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大全

时间:2019-05-14 22:17: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大全》。

第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大全

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

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

在上个世纪末的1999年9月,在世界颇有影响的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国际互联网上举行“千年最伟大思想家”的投票活动,结果马克思名列榜首,爱因斯坦位居第二。而马克思位居榜首的原因很简单,他把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留给了我们。

或许有人会疑惑,为什么隔了这么多年,马克思主义依然经久不衰?依然对我国有重要的意义?原因十分简单,他思想中的“两大发现”不仅使人类自觉到自身的发展规律,而且使人类自觉到“现实的历史”即资本主义运动规律。这也是马克思为人类提供的最伟大的思想,也是其真理所在。当然,除了这“两大发现”,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也不容小觑。历时一百多年,依然是人类社会前行的火炬。它的生命力在于它不是一个僵化的、封闭的理论体系,而是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在这里,还要不得不提一下其现实力量,用现实活化理论,用理论照进现实。它赋予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活动以理想和信念,富于社会主义运动以最坚实的理论支撑,赋予人类文明形态变革以最真实的道路指引。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总书记还指出:“在人类思想史上,还没有一种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了如此广泛而巨大的影响”“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它是科学的理论,迄今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他多次强调,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刻感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所以作为当代的新青年,我们又该如何在真理中实践马克思主义呢? 第一,要学习理论,武装头脑,要努力在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上下功夫,在掌握基本原理及其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并用以指导实践上下功夫。第二,要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不要死读书,读死书,将所学应用到实践中去。第三,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也要做到三点:第一,在思想上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第二,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辨别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

而对于国家来说,又该如何做呢?

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还要根据新的实践发展马克思主义,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次,要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造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艰巨性,真正树立起“四个自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最后,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让其成为中国发展的启明灯。

第二篇: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与时俱进

与时俱进的坚持马克思主义

摘要:在过去的革命的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党领导全国人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取得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个又一个胜利。在新时期,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实事求是,另外一个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关键词: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真理标准

一、马克思主义颠扑不破的法宝—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制胜的法宝,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要坚决反对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和经验主义。

实事求是”的哲学思想,是毛泽东1941年5月19日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提出来的。文章指出:“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是为了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这种态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态度。“的”就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所以要这根“矢”,就是为了要射中国革命和东方革命的这个“的”。这种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毛泽东关于“实事求是”的哲学思想,是他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一贯遵循的认知路线(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除外)。

他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政治纲领的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制定,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都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正是在“实事求是”这一哲学思想指导下,去研究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毛泽东才提出了中国革命各个历史阶段的正确战略和策略,克服了革命过程中的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使革命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新的胜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7—1949),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的发挥了马克思主义,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基本原理。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下,并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相结合下,中国革命取得了成功。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是:第一,党的建设。第二,武装斗争。第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动机,党指挥枪而不是枪指挥党,统一战线与武装斗争相结合,独立自主闹革命。没有这三大法宝,或这三大法宝任缺一,中国新民民主主义革命就不可能取得成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王明等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思想的指导下,照搬苏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经验,采取先夺取大城市,然后夺取农村,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方针,这

一错误方针给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造成很大损失,面对中国革命遭受的严重挫折,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人根据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科学分析当时实际状况,大城市敌人实力强大,农村敌人实力薄弱,从薄弱环节打开链条的一环,提出了中国革命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新民主义革命的道路。

毛泽东运用“实事求是”的哲学思想,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通过他当时的著作我们可以看出这种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

例如毛泽东1928年到1930年间写的《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中,进行了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革命政权的论述。

依据“实事求是”的哲学思想认识路线提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经济纲领和文化纲领。毛泽东从“实事求是”的精神入手。1941年1月在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时候,为了反对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战,积极反共”,制造反共军事摩擦事件,反而对我解放区进行大规模军事进攻,在政治思想上反对中国共产党发动反动宣传;为了反对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言论,打破民族资产阶级的幻想,紧密团结全国人民实现中国革命的任务,他研究了当时中国的实际,写出了《新民主主义论》这篇论著。毛泽东在这篇文章中分析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已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它是新的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革命领导权必须是属于无产阶级,而不是属于资产阶级。革命发展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

抗日战争时期,鉴于当时流行的投降主义,毛泽东通过对当时客观形势的具体分析,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提了论持久战等重要的思想,对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后来,毛泽东在延安,在革命的发展的新阶段,依据“实事求是”的哲学思想,毛泽东从“实事求是”的精神出发,在认真总结建党以来的经验和教训,特别是延安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整风运动,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加强了党的领导,团结了全党和全军,为中国革命的发展发起了引擎。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宝贵经验,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是实现党的正确领导,取得中国革命彻底胜利的重要保证。

建国初期,以毛泽东为首的党和国家第一代领导核心,依据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哲学思想,面对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新情况,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打败了八百万国民党反动军队,随着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在中国大陆的覆灭,新中国的建立问题已经提到革命日程上来。并且成为当时迫切需要完成的任务。当时在民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中,在各民主党派的成员中,对于新中

国的性质,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国家的外交关系,国家的前途等问题,都存在着一些相当混乱和相当错误的看法。为了澄清思想上的混乱和错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根据中国革命的实际运用与中国,运用“实事求是”的哲学思想,系统地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经验,1949年6月30日写出了著名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这篇论文阐明了即将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各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以及新中国内政外交的基本政策。

1956年至1976年,在这个阶段,党的主要领带干部独断专断现象比较严重,偏离了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和民主集中制的领导原则,中国开始了跑步进入共产主义运动大跃进。大跃进时期,农村农民都鼓足了干劲,在毛泽东思想的号召下,连知识分子都下乡支持农业,去开垦北大荒,国家的田地得以充分的开发,在这样大好的农业政策的前提下奋斗了20年,比较奇怪的是解放后20年奋斗的结果如同一首唐诗中写的那样: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连温饱问题都没没有解决。

这个阶段的后十年爆发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一阶级斗争为纲,而不是以经济建设 和民生为中心,导致了中国十年内乱,这一阶段有由于种种原因,党的政策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毛泽东死后,文革结束,中国的国民经济陷入崩溃的边缘。

20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大陆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关起门来搞马克思主义学习运动—文化大革命,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毛泽东死后,由于中央大权权落入以邓小平为首的改革务实派手中,邓小平顺应时代潮流和民心,掀起了改变现代中国人民命运的改革开放运动,中国人民从此富起来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开始迅速发展起来。

新时期,一定要继续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空想主义。

二、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邓小平认为,马克思主义“打不倒,并不是因为大本子多,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颠扑不破。”

邓小平指出:“马克思去世以后一百多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变化的条件下,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没有搞清楚。决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后上百年、几百年 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的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当为他去世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

回顾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我们就会明白在过去革命先辈们如何在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如何在中国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经典中有一句名言曰: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鉴,可知得失。回顾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在新时期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将会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将会从中得到很大的启发。那就是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976年十月,中国共产党结束了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当时党的主要领导人任然坚持和推行“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的方针,针对这种经验论的谬误,邓小平明确表示,两个凡是不行,不符合马克思主义。

1978年5月10日,中共中央党校《理论动态》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当日,新华社转发了这篇文章。12日,《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同时转载。

客观世界是不断发展的,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这就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研究新事物、新问题,不断作出新的概括,把理论推向前进。这些新的理论是否是真理呢,只能用实践来检验。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两个凡是,是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本本主义,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放弃了与理性认识相联系的实践。选择了与感性认识经验主义相联系的实践,回过头来还要坚持说这个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犯了认识真理的谬误。就是任何思想、任何理论必须无例外地、永远地、不断地接受实践的检验的观点,也就是真理发展的观点。

关于真理标准的争论,是党在新时期的指导思想问题,关系到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态度。文革后,在国民经济面临崩溃的形势下,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重新确定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思想条件。

新时期,在形势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坚定不移的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实事求是,必须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联系实践发展,新理论指导新实践,理论在实践中发展,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2〗胡福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第60期,1978年5月10日,

第三篇:把获得真理的力量传给学生

把获得真理的力量传给学生

【来源:南方日报报业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李晓宁】

大学从来就不是孤立的象牙塔。

自大学产生以来,其发展即与社会变迁密不可分。探求大学的发展之道也决非仅仅是大学的墙内之事。

人们在剖析当今中国大学存在的种种弊病时,不妨先把眼光放远一点,看一看大学与技术、与社会、与思想的互动历程,或许能从中寻求中国大学痼疾的病灶。

学者李晓宁以“变化的世界与大学的变化”为题曾在清华做过精彩演讲,他对大学的发展和变迁的宏大历史视野引人深思。本报诚邀李晓宁撰写“把获得真理的力量传给学生”一文,是为“追寻缺失的大学精神”系列之四。

1.科学技术研究进入大学

讲教育发展不能只讲大学墙里面的事。我要把墙里的大学发展和墙外的社会变化挂起钩来。

早期希腊沿海城市相对文化发达,比如拿波利、佛罗伦萨、比萨、法国的尼兹,有很多比较好的老师。海上交流比较多,知识传播得比较快。在博洛尼亚,很多学生租房住在一起。他们想,我们一个个地找老师求学,还不如凑钱把那些老师一起请来讲课。不仅省钱省事,关键还能聆听不同观点的老师进行辩论,这样就有了博洛尼亚大学。

在欧洲有争论,有人认为博洛尼亚大学不是第一个大学,巴黎大学才是第一大学,其实时间差不多。当时在巴黎也有很多求学的人,组成了很多同乡会,叫“民族团”。但是巴黎大学和博洛尼亚大学不一样,早期博洛尼亚大学以学生为主导,所定制度对老师来说非常残酷。今天请老师来讲课,明天早上就可以把老师赶走。而巴黎大学是老师们先开始成立了一个联合会,与学生的联合会进行谈判,最后实现了教师主导,学生要来学习,就必须要达到几个条件。如果学不好,学校就可以开除他。巴黎大学的校戳,在1241年写的是巴黎师生联合会,到了1252年才称之为巴黎大学。

早期大学基本是人文科学,比如当时的巴黎大学只有医学、文学、法学和神学四个学部,这与当时的社会需求是吻合的。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自然科学成长壮大的发端。博洛尼亚大学的哥白尼和佛罗伦萨大学的伽利略从天文上打破了旧的学说,自他们开始,自然科学得以长足发展。巴黎大学后来扩展时,第一个接受的学科不是工科,是药学。后来即使工科发展到一定程度,巴黎大学还是不接受工科。也是在文艺复兴时期,科学技术进入到了巴黎大学里。

英国人一直落后,到了15世纪以后,英国人才逐渐走在了世界前面。为什么呢?是英国人聪明吗?我看不见得,主要是特殊条件促成。

当时在全球,包括欧洲大陆和中国,最稳定的生产条件是有一块好地。只要有了一块好地,你把地好好地种上,可供养很多人。定居农业的民族称为最富有的民族。英国人农业不发达,牧业发达,靠近海岸,所以重商主义并不是英国人主动选择,是条件所逼。在古代从事牧业、狩猎业的民族是碰上灾荒就濒临生存危机。连吃的粮食、盐都没有了,就只能向外乞求。乞求不成,就会发动战争打仗,通过劫掠争取生存。

这里我要讲一个英国商人的故事,叫格雷山姆,赚了很多钱,但没有儿子,格雷山姆立遗嘱,用他的遗产建立了一所以科学教育为主的学院。当时大学只学神学、法学。格雷山姆发现,那么多大学为什么没有人替我们商人解决一些问题呢?格雷山姆立遗嘱要求这所学院除了教授神学、法学之外,还要教如何使用望远镜、六分仪等与航海有关的技术,这样就把实践的内容揉进去了。格雷山姆的遗嘱在1597年被执行了,而且学生学习时免费的。

这里我还要插进一个问题,那时科学研究的资金来源往往是遗产基金。特别是那些没有儿子的人,还有教会教士的遗产。这主要归因于教会革命后的一个重要规定:教士不准结婚。于是教士的遗产就不能嫡传给他的孩子,而是由委员会来处置。委员会设法使钱用在最该用的地方。并且在欧洲还要征遗产征税,很多人觉得与其把钱交给一个完全不相关的人去处置,不如在生前将它捐赠给一个慈善组织或者作为科学基金。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教会规定和遗产税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科学研究的发展。

后来查理二世国王的近臣去格雷山姆学院视察,发现很多著名人物譬如:威尔金斯·牛顿等人都在那里授课,就将这所学院改为皇家学会。英国皇家学会对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诞生了像牛顿、波义耳、达尔文、法拉第等一批科学家。当时世界一半以上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是皇家学会奠定的。这是科学家所研究的课题,不是教皇指派的,也不是皇帝的,是来自一线的实践带给科学家的。

当时欧洲大陆也有个巴黎科学院,法兰西学院。但是因为他们的经费都是皇帝给的,大学里的教师就只研究一些比如如何使皇家花园里的喷水池更好看,怎么养好皇家花园里的奇花异草。一切都是为了讨皇帝的欢心,并不关心科学技术对社会有什么用处。

中国也是如此,清朝的苏州制造局可以造出能用软笔写的万寿无疆的钟表,表机械功能也十分强,斜面、蜗杆、齿轮、游丝这些功能都具备。但是那些工匠为什么不去做工作母机呢?不做枪炮呢?我们的能工巧匠都给皇帝做玩具去了。

拿破仑是炮兵出身。攻打土伦的时候是一个少尉,土伦要塞城墙很高,当时的臼炮,打不到墙后面保皇党的指挥所。拿破仑的数学很好。他算出了炮弹运行的抛物线轨迹,打到了高墙后面,取得了胜利。人们为此而尊敬他,他也由此而发迹。

拿破仑创办了巴黎高等工业学校和巴黎高等师范学校。还强行把那些工科专业塞进大学里去,如果大学不接受,就将其解散,最后他干脆把全国的大学改为帝国大学。

战争和贸易是人类发展的两个主要形式。英国通过贸易、重商,使大学发展起来了。法国人靠战争用工科专业带动了科学技术。

在欧洲,德国人是比较晚进行工业革命的。德国的容克地主躺在葡萄园里,喝着醇美的葡萄酒,多么惬意。但是有一天英国人到酒吧里拿着一袋子钱,摆在他们面前。开始几十杯、几十杯的要啤酒时,他们宁静的日子被打破了。他们开始怀疑,英国人那来的那么多钱?德国人后来明白是英国人用机器挣来几十倍于农业的钱。

德国意识到要搞工业革命时出了一个人——威廉·冯·洪堡,德国的教育大臣,著名学者。他弟弟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地理学家,威廉·冯·洪堡本人毕业于哥廷根大学。哥廷根大学的数学很有名,出了很多著名数学家,诸如高斯等等,成为哥廷根学派。威廉·冯·洪堡建立了柏林大学,提出了洪堡原则:德国的工业革命起步晚,怎么赶上,一是要研究法律,二是要研究用什么样的技术才能加快工业化进程。洪堡原则提出教学要与科研相结合,于是科研走入了大学校园,大大影响了教与学两个方面,学校里第一次不是广招学生了。

研究生制度是后来在美国完善起来的,当时还没有。当时德国有的大学生毕业后不离开学校,留在老师身边,老师让研究生去工厂实习。而且,老师也经营企业,一边上课,一边要照顾自己的企业。

洪堡原则迅速使柏林大学、波恩大学、海德堡大学与欧洲其他的大学变得与众不同。其他国家教授穿这体面西装,上衣口袋别着三尖峰手绢参加晚会时,德国的教授却钻进了煤窑里开始研究。柏林大学成了世界上最好的大学,诞生了很多哲学家、工程技术专家和社会学家。当时的美国人最希望的就是去德国大学留学。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德国大学都为天下学子所景仰。中国人在清朝末年,开始赴西方留学时,很多人也瞄准了德国的大学。

20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二次大战把德国大学摧毁了。最可惜的是哥廷根大学,哥廷根大学是世界数学研究的中心,完全被毁掉了。浩劫过后德国的大学走进了低谷。柏林大学战后划归东德,教育水平下降。但是最近,两德合并后,德国的大学迅速发展。柏林大学在世界上所排名次,三年前进了25位。

2.实用精神带动美国大学教育

到底是美国的工商业带动了大学的发展呢,还是大学促进了工商业的进步?总之,20世纪,美国的大学超过了欧洲的大学。

美国众多有名的大学都在东北部。其中,杰佛逊创立的弗吉尼亚州立大学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其中有两个重要改革,一是不教神学,一是学生自己可以选课,这也是教育史上重要的变革。经历了南北战争后,美国人创立了技术学院和社区学院,将大学机制大众化。美国是一个比较平民化的国家。后来将大学社区化,所以建立了很多技术学院。但哈佛和耶鲁始终不认同这样的理念。

我认为真正代表美国大学精神的是斯坦福大学。铁路大王利兰德·斯坦福的儿子15岁在哈佛上学的时候不幸亡故。他的父母找到哈佛校长希望以儿子的名义为学校捐赠一个学院,但遭到了拒绝。

老斯坦福当时很生气,于是他决定回家乡去自己建一所大学,将自己8800英亩的农场分成两份,一块地做校区,一块做生活区,建立了斯坦福大学。老斯坦福本人文化素质不高,无法承担校长的职务。于是他就到处寻访,在印地安纳大学找到了乔丹校长。乔丹后来在斯坦福当了23年校长,他曾说:我们教师和学生在大学里应该建立一种精神基础,为人类文明延续而勇战。它不为传统所禁锢,不为外部所阻碍,还可以勇往直前。我们要把搞社会教育的无价之宝传给学生,把获得真理的力量传给学生。其中“不为传统所禁锢”就是斯坦福的特点。

老斯坦福在建校的典礼上说:“我衷心地希望你们年轻人来找我,但我又怕那些说空话的青年。社会使得成功的青年必须是事业家。因为人生的成功必须经历培养发展与创造。一个人不被创造也不会被建设,我认为人类科学对培养人的心智精神特别重要。人类就是要讲创造性。”后来的美国总统胡佛就是斯坦福第一届毕业生。毕业于采矿专业的胡佛,后来成了美国第三十一届总统。而斯坦福大学的胡佛研究所在美国学界也是鼎鼎大名的。

1893年,老斯坦福死了,学校的整个重担压在了他夫人身上。这时美国爆发了经济危机,老斯坦福的所有财产被冻结了。有人这时就劝斯坦福夫人停办大学以渡难关,至少是暂时停办。斯坦福夫人闭门考虑了两个星期,然后告诉乔丹校长她不打算停办斯坦福大学。高大的乔丹校长当时感动的甚至跪在了斯坦福夫人面前。

斯坦福夫人和乔丹校长一起努力,终于使得法官允许他们从冻结的资金中,每月拿一万美金来用。第一个月只拿到五百美元,乔丹校长连夜走遍校园,将钱分给了最急需的人。但正当问题似乎要解决时,新的问题产生了,老斯坦福当年修铁路的时候向政府贷款了一千五百万美金,联邦政府决定无限期地冻结斯坦福的财产,理由是为了保护政府投资。1896年9月22日斯坦福夫人又去找总统。总统表示自己是政府的人,没有办法随意撤销政府的决定,但建议她就此到法院去起诉政府。一年后,斯坦福夫人起诉政府。法院判决联邦政府败诉。1898年,政府宣布斯坦福的所有财产解冻,斯坦福夫人随后将所有资产变卖,将所得的1100万美金——她的所有家产,全部捐给了斯坦福大学委员会。在当时的环境下,这笔巨款拯救了斯坦福大学。对此,乔丹校长十分感激地说:“斯坦福这所大学,命运系于一个善良妇人。”斯坦福大学后来成为了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大学。在硅谷93%的经营者都是斯坦福大学的毕业生。

回顾大学的发展历程,先是早期教育,博洛尼亚大学、巴黎大学的成立,后来是工业化与英国、德国的大学,继而是美国的实用主义与大学的发展。今天的大学,我认为斯坦福是个方向。美国有一种说法:如果你的家里没有钱,但你很用功,你可以读哈佛;如果你不用功但是很有钱,你可以读斯坦福。人们听到这种说法容易产生误解,以为哈佛的学费比斯坦福低。以为斯坦福的学生质量比较差。哈佛的学费大概是13万美元左右,斯坦福大概是11万美元左右。哈佛主要考虑学生成绩,并不在乎学生有没有钱,并且有多种途径可以帮助穷的学生解决负担。斯坦福有名是因为世界各国的政要和富商的孩子在斯坦福。但是那只是新闻记者的看法。斯坦福大学1951年从大学校园划出了斯坦福工业区,创造了硅谷,孕育了英特尔等很多公司,大大促进了社会发展。

一个大学要是只靠名人效应就没什么意思了。一个学校,靠的是整体创造力,看的是到底做了什么。就像潘恩和杰佛逊墓碑上的故事。潘恩的墓碑上写到“潘恩——《常识》的作者”,杰佛逊的墓碑上写的是“杰佛逊——《独立宣言》的起草者,弗吉尼亚大学创始人”。其实潘恩是大陆会议的外交秘书,杰佛逊是美国第三任总统,这些职务都没写在墓碑上。这两人都是在美国独立过程中都起了很大作用的人。墓碑是自己撰写的,他们认为重要的是做了思想的创新工作,又做了新思想的传承工作。

3.培养官僚?研究学问?还是功能服务?

在中国,京师大学堂创办初期就是培养官僚的,学而优则仕,读书做官是宗旨。蔡元培的兼容并包思想,不是自己的发明,而是他去德国留学,学习了洪堡办柏林大学的经验与原则,他回来改造北京大学,才开始提倡大学以兼容各种学派、研究问题、教书育人为主了。这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里程碑。还有很多的教会大学,承袭了西方大学教育的传统,把西 方教育的思想与方法带进了中国。

中国一直没过工业革命的一关,中国的大学亦受此影响。清华大学并非中国要工业化而建立的,是因为洋人打进来后促成的,西方思想通过大学这种形式灌输进来。京师大学堂开办时的中国,大学主要是培养官僚,学者多数还是那种“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的人。天天修身养性,敌寇攻进来了,马上变成了一群不战、不和、不降、不走的笨蛋。

即便是研究学问,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大学的文科师资比理工科强得多,尤其是文学与历史,夸夸其谈的文人颇多。清华不是有个“行胜于言”的校训吗?“行胜于言”就是针对当时现状,提倡多做一点事,少说些虚话。但现在过分强调“行胜于言”,就有一点问题了。现在中国大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弱,尤其人文部分更差,应增加更多关联度高的一般知识。

说中国大学就要说1952年的院系调整。1949年以前的大学专业设置,本来就有点营养不均衡。早期文史哲方面有很多大师,例如陈独秀、钱穆、胡适、刘半农等大家。但理、工、农、医都比较差,我们连个普通的自行车都造不出来。你让陈独秀去造自行车去?建国后,1952年大学开始院系调整,打破了大学自治的格局与自组织的状态,主要是学习当时的苏联。很多综合性大学变成专业大学,又建了很多专业技术学院。这次院系调整对我们的大学伤害很大,破坏了大学的自治性,也破坏了大学几十年自组织、自适应的状态。大学是一个有机体,但这次调整使很多大学功能简单化,再要恢复起来是很不容易的。比如我想学希腊哲学,吃一瓶希腊哲学药马上就变成了希腊哲人了吗?那是不可能的,因为没有这种药。一个大学更要好多年的自组织和自适应的过程才会比较完善。

现在有一个现象,因为大学图书馆的很多书已经旧了,所以必须看新书。大学教授们、老师们一年看多少本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平均看几本?我得到的印象是学生读新书比老师多。我想问问,看新书少的老师怎么教看新书多的学生呢?不看书,你怎么教学生?

目前全球历史上最大的城市化运动正在中国发生。城市化不是开玩笑的,要把农民变成市民,仅礼仪训练就不容易。城市化要使整个生活有组织化,要懂得更多的法律,要懂各种各样城市人际的关系。在此之际,我们的大学能做些什么?我们做了什么?现在大学做的都是学校里的知识分子目力所及的事。比如,如果我是研究计算机程序的,一看大街上堵车了,我就研究个ITS系统;我们到超市买东西结账排队,就想做个好的超市结算软件,这些都是眼睛看到的。那么没有看到的呢?还有更多需要做的事。在新时期大学是干什么的?今后大学趋向是什么?

随着社会的发展,墙里面的大学会变化,大学院墙就会慢慢消失。大学越来越普及化,更多墙外的人也在研究新问题。谁研究透了新问题,谁参与进来,就有权威。墙里的权威垄断的时代,只是过去了。

中国现在各个行业的知识分子应该深入生活与生产实践中,了解现状,运用人类已经了解的基本理论和实用的技术,不断的分析,打破原来垄断我们头脑的过时的东西,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要提倡不自欺,不欺人,提倡探索新事物和提出新学说的精神。中国人在这个方面还差得太远。

然而,纵观大学的发展史,中国人最应该在这个历史时期对世界作出贡献。你看日本人,创造了经济奇迹,但他们办的大学不是一流的。所以十年来,日本经济一片萧条。这只是一个表征。它的大学不行,它的各个方面都不行。美国为什么行?是因为美国有三千多所优质大学。如果把美国三千多所大学都弄没了,美国就完了。只要三千多所大学还在,它就能富强起来。

现在大学教育方式办成了中学教育的延伸。大学不是中学的延伸,而应是自主学习的开始。全球化、信息化、教育终生化都对大学教育起作用。我们要保存知识、传承知识,所以既要基础性又要实践性,这两者不是矛盾的,而是互通的。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生活。”我们审视我们走过的路,发现新价值和获取的途径。

大学是依靠自己自治还是政府支持?我不是反对政府支持,但更要重视大学的自治性。现在大学学生要交学费,但中国大学主要还是靠政府拨款支持。美国人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走了弯路,就是大学60%经费靠政府支持。后来美国人慢慢改变,增强了大学自治性,大学的创造性随之增强。大学最重要的事是教什么、学什么、研究什么,而怎么教、什么人来教是其次的事。有人问我怎么评价教师末位淘汰制。我说,首先提出的应该是教什么的问题。什么事情值得去研究、去教?这是最重要的。从教师待遇上分析教改问题,就像分田分地似的,分配不均了,老师为自己的利益打起来了,而不是为了教学生什么知识、什么专业问题打起来了。孰轻孰重?这些才是最重要的问题。

大学走过的路和大学的精神和原则,都是和解决人类发展中的大问题有关系。看看现在的环境。有人研究转基因肆无忌惮,搞不好生物界要受很大影响,世界会因此崩溃。

古希腊不讲多少技术,那时不需要多少技术;而我们的先人也讲天人合一,但现在天人合一不行了。我们在水泥路上走,坐在汽车上,连土都碰不到。人文科学和这些技术科学有什么关系?是不是我们唱唱同一首歌就算提倡人文精神了,是不是就环保了?不是的。我们研究环保,只注意研究水和空气的环保、物质的环保,这是不行的。我认为,是人的心灵不环保了,为什么要去发展破坏世界的技术?为什么要研究转基因?为什么要生产成吨的毒药?为什么要搞那么多的武器?为什么要把人类生活变成这样那样?就是这些很简单又很重要的问题在困惑我们。我们的大学能为我们的城市化过程提供什么支持和分析?

我提到的斯坦福夫人,这位老太太已经死了好多年了。我不认识她,不是特意为她的亡灵鼓噪,特意地祭祀她。今天我说起她,是因为我们都有一种相通的精神——她给人类带来了光明!这是最重要的。知道吗?孩子们。

(作者系中国社会调查所副所长, 原国家发改委国际信息研究所副所长,《科学决策》杂志执行主编,曾任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策划、CCTV-新闻频道《央视论坛》总顾问。)

第四篇:马克思诞生200周年心得体会汲取马克思主义强大真理力量,开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时代

今年是马克思诞生200周年。

马克思的伟大在于他开创了一个改变世界历史进程的伟大事业—科学社会主义事业,他奠定了这个伟大事业的全部理论基础,并推动了这个伟大事业的实践发展。恩格斯指出:“我们之所以有今天的一切,都应当归功于他,现代运动当前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应归功于他的理论和实践的活动;

没有他,我们至今还会在黑暗中徘徊。”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结合学习原著及近期理论研讨收获,就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谈一些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真理力量

纵观人类整个思想史,还真的没有一个名字,能像马克思那样,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地区都如雷贯耳;

没有一种理论和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的思想、文化、行动以及整个社会发展都产生了如此深厚的影响,并且今后还在持续不断地影响着。

在进入新千年时,英国广播公司网上评选千年最伟大思想家风云人物,马克思位居榜首,这充分说明了马克思在时空两个维度的深刻影响。

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从何而来,有如下的体会:

1.吸收人类历史优秀思想成果,有着最深厚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如此长久地保持强大生命力,焕发出璀璨的真理光芒,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在人类社会积累起来的丰富的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

列宁说: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马克思主义就是共产主义从全部人类知识中产生出来的典范。马克思主义者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反对全盘否定和一笔抹杀过去历史上的一切优秀思想成就,而明确地承认自己是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的哲学、英国的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社会主义的当然继承者,并把它们称之为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揭示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是时代的产物,是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2.坚持批判与摒弃,有着与时俱进的宝贵品质。

当然,马克思不是简单地吸取前人的思想成果,而是批判地继承,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并从根本上加以革命改造。可以说,凡是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都从无产阶级立场出发,用批判的态度加以审查;

凡是人类思想所建树的一切,他们都重新探讨过、批判过,在工人运动中检验过。经过这样辛勤劳动和艰苦探索,才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严密的理论体系。

因而,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之日起就有着与时俱进的可贵品质。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不是封闭的;

是发展的,不是停滞的;

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不是僵死的教条;

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

恩格斯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他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这是马克思主义能够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根本原因。但是任何理论都有历史局限性和时代局限性,因此我们在继承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时,我们依然保持了这个理论的优秀品质。

3.为全人类的解放而努力,有着最坚实的群众根基。

早在中学毕业前夕,马克思就写了一篇题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的文章,表达了为人类服务的崇高理想,指出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马克思愤怒于资产阶级学术为私有资本提供一切,他则发誓自己要究毕生精力为劳动者提供一切。正是源于这样的初心,马克思终其一生都在为全人类的解放事业而苦苦追索,对劳苦大众的现实关怀贯穿其一生。

与此同时,在马克思看来,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和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最终都要通过群众的实践来实现。因而马克思的著作通篇充溢着一种对人类命运的强烈关怀,这使得马克思主义有着最为坚实的群众根基。

二、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丰硕成果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披荆斩棘,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开拓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道路,相继取得民族解放、国家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伟大成就,根本原因在于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结合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坚定立场。

1.理论层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飞跃。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旧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里取得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并顺利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发展和应用,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步。

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后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作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决策,并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这个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改革的深入,理论的创新,形成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这一理论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我国在经济、政治、民生、文化、教育、科技、外交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已成为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

2.实践层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历史贡献”。

中国共产党97年全部奋斗历史,可以概括为革命、建设、改革三件大事,取得了相应的三大历史性贡献,第一个伟大历史贡献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二个伟大历史贡献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第三个伟大历史贡献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深刻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其成功的原因很多、经验很多,但其中最根本原因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三坚持不忘初心,开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时代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重大原创性贡献,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是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使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出,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这就始终坚持要与现实互动、与时代互动、与人民互动,把“四个伟大”同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贯通起来,切实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进行伟大斗争,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动力。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发扬攻坚克难的斗争精神,解决了许多长期以来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新时代,面临国内外一系列重大挑战、重大风险和重大矛盾,更要通过伟大斗争继续加强中国共产党自我建设的决心,推进中国共产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信心。全党全社会要继续进行更为长期、复杂、艰巨的伟大斗争,在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中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造力,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时代化大众化中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凝聚力。在进行伟大斗争提高执政本领中,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去打破旧理念,与固化矛盾、利益藩篱作斗争的精神动力。

2.建设伟大工程,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领导力量。

“四个伟大”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时代,面对“四大危险”“四大考验”的挑战,坚持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政治建党,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

坚持思想建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加强全党理论武装,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

坚持组织建党,尤其注重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掌握组织群众的规律,依靠群众、动员群众,增强党的群众组织力。坚持制度建党,以制度建设规范权力、打击腐败、完善监督,形成中国共产党身正自威的形象,赢得人民的认可和信任,增强党的社会号召力。伟大工程聚焦增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极大地夯实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领导力量。

3.推进伟大事业,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动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新时代,推进伟大事业就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持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将不断丰富创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行动纲领;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将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并努力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我们要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丰富和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4.实现伟大梦想,保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实现。

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在实现新时代伟大梦想的道路上,坚持理论与实践互动,科学安排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步骤,保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实现。新时代,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是实现伟大梦想道路中的阶段性难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每个中国人心中最真实的向往,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指向。新的历史方位,我们既要坚决兑现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承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要趁势而上,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使中华民族向着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的方向迈进,以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保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实现。

“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200年的时光产生了无数的主义,也淹没了无数的主义。马克思主义以其科学性,散发着耀眼的真理光芒。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

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纪念马克思诞生200周年,决不是为纪念而纪念,决不是一种仪式,或一种形式,而应该从内心深处、灵魂深处去追根溯源,锤炼党性,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在马克思诞生200周年的特殊年份,我们更要增强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从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吸收智慧、汲取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伟大真理的光芒照耀我们前进

马克思主义伟大真理的光芒照耀我们前进

胡耀邦(一九八三年三月十三日)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家、科学家,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剥削被压迫群众的伟大导师,科学共产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

马克思是十九世纪的德国人,但他的影响远远超出了他所处的时代和地区的界限。他是属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一切被压迫人民、被压迫民族的,是属于全体进步人类的。正如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时所说,马克思用他的强有力的思想,哺育了世界西方和东方两个半球的无产阶级运动。〔1〕我们中国的共产主义者,中国的无产阶级,中国各族人民,正是在马克思学说的指引下,才使我们这个落后的东方大国走上了革命和解放的正确道路。中国人民已经胜利地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成为伟大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我们正在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为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实现党的十二大提出的宏伟纲领而奋斗。现在,我们大家都更加深切地感到,没有马克思的学说,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向马克思请教,认真学习他的著作,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让我们在这个纪念大会上,在世界的东方,向长眠在伦敦的马克思,表示最深挚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同志们,朋友们!

马克思在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贡献,就是他和他的亲密战友恩格斯一起,为批判旧世界、开创新世界,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类争取解放的斗争,提供了最强大的思想武器——科学共产主义。

他第一次把唯物论同辩证法结合起来,并且把辩证唯物论运用于观察和分析人类社会历史,揭示了人类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基础归根到底是物质生产的状况,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科学地说明了阶级斗争在人类社会历史中的作用和它产生、发展、消灭的条件。

他第一次发现了资本剥削劳动的秘密,即剩余价值规律,进而揭示了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到最后必然被共产主义所取代的历史趋势。

他因此第一次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证明了现代无产阶级是推翻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的新兴社会力量,是彻底革命的和最有前途的伟大阶级。

这样,他就在历史科学、经济科学和哲学领域,实现了最伟大的根本变革,建立了真正科学的宇宙观和最彻底的社会革命论。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开始,就显示出了历史上任何思想体系所不能比拟的强大威力。马克思青年时代就投身革命,在他成为共产主义者以后,直接领导了工人运动,与工人运动同呼吸、共命运,把毕生精力献给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他从事革命活动,正是十九世纪欧洲社会激烈动荡,革命风暴汹涌澎湃的时期。在革命风暴的考验下,尤其是在一八七一年巴黎公社伟大斗争的严峻考验下当时那些五花八门、吵吵闹闹的社会主义流派,都奄奄待毙;唯独马克思的学说,真正代表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利益,精辟地概括了革命运动的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因而能够迅速广泛传播。马克思亲手创建的无产阶级的党,也由革命流亡者的小组织,发展成为“使整个官方世界发抖的强大政党”。〔2〕

马克思、恩格斯相继逝世了,但马克思主义却继续蓬勃发展。一百年来的历史反复说明,一部马克思主义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不断战胜各种敌对思潮的攻击和反动势力“围剿”的历史。无论经过多么严重的曲折,多么险恶的风浪,它的革命锋芒始终锐不可当。一百年来的历史也反复说明,一部马克思主义史,又是不断克服马克思主义运动内部的各种错误倾向,因而不断向前发展的历史。修正主义是错误的,因为它丢掉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教条主义也是错误的,因为它把马克思主义看成僵死的教义。无论修正主义还是教条主义,都是主观同客观相分裂,理论同实际相脱离,都同马克思主义背道而驰。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是革命的指南,它的生命力就在于不断分析研究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同各个时代和各个国家的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能够不断丰富发展的源泉,是使马克思主义永葆革命青春的根本保证。

列宁和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干成了十月革命,是马克思、恩格斯逝世以后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个最重大的发展。他们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帝国主义时代世界形势的最新发展,同俄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决定自己的路线和政策,所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所以有列宁主义,所以干成了十月革命,成功地实现了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一国的胜利。如果列宁和俄国布尔什维克党不按照俄国的实际情况行事,拘泥于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必须在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胜利的个别结论,结果会怎么样呢?那就没有十月革命的胜利。

中国革命的胜利是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发展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毛泽东同志和我们党,在东方条件下,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紧紧依靠工人阶级在农村的强大同盟军、反封建的革命主力——农民,找到了用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道路,所以有毛泽东思想,所以干成了中国革命。如果不是这样,而是拘泥于城市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近代欧洲革命的传统模式,结果会怎么样呢?那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

所以,马克思主义发展历史的一条根本经验,就是各国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自己所处的国际地位和国内情况,自己决定自己的路线和政策,革命也好,建设也好,才能取得成功。

二次大战后的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经过三十多年的曲折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和胜利,但也有严重的挫折和失败,经历了充满动荡和分化的令人目眩神迷的过程。在这种复杂的历史现象面前,全世界议论纷纷。一些人幸灾乐祸,一些人丧失信心,把这叫做马克思主义的“危机”。但是就在所谓马克思主义“危机”的喧嚷声中,许多国家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和组织经受了种种冲击的考验,英勇沉着地继续战斗。一切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和一切有识之士,从这种曲折发展中,看到一个最本质的积极因素,就是越来越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和组织,在政治上和思想上敢于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独立思考,从而能够独立自主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本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事实已经证明,无论是在如何正确处理各国党之间的关系问题上,还是在各国革命的具体道路问题上,今天各国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认识和实践,比之过去是更加丰富,更加深刻,水平是显然提高了。这就从根本上为马克思主义的更大发展,创造了最重要的条件。我们党的情况,自一九七八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发生了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性转折。十年“文化大革命”,曾经使我们党陷入严重的困境。但是,困难没有使中国人民对马克思主义失望,反而使我们进一步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经过从三中全会到一九八二年的十二大,在短短四年的时间里,我们已经胜利地完成了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繁重任务。拨乱反正,归根到底就是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走上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道路,也就是毛泽东同志为我们开创的唯一正确的道路。我们大家都从亲身经历中深切地感受到,当着毛泽东同志在几十年中坚持这条正确道路的时候,他的思想和实践是何等光芒四射,为我们党和人民带来了何等巨大的智慧和力量,而当晚年偏离甚至违反这条正确道路的时候,即使是象他这祥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也不可避免地陷入令人痛心的迷误。所以,我们的拨乱反正,就是要恢复毛泽东思想的本来面目,就是要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世界上有些人至今还在胡说什么我们抛弃了毛泽东思想,这只能表明他们对毛泽东思想一无所知,也就是对马克思主义一无所知。

在拨乱反正过程中,我们在思想路线上,坚决冲破了长期存在的“左”的倾向和个人崇拜的严重束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原则,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恢复和发展了党内生活的马克思主义准则。在拨乱反正过程中,我们在政治路线上,勇敢地抛弃了造成极大危害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重新正确地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实现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实现了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在拨乱反正过程中,我们在农业体制上,坚决冲破了长期存在的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什么是大生产等问题上的严重误解,克服了吃“大锅饭”的平均主义的严重错误,创造了以专业承包、联产计酬为特点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在广大农村按照中国的具体情况,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按劳分配原则,真正实现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农业上的大胆改革,打开了一条使八亿农民放开手脚,充分发挥巨大劳动潜力,发展多种经营,向生产深度和广度进军,不断提高对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购买力,开拓广阔的社会主义市场的正确道路。这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已经并将继续起巨大的推动作用。同那些一知半解的人们的看法相反,社会主义在中国农村不是后退了,而是大大前进了,不是动摇了,而是大大巩固了。原因不是别的,只在于我们抛弃了从外国搬来的或者自己生造的那些不适合实际情况的旧形式,找到了真正在中国土壤上产生的适合当前中国农村条件的新形式。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阶段。在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还有不少不适合我国情况的、错误的观念和模式,长期禁锢着人们的头脑,严重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只有从实际出发,冲破这些东西,全面系统地、坚决而有秩序地、有领导有步骤地实行改革,才能全面开创新的局面,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际更好地结合起来,进一步发展科学的社会主义。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大大发展社会生产力,就必须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改革为之开辟道路。我们相信,在坚持四项原则,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调整那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的环节,调整那些不适应经济基础要求的上层建筑的环节,就一定能够成功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亿万人民当中蕴藏着的无限丰富的创造力就一定能够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一定能够更好地显示出来。这当然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决不是短期间所能完成的。但是可以预期,经过十几、二十年的努力奋斗,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十亿人口的不发达国家,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取得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重大进展,这将是本世纪末、下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在东方的又一个重大新胜利。

同志们,朋友们!

马克思不但是伟大的革命家,而且是伟大的科学家。他之所以能够创立科学共产主义,一个极其重要的条件,就是他掌握了人类文化知识的优秀成果,并使它同工人运动牢固地结合起来。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主义本身的思想来源,就在于它批判地吸收了当时世界上三个最先进国家的三种主要思潮,即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3〕马克思学说之所以能够“掌握最革命阶级的千百万人的心灵”,也是因为它“依靠了人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所获得的那些知识的坚固基础”,并且借助于这种知识,丰富了它的结论。〔4〕马克思的学问博大精深,其领域之广,造诣之高,为世界历史所罕见,受到许多诚实的科学家、思想家和历史学家的敬佩。旧世界的辩护者们企图抹杀马克思,或者诬蔑马克思的学说早已“过时”,事实证明这只是他们的一厢情愿。一代又一代的学者、青年、工人运动家、民族革命家和一切立志改革的人们,从马克思主义汲取无穷无尽的力量和信心,这种情况是任何昙花一现的“新思潮”所不可能梦想的。马克思的勤奋和毅力是惊人的,他治学态度之严谨,尤其堪为一切科学工作者的典范。他历遭反动政府的迫害,颠沛流离,寄居国外,而斗志弥坚,在革命和科学的道路上奋战不已。他一生从未摆脱过物质贫困,只靠恩格斯的帮助才稍许减轻。他有四个儿女童年夭折,一个女儿死后,甚至没有钱买一个小棺材。〔5〕他以自己的全部心血和智慧,以自己的最精湛的科学成果,献给工人阶级,献给全人类。他的献身精神,真是可歌可泣。马克思确实是工人阶级知识分子的最高典范,是一位代表人类智慧和良心的最完全的知识分子。

在这个纪念大会上,当我们说到掌握人类文化成果对于马克思的伟大事业的重要性的时候,当我们说到马克思是最完全的知识分子的时候,我想利用这个机会,着重讲一讲我们党、我国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应当如何正确对待知识和知识分子的问题。我们党成立六十多年来,主要是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干两件大事。一件是推翻旧世界,推翻三座大山,一件是建设新世界,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推翻旧世界,需要知识和知识分子;建设新世界,更加需要知识和知识分子。而且应当说,在我们这样原来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能否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是决定建设成败的一个关键。但是,恰恰在这个关键问题上,我们曾经长期认识不足,并且被一些背离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观念纠缠了多年。因此,如何正确对待知识和知识分子的问题,就成为当前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的,一个重大而迫切的问题。

必须肯定,在解决知识分子问题上,我们党是有出色成就的。我们党的创立和发展,从来同革命知识分子分不开。在一九三九年抗日战争转入更加艰苦斗争的年代,毛泽东同志起草的《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就是一个用马克思主义精辟分析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知识分子的特点,确定放手吸收知识分子的著名文献。这个战略决策,对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直到建国以后我们事业的胜利,起了多么重要的作用,这是历史已经证明了的。建国初期,相当一段时间内,我们党在知识分子问题上比较谨慎,基本上是正确的。一九五六年,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根据毛泽东同志提议召开的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周恩来同志在报告中系统地论述了知识分子问题同加速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第一次明确指出了我国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并且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科学教育文化事业取得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重大发展。我们在一系列科技领域,包括原子弹、氢弹、运载火箭和人造卫星等尖端技术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我们不但吸收了大量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而且培养了更大量的新的知识分子,包括人数在四百万以上的大专程度的知识分子。这就形成了我们今天所拥有的知识力量的重要基础。这支知识分子队伍正在继续增长,他们同广大工人、农民结合在一起,共同努力,是我们在本世纪末达到七八十年代世界科学技术先进水平的依靠和希望。

但是,也应当看到,从五十年代后期开始,我们在对待知识和知识分子的问题上,逐渐离开了正确方向,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它的主要表现,就是轻视知识,轻视专业,给广大的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并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的知识分子戴上“资产阶级”的帽子,排斥和打击他们,使许多知识分子遭受压抑,以至蒙受冤屈;与此同时,又放松和取消了干部队伍知识化、专业化的战略任务。这种倾向,在“文化大革命”中发展到荒谬绝伦的地步,甚至把重视知识和知识分子说成是“搞修正主义”,有“亡党亡国”的危险。这样,在知识和知识分子问题上的“左”倾错误,就发展成为令人痛心的十年浩劫的重要组成部分。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情况已经大有好转。一九七八年,邓小平同志进一步闸述了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就使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开始重新走上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轨道,这是大家都看得到的。但是同时必须看到,无论在思想认识上,在社会舆论上,还是在各项政治、经济和组织措施上,都还远远没有彻底清除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影响。全国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全党同志首先是各级领导骨干,必须对这个重大问题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深刻观念,以适应大规模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一寸光阴一寸金,时间对我们是很宝贵的。现在,是毫不迟疑地下定决心,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了。

同志们,朋友们!

在知识和知识分子问题上,我们应当从历史的曲折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呢?确立哪些马克思主义的真正革命的和科学的观念呢?

第一,一定要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同人类文化成果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错误倾向,确立尊重科学文化知识的正确观念,动员全党全民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

马克思主义是从哪里来的?从根本上说,当然是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和工人运动的产物;但它同时又是吸收人类几千年文化知识的结果。如果只有工人运动,不利用人类文化成果去科学地发现历史发展的规律,论证工人阶级的长远的和根本的利益,那就只能产生形形色色的工团主义、经济主义、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等等,而不可能产生马克思主义。从另一方面说,我们的同志都有亲身的体验:为了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学文化。单凭朴素的阶级感情,只能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个别观点,而不可能系统地领会和掌握马克思主义。至于我们今天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设新世界,要在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成功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并且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全体社会主义建设者,就更加需要不断批判地吸收当代科学文化的新知识、新成果。“知识就是力量”。〔6〕尊重知识,欢迎知识,渴求知识,努力把知识变成建设新世界的巨大力量,应当成为我们共产党人和一切建设者所应有的优良素质。

有一种谬论,说什么“知识越多越反动”,这在“文化大革命”中曾经猖獗一时。必须明确指出,在人类的知识体系中,自然科学知识,生产技术知识,历史和地理知识,当代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各门社会科学知识,反映社会化大生产共同规律的经营管理知识,以及那些在历史上反映人类进步成果和进步阶级要求的各种文化知识,都包含着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长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真理的成份,都是人类辛勤劳动的积极产物,是人类争取自由的一种武装。这样的知识越多,就越有利于提高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这是社会进步的一种标志。就是一些在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但浸透了反动阶级偏见的东西,马克思主义者也应当加以分析批判,并且从中吸收有用的材料。所以,问题是在于对待知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一般说来,知识多总比知识少要好,更不能说什么“知识越多越反动”。

我们说马克思主义建立在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的基础之上,这个基础就包括自然科学。明确这个观念,在我们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尤其重要。我想在这里特别讲一下马克思、恩格斯是怎样重视自然科学的。他们用心研究了数学和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技术方面的大量材料,用自然科学成果特别是十九世纪的三大发现,〔7〕论证了自然界的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发展学说,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奠定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和《反杜林论》,集中反映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提出了关于科学是生产力,而且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的著名论点。他站在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无产阶级立场上,高度评价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形象地把科学技术的一些划时代的成就说成是比当时一些著名革命家“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8〕他在发电技术刚刚萌芽的时候,就敏锐地观察到人类即将面临的电能时代的曙光。当世界上第一条实验性输电线路刚刚出现的时候,马克思、恩格斯就给以极大关注,预见到电能将由此而远及穷乡僻壤,“成为消除城乡对立的最强有力的杠杆”。〔9〕马克思在为推翻旧世界而斗争的时代,尚且如此高度重视科学技术;今天我们肩负着建设新中国的历史重任,难道不应当更加自觉地重视科学技术,更加自觉地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吗?毫无疑问,已经成为自己国家主人的我国亿万劳动人民,有了马克思主义和现代科学文化的武装,就将成为更强大更活跃的生产力,干出一个翻天覆地的伟大事业。

第二,一定要反对把知识分子同工人阶级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看成“异己力量”的错误倾向,确立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的正确观念,百倍地加强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的团结。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必须尊重和依靠知识分子,犹如我们必须尊重和依靠工人和农民一样。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知识分子从来不是一个独立的阶级。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虽然知识分子按其社会地位,大都是从属于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但是他们中间的绝大多数同时也受着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压迫,因而一部分知识分子直接参加了革命,一部分同情革命,还有许许多多知识分子怀有反帝爱国的志向。真正死心塌地站在革命人民的对立方面,为统治阶级效劳的反动知识分子,当然是无产阶级的异己力量,但那只是极少数。到了社会主义社会,我国知识分子的情况起了根本的变化。从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他们中间的绝大多数积极为社会主义服务,而且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经受了建国以来长期的锻炼和考验。同时,我国现有知识分子队伍总数百分之九十几的人,都是新社会培养出来的,其中绝大多数还是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尽管知识分子在劳动方式上,同工人、农民还有重要差别,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从总体上说,从取得生活来源的方法和为谁服务来说,明确肯定我国知识分子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是中国革命历史发展的伟大成果,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果。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集设的新时期中,知识分子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按照科学和工业的最新发展趋势,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本质差别将会逐渐缩小甚至归于消灭,将会造就出体力劳动同脑力劳动在更高水平上结合的一代代新人。但这是远景,今天还办不到。也就是说,科学文化知识和脑力劳动相对集中在知识分子这一部分人身上的状况,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还会存在。因此,知识分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绝对必需的智力因素,是我们国家的宝贵财富。我们一定要造成尊重知识和知识分子的社会风气,并且采取切实措施,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把这看成是“基本建设”,并且是“最基本的基本建设”。要向广大人民讲清楚,在社会主义社会,一般说来,科学文化程度高一些的比低一些的,脑力劳动者比体力劳动者,在物质待遇上高一点,不但是脑力劳动本身的不可缺少的条件,更重要地将大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有利于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者的知识化,有利于鼓励工农子女努力学科学、学文化,从而培养更多的知识分子。很明显,这样的政策,是符合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符合工人阶级和全体人民的长远和切身利益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政策;反之,过去一个时期那种“左”倾错误政策,则是同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原则背道而驰的政策。

我们说要尊重知识和知识分子,在任何意义上都不是说可以轻视和贬低体力劳动,不是说可以轻视和贬低体力劳动者,那是我们社会主义社会所决不能容许的。一切有益于社会的劳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是光荣豪迈的伟大事业。在我们国家,占劳动者总数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们,今天都是在从事各方面的紧张的体力劳动。我们的一切财富,归根到底都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共同产物。当然,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脑力劳动所创造的成果会越来越显得突出,脑力劳动者在全体劳动者中的比重也会逐步增加。但是这个过程本身,就包括体力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体力劳动中的脑力劳动因素的不断增加,一批批体力劳动者按照社会需要转变为脑力劳动者;同时,广大工人、农民特别是有熟练技能的老工人和农村能工巧匠的创造性生产实践,又是科技进步的无穷无尽的丰富源泉。任何把脑力劳动同体力劳动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观点和做法,都是完全错误的。在社会主义社会,任何知识分子,如果轻视和脱离工人农民,他们将很难真正发挥作用,并旦将受到社会的纠正。同时还要看到,无论将来生产技术水平达到何等高度,也决不可能从人类社会劳动中完全消除体力劳动的因素,尤其不可能消除那些工艺性的手工劳动,不可能消除特殊环境和紧急情况下的重体力劳动。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一万年都有体力劳动。总之,社会主义社会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只是分工的不同,劳动复杂程度的不同,决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我之所以还要讲到这一点,是因为当着我们强调尊重知识和知识分子的时候,一定要同时注意防止那种轻视和贬低体力劳动的错误倾向。我之所以讲到这一点,还因为象中国这样一个有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的国家,“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腐朽等级观念,根深蒂固。恩格斯曾经把鄙祝劳动的恶习,叫做奴隶制遗留下来的一根毒刺。〔10〕我们一定要随时警惕和拔除这种毒刺。我们说要尊重知识和知识分子,当然也不是说知识分子就是十全十美的,没有必须克服的弱点了。我国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都有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优点和弱点。就总体来说,无论在思想上、业务上和实践本领上,我国知识分子都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形势对他们提出的更高要求。在新时期中,我们希望我国知识分子,以马克思、恩格斯这样的最完全的知识分子作为自己的崇高典范,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和一二九运动以来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光荣传统,学习彭加木、栾茀、蒋筑英、罗健夫、雷雨顺、孙冶方等同志的献身精神,更加努力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精益求精地掌握新的知识,脚踏实地地到群众中去、到实践中去,自觉地增强组织性和纪律性,在改造客观世界的伟大斗争中,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做到又红又专。一切先进知识分子的经验证明:无论是谁,即使是很有权威的专家学者,在日新月异的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面前,都不能丝毫满足于已有的成就,而必须在思想上和业务上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水平。一切先进知识分子的经验还证明:只有同工人、农民更好地结合起来,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才能真正施展自己的才干,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光和热,才能把自己掌握的知识真正转化为造福人民的巨大力量。

九十年前,恩格斯给国际社会主义者大学生代表大会写过一封信,热情地期望从他们中产生出“脑力劳动无产阶级”。这种脑力劳动无产阶级,能够同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兄弟在一个队伍里,肩并肩地在革命中发挥巨大作用。〔11〕今天,在我国新的历史条件下,恩格斯的这个期望,正在全国范围内和全体规模上,成为现实。现在有人说“老大靠了边,老九上了天”,这样把工人和知识分子区别为“老大”和“老九”,是不对的。至于说只有“老九”上了天,则是更加不符合事实的。我们的主张是,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在党的领导下,手拉手,肩并肩,一起飞上天!一起飞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天!

第三,一定要反对把坚持党的领导同实行内行领导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错误倾向,确立要领导就必须内行的正确观念,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在革命化前提下的知识化、专业化。

我们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知识和知识分子,这个指导思想,首先要在各级各部门领导机构的改革上体现出来,使干部队伍在革命化的前提下,实现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人们可能会问:过去我们干部队伍的知识水平并不高,不是也取得了革命战争的胜利吗?不错,我们党的干部队伍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于长期处在农村游击战争的环境,确实存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不足的弱点。但是,我们党在当时条件下还是很重视有计划地培训广大干部和战士的,在延安和各根据地、解放区曾经大量地举办了各种干部学校。我们对于当时革命战争、根据地建设和白区工作所迫切需要的军事知识、社会知识和经济文化知识的学习和钻研,是很刻苦,很认真,并且是很有成效的。无论是从工农干部还是知识分子干部当中,都成长出成千上万优秀的各级领导者,其中许多人成为军事、土改、统战、财经、宣传文教等各方面工作的专门家。至于统帅我们全局斗争的党中央的领导核心,党的一大批杰出领袖人物,更是有高度理论文化素养的。他们精深地研究了中国革命问题,总结了中国社会发展规律,这样才形成了关于中国革命的有系统的科学理论,即毛泽东思想。历史表明,我们党的干部队伍从来就不是一支没有知识的,愚昧的队伍,而是一支真正掌握了当时革命斗争迫切需要的知识,精明干练,因而能够克敌制胜的队伍。不同的是,今天情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全新的事业,规模广大得多,性质复杂得多,行业也多得不可比拟,就是军事工作也更加专门化了。在这种情况下,仅靠过去那些知识和经验已经大大不够了,掌握现代科学技术文化知识已经成为现实斗争的追切需要。因此,我们现在提出知识化、专业化的更高要求,难道不是完全正确和必要的,完全符合历史发展的吗?

党的领导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是方针政策的领导,是对于各方面工作的检查督促,不可能也不应当包办代替各项具体业务、技术和行政工作。既然如此,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为什么还要专业化,还要变成内行呢?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正确的政治领导,就是要在各个领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把党的方针政策同本地区、本部门的具体实际和具体业务结合起来,调动和组织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卓有成效地实现党所提出的战斗任务。而要做到这一点,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不但要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而且要熟悉各自领导范围内的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有关业务领域的具体情况,掌握它们的特殊规律。不然的话,只能是空头政治,只能不着边际,无所作为,或者瞎指挥。依靠这样的领导,四化建设是没有希望的。因此,要领导,就必须努力成为内行。

为了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把党的方针政策同各个领域的具体业务很好地结合起来,在认识论上,就必须正确理解和处理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个别与一般是相互联结的,一般寓于个别之中。只有深入地认识个别,才能更好地把握一般;而在认识了一般之后,还必须继续深入地去认识个别。关于一般与个别的这种辩证关系,毛泽东同志认为是辩证唯物论认识论的一个精髓,是我们必须时刻牢记的思想方法和领导方法的一个重要准则。如果我们的领导同志,只是停留在一般的“政治领导”上,不去深入个别,不去掌握为实行有效领导所必需的专业知识,甚至认为外行领导内行是天经地义,拒绝深入个别,拒绝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那是很危险的。因为那就从根本上取消了专业化的要求,堵塞了认识不断深化、领导水平不断提高的道路。

我们党和国家干部队伍的知识化、专业化问题,实际上早在五十年代就曾经提出过。一九五六年九月,党的八大一次会议期间,毛泽东同志曾经强调指出,中央委员会的成份,反映了中国革命的过程,将来它的成份是会改变的,我们的中央委员会应该有许多工程师,有许多科学家。但是这个问题,连同各级领导干部的年轻化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现在,中央决心从这次机构改革开始,通过新老干部的交替,把干部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这样三个问题,联系起来逐步解决,这就是:大批老同志退下来,搞好传帮带;吸收大批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知识分子到各级领导班子中来;热情鼓励和组织那些有相当领导经验和政治水平,但文化程度太低的中年干部,下决心补习文化。这是一项保证我们党的事业继续蓬勃发展的,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措施。

同志们,朋友们!

在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的时刻,我们兴奋地看到,马克思、恩格斯所开创的共产主义运动在今天中国的中心任务已经是: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为建设一个具有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这样一个宏伟而艰巨的任务,不但在东方历史上,而且在整个人类历史上,都是最伟大的创造性工程之一。为完成这个任务而提出的某些重大课题,是全世界马克思主义者从来没有遇到过,因而也从来没有解决过的。这就要求我们,要求中国共产党人,要求各条战线、各行各业的广大干部,一定要在新的伟大斗争中,重新学习。我们党在建国前夕,曾经提出过重新学习的口号。毛泽东同志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强调指出:“严重的经济建设任务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熟习的东西有些快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习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这就是困难。”“我们必须克服困难,我们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我们必须向一切内行的人们(不管什么人)学经济工作。”事实证明,那一次重新学习,保证了我们党由革命战争顺利地转入掌握全国政权,保证了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的确立和巩固。可惜的是,那次学习没有很好坚持,特别是没有明确地提出各级领导干部系统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尤其是各项专业知识的任务,更没有为此采取持久的、强有力的措施。现在,在新的历史时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面前,我们党又一次提出重新学习的口号。这是建国以来的第二次重新学习。这祥一次重新学习,包含着两方面同样重要的内容:一方面是更好地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是指导我们思想和一切行动的理论基础;另方面是更好地掌握各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掌握现代技术和经营管理科学。这样一次重新学习,将贯串四化建设的全过程,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起来,并且长期坚持下去。这样一次重新学习,加上全国教育文化事业的有计划的积极发展,将是一个包括全国上下,各行各业,亿万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在内的,向科学的伟大进军。

在今天这个纪念大会上,当我们提出重新学习任务的时候,我们不能不想到,马克思、恩格斯在这方面同样也是我们的伟大师表。马克思为了研究政治经济学,四十岁以后还复习代数,学习和研究当时数学发展的高深部分——微积分,并且专门去听工艺学教授的讲课。恩格斯在创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过程中,五十岁以后还下决心进行数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系统学习。恩格斯在回忆这段重新学习的经历时说过:“我尽可能地使自己在数学和自然科学方面来一个彻底的——象李比希所说的——‘脱毛’”。〔12〕恩格斯这里引用的“脱毛”,是什么意思呢?这句话是十九世纪德国著名化学家李比希说的。李比希说:“化学正在取得异常迅速的成就,而希望赶上它的化学家们则处于不断脱毛的状态。不适于飞翔的旧羽毛从翅膀上脱落下来,而代之以新生的羽毛,这样飞起来就更有力更轻快。”〔13〕李比希这段话,表现了那些不断努力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探求,敢于破旧创新的科学家们的可贵的进取精神。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今天决心进行的重新学习,难道不是同样可以比喻为鸟的脱毛吗?我们十亿人口的中国,好比“其翼若垂天之云”的大鹏,〔14〕一旦重新学习,摆脱了不适于飞翔的旧羽毛,换上了新羽毛,那就一定能够更有力更轻快地展翅高飞,越过一个又一个高峰,达到我们的目的地。同志们,朋友们!,马克思逝世,整整一百年了。百多年来,马克思的学说,已经由一个在欧洲徘徊的“怪影”,发展壮大,成为深刻改变了并将继续改变世界历史面貌的巨大力量。马克思主义从它诞生以来,始终是指导国际无产阶级团结战斗的指针,始终是指导全世界被压迫民族争取政治独立和经济独立的指针。目前,这两支力量尽管在前进道路上还必须克服许多障碍,但是比之马克思在世的时候,都已经强大了千百倍。马克思主义还使我们科学地认识了战争的起源和消灭战争的唯一道路。尽管人类今天还面临着大规模侵略战争的威胁,但是我们坚信,依靠全世界工人阶级、被压迫民族和全体进步人类的共同奋斗,光明终将战胜黑暗。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共产主义伟大理想,鼓舞着全世界无产阶级和一切被压迫人民、被压迫民族争取解放的斗争,鼓舞着全体进步人类争取美好前途的斗争。这些斗争,正在汇合成推动社会进步的不可抗拒的世界历史的洪流。

马克思主义是永存的。让马克思主义伟大真理的光芒,永远照耀我们前进!

* 这是胡耀邦同志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卡尔·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报告。

注释

〔1〕恩格斯:《致威廉·李卜克内西(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第457页。

〔2〕恩格斯:《1893年8月12日在苏黎世国际社会主义工人代表大会上的闭幕词》,《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479页。

〔3〕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列宁全集》第19卷,第1一2页。

〔4〕列宁:《青年团的任务》,《列宁全集》第31卷,第253页。

〔5〕燕妮·马克思:《动荡的生活简记》。

〔6〕参见弗兰西斯·培根:《新工具》第1卷,格言1、2、3。

〔7〕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即能量守恒和转化的发现,细胞的发现,生物进化的发现。

〔8〕马克思:《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第3页。

〔9〕恩格斯:《致爱德华·伯恩施坦(1883年2月27日——3月1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第446页。

〔10〕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第170页。

〔11〕恩格斯:《致国际社会主义者大学生代表大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487页。

〔12〕恩格斯:《〈反杜林论〉三版序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13页。

〔13〕尤·李比希:《化学在农业和生理学中的应用》(转引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15条注释)。〔14〕庄子:《逍遥游》。

下载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信仰力量

     强调主义就是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2013年8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党校、干部学院、社会科学院、高校、理论学习中心组等都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必修课,成为马克......

    举例说明马克思主义关于真理与价值关系的基本观点

    真理与价值相互区别所谓真理原则,就是在人们的意识和行为中追求真理、服从真理、坚持和执行真理的原则。这一原则的基本内容,就是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和规律去认识世界......

    信仰观后感——坚守马克思主义伟大真理,开创社会主义美好未来

    坚守马克思主义伟大真理,开创社会主义美好未来 ——观看历史纪录片《信仰》有感信仰,其生命的力量,来自于我们内心的感悟。信仰,是矢志不渝的追求,是对失败与挫折的抗争,是对人生......

    信仰和真理

    信仰和真理!2013-06-03 13:01:29| 标签:中国文艺复兴运动 分类: |字号大 默认分类中小订| 阅 枫林仙:为什么反基督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痼疾?看一下从晚清到现在,中国知识分子一向......

    人生真理

    1、说话要用脑子,敏于事,慎于言,话多无益。很多事成也是嘴,败 、说话要用脑子,敏于事,慎于言,话多无益。很多事成也是嘴, 也是嘴。平时一定要把好门,否则会给自己带来许多麻烦。 也是......

    真理 实践

    真理 实践 成事在理不在势。 [宋]苏轼《拟进士对御试策》 事物之变,纷纭杂出,若不可知,然而有至理存焉。 [宋]苏辙《观会通以行典礼论》 一时之强弱在力,千古之胜负在理。 [明]......

    学习《马克思主义五观两论—科学真理指引》心得体会

    学习《马克思主义五观两论—科学真理指引》心得体会——堆龙德庆区民政局次旦卓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和宗教问题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马克思、恩格斯运......

    《论真理》读书笔记

    《论真理》读书笔记 培根的《论真理》不知道大家读完之后有什么想法,从中又有什么感悟呢?以下是《论真理》读书笔记,一起去看看吧! 《论真理》读书笔记1 本书是一个对话集,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