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立和谐劳动关系 ,促进企业进步发展
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企业进步发展
——
一个企业不仅体现在管理上、技术上、文化上的进步,从劳动关系和谐的建立上也充分体现了一个企业的进步。如果说,一个企业的劳动关系很紧张,就会导致很多劳动纠纷,如果纠纷很大,就会影响企业的进步和发展,从而走向衰落。随着在企业的改制和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企业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从当前人民内部矛盾出现新动向来看,“无直接利益冲突”的矛盾越发增多。企业的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也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定》强调“发展和谐劳动关系”要做到:“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和集体协商制度,确保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如何在新型的劳动关系下建立和谐氛围,改善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是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当前一件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应引起企业领导的足够重视。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的原因有:
1、突出矛盾是收入差距在不兼顾公平中的拉大。
从企业管理和绩效分配的角度来看,在工资分配中适当拉开差距是有利于员工积极性的调动和员工技能水平的提高,但由于企业一些部门在绩效分配中,滥用权力,并没有按照企业的要求去落实推动薪酬体制改革,而是把绩效分配作为人情手段,造成了新的分配不公,从而影响和打击了员工的积极性,影响了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劳动关系。
2、用人的随意性导致员工的失落感。
随着企业的体制转换,企业用人权增大,企业的用工制度、人事制度应该逐步走向完善,成为推动企业人才的不断发掘。但是由于一些部门不是从改革的需要,实际的需要出发,而是从一些个人私利的需要出发,或是在用人方面随意性,还是有个人说了算的现象,造成用人不当给企业带来损失,真正的人才反而得不到重视,使优秀人才的价值难以体现,引起一些优秀员工的失落感,这也同样影响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劳动关系。
3、违反《劳动法》的规定,超时加班现象比较普遍。
由于企业一味追求企业效益而不顾员工的利益,违反劳动法规定,要求劳动者超时加班,并且不付加班工资。这本身就是一种侵权行为,而员工只好忍气吞声,不敢提出要求。虽然口头上没有说,但心中难免产生不满情绪,从而影响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劳动关系。
4、个别管理者的简单粗暴造成员工心理不满。
企业的和谐应当建立在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教育人的基础之上,但有些管理人员认为他们是企业老大,或者是以老大自居,对员工出现的失误,或是由于个人的心情不好,不是循循善诱和善意批评,而是打击挖苦,大发雷霆。这样严重伤害员工的自尊心,从而影响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劳动关系。
5、干部和管理者不廉洁自律,对员工的情绪影响很大。
一些干部和管理人员在成绩面前居功自傲,自以为是,利用职务便宜干一些违纪违法的事情,在个人行为上不廉洁、不检点,严重影响管理人员形象和员工情绪,使员工产生厌恶感,从而影响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
从以上这些现象看来,如果不改进和制止,势必在员工中间造成极坏的影响,最终影响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和谐。要实现企业和员工之间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企业员工的思想,将企业员工中蕴藏的巨大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应当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企业和员工的和谐关系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
企业在生存和发展的每一过程中,都需要人、财、物等资源,在这里人力资源是处于首位的。企业应清楚地认识到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能不断开发的资源,在实际中应改变过去那种视人力为成本的观点,而应将人力看作是企业资本,科学的开发、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用这种具有创造性的资源,为企业创造财富。因此,必须信赖和尊重企业员工,使其愿意工作,有成就感、自尊感和自我实现等高层次需求的激励,进一步实现他们的进取心、创造性和人生价值,使他们感到工作有信心,有干劲,从而进一步增强企业和员工之间和谐的劳动关系。
二、以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的人格的力量推动和谐劳动关系的进步。
领导干部的行为对员工的情绪、心理影响极大。领导干部只有在德、能、绩、勤和社会生活诸方面起到表率作用,凡是要求员工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要求员工不做的首先自己不做,做到表里如
一、言行一致。以实际行动树立起廉洁、务实、公正、奉献的形象,才能树立威信、更好调动员工团结向上的工作积极性,才能进一步推动企业和员工劳动关系的和谐。
三、尊重员工的民主权利,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员工只有感到自己的民主权利得到认可时,积极性、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才能充分得到发挥。要建立健全各项民主管理制度,重大问题交由员工代表大会或发动广大员工群众进行讨论,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群众的合理化建议一定要高度重视,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答复,对有价值的合理化建议一定要认真组织实施并给予奖励,这样员工才能觉得这样的企业值得自己为之而付出,使员工和企业的劳动关系更加和谐。
四、积极营造城信友爱和谐共事的氛围。
要尊重员工的人格、权利、尊严与爱好,平等待人,化解干群之间、群众之间的对立情绪,创造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为载体,让员工在活动中交流沟通,在交流沟通中建立友谊、增进感情。还要从细微之处关心员工,以激发员工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五、建立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使员工之间形成良好的有序的竞争。为了增强企业的吸引力,增强员工的竞争意识,除了应用高薪激励外,企业还应当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舒适的工作环境、竞争力及发展前景等也能对员工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建立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就是要真正根据每个人的努力程度和绩效大小,把奖惩落到实处,使员工有一定的危机感和压力感,迫使员工努力工作,不断产生新的绩效。建立有序的竞争激励机制是挖掘员工创新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员工人性化竞争意识。通过给予员工选择岗位的自主权,发挥个人主动性和积极性,员工根据自身的具体条件,凭实力竞争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只有这样,建立的激励机制才会达到企业的期望值,从而“促进企业价值观和标准的提升”实现员工和企业之间劳动关系的和谐。
六、给员工创造实现自身价值的机遇,使人才有用武之地。
为了使企业员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应真诚地帮助他们不断的自我学习、自我提高。在择人、用人方面应充分挖掘内部人员的潜力,努力发现人才、培养人才。而且,通过对参与竞争者进行全面的了解,给予竞争者充分展示才能的天地。另一方面,要防止“任人唯亲”等不良现象。在实施过程中,应把握公平竞争的原则,使每一位员工都有晋升的机会,以促进企业内部人员的合理流动。随着企业的发展和进步、企业对员工素质要求的越来越高,这种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在员工们心目中的地位愈来愈高。在实际工作中,领导不仅要想方设法营造一个公平竞争、尊重人才的环境,同时也要经常创造机会让员工承担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指导员工参与企业决策、鼓励员工为企业发展献技献策、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等等,为员工发挥个人才能提供更多良好的条件。
总之,企业应当在优秀的领导团队的带领下,通过推动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严格按照《劳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和完善企业以人为本有序的管理制度,采用公平竞争、平等对待和相应的激励机制为手段,使之贯穿于企业员工管理的各个方面,从而形成企业独特的员工管理机制,极大的调动员工长期在企业工作的积极性,使企业形成人心稳定,良好和谐的劳动关系,才能实现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双赢,才能促进企业持续高速发展。
第二篇: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湖北慧狮塑业股份有限公司
从租赁一个因引进进口设备而陷入困境的小企业起家,到总资产3个亿;从做一般CPP流延薄膜开始,到研发、生产一系列具有特殊功能、高附加值的特种高分子材料;从做食品、药品包装薄膜,到参与起草、制定中国包装产品行业标准;从一年销售100多万,到一年销售2个多亿,成为国内高端流延膜的重点制造商……,产品从当初单一的普通CPP薄膜,发展到今天涵盖食品、医疗、卫生、电子等多领域十多个系列几十个产品,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的比重越来越多。客户除了旺旺、双汇、金锣、徐福记、亲亲、宝柏、顶正等大型集团公司这些老客户以外,近年还增加了美国3M公司、美国艾利公司等一些新客户。截至目前为止,2011年公司产销各种薄膜 1.7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000吨,实现销售收入 2.2 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000万元,上缴各类税收 600 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00 万元。目前,湖北慧狮无论是按产销总量,还是按利税总额,已经成为全国同行业的排头兵。不到十年时间,慧狮塑业实现了快速跨越式发展。能取得这样的发展成绩,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紧紧依靠广大职工,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现企业与职工互利共赢。
一、搭舞台、建机制,给每一名职工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 绝大多数职工来到企业,并不只是为了一个饭碗,他们希望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希望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公司要做的,就是给他们提供一个好平台,建立一个好机制,营造一个好氛围,让他们的智慧和热情竞相迸发。我们认为,这也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一是实行自主择岗。职工可以自主择岗,自主选择和工作需要相结合,以尊重自主选择为主,职工个人有理由可以不服从分配。尽量让职工干自己爱干、想干、愿意干、能够干出成绩的工作。二是实行竞争上岗。定岗位、定目标、定待遇,3年一竞岗,能者上,庸者让。三是实行6年一轮岗。除特殊岗位以外,在一个岗位工作满6年的职工都要轮岗。四是实行落岗不下岗。即使在竞岗中被淘汰,也要根据职工个人意愿安排岗位,根据其能力、特长安排做力所能及的工作,一般情况下不淘汰、不辞退职工。这种机制,既为职工发展进步提供了机会,也激发了职工在工作中追求高目标、高品质、高业绩的热情,从而促进了公司的快速发展。2010年,公司有一条进口生产线由于计算机控制系统不正常,设备工程师们绞尽脑汁,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修不好,生产因此受到了很大影响,重新购买一套系统既要多花100多万元,而且要耽误几个月的生产时间。此时,恰逢3年一竞岗的时候。曾以高出北大、清华录取分数线因填报志愿失误而就读重庆大学,一直是财务出身的职工潘发林知道并了解情况后,凭借自己长期利用业余时间钻研学得的计算机知识和慧狮文化中“不服输”的精神,自告奋勇竞争设备部副部长,并立下军令状负责攻克这一难关,要求个人从比较舒适的财务工作岗位调到生产一线参与设备维护、维修工作。竞争上岗后,在他的主导下,一班人鏖战了5天4夜,终于取得了成功,为公司节约并减少损失1000多万元。由于潘发林的计算机理论水平日益提高、实际工作能力不断增强,2011年他被公司聘任为设备控制系统总工程师。
二、涨工资、加福利,给每一名职工分享发展成果的权利 在我们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焕清的办公室正中央挂有一幅字,上面写了遒劲有力的12个大字:“天道酬勤、人道酬善、商道酬信”。在王总看来,办企业如同做人,人要有情有义,企业也要有情有义,如果我们用真心和诚挚对待职工,职工就会由衷地热爱工作、关心企业,这是我们企业和谐发展的不竭动力。为此,王总十分关注职工的工资、福利。近年来,我们公司劳动合同签订率、社会保险参保率、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率、职工加入工会率均达到100%,已连续5年每年为职工增长10%以上的工资,今年职工工资增长预计超过20%。公司从成立至今,职工的各类保险费用全部都是由公司支付,不从职工工资中扣一分钱。累计为职工缴纳各类保险费用1000万元,人均3万多元。截至目前为止,公司还没有发生过一起劳资纠纷,更没有出现过职工因为工资、福利等问题集体上访的事情发生。此外,职工家里只要有婚丧嫁娶,公司工会组织就会安排专人帮助张罗,并派人送去500百元钱表达公司的心意,公司领导只要有时间,也特意去登门看望、慰问。每逢节假日,公司都会给职工分发一些大米、食油、月饼、鸡蛋等,以表达公司对职工及其家属的感谢。对单亲家庭、困难户,公司工会每年至少2次定期上门问候、看望,有困难及时帮助解决,逢年过节还要多加500元钱给予补贴生活。2009年,公司还建立了职工大病救助补贴制度,对职工生病住院自费部分超过5000元的,给予20%—70%的补助。公司职工的住房情况逐年改善,今年,公司预算明年投入1800万元,准备还建两栋职工宿舍,以进一步改善职工的住房条件。目前,请示已经上报市政府待批。
三、建场地、添设施,给每一名职工参与文娱活动的空间 自公司成立以来,先后投入近3000万元,建设了一系列文化娱乐体育设施,包括:封闭的塑胶灯光网球场、塑胶灯光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室、棋牌室、麻将室、健身房、KTV歌舞厅等,同时,还配套建设有淋浴房、休息室。公司和车间、部门都分别组建了篮球队、乒乓球队、羽毛球队等,公司的几位老总都和职工一样分别参加球队的活动。公司经常组织一些对内、对外的篮球赛、乒乓球赛、围棋赛、象棋赛、扑克赛、麻将赛、卡拉OK赛等,每次比赛还准备了一些奖品。湖北慧狮的篮球队在整个仙桃小有名气。8小时以外的各种文娱活动,丰富了职工的业余生活,有利于职工身心健康,职工从中感受到了企业爱心的温暖,内生了作为公司其中一员的自豪感。同时,通过各种文娱活动,增加了职工相互之间的接触了解,融洽了同事之间的关系,团队合作意识更浓了,大家庭观念更强了,为公司做贡献、出成绩的热情逐年高涨。硕士研究生毕业的伍冬瑞,来慧狮主要参与新产品研发工作。刚来时,因为新环境不适应,加上想家,工作不安心,同事之间的关系也紧张,干了一年多,自己不如意,领导不满意。自从参加篮球队以后,人变得阳光起来了,身体一天天健壮了,同事之间的关系一天天融洽了,研发工作一天天顺手了,新产品、新专利一个接着一个。从2009年至今,共获得专利9个,研发并投产的新产品有直复乳白膜、高阻隔膜,初步估算为公司增加效益达千万元。2011年,伍冬瑞被评为仙桃市“优秀党员”。
2011年12月10日
第三篇:施工企业如何建立和谐劳动关系
施工企业如何建立和谐劳动关系
摘要:施工企业要正确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和艺术,将员工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结为一个利益共同体,从自觉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范用工、依法参加社会保险、改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规范员工关系管理等方面着手建立和谐劳动关系。
关键词:施工企业;劳动关系;和谐建立
一个健康的企业,最基本的一个条件就是企业与员工之间必须建立起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一方面国家基本建设大幅度跃升,造就了建筑行业在自身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由于建筑行业在自身发展完善的进程中,市场供求失衡,冷热不均的市场现象,致使建筑企业存在和谐劳动关系的缺失。这一现实越来越多受到社会的关注,在不同程度上侵蚀着社会的稳定。创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是营造健康有序的建筑市场,规范行业行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2008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都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出了明确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大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所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指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建筑施工企业劳动者与企业的和谐劳动关系是创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要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意义。劳动关系是社会经济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的状况成为社会是否和谐的晴雨表、风向标。只有劳动关系的关系和谐,才有职工队伍的稳定,才有企业和社会的稳定和谐。
劳动者与企业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他们是一个利益共同体,是划浆与掌舵、同舟共济的关系。劳动者既是劳动关系主体之一,也是企业的基本细胞和有机组成部分。一方面,劳动者的成长和发展体现着企业的发展进程和社会效益;另一方面,企业的发展也给劳动者创造了更多展示才华,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和谐的劳动关系,不仅体现在按照《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规来规范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更重要的是要共建以诚信为基础的心理契约。构建一个和谐的劳动关系对企业的发展壮大,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我们都知道企业发展壮大,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源动力来源于人,而不是来源于物。
试想一下如果劳动者在一个极不和谐的劳动关系状态下工作,在一个连自己依法享有的基本权利都得不到保障的单位中工作,怎么可能会激发自身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呢?相反很大程度上会给企业的正常生产带来负面影响。现实中我们也常常会看到有一些企业因为劳动关系比较紧张,出现的一些不和谐现象,如因企业拖欠工资、克扣工资、强迫加班、粗暴管理等原因引发的职工罢工、上访,甚至与企业管理人员产生暴力冲突的行为,因此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时员工权益是企业首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或者说我们不应该把企业的利益和员工的利益截然分成两块。
首先不能只顾企业利益,不顾员工的利益;其次也不能说有了企业的利益才能有员工的利益,或者说有了员工的利益才能有企业的利益。企业的利益和员工的利益实际上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一种动态的偶合关系,企业在追求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有时可能会偏重企业的利益,有时又会偏重员工的利益。在关心员工的利益中要关心员工的精神利益,特别是要让员工通过充分行使法定的权利,使其感受到在企业中应有的地位,得到应有的尊重。这样,员工也许会因为可以获取长远的利益,而暂时放弃眼前的一些物质利益,也许会主动或者自觉地协调与企业的劳动关系,使之实现和谐、稳定的发展。
因此,现代建筑施工企业作为一个社会成员,应当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对企业员工的权益要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正确运用一些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和管理的艺术,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并且将员工个人的利益和集体的利益结为一个利益共同体,共同追求和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进而为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如何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呢?我想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探讨。
第一要自觉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赢得员工和社会各界的支持。现在我们评价一个人和一个企业,常说金碑银碑不如口碑。因此企业首先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要善待员工,依法用工、经营,只有在不断保持和谐的劳动关系状态下,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才能寻找到为企业创造利益的原动力。
第二是作为施工企业来讲,规范用工是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的基础。用工依法订立劳动合同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础任务,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该订立劳动合同,如果没有合同,调整劳动关系就找不到合法的尺度。企业中无论是农民工还是内部职工,用工要依法订立履行劳动合同,企业用工如果不签订劳动合同,或者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就为会劳动关系的不和谐带来事端。
第三是企业要依法订立内部的规章制度。确保工资按时足额发放,规范企业用工管理,有利于促进劳动关系双方依法履行约定的权利和义务。要通过建立规章制度,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减少或避免影响劳动关系的不良因素,从而共同维持劳动关系的和谐。
第四是企业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切实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企业是否及时为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涉及到职工的后顾之忧,也影响到企业的和谐稳定,特别是在我国目前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的情况下,许多农民工认为参加社会保险看不到预期,不愿意参保,这对日后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留下了隐患,对此企业一方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依法参加社会保险,以免引起劳动纠纷。
第五要改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现代企业应当是开放的民主管理,在工资待遇上实行暗箱发放,实行片面的物质奖励等,都有损于职工合法权利的行为,都会为日后的劳动纠纷埋下不良的事端。因此要发挥工会组织的职能,依法保障职工享有咨询权、参与权、表达权的权益,同时建立集体协商制度,通过集体协商,有利于劳动双方消除、化解矛盾,促进劳动关系的不断巩固和发展。
第六要规范员工关系管理。从广义的概念来看,员工关系管理的内容,涉及到企业的整个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构建。从企业愿景和价值观确立,到内部沟通渠道的建设和应用,组织的设计和调整,人力资源政策的制订和实施等等,所有涉及到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联系和影响的方面,都是员工关系管理体系的内容。从管理职责来看,员工关系管理主要有九个方面:一是劳动关系管理。劳动争议处理,员工上岗、离岗面谈及手续办理,处理员工申诉、人事纠纷和意外事件。二是员工纪律管理。引导员工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劳动纪律,提高员工的组织纪律性,在某种程度上对员工行为规范起约束作用。三是员工人际关系管理。引导员工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创建利于员工建立正式人际关系的环境。四是沟通管理。保证沟通渠道的畅通,引导公司上下及时的双向沟通,完善员工建议制度。五是员工绩效管理。制定科学的考评标准和体系,执行合理的考评程序,考评工作既能真实反映员工的工作成绩,有能促进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发挥。六是员工情况管理。组织员工心态、满意度调查,谣言、怠工的预防、检测及处理,解决员工关心的问题。七是企业文化建设。建设积极有效、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引导员工价值观,维护公司的良好形象。八是服务与支持。为员工提供有关国家法律、法规、公司政策、个人身心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协助员工平衡工作与生活。九是员工关系管理培训。组织员工进行人际交往、沟通技巧等方面的培训。为员工提供有关国家法律、法规、公司政策、个人身心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协助员工平衡工作与生活。
最后要着重说明的是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在运用人力资源的管理手段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我们常看到有的报导说,某企业为了某一个重点工程的形象,提出了“战高温、斗酷暑”的口号,其实这是有悖于《劳动法》的。所以说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不要忘了法律的规定。社会流行一句话:这个世道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行的;套用一下我们也可以说,法律不是万能的,但是脱离法律也是万万不行的。企业劳动关系不和谐,就很难得到发展。而要和谐,双方就应该付出最真诚的爱,这种爱不是抽象的,它具体到任何一个细枝末节。企业为员工考虑得越细致、越周全,员工才会越忠诚、越快乐,而员工快乐了,企业的未来也就会快乐起来,同样的,企业发展了,员工的快乐生活才有了支点。
第四篇:如何建立和谐劳动关系
如何建立和谐劳动关系.txt举得起放得下叫举重,举得起放不下叫负重。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底气。学习要加,骄傲要减,机会要乘,懒惰要除。人生三难题:思,相思,单相思。如何建立和谐、发展、稳定的劳动关系
421600 湖南省祁东县第二中学 蒋才智
一、建立和谐、发展、稳定的劳动关系的意义
(一)建立和谐、发展、稳定的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社会基础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来,在2004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又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应当说,这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又一次重大创新。这一理念的提出,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到包括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的发展目标。那么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社会基础是什么呢?我们说,必须要有一个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为什么说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重要的社会基础呢?在这里我们首先明确一下劳动关系的概念。劳动关系是从一般意义上来讲,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以及双方代表组织之间彼此结成的社会关系。从上述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到,劳动关系作为生产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本质上反映的是人与人的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它主要表现的是劳动者与资本所有者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工人与资本家的关系,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它表现的是劳动者与劳动者之间、劳动者与其他社会主义建设者之间的关系,而和谐社会的本质就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因此,我们讲,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首先着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二)建立和谐、发展、稳定的劳动关系是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
大家知道,当2003年我们国家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一些经济学家、有知之士就喊出,这对中国来说意味着机遇也意味着挑战。因为国外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国家进入后1000元时代,实现从人均GDP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跨越,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一方面,经济较快增长,结构调整加快,消费需求差距拉开,发展机会很多;另一方面,社会利益关系复杂化,社会结构分化步代加快,社会矛盾和冲突急剧增长,社会风险也相应增加。处理得好,社会就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进入一个新的制高点上,如韩国在1977年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进入全速发展时期,1995年超过1万美元。处理不好就会导致社会矛盾长期动荡不安,如拉美一些国家。巴西是1975年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的,而到2003年只有约2800美元。这样一个结果是经过了近30年的努力,更值得一提的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先后有16个国家的人均GDP曾历史性地跃上1000美元门槛,但目前所能成功地保持在1000美元以上的却只有7个。导致两种结果的原因,固然可以从不同角度归纳,但无人能够否认,没有稳定协调的劳动关系,是导致一些国家经济停滞、社会动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劳动关系的不稳定从而导致社会动荡,而社会动荡又反过来强化劳动关系的不稳定,陷入恶性循环而难以自拔。这对我们国家来说,无疑是殷鉴不远,不可不察的前车之辙。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胡锦涛同志2004年年初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中,就这个问题专门讲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他说,2003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实现突破1000美元,经济社会进入一个关键的发展阶段。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表明,在这个阶段,既有因为举措得当从而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平衡进步的成功经验,也有因为应对失误从而导致经济徘徊不前和社会长期动荡的失败教训。学界通常所说的“拉美现象”、“拉美陷阱”,就是需要我们引以为戒的教训。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对执政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把握。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我们就一定不会重蹈拉美一些国家的覆辙,顺利渡过“矛盾凸显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可见新一届中央领导同志对如何解决好社会转型时期的矛盾和问题非常的关注。那么在这些错综复杂的矛盾中,其中引发社会不稳定的最主要的矛盾,就是劳动关系方面的矛盾。那么为什么说,劳动关系矛盾是影响社会稳定的最重要因素,接下来我们就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二、当前我国劳动关系的现状及特点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生产关系的一次重大变革。生产关系的变革必然引起劳动关系的深刻变革,使劳动关系呈现新的状况和特点。
1、劳动关系矛盾运动的主体对象发生了变化,劳资格局已成趋势。我们知道,计划经济时期,我国产权制度比较单一,主要是国有企业,劳动关系主要表现为企业与职工的关系,而企业受政府委托管理企业,实质上企业与职工的关系,就是政府与职工的关系。那么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劳动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独资或非公资本合资,组成非公司制企业。政府转变职能,不直接管理企业,而是委托资本运营,原来企业(政府)与职工的关系,转变为资本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大量外资、港澳台资的引进和个私民营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国有中小企业实行“国退民进”产权制度改革,劳资结构在劳动关系中的比重日益扩大。就局部而言,一些地方职工的主体已经相对集在非公企业。这些情况表明,劳资化格局已成趁势。
2、劳动关系主体地位发生了变化,投资者主导劳动关系,劳动者被支配地位趋重。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实行的是公有制经济,生产资料归全民所有。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既是国家的,也是职工的,企业经营者与职工只是分工的不同,都是企业的主人。劳资格局的形成,单从资产占有的角度上讲,职工在企业的主人翁地位已不复存在。相反,投资者在劳动关系矛盾运动中的主导地位确立,劳动者被支配地位趋重。首先企业资产归投资者所有,企业的经营活动由投资者说了算,职工在企业的劳动工作受投资者支配。其二,企业选择用工和分配形式自主,劳动者选择职业和报酬自由,事实上,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企业选择用工和分配形式空间较大,而劳动者选择就业和报酬的余地相对狭小,特别是大龄职工一旦丢掉“饭碗”,重新就业十分困难,因此多数劳动者只能依附于企业。其三,劳动关系调处机制还不够完善,企业违规行为还不能
调控。同时,在调处劳动关系时,考虑到投资环境、改革力度、发展速度等多种因素,牺牲职工利益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3、劳动关系主体利益发生了变化,劳动关系双方成为对立统一的矛盾体。劳动关系的变革说到底是利益关系的调整。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没有自己的利益,所有利润全部上交,所有亏损全部报销。职工就业由国家计划分配,其利益由国家通过计划级别工资和再分配实现。企业与职工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都不承担经济运行的风险。劳资格局的形成,使企业与职工的利益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企业产权归投资者所有,企业经营自主,盈亏自负。劳动者则通过劳动获得应有的报酬,没有其他利益。企业利益关系的调整,使投资者与劳动者的利益关系更加明确,利益矛盾也更加突出。然而,投资者也好,劳动者也好,双方利益的实现都信赖于企业的发展与效益。因此,投资者与劳动者同企业的命运息息相关,必须相互依存,共担风险。
三、当前影响劳动关系稳定的突出问题
当前,我国劳动关系总体上是稳定的。从大的层面讲,改革开放20多年取得伟大成就,就是最好的证明。但是从另一方面,由于改革力度加大、层次加深、社会转型加快、法制还不够完备、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等诸多原因,在一些地方,劳动关系不稳定的因素客观存在,不容我们忽视。2004年全国人大对社会劳动保障检查中披露的一些问题就进一步印证了这一点,那么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非公有制企业劳动用工管理不规范。据全总组织的一次调查显示,71.7%的非公有制企业职工与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46.3%的劳动合同条款是双方商定的,25.4%的劳动合同条款基本上是老板定的,或者完全是老板定的。存在相当的“霸王条款”,甚至还有15.1%的没有持有劳动合同。
2、劳动时间、加班工资不符合法律规定。据市总调查,我市有50%以上的生产型非公企业劳动时间超过8小时。一般都是实行两班倒,工作长达12小时。按劳动法规定,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确因生产经营需要,必须与工会进行协商可以延长,一般每天不超一小时,特殊情况不得超过3小时。按规定,一般时间延长按150%支付报酬,休息日不低于200%,法定节假日不低于300%,但目前情况是,绝大多数非公企业都未按《劳动法》规定的标准执行。
3、收入分配上的悬殊造成员工心里失衡。收入分配是民心所系。和谐社会不该是一个收入分配比较合理的社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经济矛盾的最大特点,就是职工群众对经济利益的更高要求,同时追求在社会利益关系中的相对公平。现阶段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社会不同阶层的群众一些正当利益没有能够得到很好的落实。目前分配领域出现的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企业之间、不同社会群众之间收入分配差距逐渐拉大的问题,在职工的心里上造成很大的不平衡。创造财富的人所分享的成果微不足道。比如从国有企业这个层面上讲,一些企业改制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企业实行年薪制,主要管理人员年薪是工人的40倍。从私营企业这个层面上讲,一些私营企业千方百计降低成本,在产品和原材料售价一样的情况下,只有想方设法降低人工工资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4、社会保险制度的缺陷。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征集专门资金用于保障劳动者在丧失劳动能力或劳动机会时基本生活需求的一种物质帮助制度。主要内容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但从市总调查情况来看,绝大多数非公企业没有为员工办理养老保险,其他保险更无从谈起,其原因是,企业主认识不到位,加之部分职工缺乏参保热情。
四、建立和谐、发展、稳定的劳动关系中的着力点
我们讲和谐劳动关系的标准应该是:经营者和劳动者双方齐心协力,共谋发展的唇齿关系;经营者和劳动者双方相互尊重、和谐相处的平等关系;经营者和劳动者利益相容、矛盾协调的共生关系;经营者和劳动者共同创造、共享成果的发展关系。按照上述要求,需要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作为社会劳动保障部门,与劳动人们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不仅担负着维护劳动者利益的职责,而且还发挥着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因而在建立和谐、发展、稳定的劳动关系中,社会劳动保障部门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那么社会劳动保障部门在建立和谐、发展、稳定的劳动关系中通常采取的手段或者工作机制有两个:一是在企业大力推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二是建立的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职工民主管理制度,其着力点是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1、建立职工群众利益的表达维护机制。在宏观上,通过建立和发展与政府联席会议制度、劳动关系三方协商会议制度和加大人大政协提案递交及督办力度等途径,形成职工群众利益表达和维护的有效渠道和工作载体。在微观上,就是在企业要大力推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要突出解决好“三个问题”:第一是平等协商问题;第二是合同条款规范问题;第三是合同条款的履约问题。
2、构建标准认证监督体系。第一要做好最低劳动标准的制定和认证。要形成最低劳动标准、最低工资、最低保障线三道维权手段,促使企业在竞争中不能牺牲劳动者的基本保障为代价来降低成本。第二要做好ISO9000厂务公开标准的制订和认证,促进企业分配的公正公平。
3、打造和谐的人文环境。和谐的人文环境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方面。因此,社会劳动保障部门在注重搭建好“四个平台”。第一要认真搭建奋发向上的企业文化平台;第二要认真搭建和谐双向沟通平台,企业主要善待员工;第三要认真搭建人文制度激励平台。要建立起劳动者学习化学技术的素质培训制度,建立起鼓励劳动者岗位成才的奖励晋报制度,建立起民主决策民主参与制度等特别要注重开展“双爱双评”活动;第四要认真搭建企业发展目标实现平台。要运用各种宣传教育形式,宣传企业发展目标,坚定职工信念,为实现职工利益创造各种条件。
4、坚持维权与促进企业发展相统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最终目标是促进企业的发展。在这一点上职工与企业所有者有着共同的目标、共同的利益。我们要看到,非公有制企业所有者,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他们与工人阶级在整体利益上是一致的,只是在具体利益上存在差异。因此,工会组织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时,主要是采取沟通协商、调节和说服教育的办法,从而更好地引导职工热爱企业,努力为企业的发展建功立业,最终实现“劳资双赢”,共享企业发展成果。
结论:⑴劳动关系是现代社会是否和谐的睛雨表、风向标;⑵劳动关系的稳定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⑶建立和谐、发展、稳定的劳动关系必须着力加强社会劳动保障事业建设,尤其是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组建工作。只有工会组建率得到进一步提高,工会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才能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第五篇:建立劳动关系协调机制 推动企业和谐发展
建立劳动关系协调机制 推动企业和谐发展
近几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推动企业和谐发展,成为当代企业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的根本。在变革的过程中,对劳动关系、劳动用工方式的探讨也随之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领域:构建和谐企业,关键在于调整好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利益关系,最大限度地减少矛盾。劳动关系作为基本的社会经济关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因此,建立稳定的劳动关系对推动企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07年6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劳动合同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过程中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的一个重大步骤,对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终止、监督检查、法律责任等进行了全面规范。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我们应在劳动关系领域加大工作力度,建立以利益调节为核心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这主要包括建立员工利益的表达维护机制、劳动关系监督机制、价值引导机制和利益冲突化解机制。
一、稳定劳动关系对推动企业和谐发展起重要作用
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基础。建立和谐企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地协调解决企业与员工之间利益关系的过程。
企业的各项改革发展日新月异,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使员工对经济利益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同时追求在利益关系中的相对公平。要推动企业和谐发展,就必须正确对待这些矛盾和问题,妥善协调好
三、建立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推动企业和谐发展
构建和谐企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把劳动关系纳入和谐企业发展中,用稳定的劳动关系推动企业和谐建设,是这项系统工程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在劳动关系领域加大工作力度,建立起以利益调节为核心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
1.建立员工利益的表达维护机制。建立相应的利益表达维护机制是公正合理地协调企业与员工之间利益关系的前提。所以,应站在维护用工双方权益的高度,建立和完善员工利益的表达维护机制。在宏观层面上,通过建立和发展工会与公司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和加大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提案递交及督办力度等途径,形成员工利益表达维护的有效渠道和工作载体。人事部门要根据新形势下劳动工作的需要,积极协助企业制定表达员工利益的制度性文件;在微观层面上,要坚持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大力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和平等协商、签订合同制度。要建立劳动争议调解组织。通过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的努力,形成员工利益表达维护的参与机制、政策执行的监督机制、法律援助机制和社会援助保障机制。
2.建立劳动关系监督机制。建立与社会经济协调机制相适应的监督机制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条件之一。要建立劳动法律监督制度,确保工会对劳动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更好地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3.建立价值引导机制。劳动关系是社会经济关系的重要方面。引导广大员工正确认识和对待与企业的利益关系,对建立和谐稳定的劳
对可能发生员工集体上访、怠工、停工等突发性事件,找出不稳定的原因。
2.人事部门应提前介入企业改革方案的制定和论证,参与方案制定的全过程。通过审议,确定这些方案内容、程序是否符合法律和政策,防止员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3.对于劳动争议、员工上访等不稳定因素应及时通过信息渠道,使劳动部门及时掌握企业劳动关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采取相应的对策。
4.劳动关系预警机构人员应注重劳动法律法规的学习,通过疏导、调解、援助等方法,化解矛盾,避免企业与员工之间矛盾化。当出现劳动关系不稳定因素时,相关部门要及时深入到员工中去,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引导广大员工依法维护企业与自身的合法权益。
此外,建立健全企业劳动争议调解机制是完善企业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重要保证。劳动争议调解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基本方式,通过调解把大量纠纷解决在企业内部,有利于保护争议双方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生产和工作秩序、促进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和谐相处。
当发生劳动关系矛盾时,调解委员会要主动同员工沟通,发现有违反劳动法律法规、违反企业规章制度等问题时,要及时纠正;对员工因违纪问题受处罚而发生的争议,要进行调查核实,并员工要进行疏导工作,教育其正确对待企业的处理。
总之,要实现企业现代化的发展目标,进一步深化新“三项制度改革”,就需建立合理有效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将着力点放在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