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际品牌危机产生的商业环境因素剖析.
国际品牌危机产生的商业环境因素剖析
[ 07-03-13 11:42:00 ]
作者:周朝霞
编辑:studa20 内容摘要:日新月异的商业环境使得企业的所有策略都要随之而变。对于企业的危机管理更是如此。企业应随时根据其所处商业环境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策略,与外环境进行积极、及时、有效的沟通,预防并有效处理危机。
关键词:危机 策略 环境系统 “七力” 危机模式
商业环境日新月异,包括顾客、竞争者、供求、政府、法律、文化„„国际品牌企业在中国大陆市场对其产品、价格、渠道、营业推广等营销策略上尽其所能地变换手法,力求吸引公众眼球,但在危机管理中却依然固守多年陈旧的做法,致使发生一系列公共关系危机,并大多以惨败收场。但细究其危机发生的前因后果却令人觉得这是必然中的事。
综观国际品牌出现的一系列危机事件,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共同点:这些著名的跨国企业都缺乏对现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法律、消费者群体、媒体等所构成的环境正确的认识和把握,并且缺乏与环境的有效沟通,致使在由于环境因素引发的危机发生时,手足无措,或反应迟钝或反应僵硬,使企业在经济效益和形象等方面都遭受了重挫。这些反映出当今企业在危机管理中的重要缺失——危机系统建构不完善,在危机管理中注重危机的技术性处理而忽视危机的环境因素尤其是外环境。
危机系统论是系统论在危机管理中的运用,其基本思想是:整个企业的经营系统(内、外环境)是多层次、多面向、不断进行复杂互动的。企业外环境的危机是企业重要的威胁,企业究竟有没有能力处理,完全依赖于内部组织结构的健全,以及综合企业内部情报与资源的决策体系是否能做出正确决定。
企业外在环境危机系统的构成
外在环境变化多端,是企业危机最主要的来源,所以常被称为企业不可控制的变数。这里的环境主要是指企业的外部环境。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麦可•波特(Michael Porter)在其《竞争战略》一书中提到五力模式(Five Forces Models),是许多产业为应对不同外在竞争强度,广泛用来发展其战略的方法。其五力结构为:新竞争者的进入;替代品的威胁;购买者的谈判能力;同业竞争;供应者的谈判能力。笔者认为企业所面临外部环境的危机威胁不仅来自产业环境而是来自各方面。企业外部危机环境系统的构成要素为:政治变化、经济发展、产业竞争、文化转换、公众变化、媒介导向,它们共同构成企业外环境危机结构的七力模式。
政治环境因素
政府作为国家公众利益的代表行使着对国家事务的最高管理权,是危机环境系统中的重要因素。具体包括:政府类型和政府稳定性。政府对经济的管理。政府政策变化。分析政府机构的政策变化对公司十分重要。对外国投资的态度。行政管理程序。与母公司所在国政府之间的关系。东道国与母公司国家政府的关系将直接或间接影响跨国公司。政治模式。每一种政治模式给商业带来的风险是不同的,应及时进行分析。
经济环境因素
国家的宏观经济和由产品市场组成的微观环境构成重要的经济因素。一国的经济概况就是该国的宏观经济环境,包括经济所有制、人口、收入、资源、消费结构、经济增长及其他。微观环境是指涉及某种特定的产品和市场的环境。经济因素是一切因素的基础,经济发生变化会引发一系列因素包括社会、消费心理、人际关系、文化等的变化。在近十年中,中国的经济尤其是城市经济(这些危机事件都是发生在城市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给社会、政府、个人经济状况、需求、心理意识等带来一系列的变化。
产业环境因素
产业因素除麦可•波特教授提出的包括同业竞争的威胁、潜在竞争者的挑战、替代品的压力、购买者的谈判能力、供应者的谈判能力等以外,笔者认为还应加上一个重要的因素:行业景象。同行业企业生产同一产品,各企业间会有连带的互相影响,行业是同行企业共同生存的小环境,行业的景象也是企业发展的风向标,需要密切关注和监视,以确保企业在一个良好的行业环境中发展。古井贡酒厂在山西溯州发生了“1.26”假酒中毒案后立即意识到近邻的不法行为将会殃及池鱼,因此主动出击,在全国大媒体上刊登了《致全国消费者公开信》,对假酒制造厂商进行严厉批评,同时决定无偿向死难家属捐助抚恤金20万元。成功制止了古井贡酒的消费者受到假酒案的困扰;树立了企业良好的形象,又吸引了一大批的潜在顾客,可谓一石三鸟,防御型危机公关取得很好的效应。
文化环境因素
文化是指人类从生活实践中建立起来的信仰、价值观、道德、理想和其他有意义的象征的综合体。包括物质生活、教育水平、社会交往、语言、艺术、宗教信仰、荣誉感、伦理道德等。文化影响着公众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和他们对事件所采取的行动,从而影响公司的决策。对于企业需要对文化进行文化评价、文化分析、从而使自己达到文化适应和文化转变。所谓的文化转变就是在文化背景下某段时期能被接受公众的产品和服务,在经过一段时期后不再被接受的变化。三月发生危机事件的国际品牌企业没有做好文化转变,是造成危机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在改革开放的20多年里,中国经济发生了巨变,中国的文化也随着发生了变化,中国人民特别是城市居民很多已告别了生存经济步入小康经济,生活的品质有了很大的提升,他们在消费商品时对商品提出了品质、安全性等更高层次的需求。而国际品牌没有或者无视这些变化,依然高傲地俯视中国公众,因此发生了不协调,发生了危机冲突。
第二篇:“国际品牌危机产生商业环境因素剖析”环境综合治理论文.
“国际品牌危机产生商业环境因素剖析”环境综合治理论文
文章简介:内容摘要:日新月异的商业环境使得企业的所有策略都要随之而变。对于企业的危机管理更是如此。企业应随时根据其所处商业环境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策略,与外环境进行积极、及时、有效的沟通,预防并有效处理危机。关键词:危机策略环境系统“七力”危机模式商业环境日新月异,包括顾客、竞争者、供求、政府、法律、„内容摘要:日新月异的商业环境使得企业的所有策略都要随之而变。对于企业的危机管理更是如此。企业应随时根据其所处商业环境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策略,与外环境进行积极、及时、有效的沟通,预防并有效处理危机。关键词:危机策略环境系统“七力”危机模式商业环境日新月异,包括顾客、竞争者、供求、政府、法律、文化„„国际品牌企业在中国大陆市场对其产品、价格、渠道、营业推广等营销策略上尽其所能地变换手法,力求吸引公众眼球,但在危机管理中却依然固守多年陈旧的做法,致使发生一系列公共关系危机,并大多以惨败收场。但细究其危机发生的前因后果却令人觉得这是必然中的事。综观国际品牌出现的一系列危机事件,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共同点:这些著名的跨国企业都缺乏对现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法律、消费者群体、媒体等所构成的环境正确的认识和把握,并且缺乏与环境的有效沟通,致使在由于环境因素引发的危机发生时,手足无措,或反应迟钝或反应僵硬,使企业在经济效益和形象等方面都遭受了重挫。这些反映出当今企业在危机管理中的重要缺失——危机系统建构不完善,在危机管理中注重危机的技术性处理而忽视危机的环境因素尤其是外环境。危机系统论是系统论在危机管理中的运用,其基本思想是:整个企业的经营系统(内、外环境)是多层次、多面向、不断进行复杂互动的。企业外环境的危机是企业重要的威胁,企业究竟有没有能力处理,完全依赖于内部组织结构的健全,以及综合企业内部情报与资源的决策体系是否能做出正确决定。企业外在环境危机系统的构成外在环境变化多端,是企业危机最主要的来源,所以常被称为企业不可控制的变数。这里的环境主要是指企业的外部环境。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麦可•波特(MichaelPorter)在其《竞争战略》一书中提到五力模式(FiveForcesModels),是许多产业为应对不同外在竞争强度,广泛用来发展其战略的方法。其五力结构为:新竞争者的进入;替代品的威胁;购买者的谈判能力;同业竞争;供应者的谈判能力。笔者认为企业所面临外部环境的危机威胁不仅来自产业环境而是来自各方面。企业外部危机环境系统的构成要素为:政治变化、经济发展、产业竞争、文化转换、公众变化、媒介导向,它们共同构成企业外环境危机结构的七力模式。政治环境因素政府作为国家公众利益的代表行使着对国家事务的最高管理权,是危机环境系统中的重要因素。具体包括:政府类型和政府稳定性。政府对经济的管理。政府政策变化。分析政府机构的政策变化对公司十分重要。对外国投资的态度。行政管理程序。与母公司所在国政府之间的关系。东道国与母公司国家政府的关系将直接或间接影响跨国公司。政治模式。每一种政治模式给商业带来的风险是不同的,应及时进行分析。经济环境因素国家的宏观经济和由产品市场组成的微观环境构成重要的经济因素。一国的经济概况就是该国的宏观经济环境,包括经济所有制、人口、收入、资源、消费结构、经济增长及其他。微观环境是指涉及某种特定的产品和市场的环境。经济因素是一切因素的基础,经济发生变化会引发一系列因素包括社会、消费心理、人际关系、文化等的变化。在近十年中,中国的经济尤其是城市经济(这些危机事件都是发生在城市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给社会、政府、个人经济状况、需求、心理意识等带来一系列的变化。产业环境因素产业因素除麦可•波特教授提出的包括同业竞争的威胁、潜在竞争者的挑战、替代品的压力、购买者的谈判能力、供应者的谈判能力等以外,笔者认为还应加上一个重要的因素:行业景象。同行业企业生产同一产品,各企业间会有连带的互相影响,行业是同行企业共同生存的小环境,行业的景象也是企业发展的风向标,需要密切关注和监视,以确保企业在一个良好的行业环境中发展。古井贡酒厂在山西溯州发生了“1.26”假酒中毒案后立即意识到近邻的不法行为将会殃及池鱼,因此主动出击,在全国大媒体上刊登了《致全国消费者公开信》,对假酒制造厂商进行严厉批评,同时决定无偿向死难家属捐助抚恤金20万元。成功制止了古井贡酒的消费者受到假酒案的困扰;树立了企业良好的形象,又吸引了一大批的潜在顾客,可谓一石三鸟,防御型危机公关取得很好的效应。文化环境因素文化是指人类从生活实践中建立起来的信仰、价值观、道德、理想和其他有意义的象征的综合体。包括物质生活、教育水平、社会交往、语言、艺术、宗教信仰、荣誉感、伦理道德等。文化影响着公众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和他们对事件所采取的行动,从而影响公司的决策。对于企业需要对文化进行文化评价、文化分析、从而使自己达到文化适应和文化转变。所谓的文化转变就是在文化背景下某段时期能被接受公众的产品和服务,在经过一段时期后不再被接受的变化。三月发生危机事件的国际品牌企业没有做好文化转变,是造成危机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在改革开放的20多年里,中国经济发生了巨变,中国的文化也随着发生了变化,中国人民特别是城市居民很多已告别了生存经济步入小康经济,生活的品质有了很大的提升,他们在消费商品时对商品提出了品质、安全性等更高层次的需求。而国际品牌没有或者无视这些变化,依然高傲地俯视中国公众,因此发生了不协调,发生了危机冲突。媒介环境因素媒介作为“无冕之王”的作用日益增强。与此同时,中国传媒业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改善。危机事件的进展状况通过媒介特别是网络媒体快速在全国传播,是造成危机事件影响巨大的原因。另外媒介不仅是危机事件的传播者,还是危机事件的引发者。高露洁事件就是由北京某晚报的记者翻译并转载英国报纸《牙膏癌症警告》而引发的,这里媒体成了“牙膏致癌”的议题设置者。公众环境因素公众因素是企业外环境中的重要因素。对于公众的研究不仅要有静态的了解更要有动态的把握。中国的公众发生了哪些变化呢?公众的商品知识、法律知识、维权知识都在提高,一旦利益受到侵犯,他们将会用知识去辨别、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公众的消费要求随着体验的积累而在提升。公众对国际品牌已从盲目的崇拜回复到应有的理智判断了,一旦发现产品有问题,他们一样“毫不留情”。公众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商品的安全性要求大大提高了,而大部分国际品牌的危机都是安全问题危机。公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消费者对商品所给他们带来的精神感受更为关注了,所以商品纠纷发生后他们对“讨说法”的需求超过了对赔偿的需求。公众的群体意识、社会责任感、民族意识也在加强,他们向国际著名企业挑战不仅为自己还为了广大的消费者。在国际品牌的危机中容易引起公众的民族情结也是这次危机愈演愈烈的因素。公众的环保意识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不仅要求企业生产合格产品而且要求企业的一切行为符合环保要求。企业外环境危机管理的应对策略每一次危机既包含导致失败的根源,也孕育着成功的种子。发现、培育以便收获这个潜在的成功机会,就是危机管理的精髓,而习惯于错误地估计形势,并令事态进一步恶化,则是不良危机管理的典型特征(诺曼•R•奥古斯丁)。企业外环境危机的应对策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重构企业外环境的危机系统建立企业外环境危机结构“七力”模式,构筑企业危机系统,随时对企业外环境的政府信息、经济信息、产业信息、法律信息、文化信息、公众信息、媒介信息等进行即时监控,一旦有变化应随时告知有关部门,及时进行信息的处理。变化有两种情形:阶段性的变化信息和即时性的变化信息。如中国经济发展层次和公众的变化,是在近十年、五年等较长时期的变化,称之为阶段性的变化信息。即时性的变化信息,如肯德基、苏丹红的事件信息,是突如其来的信息,属于即时性的变化信息。对于企业,应及时重构企业外环境的危机系统,设置危机环境预警方案及应对方案,告知最高决策部门,有必要的话要进行危机的预演,以便在危机发生时能从容、高效应对。积极、及时、有效地与环境进行沟通沟通是解决一切不协调、冲突的有效方法。“在现代社会里,人们对企业的社会责任的期望越来越高。若一个企业在发生危机时,不能与公众进行沟通,不能很好地告诉公众他的态度、他正在尽力做什么,就无疑会给组织的信誉带来致命的打击,甚至有可能导致组织的消亡”(迈克尔•里杰斯特)。在沟通方式上应充分发挥整合营销沟通的方式方法,与环境进行有效沟通。与环境进行沟通的基本要则是:沟通的态度要真诚,一切以公众利益为重,要把公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这是有效沟通的首要前提。在危机发生后,如果企业还是死守企业利益,往往不能达到沟通的成功,因而不能很好地解决危机。沟通时间上要及时,时间是解决危机的关键因素,因为在同一时间上媒体在大量地复制信息,公众在焦急地等待企业信息,同时也在传递着各种真实与不真实的消息,小道消息也在不断地涌出。沟通方式上要新颖,新颖的方式能达到更好的沟通效果。借助环境的力量克服环境危机“善战者,求之于势”(《孙子兵法》)。环境既是企业危机发生的原因也是企业可以借助克服危机的力量。政府、媒介、公众、法律等都是企业在危机事件中可以借助的外部力量。参考文献:1.[美]迈克尔•波特著.竞争优势.夏忠华译.中国财政出版社,19882.刘刚.危机管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第三篇:环境因素控制措施
环境因素控制措施
一 目的贯彻执行国家、地方政府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积极防治在生产经
营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电磁波辐
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
障人体健康,促进企业发展及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与环境保护(环境因素)有关的所有办公、施工、生产经营活动,也适
用参与公司承建项目工程施工的协作单位、协力队伍。
三 环境因素
本公司办公、施工、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环境因素包括:噪声排放、废气(粉尘)
排放、废水排放、废弃物排放、油品泄漏、辐射污染、资源和能源消耗。
其中,重要环境因素有:噪声排放、废气(粉尘)排放、废水排放、废弃物排放、油品泄露、辐射污染。
四 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措施
1、噪声排放
噪声排放主要存在于打桩施工、混凝土搅拌和振捣、切割机操作、砂轮磨削、钢筋
加工、木工电锯电刨操作、电钻操作、剪板机作业、发电机运行、施工机械使用、运输
车辆使用等作业环节。
工地噪声排放要符合《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1990)标准要求,公
司本部办公生活区噪声排放应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要求。
主要控制措施:
⑴ 施工场界设置1.8m高封闭围挡,作为隔音墙;
⑵ 打桩施工噪声较大的施工尽量安排在昼间进行,如因工艺技术原因需要连续施
工,应向当地主管部门申请后方可施工;
⑶ 对于能固定使用的强噪声设备,应将其安装在工作棚内;钢筋及钢板加工房、木
工房等采取围护,不足时采用降噪围帘;
⑷ 定期对混凝土振动器进行保养和维修,振捣时注意不振钢筋或模板,防止振动器
空转;用低噪声震动棒代替高噪声震动棒;
⑸ 施工现场的强噪声设备设置在远离居民区的一侧,并采取降低噪声措施;尽量避
免同时开启噪声较大的设备;
第 1 页
⑹ 机动车辆、空气动力机械设备等安装排气管消声器;在公司本部办公、生活区内
行驶的机动车辆,禁止鸣喇叭;夜间车辆进入工地时,严禁鸣笛,装卸材料做到轻拿轻
放;
⑺ 对空调、风机等噪声明显过大的设备进行检修或更换,降低噪声排放;
⑻ 购买和租用机械设备,应对其环保性能(如噪音大小等)进行评审,综合考虑性
价比情况,避免购买和使用不符合环保要求的设备;
⑼ 采用耳塞、耳罩、耳棉等个人防护用具。
2、废气(粉尘)排放
废气(粉尘)排放主要有土石方作业、混凝土搅拌、砂浆搅拌、物流运输产生的粉
尘,木工房锯木末扬尘,水泥罐(库)水泥粉尘,混凝土切割、凿除产生粉尘,建筑拆
除和装修产生粉尘,煤烟、油烟等,施工机械、车辆尾气,文印设备臭氧排放等
废气(粉尘)排放排放应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要求。
主要控制措施:
⑴ 施工现场的主要道路进行硬化处理,土方集中堆放;裸露的场地和集中堆放的土
方采取覆盖、固化或者绿化等措施;施工现场设专人负责现场洒水降尘和及时清理浮土;
⑵ 施工中尽量保留原生植被和树木,高大树木进行迁植或修剪高出部分的枝干,减
少施工对地表原生植被的破坏;
⑶ 混凝土搅拌站、堆料场、材料加工场应设置在居民区的下风向;
⑷ 拆除建筑物、构筑物时,采用隔离、洒水等措施,并在规定期限内将废弃物清理
完毕;施工现场土方作业前采取先洒水等防止扬尘措施;
⑸ 建筑物内施工垃圾的清运,必须采用相应容器或管道运输,严禁凌空抛掷;土方、渣土和施工垃圾运输采用密闭式运输车辆或采取覆盖措施,不得超量运载,装载物要低
于槽帮0.15m;
⑹ 施工现场出入口处采取保证车辆清洁的措施;
⑺ 在混凝土搅拌、砂浆搅拌施工处,设置彩带布进行围护,安装喷雾降尘设备,防
止粉尘外泄;或在拌筒上方和地面料斗侧安装吸尘罩,在拌筒出料口安装挡尘用的活动
胶皮护罩,每天对工作场所进行清扫;
⑻ 木工房附近未围护的,设置彩带布进行围护防止锯木末扬尘,每天进行清扫;
⑼ 水泥罐周围设置彩条布进行围护,水泥库袋装水泥进行覆盖,防止水泥粉尘外泄,定期清扫;
⑽ 爆破作业时采用水幕降尘,确保作业面粉尘浓度达标;
⑾ 锅炉使用优质煤,减少煤烟;使用燃气、电等清洁能源,安装油烟污染防治设施;
⑿ 施工机械、车辆安装排气净化装置,加强保养和维修;
⒀ 使用无毒或低毒的油漆、涂料及其他工程用化学品,用无毒或低毒物代替苯作稀
释剂;
⒁ 做好空调、文印设备等的保养和检修,淘汰落后设备,空调禁止添加添加氟里昂
制冷剂,使用环保产品替代;
⒂ 新购或租用机械设备应对其环保性能(如废气排放情况)进行评审,避免购买和
使用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机械设备。
⒃ 施工现场及办公、生活区,严禁焚烧各类废弃物;搞好环境卫生,防止各类恶臭
气体排放。
3、废水排放
废水主要有生活污水和现场清洗污水、建筑施工废水。
废水排放应符合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主要控制措施:
⑴ 施工现场设置排水沟及沉淀池,施工污水经沉淀后排人市政污水管网或河流;搅
拌站、桩基施工等,设专用沉淀池,冲(钻)孔泥浆池采用砖、片石或砼砌成,其容积
为一般为冲(钻)孔容积的2倍,泥浆池不能发生渗漏;
⑵ 油料和化学溶剂等易燃物品设专门的库房,地面应做防渗漏处理;
⑶ 废弃的油料和化学溶剂应集中处理,不得随意倾倒;实验室废液排放前经酸碱中
和稀释等方法处理;
⑷ 食堂的污水设滤网,滤掉显见悬浮物,并经隔油池去油后排入污水管道,定期清
理滤网和隔油池;食堂冲刷灶具、器皿使用无磷洗涤品;盥洗室、淋浴间的下水管线设
置过滤网,并与污水管线连接;
⑸ 工地厕所设化粪池,化粪池做抗渗处理。
4、废弃物排放
废弃物包括危险废弃物、一般废弃物、可回收废弃物。危险废弃物有废化学试剂稀
料、废涂料、沥青渣、废油漆、废油漆桶、化学试剂包装物、石棉废物、废油棉纱、油
手袋、油抹布、废电池、废油、废墨盒、矽鼓等;一般废弃物有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砖
渣、石渣、落地灰、淤泥等);可回收废弃物有废桶、废编织袋、废铁、废铁屑、废纸、更换后的水、暖、电器材料等。
主要控制措施:
⑴ 根据废弃物的类别设置垃圾箱(桶)或分类堆放,放置于相关区域,放置废弃物的容器或堆放地设置明显标识,一般场所设置的垃圾箱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
圾”两种;
⑵ 各单位、各部门指定专人收集可回收的废弃物,统一进行处理,并做好统计和记
录;
⑶ 施工现场设置密闭式垃圾站,施工垃圾(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分类存放,并应
及时清运出场;施工生产中产生的各类弃土、弃料及其他废弃物由负责该项工程作业人
员或由项目部指定专人负责及时清运至指定的工地垃圾站;
⑷ 所有施工船舶配置垃圾收集器,禁止向河流、湖泊、水库等抛弃、倾倒废弃物;
⑸ 食堂外设置密闭式泔水桶,并及时清运;
⑹ 对可能产生二次污染的物品要对放置的容器加盖,利用场地堆放的,设置防护栏
或加顶棚,有条件的利用封闭的房屋仓库等,防止因雨、风、热等原因而产生二次污染;
⑺ 各单位建立危险化学品报废管理制度,建立废弃危险化学品的信息登记档案,并
于每季度末报工程管理中心备案,其中包括种类、特性、产生量、流向、贮存、利用、处置情况等。
⑻ 放置危险废弃物的容器,设置特别标识,防止该废弃物的泄露、蒸发和其他废弃
物相混淆;化学危险品废弃物需按照其特性分类放置,特别是性质相反的物质,不能混
放,以免发生化学反应;
⑼ 各单位设置专门场所集中保管危险废弃物,并登记造册,定期交有资质的单位或
部门处置,如在当地无法处置,定期集中交回公司本部处理,但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填报危险废物转移联单,跨设区的市级以上行政区域转移的,并应当依法报经移出地设
区的市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批准后方可转移;
⑽ 废弃物的运输应按规定要求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负责运输;危险品的运输,还应对其是否具有该废弃物经营资质,运输设备、处理能力等是否符合要求等进行确认,并与其签订正式运输协议,明确职责和责任。
5、油品泄漏
油品泄漏包括施工机械、运输车辆等使用中的漏油,设备、材料维修中油品泄漏,油品运输、储存中的泄漏,模板使用油品养护产生漏油,刷油漆作业产生油漆泄漏等。
主要控制措施:
⑴ 执行施工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制度,加强日常检查,保持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防止运行中产生油品泄漏;
⑵ 对设备、材料进行维修、保养时,应认真操作,并采取使用接油槽、接油盘等措
施,防止油品泄漏;接收到的油品,应回收利用,或进行集中处置,不得随意倾倒;
⑶ 使用油品养护模板、刷油漆作业等,应按操作规程谨慎操作,油品不得泄漏而造
成污染;
⑷ 作业余剩的油品,按规定退库,废油桶、废油刷、油棉纱、油手套等也应交回集
中处置;
⑸ 沾有化学品、油类等的地面、容器及各类工具,应先对表面的化学品、油类进行
处理,再用无磷洗涤用品清洗;
⑹ 各单位存放油品应设专门的库房,库房须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地面做防渗处理;
油品入库时,应严格检验其数量、包装情况、有无泄漏等;油品入库后应采取适当的养
护措施,在储存期内定期检查,发现其品质变化、包装破损、渗漏等,及时处理。
⑺ 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油品、危险化学品管理规定,落实专人负责日常管理,购买、运输、储存、领用、退库、废品处置等环节,都必须进行业务登记、记录。
6、辐射污染
在公司施工、生产经营、办公活动中,造成辐射污染的有核子密度仪和X光探伤仪的使用、电弧焊接、使用放射性建筑材料(如砂石、装修砖材)、电脑显示器产生辐射
等。
主要控制措施:
⑴ 核子密度仪和X光探伤仪的使用单位,要制定严格的安全和防护管理制度和操作
规程及辐射事故应急措施,并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申请领取许可证;
⑵ 对直接从事操作射线装置的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和防护知识教育培训,并进行考
核,考核不合格的,不得上岗;
⑶ 对射线装置的安全和防护状况进行评估,发现安全隐患的,立即进行整改;
⑷ 在使用射线装置的场所,设置明显的放射性标志,其入口处设置安全和防护设施
以及必要的防护安全联锁、报警装置或者工作信号;
⑸ 射线装置使用场所,设置防止误操作、防止工作人员和公众受到意外照射的安全
措施;
⑹ 射线装置设置明显的放射性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运输射线装置的工具,设置明
显的放射性标志或者显示危险信号;
⑺ 在室外、野外使用射线装置,按照国家安全和防护标准的要求划出安全防护区域,设置明显的放射性标志,必要时设专人警戒;
⑻ 进行手工电弧焊、对焊作业,应采取屏蔽措施,防止弧光对环境的影响。
⑼ 购入砂石、装修砖材等建筑材料,应向销售方了解材料的放射性情况,避免购入
和使用超标准的放射性建筑材料;
⑽ 购买、使用合格的电脑产品,合理操作,减低辐射危害。
五 一般环境因素的控制措施
资源、能源消耗属于一般环境因素,公司通过制定目标,分解指标,加强管理,杜绝浪费,有效利用废弃物,达到节约能源,降低消耗的目的。
主要控制措施:
⑴ 对各单位资源、能源的消耗在责任成本中核定其指标,对公司机关办公用品消耗
核定费用指标。
⑵ 公司宣传等部门通过内部网络、简报、宣传栏等形式,大力宣传节约资源、能源
消耗,杜绝浪费,实行清洁生产,建设节约型社会和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以提高员工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的意识,并在其工作中自觉执行。
⑶ 水、电的使用要加强日常管理。照明、空调、热水器、取暖器等耗电设备、设施
应根据需求使用;采用节水式水龙头;生产用电应严格遵守电力管理法,树立安全、高
效、低耗的原则,保证正常生产节约电能;办公、生活用电,做到人走灯灭,及时关掉
不用的电器设备;控制电炉、电热水器等耗电设备的使用;自觉降低空调用电负荷,合理调整空调室温,使用空调时关闭门窗,能不用空调的尽量少开空调;将空调温度从正
常习惯温度调高1℃至2℃,无人的场所或人员离开后禁开空调。如发现设备、设施损
坏,如水管线、水龙头发生渗漏等,应及时通知有关部门进行维修。
⑷ 对于耗能量大而效率低的设备,按规定申请进行改造或更新。
⑸ 在施工和生活用水、用电场所设置节水、节电标识,提醒职工在工作和生活中节
约能源,降低消耗。
⑹ 优化施工方案,最大限度地减少工程资源投入,节约能源。
⑺ 项目部、资产经营单位要建立专门制度,对各部门(尤其是协作单位、协力队伍)
工程物资的领用、保存、使用等加强监管;要按规定定期进行经济分析,统计资源、能
源消耗情况,分析是否符合责任成本要求。如存在浪费现象,应及时采取措施纠正。生
活施工用水、用电情况,宜每月进行统计和分析;
⑻ 社管中心每月统计公司总部生活用水、用电情况,并根据当月具体情况分析能源的消耗状况,如存在浪费现象,应及时采取措施纠正。
⑼ 节约办公用纸,对纸张尽量双面使用,包括双面打印。如可行,提倡使用电子网
络进行文件的编制和发布。
⑽ 积极开展废物有效利用,并进行统计。在施工过程、经营管理中,对于可以回收
利用、重复使用的资源、物资,应积极进行修旧利废、综合利用。
⑾ 各单位、部门每年对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汇总,评估评价资源、能源的使用效率(包括废物有效利用率)和目标完成情况,提出改进要求。汇总材料当
过后10天内统一报工程管理中心。
第四篇:中职生心理压力产生的因素范文
中职生心理压力产生的因素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往往入学基础一般而父母期望值偏高,文化素质较低而学业难度较大,专业技术水平一般而社会就业录用技术要求门槛较高。所以他们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求职择业以及成长、学习和生活等方面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一项对840名职校学生的调查表明,他们当中在小学到初中从未受到表扬的比例为79.16%;从未当过班干部的为14.41%;学习成绩居中下游的为86.6%;上职校是为混毕业的为25.05%,作业经常不完成或从来不完成为16.76%,课余时间看书学习者为12.97%,对学习缺乏自信者为1.89%,对今后生活毫无打算者为7.58%。在这种情形下,对中职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摆在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全新的课题。
中职生心理压力产生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1、社会环境的压力。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中职生面临巨大的生存挑战,从入校到毕业前,有一种潜在的危机感,社会上激烈的职业竞争,致使中职生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
2、家庭环境的压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但是家长的期望与孩子的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差距。由此产生两种心理压力,一种人怕自己的学习成绩和表现不符合家长的要求会挨责备而产生心理压力,另一种较懂事的孩子则怕辜负了父母的一片苦心,心理压力更大。
3、学校环境的压力。职业学校与初中相比在课程设置上有很大差别,专业课多,专业性较强,许多中职生难以适应这一转变,感到压力很大。
4、自身的原因。缺乏自信心,自卑感强。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经历了中考落榜的强烈心理震撼,有相当比例的学生抱着“失败者”的心态,到职业学校是不得不来,无可奈何而来,再加上社会对职业学校的偏见,他们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有较强的自卑感。
第五篇:中学生产生心理压力的因素及对策
中学生产生心理压力的因素及对策
高俊平
摘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呼和浩特市市区两所中学的两个班级抽样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心理压力主要来源于学习和考试,在产生心理压力的因素中所占比例为66%和59%。压力是内外环境变化和肌体内部状态所造成的心理、生理和行为的波动。压力是会使人产生痛苦、不安、心烦、急躁、易怒的外在来源。分析造成中学生心理压力的反应具有多维的性质,分析研究中学生心理压力的诱因也应充分注意“多维度”的特点,这样才能使研究工作收到较好的效果。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压力的阴影,有勇气面对各种挫折,针对这些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心理压力;诱因;应对策略;研究;心理学
Abstract:Pressure is the mental the physiological and the behavior’S fluctuation caused by the environmental variation of the inside and outside of the body and the organism interior condition.Pressure can cause the person to be pain restless confusion impatience and imitation The analysis of the response to the creating the middle-school student’S pressure has the multi_dimensional nature SO 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 of them must be paid highly attention to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multi-dimensional Thus the ncsearching work can reach a better achievement,It is our find goal to help students to get rid of the shadow of the pressure and to face each kind of setback bravely.Aiming directly at those some dealing with strategies are raised here.
Key word:Pressure;Cause;the dealing with strategy
1前言
心理反应是每一个人的情绪及生活调节状况的一盏指示灯,在学校教育环境中,学生心理的发展与培养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心理作为个人系统成分之一,其发展状况不仅与学生的心理健康直接相联系,而目对学生的人格发展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心理学领域中,不管是世界还是中国,心理学研究主要侧重于以高 水平运动员为中心的竞技运动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的研究,重点是提高运动员的 竞技能力,使之达到最佳水平。
近年来,我国随着科教兴国战略和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学校体育心理学 研究也有所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因此,通过此研究来发 现中学生心理压力问题,并希望能够引起各界专家的关注并给予最大的帮助。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抽样法选取呼和浩特市市区学校随机抽取两所中学,再从抽取的中学中随机抽取两个班级学生作为正式被测试的对象,在测试过程中共发放问卷1 00份,收回91份,无效问卷3份,实得有效问卷88份,有效回收率为88%。具体被测试为呼和浩特市第六中学和呼和浩特市敬业学校,其中男生44名,占50%,女生44名,占50%。
2.2研究方法
2.2.1问卷调查法
2005年9月5日——9月10日对随机抽取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所在学
校的领导和老师的帮助下对随机抽取得班级进行集体不记名方式的问卷填写,并及时收回问卷。
2.2.2文献资料法
在撰写论文过程中阅读大量有关文献资料
2.2.3数据统计法
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整理和统计。
3结果与分析
3.1调查结果统计
表1中学生产生心理压力的主要因素(%)
主要因素所占比例
学习66%
考试59%
家庭因素22%
与同学之问交往19%
与父母之间交往0.9%
表2与别人倾诉缓解压力方式的比例(%)
倾诉对象偶尔很少随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长52%24%24%
朋友11%16%73%
心理老师14%31%55%
表3自己缓解压力的方式(%)
方式所占比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异性朋友0.03%
养宠物0.07%
看书72%
看电影(电视)66%
文艺娱乐1 6%
电子游戏37%
表四作为学生最害怕发生的一件事一项统计结果
事件比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试不好或考试不及格25%
害怕被开除或被请家长1 8%
害怕与同学相处不好0.6%
从统计结果来看,中学生产生心理压力原因主要来自学习、考试、家庭环境和学生之间的交往。
从上述数据能够反应出,困扰学生的两大难题仍然是学习与考试。教育从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已转变多年,但受升学率的影响还比较深刻。家 庭环境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对学生的心理压力影响也更为直接。
从以上数据显示来看缓解学生心理压力的主体是朋友,因为朋友之间有信 任感,可以随心的交流,是值得信赖的。虽然父母的所占比例也很大,但是彼 此交流还是很少,不能够成为学生的倾吐对象。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没有起到和 学生很好沟通的作用,只强调学习、考试但忽视了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作为 学生,自己也没有能够找到很好的缓解压力方式,当遇到困难、挫折时不能够 很好的应付,以至于一些不良行为在心里累积造成犯罪以及自虐自杀现象。
3.2产生心理压力的因素
3.2.1社会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一夜之间的暴富,灯红酒绿浮华的生活,不公平的权钱交易使一些人的心态失 去平衡,从而影响着社会民众心理和行为上的变化,“急功近利,盲目攀比,投机心态,享受欲望等等汇成了巨大的社会思潮,这种思潮严重地扭曲着人们 的心态,并且也直接或间接地冲击着中学生的心理,给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 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他们的心理障碍也日益突出,心理压力也日益加重。”我 们应该看到中学生的心态是整个社会心态的一部分,是宏观社会心态的反射,社会给中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是潜在的,巨大的,在这种压力下,中学生往往 会出现行为上的不当,言语上的不安,性格上的反常,意志上的脆弱等问题,这 些由于心理压力而引起的问题,己不可能用传统的对与错来评价,而要运用恰 当的方法,使学生正确了解社会,正确认识社会的作用和所负的责任。
应试教育也是造成学生心理压力主要因素之一,众所周知,学校培养、选 拔人才唯一的途径就是考试,以分数的高低来决定一个学生的命运。一个学生 能承受多大的压力,且不说学生的书包,单是完成每个老师每天“正常”布置 的作业量就够学生受的,不少老师还有一种强化自己这门学科知识的理由。可 怕的作业量,非到你半夜完成不可,不少老师也有一套对付完不成作业的学生 的“处罚”方法,对学生来说一切都是“为你没商量”。
学生在学校感受到的压力,更多的来自于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能对学生 产生影响,大多数班主任在教育实践中,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为了学生的健 康成长,无私的奉献了自己的心血。但是,也有一些班主任,在工作中不讲方 法,不讲规律,对学生的教育在认识上是“凶”字当先,在做法上又常常是“训 斥”加“检查”,更有个别的不了解学生的心理世界,不了解学生性格特征对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行为波动,以家长式的主观臆断的去处理,甚至 以非人道的做法去惩罚学生,给学生心理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3.2.2家庭因素:家庭作为社会的一个细胞对学生心理压力的影响更具体,也
更直接,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父母的期望
望子成龙、盼女成凤,这是天下做父母的共同心愿。相当多的父母常常把 自己未实现的梦想寄托在子女身上,没有上过大学的父母希望子女考上大学也 算为自己圆大学梦。有权钱的父母希望子女能够继承自己的事业,而不至于自 己在同行中低人一等。没有职业的父母希望子女有个稳定的工作,不要把自己 的悲剧重演到子女身上。为了自己的愿望得以实现,他们给子女施加各种压力,以图子女理解自己的用心,遵循自己的意愿,实现自己的愿望。他们常给子女 施加压力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精神上的责骂等,这实际上是一种精神虐待。另一种是肉体上的,这种是子女不听话,或表现不好,或犯了错误,或因成绩 不好,而使父母在别人面前丢脸,父母气愤之下对子女施加肉体惩罚。这种惩 罚对子女心理造成的压力是非常大的,子女不仅不接受这种“教育”反而会产 生很大的逆反心理,也会给子女心理蒙上一层阴影。
2)父母婚变
家庭破裂受害最深的是子女,常表现出闷闷不乐、情绪低落、少言寡语、脾气暴躁、自卑感强、人际关系失衡等。父母关系破裂后,在住房、财产、子 女归属问题上也常常发生争执。甚至把子女当成筹码,来达到自己想要达到的 目的,这使他们在已经痛苦的心上又增加了巨大的压力。
3.2.3自我因素
1)认识水平问题
中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发育过程的一个特殊阶段,在这一时期,由于身心 发展的不平衡,思维发展水平较慢,尤其对社会事物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常常 产生以下几种观点:
2)绝对化要求
中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常常是无弹性的,在具体问题面前,他们常有的思维 必须是我应该怎样,我就是不怎样„„,这种绝对化要求常常不能实现时,心 理压力也就形成了。我们常常听到学生说这样的话:我一定要考多少分;我一 定要进入班级多少名等等。事实上,学生的这种愿望常常不能成为现实。原因 就在于他们要求过于绝对,总想着事情应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发展,而没有考 虑其它因素,这样的想法常常会使学生失去信心。
3)以偏概全
这是中学生对问题所用的判断模式,认定一个好人,这个人就什么都好。自己的一次失败往往感到自己什么都不行,希望事事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发 展,涉及到具体问题,如果别人的看法和自己的不同时就难以接受,烦恼也接 踵而至。
4)悲观的估价
自己偶尔一次不怎么好的行为被老师或家长发现,就觉得自己完了,老师 肯定对我印象不好,在老师、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悲观情绪引起的心理压力,严重的会造成人生悲剧,学生中的自杀现象,往往就是这种不合理估价造成的 心理压力引起的。
5)个体性格的原因
性格的孤僻也是造成心理压力的原因,性格内向,意志力低下,以及个性 过强,都能引起心理压力。性格内向的学生常常成绩不佳。总感到自己不如别 人,总觉得自己肩上扛着一个无形的包袱。因而也容易把自己封闭起来。由此
看来,中学生身心健康在一定程度上要取决于缓解压力潜在的有效措施。
3.3应对学生心理压力的对策
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生长发育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由身心发 展的不平衡,容易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最常见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 方面:学习、人际关系、青春期性心理困扰、挫折适应等。
帮助中学生应付,缓解压力的对策:主要在于提高学生对心理压力的承受 能力。学生通过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可以应付内外环境给自己造成的压 力。心理承受能力是指遇到压力,人们勇于接受批评挑战免于心理和行为失常 的能力,具体表现为对社会生活变化的理解、适应、应急、平衡心理等方面的 能力。
3.3.1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对中学生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道德教 育氛围,对提高中学生的德育素质非常重要,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和各级各类 青少年活动阵地的作用。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倡导科 学规律。把健康的心理知识、思想观念和道德要求不断灌输到中学生的头脑中。要重视互联网在中学生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加强网上的正当宣传和管理力度,防止有害信息传播,同时要充分运用网络资源开展道德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 动,让中学生在参与活动中陶冶高尚的情操。要为中学生树立可亲、可爱、可 信、可学的道德楷模,让广大中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从先进典型的感人 事迹和优秀品质中受到鼓舞,吸取力量,要加大维护中学生权益的力度,清除 不利于中学生健康成长“垃圾”。总之,通过各个方面的努力,共同营造一个 有利于中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3.3.2对中学生进行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中学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 定的心理调节技术,课程可分为两部分,心理卫生与健康理论部分和实际训练 操作部分,前一部分为心理健康知识普及课,后一部分是在中学生开展心理健 康教育最为有效的方法,实际训练活动操作内容包括角色扮演,相互询问,人 际交往训练。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树立信心的心理调节 手段,防忠于未然。
3.3.3设立悄悄话热线信箱
热线信箱十分有利于与中学生进行交谈,这种方式对一些尚不善于进行面 对面谈话的学生十分方便,而有些话又碍于颜面的,所以信箱可省去害羞的优 虑,而且还可以把自己的问题在信中组织的更为严密。这样可以使老师更有针 对性地解决心理健康问题。
3.3.4开办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
由于学生们对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要求日益迫切,心理咨询服务室的建立 也就势在力行。无论初高中,城市乡村,中学生们已开始从拘束、害羞地进门 到落落大方自然地进行心理咨询;从以试探性的心情谈话到充分倾吐心中之烦 闷而慢慢转变。时代的发展证明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服务已不仅仅是个别中学 生的要求,而是一种时代的趋势。心理咨询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关键在于咨询师 要信任理解学生,同时以聆听、保密、疏导、交友性为原则,这样就能建立起 一种信任关系。信任关系是咨询取得成功的基础,只有在信任的基础上双方的 情感与心理方面得以充分的交流,如此才能达到心理转化的效果。因此心理咨 询师要有意识地和有心理问题的同学建立起关心、尊重、了解和指导的关系。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体育锻炼能够很好的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能够缓解一定的心理 压力。
4.1.2篮球、健身操、太极拳、羽毛球等体育活动对于有心理问题的中学生的 心理状况都有不同程度的调节作用。其中太极拳对学习焦虑的作用比较显著,篮球对心里烦躁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4.2建议
4.2.1体育锻炼作为改善心理症状的辅助治疗方法有别于一般的运动训练。运动训练的目的是提高竞技水平,而体育锻炼主要是以健康第一为宗旨。因此在开始锻炼前,一定要确定和分析学生属于哪种类型的心理症状,并根据不同的症状选择相应的,即有显著性作用的锻炼项目,如有焦虑症的选择太极拳等。锻炼项目确定后,要科学练习方法和手段要多样化,避免枯燥乏味,提高锻炼效率。
4.2.2教师要充分利用体育课教学贯彻心理健康教育。
4.2.3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活动,充分发挥体育在健身、健心、娱乐 和文化传递等方面的作用,组织许多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体育活动,充实中学 生的业余生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邱远.对广东中学生体育学源性不良心理的调查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5月,第39卷第5期,63—66页。
[2]漆昌柱,徐培.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机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9月,第37卷第5期,ll7—119页。
[3]林小群,殷恒婵,马强.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现状综述[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1月,第28卷第l期,55—56页。
[4]李晋洲.体育教育中情绪行为论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5月,第20卷第l期,80—81页
[5]薛林峰,沈晓强.不同体育锻炼项目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7月,第20卷第2期,89—90页。
[6]宋淑英.对体育教师心理素质培养的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4月第20卷第4期,51页
[7]李薇.锻炼心理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走向[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1月,第17卷第l期,l l5一ll7页。
[8]苏坚贞,季浏,徐波,毛坚刚.身体锻炼影响中学生自尊的路径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2月,第39卷第2期,54—56页。
[9]9姚家新,徐霞.中国运动心理学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体育科学,2004年,第24卷第l0期,38—40页。
[10]苏庆富,杨维琴.我国体育社会心理学学科研究及其发展态势[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6月,第16卷第2期,60—63页。