(self-managed work teams),这是一种新型的横向型组织的基本单位。自我管理型团队是早期团队方式的发展产物。自我管理型团队,也称自我指导团队(self-directed work teams)的员工拥有不同的专业技能,轮换工作,生产整个产品或提供整个服务,接管管理的任务。

(六)企业过程重整(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企业过程重整是一种跨职能的创新,包含了对组织业务流程的根本再设计,以实现巨大的绩效改进。由于关注点在于流程而不是职能,企业过程重整通常会导致组织结构由纵向结构向横向结构的转换,同时需要公司文化和管理哲学的重大变革。

(七)无边界组织(Boundaryless Organization)

无边界组织从垂直界线、水平界线、外在界线和地理界线打破组织原有的构架和限制,从而使组织更加富有柔性。无边界组织的特点。

第六章

励(Motivation)

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学习激励这个重要的管理职能,这是管理学的核心内容,也是管理者在实践中经常面临的现实问题。有关激励方面的理论是行为学家们对管理理论的贡献,这主要分为需求理论和认知过程理论两大类。所以在管理过程中,如何调动人的积极因素,激发他们的工作动机,这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本章要求学生从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两个方面来了解激励问题。

一、激励理论概述

(一)激励的性质

激励的定义是: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希望、愿望、动力等等构成人的激励。„„它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更具体一点,“激励”常为人们称之为干涉变量(intervening variable),干涉变量是内部和心理的过程,它们并非直接观察得到,它们反过来却引起行为。

管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研究激励这个概念,概括地讲,激励就是激发人的动机,诱发人的行为。

激励是对人的一种刺激,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过程。激励是“需求——欲望——满足”的连锁过程。

(二)激励与行为

心理学家认为,一切行为都是受到激励而产生。一切人类行为都有其一定的目的和目标,这种有目的的行为总离不开满足需求的欲望。

心理学揭示的规律、动机欲望支配着人们的行为,而动机又产生于人的需要。需要是人的一种主观体验,是对客观要求的必然反映。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对某种目标的渴求和欲望,构成了人的需要的内容并成为人行为活动积极性的源泉。

得不到满足的需求是产生激励的起点。

道格拉斯·麦格雷戈强调了解激励与行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

(三)个人需求与激励

未满足的需求是激励过程的起点。这些需求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早期管理学者强调,金钱刺激是激励个人的主要手段,他们均受到十八、十九世纪古典经济学家的影响。这些经济学家强调人对合理经济目标的追求,并认为经济行为的特点是合理的经济核算。

(四)需求的不满足

得不到满足的需求是了解激励问题的出发点。任何个人在力求满足个人需求时,很多时候得不到成功。为了增加管理人员对激励问题的理解,有必要研究当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会发生什么情况。

二、需求理论(Needs Theory)人有各种各样不同的需要,而各种需求理论的目的便是为了理解和分析用以激励员工工作发各种需要。简单地说,需求理论着重了解人们的各种需要,为了解答“什么促使员工努力工作”这一问题。

(一)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每个企业的工人都是在满足自己的生活的基本要求后才会去为单位、企业创造价值, 使企业逐渐发展, 而作为企业领导人首先就应该满足员基本生活需求。马斯洛在40年代提出了人类形形色色的需要,按它们发生的前后次序分为五个层次,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按其重要性逐级递升,形成一个从低级需要向高级需要发展的阶梯。

(二)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Herzberg's Two Factors Theory)

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于1959年提出双因素理论。他的观点是:个人与工作的关系是最基本的出发点,因为个人对工作的态度将决定着正在执行的任务的成功与失败。

赫茨伯格的理论提出影响工作满足感的因素可以分为保健因素(hygiene factors)和激励因素(motivation factor)两种。

激励因素是以工作为中心的,既激励因素与工作本身、个人的工作成就、工作责任感、通过工作获得的晋升和承认等都有直接关系;保健因素则是工作本身以外的,而且是更多地与工作的外部环境有关联。

(三)麦克莱兰的获取需求理论(McClelland’s Acquired Needs Theory)

麦克莱兰和他的同事们认为,人们在工作情境中有三种基本的动机和激励需要。他们把这三种需要分类为:对权力的需要、对人际关系的需要和对成就的需要。特别是在成就需要的驱动力方面,他们的研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麦克莱兰的理论指出,人的需要是从学习和经验中得来的,不同的需要会影响到人怎样面对他们的工作,也会影响到他们对职业的选择。

(四)艾德法的“生存、关系和成长理论”(Alderfer’s ERG Theory)

艾德法认为有3种核心需要:生存(existence)、相互关系(relatedness)和成长(growth),所以称之为ERG理论。第一种生存需要涉及到满足我们基本的物质生存需要,包括马斯洛称为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的这两项。第二种需要是相互关系,即维持重要的人际关系的需要。要满足社会的和地位的需要就要和其他人交往,这类需要和马斯洛的社会需要和尊重需要中的外在部分相对应。最后,艾德法提出了成长需要——个人发展的内部需要。包括马斯洛的尊重需要的内在部分和自我实现需要的一些特征。

(五)需求理论小结

许多当代理论有一个共同点:每个理论都有相当确凿的支持性材料。当然这并不表明我们将要介绍的理论是无可辩驳的。我们称其为当代理论不是由于它们近期才建立,而是由于它们代表了当前对员工激励艺术的解释状况。

三、认知过程理论(Cognitive Process Theory)

认知过程理论着重分析人们怎样面对各种满足需要的机会以及他们对各种机会的认知过程。因此,可以说认知过程理论是为了解答“为什么员工会努力工作”和“怎样可以使员工努力工作”这两个问题。

(一)亚当斯的公平理论(Adams’ Equity Theory)

根据史坦斯·亚当斯(J.Stancy Adams)的公平理论,人总爱比较,并且期望得到公平的待遇。假如比较的结果是不公平的对待,这种不公平的感觉便会成为一种动力,使人改变自己的思想或行为,目的是使比较结果变得较为公平。

公平比较(equity comparison)的对象。

公平比较的结果。

总之,公平理论表明,对大多数员工而言,激励不仅受到绝对报酬的影响,还受到相对报酬的影响。

(二)瓦鲁姆的期望理论(Vroom’s Expectancy Theory)

瓦鲁姆的期望理论旨在预测员工花在工作上的努力或通过解答“为什么不同的员工花在工作上的努力有所不同”这一问题,使管理人员可以懂得怎样激励下属。

期望理论认为,一种行为倾向的强度取决个体对于这种行为可能带来的结果的期望强度以及这种结果对行为者的吸引力。具体而言,员工花在工作上的努力的三项因素:

1、员工对付出努力后可以达到理想工作表现的预期(expectancy)。

2、员工对于达到理想工作表现后可得到各种报酬的预期(instrumentality)。

3、影响员工花在工作上的努力因素是他们对各种奖赏的价值观(values)。期望理论预测员工所付出的努力是由这三项因素共同决定的,而且三种因素缺一不可。

管理人员要小心处理这三项因素,便可以有效提高下属工作的动力,积极争取良好的工作表现。

(三)洛克的目标订立理论(Locke’s Goal-Setting Theory)

爱德温·洛克(Edwin Locke)提出,指向一个目标的工作意向是工作激励的主要源泉。假如适当地订立目标及妥善地管理工作进展,工作目标能够有效地激励员工,提高工作的表现。明确的目标能提高绩效;一旦人们接受了困难的目标,会比容易的目标带来更高的绩效;有反馈的目标比无反馈的目标带来更高的绩效。

工作目标对提高工作效率有着积极的意义。

(四)认知过程理论小结

四、关于激励的管理计划

管理学家和实际工作者们提出了许多可以激励工人而能够收到更大成效的管理计划。在这些计划中,包含最多的内容一般包括:丰富工作内容、金钱奖励、行为修正和职工参与管理等。

(一)工作内容丰富化(job enrichment)

(二)工薪与工作成效

(三)行为修正

(四)职工参与管理(participative management)

第七章

导(Leading)

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学习领导这个重要的管理职能,这是管理学的核心内容,也是管理者在实践中经常面临的现实问题。一个组织要生存和发展下去,就需要有效的领导。一个领导者是否有成效,取决于他的领导活动所取得的结果,集体活动的结果是体现领导者成就的标志。一个有效的领导人能够影响其属下,使他们在现有的技能、才智和技术的水平下做出最高水平的成效。人们发现,任何一个几乎全力以赴地工作的人们所组成的群体,都有某个善于领导艺术的人作为群体的首领。

对领导别人这个问题的兴趣贯穿于人类集体和组织的整个历史。但是,到了行为科学学派时才有了行为科学学家科学系统地分析了组织中的领导问题。他们发现,领导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和许多理论和模式有联系。现有许多理论和模式是相互矛盾或重叠。

一、领导职能概述

(一)领导的概念

重温一下行为科学学派对领导的定义,可以发现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行为科学理论的贡献。尤克在《组织中的领导》一书中把领导定义为“个人的特征”、“个人的行为”、“对别人作出影响”、“相互影响模式”、“不同角度的关系”、“一项管理阶层的工作”、“别人对合法影响的看法”等。虽然各个定义有所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特征:“领导是一个影响别人的过程”。

我们使用的是领导的广义定义,它包含了目前有关这一主题的所有观点。我们把领导定义为领导是一个个人向其他人施加影响的过程。这里强调的是两点:一是施加影响。

(二)领导者的职责

责是领导的根本属性,是指领导职位所确定的责任,即职责。领导者的职责可以分为广义的职责和狭义的职责。

领导者在进行管理活动时,其职责应体现管理的某些职能。狭义的领导职责包括:科学决策;合理用人;统筹协调;统一指挥。

狭义的领导职责包括:科学决策。合理用人。统一指挥。

广义的领导职责有不同角度的解释,可以分为:心理学角度的解释;社会学角度的解释;相互影响角度的解释。

(三)领导理论的变迁

为了能在领导理论丛林中认清方向,我们主要讨论5种观点来看看哪些方面能造就一个有效的领导者。第一种尝试是以研究领导者的特征为主,目的是要找出领导者与非领导者的分别,人们称其为特征理论(trait theory)或伟人理论(great man theory);第二种尝试是试图根据个体所采取的行为解释领导,它主要是研究各种领导行为,并将不同的领导行为进行分类;第三种尝试是研究各种权力的来源和各种运用权力的方法;第四种观点运用权变模型弥补了先前理论的不足,认为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在不同的环境之下应以不同的方法来领导属下;第五种观点,研究者试图确定那些被公认为领导者的个体身上所隐含的一系列特质。这一思路表明领导更像是一种风格,它不但强调领导者的实质,也强调领导者的外在表现。

二、领导者的权力

权力是领导的基本标志,权力是某些人对其他人产生预期效果的能力,权力是实现领导的手段。领导者为了能履行其职责,必须在一定的职责范围内具有相应的权力。

现代组织理论认为,组织是庞大而复杂的人造系统,系统中包含着成百上千的成员。这些系统有着正式的层级制。在层级制中总有任务较之其他更为重要,而不管这个任务由谁来执行。另外,总有一些职位拥有较多的资源,或者对组织有着更重要的作用。于是,组织中重要的权力过程反映着更深层次上的组织关系,无论是纵向关系还是横向关系。组织中的权力通常属于职位,而不从属于个人。因此,组织的权力是结构性特征的结果。

职位权力应与职责对等。授权的时候,应该授予相对称的职责,即一个人得到某种“权力”,他也就承担了相应的“责任”,这种与在职者的职务活动相联系的责任,被称为职责,也就是为完成一个确定的任务所必须履行的义务。授权不授责就会给滥用职位权力制造机会,就会造成灾难。

按照弗兰奇和雷文的观点,把权力分为职位权力和个人权力两大类。共有五种来源或基础:即强制权力、奖赏权力、合法权力、专家权力和参照权力。

研究权力与政治活动(political tactics for using power)的理论认为,权力来源于组织的结构。

从个人角度来看,知识、经验、意志、观察、视野、忍耐、知人和人际关系等能力的培养,是增加权力(影响他人的基础)的重要手段。

组织内权力的获得并不是随机的,一个人减少不确定性、增强自主性(autonomy)、获取资源、应对战略权变事件的能力等,都能够增强权力。

运用权力和影响别人的技巧

在实际工作中,领导者会蓄意的或在不经意的情况下运用各种不同的权力来影响下属。由于“强制权力”与“奖赏权力”较容易受到领导者的控制,因此这两种权力也较多的被使用。对于下属来说,他们当然最喜欢上司运用“奖赏权力”;其次是“参照权力”。虽然利用“强制权力”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变下属的行为,但这种改变往往只能维持一个短暂的时间,而且利用惩罚来改变下属的行为可能引起下属的反感和情绪化的反应和带来不良的后果,对组织的长期运作是不利的。

三、领导者的特征(伟人理论)

早期的领导理论的研究是以探讨领导者的特征为主的,这个学派被称为特征理论(trait theories of leadership)或伟人理论(great man theories)。

四、领导者的行为

对领导作风的一些解释是根据领导者行为方式来分类的,这种理论人们往往称为领导的个人行为理论。领导的个人行为理论(personal behavioral theories of leadership)认为依据个人品质或行为方式(风格)可以对领导进行最好的分类。在所有的情况下,领导的个人行为理论着重研究领导做些什么来完成管理工作。但在这些理论中没有任何一种具体方式为公众普遍接受。

(一)密执安研究(利克特模式,Likert Modle)

1947年以来,密执安大学伦西斯·利克特教授对领导方式和作风作了长达30年之久的研究,确定了领导者的行为特点,以及它们与工作绩效的关系,利克特在研究过程中所形成的某些思想和方法对理解领导行为很重要。

经过广泛的分析,他们把研究过的领导行为划分为以工作为中心和以员工为中心两类领导者两个维度。以员工为中心的领导者(employee-oriented leader)把注意力集中于下属问题中人的因素和建立能完成高效率目标的有效的小组上。这样,一位领导明确规定目标,重视人际关系,他们总会考虑到下属的需要,并承认人与人之间的不同。相反,以工作为中心的领导者(production-oriented leader),包括计划工作细则、安排下属的工作、协调各下属的工作和对下属的工作提供足够支持,更强调工作的技术或任务事项,主要关心的是群体任务的完成情况,并把群体成员视为达到目标的手段。

利克特提出了四种管理方式,作为研究和阐明他对领导问题看法的思想的指导原则。

(二)俄亥俄研究(两元理论)

bbs.okhere.net论坛的“西南财经大学”版主送给各位考生

最全面且重复较多的行为理论来自于1945年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对一个领导者的工作进行深入地研究。研究者希望确定领导行为的独立维度,他们收集了大量的下属对领导行为的描述,开始时列出了1000多个因素,最后归纳出两大类,称之为结构维度和关怀维度。

结构维度(initiating structure)指的是领导者更愿意界定和建构自己与下属的角色,以达成组织目标。它包括设立工作、工作关系和目标的行为。高结构特点的领导者向小组成员分派具体工作,要求员工保持一定的绩效标准,并强调工作的最后期限。

关怀维度(consideration)指的是领导者尊重和关心下属的看法与情感,更愿意建立相互信任的工作关系。高关怀特点的领导者帮助下属解决个人问题,他友善而平易近人,公平对待每一个下属,并对下属的生活、健康、地位和满意度等问题十分关心。

(三)管理方格论(Managerial Grid)

众所周知的界定领导作风的研究方法之一,就是管理方格图。管理方格概念是由布莱克和莫顿(Black &Mouton)提出的,他们发展了领导风格的二维度观点,在领导行为分为关心生产(concern for production)和关心人(concern for people)两种的基础上提出了管理方格论(managerial grid),管理方格可由一平面方格图表表示出来,每一种维度又分为九种程度,由此形成81种组合方式和81种具体的领导方式。它充分概括了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关怀与结构维度以及密执安大学的以员工为中心的领导者和以工作为中心的领导者维度。

(四)斯堪的纳维亚学者的研究

上述的3种行为观点都是在20世纪4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提出来的。这些观点是在世界发展较为稳定且可预测的背景下提出的,一些研究者认为它们未能很好反映当今变化极快的现实世界。于是芬兰和瑞典的研究者再次提出是否在把握领导行为的实质方面只存在两个维度(即二元论)的问题。他们的基本假设是,在变化的世界中,有效的领导者应该表现出发展导向的行为(development-oriented)。这些领导者重视尝试的价值,寻求新方法,发动和实施变革。

(五)行为理论总结

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为了预测领导成功而对领导现象进行的研究其实比分离特征和行为更为复杂。由于未能在特征和行为方面获得一致的结果使得人们开始重视情境的影响。领导风格与有效性之间的关系表明:第一,领导的有效性依赖于情境因素;第二,这些情境条件可以被分离出来。

五、领导的权变理论

(一)菲德尔的权变领导模式(Fiedler's Contingency Model of Leadership)

第一个综合的权变领导模型是由弗雷德·菲德尔(Fred Fiedler)提出的。菲德尔的权变模型(Fiedler's contingency model)指出,有效的群体绩效取决于以下两个因素的合理匹配:与下属相互作用的领导者的风格、情境对领导者的控制和影响程度。

另外,菲德尔还分离出3项情境因素:领导者——成员关系、任务结构和职位权力,他相信通过操作这3项因素能与领导者的行为取向进行恰当匹配。

1、确定领导风格

2、确定情境

3、领导者与情境的匹配

(二)赫赛和布兰查德的情境领导理论(Situational Leadership Theory)

情境理论是一个重视下属的权变理论。赫赛和布兰查德认为,选择正确的领导风格可以获得领导的成功,而下属的成熟度水平是一个权变变量。

在领导效果方面对下属的重视反应了这样一个事实:是下属们接纳或拒绝领导者。无论领导者做什么,其效果都取决于下属的活动和反应。然而这一重要维度却被众多的领导理论所忽视或低估。对于成熟度,赫塞和布兰查德将其定义为:个体完成某一具体任务的能力和意愿的程度。

(三)途径目标理论(Path-Goal Theory of Leadership)

途径——目标理论的核心在于,领导者的工作是帮助下属达到他们的目标,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以确保他们各自的目标与群体或组织的总体目标相一致。“途径——目标”的概念来自于这种信念,即有效的领导者通过明确指明实现工作目标的途径来帮助下属,并为下属清理路程中的各种路障和危险从而使下属的这一“旅行”的途径更为顺利。

途径——目标理论建议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应该调节自己的领导行为以适应各种环境的需要。豪斯将领导行为分为:

1、指令型领导(directive);

2、扶持型领导(supportive);

3、参与型领导(participative);

4、成就主导型(achievement oriented)。

六、领导理论的发展

(一)领导替代品理论(Leadership Substitutes Theory)

在许多情境下,下属不需要上司的领导也可以有效地完成工作,领导者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是无关紧要的。这些环境因素被称作为“领导”的替代品(substitutes),或者使领导者对下属的影响无效,或者使上司的领导变成不必要和多余的东西。

无效因素使上司的领导行为对下属的工作产生不了影响,它使上司的领导的影响失效。而替代品因素则不仅使上司的领导产生不了影响,而且没必要产生这种影响,它可以代替领导者的影响。领导的替代品包括下属个体的特点、工作任务的特点和组织变量的特点三项。比如,就下属个体而言,当下属的特点为有能力、经验、受过培训、专业取向或对组织奖励十分淡然时,则可以替代或抵消领导的效果,它可以取代指令型的领导行为,这些特点可以替代为了进行结构化和降低任务模糊性而需要来自领导方面的支持和能力;同样,当工作本身十分明确、规范(高结构化任务的特点,或有趣的工作通过向职工提供内在激励(intrinsic motivation)可以替代扶持型的领导行为,职工本身能满足个体需要时,对领导变量的需要也大大减少;最后,某些组织特点,如正式明确的目标,严格的规章和程序,或内聚力高的工作群体,都可以替代指令型的领导行为。

(二)垂直组合理论(领导者——成员交换理论)

垂直组合理论(vertical dyad linkage theory)也称领导者——成员交换理论(leader-member exchange theory,简称LMX理论)。垂直组合是指上司与一个下属的关系,领导者——成员交换理论指出,一个领导者有多个垂直组合,并会以不同的方式领导不同的下属。由于时间压力,当领导者与某一下属进行相互作用的初期,领导者便会暗自以下属的能力和相互协调来决定下属应属于圈内人士(internals)或圈外人士(externals),并与下属中的少部分人建立相对稳固不变的特殊关系。这些个体成为圈内人士,他们受到信任,得到领导更多的关照,也更可能享有特权;而其他下属则成为圈外人士,他们占用领导的时间较少,获得满意的奖励机会也较少,他们的领导——下属关系是在正式的权力系统基础上形成的。

(三)非凡领导理论(Charismatic Leadership)

一些研究者试图确认具有领袖魅力的非凡领导者的个性特点。罗伯特·豪斯确定了3项特质:第一项特质是有预见(envisioning),有很好的洞察力和眼光,订立高的目标,并且替行动来让下属学习怎样可以达到那些目标,这是非凡领导者最重要的特质;第二项特质是充满活力(energizing),以个人对工作的投入、对自已信仰的坚定信念和表现极高的自信心来推动下属的工作;第三项特质是赋予下级能力(enabling),例如表现对他们的支持,了解他们和对他们有信心。

(四)交易型领导与转化型领导(Transactional Leaders &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

领导过程应包含分为交易性质(transactional)和转化性质(transformational)的两种领导行为,这一分类为领导行为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路。

第八章

制(Controlling)

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学习控制这个重要的管理职能,这是管理学的核心内容,也是管理者在实践中经常面临的现实问题。社会组织的各项业务活动要按预定的轨道运行,确定的目标要按预定的要求实现,就必须进行控制。控制在古典管理理论中就被列为管理的一个重要职能。这一职能包括管理人员为保证实际工作能与计划保持一致而采取的一系列活动。

本章将介绍学习控制的意义、程序,控制的方法和战略控制问题。

一、控制的意义与程序

(一)控制的含义

现代管理理论认为,控制一词具有多种含义。理解控制的含义,需要掌握的要点。

(二)控制的种类

控制可按不同的标准加以分类:

1、按控制活动的重点不同,可分为预先控制、现场控制和反馈控制三类。

2、按控制来自何方划分,可分为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

3、按控制对象划分,分为成果控制和过程控制。

4、按控制手段划分,分为间接控制和直接控制两大类。

5、按控制的业务内容来划分,不同的组织的控制内容是不一样的。

(三)控制的基本程序

控制的三个基本步骤是标准的建立、实际绩效同标准的比较、偏差的校正。

1、标准的建立;

2、绩效同标准进行比较;

3、偏差的矫正。

控制程序的三个步骤,都是建立在有效的信息系统基础之上的。组织各项活动的开展需要有一个信息系统,以制定正确的计划目标,发现哪些实际绩效与计划不相符合,从而采取必要的矫正措施。

二、控制的方法

在组织业务活动的各个领域,目标的性质以及达到预定目标所要求的工作绩效是不相同的,控制对象和标准也就不相同,因而必须采用多种多样的控制方法。主要的方法列举如下:

(一)预算控制

1、预算控制的意义和预算控制的过程

2、预算的种类

实际上,组织活动的每个方面都可以编制预算。

预算大体上可以分为收入和支出预算、现金预算、投资预算以及资金平衡预算等几类。

(1)收入和支出预算

(2)现金预算

(3)投资预算

(4)资金平衡预算

3、预算控制的优缺点。bbs.okhere.net论坛的“西南财经大学”版主送给各位考生

(二)非预算的控制方法

预算控制虽然具有重要作用,但为了加强对组织的控制,还足根据不同情况,广泛采用各种非预算控制的方法。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主要有亲观察、报告、内部审计、盈亏平衡分析和时间––事件–––网络分析等等。

1、亲自观察;

2、报告;

3、盈亏平衡分析;

3、时间––事件–––网络分析。

(三)全面绩效的控制方法

预算控制和非预算控制的方法,都是以对组织中某一项或某一类业务的控制为主,然而不同的组织还需要不同的全面绩效的控制。控制组织全面绩效的方法,一般包括经济核算、资金利润率,要项控制以及内部审计与控制。

1、经济核算。

2、用资金利润率进行控制。

3、要项控制。

要项控制是指从组织业务活动的全局出发,提出若干主要项目,通过对这些主要项目的控制来实现控制组织全面绩效的目的。

4、内部审计与控制。

三、战略控制

战略控制是战略计划、组织活动、后果等为未来活动提供信息的全面评估。控制的循环包括战略计划、衡量产出活动以确定是否符合目标、通过纠正或改变所需的活动确保控制。战略控制也包括对生产活动的投入及其产出的衡量,包括关于外部环境的持续信息以决定战略计划是否对出现的最新发展作出反应。

(一)传统的战略控制方法

1、传统的战略评价与控制过程

2、传统控制方法的缺陷

(二)战略控制的过程

今天的管理者必须预测重大的环境变化和趋势,这就需要采取更加主动积极的态度对待战略控制,更加着眼于未来的发展变化,利用最新的科学技术和执行经理信息系统,克服传统战略控制方法是种种缺陷。战略控制区别于经营控制,经营控制即包括目标设定、绩效衡量、绩效与标准对比、反馈等四个阶段的短期循环。

在战略联盟内冲突与相互依赖、合作并存。战略联盟内部既有相互依赖与合作,同样也存在着冲突与竞争。有的战略联盟允许更多的内部竞争,有的战略联盟可能尽量减少内部竞争。

战略联盟在规模、增长方式、构成、内部竞争及管理结构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典型的全球性战略联盟包括特许经营(license agreement)、合资公司(joint venture)和企业联合(consortia)。

新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趋势使开发新技术的成本越来越高昂,企业联合的组织很可能是未来组织发展的潮流。

一种称为“虚拟组织”(virtual organization)的战略联合形式,正在美国被日益广泛采用,并为未来的国际竞争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道路。

在组织新的商业生态系统中,管理者必须突破传统的制定公司战略、设计层级结构和控制系统的责任。如果高层管理者过多的考虑的是组织的秩序和一致性,公司就可能失去建立新的发展的外部关系。

组织战略、组织模式也呈现出不同以往的全新变化,虚拟组织、团队结构、网络组织、战略联盟以及无疆界组织等相继出现,组织结构的变化也显现出趋向扁平化、柔性化、分立化和网络化发展的明显特征,企业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组织,其组织边界较以往要更加模糊和不确定,即使规模非常庞大的组织,其内部的决策活动也相当分散化,组织内部信息沟通和命令传达的渠道更加多向化;组织始终处于不断的变革当中。这些新模式和新变化的出现,对组织战略和组织理论提出更严峻的挑战。在新的世纪中,组织战略和组织理论的发展将会继续承接这种演变的趋势,并向更广和更深的领域拓展。如何将这些新模式建立在稳固的理论基础之上,并建立能够指引未来组织发展的重要理论工具,就成为组织理论发展的重要方向。

一、资源依赖理论——组织间相互关系理论

经过20世纪90年代的迅速发展,资源依赖理论目前已经成为企业组织理论研究的主流理论之一,在实际微观企业决策研究中,企业资源依赖理论也已经逐渐取得了组织理论与战略管理理论的领导地位。

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及国际市场环境不确定性的加剧,厂商要想成为商战的赢家必须具备迅速的市场反应能力、灵活的产品创新能力和高效的资源管理能力。

(一)资源依赖理论对组织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的修正

资源依赖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其所拥有或能支配的资源,如土地、设备、资本、人力等,不同企业占有不同规模、不同组合的资源,就产生了不同的经营规模和效益,这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竞争战略理论的不足。但市场经济发展越来越完善,土地、设备、甚至人力资源等都可借助资金通过等价交换从市场上获得,由此可见竞争优势和对企业具有普遍意义的资源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透过资源这个表面现象可以发现实际上是企业配置和利用资源的能力给企业带来了竞争优势。

在战略管理中又形成了一个“资源基础理论范式”。资源基础理论范式构造了“资源——战略——绩效”的基本框架。这个框架表达了资源基础理论的核心思想:企业竞争力的差异是由战略的差异,或者更进一步说是由企业的资源差异来解释的,这是一个从资源到战略再到竞争力的因果关系。

(二)资源问题的重要性

环境是组织生存所必需的稀缺和贵重资源的源泉,这个领域的研究称为资源依赖观点。资源依赖意味着组织依赖于环境但努力获得对资源的控制以使依赖最小化。如果重要的资源由其他组织控制,那么意味着该组织是脆弱的,所以,它试图尽可能地独立。

强调“资源”问题的重要性,是资源依赖理论的理论出发点和基础。这些企业资源被分成三类:物质资本资源、人力资本资源和组织资本资源。

“基于知识”(knowledge-based view)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逐步成为“基于资源”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核心。人们逐渐认识到,生产过程中涉及的有形的物理要素,比如土地、机器、劳动力和原材料,即使是非常稀缺的,除非被拥有知识的人有意识地用于寻求经济租金,仍旧不可能产生任何生产力。惟有知识和技能是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根本源泉。

(三)资源依赖的理论模型

资源依赖理论认为组织由于重要资源供给的原因试图减少对其他组织的依赖,并试图影响环境以得到可用的资源。当受到更大的依赖性威胁的时候,组织就会加强对外部资源的控制以减少那种依赖性。资源依赖的理论认为组织不希望轻易地受到其他组织的影响,因为这会对组织的业绩带来负面影响。对某种资源依赖性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是资源对公司的重要性;第二,是那些控制某种资源的组织对于资源的分配和利用具有多大的决定权或垄断权。根据资源依赖的观点,当组织感到资源或供应是有限的时候,它们就会设法通过各种战略维持它们的自主权。一个战略就是调整或是改变相互依赖的关系。可以从供应商那里购买所有权、建立长期的合同或合资企业以维护必需的资源、或者是通过其他方法建立关系。

(四)资源依赖与企业的竞争优势

资源依赖理论的理论侧重分析了企业的内部资源对企业优势和劣势的影响。资源依赖理论强调,在业务层次上,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其特有的资源能力,而使竞争对手难以模仿,而在公司层次上,该理论将企业看作是具有不同用途的资源的集合。一个成功的战略依赖于其专门化的资源,并通过创建业务单位(business units)来开发和利用其资源,使资源与市场相匹配,因此,从业务层次或公司层次来看,资源依赖理论将企业的内部特征及能力看作是比反复无常的市场需求更稳定的“靠山”。

资源依赖理论为理解环境如何影响组织的结果和功能提供了一个具体的框架。资源依赖理论认为,环境的变化与复杂性对内部的适应性和复杂性具有特定的影响,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下,更多的资源被分配于那些将计划、处理特定环境因素和整合不同内部活动的部门中。

二、种群生态学——种群的适应性理论

组织生态系统是由组织的共同体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系统,它常常要跨越传统的产业边界。种群生态学的观点解释了为什么由于新公司的增加,组织的多样性也在不断增强,这些新公司填补了既有公司剩下的领地。这种观点认为大公司不能适应变化的环境,因此新的公司以其适当的形式和技术满足新的需要。经过变种、选择和保留的过程,一些组织将会生存下来并得到发展,另一些组织将会消亡。公司将采取全面的或专门的战略在众多的组织中求得生存。

(一)种群的适应性与种群变化

种群生态学致力于探讨组织种群的创造、成长及死亡的过程及其与环境转变的关系。种群生态学观点不同于其他组织理论的观点,因为它强调组织的多样性和在组织的共同体或组织种群内的适应性。一个种群(population)是指进行类似活动的一系列组织,它们在经营中利用资源的方式类似,其经营结果也类似。在同一种群内的组织为了类似的资源或相近的顾客竞争。

为什么新形成的组织会带来不断出现的多样性?其答案就是对照环境所要求的变化,组织的适应性很有限。在组织种群内,新形式和新类型的组织比起存在着的组织来,其组织的创新和变革发生得更为频繁。

既有公司为何难以适应迅速变化的环境 ? 种群生态组织模型的创始人汉南与弗里曼认为,组织变化的能力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这些限制来自于对工厂的巨大投资、设备、专门人员、有限的信息、决策者的固有观点、被组织的成功历史所验证了的现行组织方法以及改变公司文化的困难。在这些阻碍面前,组织的真正转变是少有的、不可能的事情。

根据种群生态学观点,迅速变化着的环境决定种群中的哪些组织生存或失败。其假设是单个组织的结构有惰性,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因此,当迅速的变化发生时,老的组织容易衰退或失败,而出现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需要的新组织。

(二)种群生态模型

种群生态模型(population ecology model)重点探讨组织种群的创造、成长及死亡的过程及其与环境转变的关系。种群生态模型涉及到组织的形式(organizational form)。组织的形式是组织特定的技术、结构、产品、目标和人员,它可以由环境进行选择和淘汰。每个新的组织都试图找到足够能支持它的领地或缝隙(niche),即惟一的环境资源和需要的领域(domain)。

种群生态模型认为,在种群内一直存在着新的组织的出现。因此,组织种群不断地进行着变化。种群生态组织的进化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变种、选择和保留。

1、变种(variation)。变种是指在组织的种群中新的组织形式不断地出现。它们由通常是由企业家发起、由大公司用风险资本建立起来或者由寻求提供新服务的政府建立。

2、选择(choice)。有些变种比其他的更能适合外部的环境。有些被证实是有益的,因此能够找到自己的领地或缝隙,并且从需要生存的环境中获得资源。

3、保留(retention)。保留是对所选择的组织形式的保存和形式化或制度化(formalization)。

根据种群生态学的观点,环境是组织成功或失败的重要决定因素。组织必须满足环境的需要,否则就会被淘汰。变种、选择和保留的过程本身就是组织的一个进化过程,它所带来的是新组织形式在组织种群内建立。当然,对付这种环境需要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采用标杆瞄准(benchmarking)的方法,即组织用研究别的组织如何比自己做得更好并且就此尽力模仿(mimic)或改进的方法。

(三)种群生态战略

解释种群生态模型的另一个原则是为生存而奋斗(struggle for existence),或竞争。组织和组织的种群为获得资源而进行竞争,每一个组织形式都正在为生存而斗争。这种斗争在新组织内最为激烈,而且新组织的诞生和生存的频度都与更大环境的要素相关。这些要素诸如市场区域的大小、需求的可持续性、政治性动荡、行业的成长率和环境的可变性,它们影响了一系列专业化组织的建立与生存。

在种群生态方法中,全面战略(generalist)和专门化战略(specialist)将为生存而奋斗的组织形式区分开来。拥有广泛领地(niche)或领域的组织,也就是说,那些提供广泛的产品或服务或者服务于广泛市场的组织实行的是全面战略。提供范围窄小的产品或服务或者服务于窄小市场的组织实行的是专门化战略。

(四)种群生态学的意义

种群生态学这个宏观的组织理论特别强调环境的影响力,焦点是在环境中社会力量如何决定某一个社群的兴起和衰落。基本出发点是假定社会有无比巨大的力量,个别组织并不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来适应环境,即使能有少量的改变,但始终敌不过大气候的压力。若社会力量对于某种社群和产业有利,则该类组织会不断涌现;假如社会改变了气候,不再需要该类组织的产品、服务,甚至形态,则该组织必被淘汰。因此,环境中的领地或缝隙(niche)更是管理者所需要留意的,若组织能够钻缝隙,或寻找更多的领地或缝隙,则被淘汰的机会便可以减少。以种群生态学理论为基础的观点认为组织追寻的战略是在一个可能的范围内不断地变化的。它认为,对存在于组织间与组织内部的创新路径和创新速度的研究,对于战略的形成非常重要。如果管理者用今天的思维、市场竞争的模式和方法去应付和适应明天的市场环境,则必定会被淘汰。

三、协作网络理论——组织的战略联盟理论

协作网络的观点解释了为什么组织使自己变得要依靠其他的组织以增加所有组织(双方)的价值和生产力。理解这种更大的组织生态系统——协作网络,可以帮助管理者改变了他们的角色,即由自上而下的管理转向跨越组织的横向管理。

(一)协作网络:从竞争对手到合作伙伴

过去西方的公司大都是独立地进行经营,相互竞争,信仰传统的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和独立自主。

协作网络的形式可以表现在几个方面。

按照协作网络的观点,组织之间的关系已经从竞争对手转变为战略伙伴关系,合作、企业联合(consortia)和团队工作正在取代供应商、顾客和竞争者之间过去曾有过的痛苦的敌对。

新模式的特点表现为拥有大量共享的信息,包括自动的电子联系和面对面讨论以提供修正的反馈和解决问题。有时其他公司的人也来到现场以达到更紧密的合作。伙伴相互加入对方的产品设计和生产,并进行长期投资。商业伙伴在合同确定的范围之外彼此帮助也是司空见惯的事。

(二)战略联盟:新的更高层次的竞争

竞争以另一种新的形式出现并正在推动新的竞争和强化竞争。战略联盟(Strategic Alliances)的形成使得传统的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转向以集团为基本竞争单位的市场竞争形态,即战略联盟集团与战略联盟集团之间的竞争。

松散的战略结盟不像企业间的合并(merger),即购买对方股票,组成一个新的企业。

这种新的结对现象受到两个因素的驱动:经济全球化问题和核心竞争问题。协作网络的观点认为,当今的公司需要在商业生态系统中共同发展、进化,以便使所有的公司都更加强壮。只有通过共同的进化,整个商业生态系统才会变得更加强壮;同样,组织通过共同拥有的前景、愿望和同盟,以及通过处理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使双方共同得到发展。

(三)战略联盟:冲突与相互依赖、合作并存

在战略联盟内冲突与相互依赖、合作并存。战略联盟内部既有相互依赖与合作,同样也存在着冲突与竞争。有的战略联盟允许更多的内部竞争,有的战略联盟可能尽量减少内部竞争。

战略联盟在规模、增长方式、构成、内部竞争及管理结构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典型的全球性战略联盟包括特许经营(license agreement)、合资公司(joint venture)和企业联合(consortia)。

新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趋势使开发新技术的成本越来越高昂,企业联合的组织很可能是未来组织发展的潮流。

一种称为“虚拟组织”(virtual organization)的战略联合形式,正在美国被日益广泛采用,并为未来的国际竞争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道路。

在组织新的商业生态系统中,管理者必须突破传统的制定公司战略、设计层级结构和控制系统的责任。如果高层管理者过多的考虑的是组织的秩序和一致性,公司就可能失去建立新的发展的外部关系。

组织战略、组织模式也呈现出不同以往的全新变化,虚拟组织、团队结构、网络组织、战略联盟以及无疆界组织等相继出现,组织结构的变化也显现出趋向扁平化、柔性化、分立化和网络化发展的明显特征,企业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组织,其组织边界较以往要更加模糊和不确定,即使规模非常庞大的组织,其内部的决策活动也相当分散化,组织内部信息沟通和命令传达的渠道更加多向化;组织始终处于不断的变革当中。这些新模式和新变化的出现,对组织战略和组织理论提出更严峻的挑战。在新的世纪中,组织战略和组织理论的发展将会继续承接这种演变的趋势,并向更广和更深的领域拓展。如何将这些新模式建立在稳固的理论基础之上,并建立能够指引未来组织发展的重要理论工具,就成为组织理论发展的重要方向。

第二篇:西南财经大学管理学全套笔记

更多管理学资料 尽在www.xiexiebang.com 第一章

论(Introduction)

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学习本门课程时首先需要明确的基本问题,要求了解和掌握现代管理学的学科体系、管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管理理论研究的热点、管理学应用的热点课题和关于本门课程的结构体系。

一、现代管理学的学科体系

不同的管理学者和实际操作者,对管理学的理解是不相同的,这是人们站在不同的角度来看待管理问题所致。从某种程度上讲,每一种理解都是正确的,但又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因此,在研究管理学所探讨的问题时,首先应明确管理学学科体系所包含的内容。

管理学首先面对的是组织的类别问题,组织的管理包括了对企业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的管理。这两类不同组织的管理问题既有共同性,也有个性,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决定了管理学学科体系所应包含内容的理解。一般来说,管理学更多地是研究营利性企业组织的管理问题。

管理学学科体系所涉及的领域,可以从广义上和从狭义两个方面来看。

在我国的管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管理学主要是指组织机构的管理职能。它包括了管理的内涵、管理的架构、管理的过程、管理的方式和管理的绩效等部分内容。

二、管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关于管理学的统一理论框架的研究和探求。管理学在经历了“科学管理”、“行为科学”和现代管理理论等几个发展阶段后,管理学已经进入了成熟期。

管理学的统一理论框架的研究和探求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西方管理学界对一般管理学学科理论体系的研究。和大多数科学研究领域一样,管理学企求着在其成熟期走向了统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管理理论中的各种学派,管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或研究方法(Schools)。

虽然不同的管理学派,促使管理学研究者们从各种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和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研究和探索,使管理理论研究的层面比较广泛,各个层面的研究也比较充分和深入。但管理理论学派的分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各个学派独立为战、互相排斥,阻碍了管理学的深入研究与探索。所以,客观上需要有一种理论学派能够将各种学说统一起来,形成较为全面、较为系统的管理学一般理论。

三、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组织和有关的社会及个人现象。因此,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也和其他社会科学,包括社会学、心理学、行为科学、人类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大同小异,所采取的角度和面对的问题极为相似,只是多角度分析的问题和层次有所不同。

管理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论和具体方法论

管理学研究方法论可以分为哲学层次上的方法论、一般方法论和具体方法论。方法论的第一层次是哲学层次上的方法论。

泰罗(F.W.Taylor)创立的管理学研究应以科学调查为指导原则的研究思想。

古典管理学的管理学研究方法的一般方法论。

管理学哲学层次上的方法论的危机

管理学研究的主流方法

研究方法论上的是实证科学的角度(positivist perspective)和诠释范式的角度(interpretive paradigm)。

实证主义的理论逻辑立场的特点。管理学的实证研究方法往往被称为研究设计法(research

更多管理学资料 尽在www.xiexiebang.com design)。

诠释范式方法的冲击

管理学研究方法论总结

管理学的研究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以及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并没有一个特定的对或者错的方法,重要的是能够采纳不同的看法,从多个角度来看待和考虑管理问题。

四、管理理论研究的热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几十年间管理学发展的历史进程。

管理学的焦点问题是组织如何有效地运作问题,因此,早期的管理学文献及研究大多集中于如何改善组织内的工作方法和组织结构,以使一般的生产力得以提高。这方面的研究可以统称为组织理论(organizational theory)。

以“人”为本的研究和讨论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管理学发展的重点课题。这包括了组织行为学(organizational behavior)和人力资源管理学(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两个方面。

战略管理学(strategic management)是受人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小型企业的管理(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

比较管理(comparative management)和跨文化管理(cross-cultural management)问题。

近十年来管理学研究的热点主要可以反映在组织理论的发展几个方面,相继出现了种群生态理论、制度化理论、资源依赖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以及代理理论等主要理论流派,其中值得关注的是各种学科对管理学的不断渗透。

五、管理学应用的热点课题

近十年来,管理学的热门课题指出了管理学在组织管理中的广泛性应用问题,在西方企业组织中得到了普遍的运用。

组织的再造工程(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学习型组织(Learning Organizations)。

领导风格(Leadership Style)。

无疆界的世界(Borderless World)。

第二章 组织文化(Organizational Culture)

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组织文化的概念、起源、作用、组织文化的形成、组织文化的分类、组织文化与组织的成效的关系和我国企业组织文化的建设问题。

一、组织文化理论概述

组织文化代表了一个组织内各种由员工所认同及接受的信念、期望、理想、价值观、态度、行为以及思想方法、办事准则等。这些由员工所认同及接受的信念(belief)、期望(expectancy)、理想、价值观(value)、态度(attitudes)、行为准则(a general guide to actions)能够使员工凝聚在一起,帮助他们了解公司的政策;组织文化是组织成员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组织规范、组织生存氛围的总和,既是一种客观存在,又是对客观条件的反映。

组织文化的层次:位于组织文化最核心的是文化基本假设;其次是价值层面;再次是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层面;位于最表层的是组织文化的各种表现方式。组织文化在其最表层,在表面上是可见物像和可观测到的行为——即组织成员之间共享的有关人们穿着和行动的方式、表征、故事和仪式。

文化基本假设和价值层面问题是组织价值观一般化的问题。

共同的价值观体系实际上是组织所重视的一系列关键特征。

组织文化兴起于80年代初期。组织文化兴起的原因是当时美国的企业受到日本企业的挑战,生产力和创新力明显下降。

更多管理学资料 尽在www.xiexiebang.com

80年代初期组织文化理论讨论的基本假设之一是的管理人员可以创造或改变一家企业的文化。

80年代初期组织文化理论的基本假设之二是假设一家企业只有一种单一的组织文化。

80年代初期组织文化理论的基本假设之三是假设一家企业只有一种单一的强组织文化(strong cultures)。

组织文化的作用。组织文化对于员工行为的影响作用越来越重要。现代组织渐渐拓宽了控制幅度,使组织结构趋于扁平,引入了工作团队,降低了组织的制度化、形式化程度,授予员工更大的权力,这些都要求一种强有力的组织文化提供共同的价值观体系,从而保证组织中的每个人都朝同一个方向努力。一般认为,组织文化的作用是可以使组织的运作更加成熟;可以使员工更投入公司;可以为组织带来利润和成效。

组织文化理论研究的特点。

二、组织文化的形成组织文化形成于组织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所以随着组织内部与外部环境的变化,组织文化也会发展变化。

组织文化形成受到两大因素的影响:其一是适应外部环境(external adaption)和生存的要求;其二是内部整合或一体化(internal integration)的需要。从另一种意义上讲,组织文化在组织中发挥两个关键的作用: 1)整合组织成员,以使他们知道该如何相处;2)帮助组织适应外部环境。

在强化和维系组织文化的方式中,社会化(socialization)起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作用。社会化是向新来的员工传递组织的基本经营哲学和管理理念的过程。

利用组织的奖赏制度。经理人员的个人操守、品德和信念也是重要的一环。企业的礼仪典章也是促进组织文化深化的有效方法。企业面临危机的应变方法,也对促进组织文化的建立有一定的意义。

在组织文化的形成过程中,组织高层管理者的角色非常重要,尤其是组织的创始人对组织的早期文化的形成影响巨大,往往因为其个人的经营哲学而建立一些特定的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的形成是由各种因素互相配合而产生的,其核心是管理层所希望达到的经营目标和使命、以及他们理想中的组织生活。

三、组织文化的种类

如果要对一家企业的组织文化进行分类,首先要假定的是这家企业只有单一的组织文化,或者只有一种主流文化。如果组织内有不同的次文化或亚文化,首先要克服的是找出不同次文化或亚文化的基本单位,才可能进行有效地分类。

早期的组织文化分类比较粗略,多以实用性为原则来分类。

丹尼逊和梅士拉非常注重组织管理中的战略和外部环境这两大要素。丹尼逊和梅士拉利用了莫顿和布莱克的管理方格图(managerial grid),从两个不同的方向来划分出四种不同的文化特性。

奎因和他的同事们提出了应用竞争价值结构来分析组织文化。学者们也建立起了一套量表来应用此结构,其信度和效度也被接受。

早期的组织文化分类实质上重视现实,可惜对组织文化的实质性问题的揭示并不深入和深刻,但不能否定他们在组织文化分类方面所起到的先导性的作用。丹尼逊和梅士拉、奎因和他的同事们却利用了谢恩的研究成果的思路,选择了若干对极点来进行分类,各个极点之间实质上是可以撞击的,撞击的结果是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各类组织的文化。

四、组织成效与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能够调准组织内个人的目标,在大家互相认同的某些价值观之下,每个人的办事方

更多管理学资料 尽在www.xiexiebang.com 法和目标导向便可以得到一体化,因而比较能够同心协力地完成组织的目标,从而提高组织的成效。而且,有效的组织文化更可以增加员工的投入感和起到激励作用,使员工更加注重组织的利益,因而达到优秀的表现。

然而,困难的是,组织的成效有多个指标,衡量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在衡量组织的成效方面,有多种方法:目标方法、系统资源方法、利益相关者方法和内部过程方法。

从组织内部过程方法来看,衡量组织成效的指标有:(1)浓厚的组织文化和积极的工作氛围;(2)团队精神、群体、忠诚度与团队工作;(3)工人与管理者之间的信心、信任和沟通;(4)决策靠近信息资源,而不管这些资源处于组织图上的什么位置;(5)非扭曲的横向和纵向的沟通(long-linked communication),共享相关的资料和知识;(6)管理者因业绩、成长和组织分支机构的发展以及创造了有效的工作团队而受到奖励;(7)组织与其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按照组织利益解决因超越计划而引起的冲突。

组织文化的研究者强调内部过程方法对组织成效的影响。

组织文化的目标决策是多目标决策。因此,在设计组织文化的目标时,必须有所取舍,不要奢望能够制造出一种组织文化来实现组织所有的目标,或者说,在组织文化与组织成效关系上,只存在着次优解,而不存在着最优解。但并不排斥一个企业组织朝多个目标来塑造组织文化。

五、我国企业的组织文化建设

在我国企业的组织文化中,受到传统中国文化和计划经济体系下的组织文化的双重影响,因而具有极为鲜明的中国特色。所以,我国企业组织文化的形成既受传统中国封建文化及其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又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历史的烙印。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和过渡,组织文化这种建立在特定物质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也开始产生位移,形成了在当前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丰富多彩的组织文化。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市场机制及其经济杠杆还没有完全发挥作用,我国企业组织文化的具体表现。

——无文化现象。

——文化愚民现象。

——文化理想主义现象。

——许多企业的组织文化抑制了人的个性现象。

——许多组织存在着文化的惰性和组织价值理念变成僵化准则现象。

——注重组织文化的表层形式,忽视了组织文化的内涵。

我国企业组织文化重构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是要强调从增强企业主体的市场核心竞争能力入手,因而在组织文化中应注重创新的观念,只有创新才能取得并维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二是要使企业组织的员工有归属感和努力地投入工作,这必须从奖励制度和团队工作入手。

三是要杜绝组织文化中的狭隘观念。

四是要防止企业无形的文化与有形的管理制度发生碰撞。

五是在组织文化的形成过程中要强调物质基础位移的重要作用。

六是在组织发展和扩张过程中,要防止组织文化的“水土不服”现象。

六、组织文化理论小结

组织文化的实用价值已被众多的研究者肯定,它对组织成效是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组织文化理论是顺应时代环境变化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管理理论,它无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更多管理学资料 尽在www.xiexiebang.com 对组织管理者来说,不能照搬别人成功的模式,文化并不能随便移植,不论国内外成功组织的文化,并不一定适合于本组织。因此,要求管理者不断尝试和摸索自己的路向,才能塑造出适应本组织特色具有竞争优势的组织文化来。

第三章

战略(Strategy)

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学习战略的环境理论分析框架;战略构造分析框架;竞争战略的产业选择与竞争对手的分析框架;竞争战略的市场定位理论;竞争战略的行为与过程分析理论。各种战略理论的分析方法都是站在特定的角度对无限的现实世界所做出的选择,每一个学派都试图从战略要素的某一方面对企业的竞争优势做出诠释,他们所用的分析方法事实上都是对战略管理理论和实践的贡献。

一、战略的环境理论分析框架

战略的环境理论分析框架是战略管理环境学派对管理理论所做出的重要贡献。环境学派就是以外部环境为重点的战略观念所形成的一个学派。它强调了外部环境对企业长期发展的作用,要求企业必须适应其生存的环境,充分了解并掌握环境变化的特点,从而使企业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并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广义地讲,环境是无限的,并且包括组织外部的每一个因素。

企业的外部环境按层次来分,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作业环境、竞争或行业环境、一般环境或宏观环境。

组织的概念,可以分为三个层次(level)来分析:(1)组织集(organization sets);(2)组织人口(organizational populations);(3)生态社群(ecological community)。

组织环境的理论及其演变。分析环境类型及演变的一般理论,其代表性理论有伊麦里与特里斯特的理论和安索夫的理论。

环境的不确定性与组织的反应。

环境的不确定性与组织设计的问题。

组织与环境两者相关联的主要理论。

战略选择模式(strategic choice model);群体生态模式(population ecology model);工业组织模式(industrial organization model)。

二、战略构造分析框架

战略构造框架的理论设计。

安德鲁斯的“TOWS Matrix分析构架”。

战略适应概念的发展。

内外配合协调是指企业的产品生产经营和资本运作不但要达到内部协调(internal fit),又要外部适宜(external fit)。内部协调是指企业各类运作流畅,职工之间合作顺利以及职工认同企业的经营理念;而外部适宜是指企业的产品、服务以及行为标准能够适应市场的需要。当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外部适宜往往比内部协调更为重要。

战略构架的构成要素。

战略构造应是一个有控制、有意识的正式计划过程;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负责计划的全过程,而具体制订和实施计划人员必须对高层管理者负责;通过目标、项目、预算的分解来实施所制订的战略计划等等。

安索夫的战略管理的基本构架是由战略、环境、组织三者构成。

三、竞争战略的产业选择与竞争对手的分析框架

企业竞争战略(competitive strategy),主要是指企业产品和服务参与市场竞争的方向、目标、方针及其策略。其内容一般由竞争方向(市场及市场的细分)、竞争对象(竞争对手及其

更多管理学资料 尽在www.xiexiebang.com 产品和服务)、竞争目标及其实现途径(如何获取竞争优势)三个方面构成。

竞争战略领域及其分析框架的创建。

迈克尔·波特的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方法。

波特竞争战略模型(Porter's Model)。波特提出的三种可供选择的竞争战略:整体成本领先(overall cost leadership)、差异化(differentiation)和聚焦(focus)三大战略。

迈尔斯—斯诺战略模式。

迈尔斯——斯诺战略模式所提议的战略共有四个,分别是开发型战略(prospector)、防守型战略(defender)、分析型战略(analyzer)和被动型战略(reactor)。

竞争对手理论分析模式。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如何辨认和识别竞争对手;二是如何分析竞争对手;三是如何把握竞争对手的市场行动信号。

四、竞争战略的市场定位理论

竞争战略(competitive strategy),又称经营战略或商业战略(business strategy),其中心内容是寻找在某一特定产业(industry)或市场(market)中建立竞争优势(competitive advantage),而所谓的竞争优势,不外是指企业具有某种其竞争对手所没有或相对缺乏的特殊能力,以便能更有效、更经济、更快捷地为顾客提供所需的产品和服务。

企业竞争战略取向的选择。企业可依据现时的产业竞争强度分析结果,考虑一种可成为努力目标的竞争优势,即低成本或差异化,再斟酌企业的竞争范围(competitive scope)即大(阔)市场或小(窄)市场,然后在下列四种取向中选择最适合企业本身条件的一种:

1、低成本配合大市场(成本领先战略取向);

2、低成本配合小商场(成本聚焦战略取向);

3、差异化配合大市场(广义差异化战略取向);

4、差异化配合小市场(聚焦式差异化战略取向)。

竞争力量模型及一般战略。任何产业中的竞争强度(intensity of competition)普遍受到五种结构性因素(structural determinants)所产生的互动力量的影响,其中包括:

⑴、新企业加入竞争行列的威胁力;

⑵、具有类似功能商品的取代压力;

⑶、买家的讨价还价力量;

⑷、供应商的讨价还价的力量;

⑸、现有竞争对手的角逐对抗力量。

一般战略的三种分类:整体成本领先(overall cost leadership)、差异化(differentiation)和聚焦(focus)三大战略。

日本式企业竞争战略。

1、强化企业的经营职能性差异(intensity functional differentiation)

2、利用对手的弱点(exploit competitor's weakness)

3、不断问为什么(ask “why—whys”)

4、为使用者寻求最大利益(maximize user benefit)

竞争战略定位学派理论的评价。

五、竞争战略的行为与过程分析理论

随着战略思想意识的引入及市场竞争态势的变化,企业战略管理的重心也在不断转移,逐步从注重企业生存的外部环境发展到注重企业的内部条件,并最终转向以内部条件为重心的战略及战略管理观念的能力学派理论。

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得与核心竞争能力。

更多管理学资料 尽在www.xiexiebang.com

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得的观念强调了企业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组织的内部,企业新战略的采纳则依赖于公司现有的资源水平及体现在企业内部的技术能力与管理能力。与其说市场竞争是一种基于产品之上的竞争,还不如说是基于企业核心能力的竞争。

核心能力的产生与发展。

核心能力的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一是 “核心能力观”。二是 “整体能力观”。三是 “动态能力观”。

能力学派的理论创新。

第四章

(Planning)

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学习计划的任务和内容、确定目标及其次序、目标管理、计划的编制、组织执行和战略规划等问题。

计划就是通过调查研究,预见将来,制定出组织的目标和计划,统一组织和指导组织内部各单位、各类人员的活动,以实现组织的宗旨。计划是管理的重要职能,是任何组织为实现自身使命所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的管理职能。

一、计划的任务与内容

计划的重要性。

1.组织宗旨的实现必须有计划;

2.计划贯穿于组织系统的各个方面,贯穿于组织活动的始终;

3.计划是为领导的科学决策服务的 ;

4.计划职能具有领先性,为实现其他管理职能提供基础;

5.计划是调节和相对稳定一个组织同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紧密联系的工具。

计划的任务。

1.确定目标;

2.分配资源;

3.组织业务活动;

4.提高效益。

计划工作的内容。

计划工作的内容分为:宗旨或使命、目标、战略或策略、方针政策、规章、程序、规划、预算等。从计划职能的实现过程来看,它们是一些相互关系的多层次关系。

二、确定目标及其次序

在确定目标时必须考虑三个方面:目标的优先次序,目标的时间和目标的结构。

目标的优先次序。

目标的优先次序就是,在一定时间内组织的各个目标按主次轻重排队的顺序。确定目标的优先次序是极为重要的,因为任何组织都必须以合理的方法来分配其资源。

目标的时间。

目标的时间因素意味着实现目标的时间长短有不同。许多组织为不同的时期制定不同的计划,这个做法就是考虑到目标的时间因素。

目标的结构。组织一般分为若干管理层次及若干管理部门,这就要求为每个层次、部门规定目标,每个层次、部门实现了自己的目标,组织的总体目标就能实现。因此,组织内各层次部门应根据组织总体目标制定自己的目标,形成组织的目标体系。

组织目标体系有着重要的作用。

组织目标的多元化。企业在确定目标的过程中必须看到这些利益集团的相对重要性,对计划和目标必须包括他们的利益并尽可能使其协调一致。社会组织的目标是多元化的,这些目标又成为组织的多样化任务。管理者的最大难点在于如何协调、平衡和管理这些多元

更多管理学资料 尽在www.xiexiebang.com 化的目标。

衡量目标的标准。

目标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组织次目标的八个方面,(1)市场情况;(2)创新;(3)生产率;(4)物质和财力;(5)利润率;(6)管理人员的工作和责任;(7)工人的工作和态度;(8)公共责任。

我国企业总体目标分解的内容:(1)贡献目标;(2)市场目标;(3)发展指标;(4)利益目标。

有效的管理要求目标是可以衡量、可以检验的。检验或衡量目标的标准应是:

1.目标是定量化的;

2.目标可以是定性化的 ;

3.衡量的标准与目标性质的要求是一致的。

三、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把经理人的工作由控制下属变成与下属一起设定客观标准和目标,让他们靠自己的积极性去完成。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作为组织管理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归宿点和手段,贯穿于一切活动的始终。它要求在一切活动开始之前,首先确定目标,一切活动的进行要以目标为导向,一切活动的结果要以目标的完成程度来评价,充分发挥“目标”在组织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形成中的积极作用。

目标管理把经理人的工作由控制下属变成与下属一起设定客观标准和目标,让他们靠自己的积极性去完成。这些共同认可的衡量标准,促使被管理的经理人用目标和自我控制来管理,也就是说,自我评估,而不是由外人来评估和控制。

奥迪奥恩关于目标管理的定义。

目标管理的特点。目标管理的最大好处在于它使管理人员能够控制他们自己的成绩。这种自我控制可成为更强烈的动力,推动他尽自己最大力量把工作作好。实行“参与式管理”,经过上下结合的方式反复协商、综合平衡定下来的目标更具有动员性和激励性,有利于目标的实现。

目标管理的主要作用:

1.能提高计划工作的质量;

2.能改善组织结构和授权;

3.能激励职工去完成任务;

4.使控制活动更有成效。

我国推行目标管理的应用同其他管理方法和制度结合起来,创造出的经验。

四、战略规划

战略是计划的一种。它和普通计划的不同地方是它比较注重企业内外的环境,特别是考虑企业的优势和劣势,从而去掌握面对的机会和应付可能出现的危机。如果管理得宜,企业可以善用其长而避短。

战略规划的重要性。

每一个企业都需要战略规划,因为战略规划提供了一个行动纲领,可以让企业有依据地运行,不致迷失方向,浪费资源。任何战略规划都是和企业的外部环境、长远发展方向和资源配置有关的。一个合宜的战略可以使企业有效的利用其资源。

更多管理学资料 尽在www.xiexiebang.com 不适当的战略规划或不适当的执行可能令企业错失良机,更可能导致严重亏损,甚至倒闭。

战略规划的焦点。

1、战略规划的范围;

2、增加价值;

3、卓越能力和竞争优势;

4、配置资源;

5、协同增益。

战略规划的制订。战略规划的制定过程主要包括检视企业或经营业务的运作目的和环境的需要,然后提出可供选择的战略规划方案以及选择一个合适的战略规划方案。

环境的分析一直都是战略规划制订的核心问题。

1、组织的环境分析

(1)外部环境

(2)内部环境

2、企业性战略规划

3、经营业务性战略规划

战略规划的模式:波特竞争战略规划模式和通用经营战略规划模式。

(1)波特竞争战略规划模式

经营竞争战略规划的战略着眼点:成本领先(cost leadership)、差异性(differentiation)和集中性(focus)。

(2)通用经营战略规划模式

该模式的战略共有四个:开发型(prospector)、防守型(defender)、分析型(analyzer)和被动型(reactor)。

战略规划的执行。战略规划执行本身就是企业组织对内在因素不断进行完善的过程。组织领导者应该不断地检查组织存在的问题,提高自己的管理意识和思维,改进领导的技巧和风格,对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塑造新型的组织文化和提高职工的士气,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加强组织的管理基础工作,才能使组织战略规划顺利地实施下去。

第五章

组 织(Organizing)

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学习组织的原则、影响组织结构的因素、组织结构的维度、新型的组织结构等问题。

组织职能的目的是通过任务结构和权力关系的设计来协调努力。学习本章有两个关键性的概念:结构和设计。即组织结构与设计问题。

一、组织的原则

(一)劳动专业化的原则(work specialization)

组织设计中,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劳动专业化的原则。劳动专业化分工原则能成功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随着生产的社会化的发展,一个人所能胜任和独立完成的工作是很狭小的。劳动专业化分工所产生的总的效率是有利的。这个看法在今天看来仍然是有价值的。

细致专业化分工的好处可以从经济的角度来计算出来。

劳动专业化是降低人工成本、增加生产效率的不尽源泉。

劳动专业化能使持有不同劳动技能的人各尽所能,充分有效地发挥他们的技能。

贯彻劳动专业化原则的最终结果,是对任务作出最能说明每一项任务的深度和广度的说明。任务的深度反映任务的承担者在计划和控制所接受任务中享有的相

对自主权。任务的广度是指任务周期时间的长短,即在给定的时间内,任务重复的次数越频

更多管理学资料 尽在www.xiexiebang.com 繁,其广度的限度就越小。

组织工作的实质是要求劳动分工,但是,在计算专业化的最优程度时,除了考虑经济成本和效益之外,同时也应该考虑心理上的成本和效益。

(二)部门化的原则(departmentation)

所谓的部门化的原则就是将组织中的工作活动按一定的逻辑安排,归并为若干个管理单位或部门。组织内类似的活动应放在同一领导之下,以减少摩擦,提高效率。

同部门化的原则有联系的管理问题与每项任务的专业化程度直接相关。即任务分组的方法将随各种(专业化)任务数量的增多而增多。

任务分组的依据可分为两大类:(1)产出;(2)内部操作。根据计划职能提出的概念,这两类依据也可称为(1)目标或结果;(2)方法或活动。

1、以产出为中心的基础

普遍使用的以产出为中心的三种基础是产品、顾客和地理位置。

(1)产品型部门化是把生产一种产品或产品系列的所有必需的活动组织在一起。

(2)顾客型部门化是按其服务的顾客为基础来组织各类活动的。

(3)地理位置部门化是按其所在地点来组织活动。

2、以内部操作为中心的基础

(1)职能型部门化

职能型部门化是按职能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分组是一种最普通的划分部门的方法,即概括企业活动的类型,将相同的或类似的活动归并在一起作为一个职能部门。

(2)过程型部门化

过程型部门化是按照组织活动的特定阶段,按生产活动的不同工艺过程或设备来划分部门称为过程型部门化。

(三)控制幅度的原则(span of control)

组织工作最直接的目的是为了让人类有效地进行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必然产生管理幅度与组织层次之间的矛盾。管理幅度,也称为管理幅度或管理宽度,即一个管理者能有效地直接管理下属的人数。组织层次就是纵向的组织环节,即一个组织内所设的行政指挥机构分几个层面。

控制幅度原则与向部门主管汇报的下属人数有关。这个人数有两个重要含义:首先,它对决定每个经理的职务的复杂程度有影响,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管理五个人比管理十个人容易;其次,控制幅度决定组织的形式或结构(即管理层次),向部门主管汇报的人数越少(即管理幅度小),需要管理的人数就越多(即管理层次也就越多)。

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

(四)统一指挥的原则(unity of command)

所谓统一指挥原则,每个下属应当而且只能向一个上级主管直接负责。

指挥系链就是被看作一系列上级与下级之间的关系。从组织最上层总经理开始往下直到非熟练的工人,管理的指挥系链象一座金字塔。指挥系链是决定权力、职责和联系的正式渠道。

(五)组织原则的总结

人际关系学派率先对古典管理学派的组织原则提出了批评。人际关系学派对古典管理学派的批评和修正集中在劳动分工、等级与职能过程、组织结构、管理幅度等四个方面。

二、组织结构的维度(Dimensions)

了解组织的重要一步是需要考察描述具体组织设计特点的维度,这些描述组织的维

更多管理学资料 尽在www.xiexiebang.com 度与描述人的个性和身体特征的方式非常相似。在组织理论的领域中,组织结构的维度被视为影响结构设计的一个重要变量。

形式化也被称为正规化,简单地说,形式化是指组织内部的文件的多少程度。这些文件主要用作指导和调节员工行为及组织内部活动。

专业化是指组织工作及事务细分至不同职位的精细程度,或者说专业化是将组织的任务分解成为单个工作的程度。

标准化是指性质相近的工作活动以同一的工序或方式运作的高低程度。

权力层级——此描述谁向谁负责及汇报,以及每一个管理人员的控制幅度。

复杂性是指组织内活动及单位的数目。具体地说,复杂性是指组织管理层次制的层数(纵向复杂性)及部门和工种的数量(横向复杂性)。

集权程度是指组织内决策权力的分布及集中情况。若各项决策权力集中于高层管理人员手中,则集权程度就高。反之,若实权分散于不同的成员手中,集权程度就低。集中化是指拥有决策权力的层级制。

职业化是指总体雇员的学历水平高低与他们所接受的培训经验的多少。

官僚制的另一个特点是管理人员、办事人员和专业人员等构成的比率。

以上八个不同的组织结构性维度中,以复杂性、形式化和集权程度三者最为重要,常常被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用来分析不同的企业组织在结构上的差异。

三、影响组织结构的因素

影响组织结构的因素反映了组织的特征,包括组织的战略、组织的规模、技术、环境和组织文化等方面,它们描述了影响和改变组织内部结构性维度的处境性因素。

(一)企业战略(corporate strategy)

组织结构是实现组织目标的手段,而目标产生于组织的总体战略,因此,组织结构与组织的总体战略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必须相互匹配。一般来说,组织战略变化先行,由此导致了组织结构的变化,如企业通常起始于单一产品或产品线生产。简单的战略只要求一种简单、松散的结构形式来配合。

为求从竞争中取胜,不同的企业常采取不同的战略,争取本身独特的优势。各项战略自有其先决条件,也需要组织结构上有所配合,才能使战略更有效地执行。

(二)外部环境(external environment)

环境是指组织之外的一切因素,一般来说,人们往往认为,环境是指对组织绩效起着潜在影响的外部机构或力量。环境给企业带来不稳定性,企业需要对此作出部署以减低其承受的风险。

(三)科技条件(technology)

科技条件的因素将决定组织的结构。概括而言,科技(technology)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机械工具、技术知识及操作程序。科技水平的高(复杂)与低(简单)对组织结构有一定的影响。

(四)组织规模(scale of organization)

一般来说,组织规模是以员工人数的多少来显示。一个大企业,人数众多,内部分工也较细。为了方便对员工的监督,大企业会多设层次和部门,也会较多采用规章条文去影响员工行为及工作进度。组织的规模对其结构的影响不是线性关系,而是规模对结构的影响程度在渐渐地减弱。也就是说,组织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随着组织的再扩大,规模的影响也不重要了。

(五)企业文化(corporate culture)

企业文化是指组织内各成员所共同分享及认同的价值观、规范、与信念,用以维系及凝聚组织的员工。企业文化需要与组织结构互相配合,方可发挥效用。组织是由人员和他

更多管理学资料 尽在www.xiexiebang.com 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的。战略、结构、技术和产品的变革不可能自己发生,任何领域的变革必然包含人员和文化的变革。变革的目标是员工个人的价值观、技能和态度的改变。

四、新型的组织结构形式

从企业内组织形式的发展过程来看,自产业革命以来,共出现了三种主导形式。第一种是垂直一体化的功能型组织,它的特点是企业通过这种形式进行大批量、低成本、标准化的生产。从经营哲学上看,是一种生产导向。第二种形式是多部门组织,典型代表是通用汽车公司。第三种组织形式——矩阵型组织(matrix organization)出现了,它通过权力与责任在纵横两个方向的交叉达到了企业内产品职能与技术、工艺、设计和生产等职能的更好结合。

(一)事业部制结构(Division Structure)

“事业部制结构”这个术语是作为一般概念来使用的,有时也称为产品部制结构或战略经营单位(business unit)。通过这种结构可以针对单个产品、服务、产品组合、主要工程或项目、地理分布、商务或利润中心来组织事业部。事业部制结构的显著特点是基于组织产出的组合。

事业部制和职能式结构的区别。

事业部制的适用条件。事业部制结构的优势。应用事业部制的一个不足之处。

(二)混合结构(Hybrid Structure)混合式结构的特征。

混合式结构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对市场变化的反应性。混合式结构的适用条件。混合式组织结构的优势。混合式结构的劣势。

(三)矩阵结构(Matrix Structure)

组织结构中一种注重多元效果的方法是运用矩阵式结构。

矩阵是一种实现横向联系的有效模式。矩阵式结构的独特之处在于事业部制结构和职能式结构(横向和纵向)的同时实现。矩阵式结构的运用条件。

(四)网络组织(Network Organization)

一些公司决定只限于从事自身擅长的活动,而将剩余部分交由外部专业机构或专家来处理,这种做法称为“资源外取”。这些网络化组织,有时也称为集成式公司。

网络型组织结构以自由市场模式组合替代传统的纵向层级组织。网络型组织结构形式的优点和缺点。

网络型组织的意义。

(五)簇群组织(Cluster Organization)

簇群组织的特点是将公司的员工组合成一个个20-50人的簇群,每个簇群包括不同专业的人才,他们紧密结合,通过团队全力负责一个业务计划或主理一种产品的生产经营。

簇群组织的基本单位是自我管理型团队(self-managed work teams),这是一种新型的横向型组织的基本单位。自我管理型团队是早期团队方式的发展产物。自我管理型团队,也称自我指导团队(self-directed work teams)的员工拥有不同的专业技能,轮换工作,生产整个产品或提供整个服务,接管管理的任务。

(六)企业过程重整(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企业过程重整是一种跨职能的创新,包含了对组织业务流程的根本再设计,以实现巨大的绩效改进。由于关注点在于流程而不是职能,企业过程重整通常会导致组织结构由纵

更多管理学资料 尽在www.xiexiebang.com 向结构向横向结构的转换,同时需要公司文化和管理哲学的重大变革。

(七)无边界组织(Boundaryless Organization)

无边界组织从垂直界线、水平界线、外在界线和地理界线打破组织原有的构架和限制,从而使组织更加富有柔性。无边界组织的特点。

第六章

励(Motivation)

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学习激励这个重要的管理职能,这是管理学的核心内容,也是管理者在实践中经常面临的现实问题。有关激励方面的理论是行为学家们对管理理论的贡献,这主要分为需求理论和认知过程理论两大类。所以在管理过程中,如何调动人的积极因素,激发他们的工作动机,这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本章要求学生从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两个方面来了解激励问题。

一、激励理论概述

(一)激励的性质

激励的定义是: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希望、愿望、动力等等构成人的激励。„„它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更具体一点,“激励”常为人们称之为干涉变量(intervening variable),干涉变量是内部和心理的过程,它们并非直接观察得到,它们反过来却引起行为。

管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研究激励这个概念,概括地讲,激励就是激发人的动机,诱发人的行为。

激励是对人的一种刺激,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过程。激励是“需求——欲望——满足”的连锁过程。

(二)激励与行为

心理学家认为,一切行为都是受到激励而产生。一切人类行为都有其一定的目的和目标,这种有目的的行为总离不开满足需求的欲望。

心理学揭示的规律、动机欲望支配着人们的行为,而动机又产生于人的需要。需要是人的一种主观体验,是对客观要求的必然反映。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对某种目标的渴求和欲望,构成了人的需要的内容并成为人行为活动积极性的源泉。

得不到满足的需求是产生激励的起点。

道格拉斯·麦格雷戈强调了解激励与行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

(三)个人需求与激励

未满足的需求是激励过程的起点。这些需求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早期管理学者强调,金钱刺激是激励个人的主要手段,他们均受到十八、十九世纪古典经济学家的影响。这些经济学家强调人对合理经济目标的追求,并认为经济行为的特点是合理的经济核算。

(四)需求的不满足

得不到满足的需求是了解激励问题的出发点。任何个人在力求满足个人需求时,很多时候得不到成功。为了增加管理人员对激励问题的理解,有必要研究当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会发生什么情况。

二、需求理论(Needs Theory)人有各种各样不同的需要,而各种需求理论的目的便是为了理解和分析用以激励员工工作发各种需要。简单地说,需求理论着重了解人们的各种需要,为了解答“什么促使员工努力工作”这一问题。

(一)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每个企业的工人都是在满足自己的生活的基本要求后才会去为单位、企业创造价值, 使企业逐渐发展, 而作为企业领导人首先就应该满足员基本生活需求。马斯洛在40年代提出了人类形形色色的需要,按它们发生的前后次序分为五个层次,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更多管理学资料 尽在www.xiexiebang.com 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按其重要性逐级递升,形成一个从低级需要向高级需要发展的阶梯。

(二)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Herzberg's Two Factors Theory)

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于1959年提出双因素理论。他的观点是:个人与工作的关系是最基本的出发点,因为个人对工作的态度将决定着正在执行的任务的成功与失败。

赫茨伯格的理论提出影响工作满足感的因素可以分为保健因素(hygiene factors)和激励因素(motivation factor)两种。

激励因素是以工作为中心的,既激励因素与工作本身、个人的工作成就、工作责任感、通过工作获得的晋升和承认等都有直接关系;保健因素则是工作本身以外的,而且是更多地与工作的外部环境有关联。

(三)麦克莱兰的获取需求理论(McClelland’s Acquired Needs Theory)

麦克莱兰和他的同事们认为,人们在工作情境中有三种基本的动机和激励需要。他们把这三种需要分类为:对权力的需要、对人际关系的需要和对成就的需要。特别是在成就需要的驱动力方面,他们的研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麦克莱兰的理论指出,人的需要是从学习和经验中得来的,不同的需要会影响到人怎样面对他们的工作,也会影响到他们对职业的选择。

(四)艾德法的“生存、关系和成长理论”(Alderfer’s ERG Theory)

艾德法认为有3种核心需要:生存(existence)、相互关系(relatedness)和成长(growth),所以称之为ERG理论。第一种生存需要涉及到满足我们基本的物质生存需要,包括马斯洛称为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的这两项。第二种需要是相互关系,即维持重要的人际关系的需要。要满足社会的和地位的需要就要和其他人交往,这类需要和马斯洛的社会需要和尊重需要中的外在部分相对应。最后,艾德法提出了成长需要——个人发展的内部需要。包括马斯洛的尊重需要的内在部分和自我实现需要的一些特征。

(五)需求理论小结

许多当代理论有一个共同点:每个理论都有相当确凿的支持性材料。当然这并不表明我们将要介绍的理论是无可辩驳的。我们称其为当代理论不是由于它们近期才建立,而是由于它们代表了当前对员工激励艺术的解释状况。

三、认知过程理论(Cognitive Process Theory)

认知过程理论着重分析人们怎样面对各种满足需要的机会以及他们对各种机会的认知过程。因此,可以说认知过程理论是为了解答“为什么员工会努力工作”和“怎样可以使员工努力工作”这两个问题。

(一)亚当斯的公平理论(Adams’ Equity Theory)

根据史坦斯·亚当斯(J.Stancy Adams)的公平理论,人总爱比较,并且期望得到公平的待遇。假如比较的结果是不公平的对待,这种不公平的感觉便会成为一种动力,使人改变自己的思想或行为,目的是使比较结果变得较为公平。

公平比较(equity comparison)的对象。

公平比较的结果。

总之,公平理论表明,对大多数员工而言,激励不仅受到绝对报酬的影响,还受到相对报酬的影响。

(二)瓦鲁姆的期望理论(Vroom’s Expectancy Theory)瓦鲁姆的期望理论旨在预测员工花在工作上的努力或通过解答“为什么不同的员工花在工作上的努力有所不同”这一问题,使管理人员可以懂得怎样激励下属。

期望理论认为,一种行为倾向的强度取决个体对于这种行为可能带来的结果的期望强度以及这种结果对行为者的吸引力。具体而言,员工花在工作上的努力的三项因素:

1、员工对付

更多管理学资料 尽在www.xiexiebang.com 出努力后可以达到理想工作表现的预期(expectancy)。

2、员工对于达到理想工作表现后可得到各种报酬的预期(instrumentality)。

3、影响员工花在工作上的努力因素是他们对各种奖赏的价值观(values)。期望理论预测员工所付出的努力是由这三项因素共同决定的,而且三种因素缺一不可。

管理人员要小心处理这三项因素,便可以有效提高下属工作的动力,积极争取良好的工作表现。

(三)洛克的目标订立理论(Locke’s Goal-Setting Theory)

爱德温·洛克(Edwin Locke)提出,指向一个目标的工作意向是工作激励的主要源泉。假如适当地订立目标及妥善地管理工作进展,工作目标能够有效地激励员工,提高工作的表现。明确的目标能提高绩效;一旦人们接受了困难的目标,会比容易的目标带来更高的绩效;有反馈的目标比无反馈的目标带来更高的绩效。

工作目标对提高工作效率有着积极的意义。

(四)认知过程理论小结

四、关于激励的管理计划

管理学家和实际工作者们提出了许多可以激励工人而能够收到更大成效的管理计划。在这些计划中,包含最多的内容一般包括:丰富工作内容、金钱奖励、行为修正和职工参与管理等。

(一)工作内容丰富化(job enrichment)

(二)工薪与工作成效

(三)行为修正

(四)职工参与管理(participative management)

第七章

导(Leading)

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学习领导这个重要的管理职能,这是管理学的核心内容,也是管理者在实践中经常面临的现实问题。一个组织要生存和发展下去,就需要有效的领导。一个领导者是否有成效,取决于他的领导活动所取得的结果,集体活动的结果是体现领导者成就的标志。一个有效的领导人能够影响其属下,使他们在现有的技能、才智和技术的水平下做出最高水平的成效。人们发现,任何一个几乎全力以赴地工作的人们所组成的群体,都有某个善于领导艺术的人作为群体的首领。

对领导别人这个问题的兴趣贯穿于人类集体和组织的整个历史。但是,到了行为科学学派时才有了行为科学学家科学系统地分析了组织中的领导问题。他们发现,领导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和许多理论和模式有联系。现有许多理论和模式是相互矛盾或重叠。

一、领导职能概述

(一)领导的概念

重温一下行为科学学派对领导的定义,可以发现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行为科学理论的贡献。尤克在《组织中的领导》一书中把领导定义为“个人的特征”、“个人的行为”、“对别人作出影响”、“相互影响模式”、“不同角度的关系”、“一项管理阶层的工作”、“别人对合法影响的看法”等。虽然各个定义有所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特征:“领导是一个影响别人的过程”。

我们使用的是领导的广义定义,它包含了目前有关这一主题的所有观点。我们把领导定义为领导是一个个人向其他人施加影响的过程。这里强调的是两点:一是施加影响。

更多管理学资料 尽在www.xiexiebang.com(二)领导者的职责

责是领导的根本属性,是指领导职位所确定的责任,即职责。领导者的职责可以分为广义的职责和狭义的职责。

领导者在进行管理活动时,其职责应体现管理的某些职能。狭义的领导职责包括:科学决策;合理用人;统筹协调;统一指挥。

狭义的领导职责包括:科学决策。合理用人。统一指挥。

广义的领导职责有不同角度的解释,可以分为:心理学角度的解释;社会学角度的解释;相互影响角度的解释。

(三)领导理论的变迁

为了能在领导理论丛林中认清方向,我们主要讨论5种观点来看看哪些方面能造就一个有效的领导者。第一种尝试是以研究领导者的特征为主,目的是要找出领导者与非领导者的分别,人们称其为特征理论(trait theory)或伟人理论(great man theory);第二种尝试是试图根据个体所采取的行为解释领导,它主要是研究各种领导行为,并将不同的领导行为进行分类;第三种尝试是研究各种权力的来源和各种运用权力的方法;第四种观点运用权变模型弥补了先前理论的不足,认为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在不同的环境之下应以不同的方法来领导属下;第五种观点,研究者试图确定那些被公认为领导者的个体身上所隐含的一系列特质。这一思路表明领导更像是一种风格,它不但强调领导者的实质,也强调领导者的外在表现。

二、领导者的权力

权力是领导的基本标志,权力是某些人对其他人产生预期效果的能力,权力是实现领导的手段。领导者为了能履行其职责,必须在一定的职责范围内具有相应的权力。

现代组织理论认为,组织是庞大而复杂的人造系统,系统中包含着成百上千的成员。这些系统有着正式的层级制。在层级制中总有任务较之其他更为重要,而不管这个任务由谁来执行。另外,总有一些职位拥有较多的资源,或者对组织有着更重要的作用。于是,组织中重要的权力过程反映着更深层次上的组织关系,无论是纵向关系还是横向关系。组织中的权力通常属于职位,而不从属于个人。因此,组织的权力是结构性特征的结果。

职位权力应与职责对等。授权的时候,应该授予相对称的职责,即一个人得到某种“权力”,他也就承担了相应的“责任”,这种与在职者的职务活动相联系的责任,被称为职责,也就是为完成一个确定的任务所必须履行的义务。授权不授责就会给滥用职位权力制造机会,就会造成灾难。

按照弗兰奇和雷文的观点,把权力分为职位权力和个人权力两大类。共有五种来源或基础:即强制权力、奖赏权力、合法权力、专家权力和参照权力。

研究权力与政治活动(political tactics for using power)的理论认为,权力来源于组织的结构。

从个人角度来看,知识、经验、意志、观察、视野、忍耐、知人和人际关系等能力的培养,是增加权力(影响他人的基础)的重要手段。

组织内权力的获得并不是随机的,一个人减少不确定性、增强自主性(autonomy)、获取资源、应对战略权变事件的能力等,都能够增强权力。

运用权力和影响别人的技巧

在实际工作中,领导者会蓄意的或在不经意的情况下运用各种不同的权力来影响下属。由于

更多管理学资料 尽在www.xiexiebang.com “强制权力”与“奖赏权力”较容易受到领导者的控制,因此这两种权力也较多的被使用。对于下属来说,他们当然最喜欢上司运用“奖赏权力”;其次是“参照权力”。虽然利用“强制权力”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变下属的行为,但这种改变往往只能维持一个短暂的时间,而且利用惩罚来改变下属的行为可能引起下属的反感和情绪化的反应和带来不良的后果,对组织的长期运作是不利的。

三、领导者的特征(伟人理论)

早期的领导理论的研究是以探讨领导者的特征为主的,这个学派被称为特征理论(trait theories of leadership)或伟人理论(great man theories)。

四、领导者的行为

对领导作风的一些解释是根据领导者行为方式来分类的,这种理论人们往往称为领导的个人行为理论。领导的个人行为理论(personal behavioral theories of leadership)认为依据个人品质或行为方式(风格)可以对领导进行最好的分类。在所有的情况下,领导的个人行为理论着重研究领导做些什么来完成管理工作。但在这些理论中没有任何一种具体方式为公众普遍接受。

(一)密执安研究(利克特模式,Likert Modle)1947年以来,密执安大学伦西斯·利克特教授对领导方式和作风作了长达30年之久的研究,确定了领导者的行为特点,以及它们与工作绩效的关系,利克特在研究过程中所形成的某些思想和方法对理解领导行为很重要。

经过广泛的分析,他们把研究过的领导行为划分为以工作为中心和以员工为中心两类领导者两个维度。以员工为中心的领导者(employee-oriented leader)把注意力集中于下属问题中人的因素和建立能完成高效率目标的有效的小组上。这样,一位领导明确规定目标,重视人际关系,他们总会考虑到下属的需要,并承认人与人之间的不同。相反,以工作为中心的领导者(production-oriented leader),包括计划工作细则、安排下属的工作、协调各下属的工作和对下属的工作提供足够支持,更强调工作的技术或任务事项,主要关心的是群体任务的完成情况,并把群体成员视为达到目标的手段。

利克特提出了四种管理方式,作为研究和阐明他对领导问题看法的思想的指导原则。

(二)俄亥俄研究(两元理论)

bbs.okhere.net论坛的“西南财经大学”版主送给各位考生

最全面且重复较多的行为理论来自于1945年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对一个领导者的工作进行深入地研究。研究者希望确定领导行为的独立维度,他们收集了大量的下属对领导行为的描述,开始时列出了1000多个因素,最后归纳出两大类,称之为结构维度和关怀维度。

结构维度(initiating structure)指的是领导者更愿意界定和建构自己与下属的角色,以达成组织目标。它包括设立工作、工作关系和目标的行为。高结构特点的领导者向小组成员分派具体工作,要求员工保持一定的绩效标准,并强调工作的最后期限。

关怀维度(consideration)指的是领导者尊重和关心下属的看法与情感,更愿意建立相互信任的工作关系。高关怀特点的领导者帮助下属解决个人问题,他友善而平易近人,公平对待每一个下属,并对下属的生活、健康、地位和满意度等问题十分关心。

(三)管理方格论(Managerial Grid)

众所周知的界定领导作风的研究方法之一,就是管理方格图。管理方格概念是由布莱克

更多管理学资料 尽在www.xiexiebang.com 和莫顿(Black &Mouton)提出的,他们发展了领导风格的二维度观点,在领导行为分为关心生产(concern for production)和关心人(concern for people)两种的基础上提出了管理方格论(managerial grid),管理方格可由一平面方格图表表示出来,每一种维度又分为九种程度,由此形成81种组合方式和81种具体的领导方式。它充分概括了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关怀与结构维度以及密执安大学的以员工为中心的领导者和以工作为中心的领导者维度。

(四)斯堪的纳维亚学者的研究

上述的3种行为观点都是在20世纪4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提出来的。这些观点是在世界发展较为稳定且可预测的背景下提出的,一些研究者认为它们未能很好反映当今变化极快的现实世界。于是芬兰和瑞典的研究者再次提出是否在把握领导行为的实质方面只存在两个维度(即二元论)的问题。他们的基本假设是,在变化的世界中,有效的领导者应该表现出发展导向的行为(development-oriented)。这些领导者重视尝试的价值,寻求新方法,发动和实施变革。

(五)行为理论总结

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为了预测领导成功而对领导现象进行的研究其实比分离特征和行为更为复杂。由于未能在特征和行为方面获得一致的结果使得人们开始重视情境的影响。领导风格与有效性之间的关系表明:第一,领导的有效性依赖于情境因素;第二,这些情境条件可以被分离出来。

五、领导的权变理论

(一)菲德尔的权变领导模式(Fiedler's Contingency Model of Leadership)

第一个综合的权变领导模型是由弗雷德·菲德尔(Fred Fiedler)提出的。菲德尔的权变模型(Fiedler's contingency model)指出,有效的群体绩效取决于以下两个因素的合理匹配:与下属相互作用的领导者的风格、情境对领导者的控制和影响程度。

另外,菲德尔还分离出3项情境因素:领导者——成员关系、任务结构和职位权力,他相信通过操作这3项因素能与领导者的行为取向进行恰当匹配。

1、确定领导风格

2、确定情境

3、领导者与情境的匹配

(二)赫赛和布兰查德的情境领导理论(Situational Leadership Theory)

情境理论是一个重视下属的权变理论。赫赛和布兰查德认为,选择正确的领导风格可以获得领导的成功,而下属的成熟度水平是一个权变变量。

在领导效果方面对下属的重视反应了这样一个事实:是下属们接纳或拒绝领导者。无论领导者做什么,其效果都取决于下属的活动和反应。然而这一重要维度却被众多的领导理论所忽视或低估。对于成熟度,赫塞和布兰查德将其定义为:个体完成某一具体任务的能力和意愿的程度。

(三)途径目标理论(Path-Goal Theory of Leadership)

途径——目标理论的核心在于,领导者的工作是帮助下属达到他们的目标,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以确保他们各自的目标与群体或组织的总体目标相一致。“途径——目标”的概

更多管理学资料 尽在www.xiexiebang.com 念来自于这种信念,即有效的领导者通过明确指明实现工作目标的途径来帮助下属,并为下属清理路程中的各种路障和危险从而使下属的这一“旅行”的途径更为顺利。

途径——目标理论建议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应该调节自己的领导行为以适应各种环境的需要。豪斯将领导行为分为:

1、指令型领导(directive);

2、扶持型领导(supportive);

3、参与型领导(participative);

4、成就主导型(achievement oriented)。

六、领导理论的发展

(一)领导替代品理论(Leadership Substitutes Theory)

在许多情境下,下属不需要上司的领导也可以有效地完成工作,领导者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是无关紧要的。这些环境因素被称作为“领导”的替代品(substitutes),或者使领导者对下属的影响无效,或者使上司的领导变成不必要和多余的东西。

无效因素使上司的领导行为对下属的工作产生不了影响,它使上司的领导的影响失效。而替代品因素则不仅使上司的领导产生不了影响,而且没必要产生这种影响,它可以代替领导者的影响。领导的替代品包括下属个体的特点、工作任务的特点和组织变量的特点三项。比如,就下属个体而言,当下属的特点为有能力、经验、受过培训、专业取向或对组织奖励十分淡然时,则可以替代或抵消领导的效果,它可以取代指令型的领导行为,这些特点可以替代为了进行结构化和降低任务模糊性而需要来自领导方面的支持和能力;同样,当工作本身十分明确、规范(高结构化任务的特点,或有趣的工作通过向职工提供内在激励(intrinsic motivation)可以替代扶持型的领导行为,职工本身能满足个体需要时,对领导变量的需要也大大减少;最后,某些组织特点,如正式明确的目标,严格的规章和程序,或内聚力高的工作群体,都可以替代指令型的领导行为。

(二)垂直组合理论(领导者——成员交换理论)

垂直组合理论(vertical dyad linkage theory)也称领导者——成员交换理论(leader-member exchange theory,简称LMX理论)。垂直组合是指上司与一个下属的关系,领导者——成员交换理论指出,一个领导者有多个垂直组合,并会以不同的方式领导不同的下属。由于时间压力,当领导者与某一下属进行相互作用的初期,领导者便会暗自以下属的能力和相互协调来决定下属应属于圈内人士(internals)或圈外人士(externals),并与下属中的少部分人建立相对稳固不变的特殊关系。这些个体成为圈内人士,他们受到信任,得到领导更多的关照,也更可能享有特权;而其他下属则成为圈外人士,他们占用领导的时间较少,获得满意的奖励机会也较少,他们的领导——下属关系是在正式的权力系统基础上形成的。

(三)非凡领导理论(Charismatic Leadership)

一些研究者试图确认具有领袖魅力的非凡领导者的个性特点。罗伯特·豪斯确定了3项特质:第一项特质是有预见(envisioning),有很好的洞察力和眼光,订立高的目标,并且替行动来让下属学习怎样可以达到那些目标,这是非凡领导者最重要的特质;第二项特质是充满活力(energizing),以个人对工作的投入、对自已信仰的坚定信念和表现极高的自信心来推动下属的工作;第三项特质是赋予下级能力(enabling),例如表现对他们的支持,了解他们和对他们有信心。

(四)交易型领导与转化型领导(Transactional Leaders &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

更多管理学资料 尽在www.xiexiebang.com

领导过程应包含分为交易性质(transactional)和转化性质(transformational)的两种领导行为,这一分类为领导行为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路。

第八章

制(Controlling)

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学习控制这个重要的管理职能,这是管理学的核心内容,也是管理者在实践中经常面临的现实问题。社会组织的各项业务活动要按预定的轨道运行,确定的目标要按预定的要求实现,就必须进行控制。控制在古典管理理论中就被列为管理的一个重要职能。这一职能包括管理人员为保证实际工作能与计划保持一致而采取的一系列活动。

本章将介绍学习控制的意义、程序,控制的方法和战略控制问题。

一、控制的意义与程序

(一)控制的含义

现代管理理论认为,控制一词具有多种含义。理解控制的含义,需要掌握的要点。

(二)控制的种类

控制可按不同的标准加以分类:

1、按控制活动的重点不同,可分为预先控制、现场控制和反馈控制三类。

2、按控制来自何方划分,可分为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

3、按控制对象划分,分为成果控制和过程控制。

4、按控制手段划分,分为间接控制和直接控制两大类。

5、按控制的业务内容来划分,不同的组织的控制内容是不一样的。

(三)控制的基本程序

控制的三个基本步骤是标准的建立、实际绩效同标准的比较、偏差的校正。

1、标准的建立;

2、绩效同标准进行比较;

3、偏差的矫正。

控制程序的三个步骤,都是建立在有效的信息系统基础之上的。组织各项活动的开展需要有一个信息系统,以制定正确的计划目标,发现哪些实际绩效与计划不相符合,从而采取必要的矫正措施。

二、控制的方法

在组织业务活动的各个领域,目标的性质以及达到预定目标所要求的工作绩效是不相同的,控制对象和标准也就不相同,因而必须采用多种多样的控制方法。主要的方法列举如下:

(一)预算控制

1、预算控制的意义和预算控制的过程

2、预算的种类

实际上,组织活动的每个方面都可以编制预算。

预算大体上可以分为收入和支出预算、现金预算、投资预算以及资金平衡预算等几类。

更多管理学资料 尽在www.xiexiebang.com

(1)收入和支出预算

(2)现金预算

(3)投资预算

(4)资金平衡预算

3、预算控制的优缺点。bbs.okhere.net论坛的“西南财经大学”版主送给各位考生

(二)非预算的控制方法

预算控制虽然具有重要作用,但为了加强对组织的控制,还足根据不同情况,广泛采用各种非预算控制的方法。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主要有亲观察、报告、内部审计、盈亏平衡分析和时间––事件–––网络分析等等。

1、亲自观察;

2、报告;

3、盈亏平衡分析;

3、时间––事件–––网络分析。

(三)全面绩效的控制方法

预算控制和非预算控制的方法,都是以对组织中某一项或某一类业务的控制为主,然而不同的组织还需要不同的全面绩效的控制。控制组织全面绩效的方法,一般包括经济核算、资金利润率,要项控制以及内部审计与控制。

1、经济核算。

2、用资金利润率进行控制。

3、要项控制。

要项控制是指从组织业务活动的全局出发,提出若干主要项目,通过对这些主要项目的控制来实现控制组织全面绩效的目的。

4、内部审计与控制。

三、战略控制

战略控制是战略计划、组织活动、后果等为未来活动提供信息的全面评估。控制的循环包括战略计划、衡量产出活动以确定是否符合目标、通过纠正或改变所需的活动确保控制。战略控制也包括对生产活动的投入及其产出的衡量,包括关于外部环境的持续信息以决定战略计划是否对出现的最新发展作出反应。

(一)传统的战略控制方法

1、传统的战略评价与控制过程

2、传统控制方法的缺陷

(二)战略控制的过程

今天的管理者必须预测重大的环境变化和趋势,这就需要采取更加主动积极的态度对待战略控制,更加着眼于未来的发展变化,利用最新的科学技术和执行经理信息系统,克服传统战略控制方法是种种缺陷。战略控制区别于经营控制,经营控制即包括目标设定、绩效衡量、绩效与标准对比、反馈等四个阶段的短期循环。

在战略联盟内冲突与相互依赖、合作并存。战略联盟内部既有相互依赖与合作,同样也存在着冲突与竞争。有的战略联盟允许更多的内部竞争,有的战略联盟可能尽量减少内部竞争。

战略联盟在规模、增长方式、构成、内部竞争及管理结构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典型的全球性战略联盟包括特许经营(license agreement)、合资公司(joint venture)和企业联合(consortia)。

更多管理学资料 尽在www.xiexiebang.com

新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趋势使开发新技术的成本越来越高昂,企业联合的组织很可能是未来组织发展的潮流。

一种称为“虚拟组织”(virtual organization)的战略联合形式,正在美国被日益广泛采用,并为未来的国际竞争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道路。

在组织新的商业生态系统中,管理者必须突破传统的制定公司战略、设计层级结构和控制系统的责任。如果高层管理者过多的考虑的是组织的秩序和一致性,公司就可能失去建立新的发展的外部关系。

组织战略、组织模式也呈现出不同以往的全新变化,虚拟组织、团队结构、网络组织、战略联盟以及无疆界组织等相继出现,组织结构的变化也显现出趋向扁平化、柔性化、分立化和网络化发展的明显特征,企业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组织,其组织边界较以往要更加模糊和不确定,即使规模非常庞大的组织,其内部的决策活动也相当分散化,组织内部信息沟通和命令传达的渠道更加多向化;组织始终处于不断的变革当中。这些新模式和新变化的出现,对组织战略和组织理论提出更严峻的挑战。在新的世纪中,组织战略和组织理论的发展将会继续承接这种演变的趋势,并向更广和更深的领域拓展。如何将这些新模式建立在稳固的理论基础之上,并建立能够指引未来组织发展的重要理论工具,就成为组织理论发展的重要方向。

一、资源依赖理论——组织间相互关系理论

经过20世纪90年代的迅速发展,资源依赖理论目前已经成为企业组织理论研究的主流理论之一,在实际微观企业决策研究中,企业资源依赖理论也已经逐渐取得了组织理论与战略管理理论的领导地位。

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及国际市场环境不确定性的加剧,厂商要想成为商战的赢家必须具备迅速的市场反应能力、灵活的产品创新能力和高效的资源管理能力。

(一)资源依赖理论对组织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的修正

资源依赖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其所拥有或能支配的资源,如土地、设备、资本、人力等,不同企业占有不同规模、不同组合的资源,就产生了不同的经营规模和效益,这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竞争战略理论的不足。但市场经济发展越来越完善,土地、设备、甚至人力资源等都可借助资金通过等价交换从市场上获得,由此可见竞争优势和对企业具有普遍意义的资源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透过资源这个表面现象可以发现实际上是企业配置和利用资源的能力给企业带来了竞争优势。

在战略管理中又形成了一个“资源基础理论范式”。资源基础理论范式构造了“资源——战略——绩效”的基本框架。这个框架表达了资源基础理论的核心思想:企业竞争力的差异是由战略的差异,或者更进一步说是由企业的资源差异来解释的,这是一个从资源到战略再到竞争力的因果关系。

(二)资源问题的重要性

环境是组织生存所必需的稀缺和贵重资源的源泉,这个领域的研究称为资源依赖观点。资源依赖意味着组织依赖于环境但努力获得对资源的控制以使依赖最小化。如果重要的资源由其他组织控制,那么意味着该组织是脆弱的,所以,它试图尽可能地独立。

强调“资源”问题的重要性,是资源依赖理论的理论出发点和基础。这些企业资源被分成三类:物质资本资源、人力资本资源和组织资本资源。

“基于知识”(knowledge-based view)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逐步成为“基于资源”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核心。人们逐渐认识到,生产过程中涉及的有形的物理要素,比如土地、更多管理学资料 尽在www.xiexiebang.com 机器、劳动力和原材料,即使是非常稀缺的,除非被拥有知识的人有意识地用于寻求经济租金,仍旧不可能产生任何生产力。惟有知识和技能是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根本源泉。

(三)资源依赖的理论模型

资源依赖理论认为组织由于重要资源供给的原因试图减少对其他组织的依赖,并试图影响环境以得到可用的资源。当受到更大的依赖性威胁的时候,组织就会加强对外部资源的控制以减少那种依赖性。资源依赖的理论认为组织不希望轻易地受到其他组织的影响,因为这会对组织的业绩带来负面影响。对某种资源依赖性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是资源对公司的重要性;第二,是那些控制某种资源的组织对于资源的分配和利用具有多大的决定权或垄断权。根据资源依赖的观点,当组织感到资源或供应是有限的时候,它们就会设法通过各种战略维持它们的自主权。一个战略就是调整或是改变相互依赖的关系。可以从供应商那里购买所有权、建立长期的合同或合资企业以维护必需的资源、或者是通过其他方法建立关系。

(四)资源依赖与企业的竞争优势

资源依赖理论的理论侧重分析了企业的内部资源对企业优势和劣势的影响。资源依赖理论强调,在业务层次上,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其特有的资源能力,而使竞争对手难以模仿,而在公司层次上,该理论将企业看作是具有不同用途的资源的集合。一个成功的战略依赖于其专门化的资源,并通过创建业务单位(business units)来开发和利用其资源,使资源与市场相匹配,因此,从业务层次或公司层次来看,资源依赖理论将企业的内部特征及能力看作是比反复无常的市场需求更稳定的“靠山”。

资源依赖理论为理解环境如何影响组织的结果和功能提供了一个具体的框架。资源依赖理论认为,环境的变化与复杂性对内部的适应性和复杂性具有特定的影响,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下,更多的资源被分配于那些将计划、处理特定环境因素和整合不同内部活动的部门中。

二、种群生态学——种群的适应性理论

组织生态系统是由组织的共同体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系统,它常常要跨越传统的产业边界。种群生态学的观点解释了为什么由于新公司的增加,组织的多样性也在不断增强,这些新公司填补了既有公司剩下的领地。这种观点认为大公司不能适应变化的环境,因此新的公司以其适当的形式和技术满足新的需要。经过变种、选择和保留的过程,一些组织将会生存下来并得到发展,另一些组织将会消亡。公司将采取全面的或专门的战略在众多的组织中求得生存。

(一)种群的适应性与种群变化

种群生态学致力于探讨组织种群的创造、成长及死亡的过程及其与环境转变的关系。种群生态学观点不同于其他组织理论的观点,因为它强调组织的多样性和在组织的共同体或组织种群内的适应性。一个种群(population)是指进行类似活动的一系列组织,它们在经营中利用资源的方式类似,其经营结果也类似。在同一种群内的组织为了类似的资源或相近的顾客竞争。

为什么新形成的组织会带来不断出现的多样性?其答案就是对照环境所要求的变化,组织的适应性很有限。在组织种群内,新形式和新类型的组织比起存在着的组织来,其组织的创新和变革发生得更为频繁。

既有公司为何难以适应迅速变化的环境 ? 种群生态组织模型的创始人汉南与弗里曼认为,组织变化的能力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这些限制来自于对工厂的巨大投资、设备、专门人员、有限的信息、决策者的固有观点、被组织的成功历史所验证了的现行组织方法以及改变公司文化的困难。在这些阻碍面前,组织的真正转变是少有的、不可能的事情。

更多管理学资料 尽在www.xiexiebang.com

根据种群生态学观点,迅速变化着的环境决定种群中的哪些组织生存或失败。其假设是单个组织的结构有惰性,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因此,当迅速的变化发生时,老的组织容易衰退或失败,而出现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需要的新组织。

(二)种群生态模型

种群生态模型(population ecology model)重点探讨组织种群的创造、成长及死亡的过程及其与环境转变的关系。种群生态模型涉及到组织的形式(organizational form)。组织的形式是组织特定的技术、结构、产品、目标和人员,它可以由环境进行选择和淘汰。每个新的组织都试图找到足够能支持它的领地或缝隙(niche),即惟一的环境资源和需要的领域(domain)。

种群生态模型认为,在种群内一直存在着新的组织的出现。因此,组织种群不断地进行着变化。种群生态组织的进化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变种、选择和保留。

1、变种(variation)。变种是指在组织的种群中新的组织形式不断地出现。它们由通常是由企业家发起、由大公司用风险资本建立起来或者由寻求提供新服务的政府建立。

2、选择(choice)。有些变种比其他的更能适合外部的环境。有些被证实是有益的,因此能够找到自己的领地或缝隙,并且从需要生存的环境中获得资源。

3、保留(retention)。保留是对所选择的组织形式的保存和形式化或制度化(formalization)。

根据种群生态学的观点,环境是组织成功或失败的重要决定因素。组织必须满足环境的需要,否则就会被淘汰。变种、选择和保留的过程本身就是组织的一个进化过程,它所带来的是新组织形式在组织种群内建立。当然,对付这种环境需要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采用标杆瞄准(benchmarking)的方法,即组织用研究别的组织如何比自己做得更好并且就此尽力模仿(mimic)或改进的方法。

(三)种群生态战略

解释种群生态模型的另一个原则是为生存而奋斗(struggle for existence),或竞争。组织和组织的种群为获得资源而进行竞争,每一个组织形式都正在为生存而斗争。这种斗争在新组织内最为激烈,而且新组织的诞生和生存的频度都与更大环境的要素相关。这些要素诸如市场区域的大小、需求的可持续性、政治性动荡、行业的成长率和环境的可变性,它们影响了一系列专业化组织的建立与生存。

在种群生态方法中,全面战略(generalist)和专门化战略(specialist)将为生存而奋斗的组织形式区分开来。拥有广泛领地(niche)或领域的组织,也就是说,那些提供广泛的产品或服务或者服务于广泛市场的组织实行的是全面战略。提供范围窄小的产品或服务或者服务于窄小市场的组织实行的是专门化战略。

(四)种群生态学的意义

种群生态学这个宏观的组织理论特别强调环境的影响力,焦点是在环境中社会力量如何决定某一个社群的兴起和衰落。基本出发点是假定社会有无比巨大的力量,个别组织并不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来适应环境,即使能有少量的改变,但始终敌不过大气候的压力。若社会力量对于某种社群和产业有利,则该类组织会不断涌现;假如社会改变了气候,不再需要该类组织的产品、服务,甚至形态,则该组织必被淘汰。因此,环境中的领地或缝隙(niche)更是管理者所需要留意的,若组织能够钻缝隙,或寻找更多的领地或缝隙,则被淘汰的机会便可以减少。以种群生态学理论为基础的观点认为组织追寻的战略是在一个可能的范围内不断地变化的。它认为,对存在于组织间与组织内部的创新路径和创新速度的研究,对于战略的形成非常重要。如果管理者用今天的思维、市场竞争的模式和方法去应付和适应明天的市场环境,则必定会被淘汰。

三、协作网络理论——组织的战略联盟理论

更多管理学资料 尽在www.xiexiebang.com

协作网络的观点解释了为什么组织使自己变得要依靠其他的组织以增加所有组织(双方)的价值和生产力。理解这种更大的组织生态系统——协作网络,可以帮助管理者改变了他们的角色,即由自上而下的管理转向跨越组织的横向管理。

(一)协作网络:从竞争对手到合作伙伴

过去西方的公司大都是独立地进行经营,相互竞争,信仰传统的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和独立自主。

协作网络的形式可以表现在几个方面。

按照协作网络的观点,组织之间的关系已经从竞争对手转变为战略伙伴关系,合作、企业联合(consortia)和团队工作正在取代供应商、顾客和竞争者之间过去曾有过的痛苦的敌对。

新模式的特点表现为拥有大量共享的信息,包括自动的电子联系和面对面讨论以提供修正的反馈和解决问题。有时其他公司的人也来到现场以达到更紧密的合作。伙伴相互加入对方的产品设计和生产,并进行长期投资。商业伙伴在合同确定的范围之外彼此帮助也是司空见惯的事。

(二)战略联盟:新的更高层次的竞争

竞争以另一种新的形式出现并正在推动新的竞争和强化竞争。战略联盟(Strategic Alliances)的形成使得传统的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转向以集团为基本竞争单位的市场竞争形态,即战略联盟集团与战略联盟集团之间的竞争。

松散的战略结盟不像企业间的合并(merger),即购买对方股票,组成一个新的企业。

这种新的结对现象受到两个因素的驱动:经济全球化问题和核心竞争问题。协作网络的观点认为,当今的公司需要在商业生态系统中共同发展、进化,以便使所有的公司都更加强壮。只有通过共同的进化,整个商业生态系统才会变得更加强壮;同样,组织通过共同拥有的前景、愿望和同盟,以及通过处理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使双方共同得到发展。

(三)战略联盟:冲突与相互依赖、合作并存

在战略联盟内冲突与相互依赖、合作并存。战略联盟内部既有相互依赖与合作,同样也存在着冲突与竞争。有的战略联盟允许更多的内部竞争,有的战略联盟可能尽量减少内部竞争。

战略联盟在规模、增长方式、构成、内部竞争及管理结构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典型的全球性战略联盟包括特许经营(license agreement)、合资公司(joint venture)和企业联合(consortia)。

新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趋势使开发新技术的成本越来越高昂,企业联合的组织很可能是未来组织发展的潮流。

一种称为“虚拟组织”(virtual organization)的战略联合形式,正在美国被日益广泛采用,并为未来的国际竞争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道路。

在组织新的商业生态系统中,管理者必须突破传统的制定公司战略、设计层级结构和控制系统的责任。如果高层管理者过多的考虑的是组织的秩序和一致性,公司就可能失去建立新的发展的外部关系。

组织战略、组织模式也呈现出不同以往的全新变化,虚拟组织、团队结构、网络组织、战略联盟以及无疆界组织等相继出现,组织结构的变化也显现出趋向扁平化、柔性化、分立化和网络化发展的明显特征,企业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组织,其组织边界较以往要更加模糊和不确定,即使规模非常庞大的组织,其内部的决策活动也相当分散化,组织内部信息沟通和命令传达的渠道更加多向化;组织始终处于不断的变革当中。这些新模式和新变化的出现,对组织战略和组织理论提出更严峻的挑战。在新的世纪中,组织战略和组织理论的发

更多管理学资料 尽在www.xiexiebang.com 展将会继续承接这种演变的趋势,并向更广和更深的领域拓展。如何将这些新模式建立在稳固的理论基础之上,并建立能够指引未来组织发展的重要理论工具,就成为组织理论发展的重要方向。

第三篇:西南财经大学年管理学全套笔记

更多管理学资料 尽在www.xiexiebang.com 第一章

论(Introduction)

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学习本门课程时首先需要明确的基本问题,要求了解和掌握现代管理学的学科体系、管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管理理论研究的热点、管理学应用的热点课题和关于本门课程的结构体系。

一、现代管理学的学科体系

不同的管理学者和实际操作者,对管理学的理解是不相同的,这是人们站在不同的角度来看待管理问题所致。从某种程度上讲,每一种理解都是正确的,但又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因此,在研究管理学所探讨的问题时,首先应明确管理学学科体系所包含的内容。

管理学首先面对的是组织的类别问题,组织的管理包括了对企业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的管理。这两类不同组织的管理问题既有共同性,也有个性,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决定了管理学学科体系所应包含内容的理解。一般来说,管理学更多地是研究营利性企业组织的管理问题。

管理学学科体系所涉及的领域,可以从广义上和从狭义两个方面来看。

在我国的管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管理学主要是指组织机构的管理职能。它包括了管理的内涵、管理的架构、管理的过程、管理的方式和管理的绩效等部分内容。

二、管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关于管理学的统一理论框架的研究和探求。管理学在经历了“科学管理”、“行为科学”和现代管理理论等几个发展阶段后,管理学已经进入了成熟期。

管理学的统一理论框架的研究和探求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西方管理学界对一般管理学学科理论体系的研究。和大多数科学研究领域一样,管理学企求着在其成熟期走向了统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管理理论中的各种学派,管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或研究方法(Schools)。

虽然不同的管理学派,促使管理学研究者们从各种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和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研究和探索,使管理理论研究的层面比较广泛,各个层面的研究也比较充分和深入。但管理理论学派的分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各个学派独立为战、互相排斥,阻碍了管理学的深入研究与探索。所以,客观上需要有一种理论学派能够将各种学说统一起来,形成较为全面、较为系统的管理学一般理论。

三、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组织和有关的社会及个人现象。因此,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也和其他社会科学,包括社会学、心理学、行为科学、人类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大同小异,所采取的角度和面对的问题极为相似,只是多角度分析的问题和层次有所不同。

更多管理学资料 尽在www.xiexiebang.com

管理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论和具体方法论

管理学研究方法论可以分为哲学层次上的方法论、一般方法论和具体方法论。方法论的第一层次是哲学层次上的方法论。

泰罗(F.W.Taylor)创立的管理学研究应以科学调查为指导原则的研究思想。

古典管理学的管理学研究方法的一般方法论。

管理学哲学层次上的方法论的危机

管理学研究的主流方法

研究方法论上的是实证科学的角度(positivist perspective)和诠释范式的角度(interpretive paradigm)。

实证主义的理论逻辑立场的特点。管理学的实证研究方法往往被称为研究设计法(research design)。

诠释范式方法的冲击

管理学研究方法论总结

管理学的研究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以及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并没有一个特定的对或者错的方法,重要的是能够采纳不同的看法,从多个角度来看待和考虑管理问题。

四、管理理论研究的热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几十年间管理学发展的历史进程。

管理学的焦点问题是组织如何有效地运作问题,因此,早期的管理学文献及研究大多集中于如何改善组织内的工作方法和组织结构,以使一般的生产力得以提高。这方面的研究可以统称为组织理论(organizational theory)。

以“人”为本的研究和讨论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管理学发展的重点课题。这包括了组织行为学(organizational behavior)和人力资源管理学(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两个方面。

战略管理学(strategic management)是受人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小型企业的管理(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

比较管理(comparative management)和跨文化管理(cross-cultural management)问题。

更多管理学资料 尽在www.xiexiebang.com近十年来管理学研究的热点主要可以反映在组织理论的发展几个方面,相继出现了种群生态理论、制度化理论、资源依赖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以及代理理论等主要理论流派,其中值得关注的是各种学科对管理学的不断渗透。

五、管理学应用的热点课题

近十年来,管理学的热门课题指出了管理学在组织管理中的广泛性应用问题,在西方企业组织中得到了普遍的运用。

组织的再造工程(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学习型组织(Learning Organizations)。

领导风格(Leadership Style)。

无疆界的世界(Borderless World)。

第二章 组织文化(Organizational Culture)

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组织文化的概念、起源、作用、组织文化的形成、组织文化的分类、组织文化与组织的成效的关系和我国企业组织文化的建设问题。

一、组织文化理论概述

组织文化代表了一个组织内各种由员工所认同及接受的信念、期望、理想、价值观、态度、行为以及思想方法、办事准则等。这些由员工所认同及接受的信念(belief)、期望(expectancy)、理想、价值观(value)、态度(attitudes)、行为准则(a general guide to actions)能够使员工凝聚在一起,帮助他们了解公司的政策;组织文化是组织成员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组织规范、组织生存氛围的总和,既是一种客观存在,又是对客观条件的反映。

组织文化的层次:位于组织文化最核心的是文化基本假设;其次是价值层面;再次是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层面;位于最表层的是组织文化的各种表现方式。组织文化在其最表层,在表面上是可见物像和可观测到的行为——即组织成员之间共享的有关人们穿着和行动的方式、表征、故事和仪式。

文化基本假设和价值层面问题是组织价值观一般化的问题。

共同的价值观体系实际上是组织所重视的一系列关键特征。

组织文化兴起于80年代初期。组织文化兴起的原因是当时美国的企业受到日本企业的挑战,生产力和创新力明显下降。

80年代初期组织文化理论讨论的基本假设之一是的管理人员可以创造或改变一家企业的文化。

更多管理学资料 尽在www.xiexiebang.com

80年代初期组织文化理论的基本假设之二是假设一家企业只有一种单一的组织文化。

80年代初期组织文化理论的基本假设之三是假设一家企业只有一种单一的强组织文化(strong cultures)。

组织文化的作用。组织文化对于员工行为的影响作用越来越重要。现代组织渐渐拓宽了控制幅度,使组织结构趋于扁平,引入了工作团队,降低了组织的制度化、形式化程度,授予员工更大的权力,这些都要求一种强有力的组织文化提供共同的价值观体系,从而保证组织中的每个人都朝同一个方向努力。一般认为,组织文化的作用是可以使组织的运作更加成熟;可以使员工更投入公司;可以为组织带来利润和成效。

组织文化理论研究的特点。

二、组织文化的形成组织文化形成于组织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所以随着组织内部与外部环境的变化,组织文化也会发展变化。

组织文化形成受到两大因素的影响:其一是适应外部环境(external adaption)和生存的要求;其二是内部整合或一体化(internal integration)的需要。从另一种意义上讲,组织文化在组织中发挥两个关键的作用: 1)整合组织成员,以使他们知道该如何相处;2)帮助组织适应外部环境。

在强化和维系组织文化的方式中,社会化(socialization)起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作用。社会化是向新来的员工传递组织的基本经营哲学和管理理念的过程。

利用组织的奖赏制度。经理人员的个人操守、品德和信念也是重要的一环。企业的礼仪典章也是促进组织文化深化的有效方法。企业面临危机的应变方法,也对促进组织文化的建立有一定的意义。

在组织文化的形成过程中,组织高层管理者的角色非常重要,尤其是组织的创始人对组织的早期文化的形成影响巨大,往往因为其个人的经营哲学而建立一些特定的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的形成是由各种因素互相配合而产生的,其核心是管理层所希望达到的经营目标和使命、以及他们理想中的组织生活。

三、组织文化的种类

如果要对一家企业的组织文化进行分类,首先要假定的是这家企业只有单一的组织文化,或者只有一种主流文化。如果组织内有不同的次文化或亚文化,首先要克服的是找出不同次文化或亚文化的基本单位,才可能进行有效地分类。

早期的组织文化分类比较粗略,多以实用性为原则来分类。

更多管理学资料 尽在www.xiexiebang.com

丹尼逊和梅士拉非常注重组织管理中的战略和外部环境这两大要素。丹尼逊和梅士拉利用了莫顿和布莱克的管理方格图(managerial grid),从两个不同的方向来划分出四种不同的文化特性。

奎因和他的同事们提出了应用竞争价值结构来分析组织文化。学者们也建立起了一套量表来应用此结构,其信度和效度也被接受。

早期的组织文化分类实质上重视现实,可惜对组织文化的实质性问题的揭示并不深入和深刻,但不能否定他们在组织文化分类方面所起到的先导性的作用。丹尼逊和梅士拉、奎因和他的同事们却利用了谢恩的研究成果的思路,选择了若干对极点来进行分类,各个极点之间实质上是可以撞击的,撞击的结果是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各类组织的文化。

四、组织成效与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能够调准组织内个人的目标,在大家互相认同的某些价值观之下,每个人的办事方法和目标导向便可以得到一体化,因而比较能够同心协力地完成组织的目标,从而提高组织的成效。而且,有效的组织文化更可以增加员工的投入感和起到激励作用,使员工更加注重组织的利益,因而达到优秀的表现。

然而,困难的是,组织的成效有多个指标,衡量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在衡量组织的成效方面,有多种方法:目标方法、系统资源方法、利益相关者方法和内部过程方法。

从组织内部过程方法来看,衡量组织成效的指标有:(1)浓厚的组织文化和积极的工作氛围;(2)团队精神、群体、忠诚度与团队工作;(3)工人与管理者之间的信心、信任和沟通;(4)决策靠近信息资源,而不管这些资源处于组织图上的什么位置;(5)非扭曲的横向和纵向的沟通(long-linked communication),共享相关的资料和知识;(6)管理者因业绩、成长和组织分支机构的发展以及创造了有效的工作团队而受到奖励;(7)组织与其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按照组织利益解决因超越计划而引起的冲突。

组织文化的研究者强调内部过程方法对组织成效的影响。

组织文化的目标决策是多目标决策。因此,在设计组织文化的目标时,必须有所取舍,不要奢望能够制造出一种组织文化来实现组织所有的目标,或者说,在组织文化与组织成效关系上,只存在着次优解,而不存在着最优解。但并不排斥一个企业组织朝多个目标来塑造组织文化。

五、我国企业的组织文化建设

在我国企业的组织文化中,受到传统中国文化和计划经济体系下的组织文化的双重影响,因而具有极为鲜明的中国特色。所以,我国企业组织文化的形成既受传统中国封建文化及其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又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历史的烙印。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和过渡,组织文化这种建立在特定物质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也开始产生位移,形成了在当前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丰富多彩的组织文化。

更多管理学资料 尽在www.xiexiebang.com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市场机制及其经济杠杆还没有完全发挥作用,我国企业组织文化的具体表现。

——无文化现象。

——文化愚民现象。

——文化理想主义现象。

——许多企业的组织文化抑制了人的个性现象。

——许多组织存在着文化的惰性和组织价值理念变成僵化准则现象。

——注重组织文化的表层形式,忽视了组织文化的内涵。

我国企业组织文化重构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是要强调从增强企业主体的市场核心竞争能力入手,因而在组织文化中应注重创新的观念,只有创新才能取得并维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二是要使企业组织的员工有归属感和努力地投入工作,这必须从奖励制度和团队工作入手。

三是要杜绝组织文化中的狭隘观念。

四是要防止企业无形的文化与有形的管理制度发生碰撞。

五是在组织文化的形成过程中要强调物质基础位移的重要作用。

六是在组织发展和扩张过程中,要防止组织文化的“水土不服”现象。

六、组织文化理论小结

组织文化的实用价值已被众多的研究者肯定,它对组织成效是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组织文化理论是顺应时代环境变化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管理理论,它无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对组织管理者来说,不能照搬别人成功的模式,文化并不能随便移植,不论国内外成功组织的文化,并不一定适合于本组织。因此,要求管理者不断尝试和摸索自己的路向,才能塑造出适应本组织特色具有竞争优势的组织文化来。

第三章

战略(Strategy)

更多管理学资料 尽在www.xiexiebang.com

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学习战略的环境理论分析框架;战略构造分析框架;竞争战略的产业选择与竞争对手的分析框架;竞争战略的市场定位理论;竞争战略的行为与过程分析理论。各种战略理论的分析方法都是站在特定的角度对无限的现实世界所做出的选择,每一个学派都试图从战略要素的某一方面对企业的竞争优势做出诠释,他们所用的分析方法事实上都是对战略管理理论和实践的贡献。

一、战略的环境理论分析框架

战略的环境理论分析框架是战略管理环境学派对管理理论所做出的重要贡献。环境学派就是以外部环境为重点的战略观念所形成的一个学派。它强调了外部环境对企业长期发展的作用,要求企业必须适应其生存的环境,充分了解并掌握环境变化的特点,从而使企业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并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广义地讲,环境是无限的,并且包括组织外部的每一个因素。

企业的外部环境按层次来分,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作业环境、竞争或行业环境、一般环境或宏观环境。

组织的概念,可以分为三个层次(level)来分析:(1)组织集(organization sets);(2)组织人口(organizational populations);(3)生态社群(ecological community)。

组织环境的理论及其演变。分析环境类型及演变的一般理论,其代表性理论有伊麦里与特里斯特的理论和安索夫的理论。

环境的不确定性与组织的反应。

环境的不确定性与组织设计的问题。

组织与环境两者相关联的主要理论。

战略选择模式(strategic choice model);群体生态模式(population ecology model);工业组织模式(industrial organization model)。

二、战略构造分析框架

战略构造框架的理论设计。

安德鲁斯的“TOWS Matrix分析构架”。

战略适应概念的发展。

内外配合协调是指企业的产品生产经营和资本运作不但要达到内部协调(internal fit),又要外部适宜(external fit)。内部协调是指企业各类运作流畅,职工之间合作顺利以及职工认同企业的经营理念;而外部适宜是指企业的产品、服务以及行为标准能够适应市场的需要。当然,更多管理学资料 尽在www.xiexiebang.com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外部适宜往往比内部协调更为重要。

战略构架的构成要素。

战略构造应是一个有控制、有意识的正式计划过程;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负责计划的全过程,而具体制订和实施计划人员必须对高层管理者负责;通过目标、项目、预算的分解来实施所制订的战略计划等等。

安索夫的战略管理的基本构架是由战略、环境、组织三者构成。

三、竞争战略的产业选择与竞争对手的分析框架

企业竞争战略(competitive strategy),主要是指企业产品和服务参与市场竞争的方向、目标、方针及其策略。其内容一般由竞争方向(市场及市场的细分)、竞争对象(竞争对手及其产品和服务)、竞争目标及其实现途径(如何获取竞争优势)三个方面构成。

竞争战略领域及其分析框架的创建。

迈克尔·波特的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方法。

波特竞争战略模型(Porter's Model)。波特提出的三种可供选择的竞争战略:整体成本领先(overall cost leadership)、差异化(differentiation)和聚焦(focus)三大战略。

迈尔斯—斯诺战略模式。

迈尔斯——斯诺战略模式所提议的战略共有四个,分别是开发型战略(prospector)、防守型战略(defender)、分析型战略(analyzer)和被动型战略(reactor)。

竞争对手理论分析模式。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如何辨认和识别竞争对手;二是如何分析竞争对手;三是如何把握竞争对手的市场行动信号。

四、竞争战略的市场定位理论

竞争战略(competitive strategy),又称经营战略或商业战略(business strategy),其中心内容是寻找在某一特定产业(industry)或市场(market)中建立竞争优势(competitive advantage),而所谓的竞争优势,不外是指企业具有某种其竞争对手所没有或相对缺乏的特殊能力,以便能更有效、更经济、更快捷地为顾客提供所需的产品和服务。

企业竞争战略取向的选择。企业可依据现时的产业竞争强度分析结果,考虑一种可成为努力目标的竞争优势,即低成本或差异化,再斟酌企业的竞争范围(competitive scope)即大(阔)市场或小(窄)市场,然后在下列四种取向中选择最适合企业本身条件

更多管理学资料 尽在www.xiexiebang.com 的一种:

1、低成本配合大市场(成本领先战略取向);

2、低成本配合小商场(成本聚焦战略取向);

3、差异化配合大市场(广义差异化战略取向);

4、差异化配合小市场(聚焦式差异化战略取向)。

竞争力量模型及一般战略。任何产业中的竞争强度(intensity of competition)普遍受到五种结构性因素(structural determinants)所产生的互动力量的影响,其中包括:

⑴、新企业加入竞争行列的威胁力;

⑵、具有类似功能商品的取代压力;

⑶、买家的讨价还价力量;

⑷、供应商的讨价还价的力量;

⑸、现有竞争对手的角逐对抗力量。

一般战略的三种分类:整体成本领先(overall cost leadership)、差异化(differentiation)和聚焦(focus)三大战略。

日本式企业竞争战略。

1、强化企业的经营职能性差异(intensity functional differentiation)

2、利用对手的弱点(exploit competitor's weakness)

3、不断问为什么(ask “why—whys”)

4、为使用者寻求最大利益(maximize user benefit)

竞争战略定位学派理论的评价。

五、竞争战略的行为与过程分析理论

随着战略思想意识的引入及市场竞争态势的变化,企业战略管理的重心也在不断转移,逐步从注重企业生存的外部环境发展到注重企业的内部条件,并最终转向以内部条件为重心的战略及战略管理观念的能力学派理论。

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得与核心竞争能力。

更多管理学资料 尽在www.xiexiebang.com

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得的观念强调了企业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组织的内部,企业新战略的采纳则依赖于公司现有的资源水平及体现在企业内部的技术能力与管理能力。与其说市场竞争是一种基于产品之上的竞争,还不如说是基于企业核心能力的竞争。

核心能力的产生与发展。

核心能力的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一是 “核心能力观”。二是 “整体能力观”。三是 “动态能力观”。

能力学派的理论创新。

第四章

(Planning)

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学习计划的任务和内容、确定目标及其次序、目标管理、计划的编制、组织执行和战略规划等问题。

计划就是通过调查研究,预见将来,制定出组织的目标和计划,统一组织和指导组织内部各单位、各类人员的活动,以实现组织的宗旨。计划是管理的重要职能,是任何组织为实现自身使命所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的管理职能。

一、计划的任务与内容

计划的重要性。

1.组织宗旨的实现必须有计划;

2.计划贯穿于组织系统的各个方面,贯穿于组织活动的始终;

3.计划是为领导的科学决策服务的 ;

4.计划职能具有领先性,为实现其他管理职能提供基础;

5.计划是调节和相对稳定一个组织同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紧密联系的工具。

计划的任务。

1.确定目标;

2.分配资源;

3.组织业务活动;

更多管理学资料 尽在www.xiexiebang.com 4.

提高效益。

计划工作的内容。

计划工作的内容分为:宗旨或使命、目标、战略或策略、方针政策、规章、程序、规划、预算等。从计划职能的实现过程来看,它们是一些相互关系的多层次关系。

二、确定目标及其次序

在确定目标时必须考虑三个方面:目标的优先次序,目标的时间和目标的结构。

目标的优先次序。

目标的优先次序就是,在一定时间内组织的各个目标按主次轻重排队的顺序。确定目标的优先次序是极为重要的,因为任何组织都必须以合理的方法来分配其资源。

目标的时间。

目标的时间因素意味着实现目标的时间长短有不同。许多组织为不同的时期制定不同的计划,这个做法就是考虑到目标的时间因素。

目标的结构。组织一般分为若干管理层次及若干管理部门,这就要求为每个层次、部门规定目标,每个层次、部门实现了自己的目标,组织的总体目标就能实现。因此,组织内各层次部门应根据组织总体目标制定自己的目标,形成组织的目标体系。

组织目标体系有着重要的作用。

组织目标的多元化。企业在确定目标的过程中必须看到这些利益集团的相对重要性,对计划和目标必须包括他们的利益并尽可能使其协调一致。社会组织的目标是多元化的,这些目标又成为组织的多样化任务。管理者的最大难点在于如何协调、平衡和管理这些多元化的目标。

衡量目标的标准。

目标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

组织次目标的八个方面,(1)市场情况;(2)创新;(3)生产率;(4)物质和财力;(5)利润率;(6)管理人员的工作和责任;(7)工人的工作和态度;(8)公共责任。

我国企业总体目标分解的内容:(1)贡献目标;(2)市场目标;(3)发展指标;(4)利益目标。

有效的管理要求目标是可以衡量、可以检验的。检验或衡量目标的标准应是:

1.目标是定量化的;

更多管理学资料 尽在www.xiexiebang.com

2.目标可以是定性化的 ;

3.衡量的标准与目标性质的要求是一致的。

三、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把经理人的工作由控制下属变成与下属一起设定客观标准和目标,让他们靠自己的积极性去完成。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作为组织管理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归宿点和手段,贯穿于一切活动的始终。它要求在一切活动开始之前,首先确定目标,一切活动的进行要以目标为导向,一切活动的结果要以目标的完成程度来评价,充分发挥“目标”在组织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形成中的积极作用。

目标管理把经理人的工作由控制下属变成与下属一起设定客观标准和目标,让他们靠自己的积极性去完成。这些共同认可的衡量标准,促使被管理的经理人用目标和自我控制来管理,也就是说,自我评估,而不是由外人来评估和控制。

奥迪奥恩关于目标管理的定义。

目标管理的特点。目标管理的最大好处在于它使管理人员能够控制他们自己的成绩。这种自我控制可成为更强烈的动力,推动他尽自己最大力量把工作作好。实行“参与式管理”,经过上下结合的方式反复协商、综合平衡定下来的目标更具有动员性和激励性,有利于目标的实现。

目标管理的主要作用:

1.能提高计划工作的质量;

2.能改善组织结构和授权;

3.能激励职工去完成任务;

4.使控制活动更有成效。

我国推行目标管理的应用同其他管理方法和制度结合起来,创造出的经验。

四、战略规划

战略是计划的一种。它和普通计划的不同地方是它比较注重企业内外的环境,特别是考虑企业的优势和劣势,从而去掌握面对的机会和应付可能出现的危机。如果管理得宜,企业可以善用其长而避短。

更多管理学资料 尽在www.xiexiebang.com

战略规划的重要性。

每一个企业都需要战略规划,因为战略规划提供了一个行动纲领,可以让企业有依据地运行,不致迷失方向,浪费资源。任何战略规划都是和企业的外部环境、长远发展方向和资源配置有关的。一个合宜的战略可以使企业有效的利用其资源。

不适当的战略规划或不适当的执行可能令企业错失良机,更可能导致严重亏损,甚至倒闭。

战略规划的焦点。

1、战略规划的范围;

2、增加价值;

3、卓越能力和竞争优势;

4、配置资源;

5、协同增益。

战略规划的制订。战略规划的制定过程主要包括检视企业或经营业务的运作目的和环境的需要,然后提出可供选择的战略规划方案以及选择一个合适的战略规划方案。

环境的分析一直都是战略规划制订的核心问题。

1、组织的环境分析

(1)外部环境

(2)内部环境

2、企业性战略规划

3、经营业务性战略规划

战略规划的模式:波特竞争战略规划模式和通用经营战略规划模式。

(1)波特竞争战略规划模式

经营竞争战略规划的战略着眼点:成本领先(cost leadership)、差异性(differentiation)和集中性(focus)。

(2)通用经营战略规划模式

该模式的战略共有四个:开发型(prospector)、防守型(defender)、分析型(analyzer)和

更多管理学资料 尽在www.xiexiebang.com 被动型(reactor)。

战略规划的执行。战略规划执行本身就是企业组织对内在因素不断进行完善的过程。组织领导者应该不断地检查组织存在的问题,提高自己的管理意识和思维,改进领导的技巧和风格,对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塑造新型的组织文化和提高职工的士气,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加强组织的管理基础工作,才能使组织战略规划顺利地实施下去。

第五章

组 织(Organizing)

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学习组织的原则、影响组织结构的因素、组织结构的维度、新型的组织结构等问题。

组织职能的目的是通过任务结构和权力关系的设计来协调努力。学习本章有两个关键性的概念:结构和设计。即组织结构与设计问题。

一、组织的原则

(一)劳动专业化的原则(work specialization)

组织设计中,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劳动专业化的原则。劳动专业化分工原则能成功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随着生产的社会化的发展,一个人所能胜任和独立完成的工作是很狭小的。劳动专业化分工所产生的总的效率是有利的。这个看法在今天看来仍然是有价值的。

细致专业化分工的好处可以从经济的角度来计算出来。

劳动专业化是降低人工成本、增加生产效率的不尽源泉。

劳动专业化能使持有不同劳动技能的人各尽所能,充分有效地发挥他们的技能。

贯彻劳动专业化原则的最终结果,是对任务作出最能说明每一项任务的深度和广度的说明。任务的深度反映任务的承担者在计划和控制所接受任务中享有的相

对自主权。任务的广度是指任务周期时间的长短,即在给定的时间内,任务重复的次数越频繁,其广度的限度就越小。

组织工作的实质是要求劳动分工,但是,在计算专业化的最优程度时,除了考虑经济成本和效益之外,同时也应该考虑心理上的成本和效益。

(二)部门化的原则(departmentation)

所谓的部门化的原则就是将组织中的工作活动按一定的逻辑安排,归并为若干个管理单位或部门。组织内类似的活动应放在同一领导之下,以减少摩擦,提高效率。

同部门化的原则有联系的管理问题与每项任务的专业化程度直接相关。即任务分组

更多管理学资料 尽在www.xiexiebang.com 的方法将随各种(专业化)任务数量的增多而增多。

任务分组的依据可分为两大类:(1)产出;(2)内部操作。根据计划职能提出的概念,这两类依据也可称为(1)目标或结果;(2)方法或活动。

1、以产出为中心的基础

普遍使用的以产出为中心的三种基础是产品、顾客和地理位置。

(1)产品型部门化是把生产一种产品或产品系列的所有必需的活动组织在一起。

(2)顾客型部门化是按其服务的顾客为基础来组织各类活动的。

(3)地理位置部门化是按其所在地点来组织活动。

2、以内部操作为中心的基础

(1)职能型部门化

职能型部门化是按职能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分组是一种最普通的划分部门的方法,即概括企业活动的类型,将相同的或类似的活动归并在一起作为一个职能部门。

(2)过程型部门化

过程型部门化是按照组织活动的特定阶段,按生产活动的不同工艺过程或设备来划分部门称为过程型部门化。

(三)控制幅度的原则(span of control)

组织工作最直接的目的是为了让人类有效地进行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必然产生管理幅度与组织层次之间的矛盾。管理幅度,也称为管理幅度或管理宽度,即一个管理者能有效地直接管理下属的人数。组织层次就是纵向的组织环节,即一个组织内所设的行政指挥机构分几个层面。

控制幅度原则与向部门主管汇报的下属人数有关。这个人数有两个重要含义:首先,它对决定每个经理的职务的复杂程度有影响,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管理五个人比管理十个人容易;其次,控制幅度决定组织的形式或结构(即管理层次),向部门主管汇报的人数越少(即管理幅度小),需要管理的人数就越多(即管理层次也就越多)。

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

(四)统一指挥的原则(unity of command)

所谓统一指挥原则,每个下属应当而且只能向一个上级主管直接负责。

更多管理学资料 尽在www.xiexiebang.com

指挥系链就是被看作一系列上级与下级之间的关系。从组织最上层总经理开始往下直到非熟练的工人,管理的指挥系链象一座金字塔。指挥系链是决定权力、职责和联系的正式渠道。

(五)组织原则的总结

人际关系学派率先对古典管理学派的组织原则提出了批评。人际关系学派对古典管理学派的批评和修正集中在劳动分工、等级与职能过程、组织结构、管理幅度等四个方面。

二、组织结构的维度(Dimensions)

了解组织的重要一步是需要考察描述具体组织设计特点的维度,这些描述组织的维度与描述人的个性和身体特征的方式非常相似。在组织理论的领域中,组织结构的维度被视为影响结构设计的一个重要变量。

形式化也被称为正规化,简单地说,形式化是指组织内部的文件的多少程度。这些文件主要用作指导和调节员工行为及组织内部活动。

专业化是指组织工作及事务细分至不同职位的精细程度,或者说专业化是将组织的任务分解成为单个工作的程度。

标准化是指性质相近的工作活动以同一的工序或方式运作的高低程度。

权力层级——此描述谁向谁负责及汇报,以及每一个管理人员的控制幅度。

复杂性是指组织内活动及单位的数目。具体地说,复杂性是指组织管理层次制的层数(纵向复杂性)及部门和工种的数量(横向复杂性)。

集权程度是指组织内决策权力的分布及集中情况。若各项决策权力集中于高层管理人员手中,则集权程度就高。反之,若实权分散于不同的成员手中,集权程度就低。集中化是指拥有决策权力的层级制。

职业化是指总体雇员的学历水平高低与他们所接受的培训经验的多少。

官僚制的另一个特点是管理人员、办事人员和专业人员等构成的比率。

以上八个不同的组织结构性维度中,以复杂性、形式化和集权程度三者最为重要,常常被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用来分析不同的企业组织在结构上的差异。

三、影响组织结构的因素

影响组织结构的因素反映了组织的特征,包括组织的战略、组织的规模、技术、环境和组织文化等方面,它们描述了影响和改变组织内部结构性维度的处境性因素。

更多管理学资料 尽在www.xiexiebang.com

(一)企业战略(corporate strategy)

组织结构是实现组织目标的手段,而目标产生于组织的总体战略,因此,组织结构与组织的总体战略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必须相互匹配。一般来说,组织战略变化先行,由此导致了组织结构的变化,如企业通常起始于单一产品或产品线生产。简单的战略只要求一种简单、松散的结构形式来配合。

为求从竞争中取胜,不同的企业常采取不同的战略,争取本身独特的优势。各项战略自有其先决条件,也需要组织结构上有所配合,才能使战略更有效地执行。

(二)外部环境(external environment)

环境是指组织之外的一切因素,一般来说,人们往往认为,环境是指对组织绩效起着潜在影响的外部机构或力量。环境给企业带来不稳定性,企业需要对此作出部署以减低其承受的风险。

(三)科技条件(technology)

科技条件的因素将决定组织的结构。概括而言,科技(technology)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机械工具、技术知识及操作程序。科技水平的高(复杂)与低(简单)对组织结构有一定的影响。

(四)组织规模(scale of organization)

一般来说,组织规模是以员工人数的多少来显示。一个大企业,人数众多,内部分工也较细。为了方便对员工的监督,大企业会多设层次和部门,也会较多采用规章条文去影响员工行为及工作进度。组织的规模对其结构的影响不是线性关系,而是规模对结构的影响程度在渐渐地减弱。也就是说,组织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随着组织的再扩大,规模的影响也不重要了。

(五)企业文化(corporate culture)

企业文化是指组织内各成员所共同分享及认同的价值观、规范、与信念,用以维系及凝聚组织的员工。企业文化需要与组织结构互相配合,方可发挥效用。组织是由人员和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的。战略、结构、技术和产品的变革不可能自己发生,任何领域的变革必然包含人员和文化的变革。变革的目标是员工个人的价值观、技能和态度的改变。

四、新型的组织结构形式

从企业内组织形式的发展过程来看,自产业革命以来,共出现了三种主导形式。第一种是垂

更多管理学资料 尽在www.xiexiebang.com 直一体化的功能型组织,它的特点是企业通过这种形式进行大批量、低成本、标准化的生产。从经营哲学上看,是一种生产导向。第二种形式是多部门组织,典型代表是通用汽车公司。第三种组织形式——矩阵型组织(matrix organization)出现了,它通过权力与责任在纵横两个方向的交叉达到了企业内产品职能与技术、工艺、设计和生产等职能的更好结合。

(一)事业部制结构(Division Structure)

“事业部制结构”这个术语是作为一般概念来使用的,有时也称为产品部制结构或战略经营单位(business unit)。通过这种结构可以针对单个产品、服务、产品组合、主要工程或项目、地理分布、商务或利润中心来组织事业部。事业部制结构的显著特点是基于组织产出的组合。

事业部制和职能式结构的区别。

事业部制的适用条件。事业部制结构的优势。应用事业部制的一个不足之处。

(二)混合结构(Hybrid Structure)

混合式结构的特征。

混合式结构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对市场变化的反应性。混合式结构的适用条件。混合式组织结构的优势。混合式结构的劣势。

(三)矩阵结构(Matrix Structure)

组织结构中一种注重多元效果的方法是运用矩阵式结构。

矩阵是一种实现横向联系的有效模式。矩阵式结构的独特之处在于事业部制结构和职能式结构(横向和纵向)的同时实现。矩阵式结构的运用条件。

(四)网络组织(Network Organization)

一些公司决定只限于从事自身擅长的活动,而将剩余部分交由外部专业机构或专家来处理,这种做法称为“资源外取”。这些网络化组织,有时也称为集成式公司。

网络型组织结构以自由市场模式组合替代传统的纵向层级组织。网络型组织结构形式的优点和缺点。

网络型组织的意义。

(五)簇群组织(Cluster Organization)

簇群组织的特点是将公司的员工组合成一个个20-50人的簇群,每个簇群包括不同专业的人才,他们紧密结合,通过团队全力负责一个业务计划或主理一种产品的生产经营。

更多管理学资料 尽在www.xiexiebang.com

簇群组织的基本单位是自我管理型团队(self-managed work teams),这是一种新型的横向型组织的基本单位。自我管理型团队是早期团队方式的发展产物。自我管理型团队,也称自我指导团队(self-directed work teams)的员工拥有不同的专业技能,轮换工作,生产整个产品或提供整个服务,接管管理的任务。

(六)企业过程重整(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企业过程重整是一种跨职能的创新,包含了对组织业务流程的根本再设计,以实现巨大的绩效改进。由于关注点在于流程而不是职能,企业过程重整通常会导致组织结构由纵向结构向横向结构的转换,同时需要公司文化和管理哲学的重大变革。

(七)无边界组织(Boundaryless Organization)

无边界组织从垂直界线、水平界线、外在界线和地理界线打破组织原有的构架和限制,从而使组织更加富有柔性。无边界组织的特点。

第六章

励(Motivation)

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学习激励这个重要的管理职能,这是管理学的核心内容,也是管理者在实践中经常面临的现实问题。有关激励方面的理论是行为学家们对管理理论的贡献,这主要分为需求理论和认知过程理论两大类。所以在管理过程中,如何调动人的积极因素,激发他们的工作动机,这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本章要求学生从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两个方面来了解激励问题。

一、激励理论概述

(一)激励的性质

激励的定义是: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希望、愿望、动力等等构成人的激励。„„它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更具体一点,“激励”常为人们称之为干涉变量(intervening variable),干涉变量是内部和心理的过程,它们并非直接观察得到,它们反过来却引起行为。

管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研究激励这个概念,概括地讲,激励就是激发人的动机,诱发人的行为。

激励是对人的一种刺激,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过程。激励是“需求——欲望——满足”的连锁过程。

(二)激励与行为

心理学家认为,一切行为都是受到激励而产生。一切人类行为都有其一定的目的和目标,更多管理学资料 尽在www.xiexiebang.com 这种有目的的行为总离不开满足需求的欲望。

心理学揭示的规律、动机欲望支配着人们的行为,而动机又产生于人的需要。需要是人的一种主观体验,是对客观要求的必然反映。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对某种目标的渴求和欲望,构成了人的需要的内容并成为人行为活动积极性的源泉。

得不到满足的需求是产生激励的起点。

道格拉斯·麦格雷戈强调了解激励与行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

(三)个人需求与激励

未满足的需求是激励过程的起点。这些需求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早期管理学者强调,金钱刺激是激励个人的主要手段,他们均受到十八、十九世纪古典经济学家的影响。这些经济学家强调人对合理经济目标的追求,并认为经济行为的特点是合理的经济核算。

(四)需求的不满足

得不到满足的需求是了解激励问题的出发点。任何个人在力求满足个人需求时,很多时候得不到成功。为了增加管理人员对激励问题的理解,有必要研究当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会发生什么情况。

二、需求理论(Needs Theory)人有各种各样不同的需要,而各种需求理论的目的便是为了理解和分析用以激励员工工作发各种需要。简单地说,需求理论着重了解人们的各种需要,为了解答“什么促使员工努力工作”这一问题。

(一)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每个企业的工人都是在满足自己的生活的基本要求后才会去为单位、企业创造价值, 使企业逐渐发展, 而作为企业领导人首先就应该满足员基本生活需求。马斯洛在40年代提出了人类形形色色的需要,按它们发生的前后次序分为五个层次,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按其重要性逐级递升,形成一个从低级需要向高级需要发展的阶梯。

(二)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Herzberg's Two Factors Theory)

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于1959年提出双因素理论。他的观点是:个人与工作的关系是最基本的出发点,因为个人对工作的态度将决定着正在执行的任务的成功与失败。

赫茨伯格的理论提出影响工作满足感的因素可以分为保健因素(hygiene factors)和激励因素(motivation factor)两种。

激励因素是以工作为中心的,既激励因素与工作本身、个人的工作成就、工作责任感、通过

更多管理学资料 尽在www.xiexiebang.com 工作获得的晋升和承认等都有直接关系;保健因素则是工作本身以外的,而且是更多地与工作的外部环境有关联。

(三)麦克莱兰的获取需求理论(McClelland’s Acquired Needs Theory)

麦克莱兰和他的同事们认为,人们在工作情境中有三种基本的动机和激励需要。他们把这三种需要分类为:对权力的需要、对人际关系的需要和对成就的需要。特别是在成就需要的驱动力方面,他们的研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麦克莱兰的理论指出,人的需要是从学习和经验中得来的,不同的需要会影响到人怎样面对他们的工作,也会影响到他们对职业的选择。

(四)艾德法的“生存、关系和成长理论”(Alderfer’s ERG Theory)

艾德法认为有3种核心需要:生存(existence)、相互关系(relatedness)和成长(growth),所以称之为ERG理论。第一种生存需要涉及到满足我们基本的物质生存需要,包括马斯洛称为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的这两项。第二种需要是相互关系,即维持重要的人际关系的需要。要满足社会的和地位的需要就要和其他人交往,这类需要和马斯洛的社会需要和尊重需要中的外在部分相对应。最后,艾德法提出了成长需要——个人发展的内部需要。包括马斯洛的尊重需要的内在部分和自我实现需要的一些特征。

(五)需求理论小结

许多当代理论有一个共同点:每个理论都有相当确凿的支持性材料。当然这并不表明我们将要介绍的理论是无可辩驳的。我们称其为当代理论不是由于它们近期才建立,而是由于它们代表了当前对员工激励艺术的解释状况。

三、认知过程理论(Cognitive Process Theory)

认知过程理论着重分析人们怎样面对各种满足需要的机会以及他们对各种机会的认知过程。因此,可以说认知过程理论是为了解答“为什么员工会努力工作”和“怎样可以使员工努力工作”这两个问题。

(一)亚当斯的公平理论(Adams’ Equity Theory)

根据史坦斯·亚当斯(J.Stancy Adams)的公平理论,人总爱比较,并且期望得到公平的待遇。假如比较的结果是不公平的对待,这种不公平的感觉便会成为一种动力,使人改变自己的思想或行为,目的是使比较结果变得较为公平。

公平比较(equity comparison)的对象。

公平比较的结果。

总之,公平理论表明,对大多数员工而言,激励不仅受到绝对报酬的影响,还受到相对报酬的影响。

更多管理学资料 尽在www.xiexiebang.com

(二)瓦鲁姆的期望理论(Vroom’s Expectancy Theory)

瓦鲁姆的期望理论旨在预测员工花在工作上的努力或通过解答“为什么不同的员工花在工作上的努力有所不同”这一问题,使管理人员可以懂得怎样激励下属。

期望理论认为,一种行为倾向的强度取决个体对于这种行为可能带来的结果的期望强度以及这种结果对行为者的吸引力。具体而言,员工花在工作上的努力的三项因素:

1、员工对付出努力后可以达到理想工作表现的预期(expectancy)。

2、员工对于达到理想工作表现后可得到各种报酬的预期(instrumentality)。

3、影响员工花在工作上的努力因素是他们对各种奖赏的价值观(values)。期望理论预测员工所付出的努力是由这三项因素共同决定的,而且三种因素缺一不可。

管理人员要小心处理这三项因素,便可以有效提高下属工作的动力,积极争取良好的工作表现。

(三)洛克的目标订立理论(Locke’s Goal-Setting Theory)

爱德温·洛克(Edwin Locke)提出,指向一个目标的工作意向是工作激励的主要源泉。假如适当地订立目标及妥善地管理工作进展,工作目标能够有效地激励员工,提高工作的表现。明确的目标能提高绩效;一旦人们接受了困难的目标,会比容易的目标带来更高的绩效;有反馈的目标比无反馈的目标带来更高的绩效。

工作目标对提高工作效率有着积极的意义。

(四)认知过程理论小结

四、关于激励的管理计划

管理学家和实际工作者们提出了许多可以激励工人而能够收到更大成效的管理计划。在这些计划中,包含最多的内容一般包括:丰富工作内容、金钱奖励、行为修正和职工参与管理等。

(一)工作内容丰富化(job enrichment)

(二)工薪与工作成效

(三)行为修正

(四)职工参与管理(participative management)

第七章

导(Leading)

更多管理学资料 尽在www.xiexiebang.com

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学习领导这个重要的管理职能,这是管理学的核心内容,也是管理者在实践中经常面临的现实问题。一个组织要生存和发展下去,就需要有效的领导。一个领导者是否有成效,取决于他的领导活动所取得的结果,集体活动的结果是体现领导者成就的标志。一个有效的领导人能够影响其属下,使他们在现有的技能、才智和技术的水平下做出最高水平的成效。人们发现,任何一个几乎全力以赴地工作的人们所组成的群体,都有某个善于领导艺术的人作为群体的首领。

对领导别人这个问题的兴趣贯穿于人类集体和组织的整个历史。但是,到了行为科学学派时才有了行为科学学家科学系统地分析了组织中的领导问题。他们发现,领导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和许多理论和模式有联系。现有许多理论和模式是相互矛盾或重叠。

一、领导职能概述

(一)领导的概念

重温一下行为科学学派对领导的定义,可以发现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行为科学理论的贡献。尤克在《组织中的领导》一书中把领导定义为“个人的特征”、“个人的行为”、“对别人作出影响”、“相互影响模式”、“不同角度的关系”、“一项管理阶层的工作”、“别人对合法影响的看法”等。虽然各个定义有所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特征:“领导是一个影响别人的过程”。

我们使用的是领导的广义定义,它包含了目前有关这一主题的所有观点。我们把领导定义为领导是一个个人向其他人施加影响的过程。这里强调的是两点:一是施加影响。

(二)领导者的职责

责是领导的根本属性,是指领导职位所确定的责任,即职责。领导者的职责可以分为广义的职责和狭义的职责。

领导者在进行管理活动时,其职责应体现管理的某些职能。狭义的领导职责包括:科学决策;合理用人;统筹协调;统一指挥。

狭义的领导职责包括:科学决策。合理用人。统一指挥。

广义的领导职责有不同角度的解释,可以分为:心理学角度的解释;社会学角度的解释;相互影响角度的解释。

(三)领导理论的变迁

为了能在领导理论丛林中认清方向,我们主要讨论5种观点来看看哪些方面能造就一个有效的领导者。第一种尝试是以研究领导者的特征为主,目的是要找出领导者与非领导者的分别,人们称其为特征理论(trait theory)或伟人理论(great man theory);第二种尝试是试图根据个体所采取的行为解释领导,它主要是研究各种领导行为,并将不同的领导行为进行

更多管理学资料 尽在www.xiexiebang.com 分类;第三种尝试是研究各种权力的来源和各种运用权力的方法;第四种观点运用权变模型弥补了先前理论的不足,认为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在不同的环境之下应以不同的方法来领导属下;第五种观点,研究者试图确定那些被公认为领导者的个体身上所隐含的一系列特质。这一思路表明领导更像是一种风格,它不但强调领导者的实质,也强调领导者的外在表现。

二、领导者的权力

权力是领导的基本标志,权力是某些人对其他人产生预期效果的能力,权力是实现领导的手段。领导者为了能履行其职责,必须在一定的职责范围内具有相应的权力。

现代组织理论认为,组织是庞大而复杂的人造系统,系统中包含着成百上千的成员。这些系统有着正式的层级制。在层级制中总有任务较之其他更为重要,而不管这个任务由谁来执行。另外,总有一些职位拥有较多的资源,或者对组织有着更重要的作用。于是,组织中重要的权力过程反映着更深层次上的组织关系,无论是纵向关系还是横向关系。组织中的权力通常属于职位,而不从属于个人。因此,组织的权力是结构性特征的结果。

职位权力应与职责对等。授权的时候,应该授予相对称的职责,即一个人得到某种“权力”,他也就承担了相应的“责任”,这种与在职者的职务活动相联系的责任,被称为职责,也就是为完成一个确定的任务所必须履行的义务。授权不授责就会给滥用职位权力制造机会,就会造成灾难。

按照弗兰奇和雷文的观点,把权力分为职位权力和个人权力两大类。共有五种来源或基础:即强制权力、奖赏权力、合法权力、专家权力和参照权力。

研究权力与政治活动(political tactics for using power)的理论认为,权力来源于组织的结构。

从个人角度来看,知识、经验、意志、观察、视野、忍耐、知人和人际关系等能力的培养,是增加权力(影响他人的基础)的重要手段。

组织内权力的获得并不是随机的,一个人减少不确定性、增强自主性(autonomy)、获取资源、应对战略权变事件的能力等,都能够增强权力。

运用权力和影响别人的技巧

在实际工作中,领导者会蓄意的或在不经意的情况下运用各种不同的权力来影响下属。由于“强制权力”与“奖赏权力”较容易受到领导者的控制,因此这两种权力也较多的被使用。对于下属来说,他们当然最喜欢上司运用“奖赏权力”;其次是“参照权力”。虽然利用“强制权力”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变下属的行为,但这种改变往往只能维持一个短暂的时间,而且

更多管理学资料 尽在www.xiexiebang.com 利用惩罚来改变下属的行为可能引起下属的反感和情绪化的反应和带来不良的后果,对组织的长期运作是不利的。

三、领导者的特征(伟人理论)

早期的领导理论的研究是以探讨领导者的特征为主的,这个学派被称为特征理论(trait theories of leadership)或伟人理论(great man theories)。

四、领导者的行为

对领导作风的一些解释是根据领导者行为方式来分类的,这种理论人们往往称为领导的个人行为理论。领导的个人行为理论(personal behavioral theories of leadership)认为依据个人品质或行为方式(风格)可以对领导进行最好的分类。在所有的情况下,领导的个人行为理论着重研究领导做些什么来完成管理工作。但在这些理论中没有任何一种具体方式为公众普遍接受。

(一)密执安研究(利克特模式,Likert Modle)

1947年以来,密执安大学伦西斯·利克特教授对领导方式和作风作了长达30年之久的研究,确定了领导者的行为特点,以及它们与工作绩效的关系,利克特在研究过程中所形成的某些思想和方法对理解领导行为很重要。

经过广泛的分析,他们把研究过的领导行为划分为以工作为中心和以员工为中心两类领导者两个维度。以员工为中心的领导者(employee-oriented leader)把注意力集中于下属问题中人的因素和建立能完成高效率目标的有效的小组上。这样,一位领导明确规定目标,重视人际关系,他们总会考虑到下属的需要,并承认人与人之间的不同。相反,以工作为中心的领导者(production-oriented leader),包括计划工作细则、安排下属的工作、协调各下属的工作和对下属的工作提供足够支持,更强调工作的技术或任务事项,主要关心的是群体任务的完成情况,并把群体成员视为达到目标的手段。

利克特提出了四种管理方式,作为研究和阐明他对领导问题看法的思想的指导原则。

(二)俄亥俄研究(两元理论)

bbs.okhere.net论坛的“西南财经大学”版主送给各位考生

最全面且重复较多的行为理论来自于1945年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对一个领导者的工作进行深入地研究。研究者希望确定领导行为的独立维度,他们收集了大量的下属对领导行为的描述,开始时列出了1000多个因素,最后归纳出两大类,称之为结构维度和关怀维度。

结构维度(initiating structure)指的是领导者更愿意界定和建构自己与下属的角色,以达成组织目标。它包括设立工作、工作关系和目标的行为。高结构特点的领导者向小组成员分派具体工作,要求员工保持一定的绩效标准,并强调工作的最后期限。

更多管理学资料 尽在www.xiexiebang.com

关怀维度(consideration)指的是领导者尊重和关心下属的看法与情感,更愿意建立相互信任的工作关系。高关怀特点的领导者帮助下属解决个人问题,他友善而平易近人,公平对待每一个下属,并对下属的生活、健康、地位和满意度等问题十分关心。

(三)管理方格论(Managerial Grid)

众所周知的界定领导作风的研究方法之一,就是管理方格图。管理方格概念是由布莱克和莫顿(Black &Mouton)提出的,他们发展了领导风格的二维度观点,在领导行为分为关心生产(concern for production)和关心人(concern for people)两种的基础上提出了管理方格论(managerial grid),管理方格可由一平面方格图表表示出来,每一种维度又分为九种程度,由此形成81种组合方式和81种具体的领导方式。它充分概括了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关怀与结构维度以及密执安大学的以员工为中心的领导者和以工作为中心的领导者维度。

(四)斯堪的纳维亚学者的研究

上述的3种行为观点都是在20世纪4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提出来的。这些观点是在世界发展较为稳定且可预测的背景下提出的,一些研究者认为它们未能很好反映当今变化极快的现实世界。于是芬兰和瑞典的研究者再次提出是否在把握领导行为的实质方面只存在两个维度(即二元论)的问题。他们的基本假设是,在变化的世界中,有效的领导者应该表现出发展导向的行为(development-oriented)。这些领导者重视尝试的价值,寻求新方法,发动和实施变革。

(五)行为理论总结

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为了预测领导成功而对领导现象进行的研究其实比分离特征和行为更为复杂。由于未能在特征和行为方面获得一致的结果使得人们开始重视情境的影响。领导风格与有效性之间的关系表明:第一,领导的有效性依赖于情境因素;第二,这些情境条件可以被分离出来。

五、领导的权变理论

(一)菲德尔的权变领导模式(Fiedler's Contingency Model of Leadership)

第一个综合的权变领导模型是由弗雷德·菲德尔(Fred Fiedler)提出的。菲德尔的权变模型(Fiedler's contingency model)指出,有效的群体绩效取决于以下两个因素的合理匹配:与下属相互作用的领导者的风格、情境对领导者的控制和影响程度。

更多管理学资料 尽在www.xiexiebang.com

另外,菲德尔还分离出3项情境因素:领导者——成员关系、任务结构和职位权力,他相信通过操作这3项因素能与领导者的行为取向进行恰当匹配。

1、确定领导风格

2、确定情境

3、领导者与情境的匹配

(二)赫赛和布兰查德的情境领导理论(Situational Leadership Theory)

情境理论是一个重视下属的权变理论。赫赛和布兰查德认为,选择正确的领导风格可以获得领导的成功,而下属的成熟度水平是一个权变变量。

在领导效果方面对下属的重视反应了这样一个事实:是下属们接纳或拒绝领导者。无论领导者做什么,其效果都取决于下属的活动和反应。然而这一重要维度却被众多的领导理论所忽视或低估。对于成熟度,赫塞和布兰查德将其定义为:个体完成某一具体任务的能力和意愿的程度。

(三)途径目标理论(Path-Goal Theory of Leadership)

途径——目标理论的核心在于,领导者的工作是帮助下属达到他们的目标,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以确保他们各自的目标与群体或组织的总体目标相一致。“途径——目标”的概念来自于这种信念,即有效的领导者通过明确指明实现工作目标的途径来帮助下属,并为下属清理路程中的各种路障和危险从而使下属的这一“旅行”的途径更为顺利。

途径——目标理论建议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应该调节自己的领导行为以适应各种环境的需要。豪斯将领导行为分为:

1、指令型领导(directive);

2、扶持型领导(supportive);

3、参与型领导(participative);

4、成就主导型(achievement oriented)。

六、领导理论的发展

(一)领导替代品理论(Leadership Substitutes Theory)

在许多情境下,下属不需要上司的领导也可以有效地完成工作,领导者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是无关紧要的。这些环境因素被称作为“领导”的替代品(substitutes),或者使领导者对下属的影响无效,或者使上司的领导变成不必要和多余的东西。

更多管理学资料 尽在www.xiexiebang.com

无效因素使上司的领导行为对下属的工作产生不了影响,它使上司的领导的影响失效。而替代品因素则不仅使上司的领导产生不了影响,而且没必要产生这种影响,它可以代替领导者的影响。领导的替代品包括下属个体的特点、工作任务的特点和组织变量的特点三项。比如,就下属个体而言,当下属的特点为有能力、经验、受过培训、专业取向或对组织奖励十分淡然时,则可以替代或抵消领导的效果,它可以取代指令型的领导行为,这些特点可以替代为了进行结构化和降低任务模糊性而需要来自领导方面的支持和能力;同样,当工作本身十分明确、规范(高结构化任务的特点,或有趣的工作通过向职工提供内在激励(intrinsic motivation)可以替代扶持型的领导行为,职工本身能满足个体需要时,对领导变量的需要也大大减少;最后,某些组织特点,如正式明确的目标,严格的规章和程序,或内聚力高的工作群体,都可以替代指令型的领导行为。

(二)垂直组合理论(领导者——成员交换理论)

垂直组合理论(vertical dyad linkage theory)也称领导者——成员交换理论(leader-member exchange theory,简称LMX理论)。垂直组合是指上司与一个下属的关系,领导者——成员交换理论指出,一个领导者有多个垂直组合,并会以不同的方式领导不同的下属。由于时间压力,当领导者与某一下属进行相互作用的初期,领导者便会暗自以下属的能力和相互协调来决定下属应属于圈内人士(internals)或圈外人士(externals),并与下属中的少部分人建立相对稳固不变的特殊关系。这些个体成为圈内人士,他们受到信任,得到领导更多的关照,也更可能享有特权;而其他下属则成为圈外人士,他们占用领导的时间较少,获得满意的奖励机会也较少,他们的领导——下属关系是在正式的权力系统基础上形成的。

(三)非凡领导理论(Charismatic Leadership)

一些研究者试图确认具有领袖魅力的非凡领导者的个性特点。罗伯特·豪斯确定了3项特质:第一项特质是有预见(envisioning),有很好的洞察力和眼光,订立高的目标,并且替行动来让下属学习怎样可以达到那些目标,这是非凡领导者最重要的特质;第二项特质是充满活力(energizing),以个人对工作的投入、对自已信仰的坚定信念和表现极高的自信心来推动下属的工作;第三项特质是赋予下级能力(enabling),例如表现对他们的支持,了解他们和对他们有信心。

(四)交易型领导与转化型领导(Transactional Leaders &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

领导过程应包含分为交易性质(transactional)和转化性质(transformational)的两种领导行为,这一分类为领导行为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路。

第八章

制(Controlling)

更多管理学资料 尽在www.xiexiebang.com 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学习控制这个重要的管理职能,这是管理学的核心内容,也是管理者在实践中经常面临的现实问题。社会组织的各项业务活动要按预定的轨道运行,确定的目标要按预定的要求实现,就必须进行控制。控制在古典管理理论中就被列为管理的一个重要职能。这一职能包括管理人员为保证实际工作能与计划保持一致而采取的一系列活动。

本章将介绍学习控制的意义、程序,控制的方法和战略控制问题。

一、控制的意义与程序

(一)控制的含义

现代管理理论认为,控制一词具有多种含义。理解控制的含义,需要掌握的要点。

(二)控制的种类

控制可按不同的标准加以分类:

1、按控制活动的重点不同,可分为预先控制、现场控制和反馈控制三类。

2、按控制来自何方划分,可分为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

3、按控制对象划分,分为成果控制和过程控制。

4、按控制手段划分,分为间接控制和直接控制两大类。

5、按控制的业务内容来划分,不同的组织的控制内容是不一样的。

(三)控制的基本程序

控制的三个基本步骤是标准的建立、实际绩效同标准的比较、偏差的校正。

1、标准的建立;

2、绩效同标准进行比较;

3、偏差的矫正。

控制程序的三个步骤,都是建立在有效的信息系统基础之上的。组织各项活动的开展需要有一个信息系统,以制定正确的计划目标,发现哪些实际绩效与计划不相符合,从而采取必要的矫正措施。

更多管理学资料 尽在www.xiexiebang.com

二、控制的方法

在组织业务活动的各个领域,目标的性质以及达到预定目标所要求的工作绩效是不相同的,控制对象和标准也就不相同,因而必须采用多种多样的控制方法。主要的方法列举如下:

(一)预算控制

1、预算控制的意义和预算控制的过程

2、预算的种类

实际上,组织活动的每个方面都可以编制预算。

预算大体上可以分为收入和支出预算、现金预算、投资预算以及资金平衡预算等几类。

(1)收入和支出预算

(2)现金预算

(3)投资预算

(4)资金平衡预算

3、预算控制的优缺点。bbs.okhere.net论坛的“西南财经大学”版主送给各位考生

(二)非预算的控制方法

预算控制虽然具有重要作用,但为了加强对组织的控制,还足根据不同情况,广泛采用各种非预算控制的方法。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主要有亲观察、报告、内部审计、盈亏平衡分析和时间––事件–––网络分析等等。

1、亲自观察;

2、报告;

3、盈亏平衡分析;

3、时间––事件–––网络分析。

(三)全面绩效的控制方法

更多管理学资料 尽在www.xiexiebang.com

预算控制和非预算控制的方法,都是以对组织中某一项或某一类业务的控制为主,然而不同的组织还需要不同的全面绩效的控制。控制组织全面绩效的方法,一般包括经济核算、资金利润率,要项控制以及内部审计与控制。

1、经济核算。

2、用资金利润率进行控制。

3、要项控制。

要项控制是指从组织业务活动的全局出发,提出若干主要项目,通过对这些主要项目的控制来实现控制组织全面绩效的目的。

4、内部审计与控制。

三、战略控制

战略控制是战略计划、组织活动、后果等为未来活动提供信息的全面评估。控制的循环包括战略计划、衡量产出活动以确定是否符合目标、通过纠正或改变所需的活动确保控制。战略控制也包括对生产活动的投入及其产出的衡量,包括关于外部环境的持续信息以决定战略计划是否对出现的最新发展作出反应。

(一)传统的战略控制方法

1、传统的战略评价与控制过程

2、传统控制方法的缺陷

(二)战略控制的过程

今天的管理者必须预测重大的环境变化和趋势,这就需要采取更加主动积极的态度对待战略控制,更加着眼于未来的发展变化,利用最新的科学技术和执行经理信息系统,克服传统战略控制方法是种种缺陷。战略控制区别于经营控制,经营控制即包括目标设定、绩效衡量、绩效与标准对比、反馈等四个阶段的短期循环。

在战略联盟内冲突与相互依赖、合作并存。战略联盟内部既有相互依赖与合作,同样也存在着冲突与竞争。有的战略联盟允许更多的内部竞争,有的战略联盟可能尽量减少内部竞争。

战略联盟在规模、增长方式、构成、内部竞争及管理结构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典型的全球性战略联盟包括特许经营(license agreement)、合资公司(joint venture)和企业联合(consortia)。

更多管理学资料 尽在www.xiexiebang.com

新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趋势使开发新技术的成本越来越高昂,企业联合的组织很可能是未来组织发展的潮流。

一种称为“虚拟组织”(virtual organization)的战略联合形式,正在美国被日益广泛采用,并为未来的国际竞争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道路。

在组织新的商业生态系统中,管理者必须突破传统的制定公司战略、设计层级结构和控制系统的责任。如果高层管理者过多的考虑的是组织的秩序和一致性,公司就可能失去建立新的发展的外部关系。

组织战略、组织模式也呈现出不同以往的全新变化,虚拟组织、团队结构、网络组织、战略联盟以及无疆界组织等相继出现,组织结构的变化也显现出趋向扁平化、柔性化、分立化和网络化发展的明显特征,企业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组织,其组织边界较以往要更加模糊和不确定,即使规模非常庞大的组织,其内部的决策活动也相当分散化,组织内部信息沟通和命令传达的渠道更加多向化;组织始终处于不断的变革当中。这些新模式和新变化的出现,对组织战略和组织理论提出更严峻的挑战。在新的世纪中,组织战略和组织理论的发展将会继续承接这种演变的趋势,并向更广和更深的领域拓展。如何将这些新模式建立在稳固的理论基础之上,并建立能够指引未来组织发展的重要理论工具,就成为组织理论发展的重要方向。

一、资源依赖理论——组织间相互关系理论

经过20世纪90年代的迅速发展,资源依赖理论目前已经成为企业组织理论研究的主流理论之一,在实际微观企业决策研究中,企业资源依赖理论也已经逐渐取得了组织理论与战略管理理论的领导地位。

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及国际市场环境不确定性的加剧,厂商要想成为商战的赢家必须具备迅速的市场反应能力、灵活的产品创新能力和高效的资源管理能力。

(一)资源依赖理论对组织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的修正

资源依赖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其所拥有或能支配的资源,如土地、设备、资本、人力等,不同企业占有不同规模、不同组合的资源,就产生了不同的经营规模和效益,这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竞争战略理论的不足。但市场经济发展越来越完善,土地、设备、甚至人力资源等都可借助资金通过等价交换从市场上获得,由此可见竞争优势和对企业具有普遍意义的资源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透过资源这个表面现象可以发现实际上是企业配置和利用资源的能力给企业带来了竞争优势。

在战略管理中又形成了一个“资源基础理论范式”。资源基础理论范式构造了“资

更多管理学资料 尽在www.xiexiebang.com 源——战略——绩效”的基本框架。这个框架表达了资源基础理论的核心思想:企业竞争力的差异是由战略的差异,或者更进一步说是由企业的资源差异来解释的,这是一个从资源到战略再到竞争力的因果关系。

(二)资源问题的重要性

环境是组织生存所必需的稀缺和贵重资源的源泉,这个领域的研究称为资源依赖观点。资源依赖意味着组织依赖于环境但努力获得对资源的控制以使依赖最小化。如果重要的资源由其他组织控制,那么意味着该组织是脆弱的,所以,它试图尽可能地独立。

强调“资源”问题的重要性,是资源依赖理论的理论出发点和基础。这些企业资源被分成三类:物质资本资源、人力资本资源和组织资本资源。

“基于知识”(knowledge-based view)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逐步成为“基于资源”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核心。人们逐渐认识到,生产过程中涉及的有形的物理要素,比如土地、机器、劳动力和原材料,即使是非常稀缺的,除非被拥有知识的人有意识地用于寻求经济租金,仍旧不可能产生任何生产力。惟有知识和技能是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根本源泉。

(三)资源依赖的理论模型

资源依赖理论认为组织由于重要资源供给的原因试图减少对其他组织的依赖,并试图影响环境以得到可用的资源。当受到更大的依赖性威胁的时候,组织就会加强对外部资源的控制以减少那种依赖性。资源依赖的理论认为组织不希望轻易地受到其他组织的影响,因为这会对组织的业绩带来负面影响。对某种资源依赖性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是资源对公司的重要性;第二,是那些控制某种资源的组织对于资源的分配和利用具有多大的决定权或垄断权。根据资源依赖的观点,当组织感到资源或供应是有限的时候,它们就会设法通过各种战略维持它们的自主权。一个战略就是调整或是改变相互依赖的关系。可以从供应商那里购买所有权、建立长期的合同或合资企业以维护必需的资源、或者是通过其他方法建立关系。

(四)资源依赖与企业的竞争优势

资源依赖理论的理论侧重分析了企业的内部资源对企业优势和劣势的影响。资源依赖理论强调,在业务层次上,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其特有的资源能力,而使竞争对手难以模仿,而在公司层次上,该理论将企业看作是具有不同用途的资源的集合。一个成功的战略依赖于其专门化的资源,并通过创建业务单位(business units)来开发和利用其资源,使资源与市场相匹配,因此,从业务层次或公司层次来看,资源依赖理论将企业的内部特征及能力看作是比反复无常的市场需求更稳定的“靠山”。

资源依赖理论为理解环境如何影响组织的结果和功能提供了一个具体的框架。资源依赖理论认为,环境的变化与复杂性对内部的适应性和复杂性具有特定的影响,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下,更多的资源被分配于那些将计划、处理特定环境因素和整合不同内部活动的部门中。

更多管理学资料 尽在www.xiexiebang.com

二、种群生态学——种群的适应性理论

组织生态系统是由组织的共同体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系统,它常常要跨越传统的产业边界。种群生态学的观点解释了为什么由于新公司的增加,组织的多样性也在不断增强,这些新公司填补了既有公司剩下的领地。这种观点认为大公司不能适应变化的环境,因此新的公司以其适当的形式和技术满足新的需要。经过变种、选择和保留的过程,一些组织将会生存下来并得到发展,另一些组织将会消亡。公司将采取全面的或专门的战略在众多的组织中求得生存。

(一)种群的适应性与种群变化

种群生态学致力于探讨组织种群的创造、成长及死亡的过程及其与环境转变的关系。种群生态学观点不同于其他组织理论的观点,因为它强调组织的多样性和在组织的共同体或组织种群内的适应性。一个种群(population)是指进行类似活动的一系列组织,它们在经营中利用资源的方式类似,其经营结果也类似。在同一种群内的组织为了类似的资源或相近的顾客竞争。

为什么新形成的组织会带来不断出现的多样性?其答案就是对照环境所要求的变化,组织的适应性很有限。在组织种群内,新形式和新类型的组织比起存在着的组织来,其组织的创新和变革发生得更为频繁。

既有公司为何难以适应迅速变化的环境 ? 种群生态组织模型的创始人汉南与弗里曼认为,组织变化的能力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这些限制来自于对工厂的巨大投资、设备、专门人员、有限的信息、决策者的固有观点、被组织的成功历史所验证了的现行组织方法以及改变公司文化的困难。在这些阻碍面前,组织的真正转变是少有的、不可能的事情。

根据种群生态学观点,迅速变化着的环境决定种群中的哪些组织生存或失败。其假设是单个组织的结构有惰性,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因此,当迅速的变化发生时,老的组织容易衰退或失败,而出现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需要的新组织。

(二)种群生态模型

种群生态模型(population ecology model)重点探讨组织种群的创造、成长及死亡的过程及其与环境转变的关系。种群生态模型涉及到组织的形式(organizational form)。组织的形式是组织特定的技术、结构、产品、目标和人员,它可以由环境进行选择和淘汰。每个新的组织都试图找到足够能支持它的领地或缝隙(niche),即惟一的环境资源和需要的领域(domain)。

种群生态模型认为,在种群内一直存在着新的组织的出现。因此,组织种群不断地进行着变化。种群生态组织的进化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变种、选择和保留。

1、变种(variation)。变种是指在组织的种群中新的组织形式不断地出现。它们由通

更多管理学资料 尽在www.xiexiebang.com 常是由企业家发起、由大公司用风险资本建立起来或者由寻求提供新服务的政府建立。

2、选择(choice)。有些变种比其他的更能适合外部的环境。有些被证实是有益的,因此能够找到自己的领地或缝隙,并且从需要生存的环境中获得资源。

3、保留(retention)。保留是对所选择的组织形式的保存和形式化或制度化(formalization)。

根据种群生态学的观点,环境是组织成功或失败的重要决定因素。组织必须满足环境的需要,否则就会被淘汰。变种、选择和保留的过程本身就是组织的一个进化过程,它所带来的是新组织形式在组织种群内建立。当然,对付这种环境需要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采用标杆瞄准(benchmarking)的方法,即组织用研究别的组织如何比自己做得更好并且就此尽力模仿(mimic)或改进的方法。

(三)种群生态战略

解释种群生态模型的另一个原则是为生存而奋斗(struggle for existence),或竞争。组织和组织的种群为获得资源而进行竞争,每一个组织形式都正在为生存而斗争。这种斗争在新组织内最为激烈,而且新组织的诞生和生存的频度都与更大环境的要素相关。这些要素诸如市场区域的大小、需求的可持续性、政治性动荡、行业的成长率和环境的可变性,它们影响了一系列专业化组织的建立与生存。

在种群生态方法中,全面战略(generalist)和专门化战略(specialist)将为生存而奋斗的组织形式区分开来。拥有广泛领地(niche)或领域的组织,也就是说,那些提供广泛的产品或服务或者服务于广泛市场的组织实行的是全面战略。提供范围窄小的产品或服务或者服务于窄小市场的组织实行的是专门化战略。

(四)种群生态学的意义

种群生态学这个宏观的组织理论特别强调环境的影响力,焦点是在环境中社会力量如何决定某一个社群的兴起和衰落。基本出发点是假定社会有无比巨大的力量,个别组织并不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来适应环境,即使能有少量的改变,但始终敌不过大气候的压力。若社会力量对于某种社群和产业有利,则该类组织会不断涌现;假如社会改变了气候,不再需要该类组织的产品、服务,甚至形态,则该组织必被淘汰。因此,环境中的领地或缝隙(niche)更是管理者所需要留意的,若组织能够钻缝隙,或寻找更多的领地或缝隙,则被淘汰的机会便可以减少。以种群生态学理论为基础的观点认为组织追寻的战略是在一个可能的范围内不断地变化的。它认为,对存在于组织间与组织内部的创新路径和创新速度的研究,对于战略的形成非常重要。如果管理者用今天的思维、市场竞争的模式和方法去应付和适应明天的市场环境,则必定会被淘汰。

三、协作网络理论——组织的战略联盟理论

更多管理学资料 尽在www.xiexiebang.com

协作网络的观点解释了为什么组织使自己变得要依靠其他的组织以增加所有组织(双方)的价值和生产力。理解这种更大的组织生态系统——协作网络,可以帮助管理者改变了他们的角色,即由自上而下的管理转向跨越组织的横向管理。

(一)协作网络:从竞争对手到合作伙伴

过去西方的公司大都是独立地进行经营,相互竞争,信仰传统的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和独立自主。

协作网络的形式可以表现在几个方面。

按照协作网络的观点,组织之间的关系已经从竞争对手转变为战略伙伴关系,合作、企业联合(consortia)和团队工作正在取代供应商、顾客和竞争者之间过去曾有过的痛苦的敌对。

新模式的特点表现为拥有大量共享的信息,包括自动的电子联系和面对面讨论以提供修正的反馈和解决问题。有时其他公司的人也来到现场以达到更紧密的合作。伙伴相互加入对方的产品设计和生产,并进行长期投资。商业伙伴在合同确定的范围之外彼此帮助也是司空见惯的事。

(二)战略联盟:新的更高层次的竞争

竞争以另一种新的形式出现并正在推动新的竞争和强化竞争。战略联盟(Strategic Alliances)的形成使得传统的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转向以集团为基本竞争单位的市场竞争形态,即战略联盟集团与战略联盟集团之间的竞争。

松散的战略结盟不像企业间的合并(merger),即购买对方股票,组成一个新的企业。

这种新的结对现象受到两个因素的驱动:经济全球化问题和核心竞争问题。协作网络的观点认为,当今的公司需要在商业生态系统中共同发展、进化,以便使所有的公司都更加强壮。只有通过共同的进化,整个商业生态系统才会变得更加强壮;同样,组织通过共同拥有的前景、愿望和同盟,以及通过处理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使双方共同得到发展。

(三)战略联盟:冲突与相互依赖、合作并存

在战略联盟内冲突与相互依赖、合作并存。战略联盟内部既有相互依赖与合作,同样也存在着冲突与竞争。有的战略联盟允许更多的内部竞争,有的战略联盟可能尽量减少内部竞争。

战略联盟在规模、增长方式、构成、内部竞争及管理结构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典型的全球性战略联盟包括特许经营(license agreement)、合资公司(joint venture)和企业联合(consortia)。

新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趋势使开发新技术的成本越来越高昂,企业联合的组

更多管理学资料 尽在www.xiexiebang.com 织很可能是未来组织发展的潮流。

一种称为“虚拟组织”(virtual organization)的战略联合形式,正在美国被日益广泛采用,并为未来的国际竞争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道路。

在组织新的商业生态系统中,管理者必须突破传统的制定公司战略、设计层级结构和控制系统的责任。如果高层管理者过多的考虑的是组织的秩序和一致性,公司就可能失去建立新的发展的外部关系。

组织战略、组织模式也呈现出不同以往的全新变化,虚拟组织、团队结构、网络组织、战略联盟以及无疆界组织等相继出现,组织结构的变化也显现出趋向扁平化、柔性化、分立化和网络化发展的明显特征,企业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组织,其组织边界较以往要更加模糊和不确定,即使规模非常庞大的组织,其内部的决策活动也相当分散化,组织内部信息沟通和命令传达的渠道更加多向化;组织始终处于不断的变革当中。这些新模式和新变化的出现,对组织战略和组织理论提出更严峻的挑战。在新的世纪中,组织战略和组织理论的发展将会继续承接这种演变的趋势,并向更广和更深的领域拓展。如何将这些新模式建立在稳固的理论基础之上,并建立能够指引未来组织发展的重要理论工具,就成为组织理论发展的重要方向。

第四篇:2018考研:西南财经大学管理学经验分享

2018考研:西南财经大学管理学经验分享

考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贵在坚持,考研其实是一个心理素质的较量,只有相信自己一定行,并且为这个目标不懈的努力,这样才有可能获得成功。人生的路很长,考研也只是人生路上的一小段,这段人生经历可以让人学会很多,并值得为之珍藏。准备2018考研西财管理学的同学们现在聚英考研网就为大家分享下西财管理学的经验吧,给各位参考下,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过去的一年,经历过低迷彷徨的时刻,也真切体会到为目标而努力的踏实感。所幸结果总是令人欣喜的,付出的一切努力都得到了回报。在这里对之前一年的学习生活做一个简单的梳理,也分享一些考研的感悟和经验,希望能给奋斗中的学弟学妹们一点点帮助。在下文的学习经验中我着重介绍数学和专业课部分。初试稳扎稳打,复试静心定气,把握好每一个环节,相信你也会收获满满。

一、信念建设

在考研具体复习工作展开之前,我认为必须要明确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要考研?信念足够坚定的话,日后学习中遇到困难也不会轻易有放弃的念头。给自己一个足够坚定的坚持下去的理由,不要去想退路,也不要去依赖他人,运用好所有的信息和资料去实现最优的学习效果,遇到困难也没关系,想想最初的考研信念,你也能勇敢的坚持。

二、学习经验

(一)数学三

数学是我基础比较薄弱的一科,所以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也最多。从去年三月份到八月中旬,除了英语背单词之外,我的时间基本都在数学上,每天大概有八个小时学习数学。从八月中旬开始,由于四门科目同步进行,时间重新分配后数学可能每天保证四个小时。数学要一直坚持练习到考前,几天放下就会生疏,保持手感很重要。考前几天由于背诵内容的挤压而完全抛下数学,可能痛失考场上的十几分。勤做勤练勤反思才是王道。

我所使用的所有教材和资料:教材——①《高等数学》同济版,高教出版社;②《线性代数》西财出版社;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西财出版社;资料——①李正元·李永乐《数学复习全书》;②《数学基础过关660题》;③《数学全真模拟经典400题》;④《数学历年试题解析》;⑤历年真题试卷版;⑥张宇考研数学《高等数学18讲》+《线性代数9讲》+《概率论与数理统计9讲》。

大致复习安排:

1、三月初——五月中:主要复习高数,以教材为基础,一字一句、一章一节地仔细阅读教材,划出教材中的每一个定义和定理,之后的练习中可能要反复使用。认真做每一节课后习题,切记眼高手低,不会做、算不出来的题可以做上记号方便之后回顾。第一遍做题时可以多花些时间思考,一直到思路穷尽为止。实在没头绪的可以暂时搁置,看完下一章节再回头重新思考可能就会有思路。教材完成之后,我看了张宇的《高等数学18讲》,这本书对每种题型的归纳比较完整,方便分类学习,更加夯实了之前建立的基础。

2、五月中——六月中:主要复习线代和概率论,以教材为主。开始我用的指定版教材,通览大概后觉得对编写方式不大适应,所以又换回了本科的西财版教材,教材内容和理论按照高数的要求认真学习,但是课后习题相较于高数做的就要粗糙的多,只是有选择性的挑着做。线代和概率论有些固定题型可在之后的练习中熟练强化。

3、六月中——七月底:主要看《复习全书》。因为之前的数学基础不到位,对我来说最重要的首先是打好基础,所以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在看数学教材,做最基础的工作。所幸这些时间花费是值得的,通过之前的学习,再看全书时我发现自己对所有的定义、定理都已经比较熟悉,基本不用再翻看教材查验,这就提高了看书的速度和质量。书中的例题一道一道过,可挡住答案自己当新题做,不会的及时做上记号;复习题即题型训练,当然要做,但对有些偏题怪题不用多加纠结,学会适时放弃。

4、七月底——八月中:主要学习张宇《线性代数9讲》+《概率论与数理统计9讲》,因为之前学习过觉得张宇的高数18讲质量很高,所以又追加买了一套,基本是一天一章。从三月到八月,这个时期主要是夯实基础阶段,通过教材+资料,基本把每一科的内容看了三遍。

5、九月初——十月中:因为这段时间四门初试科目同时学习,所以数学时间相应减少很多。主要做《基础过关660题》,660题全是单选题和填空题,个人感觉题目比较灵活,有些题计算量比较大,印象很深的是高数部分的选择题,很多考概念定义定理的,这提醒我们一轮复习时就要注意对定义定理的掌握。

6、十月中——十一月中:主要做历年真题。我先做的试卷版,基本是两天一套,第一天做并对答案,第二天分析总结错题难题。提醒大家的是一定要按照考场模式完成整套试题,首先是严格规定时间,在三小时内完成,其次是不要翻阅任何资料,测试出真实水平。会有做的比较顺的套题,也会有不停磕绊的套题,这些都是正常现象,做得顺说明知识点掌握牢固,做的不顺说明还有知识盲点待完善。

7、十一月中——十二月中:主要是做《全真模拟经典400题》,都是大题,基本也是两天一套,题目难度较大,感觉主要是形成全面思维,再次挖掘知识盲点,查漏补缺;其次看历年真题解析,书中对题型做了分类,方便查看,换一种形式又可以快速过一遍真题。时间来得及的话,推荐大家练一练四百题,方便查找知识不完备之处;同时,做对了一道难度较大的题,也是对信心一个很大的提升。

8、十二月中——考前:主要是保持做题手感,反复记忆易考公式、定义、定理,同时,对不熟悉的题型多加练习、对平时易错易混的知识点多加辨析。建议少看难题偏题,化不熟为熟练,化熟练为滚瓜烂熟,给自己增加信心,沉着应考。

(二)管理学

因为我本科的专业是工商管理,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建立了管理学的知识框架,所以我大概到八月中旬才开始看专业课,建议跨专业的学弟学妹们可以早点开始看书。西财的管理学出题贴近书本,所有问题都能用书本中的知识来回答,换言之,只要好好整理书本内容,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就能轻松应对考试。

我的复习策略是边看书边做笔记,一网打尽所有知识点考点。复习过程中,我一共整理了两大本笔记,一本是基础知识梳理,一本是强化记忆背诵。两本笔记将我的管理学复习分成了两大阶段:

1、基础知识梳理

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读教材,在阅读教材过程中对所有知识点进行梳理。在段落叙述中摘取出关键语句,并按重要性、相关性等标准适当调整后形成自己的笔记。我的读书顺序是罗珉《现代管理学》,西财出版社→罗珉《管理学》,机械工

业出版社→王德中《管理学》,西财出版社。

2、强化记忆背诵

基础知识梳理虽然已经涵盖了所有知识点和考点,但我在回顾的过程中发现有些知识点的叙述还是稍显冗长和赘余,不够简练和精确,达不到直接按答题内容背诵的要求。所以我又通读了所有参考教材,整合三本书的所有内容,重新又整理了一本背诵版笔记。根据每个知识点易出辨析题、简答题、论述题可能性的不同,都按答题模式做了条理清楚的回答。所有内容基本上都以问答的形式呈现,每个知识点的考察方式都一目了然。建议问题用一种颜色的笔书写,而答案换另一种颜色的笔书写,这样更为清晰可辨。

这样,我在后期冲刺阶段就直接背的自己整理的笔记,不仅方便翻阅查找,更主要的是形成了自己的思路和体系,随便提起哪一章都能快速反应起它的结构框架以及重要知识点、考点和出题形式。不夸张的说,背到后面有时会有一种看到考题和答案的错觉。

提示:

(1)书本教材是重中之重,所有考题都源于书本。不要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不经意间遗漏的可能会在试卷上与你重逢。所以说要像扫描般的把所有可考内容都存入大脑,按重要性排个序,重复再重复,直到不能更熟悉的程度。

(2)手中现成的资料、笔记再多,也只是参考而已,其主要作用在于提纲契领,帮助我们掌握复习方向和重点。我的建议是可以阅读有价值的资料,在教材和资料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个人笔记,将书本资料内化为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多看多背多拓展。

(3)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或者在选购专业课资料时,最好找在读的研究生学长学姐咨询一下。他们的经验和指导对复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真正帮助你解决问题。一方面,你能快速地知道知识重点,架构起知识体系;另一方面,你也会学到一些答题技巧和案例分析题的方法,少走弯路。

三、其他

关于考研找小伙伴、找研友的问题,我觉得关键的问题不在于是否有人和你一起学习,而在于你是否了解最新的考研信息与资料,当你觉得消息有些封闭时,就要注意多和周围考研的同学朋友们沟通,大致了解大家的学习进度与参考资料,对照自己的复习情况做出适当调整,切勿闭门造车。

以上的经验只是我个人的体会,不一定对所有人都适用,所以学弟学妹们抱着轻松的心态参考参考就好。说了那么多,其实最关键的是要有一颗坚持的新,要对自己有信心,付出就会改变我们的命运。

第五篇:西南财经大学

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拥有985工程“金融学科群与中国金融创新发展”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是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批准试办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深厚的金融行业背景、独特的金融学科优势、出色的行业影响力是学校区别于综合性、理工科大学以及其它财经院校的主要标志,是中国唯一有着深厚金融背景的财经大学。

从光华大学到成华大学,从四川财经

西南财经大学

学院到西南财经大学,历经三次创业的艰辛与开拓,今天的西南财经大学已经成为中国最负盛名的财经学府之一,它是培养国内高层次经济与管理人才的摇篮、解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研究基地及西部财经学科国际交流的中心。西南财经大学为国家金融、经济事业以及经济管理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财经管理人才,谱写了中国高等财经教育的辉煌篇章。学校地址

光华校区(老校区):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光华村街55号 邮编:610074

柳林校区(新校区):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柳台大道555号 邮编:611130

西南财经大学光华校区 西南财经大学柳林校区 校训

严谨 勤俭 求实 开拓 西财精神

经世济民,孜孜以求 校徽

校徽的背景图样是一个“S”的变形,它既是西南财经大学校名英文首字母,又是西南这一地理位置的英文首字母。校徽中间的图样有三层含义:

一、它是古代布币的造型,说明了西南财经大学以财经为主,经世济民、孜孜以求的办学特色。

二、它是一个“人”字形,体现了西南财经大学“育人”的办学宗旨。

三、它是西南财经大学标志性建筑“光华楼”的抽象图形,明确代表了西南财经大学。校徽的颜色采用代表理性和严谨的蓝色,体现出“严谨、勤俭、求实、开拓”的西南财经大学校训。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兼校长: 赵德武 沿革

美丽的光华园

西南财经大学是中国办学历史悠久的综合性财经大学之一。其前身上海光华大学创办于1925年,抗战爆发后,于1938年内迁成都,兴办光华大学成都分部(成华大学),故光华校区校址所在地得名“光华村”。

1952~1953年经两次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在原光华大学成都分部的基础上并入西南地区另外16所财经院校、综合大学的部分系科,犹如百川归海,十七所学校汇聚在一起,诞生了一所完全崭新的大学“四川财经学院”。成立伊始的川财便成为当时师资力量强、办学规模大、国家按区域重点布局的四所综合性财经院校之一。在这里荟萃了西南地区一大批杰出的财经教育专家和教授,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彭迪先、陈豹隐、李孝同、梅远谋、刘洪康、杨佑之、汤象龙、归润章、吴世经、刘心铨等均执教于美丽的财大校园。

1980年1月,学校正式划归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主管并被确定为央行直属的唯一一所重点院校。

1985年11月,学校更名为西南财经大学。

1995年3月,在全国文科类院校中第一个通过了国家“211工程”建设预审,接着进入正式立项程序。

1998年,教育部批准北京大学、人民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13所院校建立“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

2000年2月,学校以独立建制由中国人民银行划转教育部直接管理。

2000年9月,组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中国金融研究中心”

2011年6月,985工程“金融学科群与中国金融创新发展”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正式立项建设。

2011年9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

西南财经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重点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学校坐落在享有“天府之国”美誉的成都平原,由光华、柳林两个校区组成,总占地面积2300余亩。校园绿树成荫,环境优雅,是著名的“园林式院校”和“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学校原名四川财经学院,是中国办学历史悠久的综合性财经大学之一。1952-1953年经两次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由西南地区17所财经院校、综合大学的财经系科合并组成,荟萃了西南地区的财经教育专家和教授,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彭迪先、陈豹隐、李孝同、梅远谋、刘洪康、杨佑之、汤象龙、刘诗白等在校任教。学校前身院校之一的上海光华大学成立于1925年,1938年内迁至杜甫草堂西侧兴办光华大学成都分部,故光华校区校址所在地得名“光华村”。2001年,学校在光华校区以西的柳林镇征地建设柳林校区,面向新世纪打造现代化大学校园,目前已完全实现了主校区的办学功能。学校建校初期由国家高教部和四川省主管,1980年起由中国人民银行主管,1985年更名为西南财经大学。1995年,学校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2000年,学校以独立建制划转教育部直接管理。

回眸过去,筚路蓝缕,三次创业,玉汝于成。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几代师生员工立志献身于教育事业,培育和弘扬“经世济民、孜孜以求”的西财精神,秉承“严谨、勤俭、求实、开拓”的校训,坚定“励精图强、团结拼搏、朝气蓬勃、争创一流”的大学信念,积极探索社会主义高等财经大学的办学规律,繁荣和发展财经科学,培养高素质经济、金融人才,努力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已建设成为国家经济学、管理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国家和西部地区金融、经济、管理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及西部财经学科国际交流的中心。截至目前,有66项教学成果获国家级、省部级教学成果奖,35门课程列为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2004年,学校接受了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标志着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达到国内高校先进行列。

学校长期坚持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监督”的原则,着力构建院校二级管理、校—院—系(所)三级架构的科学高效的社会主义现代大学管理制度,促进大学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和谐发展,激发基层教学科研组织的活力,充分调动教师致力于学科建设的积极性,形成以经济学和管理学学科为主体,金融学科为重点,多学科协调发展,形成经、管、法、文、理、工相结合的学科特色。学校拥有37个博士学位培养专业、67个硕士学位培养专业(含4个硕士专业学位),32个本科专业,设有27个学院(中心、部)等教学单位。拥有金融学、政治经济学、会计学和统计学等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包括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法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涵盖31个二级学科)和4个省级重点二级学科。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等3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及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并设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3个博士后流动站。

学校拥有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国家级社科研究基地,以及金融学、工商管理、会计学、财政学、统计学、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英语等9个四川省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拥有西南地区首家工商管理硕士(MBA、EMBA)教育基地及全国首批注册会计师(CPA)培养基地,是会计硕士(MPAcc)、法律硕士(J.M)和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和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单位;2008年,成为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院校。设有“中国人民银行模拟银行实验中心”、“全国金融系统出国备选人员外语考试(BFT)培训中心”、“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西南财经大学出国培训中心”,拥有省级重点实验室—“金融智能与金融工程实验室”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并设有国家“211工程”专项建设的“金融科研实验中心”、“会计电算化”、“统计分析”等一批重点学科专业实验室。

学校坚持“学术兴校、科研强校”,充分发挥金融研究和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优势,着力研究国家金融、西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形成了繁荣经济科学、服务金融事业、发展地方经济的研究特色。学校设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以及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等一批科研机构。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取得科研成果18000余项,完成了40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重要研究课题,以及一批有重要影响的横向应用课题,获国家级、省(部)级科研成果奖近300项。教师及研究人员出版的成果多次荣获“五个一工程”奖等国家级、省部级奖项。《经济学家》杂志是全国社会科学优秀期刊,跻身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期刊方阵”和“双效期刊”,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栏建设”。《财经科学》为全国经济类核心期刊。两刊连续三届均入选全国百强社科学报。

大师铸大学,大器方乃成。学校现有教职工1656人,其中教师1030人,有教授174人、副教授264人,博士生导师159人;还聘请了486位国内外经济学家、银行家、企业家为我校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教师中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人,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5人,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3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获得者4人,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人选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人选9人,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奖及资助计划获得者6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7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30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27人。学校坚持“引进为要、培养为重,凝聚为纲、创业为本”,加强人才资源开发,构建财经学科人才高地。采取超常规举措引进海外人才,学校领导多次率团赴海外招聘;截至目前,已引进全职海外博士55人、讲座教授23人、课程教授15人,开创了人才引进工作的新局面。成立了以海外引进人才为主体的“经济与管理研究院”;2007年起,特聘6名海外知名学者担任有关学院院长。推进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着力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和提高。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理论为基、应用为重、创新为魂”的教育新理念,构建“立体化”实践性教学模式及“复合型财经人才培养项目”,为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人才,积极探索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2819人,其中普通全日制本科生16451人;硕士研究生4920人,博士研究生990人。此外,还有一批国外留学生及港澳学生,以及成人教育学生万余人。建校以来,为国家输送各类毕业生13万余名,其中金融专业本科和研究生培养规模以及到金融部门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居全国高校前茅,被誉为“中国金融人才库”。各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金融、保险、证券、工商企业、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及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许多毕业生已锻炼成长为我国金融、经济部门和各行业的领导和业务骨干。一些学生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外著名机构任职和国外大学任教。

学校坚持兼容并包,兼收并蓄的学术方针,以广阔的胸襟,开放的眼界,广泛吸纳人类文明成果,先后与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家教育机构、知名大学、金融部门及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积极拓展国际交流合作的途径和形式,加快了学校融入国际经济管理教育的步伐。学校举办的一年一度 “中国金融论坛”、“海峡两岸会计、统计、金融学术研讨会”等重要的大型学术会议,在国际国内产生了广泛影响。国际合作方面,与美国甲骨文公司合作的“金融服务中心”、与英国英杰华保险公司合作的“中国保险会计师培训中心”、与澳大利亚安盛?国卫集团公司合作的“中国保险中介人培训中心”、与日本精算师协会合作的“西南财经大学日本精算师资格考试中心”、与德国西门子公司合作的“西门子-SAP工商管理信息中心”和与美国纽约人寿国际公司合作的“纽约人寿国际公司-西南财经大学寿险管理(LOMA)考试中心”等多个专门教育机构。国内合作方面,与中国人民银行合作共建了“支付结算研究中心”、与华晨控股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太平洋保险(集团)有限公司、台湾光华教育基金会也在我校设立了“太平洋-光华保险教育基金”。

学校非常重视校园文化的构建和弘扬,结合学校设学光华、柳林的实际,汲取巴蜀文化精华,发扬开放包容的西财精神,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体系。通过参与“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开展以“光华讲坛”为代表的系列高水平学术研讨等活动,不断提高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近年来,我校学生先后多次荣获“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德勤税务精英挑战赛、JESSUP国际法模拟法庭辩论赛、全国物流设计大赛等冠军或一等奖。学校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和师生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1996年学校党委荣获中共中央组织部授予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1998年获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党组授予的“1993-1998年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荣誉称号。有3个班级获教育部、团中央授予的“全国先进班集体”称号,2个团总支获团中央“红旗团支部”称号。

西南财经大学具有良好的教学、科研支撑条件。学校拥有现代化的教学、科研、体育运动和后勤生活服务设施,教学场地充足、设施齐全,学生住宿条件好;学生食堂为四川省高校示范食堂。图书馆馆藏文献已达232万册(含电子图书),现拥有各类型及自建数据库近50个,生均图书馆面积在部属院校中排名第一,文献资源中心是西南最大的财经文献中心。中国金融数据中心采用美国甲骨文公司提供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密歇根大学提供的数据应用软件,收集了近20年的国家金融数据,创建了金融学科门户网站—“中国金融信息港”,成为服务于我国金融研究与教学的综合金融信息系统和国际金融数据共享平台。学校构建了先进的网络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库和集成化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校园网光纤到户,网上教学科研资源丰富,整体信息化居于全国财经类院校先进水平。体育设施完备,建有2座体育馆,3个标准田径运动场,57个球类运动场及2个标准游泳池。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望未来征程路漫漫。面对世界多极化、全球一体化的浪潮,西南财经大学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抗震救灾伟大精神为动力,以内涵式发展为主题,以人才队伍建设和管理体制建设为抓手,重点抓战略、抓人才、抓文化、抓资源,进一步强化危机与进取意识、质量与创新意识、改革与发展意识,始终坚持走国际化、特色化、个性化、创新型的发展道路,到2010年初步建设成为财经学科实力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大学,为建设成为国内一流、部分学科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财经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下载西南财经大学管理学全套笔记(优秀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西南财经大学管理学全套笔记(优秀范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西南财经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简介 学校原名四川财经学院,是在1952年和1953年两次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中,由西南地区17所财经院校、综合大学的部分系科合并组成,荟萃了西南地区......

    2013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入学考试管理学和微观经济学试题

    2013年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博士入学考试试题 管理学和微观经济学 一、管理学: 1、 战略联盟是什么?形式有哪些? 2、 六西格玛管理方法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3、 什么是超凡魅力领......

    西南财经大学自荐信

    尊敬的西南财经大学自主招生的老师: 您好! 我是来自广西南宁市X中的XXX,希望能借助自主招生这次机会让我离西南财经大学更近一步。 西南财经大学的校徽很有文化底蕴,中间的图案......

    西南财经大学自我鉴定

    西南财经大学自我鉴定四年的大学生活就要结束了,几年的财会专业知识学习和丰富的课余社会实践经历,培养了我对财会职业的兴趣,也使我在专业技能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矗同时,大学生......

    西南财经大学考研专业课2001年管理学试题五篇

    2001年西南财经大学管理学试题 考研加油站 http://www.xiexiebang.com/ 一、判断改错(请对下列问题进行判断,如果你认为该题是错误的,请在该题后的括号内打上X,并说明理由;如果你......

    2014年西南财经大学考研管理学803真题及参考答案

    2014年西南财经大学考研 管理学803真题及参考答案 一、辨析题 3*5=15分 1、关于人性的基本假设和关于管理主体的基本假设教材P43&P65 2、激励理论的需求理论与认知理论P215&......

    西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范文大全)

    西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 教学岗岗位基本职责与应聘条件 根据《西南财经大学全员聘用合同制度和岗位聘任制度实施办法》(试行)以及岗位职责、考核暂行规定等相关文件的规定,结合......

    西南财经大学精品课程讲解

    一、 财务管理环境的概念 财务管理的环境是指企业财务活动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集合。环境构成了企业财务活动的客观条件。企业财务活动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